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MATLAB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MATLAB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MATLAB实验报告

DSP--MATLAB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MATLAB第一次上级实验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

1.实验要求

(1) 常用数字信号序列的产生:

熟悉Matlab 产生数字信号的基本命令,加深对数字信号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用Matlab 产生和绘制出一些常用离散信号序列。请用Matlab 画出下列序列的波形(-10

a) δ(n)

b) 单位阶跃序列2 u(n-5)

c) 矩形序列R(n)

d) y(n)=2sin(0.3πn)+ 0.5cos2(0.6πn)

(2)加、减、尺度(乘除)和移位是数字信号处理中最基本的算术运算,将上述基本序列进行这些基本运算,得到多个序列构成的组合序列。

(3)请用您的计算机声卡采用一段您自己的声音x(n),长度为45秒,单声道,取样频率44.1kHz,16bit/样值,然后与给定的一段背景音乐y(n) 按下式叠加为一个声音信号z(n):z(n) = 0.7x(n) + 0.3y(n)

要求在同一个Figure 中,画出采集声音x(n)、背景音乐y(n)和混音z(n) 的时域波形;

2关键算法分析

产生δ(n),单位阶跃序列 2 u(n-5),矩形序列R(n),y(n)=2sin(0.3πn)+ 0.5cos2(0.6πn)序列,首先在matlab中新建一个m文件,将各种序列的定义写进去,再在命令窗口中写入命令语句,便可得到。

单位取样序列x=impseq(0,-20,120);n=[-20:120]; >> plot(n,x)

单位阶跃序列 2 u(n-5) :x=stepseq(5,-20,120),n=[-20:120];plot(n,2*x)

矩形序列R(n):x1=stepseq(-10,-10,60),n1=[-10:60],x2==stepseq(10,-10,60),n2=[-10:60],y=x1-x2,n= [-10:60],plot(n,y)

y(n)=2sin(0.3πn)+ 0.5cos2(0.6πn):n=[0:0.1:20];x=2*sin(0.3*pi*n)+0.5*cos(2*0.6*pi*n);plot(n,x)

加法:δ(n)+ 2 u(n-5):x1=impseq(0,-20,120);n=[-20:120];

x2=2*stepseq(5,-20,120),n=[-20:120];y=x1+x2,plot(n,y)

减法:δ(n)- 2 u(n-5):x1=impseq(0,-20,120);n=[-20:120]; x2=2*stepseq(5,-20,120),n=[-20:120];y=x1-x2,plot(n,y)

乘法: δ(n)- 2 u(n-5): x1=impseq(0,-20,120);n=[-20:120]; x2=2*stepseq(5,-20,120),n=[-20:120];y=x1.*x2,plot(n,y)

一个figure中显示多个波形:[y,fs,bits]=wavread('我的声音'),t1=(0:length(y)-1)/fs;[x,fs,bits]=wavread('天空之城'),t2=(0:length(x)-1)/fs;subplot(2,2,1),plot(t1,y);subplot(2,2,2),plot(t2,x);

3. 程序运行结果

单位取样序列

单位阶跃序列2 u(n-5)

矩形序列:

y(n)=2sin(0.3πn)+ 0.5cos2(0.6πn):

加法:δ(n)+ 2 u(n-5)

乘法: u(n)*R5:

移位:

一个figure中显示多个波形:

4. 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MATLAB的使用了解了许多,尤其是在对声音和图像的处理方面。MATLAB与其他的编程语言相比,更接近我们现实中的语言,更容易理解,所以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在编程的过程中,还是因为不了解函数的使用,以及要实现某一功能需要的函数,耗了不少的时间。编程时,我虽然会利用help,但对于每个函数的解释都是英文的,有时读起来有点困难,所以说工科学好英语还是挺重要的,学好MATLAB更是必不可少的。

MATLAB实验报告50059

实验一MATLAB操作基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MATLAB的操作环境及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MATLAB的搜索路径及设置方法。 3、熟悉MATLAB帮助信息的查阅方法 实验内容: 1、建立自己的工作目录,再设置自己的工作目录设置到MA TLAB搜索路径下,再试 验用help命令能否查询到自己的工作目录。 2、在MA TLAB的操作环境下验证课本;例1-1至例1-4,总结MATLAB的特点。 例1-1

例1-2 例1-3 例1-4

3、利用帮助功能查询inv、plot、max、round等函数的功能。 4、完成下列操作: (1)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以下命令: x=0:pi/10:2*pi; y=sin(x); (2)在工作空间窗口选择变量y,再在工作空间窗口选择回绘图菜单命令或在工具栏中单击绘图命令按钮,绘制变量y的图形,并分析图形的含义。

