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

海禁

蒙元时代,海禁是贯穿整个元朝的始终的,朝廷垄断贸易与禁止商舶入海之令。

明代海禁始于明初,终于隆庆,时张时弛主要目的都是遏制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

清海禁又称“闭关锁国”

明清时期的海禁内容参见P12“梳理考点六3”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

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又称广州十三行)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乾隆的这道圣旨常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海禁与闭关锁国主要区别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闭关锁国政策原因清朝统治者期望维护极权统治的心理观念是“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

基于保护传统文化。事实上是对本国国民的愚民政策。

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清朝封建统治时期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同时也很抵制外来商品。

国防安全的出发,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合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渗透。

以免有间谍盗取本国资料。

清朝政府对自己经济和政治实力的过分盲目自大。

闭关锁国这一政策推行了二百多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自卫作用。

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在进行资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明海禁和清闭关锁国的区别

明海禁和清闭关锁国的区别(摘) 在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中,关于古代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编者主要介绍了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教师和学生将海禁和闭关锁国认为是一回事,没有进行必要的区分,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准确的。 明朝海禁政策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确实有许多共同点: 如产生原因: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2、防范中外反对势力联合、巩固统治的需要;3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等。 内容: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部分官方主持的贸易; 后果:都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二者具有一脉相承性,本质是一样的等诸多相似之处。 但是明朝海禁和清朝闭关锁国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 一、实施背景不同: 明朝海禁: 明朝建立之初,退居北方草原的蒙古势力仍对明朝构成一定威胁,日本倭寇在沿海进行骚扰掠夺,政局不稳。 清朝闭关锁国: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满州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建国之初,内有多股反对势力的反对,如前明残余势力、明末农民起义军队等多股反对势力,外有西方殖民者的骚扰掠夺,统治亟待加强。 二、主要针对对象不同: 明朝海禁主要是针对倭寇,而清朝闭关锁国先是针对东南沿海抗清势力,后来主要用于防范西方殖民者。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 ,“倭寇山东、浙江、福建滨海州县”,朱元璋政府下令“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明太祖实录》卷49)。此后,朱元璋多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片板不许下海”,诏令极严。永乐以后,随着中国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渐弛,还出现了郑和下西洋这样空前的航海壮举,加强了中外联系。明中叶倭寇活动再度猖獗,嘉靖元年(1522年),明政府再度实行海禁政策,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断绝海上交通,以断绝倭寇的补给。凡违禁的沿海官民,依法处以极刑。随着明军剿灭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同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由此可见,明朝的海禁时张时驰,主要是针对倭寇,当倭寇之患解除后,明朝就解除了海禁政策。 清朝在收复台湾以前,曾经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片板不许下海,犯禁者一律处死,货物没收入官。这种海禁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对付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势力,并不是针对外国的。因此,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后,逐步放宽海禁,准许对外贸易。但是到乾隆前期,清政府由于外国商人的无理要求,又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关闭除广州以外的其它通商口岸,并且颁行严格约束外国商人的条例和章程,这样便形成了所谓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历经乾隆、嘉庆年间,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三、具体内容、程度有所不同:

历史概念闭关锁国试题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和外国人到中国来贸易。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源于A.重农抑商政策 B.君主专制统治 C.天朝上国思想D.闭关锁国政策 2.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3.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耕经济 B.限制工商业发展C.维护封建统治 D.防范“外夷”入侵 4.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5.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 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6.《明实录》记载:明成祖即位时即发布诏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永乐二年(1404年)又“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这两处记载可以证明 A.海禁政策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松懈 B.当时沿海对外贸易由此获得发展 C.政府开始允许民间对外贸易D.明成祖延续了明初的海禁政策 7.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人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情景,这一情景 A.属于编剧自己的杜撰 B.可能出现在明代或清代 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D.早在秦朝就已出现 8.清人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对此诗提到的“国初”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作者对这一政策持批评态度 B.该政策的实施是为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斗争C.该政策的实施断绝了中外贸易的往来D.该政策的实施与统治者的心态有关

