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与人文精神

湖湘文化与人文精神
湖湘文化与人文精神

湖湘文化与人文精神

有人说,湖南人会打仗、会读书、会养猪。又有人说,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不怕死。湖南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性格和人文精神,为什么会富有这样的性格和人文精神?湖湘文化一直是湘人的骄傲。那么,到底什么是湖湘文化,其源流与发展情况如何,它的精髓是什么,湖湘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呢?

1、什么是文化,有没有湖湘文化,什么湖湘文化。

“文化”是一个经常听到或见到的语词。从小我们就听到像“学文化”、“这个人有文化”、“文盲”等说法。这些场合使用的“文化”,其实是“文字”、“知识”的同义词,与我们要谈到的“文化”基本上是两回事。如果让我们来对“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说清楚“文化”一词的基本概念空间是什么,估计大部分人都是模糊的,其原因就在于“文化”的概念本身就是相当模糊的。

在古代中,“文化”一词,主要是“文治”和“教化”的总称,也就是“文”与“化”某些义项的复合义。较早见到“文”与“化”联系在一起的古籍是《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是指“文明”,“化”是指“教化”。意思是通过文明以教化天下,已经有了相当浓厚的文化意味了。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意义不断发展。文化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凡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以及财产、制度、语言、教育等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衣、食、住、行、婚嫁、丧葬等一切社会的生活、行为、思维、风俗、语言方式、和情感模式、等级观念、角色地位、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概括起来,文化就是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精神、物质、社会文明的总和。

到底有没有湖湘文化呢?学术界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湖湘文化只是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就是属于楚文化,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证据有三:一是先秦时期湖湘地区从属于广义的“荆楚”地域这一历史事实。二是在战国时期,湖湘部分地区曾经一度被纳入楚国的版图,并且曾经有一些楚人进入并生活在湖湘的部分地区,后来在湖湘地区挖掘出许多楚人墓葬,出土了不少楚人殉葬品;三是湖南一直没有设置行省,湖湘士子参加科举的乡试,一直均要前往武昌,直到清朝雍正时期,才在湖南长沙单独举行湖南乡试。

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是混淆历史事实视听的一叶障目的观点,或者说是并不真正懂得历史;是对文化实质的误解,将文化与知识等同起来,或者说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文化。狭义的荆楚,是指西周之后的湖北江陵、荆山一带;广义的荆楚,范围很广,北起湖北荆山,南至湖南衡山。从远古到先秦时期,整个南方被视为蛮荒之地,湖湘地区生活着各种“蛮”族,既没有形成方国,也没有建置具体有

效的行政建制,因此没有对这一地域命名。由于在“荆州”附近生活的楚人是当时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且建立了方国,他们的势力又曾一度进入湖湘,因此往往将这一广袤地区统称“荆楚”。其实在商周乃至先秦时期,在荆楚这一广袤地区生活着许多不同的古老民族或部族,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族源和历史发展的方国,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特质。怎么能以点代面地把在短短的数百年时间内由一个幼小部族和方国发展起来的楚民族及其文化对其他民族及部族的历史文化进行完全掩盖呢?此其一也;虽然在先秦时期,湖湘部分地区曾一度被纳入楚国的版图,以及曾经有一些楚人进入并生活在湖湘的部分地区,但楚国的军事势力一度“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建立黔中郡。未必就可以因此将湖南湖北都称为黔地?更何况楚国的黔中郡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随后秦国进攻楚国,楚国被迫迁都于钜阳、寿春,都在现安徽境内,最为有意思的是,为了缓解面临亡国危机却又仍然在醉生梦死的楚国王侯贵族们的思乡情结,楚国将历次所有新建的都城全都命名为“郢”。至此,楚国其实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灭亡只是迟早的事了。被放逐湖湘、流浪于沅湘流域的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就是在痛感故国沦亡、“哀故都之日远”、“民生之多艰”,而投汨罗江以死殉志的。随后湖湘地区就被秦朝统治。根据这些史料,楚国对湖湘部分地区的有效统治仅仅只有百余年的时间。楚国将湖湘的部分地区纳入其版图,只能表明楚国的军事、经济、文化曾经影响过这些地方,但要据此认定湖湘之地就已经完全被楚文化所覆盖,则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须知,受到影响和被同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包括马克思主义都是来自西方,但是,中国人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始终坚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装虽然穿在身,但心依然是中国心,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谁能说中华文明就因此已经被西化了呢?台湾被日本侵占了50多年,日本人有意识地在台湾地区进行强迫日化,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都为炎黄子孙,台湾地域文化始终都保持着纯正的中华文明的传统特质,难道说台湾曾经一度被日本侵占,就成了大和民族的文化不成?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国的版图一度扩展到现在的贵州、江西、河南、安徽、江苏甚至山东,莫非因此就可以将黔文化、徽文化、越文化甚至齐鲁文化都归结为楚文化的一个分支呢?至于在湖湘地区挖掘出一些楚人墓葬,更不能作为断言楚文化成为湖湘文化主流的证据,因为楚人或者作为征服者,或者作为流寓、迁徙而来的贵族、商人,显然要比湖湘地区原住居民具有更加优越的经济条件,具有厚葬的物质条件。且这些墓葬大多都在湘、沅等流域交通便利地区。持此论者,其实是对基本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无知,是对文化理论、文化特质的无知。更何况,先秦时期的楚民族,自身还只是一个正在发育成长的民族,在中原各国看来,他们也只不过是南方的蛮族之一,其本身还在不断接受着中原

