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分布特点分析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分布特点分析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分布特点分析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分布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7-02-24T17:15:33.5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作者:张春兰

[导读] 食物中毒是由于人体误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感染的食物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急性中毒性症状。

衡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衡阳 421200

【摘要】目的以我中心收集的10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样品为样本,探讨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分布特点。方法采集所有患者中毒所食食物残羹、所用餐具涂抹标本或患者的中毒后的呕吐物标本,通过进行病原菌的检测,分析病原菌的构成比例。结果本组10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以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分别检出52例(50.98%)、22例(21.57%)、15例(14.71%),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例(4.90%),而霍乱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总检出率不足8%,较为少见。本组10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共采集208份样本,其中肛拭子样本51份,呕吐物样本43份,食物残羹样本70份,餐具涂抹物样本44份,阳性检出率以肛拭子的39.22%最高,其次为呕吐物28.57%、食物残羹17.14%,餐具涂抹样11.36%。另在患者就诊时间分析显示,第三季度(7月-9月)累计就诊人数35人(34.41%),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时间段。结论我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毒原菌主要以沙门氏菌和变形杆菌为主,且高发于7~9月的夏季,因此疾控中心应加强食品安全抽查及监管力度,重点针对具备大型聚餐模式的区域如学校食堂、酒店、农村酒席等,有效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为提高地区美食文化口碑奠定基础,

【关键词】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方法;分布特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 my center's collection of 10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samples as samples,to explore grassroots CDC testing method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Method to collect all of the patients poisoned by eating food scraps,tableware used daub specimens or poisoning patients vomit after specimens,by detecting pathogens,analyse the composition of pathogens.Results of 10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pathogenic bacteria det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with salmonella,proteus,staphylococcus aureus,the most common respectively detected 52 cases (50.98%),22 cases(21.57%),15 cases(14.71%),followed by mononuclear cell hyperplasia liszt fungus in 5 cases

(4.90%),and vibrio cholerae,waxy bacillus,deputy hemolytic vibrio,e.coli,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less than 8%,is relatively rare.This group of 102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a total of 208 samples collected,including 51 anal swab samples,43 vomit samples,70 samples of food scraps,tableware paste samples 44,the highest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to 39.22% of the anal swab,followed by 28.57% 28.57% vomit,food scraps,tableware daub is 11.36%.The other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the time,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o the patient(July - September)accumulative total 35 patients(34.41%),high-risk period for the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Conclusion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in my area of the original bacteria mainly salmonella and proteus,and high incidence in 7 ~ 9 months in the summer,so the CDC should strengthen the food safety audit and supervision,focusing on a large dinner party pattern areas such as rural school cafeteria,hotel,banquet,etc.,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lay a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regional food culture here,

[Key words]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Bacterial;Food poisoning;Inspection methods.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食物中毒是由于人体误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感染的食物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急性中毒性症状,多因化学污染、动植物毒素和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临床上尤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常见[1]。本研究对10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进行采集标本和病原菌的检测和分析,了解我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布特点,为地区食品安全检查及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提供临床依据。现具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中心收集的102名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来自不同中毒事件,并已排除食物以外的其他原因中毒,其中男性52名,女性50名。最小年龄11岁,最大62岁,平均(43.6±11.2)岁。

1.2标本采集

我中心检验人员现场调查并严格按照无菌取样要求,采集食物残羹、餐具涂抹标本或患者中毒后的呕吐物、肛拭子标本。

1.3检测方法[2]

按照我国卫生部和国标委联合颁发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及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准则、感染性临床腹泻及临床霍乱的诊断准则等对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具体操作:对检测项目为蜡样芽胞杆菌的食物残羹样进行计数;对检测项目为变形杆菌的食物残羹样进行计数和分离培养;其他样品用相应的培养基增菌和分离同步进行,最后通过细菌形态、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来判定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构成情况

