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京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京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计划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认识小数和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及混合计算。包括《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比大小》、《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和《练习一》8个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

2.结合小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及混合运算,并能结合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3.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主动参与认识小数的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养成严谨仔细的计算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的组成。

3.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4.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灵活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采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弄清“小数的末尾如何取0简写”的道理。

单元教学课时划分本单元共计10课时,具体划分如下:

小数的意义(一)(认识小数的意义)1课时小数的意义(二)(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1课时小数的意义(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2课时比大小(小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买菜(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课时比身高(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课时歌手大赛(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练习一1课时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的意义(一)(认识小数的意义)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三年级时已经借助以元、角、分为主的现实背景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元、角、分认识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抽象到一般意义上的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并联系生活实际,回归生活,

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1.在认识小数现实模型(如元、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结合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小数意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题卡纸、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彩色卡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谈话引入:开学前,相信同学们都去过文具店为自己准备文具了吧!在准备文具的过程中,一定也了解了它们

的价钱,你们会读出它们的价钱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商品

的价格标签,你能读出它们的价格吗?

2.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读出商品的价格。

3.对学生读商品价格情况进行小结,提出新的问题。

同学们都能正确读出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因为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知道了当一些商

品的标价要用元作单位时,就要用小数表示,那马除了商品

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呢?

4.四人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好的一些小数。

5.针对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提出新的问题。同学们都说的很好,生活中很多小数,我们的课本上也举了一些小数

的例子,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页,大家讨论一下:1.11元是

什么意思?1.11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件,结合讨论情况想一想,填一填。

1角是1元的()分之(),可以写成()元。

1分是1元的()分之(),可以写成()元。

1分米是1米的()分之(),可以写成()米。

1厘米是1米的()分之(),可以写成()米。

1.11元表示1元1角1分,1.11米表示1米1分米1

厘米。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我们把一张正方形纸片表示为“1”,请同学们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把其中

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怎么表示?

2.想一想:1

10元,可以写成0.1元,1

10元=0.1元,

那么正方形纸的1

10能写成小数吗?怎么写?

小结:1

10我们可以写成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占其中的1份。

3.把另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给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用分数怎么表示?用小数呢?

学生尝试书写,并进行交流。

小结:把“1”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它的3

10,也

就是0.3。

4.请同学们尝试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0份,取

其中的几份,先用分数表示,在尝试用小数表示。

5.填一填: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

(),也可以表示为小数(),其中的23份用分数

表示是(),用小数表示为()。

补充修改

6.挑战:如果我们把平均分成1000份的正方形纸其中的1份图上颜色,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呢?请你尝试写出来。

7.想四人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8.推想:1

1000改写成小数是0.001,59

1000改写成小

数呢?

9.观察思考:怎样的分数才能写成小数形式?

10.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

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是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

是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三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实际运用

1.独立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2.数学小游戏:你说我摆。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2.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说一说它们的意义,并

用分数表示出来。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一)

1.11元是1元1角1分 1.11米是1米1分米1厘米

1

10可以表示为0.1 3

10可以表示为0.3

1

100可以表示为0.01,23

100可以表示为0.23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的意义(二)(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是在上节课学生借助分数直观图初步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借助测量活动中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成较大的度量单位,

体会小数的意义与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1.结合测量长度、质量等具体活动的具体情境,体会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为较大度量单位是产生小数的现实背景。

2.会用小数表示长度、质量等常见的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单位的换算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复名数转化成单名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尺子、天平。

学生准备米尺、表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补充修改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同学们,你们

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会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

量我们班黑板的长度,并把它的长度记录下来。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量一量

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测量黑板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2.汇报交流各个组的测量结果。

可能出现的结果:236厘米

2米36厘米

2米3分米6厘米

……

3.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结果,想一想,这些测量结果有

什么异同?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

4.想一想,长度单位除了分米与米之外,还有哪些?

你能用合适的单位表示黑板的长度吗?和你们小组的同学

说一说你的想法。

小组内交流。

5.集体交流

小组1:用“米”作单位,我们测量黑板的长度是236

厘米,200厘米等于2米,36厘米等于0.36米,加在一起,

黑板长度就是2.36米。

小组2:我们用“分米”作单位表示,2米等于20分米,

36厘米等于3.6分米,这样,黑板23.6分米。

6.引导质疑、讨论。

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

学生质疑,讨论。

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厘米、分米和米之间各数的改写方

法。

7.小结: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和小组讨论,同学们学

会了用小数表示长度,谁来说一说怎样用小数表示长度?

