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过程控制(APC)

先进过程控制(APC)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内的众多石化企业日益感受到国际间竞争所带来的活力和挑战。因此,积极开发和应用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过程工业迎接挑战

重要对策。

先进过程控制是对那些不同于常规单回路控制,并具有比常规PID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的控制策略的

统称,而非专指某种计算机控制算法。由于先进控制的内涵丰富,同时带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因此,至今对先进控制还没有严格的、统一的含义。尽管如此,先进控制的任务都是明确的,即用来处理那些采用常规控制效果不好,甚至无法控制的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的问题。先进控制应用得当可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石化工业中,一个先进控制项目的年经济效益在百万元以上,其投资回收期一般在一年以内。丰厚的回报而引入注目。通过实施先进控制,可以改善过程动态控制的性能,减少过程变量的波动幅度,使之能更接近其优化目标值,从而将生产装置推至更接近其约束边界条件下运行,最终达到增强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产品质量的均匀性、提高目标产品收率、增加装置处理量、降低运行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等目的。

从60年代初现代控制理论迅速发展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的优化控制和多变量控制算法,以及更晚些时候出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和鲁捧控制算法等,这些都属于先进控制。人们曾经希望开创一户现代控制理论应用的新时代,但自70年代以来,理论成果虽多,在过程控制的应用却不理想,原因有两个方面:(1)模型问题。像高斯干扰下的线性二次型控制(LQG)等现代控制理论的杰作都是基于模型的算

法。尽管建模技术已有很大发展,白色、黑色、灰色的方法都有,但精确可靠的动态数学模型依然难得。

对象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使精确建模无法做到。

(2)认识问题。一个装置的控制,有各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和算法,如果你的算法能得到合格的结果,

那还要问一问,你的算法是否比其他算法更好?同时,控制效果即使提高,是否能产生实际效益?这样一

比,许多新算法的优越性都不见了。

目前,应用得比较成功的先进控制方法有预测控制和自整定控制等。

一、预测控制

从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预测控制中,法国理查勒特等提出的模型预测启发控制基于脉冲响应;美国卡特勒等提出的动态矩车控制(DMC)则建立在阶跃响应基础上。他们在锅炉和分馏塔上的应用分别获得成功,引起工业界广泛兴趣。到80年代,英国的克拉克等以提出了广义预测控制(GPC),它建立在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尽管预测控制算式形式多种多样,但都建立在下述三项基本原理基础上。

1、预测模型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这一模型称为预测模型。对于预测控制来讲,只注重模型的功能,而不注重模型的形式,预测模型的功能就是能根据对象的历史信息和末来输入预测其末来输出。从方法的角度讲,只要是具有预测功能的信息集合,不论其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均可作为预测模型。因此,

状态方程、传递函数这类传统的模型都可以作为预测模型。对于线性稳定对象,甚至阶跃响应、脉冲响应这类非参数模型,也可直接作为预测模型使用。此外,非线性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的模型,只要具备上述功能,也可在对这类系统进行预测控制时作为预测模型使用。因此,预测控制打破了传统控制中对模型结构的严格要求,更着眼于在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功能要求按最方便的途径建立模型。

预测模型具有展示系统末来动态行为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利用预测模型来预测末来时刻被控对象的输出变化及被控变量与其给定值的偏差,作为确定控制作用的依据,使之适应动态系统所具有的存储性和

因果性的特点,得到比常规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

2、滚动优化

预测控制的最主要特征是在线优化。预测控制这种优化控制算法是通过某一性能指标的最优来确定末来的控制作用的。这一性能指标涉及到系统未来的行为,例如,通常可取对象输出在未来的采样点上跟踪某一期望轨迹的方差最小。但也可取更广泛的形式,要求控制能量为最小而同时保持输出在某一给定范围内等等。性能指标中涉及到的系统未来的行为,是根据预测模型由未来的控制策略决定的。

但是,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与通常的离散最优控制算法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不是采用一个不变的全局优化目标,而是采用滚动式的有限时段的优化策略。在每一采样时刻,优化性能指标只涉及到从该时刻到末来有限的时间,而到下一采样时刻,这一优化时段同时向前推移。因此,预测控制在每一时刻有一个相对于该时刻的优化性能指标。不同时刻优化性能指标的相对形式是相同的,但其绝对形式,即所包含的时间区域,则是不同的。因此,在预测控制中,优化不是一次离线进行,而是反复在线进行的,这就是滚动优化的含义,也是预测控制区别于传统最优控制的根本点。这种有限时段优化目标的局限性是其在理想情况下只能得到全局的次优解,但优化的滚动实施却能顾及由于模型失配、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及时进行弥补,始终把新的优化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使控制保持实际上的最优。对于实际的复杂工业过程来说,模型失配、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在有限

时段上的滚动优化策略反而更加有效。

3、反馈校正

预测控制算法在进行滚动优化时,优化的基点应与系统实际一致。但作为基础的预测模型,只是对象动态特性的粗略描述,由于实际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时变、模型失配、干扰等因素,基于不变模型的预测不可能和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这就需用要用附加的预测手段补充模型预测的不足,或者对基础模型进行在线修正。滚动优化只有建立在反馈校正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其优越性。因此,预测控制算法在通过优化确定了一系列末来的控制作用后,为了防止模型失配或环境干扰引起控制对理想状态的偏离,并不是把这些控制作用逐一全部实施,而只是实现本时刻的控制作用。到下一采样时刻,则首先检测对象的实际输出,并利用这一实时信息对基于模型的预测进行修正,然后再进行新的优化。

反馈校正的形式时多样的,可以在保持预测模型不变的基础上,对末来的误差作出预测并加以补偿,也可以根据在线辨识的原理直接修改预测模型。不论取何种校正形式,预测控制都把优化建立在系统实际的基础上,并力图在优化时对系统末来的动态行为作出较准确的预测。因此,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不仅基于模