各地区、各民族、各诸侯国文化的影响,他们是否有能力并且自觉地对被其占领的周边部族或民族进行文化的同化,也是值得怀疑的。

从广义来看,湖湘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的复合体,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是自古以来,在湖湘大地上生活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各种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总和。

2、湖湘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环境与背景。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一是自然环境。湖南是位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内陆省份,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在先秦的诸多古籍中被记录为中国专属名词“五湖四海”中的“五湖”之一,它是古代中原进入湖南的必经之地,如传说中的舜帝南巡及娥皇、女英二妃千里追寻,都必须途经洞庭湖;又因湖南域内四大河流之中最大河是湘江,早在汉代就被人称为“湘”,至唐代,“湖南”(洞庭湖之南)、“湖湘”(洞庭湖、湘江)的称呼便络绎而出。钱基博先生曾经就湖南自然地理环境对湖湘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发表过独到而精辟的述评,他认为:“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重山叠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自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古,罔不有独立自由的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义以淑群,行为厉己,以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仁者乐山,智者乐土。湖南的山水润育了钟灵毓秀的湖南人。再加上夏日高温,冬日酷寒,温差大,雨量多,水患频繁。在这块土地上讨生活,必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也会练就顽强拼搏的精神,因此民性多流于倔强。

二是人文环境。湖南自古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据2005年统计,至今居住着41个少数民族。历史上汉文明的中心在中原一带,长沙一带是少数民族勃发兴旺之地,其盛况颇类似当今的云、贵、川诸省,不过后来因汉文明的扩张而继续向西南退缩了。长期与苗、瑶、侗、壮、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相互影响和联姻,后代的湖南人无疑继承了其强韧、犷悍的遗传基因、血统与习性。

三是历史背景。湖南自古便是兵家必争、战火频繁的重灾区。元明清初之际,湖南灾祸连年,据传,元朝末年,红巾军首领陈友琼在湖南称王,准备进军湖北,军至岳阳,因后方发生兵变,怒而血洗湖南,为祸惨烈。明朝末年,清兵入关,流寇四起,张献忠入四川,大肆杀戮,湖南受到波及与牵连,深受其害;不久三藩之乱兴起,吴三桂自云南起兵,一路东进,在湖南境内与清兵对峙,湘人饱受荼毒,长沙县

志记载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凄凉景象。饱经刀兵战火,对湖南人的性格和民风影响深远。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外来人口移入湖南,新移民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必然滋生一种从头开始的精神力量,而人口的重新组合,又融合出开拓进取的新的湖南精神。

