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启示

国家外专局局长万学远

2000年10月,由国家外专局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我国西部地区的20多名县长,对亚洲西部国家———以色列的农业进行了20多天的考察学习,通过听报告、讲座、视察等形式,对以色列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以色列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在世界农业发展上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对我国农业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有很多积极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以色列农业的经营模式

以色列的农业非常发达,农民收入相当高,人均年收入1.8万美元。分析以色列农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得益于农业的集约化,得益于完善的农业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也得益于以色列农民的勤劳和努力。

1、经营组织形式。以色列农业经营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基布茨(Kibbutz)和莫沙夫(Mashav)两种形式。基布茨,以色列席伯莱语为群体之意,也可以称为集体农庄,是由东欧移民回国的青年出于对前苏联集体农庄的向往而创建。基布茨组织现在全国有270个,成员总体有1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平均每个基布茨有450名成员,拥有500公顷的土地。基布茨最主要的特征有三点:一是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归集体所有;二是基布茨的所有收入包括其成员个人收入全部归集体所有,基布茨给每个农民按月发给生活津贴,生活

必需品一律实行供给制,其余收入、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是基布茨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每2年改选一次管理委员会,对基布茨内部事务进行民主管理。

莫沙夫,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村庄。它是一种农业合作组织,既是一个行政村又是合作社,具有社会服务和经济管理的双重功能。莫沙夫的特征也有三点:一是莫沙夫的土地和水资源所有权归属国家,但经营权属家庭个人;二是其他生产资料及收入均归农户;三是教育、医疗、文化、产品供销等统一由集体提供服务。

2、经营模式。以色列农业的经营模式集中体现在农业生产的高度集约化。一是土地高度集约化。以色列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基布茨和莫沙夫中的每个家庭,所有的土地不允许买卖。二是水资源利用高度集约化。以色列国虽然三面环海,但是淡水资源比较缺乏,加利利湖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淡水湖,淡水资源非常珍贵。所以,整个国家淡水资源的利用也实行高度集约化管理。国家给城市居民、单位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都有指标控制,超指标用水均要加倍收费。正是由于这个制度,才诞生了以色列农业发达的节水灌溉系统。以色列的污水处理再利用程度很高,他们将城市污水处理净化后用于农业灌溉,远可送到南部的沙漠地区。三是生产组织高度集约化。主要表现在既具有高度集约化的基布茨和莫沙夫这两种组织形式,同时,整个全国农业生产经营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基布茨从生产到销售统一组织,莫沙夫的农户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以色列绝大部分农产品就是这样出口到欧美各国。

二、以色列农业成功的启示

一是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以色列建国之初其农业生产的条件是十分恶劣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两大基本要素土地和水都不具备。而以色列人仅用短短的50年时间,就在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片绿洲,无不令世人叹服。沙漠大棚温室、节水滴、渗灌技术,沙漠菜田等奇迹的出现,都在说明和诠释着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即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出现都是人们辛勤努力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牢固树立穷则思变,赶超先进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发展是硬道理。任何国家,任何地区,要求得强盛和富裕,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将如何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以色列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它却并不拒绝以苏联集体农庄为原型的基布茨模式。其实,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沙漠地区,如果缺乏这种统一、协作、互助的集体精神,不要说生产,就是最基本的生存也比较困难,这也是基布茨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正是由于基布茨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有力地推进了以色列现代农业的进程,促进了以色列经济的繁荣。这就有力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是一条普遍的真理。

三是必须加强、健全科研、推广和服务体系。科研、推广和服务是以色列农业高度发达的源动力,科研开发是后盾,推广和服务体系是动脉,以色列国家建立一套由政府部门(农业部等)的科研机构和

社区(基布茨、莫沙夫)及社会科研机构相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每个科研机构都定期将研究的成果推广用于农业生产,使这些科研成果很快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色列每个农业科研人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培训。他们还是科技推广者和技术承包的实践者,与农户签订有服务合同,从而使农民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是成功的“公司+农户”模式。以色列农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一是订单生产,二是农业生产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基布茨的农业生产直接与国际市场连结,从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基本是一体化的经营。莫沙夫中的农户直接与国内的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或者直接上网销售,从而使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还有一种方式是公司与农户建立股份制关系,由公司为农户提供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负责农户产品的收购,再从每年付给农户的贷款中分成或逐年回收投资。由于以色列的农业相当发达,人民科学文化水平也很高,农民可以直接从因特网上了解到农副产品的市场行情,因此,公司与农户在签订购销合同中利益分配比较合理,从而形成了公司与农户的良好互动机制。

五是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以色列的教育非常发达,国民受教育程度很高。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47%,其他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为学习、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使农民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采用新品种、新技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插了腾飞的翅膀。

三、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有关问题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我县作为农业大县,农民占总人口80%以上,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当前我们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一项富民强县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实际行动来抓。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各级干部、群众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由以粮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转变。县、乡、村干部都要坚定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接受新的科学技术。二是各级干部要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要为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服务,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引导,为农产品的销售找市场、寻出路。三是树立环境可以改变,沙漠也可以变良田的思想。

2、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规划和计划问题。县委、县政府上半年制定了2001-2005年产业规划和今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每一个乡镇都要根据全县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农业产业化规划和每年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每个村也要按照“一乡一优、一村一品”的总体要求,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任务、步骤。今冬在“三个代表”学习活动中每个干部还要进村入户,帮助农户制定家庭致富计划。这样层层相连,环环相扣,才能把全县整体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3、强化组织措施的问题。当前中央对农业产业化的高度重视对我们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机遇。县上已经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

和办公室,全面负责我县的产业化建设。各乡镇也要明确一名领导主抓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每个乡镇都必须有产业化的形象工程。同时,任务要分到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身上,大家齐心协力抓好产业化这项农村的牛鼻子工程。

