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缘政治

中国地缘政治
中国地缘政治

本文作者是战略预测公司(Stratfor)创立者乔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

当代中国是一个"岛国"。尽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四面环海(只有东部边境靠海),但中国周边的地形事实上从任何方向都难以穿越。虽然有些地区可以穿越,但要了解中国,我们首先必须观察其周围的山脉,丛林和荒原。这一外壳虽然限制了中国,但同时也保护了中国。

. 从内部看,中国可以分成两部分:华人的心脏地带和周围的非华人缓冲区。中国有一条所谓的400毫米(15英寸)等雨量线。该线以东的年降雨量超过400毫米,以西的年降雨量则少于400毫米。中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等雨量线以东和以南。这便是中原汉土,即华人的心脏地带。这正是绝大多数汉族人聚集生活的地区,而汉人也是世人通常所说的华人。我们必须了解,这一地带虽然只有美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但却生活着超过十亿人口。

华人的心脏地带又可分成南北两部分,分别使用两种主要方言,南方的广东话和北方的普通话。这两种方言的书写体系相同,但相互之间在说话时却几乎不能沟通。心脏地带有两条主要河流,即北方的黄河及南方的扬子江(亦称长江),此外南方还有第三大河流--珠江。该心脏地带是中国的农业区。然而,中国的人均耕地却只有全球的1/3,这也是了解中国最重要的一项数据。这种人多地少的压力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史--即要适应压力又要摆脱压力。

心脏地带被非汉族地区所环绕--西藏、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的故乡)、内蒙古和满洲(即东北三省)。这些缓冲区在历史上曾被强大的中国所统治,也曾在中国衰弱时被分裂出去。如今,这些地区居住着大量汉族移民,这是引起摩擦的一个原因,但今天的中原正处在强盛期。

这些缓冲区也是历史上外来威胁的发源地。汉土中原是一个河流众多和雨量充沛的地区。因此,也是农民和商人的乐土。周边地区则是游牧民族和马背民族的乐园。13世纪,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入侵和占领了部分汉人的领土,直到15世纪汉人才重新收复失地。这之后,中国的战略保持不变:即缓慢且有系统的对这些外部地区实行控制,以保护汉人不受游牧民族骑兵的侵扰。这一基本战略主导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尽管人口相差悬殊,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认为自己极其容易受到来自北部和西部的军事入侵。在抵御外敌的同时保护庞大的农民人口是很困难的。汉人所选择的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变被动为主动,严格控制那些潜在的征服者。

除了提供缓冲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控制这些地区便等于筑起了防御性边境。由于边陲地区受其控制,中国固若金汤。让我们逐一考察中国的边境,首先看看东部地区与越南和缅甸接壤的南部边境。中越边境是唯一可以让大部队或大规模商队穿越的边界。事实上,1975年曾爆发了一场短暂的中越边境战争,并且在历史上中国曾经统治过越南。然而,余下的南部边境,即云南省与老挝及缅甸接壤的边境则是丛林密布的丘陵,难以穿越而且几乎没有交通干道。因此让大军通过这条边界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战期间,美国费尽千辛万苦才开通滇缅公路为蒋介石的部队补给军需物资。正因为如此之艰难,滇缅公路才成为了传奇。因此在该地区中国是安全的。

海拔一万九千英尺(约5,581米)高的开加博峰(Hkakabo Razi),是中缅、中印边界的标志。中国的西南边疆始于此地,止于喜马拉雅山山脉。更确切地说,开加博峰是由中国控制的西藏,与印度以及两个喜马拉雅国家--尼泊尔和不丹所接壤的地方。这一边界呈长弧形,先后经过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最后抵达海拔25000英尺(约7,439米)的胜利峰(Pik Pobedy)。而胜利峰则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标志。通过这一边境地区是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历史上,该地区有一部分曾是经商的通道。然而,就整体而言,喜马拉雅山是大规模贸易和军事行动的屏障。印度和中国--或者说中国和大部分的中亚地区,是相互隔绝的。

唯一的例外是下一段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界。这一地区可以通行,但相对来说缺乏交通运输系统。随着交通的扩展,这将是联系中国与欧亚大陆的主要通道,是通往中国这一"岛国"的陆桥。可距离是个问题。中哈边境距离中原地区最近的省份仍有千里之遥,而且途经人口稀少并对中国构成重大挑战的穆斯林地区。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在西行途中同样穿越了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因此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最后谈谈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向东延伸至太平洋的北部边界。这一边界当然是可以穿越的。事实上,外族唯一一次成功入侵中国,就是蒙古族的骑兵从蒙古这里发起进攻,并最终占领了大片汉人的领土。中国的缓冲区--内蒙古和满洲,则保护了中原汉土免受其他外族的攻击。中国人没有向北军事扩张主要出于两个原因。首先,从历史上看,没有多少占领的价值。其次,南北交通匮乏。俄罗斯有两条从西部延伸至太平洋的铁路干线,即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Trans-Siberian Railroad,TSR)以及连接贝加尔、阿穆尔这两个城市并与TSR实现并网的贝阿铁路(Baikal-Amur Mainline ,BAM)。除此之外,东西走向没有任何地面交通与俄罗斯相连。南北走向亦然。因此看上去可行的边界,实质上并不可行。

俄罗斯的海参崴(Vladivostok)直到布拉戈维申斯克(Blagoveschensk)一带。这一带的交通状况和人口分布较为合理,且双方各有优势。如果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发生冲突的话,该地区将会是冲突的中心。此外离开太平洋向南延伸,这一带还与朝鲜半岛接壤,而朝鲜半岛正是中国上一次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地区。

接下来谈谈中国的太平洋海岸线,其中沿海港口众多,并且在历史上就有大量的沿海贸易活动。值得注意且有趣的是,除了蒙古人曾经试图入侵日本,以及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军事挺进印度洋(主要为了贸易而且很快宣告放弃)之外,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海事强国。在19世纪以前,中国从未遇到有能力对其构成威胁的敌国海军,其结果是导致中国不愿意斥巨资打造海军舰队。

只要能控制西藏、新疆、内蒙古和满洲,中国便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汉土中原只有一个潜在的摩擦点,即与越南接壤的东南部。除此以外,中原地区由非汉族缓冲区所包围,而这些缓冲区在政治上已融入中国。第二个摩擦点位于满洲东部与西伯利亚和韩国接壤的区域。最后,中国通往其他欧亚大陆国家的唯一通道只剩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

自从19世纪中期欧洲人抵达西太平洋后,中国最脆弱的地带就是海岸线。除了欧洲为牟取商业利益而动用有限武力侵犯中国之外,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也侵占了满洲和华东大部分地区,此后中国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冲突,或者说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战争。尽管军事实力相差悬殊而且战火持续十余载,日本仍然没能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一言以蔽之,汉土中原鉴于其领土面积和人口密度,是无法被征服的。日本无论赢得了多少次战役,始终无法在中国获得最终的胜利。

入侵中国谈何容易;鉴于其辽阔的地域和庞大的人口,占领中国则更是难上加难。同样,这也使得中国很难入侵他国--并非完全不可能,但相当困难。坐拥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中国可以闭关自守与世界隔绝,而在19世纪英国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以及在毛泽东统治时期,中国的确如此。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中国是一个大国,但却不能其他大国一样行事。

China's Geopolitical Imperatives

中国的地缘政治任务

中国有三大首要的地缘政治任务:

1. 在汉族地区维护内部团结。

2. 维持对缓冲区的控制。

3. 保护海岸线不受外国侵略。

维护内部团结

地理上,中国比任何其他大国都更加封闭。其庞大的人口、安全的边境以及相对丰富的资源使得中国即使选择与外部世界保持最低限度的交往也能得到发展。如在毛泽东时期,中国成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内部的利害关系和自身考虑,同时对外界持漠视或敌视的态度。除了参与朝鲜战争,以及力图平定缓冲地区之外,那段时期的中国是安全的,而且是相对平静的。然而在国内,中国则经历了周期性的和自发性的混乱。