3、湖湘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

史前时期,湖湘地区就有远古人类活动,被称为中国农业文明始祖的炎帝神农氏墓葬在湖南炎陵,中华文明的始祖舜帝虞姚氏墓葬在湖南宁远,就是生动的证明。湖南韶山,相传是舜帝南巡时,曾经奏韶乐于此而得名。(《书·益稷》曰:“箫韶九成,引凤来仪。”)进入夏商周时期,湖湘文化开始萌芽,这一时期,一方面承袭于远古土著人类在湖湘大地继续创造和发展着本土文化,一方面是中原文化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途径不断地对湖湘文化产生影响。长沙与湘潭之间的昭山,相传因周昭王南巡到此,盘桓多日,后殁入山下深潭,故潭名“昭潭”,山名“昭山”。湖南出土大量殷商时期的青铜器,样式形制风格虽然与中原所出土的接近,但具有自身独特的地域特色,式样更为精美,形制更为庞大。春秋战国时期,湖湘大地主要生活着越人、蛮人、濮人、巴人和楚人。湖湘文化一方面本土文化持续发展,一方面受到楚文化的影响,进入初步发展阶段。秦汉至隋唐时期湖湘文化继续发展,到宋元明清至近代时期,湖湘文化蓬勃发展。宋王朝建立不久就逐步消灭地方割据政权,并着力经营南方。宋神宗熙宁五年开发梅山,新置了新化、安化两县,史称“开梅山”。南宋时期,北方的广大疆域沦陷于金人之手,湖南更是成为南宋王朝所倚重的地区,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潭州任湖南安抚使期间,长沙成了重要的练兵基地,建立了一支当时最精锐的地方部队——飞虎军,就在现在的营盘街。湖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快速发展,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者都来过湖南。湖南出现了周敦颐这样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本土学者,胡安国、胡宏父子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了湖湘学派的奠基者。两宋时期中国学术史上的“濂”、“洛”(程颢、程颐,因居洛阳并在洛阳讲学而得名)、“关”(张载为首,因在关中讲学而得名)、“闽”(以朱熹为首,因主要在福建讲学而得名)四大理学学派,二程曾求学于周敦颐,成为其弟子;闽派朱熹曾多次来湖南交流讲学。清王朝虽然也是个由关外人入主华夏的少数民族,但励精图治,加强了民族融合,出现过康乾盛世,这一时期对湖湘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积极举措主要有单独建立湖南省的行政建制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

湖湘文化的特色彰显于世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还是在晚清经近代进而延续到现代。湘军的兴起,彰显湖湘士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拯危救世、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二、湖湘文化的精髓

近年来,湖湘文化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推动了湖湘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学术讨论和分歧。仅就对湖湘文化精髓的概括而言,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术界比较公认且较为典型的有二种。一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二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周伯华《中国经济时报·大力弘扬湖湘文化优秀传统》2006年3月7日)对这两种概括,我们倾向于后者,因为后者更能体现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更能反映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经世致用”只是儒家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并不能凸显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经世”最早出自《庄子》“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即“经国济世”,强调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求解治国之道;“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即“学以致用”,要求积极入世、致力社会实践。“经世致用”作为一种思潮和精神,发端于宋代,形成于明末清初,以王船山、顾炎武为代表,后来的维新运动也是从中汲取精神资源。从本质上说,“经世致用”是儒家文化实用主义特征的概括。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强调入世,在孔子看来,“学”最终要落实在“行”的层面上,而且“学”也就是“行”,“行”中之“学”才是真正之“学”,“学而时习之”,才会真正体会到“乐”的勃发。历代儒士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对经世致用的最好注脚。湖湘文化,作为儒家文化地域化的一个分支,必然带有儒家文化这一本质特征,如果将其作为湖湘文化的特征,很显然,不能从本质上反映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实事求是”是儒学本来存在的一种治学方式,它仅是湖湘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治学选择。“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以朱程理学为代表的心学,抽掉了儒家的求实、革新精神,湖湘学派的代表王船山提出“实事求是”的学术主张,正是对朱程理学歪曲儒家学说的历史性反正。实际上,王船山所做的就是洗尽“实事求是”身上的历史尘埃,为湖湘学派寻找治学上的理论依据,注入儒学继续前行的动力,并不能说这就是反映湖湘文化特色的固有特征。如果将儒学本来存在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方式,上升为湖湘文化的独特品格,最起码有两个不妥。一是仍然有将儒学的共性特征个性化之嫌;二是“实事求是”在现代已被赋予新的内涵。以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为标志,及至改革开放后,“实事求是”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更具有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以此概括湖湘文化,事实上是有硬性嫁接之嫌。

1、“心怀天下,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操。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而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尤为突出,作为一种文化

