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方法

提取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方法
提取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方法

胜利油田采油区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效果试验研究---王晓宇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环境工程专业

超声萃取法测定土壤中石油烃含量

首先将样品过60 目筛并做风干土样,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15g 样本,将称

取好的样本加入离心管中,加入45ml 萃取剂三氯甲烷,震荡使其混合均匀,静

置16-24 小时后使用超声萃取机(图2-1)对样本进行超声萃取15 分钟,之后

以4000r/min 的转速离心10 分钟,将上清液倒入烘至恒重的烧瓶中,重复进行

萃取实验3 次,将所取得的上清液全部倒入烧瓶中,在温度55℃的条件下进行

旋转蒸发至干。最后在通风橱内任其挥发至质量不再改变,称量抽提物的质量。

石油污染物含量(mg/kg)=抽提物质量(mg)/所取土壤样本质量(g)*1000

(g/kg)

土壤中含油量的测定:重量法

重量法的基本原理:利用某些低沸点的溶剂如氯仿对石油烃类的高溶解性,

首先将石油从土壤中转移至该溶剂内,然后利用该溶剂与石油沸点的差异,通过

蒸发将二者分离开来,最后通过称量得到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质量。

氯仿是本实验的优先选择溶剂,它具有适宜的沸点以及较强的萃取能力,利

用索氏提取器的冷凝回流装置,可以使氯仿不断地循环溶解土壤样本中的石油直

至全部将其溶解。

称取一定质量m1 的干燥土壤,用滤纸卷好并包好后放入索氏提取器的玻璃

管中,在圆底烧瓶中加入80 毫升氯仿,然后将其与索氏提取器相连并进行水浴,

水浴温度选择保持在80 摄氏度左右,利用氯仿的虹吸作用对土壤中的石油污染

物进行提取。当索氏提取器中玻璃管内的萃取液变澄清的时候,停止水浴,取萃

取液进行浓缩,浓缩后放在质量为m2 的称量瓶中进行蒸发,最后测得称量瓶和

石油污染物质量之和为m3,石油污染物的质量即为m3-m2。含油率即为(m3-m2)

/m1*100%。

3.2.2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首先取一克待测样品的土样,将其添加至99ml 带有玻璃珠的无菌水中,震

荡使其混合均匀后,得到稀释度为10-2的土壤稀溶液。

(2)将得到的稀释度为10-2的土壤稀溶液进一步稀释,得到稀释度为10-3、10-4、10-5、10-6、10-7、10-8、10-9的稀溶液。

(3)取稀释度为10-7、10-8、10-9的稀溶液样品,涂在LB 培养基上,在37℃的温度下培养24 小时。

(4)统计菌落数后折算出1g 样本中的微生物数量。培养过程如图3-1 所示。

土壤中石油烃分段测定方法及根际促生菌强化植物修复研究——杨慧娟

1.2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经的分析方法

1.2.1前处理方法

许多环境样品以多相非均一态的形式存在,从环境中采集到的样品几乎都不能未经处理直接分析测定,所以环境样品的前处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与精确度。常用的样品提取方法有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加速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等。

(1)索氏提取法

索氏提取法:适用于从土壤中提取不易挥发及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利用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萃取,既节约溶剂、萃取效率又高的一种提取方法[38]。为了增加固液接触的面积。萃取前要先将固体物质研碎,然后将固体物质放在滤纸管内,折叠好置于索提管中,提取器的下端与盛有溶剂的圆底郝形瓶相连,上端接回流冷凝管。将前形瓶放在水浴锅内,加热使溶剂蒸发,蒸气通过索提管的支管上升,遇到冷凝管后被冷凝,回滴入提取器中,溶剂和固体接触进行萃取。当溶剂面超过虹吸管的最高处时,含有萃取物的溶液被虹吸回游形瓶,因而萃取出一部分物质,如此反复,使固体物质中的有机物不断为纯的溶剂所萃取出来、将萃取出的物质富集在郝形瓶中。索氏萃取法中要选择对分析物选择性好,沸点低,便于纯化和,浓缩,毒性低的溶剂。

(2)超声波提取

超声波提取法是提取方法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它具有简便、价廉、快速、一次可同时提取多个样品等优点,但是它的提取效率受超声波的强度、频率、提取时间、反应器形式、溶解气体、溶液的温度、表面张力、粘度、提取前样品的浸泡时间等很多因素影响。

(3)加速溶剂提取(ASE)

ASE是在近来的研究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在提高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用有机溶剂萃取的自动化方法[39]。加速溶剂提取法提取速度快,溶剂消耗量少,操作步骤简化,分析过程带来的损失少,选择性好。

(4)微波萃取

微波萃取是将样品及有机溶剂放在密闭容器中用微波加热,从样品基体中提取待测有机物组分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固体样品,由于在密闭器中,被提取样品与溶剂直接接触,只要容器能承受得了压力,就可以在高压下将温度升得很高,增大待提取物的溶解度,提高提取率。该方法的优点是溶剂的用量少,结果重现性好。

