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

1

1. 目的

為滿足客戶要求,規定對工藝設計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以確保設計輸出符合設計輸入。

2. 范圍

客戶提供產品生產實現所需工藝過程之設計。

3. 權責

3.1 營業部

負責尋找並接受新產品開發要求。

3.2 工程部

負責分析、研究新產品工藝設計和開發的可行性。

3.3 開發小組

負責評審新產品工藝設計和開發是否進行。

4. 定義

4.1 工藝設計是指在新產品之設計和開發時,各個工序的安排過程。

5. 作業內容

5.1 工藝設計作業流程圖見附件一。

5.2 開發要求接收

香港營業部接獲客戶要求后,應將相關樣品及相關技術資料交大陸公司工程部。

5.3 工程部在工藝設計和開發前,應考慮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要求、

2

公司的要求、客戶的要求、以及相關的歷史經驗。針對以上項目進行輸入評審,將其結果填入<開發輸入評審表>中。評審中如有不清楚事項,應及時告知香港營業部,澄清存在之疑義。

5.4 輸入評審通過后,工程部根據具体開發事宜,建議成立開發小

組,並初步擬訂<開發計划進度表>,報付總經理核準后據以執行。

5.5 設計

開發小組責任工程師根據<開發計划進度表>,結合相關要求,實施設計。

5.5.1 制作模具圖紙。

5.5.2 若產品需要退火處理時,制訂<退火參數通知單>。

5.5.3 開發小組針對以上文件,組織評審,評審符合要求后,評

審成員應在圖紙以及<退火參數通知單>上簽名確認。評

審不符合要求時,重新執行 5.5.1-5.5.3。

5.6 模具確認

模具制作后,開發小組應對模具進行確認,確認結果記錄于<模具確認報告書>中。

5.7 需退火產品經退火后,應對其尺寸、性能進行測試,確認是否

符合原輸入要求,結果記錄于<產品入倉檢驗報告>中。

5.8 客戶確認

3

經開發小組確認符合要求之產品,提交<客戶確認報告書>,連同產品

一并交香港營業部,送交客戶承認。承認后,由香港營業部將簽回之<客戶確認報告書>回饋開發小組。

5.9 變更

5.9.1 于下列情況下,可能導致設計變更:

5.9.1.1 模具確認不符合要求時;

5.9.1.2 退火后成品確認不符合要求時;

5.9.1.3 客戶確認回饋不符合要求時;

5.9.1.4 產品批量生產過程中,需變更工藝設計時;

5.9.2 變更可由責任工程師根據情況設立方案,制作<設計變更

通知單>。交開發小組評審簽認后,予以執行。

5.10 進度控制之變化

設計過程中,依照<開發計划進度表>予以控制,實際執行進度應予以注明。若計劃變更,應由開發小組負責人于<開發計划進度表>中記錄變更情況。

5.11 文件制作与發布

5.11.1 設計確認符合要求后,可產生下列文件:

5.11.1.1 產品檢驗標準/原材料檢驗要求/包裝要求;

5.11.1.2 必要之檢驗方法/生產作業指導書;

5.11.1.3 品質控制方法;

4

5.11.2 以上文件制作完畢,照依<文件与資料管理程序>相關規

定,核準后頒發。

5.12 設計過程中,相關記錄依照<質量記錄管理程序>進行保存。

6. 相關文件

6.1 文件与資料管理程序

6.2 質量記錄管理程序

7. 使用表單

7.1 開發輸入評審表

7.2 開發計划進度表

7.3 退火參數通知單

7.4 模具確認報告書

7.5 產品入倉檢驗報告

7.6 設計變更通知單

7.7 客戶確認報告書

8. 附件

8.1 工藝設計作業流程圖

5

6

附件一:工藝設計作業流程圖

Ok

OK

Ok

Ok

Ok

Ok

7

8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设计规程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规程 1.整机装配工艺过程 1.1整机装配工艺过程 整机装配工艺过程即为整机的装接工序安排,就是以设计文件为依据,按照工艺文件的工艺规程和具体要求,把各种电子元器件、机电元件及结构件装连在印制电路板、机壳、面板等指定位置上,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的电子产品的过程。 整机装配工艺过程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产量大小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总体来看,有装配准备、部件装配、整件调试、整机 检验、包装入库等几个环节,如图1所示 图1整机装配工艺过程 1.2流水线作业法 通常电子整机的装配是在流水线上通过流水作业的方式完成的。 为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流水线连续均衡地移动,应合理编制工艺流程,使每道工序的操作时间(称节拍)相等。

流水线作业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由于工作内容简单,动作单 纯,记忆 方便,故能减少差错,提高功效,保证产品质量 1.3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1)整机装配顺序与原则 按组装级别来分,整机装配按元件级,插件级,插箱板级和箱、 柜级顺序进行,如图2所示。 元件级:是最低的组装级别,其特点是结构不可分割。 插件级:用于组装和互连电子元器件。 插箱板级:用于安装和互连的插件或印制电路板部件 箱、柜级:它主要通过电缆及连接器互连插件和插箱,并通过电 源电缆送 图2整机装配顺序 (箱、柜级)(插箱板级 )(插件级 ) (元件级 ) 第四级组装第三级组装第 二级组装第一级组装