4、建设产业链,推广“公司+农户”模式的问题。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和以家庭为单元的经营方式。现代农业则通过产业链把农户同市场联系起来。农业的现代化不仅仅体现在生产资料的现代化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生产经营形式的现代化上。以色列成功的启示给我们提供了“公司+农户”这种模式。我们一定认真研究,勇于探索,不断寻求切合我县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来。从我县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是缺乏真正拥有一定实力、了解市场的涉农“公司”。县乡政府要解决好农民的“卖难”问题,就一定要扶持发展一批前景好、带动力强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流通企业。通过企业把市场和农户联结起来。这样,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经过深加工和精包装的多层次增值,达到既解决销路,又增加收入的效果。

5、发展、建设和完善市场的问题。完善的市场体系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器,山东寿光发展的经验就是建设了一个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吸引各地蔬菜到这里交易,各地菜贩到这里采购,为寿光带来了市场信息、生产信息,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现在我们要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必须全力把市场建设这个问题解决好。按照“政府建立和培育市场、市场牵动和调节生产”的规律,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产品不再是农民自己生活的消费品,而真正

成为商品。商贸委要发挥职能为全县商品大流通搞好规划,土地局要在市场建设办理土地手续中提供便利,公安局要为市场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相关部门都要从发展大局出发,为培育、建设市场搞好服务。在建好县城市场后继续抓好集镇市场建设,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体制。

6、发展特色农业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将在农村只保留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取销其它统筹。这样,如果不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乡镇税收、农民收入就无法增加。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一乡一优、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路子。从这些年我县农业发展的实际看,迈不出大的步子,关键是没有特色,什么都有,什么都是一点点,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因此,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上一定要围绕果、畜、菌、菜四大支柱产业各有重点的扶持发展,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大、人大我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事当前,必须抓好县上的确定10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尽快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

7、加强区域规划的问题。区域规划工作的核心是建设、命名一批特色基地,命名自己的品牌。这两项工作带来的市场效应、经济效益不可估量。我们的县、乡、村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和考虑这个问题,农、林、水等部门要认真分析、论证,确立一批特色基地,相关部门全力服务、配合,力争在1-2年内干出成效,形成一批在全市、全省叫得响的畜牧、干果、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基地和品牌。

8、搞好技术推广和服务的问题。技术推广和服务是现代农业发

展的两个翅膀。搞好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重点是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组织科研人员对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推广新的技术成果,将其应用到农业产业化建设上来。科技、农业部门就是要研究建立科研机构的服务体制和创收体制,把科技机构、科技人员同农业企业、农民联结起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让每个科研人员有事可干,有钱可赚,成为全县干部中收入最高的人。

9、加强农民教育的问题。加强农民教育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必须有一代具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现代农民,因此,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农闲时间,多层次举办脱盲班、文化程度提高班、专业技能培训班,通过3-5年努力使全县农民受到初中以上文化教育,掌握1-2门专业技能。

10、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的问题。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变领导为指导,变管理为服务。在“三个代表”活动中每个部门都要制定出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措施,每个干部特别是手中握有审批权的干部也要有自己改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形成举县一致,牵住农业产业化这个牛鼻子工程,人人出主意,个个做贡献,齐心协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样,通过几年的扎实苦干,蓝田农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蓝田人民必将迎来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作为一个农业自然条件极其不利的国家,以色列的农业已发@为高度发达、极具特色的产业,在世界农业中独树一帜。其在农业经营组织构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k科研与技术推广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1.积极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除基布兹、莫沙夫这种地域性农业组织外,还建立了农业劳动者联合组织和农产品合作销售组织等专业组织。前者着重于协同政府加强农业劳动力安置,代表农业生产者与相关部门、组织和公司谈判、协商;后者着重于协调农产品市场供给,通过出口机构促进农产品出口,统一组织销售以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等。在以色列,这种农业地域性组织与专业组织相结合的集体与合作经营被视作农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加入WrO后,农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是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很高的大农场及其组成的合作社联盟,跨国公司,甚至是由农产品出口国组成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单靠农户经营已不能完成我国农业与国外大市场的对接,我们将难以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强势竞争。中国需要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条很好的出路。 2.扬长避短,积极进行农产晶结构战略型转变以色列曾将实现粮食自给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方针,相当面积的耕地被用于种植谷物,得不偿失。以色列政府及时进行战略性调整,集中力量发展适合本国水土、气候的水果、蔬菜、花卉、棉花等高值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大量出口创汇,使自己的资源优势得以凸现,并转化为经济优势。 3.全面推行节水技术、变旱地农业为灌溉农业以色列很早就采用节水的喷灌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则普遍采用更加节水的滴灌技术,并将计算机、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灌溉之中,可对作物所需水’、肥、农药进行遥控供应,实现了灌溉技术的电子自控化,使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土壤得到改善。”98年,灌溉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56.7%。以色列农业的发展,灌溉技术功不可没。 4.注重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以色列高度发达和集约化的农业,得益于强大的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其科研力量雄厚,经费充足,设备先进,科研项目专细,在灌溉技术、沙漠改造、良种培育、绿色农药等方面成果卓著,一些成果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农机、灌溉设备、农药等输出国外。先进的科技和有效的推广体系成为生产条件并不占优势的以色列农业得以成功的支柱。科学技术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以色列得到了极好的印证。

