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PAGE原理、方法详解

SDS-PAGE原理、方法详解
SDS-PAGE原理、方法详解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一、材料准备

(1)丙烯酰胺单体(Arc):在交联剂作用下形成聚丙烯酰胺

(2)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交联剂

(3)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阴离子去污剂,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由于SDS带有大量负电荷,当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后好比蛋白质穿上带负电的“外衣”,蛋白质本身带有的电荷则被掩盖,即消除了蛋白质分子之间电荷差异。

配制方法:10g SDS,用双蒸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室温保存。

(4)10%过硫酸铵(Ap):引发剂。

配制方法:0.1 g过硫酸铵溶解于1ml双蒸水中。过硫酸铵会缓慢分解,应新鲜配制。(5)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其碱基催化AP产生氧自由基,激活单体形成自由基,发生聚合。

配制方法:原液使用。应使用电泳级TEMED。

(6)30%丙烯酰胺凝胶贮液(Arc-Bis贮液)

配制方法(50mL体系):14.55 g丙烯酰胺+0.45 g N,N-甲叉双丙烯酰胺,先用40ml双蒸水溶解,搅拌,直到溶液变成透明,再用双蒸水稀释至50 ml,0.45μm滤膜过滤。用棕色瓶储存于4℃(丙烯酰胺单体贮液在储存过程中因光和碱催化发生脱氨反应,会缓慢转化成丙烯酸和双丙烯酸,储存液应测定pH值不超过7.0。丙烯酰胺单体贮液应在暗色瓶中保存,每隔数月须重新配制。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和致癌性,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有累积性。称量时必须戴手套和面具。)

(7)分离胶缓冲液(pH8.8的Tris-HCl缓冲液):1.5M Tris-HCl,pH8.8。

配制方法:9.08 g Tris溶解在40ml 双蒸水中,用4 mol/L盐酸调节pH值8.8,再用双蒸水加至50ml。4℃保存。

(8)浓缩胶缓冲液(pH6.7的Tris-HCl缓冲液):1.0M Tris-HCl,pH6.8。

配制方法:6.06 g Tris溶解在40 ml双蒸水中,用4 mol/L盐酸调节pH值6.8,再用双蒸水加至50 ml。4℃保存。

(9)5×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125mM Tris,1.25M甘氨酸,0.1% (m/v) SDS,pH8.3。

配制方法:在900 ml去离子水中溶解15.1g Tris和94 g甘氨酸(电泳级)(pH8.0),然后加入50 ml 10% SDS(电泳级)或5g SDS,用去离子水补至1000 ml。

(10)1×SDS样品缓冲液:50mM Tris-Cl(pH6.8),100mM DTT,2%(m/v)SDS,0.1%(m/v)溴酚蓝,10%(v/v)甘油。不含DTT的1×SDS样品缓冲液可在室温保存。DTT配成1M 的贮存液,临用前加入。(5×SDS样品缓冲液:250mM Tris-HCl (pH6.8),500mM DTT,10%(m/v) SDS,0.5%(m/v) 溴酚蓝,50%(v/v)甘油。不含DTT的5×SDS样品缓冲液可在室温保存。DTT配成1M 的贮存液,临用前加入。)

(11)考马斯亮蓝染色液:将0.25 g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R-250溶解在90ml 甲醇:水(1:1,v/v)和10ml冰乙酸中,用滤纸过滤,室温保存。

(12)脱色液

配制方法:90ml甲醇:水(1:1)溶液和10ml冰醋酸的混合液。

(13)蛋白质分子量标准物(marker)

二、原理

三、步骤

(1)按产品说明将制胶玻璃板装配到制胶器上。

(2)装配好后,可加水检查是否密封,防止漏胶。

(3)确定凝胶浓度体积,按附注1.配制分离胶溶液。按表中成分顺序加入烧杯中。

(4)小心将分离胶注入准备好的玻璃板间隙中,灌到距短玻璃板顶端约3cm处。

注意:为浓缩胶留有足够空间(分离胶面距加样孔底1cm,即梳齿长再加1 cm。)

(5)轻轻在顶层加入几毫升覆盖物(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或正丁醇),以阻止空气氧对凝胶聚合的抑制作用。

(6)分离胶充分聚合。时间约30~60min,聚合后在覆盖层和凝胶的界面间有一清晰的折光线。(7)倒掉覆盖层,用无离子水洗凝胶上部数次,尽可能用吸水纸吸干凝胶顶端的残存的液体。(8)按附注2.配制5%浓缩胶,并注入分离胶上端,插入梳子。插入梳子时要小心避免梳子顶端留有气泡。

(9)浓缩胶充分聚合,时间30~60min。

(10)浓缩胶聚合好后,将制胶装置从基座上取下,放如电泳槽中。

(11)上下槽均加入新鲜Tris-甘氨酸电极缓冲液(至少负极槽使用新鲜电泳缓冲液)。

(12)小心拔出梳子,若孔间隔离凝胶条倾斜,用小号注射器针头扶正。

(13)用电泳缓冲液冲洗梳孔。

(14)样品准备:样品中加入50~100μl 1×SDS样品缓冲液使之溶解,使浓度为0.5~1mg/mL,并沸水浴3~5min,室温下冷却。同样准备蛋白质分子量标准物。

