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喷射器的简易计算

蒸汽喷射器的简易计算
蒸汽喷射器的简易计算

2019新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项目名称:XX蒸汽管网 设计输入数据: ⒈管道输送介质:蒸汽 工作温度:240℃设计温度260℃ 工作压力: 0.6MPa 设计压力:0.6MPa 流量:1.5t/h 比容:0.40m3/kg 管线长度:1500米。 设计计算: ⑴管径: Dn=18.8×(Q/w)0.5 D n—管子外径,mm; D0—管子外径,mm; Q—计算流量,m3/h w—介质流速,m/s ①过热蒸汽流速 DN》200 流速为40~60m/s DN100~DN200 流速为30~50m/s DN<100 流速为20~40m/s ②w=20 m/s Dn=102.97mm w=40 m/s Dn=72.81mm ③考虑管道距离输送长取D0 =133 mm。 ⑵壁厚: ts=PD0/{2(〔σ〕t Ej+PY)} tsd=ts+C C=C1+C2 ts —直管计算厚度,mm; D0—管子外径,mm; P —设计压力,MPa; 〔σ〕t—在操作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压力,MPa;

Ej—焊接接头系数; tsd—直管设计厚度,mm; C—厚度附加量之和;: mm; C1—厚度减薄附加量;mm; C2—腐蚀或磨蚀附加量;mm; Y—系数。 本设计依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和《动力管道设计手册》在260℃时20#钢无缝钢管的许用应力〔σ〕t为101Mpa,Ej取1.0,Y取0.4,C1取0.8,C2取0. 故ts=1.2×133/【2×101×1+1.1×0.4】=0.78 mm C= C1+ C2 =0.8+0=0.8 mm Tsd=0.78+0.8=1.58 mm 壁厚取4mm 所以管道为φ133×4。 ⑶阻力损失计算 3.1按照甲方要求用φ89×3.5计算 ①φ89×3.5校核计算: 蒸汽流量Q= 1.5t/h 粗糙度K=0.002m 蒸汽密度v=2.5kg/m3 管内径82mm 蒸汽流速32.34m/s 比摩阻395.85Pa/m ②道沿程阻力P1=395.85×1500=0.59MPa; 查《城镇热力管网设计规范》,采用方形补偿器时, 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取值比0.8,P2=0.8P1; 总压力降为P1+P2=1.07Mpa; 末端压力为0.6-1.07=-0.47Mpa 压力不可能为负值,说明蒸汽量不满足末端用户需求。 3.2按照φ108×4校核计算: ①φ108×4计算: 蒸汽流量Q= 1.5t/h 粗糙度K=0.002m 蒸汽密度v=2.5kg/m3 管内径100mm

蒸汽喷射器工作原理

蒸汽喷射器工作原理 蒸汽喷射器工作原理 蒸汽喷射器 蒸汽喷射器是以蒸汽为动力实现工程需要的器件,它不用电力,没有移动与转动机件,系统简单,工作可靠,故使用广泛。 一工作原理: 蒸汽喷射器把高压蒸汽的势能通过喷咀形成高速动能,带动吸引低压蒸汽在喷射器混合段充分混和,降速,升压,供生产之需。 二结构介绍: 喷射器结构主要有两大部分: 1.喷咀:高压蒸汽通过喷咀形成高速射流,喷咀的形状,尺寸根据蒸汽性质(过热汽还是饱和汽)及蒸汽在喷咀中的压降来计算,当喷咀的压降 过热汽为初压的45.5%以上。 饱和汽为初压的42.3%以上。 喷咀做成拉伐尔喷咀,否则喷咀为锥形,材料採用1Cr18Ni9Ti 2.喷射器混合段:高,低压两股汽在此管内先进入,次混和均匀,后降速增压。所以混合段有前,中,后三段,作用不同。形状有别,通过总流量来设计其尺寸(直径与长

度)最终合成所需压力的蒸汽。 连结上二者的机件称汽室,使二件保持合理的距离,具有一定空间。蒸汽喷射器的材质常用20#优质碳素钢。 三使用范围: 1.蒸汽喷射增压器:能量较高的高温高压蒸汽经喷咀高速射流吸引低压蒸汽混合成工艺所需温度与压力的(中压)蒸汽供生产使用。这是解决工艺需要的一种较节能的形式(相对减温减压器而言),也比较方便。 有一种叫作二次蒸汽回收器的设备也属此类型。 2.蒸汽喷射热水器:通过蒸汽射流吸引一定量冷水加温到所需温度,并送到需要的场所,可以用于供暖和生活用水。 3.蒸汽喷射真空器:通过蒸汽射流,抽出容器内的空气,使容器具有一定的真空。如汽轮机轴封抽气器,防止汽机向外漏汽,并回收热量与工质。又如使大型循环水泵吸水段抽真空引来低位水流之水。 原理:利用流体来传递能量和质量的真空获得装置,采用有一定压力的水流通过对称均布成一定侧斜度的喷咀喷出,聚合在一个焦点上。由于喷射水流速特别高,将压力能转变为速度能,使吸气区压力降低产生真空。数条高速水流将被抽吸的气体攫走,经过文氏管收缩段与喉径充分混合压缩,进行分子扩散能量交换,速度均衡。在经扩张段速度降低压力增高,大于大气压力从出口喷入蓄水罐(池)中,不凝性气体析出。水经离心泵循环使用,完成吸气工艺。这样一种装置叫做喷射器,在这种装置里,不同压力的两股流体相互混合,并发生能量交换,以形 成一股居中压力的混合流体。混合流体分为气(蒸汽)相,液相,或者是气体(蒸汽)、 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进入装置以前,压力较高的那种介质叫做工作介质。工作介质流叫做工作流体。工作流体以很高的速度从喷嘴出来,进入喷射器的接受室,并把在喷

蒸汽管道计算实例(DOC)

