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报告

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报告
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报告

第一章总论

概述

项目名称

年产30万吨聚醚物多元醇(PPG)项目,年产10万吨聚合物多元醇(POP)项目。

研究结论

综合结论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净现值(NPV)(全部投资,税前)为3205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33.8%,所得税后为24.1%。投资回收期为4.02年。

盈亏平衡点43.38%,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经济指标可行说明)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利润率20.69%,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分别为24.48%和18.73%,借款偿还期为5.72年(含建设期)。

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为52.55%,在产品和原料的价格增加或减少10%时,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改变思想、抓住机遇,占领市场,这需要我们借鉴经验,大胆改革,尽快形成优势,认真研究聚醚市场如何形成突破,从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确定合理稳定的产品结构。

建议组建PU研究小组,与下游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了解用户的生产习惯,生产用户所需的牌号,并且在下游用户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及时协调解决,该小组还要负责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性能保持在稳定的期望值内,同时负责新牌号、热门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行业分析

2.1.概述

聚醚多元醇(以下简称PPG)和聚合物多元醇(以下简称POP)是聚氨酯(以下简称PU)工业的重要原料,聚氨酯制品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汽车、火车、家具、家电、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是目前仅次于PE、PVC、PP、PS而位居合成树脂消费和生产量的第五位。

2.2.聚醚物多元醇

简介

聚醚多元醇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并用),通过改变PO 和EO的加料方式、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产品种类

聚醚多元醇的品种很多,依据不同,则分类不同。一般,聚醚多元醇的命名以主链上羟基数与单元链节性质相结合的命名较为合理。产品详细种类及用途见表1。

表2-1 聚醚多元醇的种类和用途

注:EO-环氧乙烷,PO-环氧丙烷,THF-四氢呋喃

起始剂的价格对聚醚多元醇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基于价格因素,通用的硬泡聚醚多元醇大多是以蔗糖及其混合物为起始剂。

各类产品用途

聚醚多元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其消耗量占聚醚多元醇总量的80%左右,在应用于聚氨酯制品的实际配方中,往往是几种不同官能度、不同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掺合物。通过掺合物的组成调节,又可分别合成具有不同物性的聚氨酯制品。

除此之外,聚醚还可用作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淬火剂、乳胶发泡剂及专用溶剂等。

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通用聚醚多元醇,其性能、用途各不相同,分述如下:聚醚二醇

凡含二个活泼氢的化合物,如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乙二醇、水等均可作为聚氧化丙烯二醇的聚合起始剂,多以1,2-丙二醇为起始剂。随丙二醇对氧化丙烯摩尔比的增大,所合成的聚醚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羟值增大。

聚醚二醇主要应用于制备聚氨酯软泡、弹性体、胶粘剂、纤维、合成革等。由于二羟基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线型直链聚氨酯,所以起到增加泡沫柔软程度、延长拉伸性能的作用。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制品的柔软度、伸长率也越高。

聚醚三醇

聚醚三醇一般以甘油为起始剂,由1,2-环氧丙烷开环聚合或与环氧乙烷共聚而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3000~7000。聚醚三醇是聚氨酯软泡、半硬泡和硬泡的基础原料。

聚氨酯软泡和硬泡对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羟值要求不同。

用于软泡的聚醚多元醇一般是长链、低官能度聚醚。软泡配方中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一般为2~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6500之间。在软泡中用得最多的是聚醚三醇,聚醚二醇主要作为辅助聚醚,与聚醚三醇在软泡配方中混合使用。

用于硬泡的聚醚多元醇一般是高官能度、高羟值聚醚,如此才能产生足够的交联度和刚硬性。硬泡聚醚多元醇平均官能度通常在3以上,羟值一般为350~650mgKOH/g。一般的硬泡配方多以2种聚醚混合使用,平均羟值在

400mgKOH/g左右。以甘油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相对来说官能度较低,形成交联网络的速度比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慢,使得硬泡发泡物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聚醚四醇

由于所采用起始剂种类的不同,(四羟基聚醚)通常有乙二胺基聚醚多元醇和季戊四醇基聚醚多元醇两类。以乙二胺为起始剂,氧化丙烯开环聚合所制得的四羟基聚醚俗称“胺醚”。这种含氮聚醚多元醇具有一定的叔胺碱性和多羟基性,因此能加快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度,多应用于硬泡现场喷涂配方中,作为具有催化作用的多元醇原料。

由于季戊四醇是结晶体,与氧化丙烯互溶性差,所以聚合初期的反应诱导期较甘油作起始剂的长。季戊四醇基聚醚多元醇主要应用于一般硬泡配方中,由于季戊四醇聚醚比三羟基聚醚官能度大,所以相应制得的硬泡耐热性与尺寸稳定性较好。

2.2.

3.4 五羟基聚醚

五羟基聚醚也有二种,一种是以二亚乙基三胺(二乙烯三胺)为起始剂,与氧化丙烯聚合生成五羟基含氮聚醚,具有自催化作用;另一种是以含五个羟基的木糖醇为起始剂,经催化与氧化丙烯聚合,生成五羟基聚醚。这二种聚醚均适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五羟基聚醚的粘度大,实际生产中,一般把五官能度起始剂与低官能度起始剂混合,制备官能度在3~5之间的聚醚多元醇。

二乙烯三胺基聚醚多元醇结构中具有叔胺,所以可用于硬泡、半硬泡的具催化作用的交联剂,与三羟基或四羟基等低官能度聚醚混合使用,可制得尺寸稳定、压缩强度较高的硬泡,且特别适宜于现场喷涂发泡配方。木糖醇一般是通过农副产品玉米芯等经水解、加氢,结晶提纯后所得,资源丰富,价廉。

聚醚五醇制得的硬泡具有比甘油、季戊四醇聚醚为基硬泡更高的耐温性和尺寸稳定性。

2.2.

3.5 高官能度聚醚

以山梨醇、甘露醇等六羟基化合物为起始剂与氧化丙烯在KOH催化剂作用下,100~110℃加压聚合,可得六羟基聚醚。这类聚醚因含有六个羟基,官能度高,所以制得的聚氨酯硬泡交联度大,制品的耐油性、耐热氧化性及尺寸稳定性均较好。我国有丰富的山梨醇、甘露醇资源,尤其甘露醇是海藻制碘工业中的一种联产品。六羟基聚醚由于官能度高,粘度一般超过100Pa·s,因此与其它发泡组分(异氰酸酯、发泡剂、催化剂等)互溶性差,给发泡施工造成很大困难。为降低聚醚粘度,在工业制备上通常采用混合起始剂,如采用山梨醇-甘油混合起始剂,制得的聚醚实际官能度在3与6之间。

若完全由蔗糖为起始剂,进行氧化丙烯开环聚合,则得到官能度为8的蔗糖聚醚,它是一种高粘度浅棕色液体,制得的聚氨酯硬泡耐热性好、抗压强度大、尺寸稳定。在制备八羟基蔗糖聚醚过程中,由于蔗糖是结晶体,与氧化丙烯不互溶,同时纯的蔗糖聚醚官能度高、粘度大,与其它发泡组分相溶性差,因此在实际聚合中也一般采用混合起始剂。例如采用甘油与蔗糖混合作起始剂,或采用其它低官能度多羟基化合物与蔗糖混合作起始剂。

2.2.