(15)上样。用微量注射器小心将15μl蛋白样品加到样品槽底部。电极缓冲液为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留一孔加Marker。加样时间要尽量短,避免样品扩散及边缘效应。

(16)电泳。开始时电压为8V/cm凝胶,染料进入分离胶后,将电压增加到15V/cm凝胶,继续电泳,直到溴芬蓝染料带抵达分离胶底部1cm距离,断开电源。

(17)染色。取下凝胶,用至少5倍体积的考马斯亮蓝染色液浸泡凝胶,放摇床上室温缓慢旋转4h 以上。回收染色液。

(18)脱色:将凝胶浸泡在脱色液中,缓慢摇动4~8小时脱色。其间换脱色液3~4次。直到脱色充分。

(19)用凝胶成像系统在白屏上进行照相记录。也可将凝胶装入盛有20%甘油水溶液的塑料袋中,封闭保存。还可以将凝胶干燥成胶片保存。

附注:

1、Tris-甘氨酸SDS-P AGE分离胶配方

2、Tris甘氨酸SDS-P AGE浓缩胶配方

3、

电路原理习题集(下册)精品文档7页

下 册 习 题 1-1 绘出题1-1图所示各电路的有向图,并求出支路数b ,节点数n t 和基本回路数l 。 (a) (b) 题 1-1 图 1-2 对题1-2图所示有向图,任意选出两种不同的树,并对每种树列出各基本割集的支路集和各基本回路的支路集。 1-3 绘出题1-3图所示网络的有向图,并写出其关联矩阵A (以节点⑤为参考节点)。 题1-2图 题1-3图 1-4 绘出对应于下列节点-支路关联矩阵A a 的有向图: 1-5 题1-5(a)、(b)图表示同一有向图的两种不同的树,图中粗线为树支。试在该图上表示出各基本回路和基本割集,并写出基本回路矩阵B 和基本割集矩阵Q 。 1-6 应用题1-5写出的矩阵B 和矩阵Q 验证公式QB T =0。 1-7 对于某一有向图中的一个指定的树,其基本割集矩阵为 试写出对应于该有向图中同一树的基本回路矩阵B 。 1-8 对于某一有向图中的一个指定的树,其基本回路矩阵为 试写出对应于该有向图中同一树的基本割集矩阵Q 。 1-9 对题1-8-1图所示有向图,试选一树使得对应于此树的每一个基本回路是图中的一个网孔,并写出基本回路矩阵B 。 1-10 证明题1-10图中的图G 1和G 2都是图G 的对偶图。 (a) (b) 题 1-10 图 2-1 写出题2-1图所示正弦交流网络的支路阻抗矩阵和用支路阻抗矩阵表示的支路方程的矩阵形式(电源角频率为 )。 2-2 题2-2图是一直流网络。试写出该网络的支路电导矩阵和用支路电导矩阵表示的支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题 2-2 图 2-3 题2-3图表示一个直流网络,其中各电流源的电流和各元件的电阻值业已给出。 (1) 绘出此网络的有向图,并写出关联矩阵; (2) 用节点分析法写出矩阵形式的节点方程; (3) 解节点方程,求出各节点电压。 2-4 写出题2-4图所示直流网络的矩阵形式的节点方程,并求出各支路电流。 题 2-3 图 题 2-4 图 2-5 题2-5图表示一正弦交流网络。试绘出网络的有向图并写出关联矩阵A :用节点分析法写出矩阵 题 1-5 图 (c ) 题 2-1 图

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掌握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按下图虚线连接电路,将计数器0设置为方式0,计数器初值为N(N≤0FH),用手动逐个输入单脉冲,编程使计数值在屏幕上显示,并同时用逻辑笔观察OUT0电平变化(当输入N+1个脉冲后OUT0变高电平)。 三:硬件电路 四:源程序 汇编程序 ioport equ 0d400h-0280h io8253a equ ioport+283h io8253b equ ioport+280h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al,14h ;设置8253通道0为工作方式2,二进制计数mov dx,io8253a out dx,al mov dx,io8253b ;送计数初值为0FH mov al,0fh out dx,al lll: in al,dx ;读计数初值 call disp ;调显示子程序 push dx mov ah,06h

mov dl,0ffh int 21h pop dx jz lll mov ah,4ch ;退出 int 21h disp proc near ;显示子程序 push dx and al,0fh ;首先取低四位 mov dl,al cmp dl,9 ;判断是否<=9 jle num ;若是则为'0'-'9',ASCII码加30H add dl,7 ;否则为'A'-'F',ASCII码加37H num: add dl,30h mov ah,02h ;显示 int 21h mov dl,0dh ;加回车符 int 21h mov dl,0ah ;加换行符 int 21h pop dx ret ;子程序返回 disp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五:实验难点与重点 8253的工作方式有六种,如何理解和运用这六种工作方式是个难点。8253具有3个独立的计数器,每个计数器必须单独编程进行初始化后才能使用,使用时有时会忘记初始化。 程序流程图:

手机电路原理,通俗易懂

第二部分原理篇 第一章手机的功能电路 ETACS、GSM蜂窝手机是一个工作在双工状态下的收发信机。一部移动电话包括无线接收机(Receiver)、发射机(Transmitter)、控制模块(Controller)及人机界面部分(Interface)和电源(Power Supply)。 数字手机从电路可分为,射频与逻辑音频电路两大部分。其中射频电路包含从天线到接收机的解调输出,与发射的I/Q调制到功率放大器输出的电路;逻辑音频包含从接收解调到,接收音频输出、发射话音拾取(送话器电路)到发射I/Q调制器及逻辑电路部分的中央处理单元、数字语音处理及各种存储器电路等。见图1-1所示 从印刷电路板的结构一般分为:逻辑系统、射频系统、电源系统,3个部分。在手机中,这3个部分相互配合,在逻辑控制系统统一指挥下,完成手机的各项功能。 图1-1手机的结构框图 注:双频手机的电路通常是增加一些DCS1800的电路,但其中相当一部分电路是DCS 与GSM通道公用的。 第二章射频系统 射频系统由射频接收和射频发射两部分组成。射频接收电路完成接收信号的滤波、信号放大、解调等功能;射频发射电路主要完成语音基带信号的调制、变频、功率放大等功能。手机要得到GSM系统的服务,首先必须有信号强度指示,能够进入GSM网络。手机电路中不管是射频接收系统还是射频发射系统出现故障,都能导致手机不能进入GSM网络。 对于目前市场上爱立信、三星系列的手机,当射频接收系统没有故障但射频发射系统有故障时,手机有信号强度值指示但不能入网;对于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其他系列的手机,不管哪一部分有故障均不能入网,也没有信号强度值指示。当用手动搜索网络的方式搜索网络时,如能搜索到网络,说明射频接收部分是正常的;如果不能搜索到网络,首先可以确定射频接收部分有故障。 而射频电路则包含接收机射频处理、发射机射频处理和频率合成单元。 第一节接收机的电路结构 移动通信设备常采用超外差变频接收机,这是因为天线感应接收到的信号十分微弱,而鉴频器要求的输人信号电平较高,且需稳定。放大器的总增益一般需在120dB以上,这么大的放大量,要用多级调谐放大器且要稳定,实际上是很难办得到的,另外高频选频放大器的通带宽度太宽,当频率改变时,多级放大器的所有调谐回路必须跟着改变,而且要做到统一调谐,

8253的内部结构与工作方式

8253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 8253具有3个独立的计数通道,采用减1计数方式。在门控信号有效时,每输入1个计数脉冲,通道作1次计数操作。当计数脉冲是已知周期的时钟信号时,计数就成为定时。 一、8253内部结构 8253芯片有24条引脚,封装在双列直插式陶瓷管壳内。 1.数据总线缓冲器 数据总线缓冲器与系统总线连接,8位双向,与CPU交换信息的通道。这是8253与CPU 之间的数据接口,它由8位双向三态缓冲存储器构成,是CPU与8253之间交换信息的必经之路。 2.读/写控制 读/写控制分别连接系统的IOR#和IOW#,由CPU控制着访问8253的内部通道。接收CPU送入的读/写控制信号,并完成对芯片内部各功能部件的控制功能,因此,它实际上是8253芯片内部的控制器。A1A0:端口选择信号,由CPU输入。8253内部有3个独立的通道和一个控制字寄存器,它们构成8253芯片的4个端口,CPU可对3个通道进行读/写操作3对控制字寄存器进行写操作。这4个端口地址由最低2位地址码A1A0来选择。如表9.3.1所示。

3.通道选择 (1) CS#——片选信号,由CPU输入,低电平有效,通常由端口地址的高位地址译码形成。 (2) RD#、WR#——读/写控制命令,由CPU输入,低电平有效。RD#效时,CPU读取由A1A0所选定的通道内计数器的内容。WR#有效时,CPU将计数值写入各个通道的计数器中,或者是将方式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中。CPU对8253的读/写操作如表9.3.2所示。 4.计数通道0~2 每个计数通道内含1个16位的初值寄存器、减1计数器和1个16位的(输出)锁存器。8253内部包含3个功能完全相同的通道,每个通道内部设有一个16位计数器,可进行二进制或十进制(BCD码)计数。采用二进制计数时,最大计数值是FFFFH,采用BCD码计数时。最大计数值是9999。与此计数器相对应,每个通道内设有一个16位计数值锁存器。必要时可用来锁存计数值。

8253定时器(微机原理)1

接口实验三 8253定时器 / 计数器 一、实验目的 ⒈学会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的原理和方法。 ⒉. 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实验内容 1. 用8253的0通道产生周期为30毫秒的方波,去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和灭。 2.用8253的0通道和1通道级联的工作方式,产生周期为20秒的方波,去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和灭。 3. 用8253的0通道产生1、2、3、4、5、6、7、8(1的高音)这八个音阶频率的方波信号,送到小喇叭去控制其发声。 三、实验接线图 图1

图2 图3 图6-5 四、实验原理 对8253编程,使OUT1输出周期为2MHZ(周期为0.5μS)的时钟直接加到CLK1,则OUT1输出的脉冲周期最大只有0.5μS*65536=32768μS=32.768MS,达不到20秒的延时要求,为此,需用几个通道级连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N0=5000,工作于方式2,则从OUT0端可得到序列负脉冲,频率为2MHZ/5000=400HZ,周期为2.5MS。再把该信号连到CLK1,并使通道1工作于方式3,使OUT1输出周期为20秒(频率为1/20=0.05HZ)的方波即可,应取时间常数N1=400HZ/0.05HZ=8000。