型,而且利用了反馈信息,因而构成了闭环优化。

正是由于预测控制具有以上介绍的三个基本特征:预测模型、滚动

优化和反馈校正,使它在复杂的石化工业中倍受青昧。首先,对于复杂的石化工业对象,由于辨认其最小化模型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往往给基于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的控制算法带来困难。而预测控制由于其模型结构的不唯一性,使它可以根据对象的特点和控制的要求,以最简易的方式集结信息建立预测模型。在许多场合下,只需测定对象的阶跃或脉冲响应,便可直接得到预测模型,而不必进一步导出其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这对其工业应用无疑是有吸引力的。更重要的是,预测控制汲取了优化控制的思想,但利用滚动的有限时段优化取代了一成不变的全局优化。这虽然在理想情况下不能导致全局最优,但由于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模型误差和环境干扰,这种建立在实际反馈信息基础上的反复优化,能不断顾及不确定性的

影响并及时加以校正,反而要比只依靠模型的一次优化更能适应实际过程,有更强的鲁棒性。所以预测控制是针对传统最优控制在工业过程中的不适用性而进行修正的一种新型优化控制算法,它更加贴近复杂系统控制的实际要求,这是预测控制在石化过程领域中受到重视和应用的根本原因。

现在,人们已对预测控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对系统设计、稳定性等性能分析都得到了清晰的

结果;同时,在算法上也做了很细致的推敲。国外已有了可供实用的工程化软件,如美国Setpoint公司的产品IDCOM-M,美国DMC公司的产品DMC,法国Adersa研究所开发的产品PFC以及AspenTech公司新推出的DMC Plus等。这些产品已在上百家大型石化、化工、炼油、钢铁等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巨额利润。我国也把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的开发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一部分,由上海

交通大学等研制开发的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最近已在石家庄炼油厂投运成功。

二、自整定控制

自整定控制能适应过程特性,整定出较理想的PID参数值,保证工艺参数的自调精确度。目前已商品化的自整定控制器主要采用临界振荡法,其自整定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控制器设置AT(自整定)为ON 时,控制器启动自整定,Bang-Bang控制开始起作用,使被控对象输出产生类似正弦波的等幅振荡,并且振荡幅度控制在设定值上下波动允许范围内;从所得到的振荡曲线中计算出临界振荡周期Tc和临界增益Kc,再用ziegler-Nichols分式求出一组较佳的PID参数,然后把这组参数值送至PID算法块;当控制的设置AT为OFF时,自整定结束,控制器投入正常调节运行。目前,自整定控制器已在石化过程控制中得到普

通应用。

###############################################################################

先进过程控制(APC)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内的众多石化企业日益感受到国际间竞争所带来的活力和挑战。因此,积极开发和应用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过程工业迎接挑战的重要对策。

先进过程控制是对那些不同于常规单回路控制,并具有比常规PID控制更好的控制效

果的控制策略的统称,而非专指某种计算机控制算法。由于先进控制的内涵丰富,同时带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因此,至今对先进控制还没有严格的、统一的含义。尽管如此,先进控制的任务都是明确的,即用来处理那些采用常规控制效果不好,甚至无法控制的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的问题。先进控制应用得当可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石化工业中,一个先进控制项目的年经济效益在百万元以上,其投资回收期一般在一年以内。丰厚的回报而引入注目。通过实施先进控制,可以改善过程动态控制的性能,减少过程变量的波动幅度,使之能更接近其优化目标值,从而将生产装置推至更接近其约束边界条件下运行,最终达到增强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产品质量的均匀性、提高目标产品收率、增加装置处理量、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目的。

从60年代初现代控制理论迅速发展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的优化控制和多变量控制算法,以及更晚些时候出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和鲁捧控制算法等,这些都属于先进控制。人们曾经希望开创一户现代控制理论应用的新时代,但自70年代以来,理论成果虽多,在过程控制的应用却不理想,原因有两个方面:

(1)模型问题。像高斯干扰下的线性二次型控制(LQG)等现代控制理论的杰作都是基于模型的算法。尽管建模技术已有很大发展,白色、黑色、灰色的方法都有,但精确可靠的动态数学模型依然难得。对象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使精确建模无法做到。

(2)认识问题。一个装置的控制,有各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和算法,如果你的算法能得到合格的结果,那还要问一问,你的算法是否比其他算法更好?同时,控制效果即使提高,是否能产生实际效益?这样一比,许多新算法的优越性都不见了。

目前,应用得比较成功的先进控制方法有预测控制和自整定控制等。

一、预测控制

从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预测控制中,法国理查勒特等提出的模型预测启发控制基于

脉冲响应;美国卡特勒等提出的动态矩车控制(DMC)则建立在阶跃响应基础上。他们在锅炉和分馏塔上的应用分别获得成功,引起工业界广泛兴趣。到80年代,英国的克拉克等以提出了广义预测控制(GPC),它建立在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尽管预测控制算式形式多种多样,但都建立在下述三项基本原理基础上。

1、预测模型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这一模型称为预测模型。对于预测控制来讲,只注重模型的功能,而不注重模型的形式,预测模型的功能就是能根据对象的历史信息和末来输入预测其末来输出。从方法的角度讲,只要是具有预测功能的信息集合,不论其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均可作为预测模型。因此,状态方程、传递函数这类传统的模型都可以作为预测模型。对于线性稳定对象,甚至阶跃响应、脉冲响应这类非参数模型,也可直接作为预测模型使用。此外,非线性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的模型,只要具备上述功能,也可在对这类系统进行预测控制时作为预测模型使用。因此,预测控制打破了传统控制中对模型结构的严格要求,更着眼于在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功能要求按最方便的途径建立模型。

预测模型具有展示系统末来动态行为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利用预测模型来预测末来时刻被控对象的输出变化及被控变量与其给定值的偏差,作为确定控制作用的依据,使之适应动态系统所具有的存储性和因果性的特点,得到比常规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

2、滚动优化

预测控制的最主要特征是在线优化。预测控制这种优化控制算法是通过某一性能指标的最优来确定末来的控制作用的。这一性能指标涉及到系统未来的行为,例如,通常可取对象输出在未来的采样点上跟踪某一期望轨迹的方差最小。但也可取更广泛的形式,要求控制能量为最小而同时保持输出在某一给定范围内等等。性能指标中涉及到的系统未来的行为,是根据预测模型由未来的控制策略决定的。