电构成独立的有一定功能的电子仪器、设备和系统。 整机装配的一般原则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下后上,先平后高,易碎易损坏后装,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1)未经检验合格的装配件(零、部、整件)不得安装,已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认真阅读工艺文件和设计文件,严格遵守工艺规程。装配完成后的整机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3)严格遵守装配的一般顺序,防止前后顺序颠倒,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不要损伤元器件,避免碰坏机箱和元器件上的涂覆层,以免损害绝缘性能。 (5)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保证质量,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制度。 1.4整机装配的特点及方法 1)组装特点 电子设备的组装在电气上是以印制电路板为支撑主体的电子元 器件的电路连接,在结构上是以组成产品的钣金硬件和模型壳体,通过紧固件由内到外按一定顺序的安装。电子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组装电子产品的主要特点是:

工艺设计及FD设计定稿版

工艺设计及F D设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工艺设计及PFD设计 在化工装置设计中,除了工艺系统设计以外,还有管道、设备、机械、建构筑物、公用工程、电气、仪表、安全卫生、消防、分析化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设计工作,还要从全局考虑总平面布置、原料和产品的输送及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这些都需要在化工工艺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所以说化工工艺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在各个设计阶段中,作为设计主体的化工工程师,必须与其他各专业密切沟通,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整个设计任务。这就要求化工工程师不仅精通、熟悉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设计技能,并能在工程设计项目中恰当地应用、执行它,同时还要具备较广泛的相关专业知识。 国内工程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国际上通行的作法是分为工艺包设计阶段、基础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 在化工工艺系统设计中,工艺流程设计的各个阶段的设计成果都是通过各种流程图和表格表达出来,按照设计阶段的不同,先后有方框流程图(block flowsheet)、工艺流程草(简)图(simplified flowsheet)、工艺物料流程图(Process Flow Diagram即PFD)和管道仪表流程图(Piping & Instrumentation Diagram 即P&I D)〈也有用“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rocess and Control Diagram 即PCD”代替P&ID)〉等种类。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根据其特有的生产洁净区级别要求,还有人员-物料分流图(Material and Personnel Flow Drawing)、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Plant Schematic and Process Flow Diagram)等。 下面对工艺设计、工艺包设计内容及PFD的设计作简单介绍。

2016-2017年泵体的铸造工艺设计分析 研究报告

泵体的铸造工艺设计 2016-2017年泵体的铸造工艺设计分析研究报告

目录 引言 (1) 第1章绪论 (2) 1.1 概述 (2) 1.2国内铸造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3发达国家铸造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4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第2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2.1 零件基本信息 (4) 2.2 泵体铸件结构分析 (4) 2.3材料成分要求 (5) 2.4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5) 第3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9) 3.1工艺方案的确定 (9) 3.2分型面的选择 (9) 3.3砂箱设计初步设计 (10) 3.4砂芯设计 (11) 第4章浇注系统的的设计及计算 (14) 4.1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14) 4.2 灰铸铁浇注系统尺寸的确定 (14) 4.3直浇道窝设计 (16) 4.4 浇口杯的设计 (16) 4.5冒口设计计算 (17) 4.6 出气孔 (17) 第5章铸件三维实体造型 (18) 5.1 计算机技术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 (18) 5.2 华铸CAE的概述 (18) 5.3 华铸CAE对泵体铸造过程温度场的模拟 (19) 5.4 泵体铸造工艺优化 (21) 第6章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23) 6.1模样 (23) 6.2模板的设计 (23) 6.3 芯盒的设计 (23) 6.4砂箱设计 (24) 结论与展望 (25)

泵体的铸造工艺设计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A: 主要参考文献摘要 (29) 附录B: 英文原文及翻译 (31)

工艺方案的设计

工艺方案的设计 工艺方案设计原则: 1)设计工艺方案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生产周期、成本和环境保护 2)根据本企业能力,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以不断提高企业工艺水平 设计工艺方案的依据: 1)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 2)产品生产大纲 3)产品的生产性质和生产类型 4)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 5)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技术情报 6)有关技术政策 7)企业有关技术领导对该产品工艺工作的要求及有关科室和车间的意见 工艺方案的分类: 新产品样机试制工艺方案:新产品样机试制(包括产品定型,下同)工艺方案应在评价产品结构工艺性的基础上,提出样机试制所需的各项工艺技术准备工作 新产品小批试制工艺方案:新产品小批试制工艺方案应在总结样机试制的基础上,提出指投产前需进一步改进及完善准备工作 批量生产工艺方案:批量生产工艺方案应在总结小批试制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批量投产前需进一步改进及完善工艺工装和生产组织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老产品改进工艺方案:老产品改进工艺方案主要是提出老产品改进设计后的工艺组织措施新产品样机试制工艺方案的内容: 1)对产品结构工艺性的评价和对工艺工作量的大体估计 2)提出自制件和外协件的初步划分意见 3)提出必须的特殊设备的购置或设计、改装意见 4)必备的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意见 5)关键零(部)件的工艺规程设计意见 6)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试验意见 7)主要材料和工时的估算 新产品小批试制工艺方案的内容: 1)对样机试制阶段工艺工作的小结 2)对自制件和外协件的调整意见 3)自制件的工艺路线调整意见 4)提出应设计的全部工艺文件有要求 5)提出主要零件的工艺方法 6)对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意见 7)对专用设备的设计或购置意见 8)对特殊毛坯或原材料的要求 9)对工艺工装的验证要求 10)对关键件的制造周期或生产节拍的安排意见 11)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所需的其他内容 批量生产工艺方案的主要内容: 1)对小批试制阶段工艺工装验证情况的小结 2)工艺关键件质量攻关措施意见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意见 3)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