现象,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必然逻辑。早在远古时期湖湘地区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活劳动,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但由于地处蛮荒又一直没有建立方国,因此倍受歧视和欺凌,这是湖湘人民爱国的内在情结。同时,爱国又是湖湘人民的优良传统。最早在湖湘大地奏响爱国主义乐章的是屈原。他在担任楚国左徒期间,积极向当政者提出了不少改革内政、修明法度、发展经济、联齐抗秦的主张,这些虽然对楚国的社会发展有好处,但损害了贵族们的利益,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屈原放逐。面对残酷的现实,屈原不愿同流合污,报国无门,回天无力,最后投江自尽。南宋时期,随着湖湘学派的创立与传播,湖湘文化中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当时,宋金交战、国家危亡、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湖湘士子坚决主张抗金,反对妥协投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不惜赴汤蹈火的精神品质。湖湘学派奠基人胡安国、胡宏父子上疏朝廷坚决主张抗金,其弟子直接投身抗金斗争之中,南宋末年,元军南下攻打长沙,长沙军民包括潭州书院、岳麓书院的数百名学生义无反顾地投入守城战斗,坚守半年之久,最后矢尽粮绝,壮烈殉国。明末清初,湖湘士民和各书院的学生积极投身抗清救亡斗争之中,岳麓书院山长吴道行眼看明朝大势已去,回天无力,最终绝食于岳麓山。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挺身而出,毅然举兵于衡山,组织抗清斗争,失败后,埋头著书,完成“六经责我开生面”的重任,以寄家国之仇,终身不作清王朝统治下的臣民。进入近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民族矛盾急剧上升,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更加发扬光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近代湖南士人几乎都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和使命;二是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焕发出一种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三是近代湖南士人为了最终达到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目的,注重把抵御外国侵略与学习西方有机地结合起来。

2、“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创新品质。

敢为人先,意味着开拓创新、求新求变,是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勇于担当,意味着接受并承担责任。湖湘文化中涌动着一种通变求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王船山针对“祖宗之法,不可变也”的思想,提出“事随势迁而法必变”和“趋时更新”的主张,这些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主张因时因势进行变革的湖湘人士。魏源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明确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为中国图强御侮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要把人才送到国外去培养的人。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出使欧洲,实地考察西方,并且提出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的人。谭嗣同提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以自己的鲜血唤起民族的觉醒。湖南人依靠“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湖南成为风云际会之地,开全国风气之先,整体上推进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伟大进程,以至有俗话说:“半部中国近代史,竟由湖南血写就”。

3、“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风格。

这是湖湘文化作用于文化个体的集中体现。用“百折不挠”来概括湖南人独特的群体性格,是对湖南人这种中国绝无仅有的“霸蛮、血性”等特征的提升。湖湘文化孕育了一大批为追求理想信念而坚忍执著,严守民族气节而舍生取义,战胜困难而刚烈雄健的湖湘精英,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最为突出的有——曾国藩一介儒生,“屡败屡战”、“打落牙齿和血吞”,打出“无湘不成军”;左宗棠抬棺西行,以赴死的决心和勇气,收复新疆,寸土不让沙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身处逆境,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8000湘女上天山,以嫩弱之躯像胡杨和红柳一样扎根边陲,成为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抗日战争中,湖南作为战略要地,牺牲最为惨烈,抗争也最为决绝。在总共16次重要的战役中,有6次决战在湖南。日寇的铁蹄从沈阳、北平、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横扫而下,一路留下侵略者得意的嗜血的狂笑,没有想到在湘楚大地上,其披靡之势成为强弩之末,一步一步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长沙四次会战三次大捷,湖南境内的其他几次会战都异常悲壮;常德会战,57师师长率领8000勇士血洒疆场,拚完最后一兵一卒;衡阳保卫战,第10军军长率部坚守孤城47天,在一溃千里的豫湘桂战役中犹如南天一柱;湘西雪峰山会战,是中华民族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歼敌三万余人,大获全胜。湖南这种英才辈出的现象,既有“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式的使命感和“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般直冲云霄的豪气,又是湖湘文化“筚路蓝缕”、奋发图强的深刻写照,是湖湘文化在湖南人身上打下的文化烙印。既能恰当地反映湖湘文化的传统特色,又有很深厚的历史依据。

4,“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意识。

这是对湖湘文化开放意识的集中概括,以此来概括湖湘文化精髓,一是就其文化成因来考虑的。湖南虽然北有大江相阻,其它三方均是群山环绕,号为“四塞之地”,但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东连西进之枢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各种文化交相汇合、相互激荡之地。湖湘文化在这三湘四水之间,撷南北文化之长,促进南北文化相互交融,从而既拥有中原文化的顽强坚毅和现实价值取向,又有南方文化的灵性飘逸与浪漫激情的双重品性。在西学纷至沓来,中西文化激烈对撞的历史时期,这种交融而生的文化,展现出“有容乃大”、兼容并包的特性,以其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清醒,率先开始近代转型,保持了文化自身的尊严。二是从文化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来言说的。湖湘文化充分汲取外来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也反过来使影响者受到自己的浸润。接收外来影响方面,湖湘知识群体有接收外来文明的自觉,如,魏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曾国藩筹办洋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选派幼童赴美留学;郭嵩焘大力传播西学,推动中国近代化;谭嗣同著《仁学》熔铸古今,萃取中西;毛泽东等人探索并成功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拯