3.6 特种聚醚多元醇

◆活性聚醚多元醇

使用伯羟基或使用氨基取代普通聚醚端基的仲羟基,由此推出了冷熟化工艺、反应注射成型以及自结皮泡沫体、高回弹等新品种。

◆阻燃型聚醚多元醇

将阻燃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进入聚合物分子链,使阻燃性能持久。通常有三种方法①使用含阻燃元素的化合物作为起始剂,如三氯氧磷、五氧化二锑、四羟甲基氯化磷及许多低分子量的磷酸酯等,与普通低分子多元醇反应,再与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进行开环聚合。②使用含卤素的环氧化合物单体为原料进行开环聚合。

③同时使用含卤素的环氧化合物单体和含磷、锑等化合物与起始剂混合物进行开环聚合,生成复合型聚醚多元醇。

◆接枝型聚醚多元醇

基本以普通或高活性聚醚多元醇为母体,或以含不饱和键聚醚多元醇为母体,与乙烯基单体化合物进行一步共聚或二步共聚反应而生成,然后转到精致容器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加入稳定剂得到产品。

◆聚四氢呋喃多元醇

用于制备高性能的聚氨酯纤维、热塑胶、合成革等制品。

◆杂环改性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体系中引入芳环或杂环。

2.3 聚合物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是以PPG为基础,然后用乙烯基单体,如丙烯睛(AN)或(和)苯乙烯(SM)等在多元醇中经本体聚合反应而制得。POP不单独使用,而与PPG配合使用,以赋予制品优良的性能。POP主要用于制备高承载或高模量软质和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部分采用或全部采用这种有机填充聚醚代替通用聚醚多元醇,可生产密度低而承载性能高的泡沫塑料,既达到硬度要求,又节省原料,所以很受厂家欢迎。

基础PPG在POP分散体系中为连续相,它保留着PPG的基本特性,决定着POP的用途,包括PU软质泡沫用POP、弹性体、涂料、胶黏剂、密封剂系列(CASE)POP等多个品种。

2.4 行业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的不断涌现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国内PPG行业基本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

?聚氨酯市场产品大众化、多元化的趋势在逐步加剧,随着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与实施,中国的聚氨酯市场蕴藏了巨大的商机,并有望在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市场,这就赋予了PPG行业更大的发展动力和空间。

?价格战激烈,装置规模和原料来源是行业内的主要竞争突破点。由于聚醚行业中各企业的技术力量与技术投入的差异,聚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许多企业采用了价格战的方式。由于缺乏品牌优势以及国内下游低端市场的低成本要求,国内市场中某些种类的聚醚产品已处于一个无序竞争的环境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聚醚的发展。

?国内聚醚生产仍以传统的KOH催化工艺为主,该工艺成熟,产品适应性强,但它在高分子聚醚产品的制备上受到限制,同时产生的三废至今未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逐步工业化的双(多)金属氰化络合剂DMC催化工艺能弥补KOH在高分子及三废方面的不足,还在能耗、生产效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但它难以合成小分子聚醚,并且合成的软泡聚醚与传统聚醚在应用上存在差异。

?软泡PPG占到整个聚醚市场的近一半左右。普通软泡聚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相当成熟,产能趋于过剩;但高活性软泡聚醚在高端的供给还有一定缺口。

?聚合物多元醇(POP)的加入不仅能使聚氨酯泡沫具有很高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回弹性能,还可以使泡沫的泡孔结构、物理机械能力得到改进,因此POP 已被广泛用于软泡制品中。但由于业内企业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差异明显,常常出现高品质POP供不应求,而技术和质量较为逊色的的企业则出现开工不足的两极分化的现象。

?硬泡PPG的消费主要应用在家电行业、建筑行业、汽车行业、大型工程等方面。近几年,硬泡聚氨酯受家电领域和保温材料等消费的带动,表观消费量在聚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隐忧:产品牌号多、杂,业内无统一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战愈演愈甚;具有高附加值的配套衍生

品(硬泡开孔剂、乱孔剂等)研发生产力量薄弱;产品技术含量普遍不高。

受国家4万亿基础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发展好利的拉动,CASE聚醚的需求不断升温,由于聚醚合成技术的推进,国内常规CASE聚醚基本能满足各类项目发展的需求。

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

3.1 世界市场分析

3.1.1 世界生产状况

近年来聚醚多元醇的发展较快,2001年全球的总产能为497.5万t ,2004年为520.5万t ,2009年为693万t 。聚醚多元醇的产能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加,其中亚太地区增加速度年均为5%左右。

国外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规模较大,生产也较为集中,主要生产商为陶氏、拜耳、巴斯夫、壳牌等大型跨国公司,这些大公司的产能占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的60%以上。世界主要生产商及生产能力见表3-1。

表3-1 世界主要多元醇生产商及生产能力(万t/a )

3.1.2 世界供需分析

2003年全球聚醚多元醇产量为380万t 。2005年全球生产能力达到540万t/a ,消费量达到438万t ;亚太地区需求增长速度更快,2005年达138万t 。2006年全球生产能力达到610万t/a ,消费量达到467万t ;亚太地区需求达到182万t 。2008和2009年全球生产能力分别达到675万t/a 和693

万t/a ,消费量分别达到536万t 和563万t ;亚太地区需求分别达到245万t 和268万t 。

根据美国商业情报机构全球市场研究公司的一份报告,全球对多元醇的需求2012年预计达到693万t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和需求见表3。

表3-2 世界2001~2009年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及需求(万t/a )

3.1.3 近期扩能项目

◆壳牌公司是制造多元醇的原料环氧丙烷的全球领先生产商之一,该公司于2008年7月完成了在荷兰佩尼斯(Pernis)的多元醇装置扩能,使该装置能力从15.5万t/a扩增至25.5t/a,增强了壳牌公司作为主要的多元醇供应商之一的地位。

◆拜耳材料科技公司投资4000万欧元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建设生产聚合物填充聚醚多元醇新装置。该新装置能力为6万t/a,于2008年下半年投产。

◆陶氏化学公司于2009年中期完成了在荷兰特纽赞(Terneuzen)的18万t/a多元醇装置的扩能,其扩能后所需的原料——环氧丙烷来自与巴斯夫合资企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过氧化氢制环氧丙烷装置。在特纽赞生产的多元醇用于制造聚氨酯产品,并销售至欧洲、非洲、印度和中东市场。陶氏化学公司聚氨酯业务部表示,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预计对多元醇的需求将增长。这项投资继续确保陶氏化学从特纽赞生产基地可靠地供应这些基础产品。

◆陶氏化学公司麾下的陶氏聚氨酯公司使其在美国得州自由港(Freeport)的生产装置扩增约5.9万t/a特种多元醇能力,并于2009年初完成。增加的能力用以支持北美终端用户聚氨酯产品和聚氨酯配方体系的需求增长。

◆韩国KPX化学公司于2009年12月初表示,公司于2010年将位于蔚山的聚醚多元醇装置扩能5000t/a,扩能后该装置的产能达到18万t/a。主要生产固体含量达45的聚醚多元醇。

3.2 国内市场分析

3.2.1 国内生产状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的不断涌现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国内PPG行业基本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近几年,国内聚醚产能及生产状况见表3-3。

表3-3 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及产量状况(万t:)

我国主要聚醚生产厂家有上海高桥石化三厂、天津第三石油化工厂、锦化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二厂、山东东大化工集团公司、浙江省太平洋化学工业公司、九江化工总厂等十几家企业,它们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详细情况见表3-3、3-4。

表3-4 2010年中国PPG生产商及产能统计(万t)

3.2.2 国内新增产能规划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聚氨酯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聚醚工厂大量新建、扩建装置,聚醚多元醇行业自给率逐年提高。2008-2011年产能平均增长率超过10%的企业情况见图3-1.

