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管流实验

垂直管流实验
垂直管流实验

垂直管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垂直井筒中出现的各种流型,掌握流型判别方法;

2.验证垂直井筒多相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模型;

3.了解自喷及气举采油的举升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在许多情况下,当油井的井口压力高于原油饱和压力时,井筒内流动着的是单相液体。当自喷井的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则整个油管内部都是气-液两相流动。油井生产系统的总压降大部分是用来克服混合物在油管中流动时的重力和摩擦损失,只有当气液两相的流速很高时(如环雾流型),才考虑动能损失。在垂直井筒中,井底压力大部分消耗在克服液柱重力上。在水平井水平段,重力损失也可以忽略。所以,总压降的通式为:

式中:—重力压降;—摩擦压降;—加速压降。

在流动过程中,混合物密度和摩擦力随着气-液体积比、流速及混合物流型而变化。油井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除某些高产量凝析气井和含水气井外,一般油井都不会出现环流和雾流。

本实验以空气和水作为实验介质,用阀门控制井筒中的气、水比例并通过仪表测取相应的流量和压力数据,同时可以从透明的有机玻璃管中观察相应的流型。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仪器与设备:自喷井模拟器,空气压缩机,离心泵,秒表等;

实验介质:空气,水。

设备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 1 垂直管流实验设备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

1.检查自喷井模拟器的阀门开关状态,保证所有阀门都关闭,检查稳压罐的液位(3/4液位);

2.打开空气压缩机及供气阀门;

3.打开离心泵向系统供液;

4.打开液路总阀,向稳压罐中供液,控制稳压罐减压阀,保证罐内压力不超过0.12MPa ;

5.待液面达到罐体3/4高度,关闭液路总阀,轻轻打开气路总阀和气路旁通阀,向实验管路供气,保证气路压力不大于0.5MPa ,稳压罐压力约为0.8MPa;

6.轻轻打开液路旁通阀,向系统供液,待液面上升至井口时,可以改变气液阀门的相对大小,观察井筒中出现的各种流型;

7.慢慢打开液路测试阀门和气路测试阀门,然后关闭气路旁通阀和液路旁通阀,调节到所需流型,待流型稳定后开始测量;

8.按下流量积算仪清零按钮,同时启动秒表计时,观察井底流压和气体浮子流量计的示数。当计时到10秒时,记录井底流压、气体流量、液体累计流量和所用时间;

9.改变不同的气液流量,重复步骤7到8记录数据,一般取5组段塞流和5组泡流数据点。

10.打开气、液旁通阀,再关闭测试阀,关闭离心泵和空压机,清理实验装置,实验结束。

五、注意事项

1.不要踩踏地面的各种管道;

2.操作自喷井模拟器时要注意稳压罐中的液位,不要打空或溢出;

3.观察的浮子流量计和压力表示数应读取测量时间内的平均值;

4.浮子流量计的单位和流量积算仪的单位;

5.注意流量积算仪清零的操作方法。

六、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垂直井筒中各种流型的特征;

2.用奥齐思泽斯基方法判断各实验数据点所属的流型并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相对比,至少列出一个实验点的判别过程。

3.额外思考题:

1)实验观察到的段塞流为什么说气体是非连续相,请解释?

2)实验过程中怎样用水和空气模拟地层中原油与溶解气的两相流动的?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并给出自己的解释?

实验报告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

1.简述垂直井筒中各种流型的特征:

答:油井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各种流型的特征如下:

(1)纯油流:当井筒中的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没有气体从油中分离出来,油呈单相流动。

(2)泡流:气体是分散相,液体是连续相;气体主要影响混合物的密度,对摩擦阻力的影响不大;滑脱效应比较严重。

(3)段塞流:气体呈分散相,液体呈连续相;一段气一段液交替出现;气体膨胀能得到较好的利用;滑脱损失变小,摩擦损失变大。

(4)环流:在环流结构中,气液两相都是连续的,气体的举油作用主要是靠摩擦携带,滑脱损失小,摩擦损失更大。

(5)雾流:气体是连续相,液体是分散相;气体以很高的速度携带液滴喷出井口;气、液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很小;气相是整个流动的控制因素。

2.用奥齐思泽斯基方法判断各实验数据点所属的流型并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相对比,至少列出一个实验点的判别过程。

表1 原始数据记录表

计算所需参数:

30D m m

=

6.0h m = 3

1.29/g kg m

ρ= 3

1000/L kg m ρ= 0.244/s v m s =

0.072/m N m σ=

以第1组数据为例说明数据处理过程:

由计算可知:

由以上计算可知满足,即根据奥齐思泽斯基方法计算第1

组数据可得该气液流量下形成的流型为段塞流,实验观察现象也为段塞流,即可验证奥齐思泽斯基方法的正确性。

所有数据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数据处理结果表

结论:所有数据计算结果均与实际观察现象相符合。

3.额外思考题:

1)实验观察到的段塞流为什么说气体是非连续相,请解释?

答:实验观察到的段塞流,在井筒内呈一段液,一段气流动,气柱托举着液柱向上运动。气柱与管壁之间有一层液膜,将气柱上下的两个液柱连通起来,所以液体是连续相;虽然液膜里含有气体,但是气体是以气泡的形式分散在液膜中,所以说气体是非连续相。

2)实验过程中怎样用水和空气模拟地层中原油与溶解气的两相流动的?