5、访问mathworks公司的主页,查询有关MATLAB的产品信息。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开发环境界面、演示实验过程,然后同学上机练习。 思考题: 1、如何启动与退出MA TLAB集成环境? 启动: (1)在windows桌面,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菜单项,然后选择MA TLAB程序组中的MA TLABR2008b程序选项,即可启动 MATLAB系统。 (2)在MA TLAB的安装路径中找到MA TLAB系统启动程序matlab.exe,然后运行它。 (3)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后。双击快捷方式图标,启动MA TLAB。 退出: (1)在MA TLAB主窗口file菜单中选择exitMATLAB命令。 (2)在MA 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exit或quit命令。 (3)单击MATLAB主窗口的关闭按钮。 2、简述MATLAB的主要功能。 MATLAB是一种应用于科学计算领域的数学软件,它主要包括数值计算和符 号计算功能、绘图功能、编程语言功能以及应用工具箱的扩展功能。 3、如果一个MATLAB命令包含的字符很多,需要分成多行输入,该如何处理?

北邮大三数据库实验六数据查询分析实验

实验六数据查询分析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对不同情况下查询语句的执行分析,巩固和加深对查询和查询优化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优化数据库系统的实践能力,熟悉了解Sybase中查询分析器的使用,并进一步提高编写复杂查询的SQL 程序的能力。 实验内容 1.索引对查询的影响 (1)对结果集只有一个元组的查询分三种情况进行执行(必如查询一个具体学生的信息):不建立索引,(学号上)建立非聚集索引,(学号上)建立聚集索引。 建立聚集索引: create clustered index student on student(student_id) go 建立非聚集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student_index on student(student_id) go 用查询分析器的执行步骤和结果对执行进行分析比较。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_id='30201' 不建立索引 建立聚集索引

建立非聚集索引 (2)对结果集中有多个元组的查询(例如查看某门成绩的成绩表)分类似(1)的三种情况进行执行比较。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_id>'30401' 不建立索引:

建立聚集索引: 建立非聚集索引: (3)对查询条件为一个连续的范围的查询(例如查看学号在某个范围内的学生的选课情况)分类似(1)的三种情况进行执行比较,注意系统处理的选择。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_id between'31201'and'31415' 不建立索引:

【含源代码】北邮dsp-MATLAB实验三梳状滤波器的应用

Dsp-matlab实验 实验三:梳状滤波器的应用 设 计 报 告 课题名称:梳状滤波器的应用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2015/06/15

目录 一、实验内容········································· 二、Matlab运行结果(含分析)································· 三、Matlab源代码···························· 四、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一、实验内容 录制一段自己的话音,时间长度及取样频率自定;对该段声音加入一次反射、三次反射和无穷多次反射。试验报告要求: 1、对试验原理的说明; 回声往往是原始声音衰减后的多个延迟叠加而组成的,因此回声可以用延迟单元来生成。X(n)表示原始声音信号,α为衰减系数,N为延迟周期,回声信号Y(n)=X(n)α*x(n-T)+α^2*x(n-2T)+……+α^N*x(n-NT). Z变换后的系统函数H(Z)可由梳状滤波器实现。MATLAB filter函数可用来仿真差分方程,本次实验用的就是这个函数。 2、在同一张图上,绘制原声音序列() x n、加入一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 1() x n、加入三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 3() x n和加入无穷多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 I x n;

其中蓝色为原声音序列x(n),粉红色为加入一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 x1(n),绿色为加入三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x3(n),红色为加入无穷多次反射后的声音序列x ∞(n)。 二、Matlab 运行结果(含分析)· 结合上述各序列,分析延时、衰减系数对回声效果的影响(提示:定量考察序列()x n 、1()x n 、3()x n 和()I x n 之间的区别) 延时不变时,衰减系数a 从零增大到1的过程中,回声效果由差变好再变差。a 很小时几乎听不到回声,a 在0.5±0.1时回声效果最明显,a 接近1时声音变得很不清晰,几乎不可识别。衰减系数不变时延时T 从零增大的过程中回声效果由差变好再变差。T 接近0时可以听到回声,但多次回声的层次感不清晰。0.1s1s 三、Matlab 源代码· >> [x,fs]=audioread('a.wav');sound(x,fs);a=0.6;T=0.2; y1=filter([1,zeros(1,T*fs-1),a],1,x);sound(y1,fs);wavwrite(y1,fs,'echo1.wav'); y2=filter([1,zeros(1,T*fs-1),a,zeros(1,T*fs-1),a^2,zeros(1,T*fs-1),a^3],1,x); sound(y2,fs);wavwrite(y2,fs,'echo2.wav');y3=filter(1,[1,zeros(1,T*fs-1),a],x);sound(y3,fs);wavwri te(y3,fs,'echo3.wav');plot(y3,'m'); hold on;plot(y2,'r'); hold on;plot(y1,'g');hold on;plot(x,'b'); 四、遇到的难题与解决办法 最开始遇到的问题是matlab 软件安装问题,因为电脑环境的特殊性尝试了多次才成功; 在建模过程中发现对实验原理因为学习时间过长有些不熟悉,于是翻书查阅复习,熟悉实验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因为粗心,忘记保存,没有打符号等等之类问题使系统开始报错,细心调试之后成功建模