对中国来说,闭关锁国的弊端就是贫穷。鉴于耕地与人口的比例,一个自我封闭的中国就是一个贫穷的中国。由于国民生活贫穷,以至于不可能依靠国内需求来带动经济发展,哪怕是极其有限的发展。然而,一个孤立的中国更便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中国最大的危机就是汉民族内部的分裂。假设出现这种情况,同时中央政府权威减弱的话,周边的缓冲区就会脱离中国的控制,这时如果外国势力趁虚而入,中国就会措手不及。

中国要蓬勃发展,就必须从事贸易,出口丝绸,银器和工业产品。从历史上看,陆路贸易并没有为中国带来麻烦。丝绸之路将外国势力带到了中国,而由丝绸之路带来的财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稳定。但整体形势是可以控制的。

工业化的力量改变了中国贸易的布局及其结果。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迫使中国政府给予英国贸易优惠,由此掀开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篇章。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在东部海岸线与世界产生了交集,而不仅仅是中亚。这反过来破坏了中国的稳定。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不断增长,那些从事贸易的中国人迅速积累了财富。沿海省份由于外贸行业蓬勃发展而变得相对富裕,而内陆地区的人民(这里不是指一向贫穷的缓冲区,而是指中原的非沿海地区)则仍然是些贫穷的自耕农。

过去,中央政府力求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之间的不同利益间寻求平衡。沿海地区,特别是新富起来的地方领导集团,希望保持并加强与欧洲列强、美国和日本的关系。贸易越是欣欣向荣,沿海地区的领导集团就越富有,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就越大。到了一定程度,外国势力与中国沿海商人及官员结

成同盟,从而使得外国势力在沿海地区的影响力超过了中央政府。于是中国最糟糕的地缘政治噩梦成为了现实。中国支离破碎,形成地方割据,有些地方日益受到外国势力尤其是外国商业利益的控制。中央失去了对国家的掌控。应当指出,这正是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历史背景,这也使得日本最终战败显得更加不可思议。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之外,毛泽东有三大目标。第一,恢复中央集权制--将北京重新确立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第二,消除沿海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巨大的不平衡。第三,把外国势力从中国赶出去。简言之,要重新建立一个统一的汉土中原。

1927年,毛泽东首先试图在城市发动起义但失败了,原因是国内的既得利益集团与外国势力的联盟牢不可破。随后,他率领长征深入内陆地区,并且在那里发展了一支庞大的崇尚民族主义和平等主义的农民军队。1948年,他回到沿海地区并将外国列强驱逐出境。毛泽东重新封闭了中国,恢复了中央集权化,同时也接受了其必然结果:中国变成了平等但却非常贫穷的国家。

中国地缘政治的当务之急是:要发展就必须参与国际贸易。如此一来,势必要将沿海城市作为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会日益富裕起来。外国势力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将随之增强,一旦外国利益和沿海地区的利益趋于一致,就会出现同中央政府利益相互竞争的局面。在从事国际贸易的同时,如何避免这一结果,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控制缓冲区

在毛泽东崛起之前,由于中央政府软弱,外加中原地区需要同时应付中日战争、内战和军阀割据,中央政府的实权大不如前。虽然中国控制着满洲,但苏联却控制着外蒙古并且继续向内蒙古扩展其影响力(这里是指苏联的势力而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而西藏和新疆则正逐渐被分裂。

毛泽东在进行内战的同时,也为控制缓冲区奠定了基础。有趣的是,他的第一个举措是清除苏联在这些地区的利益。毛泽东通过巩固中国共产党对满洲和内蒙古的控制,从而有效地把苏联赶了出去。新疆当时受到军阀杨增新(史料载杨增新于1928年死于暗杀,此段历史有误 --- 译者)的控制。内战结束后不久,毛泽东逼走了杨增新并接管了新疆。最后,毛泽东在1950年将目标转向西藏,并于1951年成功实现目标。

迅速收复并控制缓冲区使得毛泽东能够保护中国不受侵略,这也是中国历代君王所追求的目标。控制西藏就意味着印度不能翻越喜马拉雅山、在青藏高原上建立军事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区可能会发生小规模冲突,但没人能让一支大部队翻越这些山脉并为其提供补给。只要西藏在中国手里,印度人就只能望山兴叹。新疆、内蒙古和满洲在中国和苏联之间发挥了缓冲作用。毛泽东更像是一位地缘政治家而不是理论家。他不信任苏联。只要中国控制了缓冲区,苏联就不会侵略中国。遥远的距离、交通的不便以及资源的匮乏,意味着苏联的入侵在远未到达汉土人口稠密的地区之前就会遇到大量的后勤问题并陷入困境--重蹈日本人的覆辙。

中国与接壤的周边国家如越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曾有过地缘政治纠纷,但对中国来说,真正的问题可能来自于满洲,或更确切地说是朝鲜半岛。苏联,而非中国,曾怂恿朝鲜入侵韩国。我们很难猜测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的想法,但事实却如他所愿。美国随后介入朝鲜战争并一举击溃了朝鲜军队、直逼中朝边境--鸭绿江。眼看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美国大军压境,中国决定阻止美军向前推进并出击南韩。其结果是长达三年的残酷战争,其中中国约有一百万士兵牺牲。从苏联的角度来看,中国和美国开战是最理想的局面。但在美国智库"战略预测"(Stratfor)公司看来,这一事件说明中国对任何侵犯其边境和缓冲区的行为极其敏感,因为边境和缓冲区构成了中国国家安全的基础。

保卫海岸线

在控制了缓冲区之后,沿海就成了中国最薄弱的环节,但其弱点并非在于容易遭受入侵。由于历史上有日本的前车之鉴,所以没有国家会有兴趣或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从海上入侵中国大陆,同时长期为军队提供补给并希望取得最终胜利。入侵是没有意义的威胁。

中国沿海地区所面临的威胁是经济上的威胁,尽管大多数人不会称之为威胁。正如我们所知,英国入侵中国最终破坏了中国的稳定,导致了中央政府的倒台以及内战的爆发等结果。这都是经济繁荣所造成的。毛泽东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封锁沿海地区,阻断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以及对那些与外商勾结的阶级团体实行清洗。对毛泽东来说,排外主义是国家政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认为外国势力的存在破坏了中国的稳定。他宁愿选择贫困的统一也不要混乱。同时他也知道,由于有人口和地理优势,中国即使没有先进的军事工业,也能够抵御潜在的攻击。

他的接班人邓小平继承了一个控制着中国及其缓冲地区的强势政权。他也承受着要求改善人民生活的巨大政治压力,但毫无疑问他认识到,技术上的差距最终将危及中国国家安全。于是他历史性地赌了一把。他知道,中国的经济不能靠自身发展。国内的商品需求太少,因为国人太穷了。

邓小平断定他能够开放中国,吸引外来投资,调整中国经济,将发展重心从农业和重工业向出口产业转移。这样做能够改善国人的生活水平,引进技术并培训劳动力。他认定这一次开放不会动摇中国,不会造成繁荣的沿海省份与内陆之间的剧烈矛盾,也不会催生地方主义或任由沿海地区为外国所控制。邓小平相信,只要能维持一个强势的中央政府,依靠忠诚的军队和共产党组织,就能够避免上述问题。他的继任者一直在努力维护对国家的忠诚,而不是效忠于那些可以带来个人财富的外国投资者。这场赌局仍在继续。

China's Geopolitics and its Current Position

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当前局势

从政治和军事角度看,中国已经达到了它的战略目标。缓冲区完整无缺,并且中国在欧亚大陆没有威胁。中国认为,西方势力试图迫使它撤出西藏是企图破坏中国国家安全。然而,对中国来说,西藏只是个小难题;中国不可能离开西藏,而西藏人民也不可能反抗并获胜,而且并没有国家试图入侵西藏。同样,新疆地区的维吾尔穆斯林也只是难题而非直接威胁。俄罗斯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侵略中国,而朝鲜半岛并不直接构成对中国的威胁,即使有中国也肯定可以解决。

