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病毒性心肌炎;小儿;疗效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损害,是儿科常见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B组及腺病毒等引起,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病毒感染除可直接导致心肌受损外,还引起机体免疫损害,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临床症状或轻或重,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办法,临床上主要是以抗病毒、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调节免疫和营养心肌为主,本科采用上述方法配合磷酸肌酸钠静脉注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本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共60例,其纳入标准均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1]。60例患儿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7±

2.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卧床休息、镇静、抗病毒、维生素C、抗心律失常及免疫抑制剂应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1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后观察患儿疗效。

1. 3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治疗2周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及心肌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2周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缓解,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好转。无效:治疗2周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无缓解,心电图及心肌酶等检查均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

各科常用针剂审批稿

各科常用针剂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脑血管用药: 1、注射用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遗症的辅助治疗。 2、盐酸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3、复方樟柳碱注: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4、注射用盐酸赖氨酸:治疗颅脑外伤、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 5、胞磷胆碱氯化钠:辅酶,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意识障碍。 6、注射用奥扎格雷钠: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梗死所伴随的运动障碍。 7、盐酸罂粟碱:用于治疗脑、心及外周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肾、胆或胃肠道等内脏痉挛。 8、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后遗症伴有记忆减退及注意力集中障碍的症状改善。治疗痴呆及改善颅脑损伤后功能障碍。 9、注射用肌氨肽苷: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瘫痪;周围神经疾患引起的肌肉萎缩。 10、盐酸丁咯地尔:①外周血管疾病②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眩晕、耳鸣、智力减退、记忆力或注意力消退、定向障碍等。 11、注射用吡拉西坦:是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脑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也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 12、奥拉西坦注:用于脑损伤及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等症的治疗。 13、注射用长春西汀(又叫润坦):改善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脑血管扩张药。 14、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又叫川青):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15、奥扎格雷钠: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和脑梗塞所伴随的运动障碍。 16、复方麝香注:豁痰开窍、醒脑安神。用于痰热内闭所致的中风昏迷。 17、醒脑静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 18、甲钴胺注(安痛定):①用于周围神经病②因缺乏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 19、依达拉奉注:用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20、尼莫地平注:预防和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 21、注射用灯盏花素(培斯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中风及其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心血管用药: 1、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与洋地黄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2、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 3、注射用硝普钠:①高血压急症②急性心力衰竭。 4、注射用葛根素: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 5、银杏达莫注射液: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 6、注射用灯盏花素(培斯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中风及其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7、硝酸甘油注射液: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8、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用于心力衰竭、心肌炎、病窦综合征、冠心病及心肌病,也可用于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说明书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说明书 【通用名称】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英文名称】 【成份】磷酸肌酸二钠盐四水合物。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作用类别】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磷酸肌酸在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心肌和骨骼肌的化学能量储备,并用于ATP的再合成,ATP的水解为肌动球蛋白收缩过程提供能量。氧化代谢减慢导致的能量供给不足是心肌细胞损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磷酸肌酸水平不足在心收缩力和功能恢复能力的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际上,在心肌损伤中,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数量,与细胞的存活和收缩功能恢复能力之间存在紧密关系。所以保持高能磷酸合成物的水平成为各种限制心肌损伤方法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心脏代谢保护的基础。动物实验和人体的心脏停搏实验显示了磷酸肌酸钠的作用和其保护心肌的可能性。药理学实验显示:预先肌内注射磷酸肌酸钠,对异丙肾上腺素(大鼠和鸽子)、甲状腺素(大鼠)、吐根碱(豚鼠)、p-硝基苯酚(大鼠)劳力(大鼠)等原因导致的各种心肌疾病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磷酸肌酸钠对离体的青蛙、大鼠和豚鼠的心脏以及豚鼠的心耳发挥正性肌力作用;磷酸肌酸钠可对拮抗缺氧对离体豚鼠心房的负性肌力作用;在对体内和离体的多种试验模型的试验中,向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均可加强对心肌的保护;磷酸肌酸钠对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实验性心肌阻塞及心率失常提供保护;磷酸肌酸钠的心肌保护功能与以下作用相关:稳定肌纤维膜;通过抑制核苷酸分解而保持细胞内腺嘌呤核苷酸水平,一直缺血心肌部位的磷脂降解;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改善缺血部位的微循环。毒理作用:动物实验显示,短期和长期使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均无潜在毒性。磷酸肌酸钠无致畸作用。 【药代动力学】心脏手术时加入心脏停搏液中保护心肌缺血状态下的心肌代谢异常。 【适应症】遵医嘱静脉滴注,每次1g(1瓶),每日1-2次,在30-45分钟内静脉滴注。心脏手术时加入心脏停搏液中保护心肌:心脏停搏液中的浓度为10mmol/L。 【用法和用量】尚不明确。用药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请立刻通知医生。 【不良反应】本品组分过敏者禁用。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患者禁止大剂量(5-10g/日)使用本品。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奥扎格雷钠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Sodium Ozagrel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Aozageleina 本品主要成份为:奥扎格雷钠。其化学名称为:反式-3-[4-(1H-咪唑-1-基甲基)苯基]-2-丙烯酸钠。 其结构式: 分子式:C 13H 11 N 2O2 Na 分子量:250.25 【性状】 本品为白色疏松冻干块状物。【规格】 20mg(以C 13H 11 N 2O2 Na计)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梗死所伴随的运动障碍。 【用法用量】 成人一次40mg~80mg(2~4支),一天1~2次,溶于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连续静脉滴注,2周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 血液:由于有出血的倾向,要仔细观察,出现异常立即停止给药。 肝肾:偶有GOT、GPT、BUN升高。 消化系统:偶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胀满感。 过敏反应:偶见荨麻疹、皮疹等,发生时停止给药。

