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复习资料

遗传学实验复习资料
遗传学实验复习资料

1.什么是减数分裂?主要有哪些特征?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这一过程的特点是:连续进行两次核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四个核,每个核只含单倍数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

少一半,所以称作减数分裂。另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别长,而且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等。

2.在哪些器官中可以观察到减数分裂?其中哪些是理想的实验材料?

在适当的时期采集植物的花蕾或动物的精巢。蚕豆花蕾,短脚斑腿蝗精巢。

3.在减数分裂制片时,选择合适的时期尤为重要,以蚕豆花蕾为例说明选择过程。

1)取已固定好的花序,按其花蕾大小,排列在小培养皿中2)拨开花蕾,先取中等大小的花蕾,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3)加一滴醋酸洋红在花药上,用镊子夹碎花药壁,散出花粉母细胞4)加盖玻片,吸干周围染色液,用拇指适力下压5)镜检

4.在植物体的哪些部分可以观察到有丝分裂?其中哪些是制片比较理想的实验材料?

高等植物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茎尖、根尖、形成层等分生组织。洋葱根尖,蚕豆根尖。

5.什么是固定?我们所做的实验中,最常用的固定剂成分是什么?

固定是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固定剂迅速透入组织和细胞,将其杀死,使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但在形态结构上尽量保持原来活着时的完整和真实状态,如细胞内染色体的分裂形态。同时固定更易于染色,可以较清楚的显现细胞在生活时不易看清的结构。

卡诺固定液: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现配现用)。

6.植物根尖染色体制片中,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冰冻预处理,药物预处理。对标本进行预处理,固定染色体,使其停留在某一时期便于观察。

药剂处理:可以用作染色体预处理的化学药品,主要有生物碱、甙类、酸类及其他物质;最常用的化学药品有秋水仙素、8-羟基喹啉及对二氯苯。

其作用是:①阻止或破坏纺垂体微管的形成,由于没有纺垂体的作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被阻

抑在细胞分裂中期阶段,从而累计比较多的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图象。②促进染色体浓缩变短,减少染色体之间相互缠绕重叠,有利染色体的高度分散。③改变胞质粘度,促进染色体清晰,促进细胞质清洁。

7.植物根尖的解离主要有哪两种方法?简述其主要程序。

酸水解:一般采用盐酸解离。用盐酸解离因材料不用而不同。洋葱根尖用0.1mol/L盐酸在60°C 下处理8min,蚕豆根尖用上述浓度温度时间延长15min。之后用70%酒精清洗几次,把残留的酸洗掉以免影响染色体着色。

酶处理:将固定的洋葱根尖用0.1mol/L的醋酸钠洗2次,然后放入酶液中(2%果胶酶和1%纤维素酶等量混合),在25°C恒温箱中处理1.5-2.5h,此时根尖较柔软,将根尖取出,用0.1mol/L醋酸钠洗2次,再放入60°C0.1mol/L盐酸溶液中水解2min。最后用45%醋酸钠清洗根尖。

8.植物根尖压片过程要注意哪些方面?

取一染色的根尖臵于载玻片中央,用吸水纸洗去多余的溶液,加1滴新鲜的染液,盖上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上盖上一些吸水纸,应以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固定盖片的位臵,用铅笔或橡皮轻轻敲打,使细胞核染色体均匀分散。

9.植物根尖的解离有何目的?酸解离有何优点?

目的是使分生组织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水解掉,并使细胞壁软化,便于压片. 酸解离优点是较酶水解速度快,强度大,但用酸处理后,必须要用70%酒精清洗,把残留的酸洗掉,以免影响染色体着色。

10.低渗处理的作用是什么?试说明这种处理的关键步骤。

使红细胞解体,白细胞膨胀,染色体分散。

取5ML 37°C低温的0.075M KCl溶液加入离心管中,用滴管轻轻冲打成细胞悬液,放入37°C 温箱中静臵20min。

11.果蝇唾腺染色体有哪些形态特征?

果蝇唾腺染色体比果蝇的其他体细胞染色体要长100-200倍,体积大上千倍,故有称巨大染色体。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聚集在一起形成染色中心,因此唾腺染色体不但能进行配对,且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聚集在一起形成染色中心,因此唾腺细胞染色体形态不是8条个别染色体,而是由染色中心向空间伸展的5条长臂和1条短臂构成。还表现出有明显的横纹,数目和空间排列是恒定的,代表着一些基因的位臵,具有种的特异性。

12.果蝇杂交试验中,亲本为何要用处女蝇?如何收集?

只有亲本是处女蝇才能保证雌蝇的生殖器里无精子,若非处女蝇则可能使果蝇后代不是所用雄蝇交配得来的。

一般来说,刚羽化出来的果蝇在12小时之内是不进行交配的,所以这段时间内选出的雌蝇即为处女蝇。为保险起见,可在羽化后10h内挑选。

13.秋水仙素处理为何可以诱发多倍体的形成?

秋水仙素的诱导作用在于阻止有丝分裂细胞纺锤丝的形成,但对染色体的结构和复制无显著影响。若浓度适合,药剂在细胞中扩散后,不致发生严重的毒害,这样纵裂为二的染色体不能向两极分开,因而便产生了染色体加倍的核。当药剂作用消除后,由于多倍体细胞继续分裂,便得到多倍体组织,以后则产生新的多倍体植株。

14.扼要叙述空气干燥法制片的步骤。

滴片后,不加热或任何处理,使载片在室温下自然干燥的方法。收集细胞—细胞经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处理—离心—充分固定—滴片。(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自1m高处滴在冰冻的载玻片上,一片1-3滴,晾干,收存)

15.可用于常规核型分析的中期分裂相要具备哪些因素?