MATLAB实验报告(1-4)

信号与系统MATLAB第一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软件并会简单的使用运算和简单二维图的绘制。 2.学会运用MATLAB表示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 3.观察并熟悉一些信号的波形和特性。 4.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时移、反折和尺度变换。 5.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时间微分、积分运算。 6.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相加、相乘运算。 7.学会运用MATLAB进行连续信号的奇偶分解。 二、实验任务 将实验书中的例题和解析看懂,并在MATLAB软件中练习例题,最终将作业完成。 三、实验内容 1.MATLAB软件基本运算入门。 1). MATLAB软件的数值计算: 算数运算 向量运算:1.向量元素要用”[ ]”括起来,元素之间可用空格、逗号分隔生成行向量,用分号分隔生成列向量。2.x=x0:step:xn.其中x0位初始值,step表示步长或者增量,xn为结束值。 矩阵运算:1.矩阵”[ ]”括起来;矩阵每一行的各个元素必须用”,”或者空格分开; 矩阵的不同行之间必须用分号”;”或者ENTER分开。2.矩阵的加法或者减法运算是将矩阵的对应元素分别进行加法或者减法的运算。3.常用的点运算包括”.*”、”./”、”.\”、”.^”等等。

举例:计算一个函数并绘制出在对应区间上对应的值。 2).MATLAB软件的符号运算:定义符号变量的语句格式为”syms 变量名” 2.MATLAB软件简单二维图形绘制 1).函数y=f(x)关于变量x的曲线绘制用语:>>plot(x,y) 2).输出多个图像表顺序:例如m和n表示在一个窗口中显示m行n列个图像,p 表示第p个区域,表达为subplot(mnp)或者subplot(m,n,p) 3).表示输出表格横轴纵轴表达范围:axis([xmax,xmin,ymax,ymin]) 4).标上横轴纵轴的字母:xlabel(‘x’),ylabel(‘y’) 5).命名图像就在subplot写在同一行或者在下一个subplot前:title(‘……’) 6).输出:grid on 举例1:

数据库实验报告完整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数据库实验 课程名称数据库 | |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2015/7/9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本实验是为计算机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后,为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具备应用数据库原理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 为后继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在建立数据库系统过程中使用关系数据理论的能力。 3.通过对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对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方案设计、系统编码、界 面设计和软件调试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门考查学生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验。 二、主要内容 针对一个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中小型系统(见题目附录)进行数据库设计,重点分析系统涉及的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实现增加、删除、更新、查询数据记录等基本操作。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 理解系统的数据库需求,分析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画出E-R图: 1)分析确定实体的属性和码,完成对该实体的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 2)设计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联系类型和联系的属性。最后画出完整的E-R图。 2.根据设计好的E-R图及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设计数据库模式: 1)把E-R图转换为逻辑模式; 2)规范化设计。使用关系范式理论证明所设计的关系至少属于3NF并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属于3NF则进行模式分解,直到该关系满足3NF为止,要求写出分解过程。 3)设计关系模式间的参照完整性,要求实现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 4)用SQL语言完成数据库内模式的设计。 3.数据库权限的设计: 1)根据系统分析,完成授权操作; 2)了解学习收回权限的操作。 4.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

北邮dsp软件实验报告

Matlab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2015年12月23日 实验一:数字信号的FFT分析 1.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试验,应该掌握: (a)用傅里叶变换进行信号分析时基本参数的选择 (b)经过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和有限长度离散傅里叶变换后信号频谱上的区别,前者DTFT时间域是离散信号,频率域还是连续的,而DFT在两个域中都是离散的。(c)离散傅里叶变化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经典的快速算法(基2时间抽选法),体会快速算法的效率。 (d)获得一个高密度频谱和高分辨率频谱的概念和方法,建立频率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概念,为将来进一步进行时频分析(例如小波)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e)建立DFT从整体上可看成是由窄带相邻滤波器组成的滤波器组的概念,此概念的一个典型应用时数字音频压缩中的分析滤波器,例如DVD AC3和MPEG Audio。 2.实验容、要求及结果。 (1)离散信号的频谱分析: 设信号x(n)=0.001*cos(0.45n)+sin(0.3n)-cos(0.302n-) 此信号的0.3谱线相距很近,谱线0.45的幅度很小,请选择合适的序列长度N和窗函数,用DFT分析其频谱,要求得到清楚的三根谱线。 【实验代码】:

k=2000; n=[1:1:k]; x=0.001*cos(0.45*n*pi)+sin(0.3*n*pi)-cos(0.302*n*pi-pi/4); subplot(2,1,1); stem(n,x,'.'); title(‘时域序列'); xlabel('n'); ylabel('x(n)'); xk=fft(x,k); w=2*pi/k*[0:1:k-1]; subplot(2,1,2); stem(w/pi,abs(xk)); axis([0 0.5 0 2]); title('1000点DFT'); xlabel('数字频率'); ylabel('|xk(k)|'); 【实验结果图】:

MATLAB实验报告

实验一 名称:连续时间信号分析 姓名:王嘉琦 学号:201300800636 班级:通信二班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使用Matlab 表示连续时间信号 1、学会运用Matlab 表示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 2、观察并熟悉常用信号的波形和特性 (二)掌握使用Matlab 进行连续时间信号的相关运算 1、学会运用Matlab 进行连续时间信号的时移、反褶和尺度变换 2、学会运用Matlab 进行连续时间信号微分、积分运算 3、学会运用Matlab 进行连续时间信号相加、相乘运算 4、学会运用Matlab 进行连续时间信号卷积运算 二、实验条件 Matlab 三、实验内容 1、利用Matlab 命令画出下列连续信号的波形图。 (1))4/3t (2cos π+ 代码: k=2;w=3;phi=pi/4; t=0:0.01:3; ft=k*cos(w*t+phi); plot(t,ft),grid on; axis([0,3,-2.2,2.2]) title('余弦信号')

(2) )t (u )e 2(t -- 代码: k=-1;a=-1; t=0:0.01:3; ft=2-k*exp(a*t); plot(t,ft),grid on axis([0,3,2,3]) title('指数信号')

(3))]2()(u )][t (cos 1[--+t u t π 代码: k=1;w=pi;phi=0; t=0:0.01:2; ft=1+k*cos(w*t+phi); plot(t,ft),grid on; axis([0,3,0,2]) title('余弦信号')

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袁宝库 课程主讲教师: 袁宝库 报告提交日期: 2012 年10 月18 日 北京邮电大学

目录 实验任务 (3) 实验任务一 (4) 实验任务二 (5) 实验任务三 (7) 实验任务四 (8) 实验任务五 (9) 实验任务六 (12) 实验任务七 (20) 思考题 (22) 实验总结 (24)

实验任务 1、安装SQL Server 2008 2、使用SQL Server 配置管理器 3、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4、分别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和T-SQL创建一个实验数据库 5、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修改数据库的相关参数并将一个实验数据库删除 6、分别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和T-SQL创建、删除和修改表 7、分别使用对象资源管理器和T-SQL向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 思考题: 1、配置SQL Server 2008 以允许远程连接 使用SQL Server 外围应用配置器配置SQL Server 2008 允许远程连接。 经过前几步的实验,现在已经可以通过远程客户端访问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服务器了,这里要求2个人一组,互相用自己的客户端(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连接并访问对方的数据库系统。

实验任务一:安装SQL Server 2008 1、实验设计 使用SQL Server 2008安装光盘将SQL Server 2008开发版安装到本地计算机,使本地计算机成为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 选择Windows 7为操作系统,安装开发版SQL Server 2008; 安装数据库服务、客户端组件、文档、示例和示例数据库; 命名实例为shijing; 使用混合模式进行身份验证; 2、实验过程 使用SQL Server 2008安装介质将SQL Server 2008安装到本地计算机,使本地计算机成为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

北邮dsp软件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题目: 数字信号处理MATLAB仿真实验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班内序号

实验一:数字信号的 FFT 分析 1、实验内容及要求 (1) 离散信号的频谱分析: 设信号 此信号的0.3pi 和 0.302pi 两根谱线相距很近,谱线 0.45pi 的幅度很小,请选择合适的序列长度 N 和窗函数,用 DFT 分析其频谱,要求得到清楚的三根谱线。 (2) DTMF 信号频谱分析 用计算机声卡采用一段通信系统中电话双音多频(DTMF )拨号数字 0~9的数据,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分析这10个号码DTMF 拨号时的频谱。 2、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应该掌握: (a) 用傅立叶变换进行信号分析时基本参数的选择。 (b) 经过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 )和有限长度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 后信号频谱上的区别,前者 DTFT 时间域是离散信号,频率域还是连续的,而 DFT 在两个域中都是离散的。 (c)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经典的快速算法(基2时间抽选法),体会快速算法的效率。 (d) 获得一个高密度频谱和高分辨率频谱的概念和方法,建立频率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概念,为将来进一步进行时频分析(例如小波)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e) 建立 DFT 从整体上可看成是由窄带相邻滤波器组成的滤波器组的概念,此概念的一个典型应用是数字音频压缩中的分析滤波器,例如 DVD AC3 和MPEG Audio 。 3、程序代码 (1) N=5000; n=1:1:N; x=0.001*cos(0.45*pi*n)+sin(0.3*pi*n)-cos(0.302*pi*n-pi/4); y=fft(x,N); magy=abs(y(1:1:N/2+1)); k=0:1:N/2; w=2*pi/N*k; stem(w/pi,magy) axis([0.25,0.5,0,50]) (2) column=[1209,1336,1477,1633]; line=[697,770,852,941]; fs=10000; N=1024; 00010450303024().*cos(.)sin(.)cos(.)x n n n n ππππ=+--