本研究10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以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分别检出52例(50.98%)、22例(21.57%)、15例(14.71%),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例(4.90%),而霍乱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这是由于气温高,适合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性增强。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其中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品。 临床上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临床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排水样便,可带少量粘液,重者可休克。本病全国各地均有流行,集体发病,及时治疗疗效佳。病死者多为病情重,伴有脱水、休克而未及时入院治疗者。因此及时诊断治疗是关键。 菌痢的临床表现 1.起病急,腹痛、呕吐、腹泻,便次每日数次至20-30次不等,多呈水样便、血水便(副溶血弧菌),可带少量粘液。 2.部分畏寒、发热、乏力。 3.重者脱水、酸中毒、休克。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4小时内曾进食可疑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同食者于短期内同时或先后发病,于1-2天内达高峰,多在夏秋季发生。 2.临床特点:发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便次每日数次至20-30次不等,多呈水样便,可带少量粘液,偶带脓血。 3.实验检查:取可疑食物及吐泄物培养,生长同一种病原菌,如: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腊样杆菌等,或获得葡萄球菌肠毒素。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3.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5.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6.蜡样牙孢杆菌食物中毒 7.韦氏梭菌食物中毒 8.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食物中毒 9.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 10.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1.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 类型及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毒素(肠毒素)型、感染(细菌侵入)型和混合型三类。 食品中污染了病原菌后,这些细菌在食物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因食用这种食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毒素型食物中毒;病源菌污染食物后,在食物中大量繁殖,人体摄入这种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后引起消化道感染而造成的中毒称为感染型食物中毒;由毒素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1.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的夏秋季节外,全年都可发生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肉类、禽类、蛋类和奶类,豆制品和糕点有时也发生。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5种类型。 1)胃肠炎型: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寒战。以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带粘液和血。因呕吐、腹泻大量失水,一般急救处理是补充水份和电解质。对重症、发热和有并发症患者,可用抗菌素治疗。一般3~5天可恢复,病死率在1%左右。主要是儿童和老人或体弱者治疗不及时所致。 2)类霍乱型:起病急、高热、呕吐、腹泻次数较多,且有严重失水现象。 3)类伤寒型:胃肠炎症状较轻。但有高热并出现玫瑰疹。 4)类感冒型:头晕、头痛、发热、全身酸痛、关节痛、咽峡炎、腹痛、腹泻等。5)败血症型:寒战、高热持续1~2周,并发各种炎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肾盂肾炎。败血症型主要由霍乱沙门氏菌引起。 2. 副溶血弧菌临床表现 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识不清。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本病的诊断,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季节,根据进食可疑食物(腌渍品、海产品)、集体发病、潜伏期短而起病急骤、发热和腹痛均较其他肠道传染病为严重、腹泻物呈血水样、失水多见等特点,临床诊断即可成立,对可疑食物进行培养,有时可分离出和粪便中相同的副溶血弧菌。本病应与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急性菌痢和霍乱等鉴别。 3.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潜伏期短,病例暴发集中,来势凶猛,呕吐剧烈,伴失水及虚脱,但恢复迅速,预后良好。发病以夏秋两季为多,各年龄组均可患病,痊愈后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本病无传染性。 被本菌污染的食品主要为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粥等)、牛乳及乳制品,以及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放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 本病起病急骤,病例暴发非常集中,一般于进食2-5小时发病,很少超过6小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最为突出而且普遍,腹痛、腹泻次之。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及粘液。腹痛主要位于中上腹,剧烈吐泻每导致虚脱、肌肉痉挛及严重失水等。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部分病例尚有发热、头晕、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别病例可出现酸中毒与休克。一般在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恢复。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进食可疑食物、集体发病、症状严重而短促等而作出初步诊断;食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克食物含菌可达数亿),诊断即可成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粪便中也可分离出此菌,因此,单从病人粪便与食物中分离出此菌不一定有诊断意义;另一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有相当的耐高温性,即使食物于食前100℃水中煮30分钟仍未被破坏,细菌虽已死亡,仍有可能中毒,此时标本培养虽为阴性,而未能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因此,本病的诊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附表1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致病原沙门菌属 副溶血性弧 菌(嗜盐菌) 葡萄球菌 肉毒梭菌 致泻性大肠埃 希菌潜伏期临床特点诊断参考常见中毒食品肉、禽、蛋、鱼、奶类及其制品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便中有时带脓血和粘液,高热,大于38℃,食品、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血6-72h(一 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菌般12-36h)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昏迷 恶心、呕吐次数不多、腹痛,多在脐部,呈阵发性胀痛或绞痛,腹泻,无里急后重,食品、容器、呕吐物、粪便中8-12h水样或洗肉水样便,少数便中有粘液,可能发热38℃-40℃,重者脱水、虚脱、血压下降。病程2-3d检出生物学特征或血清型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食品中检出葡萄球菌肠毒素,食品、呕吐物和粪便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血液、粪便中检出肉毒毒素,食品检出肉毒梭菌海产品、卤菜、咸菜等突然恶心、反复剧烈呕吐、上腹痉挛性疼痛、腹泻呈水样便,一般不发热,常因剧一般2-4h, 不超过6h烈呕吐导致失水和休克。病程1-3d 头晕、无力、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张口或伸舌困难、咽喉阻塞奶、蛋及其制品、糕点、熟肉等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肉制品、低酸性罐头等1h-7d 感、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病死率较高产肠毒素型ETEC: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肠道侵袭型EIEC: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与痢疾相似;肠道致病型EPEC:发