分频电路由一片74LS393组成, T0-T7为分频输出插孔。该计数器在加电时由RESET信号清零。当脉冲输入为8.0MHZ时,T0-T7输出脉冲频率依次为4.0MHZ,2.0MHZ,1.0MHZ,500KHZ,250KHZ,125KHZ,62500HZ,31250HZ。 五、编程指南 ⒈8253芯片介绍 8253是一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有三个十六位计数器,其计数频率范围为0-2MHz,用+5V单电源供电。 8253的功能用途: ⑴延时中断⑸实时时钟 ⑵可编程频率发生器⑹数字单稳 ⑶事件计数器⑺复杂的电机控制器 ⑷二进制倍频器 2,8253的六种工作方式: ⑴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⑷方式3:方波频率发生器 ⑵方式l:可编程频率发生⑸方式4:软件触发的选通信号 ⑶方式2:频率发生器⑹方式5:硬件触发的选通信号 六、实验程序框图 七、实验步骤 ⒈按图1连好实验线路 ⑴8253的GATE0接+5V。

电路原理下册

第一章网络图论 图论是数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以及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网络图论是图论在网络理论中的应用。现代大型复杂网络的分析计算,都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的,要将网络结构的信息送入计算机就需要借用网络图论的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网络图论的基本知识。这是学习本书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 §1-1 网络的图 意见:(1)“网络的图”是否可简称为“网络图”,更为简明 (2)树枝、连枝全书没统一:有的地方树枝用细实线,连枝虚线,而有的地方树枝用粗实线,连枝用细实线 在电路原理(上册)中介绍特勒根定理时,曾对网络的图作了粗浅介绍,下面将进行系统讨论。 对于任何一个由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网络N,如果暂时撇开元件的性质,只考虑元件之间的联接情况,可将网络中的每一个元件(即支路)用一条线段代替(线段长、短、曲、直不论),并仍称之为支路;将每一个元件的端点或若干个元件相联接的点(即节点)用一个圆点表示,并仍称之为节点。如此得到的一个点、线的集合,称为网络N的图,或线形图,用符号G代表。 图1-1-1(a)表示一个无源网络N1和它的图G1。 (a)连通图(b)非连通图

图1-1-1 网络及网络的图 对于网络中的独立源和受控源,除了可以单独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外,也可采用下述方法处理:将电压源(含受控电压源)连同串联的无源元件作为网络的一条复合支路,在图G中用一条支路表示;将电流源(含受控电流源)连同并联的无源元件作为网络的一条复合支路,在图G中也用一条支路表示。网络中由无源元件与电压源串联,再与电流源并联的部分也可作为一条复合支路,在图G中用一条支路表示。图1-1-1(b)所示网络N2的图G2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的。本章对于独立源和受控源均采用上述复合支路处理法。 根据网络的图的定义和绘制原则,网络的图只表明网络中各支路的联接情况,而不涉及元件的性质。因此,可以说网络的图只是用以表示网络的几何结构(或拓扑结构)的图形。此外,网络的图中的支路和节点与相应网络中的支路和节点是一一对应的。 应当指出,网络中的互感表示耦合电感元件之间的磁耦合关系,从属于元件的性质,而不从属于网络的几何性质,因此,在网络图中不予表现。 在网络分析中,一般都要规定网络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在网络的图中也可规定各支路的参考方向。标明各支路参考方向的图称为有向图。图1-1-1(b)中的G2就是有向图。为了分析方便起见,有向图中每一支路的参考方向均与网络中相应支路参考方向一致。 图1-1-2 图及其子图与补图 如果图G a中的每一个节点和支路都是图G中的节点和支路,即图G a 是图G的一部分,则G a叫做G的子图(subgraph)。图1-1-2中的G a、G b、G c都是G的子图。如果图G的子图G a和G b包含了G的所有支路和节点,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1.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 吸收功率6 W ,则电压U 为____3__V 。 2. 理想电压源电压由 本身 决定,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以及外电路 决 定。 3.电感两端的电压跟 成正比。 4. 电路如图所示,则R P 吸= 10w 。 5.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电压与电流同向 。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有效值 6.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 相同 。 7. 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将 改变 ,但任意两点 间电压 不变 。 8. 下图中,u 和i 是 关联 参考方向,当P= - ui < 0时,其实际上 是 发出 功率。 9.电动势是指外力(非静电力)克服电场力把 正电荷 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 到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10.在电路中,元件或支路的u ,i 通常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 关联参考方向 . 11.电压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电动势 的差值。 12. 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 参考点 而言。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内阻=i R 1 Ω。 15.根据不同控制量与被控制量共有以下4种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 电压 控电流源 、 电流控电压源 、 电流控电流源 。 16. 实际电路的几何 近似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集 总参数电路。 17、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若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则需 列出 b-n+1 个独立的KVL 方程。 18、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及外电路 无关 。 (填写有关/无 关)。 19、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电路 有关 。(填写有关/无关)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版《电路原理》课后作业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 (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答:(a) 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b) 非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答:(a) 吸收功率——关联方向下,乘积p = ui > 0表示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非关联方向,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乘积p = ui < 0,表示 元件发出功率。 (3)如果在图(a) 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答:(a) 发出功率——关联方向下,u > 0,i < 0,功率p为负值下,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b) 吸收功率——非关联方向下,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u > 0,i > 0,功率p为正值下,元件实际吸收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 (d)(e)(f) 题1-4图 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R i = 104 i (b)电阻元件,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 (c)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10V (d)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5V