染色体清晰,数目为46条,大小合适,分散度合适,背景干净

16.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中,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肝素钠和双抗分别有何作用?

外周血淋巴细胞是不能增殖的分化细胞群,在体外无菌培养条件下,若于培养基中植物凝集素(PHA)则可刺激处G。期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重新有丝分裂的能力,经一段时间的培养即可获得大量分裂期细胞以供染色体分析。

秋水仙素(或秋水酰胺)可通过干扰微管组装而抑制纺锤丝形成,使细胞分裂顺利进入后期而停滞于中期,从而可在短期内积累大量最适于进行染色体分裂中期分裂相。此外,秋水仙素还能使染色单体缩短、分开,使染色体呈现明显形而利于辨认。

肝素,主要起抗凝血作用

双抗,为防止培养时期细菌的污染

17.果蝇雌雄(成虫期)鉴别最主要或最准确的方法是什么?

最准确的是看性梳,性梳是雄果蝇的第二性征,雄果蝇的第一对前足的第一个跗节上,因形状与梳头的梳子非常相似,又与性别有关而得名。雌果蝇没有这个结构。但是性梳这一性状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除了性梳之外,还有一些其它性状都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具体如下:

雄蝇,个体较小,腹部条纹3(腹片4片),腹部末端圆钝,颜色深。

雌蝇,个体较大,腹部条纹5(腹片6片),腹部末端尖,颜色浅。

18.本学期我们做了哪些遗传学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你了解和掌握了哪些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

本学期一共做了六次遗传学实验分别是:

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观察:通过本次试验掌握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2.减数分裂制片及染色体行为观察:掌握减数分裂制片方法。

3.果蝇生活史及性状观察:掌握试验果蝇的饲养管理技术。

4.果蝇的唾液腺染色体制片及观察:掌握解剖果蝇幼虫、分离唾腺的方法,掌握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技术。

5.植物多倍体激发、制片及观察:掌握了植物多倍体人工诱发技术及多倍体鉴定方法。

6.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制片:掌握了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悬浮培养法与人体细胞染

色体标本的制备和核型分析的方法,学会了人体细胞遗传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9.植物染色体制片时,我们使用的是什么染色液?人类染色体染色时我们使用的是何种染色液,如何配制?

植物染色体制片时使用的是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

人类染色体染色时我们使用的是吉姆萨染液(Giemsa),配臵:称Giemsa粉剂

1g臵研钵中,加少量甘油研磨至无颗粒为止,再加入甘油共50ml,放在56℃~60℃的温箱或水浴内12h,促使溶化。冷却后加入甲醇50ml,室温放臵2~3d后,过滤使用。同时将Giemsa原液1份加片pH7.4的磷酸缓冲液9份稀释,或在10ml 磷酸缓冲液(pH7.4)中加入10~15滴Giemsa原液,应随用随配。

20.核型分析有何作用?

是细胞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研究染色体形态、结构、功能的相互关系,可根据染色体数目变异判断病因。

核型分析对于人类医学遗传研究及临床应用都有重大意义。如肿瘤细胞的核型分析已被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愈后极药物疗效的观察;通过培养后的淋巴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核型分析,可以对人的染色体疾病进行诊断,而对培养后的羊水中胎儿脱屑细胞或胎盘绒毛膜细胞的核型分析则可用于胎儿性别及是否患有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

21.微核检测有何作用?

微核试验在对外来化合物(如药品、食品添加剂、农药、化妆品、环境污染物等)遗传毒性和职业暴露人群遗传损害监测和现场生态环境检测方面,在诊断和预防肝癌、食管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微核试验最大的优点是经济、简单、快速,而国内外大量的对试验研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该方法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与经典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基本相当川。因而,特别适合作为大量化合物和现场人群初筛的实验方法。

22.当你进行果蝇性别鉴定时,果蝇苏醒了,你如何处理?

应迅速将果蝇放入麻醉瓶中继续麻醉

23.如何获得果蝇唾腺?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细节?

把载玻片放在双筒解剖镜下,其上滴上一滴生理盐水。取幼虫臵于生理盐水中,两手各握一枚解剖针,以左手的针压在幼虫末端1/3处,固定幼虫,右手的针尖压住幼虫头部,用适当的力向前拉,把头部和身体拉开,腺体即随之而出。

注意要一次把腺体拉出,防止拉到一半头部再缩回去。

24.果蝇麻醉使用何种试剂?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判断果蝇死亡?

使用的是乙醚。

使用时应注意避免泄露,做麻醉瓶的时候将乙醚滴到麻醉瓶的棉花球上。

当果蝇翅膀外展45°时说明果蝇已经死亡。

25.双线期可以看到交叉,这种现象有何种遗传学意义?

