论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论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论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论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就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展开论述,找出我国央行的实质,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的金融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字: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金融

Abstract: People's Bank of China is the center bank of chin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State Council, it makes decision and carries out monetary policy, and exercises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banking to guarantee the rapid and healthy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law status and role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fin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enter bank, to offer referenc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ur financial system.

The key words: People's Bank of China, the center bank, monetary policy, finance

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是指中央银行在在与其他法律主体所结成的法律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其核心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1];中央银行的作用是指在金融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为保证币值稳定、支付体系安全有效、金融系统正常运转和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一、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中央银行的职责权限、独立性和它在国民经济调控中的地位。它关系到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开展和在国民经济调控中能发挥多大作用等重要问题[2]。

(二)我国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国家机关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向国务院(中央政府)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业务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保证了货币政策与其它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必须遵循中央规定的战略目标和大政方针。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要事项作出的规定,须报国务院批准。

(二)我国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相对独立性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相对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对政府的超经济行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防止在特定需要下牺牲货币政策,妨碍经济生活的安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独立性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任免程序的严格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是我国中央银行的核心人物,是中央银行最高的行政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代表人[5]。对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任免都有严格的章程:对于央行行长的任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命”;对于央行的罢免: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规定,必须有全国人大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出,由主席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经全体代表的半数以上同意,才能通过罢免。如此严格的法律程序规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当政府奉行的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央银行执行的货币政策发生冲突时,通过随意撤换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办法来解决矛盾。

2.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部门,它要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维持币值的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实现国家的基本经济目标,这就要求它只能接受国务院的领导和国家总体经济目标的指导,而对地方政府必须保持独立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对分支机构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 [1]。这对于保障贯彻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从宏观上加强对全国的金融业的管理和调控都是必要的。它有利于维护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业务经营活动的自主性,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保持超然的地位,超脱地方利益的局限,避免地方政府的干预,切实保障国家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以此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

3.中央银行相对于财政部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2]。它体现了中央银行在资金方面的独立性。可以保证央行不屈从财政部的压力而财政透支和购买国债,从而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的预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中央预算,接受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监督”。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

预算管理制度,具有独立的预算管理权,这样有助于避免财政通过控制人民银行的经费从而干预人民银行的可能[3]。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综合部门之一,其职责的履行、业务的开展,无一不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权,通过货币政策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纸币都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发行纸币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特权。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这种对发行权的控制,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因分散发行造成的信用膨胀、货币紊乱和币制不统一,另一方面也利于调节和控制货币流通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人民币作为我国唯一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人民币,来为其提供信用担保。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的发行方式、发行规模,直接影响人民币的信用额度,进而影响我国货币的流通,还会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千家万户的利益[6]。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权,保证人民币的货币信用,保证人民和社会财富不受损失,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运行。

(2)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的动向和货币政策的要求,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的调整,实现对全国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控制过度的信用规模,使全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

(3)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干预金融市场,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管理、监督,沟通各种信用关系,消除不稳定因素,引导金融业务经营活动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币值的稳定,金融的稳定,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4)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宏观经济的发展要求,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7]。当宏观经济处于通缩状态,市场资金匮乏,金融流通不畅,人民的购买力衰退,中国人民银行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货币供应量,保证市场的资金需求,促使经济走出低谷;当宏观经济处于通胀状态,市场资金过饱和,金融流通加快,物价飞涨,中国人民银行可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收缩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的资金供应量,为过热经济降温,保证宏观经济的软着陆。

(二)中国人民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只与普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不与工商企业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因而是银行的银行。其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中存款准备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一条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其吸纳的存款按照法定比率向中国人民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通过存款准备金的集中储备,中国人民银行能够在存款机构出现支付和清偿困难的情况下确保其清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的作用[8]。

(2)在金融困难时期提供贷款。在金融恐慌情况下,银行发生挤兑高潮,中国人民银行可利用自己的货币发行权,为商业银行提供现金贷款,成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资金上的“最后贷款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8]。

(3)管理支付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各商业银行间结算事务,确保支付体系安全有效。这样做一方面加速了资金周转,减少了资金占用时间和清算费用,提高了清算效率;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组织、参与和管理清算,掌握金融机构体系的业务经营,为央行实时监控金融体系、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了基础[9]。(三)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行政手段对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保证金融体系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其行政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授权,代表政府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运用自己所拥有的金融调控手段,对货币与信用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和干预整个社会的经济进程,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

(2)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管理行政手段包括:草拟金融法规,制定金融行政规章;审批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接管及终止;审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并对其业务活动依法监管;管理资本及黄金、外汇等金融市场等。其主要作用是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全与稳定,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10]。

(3)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机关,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协调中国国内与国外的金融关系,使中国大规模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得以实现[10]。

参考文献:

[1]宁南,对我国中央银行法律地位的思考[J]. 金融与经济,1999(1):3-6.

[2]张正君,高新利,论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J]. 理论与实践,2000(2):5-8.