、尸, 、■ 前言 本设计目的是为一区VOD-40t 钢包精练炉提供蒸汽动力。设计参数是由动力一车间和西安向阳喷射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 主要参数:蒸汽管道始端温度250C,压力1.0MP;蒸汽管道终端温度240C,压力0.7MP (设定); VOD用户端温度180C,压力0.5MP; 耗量主泵11.5t/h 辅泵9.0t/h 、蒸汽管道的布置 本管道依据一区总体平面布置图所描述的地形进行的设计,在布置管道时本设计较周详地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内容: 1、蒸汽管道布置时力求短、直,主干线通过用户密集区,并靠 近负荷大的主要用户; 2、蒸汽管线布置时尽量减少了与公路、铁路的交叉。 3、在布置蒸汽管线时尽量利用了自然弯角作为自然补偿。并在 自然补偿达不到要求时使用方型补偿器。 4、在蒸汽管道相对位置最低处设置了输水阀。 5、蒸汽管道通过厂房内部时尽量使用厂房柱作为支架布置固定、 滑动支座。

6、管道与其它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满足规范要求。 二、蒸汽管道的水力计算 已知:蒸汽管道的管径为Dg200,长度为505m。 蒸汽管道的始端压力为1.0MP,温度为250C查《动力管道设计手册》第一册热力管道(以下简称《管道设计》)1 —3得蒸汽在该 状态下的密度P为4.21kg/m3。 假设:蒸汽管道的终端压力为0.7MP,温度为240C查《管道设 计》表1 —3得蒸汽在该状态下的密度P为2.98kg/m3。 (一)管道压力损失: 1、管道的局部阻力当量长度表(一) 2、压力损失 5化』Ifp x 廿證丁?叫2—1

式中△ p—介质沿管道内流动的总阻力之和,Pa; Wp—介质的平均计算流速,m/s;查《管道设计》表5-2 取Wp=40m/s ; g—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m/s2; U P—介质的平均比容,m3/kg; 入—摩擦系数,查《动力管道手册》(以下简称《管道》) 表4—9得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入=0.0196; d—管道直径,已知d=200mm ; L—管道直径段总长度,已知L=505m ; 2E—局部阻力系数的总和,由表(一)得2E =36 H1、H2—管道起点和终点的标高,m; 1/Vp二P p—平均密度,kg/m3; 1.15—安全系数。 在蒸汽管道中,静压头(H2-H1)10/VP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式2—1变为 叫d 2—2 在上式中:5 Wp2/g U p=5 ? 2PnD /g表示速度头(动压头) 入l^/d为每根管子摩擦阻力系数。 把上述数值代入2—2 中得

蒸汽蓄热器常用的几种蓄热量计算方法

蒸汽蓄热器常用的几种蓄热量计算方法 一、高峰负荷计算法 该法是以用汽设备在高峰负荷最大持续时间内蒸汽用量作为根据,减去锅炉在高峰负荷时最大用汽量,即为蓄热器的计算蓄热量。这种方法常用于存在高峰负荷的用户,如科学实验用汽、锻锤、水压机供汽系统等,具体可按下式计算: Go=(Dmax-Db)×t/3600 其中Go----------- 计算蓄热量[Kg(蒸汽)]; Dmax---------- 用汽设备最大耗汽量,(Kg/h); Db------------- 锅炉蒸发量,(Kg/h); t--------------- 高峰负荷持续时间(s),对于蒸汽锻锤一般为120---240s。 二、冲热时间计算法 废汽蓄热器要吸收一定时间内的全部废汽,因此可以采用冲热时间作为指标进行计算。如废汽平均排出量为Di(Kg/h),冲热时间为t(s),则计算蓄热量Go[Kg(蒸汽)]按下式计算: Go=Di×t/3600 二、单位水容积蓄热量计算 蒸汽蓄热器水空间单位水容积蓄热量与充热、放热压差成正比,压差大时则蓄热器单位水容积蓄热量相应增大,因此增大充热与放热压差是有利的。但是充热、放热压差受到供热系统的约束,充热压力受到锅炉工作压力的限制,放热压力必须满足用户对供汽压力的要求。 充热压力P1=锅炉工作压力Pg-锅炉至蓄热器喷嘴出口的管系阻

力△h1 放热压力P2=用户最低要求压力Pc+蓄热器至用户的管系阻力 △h2 蒸汽蓄热器进口及出口压力损失一般取0.05MPa,蒸汽蓄热器单位水容积蓄热量go可由下表查得(或通过曲线图查得) 蒸汽蓄热器单位水容积蓄热量(蒸汽)表 (单位:kg/立方米)

180m3蒸汽蓄热器技术标准

180m3蒸汽蓄热器设备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房使用的180m3蒸汽蓄热器,目的是为了保证轮胎硫化用汽的压力稳定,从而提高轮胎的硫化质量。 2 主要技术参数 2.1蓄热器设计压力为2.4 MPa 2.2蓄热器最高工作压力为2.4 MPa 2.3蓄热器设计温度为250℃ 2.4蓄热器最高工作温度为222℃ 2.5设备运行重量273吨 2.6容器类别为二类蓄热容器 2.7安全阀门的起跳压力为2.5 MPa 2.8蓄热器正常水为应该在零刻度以上200mm以上 2.9蓄热器的正常热变形小于50mm。 3 180m3蒸汽蓄热器操作规范 3.1蒸汽蓄热器运行前的准备 3.1.1蓄热器在投用前必须通过技术监督局的监检,并通过上海市化学工业压力容器检验站的现场监检,并取得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1.2安全阀必须每年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校验,强计压力表每年校验二次,并刻好红线(2.4MPa) 3.1.3水压试验(密封性试验),试验压力为3.0MPa,并进行捉漏。 3.1.4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掌握蓄热器的工作原理,熟悉蓄热器及管路系统。了解调节和监测系统的功能、原理及使用方法,对各部分进行检查,确认正确无误。 3.2蒸汽蓄热器的上水 在上水前,应检查蓄热器底部的排污阀是否已关闭,并打开空气阀,然后开始上水。待水位达到蓄热器筒体中心开始以上+200mm,此即为蓄热器的初水位。 3.3蒸汽蓄热器的冷态启动 3.3.1蓄热器完成冷态启动前,自动调节阀V1和V2均不投入(处于关闭状态)。 3.3.2向蓄热器送汽前,先打开蓄热器入口进汽阀,但V1和V2阀前后的阀门及旁通阀均应关闭。 3.3.3缓慢打开进汽阀,向蓄热器内充汽,充汽速度以蓄热器不产生较大的振动和水击现象为限。当蓄热器内已建立约0.2MPa汽压后,维持15分钟,然后关闭放气阀。此后,蓄热器内压力继续升高,当蓄热器内压力升至2.3MPa,