电子产品工艺设计报告

电子产品工艺设计 题目: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班级:08电子信息工程(应电方向) 院系:应用技术学院 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应用技术学院综合实验室 指导老师:王悦善职称:讲师 成绩: ( 2011年6月2日 )

目录 目录 (1) 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艺设计 (2) 普通装配导线加工 (5) 电子产品装配准备工艺 (6) 电子产品基板手工焊接工艺 (9)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艺 (13) 电子产品整机调试工艺 (15) 电子产品整机检验工艺 (17)

题目: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认识常用的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 2.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3.掌握电子线路故障的排除方法 4.掌握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流程和要点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对于学生做电子工艺实习来说,主要是学习怎样填写工艺文件,学习电子工艺的基本流程,因此对于焊接方法因考虑经济、方便、对焊接技术要求不高的方案,下面就对一些方案进行讨论: 方案一、手工焊接 手工焊接适合于产品试制、电子产品的小批量生产、电子产品的调试与维修以及某些不适合自动焊接的场合。该方式对焊接工具要求简单,焊接步骤简单,容易掌握,主要适合电子元件管脚不多的情况。 方案二、浸焊 浸焊的特点:操作简单,无漏焊现象,生产效率高;但容易造成虚焊等缺陷,需要补焊修正焊点;焊槽温度掌握不当时,会导致印制板起翘、变形,元器件损坏。该方案对焊接工具要求较高,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不经济。 方案三、波峰焊接 波峰焊的特点:生产效率高,最适应单面印制电路板的大批量地焊接;焊接的温度、时间、焊料及焊剂等的用量,均能得到较完善的控制。但波峰焊容易造成焊点桥接的现象,需要补焊修正。该方案对焊接工具要求较高,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不经济。方案四、再流焊(回流焊) 该技术主要用于贴片元器件的焊接上。被焊接的元器件受到的热冲击小,不会因过热造成元器件的损坏;无桥接缺陷,焊点的质量较高。该方案对焊接工具要求较高,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不经济,焊接技术也不是很快能掌握的。 方案五、接触焊接(无锡焊接) 该方案对电缆接接线柱等场合比较实用,对于焊接收音机没有实际价值,对学生来说也不经济。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手工焊接对学生来说比较经济,对焊接技术要求不高,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改方案。 三、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整机装配工艺

GHFD93-2000/Ⅲ风力发电机组 整机装配工艺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内蒙古久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风机概况.................................................................................... 3.1风机简介 .............................................................................. 3.2 风机主要参数.......................................................................... 3.3主要机械部分组成....................................................................... 4装配要求与说明 .............................................................................. 5机舱总装工艺............................................................................. 5.1机舱总装概述........................................................................... 5.2整机装配简图........................................................................... 5.3机舱总装所需控制的尺寸和装配工序的检查点............................................... 5.4机舱总装零部件配套卡................................................................... 5.5整机装配标准件配套卡................................................................... 6附录..................................................................................... 错附录1:紧固件紧固顺序简图.......................................................... 错误!未附录2:2MW风力发电机组紧固件力矩值表 .............................................. 错误!未附录3:2MW风力发电机组润滑油脂配套表 .............................................. 错误!未附录4 ............................................................................. 错误!未

工业工程咨询工艺设计研究

工业工程咨询工艺设计研究 1.引言 在传统工业工程咨询行业中,以设计院为代表的咨询单位主要是接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根据协议或者合同已明确的定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站在基础配套条件的立场上向建设单位提供较为单纯的建设工程咨询服务。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工程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投资是否经济,并满足环保、安全及节能要求等。但是,随着我国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以建设单位为主提供生产工艺技术逐步演变为投资融资方主要提供项目资金,确定投资方向及规模,产品生产技术及工程建设方案则主要依靠设计院等工程咨询单位提供。因此,现代社会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对设计院等咨询单位,尤其是行业设计院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范围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工业投资中,建设单位的关注点已集中在产品的市场及规模上,对产品生产技术的关注程度已十分有限。受此影响,咨询行业也将发生根本性变革,逐步促使传统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变,逐步实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设计院转型为工程公司后,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技术资源优势,发挥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克服设计、采购、施工互相脱节的弊端,进行合理交叉和衔接,取得缩短工期、保证质量、节省资金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咨询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在传统工程咨询基础上不断延伸出来的工艺设计作为技术咨询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未