(5)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在超临界状态下温度或压力发生轻微改变就会导致流体密度的较大变化,使流体夹带的物料增大或减小这一特性,利用处于超临界状态的流体如C02等作为溶剂流动相对样品中待测组分萃取从而达到提取或分离目的的一种方法。它可同时完成萃取和分离,具有简单快速、选择性好、分离效率高、可实现操作自动化、无须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C02、NH3、乙燃、乙院、丙稀、丙烧和水等。

前处理方法包括提取方法和净化方法两部分。

净化方法多采用固相萃取,其中以硅胶[4142]、弗罗里桂土[43]、氧化使用最多。国内外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石油族组份分离方法:用经典的柱色谱分离法将原油和岩石抽提物分离为饱和烃、芳烃、非经和浙青质。我国颁布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岩石可溶有机物和原油族组分柱层析分析方法》为上部氧化销下部桂胶填充柱[45]。

1.2.2测定方法

研究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关键是建立准确、快速、简便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国外非常重

视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美国环保局针对土壤中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建立了6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土壤中石油类及其相关物质的环境质量监测标准,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具体研宄工作中根据研究要求与实验条件等选择了不同的分析方法。针对石油烃类污染物,目前常采用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进行检测。(1)重量法重量法不受油品限制,不需要特殊仪器,且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比较理想,适合测定高浓度土壤,但损失了沸点低于提取剂的石油组分,不能对石油经的不同组分进行分别测定[47]。(2)红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对红外光(波长为700-2500 run)的吸收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红外法测定土壤中的总烃,红外吸收光谱最重要和最广泛的应用是对有机物的定性和结构分析[48]。(3)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GC)是利用分离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从色谱柱流出的时间不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方法。气相色谱法图谱包含保留时间和峰强度两方面信息。气相色谱法依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依据色谱峰高或峰面积定量。气相色谱法有高的灵敏度和高效的分离能力,可以有效的对化合物定性和定量(4)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现代分析化学中重要且常用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用HPLC检测的样品要能制成溶液,不需要气化,因此,原则上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有机物一般都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分析。现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己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5)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有机物定量分析,对未知物质定性分析有些一定难度。质谱法适用于对未知物质定性分析,但很难将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分离。目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把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二者结合起来了,气相色谱仪作为质谱仪的进样和分离系统,质谱仪作为气象色谱仪的检测器,两者各自发挥自己的优点,对于许多无法单独用色谱仪和质谱仪解决的分析问题,GC-MS可发挥作用,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分析手段[55_56]。具有如下优点:①将待测样品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后导入质谱检测,省去了样品制备、转移的繁琐过程,满足了质谱分析对样品单一性的要求,避免了样品受污染,能有效控制质谱进样量,减少了过量检测物质对质谱仪器的污染,大大的提高了对混合物的分离、定性、定量分析效率。②质谱法有多种电离方式,可有效电离各种样品分子,质量分析器可以分离所有离子然后检测,适用性范围广。质谱有多种质量分析技术和扫描方式,可以用选择离子模式只检测目标化合物的特征离子,能排除基质和杂质峰的干扰,极大的提高检测灵敏度。

石油化工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演示教学

石油化工污染土壤的 修复技术

石油化工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更新时间:09-8-27 12:51 内容提供: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而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所以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 石油主要是有烃类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化合物,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质、树脂类等。还含有少量的O、N、S等元素,其中的芳香类物质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大,尤其是双环及三环以上的多环芳烃毒性更大。陆地采油大量的生产设施如油井、集输站、转输站和联合站等,原油会被直接或间接的倾泻于这些设施附近的地面;石化产品的开采和运输也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随后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化作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部分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都发生吸附/解吸作用,从而影响着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生物降解和光降解。 油气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周边土壤、河流甚至地下水,同时石油、天然气本身就含有对人和动物有害的物质,一旦发生井喷或泄漏,将对生活在油气田附近的人和动物构成致命威胁(如重庆开县发生的井喷,造成将近400人死亡,大面积土壤被污染)。石油管道的泄漏也会严重破坏生态,据一位美国环保人士估算,如果阿拉斯加陆地石油管道发生泄漏,至少会形成半英里宽、30英里长的污染带,由于石油会迅速渗透到土壤中,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从而改变土壤成分,改变