我国的农业发展前景观以色列农业发展后感

我国的农业发展前景 —观以色列农业发展后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的科技成果已居世界领先水平,有的也已接近世界水平。这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明显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总体水平大致落后15—20年,某些领域还有继续拉大差距的迹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农民相比差距更大。所以在于一些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正如前不久看了一个关于以色列农业的视频,不禁让我们感叹以色列农业的发展绝对可以算是一个奇迹。以色列是是所罕见的土地贫瘠、水源奇缺的国家,年降水约200毫米,在沙漠地区更少,仅有25到50毫米;人均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的3%。全国90%的土地是沙漠,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南部的内盖夫(Negev)沙漠与海拔为–420米(世界最低点)的死海接壤,夏季气温更高达40摄氏度,而他们却在那样的环境创造了一个农业大国。 要说到以色列的成功可以说有很多方面,据报道:以色列农业的成功主要归功于科技的利用跟政府的正确领导,以色列的高科技十分发达,他的高科技公司仅次于美国,高科技使农业工业化,以色列的增产95%靠科技。 同样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虽然农作物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其中也面临的许多问题亟须解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为了加快经济建设,不顾生态的破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有资料显示,从1998-2000年,我国平均每年有36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退化成沙漠化,大批良田变成沙漠,特别是北方。不尽如此,我国还面临着很严重的水体污染,这同样也迫切需要解决。 在这里我个人认为以色列在农业上的方法在我国其实也有可行之处,譬如在北方和西部地区,特别是那些缺水的地区,可以采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滴灌比漫灌节水1/3-1/2,使单位面积的土地增产1-5倍,也可以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这对于那些地方是一个十分不错的解决办法。当然,这只是一种解决的方法,至于它能否适用我们国家适用,这就需要我们的专家,需要他们去好好分析了。 还有就是在以色列这个国度,无土栽培的技术也运用的十分广泛,这是由于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小,土地资源少。虽说我国土地面积大,但这是总的来说,对于人均的土地面积来说,可以说我国也算一个国土匮乏的国家。再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域分布,有的地方土地资源也是十分少。而这时如果运用无土栽培的话,可以弥补土地资源的不足。还有如果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因土壤带来的病虫害问题,而且可以提高产量。 这里值得一提得是以色列建立的健全的农产品流通系统,他们通过建立遍布各城镇的许多农贸市场、超级市场和批发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业公司(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民引入市场,使之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并且各农业公司、企业都十分注重和致力于农产品营销工作。自上而下的农民协会形成强有力的农业发展支撑点,以色列农业部下面有若干专业市场服务机构(称董事会),往下延伸又有众多的分支机构(农民协会),这些组织由政府人员、批发零售商、消费者和农民参与组成,农民占50%。决策采取投票表决形式.全国90%的农民都加入了协会。董事会和农协既负责按市场需求指导生产计划,又协调农业生产与政府、国内外供销、出口商、储运、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关系衔接。农民通过家中的电脑与上述体系联网,不出家门就可直接获得当天国内外市场行情和购销情况,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由这些组织委托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解决。 我看来,这种方法十分适合我们国家借鉴,特别是在这几年发生的“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事后,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政府部门没有科学地抓住调控时机,也在加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把政策性保险延伸到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化解风险,保持市场稳定的工作不足。

以色列基本农业政策和措施

以色列基本农业政策和措施 1.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收入的外向型出口农业以色列建国后曾追求实现粮食等农副产品的自给,忽视了自然资源条件恶劣的现实,结果是农产品长期大量进口,财政负担沉重。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及时改变了发展战略,对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较大规模地缩减粮棉的种植面积。谷物播种面积由70年代末的12万公顷下降为90年代中的10万公顷,2000年进一步下降,降为5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由80年代中期的6万公顷降为90年代末的2万公顷。同时加大了适宜本国气候条件、经济收入高的出口产品,如水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和畜产品。这种调整弥补了自然资源的先天不足,发展了优势产品,由出口带动了农业的发展。 2.积极发展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去,农业是基布兹、莫沙夫的惟一经济来源。经过多年的调整,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基布兹既涉及食品加工、轧花、纺织品、木制品、橡胶制品、建材、纸张等传统行业,也涉及光学设备、高级灌溉系统、农业机械、电子装置等现代行业,还进入到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工程等新兴行业;商业、服务业也得到发展,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社员”已占总就业人数的80%。 3.将节水、改造沙漠、培育适合本国自然条件的农畜品种等作为农业科研重点以色列农业和自然条件很差,缺水、干旱、沙漠化,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但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和建立发达的灌溉系统,使其耕地的大部分实现了水利化。在农业技术体系中,灌溉技术始终居于核心地位。灌溉技术的推广,不仅大量节约了农业用水,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也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农业收益。此外,在沙漠改造、培育特色农畜品种、利用太阳能、农畜产品高产和高速繁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重点投入了人力、财力,对成就如今高度发达的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4.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教和推广体系全国共有30多处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单位,大体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2类。第一类是以基础性、宏观性的研究为主的机构,如戈尔登农业自然及基尼烈河谷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维氏光合作用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以色列生物研究所、海洋湖泊研究所、灌溉排水研究中心、土壤和水分研究中心等;第二类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机构,如大田作物与园艺作物研究所、纤维研究所、土壤侵蚀研究所、肥料和土壤研究中心、农业工程研究所、农产品工艺与贮藏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科亨’’生物防治研究所、“基姆龙”兽医研究所、鱼产品研究所、鱼病研究所、林产品研究所等。这些农业研究单位主要由农业部管理,其经费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和其他渠道,如农业生产者组织、技术成果转让、国际合作基金等。另外,还有地区性研究开发机构,如约旦河谷研究与开发管理局、布劳斯坦沙漠绿化研究所等。不少大学也设有一些专业性研究单位,如特拉维夫大学设有高产作物研究所,希伯来大学有机化学部附设自然物质研究所、生物防治研究中心、环境研究和管理中心,内格夫本·古里安大学有沙漠研究所等。 农业教育方面,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设有农学院,下有12个系,附属4个研究实验中心。此外,有罗氏农业工程学院。在培训推广方面,设有鲁平培训中心和戈尔加麦尔山国际培训中心等,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推广人员和推广实用技术。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局专司农技推广,负责收集、核查和分析农业科研成果,并及时传授给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咨