答:用稳压罐中的水模拟地层中的油,水在实验管路中流动,同时向实验管路中泵入空气,来模拟原油与溶解气的两相流动,通过调节进入管路中的水和空气的流量比来模拟不同气液流量情况下的流型及其特点。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并给出自己的解释?

答:现象:在确定的气液比情况下,有时可以在管路下方形成泡状流,但是,大

多数情况下整个管路中都是段塞流;气柱的顶部呈炮弹状,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与上面的大气泡合并,而使气柱越来越长;在气柱下方的液柱中有很多小气泡,且小气泡的上升速度大于大气泡。

解释:当气液比比较小的时候,可以在管道中形成泡状流,但是在本实验过程中很难能观察到泡状流。随着气泡上升,压力逐渐减小,使得气泡膨胀,体积变大,气泡之间不断合并,从而使气柱越来越长。而且,由于液柱中的小气泡在上升中所受的摩擦力小于大气泡,使其上升速度大于大气泡,更多的小气泡逐渐溶入大气泡,使得大气泡越来越大。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垂直井筒中出现的各种流型,主要观察了段赛流的流型特点,掌握了流型判别方法;验证了垂直井筒多相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模型--奥齐思泽斯基方法的正确性;了解了自喷及气举采油的举升原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采油工程“垂直管流实验”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采油工程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层次:14春专升本(网络春)学习中心:大港油田学习中心 提交时间:2015年4月25日

实验名称垂直管流实验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提交电子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垂直井筒中出现的各种流型,掌握流型判别方法; (2)验证垂直井筒多相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模型; (3)了解自喷及气举采油的举升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在许多情况下,当油井的井口压力高于原油饱和压力时,井筒内流动着的是单相液体。当自喷井的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则整个油管内部都是气-液两相流动。油井生产系统的总压降大部分是用来克服混合物在油管中流动时的重力和摩擦损失,只有当气液两相的流速很高时(如环雾流型),才考虑动能损失。在垂直井筒中,井底压力大部分消耗在克服液柱重力上。在水平井水平段,重力损失也可以忽略。所以,总压降的通式为: 式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重力压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摩擦压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加速压降。 在流动过程中,混合物密度和摩擦力随着气-液体积比、流速及混合物流型而变化。油井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除某些高产量凝析气井和含水气井外,一般油井都不会出现环流和雾流。本实验以空气和水作为实验介质,用阀门控制井筒中的气、水比例并通过仪表测取相应的流量和压力数据,同时可以从透明的有机玻璃管中观察相应的流型。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仪器与设备:自喷井模拟器,空气压缩机,离心泵,秒表等; 实验介质:空气,水。 设备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 1 垂直管流实验设备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 1.检查自喷井模拟器的阀门开关状态,保证所有阀门都关闭,检查稳压罐的 液位(3/4液位); 2.打开空气压缩机及供气阀门; 3.打开离心泵向系统供液; 4.打开液路总阀,向稳压罐中供液,控制稳压罐减压阀,保证罐内压力不超 过0.12MPa ; 5.待液面达到罐体3/4高度,关闭液路总阀,轻轻打开气路总阀和气路旁通 阀,向实验管路供气,保证气路压力不大于0.5MPa ,稳压罐压力约为 0.8MPa; 6.轻轻打开液路旁通阀,向系统供液,待液面上升至井口时,可以改变气液 阀门的相对大小,观察井筒中出现的各种流型; 7.慢慢打开液路测试阀门和气路测试阀门,然后关闭气路旁通阀和液路旁通 阀,调节到所需流型,待流型稳定后开始测量; 8.按下流量积算仪清零按钮,同时启动秒表计时,观察井底流压和气体浮子 流量计的示数。当计时到10秒时,记录井底流压、气体流量、液体累计流量和所用时间; 9.改变不同的气液流量,重复步骤7到8记录数据,一般取5组段塞流和5 组泡流数据点。 10. 打开气、液旁通阀,再关闭测试阀,关闭离心泵和空压机,清理实验装 置,实验结束。 注意事项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课题: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同组成员:

需求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软件需求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二、实验任务与实验要求 导出系统详细的逻辑模型,这里用数据流图来表示。 三、实验内容 (1)功能分析 经过初步分析“人事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职员个人信息资料的增加、修改和删除; 2、职员的考勤录入和查询; 3、职员工资结算和查询; 4、人事管理人员的变化和操作授权; 由于是使用计算机管理,就带来了新的功能:用户登陆、操作人员的管理、基本数据的维护、由数据安全产生的数据备份与恢复。 (2)、关系模式 在满足函数依赖和无损连接的基础上,使数据的设计更加合理。在本系统中只有3个实体,那就是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他们权限的不听通过角色来区分。在整个系统中超级管理员只有一人,管理员二人。一个人只可以在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中处于一个角色,而不可以兼任。其具体的关系模式如下: 普通员工(员工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 管理员(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 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 工资(员工号,时间,基本工资,提成,奖金) 考勤(员工号,时间,迟到,早退,管理员号) 注意:“”表示主码,“”表示既是主码又是外码。 E-R图如下所示