【微机原理】8253

1 1、设8253的地址为40~43H ,CLK 输入频率为2.19MHz 。编写一个程序,使8253芯片通道2工作在方式2,产生1KHz 的定时触发信号。请给出有关参数的计算过程。 ★计数初值(Tc )与输入时钟频率(fCLK )及输出波形频率(fOUT )之间的关系为: Tc= fCLK / fOUT ★时间常数=2.19M/1K=2190 。 ★根据题目要求,工作方式控制字应为10110100=0B4H 。 通道2的地址为42H 。 参考程序: MOV AL ,0B4H OUT 43H ,AL ;8253初始化 MOV AX ,2190 OUT 42H ,AL ;输出时间常数 MOV AL ,AH OUT 42H ,AL HLT 2、设8253的地址为60~63H ,CLK 输入频率为1.19MHz 。编写一个程序,使8253 芯

片通道2工作在方式3,产生600Hz的方波信号。请给出有关参数的计算过程。 ★时间常数=1.19M/600=1983 。 根据题目要求,工作方式控制字应为10110110=0B6H。 通道2的地址为62H。 ★参考程序: MOV AL,0B6H OUT 63H,AL ;8253初始化 MOV AX,1983 OUT 62H,AL ;输出时间常数 MOV AL,AH OUT 62H,AL HLT 3.若8253A中GATE1为高,CLK1的输入是1000Hz的连续输入脉冲,问: ⑴要求设置计数初值后,计数器开始计数,当计数为0时,OUT1输出一个输入脉冲周期的负脉冲,此计数器的工作方式是什么方式? ⑵若要求每1秒钟输出一个信号,计数初值应为多少? ⑶此OUT1信号是否可以作为CPU的中断请求信号? ①计数器1的工作方式为方式4 ②Tc=f CLK/f OUT=1000 ③此OUT1 信号不能作为CPU 的中断请求信号。 4.某微机系统中8253A占用地址为100H~103H。初始化程序如下: 2

电子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图(a)、(b)、(c)是桥式整流电路的三种不同画法。由电源变压器、四只整流二极管D1~4 和负载电阻RL组成。四只整流二极管接成电桥形式,故称桥式整流。 图1 桥式整流电路图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

在u2的正半周,D1、D3导通,D2、D4截止,电流由TR次级上端经D1→ RL →D3回到TR 次级下端,在负载RL上得到一半波整流电压 在u2的负半周,D1、D3截止,D2、D4导通,电流由Tr次级的下端经D2→ RL →D4 回到Tr次级上端,在负载RL 上得到另一半波整流电压。 这样就在负载RL上得到一个与全波整流相同的电压波形,其电流的计算与全波整流相同,即 UL = 0.9U2 IL = 0.9U2/RL 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 ID = IL/2 = 0.45 U2/RL 每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什么叫硅桥,什么叫桥堆 目前,小功率桥式整流电路的四只整流二极管,被接成桥路后封装成一个整流器件,称"硅桥"或"桥堆",使用方便,整流电路也常简化为图Z图1(c)的形式。桥式整流电路克服了全波整流电路要求变压器次级有中心抽头和二极管承受反压大的缺点,但多用了两只二极管。在半导体器件发展快,成本较低的今天,此缺点并不突出,因而桥式整流电路在实际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极管整流电路原理与分析 半波整流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实际上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当输入电压处于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时,二极管导通,输出电压v o=v i-v d。当输入电压处于交 流电压的负半周时,二极管截止,输出电压v o=0。半波整流电路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所 示。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 对于使用直流电源的电动机等功率型的电气设备,半波整流输出的脉动电压就足够了。但对于电子电路,这种电压则不能直接作为半导体器件的电源,还必须经过平滑(滤波)处理。平滑处理电路实际上就是在半波整流的输出端接一个电容,在交流电压正半周时,交流电源在通过二极管向负载提供电源的同时对电容充电,在交流电压负半周时,电容通过负载电阻放电。 电容输出的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仿真演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半波整流电路的基本特点如下:

电路原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答案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 23A 2A 23 I R Ω?==Ω+ 解得 75R =Ω (b) 由分压公式得: 3V 2V 23 R U R ?==Ω+ 解得 47 R =Ω 答案2.2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 1U + - 20k Ω (b) + _ U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 (13)k //5k k k 1359 R +?=+ΩΩ= Ω=Ω++ 由分流公式得: 220mA 2mA 20k R I R =? =+Ω 电压 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3==30V 1+3 U U ? 答案2.3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325k 5k R R R ?Ω=+Ω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13 130.05(2) 40k (3) eq R U U R R R R R ?==?+??=+=Ω ? 由方程(2)、(3)解得 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 R =Ω 答案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820mA 8mA (128)I Ω =?=+Ω 2620mA 12mA (46)I Ω =?=+Ω 由节点①的KCL 得 128mA 12mA 4mA I I I =-=-=- 答案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 120Ω (a) (b) 图中 1(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 112 10A 6A R I R R =?=+ 及 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 32120 1A 360120 I I =? =+ 由KVL 得,