[3]徐涤宇,我国中央银行法律地位问题之探讨[J]. 法律科学,1994(5):69-71.

[4]王明立,探讨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J]. 金融与经济,2001(7):8-11.

[5]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247-268.

[6]张启阳.中央银行如何发挥金融稳定的作用[J]. 金融时报,2004(7):17-21.

[7]秦国楼.我国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协调问题研究[J]. 武汉金融,2004(9):5-7.

[8]施茜.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研究仁[J]. 金融参考,2006(10):13-17.

[9]林平.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J]. 南方金融,2004(10):22-26.

[10]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中央银行金融稳定的责任[J]. 深圳金融,2005(4):31-34.

一、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它是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具有特殊地位。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双重性质。它的主要任务:一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二是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一)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从中央银行的起

源和大多数国家设立中央银行的情况看,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大致出

于四个方面需要:

(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在当代银行券已转化为具有纸币性质的信用货币,集中银行券发行权的问题,也就转化为集中货币发行权问题了。

而货币的发行必须集中于代表国家意志的机构。因此,为满足国家集

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必须建立能够代表国家意志的中央银行。

(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政府财政需要有一个金融机构来输国库的货币收支业务,接受国库存款和为政府筹措资金。为满足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必须建立能够代表国家意志,又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中央银行。

(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银行业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银行倒闭很可能产生连锁反应主,严重时会引发金融危机。因此,为满足国家管理金融业的需要,必须建立与商业银行有关业务联系、具有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信用等手段的中央银行。

(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在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控制信用规模,可以对诸如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等宏观经济问题产生有效的影响力。(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银行业发展而产生的,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其产生的第一个标志。随着资本主义由竞争走向垄断,各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的进程并不一致,大致如下:

(1)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在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初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进行的。随着银行业的集中与垄断,银行券的发行也逐渐

集中到几家信誉家、实力雄厚的大银行。最后,国家通过法律剥夺了

一般商业银行的银行券发行权,而将银行券的发行集中于某家大银

行。

(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这类中央银行一般建立得较晚,较典型的是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直到一战前夕的1913年,美国通过《联邦储备条

例》,建立起它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二战前后,许多发

展中国家(包括当时的中国),纷纷建立起自已的中央银行。

(3)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这种情况主要是在原计划经济国家,加苏联、东欧各国及新中国。苏联国家银行建立于1921

年,是一家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从事具体货币信贷业务的综合性银

行。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即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

总的来说,支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理由是,民主社会中的政治家更关注的是短期利益,为了讨好选民,他们更乐于采用膨胀性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因此,如果货币政策较多地受到位政府意志的影响,便会带来有较强通货膨胀倾向。有些经济学家还提出政策性商业周期理论来描述政治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央银行处于高度独立的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中央银行实际的职能还限于维持银行券和黄金的自由兑换。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上世纪70年代初,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基本上不独立。特别上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以凯恩斯为首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流行,使得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大大削弱。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是中央银行相对独立阶段。70年代出现了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以弗利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思潮抬头。各个国家都减少了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干预。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银行业有效监管的核心原则》,明确提出:“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组织的监管的每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应享有工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的资源。”“为有效执行其任务,监管者必须具备操作上的独立性、现场和非现场收集信息的手段和权力以及贯彻其决定的能力。”

二、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

中央银行是国家干预经济、调节全国货币流通与信用的金融管理机关。中央银行的这一性质可从其职能中得到进一步的说明。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是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的。那就是利用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中央银行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活动的特征:

(1)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央银行以金融调控为已任,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是其宗旨。

(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即不对社会上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办理存、

结算业务,只与政府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

(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

三、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货币发行业务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货币发行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投放现金的业务。在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独家控制货币的发行,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合理调节市场流通中货币的数量,保持币值的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负责贯彻货币发行政策,组织人民币发行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2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人民币发行库,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支库。分支库调拨人民币发行基金,应当按照上级库调拨命令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动用发行基金。”

(二)对银行的业务

对银行提供的服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集中准备金。为了保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防止银行破产使存户受损,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中

央银行则通过这部分存款准备金来管理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2)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感到资金不足时,可获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中央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有接受商业银行提交的

有价证券作为抵押物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再抵押放款、为商业银行贴

现商业票据的再贴现和再贷款三种方式。

(3)全国清算。各商业银行都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并在中央银行开立往来账户。它们之间由于交换票据所产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可

以通过在中央银行的往来账户办理非现金结算。此项业务为中央银行

主要的中间业务,并由此使中央银行成为全国金融业的清算中心。

(三)对政府的业务

作为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

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1)代理国库。中央银行接受各级国库存款,又执行国库签发的支票办理转账手续或现金付款,成为政府的总会计和总出纳。在我国,中央银行负责经理国库,在职责上与代理国库有着明显的差别。(2)代理国家债券发行。中央银行代理国家发行债券到期时的还本付息事宜。

(3)对国家提供信贷支持。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在国家财政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时,一般负有提供信贷支持的义务。