数据字典设计: 为了方便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本系统只设计一个数据库workers.mdb,其中包含worker(员工信息表)、manager(考勤信息表)、booklist(工资信息表) 表1-1 worker(员工信息表)各字段设计 表1-2 monit (考勤信息表)各字段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垂直管流实验-)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采油工程实验报告 学生:志金 学号:12452380079 年级专业层次:1209油气开采技术 学习中心:志丹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提交时间:2014 年 6 月 23 日 实验名称垂直管流实验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提交电子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垂直井筒中出现的各种流型,掌握流型判别方法; (2)验证垂直井筒多相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模型; (3)了解自喷及气举采油的举升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在许多情况下,当油井的井口压力高于原油饱和压力时,井筒流动着的是单相液体。当自喷井的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则整个油管部都是气-液两相流动。油井生产系统的总压降大部分是用来克服混合物在油管中流动时的重力和摩擦损失,只有当气液两相的流速很高时(如环雾流型),才考虑动能损失。在垂直井筒中,井底压力大部分消耗在克服液柱重力上。在水平井水平段,重力损失也可以忽略。所以,总压降的通式为: 式中:——重力压降;——摩擦压降;——加速压降。 在流动过程中,混合物密度和摩擦力随着气-液体积比、流速及混合物流型而变化。油井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除某些高产量凝析气井和含水气井外,一般油井都不会出现环流和雾流。本实验以空气和水作为实验介质,用阀门控制井筒中的气、水比例并通过仪表测取相应的流量和压力数据,同时可以从透明的有机玻璃管中观察相应的流型。

五、实验报告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 1.简述垂直井筒中各种流型的特征; 答: (1)纯液流:当井筒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溶解在原油中产液呈单相液流。 (2)泡流:气体是分散相;液体是连续相;气体主要影响混合物的密度,对摩擦阻力的影响不大;滑脱效应比较严重。 (3)段塞流:气体呈分散相,液体呈连续相;一段气一段液交替出现;气体膨胀能得到较好的利用;滑脱损失变小,摩擦损失变大。 (4)环流:气液两相都是连续相;气体举油作用主要是靠摩擦携带;滑脱损失变小,摩擦损失变大。 (5)雾流:气体是连续相,液体是分散相;气体以很高的速度携带液滴喷出井口;气、液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很小;气相是整个流动的控制因素。 2.用奥齐思泽斯基方法判断各实验数据点所属的流型并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相对比,至少列出一个实验点的判别过程。 原始数据记录表 序号 /wf P MPa /t P MPa /r P MPa ()//g Q L h /L Q L ∑ 流型 1 0.059 0.005 0.080 80 0.11 10 泡流 2 0.058 0.005 0.081 80 0.10 10 泡流 3 0.058 0.005 0.081 80 0.10 10 泡流 4 0.058 0.005 0.082 90 0.11 10 泡流 5 0.057 0.005 0.081 90 0.11 10 段塞流 6 0.034 0.003 0.083 440 0.23 10 段塞流 7 0.033 0.003 0.080 460 0.23 10 段塞流 8 0.033 0.003 0.080 480 0.24 10 段

物理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学与气体动理论有关原理求得V=V 01+t/T 0 (1) 式中V 0—被测空气处于零摄氏度的声速 T 0—开尔文T 0=273.15K t —空气的摄氏度 2、驻波法测声速(波腹示踪法) 根据波动理论声速可表示为V=f. λ (2) 在声波频率f 已知的前提下,只要精确到测定空气中声波波长就可以确定声速V 0 .实验室常用的驻波法,即波腹示踪法测定声波波长。 【实验步骤和内容】 1、 测出室温t 用温度比较法,利用式(1)求声速 2、 波腹失踪法测波长 (1) 连接电路 (2) 调整游标卡尺,先使发射器端面与接收器端面靠近,调整信号发生 器、示波器,使示波器上出现正弦信号。 (3) 求找共振频率、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使示波器屏上观察到的信 号放大,此时的频率就是共振频率f. (4) 测波腹位置:在共振频率条件下,将接受器向远离发射器方向缓慢移 动,示波器上依次出现信号振幅最大时,分别记下游标卡尺上的读数X 1、X 2、X 3、X 4……共12点。 【实验仪器】

带有两个压电换能器的大型游标卡尺,信号发生器,数字频率计,温度计,示波器。 【数据记录】 i X I (cm ) I+6 X i +6(c m) λi=1/3|X I+6—X I |(cm) ΔλI =|λI —λ|(cm) 1 4.512 7 7.752 1.080 0.071 2 4.988 8 8.010 1.007 0.002 3 5.500 9 8.498 0.999 0.010 4 5.990 10 8.988 0.999 0.010 5 6.332 11 9.492 0.987 0.022 6 7.026 12 9.982 0.985 0.024 平均值 1.009 0.023 【数据处理】 1、 数据记录与计算 开始温度t=24.5。C 结束温度t ’=24.5。C 开始频率f 0=35.455KHZ 结束频率f 0‘=35.435KHZ 平均值f=(35.455+35.435)/2=35.445KHZ V=f*λ=357.64m/s 2、 温度比较法 V=V 01+t/T 0=331.451+(t+t ’)/2*273.15=345.99m/s 3、 计算声速相对不确定度

雷诺实验(二)