关于以色列农业的案例分析

关于以色列农业的案例分析 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自然资源匮乏,山区和沙漠占国土面积的23%。以色列自然条件恶劣,土地沙漠化、气候严重干旱,全国淡水资源仅有2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严重缺水水平。年平均降雨量在400~5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冬季的12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分布不均,从北往南雨量递减,将近一半的国土面积年降雨量少于150毫米。耕地面积40 多万公顷,人均不足1亩地。然而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以色列却创造了世界农业的奇迹。全国人口700余万人,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农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约为2%,农产品自给率达95%.主要农作物包含小麦、玉米、棉花、柑桔、葡萄、蔬菜和花卉,其果蔬、花卉大量出口,占领了欧洲40%的市场份额,有“欧洲冬季厨房”之称。棉花单产量世界第一,水果和蔬菜单产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以色列的自然条件可以说与新疆是极其相似,其中也一定有许多值得新疆农业生产借鉴的地方。以色列农业的主要特点主要有: 1.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目前,以色列已建立一整套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紧密配合的农业研究和推广体系。他们的科研项目直接来自于生产一线,并由生产部门提供部分科研经费及试验基地,由农业部下属的农业研究组织来承担。一旦取得成功,通过农技推广服务站举办培训班,建立示范点,进行实地推广。所创利益由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双方分成。以色列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开办或联办私人示范农场、科技型开发企业、推广型的培训示范基地,很直观地传播新技术、新品种。因此,以色列每一项农业新成果、新技术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应用和普及。 在农产品销售服务上,有专业的内、外销组织,它们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全国农产品内销组织“努瓦”有职工7000多人,全国70%以上农产品通过该组织 购销。它是非盈利性组织,通过收取7%~12%的手续费维持运行,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以色列农产品出口组织是一个非盈利的半官方公司,现有员工300多人,在国外设有8个办事处,主要任务是组织货源和批销产品以及收集市场信息。政府不负担费用,靠收取5%的手续费维持运行,年底农户参与利润分成。此外, 农户还成立了一些跨地区的专业组织,例如花卉组织、蔬菜组织和畜牧组织等。这些组织组成了利益共享的联合体,配套地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 2.高效节水的灌溉系统 以色列全国处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境内鲜见大小河流,淡水资源极为匮乏。因此,以色列人把水称之为“蓝色的金子”。农作物、果园、蔬菜的灌水,由最为节水的滴灌来解决,即:利用一系列口径不同的塑料管道,将水和溶于水中的肥料、农药通过压力管道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水、肥、农药均按需由电脑控制定时、定量供给。目前,以色列90%以上的农田、100%的果园、绿化区(含城市街道行道树、公园和房前屋后的绿化等)和蔬菜种植均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水滴灌王国。滴灌比漫灌节水13~12,可有效防止土壤 盐碱化和土壤板结。滴灌技术的普遍应用,使以色列建国至今,农业用水总量 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以色列注重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保护资源、环境,实行用水许可证、配额制及鼓励节水的有偿用水

以色列农业概况

以色列农业概况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以色列农业概况 以色列属于亚洲大陆,地处地中海东南角,西临地中海,北连黎巴嫩,东与约旦河西岸接壤,东北与叙利亚为邻,东南和南面以亚喀巴湾与埃及西奈半岛为界。扼欧亚非三洲会合处,为东西阿拉伯世界的桥梁。 以色列北部是加利利山,高度为1200米左右,在加利利山以东为约旦河谷。在加利利山以西为狭长的沿海平原,从黎巴嫩边境一直延伸到南部。加利利山向南俯瞰着埃斯德拉隆谷或埃梅克谷,埃斯德拉隆以南是高原。高原以南是内格夫。 沿海地区为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温度在32~38℃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大巴列湖附近以及内格夫从不下雪,洼地也很少下雪,耶路撒冷和上加利利虽然下雪,但雪量悬殊甚大,前者只有几英寸,后者可达几英尺。河谷地区,有时酷热,气温可达40℃以上,而且十分潮湿。以色列降雨少,一般在400~550毫米。降雨主要在冬季的12月至来年3月,6、7、8三个月根本无雨。降雨量各地区差别也很大。加利利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以色列越往南雨量越少。从全国看,60%属干旱地区,20%为半温润区(北部),50%国土降雨少于150毫米。 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滨海平原、加利利山区以及上约旦河谷。 一、农业发展历史 以色列农业奇迹得益于正确的发展战略。建国50年来,以色列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农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其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50年代开始,农业开始大起步、大发展。建国初,以色列处于战争环境,大量移民从国外涌入,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农业成了当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柱。以色列在全国垦荒、兴建定居点,目标是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给自足。当时,以色列军事开支负担沉重,但仍优先满足农业投资。1952年以色列引种棉花,用10年时间解决了穿衣问题,棉花单产世界第一,棉花出口创汇仅次于柑桔。1953年以色列开始建北水南调输水工程,开发沙漠。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开始,滴灌推动农业革命,建立高效市场机制。60年代初,以色列土地开垦饱和,农业单产徘徊,沙漠改造缓慢。以色列开始探索科技发展农业的出路,60年代中期发明滴灌后,国家立即大力扶持,农业革命

