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艺术区改造案例分析

北京798艺术区改造案例分析
北京798艺术区改造案例分析

参观798艺术区有感_心得体会

参观798艺术区有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参观798艺术区有感,感谢您的阅读! 灵感·时尚与艺术的耳语 ————参观798艺术区有感 北京朝阳区大山子的798艺术区,一座蕴含着连绵不绝艺术韵味的殿堂,她既是艺术的天堂,更是艺术家的天堂,是灵感、时尚与艺术之间的完美结合,是人与艺术的耳语。灵感、时尚与艺术结合的是思想与艺术,耳语中传递的是理念与情感。走近“798”,心怡悦色中,感受到了她那对眼神和心灵的强烈冲击力扑面而至,让人目思遐尔,应接不暇、神情失态、脑目失聪,感触良多。 本色就是特色。来798艺术区参观前,以为她应该像通州区宋庄的画家村、怀柔的艺术园,结果走近一看,完全有别,原来798艺术区像一个大工厂呀!很是惊讶。她的格调布局大出我的意外。边走边看中,越来越被她独特的艺术风情、独特的艺术韵味和独特艺术魅力所折服和吸引。798艺术区是在不破坏原有厂房整体布局,保留厂房原貌的基础上,打造成的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好地方和展示艺术作品的独特场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保留下来的原有厂房的特色,特别是那些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建筑。如,原来工厂的管道、仪表以及历史时期的标语等,这些东西既透视着古朴、原始的艺术美,也体现了现代艺术的思想,使之与艺术相得益彰、互为映衬。可以说,这种改造厂房并保留其本色总体不变的地方为艺术创作基地,这本身就是特色,就是保留者独具匠心的大手笔和独特创意。 结合生活,我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特色?我想,对于特色,直观、通俗地理解应当是别人没有的或与众不同的,是自己独有的专利。“798”给人的感悟是特色寓于本色之中,是超越本色的特色。本色充分体现了特色。这种特色是在继承基础上的独到创意。当然,继承不是一成不变,创新不是否定以往,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要在不断地创新中体现继承的本质,展现继承的本色。 艺术就是想象。798艺术区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或者感到比较有特质的,要数竖立在路边的各种艺术雕刻。如胖瘦两组人像塑雕和一个运用水气表现升华思想的旋转上升的气流。胖胖的一组两人塑雕既没有眼睛,也没有嘴巴,只有鼻子和耳朵,穿的是中山装,仰面朝天;瘦瘦的一组也是两人,一男一女,女的穿古装,

棚户区改造成功案例 旧城改造成功案例

棚户区改造成功案例旧 城改造成功案例 上海新天地 “欧洲许多城市都保留了不同时代的城市…断层?,如意大利里昂,从古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面貌都保存下来。还有巴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与现代的城市和谐共存。中国的城市也应留下历史、文化的印迹……” 这是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的观点,当他在业界一片反对声中毅然接下上海太平桥旧区改造项目时,有一位美国的旧城改造专家却十分赞同他。设计师本杰明伍德与他惺惺相惜:“中国许多城市往往因为新的建设就轻易地把过去的老房子毁掉了,这是十分可惜的。”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和独特的文化理念,成就了现在的上海“新天地”。 本着不同的城市要留下不同的历史印迹的观念,本杰明伍德

将上海石库门用原来的材 质整旧如旧,而在内部进行了现代化的设施装修。走入新天地,依旧是青砖步道, 清水砖墙,乌漆大门,窄窄弄堂,仿佛时光逆流,重归故里。但石库门里七十二家房客的嘈杂,已换上了优雅的音乐,舒适的中央空调。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国度的人们相聚在露天咖 啡座、酒吧、餐桌,在休闲中感受和触摸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人们这样评价“新天地”:年轻人说它时尚,中、老年人称它怀旧,外国人认为它就是中国,中国人却感到新鲜、洋气。专家则认为新天地既给人以百年前的历史联想,延续了历史文脉,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上海的城市定位十分契合。 “新天地”在旧城改造中走出了一条保护和发展相辅相承的好路子。杭州园林设计院副院长、西湖南线整合工程总设计师周为说,对于一些不是文物的老建筑,在国内很有可能会被拆除,而在国外却比较流行保留一部分并加以现代化包装,从而激活整个街区或一个城市的发展。比如国外的一些老码头、旧建筑通常会改造为有历史感的展览馆或步行街,