雷诺实验(二) 一. 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 观察层流,湍流的流态及其转换过程; 2. 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方法; 3. 学习应用量纲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确定非圆管流态判别准数。 二. 实验装置说明与操作方法 供水流量由无极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状态,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的稳定度。本恒压水箱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到5分钟。有色水注入到实验管道,可根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实验流量可由尾阀调节。 三. 实验原理 1883年,雷诺(Osborne Reynolds )采用类似于本实验的实验装置,观察到液流中存在着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流速较小时,水流有条不紊的呈现层状有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没有质点掺混,这种流态称为层流;当流速增大时,流体质点做杂乱无章的无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质点掺混,这种流态称为湍流。雷诺实验还发现存在着湍流转变为层流的临界流速v 。v 。与流体的粘性,圆管的直径d 有关。若要判别流态,就要确定各种情况下的v 。值,需要对这些相关因素的不同量值作出排列组合再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工作量巨大。雷诺实验的贡献不仅在于发现了两种流态,还在于运用量纲分析的原理,得出了量纲为一的判据-----雷诺数Re,使问题得以简化。量纲分析如下: 因 根据量纲分析法有: 其中c k 是量纲为一的数,写成量纲关系为: 由量纲和谐原理,得11,21αα==-。 即 c c v k d β= 或 c c v d k β= 雷诺实验完成了管流的流态从湍流过度到层流是的临界值c k 值的测定,以及是否为常数的验证,结果表明c k 值为常数。于是,量纲为一的数 vd β 便成了适合于任何管径,任何牛顿流体的流态由湍流转变为层流的判据。由于雷诺的贡献, vd β 定名为雷诺数Re 。于是 有 式中,v ----- 流体速度; β---- 流体的运动粘度;(书中用ν表示,很近似于流体速度,故用此表示)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一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可行性研究步骤; 2、学习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实验要求 硬件:Intel Pentium 120 或以上级别的CPU,大于16MB的内存。 软件:Win dows 95/98/2000 操作系统,Office 97/2000 软件 学时:2学时 写岀此项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可行性研究(结构化分析)方法; 2、绘制数据流图,使用Word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解。 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拟系统实现报告,对软件开发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报告经审核后,交软件经理审查。 1 . 2 项目背景 (1 )待开发的软件产品名称:旅行社机票预定系统。 (2)本项目的提岀者:冯剑。开发者:李翀。用户:旅行社 (3)本软件产品将用于旅行社的机票预定和费用的记录。

1 . 3术语说明 DFD (数据流图):一种描述书记变换的图形工具,是结构化分析方法最普遍采用的表示手段,但数据流图并不是结构化分析模型的全部,数据字典和小说明为数据流图提供了补充,并用以验证图形表示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三者共同构成了被建系统的模型。 1 . 4.系统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见附录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基本要求 ⑴功能 本软件实现的功能有:为游客提供机票预定服务,提高旅游局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对航班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对机票费用记帐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记录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单位、旅行时间、目的地)、航班时间和班次,打印机票和帐单。 (2) 性能 时间:提供的信息必须及时的反映在工作平台上。售票系统的定单必须无差错的存 储在机场的主服务器上。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必须进行及时正确的刷新。一笔业务在一分钟内完成。空间:运行空间 2M。 (3) 系统的输入和输岀 输入:旅行社定票单。数据完整,详实。 输岀:机票、帐单。简捷,快速,实时。 (4) 处理流程 旅行社将定票信息输入定票系统,系统输岀机票和帐单给旅客。 5 )安全保密要求

管中流体流动状态与管状态的关系

管中流动状态与管状态的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雷诺实验介绍了流体流动的两种状态,即层流和湍流,并且介绍了圆管和其他异性管的临界雷诺数。随后用纳维-斯托克斯公式分析层流圆管和缝隙中的流动状态,简单介绍了一种用于分析湍流 关键词雷诺实验层流湍流圆管流动缝隙流动 众所周知,流体的流动阻力及速度分布均与流体的流动状态紧密相关。因此,流体的流动状态的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1883年英国物理学家雷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是存在两种内部结构完全不同的流动状态,即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动状态可通过实验来观察,即雷诺实验。 一、流体状态的分类与界定 1、雷诺实验 雷诺数代表惯性力和粘性力之比,雷诺数不同,这两种力的比值也不同,由此产生内部结构和运动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流动状态。这种现象用图1-a所示的雷诺实验装置可以清楚地观测出来。 图表 1雷诺实验装置 容器6和3中分别装满了水和密度与水相同的红色液体,容器6由水管2供水,并

由溢流管1保持液面高度不变。打开阀8让水从玻璃管7中流出,这时打开阀4,红色液体也经细导管5流入水平玻璃管7中。调节阀8使管7中的流速较小时,红色液体在管7中呈一条明显的直线,将小管5的出口上下移动,则红色直线也上下移动,红色水的直线形状都很稳定,这说明此时整个管中的水都是沿轴向流动,流体质点没有横向运动,不相互混杂,如图1-b所示。液体的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当调整阀门8使玻璃管中的流速逐渐增大至某一值时,可以看到红线开始出现抖动而呈波纹状,如图1-c所示,这表明层流状态被破坏,液流开始出现紊乱。若管7中流速继续增大,红线消失,红色液体便和清水完全混杂在一起,如图1-d所示,表明此时管中流体质点有剧烈的互相混杂,质点运动速度不仅在轴向而且在纵向均有不规则的脉动现象,这是的流动状态称为湍流。如果将阀门8逐渐关小,湍乱现象逐渐减轻,当流速减小至一定值时,红色水又重新恢复直线形状出现层流。 层流和湍流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流动状态,是一切流体运动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 层流时液体流速较低,液体质点间的粘性力其主导作用,液体质点受粘性的约束,不能随意运动。粘性力的方向与流体运动方向可能条相反、可能相同,流体质点受到这种粘性力的作用,只可能沿运动方向降低或是加快速度而不会偏离其原来的运动方向,因而流体呈现层流状态,质点不发生各向混杂。 湍流时液体流速较高,液体质点间粘性的制约作用减弱,惯性力逐渐取代粘性力而成为支配流动的主要因素,起主导作用。沿流动方向的粘性力对质点的束缚作用降低,质点向其他方向运动的自由度增大,因而容易偏离其原来的运动方向,形成无规则的脉动混杂甚至产生可见尺度的涡旋,这就是湍流。 2、雷诺数 流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实验结果证明,液体在圆管中的流动状态不仅与管内的平均流速v有关,还与管道内径d、液体的运动粘度ν有关。而用来判别流体状态的是由这三个参数所组成的一个无量纲数——雷诺数Re Re=vd ν (式1)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表示了液体流动是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如果液流的雷诺数相同,则流动状态亦相同。