图3-1 2008-2011年产能平均增长率超过10%的企业

近几年,江苏宁武化工计划扩产PPG至20万吨,山东淄博德信化工扩至16万吨,常州中亚化工计划扩至10万吨,昆山国都化工扩至计划10万吨,南京钟山扩至22万吨,山东、东北等企业也开始计划安装PPG装置。POP扩产也比较多,江苏宁武计划扩至10万吨,常州10万吨、德信联邦13万吨、钟山化工3万吨。建议可扩建POP产量。国内主要生产单位扩产情况见表3-6。

表3-6 “十二五”聚醚行业生产单位情况调查表

品名称年度

产能

山东

蓝星

东大

中石化

上海高

桥分公

绍兴

市恒

丰聚

氨酯

河北

亚东

化工

天津石

化聚醚

天津

大沽

江苏绿

源新材

沈阳

金碧

聚醚2011年

装置产能万t 16 20.3 10 10 10 10 2 2

计划产能万t 14.7 16.8 7 8 8 6.5 2 2 其中:软泡万t 12.2 5.5 1.5 1 4.7 3 \ 0.85

注:以上数据来自第七届聚醚(环氧丙烷)科研、生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3.2.3 国内进出口情况

近几年内聚醚多元醇产品的国产化在逐年提高,华南地区尚有大量原料加工企业,一些特殊高端聚醚多元醇产品仍将依赖国外进口,但进口量将呈现逐年萎缩态势。2011年我国聚醚出口总量第一次超过进口总量(不包括小贸易公司的量),其中出口总量16.2万吨,进口总量15.8万吨,出口国包括美国,以及马达加斯加、阿联酋、约旦、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图3-2、3-3为2010-2011年聚醚多元醇进出口情况。

图3-2 2010-2011年聚醚进口量对比柱状图(吨)

图3-3 2010-2011年聚醚出口量对比柱状图(吨)

3.2.4 消费及预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聚氨酯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聚醚工厂大量新建、扩建,聚醚行业自给率逐年提高。

2005年国内聚醚表观消费量达到84万吨。其中,国内产量70万吨,进口14万吨,国内自给率达到83.5%。2006年国内聚醚多元醇表观消费量达到93万吨。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聚醚多元醇需求增长11.9%,达110.4万t,2009年达到135万t。预计未来几年聚醚多元醇消费增长率维

持在5~7%之间。国内聚醚多元醇消费情况见表3-12。

表3-12 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及消费状况(万t:)

聚醚以应用和性能来分包括硬泡、软泡、高回弹、特种聚醚等,图3-11为2010年我国聚醚多元醇的产品结构图。

图3-11 2010年我国聚醚多元醇的产品结构图(%)

2010年由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公司将其聚醚多元醇装置技改扩能至20万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扩大至35万吨,甚至有力争年产量达到50万吨的预期,届时山东东大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最大的聚醚供应商。而中国的聚醚总生产能也将大大增加。一方面下游行业发展迅猛,对聚醚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不少聚醚生产商也将目光面向了海外市场。不远的将来,中国会是一个重要的聚醚出口国。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将积极寻求出口途径。尤其是软泡聚醚行业,目前已开始大量出口到东南亚、印度洋、中东等地区。拓展国外市场对消化过剩产品、平衡供需以及提高

产品自身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游产品结构方面,未来几年随着聚氨酯硬泡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推广应用,硬泡聚醚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长率;相反,由于普通软泡市场增长趋缓较弱,普通软泡聚醚市场需求并不看好。同时,高弹性聚醚、慢回弹聚醚、聚苯醚等特种聚醚需求将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国内聚醚多元醇生产厂家目前尽管产量已经很大,但是相比较国外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

首先,产品结构不合理。硬泡(国外3O~40)、软泡、高回弹泡沫以及CASE(涂料、胶黏剂、密封剂、弹性体的总称,国外30)用等聚醚多元醇比例不合理,导致国内各生产厂家的生产重心都基本一致,使得通用软泡市场在TDI等原材料涨价因素的带动下竞争惨烈。这对我国聚氨酯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其次,高端产品及特殊用途的聚醚品种少。由于国内研发力量相对薄弱,使得我国聚醚品种主要集中在低端通用型市场,高活性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端氨基聚醚多元醇、HC泡沫用聚醚多元醇等高档产品国内都依然需要进口。因此,在高端产品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2.5 POP市场分析

POP是随着聚氨酯泡沫塑料应用领域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聚醚原料,主要利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将苯乙烯、丙烯腈的共聚物填充、稳定分散在聚醚中。该聚合物的填充物对泡沫体起增强作用,可提高泡沫体模量和硬度、强度而又不明显增加泡沫体的密度,还可改善发泡成型工艺,增加开孔率和回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汽车、轮船、飞机的内饰件(坐垫、靠背等)、高档家具和地毯背衬等垫材用的软泡和半硬泡塑料制品。

近年来,由于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和人民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高档家具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再加上火车、轮船及地毯等领域,POP消耗量不断上升。目前,国内生产POP的规模厂家仅有天津三石化1万吨,锦化集团0.7万吨,山东东大1万吨,上海高化1万吨,合计3.7万吨/年能力,尚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3.3 价格分析及预测

软泡制品是环氧丙烷-聚醚产业链最主要的终端领域,而国内房地产以及出口又是软泡制品两个最主要的消费支柱。图3-12为2011-2012年软泡PPG市

场平均价格走势(元/吨)。

图3-13 2011-2012年软泡PPG市场平均价格走势(元/吨)

自2011年初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疲沓,聚氨酯泡沫行业受挫。国内房地产行业成为国家调控的重点领域,而出口则受到国家结构调整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冲击,软泡制品消费每况愈下,直到今年年初,这种情况仍未得到改善甚至有可能继续持续下去。

在今年的两会上,温总理言房价调控大势不改,经济结构的调整将继续深化,国际复杂的政治及经济环境决定了人民币升值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些宏观的因素都明显的影响着国内软泡制品企业的发展。阳春三月,冷空气经常光顾大江南北,天即不时地亦不利,建筑保温启动缓慢使硬泡市场不利,诸多不利因素是生产商库存加重,只能降低装置开工率来减少供应,降价促销。

可以预见,今年上半年我国软泡制品行业的经营状况仍然不太乐观,也许到了下半年,随着国内十二五计划中首批保障房的逐渐交付,局面会有所改观。

截止目前,华东、华南地区普通软泡聚醚主流商谈在13500-13800元/吨,北方地区则在13400-13600元/吨。预计,2012年国内软泡聚醚年均价为14500-14800元/吨附近。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 聚醚多元醇是环氧丙烷的重要衍生产品,是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聚醚多元醇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聚醚多元醇(PPG),以多无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聚合物(或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共聚物)反应制得,是目前我国聚醚多元醇的主要产品;第二类聚合物聚醚多元醇(POP),以PPG为母体经乙烯基单体接枝聚合制得的改性聚醚多元醇品种;第三类由四氢呋喃均聚或共聚而成的聚四氢呋喃型多元醇(PTMEG),主要用于聚氨酯弹性体和纤维等高性能产品。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现状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主要集中于几家大公司手中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较为集中,主要掌握在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如陶氏化学、拜耳、巴斯夫、雷普索尔和壳牌化学公司等手中,相关公司年生产能力见表1。 ●生产商不断扩产以提高产能 近年来雷普索尔公司、壳牌荷兰化学公司等纷纷扩产以提高聚醚多元醇的产能。其中雷普索尔YPF公司己计划使西班牙塔拉戈纳的环氧丙烷装置能力到2005年扩增60kt/a,该装置能力将提高到280kt/a。扩能的大部分将用于扩大该公司聚醚多元醇生产,届时该公司聚醚多元醇的生产能力将从现在的200kt/a扩增至2005年的250 kta。雷普索尔YPF公司在帕尔托拉诺也拥有环氧丙烷/苯乙烯单体装置,年产能力为70kt/a环氧丙烷和70kt/a聚醚多元醇。 壳牌荷兰化学公司(SNC)在荷兰佩尼斯的聚合物多元醇新装置于2003年第3季度投产,该装置生产50kt/a高质量、高固体含量的苯乙烯-丙烯脂共聚体多元醇,以满足家具、床垫和汽车制造业日益增长的需要。壳牌公司将继续投资南海石化联合企业(壳牌与中海油石化投资公司的合资企业),建设550kt/a苯乙烯单体/250kt/a环氧丙烷装置和185kt/a多元醇装置,定于2005年投产。届时将使壳牌化学公司的环氧丙烷总能力提高到1130kt/a,同时佩尼斯基于苯乙烯的12kt/a聚合物多元醇装置将停产。 2005年全球生产能力将达到5.4Mt,消费量将达到4Mt多,亚太地区需求增长速度更快,2005年将达1.23Mt左右。下表列出了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和需求。