来一定时期内,将会是主导咨询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2.工业工程咨询中的工艺设计 现代工业工程咨询即是运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工艺专业为主导与总图、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动力、电气、弱电、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技术经济等配套专业协作配合,以文件和图纸的形式表现出一个完整的工程,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在现代工程咨询中,工艺设计的任务是解决型号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环保、安全、技术经济问题,保证以最合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在经济效益最佳的情况下,生产出质量合乎要求的产品。因此,工艺设计中需从工厂建设全局着眼,妥善安排各生产车间的工作组织协调工作,而且需合理地与建筑及公用工程等各辅助专业配合,使这些专业的设计能很好地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保证设计质量。工艺设计对于行业设计院工程咨询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如石化设计院、机械设计院、核工业设计院、航空设计院以及航天设计院等。上述行业设计院的咨询业务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发展自己的核心专业领域,并不断创新,保持行业技术发展的先进性,为建设单位提供全方位的生产技术及工程建设相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逐步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咨询能力,并可通过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不断拓展咨询业务的新领域。 3.工艺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工艺设计是根据型号产品的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纲领、物流运输、生产配套环境要求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标准等,

工艺设计与工艺管理

工艺设计与工艺管理 陈昌贵 2009-6-19 今天主要讲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工艺设计;二、工艺管理;三、工艺与品质;四、工艺与品质管理中常用术语;五、工艺在对生产及产品质量中的作用 一、工艺设计 工艺: 工艺是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和处理,改变它们的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内部组织、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相互关系,最后使之成为预期产品的方法及过程。一般来说,工艺要求采用合理的方法、较低的成本完成产品制作,同时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性能和质量,其中成本包括加工时间、加工人员数量、工装设备投入、质量损失等多个方面。 工艺方法包括工艺流程的安排、工艺之间的衔接、工序加工手段的选择(加工环境条件的选择、工艺装备配置的选择、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的编制(如工艺卡、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工艺流程一般按工艺路线进行排序,工艺路线是描述物料加工、零部件装配的操作顺序的技术文件,是多个工序的序列。它是指导制造单位按照规定的作业流程完成生产任务的一种手段。工序是生产作业人员或机器设备为了完成指定的任务而做的一个动作或一连串动作,是加工物料、装配产品的最基本的加工作业方式,是与工作中心、外协供应商等位置信息直接关联的数据,是组成工艺路线的基本单位。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是否变化和工作是否连续。简单的说要完成某个工艺过程要分成几步做,每个步骤就是一道工序。 工艺方法对工序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指定的加工方法,选择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等正确性和合理性,二是贯彻、执行工艺方法的严肃性。 工艺设计的步骤一般是:1、确定原材料、毛坯;基于产品设计资料,查阅企业库存材料标准目录;2、依据工艺要求确定原材料、毛坯的规格和型号;3、根据产品原材料性质能、产品的质量要求确定加工工序;4、根据企业现有的条件和将来可能有的条件、类似的工件、标准的工艺路线和类似的工艺路线以及经验,确定加工和装配的顺序; 5、根据企业现有的能力和将来可能有的条件,基于尺寸和精度的要求,确定完成各个作业所需的人员要求、机械设备、操作方法与步骤、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设计及重点难点解决方案

第八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一、地面地砖铺设实施重点及注意事项 (1)作业环境 夏季防止爆晒,冬季应有保温防冻措施,防止受冻;在雨、雪、低温、强风条件下,在室外或露天不宜进行砖面层作业。 (2)面层空鼓 A、底层未清理干净,未能洒水湿润透,夏季暴晒基层失水过快,影响面层与下一层的粘结力,造成空鼓。 B、刷素水泥浆不到位或未能随刷随抹灰,造成砂浆与素水泥浆结合层之间的粘结力不够,形成空鼓。 C、养护不及时,水泥收缩过大,形成空鼓。 D、凡检验不合格的部位,均应返工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3)不合格 地面积水,有泛水的房间未找好坡度,水不能排入地漏。 二乳胶漆涂饰 施工要点 (1)基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抹灰基层:应满刮腻子、砂纸打光,表面应平整光滑、线角顺直。 ②纸面石膏板基层:应按设计要求对板缝、钉眼进行处理后,满刮腻子、砂纸打光。 ③清漆木质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颜色谐调一致、表面无污染、裂缝、残

缺等缺陷。 ④调和漆本质基层:表面应平整、无严重污染。 ⑤金属基层:表面应进行除锈和防锈处理。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透底:产生原因是漆膜薄,因此刷涂料时除应注意不漏刷外,还应保持涂料乳胶漆的稠度,不可加水过多。 (2)接槎明显:涂刷时要上下刷顺,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若间隔时间稍长,就容易看出明显接头,因此大面积涂刷时,应配足人员,互相衔接。 (3)刷纹明显:涂料(乳胶漆)稠度要适中,排笔蘸涂料量要适当,多理多顺,防止刷纹过大。 (4)分色线不齐:施工前应认真划好粉线,刷分色线时要靠放直尺,用力均匀,起落要轻,排笔蘸量要适当,从左向右刷。涂刷带颜色的涂料时,配料要合适,保证独立面每遍用同一批涂料,并宜用一次用完,保证颜色一致。 三、石膏顶质实施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1)吊顶龙骨架不平整 1)原因分析: A、墙壁面四周未弹标高控制线。 B、吊杆或吊筋间距过大、吊筋不垂直,使龙骨受力不均匀。 C、主龙骨与主吊挂、付龙骨与主龙骨没连接紧密。 D、主龙骨不顺直。 E、龙骨接关安装不平。 F、横贯龙骨下料不对,过大或过小、或横撑龙骨截面切割产生的毛刺未处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规程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规程 1.整机装配工艺过程 1.1 整机装配工艺过程 整机装配工艺过程即为整机的装接工序安排,就是以设计文件为依据,按照工艺文件的工艺规程和具体要求,把各种电子元器件、机电元件及结构件装连在印制电路板、机壳、面板等指定位置上,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的电子产品的过程。 整机装配工艺过程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产量大小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总体来看,有装配准备、部件装配、整件调试、整机检验、包装入库等几个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整机装配工艺过程 1.2流水线作业法 通常电子整机的装配是在流水线上通过流水作业的方式完成的。 为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流水线连续均衡地移动,应合理编制工艺流程,使每道工序的操作时间(称节拍)相等。 流水线作业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由于工作内容简单,动作单纯,记忆方便,故能减少差错,提高功效,保证产品质量。