热、呕吐、6-72h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但无血,有类似感冒症状;肠道出血型EHEC:潜伏期长,3-10d,食品、呕吐物和粪便检出血清突发性腹部痉挛,类似阑尾炎的疼痛,水样便继而转为血性腹泻,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型相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死率高;肠聚集性粘附型EAEC:成年人中度腹泻,病程1- 2d、婴幼儿为2周以上的持续性腹泻 食品、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熟肉制品、蛋及其制品、奶、奶酪、蔬菜、水果、饮料等产气荚膜梭菌8-24h腹痛和腹泻菌,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肉类、水产品、熟食、奶等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等含水量高的食品、熟食品,冷盘和凉拌菜等蜡样芽孢杆菌8-16h呕吐型:恶心、呕吐伴头晕、四肢无力等;腹泻型:腹痛和腹泻为主。病程8-36h食品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相同型菌株剧烈腹痛、呕吐和频繁地腹泻、水样便混有血液或粘液,并有里急后重,寒战、高热,食品、呕吐物分离出志贺氏志贺菌 单增李斯特10-24h 8-24h体温达40℃,重者会出现痉挛菌,恢复期血清凝集效价比初期明显升高初期为一般胃肠炎症状,重者可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等,有时引起心内膜炎,孕妇食品和粪便检出单核细胞增禽蛋类、奶、肉及菌可发生流产或死胎多性李斯特菌期制品、水果、蔬菜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凉拌菜等食品、粪便检出血清型相同的变形杆菌5-18h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38℃-39℃)。病程1-3d变形杆菌;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12-15d后)的血清凝集效价有4倍增高椰毒假单孢 菌酵米面亚 种 其他致病性 弧菌(河弧 菌、创伤弧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汇编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一):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少华 学习目的: 1. 了解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3.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步骤和分析方法; 4. 提出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及撰写调查报告。 培训时间:4课时 培训方法:讲解、演练、讨论 参考文献 1. GB14938-19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2. 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卫生部第8号部长令(1999.12.24):《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6.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2003.5.9) 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006.1.1)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第三部分现场控制与处理 第四部分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第五部分现场调查的实验室支持 第六部分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七部分结案处理与措施建议 附件 ·《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