三、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1.思考: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以及

用小数表示长度,那么小数还有哪些用途呢?小数能不能表

示物体的质量呢?怎样表示?

2.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经验,举一反三探究用小数表示

出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

一个鹌鹑蛋的质量是12千克,就是把1千克平均分成

1000分,表示其中的12份,用分数表示为

12

1000千克用小

数表示是0.012千克,所以鹌鹑蛋的质量是0.012千克。

因为1000克=1千克,所以只要把500克化成千克,500克就是把1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去了其中的500份,用

分数表示为500

1000千克,用小数表示为0.5千克,所以,鸵

鸟蛋的质量是1.5千克。

3.小结: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了用小数

表示物体的质量,大家的表现很出色。小数在生活中有广泛

的应用,大家都应掌握,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拓展延伸,实际应用

1.测量身高

活动要求:

(1)测量出自己的身高。

(2)把自己的身高转换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3)集体交流,汇报自己的身高。

2.称质量

(1)分小组用天平称一称自己身边物体的质量,并用

“千克”表示出来。

(2)学生操作,讨论。

(3)汇报交流。

3.猜体重

(1)猜一猜某同学的体重是多少?

(2)了解该同学的实际体重。

(3)把该同学的体重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

并汇报交流,进行集体订正。

(4)小结: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

4.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单位换算的方法,同时还发

现除了长度单位可以换算外,其他的数量单位也可以换算,

在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进行单位换算,让我们在

生活中去找一找,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吧!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二)

36厘米=0.36米

12克=0.012千克

500克=0.5克

把长度、质量等较小单位的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时,先把较小单位的数写成分母是10、100……的分数,然后在改写成小数,并在后面加上要改

写成的较大单位的名称。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的意义(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拓展整数数位顺序表的途径理解小数的意义与小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和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数位的计数单位及

其进率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关系。

2.理解并掌握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计数器、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补充修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科书主题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寻找相

关数学信息:北京地铁的最高运行速度约为22.222米/秒。

你知道22.222每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吗?这节课我们

就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及小数的

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和计

数单位。

2.结合计数器,认识小数的数位

(1)教师出示事先仿照教科书,采用贴条方式标注好

小数点以及各个数位名称的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

(2)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集体交流,认识小数的构成、数位及计数单位

通过观察发现小数点把数为顺序表分成了整数部分与

小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比整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中的

数位名称多了一个“分”字。

整数部分是从右往左,小数部分是从小数点开始,从左

认往右数。

整数部分从各位开始,小数部分从十分位开始。

(4)针对学生的观察与交流进行小结:小数的数位顺

序表首先要找到小数点的位置,从左往右分别是十分位、百

分位、千分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0.1、0.01、

0.001……知道了小数的数位,我们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小数的组成了。

3.在数位顺序表中填写小数

(1)请大家在数位顺序表中填出北京地铁最高运行速度22.222米/秒中的小数2.222。

(2)交流写数结果。

(3)讨论这里的数字“2”分别在什么位?表示的意义一样吗?说一说不同数位上的数字“2”分别表示什么?

(4)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说出各个数位上“2”各表示多少?重点说小数部分,有困难的同学借助小数直观图帮助理

解。“十分位上的2表示2个1

10,也可以表示2个0.1……”

4.认一认

引导学生认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顺序表进行扩充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认识小数数为顺序表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明确小数计数单位的分数表示法与小数表示法。

5.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满十进一”。

我们已经知道0.1、0.01、0.001……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让我们一起在尺子上找一找,数一数0.1里面有几个

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

结合直尺的直观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理解认识0.1里面有10个0.01,0.01里面有10个0.001……

用一句话怎么说?

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小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也就是说小数单位“满十进一”。

三、巩固练习

1. 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

计数单位.