地表生态,遭受污染的地区可能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内都会寸草不生。许多研究表明,一些石油烃类进入动物体内后,对哺乳类动物及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土壤的严重污染会导致石油烃的某些成分在粮食中积累,影响粮食的品质,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石油化工总体上来说,可分为炼油工艺、乙烯工艺及化纤工艺三部分。 炼油工艺是龙头,以石油炼制为主题,生产燃油及化工原料。主要包括常减压蒸馏、渣油加氢脱硫、蜡油加氢裂化、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气体分馏、连续重整—芳烃联合、制氢、PSA、MTBE、丁烯-1、延迟焦化等装置。 乙烯工艺为中间原料生产链,生产各类石化原料及产品。主要包括乙烯裂解、汽油加气、芳烃抽提、丁二烯、环氧乙烷、乙二醇、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丙烯酸及脂、丁辛醇、聚丙烯、苯酚丙酮、双酚A、苯乙烯、丙烯腈、丁苯橡胶、顺丁橡胶、ABS树脂等装置。 化纤工艺主要以石油化工原料为主来生产化纤产品。主要包括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聚酯、环已烷、醇酮、己二酸、尼龙66等装置。 以上石油化学工业的污染物除常规的COD、BOD5、SS外,还有其本身的特征污染物,包括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氢化物、苯、NH3-N等。乙烯、丙烯、环氧乙烷、甲醛、苯、甲苯、丙烯腈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 石油及其产品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石油污染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出现了很多的石油污染治理技术和方法,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治理措施、政策。 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土壤修复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及任务,并启动了全国土壤污染普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强调:做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石油就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为“工业的血液”。近些年来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随之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潜伏期厂,涉及面广,有研究者将其比喻为“化学定时炸弹”,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石油主要就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化合物,其组成复杂,含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物质(如卤代烃、苯系物、苯胺类、菲、苯并[a]芘等)。土壤作为人类、动植物与微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基础,就是自然界物质与能量参与转化、迁移与积累等循环过程的重要场所,土壤安全事关人类食品安全。石油一旦进人土壤,将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根据已公布的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显示,我国土壤总超标率高达16、1%。其中,有机类污染物,尤其就是石油污染物已成为导致土壤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在我国,勘探与开发的油气田有4 0 0多个,覆盖面积达3、2 X 105 km2,其中约4、8 X 106 hm2 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我国部分油田周边石油污染状况,其周边土壤中的总石油烃( TPH ) 质量分数已经远远超过临界值500 mg/kg,对人居安全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此可见,石油污染土壤形势严峻,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土壤石油污染:就是指原油与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进入到土壤环境,其数量与速度超多土壤自净作用的速度,打破了它在土壤环境中的自然动态平衡,使其累积过程占据优势,导致土壤环境正常功能的失调与土壤质量的下降,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石油进入土壤的途径: ?石油的泄露与溢油:陆地采油大量的生产设施如油井、集输站、转输站与联合站等,原油 会被直接或间接的倾泻与这些设施附件的地面;产品的开采与运输业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中;另外发生井喷或泄露,也会污染周围土壤环境。 ?含油固、液体废气无的随意处置:油气的开采与运输过程会产生大量含油、天然气的开 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她的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周边土壤、河流甚至地下水。 ?含油污水的灌溉与农用药剂的使用:一些工业企业产生的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 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会污染水体,该水体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导致土壤污染,另外某些农用药剂也会污染土壤。 ?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的有机物污染,另外大气沉降也 会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石油污染现状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土壤石油污染现状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首先对土壤石油污染现状及危害做了扼要的叙述,对土壤石油污染治理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进行了评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并且在开采、运输、贮藏、加工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管理不当,导致石油排放到农田、地下水、海洋,使环境遭受污染,直接危害人类生产与生活。据资料统计,目前每年有800多万吨石油进入世界环境,污染土壤、地下水、河流和海洋,其中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通透性,损害植物根部,阻碍根的呼吸与吸收,最终导致植物死亡。其次,被污染到土壤的石油芳香烃类物质对人及动物的毒性较大,其中的苯、甲苯、二甲苯、酚类等物质,如果经较长时间较大浓度接触,会引起恶心、头疼、眩晕等症状[1]。此外,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强烈的三致作用,能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逐渐富集,它在土壤中的富集更具危害。鉴于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治理土壤石油污染势在必行,已引起许多国家高度重视,不断采取措施,治理石油污染。 1.土壤石油污染现状及危害 1.1 土壤石油污染现状 石油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石油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及石油产品的广泛使用,使石油污染成为世界性公害之一。当今世界石油总产量每年约22×108t。其中17.5×108t是由陆地油田生产的。仅石油污染一项每年全世界就有8×106t进入环境。美国环 保署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10万个地下油罐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生产条件、环保技术等方面相对落后,石油污染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土壤的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石油污染占相当比例。我国自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1×108t大关而成为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以来,勘探开发的油气田和油气藏己有400多个,年产石油污染土壤近1×105t,累计堆放量近5×105t。以油田为例,每口油井污染土地面积为200~500m2,全国共有油井2×105t 口,由此造成的土壤污染可达8×107m2,这一数字每年还在增长中。1998年,全国石油、炼化企业生产含油固体废物量达4.29×106t,利用率低于50%,由此造成土壤污染可达3.3×106hm2,我国每年有6×105t石油经跑、冒、滴、漏等途径进入环境,造成土壤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因使用污水灌溉而导致土壤污染面积达9.3×103hm2,全国类似农田有1×105 hm2。在北方产油地区原油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在辽河油田的重污染区,土壤原油含量达到1×104mg/kg,是临界值(200mg/kg)20的倍。研究结果显示,当土壤原油含量为3100mg/kg时,玉米减产10%,若原油含量达到500mg/kg,则苯并芘在玉米中的残留量超 标,玉米不能食用[2]。 综上所述,石油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因此,石油污染治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土壤石油污染的主要危害 1.2.1破坏土壤 石油物质进入土壤后,会引起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如堵塞了土壤的孔隙结构,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的透水性降低;其富含的反应基能够与土壤中的无机氮、磷结合并限制硝化作用和脱磷酸作用,从而使土壤的有效磷、氮含量减少,导致土壤有机质的碳氮比(C / N)