聚醚多元醇的简单概述

聚醚多元醇的简单概述 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如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乙二胺等)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一般常温下为液体,凝固点较低,低温流动性很好。低毒或无毒,部分品种可用于医用或食品行业。可燃,但非易燃易爆品。是聚氨酯工业的基础原料之一。 按照用途来区分,一般分为: 1、软泡聚醚,一般为聚氧化丙烯二醇或三醇,以丙二醇或二乙二醇为起始剂,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用量最大的有: 聚醚210,分子量1000,2官能度,丙二醇起始剂, 聚醚220,分子量2000,2官能度,丙二醇起始剂 聚醚330,分子量3000,3官能度,甘油起始剂 以上三种聚醚在聚氨酯软泡行业用量很大,也可以用于聚氨酯胶黏剂和弹性体的生产中。 2、硬泡聚醚,一般为聚氧化丙烯四醇或者六醇,以季戊四醇、乙二胺、蔗糖、山梨醇等为起始剂,官能度较高,反应活性比软泡聚醚高很多,用量较大的品种有: 聚醚403,分子量300,乙二胺起始剂,4官能度, 聚醚4110,蔗糖起始剂, 聚醚635,山梨醇起始剂, 聚氨酯硬泡大量使用于家电保温、建筑外墙保温、大型冷库建设等,用量很大,但上海静安大火让大家对聚氨酯硬泡阻燃性的要求大大提高。这类聚醚生产相对简单,国内市场鱼龙混杂,市场价格比软泡聚醚稍低。 软泡和硬泡聚醚的国内生产厂家相对集中,因其主要材料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主要来自山东和进口货源。主要生产商:上海高桥石化、南京钟山石化、山东东大、山东德信联邦、天津三石化、抚顺佳化、中海壳牌、南京锦湖等。 3、特种聚醚 3.1 接枝聚醚,聚合物多元醇,POP

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_慕朝师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自0832194);广西培养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金批准号: 2004224) 收稿日期:2009-06-01 综述与进展 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 慕朝师1,黄科林2,4,李克贤3,罗素娟2,刘宇宏2,黄尚顺2,何耀良2,李卫国2 (1.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2;2.广西化工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1;3.广西师范学院化学系,广西南宁 530001;4.广西新晶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1) 摘 要: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原料之一,本文从聚醚多元醇合成工艺入手,重点从催化剂角度阐述了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聚醚多元醇;催化剂;聚氨酯 中图分类号:T Q 2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09)12-0013-06 聚醚多元醇是分子中含有醚键(R O R ), 端基为OH 基团的齐聚物。它是由含活泼氢的低分子化合物如(醇类、胺类)作起始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含有环氧结构的化合物进行开环聚合反应而成的。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最大用途是合成聚氨酯(PU )树脂类产品,如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黏合剂、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弹性体等。此外,还可以用作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液流体、热交换流体等。 用于合成聚醚多元醇的环氧化物包括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四氢呋喃以及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由氧化丙烯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聚合而成的聚醚多元醇在聚氨酯工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期合成聚醚多元醇的聚合反应是在酸或者碱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常用的酸催化剂是质子酸(H 2SO 4、HCl 等)和路易斯酸(AlCl 3、BF 3等),碱性催化剂常用的是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氧化物、醇化物和氢氧化物[1]。后经不断探索,开发出多种催化剂,研究最多且已经工业化的当属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 )。 聚醚多元醇的发展[2]是由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它最初应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领域。1939年,美国Scretle 和Wotter 合成出烷醇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940年又合成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953年Du Pont 公司首次把聚醚多元醇应用于聚氨酯软泡,接着美国怀安多特化学公司于1954年提出以氧化丙烯—氧化乙烯嵌段共聚醚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并于1957年将聚醚型 聚氨酯泡沫塑实现工业化。几十年来,聚醚多元醇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多。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规模较大,生产也较集中,主要掌握在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如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和壳牌化学公司手中。2003年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量为380万t ,2005年全球生产能力达到540万t ,2006年全球生产能力上升到610万t 。目前国内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企业有30多家,拥有万t 级生产装置的企业也有10多家,2005年聚醚多元醇产量增加到35万t ,2006年聚醚多元醇产能达到87万t [3]。 1 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工艺状况 为了满足聚醚多元醇在不同领域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聚醚产品和研究新的生产工艺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生产商生产聚醚多元醇所采用的工艺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根据聚合反应所用催化体系不同,一般可分为3类: (1)阴离子催化合成工艺[4~5]。阴离子催化剂主要以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为主,包括KOH 、NaOH 、CsOH 、ROK 等。合成的聚醚多元醇中残存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会影响PU 的生产和制品性能,因此该工艺需要最大限度地脱去金属离子,在生产过程中能耗物耗较大,产生大量污水和废渣,造成污染,收率不理想。但该合成工艺成熟,催化生产的软泡、硬泡、高活性聚醚多元醇具有储存稳定性好、在聚组合聚醚中配伍稳定性好、对组合料发泡性能干扰小等优点,因此目前多数企业仍在使 第38卷 第12期2009年12月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Vol .38 No .12 Dec .2009

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

第一章总论 概述 项目名称 年产30万吨聚醚物多元醇(PPG)项目,年产10万吨聚合物多元醇(POP)项目。 研究结论 综合结论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净现值(NPV)(全部投资,税前)为3205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33.8%,所得税后为24.1%。投资回收期为4.02年。 盈亏平衡点43.38%,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经济指标可行说明)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利润率20.69%,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分别为24.48%和18.73%,借款偿还期为5.72年(含建设期)。 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为52.55%,在产品和原料的价格增加或减少10%时,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改变思想、抓住机遇,占领市场,这需要我们借鉴经验,大胆改革,尽快形成优势,认真研究聚醚市场如何形成突破,从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确定合理稳定的产品结构。 建议组建PU研究小组,与下游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了解用户的生产习惯,生产用户所需的牌号,并且在下游用户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及时协调解决,该小组还要负责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性能保持在稳定的期望值内,同时负责新牌号、热门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行业分析 2.1.概述 聚醚多元醇(以下简称PPG)和聚合物多元醇(以下简称POP)是聚氨酯(以下简称PU)工业的重要原料,聚氨酯制品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汽车、火车、家具、家电、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是目前仅次于PE、PVC、PP、PS而位居合成树脂消费和生产量的第五位。 2.2.聚醚物多元醇 简介 聚醚多元醇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 产品种类 聚醚多元醇的品种很多,依据不同,则分类不同。一般,聚醚多元醇的命名以主链上羟基数与单元链节性质相结合的命名较为合理。产品详细种类及用途见表1。 表2-1 聚醚多元醇的种类和用途