2.0.04里面有()个0.01,()是由9个0.001

组成的。

3.课本第7页“练一练”第1、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三)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2 2 . 2 2 2

表示2个一表示2个1

1000,

也可以表示2个0.001 表示2个十

表示2个1

100

也可以表示2个0.01

表示2个1

10

也可以表示2个0.1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的意义(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关系,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关系。

2.理解并掌握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说一说任何一个小数都由哪几部分组成?

2.我们都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

别是什么?

3.8.56里面有多少个0.01?

4.写出下面各数中的“6”分别在什么位?表示什么

意思?

5.由9个十、98个一、5个0.1、6个0.01和2个0.001

组成的数是多少?

6.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

1.课件出示情境图:小兔子要去买毛巾,小熊商店的

毛巾每条5元,小狗商店的毛巾每条5.00元。

2.请你帮帮小兔,看看小兔到底去哪家商店去买毛巾

比较便宜呢?为什么?

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集体交流。

去哪家商店都行,因为两家的毛巾价钱是一样的。

5元=5.00元,两家毛巾卖的价钱一样,去谁家都行。

5.仔细观察“5元=5.00元”等号左右有什么不同?

6.交流各自想法。

补充修改

7.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小结,初步感受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8.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7页“试一试”中的“涂一涂”,并观察思考,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9.集体交流“涂一涂”情况,结合图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答。

3.完成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5题。

4.完成课本第8页“练一练”第6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进行计算,在思考讨论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三)

小熊商店:每条5元小狗商店:每条5.00元

5元=5.00元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

第三(小数乘法) 单元计划

单元主要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利用直观图形,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利用直观图形,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解决计算中的特殊情况。在教学中,应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养成先估算结果再进行计算的习惯。同时,要注意数据不要太繁琐。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2.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 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4. 正确解答小数的一般应用题。

单元教学重点

1.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重点是建立小数乘整数的乘法与相同小数连加运算的联系,特别是能借助小数的直观模型进行小数乘整数的乘法,并解释算法的过程。

单元教学难点1.理解确定积、商小数点位置的方法和道理。

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单元教学课时划分本单元共计13课时,具体划分为:

1. 买文具(小数乘整数) 1课时

2.小数点搬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课时

3.街心广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1课时

4.包装(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一) 1课时5.蚕丝(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二) 1课时

6.手拉手(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 2课时

7.练习三 2课时8.整理与复习 3课时第三单元共13课时

课时教案

课题买文具

教材简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第33—34页。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课

1.出示口算练习题

3.4+0.6= 5.7+8.6=

8.9-0.8= 7.6-7=

2.出示乘法算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补充修改

6×8 12×4 30×23

学生举手抢答

并从中找出一道题和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货架上摆了一些什么商品,单价是多少?

二、新授。

1.出示教材第33 页的情境图。

然后提问:

(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2)想一想,应该怎样列式呢?为什么?

(3)0.2×4等于多少?

2.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从这节课起,我们要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

学生观察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每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3 .⑴用加法计算: 0.2十0.2 十0.2 十0.2 十0.2 =0.8 (元)

用乘法计算: 0.2元=2角2×4=8(角)=0.8(元)0.2×4=0.8 (元)

(2)讲解意义。

问:0.2×4表示什么?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小结得出: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讲解计算法则。说说0.2×5的意义。

讨论、讲解算理。

(4)归纳揭示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5)指导学生看书。

4. 根据题目信息,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你能用乘法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后计算出答案。

全班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算理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练

2.讲一讲下面各式所表示意义。

7.8×5 0.65×14 3.125×18

3.涂一涂

0. 3 × 4= 5 × 0.03= 0. 01 ×1 0=

4. 你能计算6×2.5吗,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5.完成课本1、2题学生展示汇报,教师提问0. 01 ×1 0=表示的意义?0. 01 ×50=呢?0. 01 ×1 00=呢?