北京798艺术区景点推荐

北京798艺术区景点推荐 近来,北京798艺术区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798艺术区的主要景点,希望对您能能有所帮助。 北京798艺术区景点推荐: 百年印象摄影画廊(中国) 传统前卫等不同种类照片,大多数照片是老板陈光俊自己冲洗制作。这里一些展览平时很难看到,如希望工程解海龙个展刚刚结束。 798时态空间(中国) 出租空间给新闻发布会和服装发布会等活动,也有以装置为主的展览。这里的房顶为独特的锯齿弧形,是50年前东德 人设计监制的包豪斯建筑,这种风格在德国也已不多见了。 天下盐(中国) 川菜地道,直接从四川小地方请来的厨师,没经过大城市的雕琢,怪味鸭是拿手菜。 AT CAFE(中国) 黄锐的咖啡店,他说这里特色是意大利咖啡,比星巴克强多了。比萨、三明治不错。建筑风格突出厂房原貌。 七酒吧料阁子(中国) 重要当代艺术家毛栗子所开,如果你有感触,还可以在墙板留言。著名当代艺术家张小涛,陈文波,彭禹,孙原,庆庆,白宜洛,苍鑫,付磊,马树青,邢俊勤等工作室汇聚于此。 二万五千里长征文化传播中心(中国) 著名当代艺术家卢杰,这里记录了他早期做过的一个活动:带领许多艺术家沿长征的路线与当地艺术家交流。大部分路线

现已走完。这里民间艺术展很有意思,像陕西的剪纸老艺人高凤莲的作品满墙全是。 西苑雅集画廊(中国) 传统画为主,中国老画复制做得非常好。 北京季节咖啡店(VINCENT CAFE)(法国) 艺术区最值得去的法国家庭式小酒店。店主法国人温森曾在北京一家著名法国餐厅当总经理。他十五岁起在法国巴黎学习烹饪和管理。这里法国煎饼很地道,可以放肉和菜,也可以放冰激凌和水果。温森做SHOOTER特别好,就是把三种酒调在一个小杯,一口干下去。温森人特有意思,他想对来的人说:“我们只有一生,必须试着每天都快乐。 仁俱乐部(中国)会员制,有音乐会等活动。 798还有很多值得挖掘和探索的艺术之处,你只能亲身体验才能感觉,那里的艺术气息。

798艺术区介绍

798介绍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大山子地区,坐落于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七星集团)所属的718大院,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这里汇集了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截止至2008年1月,入驻北京798艺术区的画廊、艺术家个人工作室以及动漫、影视传媒、出版、设计咨询等各类文化机构400余家,分别来自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比利时、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这里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展览、展示中心,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798历史 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前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718联合厂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4年开始土建施工,1957年10月开工生产。 718联合厂是由德国德绍一家建筑机构负责建筑设计、施工,这家建筑机构和当年的包豪斯学校在同一个城市,两者在建筑精神层面上是共通的。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这种学派后来被称为包豪斯学派。 1964年4月上级主管单位撤消了718联合厂建制,成立了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及751厂。2000年12月,原700厂、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等六家单位整合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配合大山子地区的规划改造,七星集团将部分产业迁出,为了有效利用产业迁出空余的厂房,七星集团将这部分闲臵的厂房进行出租。因为园区有序

北京798艺术区概况

北京798艺术区概况 交通 798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虽然有点偏僻,但交通方便。坐公车有401、402、403,418、420、405、909、955、991、988、445等。自驾车走四环路,在大山子环岛上酒仙桥路,然后从酒仙桥路2号入口或酒仙桥路4号入口进入798,在厂子里可找个安全地方停车。注意,出租车不让进厂,天黑后厂区照明昏暗。 介绍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 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这里汇集了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入驻北京798艺术区的画廊、艺术家个人工作室以及动漫、影视传媒、出版等各类文文化机构已达400余家。 798除了指数字以外,一般指北京798艺术区,或称大山子艺术区、大山子798厂艺术区等,艺术区的名字是由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的名称沿用而来。同时,798也指代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以及LOFT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798艺术区简介: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798艺术区为代表的798文化概念 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不小的了影响。