救中国的革命理论等等,都是湖湘文化开放特性作用的结果。对外影响方面,如屈原的《离骚》既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壮,又有“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的激越,其他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无不烙上了湖湘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双重印记,也彰显出湖湘文化的对外辐射力。可以这样认为,“兼收并蓄”既总结出湖湘文化的发生成因,又能从根本上概括其发展取向,这正是精髓之所以成为精髓之所在。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既成的地域文化事实,必然有其相对固定的地域文化形态和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又必然拥有中华文化的共同特征。当然,湖湘文化博大精深,这两种概括肯定也有值得斟酌之处。

5、受湖湘文化熏陶的湖南近代人才群体。

尽管如此,早期湖南人在中国政治历史舞台上却没有相应的作为和表现。在中国7000年文明史的长廊中,湖南和湖南人一直表现相当平淡和沉寂,“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登堂入室、有据可查的名人寥若晨星,知名的仅有发明造纸术的蔡伦,书法家怀素、欧阳询,学问家周敦颐、李东阳数人。据统计,《二十四史》中记载的中国名人,湖南人仅占0.9%左右,《中国历代名人词典》收录历代名人3755人,鸦片战争前,湖南人仅有23人,也不足1%,大大低于全国水平。人文传统远逊于中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湖南人物,罕见史传”。公元850年(唐大中四年),湖南士子刘蜕考中进士,打破了湖南此前无人上榜的记录,被称为“破天荒”,汉语成语“破天荒”即源于此。然而,近300年来,湖南人忽如睡狮梦醒,在中国的政治、军事、文艺、学术各个领域异军突起,名冠中华,誉满全球,“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成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右者”的省份,造就了令人眩目的“湖南人现象”。

近代湖湘第一批人才群体以陶澍为先祖,贺长龄、贺熙龄、唐鉴、汤鹏、魏源、邓显鹤、欧阳中鹄、罗尧典等团聚呼应,形成全国瞩目的湘籍经世派,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发出了湖南人“天下兴亡,舍我其谁”的先声。

第二批人才群体以曾国藩为统帅,以胡林翼、左宗棠为首领,彭玉麟、罗泽南、郭嵩焘、刘蓉、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等一大批书生出身的人才在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纵横驰骋,锐不可当。湘军及湘籍士子之盛,“200余年中所未见”。据罗尔纲的《湘军新志》统计,湘军将领官至督抚者达27人之多,总督14人,巡抚13人。《清代七百名人传》曾对清代714位名人进行分析,若按地域归类,湖南名人51位,居全国第四位。若按清后期分段单独统计,湖南人则占了绝大多数。“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湘军的声威与霸气,豪气干云。

湘军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第三批湖南人才群体,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蔡锷、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姚洪业、蒋翊武等,他们大多未曾博得显赫的功名,但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前后,在中国历史更迭、风云变化的大潮中,痛快淋漓地展现

了湖南人的牺牲血性与无畏气概。维新运动中,湖南得风气之先,成为“全国最富朝气之一省”。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1905年夏在日本参加筹备会的共79人,居首位的是湖南籍志士,计20人。后正式在东京加入同盟会的湖南籍志士为157人,再居各省之首。浏阳人谭嗣同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成为第一个变法流血者,新化人陈天华,曾以《猛回头》、《警世钟》闻名,在日本投海自杀,以生命警醒国民,益阳人姚洪业,在上海黄浦江投江殉志,以示湖湘子弟“尽掷头颅不足瘁”的精神;澧县人蒋翊武领导武昌起义,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帷幕,28岁时在桂林从容就义,孙中山先生给予其“开国元勋”的赞誉。杨度曾以《湖南少年歌》表达湘人的决绝与倔强:“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辛亥革命中,湖南人影响之大、牺牲之惨死无出其右。长沙市岳麓山便安葬着32位辛亥志士,是全国仅有的一座辛亥革命山。

第四批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锋群体,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新中国的缔造者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5大书记中,湖南人有3位,占60%;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授衔,十大元帅中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人,占30%;十位大将中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6人,占60%;57名上将中有19位湖南人,占33.3%;176名中将中有45位湖南人,占25.5%;1359名少将中有129位湖南人,占10%。