但是,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与通常的离散最优控制算法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不是采用一个不变的全局优化目标,而是采用滚动式的有限时段的优化策略。在每一采样时刻,优化性能指标只涉及到从该时刻到末来有限的时间,而到下一采样时刻,这一优化时段同时向前推移。因此,预测控制在每一时刻有一个相对于该时刻的优化性能指标。不同时刻优化性能指标的相对形式是相同的,但其绝对形式,即所包含的时间区域,则是不同的。因此,在预测控制中,优化不是一次离线进行,而是反复在线进行的,这就是滚动优化的含义,也是预测控制区别于传统最优控制的根本点。这种有限时段优化目标的局限性是其在理想情况下只能得到全局的次优解,但优化的滚动实施却能顾及由于模型失配、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及时进行弥补,始终把新的优化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使控制保持实际上的最优。对于实际的复杂工业过程来说,模型失配、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在有限时段上的滚动优化策略反而更加有效。

3、反馈校正

预测控制算法在进行滚动优化时,优化的基点应与系统实际一致。但作为基础的预测模型,只是对象动态特性的粗略描述,由于实际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时变、模型失配、干扰等因素,基于不变模型的预测不可能和实际

情况完全相符,这就需用要用附加的预测手段补充模型预测的不足,或者对基础模型进行在线修正。滚动优化只有建立在反馈校正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其优越性。因此,预测控制算法在通过优化确定了一系列末来的控制作用后,为了防止模型失配或环境干扰引起控制对理想状态的偏离,并不是把这些控制作用逐一全部实施,而只是实现本时刻的控制作用。到下一采样时刻,则首先检测对象的实际输出,并利用这一实时信息对基于模型的预测进行修正,然后再进行新的优化。

反馈校正的形式时多样的,可以在保持预测模型不变的基础上,对末来的误差作出预测并

加以补偿,也可以根据在线辨识的原理直接修改预测模型。不论取何种校正形式,预测控制都把优化建立在系统实际的基础上,并力图在优化时对系统末来的动态行为作出较准确的预测。因此,预测控制中的优化不仅基于模型,而且利用了反馈信息,因而构成了闭环优化。

正是由于预测控制具有以上介绍的三个基本特征: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使它在复杂的石化工业中倍受青昧。首先,对于复杂的石化工业对象,由于辨认其最小化模型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往往给基于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的控制算法带来困难。而预测控制由于其模型结构的不唯一性,使它可以根据对象的特点和控制的要求,以最简易的方式集结信息建立预测模型。在许多场合下,只需测定对象的阶跃或脉冲响应,便可直接得到预测模型,而不必进一步导出其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这对其工业应用无疑是有吸引力的。更重要的是,预测控制汲取了优化控制的思想,但利用滚动的有限时段优化取代了一成不变的全局优化。这虽然在理想情况下不能导致全局最优,但由于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模型误差和环境干扰,这种建立在实际反馈信息基础上的反复优化,能不断顾及不确定性的影响并及时加以校正,反而要比只依靠模型的一次优化更能适应实际过程,有更强的鲁棒性。所以预测控制是针对传统最优控制在工业过程中的不适用性而进行修正的一种新型优化控制算法,它更加贴近复杂系统控制的实际要求,这是预测控制在石化过程领域中受到重视和应用的根本原因。

现在,人们已对预测控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对系统设计、稳定性等性能分析都得到了清晰的结果;同时,在算法上也做了很细致的推敲。国外已有了可供实用的工程化软件,如美国Setpoint公司的产品IDCOM-M,美国DMC公司的产品DMC,法国Adersa研究所开发的产品PFC以及AspenTech公司新推出的DMC Plus等。这些产品已在上百家大型石化、化工、炼油、钢铁等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巨额利润。我国也把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的开发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一部分,由上海交通大学等研制开发的多变量预测控制软件包最近已在石家庄炼油厂投运成功。

二、自整定控制

自整定控制能适应过程特性,整定出较理想的PID参数值,保证工艺参数的自调精确度。目前已商品化的自整定控制器主要采用临界振荡法,其自整定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控制器设置AT(自整定)为ON时,控制器启动自整定,Bang-Bang控制开始起作用,使被控对象输出产生类似正弦波的等幅振荡,并且振荡幅度控制在设定值上下波动允许范围内;从所得到的振荡曲线中计算出临界振荡周期T c和临界增益Kc,再用ziegler-Nichols分式求出一组较佳的PID参数,然后把这组参数值送至PID算法块;当控制的设置AT为OFF 时,自整定结束,控制器投入正常调节运行。

目前,自整定控制器已在石化过程控制中得到普通应用。

过程控制技术试卷(A卷)(DOC)

①试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②方框图中各环节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是什么?整个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又是什么? ③系统在遇到干扰作用(如冷物料流量突然增大 )时,该系统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答:如图所示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该控制系统及各环节的输入、输出信号如图所示。整个系统的输入信号为:给定值y s ,干扰作用f ,输出为热物料出口温度T ,

当冷物料流量增大 ,则出口温度y 减小,TT 检测后所得y m 减小,偏差信号e=y m -y s <0,输入调节器后产生控制信号u ,使执行器或调节阀加大阀门开度,使温度T 升高,从而实现控制。 2.图1-12为贮糟液位控制系统,工艺要求液位保持为某一数值, (1)试画出该系统的方框图; (2)指出系统中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干扰作用各是什么? (1(2)该系统中被控变量对象为贮槽;被控变量为贮槽液位;操纵变量为出水流量;干扰作用为:进水流量,大气温度等。 3.试从图2-58某对象的反应曲线中,表示出该对象的放大系数,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 解:如图所示: k= ()(0)()(0)H H x x ∞-∞-=1()(0)H H qv ∞-? T T=10t t -,00τ=