798艺术区调研报告

艺术设计2班李佳鑫798艺 术区调研报告

201220542101 从不同设计角度欣赏感悟艺术,故在3月21日上午,我们一行人跟随老师,来到798艺术区进行“视觉传达”调研。 曾经显赫一时的798工厂,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战略工程“一五”计划中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厂区所在地。1952年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属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在亚洲亦属罕见,它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它的存在并不是城市规划的结果,而是众多艺术家自发行为的结果,它的出现又使定位为电子科技园的酒仙桥地区充满特殊的城市活力。 走进798艺术区,工业厂房错落有致,砖墙斑驳,管道纵横,墙壁上还保留着“文革”时期的标语。这里另类的当代艺术作品与过时的机械等历史痕迹相映成趣,仿佛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现在被称为798艺术区的地方,以前更多地被称为718联合厂,聚集了797、718、798、706等几个工厂的厂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许多关键元件、重要零部件就于此生产,因此这里被称为新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产品不能适销对路,这里的工人大批下岗,各厂均出租部分闲置厂房以度难关。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混凝土柱子拆掉以后的痕迹,纹理清晰可见,不能不让人为它们的复兴感到高兴。798艺术区的艺术家们就建筑的改造总是力图符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很多雕塑作

品具有与旧厂房建筑相似的冰冷感,加上未加工的粗石地面,很自然让人融入建筑与艺术作品的气氛中,从而达到“艺术表达信仰”的目的。而随处可见的涂鸦,则表现了艺术家们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同时这种对环境的非建筑操作手法,更容易让游客融入艺术的氛围中。 艺术家及其公司租用798艺术区的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其中,租用面积最大的是世界知名的、全球最大艺术品收藏与展览公司之一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品公司和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其次是李霞租用的从事画廊和展览的空间;洪晃、杨小平合租的为出刊《I LOOK》、《SEVENTEEN》、《LE》等杂志而租用的空间;史金松画廊;徐勇租用的《时态空间》。 而入住798的艺术家并没有越界,他们的成功在于发现了这片在北京城市中被遗忘的历史,并积极改造它,以他们独特的艺术眼光及其自身的艺术影响力使辉煌过的建筑再度变为世人的焦点。从这一角度看,这种发现其实更是一种创意,不仅提供了一种建筑思路,而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商业方法,从而使人们清楚地看到老建筑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所蕴含的巨大生命力。 798艺术区之所以对游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有几条: 一是798艺术区的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空间具有私密、神酷、新奇的特点,满足了一部分希望了解艺术家生活、工作状况的探寻心理。 二是798艺术区的艺术作品充满着对现实生活独特、个性的反