8253的工作方式解析

8253的工作方式 1.方式0 计数结束产生中断 8253用作计数器时一般工作在方式0。所谓计数结束产生中断,是指在计数值减到0时,输出端(OUT)产生的输出信号可作为中断申请信号,要求CPU进行相应的处理。方式0有如下特点: ① 当控制字写进控制字寄存器确定了方式0时,计数器的输出(OUT端口)保持低电平,一直保持到计数值减到0。 ② 计数初值装入计数器之后,在门控GATE信号为高电平时计数器开始减1计数。当计数器减到0时输出端OUT才由低变高,此高电平输出一直保持到该计数器装入新的计数值或再次写入方式0控制字为止。若要使用中断,可以计数到0的输出信号向CPU发出中断请求,申请中断。 ③ GATE为计数控制门,方式0的计数过程可由GATE控制暂停,即GATE=1时,允许计数;GATE=0时,停止计数。GATE 信号的变化不影响输出OUT端口的状态。 ④ 计数过程中,可重新装入计数初值。如果在计数过程中,重新写入某一计数初值,则在写完新计数值后,计数器将从该值重新开始作减1计数。

2.方式1 可编程的单拍负脉冲 可编程的单拍负脉冲又称为单稳态输出方式,简称单稳定时。方式1的特点是: ① CPU写入控制字后,计数器输出OUT端为高电平作为起始电平,在写入计数值后计数器并不开始计数(不管此时GATE 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而要由外部门控GATE脉冲上升沿启动,并在上升沿之后的下一个CLK输入脉冲的下降沿开始计数。 ② GATE上升沿启动计数的同时,使输出OUT变低,每来一个计数脉冲,计数器作减一计数,直到计数减为 0时,OUT 输出端再变为高电平。OUT端输出的单拍负脉冲的宽度为计数初值乘以CLK端脉冲周期。设计数初值为N,则单拍脉冲宽度为N个CLK时钟脉冲周期。 ③ 如果在计数器未减到0时,GATE又来一触发脉冲,则由下一个时钟脉冲开始,计数器将从初始值重新作减1计数。当减至0时,输出端又变为高电平。这样,使输出脉冲宽度延长。 3. 方式2 分频脉冲发生器 方式2是一种具有自动予置计数初值N的脉冲发生器。从OUT

第五版《电路原理》课后作业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 (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答:(a) 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b) 非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答:(a) 吸收功率——关联方向下,乘积p = ui > 0表示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非关联方向,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乘积p = ui < 0,表示 元件发出功率。 (3)如果在图(a) 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答:(a) 发出功率——关联方向下,u > 0,i < 0,功率p为负值下,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b) 吸收功率——非关联方向下,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u > 0,i > 0,功率p为正值下,元件实际吸收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 (d)(e)(f) 题1-4图 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R i = 104 i (b)电阻元件,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 (c)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10V (d)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5V (e) 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 (f)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 吸收功率6 W ,则电压U 为____3__V 。 2. 理想电压源电压由 本身 决定,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以及外电路 决定。 3.电感两端的电压跟 成正比。 4. 电路如图所示,则 R P 吸 = 10w 。 5.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电压与电流同向 。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有效值 6.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 相同 。 7. 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将 改变 ,但任意两点间电压 不变 。 8. 下图中,u 和i 是 关联 参考方向,当P= - ui < 0时,其实际上是 发出 功率。

9.电动势是指外力(非静电力)克服电场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10.在电路中,元件或支路的u,i通常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关联参考方向 . 11.电压数值上等于电路中电动势的差值。 12. 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参考点而言。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 I S 20 A,内阻= R 1 Ω。 i 15.根据不同控制量与被控制量共有以下4种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电流源、 电流控电压源、电流控电流源。 16. 实际电路的几何近似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集总参数电路。 17、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若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则需列出 b-n+1 个独立的KVL方程。

18、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及外电路无关。(填写有关/无关)。 19、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电路有关。(填写有关/无关) 20、电压源中的电流的大小由电压源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21、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用短路代替。 22、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23、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结点a的结点电压方程为(1/R1+1/R2+1/R3)Ua=Is-Us/R2 。 2 S —— R1 R3 U S + 24、列出下图所示电路的结A点电压方程

8253的使用

实验一8253A定时/计数器(一)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原理和方法。 2. 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图 本实验原理图如上所示,8253A的A0、A1接系统地址总线A0、A1,故8253A有四个端口地址,如端口地址表5-2所示。8253A的片选地址为48H~ 4FH。因此,本实验仪中的8253A四个端口地址为48H、49H、4AH、4BH,分别对应通道0、通道1、通道2和控制字。采用8253A通道0,工作在方式3(方波发生器方式),输入时钟CLK0 为1MHZ,输出OUTO 要求为1KHZ的方波,并要求用接在GA TE0引脚上的导线是接地("0"电平)或甩空("1"电平)来观察GA TE对计数器的控制作用,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1、实验线路连接 (1) 8253A芯片的CLK0引出插孔连分频输出插孔1MHZ。 (2) 8253A的GA TE0接+5V。 2、实验步骤 (1) 按图连好实验线路 (2) 运行实验程序 在系统显示"DVCC-86H"状态下,按任意键,系统显示命令提示符"-"。 按GO键,系统显示"1000 XX" 输入F000 :B290 再按EXEC键,显示"8253-1" 用示波器测量8253A的OUT0输出插孔,应有频率为1KHZ的方波输出。幅值0~5V。

