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措施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措施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措施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有问题及措施

一、城市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的南端,总面积9775km2,人口1056万,现辖一市、四县三区,地势平坦开阔,略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与其支流汾泉河在市区交汇,将城市分隔为颍西、河东和泉北三区。该区为冲积平原,按形态类型可进一步分为河间平地和河间洼地。

2.水文地质概况

阜阳城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热水组合条件较好。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干燥寒冷;夏季盛行偏南风,气候炎热潮湿;春秋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无常。多年平均降雨量891.3mm,一般6、7、8三个月为丰水期,12、1、2三个

月为枯水期,余为平水期。多年平均气温14.9℃,历年最高气温

41.4℃,最低气温-20.4℃。最大冻土深度0.13m。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20天左右。阜阳城区位于中朝淮北地台南部,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华北凹陷东源。新生代以来,区域广泛沉积了巨厚的具多层结构的河相

沉积物。其中,第四系地层发育齐全,厚度为130~147m,东北地区稍厚。成因类型以冲积为主,次为冲湖积。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阜阳市是一个严重缺水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2.21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9.872亿m3,地下水资源量15.791亿m3,重复计

算量3.448亿m3。人均占有量约为400m3,为全省的1/3,全国的1/5。阜阳城坐落在颍、泉河交汇处,虽然地表水量比较丰富,但因泉河、

颍河水遭受严重污染,长期处于IV、V类水质,不能作为城市公共供

水水源。长期以来,阜阳城区主要以开采中深层地下水解决城区工业

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现有中深层地下水井158眼,其中自来水公司

53眼,自备井105眼。当前阜阳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仍以地下水为主

要供水水源,茨淮新河为补充水源,少量工业和部分农业灌溉取用沙

颍河地表水。据统计测算,2013年城区年总用水量8420万m3,其中

中深层地下水3200万m3,浅层地下水1800万m3,茨淮新河、颍河地

表水3420万m3。多年监测表明,阜阳市城区中深层地下水水质优良,除局部氟略有超标外,水中化学成分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浅层地

下水不同水准受到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污染,近几年茨淮新河地表

水保持Ⅲ类水,达到国家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标准,颍河、泉河水质

仍然较差,长期处于Ⅳ、Ⅴ类水质。

三、存有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仍未完全理顺

水务管理权不统一,水资源管理体制表现为条块分割、相互制约、职责交叉、权属不清,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造成管水源地的不管供水节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收利用的局面,难以形成政策合力,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上大打折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和用水户的需求实行合理配置更是困难。

2.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

阜阳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400m3,按照国际通用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m3为缺水地区的标准,阜阳市属于严重缺水城市。按照阜阳市总体规划,2030年阜阳市中心城区将发展成人口规模为200万人、建成区面积为200km2的全国著名农副产品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和豫皖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区日需水量将达到88万t。当前,阜城现有城市供水水源地是茨淮新河地表水和中深层地下水源,远远不

能解决规划中的城市供水问题,开辟新的水源解决城市供水已是当前

紧迫的问题。

3.中深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安全隐患

据勘测,阜阳城区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6.8万m3/d,当前城区中深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达到9万m3/d。长期超量开采中深层地

下水形成了以阜阳城区为中心达1400km2的水位降落漏斗区,地面沉

降范围超过440km2,多年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1567.2mm。20世纪90

年代,地面沉降速率曾位列全国第一,累计沉降量位列第五,造成了

颍河阜阳闸闸体错位、城市防洪标准降低等安全隐患。

4.水环境恶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阜阳市境内河流水质整体有所好转,但距管理目标差别

很大,列入省级考核的11个水功能区2013年的达标率不足40%。颍河、泉河水质长期处于Ⅳ、Ⅴ类,个别时段为劣Ⅴ类,不能有效利用,茨

淮新河违章种植现象仍较严重,长期使用农药、化肥给茨淮新河饮用

水源造成安全隐患,城区河道及部分饮用水源井周边乱排污水、乱堆

垃圾的现象依然存有。

5.城市供水问题突出

城市供水项目建设资金缺乏,供水管网改造受资金制约,进展缓慢,管网漏损率高;城市供水水价偏低,城市供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供水设施落后,企业无力改造更新。茨淮新河供水水源地存有安全隐患,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分属阜阳市颍东区和利辛县行政管辖,很难形