·《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教学建议:阅读15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复习食物中毒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能够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按照中毒致病因素分类可分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吃了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我省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为主。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教学建议:阅读10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简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经过,了解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和报告程序,提出问题。 《食品卫生法》规定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食物中毒事件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重要内容;同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规定: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政府需要作出应急处置。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四级) :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 级)、一般(IV级)。注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均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事件分级一经确认,必须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二、食物中毒事件只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个级别,无特别重大(I级),即: ·重大(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I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中毒30—99人,并有9例及以下死亡)。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28T09:20:29.6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包睿媛[导读] 摘要:食物中毒发生后,采样是否及时和完整,是否有代表性,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而实验室能力和效率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关键。 兴安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137400摘要:食物中毒发生后,采样是否及时和完整,是否有代表性,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而实验室能力和效率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关键。为了提高食物中毒原因的查明率,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基于此,本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进行分析。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学检验;研究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食物中毒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着普通大众的身体健康。食物中毒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人们食用了本身携带致病性病原菌的食物,从而引起的一种机体中毒事件。作为一种广泛性、迅速性的现象,如果人们在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出现了食物中毒的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如果患者出现食物中毒之后,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脱水症状,并且随着中毒程度的逐渐深入,脱水症状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直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帮助人们减少食物中毒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必须做好微生物检验的工作,以帮助患者寻找出出现食物中毒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而进行的微生物检测工作,其最主要的关键因素,就是必须进行大量的检测工作,以保证取样的普遍性。简而言之,就是检测人员需要进行检测的相关物品要越多越好,只有这样,能够覆盖所有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病菌和因素,不能放过任何可能。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中心参与处置的细菌性食物中毒(23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学历分布:10例患者为本科及以上学历,18例患者为大专学历,13例患者为高中学历,21例患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食物中毒的时间分布:12例患者于第一季度发病,16例患者于第二季度发病,24例患者于第三季度发病,10例患者于第四季度发病,其中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35例和27例,年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为67岁和15岁,均值是(31.52±2.15)岁。 1.2检验方法 1. 2.1建立应急预案,准备各项材料应预先对实验室的食物中毒检验员进行建立,准备采集样品所需的材料,对常用的培养基、生化管及常用的血清准备齐全。 1.2.2现场调查患者应该对《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里的各项内容进行填写,对于发病较早或较为严重的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观察其是否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同一时间就餐但未中毒的患者也进行调查,进而排除别的中毒原因;对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询问,注意治疗结果是否出现异常。 1.2.3样品采集找到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对中毒现场进行检查,评价是否还有残余的中毒食物,并进行采样;其中液体样品进行涂片,固体样品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涂片,进行染色;在镜下观察染色情况或动力情况,判断其属于哪种细菌。 