实验二8259单级中断控制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8259中断控制器的接口方法. 2.掌握8259中断控制器的应用编程. 二、实验内容 1、本系统中已设计有一片8259A中断控制芯片,工作于主片方式,8个中断请求输入端IR0~IR7对应的中断型号为8~F。 2实验原理图 使用8259单级中断控制实验原理图 根据实验原理图,8259A和8088系统总线直接相连,8259A上连有一系统地址线A0,故8259A有2 个端口地址,本系统中为20H、21H。20H 用来写ICW1,21H 用来写ICW2、ICW3、ICW4,初始化命令字写好后,再写操作命令字。OCW2、OCW3 用口地址20H,OCW1用口地址21H。图5-14中,使用了3号中断源,IR3插孔和SP插孔相连,中断方式为边沿触发方式,每按一次AN按钮产生一次中断信号,向8259A发出中断请求信号。如果中断源电平信号不符规定要求则自动转到7号中断,显示"Err"。CPU响应中断后,在中断服务中,对中断次数进行计数并显示,计满5次结束,显示器显示"8259Good"。 3、实验线路连接 8259A的IR3插孔和SP插孔相连。SP插孔初始电平为低电平。 4、实验步骤 (1) 按图5-14连好实验线路 (2) 运行实验程序 在系统显示"DVCC-86H"状态下,按任意键,系统显示命令提示符"-"。 按GO键,显示"1000 XX" 输入F000 :B2E0 按EXEC键,在DVCC-8086H上显示"8259-1"。 (3) 按AN按键,每按二次产生一次中断,在显示器左边一位显示中断次数,满5次中断,显示器显示"8259 good"。

和通过对比,熟悉8253和8254和8255芯片的基本功能结构,工作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报告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实验时间:2014年11月25 二:实验地点:2601号机房 三:实验名称:认识8253/8254和8255芯片 四:实验目的:通过对比,熟悉8253/8254和8255芯片的基本功能结构、工作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8253/8254和8255芯片的基本功能结构 (1)8253芯片的基本功能结构: 8253芯片有24条引脚,封装在双列直插式陶瓷管壳内。 下图为:可编程定时器8253内部结构框图

D0 ~ D7:8位数据线,用来传送控制字和计数初值 CS*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该信号有效说明系统选中该芯片,此时,CPU可以对本片8253进行读/写操作。 RD*读信号,低电平有效。该信号有效时,表示CPU正在对8253的一个计数器进行读当前计数值的操作。 WR*写信号,低电平有效。该信号有效时,表示CPU正在向8253的控制寄存器写入控制字或者向一个计数器写入计数初值。 A1 ~ A0:是用来对3 个计数器通道和控制寄存器进行寻址的引脚,由A1和A0的四种编码来选择四个端口之一。 (2)8254芯片的基本功能结构 8254芯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数据总线缓冲器 数据总线缓冲器是一个三态、双向8位寄存器主要作用是与cpu进行数据交换,8位数据线D7~D0与CPU的系统数据总线连接,构成CPU和8254之间信息传送的通道,CPU通过数据总线缓冲器向8254写入控制命令、计数初始值或读取计数值。

读写逻辑 读写逻辑是芯片的控制部分,编程人员通过控制信号的选择来选择芯片的工作方式。读/写控制逻辑用来接收CPU系统总线的读、写控制信号和端口选择信号,用于控制8254内部寄存器的读/写操作。 控制字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是一个只能写不能读的8位寄存器,系统通过指令将控制字写入控制寄存器,设定8254的不同工作方式。 计数器 8254内部有三个结构完全相同而又相互独立的16位减“1”计数器,每个计数器有六种工作方式,各自可按照编程设定的方式工作。 (3)8255芯片的基本功能结构 8255作为主机与外设的连接芯片,必须提供与主机相连的3个总线接口,即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接口。同时必须具有与外设连接的接口A、B、C口。由于8255可编程,所以必须具有逻辑控制部分,因而8255内部结构分为3个部分:与CPU连接部分、与外设连接部分、控制部分。 1)与CPU连接部分 根据定义,8255能并行传送8位数据,所以其数据线为8根D0~D7。由于8255具有3个通道A、B、C,所以只要两根地址线就能寻址A、B、C口及控制寄存器,故地址线为两根A0~A1。此外CPU要对8255进行读、写与片选操作,所以控制线为片选、复位、读、写信号。各信号的引脚编号如下: (1)数据总线DB:编号为D0~D7,用于8255与CPU传送8位数据。 (2)地址总线AB:编号为A0~A1,用于选择A、B、C口与控制寄存器。 (3)控制总线CB:片选信号、复位信号RST、写信号、读信号。当CPU要对8255进行读、写操作时,必须先向8255发片选信号选中8255芯片,然后发读信号或写信号对8255进行读或写数据的操作。 2)与外设接口部分 根据定义,8255有3个通道A、B、C与外设连接,每个通道又有8根线与外设连接,所以8255可以用24根线与外设连接,若进行开关量控制,则8255可同时控制24路开关。各通道的引脚编号如下: (1)A口:编号为PA0~PA7,用于8255向外设输入输出8位并行数据。 (2)B口:编号为PB0~PB7,用于8255向外设输入输出8位并行数据。 (3)C口:编号为PC0~PC7,用于8255向外设输入输出8位并行数据,当8255工作于应答I/O方式时,C口用于应答信号的通信。 3)控制器部分