软泡聚醚指标

软泡聚醚 牌号羟值mgKOH/g 酸值mgKOH/g 水份% PH值CP/25℃粘度ppm 钾含量色值APAH MN-3050 54~58 ≤0.05≤0.05 5~7 400~600 ≤3≤50 Ep-455S 43~47 ≤0.05≤0.05 5~7 550~750 ≤3≤50 Ep-553 54~58 ≤0.05≤0.05 5~7 400~600 ≤3≤50 Ep-330N 32~36 ≤0.05≤0.05 5~7 800~1000 ≤3≤50 ED-28 26~30 ≤0.05≤0.05 5~7 700~1000 ≤3≤50 MN-3050E 54~58 ≤0.05≤0.05 5~7 400~600 ≤3≤50 DL-2000 54~58 ≤0.05≤0.05 5~8 270~370 ≤3≤50 DL-1000 109~115 ≤0.05≤0.05 5~8 120~180 ≤3≤50 聚醚多元醇 DL-1000D 技术指标 (对应其他聚醚型号钟山化工210 上海高桥210 天津三石化210 天津大沽210) 羟值mgk 108-115 酸值mgk ≤0.05 水份% ≤0.02 PH值 5-8 粘度mpa.s/2 120-180 不饱和值m ≤0.01 色度 APHA ≤100 官能度 2 聚醚多元醇 M-320 (聚氨酯弹性体,粘结剂,涂料用聚醚)组成:本系列牌号是由二元醇为起始剂用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特性:本系列牌号分子量由小到大,根据不同用途,不同要求可以选择,制得优质聚氨酯制品。本系列牌号相应国际命名(GB12008.1-98)。聚醚牌号 M-210 M-220 M-320 相应国标命名 210 220 230 用途:本系列牌号是生产聚氨酯弹性体,粘结剂,涂料的主要原料,用于防水材料,体育场地的跑道,球场,网球场地等。也用于生产运输带,密封材料,水下工程的防水堵漏材料,各种高档胶粘剂,涂料等。质量指标: 牌号羟值 mgKOH/g PH值水分Wt%≤色度APHA ≤酸度mgKOH/g≤粘度CPS 25℃M-210 105—117 5.5—7.5 0.05 50 0.05 100—250 M-220 54—58 5.5—7.5 0.05 50 0.05 250—380 M-320 33—37 5.5—7.5 0.05 50 0.05 400—800 相应进口聚醚牌号 V-2070 V-2120 V-2140 相应国内聚醚牌号 JH-1020,GE-210,N-210,TD101-1000 JH-2020,GE-220,N-220,TD101-2000 JH-3020 210B聚醚多元醇 产品组成:丙二醇与环氧丙烷的聚合物 质量指标: 外观透明液体,无机械杂质 羟值(KOHmg/g) 94-110 酸值(KOHmg/g,≤) 0.08

聚醚多元醇市场及工艺简介补充-2008

聚醚多元醇 一、聚醚多元醇简介 聚醚多元醇(Polyether Polyol)主要用于聚氨酯高分子材料领域,如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ASE)的生产,也可用作泡沫稳定剂、消泡剂、破乳剂等表面活性剂的原料。聚醚多元醇按照制备工艺不同一般可以分为用多元醇或有机胺与环氧丙烷聚合反应得到的聚氧化丙烯多元醇(PPG)、以聚合物与多元醇接枝聚合反应制得的接枝聚醚多元醇(POP)、以四氢呋喃二醇聚合成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以及与环氧乙烷聚合所得的聚氧化乙烯多元醇(PEG),其中以PPG用途最广。由此可见,聚醚多元醇主要采用了石油工业的下游产品为原料,如环氧丙烷、甘油,资源供应和成本问题都日益严重,于是,人们开始采用可再生的天然油类作原料,如亚麻油、菜籽油、大豆油和蓖麻油等,替代化石资源来生产聚醚多元醇,即植物油聚醚多元醇。 植物油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在国外已大体成熟,在国内也已经有了工业生产的例子(如上海高维和中科合臣投资的万吨装置),目前的问题主要是聚醚泡沫收缩、添加量少和酸值较高,多用于软泡PU,可能的方向是组合料或表面活性剂改性。价格上稍有优势,因此,随着不可再生资源价格的提高,该项技术或能得到大的发展。 聚醚多元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其消耗量占聚醚多元醇总量80%左右。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ASE)制品。此外,聚醚多元醇也用于生产泡沫稳定剂、造纸工业消泡剂、原油破乳剂、高效低泡洗涤剂、润滑剂、淬火剂、乳胶发泡剂、橡胶润滑剂及表面活性剂等。 聚醚多元醇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其一是聚氧化丙烯多元醇( PPG),它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聚合反应或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共聚反应而得,是目前国内聚醚多元醇的主要产品系列,也是在聚氨酯生产中主要使用的产品系列。

年产10万吨聚醚多元醇项目经济分析资料

1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经济分析本项目为1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投资估算,其编制范围包括:主要生产项目,辅助生产项目,公用工程项目的费用和其它费用。 编制依据: 《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化工项目建设可性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工程建设全国机电设备2004年价格汇编》 《化工建设概算定额》 《化工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有关规定计取。 设备运杂费按设备原价的7.5%计取,备品备件费按设备原价的0.5%计取。 本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45000万元,辅底流动资金为5000万元。 本项目建设投资为45000万元,其中: 设备及材料购置费:23000万元 安装工程费:10000万元 建筑工程费:6000万元 其它费用:2200万元 预备费用:2800万元 1.1资金筹措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 45000万元,企业自筹30000万元,银行贷款15000万元。 该项目新增流动资金5000万元,由企业自畴。 2、财物、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 2.1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2.1.1成本和费用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1)消耗定额按工艺技术方案确定的指标计算 (2)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均按厂内实际执行价格计取 (3)工资及福利费:人均工资及福利费用按人均40000元计算 (4)折旧费: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按10年计,机器设备折旧年限按10年计 (5)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扣除建设期利息)的4%计取。 (6)摊销费用:无形资产按10年摊销,递延资产按5年摊销。 (7)其它制造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扣除建设期利息)的2%计取。 (8)生产经营期间贷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硬泡的原料 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的原料有聚醚多元醇(及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等主要原料,以及发泡剂、催化剂、泡沫稳定剂、抗氧剂等助剂。在合成聚氨酯泡沫塑料所采用的配方中有关原料的作用如下: 原料名称主要作用 聚醚、聚酯或其它多元醇主反应原料 多异氰酸酯(如粗MDI 等)主反应原料 水链增长剂,化学发泡剂(产生CO2) 物理发泡剂(如HCFC-141b、戊烷等) 气化后作为气泡的来源,并可移去反应热 交联剂提高泡沫的机械性能 催化剂催化发泡及凝胶反应 泡沫稳定剂使泡沫稳定,并控制泡孔的大小和结构 抗氧剂提高抗热、氧老化,湿老化性能阻燃剂使泡沫塑料具有阻燃性 颜料提供各种色泽 各种泡沫生产工艺的开发,以及近十年来CFC替代技术等,每一步技术发展,都依赖于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体系及助剂新品种的开发。多种CFC替代发泡技术,每一种发泡体系对原料及助剂的要求不同。 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聚氨酯制品一大门类,原料品种多,范围广,下面对泡沫体系用的多元醇、异氰酸酯及助剂品种,特别是新型原料等作一介绍。 4.1 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泡沫塑料业用量最大的多元醇原料,聚异氰脲酸酯硬泡也采用聚酯多元醇作为原料。聚氨酯发展初期,所用的有机多元醇主要是以煤化学为基础的聚酯多元醇及农副产品蓖麻油为基础的多元醇化合物,石油化工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氧化烯烃,为聚醚多元醇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聚醚多元醇价格比聚酯多元醇低得多,泡沫性能好,在聚氨酯泡沫用多元醇中占主导地位。 聚醚的原料来源丰富,常规硬泡用聚醚多元醇的价格低廉,聚醚型聚氨酯耐水解性能好。聚酯多元醇的优点是泡沫体强度大、粘接性好,延长率高,耐油性好,缺点是耐水解性能不及聚醚型泡沫。 4.1.1 聚醚多元醇 4.1.1.1 聚醚多元醇的起始剂及聚醚种类 通用聚醚多元醇的工业化生产一般以负离子催化开环聚合为主。通常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或二甲胺为催化剂,以甘油或蔗糖等小分子多元醇或其它含活泼氢化合物如胺、醇胺为起始剂,以氧化丙烯(环氧丙烷,简称PO)或者氧化丙烯和氧化乙烯(环氧乙烷,简称EO)的混合物为单体,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进行开环聚合,得到粗聚醚,再经过中和、精制等步骤,得到聚醚成品。 聚醚在生产后应立即加入抗氧剂,不加保护的聚醚会逐渐被氧化而生成过氧化物。在大块泡沫塑料的生产中过氧化物会引发泡沫熟化前期的热降解,造成泡沫烧芯甚至自燃。广泛使用的抗氧剂是空间位阻酚,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还常加微量吩噻嗪,后者与空间位阻酚有协同效应,可抑制泡沫生产过程的高温氧化。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制得的聚醚多元醇的端羟基基本上是仲羟基。在PO 开环聚合中引入EO 链段,可提高聚醚多元醇的亲水性及其与水、多异氰酸酯的混溶性。