(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中央银行代理政府交易和储备黄金、外汇,为补充国际储备或保值而进行黄金、外汇交易。

(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职能是指中央银行作为全国的金融行政管理机关,通过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对金融市场进行管理,达到稳定金融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复习题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 管》复习题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美国中央银行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依法正式成立)。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依法正式成立 B.美国第一国民银行的正式成立 C.美国第二国民银行的正式成立 D.美国全国货币委员会的正式成立 2、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采用(B.一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A.大一统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一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C.二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D.多元的中央银行制度 3、(B.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存款机构按照法定要求缴存到中央银行的存款。 A.法定贴现金 B.法定存款准备金 C.超额存款准备金 D.备付金 4、1936年,(B.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A.弗里德曼 B.凯恩斯 C.哈耶克 D.威克塞尔 5、(C.货币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而不取决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 A.货币的中性 B.货币的非中性 C.货币的外生性 D.货币的内生性 6、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能够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是(D.基础货币)。 A.存款货币 B.贷款货币 C.法定货币 D.基础货币 7、(A.物价指数)是目前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 A.物价指数 B.利率指数 C.收入指数 D.信用指数 8、由于需求转移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9、凯恩斯主义者主张将(B.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A.短期利率 B.长期利率 C.短期货币供给量 D.长期货币供给量 10、以下不属于金融监管对象的是(D.商业银行聘用员工的行为)。 A.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行为 B.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行为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解析

第四章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填空题 1.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__________、和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除了、等主要业务以外,还有一些业务也可以成为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并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变化,如、和等。 3.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可分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_________、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_________、特定机构和私人部门存款等几种。 4. ____________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营运情况,以及银根松紧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存款的方式向这些金融机构集中一定数量的资金而形成的存款。 5.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准备金有两大类:一是现金准备,二是___________。现金准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6.中央银行的资本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⒈以下各项中不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特点的是( C )。 A.强制性 B.有偿性 C.自愿性 D.特殊性 ⒉在我国,( D )不需要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 A.财务公司 B.信用合作社 C.金融租赁公司 D.证券公司 ⒊以下各项中,( C )不是香港的港币发行银行。 A.标准渣打银行 B.中国银行 C.嘉华银行 D.汇丰银行 ⒋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出入境时,每人每次携带的 人民币限额为( D )元。 A. 5 000 B. 6 000 C. 8 000 D. 20 000

⒌货币发行按性质可分为( C )和财政发行两种。 A.信用发行 B.准备发行 C.经济发行 D.垄断发行 三、多项选择题 ⒈中央银行的特种存款业务具有( ABD)的特点。 A.期限较短 B.强制性 C.面向所有金融机构 D.非常规性 E.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 ⒉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渠道有( ABC D)。 A.再贴现 B.贷款 C.购买证券 D.收购金银和外汇 E.央行办公费用支出 ⒊世界各国对中央银行发行钞票都规定有一定准备制度,主要有 ( ABCDE )。 A.弹性比例制度 B.保证准备制 C.现金准备发行制 D.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 E.比例准备制 ⒋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有( ABE )。 A.垄断发行的原则 B.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 C.外汇质押发行 D.根据财政需要的原则 E.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⒌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即自有资本的形成途径有( ABCDE )。 A.国有机构出资 B.地方政府出资 C.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 D.政府出资 E.成员国中央银行出资 四、判断且改错 ⒈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直接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⒉在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⒊货币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资金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⒋当中央银行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加,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3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一、填空题 1.中央银行的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2.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微观管理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 3.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____________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4.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_____________所从事的业务。 5.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 B )。 A.提高贴现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卖出国债 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2.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 C )。 A.金融调查统计业务 B.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业务 C.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 D.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第一位资产项目是( C )。 A.外汇 B.黄金储备 C.有价证券 D.再贷款 4.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遵循公开性原则的目的( D )。 A.有利于公共监督中央银行 B.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告示效应 C.向社会提供金融信息 D.提高中央银行的权威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储备货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BE ) A.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 B.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 额准备金) C.金融机构吸收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队存款 D.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E.邮政储蓄存款 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主要有( BD )。 A.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 B.清算业务 C.经营国库业务 D.会计业务 E.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 3.一下属于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 ABD )。 A.货币发行业务 B.经营黄金外汇业务 C.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D.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 E.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4.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 BCDE )原则。 A.安全性 B.非盈利性 C.流动性 D.主动性 E.公开性 四、判断且改错 1.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中包括不动产买卖业务。() 2.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外汇业务,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中又以对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为主。() 3.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中存款业务占第一位,其中以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主,其次是货币发行业务。()