1.3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1) 整机装配顺序与原则 按组装级别来分,整机装配按元件级,插件级,插箱板级和箱、柜级顺序进行,如图2所示。 图2 整机装配顺序 元件级:是最低的组装级别,其特点是结构不可分割。 插件级:用于组装和互连电子元器件。 插箱板级:用于安装和互连的插件或印制电路板部件。 箱、柜级:它主要通过电缆及连接器互连插件和插箱,并通过电源电缆送电构成独立的有一定功能的电子仪器、设备和系统。 整机装配的一般原则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

后焊,先里后外,先下后上,先平后高,易碎易损坏后装,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1)未经检验合格的装配件(零、部、整件)不得安装,已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认真阅读工艺文件和设计文件,严格遵守工艺规程。装配完成后的整机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3)严格遵守装配的一般顺序,防止前后顺序颠倒,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不要损伤元器件,避免碰坏机箱和元器件上的涂覆层,以免损害绝缘性能。 (5)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保证质量,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制度。 1.4 整机装配的特点及方法 1)组装特点 电子设备的组装在电气上是以印制电路板为支撑主体的电子元器件的电路连接,在结构上是以组成产品的钣金硬件和模型壳体,通过紧固件由内到外按一定顺序的安装。电子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组装电子产品的主要特点是: (1)组装工作是由多种基本技术构成的。 (2)装配操作质量难以分析。在多种情况下,都难以进行质量分析,如焊接质量的好坏通常以目测判断,刻度盘、旋钮等的装配质量

非接触式IC卡实用工艺设计要求措施

非接触式IC卡制造工艺设计文档版本历史

目录 1概述 (1) 2围 (1) 3制造流程图 (1) 3.1主流程1 3.2芯料加工流程 (2) 3.3成品卡生产流程 (3) 3.4关键生产环节工艺设计 (3) 3.5外形尺寸以及材料 (5) 3.6材料配比 (5) 3.7动力弯扭检测 (5) 3.8环境要求 (5)

1概述 本文根据非接触式智能IC卡的物理特性指标要求,描述了非接触式IC卡的制造工艺流程和各制造工序的关键技术要求,可用于非接触式IC卡的生产指导;在产品质量要求方面,可以作为非接触式卡产品过程质量控制参考。 2围 本文适用于符合产品标准:CJ/T166-2006的非接触式IC卡的生产与制造,对非接触式IC卡的材料特性和制造的工艺流程进行相应的设计,对制造流程各工序进行描述,确保经过该工艺流程的卡制造的直通率达到要求,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降低成本和制造难度。 本文可作为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参考资料和QA的指导性文件。 3制造流程图 3.1主流程 该流程分作两个子流程,是根据产品特点,为缩短生产周期所划分,将可以作为半成品库存的生产与订单生产并行。具体流程环节划分如下:

3.2芯料加工流程

3.3成品卡生产流程 3.4关键生产环节工艺设计及关键质量点的操作控制程序 3.4.1热压合成 非接触式IC卡芯料分级热压合成的时间、合成温度和合成压力,参考值如下表:

3.4.2检测和质检 该工序使用奥迈鑫公司生产的IC卡自动测试一体机对冲切完成后的非接触式IC卡进行固定读写距离的测试,确保交付到客户手里的IC卡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3.5外形尺寸以及材料 ISO标准卡 85.5x54x0.90 / 异形卡等 卡基料:PVC、PET、PETG、 天线线材:0.1016mm线径的铜线 3.6材料配比 选择0.15~0.30mm厚度的印刷基料,中间使用0.50mm的芯料,经过高温层压后,确保卡的厚度符合标准要求。 若客户对卡有特殊要求,则选择不同厚度的印刷面料或者双面覆膜等工艺,调整成品卡的厚度,使之满足客户需求。 3.7动力弯扭检测 弯扭1000次,一次可扭曲15IC卡,无变形和开裂。 3.8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20℃~55℃ 储存温度:-35℃~65℃