沙漠农业在以色列成功的原因及经验思考

沙漠农业在以色列成功的原因及经验思考

沙漠农业在以色列成功的原因及经验思考 摘要 以色列是个只有2.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人口密度相当于北京,这比中国最小的省宁夏自治区(6.6万平方公里)都要小得多,却在超过国土面积三分之二1沙漠上成功发展沙漠农业。本文主要针对沙漠农业的特点,分析了以色列的沙漠农业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是如何从一片贫瘠的沙漠,发展成“欧洲果园”的。我国的西北部地区和以色列的沙漠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对以色列干旱的沙漠地区的农业综合整治利用的分析,这对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沙漠农业以色列滴灌生物技术 引言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沙漠地区的降水量稀少,光照强度大,地表水资源缺乏,灌溉难度大,作物生长困难。以色列常年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它的中南部地区是内盖夫沙漠,占总面积的60%以上,很多地区常年不下雨。可是就在这样严苛的自然条件下,以色列人将一个资源匮乏的沙漠地区,改造成为今天生机勃勃的绿洲,农庄、现代化城镇、工厂掩映在绿洲之间。并且,以色列只有41.1万公顷的农业用地,它的从事农业的人口 为7.2万人,占劳动力的20%,人均耕地比我国还少,仅0.058公顷,而且严重干旱,地下水含盐量高。2可是今天的内盖夫沙漠,拥有1.2万公顷的沙漠绿化区,被喻为“欧洲人的花园、果园和菜园”。以?色?列?农?业?产?品?己?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并?成?为?仅?次?于?荷?兰?的?欧?洲?第?二?大?花?卉?供?应?国3。我们都 1李丽颖.以色列现代农业见闻:沙漠中创造的农业奇迹[N].农民日报,2015(04) 2.以色列的沙漠农业ml.2005(10)

以色列农业概况(1).doc

以色列农业概况 以色列属于亚洲大陆,地处地中海东南角,西临地中海,北连黎巴嫩,东与约旦河西岸接壤,东北与叙利亚为邻,东南和南面以亚喀巴湾与埃及西奈半岛为界。扼欧亚非三洲会合处,为东西阿拉伯世界的桥梁。 以色列北部是加利利山,高度为1200米左右,在加利利山以东为约旦河谷。在加利利山以西为狭长的沿海平原,从黎巴嫩边境一直延伸到南部。加利利山向南俯瞰着埃斯德拉隆谷或埃梅克谷,埃斯德拉隆以南是高原。高原以南是内格夫。 沿海地区为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温度在32~38℃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大巴列湖附近以及内格夫从不下雪,洼地也很少下雪,耶路撒冷和上加利利虽然下雪,但雪量悬殊甚大,前者只有几英寸,后者可达几英尺。河谷地区,有时酷热,气温可达40℃以上,而且十分潮湿。以色列降雨少,一般在400~550毫米。降雨主要在冬季的12月至来年3月,6、7、8三个月根本无雨。降雨量各地区差别也很大。加利利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以色列越往南雨量越少。从全国看,60%属干旱地区,20%为半温润区(北部),50%国土降雨少于150毫米。 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滨海平原、加利利山区以及上约旦河谷。

一、农业发展历史 以色列农业奇迹得益于正确的发展战略。建国50年来,以色列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农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其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50年代开始,农业开始大起步、大发展。建国初,以色列处于战争环境,大量移民从国外涌入,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农业成了当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柱。以色列在全国垦荒、兴建定居点,目标是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给自足。当时,以色列军事开支负担沉重,但仍优先满足农业投资。1952年以色列引种棉花,用10年时间解决了穿衣问题,棉花单产世界第一,棉花出口创汇仅次于柑桔。1953 年以色列开始建北水南调输水工程,开发沙漠。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开始,滴灌推动农业革命,建立高效市场机制。60年代初,以色列土地开垦饱和,农业单产徘徊,沙漠改造缓慢。以色列开始探索科技发展农业的出路,60年代中期发明滴灌后,国家立即大力扶持,农业革命找到突破口,农产品产量直线上升,沙漠改造突飞猛进,可耕地持续增加,农业面貌根本改观。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开始,农业实现产业化。根据国际市场和本国自然条件,以色列70年代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发展高质量花卉、畜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和技术,用高科技、现代管理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特色,建成了一整套符合国情的节水灌溉、农业科技和工厂化现代管理体系。

以色列农业现代化及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农林科研以色列农业现代化及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张传超左合余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255046) 1以色列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在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激增和战争不断的条件下,以色列人民创造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沙漠奇迹。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国家战略指导下的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为支撑、以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合作组织为组织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1.1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以色列农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农业产品自给阶段和外向型出口农业阶段。1953年,在国家农业发展七年规划中提出“大力兴农,实现自给自足”的口号,在政策、财政、信贷等方面都给予农业极大的支持。同时,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政府对农产品实行最低收购价,对农产品实施财政补贴。这些政策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以色列农业的发展,但受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各种主要农产品还需要大量进口。20世纪70年代以后,结合本国的自然资源条件,以色列调整了农业发展战略。以色列农业部长哈伊姆说过“我们必须发展 旨在出口的、精耕细作型的新型部门,这是我们农业政策的基石。”[1] 以后以色列瞄准国际市场,制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首先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对粮食等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水资源、经济价值低的大田作物大面积减少种植,而大面积增加对土地等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小但经济效益高的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让稀缺的土地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制定有效的农业出口营销战略,对出口产品进行统一策划和包装,创出口名牌,尽可能实现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再次大力扶持农业相关产品技术的发展,出口于农业相关的产品、设备和技术等配套产品。 1.2高科技农业 根据美国拉坦和日本速水佑次郎的“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由于新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因各个国家资源条件不同而异,因此,不同的资源赋予情况会诱导农民做出不同的技术选择,科研投资方向也会因而受到影响,在人少地多的地区,科研投资会被导向创造劳动力替代的新技术,而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则会被导向土地替代的要 素。[2]由于以色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农业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高科技农业之路。在以色列,土地和水资源是最贵的生产资料,而高科技则节约了土地和水资源,因此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个必备条件是新的有利的技术供给[3]。以色列建立了一套从地方到国家的完备的科研体系,国家建有农业研究中心,同时,在地方建有规模不同的农业科研机构,根据地方的需求进行研究,直接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 1.3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合作组织 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说过:“有效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4] 以 色列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 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农业合作组织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达到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以色列的农业合作组织主要有基布次和莫沙夫。 高度集约化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基布次和莫沙夫合作组织形式,对土地、资金和劳动等生产资料进行有效配置,通过农户联合产生规模效益,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2以色列农业发展模式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计民生。以色列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可以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1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必须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转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高效农业上来。我们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这样才能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发展高效农业,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要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研究并推广能够促进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对农业技术的占有情况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对农民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是使农民掌握最新农业技术的最快途径,掌握农业技术是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根据“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每个地区都应按照本地区的资源赋予情况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科技,如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可以借鉴以色列农业的节水技术,而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则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每个地区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农业技术发展上不应一概而论。 2.3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降低分散农户的交易成本、提高土地、劳动、资金等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可以获得规模效益、通过分工提高生产率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虽然我国近年来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和以色列等农业合作组织已非常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功能单一,仅仅是局限于农业生产的经济组织,在组织内部管理松散原始化,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市场议价能力薄弱。国家应该建立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系统,在法律、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农业合作组织更多扶持。 2.4农民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先进的农业技术、丰富而且高质量的农产品、现代化的管理等“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即农民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民应该具备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市场观念等),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伦理道德修养、具有现代化的行为方式。 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就在于农民现代化的程度。提高农民的现代化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和思想素质教育,使农民能够具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等。 3结论 农为国之本,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将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而基于本国国情,积极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耶尔·艾哈罗尼.以色列经济-梦想与现实[M].伦敦,1991.[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200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2005.[4]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著厉以宁、蔡磊译.西方世界的兴起,1989. 摘要:以色列从一个粮食不能自给的农业落后国,变成现在“欧洲的厨房”,靠的是国家制定的正确的农业发展战略,靠的是高科技 的支撑,靠的是集约化的农业组织模式。以色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可以给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以色列农业;市场;高科技;合作组织;农民现代化275··