798艺术区考察报告

篇一: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 精神的游走——北京798艺术区毕业考察报告 在考察798之前我先了解了它的历史背景:工厂旧址,德式建筑,由于央美的搬迁使得798工厂得以逐渐被利用。 当时由于798工厂的租金便宜,厂房高大,非常适合搞艺术创作,所以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入住逐渐形成艺术区,一时间798成了最时尚最前卫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区,这里构成复杂,机构丰富,不仅有工作室,画廊,酒吧,餐厅,超市等一应俱全,我去的时候798的人流不是很多,再去之前我也得知798的艺术家们大批的搬出,原因是,房租提高了,艺术家们付不起昂贵的租金了,这里已经渐渐成了画廊和有钱人的地盘。 入住798艺术区的人中,有曾经放荡不羁,愤世嫉俗的艺术青年,也有恪守传统,因循守旧的画家、雕塑家。两群截然不同的人在此共生,一群人在巨大厂房中建起自己的创作室,搞的完全是纯艺术,作品很难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则是将厂房、仓库改造成另类的艺术空间、店铺或餐馆,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销售,且以此为生。相异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理念,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尊重。厂房前那些相邻停着的跑车和自行车,仿佛他们关系的写照。可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经相继隐退,许多艺术空间的发展并不顺利,没有展览时,大部分酒吧餐馆门可罗雀,我去的时候人流很少,几乎与以前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的艺术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当对艺术趋之若鹜的中产阶级和有钱人对此大生兴趣并大举进入之后,最终导致该地区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和房价升高,艺术家不得不迁居到更便宜的地方。现在的798已经成了画廊,商业为主的地方,而纯艺术的创作工作室已经变的越来越少。有人指出:798的文化现象就像一场泡沫,一片兴盛之后就是一片衰亡! 俨然,798已经成了商业化活动的地方,发布会,聚会,等等成了一个不安静的地方,一些慕名参观的人群涌入,艺术家成了被欣赏的动物,这些不安静的因素已经让绝大部分的艺术家变得不安分或者说比较厌烦,798已经俨然不像前几年那样艺术活动兴盛了,而是被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所笼罩,所侵占,艺术家在798要为了房租奔波,要为了生存奔波,要为了颜料费奔波,有的艺术家去做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为了钱!他们憎恨商业化,但是他们又离不开钱!没有钱他们将无处藏身,没有地方画画,甚至连颜料都买不起,在学校很早就听说艺术家在北京多如牛毛,在北京混的艺术家,只能靠卖画为生,如果卖出去就能改变一下最近的生活状况,如果连续几个月卖不掉一张画,那么艺术家就得吃泡面,甚至靠朋友接济。 有些已经有着独立并且成熟的艺术作品,他们尚且生活拮据,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艺术院校油画专业的学生呢? 社会的现实已经让喜爱艺术的画家走向没落,他们没有钱,不能为自己的作品宣传,很少有艺术家能和画廊签约使画廊为其出资包装和宣传,当然也有很多社会人士关注这些画家中的弱势群体,媒体也在关注他们,但是他们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前两天潘鲁生院长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以人文关怀的方式来关注宋庄艺术家在济南东方美术馆展览的一批宋庄画家的作品,用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学者的身份和一个教育家的身份来关注他们,一些策展人也不遗余力的为一些画家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798艺术区和宋庄艺术区油画创作的相同点在大多商业性的倾向大一些,用纯写实来表现,用纯表现的东西去表现,一张画用纯绿色和白色或者用紫红色和白色,或者用黑色和白色,在我眼里,那些画中劈着大腿的美女和露着内衣的时尚女孩除了有商业化的符号之外,更纯粹的还是艺术家内心的挣扎,他们没有钱没有女人,他们想画画,他们想卖画,他们性幻想着一些风格迥异的美女,或姿态撩人或裸体露出生殖器官,在这些画家的眼里,她们被表现的更纯粹了,色情是被中国人所禁止的所不能流出话柄的一个词语,中国人的生殖活动造就了13亿人口却不承认色情的东西,我认为色情不是贬义词,性生活的题材或者说性题材是大多数画家所表现的东西,他们

世界十大创意艺术区(图)

世界十大创意艺术区(图) 说来也怪,废弃多年破旧不堪的工厂、仓库甚至军事基地,因为有了艺术家的进驻,便迅速华丽转身,成为用惊世骇俗也很难形容的创意艺术区,各种尖锐的思想在这里猛烈碰撞,各种抓死人眼球不偿命的新锐设计在这里竞相展现。那么,这次让我们踏上一段创意设计之旅,走进这些充斥着时尚与前卫、怪诞与夸张、怀旧与另类、朴素与华丽的艺术区,看看它们会怎样挑战我们的视觉底线。 米兰的托尔托纳地区 Top10:意大利托尔托纳打造非凡创意神话 简介 米兰的托尔托纳地区(Zona Tortona),十年前和798前身类似,也是米兰运河边的旧工厂一座。2001年起,ZonaTortona这块创意园区搭上全球家具业的“奥林匹克”盛会——米兰国际家具展的顺风车,把当年最雷人的艺术或时尚风貌或前卫设计一字排开供人交流。短短数年,ZonaTortona也摇身一变变成艺术家和个人工作室的大本营,小型艺廊、摄影工作室、餐厅、创作空间散布其中,曲折的小巷和低矮的老

建筑,随便穿梭每次转弯都有新的惊奇。 入围理由 著名的托尔托纳创意区,虽然坐落在米兰展的展馆外,但是,在每届米兰展都能创造非凡的神话,已经成为米兰设计周最具指标性的展区之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优秀企业的创意pk,同时这里也是众多设计师冲击梦想的地方。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 游览托尔托纳地区最佳的时间是每年四月,因为这时正值米兰家具展举行,可以看到更多新锐设计。 藏在仓库里的酷炫时尚 Top9:上海m50 藏在仓库里的酷炫时尚 简介