2017年9月13日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含解析 精品

2017年9月13日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7年湖北武汉高三测试)据史料记载:嘉靖时,国势日衰,海防废坏,倭寇“剽掠辄得志,益无所忌”。明政府认为“倭患起于市舶”,于是撤销了市舶司,海禁更加严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巨商和海盗便和倭寇相勾结,亦商亦盗,兼行劫掠。导致倭患日重的直接原因是 A.明朝国势日益衰落 B.小农经济大量存在 C.东南海防逐渐废弛 D.政府厉行“海禁”政策 【参考答案】D 【解题必备】“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海禁 ①含义 由官府统一管理和经营对外贸易,禁止商民私自出海贸易和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②推行原因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③实质 是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中的体现。 (2)闭关锁国政策

①含义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②推行原因 a.清朝前期自然经济比较稳定,生产的产品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自然经济这一经济基础是清朝闭关自守的主要原因。 a.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以沉重打击,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b.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以下是有人对清前期对外政策情况的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康熙皇帝年间并未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B.清前期对外开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C.乾隆朝举措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D.19世纪初清政府的行为引发了战争 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 A.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B.养成了国民的妄自尊大心理 C.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 D.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 2.C【解析】清朝中期的“海禁”政策导致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故答案为C项。“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时间上可以排除A项;“海禁”政策是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心理的具体体现,排除B项;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排除D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4史料解读:“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代的海禁 〔材料一〕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 …… 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 ──《明太祖实录》卷七 〔材料二〕以倭①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九 〔材料三〕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 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一 【解读】以上三段史料都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的一系列海禁政策。 1.朱元璋再三地颁布一系列海禁政策,禁止私人出海贸易。2.严令禁止军民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完全由政府控制。3.朱元璋海禁的原因之一是倭寇的侵扰。 朱元璋的一系列海禁政策,说明明代政府在明初便实行了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在明代虽然时废时立,但一直到明末,也没有被撤销。海禁推行之初,虽然对维护明代封建统治、安定边防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其负面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不仅直接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客观上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被动挨打,对其后的清代以及近代的影响很大。 【注释】①倭: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2.清代的南洋海禁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①。居者苦艺能之无

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藍鼎元《鹿洲初集》卷三《论南洋事宜书》 【解读】这是一段关于清代南洋海禁的史料。 1.南洋海禁之前,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靠对外贸易为生,生活富足,社会安定。2.海禁之后,人民生计阻断,造成社会动荡。清代的海禁是闭关政策的具体体现。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直接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从而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被动挨打。 【注释】①蹙:窘迫。 3.广州十三行 〔材料一〕国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①,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②,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乾隆初年,洋行有二十家,而会城③有海南行。至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洋商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别设本港行专管暹罗④贡使及贸易纳饷之事。又改海南行为福潮行,输报本省潮州及福建民人诸货税。是为外洋行与本港、福潮分办之始。 ──〔清〕梁廷枏撰《粤海关志》卷二十五《行商序》 〔材料二〕凡粤东洋商承保税饷,责成管关监督,于各行商中择其身家殷实、居心诚笃者选派一二人,令其总办洋行事务,并将所悬总商名姓报部备查。 凡外洋夷船到粤海关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 ──〔清〕梁廷枏撰《粤海关志》卷二十五《行商》 【解读】《粤海关志》三十卷,梁廷枏撰。分《皇朝训典》、《前代事实》、《口岸》、《设官》、《税则》、《奏课》、《经费》、《禁令》、《兵卫》、《贡舶》、《市舶》、《行商》、《夷商》、《杂识》十四门,叙事至道光十八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练习卷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练习卷 1.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A.农产品的商品化加速 B.手工业领域发生新的变化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史料记载,宋代漳州一带“客户则无立锥,惟籍佣雇,不能营三餐之饱,有镇日只一饭,或达慕不得食者”。这可以佐证宋代 A.沉重的役税使得农民处境艰难 B.人多地少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 C.雇工群体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D.南北间经济发展出现较大差异 3.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4.汉文帝时,晃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家贾所乘。这表明在当时 A.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 B.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 C.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 D.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 5.西汉建立前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农业税征收比例曾低至1/30,虽然促成了工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又远远不能满足王朝财政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此后西汉政府 A.提高农业税和商业税比例 B.大量裁减政府机构和人员 C.加强了对经济资源的垄断 D.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货的商人