四、小结。

今天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计算法则。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全课小结,质疑问难,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买文具

用加法计算:

0.2十0.2 十0.2 十0.2 十0.2 =0.8 (元)

用乘法计算:

0.2元=2角

2×4=8(角)=0.8 (元)

2×4=0.8 (元)

小数乘整数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点搬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1课时

教材简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5—37页。教科书利用动物餐馆的情境,围绕“小数点搬家”的活动,引导学生展开了规律的探索。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2.使学生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概括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计算小数乘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投影等。

学生准备练习本

补充修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2.3+4.3=

3.6-0.4=

9.8-4.6=

10×0.6=

5×0.4=

0.03×10=

二、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情境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

谁能以故事的形式描述上面发生的事情。

小组讨论:怎样来讲故事。

全班汇报,以故事的形式表述小组的理解

小数点向哪边搬家?使蚂蚁餐厅从很多顾客到一个客

人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汇报:小数点向右搬家,因为蚂蚁餐厅涨价

了,所以餐厅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后来一个人也没有。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组内讨论

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组内成员的想法。

分享展示孩子们的想法

以0.01为例向右移动一位、两位后小数分别发生了什

么变化?

小组内展开研究,然后把研究的过程和结论在全班同学

面前进行交流。

师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2.创设情境:一个客人也没有,小蚂蚁特别伤心。热

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回搬,这时快餐厅价格

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观察价格由1.00元依次变化为0.1元、0.01元。你发

现了什么?

提问:根据刚学习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你知

道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3.出示36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指导。

三、探究结果汇报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小数点向右一位相当于扩大了10倍,向左移动一

位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1/10,掌握小数点移动和小数乘除

法的联系。

板书设计小数点搬家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

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

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点搬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

教材简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5—37页。教科书利用动物餐馆的情境,围绕“小数点搬家”的活动,引导学生展开了规律的探索。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2.使学生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概括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计算小数乘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练习本

补充修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是借助元、角、分的现实模型和面积直观模型,

进一步感受小数点移动一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2题借

助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从小数意义的角度进一步感受小数点

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完成练一练第3、4、5题。

这3道题都是运用规律进行计算。第3题是运用规律直

接进行计算每组的算式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第4题是结

合解决问题运用规律;第5题是运用规律查找原因,进一步

明确运用规律进行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一练第6、7题。

这两道题是熟练运用规律进行计算及解决问题。

三、拓展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32.8÷()=3.28

()÷100=2.4

()×1000=35.9

2.13×()=2130

2.一个数先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扩大100倍,又缩

小1/1000是0.036,这个数是多少?

四、小结

板书设计小数点搬家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32.8÷( 10 )=3.28

(240 )÷100=2.4

(0.0359 )×1000=35.9

2.13×( 1000 )=2130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街心广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材简析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是小数乘法计算的关键之一,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小数的面积模型,探索简单的小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探索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个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法则,懂得乘数是带小数的小数乘法意义,

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小数乘法,明确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小数乘法。通过观察,理解积与因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作业本等学习用具。

补充修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

0.86×10=

3.5÷100=

你会计算上面的算式吗?能说说理由吗?

学生回顾知识后回答。

0.86×10就是把0.8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5÷100就是把3.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小数的乘法。

二、自主探索

出示一张测量表:这是小强学习测量以后,课外测量的几组数据。你能根据这些数据算出它们的面积吗?

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

花坛:长3米宽2米

地板砖:长0.3米宽0.2米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汇报。

2.教师板书出3个算式:街心广场:(1)30×20=600平方米

花坛:(2)3×2=6平方米

地板砖:(3)0.3×0.2=?

三、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

1.讨论:礼堂面积和屏幕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总结:长与宽都扩大10倍,面积扩大——100倍;

长与宽都缩小10倍,它的面积就缩小100倍。缩小100倍

也可以说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3.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来比较屏幕和地板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4.地板砖与屏幕相比,长和宽都缩小了10倍,它的面积也就缩小了100倍。它的积也会缩小100倍。结果是

—0.06。

5.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吗?(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涂涂的方法来验证刚材的

结论是否正确。)

6.引导学生总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先把它们看成是整数来算,然后再确定积的大小。

四、尝试练习,再探规律。

1.试一试:根据第一算式求下面2个算式的积。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2.填一填:将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然后观察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

讨论)

3.汇报交流:第一位小数的位数与第二个小数位数加起来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4.根据上面的规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第2题。

5.完成剩下了练习题。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街心广场

30×20=600

3×2=6

0.3×0.2=0.06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数扩大1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另一个数也扩大1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积就扩大10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0)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包装(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一)

教材简析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41页的内容。主要围绕解决包装中的实际问题,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会利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要让学生学会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2.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

教学难点 1.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

2. 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作业本等学习用具。

补充修改教学过程一、提供信息,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课件出示0.96×7和0.02×0.9,不计算你能快速

说出他们的积的小数位数吗,为什么?