上海总有许多令人惊喜的地方,像莫干山路50号,原是一家纺织工厂所在地,现今却摇身一变,以 M50招牌号召全球各地的艺术工作者聚集于此,包括瑞士香格纳画廊、法国东廊艺术、英国领事馆文化艺术处艺术家工作室、加拿大艺术景画廊等。这群充满艺术细胞的创造者,让源源不绝的灵感在老厂房内生根。 M50聚集了风格迥异的画廊、工作室,包括从事建筑、装饰、家具设计的公司也纷纷入驻,甚至一些时尚的品牌服饰店、艺术书店、音乐商店也占据着一些小仓库。老式的铁栅栏玻璃窗,被改造为独特的logo;年久失修的通道,被行为艺术家融合成雕塑的一部分,配上路边精致的路灯,许多时尚元素将M50点缀得生机盎然。 入围理由 M50创意园是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目前上海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园区之一。还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贴上“上海时尚地标”的标签,列为“推荐参观之地”。这里成功举办了200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2005时尚之夜、法国工商会、宝马车展、诺基亚及西门子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时尚活动,使之成为苏州河边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上海时尚文化新地标。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乘坐公交76、105、13、63、941、166、922;地铁1号线可以到达。

《参观798艺术区有感》

《参观798艺术区有感》 灵感·时尚与艺术的耳语 ————北京朝阳区大山子的798艺术区,一座蕴含着连绵不绝艺术韵味的殿堂,她既是艺术的天堂,更是艺术家的天堂,是灵感、时尚与艺术之间的完美结合,是人与艺术的耳语。灵感、时尚与艺术结合的是思想与艺术,耳语中传递的是理念与情感。走近“798”,心怡悦色中,感受到了她那对眼神和心灵的强烈冲击力扑面而至,让人目思遐尔,应接不暇、神情失态、脑目失聪,感触良多。 本色就是特色。来798艺术区参观前,以为她应该像通州区宋庄的画家村、怀柔的艺术园,结果走近一看,完全有别,原来798艺术区像一个大工厂呀。很是惊讶。她的格调布局大出我的意外。边走边看中,越来越被她独特的艺术风情、独特的艺术韵味和独特艺术力所折服和吸引。798艺术区是在不破坏原有厂房整体布局,保留厂房原貌的基础上,打造成的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好地方和展示艺术作品的独特场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保留下来的原有厂房的特色,特别是那些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建筑。如,原来工厂的管道、仪表以及历史时期的标语等,这些东西既透视着古朴、原始的艺术美,也体现了现代艺术的思想,使之与艺术相得益彰、互为映衬。可以说,这种改造厂房并保留其本色总体不变的地方为艺术创作基地,这本身就是特色,就是保留者独具匠心的大手笔和独特创意。 结合生活,我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特色。我想,对于特色,直观、通俗地理解应当是别人没有的或与众不同的,

是自己独有的专利。“798”给人的感悟是特色寓于本色之中,是超越本色的特色。本色充分体现了特色。这种特色是在继承基础上的独到创意。当然,继承不是一成不变,创新不是否定以往,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要在不断地创新中体现继承的本质,展现继承的本色。 艺术就是想象。798艺术区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或者感到比较有特质的,要数竖立在路边的各种艺术雕刻。如胖瘦两组人像塑雕和一个运用水气表现升华思想的旋转上升的气流。胖胖的一组两人塑雕既没有眼睛,也没有嘴巴,只有鼻子和耳朵,穿的是中山装,仰面朝天;瘦瘦的一组也是两人,一男一女,女的穿古装,男的是念佛的沙弥,面目清秀俯首向下等等。这些艺术创作给人以无限遐思。你可以根据你的思绪和心情想象;你可以认为这种艺术手法表现了某种现代艺术思想,也可以认为它复古了某种意识流;你可以认为它是在宣泄心中的不快,也可以认为它是在表露灵魂的张扬…… 总之,你的艺术修养有多高,你想象的艺术境界就有多高,给你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得到的是无限的想象启示。这本身大概就是艺术,或早已超越了艺术本身,是艺术的思想,是思想的艺术,是艺术的本质。无论是艺术的想象,还是想象的艺术,它们是一双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或者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艺术的想象就没有艺术的生命。 对此,不仅让我联系思考到如何画好我们的人生之“画”来。人,生来均为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画什么、怎么画,因人之出生环境