明朝海禁政策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异同比较

明朝海禁政策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异同比较 明朝海禁政策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确实有许多共同点:如产生原因: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2、防范中外反对势力联合、巩固统治的需要;3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等。 内容: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部分官方主持的贸易; 后果:都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二者具有一脉相承性,本质是一样的等诸多相似之处。 但是明朝海禁和清朝闭关锁国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 一、实施背景不同: 明朝海禁: 明朝建立之初,退居北方草原的蒙古势力仍对明朝构成一定威胁,日本倭寇在沿海进行骚扰掠夺,政局不稳。 清朝闭关锁国: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满州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建国之初,内有多股反对势力的反对,如前明残余势力、明末农民起义军队等多股反对势力,外有西方殖民者的骚扰掠夺,统治亟待加强。 二、主要针对对象不同:

明朝海禁主要是针对倭寇,而清朝闭关锁国先是针对东南沿海抗清势力,后来主要用于防范西方殖民者。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 ,“倭寇山东、浙江、福建滨海州县”,朱元璋政府下令“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明太祖实录》卷49)。此后,朱元璋多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片板不许下海”,诏令极严。永乐以后,随着中国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渐弛,还出现了郑和下西洋这样空前的航海壮举,加强了中外联系。明中叶倭寇活动再度猖獗,嘉靖元年(1522年),明政府再度实行海禁政策,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断绝海上交通,以断绝倭寇的补给。凡违禁的沿海官民,依法处以极刑。随着明军剿灭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同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由此可见,明朝的海禁时张时驰,主要是针对倭寇,当倭寇之患解除后,明朝就解除了海禁政策。 清朝在收复台湾以前,曾经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片板不许下海,犯禁者一律处死,货物没收入官。这种海禁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对付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势力,并不是针对外国的。因此,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后,逐步放宽海禁,准许对外贸易。但是到乾隆前期,清政府由于外国商人的无理要求,又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关闭除广州以外的其它通商口岸,并且颁行严格约束外国商人的条例和章程,这样便形成了所谓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历经乾隆、嘉庆年间,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三、具体内容、程度有所不同: 《大明律》卷15规定: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段疋紬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担驮载之人减一等物货船车并入官于内以十分为率三分付告人充赏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其拘该官司及守把之人

2015年明史十讲课后答案“海禁”与“倭寇”(上)

2015年明史十讲课后答案“海禁”与“倭寇”(上)已完成1 明朝嘉靖时期,与海禁斗争的商人多为: ?A、闽商 ?B、浙商 ?C、徽商 ?D、淮商 我的答案:C 2 永乐和宣德年间一度废除了海禁政策。 我的答案:× 3 明朝海禁从()开始的。 ?A、朱元璋 ?B、朱棣 ?C、朱厚照 ?D、朱允炆 我的答案:A 4 政府不允许民间同海外进行贸易的政策叫做()。 ?A、锁国 ?B、海禁 ?C、开港 ?D、以上均不对 我的答案:B 5

郑和下西洋主要在()时期。 ?A、崇祯 ?B、嘉靖 ?C、永乐、宣武 ?D、万历帝 我的答案:C 6 朝贡中夹带的贸易叫做朝贡贸易。 我的答案: 7 欧洲的新大陆的发现在什么时期? ?A、十六世纪末期 ?B、十六世纪中期 ?C、十五世纪中期 ?D、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我的答案:D 8 明朝官方并不认可朝贡贸易。 我的答案:× 9 明朝时欧洲对中国很多物品都有需求,下列不属于需求商品的是?A、丝绸 ?B、茶叶 ?C、黄金 ?D、瓷器 我的答案:C 10