循环系统:偶有室上性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发现时减量或终止给药。 其他:偶有头痛、发热、注射部位疼痛、休克及血小板减少等。 严重不良反应:可出现出血性脑梗塞、硬膜外血肿、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等。 【禁忌】 下列情况者禁用: 1、出血性脑梗塞,或大面积脑梗塞深度昏迷者。 2、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如严重心律不齐、心肌梗塞者。 3、有血液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4、严重高血压,收缩压超过26.6kpa以上(即200毫米汞柱以上)。 5、对本品过敏者。 【注意事项】本品避免与含钙输液(林格氏溶液等)混合使用,以免出现白色混浊。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慎用 【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患者用药】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低下,要慎重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抗血小板聚集剂、血栓溶解剂及其他抗凝药合用,可增强出血倾向,应慎重合用,必要时适当减量。 【药理毒理】 本品为高效、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栓烷A2(TXA2)的产生及促进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而改善两者间的平衡失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能抑制大脑血管痉挛,增加大脑血流量,改善大脑内微循环障碍和能量代谢异常,从而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大脑局部缺血症状和脑血栓(急性期)患者的运动失调。 毒理研究: 重复给药毒性:大鼠、狗静脉注射本品,大鼠高剂量组发现尿中电解质排泄量轻度增加,未见其他异常反应。大鼠最大耐受量为125mg/kg,狗最大耐受量为10~12.5mg/kg。

病毒性心肌炎试卷

病毒性心肌炎试卷 层级:N1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 下列哪一点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临床依据() A.心功能不全 B.室性早搏成二联律 C.心脏扩大 D.发病前1~3周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2.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学诊断最有价值的确诊依据是() A.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B.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病毒 C.从患者的心包穿刺液中分离到病毒 D.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 3.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保证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B.保证蛋白质的供给 C.给予易消化饮食 D.记录出入量 4.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张大量使用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5.不符合病毒性心肌炎体征的是() A.第一心音增强 B.奔马律 C.心包摩擦音 D.心动过速 6.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体哪一种最常见() A.流感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埃可病毒 7. 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体征是() A.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B.肺动脉区第二心音减弱 C.心包摩擦音 D.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和早搏 8. 病毒性心肌炎血象检查错误的是() A. 肌酸磷酸激酶增高 B.乳酸脱氢酶增高