数据流图实验报告

数据流图实验报告 篇一: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篇二:需求分析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践报告 计科12—1班 杨光敏 08123234 (一)软件需求分析 1.实验目的 学习图形工具软件VISIO,掌握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熟练绘制数据流图;学习快速原型工具的使用。 2.基本要求 (1)针对银行ATM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工作,了解银行ATM系统的功能、流程;(2)安装VISIOXX以上版本软件,熟练应用Visio绘制DFD图,绘制银行ATM系统数据流图,完成系统的软件逻辑模型; (3)安装Axure RP Pro 或者Balsamiq Mockups快速原型软件,学习绘制软件原型,完成银行ATM系统的软件原型。 3.系统概述 (1)ATM系统为银行提供一套高效稳定可靠的终端服务平台,为储户登录,

存款,取款,查询,打印凭条,转账,修改密码等操作提供便利。 图1 ATM工作流程 (2).用户特点 本软件的用户主要是银行的广大持卡人,大多都具有使用ATM经验。另外,我们的系统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当储户取钱出现故障时能在下笔业务进行之前自动恢复。以此来方便用户和保障用户的利益。本系统还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界面友好性和易操作性。即使是一个对ATM系统完全陌生的客户,也可以在交易界面的提示下顺利完成交易。 另外一部分的用户是银行工作人员,本系统不予考虑。 4需求说明 (1) 基本描述 ATM终端可以接受一张可识别的银行储蓄卡,通过储户身份验证后,同储户进行各种交互,例如:查询、存款、取款、打印凭条等;处理储户相应的要求,执行对应操作,为储户服务。该系统要求须保持一定时间内的交易记录,系统应每天自动汇总各种交易数据与服务器进行对账。同时,在通讯失败或其他交易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ATM要自动发起冲正交易,以保证账务的完整性。 本系统的实现需要记录一些相关信息,其中包括的信息有:用户信息和交易信息。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_1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 篇一: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实验组 班级化33姓名吴凡灿学号成绩 实验时间第6周周日同组成员芦琛琳、董晓锐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塔板上气液两相流动状况,测量气体通过塔板的压力降与空塔气速的关系;测定雾沫夹带量、漏液量与气速的关系; 2、研究板式塔负荷性能图的影响因素,作出筛孔塔板或斜孔塔板的负荷性能图;比较筛孔塔板与斜孔塔板的性能; 3、观察填料塔内气液两相流动状况,测定干填料及不同液体喷淋密度下填料层的阻力降与空塔气速的关系; 4、测定填料的液泛气速,并与文献介绍的液泛关联式比较; 5、测定一定压力下恒压过滤参数K、qe和te; 6、测定压缩性指数S和物料特性常数K。 二、实验原理 1.板式塔流体力学特性测定塔靠自下而上的气体和自上而下的液体逆流流动时相互接触达到传质目的,因此,塔板传质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塔板上的流体力学状态。当液体流量一定,气体空塔速度从小到大变动时,可

以观察到几种正常的操作状态:鼓泡态、泡沫态和喷射态。当塔板在很低的气速下操作时,会出现漏液现象;在很高的气速下操作,又会产生过量液沫夹带;在气速和液相负荷均过大时还会产生液泛等几种不正常的操作状态。塔板的气液正常操作区通常以塔板的负荷性能图表示。负荷性能图以气体体积流量(m3/s)为纵坐标,液体体积流量(m3/s)为横坐标标绘而成,它由漏液线、液沫夹带线、液相负荷下限线、液相负荷上限线和液泛线五条线组成。当塔板的类型、结构尺寸以及待分离的物系确定后,负荷性能图可通过实验确定。传质效率高、处理量大、压力降低、操作弹性大以及结构简单、加工维修方便是评价塔板性能的主要指标。为了适应不同的要求,开发了多种新型塔板。本实验装置安装的塔板可以更换,有筛板、浮阀、斜孔塔板可供实验时选用,也可将自行构思设计的塔板安装在塔上进行研究。 筛板的流(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体力学模型如下: 1) 压降 ?p??pc??pl 式中,Δp—塔板总压降,Δpc—干板压降,Δpl—板上液层高度压降,其中 ?pc?0.051?vg( u02

流体力学实验思考题解答(全)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思考题解答 (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1、 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答:测压管水头指γ p Z +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 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从表1.1的实测数据或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 当0

实验分析数据流和绘制数据流图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软件工程导论__________ 学院____计算机工程学院_________班级14软件1班 学号2014144141 姓名秦川 2016年11月8日