中国最大的军事威胁来自美国海军。中国高度依赖于海运贸易,只要美国愿意,其海军有能力封锁中国的港口。美国如果这样做,将使中国陷入瘫痪。因此,中国的首要军事利益就是反封锁。

中国需要花费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建造出一支在海面上能与美国抗衡的海军。光是训练海军飞行员熟练进行舰载操作就需要几十年--至少要等到这些学员成为海军上将和舰长。而且这还未考虑到建造航空母舰、舰载飞机以及熟练掌握航空母舰作战精髓的时间。

对中国来说,首要任务是要提高封锁中国的代价,致使美国不敢轻举妄动。中国可以利用陆基和潜基反舰导弹系统来实现该目标。这一战略的解决方案是打造一支导弹部队,其布署足够分散使得美国无法对进行压制,且攻击范围足以从远距离对抗美国,射程至少应能到达太平洋中部。

导弹部队要发挥威力,就必须能够识别和跟踪潜在目标。因此,中国如果要实施这一战略,就必须开发一套天基海事侦察系统。中国正集中全力研发这些技术。反舰导弹和太空系统,包括用以干扰美国卫星的反卫星系统,都是中国对于它唯一的重大军事威胁所做出的军事反击手段。

中国同样可以利用这些导弹来阻止船只往返台湾,从而封锁台湾。但是中国海军的实力不足以让足够的两栖作战部队登陆并进行长期的陆地作战。中国也没有能力在台湾海峡建立其空中优势。中国也许能骚扰台湾,但不会发动侵略。导弹,卫星和潜艇构成了中国的海军战略。

对中国而言,台湾造成的主要问题是海事。台湾凭借其地理优势可以作为阻断南海与东海间海上交通的空军和海军基地,有效地把中国北部沿海以及上海孤立开来。如果将从台湾延伸到日本的琉球群岛也考虑进来,就会发现,只要掌握台湾,一个没有海军实力的国家也可以封锁中国北部海岸线。

台湾对中国来说并不重要,除非台湾敌视中国,或者与美国这样的敌对势力结盟或被其占领。假设发生这种情况,台湾的战略地理位置将对中国构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对中国来说,台湾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和能够激发民族精神的重要问题。虽然台湾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威胁,但也给中国带来了不能忽视的潜在危险。

中国正在中亚尤其是哈萨克斯坦进行适度的扩张。作为传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哈萨克如今是一个能源生产国,而中国工业的发展也急需能源支持。中方一边积极发展同哈萨克的商业关系,一边积极修筑通往哈萨克的公路。这些道路打开了一条贸易渠道,使中国能够在进口石油能源的同时又能出口工业商品。

中国这么做等同于在前苏联地区向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挑战。俄罗斯打算容忍中国在该地区加强经济活动,但是却担心中国成为一股政治力量。哈萨克斯坦历史上一直是俄罗斯在欧洲防止中国扩张的缓冲区,并且一直是在俄罗斯统治之下。必须密切关注该地区。一旦俄罗斯觉得中国在该地区变得过于积极主动,很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力量作出军事反应。

从历史上看,中俄关系十分复杂。二战前,苏联曾试图操纵中国政局。二战后,中苏关系从未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友好,有时候两国关系甚至会恶化成直接对抗,例如1968年,中俄两军曾在乌苏里江一带爆发冲突。俄国人一直担心中国进入其太平洋沿海省份。中国则担心俄罗斯进入满洲而后长驱直下。

这些情况之所以并未发生,是因为涉及到后勤方面的巨大挑战,而且双方都不愿冒险向对方宣战。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双方将继续保持这种谨慎。然而,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对俄国人来说并非是小事,俄罗斯可以选择在哈萨克与中国展开竞争。假设俄罗斯这么做且问题激化,那么可能造成双方紧张关系升级的第二个压力点就在太平洋地区,而双方与朝鲜半岛的毗邻关系可能会使问题更为复杂。

但这些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美国封锁中国沿海,或利用台湾孤立中国北部,以及中俄在哈萨克斯坦的冲突,所有这些可能性,都是中国为做好最坏的打算而必须考虑到的。事实上,美国并没有兴趣封锁中国,而中国和苏联在哈萨克的竞争也不会升级。

中国没有军事上的地缘政治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其传统的强势地位,其对缓冲地区的控制保证了国土安全。中国已经实现了三大战略任务。现时最脆弱的一环还是第一个任务:即维护中原汉土的团结。对团结的威胁不是军事上的,而是经济上的。

Economic Dimensions of Chinese Geopolitics

中国地缘政治的经济特征

中国的地缘政治问题是经济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相当简单,中国经济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因此具有依赖性。不论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多大,技术多么先进,也不论劳动力多么廉价,最终出口仍取决于其他国家进口中国商品的意愿和能力,以及中国的船舶运输能力。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

价格是其他国家购买中国商品的主要因素。而中国商品价格便宜则是由于中国的工资差距。如果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失去这种优势或由于某些其他原因,其出口能力将有所下降。例如,当今由于能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同时工资差距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正如中国的贸易伙伴所见,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国商品的价值与关闭本国工厂的政治代价相比也许将不再划算。

而这一切都在中国的控制范围之外。中国无法控制国际石油价格。虽然可以利用国内现金储备对制造商发放价格补贴,但此种做法基本上等同于将资金重新转移至消费国。虽然可以实施价格管制来控制工资上涨,但这样做又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中国经济的重心是成为世界工厂,因此,中国完全依赖于世界继续购买中国货而不是购买其它国家的商品。

中国还面临着其它问题,包括金融体系功能失调以及工业建设侵占耕地等等。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而且有一定影响。但我们要寻找地缘政治的重心,而中国的重心在于,出口业越是蓬勃发展就越是容易受制于进口国。一些观察家曾警告说,中国可能会把钱从美国银行取走。这不太可能,但假设中国这么做了,那么没有了美国这个大客户,中国还能做些什么呢?

中国已经将自已置身于一个必须让客户满意的位置。中国每天都在与这一事实抗争,但事实是,其它国家对中国出口的依赖程度远远小于中国对其它国家的依赖程度。

这又引出了第二个方面,同时也是更加严重的经济问题。中国的第一大地缘政治任务是维系中原汉土的团结,而第三大任务是保卫海岸线。邓小平曾判断,开放沿海地区未必会破坏中原地区的团结。然而正如19世纪一样,沿海地区富裕起来,但内陆仍然非常贫困。沿海区域已深深融入了全球经济,但内地并非如此。再一次,北京必须要平衡沿海和内陆之间的利益。

沿海地区的利益,与进口商和投资者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北京的利益在于维护国内稳定。随着压力增大,中央政府将设法加强对沿海地区政治经济生活的控制。一方面,内陆地区希望沿海资金转移到内地。而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则希望留住资金。北京会尽量让双方都满意,以免中国分裂,同时避免效仿毛泽东的强硬措施。然而,国际经济形势越是恶化,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就越少,因此中国的回旋余地也就越小。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由第一个方面所产生。全球经济即使现在没有衰退,也总有一天会衰退。衰退一旦发生,中国的出口将急剧下降,那么北京当局必须在资金匮乏的内陆和损失惨重的沿海之间权衡利弊。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内陆地区居住着大概9亿人口,而沿海地区人口只有大约4亿。当涉及到权力平衡时,内陆是对政权的真正威胁,而沿海地区则会破坏财富的分配。内陆有庞大的人口,而沿海则有国际贸易体系。北京将难以取舍。

Conclusion

结论

地缘政治基于地理和政治。政治的基础是军事和经济,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却又截然不同。对中国来说,控制了缓冲地区就基本上解决了军事问题。有待解决的军事问题还是满洲东北部以及在太平洋地区保持均势格局的长期问题。