石油烃的降解研究进展

石油烃的降解研究进展 郭斌 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烃类污染物质的存在,主要包括烃类、烯烃类、环烷烃类以及芳香烃类。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难以使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完全地降解,而光催化、光化学以及微生物等方法不但可以使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质完全降解,而且还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以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本文主要从光催化降解、光化学降解以及微生物降解这三个方面去研究石油烃的降解进展。 关键词:光催化;光化学;微生物;降解;石油烃 The degradation of oil hydrocarbon research progress Guo bin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bstract: soil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existence of pollutants, mainly including the hydrocarbons, olefins kind, cycloparafin hydrocarbon kind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are hard to soi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ollutants completely degradation, and light catalysis, photochemical and microorganism method not only can make a soi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ollutants completely degradation, and there are efficient, economy, no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application range, etc.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and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progress. Key words:photochemical catalysis;photochemistry;microorganism;degradation;Petroleum hydrocarbon 前言 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石油的开采、炼制和运输量逐年增加,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石油流入土壤中,日常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造成石油烃类物质的污染。石油烃类物质大多具有毒性,有长期毒性,甚至致癌,并且这些石油烃类物质难以降解。它们如果长时间积累在土壤中,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一般的传统降解方法不能有

石油污染土壤现状与治理技术研究

石油污染土壤现状与治理技术研究 【摘要】对石油污染土壤现状及危害的叙述,对石油污染土壤治理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进行了评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石油污染;治理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并且在开采、运输、贮藏、加工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管理不当,导致石油排放到农田、地下水、海洋,使环境遭受污染,直接危害人类生产与生活。据资料统计,目前每年有800多万吨石油进入世界环境,污染土壤、地下水、河流和海洋,其中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通透性,损害植物根部,阻碍根的呼吸与吸收,最终导致植物死亡。其次,被污染到土壤的石油芳香烃类物质对人及动物的毒性较大,其中的苯、甲苯、二甲苯、酚类等物质,如果经较长时间较大浓度接触,会引起恶心、头疼、眩晕等症状。此外,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强烈的三致作用,能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逐渐富集,它在土壤中的富集更具危害。鉴于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治理土壤石油污染势在必行,已引起许多国家高度重视,不断采取措施,治理石油污染。 1.土壤石油污染现状及危害 1.1 土壤石油污染现状 石油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石油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及石油产品的广泛使用,使石油污染成为世界性公害之一。当今世界石油总产量每年约22×108t。其中17.5×108t是由陆地油田生产的。仅石油污染一项每年全世界就有8×106t进入环境。美国环保署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10万个地下油罐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生产条件、环保技术等方面相对落后,石油污染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土壤的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石油污染占相当比例。我国自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1×108t大关而成为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以来,勘探开发的油气田和油气藏己有400多个,年产石油污染土壤近1×105t,累计堆放量近5×105t。以油田为例,每口油井污染土地面积为200~500m2,全国共有油井2×105t口,由此造成的土壤污染可达8×107m2,这一数字每年还在增长中。1998年,全国石油、炼化企业生产含油固体废物量达4.29×106t,利用率低于50%,由此造成土壤污染可达3.3×106hm2,我国每年有6×105t石油经跑、冒、滴、漏等途径进入环境,造成土壤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因使用污水灌溉而导致土壤污染面积达9.3×103hm2,全国类似农田有1×105 hm2。在北方产油地区原油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在油田的重污染区,土壤原油含量达到1×104mg/kg,是临界值(200mg/kg)20的倍。研究结果显示,当土壤原油含量为3100mg/kg时,玉米减产10%,若原油含量达到500mg/kg,则苯并芘在玉米中的残留量超标,玉米不能食用。 综上所述,石油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因此,石油污染治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土壤石油污染的主要危害 1.2.1破坏土壤

土壤石油污染概述

博士□基地班硕士□ 硕博连读研究生□兽医硕士专业学位□ 学术型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封面 (课程名称:土壤污染与防治) 学位课□选修课□√ 研究生年级、姓名孙富强 研究生学号 2012051516 所在学院(系、部)资源环境 专业学科环境工程 任课教师姓名曲东(教授) 考试日期 考试成绩