批阅教师时间实验成绩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学号2014144141姓名秦川实验日期2016.11.8实验名称实验2分析数据流和绘制数据流图 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2、掌握数据流图的绘制 实验内容: 任务一绘制数据流图 任务二分析数据流和绘制数据流图 案例一:总务办公管理系统 案例二:火车票预订系统 实验原理: 数据流图(DFD)是软件系统系统的逻辑模型,仅仅描绘数据在软件中流动(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即加工处理)。 数据流图的绘制方法:根据数据流图的四种成分:源点或终点,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流,从问题描述中提取数据流图的四种成分;然后依据“自顶向下、从左到右、由粗到细、逐步求精”的基本原则进行绘制。 基本符号如下:

实验过程与结果: 1.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2007 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2007 2.选择“软件和数据库”中的“数据流模型图”模板 选中数据流模型图模板

3.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 任务一绘制数据流图 试绘制工资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根据数据流图的符号说明仔细理解下图含义: 这是学校教职工工资管理系统,教师根据课时表,职工根据任务表来确定个人工资情况,数据按以下方向传递: 首先,对课时表或任务表进行审核,审核后的数据经排序形成专用表格; 再进行一系列额外计算,包括个人所得说、住房公积金、保险费得出具体所发工资,并将工资表发给银行; 然后,向教职工展示工资所得明细; 最后,形成编制报表,更新分类表后,交于会计。 其中,人事科负责人事数据,教师与职工的工资由银行发放,会计做好报表的统计。

垂直土柱的入渗实验操作说明

一维垂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实验系统 操作说明 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 西安碧水环境新技术有限公司

1 试验原理 做一个直径为10cm 的垂直土柱,长度为100cm 左右,使密度均一,且有均匀的初始含水率。在土柱进水端维持一个接近饱和的稳定边界含水率,并使水分在土柱中作垂直吸渗运动,作为一维垂直流动其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为 ()()()()()() i 0K =D t z z z t 0 z 0000i t z t z θθθθθθθθθθ??????-???????? ==≥===→∞ 1 2 3 4 基本方程(1)可改写为以(),z t θ为未知函数的方程 ()()()() (),,5z t dK z t D t d θθθθθθθ ?????- =- ??????? 式中,Z 坐标向下为正。 垂直入渗的解(),z t θ取为级数形式,即 (),z t θ=()()()()12342222 234t t t t ηθηθηθηθ++++ 1 =()2 1i i i t ηθ∞ =∑ (6) 根据边界条件(3)可知,()00i ηθ= i=1,2,3, (7) 由初始条件(2)可以得到()1i ηθ=∞ (8) 当式(5)中的各项系数()i ηθ确定后,则可求得任一时刻T 不同含水率θ在土壤剖面上的位置Z ,亦即得到垂直入渗的解。()i ηθ可由待定系数法求得,为此,可以将方程(5)的右端按分式求导展开,整理得, 22 220z dK z z z dD z D d t d θθθθθθ?????????+--= ? ?????????? (9) 式中,D ,K 及z 分别为D (θ),K (θ)及(),z t θ的简写。对式(6)取 2 22z z z z t θθθ?????? ??????? ,分别如下:

采油工程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层次:******** 学习中心:***** 提交时间:年月日

五、实验报告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 1.简述垂直井筒中各种流型的特征;答:油井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各种流型的特征如下: (1)纯油流:当井筒中的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没有气体从油中分离出来油呈单相流动。 (2)泡流:井筒压力稍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气开始从油中分离出来气体都以小气泡分散在液相中。滑脱现象:混合流体流动过程中因流体间的密度差异而引起的小密度流体流速大于大密度流体流速的现象。泡流特点:气体是分散相液体是连续相;气体主要影响混合物密度对摩擦阻力影响不大;滑脱现象比较严重。 (3)段塞流:当混合物继续向上流动压力逐渐降低气体不断膨胀小气泡将合并成大气泡直到能够占据整个油管断面时井筒内将形成一段液一段气的结构。段塞流特点:气体呈分散相液体呈连续相;一段气一段液交替出气体膨胀能得到较好的利滑脱损失变小;摩擦损失变大。 (4)环流特点:在环流结构中气液两相都是连续的气体的举油作用主要是靠摩擦携带滑脱损失小摩擦损失更大。 (5)雾流特点:气体是连续相液体是分散相;气体以很高的速度携带液滴喷出井口;气、液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很小;气相是整个流动的控制因素。 (a)泡状流(b)段塞流(c)环状流(雾状流) 2.用奥齐思泽斯基方法判断各实验数据点所属的流型并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相对比,至少列出一个实验点的判别过程。 原始数据记录表 计算所需参数: 33,,1.29/kgmDmm,30hm,6.0 ,,1000/kgmvms,0.244/g Ls,,0.072/mNm 序号/ wf P MPa/ t P MPa/ r P MPa() // g Q L h/ L Q L ∑流型 1 0.065 0.017 0.090 450 0.80 9.81 段塞流 2 0.064 0.024 0.090 700 0.78 10.31 段塞流 3 0.049 0.006 0.092 500 0.20 10.3 4 段塞流 4 0.058 0.017 0.092 650 0.16 10.28 段塞流 5 0.042 0.012 0.092 800 0.21 10.28 段塞流 6 0.039 0.006 0.092 750 0.24 10.19 段塞流 7 0.059 0.027 0.092 850 0.13 10.31 段塞流 8 0.034 0.008 0.092 950 0.24 10.34 段塞流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3代学生样版)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与报告 毛根海编著 杭州源流科技有限公司 毛根海教授团队 2013年3月