MATLAB实验报告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 实 验 报 告 专业及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伟 学号:1107050322 日期 2013年6月20日

实验一 MATLAB 的基本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MATALB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点,熟悉MATLAB 软件的运行环境; 2.掌握变量、函数等有关概念,掌握M 文件的创建、保存、打开的方法,初步具备将一般数学问题转化为对应计算机模型处理的能力; 3.掌握二维图形绘制的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实现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二】 MATLAB 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基本掌握以下的基础知识: 一. MATLAB 简介 二. MATLAB 的启动和退出 三. MATLAB 使用界面简介 四. 帮助信息的获取 五. MATLAB 的数值计算功能 六. 程序流程控制 七. M 文件 八. 函数文件 九. MATLAB 的可视化 【三】上机练习 1. 仔细预习第二部分内容,关于MATLAB 的基础知识。 2. 熟悉MATLAB 环境,将第二部分所有的例子在计算机上练习一遍 3. 已知矩阵???? ??????=??????????=123456789,987654321B A 。求A*B ,A .* B ,比较二者结果是否相同。并利用MATLAB 的内部函数求矩阵A 的大小、元素和、长度以 及最大值。 程序代码: >> A=[1 2 3;4 5 6;7 8 9]; >> B=[9 8 7;6 5 4;3 2 1]; >> A*B ans =

30 24 18 84 69 54 138 114 90 >> A.*B ans = 9 16 21 24 25 24 21 16 9 两者结果不同 >> [m,n]=size(A) m = 3 n = 3 >> b=sum(A) b = 12 15 18 >> a=length(A) a = 3 >>max(A) ans =

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四) 姓名:学号:班级: 1.简单查询: (1) 查询“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的学分; SQL语句: select credit from course where course_name='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技术'; 或者模糊查询: select credit from course where course_name like'%数据库开发技术'; 执行结果: (2) 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dep04_s004”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并将成绩按降序输出;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_id,grad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ourse_id='dep04_s003' order by grade desc; 执行结果:

(3) 查询学号为“g9940205”的学生选修的课程编号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course_id,grad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_id='g9940205'; 执行结果: (4) 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dep04_s001”且成绩高于85分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_id,grad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ourse_id='dep04_s001'and grade>'85'; 执行结果:

2.在多表连接的查询实验中,用Transact SQL语句完成以下查询操作: (1)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dep04_s002”且成绩高于85分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name,grade from student,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course.student_id and student_course.course_id='dep04_s002' and student_course.grade>'85'; 执行结果: (2)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称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name,course_name,grade from student,course,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course.student_id and student_course.course_id=course.course_id; 执行结果:

【含源代码】北邮dsp-MATLAB试验一重叠相加和重叠保留

Dsp-matlab实验 实验一: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的实现 设 计报告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级:班 班内序号: 学号: 2015/06/15 日期: 目录 一、实验原理·········································

二、Matlab源代码································· 运行结果Matlab三、···························· 结果分析Matlab四、···································· 五、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一、实验原理 1、算法来源 DFT 是连续傅里叶变换在时域和频域上都离散的形式,将时域信号的采样变换为在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频域的采样。在形式上,变换两端(时域和频域上)的序列是有限长的。DFT 具备明确且合理的物理含义,适合应用于数字系统,同时可以方便地由计算机进行运算。 对于线性非移变离散系统,可由线性卷积表示时域输入输出关系,即 x(n)*h(n)=y(n) 通常采用循环卷积降低运算量,但实际中往往无法满足对信号处理的实时性要求。因此,产生了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两种典型的算法,用以快速计算线性卷积,成为了DFT 的一个重要应用。 2、两种算法基本思想 1)重叠相加法 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的实质都是以逐段地方式通过循环卷积来完成线性卷积的计算。将输入序列x(n)进行分段,每段长为N,且N≥M(M为有限长因果序列h(n)的长度),x(n)逐段

MATLAB实验报告实验二

实验二 MATLAB矩阵及其运算 学号:3121003104 姓名:刘艳琳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班日期:2014.9.2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数据对象的特点以及数据的运算规则。 2、掌握Matlab中建立矩阵的方法以及矩阵处理的方法。 3、掌握Matlab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PC_Windows 7旗舰版、MATLAB 7.10 三实验内容 4、1. (1)新建一个.m文件,验证书本第15页例2-1; (2)用命令方式查看和保存代码中的所有变量;