以色列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之路

以色列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之路 及对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启示 资源与环境学院资管09-1班侯珂 摘要:以色列土地贫瘠,全国近2/3的土地是沙漠,且水资源极其贫乏,以色列人均水资源约为29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33,属于严重缺水国。但以色列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实现了农业的高速、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农业奇迹”。以色列的许多理念、方案和技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为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为此,从高科技装备、节水滴灌技术、生态农业等方面探究了以色列农业的成功经验。通过对以色列农业水资源利用的考察,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水资源利用之路。 关键词:以色列;滴灌;水资源;启示 1 以色列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1.1严格控制和管理水资源 以色列建国后,先后颁布了《水法》、《水井控制法》、《量水法》、《溪流法》等一系列法律,明确规定水资源是国民共有的财产,由国家统一控制,个人没有所有权。任何部门和个人要开发水资源,必须向水管部门申领许可证,并严格按其规定进行开发,否则水管部门有权收回许可证。农户用水也须向水管部门申领许可证,水管部门根据使用的种类和规模核定用水配额,并跟据不同的用水量实行不同的水价。用水量越大,水价越高,用水量超过配额的要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 1.2兴建国家输水工程 为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南部地区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问题以色列政府在1953~1964年共斥资1.47亿美元,修建了130公里长的输水主管道、5000公里长的输水分管道和400个扬水站,形成了几乎覆盖全国的加压式管道供水网。现在,这一供水网年输水13.5亿m3,占以色列全年用水量的60%以上。 1.3 不断增建集水设施 以色列政府和国民不断建设集水设施,最大限度地收集和贮存雨季天然降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由于淡水资源十分珍贵,以色列尽一切可能收集雨水、地面径流和局部淡水,因地制宜地修建各类集雨蓄水设施以供直接利用,或者注入当地水库或地下含水层。从北部戈兰高地到南部内盖夫沙漠,全以色列分布着百万个地方集水设施,每年收集约1亿~2亿m3水。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启示 国家外专局局长万学远 2000年10月,由国家外专局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我国西部地区的20多名县长,对亚洲西部国家———以色列的农业进行了20多天的考察学习,通过听报告、讲座、视察等形式,对以色列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以色列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在世界农业发展上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对我国农业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有很多积极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以色列农业的经营模式 以色列的农业非常发达,农民收入相当高,人均年收入1.8万美元。分析以色列农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得益于农业的集约化,得益于完善的农业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也得益于以色列农民的勤劳和努力。 1、经营组织形式。以色列农业经营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基布茨(Kibbutz)和莫沙夫(Mashav)两种形式。基布茨,以色列席伯莱语为群体之意,也可以称为集体农庄,是由东欧移民回国的青年出于对前苏联集体农庄的向往而创建。基布茨组织现在全国有270个,成员总体有1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平均每个基布茨有450名成员,拥有500公顷的土地。基布茨最主要的特征有三点:一是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归集体所有;二是基布茨的所有收入包括其成员个人收入全部归集体所有,基布茨给每个农民按月发给生活津贴,生活

必需品一律实行供给制,其余收入、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是基布茨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每2年改选一次管理委员会,对基布茨内部事务进行民主管理。 莫沙夫,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村庄。它是一种农业合作组织,既是一个行政村又是合作社,具有社会服务和经济管理的双重功能。莫沙夫的特征也有三点:一是莫沙夫的土地和水资源所有权归属国家,但经营权属家庭个人;二是其他生产资料及收入均归农户;三是教育、医疗、文化、产品供销等统一由集体提供服务。 2、经营模式。以色列农业的经营模式集中体现在农业生产的高度集约化。一是土地高度集约化。以色列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基布茨和莫沙夫中的每个家庭,所有的土地不允许买卖。二是水资源利用高度集约化。以色列国虽然三面环海,但是淡水资源比较缺乏,加利利湖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淡水湖,淡水资源非常珍贵。所以,整个国家淡水资源的利用也实行高度集约化管理。国家给城市居民、单位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都有指标控制,超指标用水均要加倍收费。正是由于这个制度,才诞生了以色列农业发达的节水灌溉系统。以色列的污水处理再利用程度很高,他们将城市污水处理净化后用于农业灌溉,远可送到南部的沙漠地区。三是生产组织高度集约化。主要表现在既具有高度集约化的基布茨和莫沙夫这两种组织形式,同时,整个全国农业生产经营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基布茨从生产到销售统一组织,莫沙夫的农户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以色列绝大部分农产品就是这样出口到欧美各国。