目录 2-1 流体静力学综合型实验 (1) 2-2 恒定总流伯努利方程综合性实验 (8) 2-3文丘里综合型实验 (17) 2-4 雷诺实验 (23) 2-5 动量定律综合型实验 (27) 2-6 孔口出流与管嘴出流实验 (33) 2-7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38) 2-8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43) 2-9毕托管测速与修正因数标定实验 (49) 2-10 达西渗流实验 (54) 2-11 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测量实验 (59)

2-1 流体静力学综合型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技能; 2.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3.测定油的密度; 4.通过对诸多流体静力学现象的实验观察分析,加深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理 解,提高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简图 实验装置及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图.1 流体静力学综合型实验装置图 1. 测压管 2. 带标尺测压管 3. 连通管 4. 通气阀 5. 加压打气球 6. 真空测压管 7. 截止阀 8. U型测压管 9. 油柱10. 水柱11. 减压放水阀 说明:下述中的仪器部件编号均指实验装置图中的编号,如测管2即为图1中“2. 带标尺测压管”。后述各实验中述及的仪器部件编号也均指相应实验装置图中的编号。 2. 装置说明

(1) 流体测点静压强的测量方法之一——测压管 流体的流动要素有压强、水位、流速、流量等。压强的测量方法有机械式测量方法与电测法,测量的仪器有静态与动态之分。测量流体点压强的测压管属机械式静态测量仪器。测压管是一端连通于流体被测点,另一端开口于大气的透明管,适用于测量流体测点的静态低压范围的相对压强,测量精度为1mm 。测压管分直管型和“U ”型。直管型如图1中管2所示,其测点压强p gh ρ=,h 为测压管液面至测点的竖直高度。“U ”型如图中管1与管8所示。直管型测压管要求液体测点的绝对压强大于当地大气压,否则因气体流入测点而无法测压;“U ”型测压管可测量液体测点的负压,例如管1中当测压管液面低于测点时的情况;“U ”型测压管还可测量气体的点压强,如管8所示,一般“U ”型管中为单一液体(本装置因其它实验需要在管8中装有油和水两种液体),测点气压为p g h ρ=?,?h 为“U ”型测压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当管中接触大气的自由液面高于另一液面时?h 为 “+”,反之?h 为“-”。由于受毛细管影响,测压管内径应大于8~10 mm 。本装置采用毛细现象弱于玻璃管的透明有机玻璃管作为测压管,内径为8mm ,毛细高度仅为1mm 左右。 (2)恒定液位测量方法之一——连通管 测量液体的恒定水位的连通管属机械式静态测量仪器。连通管是一端连接于被测液体,另一端开口于被测液体表面空腔的透明管,如管3所示。对于敞口容器中的测压管也是测量液位的连通管。连通管中的液体直接显示了容器中的液位,用mm 刻度标尺即可测读水位值。本装置中连通管与各测压管同为等径透明有机玻璃管。液位测量精度为1mm 。 (3)所有测管液面标高均以带标尺测压管2的零点高程为基准; (4) 测点B 、C 、D 位置高程的标尺读数值分别以?B 、?C 、?D 表示,若同时取标尺零点作为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基准,则?B 、?C 、?D 亦为z B 、z C 、z D ; (5) 本仪器中所有阀门旋柄均以顺管轴线为开。 3. 基本操作方法: (1)设置p 0 = 0条件。打开通气阀4,此时实验装置内压强p 0 = 0。 (2)设置p 0 > 0条件。关闭通气阀4、放水阀11,通过加压打气球5对装置打气,可对装置内部加压,形成正压; (3)设置p 0 < 0条件。关闭通气阀4、加压打气球5底部阀门,开启放水阀11

流力实验实验十一孔口与管嘴出流实验

实验十一孔口与管嘴出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量测孔口与管嘴出流的流速系数、流量系数、侧收缩系数局部阻力系数及圆柱形管嘴内的局部真空度。 2.分析圆柱形管嘴的进口形状(圆角和直角)对出流能力的影响及孔口与管嘴过流能力不同的原因。 二、实验装置

图二孔口、管嘴结构剖面图三、实验原理

在恒压水头下发生自由出流时孔口管嘴的有关公式为: 实验测得上游恒压水位及各孔口、管嘴的过流量,利用以上5个公式,从而得出不同形状断面的孔口、管嘴在恒压、自由出流状态下的各水力系数。 根据理论分析,直角进口圆柱形外管嘴收缩断面处的真空度为 hv = Pv/ρg = 0.75H 本实验装置可实测出直角进口圆柱形外管嘴收缩断面处的真空度,打开直角进口管嘴射流,即可观测到,测管处水柱迅速降低,hv = 0.6 ~ 0.7H。。说明直角进口管嘴在进口处产生较大真空。但与经验值0.75H。相比,真空度偏小,其原因主要是有机玻璃材料的直角进口锐缘难以达到象金属材料那样的强度。 观察孔口及各管嘴出流水柱的流股形态: 打开各孔口管嘴,使其出流,观察各孔口及管嘴水流的流股形态,因各种孔口、管嘴的形状不同,过流阻力也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孔口管嘴出流的流股形态也不同:圆角管嘴出流水柱为光滑圆柱,直角管嘴为圆柱形麻花状扭变,圆锥管嘴为光滑圆柱,孔口则为具有侧收缩的光滑圆柱; 圆锥管嘴虽亦属直角进口,但因进口直径渐小,不易产生分离,其侧收缩断面面积接近出口面积(μ值以出口面积计),故侧收缩并不明显影响过流能力。另外,从流股形态看,横向脉动亦不明显,说明渐缩管对流态有稳定作用(工程或实验中,为了提高工作段水流的稳定性,往往在工作段前加一渐缩段,正是利用渐缩的这一水力特性)。能量损失小,因此其μ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 件 工 程 实 验 报 告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02班 学号:1108030209 姓名:蒙雨茹