中央银行的地位

央行的地位 光明中学李海庆(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结合实际了解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主要任及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最近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分析,以及学生的讨论,教师的讲解,培养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分析较为复杂经济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央银行的重要性,且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增强学生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认同和理解。 (二)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流程 一、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 复习导入:银行是货币流通和借贷活动的中枢神经。我们已经学习过商业银行的相关知识。请学生回顾商业银行在银行业的地位。 教师:而中央银行是整个金融活动的总枢纽,师生共同归纳出现代银行业的构成. 二、我国央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图片导入:两张第五套人民币的图样。 解析:发行人民币。 复习提问: ①人民币执行那些货币的功能? ②人民币具有法定含金量吗?为什么? 过渡:中央银行是如何执行货币政策,以维护币值的稳定呢? (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解析:①中国人民银行是受国务院领导的行政机关,是我国政府制定货币政策,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机构。 提问学生:商业银行和央行的区别。中国人民银行是受国务院领导的行政机关,而商业银行是以赢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 ②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汇率等手段加以实施货币政策,贯彻宏观调控的意图。

提问学生:从以上关于央行知识的表述中,你能简单的说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区别吗?教师归纳:从制定和执行政策的主体上区别。从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内容上进行判断。我们今天主要讨论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手段。 那么中国人民银行是如何以利率手段加以实施货币政策,贯彻宏观调控的意图呢? 学生研读图表。 提问学生:图表反映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教师归纳:反映了2005年到2008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 提问学生:突出变化发生在什么时段?原因是什么? 教师归纳:2007年—2008年.我国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教师归纳过渡:概括图表的基本要求——全面,准确,规范。面对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是如何以利率手段加以实施货币政策,贯彻宏观调控的意图呢?资料展示:2008年9月至12月23日央行的一系列货币政策。 1)9月15日:央行6年来首度降息,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27基点。 2)10月8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 3)10月30日:央行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7基点。 4)11月26日:央行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08基点。 5)12月23日:存贷款基准利率各降27个基点。 学生研读材料并归纳:其共同之处是什么。降息。 教师解析基准利率的含义。

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摘要: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金融稳定又一次成为热点研究对象,本文从维护金融稳定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入手,描述了金融稳定的基本特征,进而对中央银行如何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对中国人名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

The central bank in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of role Abstract The subprime crisis cau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makes financial stability is again hot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from the maintain financial stability involved several problems, describ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then for the central bank to how to perform responsibility of maintaining financial stability theory analysis, and finally to Chinese of the bank to maintain financial stability duty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the central bank's,financial stability,function

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有哪些

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有哪些? 政策性银行不同于政府的中央银行,也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商业银行在资金配置上的缺陷,从而健全与优化一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与其他银行相比,政策性银行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从资本金性质看,政策性银行一般由政府财政拨款出资或政府参股设立,由政府控股,与政府保持着密切关系。如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法)规定:复兴开发银行为政府所有,其中联邦政府占80%的股份,各州政府占20%的股份。法国的对外贸易银行,是由法国的中央银行持股24.5%,信托储蓄银行持股24.5%,以及其他大商业银行投资组成。 第二,从经营宗旨上看,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标,而以贯彻执行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为己任。其主要功能是为国家重点建设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及区域的发展提供资金融通。一般包括支持农业开发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贷款,进出口贸易贷款等。但是不以营利为目标并不意味着政策性银行都不盈利,或是都无视效益性,而仅仅是以经营的目标角度来讲,不追求盈利或利润最大化。 第三,从业务范围上看,政策性银行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和公众存款,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资本金、各种借入资金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筹措的资金,其资金运用多为长期贷款和资本贷款。政策性银行收入的存款也不作转账使用,贷款一般为专款专用,不会直接转化为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所以,不会像商业银行那样具备存款和信用创造职能。政策性银行有自己特定的服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产生竞争。它一般服务于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且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资金回收慢的项目领域,如农业开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开发等领域。 第四,从融资原则上看,政策性银行有其特殊的融资原则。在融资条件或资格上,要求其融资对象必须是从其他金融机构不易得到所需的融通资金的条件下,才有从政策性银行获得资金的资格,且提供的全部是中长期信贷资金,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商业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有的甚至低于筹资成本,但要求按期还本付息。 第五,从信用创造能力看,政策性银行一般不参与信用的创造过程,资金的派生能力较弱。因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不是吸收存款,而往往是由政府提供,而且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主要是专款专用,正常情况下不会增加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的法律性质

中央银行的法律性质 中央银行在性质上属于调节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的特殊国家金融调控监督机关具体表现在: 作为国家机关,中央银行与一般政府机关相比,有着显著的特殊性,亦即它带有银行的性质,执行着金融机构的业务。表现在: 中央银行履行的调控,监督职能主要是通过其服务职能,亦即金融业务活动实现的,其调控工具主要是货币政策等间接杠杆。这与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一般政府机关有显著地区别。 中央银行也办理金融业务,如存款,贷款,再贴现,支付清算等,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有资本,也有收益。这就具备了普通银行的基本属性,使其与完全靠国家财政拨付经费的政府机关有显著不同。 中央银行因其职能的重要性,业务的特殊性,一般都具有相对独立,超然的法律地位。其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人事任命,组织管理体制方面,都有比较特殊的规定,约关系。 作为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虽然具有银行(金融企业)的一般性质,但它和普通银行相比,有更多的体现出国家机关的性质。表现在: 中央银行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各国银行法一般都规定,中央银行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只对政府,普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业务。 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对政府财政存款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代理财政收支不收费,其资产要保持较大的流动性。这和普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原则是不同的。 国家对中央银行的资本和利益分配有较强的控制,对中央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任职期限等,规定较为严格,往往与政府机关行政首长的任命程序相同。