增加变异种类、增加群体遗传多样性,是染色体上基因连锁和互换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指导 实验1 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实验1.1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制片与观察 目的要求 学习和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技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及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 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植物体细胞进行的一种主要分裂方式。有丝分裂的目的是增加细胞的数量而使植物有机体不断生长。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能准确地进行复制,然后能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在根尖、节间、茎的生长点、芽及其它分生组织里进行。将生长旺盛的植物分生组织经取材、固定、解离、染色、压片等处理即可以观察到细胞内的有丝分裂图象。如若需要进行染色体计数,则需进行前处理,即取材之后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阻止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这时,染色体不排到赤道板上,而是散在整个细胞质中。这十分便于对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进行观察。 试剂和器材 1材料 均可以大蒜(Allium sativum 染色体数目2n=16)、玉米(Zea mays 染色体数目2n=20)、洋葱(Allium cepa染色体数目2n=16)或蚕豆(V icla faba染色体数目2n=12) 等根尖为实验材料。 2试剂 95%乙醇、冰乙酸、石炭酸品红、l mol/L HCl。 3器材 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单面刀片、镊子、培养皿、量筒、吸水纸。 操作方法 1生根 植物根尖是植物的分生组织,取材容易,操作方便。植物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因此,它是细胞有丝分裂相制备与观察的理想选取部位。大蒜、洋葱易于在水培、沙培、土培条件下生根。采用水培时要注意在暗处培养,以满足根生长条件,使根系生长旺盛。玉米和蚕豆种子可先用温水浸泡1天之后,再转入铺有多层吸水纸或纱布的培养皿中,上面盖双层湿纱布置于24~26℃温箱中培养,每天换水二次。 2取材 待根长至l.5~2.0 cm时,将根取下。若实验只需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时期的特征,可将根尖直接放入Carnoy固定液(95%乙醇:冰乙酸=3:1)中固定;如果要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则必须对根尖进行前处理后才能固定。取材和固定必须要在细胞分裂高峰期进行,即分裂细胞占细胞总数最大值时进行,这样分裂细胞比例大,便于选择和观察。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其细胞分裂高峰的时间是不同的。大蒜和洋葱的细胞分裂高峰期通常

遗传学实验

实验一果蝇遗传性状的观察 背景知识 果蝇是在世界各地常见的昆虫,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Drosophila)。果蝇属有3000多种,我国发现800多种,遗传学研究中通常用的是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果蝇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它形体小,生长迅速,繁殖率高,饲养方便;世代周期短(约12天即可繁殖一带);突变性状多;染色体数目少,基因组小;实验处理十分方便,容易重复实验,便于观察和分析。果蝇的遗传学研究广泛而深入,尤其在基因分离、连锁、互换等方面十分突出,为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果蝇仍然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果蝇的基本特征及鉴别雌、雄果蝇的方法,熟悉常见突变型。 2.了解果蝇生活周期特征及各阶段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材料 野生型和几种常见的突变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三、仪器设备 双筒立体解剖镜,培养瓶(粗平底试管或牛奶瓶)及麻醉瓶(与培养瓶一致的空瓶),白瓷板,毛笔。 四、药品试剂 乙醚,玉米粉,酵母粉,蔗糖,丙酸。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生活周期的观察 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其完整的生活周期可分为4个明显的时期,即卵、幼虫、蛹和成虫(图1-1)用放大镜从培养瓶外即可观察到这4个时期,也可取出用立体解剖镜仔细观察。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关系很密切,低温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减低,高于30℃使果蝇不育甚至死亡。果蝇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25℃培养条件下果蝇从受精卵到成虫约10天,其中卵和幼虫期5天,蛹4天。成虫果蝇在25℃时约成活15天。 卵:受精卵白色,椭圆型,腹面稍扁平,长约0.5mm,在前端背面伸出一触丝,他能使卵附着在事物上。 幼虫:受精卵经24h就可孵化成幼虫,幼虫经2次蜕皮到第3龄期体长可达4~5mm。肉眼观察可见幼虫一端稍尖为头部,上有一黑色沟状口器。 蛹:幼虫4天左右即开始化蛹。化蛹前3龄幼虫停止摄食,爬到相对干燥的表面(如培养瓶壁),渐次形成一个菱形的蛹,起初颜色淡黄、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成深褐色,此时即将羽化。 成虫:刚从蛹壳中羽化出来的果蝇,虫体较肥大,翅还未展开,体表也未完全几丁质化,所以成半透明的乳白色。透过腹部体壁还可以观察到消化道和性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简介 课程名称:遗传学实验 课程性质:随课实验 课程属性:基础课 学时学分:学时16学分1 面向专业: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遗传学实验是生物学所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同时也是为了配合遗传学的教学而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本课程由基础操作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构成,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验证遗传学理论、并初步掌握遗传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从个体、细胞水平揭示遗传学的基本现象与规律,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并初步掌握现代遗传学实验操作技能,熟悉遗传学分析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进行遗传学创新性研究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二、实验项目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果蝇的培养及生活史和形态观察 小鼠骨髓染色体的制片及观察 人群中基因频率的调查 人类巴氏小体观察 三、有关说明 1、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 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后续课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人类遗传学 平行开设课程:细胞生物学 2、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刘祖洞江绍慧遗传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二版 (2)主要参考书目 ①张文霞等编遗传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②张贵友等编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实验一1、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及观察(3学时) 一、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2. 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3. 掌握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及观察 〖目的和要求〗 本次实验通过对植物根尖的制片和观察,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对植物组织、细胞的固定、离析和压片方法,了解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情况,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细胞均等增殖的过程, 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都能复制一份, 然后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所含的染色体在数目,形态和性质上均是相同的,在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均存在着有丝分裂。分生组织→固定→解离→染色→压片→观察(间期、早期、中期、后期、末期) 〖材料和方法〗 洋葱或大蒜或种子根尖 水浴锅、显微镜 卡诺氏固定液、石炭酸品红(或醋酸洋红)染色液,1N盐酸(或0.5%果胶酶+纤维素酶),秋水仙素(0.1%)1、取材:大蒜、洋葱根尖,恒温箱