中国的地缘政治问题就是经济。中国的第一大地缘政治任务是维护中原地区的团结,而第三大任务是保卫海岸线,这两方面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已经大于军事因素。中国内外面临的政治问题都因经济而生。上一代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具有地域局限性。这种发展使得沿海地区得益,但内陆绝大多数地区和中国人却仍然落后。这也使得中国在其无法控制或适应的全球经济力量面前显得尤为脆弱。这在中国历史上

已有先例,但中国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实行地方分权和削弱中央政府。邓小平的赌局正由他的接班人来完成。既然邓小平已经发了牌,接班人就必须赌下去。

现实问题是,中国的经济现状究竟是发展的基础还是一个平衡游戏。如果是前者,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如果是后者,一切终将倒塌。然而似乎很少证据表明是前者。大多数中国人被排除在游戏之外,每个月的人均收入还不到100美元。因此说,这是一个平衡游戏,而且正威胁着中国第一大地缘政治任务:维护中原汉土的团结。

中国周边地缘战略

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透析 可以说,世界诸大国中,中国的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最为恶劣。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分布着利害交织的15个国家,其中2个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1.8万多公里海界对面的6个国家中,至少有4个国家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崛起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国际体系压力也与日俱增,这种压力首先表现为中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频繁爆发,如最近发生的“黄岩岛事件”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这种严峻形势更加凸显。当前中国的周边地缘安全环境可谓冷战结束20年来最为严峻的时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形势呢?我们该如何突破这种困境呢? 从历史视角来看,中国当前的周边地缘战略环境源于近代以来的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笔者认为,中国周边地缘战略环境的演变大约可分为3个阶段: (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东亚“朝贡体系”崩溃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视为中国近代以来地缘环境的第一阶段。这是一个激烈动荡的阶段,经过激烈的抗争,古老的中国终于突破西方的围堵,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重塑了东亚地缘战略环境结构。 (二)第二阶段从1949年至1991年冷战结束,这是一个调整的阶段,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努力调整其国际角色,较好地适应了美苏争霸的地缘战略环境,并成功转型生存下来。 (三)从1991年起至2030年左右为第三阶段,这是中国努力突破西方新的一轮围堵,实现和平崛起的阶段。这个阶段中国的周边地缘环境将呈现从动荡渐趋于稳定的特点。当前的中国周边地缘环境正处在第三阶段的“时间中值”位置上,也即由不稳定趋向稳定的时间节点上。这个节点在宏观上表现为当前中国和平崛起进程遭遇现存的国际体系的空前挑战,在微观上则表现为周边地缘环境中诸多不稳定因素能量的集中释放,周边安全问题频发。中国面临的诸多周边安全问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伴随着中国战略崛起的进程。这些问题中既有周边区域内国家的双边、多边因素,也有国际体系内权力转移的因素。

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环境与选择

夹缝与支轴──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环境与选 择 姜长斌,孙景民 2011-2-24 20:54:30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 2000年第2期 一乌克兰的地缘政治意义 20世纪初,英国牛津大学地理教授、现代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麦金德(H.Mackinder)警示世人:“政治的进程是驱动和导航两种力量的产物。这种驱动的动量源于过去,它植根于一个民族的特质和传统的历史之中。而今天则是通过经济的欲求和地理的机遇引导政治的动向。政治家与外交家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些不可抗拒的力量”1。他以自信的口吻推出了一个著名的三段式警句,这个警句在20世纪初几乎掀起一阵狂潮,直到现在其余音还响在许多政治家的耳畔:“谁统治东欧谁便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2。这里所说的“世界岛”,是指欧洲、亚洲和非洲,这片大陆拥有最大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是世界历史主要舞台之所在。所谓“心脏地带”,麦金德的界定有点捉摸不定,但大致是指从西伯利亚冰冻的平坦海岸,一直伸展到俾路支斯坦和波斯的酷热的陡立海岸,到海上不能到达的地带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纳粹德国的地缘政治学家豪斯浩弗把“心脏地带”描绘成“破碎地带”,他声称位于这个“破碎地带”的林立的小国往往妨碍大国的成长,因此生机盎然的大国应该“吸收”周围那些尚无能力发展成熟的政治结构的小国4。豪斯浩弗的观点为希特勒入侵东欧、苏联所处的这片“心脏地带”提供了理论依据。 乌克兰恰好处在“心脏地带”的中心位置,因此,历史上欧亚大陆强大的民族或力量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向乌克兰。大约从14-15世纪起,当乌克兰人开始作为一个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独立的民族共同体而出现的时

形势与政策_地缘政治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要谈中国地地缘政治,我们就必须先分析他所处的地理位置。它处在一个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即处于陆权论的核心地带,又处于边缘地带,同时对于海权论而言它又有着广阔的领海和漫长的海岸线),而且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所以中国面临着一个较为复杂和严峻的地缘政治问题。按照地理位置我们可将这一问题氛围东、西、南、北四线。 北线对于中国来说是压力最小的一个方向。中国北部与俄罗斯联邦和蒙古共和国有着漫长的陆地分界线。虽然有如此漫长的陆地分界线,但在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与这两个国家并没有的发生过较大的分歧和争议。一方面,随着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加深,就政治而言中国北线的这种安定局势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蒙古作为一个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一个小国,在这两个国家友好相处的格局下,也不可能对中国以及俄罗斯的政治地位及国家安全有太大威胁。即使这样,我们也需要注意日本的一些小动作。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近日访问了蒙古,这个可能跟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中国也需要在这方面给关注,以确保中国在北线的这么一个地缘政治优势。 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与中亚五国和印度接壤。对于西线,中国面临着两大问题:一个是反恐,另一个就是与印度的领土争端问题。塔吉克斯坦等国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会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和中国、俄罗斯等定期举行联合军演以及一些反恐演习,而且中国与巴基斯坦一直沿袭着时代友好。由于地理等原因使得这一区域经常会有东突势力活动,这对于我国(尤其是新疆)的社会安定有较大威胁。所以,我国应该在这一地区的反恐问题上下大气力。印度,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近些年来同中国一样有了迅猛的发展。印度虽然在军事武器自主科研方面和中国有一定差距,但它是西欧国家、美国和俄罗斯的一个主要军备购买商。所以说,印度的军事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中国与印度在领土上有一定的争端,再加上他有如此雄厚的军事实力和较强的综合国力,因此不能排除中国与印度发生小规模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南部通过广西和云南与东南亚各国接壤,同时又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隔海相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随着经济方面互信

中国历史上地缘政治格局三个阶段

中国历史上地缘政治格局三个阶段首先说个人看法。 我认为中国最好的结果是成为东亚地区的领头羊,东亚共同体的盟主;至于什么接替美帝成为世界霸主,如果按照现在的路径我个人非常不看好;即使当上了,无非是第二个毛子而已,持久不了。 为什么呢? 奥根斯基的霸权转移理论和马汉的海权论,都强调一个持久霸权的基础建立在本国充足的“安全盈余”上,即本国基本不必担心本土遭到入侵。符合这样条件的国家,比如岛国(大英)或单一大陆霸权国(美帝),都有当霸主的天命。其实从这个角度看,澳大利亚也有,可惜没赶上称霸的年代。 安全不足的国家,最好的结局是地区强国、地区盟主。由于其安全不足,对内一切政治经济都给“维护国家安全”让路,容易形成集权军国主义和狂热民族主义;对外疑神疑鬼,同时又处处被其他游戏玩家警惕。如此两点,难以崛起为持久的霸权。典型代表是德国。 俾斯麦看得门儿清,所以他避免一切可能刺激大英的做法,而设法让大英接受德国在欧陆的领导地位。但是威廉二世和下面的比洛一干崽卖爷田不心疼,作为一个先天后天都是安全不足的国家非要嚷嚷着当世界大国。然后两次世界大战把德国打清醒了,老老实实当欧陆老大,把一体化建设当作盟主资本,才是王道。 中国,从1840年以来就处在严重的安全不足中,周边超级大国、次级大国、地区强国围了一圈,个个都有雄心壮志,稍有不慎就会重蹈威廉二世的餐具。因此,我的个人看法是,中国的地缘环境具有天然安全不足的特点,这是崛起的硬伤。 从全球来看,国际局势从来都是“春秋战国”。势均力敌的强国之间还能保持春秋争霸的体面,开一些“和会”,签一些“公约”。强国对于弱国则纯粹是战国灭国战的架势,早年是割地赔款,现在是搞“巴尔干化”和“可控混乱”。但是从历史来看,大国争雄则更像是对弈,有布局、有中盘、有收官,所谓“三百年河东,三百年河西”,某些乘乱而起的强权未必能笑到最后,某些中落的帝国则注定要