综合上述,我们认为中央银行在性质上属于国家机关,是特殊的国家机关。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是指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国家金融调控,监管机关应有的作用,是中央银行的性质的具体反映,是各国的中央银行立法中具体体现为中央银行的职责。 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按照中央银行的性质来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可分为调控职能,监管职能和服务职能调控职能。中央银行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特殊金融机构,其性质决定它具有金融调控职能。亦即中央银行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特殊金融机构,其性质决定了它具有金融调控职能。亦即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全国的货币,信用活动进行有目的的控制与调节,影响和敢于国家宏观政策工具,实现其预期货币货币政策目标的职能。中央银行调控的主要对象是货币供应量,以此影响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中央银行履行调控职能的主要手段是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监管职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的金融行政管理职能。其监管对象一般有两个:一是对普通的全面监管;二是配合其他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当代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包括:草拟金融法律,法规,制定金融政策和金融行政规章;审批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接管和终止;审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并依法对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管;管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黄金,外汇市场;组织管理反洗钱工作等。中央银行履行监管职能,往往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如监管委员会,审计部门等。20世纪末叶,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职能有逐渐剥离交由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行使之势,但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尤其是宏观审慎监管,系统重要性监管的职能重新的恢复甚至加强。

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方法

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方法 金融稳定是一个广义概念,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基础设施运行良好,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协调,并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低运行效率的一种状态。该状态下,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媒介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金融业本身能保持稳定、有序、协调的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协调。 维护金融稳定不仅是金融发展本身,更是促进经济进步的重要保障,因此,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维护金融稳定也是中央银行的重要任务。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要方法有: 1.央行防范金融风险的职能 中央银行承担维护金融稳定这一天职的原因在于其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 首先, 中央银行是法定支付手段和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其次,中央银行是一国支付系统平稳运行的维护者,再次,只有通过银行体系,货币政策才能通过超导机制发挥作用,并首先作用于实体经济,最后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直接相关, 当金融不稳定时,货币不稳定也会随之而来。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运用货币政策, 稳定物价,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货币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稳定的重要前提。相对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可以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 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货币不稳定的情况下, 市场主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交易及金融制度运行的成本增加, 从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此外,货币政策的操作不当也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 央行采取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这可能导致信贷过度扩张, 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 从而危及金融稳定。虽然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在多数情况下是互相促进的, 但中央银行可能会面临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目标相冲突的情况。如果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严重依赖于存贷利差, 当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提高利率( 主要影响短期存款利率) 的方式来紧缩银根时,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造成较大的冲击, 增加金融不稳定因素。因此, 中央银行应尽量避免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冲突, 保持两者的长期一致性。 1、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奠定金融稳定基础。首先,货币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经济周期因素。其次是保持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表现之一。在长期价格稳定的总体目标约束内,我国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灵活盯住通胀率的操作策略,将CPI增长控制在2%以内。第三是创新货币传导机制,提高实施货币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完善金融服务,促进全国支付清算体系的顺利运行,确保金融稳定。首先,央行有责任维持金融体系基础设施的稳定,并致力于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完善,科学地论证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设立范围,加快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推广进程,防止一家银行的问题蔓延到整个支付体系,导致支付瓶颈和广泛的“多米诺效应”;其次应创新支付结算手段,加速资金流通,增加金融系统的流动性,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 3、切实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发生危机时,央行对机构进行复查,分析危机产生原因,对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偿付能力的机构进行救助,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2. 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金融稳定评估

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方法

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方法 金融稳定就是一个广义概念,就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市场基础设施运行良好,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协调,并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低运行效率的一种状态。该状态下,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媒介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金融业本身能保持稳定、有序、协调的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协调。 维护金融稳定不仅就是金融发展本身,更就是促进经济进步的重要保障,因此,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维护金融稳定也就是中央银行的重要任务。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要方法有: 1、央行防范金融风险的职能 中央银行承担维护金融稳定这一天职的原因在于其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 首先, 中央银行就是法定支付手段与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其次,中央银行就是一国支付系统平稳运行的维护者,再次,只有通过银行体系,货币政策才能通过超导机制发挥作用,并首先作用于实体经济,最后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直接相关, 当金融不稳定时,货币不稳定也会随之而来。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就就是运用货币政策, 稳定物价,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货币稳定就是金融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金融稳定的重要前提。相对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可以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 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货币不稳定的情况下, 市场主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交易及金融制度运行的成本增加, 从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此外,货币政策的操作不当也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 央行采取过于宽松的 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这可能导致信贷过度扩张, 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 从而危及金融稳定。虽然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在多数情况下就是互相促进的, 但中央银行可能会面临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目标相冲突的情况。如果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严重依赖于存贷利差, 当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提高利率( 主要影响短 期存款利率) 的方式来紧缩银根时,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造成较大的冲击, 增加金融不稳定因素。因此, 中央银行应尽量避免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冲突, 保持两者的长期一致性。 1、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奠定金融稳定基础。首先,货币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经济周期因素。其次就是保持物价稳定,物价稳定就是金融稳定的重要表现之一。在长期价格稳定的总体目标约束内,我国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灵活盯住通胀率的操作策略,将CPI增长控制在2%以内。第三就是创新货币传导机制,提高实施货币政策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2、完善金融服务,促进全国支付清算体系的顺利运行,确保金融稳定。首先,央行有责任维持金融体系基础设施的稳定,并致力于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完善,科学地论证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设立范围,加快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推广进程, 防止一家银行的问题蔓延到整个支付体系,导致支付瓶颈与广泛的“多米诺效应”;其次应创新支付结算手段,加速资金流通,增加金融系统的流动性,保证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和 中央银行