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问题的把握控制及相应措施

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问题的把握控制及相应措施 在本项目的设计重点问题的决策上,充分听取甲方意见,在规范许可范围内尽量满足甲方要求,做到:分析问题不主观、解决问题不拖延、修改方案不厌烦、承担责任不推诿。公司成立了专门针对本次项目的项目小组,在设计的重点问题中集合各个专业,会同甲方,施工方等进行磋商力求设计出高质高量的工程项目设计。 针对本项目的难点技术: 1)与甲方、施工方紧密配合,因地制宜分析、修改、补充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作为施工预先控制,现场人员将及时协助甲方、监理、施工单位,制定、审查施工方案,尤其在土方造型,苗木种植等难点和部位一定到场协助。而且,从保证质量的前提出发,尽量提供在类似工程中的有效经验,为加快施工进度提供技术服务。 2)施工期间与监理和施工单位搞好团结协作,在不违反国家规范,不降低工程标准,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努力降低工程造价,配合各方做好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 3)不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甲方反馈,若遇影响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及时向甲方提交备忘录。 4)施工交底前,作好全部设计工作的完善和修改工作,并派出项目负责人、项目主管经理及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交底。设计施工交底包括对施工图设计交底、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负责将设计内容、设计意图、设计中技术要点向甲方和施工方作详尽介绍,并认真听取甲方及施工方对设计提出的问题,作好记录,并做出合理准确答复,形成纪要。 5)变更设计 (a).施工阶段发生的变更设计及设计原则、工程规模、设计标准等较重大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过甲方、工程监理方、设计方、施工方四主方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做出决议,进行变更设计。上述情况的变更若属设计方或甲方原因,

包装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1.绪论 1.1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香皂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洗涤护理用品,香皂质地细腻、去污力强,是肥皂的改良品,本设计就是基于方便、卫生、环保的设计理念进行的设计,而且防护性能好,经济效益高,此设计的市场定位应该适合大部分人群,尤其主要是面向那些较常家居的人群。因此,工艺品包装应当提出具有个性化的包装设计方法,能够使产品在众多同类品牌中脱颖而出,首先从外观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进而产生购买欲望;其次通过改良的包装结构,让产品的包装充分循环利用,将具有个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始终;最后,达到提升品牌形象,扩大产品的销售和影响力的目的并实施具有个性化的包装设计。本设计采用了一层用塑料制成的包装,解决了以前香皂保质期不长,消费者不放心的问题,且卫生、方便。 1.2香皂的市场调查 1963年舒肤佳除菌香皂首次在美国上市(属于宝洁公司的品牌之一),此后畅销于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因其显著的抗菌功效,在国际上,舒肤佳品牌已获得多家国际医学专业团体的认可。在中国,舒肤佳的除菌功效也获得了中华医学会的验证,实验证明,舒肤佳能有效去除和抑制可能引起皮肤感染和汗臭的细菌。香皂附加成本增高和国外品牌占主导地位的现状,直接导致了香皂普遍售价高昂这一结果。由于国外香皂注重包装、设计、广告投入、整体策划,使得香皂生产的附加成本增高。因此,其上市产品的价格一开始就定得很高。而且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消费者心理注重包装设计精美大方、杀菌止痒功能好、美容功能好、气味清新、泡沫丰富、清洁性好、皂体硬度适中、外观保持性好、品种多样化、广告宣传到位。 2.产品的物性及流通环境的分析 2.1产品的物性 香皂以脂肪酸钠和其他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添加品质改良剂和外观改良剂,经过加工成型后制成的产品。香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和表面活性剂,此外还含有1%—1.5%的香精,一般用牛油、羊油和椰子油为原料,制皂前经过精炼、脱色、脱臭等精制处理。香皂使用时会沾上水,进而水分被香皂吸收。使用后,香皂里面的水分要挥发,但由于进入香皂的水分分布不均以及香皂各部分接触空气的程度不同,会导致水分的挥发程度不同,进而致使香皂出现裂痕。如果长期存放,香皂原料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会被氧、光、微生物等氧化,有时会出现酸败现象,香皂中的水分也会散失,影响使用效果。舒肤佳香皂含有抗菌活性成份迪保肤,在清洗过程中能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的暂留微生物。清洗后,舒肤佳留在皮肤上的抗菌活性成分迪保肤能有效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的再生。

整机装配工艺设计分析

整机装配工艺设计分析 作者:信息产业部电子第20 研究所张爱平 1 前言 1.1装配的概念装配是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联系,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整机装配是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且产品的最终质量由装配保证。 产品的质量是以产品的工作性能,使用效果和寿命等综合指标来评定的。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产品提出了若干项装配要求,这些装配要求应当在装配过程中予以保证。所谓装配精度,就是产品装配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工作性能等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工作性能等参数的符合程度,即主要指各个相关零件配合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包括配合面之间为间隙或过盈的相对位置,以及由于装配中零件配合面形状的改变而需计及的形状精度和微观几何精度(如接触面的大小和接触点的分布)。 1.2问题的提出在产品逐级装配这一复杂的制造过程中,装配工艺设计怎样才能发挥其指导生产的作用呢?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按设计目录(物料名细表)来组织生产的。而且从现行的设计、工艺文件分析,所谓的物料名细表只能说明装配所需的物、料,没有表示物料需求的先后顺序。所以对指导生产计划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完全反映整个产品的装配结构、层次、顺序以及所需物料的数量。现今国际上的技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已经提出了制造业中优化生产计划的根本思想——按需求来组织生产,值得我们借鉴。这种需求不仅是用户的最终需求,还包括制造过程中加工、装配各工序间的需求。需求计划一般以周为单位,甚至可落实到以天为单位。它改变了传统的以库存控制法来组织生产的方式,九十年代美国把这一系列思想方法总结为精益生产方式。要按“需求”的方式组织生产,就必须弄清楚整个装配过程中的“需求”是什么?即什么时间、需要什么物料,数量多少。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导出什么时间加工、什么时间制造毛坯等等。而装配过程中的物料需求正是装配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可见,一个复杂产品的装配不但要有严格的工艺要求,而且与企业的生产组织、装配工艺装备、工人的技术水平等有关,否则不能保证装配的质量和按期完成产品的装配。从装配周期分析,较复杂的产品装配需要一个月到几个月、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其装配过程中的零部件等(物料)的需求也是陆续的,应按照装配工艺的要求提供,否则不是停工待料,就是物料积压。所以改善当前拖拉的生产现状,应先从总装配开始安排生产计划,从下道工序向上道工序发出需求指令(看 板管理的形式),形成“拉动”的生产方式。分析这一拉动过程,就是研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需求,这一需求正是首先由装配工艺设计确定。可见改革现行的装配工艺文件与设计的内容,成了改革计划管理、使我所由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使先进的工艺设计发挥作用,获得应有效益的关键。 2复杂系统的装配工艺设计(以某雷达稳定平台为例)