1.2.4增菌增菌可将样品中菌量较少的病原菌检出,也可以使服药患者样品中被抗生素抑制的细菌获得复苏和达到增加菌量的作用。在处置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际工作中,肛拭子稀释液可以略过增菌而直接涂抹平板,以缩短检验周期。呕吐物、剩余食品病原菌相对较少,其增菌后再检验对提高检出率是有必要的。 1.2.5优势菌的观察对采集的液体样品直接涂片、固体样品用生理盐水磨匀后涂片,进行革兰染色。镜下观察染色反应、形态一致的,数量上占优势的细菌;同时暗视野下观察动力。根据形态、染色反应、动力可初步判断属哪类细菌,对下一步确定检验思路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粪便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的理想样本,由于病原菌含量多,直接选用选择性培养基也可较易分离到病原菌,在次日的第一时间观察结果。呕吐物、剩余食品杂菌含量多,病原菌菌落在平板上相对较少,可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粪便培养结果,确定可疑典型菌落。 生化试验传统的生化鉴定采用双歧索引法,该法较烦琐、检测周期长,不能满足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需要。现多采用数码法,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常用的有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系统、弧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系统、API细菌鉴定系统和rRNA第Ⅰ超科细菌数值编码鉴定系统(Rr1-11)等。 1.2.6血清学凝集试验在血清学凝集实验中,确保血清的有效性十分关键,一旦效价不佳或者吸收不充分便会严重影响检验结果出错。如果血清不凝或是凝集的结果不符合判定的应符合某一细菌的形态、培养、生化时,这时不可轻易对结论进行否定,而是应通过其它批号或其它生物制品所的血清进行对照。值得一提的是,在鉴定副溶血弧菌及志贺氏菌的过程中应该对K抗原的阻断凝集予以特别关注,除了比较熟悉的K抗原与Vi抗原之外,M抗原和O5抗原在沙门氏菌的鉴定中具有阻断凝集作用。 1.3统计分析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致病菌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构成比,数据应用SPSS13.0处理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具有由专人收集并于SPSS18.0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借助均数加减平方差表述,并利用t值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借助率(%)表述,并利用值进行检验,最终检验结果显示p。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23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患者有10例,所占比例为16.13%,由志贺菌引起的患者有3例,所占比例是4.84%,由变形杆菌引起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是8.06%,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患者有6例,所占比例是9.68%,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是8.06%,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患者有15例,所占比例是24.19%,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患者有7例,所占比例是11.29%,其他11例患者引起原因尚不明确。通过检验可知,副溶血性弧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首要因素。 3讨论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牲畜屠宰时及畜肉在运输、贮存、销售等过程中受到致病菌污染;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温度下存放,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被污染的食物未经烧熟煮透,或者熟食又受到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的污染,食用后引起中毒。 一、沙门菌食物中毒 1、引起沙门菌中毒的食物 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特别是畜肉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家畜、家禽在宰杀前感染了沙门菌,使肌肉和内脏含有大量活菌,是肉类食品中沙门菌的主要来源。家畜、家禽在宰杀后其肌肉、内脏接触含沙门菌的粪便、污水、容器或带菌者也会感染沙门菌。蛋类可因家禽带菌而感染;患有沙门菌的奶牛其奶中可能带菌,而健康奶牛的奶在挤出后也可受到带菌奶牛粪便或其它污染物的污染。水产品可因水体污染而带菌。 2、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4-48小时,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1日数次至10余次,腹痛多在上腹部或脐周绞痛。一般预后良好,老弱儿童及重症者如不及时救治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死亡。 3、防治措施 对中毒病人以对症治疗为主,如补液,重症患者可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可采用镇静、升压或抗休克等特殊治疗。预防措施包括烹调食物要烧熟煮透,肉块不宜过大;禽蛋须煮沸8分钟以上以杀死沙门菌;加工冷荤熟肉时要生熟分开;食品应低温冷藏;不购买及食用来源不明或病死的牲畜肉。 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目前由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水产品污染在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中呈上升趋势。该菌不耐热,95℃加热1分钟即可死亡;对酸敏感,用食醋处理5分钟可将其杀灭。 1、引起中毒的食物 夏秋季节尤其是7-9月份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易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及其盐渍食品、禽蛋等,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温度下存放,食用前不加热或加热不彻底,或熟制品受到带菌者、带菌生食品、带菌容器等的污染。食物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可随食物进入人体肠道内生长繁殖,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2、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4-20小时。发病初期为腹部不适,其后腹痛加剧,以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为本病特点,并出现腹泻,多数患者在腹泻后常出现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畏寒、发热;病程一般为3-4天,预后良好。