8253原理及应用

第八章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及其应用 【回顾】可编程芯片的概念,端口的概念。 【本讲重点】定时与计数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定时/计数器芯片Intel8253的性能概述, 内、外部结构及其与CPU的连接。 8.1定时与计数 1.定时与计数 在微机系统或智能化仪器仪表的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系统处于定时工作状态,或者对外部过程进行计数。定时或计数的工作实质均体现为对脉冲信号的计数,如果计数的对象是标准的内部时钟信号,由于其周期恒定,故计数值就恒定地对应于一定的时间,这一过程即为定时,如果计数的对象是与外部过程相对应的脉冲信号(周期可以不相等),则此时即为计数。 2.定时与计数的实现方法 (1)硬件法 专门设计一套电路用以实现定时与计数,特点是需要花费一定硬设备,而且当电路制成之后,定时值及计数范围不能改变。 (2)软件法 利用一段延时子程序来实现定时操作,特点,无需太多的硬设备,控制比较方便,但在定时期间,CPU不能从事其它工作,降低了机器的利用率。 (3)软、硬件结合法 即设计一种专门的具有可编程特性的芯片,来控制定时和计数的操作,而这些芯片,具有中断控制能力,定时、计数到时能产生中断请求信号,因而定时期间不影响CPU的正常工作。 8.2定时/计数器芯片Intel8253 Intel8253是8086微机系统常用的定时/计数器芯片,它具有定时与计数两大功能。 一、8253的一般性能概述 1.每个8253芯片有3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通道; 2.每个计数器通道都可以按照二进制或二—十进制(BCD码)计数; 3.每个计数器的计数速率可以高达2MHz; 4.每个通道有6种工作方式,可以由程序设定和改变; 5.所有的输入、输出电平都与TTL兼容。 二、8253内部结构 8253的内部结构如图8-1所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8253工作方式应用

实验四8253工作方式应用 【实验目的】 1. 熟悉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2. (选做)会用8259中断控制器的应用编程 【实验内容】 1.对8253的工作方式逐一实验,通过观察输出端的状态变化(可以连接一个发光管观察),进一步熟悉6种工作方式。 2.让8253工作于方式3,产生的方波信号在发光二极管上观察。改变输入的CLK的脉冲频率,重复之前动作。 3.将8253的工作方式一输出的信号作为8259的中断输入端,做计时间到,由8255驱动,将试验箱左下角的开关量k1~k8的值读入,相应的值在试验箱右上角的L1~L8的二极管灯亮。结束程序。 【实验原理】 1.8253工作方式 2.8259应用编程 3.8255应用 【实验步骤】 硬件连线 (1)8253的GATE0 接+5V插孔; (2)8253的CLK0接T2插孔,时钟频率2MHz; (3)8253的CS3接EX0; (4)分频电路的T插孔连8MHz插孔; 实验步骤 1.按硬件原理图连好线路; 2.运行试验程序; “P”状态秀下,先输入F000按下F1键,再输入9180,按EXEC键; 3.用示波器观察OUT0插孔的输出方波,或用直流电压表测得OUT0输出电压 2.5V。 4.编写实验程序。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TCONT EQU 0043H TCON0 EQU 0040H ORG 9180H START:JMP T8253 T8253:MOV DX,TCONTRO

MOV AL,36H OUT DX,AL MOV DX,TCON0 MOV AL,00H OUT DX,AL 【实验结果】 硬件连接完成后,观察输出端的灯闪状态变化,有快有慢。 【实验心得体会】 在本次实验中,我熟悉了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通过对程序和硬件的研究了解8253的6种工作方式及其各种方式的功能和区别,并学会去运用,亲自动手操作,中间出现了各种错误,但在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反复实践中,得出了实验结果,收获挺多。

电路原理习题集(下册)

下 册 习 题 1-1 绘出题1-1图所示各电路的有向图,并求出支路数b ,节点数n t 和基本回路数l 。 (a) (b) 题 1-1 图 1-2 对题1-2图所示有向图,任意选出两种不同的树,并对每种树列出各基本割集的支路集和各基本回路的支路集。 1-3 绘出题1-3图所示网络的有向图,并写出其关联矩阵A (以节点⑤为参考节点)。 题1-2图 题1-3图 1-4 绘出对应于下列节点-支路关联矩阵A a 的有向图: ????? ???????-----=11100100010101000111)1(a A ??????? ?????????-------=10010001110000001110101001100000011)2(a A ()3110000001011000000100010000110110000010101001100A a =--------????????????????????

1-5 题1-5(a)、(b)图表示同一有向图的两种不同的树,图中粗线为树支。试在该图上表示出各基本回路和基本割集,并写出基本回路矩阵B 和基本割集矩阵Q 。 1-6 应用题1-5写出的矩阵B 和矩阵Q 验证公式QB T =0。 1-7 对于某一有向图中的一个指定的树,其基本割集矩阵为 Q =---??????? ???100111001001110010101 试写出对应于该有向图中同一树的基本回路矩阵B 。 1-8 对于某一有向图中的一个指定的树,其基本回路矩阵为 B =---??????? ???101100110010011001 试写出对应于该有向图中同一树的基本割集矩阵Q 。 1-9 对题1-8-1图所示有向图,试选一树使得对应于此树的每一个基本回路是图中的一个网孔,并写出基本回路矩阵B 。 1-10 证明题1-10图中的图G 1和G 2都是图G 的对偶图。 (a) (b) 题 1-10 图 题 1-5 图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