成统一管理;农业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造成面源污染。

四、阜阳市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1.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

阜阳市水资源一直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议尽

快实现全市水务一体化,使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

统一管理。制定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以“三条红线”控制为抓手,进一步落实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增强取水

计量管理。根据流域和省政府对阜阳市的用水总量分配方案,制定各

行政区域、重点行业的水量分配方案;制定行业用水定额上限,建立

各行政区域、工业企业水用水效率考核机制;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

制定各行政区域的污水排放总量,进一步增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2.增强水源配置工程建设

(1)加快推动“引淮济阜”工程建设

根据《阜阳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和《阜阳市城市发展供水水源规划》,淮河地表水将是阜阳城市用水的主水源,规划到2030年阜阳城

区外调淮干水和“引江济淮”水约60万m3/d。当务之急要加快推动取水量为15万m3/d的南照取水工程(三水厂)建设,以缓解当前阜阳

市用水紧张问题,同时为封闭中深层自备井创造条件。

(2)积极推动中水回用污水

处理厂排出的水经过再处理,能够作为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

城市建筑、绿化等用水。中水回用既能够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不足问题,又可减轻环境污染,省政府要求淮北缺水地区到2015年中水回用

率要达到35%,当前差别很大。建议对已建成的中水厂要加快管网建设,协调落实用水单位,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对颍东污水处理厂以及在建

的泉北、颍州污水处理厂,及早规划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同时政府要

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利用中水。

(3)重视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为应对特枯干旱、水污染等突发事件,应加快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升供水保证率,保障供水安全。

3.全面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1)强化节水意识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在增强水源及水源配套工程建设的同时,全面增强节约用水工作,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宣传市情水情和水法律法规,切实增强人们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使节约用水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全面增强节水管理严格落实节约用水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降低管网漏损率,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工业企业要严格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增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新工艺,提升水的重复利用率;农业用水要大力推动节水灌溉。

(3)用经济杠杆促动节约用水适当提升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合

理调整水价,推广“差别水价”“阶梯水价”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

制度,充分发挥水价杠杆在调节用水需求和节约用水方面的作用。

(4)坚持科学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

染项目。

4.增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工业治污要削减存量,控制增量。对现有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增

强技术改造,降低污染排放,新上项目要严格环评,禁止高污染或排

放不能达标的项目上马,同时要增大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农业生产

要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整治不合格的养殖企业,减少面源污染。

加快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要进一步完善管网,扩大污水收集,坚持正常生产,同时要加快各类园区、乡镇污水处理

厂的建设步伐,大幅提升污水处理水平。全面展开沟河清淤整治,绿

化美化,改善水环境。

5.增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对茨淮新河水源地,要落实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清除违章

种植、违章养殖和违章建筑,增强水源涵养,搞好水闸调度,防止水

源污染。对即将建成的南照淮河水源地,也要及早谋划划定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以及制度建设等工作。对城区各饮用水源井,按照“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完善”的要求,增强饮用水水源地的

达标建设和保护,逐一划定保护区,设立标示牌,对保护范围内的环

境实行整治,增强相关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严格保护中深层地

下水。

国家把中深层地下水作为战略资源要求实行储备,对已经开发的

逐步压采直至禁采。所以,待三水厂建成供水、具备替代水源条件后,除保留用于酿酒、医药等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少量中深层水井外,其

余的中深层供水井一律封闭,作为城市应急供水的备用水源。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有问题及措施