798艺术区概况

798艺术区概况 开放时间:每天 10:00 -17:00 门票:免费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d3472165.html, 一、798艺术区简介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这里汇集了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入驻北京798艺术区的画廊、艺术家个人工作室以及动漫、影视传媒、出版等各类文化机构已达400余家。 798除了指数字以外,一般指北京798艺术区,或称大山子艺术区、大山子798厂艺术区等,艺术区的名字是由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的名称沿用而来。同时,798也指代这一艺术区引

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以及LOFT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798艺术区简介: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 -Dashanzi Art District),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二、798艺术区为代表的798文化概念 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臵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

798艺术区调研报告

798艺术区调研报告 从不同设计角度欣赏感悟艺术,故在3月21日上午,我们一行人跟随老师,来到798艺术区进行“视觉传达”调研。 曾经显赫一时的798工厂,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战略工程“一五”计划中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是原国营798厂等电 子工业的厂区所在地。1952年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属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在亚洲亦属罕见,它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它的存在并不是城市规划的结果,而是众多艺术家自发行为的结果,它的出现又使定位为电子科技园的酒仙桥地区充满特殊的城市活力。 走进798艺术区,工业厂房错落有致,砖墙斑驳,管道纵横,墙壁上还保留着“文革”时期的标语。这里另类的当代艺术作品与过时的机械等历史痕迹相映成趣,仿佛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现在被称为798艺术区的地方,以前更多地被称为718联合厂,聚集了797、718、798、706等几个工厂的厂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许多关键元件、重要零部件就于此生产,因此这里被称为新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产品不能适销对路,这里的工人大批下岗,各厂均出租部分闲置厂房以度难关。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混凝土柱子拆掉以后的痕迹,纹理清晰可见,不能不让人为它们的复兴感到高兴。798艺术区的艺术家们就建筑的改造总是力图符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很多雕塑作品具有与旧厂房建筑相似的冰冷感,加上未加工的粗石地面,很自然让

人融入建筑与艺术作品的气氛中,从而达到“艺术表达信仰”的目的。而随处可见的涂鸦,则表现了艺术家们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同时这种对环境的非建筑操作手法,更容易让游客融入艺术的氛围 中。 艺术家及其公司租用798艺术区的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其中,租用面积最大的是世界知名的、全球最大艺术品收藏与展览公司之一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品公司和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其次是李霞租用的从事画廊和展览的空间;洪晃、杨小平合租的为出刊《I LOOK》、《SEVENTEEN》、《LE》等杂志而租用的空间;史金松画廊;徐勇租用的《时态空间》。 而入住798的艺术家并没有越界,他们的成功在于发现了这片在北京城市中被遗忘的历史,并积极改造它,以他们独特的艺术眼光及其自身的艺术影响力使辉煌过的建筑再度变为世人的焦点。从这一角度看,这种发现其实更是一种创意,不仅提供了一种建筑思路,而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商业方法,从而使人们清楚地看到老建筑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所蕴含的巨大生命力。 798艺术区之所以对游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有几条:一是798艺术区的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空间具有私密、神酷、新奇的特点,满足了一部分希望了解艺术家生活、工作状况的探寻心理。 二是798艺术区的艺术作品充满着对现实生活独特、个性的反映,使相当一部分人产生了观看、揣摩、购买的兴趣和爱好。 三是798艺术区内的厂房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东德援建的包豪斯建筑,具有高大、墙体厚、采光好、保暖好、古朴、墩实的特点,访客一进入其中,有一种豁然开朗、通体舒服的感觉,加上艺术家们对这种厂房的原生态装修,使得厂房的建筑特点更显突出,对客人更有吸引力。 正是依赖以上三条,使得798艺术区弥漫着高大强烈的艺术气息。

798艺术园区概述

798艺术区 区位:798艺术区位于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围。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项目定位:SOHO式艺术聚落——把798艺术区办成一个特色鲜明、高度国际化的“文化艺术特色区”(简称为艺术特区)。 定位——中国元素。 “是中国的,所以是世界的”

798的独特性: 包容性 多样性:建国初期、建设时期、文革、改革开放 艺术性:灵感 原创性:核心竞争力 政策扶植 从2001年开始,来自周边和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 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798艺术区吃喝介绍