评卷教师签字处 土壤石油污染现状概论 孙富强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摘要:随着石油资源的深化利用,石油污染加剧,其利用过程中大面积的土壤一般都受到严重的污染。文章主要介绍了石油污染的来源、类型、污染特征,为研究土壤污染治理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石油土壤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推动了石油开采事业的发展。然而由于技术与管理的缺陷,大量的原油直接或间接流入土壤,从而将土壤污染,以致于石油灌满一定深度土壤的空隙,影响土壤的通透性,破坏原油的土壤水、气和固的三相结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也影响土壤中植物根系的呼吸及水分养料的吸收,甚至使植物根系腐烂坏死,严重危害植物的生长。且土壤中的石油随土壤中水的运行而运行,不断地扩散到它处或深处。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生产的自然资源,人们在石油开采和提炼过程中,导致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其一方面是主要能源物质的损失,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人们对土壤的利用面和利用效率。 石油是现代社会的最主要能源之一,被称作“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同样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石油工业的发展。全世界大规模开采石油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1900年全世界消费量约2000万吨,100年来这一数量已增长百余倍,现在,产油的国家和地区己有150多个,发现的油气田已有4万多个,目前世界石油年产总量达22亿吨,其中17.5亿吨是由陆地油田生产的。我国目前已在25个省和自治区中找到了400多个油气田或油气藏,自1978年以来我国石油年产量突破一亿吨大关从而成为世界十大产油国,现在年产石油近1.83亿吨。 石油是由上千种化学特性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体,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约占97-99%;非烃类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通常只占石油成分的1-2%[1]。石油污染泛指原油和石油初加工产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润滑油等)及各类油的分解产物所引起的污染。石油污染主要是在勘探、开采、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引起的,在石油利用过程中大面积的土壤一般都受到严重的污染,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多集中在20 cm左右的表层[2 - 3 ]。 1 土壤石油污染来源 目前,我国油田区土壤污染面积约有4.8×1010m2,占油田开采区面积的20-30%。有的油田区长期积存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为主的石油固体废物,堆放量超过300万t,成为油田区污染的主要来源[4]。石油的开采、冶炼、使用和运输过程的污染和遗漏事故以及含油废水的排放、污水灌溉,各种石油制品的挥发、不完全燃烧物飘落等引起一系列土壤石油污染问题。 1.1开采过程产生的落地原油污染 据报道,我国石油企业每年产生落地原油约为700万吨,各油田每作业一次遗留于井场的落地原油有几十到几百公斤。一些油井口周围5mx5m范围为高污染区,地面呈黑色;50mx30m范围为严重污染区,有原油、油泥散落[5-6]。 1.2含油矿渣、污泥、垃圾的堆置

土壤中石油污染-苏文杰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技能培训(3) 题目: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脱附过程的研究 二级学院(直属学部):理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08化学Y2 学生姓名:苏文杰学号:08124711 2011 年12 月

[摘要]了解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来源及危害。采用批实验法考察了土壤- 有机溶剂体系中高浓度石油污染物的脱附行为, 包括脱附动力学、脱附等温线和平衡参数。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脱附过程是一个快速反应过程, 在5 min 内大约80%的污染物得到脱附, 30min 达到平衡, 脱附平衡过程符合Freundlich 模型, 烷烃类有机溶剂的脱附效果更佳. [关键词]有机溶剂,石油,土壤污染,脱附过程

目录 1 前言 (1) 2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石油类污染物产生方式 (3) 2.2石油类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危害 (3) 3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存在状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脱附动力学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 ..................................... 错误!未定义书签。4实验部分 .. (3) 4.1实验方法 (3) 4.1.1脱附动力学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等温脱附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计算方法 (3) 4.3结果与分析 (3) 4.3.1脱附平衡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等温脱附模型和平衡参数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SSR 对等温脱附线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5结论 (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石油污染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的影响

生命科学系 学年论文 题目:石油污染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的影响 姓名:刘真真 专业:生物技术 年级:2011级 学号:1114120222 指导教师:王彦美 导师职称:讲师 2013 年6 月20 号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3)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黄河三角洲状况概述. (8) 2.土壤污染物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12) 2.2石油污染物的存在状态 (13) 3.黄河三角洲土壤性状及背景值 (20) 4.石油污染对黄河三角洲土壤性状的影响 (24) 4.1重金属污染 (20) 4.2土壤含水量 (21) 4.3土壤有机质 (22) 5.小结 (24) 参考文献 (25) 谢辞 (26)

本论文针对石油污染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的影响,通过分析石油污染物的状况、存在状态以及对黄河三角洲土壤含水量有机质的分析,石油开发对周围土壤的理化性状产生较大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表层高于底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石油是一种含碳的有机物,石油同时也会导致土壤板结。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土壤,影响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oil pollution on Soil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the stat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oil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ater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analysis of oil pollutants, status, affect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oil exploitation on the surrounding soil.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 in soil.The surface is higher than the bottom of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surface soil is higher than the underlying soil. Oil is a kind of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n, oil will also leads to soil compaction. Key words:The Yellow River delta, Oil pollution, Soil, The influence