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研究样本

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研究

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速的经济发展与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更多的社会安全问题。特别是我国目前仍处于转型为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频发的公共安全事故会成为极大的社会安全隐患。由此,公共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公共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阐述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并从多层面、多角度介绍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内涵与运行机制,阐释了相关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的分析做好铺垫。然后深刻剖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成功的案例,在与我国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寻求范例。最后,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安全管理的机构设置、加快建立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理相结合的全面管理方式、构建多元化公共安全管理创新机制、提高公共安全管理的专业技术水平、多途径提高政府和公民对公共安全管理的意识等政策建议,旨在最大程度的减少我国公共安全事故,保证人民生活、生产等的顺利进行,构建更加和谐、幸福的社会。 关键词: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管理;国际经验;对策建议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仍处于转型为现代化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而公共安全问题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近年来国内灾害灾难事故、生产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等各类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民众造成巨大经济与精神损失,也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和不安,导致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尖锐,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些年平均每一年因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 20 万人,伤残 200 万人,而经济损失则达到了 6000 亿人民币。由此反映出的我国在公共安全方面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也表明了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风险社会。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政府、公众、媒体等多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预防、应急和救治机制,以此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公共安全问题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展的程度越高,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也就越发凸显出来。“公共安全问题”涉及到社会一切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安定,人民的生活质量,是个人、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以致全世界都应积极关注的问题。人类发展初期,主要面临由纯粹自然性破坏因素造成的自然界威胁与饥饿、疾病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这类问题不断减少。但由于生产力相对落后,人们对各种灾害的认识比较浅显,对其发生前的征兆、发生后的规模和影响都很难把握。文明时期来临,人类步入农业社会后,仍只是拥有着单一的生活方式和简单的生产方式,日常交往与公共活动相对匮乏,公共安全问题也就较少,而且人们对于灾害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比较淡薄。在科学技术相对发展的一个时期,公共领域规模愈发扩大,公共安全问题大范围爆发出来。而且,安全问题涉及到的领域不仅限于衣食住行,而是不断的扩展与延伸,尤其是逐渐渗透到生产领域,包括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矿业安全、建筑安全等多方面。另外,由于很多传统的技术性安全问题与复杂的社会原因交错在一起,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社会问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精)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必要物质, 很难想像, 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同时, 水资源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它的作用包括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种类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 但是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此外, 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 人均水量相当有限,我们更改懂得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water resources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 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 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 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 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目前, 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资源开发利用, 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最初开发利用目标比较单一,以需定供。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逐渐变为多目的、综合、以供定用、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发利用。现在各国都强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广,诸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运、港口运输、淡水养殖、城市建设、旅游等。防洪、防涝等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还持有不同的意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

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

————————————————————————————————作者:————————————————————————————————日期: 2

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 · 近期一些媒体在谈及水电开发时往往引用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或警戒线,也许是非专业的原因,产生引用错误。把水电开发的程度等同于水资源利用,由此,一些人士在议论水电建设时往往以为我国水电开发已经过度,实际上是混淆了两个不同概念。作者较长时间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分析计算工作,对此,将从此观点的来源出处和权威性解释,比如从中国人大网对于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解释,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以及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供用耗水的利用程度、特别是水资源利用中的耗水程度,而不是水力资源的开发程度。我国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5%,国际上公认的一个流域或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界线是40%,从全国而言,不完全一样,南方特别是西南,水资源丰富而利用量少,利用程度低,而北方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利用程度高,其中一些北方河流水资源利用程度有些年份高达80%,甚至更高。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概念 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主要指标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通常从水资源规划利用角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供水能力(或保证率)为75%时可供水量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比值,是表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一项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体现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又可分为河川径流(简称地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一般以河流为单元只统计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为单元时综合统计,或分别统计,但不特别指出时(如综合利用率),也仅只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比如一条河流的开发利用就是指该河流的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关于“水资源综合规划名词解释”中与此相近的有:地表水资源开发率是指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是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 从水资源利用统计分析计算的角度,水资源利用率的计算更多是采用实际耗水量与总的水资源量之比,体现的是水资源量被耗用即消耗利用的程度,与上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差异在于一个是水量被利用程度、一个是水量被消耗程度,这样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那么我们如何来节能利用水资源,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呢? 由于河流来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又有丰水年、枯水年和平水年之分,所以在计算当年实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时,随着水量的变化又有所不同。如黄河断流最严重的1997年利津入海径流量只有18.6亿m3,当年地表水资源利用率高达80%,当然这里指的是消耗程度,也就是说80%的水被耗用掉,那么当年的利用程度可能就要高一些,因为利用量中有一部分并没有被消耗。 2.水法释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国际上公认的40% 2002年10月1日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新《水法》),从法律上确定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规定水利部是全国水资源的行政主管部门。

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 题的措施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存在差距,在培养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上还有些停留在表面,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宗旨观念不够牢固。从思想上来看,自己对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总以为自己对公安工作比