遗传学实验常考题

遗传学实验考题 1、固定植物材料的卡诺氏(Carnoy)固定液配方是什么? 配方:无水酒精3份:冰醋酸1份或无水乙醇6份,氯仿3份,冰醋酸1份 2、固定动物材料的卡诺氏(Carnoy)固定液配方是什么? 3、有丝分裂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一种常见方式,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当中。这一过程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一次,结果形成两个核,分裂为两个细胞,每个核中含有二倍体的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不减半。 4、有丝分裂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目的:①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 ②掌握植物有丝分裂样品的制备方法,学会观察各 种有丝分裂的细胞 5、制作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自来水浸泡蚕豆(1 至2天)——萌发3~4天——取根尖

(1~1.5cm)秋水仙素处理——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4小时,70%的酒精保存(4°C)(水洗)——0.1mol/L HCl 水解(60。C8至10分钟)——洗后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20分钟)——压片法制片,观察(低倍到高倍) 6、制作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时需用哪些工具、器皿?用具:镊子,培养皿,温度计,温浴锅,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等。 7、制作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时需用哪些药品和染液?盐酸,碱性品红,改良苯酚品红染色酒精,秋水仙素,卡诺氏固定液 8、减数分裂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原理:在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一个二倍体到单倍体的减数分裂过程:动物的精巢分化出精母细胞,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倍染色体的精子。对精母细胞分裂过程的观察,可用来了解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遗传学实验-英文

Genetic Experiment Course code:81070100 Course Title:Genetic experiment Credit: 1.5 Semester classes:5 Teaching object: Profession of al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biology Pre-course: Biochemistry Microbiology Cell Biology Course Director: Zhang Jianmin . Title: Professor. Course Description: The object chiefly include experiments testing basic theory (the meiosis, three basic laws of the Genetics) and branching object (basic experiments of the inheritance of microorganism, the inheritance of quantitative character, the inheritance of population, the inheritance of human, the molecular inheritance and so on). As the students do the genetic experiments and study basic theory so that their ability to analyse and to solve a problem can heighten. Courses assessment: Course final results= Usually results multiplied by 70% + Examination results at the end multiplied by 30%. Designated teaching: Liu Zudong Jiang Shaohui. “Genetic Experiment” 1992.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 list of reference books: Yang Daxiang. “Genetic Experiment”.2004, Beijing. Science Press.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指导

实验须知 一、实验课的目的 1.培养锻炼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科学作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技能,为今后学习和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3.培养学生爱好公物,爱护集体,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品质。 二、实验课要求 1.课前必须预习,了解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及意义,写出预习报告。 2.上课必须穿白大褂,带实验讲义和实验报告纸。 3.遵守实验室制度,注意安全(水、电、暖、强酸、强碱、有毒物质等)。 4.实验中要正规操作,动手动脑主动进行实验;掌握关键,力求得出准确结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及时做好记录;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结果。 5.在实验过程中不诉大声喧哗,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6.器材、药品等按规定使用,严禁乱用乱放。 7.爱护仪器,在实验过程中因个人未能安实验要求操作而导致的器材损坏,按规章制度进行赔偿。 8.实验结束后,相关器材要彻底清洗干净,放到指定原位。 9.废弃物按要求分类收集、处理。 10.值日生要打扫干净实验台、地面,并负责关好门窗、检查水、电等。 11.因故不能上实验者应有请假手续。

实验1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 一、实验原理 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二、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材料的固定方法和常规压片技术;观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三、实验材料 洋葱(Aillum cepa)根尖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用具:染色板,载玻片,盖玻片,指管,温度计,试剂瓶,滴瓶,镊子,解剖针,毛边纸。 2.药品:无水酒精,70%酒精,冰醋酸,对二氯苯或秋水仙素,醋酸钠,碱性品红,石炭酸,甲醛,山梨醇,二甲苯。 a卡诺固定液的配制:用3份无水酒精,加入1份冰醋酸(现配现用)。 b染色液的配制: 配方Ⅰ.石炭酸品红(Carbol.fuchsin),先配母液A和B。 母液A:称取3g碱性品红,溶解于100mL的70%酒精中(此液可长期保存)。 母液B:取母液A 10mL,加入90mL的5%石炭酸水溶液(2周内使用)。 石炭酸品红染色液:取母液B 45mL,加入6mL冰醋酸和6mL 37%的甲醛。此染色液含有较多的甲醛,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观察核分裂比较适宜,后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的配方Ⅱ,称改良石炭酸品红,可以普遍应用于植物染色体的压片技术。 配方Ⅱ:改良石炭酸品红。取配方Ⅰ石炭酸品红染色液2-10ml,加入 90-98ml45%的醋酸和1.8g山梨醇(sorbitol)。此染色液初配好时颜色较浅,放置二周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在室温下不产生沉淀而较稳定。 1N Hcl :浓HCl82.5ml→1000ml 五、实验说明 1.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生长点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根尖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方便。根尖由于取材方便,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材料,有些植物种子难以发芽,或仅有植株而无种子,也可以用茎尖作为材料; 2.植物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不尽相同,通常在十到几十小时之间,温度明显地影响分裂周期,对于一个不太熟悉的实验材料,最好在特定温度下长根,掌握有丝分裂高峰期,以便得到更多的有丝分裂的细胞。 3.预处理是降低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分散,防止纺锤体形成,让更多的细胞处于分裂中期。预处理的方法有低温预处理和药物预处理。(1)低温预处理将材料浸在蒸馏水中,放在1-4℃冰箱内离体处理24h。此法效果很好,对染色体无破坏作用,染色体缩短均匀,简便易行,各种作物都适用。(2)药物预处理:①0.05-0.2%秋水仙素溶液与室温下处理2-4h,对抑制纺锤体活动效果明显,易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且染色体收缩较直,有利于染色体结构的研究。②饱和对二氯苯溶液室温下处理3-5h,对阻止纺锤体活动和缩短染色体效果也较好,但对染色体小而多的植物来说不利于染色体的计数。③0.002-0.00mol/L8-羟基喹啉18℃条件下处理5-6h,可以引起细胞粘度的改变,导致纺锤体活动受阻,使中期染色体在赤道面上保持相应的排列位置。缢痕区也较为清晰。一般认为对中等或长染色体的植物较合适。④70ppm放线菌酮和250ppm8-羟基喹啉的混合液于25℃条件