C.心肌肌钙蛋白降低 D.抗心肌抗体可增高 9. 患儿男孩,10岁,上呼吸道感染后2周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现突 然发生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及末端发绀。曾经心电图检查示各导联ST压低,T波低平和频繁室性早搏,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现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频发室性早搏 B.心源性休克 C.充血性心力衰竭 D.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0. 患儿女孩,8岁,因胸闷、心悸、乏力就诊。心脏听诊每分钟心率130次/ 分,伴早搏,每分钟3~5次。心电图检查示房性早搏,胸前导联T波低平。 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在治疗措施中,下列哪项不正确?()A.急性期卧床休息3~4周,心脏扩大或心衰者卧床休息3~6月 B.对有心力衰竭者,洋地黄剂量宜偏小。 C.急性早期病例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D.静脉点滴大剂量维生素C 二.X型选择题(每题5分) 1. 下列哪些心电图的改变能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依据() A.窦房传导阻滞 B.多源室性早搏 C.室性并行早搏 D.窦性心动过速 E.Ⅱ房室传导阻滞 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指征() A.心源性休克 B.心脑综合征 C.Ⅲ房室传导阻滞 D.严重心力衰竭 E.急性早期病例 三.K型选择题(每题5分) 1. 下列哪些血生化指标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最有价值:() A.LDH升高 B.CK-MB升高 C.AKP升高 D.cTnI阳性 2.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 A.病毒直接侵犯心肌 B.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激活细胞免疫,损害心肌 C.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激活体液免疫,损害心肌 D.病毒血症引起乙型链球菌繁殖 四.问答题(每题20分) 1.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期? 2. 简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原则

儿童辅助治疗药物磷酸肌酸钠专项点评前后合理性比较_林万龙

[作者简介]林万龙,男,学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电话:0592-2668600,E-mail:lwl21029@163.com [通讯作者]陈瑶,女,学士,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电话:0592-2668600,E-mail:cheny aoxm@126.com儿童辅助治疗药物磷酸肌酸钠专项点评前后合理性比较 林万龙,陈瑶,杨剑辉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福建厦门361003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使用辅助治疗药物磷酸肌酸钠的情况,建立专项点评标准,促进其合理使用,为其他辅助治疗药物的点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汇总某院2015年3月-2015年8月全部使用该药的儿童患者病历,抽取180份,建立评价依据,进行专项点评,针对性干预;以同样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180份病历,与点评干预前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点评干预前儿童使用磷酸肌酸钠病历合理率为33.9%;点评干预后合理率提高至82.2%,且该药的总消耗金额减少27.44%。结论:临床药师应加强此类药物用药点评与干预等措施,促进其合理使用,降低药费负担。[关键词] 辅助治疗药物; 磷酸肌酸钠;儿童;合理用药;干预效果[中图分类号]R952;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13(2017)05-0478-04 DOI: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 .2017.05.19Special evaluation of adjuvant drug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in childrenLIN Wan-long,CHEN Yao,YANG Jian-hui(Department of Pharmacy,Xiame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Hospital,Fuj ian Xiamen 361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in pediatrics,promote the rational use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ssessment of other aduvant drugs.METHODS All the medical records of pediatric patients receiv-ing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were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from March,2015 to August,2015.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weestablished,180 copies of sampled records were analyzed and the targeted intervention was implemented.Another 180 recordswere sampl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rational rate of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in pediatrics was compared before andafter targeted intervention.RESULTS After the targeted intervention,the rational rate of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in pediat-rics increased from33.9%to 82.2%,and the total expense declined by 27.44%.CONCLUSION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reinforce the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such medication,promote rational use and reduce the medication cost.KEY WORDS:adjuvant drug;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pediatric patients;rational use of drug ;effect of intervention 一直以来, 临床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普遍,而起营养支持等作用的辅助治疗药物尤为严重。2015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 1] ,辅助治疗药物磷酸肌酸钠市场销售份额超过大多数的治疗性药物,位居城市公立医院化学药用药市场总排名第4位,心血管系统药物排名第1位。因此,辅助治疗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其市场销售份额居高不下,也大大增加了国家医保的负担,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卫生部下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即要求三级以上医院应当逐步建立健全专项处方点评制度,尤其是 辅助治疗药物等使用情况的点评[2] 。2015年国务 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辅助治疗药物的跟踪监 控[3] 。因此,“辅助治疗药物”、“辅助用药”等用语渐 见于各类报道,监管更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辅助治疗药物在国内医疗行业并没有官 方的定义,本院参照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的MeSH将其定义为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 作用或通过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常用于预防或者治疗肿瘤、肝病以及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辅助治疗。通过检索本院所有药品说明书,筛选出适应证明确提及辅助治疗作用或药理作用符合上述定义的药品,同时参 照云南省等地辅助用药目录[ 4] ,最终确定辅助治疗药物重点监控目录,磷酸肌酸钠为目录内品种之一。 经监控,目录内品种均未进入全院用药金额排名前二十名,为进一步发掘此类药品的使用问题,遂将门诊部与住院部分开监控,对进入住院用药金额前二十名的磷酸肌酸钠建立点评依据进行专项点评,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合理性,为其他辅助治疗药物的点评、干预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磷酸肌酸钠为关键词, 通过医院· 874·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年3月第37卷第5期Chin Hosp  Pharm J,Mar 2017,Vol 37,No.5