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成员:王逸夫、袁康庄、汤明亮、张书浩 一、绪论 石油地质组成复杂,主要包括饱和与不饱和烃、芳烃类化合物、沥青质、树脂类等。 石油的开采、冶炼、使用和运输过程的污染和遗漏事故,以及含油废水的排放、污水灌溉、各种石油制品的挥发、不完全燃烧物飘落等引起一系列石油污染问题。石油烃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体,没有明显的总体特征,主要由烃类组成,目前对环境污染构成威胁的主要分为(1)烷烃,可分为直链烃、支链烃和环烃;(2)芳烃、多环芳烃。 石油烃中不同的馏分会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不同影响。 当石油类污染发生时,污染物往往不是单一组分,而是多种污染物共存的复合污染,各组份间往往会发生各种相互作用,并对水体的迁移转化过程产生影响,如不同组分在含水层介质的吸附上,往往会发生竞争吸附,从而改变部分组分的迁移性和生物降解特性。以往对于复合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环芳烃类(芘、萘、菲),以及苯系物(BTEX)的复合污染等,组分之间从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作用机制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对组分种类、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差别较大的芳香烃和氯代烷烃复合污染所开展的研究则较少,此类复合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机制和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机理尚不明确,诸如地下水中多组分竞争吸附规律、含水层介质中有机质对污染物吸附作用机理、污染场地包气带、含水层微生物多样性等。 由于资料匮乏,以及关于石油烃类污染物在水体中效应的研究不够完善,并且石油类污染物一般相对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地下水、废水、以及水体沉积物中。故本文主要对这三种环境中的石油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进行论述和总结。 二、浅层地下水中石油烃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 1.迁移转化方式 当芳香烃、氯代烷烃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系统后,所发生的迁移转化作用主要包括对流弥散、吸附、降解、挥发等几个过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作用除受自身特性 影响外,同时受污染场地的地下水环境因素、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要素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关于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吸附作用 和生物降解作用两方面。 弥散迁移,又称水动力弥散,研究单个流体粒子的运动速度偏离于平均渗流速度的效应。当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存在浓度梯度时,污染物粒子将受到扩散作用的影 响,但与对流作用相比,扩散项通常非常小,只有当流速极低时,扩散作用影响才 会显现。 吸附作用:孔隙介质中含有溶解某种物质的地下水时,该溶质会受到静电或化学力的作用离开溶剂,并被固定于空隙介质固体基质的表面或内部,这个过程称为 吸附作用。固体对溶质的亲和吸附作用主要分为三种基本作用力,通过静电引力和 范德华力引起的吸附作用叫物理吸附;通过固体表面和溶质之间化学键力引起的吸 附称为化学吸附,而介质对污染物的吸附往往是多种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机物 在土壤上的吸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被矿物质吸附,另一部分被有机质吸附。 由于土壤中矿物质颗粒通常具有极性,在水溶液中发生偶极作用,使水分子在极性 作用下同有机污染物发生竞争吸附,占据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位,非极性的有机物 则较难与矿物质结合,因此有机质对污染物的吸附起到了更加主要的作用。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总3页)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为“工业的血液”。近些年来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随之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潜伏期厂,涉及面广,有研究者将其比喻为“化学定时炸弹”,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石油主要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化合物,其组成复杂,含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物质(如卤代烃、苯系物、苯胺类、菲、苯并[a]芘等)。土壤作为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基础,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参与转化、迁移和积累等循环过程的重要场所,土壤安全事关人类食品安全。石油一旦进人土壤,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根据已公布的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显示,我国土壤总超标率高达16.1%。其中,有机类污染物,尤其是石油污染物已成为导致土壤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在我国,勘探和开发的油气田有4 0 0多个,覆盖面积达 3. 2 X 105 km2,其中约4. 8 X 106 hm2 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我国部分油田周边石油污染状况,其周边土壤中的总石油烃( TPH ) 质量分数已经远远超过临界值500 mg/kg,对人居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此可见,石油污染土壤形势严峻,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土壤石油污染:是指原油和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进入到土壤环境,其数量和速度超多土壤自净作用的速度,打破了它在土壤环境中的自然动态平衡,使其累积过程占据优势,导致土壤环境正常功能的失调和土壤质量的下降,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石油进入土壤的途径: ?石油的泄露和溢油:陆地采油大量的生产设施如油井、集输站、转输站和联合站等,原油会 被直接或间接的倾泻与这些设施附件的地面;产品的开采和运输业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中;另外发生井喷或泄露,也会污染周围土壤环境。 ?含油固、液体废气无的随意处置:油气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会产生大量含油、天然气的开采过 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的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周边土壤、河流甚至地下水。 ?含油污水的灌溉和农用药剂的使用:一些工业企业产生的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直 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会污染水体,该水体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导致土壤污染,另外某些农用药剂也会污染土壤。 ?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的有机物污染,另外大气沉降也会导 致土壤污染。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石油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方法: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模拟