遗传学实验设计

④红:绿=1∶0 (2分)厚:薄=3∶1 (2分)(注:只有比例,没有性状不得分) 例题2:果蝇的灰身、黑身由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但不清楚其显隐性关系。现提供一自然果蝇种群,假设其中灰身、黑身性状个体各占一半,且雌雄各半。要求用一代交配试验(即P→F1)来确定其显隐性关系。(写出亲本的交配组合,并预测实验结果) 答案:方案一P:多对灰身×灰身 实验结果预测:①若F1中出现灰身与黑身,则灰身为显性 ②若F1中只有灰身,则黑身为显性 方案二P:多对黑身×黑身 实验结果预测:①若F1中出现灰身与黑身,则黑身为显性 ②若F1中只有黑身,则灰身为显性 方案三P:多对灰身×黑身 实验结果预测:①若F1中灰身数量大于黑身,则灰身为显性 ②若F1中黑身数量大于灰身,则黑身为显性 3、确定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本思路:是否符合测交与自交的特殊比例、单倍体育种、花粉鉴定

结果结论:若符合,则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不符合,则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例题:果蝇的长翅对残翅、正常肢对短肢、后胸正常对后胸变形、红眼对白眼分别为显性,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X、Ⅱ、Ⅲ这3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 (2)果蝇性状中的残翅、短肢、后胸变形、白眼是由于导致的。 (3)已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能根据后代眼色就识别出性别的亲本组合(基因型和表现型)。 (4)实验室内有各种已知基因性和表现性的雌雄果蝇若干,请任意选取两对性状的表现型和符合要求的基因型,用一次杂交确定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用遗传图解表示推理过程) 答案: 4、确定显性性状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某一个体的基因型) 基本思路:6种杂交组合(如甲、乙为一对相对性状) 测交:甲×乙→全甲(纯合)甲×乙→有乙(杂合) 自交:甲→全甲(纯合)甲→有乙(杂合) 例题1:家兔的褐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四只家兔: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兔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的杂交后代全部为黑毛幼兔;乙和丁的杂交后代中有褐毛幼兔。 (1)用B-b表示控制毛色性状的等位基因,依次写出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______。 (2)用上述四只兔通过一次交配实验来鉴别丙兔的基因型,应选用______兔与丙兔交配。若后代表型______,证实丙为纯合体;若后代表型______,则证实丙兔为杂合体。 答案:(1)BB、Bb、bb (2)乙全黑色有褐色 例题2:猫的长尾和短尾是受常染色体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的。一只短尾雌猫的父本也是短尾型,但它的母本和同胞中的雌雄个体却是长尾型。 (1)这只猫的父本基因型为______;母本基因型为______。 (2)这只短尾雌猫的基因型与其父本基因型______。 (3)若用回交法判断出尾型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你采用的交配组合为______。如果回交后代有性状分离,______为显性;如果回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则______为显性。 答案:(1)dd或Dd Dd或dd (2)相同 (3)该短尾雌猫与父本回交短尾长尾 5、确定某变异性状是否为可遗传变异 基本思路:利用该性状的(多个)个体多次交配(自交或杂交) 结果结论:若后代仍有该变异性状,则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若后代无该变异性状,则为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遗传学实验Experiment of genetics 课程编号:1313013224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33 实验时数:33 学分:1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遗传学实验课是为加深学生对所学的遗传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遗传学实验理论和实验技术,巩固和验证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客观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培养21世纪教学和科研人员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动、植物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均有联系,所以在上述课开出后有利于该课的顺利开出。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 实验一、大蒜根尖的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各时期动态变化[1];细胞的固定、解离、压片方法[3]; 实验二、细胞的减数分裂 植物花粉形成中的减数分裂过程[1];染色体的动态变化[2];制备减数分裂玻片标本的方法和技术[3]; 实验三、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方法[3];显微摄影技术[1]; 实验四、果蝇生活史及形态观察 果蝇的生活史[1];果蝇几个突变型的形态特征[3]; 实验五、小白鼠骨髓染色体制片技术 小白鼠骨髓细胞制作染色体标片[3];空气干燥法基本技术[1]; 实验六、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剖取果蝇唾腺技术[3];制作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3];多线染色体的特征[2]; 实验七、果蝇的单、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三点测交实验 果蝇的杂交技术[3];统计处理方法[3];伴性遗传和非伴性遗传区别[1];绘制遗传学图的原理和方法[3]; 实验八、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