实验一:使用Microsoft Visio 1.1实验目的: (1)熟悉Visio的工作环境及组成。 (2)掌握Visio软件绘制图表的基本操作。 (3)掌握基本流程图的设计方法。 1.2实验内容: 绘制基本流程图 1.3实验步骤: (1)打开一个模板,,在主菜单中依次选择【文件】->【新建】->【选 择绘图类型】,出现“选择绘图类型”窗口,在【类别】下,单击 【流程图】,在【模板】下,单击【基本流程图】。 (2)添加形状,将【形状】窗口中模具上的自己需要的形状拖到绘图页 面中合适的位置。并添加文本、连接不同形状,使流程图完整的显 现出来。 1.4实验结果:

实验二:数据流图 2.1 实验目的 (1)熟悉Visio的工作环境及组成。 ⑵掌握Visio软件绘制图表的基本操作。 ⑶掌握数据流图的设计方法。 2.2 实验内容 习题3-3,3-4,3-5 2.3 实验步骤 (1)打开模板 ①在主菜单中,依次选择【文件】——【新建】——【选择绘图类型】,出现“选择绘图类型”窗口。 ②在左侧【类别】下,单击【软件】。 ③在右侧【模板】下,单击【数据流模型图】。 (2)绘制顶层图 ①在顶层进程页面中添加、移动图形元素并调整其大小。将所需要元素用鼠标拖动到模板里,添加所需的元素符号。 接口:输入源点或输出终点,其中注明源点或终点的名称。 进程:即处理,输入数据在此进行变换产生输出数据,其中注明进程的名称。数据存储:用于代表系统中存储的信息,其中注明信息的名称。 数据流:被加工的数据及其流向。流线上注明数据名称,箭头代表数据流动方向。 ②向图形元素中添加文本,并修改数据流图中的文字和格式。 连接图形元素。 ③使用“数据流”连接线将“接口”、“进程”和“数据存储”等形状互相连接起来。 逻辑连接:将数据流起点、终点拖拽到进程或接口中央位置,进程或接口被红色框包围时松开鼠标,这时可看到数据流符号相应端点为红色方框。拖动进程或接口,可看到流据流的端点随着进程或接口的移动而移动。

UL94水平垂直燃烧试验方法

UL94水平垂直燃烧试验方法 一、UL94HB的水平燃烧试验 1) 样品准备 1.每一款样品应该准备三件试样,标准的条状试样应为125±5mm(长)×13.0±0.5mm(宽),并提供最小厚度和3.0(-0,+0.2)mm厚度。如果最小厚度大于3.0mm或最大厚度小于3.0mm,则不必采用3.0mm厚的试样。最大厚度不得超过13mm,最大宽度不得超过13.5mm,边缘应光滑,拐角半径不得超过1.3mm。(典型厚度是0.8, 1.6,3.2, 6.4)。 2.在每一件样品的一端,距端面画25±1mm和100±1mm的两条标志线。3.每一厚度有三件样品要进行测试,在试验之前,先把样品置于20℃,50%RH的条件下48小时。 2) 试验前的准备,火焰调整及火焰功率校验 1. 试验前,先接好甲烷气罐胶管及调压阀,接通控制箱的电源开关,检查连接正确无误,应注意有无漏气,如无漏气,方可将电源开关打到开的位置上。打开气瓶总阀,旋开调压阀开关,减压阀的高压表指示的压力应低于0.2Mpa。 2. 将喷灯移到水平位置,打开燃气阀,用随机附送的点火器点燃喷灯口火焰。此时调节燃气气压、流量以及喷灯进气口处的空气流量(具体参数设置请参考UL94测试说明),调节喷灯底部的针阀以及喷灯,使其产生20±1mm高的蓝色火焰,并用右图示火焰高度量规进行校准(注:火焰高度规相邻两个尖端之间相距10mm)。火焰调整好后,按“燃气开关”按钮,关掉火焰。按“风扇”按钮,将抽风机打开大约2~3分钟把箱内废气排出,然后关掉抽风机。 3. 在试样支架上吊下随机配的铜头热感温装置,铜头热电偶的另一端插入感温测量仪(即温控表)头部。将喷灯移到水平位置,并在喷灯口上插入随机配送的火焰高度量规,调节支架以及喷灯的位置,使得火焰高度量规刚好与铜头尖部相接触(如右图示)。

流体实验答案教学提纲

流体实验答案

流体力学实验思考题解答 (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1、当0

d h 7.29= ()mm d h 单位均为、 一般说来,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 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σ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θ较大,其h 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相互抵消了。 4、过C 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是不是等 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答: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备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 (1) 重力液体; (2) 静止; (3) 连通; (4) 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 (5) 同一水平面 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因此,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 ※6、用图1.1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 答:关闭各通气阀,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 进入水箱。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 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这是由于液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