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类别: 设计学生姓名: 吕玮学号: 全文结束》》33090219班级: 化工0902班专业(全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指导教师: 罗晓明xx年3月 1、1关于产品的介绍甲磺酸培氟沙星(pelfoxaein mesylate),化学式:C171I20FN303 ? CH4O3S ■ 2H20。化学命名为1-乙基-6-氟- 1、4-二氢-7-(4-甲基-1 -哌嗪)-4-氧-3-喽咻竣?甲磺酸盐,甲磺酸培氟沙星为白色或微黄色晶体,无臭,味苦,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氯仿或乙瞇中几乎不溶。 1、2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培氟沙星为第三代嚏诺酮类抗菌新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伤寒及沙门菌属等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均具有髙度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敏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 WLUG/ML。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具轻度作用。此外对麻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甲磺酸培氟沙星为杀菌剂,药物

通过促旋酶活性,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甲磺酸培氟沙星是摩诺酮类抗菌药,为医保类处方药,可治疗由培氟沙星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妇科、生殖系统感染;腹部和肝、胆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脑膜炎。该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约有百分之五的药物原形经肾脏排出。尿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可维持24小时以上。该药经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呼吸道感染明显优于头袍氛爷,治疗伤寒明显优于诺氛沙星,并且临来毒副反应观察上述两药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该药安全有效。培氟沙星作为一种新药,1985年首先由法国一家药厂开发上市,后相继在东南亚上市。国内有内蒙古通辽制药总厂生产,目前已投放市场。可见本课题对于以后工业生产具有和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不仅提高了甲磺酸培氟沙星的研究和工艺上的改进和深化,而且还能为其将来的开发利用提供更高更坚实的基础。从以上这两点来看,做好这次课题,不仅有长远意义,而且更能磨练我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精细化工的了解和行业标准的认知。 2、1理化性质化学式: 结构式:N0FC00HCII2CII3NNH3CC ? II3S03II ????21120 产品的质量标准品名:甲磺酸培氟沙星规格:20Kg/桶检验依据:WS- 375 (X-322) -95批准文号:(95)卫药准字X-277号产品质量的各项具体标准如下表表

关键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设计参数

关键质量属性关和键工艺参数(CQA&CPP) 1、要求: 生产工艺风险评估的重点将由生产工艺的关键质量属性(CQA)和关键工艺参数(CPP)决定。 生产工艺风险评估需要保证能够对生产工艺中所有的关键质量属性(CQA)和关键工艺参数(CPP)进行充分的控制。 2、定义: CQA关键质量属性: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微生物的性质或特征,其应在适当的限度、范围或分布内,以保证产品质量。 CPP关键工艺参数:此工艺参数的变化会影响关键质量属性,因此需要被监测及控制,确保产产品的质量。 3、谁来找CQA&CPP 3.1 Subject Matter Experts(SME)在某一特定领域或方面(例如,质量部门,工程学,自动化技术,研发,销售等等),个人拥有的资格和特殊技能。 3.2 SME小组成员:QRM负责/风险评估小组主导人、研发专家、技术转移人员(如适用)、生产操作人员、工程人员、项目人员、验证人员、QA、QC、供应商(如适用)等。 3.3 SME小组能力要求矩阵: 4、如何找CQA&CPP 4.1 在生产工艺中有很多影响产品关键质量属性的因素,每个因素都存在着不同的潜在的风险,必须对每个因素充分的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从而来反映工艺的一些重要性质。

4.2 列出将要被评估的工序步骤。工艺流程图,SOP或批生产记录可以提供这些信息。评估小组应该确定上述信息的详细程度来支持风险评估。 例:

文件资源:保证在评估之前已经具备所有必要的文件。 良好培训:保证在开展任何工作之前所有必要的风险评估规程、模板和培训已经就位。 评估会议:管理并规划所有要求的风险评估会议。 例:资料需求单 ICH Q8(R2)‐ QbD‐系统化的方法、 ICHQ9‐质量风险管理流程图 CQA&CPP风险评估工具‐FMEA