园艺植物遗传学部分实验指导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 一、原理 植物组织中绝大部分是核DNA,它和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在一起,以核蛋白(即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CTAB是一种阳离子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0.7mol/L NaCl)是可溶的,当降低溶液盐的浓度到一定程度(0.3mol/L NaCl)时从溶液中沉淀,通过离心就可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同蛋白、多糖类物质分开,然后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沉淀溶解于高盐溶液中,再加入乙醇使核酸沉淀,CTAB能溶解于乙醇中。 二、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1、仪器 水浴锅;混匀器;高速冷冻离心机;移液器;754紫外分光光度计;液氮罐;水平电泳槽;电泳仪;一次性手套;吸头;1.5 mL离心管。 2、材料与药品 植物材料,以幼苗、嫩叶含DNA高。 液氮;氢氧化钠;CTAB;Tris;氯仿;乙醇;RNA酶;硼酸;溴酚蓝;异戊醇;β-巯基乙醇;盐酸;异丙醇;EDTA;GoldView核酸染料;琼脂糖;甘油;DNA分子量标记(DNA marker)。 三、操作方法 (1)按1 g样品3 ml DNA提取液的比例,取相应的园艺植物叶片,加入DNA提取液后,在研钵中充分磨碎;取3ml左右研磨后的液样于5 mL离心管中,65℃水浴35分钟以上,其间颠倒混匀一次。 (2)加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溶液,上下颠倒摇匀后,10000 rpm下离心10分钟,取吸上清液于一新的离心管中。 (3)再加两倍体积的预冷异丙醇,上下颠倒混匀后,10000 rpm下离心10分钟,弃上清。 (4)用3 mL 70%乙醇洗涤沉淀,重复一次,在室温下倒置晾干。 (5)沉淀用100 uL TE溶液溶解,用TE(pH8.0)作空白对照,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260nm、280nm和230nm吸收值,计算A260/A230和A260/A280的比值,并换算出核酸的含量。 (6)琼脂糖凝胶板的制备 (7)加样:将样品与溴酚蓝按4:1的比例混合,用移液器缓慢加入凝胶样品孔中,点样量为每孔5 μgDNA。 (8)电泳:点样端接负极,电泳开始时,可用较高的电压,如100伏特,这样可使样品很快进入胶内,而减少样品扩散,待样品进入胶内即可保持每厘米5伏特左右的电压,DNA 在电泳中向正极移动。 当溴酚蓝的区带移至距凝胶底部1-2cm,停止电泳,当胶板为10-15cm的长度时,电泳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 (9)观察与鉴定

遗传学实验

第六章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作图 (试题及答案) 09生物02班杨亚琼20091052220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染色体作图:确定相互连锁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的过程即染色体作图。 2.MI模式和MII模式:MI 模式即第一次减数分裂模式。指基因与着丝粒之间没有发生交换时,一对等位基因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分开,这种分离称MI 分离,而把子囊孢子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形式称为MI模式。MII模式即第二次减数分裂模式。指基因与着丝粒之间发生了交换,交换后的等位基因要到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才分开,这种类型的分离称为第二次分离,子囊孢子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形式称为MII模式。 3.SSR:即简单重复序列。指一类由1~6个碱基组成的基序串联重复而成的DNA序列。如(GA)n,(GGC)n,(GATA)n等,代表重复次数,序列长度一般在100bp以下,其最大特点是在不同个体间长度的高度变异性。 4.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是指DNA探针直接与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上对应的同源区段杂交结合,杂交结果直接显示出与探针序列同源的区域在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上所处的位置。 5.单交换(single crossover)和双交换(double crossover):在一段染色体区域同时发生两次交换的现象称为双交换。由双交换形成的重组型配子称为双交换型配子。如果只发生一次交换,则称为单交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遗传规律考虑,基因重组途径可有( )和( )。 自由组合连锁交换 2.在同一个连锁群内任意两个基因之间交换值与这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有关,两个基因间距离越大,其交换值也就愈();反之,距离越小,则其交换值也就愈(),但最大不会超过(),最小不会小于()。 大小 50﹪ 0﹪ 3.番茄中,圆形果对长形果为显性,光皮果对桃皮果为显性。用双隐性个体与双杂合个体测交得到下列结果,光皮圆果24、光皮长果246、桃皮圆果266、桃皮长果24。a、杂合体亲本的基因连锁是相引还是相斥?()。 b、这两个基因的交换率为()。 相斥8.57 4.在链孢霉中,若某一基因与着丝粒相距10个图距单位,那么杂合体所产生的交换型子囊应为()。 20 5.染色体连锁遗传图的图距单位是(),物理遗传图的图距单位是() cM bp 6.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四级结构,是指(),(),(),() 核小体螺旋体超螺旋体染色体 7.常用的遗传标记主要可分为四类,分别是(),(),(),() 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 8.用真菌进行遗传学分析的最主要优点是() 真菌是单倍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子囊孢子呈线性排列,其排列顺序直接反映了四条染色单体的排列顺序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某一植物中,以AABBDD×aabbdd杂交,F1再与三隐性亲本测交,获得的Ft数据为:ABD20;abd20;abD20;ABd20;Abd5;aBD5;aBd5;AbD5;从这些数据看出ABD是(A)。