较熟悉,有时对待来访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就嫌麻烦,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好,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致自己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未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对业务知识不够钻研。表现在: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有 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对自己所干工作的业务和知识的学习放松了要求,没有自我加压和扩展自身价值的前瞻性。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

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在政治学习时存在应付心理,没有把参加学习和主动接受思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因此,在看问题、想办法上敏锐性不强,前瞻性不够,只是立足目前,不能放眼未来。在大是大非面前还尚能正确把握,但在小节方面就得过且过,不能从严要求自己。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

分析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析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学校注重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既与基础教育改革配套衔接,又与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管理制度体系化,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相继出台的《抚州一中章程》、《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年级办公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都是本着 服务学校事业跨越发展的需要制定出来的,目标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都很强. 二、校内管理体制完善.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 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正在依法建立一 个扁平化组织.平面管理系统与年级办公制的垂直管理线形成条块互 补之势,大大节省了教育管理资源,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实施 年级办公制度之后,学校党支部建立到年级,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紧 密结合. 三、办学活动依法规范.我校是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首批省重 点中学,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注重学生素质的 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师生素质普遍较高, 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四、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坚持做到民主渠道畅通,内部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出台,能充分征求和听取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意见.坚持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建立健全并 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以便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法治”, 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 育行风建设. 五、教师权益受到保障.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重要 组成部分.学校从招聘到使用到继续教育,都从“师本”角度出发,保 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群 体的建设,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学校还不断加强教师在岗培训,鼓 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参加各种重要的业务进修.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1水资源状况 4.1.1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分区采用区域区划的有关规定和方法,在高级分区中以水 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自然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供需分析、合理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根据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成果,石阡县全境属于长江流域一级水资源分区;二级水资源分区包括乌江和洞庭湖水系;三级分区包括乌江思南以上和洞庭湖水系的沅水浦市镇以上;四级分区为思南以上的余庆河~石阡河、沅江浦市镇以上的施洞以上四级分区。结合石阡县河流分布状况,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特点,综合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今后规划等因素,将石阡县划分为6个水资源五级区:直汇乌江区、余庆河区、本庄河区、黑滩河区、石阡河区、汇入沅江流域区。石阡县全县面积为2165.49km2,其中境内乌江流域面积为2070.51 km2,占全县面积的95.6%,境内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为94.98 km2,占全县面积的4.4%。石阡县河流水系及水资源分区见图 1和图2。各水资源区面积见表4.1.1-1。 表4.1.1-1石阡县水资源分区表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分区面 积 (km2) 长江乌江思南以上 余庆河~石阡 河 直汇乌 江 36.84

(2070.51km 2 ) 余庆河 336.11 本庄河 171.23 黑滩河 79.24 石阡河 1447.09 洞庭湖水系 沅江浦市镇以上 施洞以上 (94.98km 2) 汇入沅江 94.98 4.1.2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4.1.2.1 降雨的时空分布特点 根据石阡县境内站网布设状况,选择石阡气象站、石阡水文站、石固雨量站、坪山雨量站、聚凤雨量站、本庄雨量站、白沙雨量站、扶堰雨量站、甘溪雨量站、中坝雨量站、尧寨雨量站等站进行分析,依据各站实测资料,并以石阡气象站为参证站,对各站降雨资料进行插补延长,计算各站多年平均降雨量成果见表4.1.2-1。 表4.1.2-1 石阡县境内雨量站情况表 站名 降雨量均值(mm ) Cv 观测项目 备注 石阡气象站 1103.3 0.16 降雨、蒸发、气温等 Cs=2Cv 石阡水文站 1093.4 0.16 降雨、径流等 石固雨量站 1016.9 0.19 降雨 坪山雨量站 1191.4 0.21 降雨 聚凤雨量站 1069.0 0.18 降雨 本庄雨量站 1145.6 0.17 降雨 白沙雨量站 1141.2 0.18 降雨 扶堰雨量站 1150.2 0.21 降雨 甘溪雨量站 913.6 0.17 降雨 中坝雨量站 1051.0 0.16 降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综

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完整版)地热水、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提纲