(3)用命令方式删除所有变量; (4)用命令方式载入变量z。 2. 将x=[4/3 1.2345e-6]在以下格式符下输出:短格式、短格式e方式、长格式、长格式e方式、银行格式、十六进制格式、+格式。 短格式 短格式e 长格式

长格式e方式 银行格式 十六进制格式 3.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1)w=sqrt(2)*(1+0.34245*10^(-6)) (2)x=(2*pi*a+(b+c)/(pi+a*b*c)-exp(2))/(tan(b+c)+a) a=3.5;b=5;c=-9.8; (3)y=2*pi*a^2*((1-pi/4)*b-(0.8333-pi/4)*a) a=3.32;b=-7.9; (4)z=0.5*exp(2*t)*log(t+sqrt(1+t*t)) t=[2,1-3i;5,-0.65];

4. 已知A=[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对其进行如下操作:(1)输出A在[ 7, 10]范围内的全部元素; (2)取出A的第2,4行和第1,3,5列; (3)对矩阵A变换成向量B,B=[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删除A的第2,3,4行元素; (1) (2)

《MATLAB及应用》实验报告4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MATLAB绘图 所属课程名称MATLAB及应用 实验类型上机实验 实验日期2015年12月日指导教师谢芹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实验名称 MATLAB绘图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绘制二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2)掌握绘制三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3)掌握绘制图形的辅助操作 三、实验原理 1. 绘制二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plot函数绘制二维曲线,常用格式有: plot(x):缺省自变量的绘图格式,x可为向量或矩阵。 plot(x, y):基本格式,x和y可为向量或矩阵。 plot(x1, y1, x2, y2,…):多条曲线绘图格式,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多个图形。 plot(x, y, ‘s’):开关格式,开关量字符串s设定了图形曲线的颜色、线型及标示符号。 2. 绘制三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1)三维曲线图——plot3函数 plot3(x1, y1, z1, 's1', x2, y2, z2, 's2'…) (2)三维网格图——mesh函数为数据点绘制网格线: mesh(z) —— z为n×m的矩阵,x与y坐标为元素的下标位置 mesh(x, y, z) —— x, y, z分别为三维空间的坐标位置 (3)三维曲面图——由surf函数完成的,用法和mesh类似。 3. 绘制图形的辅助操作 title ——给图形加标题 xlable ——给x轴加标注 ylable ——给y轴加标注 text ——在图形指定的任意位置加标注 gtext ——利用鼠标将标注加到图形任意位置 grid on ——打开坐标网格线

grid off ——关闭坐标网格线 legend —— 添加图例 axis —— 控制坐标轴刻度 4. 特殊坐标系 极坐标图形—— polar(theta,rho(i,:)) 四、实验内容 1、绘制23sin(23)26 t y t e π-=+和它的导数在[0,4π]的曲线,并用适当的字体、大小标注其x 轴、y 轴及其函数。 2、采用两种不同方法绘制224y x xe z --=在]3,3[,-∈y x 的三维(透视)网格曲面。(提示:ezmesh; mesh; hidden ) 3、绘制下列极坐标图形 r=3(1-cos θ) r=2(1+cos θ) r=2(1+sin θ) r=cos3 θ r=exp(4π θ) 4、在同一坐标内,分别用不同线型和颜色绘制曲线0.510.2cos4x y e x π-= 和0.522cos x y e x π-=,标记两曲线交叉点。 五、实验过程及结果(含源代码) 六、实验总结

北邮大数据库实验三

实验三完整性及视图、索引 视图是基于某个查询结果的一个虚拟表,只是用来查看数据的窗口而已。索引能够提供一种以一列或多列的值为基础迅速查找数据表(或视图)中行的能力,用来快速访问数据表(或视图)中的数据。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它在特定语言事件发生时自动执行,通常用于实现强制业务规则和数据完整性。 【实验目的】 掌握MySQL视图、索引的使用,理解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 【实验要求】 1、每完成一个任务,截取全屏幕快照1~3作为中间步骤和结果的贴图,粘贴在最后的实验报告中。 2、除了使用我们提供的数据外还要自己向表中添加些新数据,以保证每个查询结果不为空集,或计数结果不为0。 3、思考题可以选做,作为优秀加分的依据。 【实验任务】 1、创建一个视图,该视图为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视图包括的列有课程号 及平均成绩,并用利用该视图查询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要求给出课程号、课程名及平均成绩。

2、创建一个视图,该视图为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视图包括的列有课程号、 课程名及平均成绩,并用利用该视图查询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要求给出课程号、课程名及平均成绩。

3、为院系代码表(dept_code)创建基于“院系代码”列的索引。 4、为教室信息表(classroom_info)创建基于room_id列的惟一索引并插入一 条room_id列与表中已有的值重复的数据,观察系统的反馈。

5、重新修改表stud_info、lesson_info及stud_grade,修改的容为: ①为三表增加主码约束,stud_info的主码为stud_id,lesson_info的主码为 course_id,stud_grade的主码为stud_id、course_id。