2.课件出示第40页情境图。

笑笑要过生日了,同学们都在为她准备生日礼物。可是

在准备生日礼物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你能替他们解

决吗?

提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先让学生读书上提供的包装信息,再讨论“包装纸:每

米2.6元,彩带:每米0.85元”是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根据第一条信息提出问题:包装一个礼品

盒用纸0.8米,需要多少元?

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

的位置。

4.引导学生根据第二条信息提出问题:包装一个礼品

盒用彩带2.4米,需要多少元?

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

的位置。

5.小结竖式计算方法。

二、练一练:

1.第1题:给下面各题的乘积点上小数点。

2.第4题: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

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

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3.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估计,再实际算出3.8千克

香蕉需要多少元。25元钱如果够买3.8千克香蕉,还剩多少

元?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4.第6题:学生独立解答

5.作业:第2、3题。

三、总结。

通过刚才学习小数乘法竖式计算,大家有什么收获?

归纳总结反思。

板书设计包装(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一)

2 . 6------------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 6

×0 . 8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8

2. 0 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2 0 8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蚕丝(小数乘法竖式计算二)

教材简析本节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43页的内容。本课围绕蚕在不同的季节吐丝情况的相关资料。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并没有本质区别,掌握小

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号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掌握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

2.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作业本等学习用具。

补充修改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古诗李商隐的《无题》

这首诗写一个闺中女子相思落泪的哀怨,你知道是哪一

句吗?

2.提到春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蚕丝,同学们,你们知道

吗?春蚕和秋蚕吐的蚕丝是不一样的。,请看情境图的信息,

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提数学问题。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

米?

3.要求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需要哪些条

件?该怎样列式?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二、自主探索

1.估一估。

在计算1.2×1.25之前,先估算一下,1.2×1.25的积

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学生独立估算,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2.算一算。

你能笔算1.2×1.25吗?笔算1.2×1.25又要注意什么

呢?

巡视指导列竖式有困难的孩子

说一说列竖式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

尝试笔算1.2×1.25

3.一条丝巾的质量大约多少克?怎样列式?

学生同桌讨论后列式。

学生独立书写竖式。

小结小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一般让小数和整十数或整

百数的非零数对齐,所以上面的竖式可以怎样写?

4.出示教材第42页最下面的例题。

教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填一填,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5.同学们你们能再举个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

小组之间彼此谈论,集体订正,再次剖析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4题。

讲练结合,集体订正。

2.完成练一练的5—6题。

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小结

板书设计蚕丝(小数乘法竖式计算二)

1.2×1.25=1.5(千米) 0.35×300=105(克)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手拉手(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1

教材简析本节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4—45页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

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围绕学生献爱心的情境提出了不同水平的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手拉手中的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任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教学重点 1.掌握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作业本等学习用具。

补充修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课件播放希望小学的学习条件的图片。

看到以上情境,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观察,看图畅谈感想。

虽然希望小学学习条件艰苦,但是哪里的学生对杜顺,

对学习都有强烈的渴望。通过对比,我们的学校有多媒体等

教学设施,我们好幸福啊!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我们又

要做些什么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

2.同学们都很有爱心,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

更加努力。某班同学们也和咱们班同学一样有爱心,他们帮

希望小学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

3.出示教材第44页情境图。

你知道他们都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了那些学习用品

和课外读物吗?