磷酸肌酸钠

磷酸肌酸钠 Linsuanjisuanna 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p NH 0Na 0C N CH 2CH 3COOH 4H 2O C 4H 8N 3O 5PNa 2·4H 2O 327.15 本品为N-[亚氨基(膦氨基)甲基]-N-甲基甘氨酸二钠盐四水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C 4H 8N 3O 5PNa 2不得少于97.0%。 【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醚中不溶。 【鉴别】 (1)取本品10mg ,加水2ml 溶解后,在水浴中加热10分钟,加α—萘酚溶液(取α—萘酚1g 溶于含有碳酸钠1.6g 和氢氧化钠0.6g 的10ml 水溶液中)2ml 及1%丁二酮液,应显红色。 (2)取本品约20mg ,加水5ml 溶解后,加稀硝酸1ml 与10%钼酸铵试液1ml ,加热,即生成黄色沉淀。 (3)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4)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5)本品显钠盐的火焰反应(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Ⅲ)。 【检查】 碱度 取本品1g ,加水50ml 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 H ),pH 值应为8.0~9.0。

溶液的透光率取本品1.0g,加水50ml溶解后,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 A),在430nm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不得低于98.0%。 有关物质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0.01mg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试验,取对照溶液2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器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5%;再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显杂质峰,量取各杂质峰的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峰面积的3倍(3.0%)。 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Ⅷ M 第一法)测定,含水分应为20.0%~25.0%。 硫酸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 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钡盐取本品4.0g,加水20ml溶解后,滤过,滤液分为两等份,一份中加稀硫酸2.0ml,另一份加水2ml,静置15分钟,两液应同样澄清。 铁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ⅧG),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5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全部病例予常规基础治疗与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照组予静脉滴注血栓通。两组均连用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相关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基础治疗与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好、安全可靠的优点。 [关键字]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大众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其致残率、致死率也很高。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也极高,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是患者预后的关键。就现状而言,溶栓治疗是急性期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因为时间窗较窄,多数患者因就诊不及时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抗凝治疗则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奥扎格雷钠不仅能够抑制血栓素合成酶的作用,而且可以阻碍前列腺素向血栓素转化,故临床多用于治疗脑血栓及其伴随的运动障碍等[1]。为进一步观察其临床疗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5月~2010年12月对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疗效颇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5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7~76岁,平均(53.9±6.9)岁。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7岁,平均(52.6±6.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所以病例均于发病1周内入院,颅脑CT除外颅内出血,治疗前BP≤180/100 mm Hg,且无近期手术或消化性溃疡病史,入院前未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抗凝或溶栓药物。 1.3治疗方法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0-02-24T14:43:27.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3期供稿作者:侯岩松[导读]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的炎症侯岩松 (黑龙江省勃利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勃利 154500)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3-0125-01 【关键词】诊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体会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的炎症。病毒性心肌炎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其危害性也较大,则引起家长的关注。 1 病因 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20余种:萨奇病毒(甲组和乙组),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疮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鼻病毒、以及类疱疹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乙组(1-6 型)最常见。 2 症状 发病前 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心肌受累的症状,患儿主诉心前区不适,胸闷、胸痛、心悸、头晕、腹痛及乏力。