北邮-基于MatLab的Smith圆图演示软件

2013 基于MatLab的Smith圆图演示 程序设计 微波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一.原理介绍 (2) 1.Smith圆图组成 (2) 2.阻抗匹配 (3) 2.1单支节阻抗匹配 (3) 2.2双支节阻抗匹配 (4) 二.软件功能 (5) 三.程序界面 (6) 四.使用演示 (6) 1.求解归一化阻抗,归一化导纳,反射系数及驻波比 (6) 2.画等反射系数图等电阻图等电抗图 (7) 3.求解及演示支节匹配 (8) 3.1 单支路并联短路 (8) 3.2 单支路并联开路 (9) 3.3 单支路串联短路 (11) 3.4 单支路串联开路 (13) 3.5 双支路并联短路 (15) 3.6 双支路并联开路 (16) 3.7 双支路串联短路 (18) 3.8 双支路串联开路 (19) (21) 4. 保存图像 (22) 5.差错检测 (23) 五.总结体会 (23)

一.原理介绍 微波工程中,smith圆图是一种最有效最常见的图形工具。圆图全面反映了反射系数与阻抗/导纳之间的相互管,能够极大的简化传输线及集总参数电路中复杂问题的分析与设计。 1.Smith圆图组成 Smith圆图(阻抗圆图)以反射系数Γ图为基底,所描述的r和x在Γ复平面上的轨迹。 Γ=Z L?Z0 Z L+Z0 =|Γ|e jθT(1.1) 实部:Γr=r2?1+x2 (r+1)2+x2 (1.2) 虚部:Γi=2x (r+1)2+x2 (1.3) 根据式(1.2)和式(1.3)可得到两组圆,当他们叠在一起便构成一张完整的smith圆图。 等电阻圆:(Γr?r 1+r ) 2 +Γi2=(1 1+r ) 2 ,|Γ|≤1

北邮数据库实验三-实验报告

题目:数据库实验三:嵌入式SQL 完成日期:2014.5.22 操作环境:Microsoft Visual C++ 6.0 SQL server 2008 R2 1 实验目的 1、熟悉在Visual Studio C++环境中通过ODBC实现数据库互连; 2、熟悉通过嵌入式SQL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3、掌握数据库应用程序界面开发基本流程。 2 实验内容及要求 1、在Visual Studio C++环境中通过ODBC实现与实验1建立的数据库StuManagement的互联,进行实验要求的各种操作,关系模式和数据的操作均通过应用程序界面完成; 2、根据以下要求认真进行实验,记录所有的实验用例,填写实验报告。 2.1 数据库连接 2.1.1 通过ODBC实现与实验1数据库互连; 2.2 关系模式定义 2.2.1创建1个基本表,并插入2行数据; 2.2.2修改及删除基本表; 2.3 数据操作 2.3.1 数据查询操作; 2.3.2 数据删除操作;( 2.3.3 界面执行SQL语句操作 2.4 界面要求: 2.4.1 查询结果的多行显示(至少支持5行以上查询结果的显示) ;(2分) 2.4.2 界面美观,操作简单。 3 操作环境 Microsoft Visual C++ 6.0 Sql server 2008 R2 4 实验步骤 (1)ODBC与数据库互联

找到控制面板——管理工具 打开数据源(ODBC) 点击【添加】,选择SQL server

填写名称和描述,选择自己机器的服务器 按照默认就可以

点击【完成】,数据源就创建好了 5 实验内容与完成情况 (1)整体外观 本次实验,完成了记录的查询(按主键、按内容),记录的添加与删除,新建表,删除表,添加数据,修改表;执行SQL语句,并将查询结果显示出来。 (2)添加记录

北邮Matlab实验报告概论

《数字信号处理》Matlab 实验 一.实现重叠相加和重叠保留算法,完成线性卷积的分段计算(可任意指定()x n 及()h n ); 1、 对算法的概括性说明; 1)重叠相加法 重叠相加法是将待过滤的信号分割成长为N 的若干段,每一段都可以和有限时宽单位取 样响应作卷积,再将过滤后的各段重叠相加。 具体算法实现:建立缓存序列,每次输 入N 点序列,通过计算x(n)和h(n) 的循环卷积实现线性卷积运算,将缓存的M-1点序 列和卷积结果相加,并输出前N 点作为计算结果,同时缓存后M-1点,如此循环,直至 所有分段计算完毕,则输出序列y(n)为最终计算结果。 2)重叠保留法 重叠保留法相当于将x l (n )和h(n )作循环卷积,然后找出循环卷积中相当于线性卷积的部 分。在这种情况下,将序列y(n)分为长为N 的若干段,每个输入段和前一段有M-1个重 叠点 。此时只需要将发生重叠的前M-1个点舍去,保留重叠的部分并输出,则可获得序 列y(n)。