2、土壤污染模拟 土壤是一个多相的疏松的多孔介质,固相中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胶体。石油是一种天然的粘油状液体,主要成分为烃类化合物(占80%一90%)。烃类化合物是非极性有机物,其偶极矩<1,介电常数<3,在土壤中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地表的石油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入渗,也可能随地面水或雨水沿着土壤毛细管孔隙向下渗透污染土壤,甚至进一步向下淋滤污染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质在土壤入渗过程中,由于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的胶体,使得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不断地被吸附。吸附能力与土壤的质地、石油的性质有密切联系。通常,石油烃类在土壤介质吸附程度以分配系数Kd来表示。 式中:Cs为平衡时固相中的浓度(mg/kg);Ce为平衡时液相中的浓度(mg/l)根据土壤中溶质运移模型和石油类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考虑吸附作用而忽略石油的挥发,建立石油类污染物质在土壤中迁移转化二维综合模型。它包括水运动方程和石油运动方程。 土壤中水运动方程: 土壤中石油类运动方程: 式中:C(h)为比水容量(cm-1);K x、K z分别为横向纵向水力传导系数(cm/d);Dxx、Dzz分别为横向纵向弥散系数(cm2/d);Rd为滞留因子;c为液相中石油的浓度(mg/l);qx、qz分别为x和z方向的达西流速(cm/d);θ为含水量(%);λ为降解系数(d-1);h为土壤中压力水头(cm)。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根据监测的结果和落地油的分布特征,预测石油类在土壤中迁移过程及石油是否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选择预测范围为:长80m,深6m剖面区域。并对部分问题可进行简化处理,作一些基本假设。假设土壤水最初不含石油,即未受到污染,但土壤中存在一定的本底值,经取样测定取平均值为40.3mg/kg。在土壤的预测范围内,土壤被认为是均质的。 对水运动方程上边界确定为Cauchy边界,下边界为Neumann边界。

土壤石油污染

基于土壤石油污染目前状况和治理技术探 究进展-生命环境论文 logo设计 分享到:本站编辑:admin 日期:2010-05-09 19:57 点击:次 摘要摘要:本文首先对土壤石油污染目前状况及危害做了扼要的叙述,对土壤石油污染治理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进行了评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并对该技术的远景及存在的新题目进行了阐述。 摘要:石油污染;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随着产业的发展,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并且在开采、运输、贮躲、加工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治理不当,导致石油排放到农田、地下水、海洋,使环境遭受污染,直接危害人类生产和生活。据资料统计,目前每年有800多万吨石油进进世界环境,污染土壤、地下水、河流和海洋,其中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通透性,损害植物根部,阻碍根的呼吸和吸收,终极导致植物死亡。其次,被污染到土壤的石油芳香烃类物质对人及动物的毒性较大,其中的苯、甲苯、二甲苯、酚类等物质,假如经较长时间较大浓度接触,会引起恶心、头疼、眩晕等症状[1。此外,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强烈的三致功能,能通过食品链在动植物体内逐渐富集,它在土壤中的富集更具危害。鉴于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治理土壤石油污染势在必行,已引起很多国家高度重视,不断采取办法,治理石油污染。 1.土壤石油污染目前状况及危害 1.1 土壤石油污染目前状况

石油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石油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及石油产品的广泛使用,使石油污染成为世界性公害之一。当今世界石油总产量每年约22×108t。其中17.5×108t是由陆地油田生产的。仅石油污染一项每年全世界就有8×106t进进环境。美国环保署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10万个地下油罐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生产条件、环保技术等方面相对落后,石油污染新题目相当突出,尤其是土壤的石油污染新题目日益严重。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石油污染占相当比例。我国自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1×108t大关而成为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以来,勘探开发的油气田和油气躲己有400多个,年产石油污染土壤近1×105t,累计堆放量近5×105t。以油田为例,每口油井污染土地面积为200~500m2,全国共有油井2×105t口,由此造成的土壤污染可达8×107m2,这一数字每年还在增长中。1998年,全国石油、炼化企业生产含油固体废物量达4.29×106t,利用率低于50%,由此造成土壤污染可达3.3×106hm2,我国每年有6×105t石油经跑、冒、滴、漏等途径进进环境,造成土壤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因使用污水浇灌而导致土壤污染面积达9.3×103hm2,全国类似农田有1×105 hm2。在北方产油地区原油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在辽河油田的重污染区,土壤原油含量达到1×104mg/kg,是临界值 (200mg/kg)20的倍。探究结果显示,当土壤原油含量为3100mg/kg时,玉米减产10%,若原油含量达到500mg/kg,则苯并芘在玉米中的残留量超标,玉米不能食用[2。