心律紊乱以过早搏动多见,轻者无不适;频发者常有心悸、胸闷;严重心律紊乱可导致心力衰竭、昏厥、抽搐。重症患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表现极度烦躁不安、面色灰白、皮肤发花、四肢湿冷及末稍发绀。[注:心源性休克: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泵输出功能急性衰竭,全身器官和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流,从而产生一系列代谢与功能障碍综合征。 体征:安静条件下出现心动过速,个别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合并心包炎者心界多有明显扩大。心尖区第一音低纯,部分有奔马律,伴心包炎者可听到一过性心包摩擦音。危重病人表现脉搏微弱,血压下降;两肺出现罗音;肝脾肿大,提示循环衰竭。 心电图:多数表现为 ST-T 改变、Q-T 间期延长,低电压,窦房,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过早搏动,束支传导阻滞,部分可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朴动或颤动,甚至心室颤动。X 线检查:心脏大小正常或轻、中度扩大心搏减弱,肺瘀血或肺水肿,有时可见少量胸腔积液。 实验室检查:早期血清 GOT、LDH、CPK、升高。并可从咽部、粪便、血液中分离病毒。恢复期血清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 超声心动:轻者无改变,重者心腔扩大,左室后壁及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心泵功能降低。分型:轻型无明显症状,无心功能障碍。可见过早搏动或T波降低。数周至数月预后良好。中型有心悸,心前区不适,乏力等,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心音低纯,奔马律。心电图有明显异常病程1年至数年才逐渐恢复重型起病急,多突然出现急性心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如反复发作心衰,则心脏明显扩大。可并发严重的心律紊乱或栓塞。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远期预后差。 3 治疗 3.1休息:在急性期至少休息到热退后 3~4周。如有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应强调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总的休息时间不少于3~6个月,以后根据情况增加活动量。 3.2激素:一般用于较重的急性病例,用量根据病情按医嘱进行。 3.3控制心力衰竭:因为心肌炎对洋地黄制剂较敏感,容易中毒,故剂量应偏小。(有效剂量的1/2-1/3即可)。重症可加利尿剂和镇静剂。 3.4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的应用。 3.5抢救心源性休克。 3.6纠正心律失常,见心律失常章。 4 预后 预后与病情轻重有关,如起病时不十分严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并能保证足够的休息,一般预后较好,严重病例一般预后较差.相当一部分患儿可以完全治愈仅有极少数的患儿会发展成为慢性心肌炎或扩张型心肌病。要让患儿尽量卧床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一般病毒性心肝岂炎在医院治疗大约3周时间,然后可以在家治疗。由于病毒对心脏损害的特殊性,其恢复期要长于病毒对其它脏器的损害,一般为3个月到半年。部分患儿在此期间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并且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 观察 作者:孔祥奇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濮阳,457000 刊名: 河北中医 英文刊名: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10,32(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8条) 1.朱文玲内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 2006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2002 3.崔瑞耀.鞠建宝.张猛脑的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4 4.聂志余.郑悦.张仲慧.范蓉.高政.王乃昌.濮良忠.曲淑闲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期刊论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1(2) 5.张可真.郑富霞.李翠华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期刊论文]-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10) 6.杨佳.张毅.秦彩玲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正常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4(5) 7.王淑君.王万铁.熊建华.邱晓晓.金可可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2/PGI2水平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3(2) 8.王会玲红花黄色素的现代研究概述 1998(5)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陈瑛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 近年来我们应用奥扎格雷钠(商品名丹奥,丹东制药厂生产)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下简称TIA)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2.期刊论文肖素芹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奥扎格雷氯化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评价-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0(27) 目的 观察血栓心脉宁联合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其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血栓心脉宁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 治疗14 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奥扎格雷氯化钠能有效治疗TIA,其机制与降低患者体内的hs-CRP和D-二聚体水平有关.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9d16532515.html,/Periodical_hbzy201001048.aspx 授权使用:沈阳分公司(lijie),授权号:5daff4d8-046f-42ef-aa46-9ea800e57adc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6日

