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代会行政工作报告

煤矿职代会行政工作报告

小涧镇纪委在县纪委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忠诚履行党章赋予职责”的反腐倡廉重要方针,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工作要求,扎实抓好纪检各项工作,有效地发挥了纪委执纪、监督、问责的职能作用,为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保证。

抓三农强基础不松劲。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菱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即将投入运行。成功申报陈塔草鱼精品园生态化改造提升和李市水产园区生态化改造提升项目,启动南浔源升泰果蔬精品园及张村肉鸡智能化养殖精品园建设。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对新胜、长超村73.05亩拆迁宅基地和165.7亩荒废地进行复垦,新增农用耕地127亩。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矿行政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20xx年工作的基本情况

20xx年,全矿职工认真按照矿党政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创业创新、强企富民”的工作主题,乘势努力,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在高位稳定增长,较好地完成了七届四次职代会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企业再次获得“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矿井”荣誉称号,取得了良好的“十一五”开局。

20xx年,我们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异地项目部发展和本部做精煤炭、做大非煤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是:

--——原煤产量170万吨,完成集团公司下达计划。

——综合进尺12834米,超集团公司下达计划126米,其中开拓进尺3169米,超集团公司下达计划698米。

——原煤制造成本支出23966万元,比预算减少181万元;原煤期间费用支出6782万元,比年度预算减少390万元。

——全年实现利润10112万元,比年度预算超利1932万元。

——主业外向收入13693万元,比预算增收543万元。

——物业公司营业收入1875万元,比矿考核计划增加375万元;实业公司营业收入11569万元,比年度预算增收569万元。

——全矿在册职工年人均收入3.17万元,与20xx年同比增幅为18.48,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3.46万元,与20xx年同比增幅为18.77%。其中实业公司在岗职工人均收入2.01万元,与20xx年同比增幅达10以上;物业公司在岗职工人均收入2.25万元,与20xx年同比增幅为6.15。

——分流职工396人,自然减员105人,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减员分流指标。

一年来,我矿认真执行煤炭生产集约高效的方针,不断优化生产组织,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全矿机械化产量151.34万吨,机械化程度达93.51,岩巷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和掘进综合机械化程度均达100,全年完成薄煤层开采4.5万吨;认真抓好煤系配采,加强现场

煤质控制,煤炭平均发热量稳定在5610大卡/千克左右,达到了集团公司考核合格指标;

加强对生产线劳动力资源优化整合,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原煤全员效率达7.767吨/工;全面推行内部二、三级市场化运作,重点完善现有内部价格体系及生产班组内部承包,充

分调动了基层单位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做精做细煤炭资源,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品种煤产销量,通过销售手选块煤8.11万吨,精块煤9.20万吨及提高煤炭质量获得奖励

等增收1406万元;强化职工安全技能培训,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68期,培训职工达2309人次,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2020人的培训计划;持续开展“三违”治理活动,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全年累计治理“三违”985人次,“三违”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先后完成了35KV变电所改造工程、东一2.5m绞车电控改造

工程等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833.33万元,其中矿自主投入888.26万元;实施安民、富民工程,挤出部分资金,分阶段实施了工人村浴室改造、井下环境改造、平安小区创建

等“民心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职工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了职工的福利保障水平;高度

关注困难职工生活,对全矿困难职工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全年累

计发放“三会”补助金22.44万元,发放救济金11.56万元。

过去的一年中,在全矿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矿井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在充分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安全生产形势

不稳定,矿井本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跨年度接连发生了“12.6”和“1.10”两起工亡

事故,同时重大隐性事故和机电事故也时有发生,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安全基础工作还很不

扎实,在治理“三违”工作上还存在不少弄虚作假现象,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对治理“三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明显的应付心理,把治理“三违”与生产组织对立起来,导

致“三违”治理效果不明显,这也是造成安全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之一,说明创建本质安

全型矿井还任重道远。二是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进展缓慢,不仅在集团公司同类主力矿井