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职责的是() A、发行人民币 B、给企业发放贷款 C、经理国库 D、审批金融机构 2、( )是一种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财务安排。 A、分散投资 B、信托 C、构造组合 D、保险 3、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A、政府部门 B、工商企业 C、证券公司 D、信托租赁公司 4、除了基本的分担风险和补偿损失的功能外,保险公司还具有防灾防损和()的功能。 A、投资 B、保值 C、收藏 D、增值 5、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A、发行金融债券 B、监管其他金融机构 C、买卖政府债券 D、买卖外汇 6、由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出资组建并为各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 A、财务公司 B、投资公司 C、资产管理公司 D、基金公司 7、我国在()年建立了第一家政策性银行。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8、关于政策性银行说法正确的有() A.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由企业发起、出资创立、参股、保证或扶植 B.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 C.专门为贯彻或配合政府特定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法律限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某种特殊政策性融资活动 D.专门为贯彻或配合商业机构政策或意图9、.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A.再贷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存款业务 D.货币发行 10、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的角色() A.债权人 B.债权人和债务人 C.债务人 D.既非债权人,也非债务人11、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A.回购协议 B.同业借款 C.各项存款 D.发行金融债券 12、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政府债券等票据,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行为称为()。 A.贴现 B.再贴现 C.转贴现 D.质押 13、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基础是()。 A.自有资本 B.中间业务 C.资产业务 D.负债业务 14、下列属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是()。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交通银行 15、在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中盈利性与流动性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8.一张还有6个月到期,面额为1000元的商业票据,到银行贴现,共获得950元的贴现金额,则银行的年贴现率为()。 A.10% B.5% C.12% D.10.3% 16、被称作“现代金融的百货公司”的是指()。 A.投资银行 B.信托公司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17、单元制主要在以下国家盛行()。 A.美国 B.中国 C.意大利 D.英国 18、法律上允许商业银行在设立总行的同时,可以在 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设立多个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制度是()。 A.单元制 B.分支行制 C.代理行 D.连锁银行制 多选题 1、下列属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格局构成的是() A、财政部 B、货币当局 C、商业银行 D、外资金融机构 2、下列是政策性银行的是()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城市商业银行 3、现代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可以分为()等几 类。 A、证券的承销与交易 B、项目融资、基金管理和风险投资 C、企业的兼并与收购 D、特殊存贷款业务的指定经营 E、理财顾问、资产证券化和衍生金融业务 4、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有()。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建设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D、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E、农村信用合作社 5、《巴塞尔协议》将银行资本划分为()两档。 A、核心资本 B、公开准备金 C、附属资本 D、未公开的准备金 1

央行的职能、作用

中央银行的主要作用 一、中央银行 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它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 二、中央银行的职责: 1)货币发行的银行 1,发行货币,即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人民币的法律地位,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的一切公债私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版发行,任何单位不得印制,发行代币票券,以替代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2)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带有管理和被管理性质的特殊关系。中央银行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办理存款、放款和汇款的业务对象。 3)政府的银行,中央政府作为政府的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入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1,经理国库; 2,代理国库券的发行; 3,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和黄金的买卖管理; 4,制定,发布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监管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 5,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6,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进行国家间和国际间的金融合作。