细菌性食物中毒快速检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细菌性食物中毒快速检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表时间:2020-04-09T06:41:53.346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40期作者:陈相君[导读] 在发生患者食物中毒之后,检查人员不仅需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及治疗对策,还需要第一时间找出中毒的原因。 四川省万源市中心医院 636350在发生患者食物中毒之后,检查人员不仅需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及治疗对策,还需要第一时间找出中毒的原因。而正确、高 效的出具检验报告,就能够给各级卫生防疫部门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将传染源进行有效的切断,对于及时预防以及治疗有重要作用。所以,做好快速检验就很重要,本文就分析了快速检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1、提高检验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要确保快速检验的质量和准确性,对检验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的各个环节和基本技术,还需要及时的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检验技术以及方法。在工作中要思路清楚,能够随时进行快速检验工作。检验人员还需要对不同食物中毒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比如,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引起中毒常见可疑食品和预防对策,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达到快速检验的目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具正确的检验报告。基层医务工作者因为检验能力的限制,在工作中就需要坚持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让他们的快速检测能力可以得到加强。 2、实验室的日常准备工作 食物中毒是一种突发性的事件。所以,检验人员就需要注重做好平日里的准备工作,这样在出现食物中毒事件之后才能够随时出发应对。检验人员要依据所在地区食物中毒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准备好细菌性食物中毒快速检测所需要的相关采样仪器、器材、物品等,如,镊子、增菌培养基、诊断血清、培养瓶、生理盐水等。 3、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采样会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还有检出率的高低,所以,在快速检验中就需要遵循整体原则,即“及时、有效、全面、无菌”,检验人员需要和流行病学医生共同进入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现场,对引起这种食物中毒的可疑食品以及原因进行分析,采集有关的有效样本。一般经常见的样本如盛装食品容器、呕吐物、加工食品环境、大便、水样、肛拭子等。只有确保及时的采样,才可以提升检出率,要是采集不到需要的样本或采样,那么自然就检测不出致病菌。患者在进行抗生素治疗之后,几乎不会在肛拭子中检查出致病菌。检验人员在接到中毒报告之后就需要马上赶到现场,全面的进行样本采集。对于样本的保存也很重要,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测出致病菌,就需要采取合理的采集保存方法,包括:第一,呕吐物、剩余食品、大便标本。在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无泄露,然后放到无菌容器中实施冷藏保存。有一些食品样本需要作为活菌计数以及分离培养。还应该在现场接种有关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和增菌液。尤其是食物中毒出现在距离较远的地方,如果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在采样和现场调查处理之后在回到实验室要花费几个小时,甚至是十多个小时。使用现场接种的方法,在返回到实验室后增菌和分离培养的时间就会相应的缩短,这时就能够进行快速的分离以及鉴定操作,这样和常规检验流程相比,出具的报告效率会更快,能够节省一天时间。第二,肛拭子。使用该方法采集样本,要确保准确性就需要依据原则进行,要实施直接分离和增菌双重培养。如果无法明确是何种细菌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就需要选择一些症状明显的患者,在他们服药之间重复进行肛拭子采集,并且将采集到的样本接种到不同的选择性平板和增菌液中,防止产生漏检的问题。如果没有采集到剩余食品,那么这种情况下肛拭子标本就有重要作用,如,食品的加工环境、盛放容器,需要进行及时的采集。 4、致病菌分离、鉴定方法 在检验致病菌时,运用的方法通常都是国家标准方法或被广泛认可的成熟的方法,依据相应的原则,通过多种检验思路和方法,对各种细菌进行同时检测。实验室的条件要是允许,可以运用仪器进行操作,比如,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这样就可以自动的进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一节概述 一、食源性疾病 WHO指出:凡是通过摄入食物而使病原体进入人体,以致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肠源性病毒感染以及经肠道感染的寄生虫病等。 二、食物中毒 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一)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1)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 (2)发病与食物有关。 (3)中毒病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 (4)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二)食物中毒的分类 (1)细菌性中毒食品 指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 (2)真菌性中毒食品 指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 (3)动物性中毒食品 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作食品。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 (4)植物性中毒食品 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大麻油等)。 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做食品(如木薯、苦杏仁等)。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植物性食品(如发芽马铃薯等)。 (5)化学性中毒食品 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指误为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 2008年,卫生部收到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45.8%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的致病菌和食物: 沙门氏菌(禽、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肉毒梭菌(发酵制品、肉制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水产品、乳制品、冷藏食品)、大肠杆菌O157:H7(肉制品)等。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1、病程短、恢复快、预后好、病死率低但李斯特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食物中毒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 2、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以5~10月较为多发,这与夏季气温高、细菌易于大量繁殖密切相关。 3、动物性食品为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畜肉类及其制品居首位,其次禽肉、鱼、乳、蛋类。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糕、米粉则易出现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全国6类食品中三种致病菌连续监测阳性率变化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1、食品被致病菌污染 2、食品中污染的致病菌有繁殖的机会 3、食用前未加热或未彻底加热