798艺术区吃喝 一、798艺术区位置 位于酒仙桥路东北端 有四个门(西北门,西南门,北门和南门)可开车进来 行车路线:上机场高速->大山子出口->顺酒仙桥路南行600米到第一个路口掉头向北300米(第二个过街桥前)->右转进798艺术区西南门(图中左下三角处,门牌号是酒仙桥路4号)

门外是过街天桥 门内就是798路,进门右转是院内最大的停车场(约可停大小车400辆) 二、纵览798吃喝

E区 798路有7家餐厅 (1)798艺术咖啡 (2)东八时区 (3)Vantt (4)高氏兄弟 (5)澳洲cafe (6)798艺术空间 (7)超级干杯 E区七星东街上有6家餐厅 (1)At Cafe (2)爱琴海传统美食 (3)老工厂 (4)天下盐(6号川菜工作室)(5)洞房咖啡 (6)料阁子 E区七星中街里2家餐厅 (1)映书吧 (2)Art cafe Moby Dick E区七星路-陶瓷3街里有1家餐厅(1)TheMis E区七星西街有2家餐厅 (1)mini cafe

(2)永一格 D区 798西街上有3家餐厅 (1)怡然咖啡 (2)生活家的院子(李宗盛)(3)长征食堂 D区 798中1街有1家餐厅 (1)沈记菜馆 D区 798中2街有7家餐厅 (1)白石茶馆 (2)视咖啡 (3)SunFlower (4)七食年代 (5)FAN cafe (6)7 cafe (7)InRetro D区 798东街上有2家餐厅 (1)咖浓咖啡 (2)美玉兰 C区 797路向东走到头有1家餐厅(1)新食意 B区 797路上有5家餐厅 (1)3818库

(2)闲着也是闲着 (3)Public Restaurant (4)文韵时光 B区 706路上有1家餐厅 (1)红三房咖啡 A区 797路上有1家餐厅 (1)真梨村 A区 797中街有家职工食堂 798路 延798路步行500米左右就到了798艺术区中心位置,此处有7家餐厅(路北5家,路南2家) (1)798艺术咖啡

从798艺术区看文化产业集群

从798艺术区看文化产业集群 一、798艺术区简介 798位于北京东北方向大山子地区,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厂的老厂区所在地。1995年-2001年期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授以相当低廉的租金租用了798工厂的闲置车间作为大型雕塑创作的场所,798艺术区由此揭开序幕。随后,798艺术区渐渐吸引了大批艺术家。2002年前后是艺术家进驻798艺术区的高峰时段,许多著名艺术家纷纷在此创建艺术工作室,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成为北京文化产业的新地标。 二、798产业集群模式 798艺术集聚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低廉的租金,二是中央美术学院为其集聚提供可一个巨大的磁场,三是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外实验艺术家进驻工业废墟的文化经验在中国艺术节传播为其提供了参考。像798艺术区这样以艺术家自动聚集和自动孵化形成的产业集聚属于“艺术家主导型集聚模式”。这是创意产业园区最早的开发方式,得益于艺术家们专业知识的储备,园区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开发中被深度挖掘并凸显出来。但艺术家开发力度十分有限,而且没有房地产开发和市场运作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实际运作中的帮助。 虽然798的国际性影响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其体制性的制约,其前途还充满了不可预测性,所以798艺术区目前还处于孕育阶段。就其集聚方式而言,作为一个艺术区,798的集聚方式不是纯粹产业意义上的,即不是投入产出式或者市场共享式的,而是知识共享式。也就是说798艺术区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其知识的溢出效益;就其集聚程度而言,798艺术区还处于初始阶段;就其就业机制而言,由于798艺术区的区位价值的抬升,就业人口已经呈现下降趋势。 三、文化产业集群的效应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高级模式,一旦形成将会带来集聚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区位效应、结构效应等诸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因素。文化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