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制度,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法律制度。 2,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获得的未到期的票据,背书让于中央银行兑换现款,中央银行于票面金额中扣除自兑取日至到期日之间的利息和手续费用后,将票据的余额付给再贴现申请人。 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吞吐基本货币,依次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行为。中央银行可以经常地、连续地操作金融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主动采取措施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状况,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4,确定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指中央银行规定各种期限的存款利率和放款利率的幅度,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须按照此基准利率进行资金活动。 5,再贷款,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最终贷款。 商业银行的职责和业务 一、商业银行: 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取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资金的金融企业,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银行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货币资本的企业,其从事放款和投资业务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和其他形式吸收的资金。 2,支付中介职能,即货币经营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其间接业务上:包括汇兑业务,代收业务和代理业务等,这是商业银行吸引客户和提供社会财富服务最主要的方式。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特有属性。总之,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与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这可以看作为对中央银行性质的基本概括。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即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成为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负责)。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具体表现: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对银行融通资金; 3、组织银行间的清算; 4、主持各外汇银行的外汇头寸抛补业务。 (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具体表现: 1、代理国库; 2、对政府融通资金; 3、代理政府金融事务;包括代理国债发行与偿还、代管黄金和外汇储备等。 4、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处理国际金融事务。 (四)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的银行 具体表现: 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制定和执行金融法规与银行业务基本规章制度; 3、监督和管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一)商业银行的特征 1.商业银行必须依法成立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并经营其他中间业务,如结算业务。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由于他们不办理存贷款业务,所以不属于商业银行的范畴。 3.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商业银行具有从事业务所需要的自有资本,它依法经营、自负盈亏、以利润为目标,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最为自己的经营目的。它对利润的追求表现为:创立或经营商业银行带来盈利;是否办理某一笔业务或接待某以为顾客,也要看他能否为银行带来利润。 4.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经营对象的差异。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的流通;而商业银行经营的是某种特殊商品-货币。因此,商业银行是一种与工商企业有所区别的特殊企业-金融企业。

中央银行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地位、性质及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这一规定,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地位,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两大政府职能,即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全国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可见,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属于国务院领导下的国家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法》进一步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监督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 从上可知: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地位——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与管理,是具有国家机构性质的特殊金融机构,具有主次有别的两重属性,一方面中央银行是银行,但不是一般银行,而是一个特殊的银行;另一方面中央银行是国家机构,但不是一般的国家机构,而是一个特殊的国家机构。在这两重属性中,银行属性是基础,国家机构属性是主导。银行职责与国家职能加以结合和调整,就是中央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在履行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职能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接受来自政策的指令,亦不必与政府协商,而无条件地拥有自主决定维持或变更现行货币政策的权力。但是这种独立自主的权力具有明显的界限,人民银行最终还是国务院的一个工作部门,要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之下开展工作,服从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协调。如何确保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从中国目前的实践来看,让中央银行直接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具有一定的难度,况且要求中央银行直接对立法机关负责并不是惟一保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途径。这种独立性的保持,更多是一种政府运作的习惯问题和认识问题。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仍然坚持了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规定。 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是: 1.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3.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 4.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5.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 6.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7.经理国库; 8.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9.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10.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11.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18

第十七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稳定 一、填空题 1.一般而言,金融稳定具有、、的特征。只有在金融稳定的状态下,金融机构作为___________的功能才能够得以有效发挥。 2.___________是金融稳定的重要表现,____________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3.从中央银行理论及各国央行的实践来看,所有国家都把__________作为中央银行的第一目标。 4.FSAP通过三个层次评估金融体系是否稳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金融稳健指标是基金组织为了监测一个经济体中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稳健程度,以及金融机构客户的稳健程度而编制的一系列指标。它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关注金融稳定并将其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与中央银行的( B )地位有关。 A.发行的银行 B.最后贷款人 C.政府的银行 D.银行的银行 2.金融稳定性评估框架中( C )是核心部分。 A. 当前金融市场条件的监督 B. 宏观金融联动效应监督 C. 宏观审慎监督 D. 宏观经济状况的监督 3.原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中国人民银行专司货币政策职能是在( C )年。 A.2001 B.2002 C.2003 D.2004 4.以下( D )项属于广义协调但不属于狭义协调的监管主体。 A.中央银行 B.政府有关部门

C.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 D.金融行业公会 5.( A )对本国金融业实施伞式监管制度。 A.美国 B.德国 C.波兰 D.英国 三、多项选择题 1.金融稳定的“三根主要支柱”包括( ADE )。 A.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 B.市场主体的适应性 C.市场交易和秩序的稳健性 D.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制 E.健全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2.FSAP框架下进行的金融稳定评估,通常采用的三种分析工具有( BCD )。 A. 宏观审慎监督 B. 金融稳健指标 C. 压力测试 D. 标准与准则评估 E. 巴塞尔协议 3.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稳定局的主要职责有( ABCDE )等。 A.评估金融系统风险 B.会同有关部门综合研究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 C.研究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协调发展问题 D.参与有关机构市场退出的清算或重组工作 E.负责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 4.外汇业务统计指标体系包含( ACE )等。 A. 外汇交易市场的统计 B. 银行资本充足率统计 C. 国际储备统计 D. 相对通货膨胀率统计 E. 对外投资统计 5.《区域金融稳定报告》中各项指标包括( ABCD )。 A.金融发展情况指标 B.银行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 C.证券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 D.保险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 E. 金融市场监测指标