中处于落后位置,甚至落后于部分衰老矿井,与主力矿井的地位极不匹配。仔细分析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的基本功不扎实,表现在对新标准把握不准,

要求不严,监督考核力度不够。这方面的问题不论在基层区队还是职能部门都不同程度地

存在。三是市场化运作配套机制不够健全,部分干部传统管理观念未得到彻底转变,市场

意识淡薄,管理粗放,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人为干预现象。四是部分职能管理部

门履职意识较差,对管理责任的考核、追究职能履行不到位,导致反向考核机制流于形式。五是支撑非煤实业、物业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未得到明显增强,对煤炭主业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为此,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们要不骄不躁,加倍努力;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反思,

同时要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加以解决,尽最大努力,争取取得最好的

成效。

四是促进农村医疗救护体系建设。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要,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强化监督管理,搞好基本医疗服务。

二、20xx年矿井面临的形势

纵观企业内外部环境,我们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我们既要

看到有利的一面,坚定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信心,也要对不利因素充分估计,做好各

方面的应对准备。

从宏观上讲,有利因素有:一是从煤炭市场供需分析,预计今年煤炭市场价格仍将高位盘整,与20xx年相比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二是国民经济将继续实行“双稳健”的财政、

金融政策,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趋势,增速将继续处于10左右的高增长区

间内,全社会对煤炭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三是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

建成13个煤炭基地,并形成5到6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和5到6个5000

万吨级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煤炭资源整合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四是电煤价

格全面放开,由市场进行调节,一定程度上会促使煤炭价格上扬,对于我们煤炭行业来说

是一件好事。不利因素有:一是投资增幅将有所回落。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20xx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将得到初步扭转,受投资增速放慢的影响,钢铁、建材、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对煤炭的需求拉动将有所减弱。二是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继续改善。

工业投资尤其是重工业投资将由产能扩大向产业升级转变,投资建设项目的技术含量提高,综合能耗水平将有所下降,一度因此而膨胀性增长的煤炭需求将进入平稳发展的新阶段。

三是节能降耗抑制煤炭需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要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标,年均节能率为4.4,从而抑制了煤炭需求的增长。四是耗煤行业出口退税

率下调的政策效应将体现出来。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提高了资源类产品的出口成本,一定

程度上削弱了高耗能行业对煤炭的需求。而煤炭出口退税的取消,将使得近两年来持续萎

缩的煤炭出口再遭打击,出口数量将明显减少,转而内销抢占国内市场。

从微观角度分析,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安全压力大,20xx年12月6日至20xx年元月

10日,在短短的30多天时间内,连续发生2起伤亡事故,事故的发生严重破坏了我矿相

对稳定的安全形势,给全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二是成本压力大。由于生产能力的核定,我们已没有任何超产空间,再加上矿井逐步转入深部开采,受地质条件等客观因素的

影响,开采成本将越来越大,而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又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投入,同时由于中夜班费和下井费等政策性增支因素增多,进一步加大了成本压力。三是工

资增长压力大。20xx年我矿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3.46万元,如果按照10的增长速度,

20xx年职工工资总额将增加1500万元,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充

分发挥选煤厂效能,继续巩固外创成果,寻求有效的经济支撑。四是随着企业规模进一步

做大,人员专业技术素养与企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尽快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

素质,成为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利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我矿作为集团公司“十

一五”倍增计划的唯一生产矿井,在矿党委20xx年工作会议上审议通过了《20xx年党政

工作要点》和《__煤矿实现“十一五”倍增目标实施方案》,描绘了“实现新跨越,建设

新双楼”的宏伟蓝图,为企业下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走出去”创业成果辉煌,既维

护了双楼品牌的信誉,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又锻炼了创业队伍,培养了创业人才,为下

一步实现外出创业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随着内部市场化运作的不断深入,三

级市场核算体系的逐步完善及管服职能的分离,进一步理顺了管理关系,激发了内在活力,使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步入了良性循环。四是选煤厂的投入运营,有力提升了我矿煤炭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对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