整机结构设计工艺规范

整机工艺规范 简介 变频器作为一个电力电子产品,它集计算机软件控制,电力电子、结构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于一体。结构设计作为实现其预定功能的载体,其设计优良与否,不但决定其能否稳定可靠的工作,而且直接决定其在市场上是否有良好的竞争力。 对于变频器整机设计,通常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设计需求一一器件选型一一整机设计一一零件设计及图纸绘制一一加工生产。 一、设计需求 设计之先应先通过市场调研搜集相关设计需求。通过市场意见反馈,结合早期产品的缺陷,对整机设计提出设计目标。 1.设计规格 变频器整机通常以电压等级、功率范围来划分每款整机。明确设计电压等级,设计功率。 2.外观设计 a.外形尺寸要求 因成本降低,节省安装空间,超越竞争对手等市场需求,对整机外形尺寸要求越来越小 通过调研应明确设计的目标尺寸。 b.安装形式 通常安装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壁挂式安装,一种是柜式安装。 c.外观要求 外观设计应新颖、独特、美观,可通过专业的美工设计对外观进行造型设计。 3.材料选用

通用变频器的整机结构设计通常选用两种材料(见“附一常用材料列表”):塑胶和钣金。塑胶材料通常用在15kW(也有设计30kW)及以下功率,钣金常用在18kW及以上功率。 4.进出线方式 目前通用变频器常见的进出线方式有两种: a.下进下出 较为传统的进线方式,特点是输入输出线均在变频器下端,用户接线方便,对于大功率而 言,输入线在内部占据一定空间,且影响整机布局。 b.上进下出 目前设计应用较多,特点是输入线在变频器上端,输出线在下端。用户接线稍有不便,但整机布局较合理,能节省一定空间。 二、器件选型 在明确设计要求后,由硬件工程师对该款机型用到的所有电气元件进行选型,确定该器件的 品牌、厂家、价格、采用渠道等。结构工程师收集已确定的元器件的资料。 三、整机设计 在相关资料准备好后即可开始整机设计,整机设计分两条线:一是PCB板设计,二是结构设计。两条线同时开展工作。 1.建立模型 对于已确定的采购件,标准件等,先建立其3D或2□模型。建模遵循以下原则: a.对于公司标准库已有的模型,应直接调用; b.对于公司标准库没有的模型,建立其准确的3D或2D模型。建模完成后应经相关工程师确认, 且对该模型给予新的编码并存入标准库。 2.装配图设计 装配图设计应综合考虑各设计需求,经相关计算后分部件设计。 a.装配图设计考虑事项: 各部件设计应能满足其使用功能; ②整体布局应首先保证功率器件、电容等散热满足整机散热性能要求; ③整机各零部件间走线:强弱电尽可能分开走线,各零部件排布应尽可能使走线最短,考虑导线在机壳表面行走时固定。 ④结构件设计:装配、拆卸应方便(考虑公司目前使用工具),易损件(主要是电气元件)的便于更换性,考虑各零件的加工工艺性等。 b.底板设计 中小功率机型多是壁挂式安装,该功能主要靠底板完成。故底板设计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安装孔设计,二是强度设计。下表是传统设计安装孔大小及底板板厚。

电工工艺设计实训报告

电工工艺实训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训意义 电工工艺实训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它是在学生具有了基本 的电工知识以后,为了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而开设的实践教学。 二、实训目的和要求 1实训的目的 (1)综合运用和巩固本课程及有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从事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的初步能力,为后续毕业设计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实训环节,学生能全面理解和掌握电工基础知识;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自动化仪表的基本选择方法及其使用;独立解决在制定设计方案、工艺图编制、自动化仪表安装工艺及系统调试中出现的问题;会查阅技术文献和资料,以完成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作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训练。 (3)在实训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实训要求 (1)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尽量结合实际,综合考虑技术性、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及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设计。 (2) 及时了解电气设计发展动向,查阅有关资料,作好设计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 实训报告要求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书写工整。 三、电度表原理与接线 电度表是计量电能的仪表。凡是需要计量用电量的地方,都要使用电度表。电度表可以计量交流电能,也可以计量直流电能;在计量交流电能的电度表中,又可分成计量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的电度表两类。本实验要介绍的电度表是用量最大的计量交流有功电能的感应式电度表。 电度表的活动部分是一个可以转动的铝盘。在电度表特有的磁路中,当有一定的电能通过电度表自电源向负载时,铝盘就会受到一个转矩的作用而不停地旋转。这种工作原理的仪表称为感应式仪表。铝盘的转动既作为电度表正常工作的标志,同时又带动一个齿轮,最后由计数器把铝盘的转数变换成所计量电能的数字。这个数字代表了累计用电量。因此,电度表是一种积算式仪表。 交流电度表分为单相电度表和三相电度表两类,分别用于单相及三相交流系统中电能的计量。 1 ?电度表的规格和电气参数 (1额定电压 单相电度表的额定电压有220 (250) V和380V两种,分别用在220V和380V 的单相电 路中。 三相电度表的额定电压有380V、380/220V、100V三种,分别用在三相三线制 (或三相四线制的平衡负荷)、三相四线制的平衡或不平衡负荷以及通过电压互感器接入的高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