生物技术遗传学实验指导

目录 验一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实验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实验三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C显带技术 实验五核仁形成区银染技术 实验六人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实验七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 实验八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实验九微核检测技术 实验十ABO血型的测定及其基因频率的计算 实验十一苯硫脲尝味试验及其基因频率的计算 实验十二人类皮纹分析 实验十三遗传咨询 实验十四人类基因组DNA的提取 实验十五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实验十六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七PCR-RFLP技术 《遗传学》实验须知 一、医学遗传学实验目的和要求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是医学遗传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实验课有助于加深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2、复习有关理论内容。 3、熟悉实验的主要步骤。 4、初步估计和判定实验的可能结果。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实验所出现的现象与结果并及时记录。 2、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不一致,须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寻找出现误差的原因。 3、各种实验试剂用后放回原处,瓶盖封严,轻拿轻放。 4、使用微量加样器时,一定调整好取用量,按使用要求操作。 5、实验室应保持肃静,注意清洁卫生,实验中用过的废弃物品要及时清理,避免堵塞下水管道。 三、实验后的注意事项 1、实验后,整理清洁所用仪器、设备,注意放回原位,以备下次使用。 2、如有仪器损坏,要及时填写破损报告,并报告老师。 3、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并关闭门、窗、水、电。 四、实验室的意外处理 实验室如遇着火、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必须镇静做紧急处理,并立即报告老师。 1、着火:如遇酒精灯推倒或其它原因着火,首先将一切易燃品移至远处,然后用水扑灭或者切断电源。 2、火伤:皮肤被火灼伤,用烫伤软膏涂抹,如伤势较重,立即送医院治疗。 3、如有毒药品泼溅到皮肤上,如EB,同位素等,应用大量清水进行清洗,必要时,去医院处理。. 4、割伤出血:遇玻璃割伤出血,可用碘酒或红药水消毒后,用纱布包扎。如有玻璃留在伤口,处理前应先取出。 实验一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的基本方法。 2、初步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技术方法 【实验原理】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人体末梢血、微量全血短期培养)及其染色体标本制备是国内外研究显示染色体最常用和效果最好的方法。此方法取材方便,用血量少,操作简便,现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研究和染色体病的诊断等。 人体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是已分化、处于G期的细胞,几乎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0在离体血培养细胞中很难找到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因此,需采用刺激细胞增殖的措施。人们发现从云豆(菜豆)中提取的植物血球凝集素(植物血凝素,PHA)可以刺激小淋巴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即在PHA作用下,处在G期的小淋巴细胞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淋巴母细胞具0有分裂能力,重新进入增殖周期进行有丝分裂。在PHA作用下体外培养72小时左右,多数淋巴细胞已处于细胞周期的第二周期。此时,细胞分裂相较多,但都处于分裂的不同时期。一般来说,制作染色体标本主要是显示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因中期染色体形态最为典型、最为清晰,最易辨认,是研究染色体的最好阶段。为了获得大量可供分析的中期染色体,需在终止细胞培养前数小时加入适当浓度

遗传学实验题(自制)

遗传学实验题 常见题型:①验证突变类型(显性突变、隐性突变)或基因型(DD、Dd) ②验证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③判断基因所在位置(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伴性遗传、XY同源区遗传) ④设计育种方案 典例1: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和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进行杂交实验。 a:黑鲤和红鲤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皆表现为黑鲤 b: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既有黑鲤也有红鲤,且黑鲤:红鲤约为15:1。 (1)鲤鱼体色中的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 _________定律。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 ② ③ 预期结果 _。 (4)一条雌性鲤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该异型个体与双亲及其他个体的眼型均不同,假如已知该眼型由核内显性基因E控制,则该变异来源最可能是。 典例2:请根据下列不同遗传问题情形,回答有关问题。 (1)若果蝇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的刚毛,两对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两种果蝇先后进行如图杂交: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控制正常刚毛和截刚毛的基 因位于染色体上。 (2)写出F1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刚毛基因(B)和截毛基因(b)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表示为X B Y B、X B Y b、X b Y 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表示为X B Y。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只,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遗传图解: 说明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1: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 (1)根据组杂交试验的结果,可判定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个染色体组。 (3)第3组杂交试验后代比例为2:l,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2组杂交试验: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学习指导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中心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指导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在传统育种、转基因育种、人体基因产物的产业化生产、各种传染性疾病病原菌的遗传分析研究及疫苗的生产、人类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等人类面临的难题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现代从事生命科学的人,学习和掌握遗传学基本实验方法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一实验要求: (一)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逐点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深刻的理解,不仅要知道实验该如何操作,而且要知道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弄清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实验成功的可能性。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一丝不苟,认真操作每一个环节,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 (三)实验后: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及时总结整理。结合所学的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对成功的实验可以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对于不成功的实验要分析失败的原因。 (四)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分组上,多数实验是以1人为组,单独操作。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上,包括实验操作。 二实验教材及学时 (一)实验教材:以《遗传学实验》刘祖洞江绍慧编为主,根据理论课所学内容,也采用了其它教材的个别实验。如:《遗传学手册》第三章“遗传学教学实验”的内容。(二)实验总学时:30 三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内容:见下表:

(二)实验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1 植物有丝分裂的观察 目的:观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动态变化过程,识别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加深对有丝分裂遗传学意义的理解。 掌握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压片方法。 注意事项: (1)根尖解离时间适合; (2)取材部位一定要准确,只有分生区的细胞才有分裂相(部位准); (3)取材料要少,有利于着色和细胞分散。 2 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目的:学习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过程,掌握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注意事项: (1)核型分析的关键需要较多的染色体分散好、形态好的细胞,因此,要求根尖的预处理要好,保证有较多的中期分裂相; (2)根尖的预处理应根据不同的药物,注意预处理药物的浓度、温度和时间; (3)制片时,细胞尽可能分散,压片时用力均匀,勿搓动; (4)测量数据尽可能接近染色体的实际长度; 3 减数分裂装片的制片与观察 目的: (1)观察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和变化过程,识别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特点,

普通遗传学实验 试题及答案详解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5分) 1、遗传率(遗传力) 2、数量性状 3、gene frequehcy) 4、 sex-linked inheritance 5、Barr小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使用电子天平时,应该先把水平仪气泡调整至() 2、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时候应该在压力表显示为()的时候开始放气至压力为0. 3、测交是指将被测个体与()杂交,由于()只能产生一种含()的配子,因而可以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4、果蝇共有( )对染色体,其中一对称为( )。其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称( )。 5、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和()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分离定律证明, 杂种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 (A)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B)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C)不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D)不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2、.孟德尔定律不适合于原核生物,是因为(): (A)原核生物没有核膜(B)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繁殖 (C)原核生物分裂时染色体粘在质膜上(D)原核生物细胞分裂不规则。 3、在果蝇中,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这基因在X染色体上。果蝇的性决定是XY型。纯合的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交配,在它们的子代中可期望出现这样的后代(): (A)♀红,♂红(B)♀红,♂白(C)♀白,♂红(D)♀白,♂白

4、一般地说,X连锁隐性突变比正常染色体隐性突变较易研究,其原因是( ): (A). 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容易检测(B). 隐性基因纯合率高(C).隐性基因容易在雄性半合子身上表现出来(D).显性基因较难检测 5、三对基因不完全连锁遗传且完全显性时,F2代可产生类型的表现型。 (A) 4种(B) 6种(C) 8种(D) 16种 答案:1、B 2、D 3、A 4、C 5、C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现在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请回 2、有人选取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全为高茎。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但分离比并不是预期的3∶1,而是出现了高∶矮=35∶1。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3、已知家鸡的突变类型无尾(M)对普通类型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鸡自交产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一点点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

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

医学遗传学 实验指导 内蒙古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

目录 验一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实验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实验三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C显带技术 实验五核仁形成区银染技术 实验六人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实验七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 实验八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实验九微核检测技术 实验十ABO血型的测定及其基因频率的计算 实验十一苯硫脲尝味试验及其基因频率的计算实验十二人类皮纹分析 实验十三遗传咨询 实验十四人类基因组DNA的提取 实验十五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实验十六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七PCR-RFLP技术

《医学遗传学》实验须知 一、医学遗传学实验目的和要求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是医学遗传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实验课有助于加深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2、复习有关理论内容。 3、熟悉实验的主要步骤。 4、初步估计和判定实验的可能结果。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实验所出现的现象与结果并及时记录。 2、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不一致,须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寻找出现误差的原因。 3、各种实验试剂用后放回原处,瓶盖封严,轻拿轻放。 4、使用微量加样器时,一定调整好取用量,按使用要求操作。 5、实验室应保持肃静,注意清洁卫生,实验中用过的废弃物品要及时清理,避免堵塞下水管道。 三、实验后的注意事项 1、实验后,整理清洁所用仪器、设备,注意放回原位,以备下次使用。 2、如有仪器损坏,要及时填写破损报告,并报告老师。 3、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并关闭门、窗、水、电。 四、实验室的意外处理 实验室如遇着火、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必须镇静做紧急处理,并立即报告老师。 1、着火:如遇酒精灯推倒或其它原因着火,首先将一切易燃品移至远处,然后用水扑灭或者切断电源。 2、火伤:皮肤被火灼伤,用烫伤软膏涂抹,如伤势较重,立即送医院治疗。 3、如有毒药品泼溅到皮肤上,如EB,同位素等,应用大量清水进行清洗,必要时,去医院处理。 4、割伤出血:遇玻璃割伤出血,可用碘酒或红药水消毒后,用纱布包扎。如有玻璃留在伤口,处理前应先取出。

遗传学实验题归类解题及训练1

遗传学实验题归类解题及训练 1、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为纯种)。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 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2、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D 控制,让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充足多的F 1个体。 ①如果F 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 位于X 染色体上,则F 1代个体的性状 表现为: ②如果F 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 1代个体的性状表 现为: ③如果F 1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 3、右图为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某雄性动物的性染色体简图。X 和 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 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 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已知该雄性个体某对基因(设为A 、a )是杂合的,但不知该对基因是位于X 和Y 染色体的I 片段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通过杂交试验 判断(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案】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对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对应推断的结论.. ) 5、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叶型, 由一对等位基因B 、b 控制,且基因b 使雄配子致死。现获得数株宽叶雌株,试用宽叶雌株×狭叶雄株这个杂交组合,只做一代杂交试验,以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为依据,对宽叶叶型是否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宽叶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对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对应推断的结论.. ) 【答案】 6、已知果蝇的长翅(V )对残翅(v )是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两管果蝇,X Ⅰ Ⅱ-1 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