磷酸肌酸钠临床应用引人注目 市场逐年增长

磷酸肌酸钠临床应用引人注目市场逐年增长 2008/12/10/10:22 来源:医药经济报作者:蔡德山 在全国样本医院的临床数据中发现,由于作用良好、副作用低,磷酸肌酸钠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备受行业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高发率,导致了心血管用药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刺激了制药厂家研发新药的积极性。在多种合力的作用下,我国的心血管药物临床使用水平和市场容量也大幅提升。 据SFDA南方医经济研究所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16城市样本医院心血管系列药物占全部用药的13.20%,购药总金额已超过了46亿元。2008年上半年所占的比例同比增长了37.42%,已占全部用药的13.90%,心肌保护剂药物也有了大幅的增长。其中:磷酸肌酸钠的快速增长已备受关注,其在心脏病的辅助治疗药物中受到青睐,将逐渐成为二磷酸果糖注射剂的换代产品。 竞争力强大 磷酸肌酸钠为新型能量保护剂和细胞保护s肌保护剂首先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1992年,意大利欧辉制药厂的磷酸肌酸钠获批上市,1995年我国开始进口该品,商品名为“护心通”。2000年,SFDA批准了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公司的Neoton(里尔统)在中国上市。 由于磷酸肌酸钠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粉针注射剂,因此,吸引了国内多家科研机构进行了研制开发。迄今为止,SFDA已批准了4家药厂生产原料药,同时批准了长春英联生物技术、海口奇力制药、哈尔滨博莱制药、北京利祥制药和河北天成药业生产粉针。 磷酸肌酸是人体内自有的活性物质,专为ATP补充能量,而ATP是任何细胞代谢过程中最主要的能量源。外源性磷酸肌酸是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药物,在心脏手术全程中,可作为减少缺血性心肌损害、室性心律失常和改善改善衰竭的重要辅助药物。尤其是在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内支架)及冠脉搭桥等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后,更带动了磷酸肌酸市场的快速增长。 临床应用引人注目 自2005~2007年,国内16城市样本医院磷酸肌酸钠用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3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0%。2006年,磷酸肌酸钠用药市场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77.81%,用药金额达到了5471.56万元。其中进口药物护心通、里尔统两个品种占据了市场的31.32%,国产药占了68.68%。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信息部的研究报告表明:磷酸肌酸钠是2007年样本医院中前200种畅销药品中涨幅最大的前10个品种之一,已从上一年的172位跃居于86位,实际用药金额达到了13157.22万元,同比上一后增长了140.50%。尤其是国产品表现突出,增长较快,已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 其中海口奇力制药的“唯嘉能”居于首位,占据了市场52.14%的份额,长春英联生物公司的“纳斯达新”居于第2位,占了20.19%。 由于进口产品价格比较高,国产药物尽管比进口药品价格平均低24%左右,但仍属于高附加值药物。可见,适当地降低价格门槛,对产品的推广将有着积极作用。 目前,国内一些化工企业也有生产磷酸肌酸钠,然后作为化工产品或医药中间体出口到欧美,据查,上海亚培生物、山东齐河诚汇精细化工、上海睿腾化工、济南邦达药业、武汉远城科技等企业均有一定的产量。 另外,也有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将磷酸肌酸钠作为保健品进行生产或添加到一些食品中,市场出现混乱。因此,加强产品的质量检测手段和对产品质量有效监控,对磷酸肌酸钠市场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发病率刺激市场增长 世界流行病趋势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恶性肿瘤,跃居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每年约有170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脑梗阻占据了50%。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类疾病在我国大中城市明显上升。 2005年中国卫生部《国家卫生服务研究》最新结果表明:我国循环系统疾病患病总人数约为6500万人,其中:高血压病患病人数约为3400万人,脑血管病约为850万人,冠心病约为600万人。近两年,在人口自然增