石油化工污染土壤

石油化工污染土壤 石油主要是有烃类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化合物,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质、树脂类等。还含有少量的o、n、s等元素,其中的芳香类物质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大,尤其是双环及三环以上的多环芳烃毒性更大。 对污染土壤的影响:陆地采油大量的生产设施如油井、集输站、转输站和联合站等,原油会被直接或间接的倾泻于这些设施附近的地面;石化产品的开采和运输也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随后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化作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部分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都发生吸附/解吸作用,从而影响着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生物降解和光降解。油气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周边土壤、河流甚至地下水,同时石油、天然气本身就含有对人和动物有害的物质,一旦发生井喷或泄漏,将对生活在油气田附近的人和动物构成致命威胁(如重庆开县发生的井喷,造成将近400人死亡,大面积土壤被污染)。 石油管道的泄漏也会严重破坏生态,据一位美国环保人士估算,如果阿拉斯加陆地石油管道发生泄漏,至少会形成半英里宽、30英里长的污染带,由于石油会迅速渗透到土壤中,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从而改变土壤成分,改变地表生态,遭受污染的地区可能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内都会寸草不生。许多研究表明,一些石油烃类进入动物体内后,对哺乳类动物及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土壤的严重污染会导致石油烃的某些成分在粮食中积累,影响粮食的品质,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修复技术 其中治理石油化工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最主要的有:一是微生物修复技术,按修复的地点又可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二是植物修复法。 微生物修复技术:包括生物注气法、生物通气法、土地耕作法

石油烃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环境工程091 郭靖0908010107 石油烃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石油烃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其毒性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顺序逐渐增加。其中有2000多种毒性大且疑有“三致”效应的有机物质,如苯系化合物、多环芳烃中菲、葱、花及酚类等。石油进入水体环境后,会对动物、水生生物和人类等产生严重危害。土壤遭受石油污染后,石油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土壤质量。此外,进入土壤的石油污染物还会随着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引起江河湖泊污染;通过土壤淋溶、渗滤作用进入土体深层和地下水,引起地下水污染。 工业革命以来,石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大量的石油开采、加工、运输和使用等活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石油烃污染场地.这类污染场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 而在我国油气田地区,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河北保定某石油污染场地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检出率超过40%,其中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和甲苯检出率到达100%。石油及其石油化工造成的场地污染已逐渐凸现,并逐渐成为继农药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污染场地。随着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对人体健康和饮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开展石油类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将有利于充分了解水体与土壤污染状况、污染物迁移转化途径和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的危害,提高人们风险意识和饮用水安全性。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基本包括4个步骤:数据收集和分析、毒性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 1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与分析,即进行场地信息调查和分析。识别可能的研究区域的范围,初步判定直接或潜在污染源和途径。这一阶段收集资料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的历史变迁资料,工业生产历史和现状、产业结构布局资料;与场地有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污染源和场地污染历史等方面的资料;过去场地废物的产生与处理过程、与场地有关的有害物质、有害物质的潜在来源、扩散途径和受影响的介质等资料;流行病学与毒理学的统计数据;污染区或附近居民进行调查,获取当地居民的人群分布、人群结构、人群生活方式等信息。 2 毒性评价 毒性评价指分析受试物引起暴露人群不良健康反应的各种证据,估计暴露强度与不良反应增加的可能性和不良健康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毒性评价包含危害鉴别和剂量—反应评估二个部分。 2.1危害鉴别 危害鉴别是判定某种污染物是否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如果判定某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并进一步确定其危害后果,如是否具有致癌性或者非致癌性等。 2.2剂量—反应评估 剂量—反应评估是在认定待评价的物质具有毒性的基础上,依据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毒理学的研究结果,阐明不同剂量水平的待评价物质与接触群体中出现的最为敏感的关键的有害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毒理学中将剂量—反应评估分为两类:(1)暴露某一化学物的剂量与个体呈现某种生物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又称剂量—效应关系;(2)某一化学物的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反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用%或者比值表示,如死亡率、肿瘤发生率等。在健康风险评价中,通常有以下两种剂量-反应评估方法:无阈效应(如癌)情况下,由于人体在实际环境中的暴露水平通常很低,而动物实验学或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剂量相对比较高,因此剂量-反应评估通常采用低剂量外推方法。 有阈效应(如非致癌)情况下,通常通过未观察到的有害作用水平和不确定系数来推导出

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最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 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最新 版) 摘要:文章介绍了石油及其相关产业对土壤、河流、湖泊和海洋造成的污染及其相关机理,提出了当今比较常用和有发展前景的一些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一些可以作为石油替代品的新能源。 关键词:石油污染;修复;新能源 0引言 100多年前,人类进入石油时代。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全世界都加快了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随着石油的开采、冶炼、使用和运输,石油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石油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石油化工产品)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污染物,容易造成大气、地下水、海洋的污染;

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储运过程中容易对野外环境、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在整个石油供应链中,原材料和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资源利用率不高。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故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客户要求石油石化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品与服务,员工要求工作对生命安全、健康与环境不造成损害,媒体与公众对企业绿色化经营越来越多地关注、期望与监督[2]。 1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石油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土壤、地下水、江河湖泊、海洋污染等。 1.1石油污染对土壤的危害及处理方法[3]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在勘探、开采、运输以及存储过程中引起的,如石油运输、加工过程中的偶然事件、不合理的储油罐以及地下油罐的泄漏等。油田周围大面积的土壤一般都会受到严重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