12.细菌性食物中毒

1. A1型题 ⑴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主要治疗措施为: A.及早使用抗菌药物B.洗胃、灌肠 C.及早应用多价抗毒血清D.及时按消化道隔离病人 E.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补充液体 ⑵下列能引起血性腹泻的细菌为: A.侵袭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B.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D.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E.产毒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 ⑶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细菌为: A.变形杆菌B.大肠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D.沙门氏菌 E.副溶血弧菌 ⑷能引起过敏症状的病原菌是: A.沙门氏菌B.变形杆菌 C.副溶血弧菌D.大肠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⑸关于侵袭性细菌性食物中毒,下列哪项是错的? A.潜伏期较毒素引起者长B.可有发热 C.腹部绞痛D.粘液脓血便 E.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 ⑹下列哪项不是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A.病人均有传染性B.潜伏期短,起病急 C.常集体发病D.有共同进食可疑食物史 E. 夏秋季多发 ⑺神经型食物中毒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洗胃B.清洁灌肠 C.吸氧D.应用多价抗毒血清

E.使用大剂量青霉素 ⑻关于神经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中毒剂量越大,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B.患者神志不清,感觉正常,无发热 C.突然起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D.有眼肌、咽肌瘫痪,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E.婴儿患者首发症状常为便秘 ⑼关于肉毒毒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是一种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 B.为嗜神经毒素 C.主要由上消化道吸收,胃酸及消化酶可将其破坏 D.主要作用于颅神经核、外周神经等 E.可导致肌肉收缩运动障碍,发生软瘫 2. A2 广东某制衣厂部分工人傍晚后相继出现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大便为黄色水样便,部分病人大便中有粘液脓血。该厂工人中午均在厂食堂就餐。 ⑽最可能的诊断为: A.细菌性食物中毒B.细菌性痢疾 C.霍乱D.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E.肉毒中毒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感染型食物中毒 细菌污染食品并在该食品上大量繁殖,达到中毒数量,这时大量活菌随食物进入人体,侵犯肠粘膜,引起胃肠炎症状,称为感染型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8~24小时。 (一)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1.病原体沙门菌属有2000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100多个血清型。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菌,其次是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沙门菌为具有鞭毛、能运动的革兰阴性杆菌,不耐热,55℃1小时或60℃15~30分钟可被杀灭,100℃立即死亡。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存活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数日至数月,在含盐量为10%~15%的腌肉中可存活2~3个月,在蛋中存活20~30天。该菌在适宜的基质上、20~30℃条件下可迅速繁殖,经2~3小时即可达到引起中毒的细菌数量。 2.媒介食品主要是肉类,其次是蛋类、奶类及其他动物性食品。 肉类主要来自动物生前感染。一般情况下,畜离类的肠道内都带有沙门菌,在其抵抗力低下时,即可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使肉尸和内脏大量带菌。另外宰杀后经各种途径使肉尸受到污染。沙门菌不分解蛋白质,因此被沙门菌污染的食品无感官性状的变化而容易被忽视。 蛋类可在卵巢和产蛋过程中被污染。带菌的牛羊所产的奶中也含有大量沙门菌,或受到带菌挤奶员、不卫生的容器具的污染。 带有沙门菌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久存,细菌可在食品上大量繁殖,如果烹调时食品加热不彻底,或熟食品再次受到污染,食用前又未加热,即可因食入大量活菌而发生中毒。 3.中毒机理大量细菌进入机体后,可在小肠或结肠内继续繁殖,破坏肠粘膜,并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引起全身感染,出现菌血症。当沙门菌在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系统被破坏后,释放出毒力很强的内毒素,与活菌共同侵犯肠粘膜,引起炎症改变,抑制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从而出现胃肠炎症状。 4.临床表现进入机体活菌数量达到10万~10亿个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6小时~3天,一般为12~24小时。临床表现依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五章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系指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得食物而引起得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与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两大类。 第一节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得分类与常见病原、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与治疗原则。 2。熟悉不同细菌所致食物中毒得临床特点、鉴别诊断与实验室检查;大肠埃希菌得致病机制与分类;肉毒杆菌得理化特性及其发病机制。 3。了解引起食物中毒得常见细菌得特性及其致病机制;预防与控制原则。 第二节教材内容精要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1.病原与流行病学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得病原菌,常见有沙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等。以沙门菌属最常见,其中又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与霍乱沙门菌等为多。夏秋季多见,常有同食者集中发病现象. 2.传染源与食物不同细菌所致食物中毒得传染源不同,沙门菌食物中毒得主要传染源为家畜、家禽及鼠类等;在我国,肉、蛋类(尤其就是皮蛋)及其制品就是沙门菌食物中毒得主要传染来源。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得传染源主要就是鱼、虾、蟹等海产品,以及含盐较高得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鱼、咸肉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得传染源主要就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得患者或带菌者。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得传染源就是病人或带菌者,主要就是食用被变形杆菌污染得鱼、肉、蟹等食品.大肠埃希菌与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得传染源就是病人或带菌者。 3.发病机制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分毒素型、感染型与混合型3类。发病与否与进食细菌或毒素得污染程度、进食量与人体抵抗力有关。 4。临床表现胃肠型食物中毒得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临床表现主要就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腹泻轻重不一,每日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水样便或黏液便,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多为绿色黏液便,具恶臭,少数可呈脓血便。副溶血性弧菌或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可出现血水样或洗肉水样大便.吐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5。诊断主要依靠共餐者短期内集体发病,表现急性胃肠炎,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6。治疗与预防治疗包括一般、对症与抗菌治疗,预防应加强饮食卫生监督与管理,做好卫生宣教等.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 又称肉毒中毒,为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得食物而引起,病原为肉毒杆菌,有7种血清型,对人致病得为A、B与E型,其致病得外毒素为一种剧毒得嗜神经毒素,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患者神志清楚,感觉正常。重者可致延髓麻痹,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及早采用抗毒血清治疗有特效. 重点:不同病原菌所致得特征性临床表现与防治,特别就是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得临床诊断。 第三节测试题 一、多选题 (一)A型题 1.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得流行特点,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D A。突然发病,发病时间集中B。常集体发病 C。有进食同一被污染食物得病史D.病情轻重与进食污染食物得量多少无关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分布特点分析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分布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7-02-24T17:15:33.5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作者:张春兰 [导读] 食物中毒是由于人体误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感染的食物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急性中毒性症状。 衡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衡阳 421200 【摘要】目的以我中心收集的10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样品为样本,探讨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分布特点。