地热水(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编制要求 一、地热水、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求 1.矿区概述 1.1矿区位置及交通 矿区行政区划,距(区)县城方位及距离,矿区中央地理坐标,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矿区面积,开采标高,矿区交通情况(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1.2自然地理 矿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经济概况。 1.3矿业权单位概况 矿业权单位性质,简述矿业权单位的基本情况。 1.4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已利用的地热井,简述地热井开发利用情况(开采井、泉位置、成井时间、批准取水量、现状开采量、取水用途等),地热尾水处理及排放情况,水质、水温及水位变化情况。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 1.5编制依据及设计原则 1.5.1编制依据 (1)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规章及行业规范、规程、技术标准; (2)《矿区地热水或矿泉水资源评价报告》及其评审意见书、备案证明; (3)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基础性资料。 1.5.2设计原则

(1)遵循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综合利用的原则; (2)发挥资源优势、设备优势、人力优势的原则; (3)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达到高效、节约的原则; (4)坚持依法幵采、安全环保的原则; (5)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2.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2.1市场需求 简述市场供需概况,适当预测近期市场需求态势。 2.2产品价格 简述产品价格及市场前景。 3.地热水或矿泉水资源概况 3.1地层 地层岩性特征、厚度、分布及岩浆活动情况。 3.2地质构造 介绍工作区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位置、附近及区内的断裂、褶皱发育情况、断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地热田形成的影响等。区内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其对地热田形成的影响。 3.3区域水文地质 包括区域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等分析以及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动态变化等内容。 3.4地热水或矿泉水形成条件 3.4.1地热水 (1)地热田(带)基本特征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节水评价篇章编制指南 (试行) 一、总则 (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指导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工作,明确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制定本指南。 (二)本指南适用于具有水资源开发利用任务的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 (三)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要求;坚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统筹协调好节流与开源、不同用水对象的用水需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严守红线、控制总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划中的节水指标要求。 (四)节水评价范围主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供水区域。必要时应结合工程的规划范围适当扩大节水评价范围。 (五)本指南引用的主要标准和文件包括: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2号) 《水资源规划规范》(GB/T5105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

《城市节水评价标准》(GB/T5108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430) (六)节水评价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供水区现状供用水节水水平(用水效率)、现状节水潜力等分析评价。 2.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目标和指标。 3.从需水预测合理性、可供水量预测合理性、缺水状况分析、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性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节水符合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节水角度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4.从水源方案、输水环节、工程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工程节水的符合性,并从节水角度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工程规模的合理性。 5.从建设项目节水措施三同时要求、监控计量设施方案设计、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项目的节水保障措施。 6.进行节水效果评价,提出主要评价结论与建议。

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1、我队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重视和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安全发展”成为社会共识,通过近年来的宣传和教育,我队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我队的发展水平和管理要求仍有相当大差距,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安全生产并不能得到普遍和高度的重视。 提高我队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要在队安委会、安全员例会、二级单位综合例会等会议上就安全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标准规范等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和贯彻。按要求做好各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二是搞好安全文化建设。结合我队文化建设,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队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我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单位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 开展系统而针对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2、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必要的规范标准急需建立。 从系统性原则看,我队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还不够完整、严密,更谈不上标准化和规范化。由于就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针对相关人员缺乏有效培训和学习,故在实际管理和生产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标准是对要求的细化和落实,是具体的要求、具体的指标。

有了标准,就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设备设施的状态、环境条件及管理的细节。我队目前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安全相关的标准。 我队安全工作的重点,一是勘察施工安全,二是消防安全,三是用车安全,对这几方面安全管理作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并做到标准化,是下一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安全生产,建章立制在先,通过全员参与,建立健全符合单位实际的制度、规程和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实践中有效运行,及时反馈运行中的问题并修订,形成良性循环。 3、安全检查不够系统和严密,检查质量不高,检查未能做到标准化。 我队安全检查工作抓得较紧,领导重视,多次带队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常态化安全检查。但检查多依靠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检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就检查情况发出的指令往往不够坚决,整改措施、要求不够具体和量化,整体效果也就不甚理想。 安全检查前应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制成安全检查表,根据检查表逐项核对,查找不足,这样就能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无论是设计安全检查表还是制定标准,一项基础工作就是找出不安全因素,要发动全队职工针对各单位、各专业、各岗位开展查找危险有害因素活动,在此基础上制定安全检查表,同时,查找危险有害因素活动的过程,也是全员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意识提高的过程。 安全检查人员安全知识(特别是安全技术)的欠缺,是影响安全检查质量的重要原因。下一步将针对我队所涉及的钻探、建筑施工、临时用电、消防等安全技术加强学习。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