ZS型蒸汽喷射器性能曲线图

【ZS型蒸汽喷射器】性能曲线图: 怎样选择水泵? 建议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 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如设计工艺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 2、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3、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 4、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

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梳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5、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绝对)、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 选购方法 水泵的流量,即出水量,一般不宜选得过大,否则会增加购买水泵的费用。应按需选用,如用户家庭使用的自吸式水泵,流量应尽量选小一些的;如用户灌溉用的潜水泵,就可适当选择流量大一些的。 1)要因地制宜选购水泵。例如:农用水泵有3种类型,即离心泵、轴流泵水泵和混流泵。离心泵扬程较高,但出水量不大,适用于山区和井灌区;轴流泵出水量较大,但扬程不太高,适用于平原地区使用;混流泵的出水量和扬程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适用于平原和丘陵地区使用。用户要根据地的地况、水源和提水高度进行选购。 2)要适当超标选水泵。确定水泵类型后,要考虑其经济性能,特别要注意水泵的扬程和流量及其配套动力的选择。必须注意,水泵标牌上注明的扬程(总扬程)与使用时的出水扬程(实际扬程)是有差别的,这是由于水流通过输水管和管路附近时会有一定的阻力损失。所以,实际扬程一般要比总扬程低10%—20%,出水量也相应减少。因此,实际使用时,只能按标牌所注扬程和流量的80%~90%估算,水泵配套动力的选择,可按标牌上注明的功率选择,为了使水泵启动迅速和使用安,动力机的功率也可略大于水泵所需功率,一般高出10%左右为宜;如果已有动力,选购水泵时,则可按动力机的功率选购与之相配套的水泵。 3)要严格手续购水泵。 台数选择

蒸汽管道计算实例

、尸■、亠 前言 本设计目的是为一区VOD-40t 钢包精练炉提供蒸汽动力。设计参数是由动力一车间和西安向阳喷射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 主要参数:蒸汽管道始端温度250C,压力1.0MP;蒸汽管道 终端温度240C,压力0.7MP (设定); VOD用户端温度180C,压力0.5MP; 耗量主泵11.5t/h 辅泵9.0t/h 一、蒸汽管道的布置 本管道依据一区总体平面布置图所描述的地形进行的设计,在布置管道时本设计较周详地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内容: 1、蒸汽管道布置时力求短、直,主干线通过用户密集区,并靠 近负荷大的主要用户; 2、蒸汽管线布置时尽量减少了与公路、铁路的交叉 3、在布置蒸汽管线时尽量利用了自然弯角作为自然补偿。并在自然补偿达

不到要求时使用方型补偿器。 4、在蒸汽管道相对位置最低处设置了输水阀。 5、蒸汽管道通过厂房内部时尽量使用厂房柱作为支架布置固定、滑动支座。 6、管道与其它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满足规范要求。 二、蒸汽管道的水力计算 已知:蒸汽管道的管径为Dg200,长度为505m。 蒸汽管道的始端压力为1.0MP,温度为250C查《动力管道设计手册》第一册热力管道(以下简称《管道设计》)1 —3得蒸汽在该状态下的密度p为 4.21kg/m3。 假设:蒸汽管道的终端压力为0.7Mp,温度为240C查《管道设计》表1 —3得蒸汽在该状态下的密度p为2.98kg/m3。 (一)管道压力损失:

2、压力损失 式中△ p —介质沿管道内流动的总阻力之和,Pa; Wp —介质的平均计算流速,m/s ;查《管道设计》表5-2 取 Wp=40m/s ; g —重力加速度,一般取 9.8m/s "; u p —介质的平均比容,m 3/kg ; 入—摩擦系数,查《动力管道手册》(以下简称《管道》) 表4— 9得 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 入=0.0196 ; d —管道直径,已知d=200mm ; L —管道直径段总长度,已知 L=505m ; 艺E —局部阻力系数的总和,由表(一)得 艺E =36 H 1、战一管道起点和终点的标高,m ; 1/Vp= p p —平均密度,kg/m 3 ; 1.15—安全系数。 在蒸汽管道中,静压头(H2-H1)10/Vp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2 103 d 厶+工? + (禺+駕)-1。5 2— 1

水蒸汽喷射真空泵样式及组成

水蒸汽喷射真空泵样式及组成

水蒸汽喷射真空泵样式及组成 一、序言 水蒸汽喷射真空泵有单级泵和多级泵之分,以适应用户的不同需要。一般,真空度(残压)大于100mmHg(Torr)的,使用单级泵就够了,否则就要使用多级泵。 在多级泵中,前一级泵排出的混合气体,将成为下一级的负荷。为了减少这一负荷,可在这两段喷射器之间设置冷凝器,以冷凝可凝性气体,特别是工作蒸汽。 基于冷却机理的不同,冷凝器可分为混合直冷式和列管间冷式。而混合直冷式冷凝器又可分为(强制膜)喷淋式和分水盘(筛板式)等不同形式。 基于冷却水温的限制(一般在25~35℃)。在第三级喷射器之前不宜(或不能)设置冷凝器,除非用低温水(10℃以下)。 二、单级蒸汽喷射泵(恒背压喷射器) 单级蒸汽喷射泵的工作真空度(残压)一般在100mmHg(Torr)至760mmHg(Torr)之间,极限真空度(残压)可达到75 mmHg(Torr),排出压力为760 mmHg(Torr)。 单级喷射泵的结构如下图: 单级泵是排出背压为一个绝对大气压的恒背压喷射器。 三、两级蒸汽喷射泵 顾明思义,两级蒸汽喷射泵是由两个蒸汽喷射器所组成。其中,第一级蒸汽喷射器为恒背压喷射器。 两级蒸汽喷射泵的工作真空度(残压)区间一般为30mmHg(Torr)~100mmHg(Torr),极限真空度可达到5mmHg(Torr)~20mmHg(Torr)。 两级蒸汽喷射泵有以下二种结构: 1.直接串联结构: 这一型式适用于被抽气体和喷射器需保持高温的场合,但能耗较高,喷射泵工作效率太低。 2.间接串联结构:

图一、图二所示的两个喷射器中间分别插入了混合直冷式和列管间冷式冷凝器,其作用为冷却第二级喷射器的工作蒸汽,从而提高第一级喷射器的工作效率,节省工作蒸汽。 四、三级蒸汽喷射泵 三级蒸汽喷射泵由三个蒸汽喷射器组成。其第一级蒸汽喷射器也是恒背压喷射器。 三级蒸汽喷射泵的工作真空度(残压)区间一般为:5mmHg~30mmHg(Torr),极限真空度可达到2mmHg。 常用三级蒸汽喷射泵有以下二种结构: 1. 第二、第三级直接串联: 这一结构常被用于被抽气体中不凝性气体较大,而可凝性气体较小的场合。图三、图四中采用的中间冷凝器分别为混合直冷式和列管间冷式。 2. 间接串联结构:

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项目名称:XX 蒸汽管网设计输入数据: 1.管道输送介质:蒸汽 工作温度:240 C 工作压力: 0.6MPa 流量:1.5t/h 管线长度:1500 米设计计算: 设计温度260 C 设计压力:0.6MPa 比容:0.40m 3/kg ⑴管径: Dn=18.8 X(Q/w) 0-5 D n —管子外径,mm ; D0 —管子外径,mm ; Q —计算流量,m3/h w —介质流速,m/s ①过热蒸汽流速 DN》200 流速为40?60m/s DN v 100 流速为20 ?40m/s ②w=20 m/s Dn=102.97mm w=40 m/s Dn=72.81mm ⑵壁厚: DN100~DN200 流速为30 ?50m/s

ts = PD o/{2 (〔c〕Ej+PY)} tsd=ts+C C=C1+C2 ts —直管计算厚度,mm ; D0 —管子外径,mm ; P —设计压力,MPa ; 〔c〕t —在操作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压力,MPa ; Ej—焊接接头系数; tsd —直管设计厚度,mm ; C—厚度附加量之和;:mm ; C1—厚度减薄附加量;mm ; C2—腐蚀或磨蚀附加量;mm ; 丫一系数。 本设计依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和《动力管道设计手册》在260 C 时20#钢无缝钢 管的许用应力〔c〕t为101Mpa , Ej取1.0 , Y取0.4 , C i 取0.8 , C2 取0. 故ts = 1.2 X133/【2 X101 x i+1.1 X0.4】=0.78 mm C= C 1+ C 2 =0.8+0=0.8 mm Tsd=0.78+0.8=1.58 mm 壁厚取4mm 所以管道为? 133 X4。

蒸汽喷射器的工作原理

蒸汽喷射器的工作原理 蒸汽喷射器是采用蒸汽作为工作流体进行操作的一种喷射器,尽管各种特定用途的蒸汽喷射器寻求的目的各异(如蒸汽喷射真空泵要求特定引射压力下的喷射系数达到最大,或要求特定引射介质流量情况下引射真空度达到最小;而蒸汽喷射式热泵则要求特定操作压力或工作负荷下所能达到的压缩比最大),然而其基本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即:工作蒸汽在拉伐尔喷嘴中加速形成超音速射流,而引射流体则由于与工作蒸汽间的剪切作用被卷吸至混合室,而后逐渐形成单一均匀的混合流体,经过一扩散段减速压缩到一定的背压后排出喷射器。 蒸汽喷射器主要由蒸汽喷嘴(Steam Nozzle)、吸入室(Suction Chamber)和扩散管(Diffuser)等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扩散管又可分为混合段(Mixing Section)、第二喉管段(Throat Section)及扩散段但iffuser Section)等三部分。压力较高的工作流体 (Primary Fluid, Motive Fluid)通过喷嘴将压力能转换为动能,形成超音速射流,被抽流体(Secondary Fluid, Entrained Fluid)由于与工作流体之间极强的剪切作用而被引射入吸入室。射流边界层的紊流扩散作用使得两股流体发生质量(某些情况下存在)、动量及能量交换,于是工作流体的速度不断减少,而被抽介质的速度不断增大,并在混合段某一截面处渐趋一致,从而形成一股单一均匀的混合流体 (Compressed Fluid, Mixed Fluid)。在扩散段中的动能转化成压能,混合流体减速增压至一定的背压后排出喷射泵。在喷射泵中,流体可能由于要适应高背压的要求而产生激波,其波阵面可能位于第二喉管及扩散段中的任一截

蒸汽管道计算实例

前言 本设计目的是为一区VOD-40t钢包精练炉提供蒸汽动力。设计参数是由动力一车间和西安向阳喷射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 主要参数:蒸汽管道始端温度250℃,压力1.0MP;蒸汽管道终端温度240℃,压力0.7MP(设定); VOD用户端温度180℃,压力0.5MP; 耗量主泵11.5t/h 辅泵9.0t/h 一、蒸汽管道的布置 本管道依据一区总体平面布置图所描述的地形进行的设计,在布置管道时本设计较周详地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内容: 1、蒸汽管道布置时力求短、直,主干线通过用户密集区,并靠近负荷大的主要用户; 2、蒸汽管线布置时尽量减少了与公路、铁路的交叉。 3、在布置蒸汽管线时尽量利用了自然弯角作为自然补偿。并在自然补偿达不到要求时使用方型补偿器。 、在蒸汽管道相对位置最低处设置了输水阀。4 5、蒸汽管道通过厂房内部时尽量使用厂房柱作为支架布置固定、滑动支座。 6、管道与其它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满足规范要求。 二、蒸汽管道的水力计算 已知:蒸汽管道的管径为Dg200,长度为505m。