磷酸肌酸钠药理知识

英文名: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for lnjection 化学名称为:N-[亚氨基(膦氨基)甲基]-N-甲基甘氨酸二钠盐四水合物 形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分子式:C4H8N3Na2O5P 分子量:255.08 在1mol/L盐酸中100℃,1min就全部水解。从乙醇水中析出的磷酸肌酸二钠盐(C4H6N3O4PNa2)化学上较稳定。Pk1 2.7;pK24.58。它属于氮磷键型中的胍基高能磷酸化合物之一。是重要的磷酸原(phosphagen),即磷酸贮存库式物质之一。腺苷三磷酸(ATP)虽然在提供生物能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它并非是化学能的贮存库,仅仅是携带或传递者。起贮存能量作用的物质在脊椎动物或某些非脊椎动物中主要是依靠磷酸肌酸。当ATP浓度高时,肌酸就通过酶的催化,直接接受ATP的高能磷酸基团形成磷酸肌酸;反之,磷酸肌酸又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至腺苷二磷酸(ADP)或ATP。它只能通过这一惟一途径转移其磷酸基团,因此它是ATP高能磷酸基团的贮存库。对于骨骼肌运动具有特殊意义。它可以在几分钟内保证肌肉收缩所需的化学能,当然在乎滑肌、神经细胞内都存在。它在向ADP转移磷酸基过程中起催化反应的是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EC2、7、3、2.),在生化研究中该品主要用作该酶的底物。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磷酸肌酸在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心肌和骨骼肌的化学能量储备,并用于ATP的再合成,ATP的水解为肌动球蛋白收缩过程提供能量。氧化代谢减慢导致的能量供给不足是心肌细胞损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磷酸肌酸水平不足在心收缩力和功能恢复能力的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际上,在心肌损伤中,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数量,与细胞的存活和收缩功能恢复能力之间存在紧密关系。所以保持高能磷酸合成物的水平成为各种限制心肌损伤方法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心脏代谢保护的基础。动物实验和人体的心脏停搏实验显示了磷酸肌酸钠的作用和其保护心肌的可能性。药理学实验显示:预先肌内注射磷酸肌酸钠,对异丙肾上腺素(大鼠和鸽子)、甲状腺素(大鼠)、吐根碱(豚鼠)、p-硝基苯酚(大鼠)劳力(大鼠)等原因导致的各种心肌疾病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磷酸肌酸钠对离体的青蛙、大鼠和豚鼠的心脏以及豚鼠的心耳发挥正性肌力作用;磷酸肌酸钠可对拮抗缺氧对离体豚鼠心房的负性肌力作用;在对体内和离体的多种试验模型的试验中,向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均可加强对心肌的保护;磷酸肌酸钠对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实验性心肌阻塞及心率失常提供保护;磷酸肌酸钠的心肌保护功能与以下作用相关:稳定肌纤维膜;通过抑制核苷酸分解而保持细胞内腺嘌呤核苷酸水平,一直缺血心肌部位的磷脂降解;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改善缺血部位的微循环。毒理作用:动物实验显示,短期和长期使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均无潜在毒性。磷酸肌酸钠无致畸作用。【药代动力学】心脏手术时加入心脏停搏液中保护心肌缺血状态下的心肌代谢异常。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说明书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语:1.严重不良反应可出现出血性脑梗塞、硬膜外血肿、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等。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脑出血或脑梗塞伴出血者;大面积脑梗塞深度昏迷者。 4.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如严重心率不齐、心肌梗塞者禁用。 5.有血液病或有出血倾向者;严重高血压,收缩压超过200mmHg者禁用。 6.避免与含钙输液(林格氏溶液等)混合使用,以免出现白色浑浊。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奥扎格雷钠 英文名称:Ozagrel 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Aozhageleina 【成份】主要成份为奥扎格雷钠。 化学名称:(E)-3-[咪唑基-1-甲基)肉桂酸钠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3H11N2NaO2 分子量:250.23 辅料为甘露醇、氢氧化钠、枸椽酸。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 【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和脑梗塞所伴随的运动障碍。 【规格】80mg(以C13H11N2NaO2计)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80mg,一天2次,溶于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2周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 血液:由于有出血的倾向,要仔细观察,出现异常立即停止给药。 肝肾:偶有GOT、GPT、BUT升高。 消化系统:偶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胀满感。 过敏反应:偶见荨麻疹、皮疹等,发生时停止给药。 循环系统:偶有室上性心率失常、血压下降,应减量或终止给药。 其他:偶有头痛、发热、注射部位疼痛、休克及血小板减少等。 严重不良反应可出现出血性脑梗塞、硬膜外血肿、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等。 【禁忌】下列情况者禁用: 1、对本品过敏者; 2、脑出血或脑梗塞伴出血者;大面积脑梗塞深度昏迷者。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 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磷酸肌酸是人体任何细胞代谢过程中最重要的能量供应源〔1〕。目前,国内外的大多数研究均是针对各种心肌病类型的心衰患者。本闻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的观察,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08年1月至2009 年1月于天津胸科医院心内科确诊的各种类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患者48例,年龄55~84〔平均(70.12±11.4)〕岁。急性心肌梗死均在发病24 h内就诊,入选标准为:①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30 min,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和或动态性ST段、T波改变;③典型的血清肌酸激酶(CK)浓度序列变化,CK峰值是正常值上限的2倍。心功能为Killip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心功能Ⅲ级者占35.7%),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70.75±9.34)岁。对照组20例(心功能Ⅲ级者占25%)其中,男9例,女11