学生看情境图后回答。

二、自主探究

1.淘气要给希望小学的3明同学分别买1本练笔本和

1个铅笔盒,一共要话多少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求

四年级上下册数学公式汇总

小学四年级上、下册数学公式 四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3、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圆形叫角。 4、小于90度的角叫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5、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6、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都是计数单位。 7、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8、两条直线相交可以组成四个角。 9、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10、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1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12、在同一个平面内,不想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3、所有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14、像1、2、3、4、5、6......这样一个一个的数,都是自然数。 15、一颗也看不见,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6、5的倍数,个位上不是5,就是0 。 17、一个数它各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那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18、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19、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0、2、3、5、7、都是质数。 21、1是每个数的因数,而且是最小的一个。 22、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它自己。 23、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24、把一个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25、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 26、一组数据出现最多的那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7、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 28、4、6、8、9、10都是合数。 29、乘数也叫做因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30、如果a表示一个数,b表示一个数,那么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 即: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如果a、b、c分别表示任意一个数,那么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 31、正方形的周长=x+x+x+x 可以写成4x 正方形的面积=x.x ,x.x可以写成2x,2x读作x的平方 如果用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可分别写成: C = 4x S = x.x或S = 2x 32、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如果a、b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a×b=b×a 如果a、b、c分别表示任意一个数,那么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 即:三个数相加,先让前两个数相加,或先让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学校:虹桥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1)班 任课教师:唐玉琼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 【例题】: 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 【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在乘法算式中,0乘以任何数都得0;1乘以任何数都是任何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任何数除以1都是任何数。 ★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例题】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 【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 【重点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 0 = a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 - a = 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 0 = a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 X 0 = 0 ★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字母表示:0 ÷ a = 0 (a ≠ 0)★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字母表示:a ÷ a = 1 (a ≠ 0)★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字母表示:a ÷ 0 此式错误,不成立【例题】: 计算: 0÷27+5×0+4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2) 一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 (8) 二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 (15) 二分数除法《分数除以分数》 (19) 二分数除法《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23) 三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7) 三百分数《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34) 三百分数《生活中的百分数》 (41) 四解决问题《实践活动设计存款方案》 (47) 四解决问题《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51) 四解决问题《工程问题》 (56) 四解决问题《银行存款》 (62) 四解决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67) 五圆《实践活动跑道中的数学问题》 (80) 五圆《圆的认识》 (85) 五圆《圆的周长》 (90) 五圆《圆的面积》 (95) 五圆《扇形》 (99) 《六扇形统计图》 (104) 八总复习《圆》 (109)

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实际入手使学生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知道计算时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过程目标:通过探索、交流、比较。培养学生的类推、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义。 3、情感性目标: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2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法则。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新课 1、直接写得数 ⑴ 2个8相加 2×8=16 5个12相加 5×12=60 10个0.9 10×0.9=9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 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四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1、米和厘米的认识 2、实践活动(1) 3、表内乘法和除法(1) 4、观察物体 5、平移与旋转 6、表内乘法和除法(2) 7、统计和可能8、实践活动(2) 9、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生喜欢且自己能够看懂的连环画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划定长的线段。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联想、推理在探索与交流中编出6-9的乘法口诀。结合生活实际引出乘、除法计算的两步式题,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两步式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会读、会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的个部分名称,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正确的口算,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概念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评议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通过创生情境,学生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初步学会有意识的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筋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有调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能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运用有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会利用口诀求积,求商,能较迅速的用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组织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恰当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线段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统计 营养午餐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总复习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 划 一、学情分析 四(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5.7,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8.7%。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包括:1.四则运算 2.观察物体(二)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图形的运动(二) 8.统计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金桥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2)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2) 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 (3) 混合运算 (4) 第四课时有关0运算 (5)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6) 第一课时位置与方向 (6) 课题:画方位图 (8) 课题: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9)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1) 加法交换律 (11) 加法结合律 (14)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第三课时) (15) 课题二:乘法分配率 (16) 课题:简便运算 (18) 简便运算(二)教学设计 (20) 《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21) 课题:营养午餐 (23)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7) 课题一:小数的意义 (27)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8)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教案 (30) 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32)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5)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5) 第五单元三角形 (37) 课题:三角形的特征 (37) 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分类(第三课时) (39)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一课时) (42) 第五单元:图形的拼组(第一课时) (44)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47) 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49)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运用 (51) 第七单元统计 (53)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54)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 (54) 课题: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二) (56)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一)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一年、月、日《年、月、日》 (2) 二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9) 《三吨的认识》 (14) 四解决问题《连乘连除乘除混合问题》 (18)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和面积单位》 (25)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1)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5)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实践活动围绿地》 (43) 六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 (49) 六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发》 (54)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 (57)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63) 八认识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八个方向》 (73) 《九整理数据》 (79) 十数学百花园《比较》 (88) 十数学百花园《合理安排时间》 (92) 十一总复习《年、月、日》 (97) 十一总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2) 十一总复习《认识方向》 (110)