蒸汽管道的始端压力为1.0MP,温度为250℃查《动力管道设计手册》第一册热力管道(以下简称《管道设计》)1—3得蒸汽在该3。为4.21kg/mρ状态下的密度1假设:蒸汽管道的终端压力为0.7Mp,温度为240℃查《管道设3。2.98kg/m 蒸汽在该状态下的密度ρ为—计》表13得2(一)管道压力损失: 1、管道的局部阻力当量长度表(一) 阻力系数总阻力管子公称直径数量名称(毫米)数(ξ)3 200 3 1 止回阀旋启式 3 煨10 0.3 弯200 R=3D 煨弯30 200 6 5 方型伸缩. 2、压力损失 2—1 式中Δp—介质沿管道内流动的总阻力之和,Pa; Wp—介质的平均计算流速,m/s;查《管道设计》表5-2取Wp=40m/s ; 2;—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m/s g3/kg;υp—介质的平均比

一、蒸汽蓄热器作用及使用的必要条件

一、蒸汽蓄热器作用及使用的必要条件 蒸汽蓄热器是一种蒸汽热能的储存容器,具有平衡供汽峰谷负荷的作用。可用于负荷波动的供汽系统,使锅炉负荷稳定;用在余热利用系统,能有效的回收热量。蒸汽蓄热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设备,合理使用蒸汽蓄热器后,一般能节约燃料3%--20%。 常用的蒸汽蓄热器是一种变压式蓄热器,借助工作压力变化进行蓄热和放热。使用变压式蒸汽蓄热器的必要条件: 1. 工艺设备用汽负荷是波动的,日负荷曲线变化频繁和剧烈; 2. 部分用户的用汽压力必须小于汽源(锅炉或热电站供热)的工作压力,低压蒸汽消耗量必须大于或等于最大用汽负荷与锅炉房额定蒸发量之差。 二、蓄热器工作原理: 蒸汽蓄热器使用时筒体内部充有90%以下的饱和热水,水面以上为蒸汽空间,水空间装有充热装置。蒸汽蓄热器一般安装于锅炉与用汽设备之间,平衡用汽设备的波动负荷。其热交换过程是:当用汽设备负荷小于锅炉产汽量时,锅炉供汽管中压力升高,蒸汽通过蓄热器内部充热装置喷入热水中,加热热水,提高热水温度,相应的使蓄热器汽空间的饱和蒸汽压力升高,这是蓄热器的充热过程;当用汽设备负荷高于锅炉供汽量时,锅炉供汽管中压力将会降低,一直降到低于蓄热器汽空间饱和压力时,蓄热器中饱和热水成为过热水,从而进行沸腾放热,产生蒸汽以补充供给设备用汽,这是蓄热器的放热过程。蓄热器充热过程是饱和水温和饱和汽压升高的过程;蓄热器放热过程是饱和汽压和饱和水温降低的过程。蓄热器工作时,内部压力是变化的,因此这种蒸汽蓄热器又称为变压式蒸汽蓄热器。由于蓄热和放热是通过内部热水实现的,故又称为显式变压式蓄热器。 三、设备基本配置 蓄热器是一个卧式容器,顶部设集汽包、人孔,底部设固定支座和滑动支座各一只,内部装设充热装置,配置水位计、压力表、温度计,设有蒸汽入口、蒸汽出口、进水、放水、排污、放气及安全阀接管。 1. 顶部集汽包出口设汽水分离装置,以保证出汽不带水和蒸汽冷凝时水的回流。 2. 蒸汽蓄热器的充热装置是由蒸汽分配管和若干喷嘴组组成,每组喷嘴有一只循环导流筒和一组喷嘴。充热时蒸汽在喷嘴中将压能转变为动能喷入水中与水混合提高水温,由于循环导流筒的作用,低温水由循环筒下部进入,被加热的热水从循环筒上部流出,水在每组加热喷嘴周围流动,搅动水空间,使水均匀加热。 四、蓄热器系统设计 1.蓄热器联接方式:分为并联和串联两种,并联系统蓄热器进汽管与放汽管相联

蒸汽喷射器基本原理

蒸汽喷射器的基本原理 蒸汽喷射器提供了——种制备真空的可靠而经 济的方法,蒸汽喷射器的主要优点是售价低、没 有运动部件而且操作简便。常规的蒸汽喷射器由四 个部分组成:蒸汽腔、单个或多个喷嘴、混合室 和扩散器组成。蒸汽喷射器的基本操作如图所示: 动力蒸汽由1进入,通过喷嘴膨胀后至2,工艺 气体由3被吸入与动力蒸汽在混合室4中混合,混 合后的气体在扩散器中被压缩至喷射器出口5。 克罗尔一雷诺兹独特的喷射器设计技术代表了近—个世纪的技术创新 喷射器材质 喷射器的常用材质是碳钢、铸铁和不锈钢。但由于喷射器应用的广泛性和处理工艺气体的千差 万别,喷射器也经常采用其它材质。我们设计制造了铸铁、碳钢、不锈钢、钛材、蒙内尔合金、哈 氏合金、聚四氟乙烯、碳钢内衬石墨、内衬橡胶、陶瓷以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其它材质的喷射器 。 多级喷射器 单级喷射器用于制备从大气压力到76毫米汞柱绝对气压的真空。76毫米汞柱以下绝对压力真空 可以用多级喷射器制备。多级系统一般包括大气冷凝器或管壳式中间冷凝器以减少动力蒸汽的需求 ,在—定条件下冷凝液还可被回收利用。 克罗尔一雷诺兹的多级喷射系统是根据最佳性能和最低耗能的要求为客户定制的。可以处理各 种工艺气体,包括空气、水蒸汽、氯化氢、丁烷、二氧化硫、乙二醇以及众多的其他有机和无机物 蒸汽。根据工艺条件,喷射器可以采用防腐蚀材质。 大多数喷射器是采用水蒸汽作为动力,但为保持工艺气体不受污染,也可采用与工艺气体相容 的蒸汽作为动力流体。 克罗尔一雷诺兹提供完整的、装配在一起的,包括喷射器、冷凝器、中间连接管道、检测仪表 和电子控制在内全套喷射器系统给客户。