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

聚醚多元醇P P G P O P 市场分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一章总论 概述 项目名称 年产30万吨聚醚物多元醇(PPG)项目,年产10万吨聚合物多元醇(POP)项目。 研究结论 综合结论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净现值(NPV)(全部投资,税前)为3205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33.8%,所得税后为24.1%。投资回收期为4.02年。 盈亏平衡点43.38%,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经济指标可行说明)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利润率20.69%,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分别为24.48%和18.73%,借款偿还期为5.72年(含建设期)。 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为52.55%,在产品和原料的价格增加或减少10%时,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改变思想、抓住机遇,占领市场,这需要我们借鉴经验,大胆改革,尽快形成优势,认真研究聚醚市场如何形成突破,从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确定合理稳定的产品结构。 建议组建PU研究小组,与下游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了解用户的生产习惯,生产用户所需的牌号,并且在下游用户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及时协调解决,该小组还要负责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性能保持在稳定的期望值内,同时负责新牌号、热门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行业分析 2.1.概述 聚醚多元醇(以下简称PPG)和聚合物多元醇(以下简称POP)是聚氨酯(以下简称PU)工业的重要原料,聚氨酯制品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汽车、火车、家具、家电、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是目前仅次于PE、PVC、PP、PS而位居合成树脂消费和生产量的第五位。 2.2.聚醚物多元醇 简介 聚醚多元醇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 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 产品种类 聚醚多元醇的品种很多,依据不同,则分类不同。一般,聚醚多元醇的命名以主链上羟基数与单元链节性质相结合的命名较为合理。产品详细种类及用途见表1。 表2-1 聚醚多元醇的种类和用途

聚醚多元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聚醚多元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孙利民 (江苏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京210024) 摘 要:介绍了国内外聚醚多元醇的市场供应、市场需求及市场价格状况及发展趋势。对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发展,尤其是国内近年来的市场变化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聚醚多元醇未来可能的发展动向,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聚醚多元醇;市场状况;发展趋势 聚醚多元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其消耗量占聚醚多元醇总量的80%左右。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 ASE)制品。此外,聚醚多元醇也用于生产泡沫稳定剂、造纸工业消泡剂、原油破乳剂、高效低泡洗涤剂、润滑剂、淬火剂、乳胶发泡剂、橡胶润滑剂及表面活性剂等。 聚醚多元醇一般可分为四大类[1],其一是聚氧化丙烯多元醇(PPG),它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聚合反应或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共聚反应而得,是目前国内聚醚多元醇的主要产品系列,也是在聚氨酯生产中主要使用的产品系列;其二是聚合物接枝聚醚多元醇(POP),如丙烯腈或苯乙烯等与多元醇接枝聚合反应而制得,可明显改善软质聚氨酯泡沫的硬度,提高其承载性,主要用于制造高承载聚氨酯泡沫;其三是以四氢呋喃二醇均聚或共聚而成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 MEG),主要应用于聚氨酯弹性体,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聚氧化乙烯多元醇(PEG),由乙二醇或二甘醇为起始剂与环氧乙烷聚合而成的聚醚二醇,其在化妆品、制药、化纤、橡胶、造纸、电镀、食品加工等行业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2,3]。 1 市场状况 1.1 市场供应 近年来聚醚多元醇的发展较快,2000年全球的总产能为483.5万,t2004年为520.5万,t2005年为540.5万t[4]。聚醚多元醇的产能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加,其中亚太地区增加速度年均为5%左右。 国外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规模较大,生产也较为集中,主要生产商为陶氏、拜耳、巴斯夫、壳牌等大型跨国公司[3],这些大公司的产能占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的60%以上,其产能见表1[1]。 表1 各主要聚醚多元醇生产公司产能 公司陶氏(包括埃尼尔)拜耳/莱昂得尔巴斯夫壳牌化学雷普索尔旭硝子亨斯迈产能/万t133.8122.444.519.520.014.013.9 为满足全球市场对聚醚多元醇的增长需求,世界各大生产商不断新增和扩建聚醚多元醇装置。壳牌荷兰化学公司在荷兰佩尼斯的聚合物多元醇新装置已于2003年下半年投入生产,生产规模为5.0万t/a(苯乙烯 丙烯腈共聚体多元醇)[5];中海壳牌石化(壳牌公司与中海油石化投资公司的合资企业)的13.5万t/a聚醚多元醇装置已在2006年3月建成投产;雷普索尔公司扩大聚醚多元醇装置,使其在西班牙塔拉戈纳的聚醚多元醇装置生产能力增加了5.0万t/a。拜尔聚氨酯(上海)子公司也将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独资建设28.0万t/a聚醚多元醇装置,可望在2007年建成。 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聚氨酯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聚醚多元醇工厂大量新建、扩建,产能也在 11 2006年第21卷4期2006.V o.l21N o.4 聚氨酯工业POLYURETHANE I NDU S TRY

聚醚多元醇分类及下游发展

聚醚多元醇是分子中含有醚键(-R-O-R-),端基为OH基团的齐聚物。它是由含活泼氢的低分子化合物如(醇类鲁廷)作起始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含有环氧结构的化合物进行开环聚合反应而成的。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最大用途是合成聚氨酯(PU)树脂类产品,如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黏合剂、聚氨酯胶牯剂、聚氨酯弹性体等。此外,还可以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液流体、热交换流体等。 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醋户制品的主要原料。聚醚多元醇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通称为PPG (聚醚多元醇),这种产品在PU中用量最大另一种是聚合物多元醇, 它以PPG为基础, 然后用乙烯基单体, 如丙烯睛(AN)或和苯乙烯(SN)等在多元醇中经本体聚合反应而制得, 称为POP(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POP不单独使用, 而与PPG配合使用, 可明显改善软质聚氨酯泡沫的硬度,提高其承载性,主要用于制造高承载聚氨酯泡沫。 按照用途分,聚醚多元醇可分为硬泡,软泡,CASE,POP和特征聚醚。 1.聚氨酯硬泡:由聚合MDI和硬泡PPG合成。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硬泡,它在聚氨酯制品中的用量仅次于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多为闭孔结构,具有绝热效果好、重量轻、比强度大、施工方便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具有隔音、防震、电绝缘、耐热、耐寒、耐溶剂等特点,广泛用于冰箱、冰柜的箱体绝热层、冷库、冷藏车等绝热材料,建筑物、储罐及管道保温材料,少量用于非绝热场合,如仿木材、包装材料等。一般而言,较低密度的聚氨酯硬泡主要用作隔热(保温)材料,较高密度的聚氨酯硬泡可用作结构材料(仿木材)。

年中国聚氨酯行业分析报告

一、产品介绍 聚氨酯(PU)产品具有低温柔顺性好、抗冲击性高、耐辐射、回弹范围广、粘结性好等诸多优良性能,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质的产品,一般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类。与传统塑料、橡胶,甚至金属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胶粘剂和涂料等。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将逐渐成为传统材料的理性替代品。 聚氨酯主要原料包括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辅料包括溶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阻燃剂等。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与多数其它化工产品不同,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异氰酸酯(又称黑料,包括MDI和TDI),其关键技术仅掌握在BASF、BAYER、DOW等跨国企业和少数国内企业手中,跨国企业通过收购、扩张等手段牢牢掌握占据国际聚氨酯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聚氨酯下游制品包括泡沫和CASE体系,泡沫体系包括聚氨酯硬泡和聚氨酯软泡,CASE 体系包括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和弹性体。聚氨酯制品在纺织、家电、汽车、建筑、鞋材、跑道等各行各业均有应用。 二、全球PU行业简介 自从聚氨酯树脂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化学家拜尔(Bayer)发明以来,全球聚氨酯产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聚氨酯泡沫塑料、纤维、弹性体、合成革、涂料、胶黏剂、铺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轻工、纺织、机电、航空、医疗卫生等领域。近20年来,聚氨酯产品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其用量也跃居5大合成材料(前5大合成材料分别为PP、PE、PVC、PS、PET)之后,位于第六位。 目前全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聚氨酯制品中泡沫需求