方法采集所有患者中毒所食食物残羹、所用餐具涂抹标本或患者的中毒后的呕吐物标本,通过进行病原菌的检测,分析病原菌的构成比例。结果本组10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以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分别检出52例(50.98%)、22例(21.57%)、15例(14.71%),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例(4.90%),而霍乱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总检出率不足8%,较为少见。本组10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共采集208份样本,其中肛拭子样本51份,呕吐物样本43份,食物残羹样本70份,餐具涂抹物样本44份,阳性检出率以肛拭子的39.22%最高,其次为呕吐物28.57%、食物残羹17.14%,餐具涂抹样11.36%。另在患者就诊时间分析显示,第三季度(7月-9月)累计就诊人数35人(34.41%),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时间段。结论我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毒原菌主要以沙门氏菌和变形杆菌为主,且高发于7~9月的夏季,因此疾控中心应加强食品安全抽查及监管力度,重点针对具备大型聚餐模式的区域如学校食堂、酒店、农村酒席等,有效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为提高地区美食文化口碑奠定基础, 【关键词】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方法;分布特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 my center's collection of 10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samples as samples,to explore grassroots CDC testing method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Method to collect all of the patients poisoned by eating food scraps,tableware used daub specimens or poisoning patients vomit after specimens,by detecting pathogens,analyse the composition of pathogens.Results of 10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pathogenic bacteria det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with salmonella,proteus,staphylococcus aureus,the most common respectively detected 52 cases (50.98%),22 cases(21.57%),15 cases(14.71%),followed by mononuclear cell hyperplasia liszt fungus in 5 cases (4.90%),and vibrio cholerae,waxy bacillus,deputy hemolytic vibrio,e.coli,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less than 8%,is relatively rare.This group of 102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a total of 208 samples collected,including 51 anal swab samples,43 vomit samples,70 samples of food scraps,tableware paste samples 44,the highest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to 39.22% of the anal swab,followed by 28.57% 28.57% vomit,food scraps,tableware daub is 11.36%.The other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the time,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o the patient(July - September)accumulative total 35 patients(34.41%),high-risk period for the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Conclusion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in my area of the original bacteria mainly salmonella and proteus,and high incidence in 7 ~ 9 months in the summer,so the CDC should strengthen the food safety audit and supervision,focusing on a large dinner party pattern areas such as rural school cafeteria,hotel,banquet,etc.,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lay a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regional food culture here, [Key words]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Bacterial;Food poisoning;Inspection methods.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食物中毒是由于人体误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感染的食物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急性中毒性症状,多因化学污染、动植物毒素和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临床上尤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常见[1]。本研究对10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进行采集标本和病原菌的检测和分析,了解我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布特点,为地区食品安全检查及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提供临床依据。现具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中心收集的102名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来自不同中毒事件,并已排除食物以外的其他原因中毒,其中男性52名,女性50名。最小年龄11岁,最大62岁,平均(43.6±11.2)岁。 1.2标本采集 我中心检验人员现场调查并严格按照无菌取样要求,采集食物残羹、餐具涂抹标本或患者中毒后的呕吐物、肛拭子标本。 1.3检测方法[2] 按照我国卫生部和国标委联合颁发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及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准则、感染性临床腹泻及临床霍乱的诊断准则等对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具体操作:对检测项目为蜡样芽胞杆菌的食物残羹样进行计数;对检测项目为变形杆菌的食物残羹样进行计数和分离培养;其他样品用相应的培养基增菌和分离同步进行,最后通过细菌形态、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来判定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构成情况 本研究10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以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分别检出52例(50.98%)、22例(21.57%)、15例(14.71%),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例(4.90%),而霍乱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

食物中毒、食品中常见污染细菌

食物中毒 1、概念摄入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 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是最典型、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2. 食物中毒发病特征: (1)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 (2)临床表现基本类似:大多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发病与特定的食物有关 (4)人与人之间一般无直接传染: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过后的余波。 3 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6 食物中毒处理的总则 ?1)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2)采取病人血液、尿液、吐 泻物等样本,以备送检;(3)进行急救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和清肠(4)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3)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1)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食品(2)采集剩 余可疑中毒食品,以备送检。(3)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食品(4)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5)判定方法结合卫生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表现、流行病学 资料、按各类食物中毒诊断标准确定的判定依据和原则作出综合判定。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1、细菌的特点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种类: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假单胞菌属:G- 需氧、嗜冷、pH 5.0-5.2 微球菌(需氧)、葡萄球菌属(厌氧):G+ 、嗜中温 芽孢杆菌属(需氧、兼性厌氧)与梭菌属(厌氧) 肠杆菌科各属:G- 、嗜中温 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1)发病率高、群体暴发 2)好发季节:夏秋季 3)好发食品:动物性食品为主,如肉鱼奶蛋及制品 4)症状重、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抢救及时预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