中央银行学考试卷A

中央银行学试卷A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____统一货币发行___与流通和____稳定货币币值___的基本保证。 2.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3.支付系统按服务对象及单笔业务支付金额可以划分为__大额支付系统__与__小额支付系统_两类。 4.我国2003年12月人大通过修改的《商业银行法》,将对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权利,从原来赋予__中国人民银行__转移到___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__。 5.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监管主要包括____制定并发布审慎监管政策____和___实施稽核与检查监督__。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A) 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B.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2.“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体现中央银行作为(B)的职能。 A.发行的银行B.银行的银行C.充当最后贷款人D.政府的银行 3.在我国,(D)不需要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 A.财务公司 B.信用合作社 C.金融租赁公司 D.证券公司 4.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理机构分别对金融机构按业务类型进行监管是指(B)。

A.单一全能型 B.多头分业型 C.单线多头型 D.双线多头型 5.许多国家的金融立法中都明文规定,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必须是(A)。 A.真实票据 B.国库券 C.银行承兑票据 D.央行票据 6. 1999年1月1日启动的跨国界大额欧元支付系统是(D)。 A.CHIPSB.ACHC.CHAPSD.TARGET 7.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B)。 A.提高再贴现率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卖出国债D.提高基准利率 8.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是(C)。 A.货币供给量 B.利率 C.准备金 D.汇率 9.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由于(B)对经济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中央银行在使用时一般都比较谨慎。 A.公开市场操作B.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C.再贴现政策D.窗口指导 10.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正式通过并颁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 A.《巴塞尔条约》 B.《有效监管的核心原则》 C.《巴塞尔协议》 D.《新巴塞尔协议》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中央银行的资本组织类型包括(ABCDE) A.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B.股份为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 C.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E.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从三个层面讨论了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首先,立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分析中央银行保持独立地位的可能性;其次,立足于国内金融市场,探讨中央银行独立地位受到的挑战;最后,从开放经济层面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面临的外部冲击。本文认为,追求绝对的独立性不应成为中央银行的目标,相反,加强中央银行同有关各方的协调与合作是维持货币稳定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前提。本文从国际货币合作与国内经济政策协调两方面分析了合作的必要性。此外,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当前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的合作课题。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争论由来已久。迄今为止,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及意义的研究,主要是从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来进行。但是,在金融创新迅猛发展、金融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的背景下,仅仅立足于同政府的关系来分析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显然是不够的。脱离不断变化的国内外金融环境来讨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难免有刻舟求剑之嫌。因此,本文力图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对中央银行保持独立地位的可能性及必要性进行探讨。一、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争论70年代中期以后,理论界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并通过各种指标体系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程度进行衡量和判断。二是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其他变量,尤其是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以及独立程度的衡量。对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西方学者有诸多不同的表述。eijffinger(1997)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涉及三个方面,即:人事方面的独立性,赤字融资方面的独立性和政策方面的独立性。debelle和pischer(1994)用目标独立性和工具独立性来描述中央银行的独立程度。目标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能够不受干预地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工具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可以自主选择政策工具以实现其政策目标。此外,人们还经常提及法定独立性(legal independence)与实际独立性(actual independence),前者指法律条文规定的独立性,后者指事实上的独立性。通常认为在发达国家,法律上的独立性非常重要,而在转型经济中,法律规定的独立性往往并不意味着事实上拥有独立性。此外,大量文献致力于衡量和判断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程度。这类文献的共同点是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独立性程度,例如,bade和parkin(1982)提出了政治独立性指数(bp指数),所谓政治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不受政府影响,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 gfilli,masciandaro和tabellini(1991)提出了gmt指数。gmt指数由两类次级指数构成,分别衡量中央银行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性。政治独立性指数包括9个基础指标,例如中央银行行长的任命程序、中央银行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中央银行的责任和义务等;经济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能力,经济独立性指数由7个指标组成,包括中央银行在预算赤字融资中的角色、对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的限制等。 cukiennan(1992)提出的lvaw指数更为复杂,包括16个指标,涉及四个方面:(1)中央银行行长的任免程序和任期,(2)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目标冲突的解决程序,关于货币政策权利的制度安排,(3)中央银行的法定政策目标,(4)对于向政府提供融资的限制。除上述指数外,还有tor指数(dehaan和kooi,1998)、cbi—df指数(loungani和sheets,1997)、 lybek指数(lybek,1999)、maliszewski指数(:maliszewski,2000)等。对于采用各种指数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做法,也有学者提出了批评。例如,mangano(1998)指出,许多指标的设立存在着“主观性偏差”。 2.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从而越有利于维持货币稳定。这种观点主要源自kydland 和 prescott(1977)、barro和gordon(1983)以及rogoff(1985)对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问题的研究。barro和gordon(1983)通过声誉模型分析了降低动态不一致性的途径,rogoff (1985)则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动态不一致性的思路,其核心是,政府不直接操纵货币政策,而是选择“保守的中央银行家”作为其代理人,并赋予后者以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利。在 rogoff(1985)的模型中,“保守的中央银行家”的特质是极其厌恶通货膨胀,因而比政府官员更加关注通货膨胀导致的成本。只要公众确信货币政策决策者是保守的,公众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