c τ 如图所示,不存在容量滞后, ∴0c τ= 4.什么是双位控制,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位式控制器的输出只有几个特定的数值,或它的执行机构只有几个特定的位置。最常见的是双位控制。,它们输出只有两个数值(最大或最小),其执行机构只有两个特定的位置(开或关)。 位式控制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应用较普遍。但它的控制作用不是连续变化的,由它所构成的位式控制系统其被控变量的变化将是一个等幅振荡过程,不能使被控变量稳定在某一数值上。 ②积分控制(P )是指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变化量 与输入信号变化量e(t)成比例关系: , --比例放大系数,比例控制的伏点是反应快,控制及时,其缺点是当系统的负荷改变时,控制结果有余差存在,即比例控制不能消除余差,因此只在对被控变量要求不高的场合,才单独使用比例控制。 ③积分控制(I ):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偏差的积分成正比,即: 式中 --积分速度, --积分时间。积分规律的特点是控制缓慢,但能消除余差。由于输出变化量总要滞后于偏差的变化,因此不能及时有效地克服扰动的影响,加剧了被控变量的波动,使系统难以稳定下来,故不单独使用积分控制规律。 ④微分控制(D )--指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偏差的变化速度成正比。即 。 -- 微分时间。 微分控制规律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超前控制作用,能抑制系统振荡,增加稳定性;由于其输出只与偏差的变化速度有关,而与偏差的存在无关,因此,不能克服确定不变的偏差。故也不单独使用。 5.调节器参数整定的目的是什么?工程上常用的整定方法有哪些? 答:当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安装完成后,系统各个环节及其被控对象各通道的特征不能改变了,而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调节器的参数,即调节器的比例度 、积分时间T I 、微分时间T D 。通过改变这三个参数的大小,就可以改变整个系统的性能,获得较好的过渡过程和控制质量。调节器参数整定的目的就是按照己定的控制系统求取控制系质量最好的 0t

A3000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V

HUATEC A3000过程控制实验系统 实验指导书 V3.0 华晟高科教学仪器编制

目录 第一章安全注意事项与设备使用 ................................................ - 1 - 1.1防止触电 ................................................................................. - 1 - 1.2防止烫伤 ................................................................................. - 2 - 1.3防止损坏 ................................................................................. - 2 - 1.4现场系统组成............................................................................ - 2 - 1.5控制系统组成............................................................................ - 2 - 第二章计算机测控系统实验 ..................................................... - 5 -实验1 实验系统认知 ....................................................................... - 5 - 实验2 ADAM4000模块的通讯和使用 ....................................................- 10 - 实验3 组态软件编程和数据获取.........................................................- 18 - 实验4 PLC系统通讯和使用...............................................................- 21 - 实验5 PLC Step7编程...................................................................- 28 - 实验6 现场总线技术与DCS实验 ........................................................- 33 - 第三章工艺设备和仪器仪表实验 .............................................. - 41 -实验1 温度、压力、液位和流量测量实验..............................................- 41 - 实验2 水泵负载特性测量实验 ...........................................................- 46 - 实验3 管道压力和流量耦合特性测量实验..............................................- 48 - 实验4 电动调节阀特性测量实验.........................................................- 51 - 实验5 调压器特性测量实验 ..............................................................- 53 - 实验6 变频器水泵控制特性测量实验 ...................................................- 55 - 第四章工业系统对象特性的测定研究......................................... - 59 -实验1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59 - 实验2 双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62 - 实验3 非线性容积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 65 - 实验4 测定不同阻力下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实验...................................- 67 - 实验5 锅炉与加热器对象数学模型实验 ................................................- 70 - 实验6 滞后管数学模型实验 ..............................................................- 73 - 实验7 换热机组数学模型实验 ...........................................................- 76 - 第五章简单设计型控制实验 ................................................... - 80 -实验1 单闭环流量控制实验 ..............................................................- 80 - 实验2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 83 - 实验3 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 89 - 实验4 三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 93 - 实验5 锅炉水温定值位式控制实验......................................................- 95 - 实验6 锅炉水温定值控制实验 ...........................................................- 99 - 实验7 换热器水温单回路控制实验.................................................... - 102 - 实验8 联锁控制系统实验............................................................... - 105 - 实验9 单闭环压力控制实验 ............................................................ - 109 - 第六章复杂设计型控制系统 .................................................. - 111 -实验1下水箱液位和进口流量串级控制实验.......................................... - 111 - 实验2 闭环双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 ................................................. - 120 - 实验3 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和冷水流量串级控制实验.............................. - 125 - 实验4 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系统实验 ................................................. - 128 - 实验5 下水箱液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实验............................................ - 131 - 实验6 锅炉温度和换热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实验 ................................... - 135 - 实验7 管道压力和流量解耦控制系统实验............................................ - 138 -

第四讲--先进过程控制技术

第四讲先进过程控制技术 1工业生产过程的先进控制 1.1先进控制的概念 现代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几十年的发展已为先进控制奠定了应用理论基础,而DCS的普及与提高,则为先进控制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企业的需要、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先进控制(Advanced Process Control)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 先进控制是对那些不同于常规单回路PID控制,并具有比常规PID控制更好控制效果的控制策略的统称。先进控制的任务是用来处理那些采用常规控制效果不好,甚至无法控制的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的问题。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与传统的PID控制不同,先进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如模型预测控制和推断控制等。目前, 基于知识的控制,如智能控制和模糊控制,正成为先进控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②先进控制通常用于处理复杂的多变量过程控制问题。如大时滞、多变量耦合、被控变量与控制变量存 在着各种约束等。 ③先进控制的实现需要足够的计算能力作为支持平台。随着DCS功能的不断增强,更多的先进控制策 略可以与基本控制回路一起在DCS上实现,有效地增强先进控制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从全厂综合自动化的角度看,先进控制恰好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性能良好的先进控制是在线优化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进而可将企业领导者的经营决策、生产管理和调度的有关信息及时落实至全厂生产装置的实际运行中,并可真正实现全厂综合优化控制。 1.2先进控制的核心内容 作为一个整体,先进控制系统应包括从数据采集处理、数学模型建立、先进控制策略到工程实施的全部内容。 1.2.1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软测量技术 利用大量的实测信息是先进控制的优势所在。由于来自工业生产现场的过程信息通常带有噪声,数据采集时应作滤波处理,采集到的数据还应进行过失误差的检测与识别和过程数据的有效性检验及数据调理工作,这是先进控制应用的重要保障。 基于可测信息和模型,实时计算不可测量的变量,即软测量技术,是先进控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1.2.2多变量动态过程模型辨识技术 获取对象的动态数学模型是实施先进控制的基础。实际工业过程模型化是一项专门的技术,它涉及到过程动态学、系统辨识、统计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知识。目前类似模型预测控制这样的先进控制策略均采用工业试验的方法来获取控制模型,而机理模型和智能模型建立也有望成为有效的控制模型。 1.2.3先进控制策略 先进控制采用了合理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结构,可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过程的需要。先进控制主要解决: ①个别重要过程变量控制性能的改善,主要采用单变量模型预测控制与原控制回路构成所谓的“透明控 制”的方式 ②解决约束多变量过程的协调控制问题,主要采用带协调层的多变量预测控制策略 ③推断质量控制,利用软测量的结果实现闭环的质量卡边控制。涉及到的主要控制策略有模型预测控制、 推断控制、协调控制、质量卡边控制、统计过程控制,以及模糊控制、神经控制等。 1.2.4先进控制的实施 先进控制在实施时需要解决许多具体的工程问题:

过程控制技术课程说明

过程控制技术课程说明 二、课程描述 过程控制是是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本门课程与工业生产过程联系十分紧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过程控制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起着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污染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般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控制系统组成与基本控制原理;掌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建立方法,掌握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结构与应用。为今后从事工业自动控制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 一、单回路系统的结构组成、被控变量的选择、对象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及控制变量的选择、控制阀的选择、测量、传送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及其克服办法、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及控制规律的选择、单回路系统的投运和整定。 二、串级控制系统的实施、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和整定、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串级控制系统副回路的设计。 三、比值控制系统的类型、比值系数的计算、比值控制方案的实施、比值控制系统的投运与整定、比值控制系统的特殊问题。 四、均匀控制应用、均匀控制方案。 五、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前馈控制系统的几种主要结构形式、前馈控制规律的实施、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六、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用途、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类型及应用、选择性控制系统的设计、积分饱和及其防止措施。 七、分程控制的应用场合、分程控制系统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流量特性的改善、阀位控制系统的应用、阀位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整定。

八、线性过程的非线性控制、非线性过程的非线性控制、纯滞后补偿原理与史密斯补偿、关联解耦条件、解耦控制方案、最小拍控制算法、大林控制算法等。 九、过程控制工程 三、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或资料 ●使用教材:《过程控制工程》孙洪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三篇18章。第一篇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对工业过程中常用的或较为成熟的控制系统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第二篇先进控制系统,结合石油、化工、热电、轻工等工业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元操作过程,从被控过程的特性、基本控制方案到新型控制方式做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为读者确定生产过程的控制方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第三篇过程控制工程,分析了流程工业中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传热传质设备,蒸发精馏设备和各种反应器的工艺流程和典型的控制系统。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过程控制工程课程教材。 ●主要参考书或资料 1.《过程控制原理》王爱广化学工业出版社 2.《过程控制系统》方康玲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翁维勤化学工业出版社 四、考核方式 考勤、作业、实验.................... 30% 期末考试........................... 70% 注意事项: 1. 学生听课课时必须超过本门计划课时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完成该课程的作业和实验才能取得期末考试资格。 2. 最终成绩以60分为最低及格线。

A3000高级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的操作规程

A3000高级过程控制系统的操作规程 本室A3000高级过程控制系统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一、设备使用简介 1、电投入使用 (1)设备已经过调试。或者经过专业人员的试运行。 (2)对于电力控制部分,请在调整好,连接好之后再上电。严格禁止带电操作变频器切换所要控制水泵的开关。不得带电接触、检查、连接任 何电力线。 (3)机柜上电方法:首先合上全部空气开关。打开钥匙开关。此时各个相的指示灯亮起,检查各个电压表指示是否正确。 (4)如果一切正常,则按下启动按钮,此时绿色灯亮起。可以开始实验。 如果异常,则立即按下停止按钮,或关闭空气开关,报告专业人员进行 检查。 维护:每个月按动漏电保护测试按钮,检查漏电保护器是否动作。 2、仪表简介 每个学年开始作实验时,放空储水箱的水,清洗各个水箱。拆下涡轮流量计滤网,进行清洗。 在做变容或非线性容积水箱实验时,由于浮力特别大,需要一个人压着三角柱体,尽量不要尝试使用其他重物压,以避免事故发生。 (1)变频器 在运行状态,绝对禁止操作变频器开关或切换旋钮,否则可能损坏变频器。在变频器关闭状态。两个水泵都是220V控制。尽量不要使用变频器控制,因为变频器的干扰非常大。可能导致测量误差大,或者通讯速率大大降低。 三菱变频器: 为了方便控制,我们已经把变频器设定为电流控制状态,即工作模式3。把RM端定义为AU,并连接到SD端。启动变频器后,打开变频器STF开关,变频器就开始按照给定的电流输出,而不是等待按RUN键,关闭变频器STF开关可以关闭输出。按STOP键也可以关闭输出,但此时只能关闭变频器,断开后再启动才能继续工作。 如果要学习变频器其他各种设定。或者使用手动给定的方法进行控制,则打开变频器外盖,断开STF端与SD端的连接。强烈提醒非专业人员不要这样操作。

国内外著名自动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厂家技术及设备简介----其中三家详述

国内外著名自动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厂家技术及设备简介----其中三家详述 梁翔鸾 20105656 自动1001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过程控制系统西门子公司ABB公司浙大中控 正文:20世纪40年代以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50年代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60年代开始大量使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70年代以来,实现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的开发和广泛应用,过程控制大量应用计算机,80年代至今,现代控制理论的运用和过程控制结构的集成化大大加快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在这期间涌现了大量的自动化仪表和过程控制系统的知名厂家,如国外的西门子、ABB公司、欧姆龙公司、松下公司、HONEYWELL公司、日本横河、罗斯蒙特公司、德州仪器等,国内的浙大中控、上海新华、珠海思特自动化工程公司、上海桂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连云港德赛自动化设备销售有限公司、青岛海格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等。 下面就西门子公司、ABB公司、浙大中控的主要产品及一项产品作介绍。一:西门子公司的产品有工业自动化系统SIMATIC、运动控制系统SIMOTION、CNC系统和CNC控制器SINUMERIK、过程控制系统SIMATIC PC S 7,过程自动化仪表有压力测量SITRANS P系列、温度测量SITRANS T系列、流量测量SITRANS F系列、物位测量SITRANS L系列、智能电气阀门定位器SITRANS VP 系列、过程保护SITRANS DA系列、过程控制器SIPART DR系列、过程显示器SITRANS系列、过程记录仪SIREC系列等。 下面就SIMATIC PCS 7做简介,它是西门子公司在TELEPERM系列集散系统和 S5,S7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上,结合最先进的电子制造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图形及图像处理技术、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先进自动化控制理论,面向所有过程控制应用场合的先进过程控制系统。传统的DCS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过程自动化控制的设计标准和要求,SIMATIC PCS 7 过程控制系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发的迎会需求的新一代过程控制系统。 SIMATIC PCS 7的突出特点 基于全集成自动化思想 与PROFIBUS现场总线行机地结合在一体 吸收了各种先进技术,面向工艺 更分散的系统配置,特别适用于分散的过程控制应用场合 系统配置灵活,易于扩展 模块化结构,通用的硬件模块 强大的系统软件,组态与编程轻松简单 丰富的人机界面产品提高了监控与管理的水平 监视与操作 SIMATIC PCS7过程控制系统的操作员站是过程控制的窗口,所有的操作与管理人