地缘政治下的中国战略选择

地缘政治下的中国战略选择/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行政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地缘政治下的中国战略选择 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作为海陆兼备的国家,正处于地缘政治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的地缘政治选择不会违背和平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国坚持和平合作发展的道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一、地缘政治的概念地缘政治学兴起于19世纪末,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和西方列强的政治利益需要而产生和演变的。由于时代和国家利益的差异,对地缘政治的涵义可以说是众所纷纭。我国的学者认为“它是一门以地理分析为基础,专门研究国际政治力量与地球自然性质之间内在联系的学问”。地缘政治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或国家集团,研究的重点是国家安全、对外战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其理论核心是强调获取既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本国在激烈的国际角逐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即地理因素对国家权力的重要作用。在地缘政治中,以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利益为标准来区分敌友关系。对国家利益有利的,就是地缘政治上的朋友,对国家利益不利的,就是地缘政治上的敌人。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二、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 1.有利条件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雄踞亚洲东海岸,位居远东的中间部分,具有漫长的属于中纬度的海岸线,辽阔的版图几乎占据了四分之一的亚洲面积,这种地理位置为中国提供了在亚洲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生长、发展和壮大的优越条件。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以和平方式同大多数邻国解决了领土和领海争端,建立了多元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周边和平稳定的局面。目前,在东北方向上,中国与韩国、日本明确了战略伙伴关系,而且还构建了中日韩三国伙伴关系。在东南和西南方向上,中国和菲律宾、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此外,中国还与东南亚地区最大国际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西北方向上,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这些战略伙伴关系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为中国维护

地缘政治理论总结

1、地缘政治理论是把地理因素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研究国际政治的一门学问。主要内容包括:(1)地理位置和空间对国家安全、政治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2)国际政治中地理因素对国家间相互关系产生重要影响(3)地缘政治可以扩展国家权力空间(4)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地缘环境的利用方式。这一概念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人类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为前身,由瑞典地理学家契伦首创,用以表述国家政治权力的地缘基础。著名的地缘政治理论有马汉的海权理论、麦金德的心脏地区学说、杜黑的空权理论、豪斯浩弗的生存空间理论以及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生存空间理论曾为希特勒政权进行对外侵略所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边缘地带理论对美国遏制战略也产生重大影响。至今,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仍旧值得关注。 2、海权论19世纪末,由美国海军理论家和海军历史学家马汉创立的,主张要拥有并运用优势的海军和其它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现已方的战略目的的理论。主要观点包括:(1)海洋对于濒海国家是极端重要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增强海上实力控制海上交通要道(2)国家海上实力的强弱取决于国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性格、政府政策六大要素。(3)制海权在海战中甚至在战争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有正确的作战指导(4)根据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加勒比海、太平洋、大西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海权论适应了当时美国垄断资本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也反映了一些海军建设和海战的共同规律,对美、英、日等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具有重大影响。 3、麦金德哈尔福德.麦金德,英国地理学家,为英国近代地理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著有《历史的心理枢轴》、《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不列颠与不列颠的海洋》等。1887年被任命为牛津大学地理学教授。他认为地理学是探索人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而且认为历史、地理分别研究时间和空间二者密不可分。1904年,英国学者麦金德在《历史中的地理学枢纽中》首次提出陆权理论。1919年,在其《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首次提出世界岛和心脏地区的概念。他认为陆海实力的较量一直是贯穿历史的主线,并作出了“谁统治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谁统治大陆心脏, 谁就能控制世界岛一欧亚大陆;谁控制世界岛,谁就能统治世界”的著名论断。十月革命后,此观点成为西方反苏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它对国际关系的预测与现实并不相符,过分强调地理的支配作用也 有一定的不足。 4、陆权论1904年,英国学者麦金德在《历史中的地理学枢纽中》首次提出陆权理论。1919年,在其《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首次提出世界岛和心脏地区的概念。并作出了“谁统治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谁统治大陆心脏,谁就能控制世界岛一欧亚大陆;谁控制世界岛,谁就能统治世界”的著 名论断。这种观点被德国地缘政治学家豪斯霍弗作了修改,提出了所谓“生存空间”论,成为后来“纳粹地缘政治学”扩张理论的基点。在二战期间,麦金德又修改了他的理论,把大西洋共同体包括进来,作为抵消欧亚大陆力量的总和的对立面,以对抗苏联。后来,斯拜克曼等人还提出,如果新工业中心和新交通枢纽沿着欧亚大陆的边缘发展,这里在战略上将有可能比心脏地区更为重要。他们的思想对陆权论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斯皮克曼美国地缘政治学家,1925年任教于耶鲁大学,1935—1940年担任耶鲁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耶鲁国际研究所所长。早期研究社会学,后期转向地缘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他认为地缘政治学就是“以地理因素设计国家安全政策的研究”。1944年,通过对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进行修正,他在《和平地理学》中提出了“边缘地带”学说,将中国、西欧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定义为边缘地区,认为这些边缘地区位于核心地区与海洋边缘之间,是陆权与海权之间的一大缓冲地区。因为边缘地带在人口、石油等战略资源方面很有优势,所以“谁控制了边缘地区,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能决定世界的命运。”他还强调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认为武力是强国的基础,国家的首要目标是赢得和维持权力地位,并在《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战略》公开宣传强权政策。斯皮克曼的思想一方面促进了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具有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辩护的嫌疑。

当前我国安全形势与地缘政治的新动向

当前我国的安全形势与地缘政治的新动向目前,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已经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威胁安全的因素多元化,国际安全形势更为复杂。第二,恐怖主义问题呈现国际化趋势,各国间加强合作与协调。第三,军事力量对比出现新失衡,以武力解决争端的趋势有新发展。第四,亚太地区总体和平,但威胁安全的因素有所增长。第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人类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回顾过去,西亚北非动荡先后蔓延到十多个国家,一些国家政权倒台,一些国家政权摇摇欲坠。利比亚内战也引发了北非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从而创造了冷战后西方大国干预地区事务的新模式。美欧债务危机导致的西方国家内乱,虽然与西亚北非动乱的性质不同,但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乃至政治危机也是西方模式受到更大质疑。大国深度介入南海争端,一些小国在主权问题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使中国周边的海洋权益问题更加突出。在军事领域,地区热点此伏彼起,局部紧张,局面升温。大国的军事调整继续深化,各国间的合作与斗争互现,军事斗争的新领域不断扩展。老牌大国军费开支减少而新兴国家加大投入,军事尖端领域竞争不仅激烈而且日益实战化,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消除危机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周边问题无外乎于边境问题、领空问题以及领海问题,目前中国周边问题还是比较严重,下面主要探讨的是领海问题。 领海问题一直都是沿海各国争执的最严重的问题,联合国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十二海里的界限为止,然而很多邻国就叠加到的领域一直都争执不休。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于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领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解析中国资源及环境现状及问题

解析中国资源与环境现状及问题 解析中国资源与环境现状及问题 摘要:代际和谐要施可持续发展。中国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为代价的,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代际和谐必须实现“五”期间节能减排指标,必须建立一整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利用国家、市场、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的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代际和谐;科学发展观 人类的需世代延续、无限上升的,而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 境质量却是稀缺而有限的。如果每一代人都在满足自己无限需求 的理由下毫无节制地消耗世代累积的资源和环境,而不对其进行 有效合理的代际分配,那么人类生活质量将一代不如一代,人类 无限上升的需求将终难满足,资源和环境质量将在现有基础上进 一步衰退,从而使未来几代人的生活质量持续下降。一个不关心 后代利益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民族。“如果每代人都只顾自己的 需求和最大享受而不关注后代,则人类注定要完蛋。”因此,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在资源和环境的配置上进行代际协调,这就 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某些准则来决