北京798艺术区基本介绍

798艺术区 编辑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目录 1基本介绍 1. 1.1 798涵义 2. 1.2 简介 3. 1.3 文化概念 2历史沿革 1. 2.1 组建 2. 2.2 建筑设计 3. 2.3 形成 3调查报告 1. 3.1 基本情况 2. 3.2 区域划分 3. 3.3 2001年后的变化 4. 1. 2. 3. 4. 5.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798艺术区 文化概念 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 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798艺术区 以798厂为主的厂区的建筑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功能。巨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天窗为其他建筑所少见。它们是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几十年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北京都市文化定位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全球化浪潮的到来,798厂等这样的企业也面临着再定义再发展的任务。随着北京都市化进程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原来属于城郊的大山子地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原有的工业外迁,原址上必然兴起更适合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的、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含量的新型产业。大批艺术家文化人的入驻,正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 这批入驻者中,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

798艺术区调研报告

艺术区调研报告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多万平方米。 目前叫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等个厂的区域范围。从年代末到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上说的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年,这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个厂,直到年。年,除了厂以外的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从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目前,已经有近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此区域。据年月的不完全统计,在进入艺术区的家机构中,主要包含创作展示和交流类、设计类两大类,其中属于艺术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有家(占全部机构的),设计类(包括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和服装与形象设计)有家(占全部机构的以上)。此外,还有传播发行和书店及餐饮酒吧一类的跟艺术创作沾边的一些小门类。 由于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加上从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所产生的影响,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届艺术节吸引了人次前来访问,其中约为中国观众,为境外观众,其中还有来自巴黎等国外各大城市当代艺术的代表。多家中外媒体报道了艺术节和在此处活跃着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一些国内外文化机构和基金会等对艺术节进行了赞助。第二届艺术节(年月至月日),在天中,共进行了表

798艺术区调研报告

798艺术区调研报告 一、798艺术区的基本情况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目前,已经有近200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此区域。据2005年3月的不完全统计,在进入798艺术区的103家机构中,主要包含创作展示和交流类、设计类两大类,其中属于艺术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有59家(占全部机构的57.3%),设计类(包括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和服装与形象设计)有29家(占全部机构的28%以上)。此外,还有传播发行和书店及餐饮酒吧一类的跟艺术创作沾边的一些小门类。 至少有300位以上的艺术家直接居住在798艺术区或者以798艺术区为自己的主要艺术创作空间,其中还有一些来自国外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来自法国、美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进驻798 艺术区的既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如刘索拉(作家、音乐人)、洪晃(出刊人、出版家)、李宗盛(音乐人)、李象群(雕塑家)等,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 艺术家及其公司租用798艺术区的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其中,租用面积最大的是世界知名的、全球最大艺术品收藏与展览公司之一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品公司(租用面积4500平方米)和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租用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次是李霞租用的从事画廊和展览的空间(2000平方米)、洪晃、杨小平合租的为出刊《I LOOK》、《SEVENTEEN》、《LE》等杂志而租用的空间(1610平方米)、史金松画廊(1350平方米)、徐勇租用的《时态空间》(1000平方米)、李莫维租用的艺术工作室(1000平方米)。最近,世界知名的古根海姆艺术品公司拟在798艺术区租用5000 到10000米的场地,但目前798艺术区已经没有这么大面积的地方可以出租。

国内外城市设计案例研究

国内外城市设计案例研究 --北京798艺术区 简介: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 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 ––dashanzi art district)。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关键字:城市设计北京案例研究 在北京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土地资源与人的需求日益趋紧,而北京作为一个文化名城,其城市内部有一部分的土地资源事实上并不能移除或是摒弃。而北京的798艺术区,不仅缓解了这种人与土地的矛盾,还将北京独特的文化气息、艺术风格融入其中,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文化修养。 艺术区设计的形成和发展 2000年12月,原700厂、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等六家单位整合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七星集团是北京市及电子城园区最早一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对原六厂资产进行了重新整合,一部分房产被闲置了下来。为了使这部分房产得到充分地利用,七星集团将这些厂房陆续进行了出租。 2002年2月,美国人罗伯特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模样。罗伯特是做中国艺术网站的,一些经常与他交往的人也先后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由于部分厂房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整个厂区规划有序,建筑风格独特,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定居,慢慢形成了今天的798艺术区。 789不仅仅只是一个生活的地方,更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当下的一种艺术体现,是在快速现代化发展之下的一种产物。 以798厂为主的厂区的建筑风格简练 朴实,讲求功能。巨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 天窗为其他建筑所少见。它们是50年代初 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 顶目,几十年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