A3000高级过程控制系统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20120504

A3000高级过程控制系统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 (版本4.0) 用户文件编号:A3000DH017 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编制

非常感谢您选择A3000高级过程控制系统。 初次使用A3000系列产品时,请仔细阅读本使用手册,安全使用设备。 为了进一步使用的情况,我们还推出另一本实验使用手册《A3000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请与你的产品销售商联系。 安全注意事项 (1) 1系统安装 (3) 1.1系统规格 (3) 1.2布局方式 (5) 1.3配电连接和接地 (6) 1.4信号线和通讯线连接 (7) 2操作和控制 (8) 2.1现场系统 (8) 2.2过程和电气设备结构和操作 (16) 2.3基本控制系统 (32) 2.4开始实验 (39) 3系统功能 (40) 3.1对象数学模型的测定与建立 (40) 3.2单回路控制实验 (41) 3.3位式控制 (41) 3.4计算机控制一般性实验 (42) 3.5复杂控制实验 (42) 3.6高等控制 (42) 3.7自动化网络实验 (43) 4报警和保护 (43) 5常规维护 (43)

本使用手册包括有使用时的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本使用手册请交给最终用户。 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在安装、操作、维护或检查本系统之前.一定仔细阅读以下安全注意事项,并且要在熟悉设备的知识、安全信息及全部有关注意事项以后使用。在本使用说明书中,将安全注意事项等级分为“危险”和“注意”。 不正确的操作造成的危险情况,将导致死亡或重伤 不正确的操作造成的危险情况,将导致一般或轻微的伤 害或造成物体的硬件损坏。 注意:根据情况的不同,“注意”等级的事项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请遵循两个等级的注意事项,因为它们对于个人安全都是重要的。 1、防止触电 测试系统的控制系统供电一般为DC24V ,漏电保护器和开关电源的端子上带有220V电压。正常漏电保护30毫安。 物理受控系统分别引入三相电和单相电,整个现场系统没有任何可以接触到的端子。正常漏电保护30毫安。 尽管系统经过多层保护,还是请用户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危险 当通电或正在运行时,非专业人员不要进行任何维护、维修操作,不要打开机柜后门,接线箱盖子,变频器前盖板,否则会发生触电的危险。 要求现场系统可靠接地。每隔一定时间,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漏电测试试验,即按下测试按钮。

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

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历 史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过程控制技术已由分离设备向共享设备发展、自动化技术由模拟仪 表向智能化仪表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向现场扩展时,过程控制技术经了5个发展阶段,即人工控制阶段;模拟仪表控制系统(20世纪50年代开始);计算机集中监督控制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分散控制系统(DCS)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 1、第一代为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 该气压信号仅在本仪表内起作用,一般不能传送给别的仪表或系统,即各测控点只能成密封状态,无法与外界沟通信息,操作员只能通过生产现场的巡视,了解生产过程的状况,处于人工控制阶段。 2、第二代为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操作员需要综合掌握多点的运行参数与信息,需要同时按多点的信息实行操作控制,于是出现了气动、电动系列的单元组合式仪表,出现了集中控制室。生产现场各处的参数通过统一的模拟信号,即:0.02~0.1MPa的气压信号,0~10mA或4~20mA的直流电流信号,1~5V直流电压信号等,送往集中控制室。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连续变化的控制信号,形成闭环控制系统,但控制性能只能实现单参数的PID调节和简单的串级、前馈控制,无法实现复杂的控制形式,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集中控制室的设立及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3、第三代为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 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次革命,由于模拟信号的传递需要一对一的物理连接,信号变化缓慢,提高计算速度与精度的开销、难度都很大,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也较差,于是便开始寻求用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出现了直接数字控制(DDC),即用一台计算机取代控制室的几乎所有仪表盘,出现了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是一种多目的、多任务的控制系统。计算机通过 A/D或 D/A通道控制生产过程,不但能实现简单的PID控制,还能实现复杂的控制运算,如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4、第四代为集散式控制系统(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控制结构,是4C技术即: 1)计算机(Computer)技术; 2)控制(Control)技术; 3)通信(Communica-tion)技术; 4) CRT显示技术; 相结合的产物,集中了连续控制、批量控制、逻辑顺序控制、数据采集等功能。它的特点是整个控制系统不再是只具有一台计算机,而是由几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智能部件构成,这样就具有了分散控制、集中操作、综合管理和分而自治的功能;并且设备之间的信号传递也不仅仅依赖于4~20mA的模拟信号,而逐步地以数字信号来取代模拟信号。集散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系统安全可靠、通用灵活、具备最优控制