定资源和环境的代际间分配。在后代人作为主体缺位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实行可持续性标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长达20个季度的高速增长,使我国跃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质量作为代价的,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退化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日益呈现,如何保持资源和环境质量上的代际利益协调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资源与环境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资源现状及问题 在中国目前的资源问题中,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人均拥有的资源和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差距很大,对外依存度增大,自主回旋余地受到一定限制。 1、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只有 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 平的40%。其中,、、天津、、、等省市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 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60%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在水资源缺乏或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地区,补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近40%,每年流失的土壤在50亿吨以上,中国荒漠化面积已 占国土面积的1/3。2006年全国耕地净减少460.2万亩。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和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39041216陆瑞枫 提到中国的发展,大家都是一脸的欣喜,而中国一直自称和平崛起。不过,邻国们怎么看,就是另一说了。 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周边地缘政治情况。中国处于亚洲大陆的东部,与多个陆地国家为邻。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而今的中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有着不少纠葛,南海争端,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印边界争端,中越边界争端,诸多的现实问题。中国政府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发展。除了相邻国家多,关系复杂外,更不利的是中国与多个强国为邻。主要是日本、俄罗斯、印度。按照国际关系学的理论,一旦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差距越小,相近力量的国家的安全感就越小。如果两个国家本来存在比较具体的现实的冲突的话,那么两国想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中国来说,同俄罗斯有着根深蒂固的猜疑,同印度有着现实的边界冲突,同日本在钓鱼岛、在地区事务的诸多方面都存在争议。使得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的地缘位置,确实是“四战之地”,中国处于东亚大陆的中心位置,东北面和北面是俄罗斯,西面是一直要与中国争个高下的印度,南面有对中国的崛起深感忧惧的东盟,特别是素有排华传统的印度尼西亚,运输资源命脉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掌握在新加坡手中。东面是对中国深怀戒心的韩国(甚至朝鲜),至于再往东的日本……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正殚精竭虑地阻遏中国的崛起。 中国在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的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而中国的海防还极待加强。冷战后,中俄利益比较一致。1996年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2年又签定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反对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方面,中俄可以说有着共同的语言。中俄相邻,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无疑是有利的。至于中印关系,近来有所缓和,但双方之间难以摆脱边界争端的阴影,而印度要建立南亚地区霸权的野心也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美国最近和印度关系的走近,无疑是想借印度遏制中国。中日既是近邻,而且两国历史关系复杂,又在现实利益中有着直接的冲突。美国把日本作为亚洲地区的支柱盟友,通过所谓安全保障条约来制约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强敌伺环,如履薄冰。温和、谨慎而坚定的外交是地缘政治环境的长期要求。 要国人多看地图,熟悉中国的周遭态势,是因为地缘对目前的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之所以地缘有这样的意义,是因为中国还停留在地区性大国的阶段,这一点国人应该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美国的文化是世界性的,我们不是;美国的经济是世界性的,我们也不是;美国的军事力量是世界性的,我们仍然不是。没有三个“世界性”的前提,我们就不能和美国进行大规模和全方位的抗衡。诚然,中国是有潜力和美国抗衡的国家之一,但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在本地区内拥有绝对权威,能够起到团结各种势力,压制异己的地区性强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本钱逐鹿于天下。 所谓和平崛起,不过是不想邻居干扰到自己的发展,中国应该学会在艰难的地缘环境中

浅析中国地缘政治中的安全形势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侧,太平洋西侧,其海陆兼备的地缘特点使其在国家安全方面面临着海洋和陆地两方面的压力,是海上力量和陆上力量争夺和冲突的要冲。由于中国处于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此是促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变化或存在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与周边缘海国家的安全形势日显突出甚至严峻。为此,笔者特从以下方面探析当前我国与周边缘海国家的安全形势 1,中美关系 -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的国家,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各种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追求的是单极的世界格局,是绝对的霸权和绝对的领导地位,而正在崛起的中国被美国认为未来最有潜力在经济、政治、安全方面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战略竞争对手。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全球战略重心从欧洲向亚洲的转移。它精心构筑了一条由日本列岛、韩国、琉球群岛、台澎列岛、 菲律宾群岛为核心的“太平洋锁链”并继续保持和强化美日同盟、美韩同盟,在中亚、南亚建立军事基地,并且调整、改善与印度的关系,力图围堵中国,压缩中国的生存空间。可以说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对中国的战略合围。 但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地区大国,中国近年经济能力、国际影响力都在大幅提升,在当今诸多国际事务的解决中不可或缺,比如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朝核危机、伊朗问题及经贸问题,特别是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使美国处于衰退,美国不得不对中国采取“接触”政策。所以在地缘战略上,总体来说,美国对中国采取了“遏制+接触”的政策,“接触”政策是其利益驱使或不得不为之,而“遏制”政策乃为其长期的战略考虑。 对于中美关系,我们应该很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尚无实力对美国提出挑战,中国应该有条件地承认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主导作用或霸权地位,但美国也应该尊重中国的特定的国家利益,特别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2,台湾问题 所谓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其实质是台湾的统独问题和美国的干涉问题。台湾地处东海和南海之间,西太平洋航线的要冲。它在西太平洋地区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被视为中国防范他国的门户和屏障,而中国未来的经济和战略生命线,都处在台湾和南中国海方向,可以说台湾问题是涉及中国崛起全局的战略问题,远超出一般的国土安全和国统概念。台湾问题将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大的安全挑战和最敏感的外交课题。 目前,马英九政府上台后,出现了积极回暖趋势,出现了有望和平统一的新局面,但绝不排除台独势力越线进行挑衅和美国强力阻“统”的可能性。 3,中日关系 日本的民族特性和岛国心态曾使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靖国神社问题、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一度激化,造成中日关系冷淡甚至一度紧张。再之,日美之间保持一种特殊关系,日本被美国视为“亚洲的英国”,被美国视为其在亚太霸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美国妄图利用日本牵制中国,遏制或延阻中国的崛起,防范中国填补东亚可能出现的权力真空。日本为实现“经济大国”向“政治军事大国”迈进的战略,竭力附和美国,出现了军国主义复活的倾向。就目前来讲,钓鱼岛问题、东海问题是中日争端的热点问题,不排除争端升级的可能性但中日同为经济大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特别是在目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恶浪下,中日之间更需要广泛合作和加深信任。 所以对于中日关系,合作中要有充分的警惕和防范。 4,南海问题 在南沙群岛,提出所谓主权要求的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提出海域分割要求的有印度尼西亚。目前,除中国大陆控制的六个礁岛和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外,南沙群岛共有44个岛礁

亚太地缘政治形势与中国战略思考

亚太地缘政治形势与中国战略思考 亚太地缘政治形势与中国战略思考 从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中美关系和全球战略关系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核心内容就是美国将中国作为全球霸权战略的主要对手,并以亚太为地缘政治的主战场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扼制。美国全球战略的这一变化使亚太地缘政治地位和格局正在发生二战以来最深刻的演变,而其前景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如何应对。 一、亚太成为全球地缘政治重心 近代以来,全球地缘政治重心一直在欧洲和后来的欧美,这是因为,欧洲大国和美国是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欧洲是大国争夺的核心地带,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关键首先就在于能否控制欧洲,国际战略格局主要由大国在欧洲形成的格局决定。一战和二战后形成的基本世界格局都主要是由大国在欧洲形成的战略格局决定的,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其核心部分都在欧洲。大国争夺特别是美苏争夺也在亚非拉等地全面展开,但相对于欧洲而言,这些地方只能算是外围地带。