从1840年到1949年,活跃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的各种知名人物1238人中,湖南人116人;在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人为83人;在495名中国共产党史人物中,湖南人有89人,其中党的杰出领导人和创建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有13人,占48%。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称:“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美国华文报纸《北美日报》1986年7月1日的社论认为:“湘籍历史名人、学者、政治家人数之多,近百年来一直居各省之冠。”

三、湖湘文化的与时俱进。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大花园里,湖湘文化是一朵特色鲜明的文化奇葩。它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史学、教育、宗教、民俗民风、科学技术诸多方面,将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实化为具体的存在方式,真正达到了列宁所说的“真理总是具体的,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那种“多样性的统一”的境界。这种严密、精审的“具体”剖析,是极具有说服力的,对于矫正肤浅的学风来说,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囿于篇幅,就不展开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弘

扬湖湘文化优秀传统,挖掘其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为构建和谐湖南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1、要深刻理解湖湘文化的精华。

湖湘文化的精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心忧天下”。这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内容。近代以来,湖南人民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坚强决心,坚定“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的强烈信念,积极投身爱国洪流之中。无论辛亥革命时期,还是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湘爱国人士既志向高远,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把“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传统提高到新的高度。二是“百折不挠”。这是湖湘文化的高贵品格。湖南人民历来就是追求理想而坚忍执著,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表现出强烈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式的历史责任感,展示了湖湘文化奋发图强的坚毅品质。三是“敢为人先”。这是湖湘文化的显著特征。从屈原上下求索开始,湖湘知识群体思想开阔,总能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前沿。其间,周敦颐重构儒道、王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力引进西方技术开办洋务,宋教仁、黄兴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帝制,直至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思想体系的形成等等,无不彰显湖湘文化思变求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四是“兼收并蓄”。这是湖湘文化的活力源泉。这种文化在近现代湖湘知识群体身上表现得更加强烈。如,魏源睁开眼睛看世界,谭嗣同倡导“天变道亦变”,毛泽东等人探索和成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中国的革命理论等等,都是湖湘文化开放性作用的结果。总的来说,这四个方面,既是湖湘文化的精华,也是湖湘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更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之一。

2、要深刻认识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湘文化是从地域来讲的,她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弘扬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目的在于强调湖湘文化的鲜明区域特征和文化个性。这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湖湘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潜移默化,已深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我国各地域文化的基本骨架。各地域文化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特点,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湖湘文化就是构成这棵大树的一枝。湖湘文化对“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强调,主要是与“知行两端”的“心学”在获取知识的方法上存在差异。我们强调和凸显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不是无视它与中华文化本质上的相通与相同,而是要使之更好地服务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湖湘文化已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研究、探讨和拓展湖湘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放眼世界、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促进湖湘文化的发展。二是湖湘文化通过中华文化起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无论哪个历史时期,湖湘文化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实际上都是中华文化整体作用的结果。就杰出的湖湘知识分子而言,我们既要看到魏源的世界性眼光,谭嗣同为变法献身,宋教仁、黄兴追随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致力共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要看到他们是和同时代许许多多的中华英雄人物一道,患难与共,与民族的脉搏一起跳动,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而抗争,与国家同兴同荣,共同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三是湖湘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根本。党的十六大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实质上,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容并蓄”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3、要与时俱进地弘扬湖湘文化优秀传统。

构建和谐湖南,不断丰富和发展湖湘文化精华的时代内涵。主要在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顺应世界潮流,强化湖湘文化促进发展的价值取向。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发展,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就要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湖湘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把热爱祖国与发展湖南、建设家乡有机统一起来。在构建和谐湖南、谋求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弘扬湖湘文化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转换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增强文化实力转变。

二是要挖掘和利用湖湘文化资源,扩大湖湘文化的当代影响。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资源。受湖湘文化的影响,湖南求知重学的传统浓厚,科教发达。目前湖南人才有325万,各类成果璨若繁星。这就需要,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湖湘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发挥湖湘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优势,挖掘湖南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扩大湖南人文历史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是要充实湖湘文化的时代内涵,续写湖湘文化新的篇章。要按照发展先进文化与构建和谐湖南的要求,找准创新湖湘文化的着力点,弘扬“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积极投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扬“百折不挠”的顽强风格,始终坚持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秉承“敢为人先”的创新品质,科学谋划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兼容并蓄”的开放意识,紧紧抓住全球信息化的机遇,在湖湘文化中注入市场经