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分析说明

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分析说明 1、系统组成 “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由过程控制实验对象系统、智能仪表控制台及上位监控PC 机(用户自备)三部分组成。 1.1 过程控制实验对象系统 实验对象系统包含有:不锈钢储水箱;上、中、下三个串接有机玻璃圆筒型水箱;三相4.5KW 电加热锅炉(由不锈钢锅炉内胆加温筒和封闭式外循环不锈钢冷却锅炉夹套构成)和铝塑盘管组成。 系统动力系统有两套:一套由三相(380V交流)不锈钢磁力驱动泵、电动调节阀、直流电磁阀、涡轮流量计等组成;另一套由日本三菱变频器、三相不锈钢磁力驱动泵(220V变频)、涡轮流量计等组成。 1.2 对象系统中的各类检测变送及执行装置扩散硅压力变送器三只:分别检测上水箱、中水箱、下水箱液位;涡轮流量计三只:分别检测两条动力支路及盘管出水口的流量;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六只:分别用来检测锅炉内胆、锅炉夹套、盘管(三只)及上水箱出水口水温;控制模块:包含三相可控硅移相调压装置、电磁阀、电动调节阀、三菱变频器各一个;接触器位式控制装置、三相380V不锈钢磁力驱动泵、三相220V不锈钢磁力驱动泵。1.3 仪表控制台的组成部分 1)电源控制屏面板:提供实验所需的三相四线~380V、三路单相~220V 电源,总电源由三相钥匙开关控制,电网电压由三只指针式交流电压表监示,三相带灯熔断器作为断相指示。设有漏电保护空气开关、电压型漏电保护器、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另外,还设有定时器兼报警记录仪,为学生实验技能的考核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

2)仪表控制面板:由变频调速器面板,AI/818A智能调节仪面板,AI/7O8A智能位式调节仪面板,解耦装置,比值器/前馈一反馈装置组成,各装置接线端子通过面板上的插座引出。还可根据用户需要配置远程数据采集智能模块、S7—200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及模块等。 3)I/O信号接口面板:将各传感器检测及执行器控制信号同面板上的插座相连,便于学生自己连线组成不同的控制系统。 学生通过对对象系统进行不同的组合,结合不同的实验目的,可进行几十种过程控制实验。1.4 上位监控PC机(用户自备) “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配置一台上位监控PC机,PC机安装有正版MCGS监控组态软件,通过RS232/485转换装置、仪表控制台侧面的RS485串行接口与所有的仪表进行通讯。学生可对下位仪表各参数进行设定、修改PID控制参数,并能观察被控参数的实时曲线、历史曲线,SV设定值、PV测量值、OP输出值,各实验都设有动态变化棒图显示和实验指导。 2、AI/818A智能调节仪、AI/708A智能位式调节仪的主要特点 1)AI系列仪表操作方便、通俗易学,且不同功能档次相互兼容。 2)具有国际上同类仪表的几乎所有功能,通用性强、技术成熟可靠。 3)全球通用的85~246VAC范围开关电源或者24DC电源供电,并具备多种外形尺寸。 4)输入采用数字校正系统.内置常用热电偶和热电阻非线性校正表格,测量精确稳定。 5)采用先进的A1人工智能调节算法,无超调,具备自整定功能。 6)采用先进的模块化结构,提供丰富的输出规格,能满足各种应用场合的需要。 7)通过IS09002质量认证,品质可靠。具备符合要求的抗干扰性能。 8)先进的与计算机通讯功能,采用AIBUs通讯协议,同AI系列仪表通讯协议兼容。

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

过程控制技术已由分离设备向共享设备发展、自动化技术由模拟仪表向智能化仪表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向现场扩展时,过程控制技术经了5个发展阶段,即人工控制阶段;模拟仪表控制系统(20世纪50年代开始);计算机集中监督控制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分散控制系统(DCS)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 1、第一代为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 该气压信号仅在本仪表内起作用,一般不能传送给别的仪表或系统,即各测控点只能成密封状态,无法与外界沟通信息,操作员只能通过生产现场的巡视,了解生产过程的状况,处于人工控制阶段。 2、第二代为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操作员需要综合掌握多点的运行参数与信息,需要同时按多点的信息实行操作控制,于是出现了气动、电动系列的单元组合式仪表,出现了集中控制室。生产现场各处的参数通过统一的模拟信号,即:0.02~0.1MPa的气压信号,0~10mA或4~20mA的直流电流信号,1~5V直流电压信号等,送往集中控制室。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连续变化的控制信号,形成闭环控制系统,但控制性能只能实现单参数的PID调节和简单的串级、前馈控制,无法实现复杂的控制形式,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集中控制室的设立及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

沿用至今。 3、第三代为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 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次革命,由于模拟信号的传递需要一对一的物理连接,信号变化缓慢,提高计算速度与精度的开销、难度都很大,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也较差,于是便开始寻求用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出现了直接数字控制(DDC),即用一台计算机取代控制室的几乎所有仪表盘,出现了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是一种多目的、多任务的控制系统。计算机通过A/D或D/A 通道控制生产过程,不但能实现简单的PID控制,还能实现复杂的控制运算,如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4、第四代为集散式控制系统(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控制结构,是4C技术即: 1)计算机(Computer)技术; 2)控制(Control)技术; 3)通信(Communica-tion)技术; 4)CRT显示技术; 相结合的产物,集中了连续控制、批量控制、逻辑顺序控制、数据采集等功能。它的特点是整个控制系统不再是只具有一台计算机,而是由几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智能部件构成,这样就具有了分散控制、集中操作、综合管理和分而自治的功能;并且设备之间的信号传递也不仅仅依赖于4~20mA的模拟信号,而逐步地以数字信号来

过程控制技术教案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部门电气系 课程过程控制技术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电气S2003-1,2,3,4 2005 年下学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研室主任(签名)备课日期2005 年9 月17 日 课题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教学准备 看书 写教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了解过程控制在生活中的认识 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框图 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授课方式 讲授 教学过程(检查复习,教授听课,巩固复习,课堂小结,安排作业)教授听课 课堂小结

前言 一、本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1.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自动化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主要课程。 2.涉及知识面广,需要计算机、电子技术、自控理论、电气控制技术灯多方面的知识。 3.能产生比自身成本高几十倍的效益 二、学习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增加知识面 2.多作实验 第一章绪论 过程控制一般是指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轻工、建材等工业部门的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楼宇不断涌现,过程控制技术在民用行业中应用也越来越广。 第一节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过程控制系统是指自动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料位等这样一些变量,且使这些变量稳定在某一范围或按预定的规律变化的系统。 一、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1.冰箱自控系统示意图 冰箱的控制系统简图如下:

2.恒稳室自控系统示意图 恒稳室的控制系统简图如下: 二、过程控制系统的框图 为了能更清楚地表示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信号关系,一般都用框图来表示控制系统的组成。一般一个单回路的控制系统可用以下框图表示:

过程控制技术

一、填空题。(2*10) 1、过程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2、过程控制的被控变量参数 3、工业生产过程对过程控制的要求 4、过程控制的性能指标、定义 5、过程控制的设计步骤有哪些 6、比值控制的实施方案有哪些 7、PID有哪些工程诊定方法、参数 8、DCS的概念,全称 9、什么是比例带,相对增益的定义 10、进行流量检测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开方器 11、什么是流量系数 12、如何确定调节阀的口径 二、简答题。(7*5) 1、过程控制的组成部分有哪几个 2、差压式流量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为什么要加开方器 3、增量式与位置式PID的比较,各有什么优缺点,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4、什么是积分饱和?有哪些抗积分饱和的措施 5、什么是比例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对过渡过程有哪些影响 6、什么是均匀控制?均匀控制为什么不加微分控制? 7、前馈与反馈控制各有什么特点? 8、改进PID的办法有哪些形式?每一种改进形式对控制系统的控制值有什么影响 9、误差积分性能指标有哪些?每一种有什么特点? 10、什么是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与理想的流量特性的区别 11、前馈控制有哪几种结构方式?为什么很少单独采用前馈控制?常用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12、什么是共振效应?怎么样避免共振的产生? 13、PID分别对系统过渡过程产生哪些影响? 三、求比值系数(10) 线性与非线性,工艺上的比值转化,设置比值系数,会画单闭环比值系统的结构图。 四、求前馈控制 计算公式,画前馈,反馈系统的方框图,根据输入输出进行离散化。 五、计算相对增益矩阵。(第八章) 如何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计算相对增益矩阵 根据相对增益矩阵进行变量配对 六、系统设计(15) 根据系统的工艺要求画出控制方案。设计串级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第一节过程控制发展概况 过程控制通常是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纺织、建材、原子能等工业部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40年代以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近些年来,过程控制技术发展更为迅猛。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50年代前后,一些工厂企业的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这是过程控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过程检测控制仪表普遍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多数是气动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被控参效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小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人、单输出的定位控制系统约分析和综合问题。 自60年代来,随着工业生产酌不断发展,对过程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自动化技术工具的完善创造了条件.从此开始丁过程控制的第二个阶段。在仪表方面,开始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除了仍然采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外.现代控制理论得到应用,为实现高水平的过程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过程控制由单变量系统转向多变量系统。但是。由于过程机理复杂,过程建模困难等等原因,现代控制理论一时还难以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 70年代以来.过程控制得到很大发展。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与微处理器的相继问世.使功能丰富的计算机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性能价格比又大大提高、尤其是工业控制机采用了冗余技术和软硬件的自诊断措施.使其满足工业控制的应用要求。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开发、应用和普及.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过程控制发展到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这是过程控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纳主要特点是: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或者由多台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经营管理。在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诸如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包括可编程调节器和系列智能仪表)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在线成分检测和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在智能仪表方面,不仅产品品种增加,而且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适应了各种复杂控制系统的要求。 80年代以后,工业过程控制得到了一个飞跃的发展。一方面现代控制理论(与主要解决单回路系统控制的经典控制理论相比较)从本质上解决了一般多变量系统的控制问题、包括线性系统、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微分—差分系统等,从而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另一方面.过程控制的结构已从包括许多手动控制的分散局部控制站改变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使得过程控制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仅包括数据采集与管理、基本过程控制,而且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柔性化、分散化和集成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已被应用于实际工业过程。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控制、过程监督和在线诊断等理论已经大大地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动化技术发展很快.并获得了惊人的成就.已成为国家高科技的重要分支。过程控制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中,过程控制技术正在为实现各种最优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改善劳动条件、保护环境卫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 目前,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正集中全力进行工厂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所谓综合自动化,就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和各种生产加工技术的基础上,从生产过程的全局出发,通过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信息的集成,把控制、优化、调度、管理、经营、决策融为一体,形成一个能适应各种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多变性的、总体最优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柔性的管理生产系统。 在我国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和开发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参加国际市场剧烈竞争的需要。在世纪交替之际,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将大大推动工业过程自动化的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级过程控制系统方案

项目名称:东北石油大学验室设备及用品采购项目编号:DZC100913 来文编号:ZCB101015、ZCB101016 技术协议 哈尔滨君威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高级过程控制系统方案 高级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方案概述 网络架构 方案特色 高级过程控制实训设备具有如下特点:

(1) 过程控制实训设备结构:实训控制对象装置、实训控制系统。实训设备总体具结构开放性、设备真实性,实训活动能突出工程性、实践性、现场情景化、操作实际化。 (2) 实训控制对象:实训控制对象仿工业设备结构。具有较强现场设备感;具有较丰富的设备种类,包括加热炉、液位容器、换热器、阀门与管道等;利用现场阀门与管路实现对象间的组合与分隔,单套实训对象装置至少能形成两个可同时运行的独立控制系统;通过阀门与管路切换,能构造多种控制系统所需环节组合。现场检测与控制类设备、信号管线便于实训装拆训练。 (3) 现场仪表:具有多种流量检测仪表;能通过电动调节法、变频调速两种典型方式实现控制任务;现场设备及管路上用于组建联锁保护系统的检测与控制点不少于5点;突出现场仪表,能体现现场仪表、信号管线的工业安装。 (4) 控制信号管线 控制信号管线敷设为可拆装式,与现场装置、控制台(柜)接点为接线端子连接;现场桥架引线,控制台(站)地沟引线方式。所有引线均应便于学生进行线路连接、敷设实训。 (5) 实训系统功能要求:能完成过程控制系统结构认识、系统连接与组态、仪表及系统投运、系统调试与控制参数整定、系统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 (6) 控制系统类型要求:能实现四大热工量的检测与简单控制实训;能实现温度、流量、压力间串级控制实训;能实现流量、液位间均匀控制实训;能实现两种流量间的比值控制实训;能实现选择性控制实训;能实现联锁保护控制实训。 (7) 系统控制方式要求:具有智能仪表控制、PLC控制、DCS控制方式,并能进行灵活的切换。 (8) 实训设备物料:冷水、热水(为了安全,尽量不要出现蒸汽)、空气三种介质。 (9) 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以多变量预测控制技术为基础的先进控制实验。 (10) 能够实现压力报警、连锁及自动停车等实验。 对象系统 工艺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