二战特别是美苏冷战结束后这种局面开始改变。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其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欧洲列强几乎都已无力扮演国际关系的主要角色。而通过冷战,美国不仅搞垮了唯一的全球性争霸对手苏联,也牢固地控制了欧洲,欧洲不再是国际斗争的焦点,全球地缘政治的重心开始转移。 在美苏冷战结束后的最初十年,即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战略重点仍在欧洲,但其目标已不是遏制苏联的扩张,而是消化冷战成果,将原苏联阵营国家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北约和欧盟东扩是其主要途径。欧盟东扩之所以能起到扩大美国势力范围的作用,是因为在这一时期,欧盟基本上处在美国的控制之下,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在美苏冷战结束后的第二个十年,即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战略重点是中亚特别是中东,主要目标是通过战争和颜色革命等方式颠覆阿富汗、伊拉克等反美政权,扩大美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加强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在欧洲和中亚中东的扩张基本没有受到其他大国的阻挠,没有出现大国在这些地区激烈争夺的局面,美国在这些地方的扩张没有使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所以,这些地方尽管一度成为美国的战略重点,但不具有全球地缘政治重心的地位。但美国在这些地方的扩张也是着眼于大国较量

中国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 缘政治格局及其演化 学生姓名:xx 所在院系:xxx 所在年级:xxx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及其演化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和平崛起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内在环境,

更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是否有利,首先取决于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地缘安全环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国家安全利益紧密相关,东北亚地区的中国崛起是不可遏止的必然过程,同时也是极为艰难复杂的过程,大国崛起必然也面临着种种问题。那些地缘政治关系和安全环境构成了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成为中国崛起的战略问题。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使各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资源的全球性配置,各国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加强,使得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合作、互利、双嬴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 一: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周边的国家多达二十九个,其中与十五个国家直接接壤。在地理上都属于亚洲范围。无论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周边国家存在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既有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处于过渡期的转型社会。在文化上,这些国家具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中华文明、佛教文明等。在经济上,中国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有经济发达国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某些国家实行过殖民扩张和对外侵略,然而许多国家则是遭受着殖民侵略与掠夺。 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很特殊,他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有相邻的国家包括和中国有着共同陆上和海上边界的邻国,以及其他地理上临近中国的周边国家,而且自近代以来,其中有不少邻国是大

地缘政治概念

概念 ●地缘:实质上是指地理环境关系的简称,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世界上各种自然现象 和人文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和地理或地理环境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即都有地理缘故、地理缘起的因果关系。二是指地理区位方面边际效应关系。三是指世界上的人群居住或民族国家分布在地球上同一地域,而构成的仁弟相互作用的战略关系。因此,地缘实指地理的因果关系、地理的边际关系和地理的战略关系三者的结合。既有地理的内涵,又有地理的延伸。而在地缘经济中,地缘的含义有了进一步地发展,它不再局限为民族国家以国家领土为地理含义的竞争单位。从范围上,它向外扩展到一个地区或全球,向内可指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领域,从深度上看,它已从海陆空天扩展到网络空间。 ●地缘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国际关系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地理条 件之总称,包括地理区位、幅员形状、自然条件、综合国力、社会状况和地缘利益等若干方面。 ●地缘政治:它是指研究国内和国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地理(地缘)要素与政治活动之间关 系,为达到国家利益目标所提出的思考方法和理论见解。 ●地缘经济学: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经济资源和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国家权力组织部分和对 外政策的目标,这种以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取代军事对抗和政治关系作为国际关系主轴的理论被称为“地缘经济学”,它是关于国家利益、经济现象与地缘关系的科学。 ●地缘经济: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1)国际关系中经济发展和经济量的 时空关系、分布状况及其运行机制和运行轨迹。(2)世界经济现象与地理关系、地缘区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3)地理现象、地缘关系对国际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作用和影响。(4)为当代各国国际战略、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经济、文化开发、设计、规划提供全方位的理论依据。——源于百度百科 ●中国古代地缘政治思想:在立国治国建军打仗中,注重国富兵强,依法治国;在诸侯国 的国际关系中分清敌友,重视地理环境的利弊因素等诸方面条件,提出战而胜之的丰富地缘政治思想和地缘战略。 1)苏秦“合纵”与张仪“连横”的联盟地缘政治思想 合纵、连横的基础是各诸侯国为自身生存与发展战略利益的需求。 合纵、连横的构成,则是各诸侯国在兼并争夺土地的战争中利害交织、错综复杂,形成他们之间相互排斥,又相互制约的必然结果。 2)范睢的“远交近攻”地缘政治战略 ——远交近攻,是一种多国并峙互相争霸斗争中产生的一种战略 (即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 基于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和先强后难的原则 ——远交近攻,是一内涵丰富、用意深邃的谋略 ——“远交近攻”之策是“连横”的一种表现,一般说属进攻性谋略,常为霸权主义者所采用 3)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联弱抗强地缘政治思想 4)汉、唐时期的北防、西通、南融以及和亲与征战相结合的地缘政治思想 5)明代的北抗陆敌与东击倭寇及海陆兼顾的地缘安全战略 ●西方地缘政治学的流派简介 1)拉采尔(德)的“国家有机体论” 拉采尔将人类国家和世界当做一种有机体加以看待和研究,认为国家的“空间有机体”是通过领土扩张而增加它的力量是自然而“合理”的

《中国的全球地缘政治大环境》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中国的全球地缘政治大环境》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语文网 中国的全球地缘政治大环境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成长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接近70万亿人民币。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我国在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可以说,迅速发展的中国正在改变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当代中国的全球观念和全球战略。它体现了我国在新时期全面对外开放的方针。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将营造一个各国间经济、贸易、技术、文化交流合作的大平台,也将为中国构建一个全球地缘政治安全的大格局。 中国北疆与俄罗斯之间没有高山或海洋阻隔,因此,在以往的几百年里,我国与俄罗斯之间有着异常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现阶段的中俄关系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中亚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认为是“破碎地带”、“缓冲地带”。今天,中俄两国共同维系了中亚地区的稳定。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具有巨大的政治利益及深刻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我国从中亚地区进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对那里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但中亚五国对我国经济上的依赖程度并不大。经济上的互相依赖是地缘关系的“稳定装置”。所以,如何加强中国与俄罗斯、中

亚之间的经济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课题。 未来我国在印度洋将同时面对美国和印度两个大国。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较快,2013年印度的GDP为我国的20.3%,但其全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工业生产设备陈旧,农村严重缺乏基本的公共服务。在这些方面,我国却具有较大的经济技术优势。然而,印度对我国的贸易存在大量顺差,我国的商品、资本和产业难于进入印度。中印之间未来的经济合作前景主要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中印在国际多边事务中的密切合作。 中华民族在以往上千年时间里,与中东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古代起源于中国经过中亚、西亚到达埃及的商贸走廊,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为“丝绸之路”。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份优质遗产,需要将其变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巨大财富。从上世纪后期,我国就同时发展、保持了与阿拉伯各国及以色列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近十多年来,我国与阿拉伯世界各国经贸往来迅速增加。我国进口原油的60%来源于中东阿拉伯国家。我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商品出口和投资,涉及到铁路、公路、电讯等基础设施、资源勘探开发、水利工程、城市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深得当地人民和政府的赞扬。今后,通过经济走廊的建设,中阿经济合作可能大幅度增加。 非洲大陆资源丰富,但整体发展程度低,基础设施条件差。非洲各国在历史上曾是欧洲大国的殖民地,二战后纷纷获得了民族独立。非洲一些国家曾经接受过美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附带条件的援助,而