济、社会化大生产等新的内涵,推陈出新、不断发展,促进湖湘文化实现形态、内涵的飞跃,争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更多的辉煌。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文波)

湖湘文化与中国文化

湖南社会科学 2010年第1期 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理论;通过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研究,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核提出了资本经济这个新概念和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异质化理论;通过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和科斯产权理论的研究,探讨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国有资产商品化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对策;通过对工业化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探讨湖南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提出了湖南工业强省的赶超发展战略思路和建议等,带动了整个全省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发展和丰富了现代经济学理论,为湖南经济建设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我个人而言,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我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一名经济学教授,是改革开放造就了我,而我也为改革开放奉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30年来,我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圣殿里学习和耕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术思想体系,先后提出了“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理论”、“农业工业化理论”、“垄断结构企业范式理论”、“企业家阶层经营占有制理论”、“家庭经济行为理论”以及“农资商品物流管理最优化理论”等带标志性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思想。这些研究成果先后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新华文摘》、《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城市经济》、《中国软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杂志》和《美中经济评论》等国内外学术权威刊物发表,有一批成果获得省政府颁发的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有一批研究成果被高层决策部门采纳,如1995年8月25日我在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学习中心组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辅导报告中,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快速发展湖南经济应该采取“区域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高度化”的工业强省战略,得到了当时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为后来全省提出的“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又如2008年7月12日参加由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主持召开的“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专题调研座谈会”,我向省委和省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化反梯度推移、打造超级产业和发展农业工业化等战略建议,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张春贤书记在同年7月21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座谈会议”讲话中采纳这些建议,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平均9.8%的高速度增长,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成就斐然,举世瞩目。但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出三大中国特色:一是在与发达国家巨大差距的压力下寻求经济追赶式的大发展;二是在在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约束下推进工业化的大发展;三是在传统行政治理方式下实现GDP的大扩张。这样一来便形成了长期立足于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大多数产业和产品的生产仍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低端化阶段。因此,彻底改变这种“落后的增长”方式,便是当前我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提高国际竞争力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经济学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这个历史的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规律,深入研究“化落后增长之危,抓结构调整之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变”的理论和对策,为后危机时代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更大发展贡献经济学者的智慧和力量。 湖湘文化与中国文化 □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湘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类型,与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紧密相连。一方面,它的形成发展是在中国文化演变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另一方面,它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湖湘文化的历史源流 湖湘文化是有着自己的历史源流、主要特质的地域文化。当然,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湖湘文化,总是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从而转变自己的文化形态。但是,这种不断演变、转型的地域文化又有着明显的继承性,从而表现出文化类型固有的区域性的特质。 湖湘文化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下述不同的发展阶段。 1.湖湘文化的孕育期 在湖湘文化成型之前,这里已经出现了区域性文化形态———苗蛮文化与南楚文化。史前时期在现在湖南一带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地方,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以后出现的楚文化则是一种以方国为基础的区域文化,其幅员包括后来的几个省区。楚文化是一种有特色、有成就的文化形态,尤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风民俗、工艺器物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总是前后相继的,楚文化的产生,就是中原文化与苗蛮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同样,湖湘文化的产生,也是中原的儒家文化与本地的楚文化遗存相结合的结果。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是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等因素的总和。的历史,它的历史源头是。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聚居、人口稠密、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反映的文献有中的《》、《》、《》、和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以及各种习俗的考古资料。此外,由与湖南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隶属中国传统儒家。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在宋代,湖南出现了理学开山祖—,他创建的理学,就是以为核心,吸收了道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的先河。理学又称道学、,是后来出现的“”的思想渊源。 “”的奠基人,曾在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 明清之际,湖南出现了理学,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而这一时期在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形态。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的诗歌艺术、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以及“睁眼看世界”的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根据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认识: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尽管炎帝与远古湖湘文明的渊源难以考证,在近代上却一直是最可信的故地,具有最浓厚的文化氛围。早在公元976年就“立庙陵前”,1371年明洪武帝又“考君陵墓在此”,到清年间祭道旁刻下“邑有圣陵”的石刻,而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又亲笔题写了“”,至此,鹿原陂作为始祖长眠之地(“茶乡之尾”)的历史地位就更趋稳定。从等资料记载可以看出,舜帝传说很可能源自湖湘一带,史记记载舜帝“崩于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记载了“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在流放楚国,留下不少千古绝唱,《》,《》,《》,这些很可能源自湖湘地域的民间传说,尤其是《》,可以肯定是源自当时“二妃寻夫”的传说。公元前210年到洞庭湖望祭,到718年委派张九龄遣祭,再到2004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在拜祭,2006年公祭舜帝大典在九嶷山举行,悠久的祭舜历史和繁多的舜陵祭文似乎已将“根在九嶷”的传说化作了无可争辩的史实。