蒸汽供热管道中波纹管补偿器的设计计算

蒸汽供热管道中波纹管补偿器的设计计算 摘要:研究了蒸汽供热管道设计中常用的外压轴向型波纹管补偿器、拉杆型波纹管补偿器、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在典型管段中的布置、设计计算,提出了波纹管补偿器的选用程序。 关键词:蒸汽供热管道;波纹管补偿器;热补偿 在城市直埋蒸汽供热管道的设计中最经济的补偿应为自然补偿,自然补偿利用弯曲管段中管道的挠曲来补偿热位移,但补偿能力有限。当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通常选用补偿器吸收热位移。常用补偿器有方型补偿器、套筒补偿器、球型补偿器及波纹管补偿器[1-6]。本文主要研究蒸汽供热管道设计中常用的波纹管补偿器及其在典型管段设计中的计算、选用。 1 常用的波纹管补偿器 波纹管补偿器是以波纹管作为挠性元件,并由端管及受力附件组成。波纹管补偿器补偿量大,补偿方式灵活,结构紧凑,位移反力小,使用过程中不需维护。可根据固定支座及设备的受力要求,灵活设计结构型式。 ①外压轴向型波纹管补偿器 外压轴向型波纹管补偿器由承受外压的波纹管、导流筒及进、出口管等组成。外压轴向型波纹管补偿器能吸收轴向位移,但不能承受管道内压产生的强大推力,因此外压轴向型波纹管补偿器一般用于低支架敷设、埋地管道敷设的直管段中。 ②拉杆型波纹管补偿器 拉杆型波纹管补偿器由经中间管道连接的2个波纹管及拉杆、端板、垫圈等组成。拉杆型波纹管补偿器能吸收任一平面内的横向位移并能承受管道内压产生的推力,因此广泛应用于高支架的地上敷设蒸汽供热管道,特别是管道穿越道路、高垂直段或水平转弯段的设计中。因此在设计中一般优先考虑使用拉杆型波纹管补偿器。 ③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 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由经中间管道连接的2个波纹管及销轴、铰链板和立板等结构件组成。2~3个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配套使用时,能吸收一个平面内横向位移并能承受管道内压产生的推力。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以角位移的方式吸收平面弯曲管段的热位移。一对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吸收横向位移时,角位移一定,其所能吸收的横向位移与2个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在施工现场条件允许下尽量增加2个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之间的距离,可更有效发挥其补偿能力。因此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被广泛应用于蒸汽供热管道设计中。

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项目名称 :XX 蒸汽管网 设计输入数据 : 1.管道输送介质:蒸汽 工作温度:240C 设计温度260 C 工作压力 : 0、 6MPa 设计压力 :0、6MPa 比容: 0、 40m 3 /kg 管线长度 :1500米。 设计计算 : ⑴管径: D n — 管子外径 ,mm; D 0 — 管子外径 ,mm; Q —计算流量,m 3/h w —介质流速,m/s ① 过热蒸汽流速 DN 》200 DN100~DN200 DN V 100 ② w=20 m/s Dn=102、 97mm w=40 m/s Dn=72、 81mm ③ 考虑管道距离输送长取 D 0 =133 mm 。 ⑵壁厚: ts = PD 0/{2(〔八 t Ej+PY )} tsd=ts+C C=C1+C2 ts —直管计算厚度 ,mm; D 0 — 管子外径 ,mm; P — 设计压力 ,MPa; "〕t —在操作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压力,MPa; 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Ej —焊接接头系数; tsd —直管设计厚度,mm; C —厚度附加量之与;:mm; Dn=18、8X (Q/w) 0、5 流量:1、 5t/h 流速为 流速为 流速为 40 ?60m/s 30 ?

C1—厚度减薄附加量;mm; C2—腐蚀或磨蚀附加量;mm; 丫一系数。 本设计依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与《动力管道设计手册》在260C 时20#¥冈无缝钢管的许用应力〔八t为101Mpa,Ej取1、0,丫取0、4,C i 取 0、8,C2 取0、 故ts= 1、2X 133/【2X 101 X 1+1、1 X0、4】=0、78 mm C= C1+ C2 =0、8+0=0、8 mm Tsd=0、78+0、8=1 、58 mm 壁厚取4mm 所以管道为? 133X 4。 ⑶阻力损失计算 3、1按照甲方要求用? 89X 3、5计算 ①? 89X 3、5校核计算: 蒸汽流量Q= 1 、5t/h 粗糙度K=0、002m 蒸汽密度v = 2、5kg/m3管内径82mm 蒸汽流速32、34m/s 比摩阻395、 85Pa/m ② 道沿程阻力P1=395、85X 1500=0、59MPa; 查《城镇热力管网设计规范》,采用方形补偿器时, 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取值比0、8,P2=0、8P1; 总压力降为P1+P2=1、07Mpa; 末端压力为0、6-1、07=-0、47Mpa 压力不可能为负值,说明蒸汽量不满足末端用户需求。 3、2按照? 108X 4校核计算: ① ? 108X 4 计算: 蒸汽流量Q= 1、5t/h 粗糙度K=0、002m 蒸汽密度v = 2、5kg/m3管内径100mm 蒸汽管道设计计算 蒸汽流速21、22m/s 比摩阻131、94Pa/m ② 道沿程阻力P1=42、33X 1500=0、20MPa; 查《城镇热力管网设计规范》,采用方形补偿器时, 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取值比0、8,P2=0、8P1; 总压力降为P1+P2=0、36Mpa; 末端压力为0、6-0、