中国地缘政治的优势和劣势

中国地缘政治的优势和劣势 上篇文说到,中国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对中国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以及目前仍明显存在的劣势对中国今后发展的影响。今天来着重阐述一下,历史文化对中国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老样子,还是从优势说起:中国文化和历史一语概之:上善若水,源远流长。第一:信仰现在许多人张口闭口,说的都是中国人缺失信仰。甚至许多人简单粗暴地说,中国人从来没有信仰,动辄就说,西方人信仰上帝耶稣,中东有伊斯兰教,信仰穆罕默德,甚至连我们整日嘲讽的印度阿三,都有佛教。中国有什么?没有信仰导致了中国失德失道,所以现在社会的丑恶现象频生。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中国人的信仰就两点:一曰祖,二曰己。我们的信仰,从来不是那些虚构的先知先能,那些依托于神迹的上帝佛祖。我们的信仰只有两个,祖先和自己。信仰祖先,我们普通人最切身的感受就是,过年的回乡祭祖。远方游子,不论身处何处,过年总要回家,拖家带口,跋涉千里,也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为逝去的祖先敬上一柱清香。垂垂暮年,任何一个中国老人,最大的心愿也是落叶归根。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祖先信仰。祖先信仰意味着什么?说白了就是家,国,天下。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神,以祖训为传承的华夏魂。一代名相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下了

千古传颂的名篇《出师表》,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道尽了为人臣子最高风亮节的一面,即使未能如愿,但孔明先生以切身行动,为自己“尽人事,听天命”的坦然,“报先帝,慰苍生”的承诺,作出了最完美的注解。武侯一生,心鉴日月,也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榜样。九百年后的南宋,岳母在儿子背上刺下的字,以及岳飞自己在南阳武侯祠,手录两篇《出师表》,二者共同铸就了武穆的心志,那就是“精忠报国”。月夜下,风波亭,武侯武穆,一起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乃至后来的文天祥,在神州陆沉,华夏板荡之际,以一人之力,撑起了这个民族最孤傲的气节。正气歌中唱道: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道出了和武侯诸葛,武穆岳飞一样的心志。只因于岳双少保,从此人间重西湖。西湖美景,人杰地灵。除了美丽的风景,更是因为著名的西湖三杰而青史垂名。岳飞,于谦,张煌言,三位先贤灿若星辰,照耀着西湖的满池碧波。于谦唱出“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的壮歌,完成了岳飞未竟的遗愿,张煌言立下“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的豪言,以身殉国,完成了对二位先贤的许诺。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煌煌西湖三杰,万古流芳。什么是信仰?这就是信仰!!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祖先信仰。还有信仰自己。天地混沌未化,便自己用斧子劈开;不周山倾倒,苍穹破裂,便自己架锅炼石,动手补天;洪水来了,不靠先知

论中国地缘政治战略思考

论中国地缘政治战略思考 中国是一个独踞欧亚大陆东南隅的陆海复合国家,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靠蒙古高原和西部利亚,南邻印度支那半岛,西接中亚和南亚,东临太平洋与日本隔海相望。数千年来中国的发展史几乎可以看做是中华与周边各游牧民族不断冲突与争夺的历史。随着地缘政治学的发展,欧亚大陆日益呈现出在国际政治中地缘政治意义上的重要性。早在20世纪初麦金德就将欧亚大陆和非洲视为“世界岛”,认为“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斯皮克曼以麦金德学说为基础,将欧亚大陆的沿海地区称为“边缘地带”,认为“谁控制边缘地带,谁就统治了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之命运”。1997年,布热津斯基在其着作《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仍把欧亚大陆看做是决定国际胜负的关键地区,“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冷战结束后,美国以“一超”的优势加紧推行其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全球地缘战略:在欧亚大陆西翼,坚持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对不屈从美国的南联盟施以无情的军事打击;在欧亚大陆南翼,发动阿富汗战争,武力打击占领伊拉克,与中亚五国加强军事关系并力图使之纳人北约体系,以控制中东一中亚能源供应带及欧亚交通枢纽和战略制高点;在欧亚大陆东翼,加强与日、韩、澳、菲、泰的五国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并力图使其向中国西南、西北方向延伸,开发部署TMD,意在对中国形成外线包围态势,削弱中国核威慑能力。北约东扩至中亚国家,也有呼应美日同盟、对中国施行东压西挤的地缘战略意图。时至现代,长久威胁着中原百姓甚至数度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仍然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但却更加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二战结束后,在国际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和第三世界国家三大政治力量之间的角逐主导着东亚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军事冲突是这一阶段地缘政治博弈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周边甚至中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地区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如朝鲜战争,中印边境战争,中苏珍宝岛冲突,三次印巴战争,越南战争,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苏联入侵阿富汗等。 随着冷战结束和亚太地区经济的强劲发展,亚太地区正在成为世界政治战略的又一重心。中国在南亚毗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并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隔南海相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历史上曾经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往来关系,由于冷战时期的一系列国际局势剧烈变化以及南海问题的日益尖锐所带来的新的不确定因素,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发展前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提到东南亚不得不先说越南,提到越南,中国人往往抱着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二战结束后中国对于印度支那战争和以后的越南战争中对越南的大力支持所带来的越中友好的怀念,另一方则是对于此后越南在印度支那强力推行“印度支那联邦”政策(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企图吞并老挝和柬埔寨并建立所谓的“印

地缘政治

【关键词】:地缘政治 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只限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并不能与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传统安全领域相提并论。在正统学者看来,气候变化问题更应该是民间关心的事情,不需要政府插手。但如今,各国首脑把气候问题拿出来放在峰会上讨论,这说明近年来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已经发生了一些本质性的变化,已经具有了传统安全领域的特质。 其实这很容易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进行解释。中国古代的《孟子:公孙丑下》记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三国志》认为,曹操得天时,孙权占了地利,刘备则靠人和,而最终占“天时”的曹操的继任者司马炎统一了中国。从这点来看,气候变化问题其实就是“天时”,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和兴衰,由此可见,这是不折不扣的传统安全问题。 气候地缘政治也很类似。长期以来,地缘政治家把地理因素看作是国家安全利益的核心,主要有两点考虑。 第一,地理因素能获得权力。在古代,最典型的就是国土的扩展,开疆拓土能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迅速成为大国。比如,俄罗斯就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和开拓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巨无霸;美国也从最初的小块殖民地,通过西进运动和战争,使自己成为连接两大洋的超级大国。而在近现代,对某一地段的控制能实现对更大范围的控制。比较著名的就是马汉提出“海权论”,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金德则提出陆权论,认为欧亚大陆是“世界岛”,而中亚是其“心脏地带”。谁能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谁就能控制世界;日本《田中奏折》仿照这一说法,提出“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之后,地缘政治不断拓展,“空权论”和“太空权论”相继出台,把争夺领域扩展到外层空间。 第二,稀缺资源的争夺导致危机。地缘政治学者把与地理禀赋相关的稀缺资源的争夺看作是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稀缺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争夺资源、掠夺资源和占有资源往往成为战争的导火索。希特勒提出“生存空间”论,导致二战的爆发;萨达姆和伊朗为争夺界河归属权,导致两伊战争的爆发;两代布什政府发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的是控制石油;而最近地缘政治学者恩道尔的新书《金融海啸》则把金融危机归结于一场争夺货币主导权的战争。 而如今,气候变化政治是地缘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它充分体现了地缘政治的一般特点。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防止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受到限制,排放权成为稀缺资源。气候谈判的实质是对有限的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争夺。这里的排放权其实就是大气的使用权,大气层已经具有了与“海权说”、“陆权说”中的海洋和陆地同等属性的地缘政治特性。 如果翻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排放量最大的区域是北美、欧洲和东亚。其中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上升,这是与中国极具发展的经济相一致的。由此可见,传统国际政治领域的国际竞争、国际权力分配与国际格局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格局有很强的相似性。而全球气候谈判其实也主要是对这些核心区排放权的限制与争夺。获得了更多排放权的国家,可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经济,增强自己的国力,而丧失排放权的国家,则被迫限制自己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也受到削弱。 由此可见,如果抛开“共有一个地球”、“为了全人类利益”之类的理想主义外壳,气候谈判其实并没有逃出传统现实政治的窠臼。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21世纪,谁控制了“排放权”,为“减排”制定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游戏规则,谁就能引领世界。这不仅对老牌的欧美强国重要,对于立志于赶超发达国家的中国来说,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