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约、 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 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增,最大为

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如何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是大家应该共同关心的大事。实践证明,安全生产与效益是不可分的,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而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安全不仅涉及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大局、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持续改进的循环过程,只有抓好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从重事后的分析处理向重事前预防的过程控制转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使公司的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形成安全和谐的生产新局面。 近几年来,公司搞了很多活动,从“安全为天”到现在的“反三违、严惩低老坏”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紧紧围绕“安全第一”这一主线开展,使公司安全生产、稳定运行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公司的安全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外部要求还存在差距,传统的管理模式制约着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如何不违反管理制度”上,进而形成了“无过便是功”的思想。这很不利于树立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如下。

1.安全工作安排多、指导少。公司在月度安全生产分析会上布置的工作不少,但缺少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评定,工作随意性大;现在公司这方面的文件也特别很多,基层单位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应付文件的执行上面,来不及执行的干脆就只当邮递员,将文件转发了事。很少考虑实际的执行效果;在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干部下现场的次数不少,但发现的问题不多。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没有很好地解决“谁来负责、负什么责、怎么负责、不负责怎么办”的问题,只是一味地要求管理人员下现场、盯作业,却没有结合岗位职责来确定具体的安全管理责任,致使一些人员感觉不到压力,工作缺乏责任心。 每年各类活动开展得比较多,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年,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次次有组织,回回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是分散了大家的精力,没有把基础的安全工作落实好,没有把存在的隐患解决掉。结果是活动年年搞、问题回回提,隐患却经常在。如:习惯性违章问题至今还时有发生。 2.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不够。现有的公司安全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已相对齐全,但真正掌握、理解并合理运用的人员却很少。如:作业许可票的填写是一项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但每次检查作业许可票时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根源,是人员认识不足,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我国水资源危机成因分析及其 全面解决方案 王占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入手,指出造成现有水资源危机的自然、人为原因,水资源数量有限和分布极不均衡是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自然原因 ,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的程度.并最终提出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水体保护和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水资源危机;原因;解决方案;水资源优化配置 1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面危机 1.1中国水资源现状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加之人类活动造成水污染,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中国年均降水总量为61889 亿m3,平均降水深度648 mm ,年均地表水资源为27115 亿m3 ,扣除重复利用量以后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 亿m3,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用世界上7 %的水养活了世界上22 %的人口。按1999 年人口统计,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32 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8840 m3的1/4 ,排在世界121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受缺水困扰,水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缺水遍及各个流域 , 成为全国性的问题。进入21世纪 , 我国的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需求加大 ,虽然节水和重复利用水源使需水定额增长趋势变缓 , 但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 将导致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2000 年工业用水达655 亿m3,2010 年达929 亿m3,2030 年将达1899 亿m3,2050 年将为3436 亿m3,生活用水将由2000 年的189 亿m3增加到2050 年的730 亿m3。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大的突破,水资源将难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水资源危机将成为21 世纪最为棘手的难题,甚至将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1.2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工农业需求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

综合管理室安全环保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下步改进措施

综合管理室安全环保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 下步改进措施 第一部分:体系内审及岗位责任落实方面 一、存在问题: 1、组室人员对自身所在岗位的HSE相关岗位职责认知度不强,对办公场所所存在的风险辨识问题认识不够。 2、虽对HSE联系点能够做到定期检查,但督促井区落实整改不到位。旬度、月度检查,只在会议上进行通报,未建立具体的问题反馈及整改情况台账。 3、在劳动保护监查方面,现场监督及管理力度不到位,劳保不齐、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4、“新两法”宣贯教育不到位,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下步改进措施: 1、在机关组室及井区积极开展各项HSE建设活动,广泛、细致、多样化的加大HSE工作的宣传力度,将每个在岗员工所负责的岗位职责下发到本人,同时加大办公室危害辨识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建立旬度、月度检查台账及问题清单,督促井区、站点进行整改,做好复查验收工作。 4、建立劳动保护监查小组,由作业区书记为组长,综合管