以色列农业技术

以色列农业技术 在我们的印象里,以色列是一个神奇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德国实行了残忍的灭绝犹太人的政策。犹太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解放前在哈尔滨就有不少的犹太人。在现实的今天,又在和巴勒斯坦人进行着不断的争斗。以色列是一个小型的国家,但是却拥有很多项令世界为之惊奇的先进技术,在中国还不掌握空中预警机技术的时候,以色列就掌握了该项技术。以色列在政治上得到美国的支持,在技术上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很值得我们了解一下。本文从农业技术的角度向你简单的介绍一点以色列农业方面的情况。很多资料是网络的资料,特 向提供资料的作者表示谢意。 以色列面积21,946平方公里,首都耶路撒冷。北部为典型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部为干旱的沙漠区。语言为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货币为谢克尔。是一个位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国家,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是埃及,位于地中海的东南方向。以色列资源非常稀少,有一半的土地是沙漠,可耕地面积非常少,水资源非常缺乏。可耕地面积仅为4370平方公里(约44万公顷,合60万亩,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占总面积的20%,而且可耕地一半以上的土地还需提水浇灌。以色列的农业、军火工业、钻石加工业并列为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三大支柱产业,现在一个农业人口可 养活90-100人。

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独立建国,2009年人口已超过700万,主要来自犹太人族群,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和中央政府所在地,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只承认特拉维夫并于该地设立使领馆。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民主国家。除此之外,以色列也被视为是中东地区里经济发展、商业自由、新闻自由和 整体人类发展度最高的国家。 在建国后仅仅一代人的时间里,以色列的农业产量就增长了12倍——在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3%的情况下,农产品出口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而这些成就都是在土地和水资源没有增加的条件下取得的。 以色列80%的灌溉土地都是灌溉与施肥一次完成的。滴灌管线中安装了过滤筒,它是一种塑料的多齿元件,当水流经过滤筒时,会产生涡流,可以抛弃其中的尘粒,防止狭窄的滴头出口受堵。另外一种解决办法就是使用循环用水和使海水淡化。大部分花卉出口。 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善程度之高,在许多国家还少见, 这是以色列农业的另一大支撑。 全程跟踪式的专业推广服务不是免费的,农民需要付钱。如果有特殊问题,专业推广服务人员都配有手机和手提电脑,农民打电话或发信、发电子邮件,就能随时和他们联系。推广服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联系十分紧密,传授给农民的一般都是最新的技术。技术推广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营费用由政府资助。

以色列农业发展,绝对牛

以色列农业发展,绝对牛 人想要生活的好,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一直处于缺乏状态,尤其是以色列国家,水资源严重紧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65立方米,灌溉面积为22万公顷,农业用水量占总供水量的62%。他们的农业用水是怎么发展的呢?相信商务考察之后你将佩服的五体投地! 以色列农业用水,为了提高灌溉水效率,以色列所有的灌溉农田都采用了喷灌、滴灌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使灌溉水的平均利用率达到90%,其中滴灌面积占其全部灌溉面积的2/3。 以色列农业用水,水利法规定,以境内所有水资源都归国家所有,必须专门用于满足居民需要及国家发展需要。水利委员会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管理,包括制定水利政策、分配用水配额、制定用水计划与水资源发展规划,以及防止污染、开发废水、研制海水淡化设备、保护土壤和排污等工作。以色列水利委员会每年将70%的用水配额分配给农业生产者,然后再根据总降水量,分配剩余的配额。为鼓励节水,以色列水利委员会规定农业生产者按其用水量占其用水配额的百分比缴纳费用。 以色列农业用水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农业节水能力很强。例如,由于使用了压力灌溉方法,以色列单位面积土地的耗水量已下降了50%~70%。此外,许多田间作物都使用处理后的废水灌溉,通过使用循环水,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有利于生态环境。 以色列的滴灌设备每小时可供水1升~20升不等,最高水利用率达95%,非常适用于精细种植。例如,无土栽培使用的低流量滴灌喷头,

在温室中进行精细种植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而为温室应用设计的滴灌系统,则使用了低流量喷头,每小时供水仅200毫升。使用这种方法灌溉的独特之处在于水分可以在培养基中均匀扩散,减少了水分的散失。 以色列所有的灌溉方式都可以采用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化操作可完成实时控制,也可执行一系列操作程序,完成监视工作,且能长时间工作,精密、可靠、节省人力。在灌溉过程中,如果系统记录下水肥施用量与要求相比有一定偏差,系统会自动关闭灌溉装置,计算机系统还允许操作者预先设定程序,有间隔地进行灌溉。 以色列农业用水,这些系统中有可以帮助收集灌溉信息的传感器,如埋在地下的湿度传感器,负责收集土壤湿度信息。还有一种传感器,它能通过检测植物的茎和果实的直径变化,来决定对植物的灌溉间隔,这种传感器直接和计算机相联,当需要灌溉时,它会自动打开灌溉系统进行操作。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启示 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国家外专局提出了引智为西部开发办实事的计划。“西部县长培训工程”是重点之一。当前,我们既面临着历史性的良好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引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对引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学以致用,培训工作的成果转化十分重要。国家外专局局长万学远2000年10月,由国家外专局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我国西部地区的20多名县长,对亚洲西部国家———以色列的农业进行了20多天的考察学习,通过听报告、讲座、视察等形式,对以色列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以色列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在世界农业发展上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对我国农业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有很多积极的、值得借鉴的经验。一、以色列农业的经营模式以色列的农业非常发达,农民收入相当高,人均年收入1.8万美元。分析以色列农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得益于农业的集约化,得益于完善的农业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也得益于以色列农民的勤劳和努力。1、经营组织形式。以色列农业经营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基布茨(Kibbutz)和莫沙夫(Mashav)两种形式。基布茨,以色列席伯莱语为群体之意,也可以称为集体农庄,是由东欧移民回国的青年出于对前苏联集体农庄的向往而创建。基布茨组织现在全国有270个,成员总体有1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平均每个基布茨有450名成员,拥有500公顷的土地。基布茨最主要的特征有三点:一是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归集体所有;二是基布茨的所有收入包括其成员个人收入全部归集体所有,基布茨给每个农民按月发给生活津贴,生活必需品一律实行供给制,其余收入、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是基布茨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每2年改选一次管理委员会,对基布茨内部事务进行民主管理。莫沙夫,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村庄。它是一种农业合作组织,既是一个行政村又是合作社,具有社会服务和经济管理的双重功能。莫沙夫的特征也有三点:一是莫沙夫的土地和水资