一年、月、日《年、月、日》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的记住每个月及 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 想方法 2学情分析 “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 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 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运算律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图形的平移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d16233936.html,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d16233936.html,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d16233936.html,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第十单元………………………………………………………………总复习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整理(含四年级数学上下册全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13、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 =1000000厘米=1万米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大小的比较: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新课标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案

数学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 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 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 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 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1、能在老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 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第一单元:数学就在我身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感受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熟悉学校的环境,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0 图片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学校:虹桥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1)班 任课教师:唐玉琼

目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十单元………………………………………………………………总复习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13

_数学教案(第六册)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六册 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备课 体现新课标思想: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他们能够学数学,爱数学,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3、在解决生活实际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积极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改力度。在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共有十二个单元:(1)乘法;(2)实际问题;(3)实践活动1;(4)年、月、日;(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6)实践活动2;(7)平移、旋转和对称;(8)分数的初步认识;(9)小数的初步认识;(10)方向与路线;(11)统计初步知识;(12)总复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10和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会用两步计算解答连乘、先除后乘(或再除)与先乘后除等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调查租车价钱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租车的价钱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考虑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去想。 5、运用所学的乘法计算租车要用的钱数和购买饮料要用的钱数。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每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7、鼓励学生借助网络、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季度、世纪等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8、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9、使学生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通过学习长、正方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1~4页例1及P5做一做1、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鸟语花香、晴空万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课件出示) 美吗?(美)欣赏图片。 (二)情景延伸复习旧知 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从图上可以知道:滑冰区有72人,滑水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 2、交流、反馈 同学们真棒!根据三条信息就可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 (三)学习新知算法探究 同学们,咱们到滑冰场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下面请听滑冰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你们也进去看一看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 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反馈交流。 (1)72-44=28 (2)72-44+85=113 28+85=113 72-44表示什么?28+85又表示什么? 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方法(2)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4、运用方法(2)列式。 如果老师把题目改一改,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8人,又进来50人,下午离开37人,现在有多少人呢? 请学生自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78+50-37 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5、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这两题以后我们来观察这两题的计算顺序,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有加有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四)巩固新知总结评价 “冰雪天地”参观得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到学校去了。路比较远,咱们就乘公交车吧! 1、(课件出示)咱们在“城南站“上车,公交车上原有乘客36人,下车12人,又上车15人,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下册概念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概念、公式、进率等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验等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得含义;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得计算方法,探究长方体、正方体提及得计算公式;掌握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得表面积、体积与容积得计算方法;掌握体积、容积得计量单位,会进行体积或容积单位间得换算。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较复杂得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得特点与作用。 使学生了解整除、因数与倍数得含义,知道整除与除尽得联系与区别;掌握2、5、3得倍数得特征,能正确、迅速得判断一个数就是不就是2、5、3得倍数;认识奇数与偶数。 2、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治印数与分解质因数得概念,能正确地把较小得合数分解质因数。使学生理解互质得意义,会判断两个数就是不就是互质;掌握求两个数得最大公约数与求两、三个数得最小公倍数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分数得意义及分子、分母得含义,掌握分数与除法得关系,会比较分数得大小,人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得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与通分。在理解分数与小数关系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得互化。 5、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得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得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得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得分数加减法并会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分数加减法得简便运算。 过程方法目标: 1、联系学生得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操作学具,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 2、指导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掌握比较复杂得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得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得结果做出判断与预测。 3、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等,激发学生得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得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4、通过学生主动地观察、操作、推理与交流,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得能力。【该文件来源[一起学习网] 、17xxw、】 5、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分数加减法得算理与算法得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得计算能力,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与应用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得空间观念,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得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得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得兴趣与意识,体会数学得应用价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得学习习惯与认真负责得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 生产、生活中得问题得作用。 3、组织学生参与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得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得能力,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得地位与作用,增强统计意识。 4、通过“因数与倍数”得教学,使学生知道事物就是互相依存得,受到“对立统一”观点 得启蒙教育。 5、结合计算与解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得学习习惯。通过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得教学,初步树立矛盾转化得思想。 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建立体积(容积)概念,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得形成。 2、求两个数得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