明朝建国实行海禁政策 我的答案:× 11 倭寇和海禁政策有很大关系 我的答案:√ 12 朝贡体制是排斥贸易行为的。 我的答案:√ 13 海禁肇始于: ?A、朱元璋 ?B、朱棣 ?C、朱祁镇 ?D、朱厚熜 我的答案:A 14 田中健夫认为,“嘉靖大倭寇”主要为:?A、朝鲜人 ?B、中国人 ?C、日本人 ?D、吕宋人 我的答案:B 15 据现在的史料,“倭寇”一词最早出现在:?A、西汉 ?B、唐朝

?C、高句丽 ?D、明朝 我的答案:C 16 明朝时发生的“争贡”事件的主角是:?A、日本人 ?B、爪哇人 ?C、西洋红蕃 ?D、回回人 我的答案:A 17 对王直的描述不符的是? ?A、被称为倭寇王 ?B、进行海上走私贸易 ?C、是徽商出身 ?D、主要进行朝贡贸易 我的答案:D 18 朝贡贸易与海禁政策并不矛盾。 我的答案:√ 19 下列对“倭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因时因地所指不同 ?B、倭寇问题与走私贸易有关 ?C、“倭寇”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 ?D、并非全都是日本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4比较拓展:明海禁和清闭关锁国

比较拓展:明海禁和清闭关锁国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教师和学生将海禁和闭关锁国认为是一回事,没有进行必要的区分,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准确的。 【同】 一、原因: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2、防范中外反对势力联合、巩固统治的需要; 3、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等。 二、内容: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部分官方主持的贸易; 三、后果:都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二者具有一脉相承性,本质是一样的等诸多相似之处。 【异】 一、实施背景不同: 明朝海禁: 明朝建立之初,退居北方草原的蒙古势力仍对明朝构成一定威胁,日本倭寇在沿海进行骚扰掠夺,政局不稳。 清朝闭关锁国: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满州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建国之初,内有多股反对势力的反对,如前明残余势力、明末农民起义军队等多股反对势力,外有西方殖民者的骚扰掠夺,统治亟待加强。 二、主要针对对象不同: 明朝海禁主要是针对倭寇,而清朝闭关锁国先是针对东南沿海抗清势力,后来主要用于防范西方殖民者。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倭寇山东、浙江、福建滨海州县”,朱元璋政府下令“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明太祖实录》卷49)。此后,朱元璋多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片板不许下海”,诏令极严。永乐以后,随着中国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渐弛,还出现了郑和下西洋这样空前的航海壮举,

加强了中外联系。明中叶倭寇活动再度猖獗,嘉靖元年(1522年),明政府再度实行海禁政策,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断绝海上交通,以断绝倭寇的补给。凡违禁的沿海官民,依法处以极刑。随着明军剿灭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同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由此可见,明朝的海禁时张时驰,主要是针对倭寇,当倭寇之患解除后,明朝就解除了海禁政策。 清朝在收复台湾以前,曾经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片板不许下海,犯禁者一律处死,货物没收入官。这种海禁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对付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势力,并不是针对外国的。因此,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后,逐步放宽海禁,准许对外贸易。但是到乾隆前期,清政府由于外国商人的无理要求,又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关闭除广州以外的其它通商口岸,并且颁行严格约束外国商人的条例和章程,这样便形成了所谓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历经乾隆、嘉庆年间,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三、具体内容、程度有所不同: 《大明律》卷15规定: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段疋紬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担驮载之人减一等物货船车并入官于内以十分为率三分付告人充赏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其拘该官司及守把之人通同夹带或知而故纵者与犯人同罪失觉察者减三等罪止杖一百军兵又减一等。由此可见,明朝海禁范围主要在经济领域,以打击走私为主,带有对外经济制裁的一面。而且,明代的海禁只禁止中国民间私人出海贸易,但欢迎外国人来华贸易,不过这种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舶贸易”。明成祖命郑和七下西洋,不仅运载大量货物到亚非各国贸易,而且广泛招徕各国商人。对于西方先进技术和物产,也并不排斥,当时葡萄牙人、荷兰人来到中国,明朝人发现,他们的大炮很厉害。于是,戚继光很快学习并掌握了葡萄牙人、荷兰人制造大炮的技术,并将此类大炮装备中国军队,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在明朝,一大批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引进到中国来。例如,玉米、甘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