180m3蒸汽蓄热器技术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房使用得180m3蒸汽蓄热器,目得就是为了保证轮胎硫化用汽得压力稳定,从而提高轮胎得硫化质量。 2 主要技术参数 2、1蓄热器设计压力为2、4 MPa 2、2蓄热器最高工作压力为2、4 MPa 2、3蓄热器设计温度为250℃ 2、4蓄热器最高工作温度为222℃ 2、5设备运行重量273吨 2、6容器类别为二类蓄热容器 2、7安全阀门得起跳压力为2、5 MPa 2、8蓄热器正常水为应该在零刻度以上200mm以上 2、9蓄热器得正常热变形小于50mm。 3 180m3蒸汽蓄热器操作规范 3、1蒸汽蓄热器运行前得准备 3、1、1蓄热器在投用前必须通过技术监督局得监检,并通过上海市化学工业压力容器检验站得现场监检,并取得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1、2安全阀必须每年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校验,强计压力表每年校验二次,并刻好红线(2、4MPa) 3、1、3水压试验(密封性试验),试验压力为3、0MPa,并进行捉漏. 3、1、4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掌握蓄热器得工作原理,熟悉蓄热器及管路系统.了解调节与监测系统得功能、原理及使用方法,对各部分进行检查,确认正确无误。 3、2蒸汽蓄热器得上水 在上水前,应检查蓄热器底部得排污阀就是否已关闭,并打开空气阀,然后开始上水。待水位达到蓄热器筒体中心开始以上+200mm,此即为蓄热器得初水位。 3、3蒸汽蓄热器得冷态启动 3、3、1蓄热器完成冷态启动前,自动调节阀V1与V2均不投入(处于关闭状态)。 3、3、2向蓄热器送汽前,先打开蓄热器入口进汽阀,但V1与V2阀前后得阀门及旁通阀均应关闭。 3、3、3缓慢打开进汽阀,向蓄热器内充汽,充汽速度以蓄热器不产生较大得振 动与水击现象为限.当蓄热器内已建立约0、2MPa汽压后,维持15分钟,然后关闭放气阀。此后,蓄热器内压力继续升高,当蓄热器内压力升至2、3MPa,或者所能达得最高压力,冷态启动完成。 3、4在压力升高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各指示仪表就是否正常,并在0、2MPa

蒸汽管道标准

下载文档收藏直埋蒸汽管道保温结构形式的探讨保温技术保温技术<<隐藏 水、暖通、电、空调与其他 !"#$% !&’#%()’($&) 直埋蒸汽管道保温结构形式的探讨 "胡摘要本文通过对直埋蒸汽管道设计、生产、施工等方面调研,针对其保温结构形式的几个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关键词直埋蒸汽管道保温结构形式外滑动钢套钢形式骏响,必要时应适当调整保温结构各层保温材料的厚度,以确保保温结构安全。保温计算中,对土壤、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选取不能草率,这两个系数的选取正确与否,往往影响保温效果和管道运行的安全性。跨度很大,其大土壤的导热系数在 $) ’ , #) ’- . *) / 之间,小与土壤种类、含水量大小、化学成分、埋设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工程设计时应坚持实测当地土壤导热系数或求助当地地“质部门提供资料,认真确定土壤导热系数值。如果只根据无资料可查时取 () ’- . *) /”确定土壤导热系数不是科学的,因为不能确切反映管道所处土壤的实际情况,造成计算结果误差很大。例如南方高水位地区和西部干燥地区的土壤导热系数值相差成倍,那么保温结构计算结果也会差异很大,如果草率计算,会造成管道表面温度过高或过低,破坏管道保护层。所以,应使用当地实测土壤导热系数值来计算。对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能简单地以厂家提供的单体数值为准,而应搞清楚该数值是在何种温度、何种条件、哪一级检测部门测定的,有否导热系数方程式的条件下,然后尽量参照行业标准确定的导热方程式来选取、确定导热系数。例如微孔硅酸钙,笔者见过几个厂家标出的导热系数都不同,这时《应凭据标准硅酸钙绝热制品》 . 2($"++ & (++3 的相关条文 01 选取,送样检测后确定导热系数。 #) # 保温外护层的选取由于蒸汽管道介质温度高,保温结构不可能做成像直埋热““水管道那样三位一体”需要做成脱开式”即工作钢管与保,,温层或外护层脱开。国外基本是采用钢外护层,我国对于蒸汽管道直埋外护层的选择以玻璃钢和钢外护层为多。早期采用玻璃钢做外护层后,由于对玻璃钢制造工艺机理了解不透,采用了简陋方式,同时,玻璃钢外护层标准当时还没有颁布,造成制造的玻璃钢外护层质量低下,运输、安装过程中违规操作,导致外护层出现局部开裂破坏,动摇了采用玻璃钢的信心。目前最多的是仿照国外采用钢外护层,即钢地沟形式,“优势”它的是前二、三年不易发现问题,不过从长远来看,其防腐、电化学、检修等问题还没有较好的解决。从地域来看,南方地区主要矛盾是防水问题,采用钢外护层的居多;沿海地区不仅有防水问题,更关键是防止氯、硫氧化物的腐蚀问题,但钢套外护层防腐解决困难,因此采用按“标准”制造的玻璃钢外护层既能防水更能防腐;西部地区干旱,地下水位低,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土壤热阻值等问题,所以外护层也不宜采用价高的钢外护层。 #) % 保温层材料保温层材料最初从采用岩棉、复合硅酸盐毡与聚氨酯泡沫复合过渡到采用微孔硅酸钙瓦与聚氨酯泡沫复合。但由于硅酸钙瓦之间有缝隙,当管道运行后容易产生裂缝,导致局部热流外泄,从而破坏了有机保温层和保护层,虽然对此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未能解决热流不外泄的问题。当前,硅酸钙、高密度玻璃棉管壳、硅珠复合等一批新的保温层材料正在通过实践检验。结构形式的探讨 #) 4“外滑动钢套钢”“(目前,国内采用的外滑动式钢套钢”结构形式钢地沟)基 () 直埋蒸汽管道技术发展概况由于节能、环保的需求,由于市容规划的要求,地下直埋技术应运而生。高温管道的敷设由传统的架空和地沟敷设到直埋技术的应用是个飞跃,与地沟和架空敷设相比它有许多优点:如占地少、不影响市容景观和城市规划、施工快捷、大量减少建材用量和土建费用、社会环境效益好、工程造价低、维护费用低、节约能源、使用寿命长等。近几年来我国在直埋蒸汽管道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保温结构形式和选用材料之多样化,工程实践规模之大,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国外公司采用的最大管径为 !’$$**,而目前