理室主任及各井区书记为组员,加大特殊作业现场监督及劳保上岗的管理力度。 5、定期组织召开“新两法”宣贯教育,开展知识竞赛。 工作安排: 第二部分:基础工作及现场标准提升方面: 一、现场标准化存在问题: 现场标准化方面,一是池46、姚二增、池11井区因为投产较早的原因,部分井场扔存在两池一沟建设不标准,未做砖混固化的问题,不能达到安全环保管理要求;二是井场标准化保持不够,井组优秀率低,达标井组占比大,不达标井组整改进度慢。 二、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 设备设施方面,一是部分井场管线、闸门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抽油机、配电箱等设备设施油污多、隐患多;二是设备保养不及

时、不到位,减速箱串轴,螺丝松动,机油乳化现象严重。 三、安全环保存在的问题: 业务承包人员安全环保意识淡薄,部分井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随意掩埋油土时有发生。 四、岗位责任落实及劳动纪律: 在岗位落实方面,单井员工脱岗情况严重,存在劳保穿戴不整齐,岗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现象。 五、措施现场存在的问题: 措施现场管理存在漏洞,现场油土垃圾、生活用品随意丢弃,措施队伍人员管理混乱,劳保不齐、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措施井大法兰螺丝缺失、设备漏气漏水现象时有发生,遗留问题较多。 泥浆坑治理情况: 2015油二区(最新)泥浆坑治理情况.xls 标准化井场建设: 2015年标化井场建设汇总表.xls 下步措施: 1、加快池46井区、姚二增井区、池11井区两池一沟的整改。 2、加强现场设备设施管理,避免跑冒滴漏; 3、加大油泥垃圾的回收、转运工作的监督管理; 4、加强业务承包公司人员管理;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以万州为例 内容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以万州为例,从万州水资源 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涵盖了万州及重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对策;万州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不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重庆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600m3,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3/,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6,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缺水将更加突出。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水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万州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分析,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力求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政策上研究较多,节约用水主要从采用节水技术、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入手。而且国家已经出台了实行阶梯水价的政策,但目前具体研究阶梯水价实施办法的不多,真正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也较少。 二、正文 1、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利用 重庆市地跨105°17′—107°14′E、28°22′—30°26′N,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口处,东西长约470km,南北宽约450km,幅员面积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题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后作业 第5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5.1 地表水资源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中,哪些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有利?哪些不利? 答: 特点: 1、多为河川径流,因此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度低 2、受季节影响较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3、较为充沛,能满足大流量的需水要求 4、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相对较高,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 5、采用地表水源时,在地形、地质、水文、卫生防护等方面均较复杂。 有利特点: 1、流量大。有利于满足各种用水的水量要求,可以大量取水而不会对河流的生态造成太大的影响。 2、矿化度和硬度低。有利于减少工业用水对水质处理的投资,同时对于农田灌溉有利于减少农田盐碱化的风险。 3、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有利于利用天然河水发展养殖业,同时用于灌溉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不利特点: 1、特点2。这加大了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成本,而且对用水可靠性产生较坏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修建水利工程,如拦河坝等,这一方面对流域生态造成了影响,令一方面增大了投资。 2、水质易受到污染,浊度高。这降低了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大了水处理的投资。 3、特点5。 5.2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哪些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答: 1、河岸引水工程。 根据河流种类、性质和取水条件的不同,分为无坝引水、有坝引水和提水引水。 无坝引水的优点是可以去的自流水头;缺点水引水口一般距用水地较远,渗漏损失较大,且引水渠通常有可能遇到施工较难地段。 有坝引水适用于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满足引水要求是,需抬高水位以便于自流引水的情况。 提水引水利用几点提水设备等,将水位较低水体中的水提到较高处,满足引水需要。 2、蓄水工程 包含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三类基本建筑物。它具有径流调节作用,可根据年内或多年河道径流量,对河道内水量进行科学调节,以满足灌溉、发电或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等要求。 3、扬水工程 主要指泵站工程,根据泵站在水系统中的作用,泵站可以分为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和循环泵站。泵站的设计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机电设备及相应的建筑物。 4、输水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