例,年龄(68.65±11.33)岁。 1.2 研究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即吸氧、休息、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纠正心律失常和电解质紊乱,控制液体入量。治疗组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 ml,2次/d,静脉滴注,观察2 w。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衰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心功能级别改变,48例患者在试验前和治疗2 w后均接受了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1.4 疗效标准以心功能分级作为标准,心功能改善Ⅱ级者为显效;改善Ⅰ级者为有效;无改善或恶化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资料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见表1。治疗组、对照组各自以及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表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由于血管闭塞引起其支配区域的心肌血流减少,心肌进入缺血状态,导致心肌细胞代谢障碍,且能量代谢障碍是致细胞损伤的中心环节,产生心肌水肿及心肌细胞凋亡或坏死,故早期有效合理治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使用方法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使用方法 理化特性: 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 药理作用: 本品为血栓烷(TX)合酶抑制剂,能阻碍前列腺素H2(PGH2)生成血栓烷A2(TXA2),促使血小板所衍生的PGH2转向内皮细胞。内皮

细胞用以合成PGI2,从而改善TXA2与前列腺素PGI2的平衡异常。理论上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 本品能改善脑血栓急性期的运动障碍,改善脑缺血急性期的循环障碍及改善脑缺血时能量代谢异常。动物试验表明,静脉给药能降低血浆TXB2水平,6-Keto-PGF1α?MTXB2比值下降,对不同诱导剂所致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中脑动脉阻塞引起的脑梗塞有预防作用。考试大网站整理 本品对人血小板聚集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较低,为4nM.用自身血注入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试验表明,本品持续注入静脉,具有抑制血中TXB2浓度及脑血管挛缩等作用。 急性毒性LD50(mg?Mkg):小鼠静注为1940(雄),1580(雌);口服为3800(雄),3600(雌);皮下为2450(雄),XXXX(雌)。大鼠静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注为1150(雄),1300(雌);口服为5900(雄),5700(雌);皮下为2300(雄),2250(雌)。狗静注为733(雄)。 亚急性、慢性毒性:静脉注射本品,大鼠高剂量组除发现轻度尿电解质排泄上升外,未见其他异常。耐受量大鼠125mg?Mkg,狗 10-12.5mg?Mkg。 其他毒性:大鼠、兔生殖毒性试验结果,本品高剂量时发生抑制近亲系动物体重等毒性症状,胚胎、胎仔死亡,胎仔发育抑制,新生仔死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体会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体会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体会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体会 2006-11-26 医药卫生论文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体会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体会作者:冯迎军张瑛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视为治愈,6例视为治疗有效或者好转,7例急性期死亡,主要原因是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者心脑综合征。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采用多手段明确诊断,尽早积极的合理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因素。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病因有感染、药物、理化因素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 组感染最多见。本文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男33例,女24例,年龄1.5——12岁。6岁以下24例,6——12 岁33例。病程2——24天,平均6天。诊断均符合2000 年公开发表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的标准[1].54例有病毒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30例,肺炎10例,支气管炎9例,肠炎5例。发病前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25例患儿出现发热后抽搐和意识丧失。49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一系列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7例患儿表现胸闷、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辅助检查:心电图ST-T改变42例,期前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