通用聚醚多元醇介绍

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通用聚醚多元醇,其性能、用途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1.聚醚二醇 凡含二个活泼氢的化合物,如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乙二醇、水等均可 作为聚氧化丙烯二醇的聚合起始剂。多以1,2-丙二醇为起始剂。随丙二醇对氧化丙烯摩尔比 的增大,所合成的聚醚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羟值增大。 聚醚二醇主要应用于制备聚氨酯软泡、弹性体、胶粘剂、纤维、合成革等。由于二羟基 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线型直链聚氨酯,所以起到增加泡沫柔软程度、延长拉伸性能的作用。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制品的柔软度、伸长率也越高。 2.聚醚三醇 聚醚三醇一般以甘油(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等为起始剂而生产,是聚氨酯软泡、半硬 泡和硬泡的基础原料,聚氨酯软泡和硬泡对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羟值要求不同。软泡要求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 左右,即羟值约56mgKOH/g;硬泡要求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 范围内,羟值约450~550 mgKOH/g。 — 49— 不同性能与用途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对聚醚多元醇有不同的要求。用于软泡的聚醚多元醇 一般是长链、低官能度聚醚。软泡配方中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一般为2~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6500之间。在软泡中用得最多的是聚醚三醇,一般以甘油(丙三醇)为起始剂,由1, 2-环氧丙烷开环聚合或与环氧乙烷共聚而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3000~7000。聚醚二醇 主要作为辅助聚醚,与聚醚三醇在软泡配方中混合使用。 用于硬泡配方的一般是高官能度、高羟值聚醚多元醇,如此才能产生足够的交联度和刚 硬性。硬泡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一般为350~650 mgKOH/g,平均官能度通常在3以上。一般 的硬泡配方多以2种聚醚混合使用,平均羟值在400 mgKOH/g左右。以甘油为起始剂的聚醚 多元醇,相对来说官能度较低,形成交联网络的速度比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慢,使得硬泡发泡物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3.聚醚四醇 由于所采用起始剂种类的不同,聚氧化丙烯四醇(四羟基聚醚)通常有乙二胺基聚醚多元 醇和季戊四醇基聚醚多元醇两类。以乙二胺为起始剂,氧化丙烯开环聚合所制得的四羟基聚醚俗称“ 胺醚” 。这种含氮聚醚多元醇具有一定的叔胺碱性和多羟基性,因此能加快与异氰 酸酯的反应速度,多应用于硬泡现场喷涂配方中,作为具有催化作用的多元醇原料。 由于季戊四醇是结晶体,与氧化丙烯互溶性差,所以聚合初期的反应诱导期较甘油作起 始剂的长。季戊四醇基聚醚多元醇主要应用于一般硬泡配方中,由于季戊四醇聚醚比三羟基聚醚官能度大,所以相应制得的硬泡耐热性与尺寸稳定性较好。 4.五羟基聚醚 五羟基聚氧化丙烯醚也有二种,一种是以二亚乙基三胺(二乙烯三胺)为起始剂,与氧化 丙烯聚合生成五羟基含氮聚醚,具有自催化作用;另一种是以含五个羟基的木糖醇为起始剂,经催化与氧化丙烯聚合,生成五羟基聚醚。这二种聚醚均适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五羟基聚醚的粘度大,实际生产中,一般把五官能度起始剂与低官能度起始剂混合,制备官能度在3~ 5 之间的聚醚多元醇。 二乙烯三胺基聚醚多元醇结构中具有叔胺,所以可用于硬泡、半硬泡的具催化作用的交 联剂,与三羟基或四羟基等低官能度聚醚混合使用,可制得尺寸稳定、压缩强度较高的硬泡,

聚醚多元醇PPGPOP技术介绍

第四章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用途主要 软泡:海绵;弹性体胶棒防水跑道 1000D用作防水底板,地板材料,密封胶,粘合剂, DG330N与POP混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坐垫,仪表盘扶手方向盘 DG4110(硬泡)冰箱冰柜保温,夹心板材,管道保温,墙体保温 DG5631K 大型块状泡沫,对助剂,发泡剂宽容度高, N45 高回弹泡沫,块状泡沫,汽车坐垫靠背,家具,床垫 C45 本类产品用于制造高硬度块状泡沫,热模塑高回弹泡沫,能与普通聚醚共用,可增加泡沫制品的承载能力,并可增加泡沫的开孔性 DG2000D 聚氨酯涂料,弹性体,粘合剂和密封剂等,其制品有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DG3050D 软质泡沫,涂料,弹性体,粘合剂和密封剂 聚醚多元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其消耗量占聚醚多元醇总量80%左右。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ASE)制品。此外,聚醚多元醇也用于生产泡沫稳定剂、造纸工业消泡剂、原油破乳剂、高效低泡洗涤剂、润滑剂、淬火剂、乳胶发泡剂、橡胶润滑剂及表面活性剂等。 聚醚多元醇(简称PPG)成品根据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六种:1、普通块状软泡15万吨,即DG-5631K;2、普通弹性体塑模软泡5万吨,即DG-330N;3、高回弹体软泡,包括DG-1000D、DG-2000D、DG-3050D;4、用于POP生产的中间体PPG,包括DG-551C、DG-331 5万吨; 5、普通硬泡,即DG-4110 A。 一.生产规模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 5.1 聚醚多元醇生产工艺 聚醚多元醇的发展是由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它最初应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领域。1939年,美国Scretle和Wotter合成出烷醇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940年又合成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953年Du Pont公司首次把聚醚多元醇应用于聚氨酯软泡,接着美国怀安多特化学公司于1954年提出以氧化丙烯一氧化乙烯嵌段共聚醚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并于1957年将聚醚型聚氨酯泡沫塑实现工业化。 几十年来,聚醚多元醇发展迅速,生产装置规模较大,生产也较集中,主要掌握在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如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和壳牌化学公司手中,这些大公司的产能占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的60%以上。

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

聚醚多元醇P P G P O P市 场分析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一章总论 概述 项目名称 年产30万吨聚醚物多元醇(PPG)项目,年产10万吨聚合物多元醇(POP)项目。研究结论 综合结论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净现值(NPV)(全部投资,税前)为3205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33.8%,所得税后为24.1%。投资回收期为4.02年。 盈亏平衡点43.38%,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经济指标可行说明)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利润率20.69%,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分别为24.48%和18.73%,借款偿还期为5.72年(含建设期)。 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为52.55%,在产品和原料的价格增加或减少10%时,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改变思想、抓住机遇,占领市场,这需要我们借鉴经验,大胆改革,尽快形成优势,认真研究聚醚市场如何形成突破,从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确定合理稳定的产品结构。 建议组建PU研究小组,与下游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了解用户的生产习惯,生产用户所需的牌号,并且在下游用户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及时协调解决,该小组还要负责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性能保持在稳定的期望值内,同时负责新牌号、热门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第二章行业分析 2.1.概述 聚醚多元醇(以下简称PPG)和聚合物多元醇(以下简称POP)是聚氨酯(以下简称PU)工业的重要原料,聚氨酯制品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汽车、火车、家具、家电、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是目前仅次于PE、PVC、PP、PS而位居合成树脂消费和生产量的第五位。 2.2.聚醚物多元醇 简介 聚醚多元醇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 产品种类 聚醚多元醇的品种很多,依据不同,则分类不同。一般,聚醚多元醇的命名以主链上羟基数与单元链节性质相结合的命名较为合理。产品详细种类及用途见表1。 表2-1 聚醚多元醇的种类和用途