以色列农业

以色列农业 一、以色列概况 以色列是世所罕见的土地贫瘠、水源奇缺的国家,年降水约200毫米,在沙漠地区更少,仅有25到50毫米;人均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的3%。全国90%的土地是沙漠,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南部的内盖夫(Negev)沙漠与海拔为–420米(世界最低点)的死海接壤,夏季气温更高达40摄氏度。 以色列国土面积约为21 000平方公里,只有沿海的狭长地带和内陆的几个谷地适合于农耕。虽然以色列濒临地中海,但其气候主要受东南部沙漠地带的影响。降雨主要在冬季,降雨量由东北往西南递降,东北部年平均降雨量为800—400毫米,西南部几乎为零。因此,约60%的地区农业生产终年需要人工灌溉,即使在东北部降雨量相对高的地区,4—10月间夏季作物也需要人工灌溉。 以色列有耕地425.1万杜纳亩(dunam,以色列计量单位,1公顷约合10杜纳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93万杜纳亩。全国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合0.88亩)。尽管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但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以色列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1948年以来,耕地面积大约增加了1.6倍;灌溉面积从3万公顷扩大到1995年的19.9万公顷,增加了5.6倍。农业产量几乎每十年翻一番。每个农业从业人员从50年代初期平均养活17人到现在养活90多人。农业不但满足了国内95%左右的需要,还大量出口农产品,并向世界上60多个国家输出农用物资设备和传授农业生产技术。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建立在沙漠上的发达国家。2001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9 300美元。以色列的经济结构也具有发达国家典型的特点:农业在以色列GDP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从50年代的60%下降到目前的1.8%;1996年农业从业人员5.1万人,仅占就业总人数的2.6%。 以色列农业产值和出口比1948年建国时增加了数百倍,以色列农产品自给率达95%,以色列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粮食、糖、油、咖啡、茶等;出口主要是水果、蔬菜、花卉等。进出

以色列农业发展

以色列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在世界农业发展上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对我国农业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有很多积极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以色列农业的经营模式 以色列的农业非常发达,农民收入相当高,人均年收入1.8万美元。分析以色列农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得益于农业的集约化,得益于完善的农业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也得益于以色列农民的勤劳和努力。 1、经营组织形式。以色列农业经营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基布茨(Kibbutz)和莫沙夫(Mashav)两种形式。基布茨,以色列席伯莱语为群体之意,也可以称为集体农庄,是由东欧移民回国的青年出于对前苏联集体农庄的向往而创建。基布茨组织现在全国有270个,成员总体有1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平均每个基布茨有450名成员,拥有500公顷的土地。基布茨最主要的特征有三点:一是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归集体所有;二是基布茨的所有收入包括其成员个人收入全部归集体所有,基布茨给每个农民按月发给生活津贴,生活必需品一律实行供给制,其余收入、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是基布茨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每2年改选一次管理委员会,对基布茨内部事务进行民主管理。 莫沙夫,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村庄。它是一种农业合作组织,既是一个行政村又是合作社,具有社会服务和经济管理的双重功能。莫沙夫的特征也有三点:一是莫沙夫的土地和水资源所有权归属国家,但经营权属家庭个人;二是其他生产资料及收入均归农户;三是教育、医疗、文化、产品供销等统一由集体提供服务。 2、经营模式。以色列农业的经营模式集中体现在农业生产的高度集约化。一是土地高度集约化。以色列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基布茨和莫沙夫中的每个家庭,所有的土地不允许买卖。二是水资源利用高度集约化。以色列国虽然三面环海,但是淡水资源比较缺乏,加利利湖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淡水湖,淡水资源非常珍贵。所以,整个国家淡水资源的利用也实行高度集约化管理。国家给城市居民、单位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都有指标控制,超指标用水均要加倍收费。正是由于这个制度,才诞生了以色列农业发达的节水灌溉系统。以色列的污水处理再利用程度很高,他们将城市污水处理净化后用于农业灌溉,远可送到南部的沙漠地区。三是生产组织高度集约化。主要表现在既具有高度集约化的基布茨和莫沙夫这两种组织形式,同时,整个全国农业生产经营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基布茨从生产到销售统一组织,莫沙夫的农户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以色列绝大部分农产品就是这样出口到欧美各国。 二、以色列农业成功的启示 一是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以色列建国之初其农业生产的条件是十分恶劣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两大基本要素土地和水都不具备。而以色列人仅用短短的50年时间,就在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片绿洲,无不令世人叹服。沙漠大棚温室、节水滴、渗灌技术,沙漠菜田等奇迹的出现,都在说明和诠释着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即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出现都是人们辛勤努力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牢固树立穷则思变,赶超先进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发展是硬道理。任何国家,任何地区,要求得强盛和富裕,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将如何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以色列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它却并不拒绝以苏联集体农庄为原型的基布茨模式。其实,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沙漠地区,如果缺乏这种统一、协作、互助的集体精神,不要说生产,就是最基本的生存也比较困难,这也是基布茨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正是由于基布茨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有力地推进了以色列现代农业的进程,促进了以色列经济的繁荣。这就有力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发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