2、源代码及流程图; 2.1 源代码: function[y] = overlap_add(x,h,N) M = length(h); if N

matlab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MATLAB综合实验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2年 5 月 20 日 实验四模拟滤波器频率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低通无源滤波器的设计; 2、学会将无源低通滤波器向带通、高通滤波器的转换; 3、了解常用有源低通滤波器、高通滤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的结构与特性; 二、预备知识 1、学习“模拟滤波器的逼近”; 2、系统函数的展开方法; 3、低通滤波器的结构与转换方法; 预习报告中回答以下问题: 1、实际中常用的滤波器电路类型有哪些,有何特点? 2、有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的概念,优缺点和各自的应用场合? 3、绘出低通、带通、带阻、高通四种滤波器的理想频响曲线及实际频响曲线,两者 有何根本区别,产生原因? 三、实验原理 模拟滤波器根据其通带的特征可分为: (1)低通滤波器:允许低频信号通过,将高频信号衰减; (2)高通滤波器:允许高频信号通过,将低频信号衰减; (3)带通滤波器:允许一定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将此频带外的信号衰减; (4)带阻滤波器:阻止某一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允许此频带以外的信号衰减; 各种滤波器的频响特性图: 图2一1低通滤波器图2一2高通滤波器 图2一3带通滤波器图2一4带阻滤波器 在这四类滤波器中,又以低通滤波器最为典型,其它几种类型的滤波器均可从它转 化而来。 1、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是指系统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系统的稳态响应随激励信号频率变

化的情况。用矢量形式表示: 其中:|H(j ω)|为幅频特性,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度比随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关系;φ(ω)为相频特性,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关系。 2、H(j ω)可根据系统函数H(s)求得:H(j ω)= H(s)︱s=j ω因此,对于给定的电路可根椐S 域模型先求出系统函数H(s),再求H(j ω),然后讨论系统的频响特性。 3、频响特性的测量可分别测量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幅频特性的测试采用改变激励信号的频率逐点测出响应的幅度,然后用描图法描出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的测量方法亦可改变激励信号的频率用双踪示波器逐点测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延时τ,根椐下面的公式推算出相位差 当响应超前激励时为 ()φω正,当响应落后激励时()φω为负。 四、实验原理图 图2一5实验电路 图中:R=38k Ω,C=3900pF ,红色框内为实验板上的电路。 五、实验前预习内容: 1、写出原理图中高、低通及并联后滤波器网络的电压移函数,计算截止频率,并画出幅 频特性及相频特性曲线; 2、测试频率特性时,测试点频率应如何选取。 六、实验内容及步骤: 将信号源CH1的信号波形调为正弦波,信号的幅度调为Vpp=10V 。 1、RC 高通滤波器的频响特性的测量: 将信号源的输出端(A)接实验板的IN1端,滤波后的信号OUT1接示波器的输入(B) 。根据被测电路的参数及系统的频特性,将输入信号的频率从低到高逐次改变十 次以上(幅度保持Vipp=10v) , 逐个测量输出信号的峰峰值大小(Vopp)及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一: 表一 得到幅频特性为: 2.RC 低通滤波器的频响特性的测量: 将信号源的输出(A)接实验板的IN2,滤波后的输出信号OUT2接示波器的输入(B) 。根

北邮大三下数据库实验报告5

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 实验内容实验5 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实验 班级2013211***姓名 *** 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 2016年05月20日

实验5 数据库完整性与安全性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对完整性规则的定义实现,熟悉了解SQL SERVER中完整性保证的规则和实现方 法,加深对数据完整性的理解。 2.通过对安全性相关内容的定义,熟悉了解SQL SERVER中安全性的内容和实现方法, 加深对数据库安全性的理解 实验内容 完整性实验与要求: 1.分别定义数据库中各基表的主键、外键,实现实体完整性约束和参照完整性约束; 定义主键: 方法一:使用Enterprise Manager设置主键(以book表为例) ①光标移到book表的位置,右键->设计 ②在你要选的属性列右键->设置主键,完成。

方法二:使用SQL语句。 ①右键数据库,新建查询 设置外键: 方法一:使用Enterprise Manager设置外键(以student表为例) ①单击student表,鼠标移到“键”文件夹,单击右键,选择“新建外键”。 ②选择“表和列规范”进行设置

③我们想在student表设置class_id属性为外键,按照下图选择,点击确定,保存即可。 方法二:SQL语句 新建查询,输入如图语句。

2.向学生表插入具有相同学号的数据,验证其实体完整性约束; Student表的主键是学号,所以不能插入有相同学号的学生。 3.向学生表中插入一条数据,班级号是学生表的外键,验证参照完整性约束; Class表中没有“2013211302”这个班级,所以无法插入。改变班级号为class表中存在的,则能够进行插入,结果如下: 4.删除教师表中的所有数据,验证参照完整性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