聚醚多元醇分类

聚醚多元醇分类 聚醚, 多元醇, 分类聚醚, 多元醇, 分类 聚醚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分子结构中,醚键内聚能较低,并易于旋转,故由它制备的聚氨酯材料低温柔顺性能好,耐水解性能优良,虽然机械性能不如聚酯型聚氨酯,但原料体系黏度低,易与 异氰酸酯、助剂等组分互溶,加工性能优良。 (1)聚氧化丙烯多元醇 应用:用于制造软质、硬质和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部分聚醚用于合成PU防水涂料、弹性PU塑胶跑道、PU弹性体、PU涂料、PU胶粘剂、PU密封胶。 软泡用:长链、低官能度聚醚。官能度一般2-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000-6500。软泡中用 得最多的是聚醚三醇,以甘油为起始剂。 硬泡用:高官能度、高羟值,如此才能产生足够的交联度和刚性。羟值一般为 350-650mgKOH/g,平均官能度在3以上。甘油、胺类、芳香族二胺都可作为起始剂,但基于价格因素,通用的硬泡聚醚多元醇大多是以蔗糖及其共混合物为起始剂。 半硬泡配方一般使用部分高分子量软泡聚醚特别是高活性聚醚多元醇和部分高官能度低分 子量的硬泡聚醚。 CASE用: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3000范围的聚醚二醇和聚醚三醇,另外,密封胶还采用高分子量聚醚三醇,涂料还采用分子量在数百的聚醚多元醇。 生产厂商:天津第三石油化工厂、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南京钟山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东大化工集团、锦化化工集团公司、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国都公司、Bayer、BASF、Dow、日本三井、Shell、美国Arch化学品公司、韩国SKC株式会社、韩国多元醇公司 (2)聚合物多元醇 应用:在模塑泡沫剂块状软泡中经常使用。常见的聚合物多元醇是由以通用聚醚多元醇(通用软泡聚醚三醇、高活性聚醚)为基础,家丙烯腈、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乙烯基单体)及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在氮气保护下进行自由基接枝聚合而成。聚合物多元醇主要用于制造高承聚载氨酯泡沫。用于冷热化高回弹泡沫。 生产厂商:天津第三石油化工厂、高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金陵石化化工二厂、南通馨源海绵公司、浙江德丰聚氨酯公司、张家港市飞航化工有限公司、顺德星洲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绍兴恒丰聚氨酯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春晖泡棉有限公司、江苏镇江市东吕石油化工厂。 Bayer、BASF、Dow、Shell、韩国SKC、韩国多元醇公司。 (3)聚四氢呋喃及其共聚醚多元醇 聚四氢呋喃是一种特殊的聚醚多元醇,大量工业化应用的产品主要是聚四氢呋喃二醇,广泛用于高性能耐水PU弹性体。少量四氢呋喃与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的共聚醚用于特殊PU 弹性体。 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

多元醇简介

聚氨酯胶黏剂的耐蚀性,.特别是耐碱性和耐水解性。由以上几种二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柔韧性太大,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相应的其他二元醇混合使用,甲基丙二醇为匀称分子结梅,是新戊二醇、l,6-已二甲酯等的最佳代用品,却比新戊二醇与l,6-已二醇便宜。 生产聚氨酯胶黏剂用的聚酯多元醇的主要原料是多元醇与二元羧酸。 (1)多元醇多元醇通常为乙二醇(EG)1,2一丙二醇(11.,2- PG)、1,4_丁l二.醇(BDO>、1,67己:二:醇(.HD)、新戊二醇 (NPG)、二缩二乙二醇’(EG·)、一缩二丙二醇(I)PG)、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甘油等。 结构对称性的乙二醇如1,4一丁二醇制成的聚氨酯胶黏剂有明显的结晶性,为得到的聚氨酯树脂为非结晶性,常采用1,2-丙二醇与乙二醇混合使用。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可改进胶黏剂的柔韧性, 二丙二醇也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柔韧性和耐蚀性。新戊二醇.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耐蚀性,.特别是耐碱性和耐水解性。由以上几种二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柔韧性太大,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相应的其他二元醇混合使用,甲基

丙二醇为匀称分子结梅,是新戊二醇、l,6-已二甲酯等的最佳代用品,却比新戊二醇与l,6-已二醇便宜。 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指由含有多个羟基的多元醇与脂肪酸进行酯化而生成的酯类;此外,还包括由带有-NH2或-NH基的氨基醇,以及带有-CH0基的糖类与脂肪酸或酯进行反应制得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它们在性质上很相似,故统称之为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对皮肤的滋润性能,故常用于化妆品和纤维油剂的生产中。 聚酯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有机物,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二元酸有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或其酯、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不同品种的聚酯多元醇由于种类不同或制备工艺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对于聚酯多元醇比较重要的几个指标是羟值、酸值、水分、粘度、分子量、密度以及色度等。聚酯多元醇的特性及用途:聚酯型聚氨酯因分子内含有较多的酯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内聚强度和附着力强,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 聚醚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环氧丁烷(B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丙三醇)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混合加或分开加)、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 主要特性 聚醚多元醇[1]是端羟基的低聚物,主链上的羟基由醚键连接,是以低分子量多元醇、多元胺或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为起始剂,-与氧化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聚合而成。氧化烯烃主要是氧化丙烯(环氧丙烷),氧化乙烯(环氧乙烷),其中以环氧丙烷最为重要。多元醇起始剂有丙二醇、乙二醇等二元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三元醇及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醇、蔗糖等多元醇;胺类起始剂为二乙胺、二乙烯三胺等。 聚醚一般常用分子量为、800~‘2000的丙二醇聚醚、分子量为400~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 供稿人:瞿丽曼供稿时间: 聚醚多元醇是环氧丙烷的重要衍生产品,是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聚醚多元醇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聚醚多元醇(),以多无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聚合物(或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共聚物)反应制得,是目前我国聚醚多元醇的主要产品;第二类聚合物聚醚多元醇(),以为母体经乙烯基单体接枝聚合制得的改性聚醚多元醇品种;第三类由四氢呋喃均聚或共聚而成的聚四氢呋喃型多元醇(),主要用于聚氨酯弹性体和纤维等高性能产品。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现状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主要集中于几家大公司手中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较为集中,主要掌握在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如陶氏化学、拜耳、巴斯夫、雷普索尔和壳牌化学公司等手中,相关公司年生产能力见表。 表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 ●生产商不断扩产以提高产能 近年来雷普索尔公司、壳牌荷兰化学公司等纷纷扩产以提高聚醚多元醇的产能。其中雷普索尔公司己计划使西班牙塔拉戈纳的环氧丙烷装置能力到年扩增,该装置能力将提高到。扩能的大部分将用于扩大该公司聚醚多元醇生产,届时该公司聚醚多元醇的生产能力将从现在的扩增至年的。雷普索尔公司在帕尔托拉诺也拥有环氧丙烷/苯乙烯单体装置,年产能力为环氧丙烷和聚醚多元醇。 壳牌荷兰化学公司()在荷兰佩尼斯的聚合物多元醇新装置于年第季度投产,该装置生产高质量、高固体含量的苯乙烯丙烯脂共聚体多元醇,以满足家具、床垫和汽车制造业日益增长的需要。壳牌公司将继续投资南海石化联合企业(壳牌与中海油石化投资公司的合资企业),建设苯乙烯单体环氧丙烷装置和多元醇装置,定于年投产。届时将使壳牌化学公司的环氧丙烷总能力提高到,同时佩尼斯基于苯乙烯的聚合物多元醇装置将停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