2021年蒸汽管道计算实例

前言 欧阳光明(2021.03.07) 本设计目的是为一区VOD-40t钢包精练炉提供蒸汽动力。设计参数是由动力一车间和西安向阳喷射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 主要参数:蒸汽管道始端温度250℃,压力1.0MP;蒸汽管道终端温度240℃,压力0.7MP(设定); VOD用户端温度180℃,压力0.5MP; 耗量主泵11.5t/h 辅泵9.0t/h 一、蒸汽管道的布置 本管道依据一区总体平面布置图所描述的地形进行的设计,在布置管道时本设计较周详地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内容: 1、蒸汽管道布置时力求短、直,主干线通过用户密集区,并靠近负荷大的主要用户; 2、蒸汽管线布置时尽量减少了与公路、铁路的交叉。 3、在布置蒸汽管线时尽量利用了自然弯角作为自然补偿。并在自然补偿达不到要求时使用方型补偿器。

4、在蒸汽管道相对位置最低处设置了输水阀。 5、蒸汽管道通过厂房内部时尽量使用厂房柱作为支架布置固定、滑动支座。 6、管道与其它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满足规范要求。 二、蒸汽管道的水力计算 已知:蒸汽管道的管径为Dg200,长度为505m。 蒸汽管道的始端压力为1.0MP,温度为250℃查《动力管道设计手册》第一册热力管道(以下简称《管道设计》)1—3得蒸汽在该状态下的密度ρ1为4.21kg/m3。 假设:蒸汽管道的终端压力为0.7Mp,温度为240℃查《管道设计》表1—3得蒸汽在该状态下的密度ρ2为2.98kg/m3。 (一)管道压力损失: 1、管道的局部阻力当量长度表(一) 2、压力损失

2—1式中Δp—介质沿管道内流动的总阻力之和,Pa; Wp—介质的平均计算流速,m/s;查《管道设计》表5-2取Wp=40m/s ; g—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m/s2; υp—介质的平均比容,m3/kg; λ—摩擦系数,查《动力管道手册》(以下简称《管道》)表4—9得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λ=0.0196 ; d—管道直径,已知d=200mm ; L—管道直径段总长度,已知L=505m ; Σξ—局部阻力系数的总和,由表(一)得Σξ=36; H1、H2—管道起点和终点的标高,m; 1/Vp=ρp—平均密度,kg/m3; 1.15—安全系数。 在蒸汽管道中,静压头(H2-H1)10/Vp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式2—1变为 2—2 在上式中:5·Wp2/gυp=5·Wp2ρp /g表示速度头(动压头) λ103L/d为每根管子摩擦阻力系数。

蒸汽蓄热器技术

1 蒸汽蓄热器的分类及其在蒸汽供热系统中的安装位置 (1) 2 蒸汽蓄热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2.1蒸汽蓄热器的结构 (2) 2.2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 (4) 3 蒸汽蓄热器的适用范围 (5) 4 装用蒸汽蓄热器的基本技术要求 (6) 4.1已知条件 (6) 4.2 热工计算 (6) 5 蓄热器应用举例及效益浅析 (7) 5.1 应用举例1 (7) 5.2 效益浅析 (7) 5.3 工艺改造 (8) 5.4 经济效益 (9) 5.5 应用实例2 (9)

引言 本世纪初,美国人发明了蓄热器。1930年由瑞典的卢兹博士完成蓄热器技术,后来经日本人的研究开发,蓄热器的技术已日趋成熟。蓄热器是一种有效的节能装置,在保证热用户汽压和流量的前提下,平衡汽源、供汽量和波动的汽负荷,使锅炉在一个连续稳定的状态下运行,从而实现最高的热效率,最经济的运行。蓄热器分为变压式和定压式两种,变压式蓄热器又称蒸汽蓄热器。 蒸汽是一种可同时满足多种热用户对供热介质参数的不同要求、适应多种热负荷的不同变化规律的热媒。在现代化工业园区中,它不仅仅可用于采暖用户,更重要的是还要满足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蒸汽参数、不同的用汽规律的生产用户的供热要求。不同热用户的生产热负荷取决于各自的生产工艺、原料、产量和用汽设备的性能参数等。有一些用户的用汽量波动幅度很大,其峰值的出现没有确定的规律,甚至启动和停机都有随机性;有一些用户对用汽参数要求非常严格,参数出限将影响到产品质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有多个生产热用户的复杂蒸汽供热系统中,保证蒸汽流量和用汽参数是一个关系到生产部门和供热行业的经济利益、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的重要问题。 蒸汽供热系统中,可采用以下办法来保证用户的用汽要求: 1.利用锅炉自身的蓄热量产生自蒸发蒸汽以适应高峰负荷; 2.适当调整锅炉燃烧控制装置,改变燃烧工况以适应高峰负荷; 3.加装蒸汽蓄热器。 利用锅壳式锅炉水容量大的特点,借助其蓄热量以应付短时间高峰负荷和借助锅炉自控装置调整以应付较平缓的高峰负荷是可行的,但都要求运行操作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并需要经常关注供汽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综合比较,安装蒸汽蓄热器是最有效、合理的方法。 1 蒸汽蓄热器的分类及其在蒸汽供热系统中的安装位置 蒸汽蓄热器是蓄积蒸汽的压力容器,用于调节和平衡热源供汽与用户用汽之间的矛盾。 蒸汽供热系统中,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将蒸汽蓄热器分为集中蓄热器和局部蓄热器。集中蓄热器安装在热源或热网干线上,用来稳定运行工况下锅筒的压力和供汽压力。对于用户负荷随时间波动较大的热网系统,用蒸汽蓄热器可调节供热系统负荷的波动。一方面,使锅炉始终在最佳工况条件下稳定运行,蒸汽出力和压力保持不变,使其热效率趋近热平衡试验效率;另一方面,相当于增加了热源的容量和提高了调节能力,当部分用户用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