湖湘文化精神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并不完全适合于当代湖湘精神 本报记者赵晶长沙报道 “所谓…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反映的是近代湖湘精神,并不完全适合于当代。”前日,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秋光提出自己对湖湘精神的新见解。在他看来,湖湘精神可概括为4句话32个字:勤勉质朴、务实笃行;内圣外王、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变通包容、开拓创新。 “没有一种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要理解湖湘精神,要从古到今全面理解。”周秋光说,“勤勉质朴、务实笃行”,指的是古代原生态的湖湘精神。以前的湖南,交通不便,处在相对闭塞的空间。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个地方的人如一块璞玉,勤劳,质朴,做什么事情都很实在。 “内圣外王、经世致用”则对应宋至明清及于近代。周秋光介绍,自宋代周敦颐开创理学,胡安国、胡宏父子创立湖湘学派,湖南便一改昔日边鄙蛮夷的形象而入汉文化的腹心。王夫之集百家之学,变虚化之道为实有之道,将湘学推上了极致。湘学所提倡的“经世致用”,摒弃了那种空疏高谈不切实际的学风,注重与经世之务的结合。 湖湘人文精神需要充实新的内容 “所以湘人并不空谈性命,闭门修炼;而是务实笃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周秋光说,每当国运衰危、民生涂炭之际,湘人便挺身而出,发出“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的呐喊。“近代以来的历次救亡与革新运动,湘人力挽狂澜,舍身殉国,前仆后继,使内圣之学与外王之业相得益彰。” 发展到近现代,湖湘精神呈现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把天下的事当做湖南人的责任。别人不敢做的,湖南人敢去做。”周秋光说。 而“变通包容、开拓创新”,是周秋光特别强调的一点。他说,传统的湖湘文化虽然创造了往日的辉煌,但是到了今天,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也已发生变化,一些核心价值虽可继续保持,但也需要不断地转型和提质改造,充实新的内容。“如果不能变通包容,又怎么能开拓创新?” “重构湖湘人文精神正当时”

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及湖南人的精神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的“湖”是指洞庭湖,“湘”是指湘江。湖湘文化主要是指以今湖南为主体的近代区域文化。知有所谓对于天下之责任者,当自洪杨之难始。”所谓“洪杨之难”,是指洪秀全,杨秀清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与太平军交战中一战成名,由此确立了湖湘文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举凡一切军国大事,几乎都少不了湖南人的身影。 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发达,有两大源头;其一是传统楚文化的孕育,这是间接源头;其二是南宋时期的湖湘学派,这是直接源头。 湖南曾是楚文化重要腹地,屈原南游沅湘,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尤其是相传作于湖南的《天问》,对宇宙、自然和历史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质问。这种精神后来深深扎根于湖湘文化的土壤之中,可以说,楚文化的因子已逐渐融汇到湖湘文化的小传统之中,成为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保证了这些楚文化因子不致流失,当近代西方文明冲击湖湘大地时,楚文化因子历久弥珍,喷然而出,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湖湘学派是宋代理学阵营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创始人胡宏,字仁仲,号五峰,福建崇安人,后迁居湖南衡山,隐居衡山20余年,终老于此。张木式,字敬夫,号南轩,今四川绵州人,8岁随父亲张浚到长沙定居,后拜胡宏为师,成为胡宏的得意弟子,其学术思想较之乃师更胜一筹。张木式的名声之大,还引起了另一位大学者——朱熹的注意,由此导致了学术史上著名的“朱、张会讲”。当时(1167年)朱熹37岁,张木式34岁,却都已跻身中国学术文化的最前列。这二位青年才俊,在岳麓书院幽静的环境里,用精密高超的思维探讨着哲学意义上的人和人性的秘密,有时连续论争三天三夜都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他们的学术讨论是公正无私的,研究探讨的结果是:两人越来越佩服对方,两人都觉得对方启发了自己。“朱张会讲”以及朱熹在岳麓书院的讲学,几乎成为湖湘文化的精神象征。 到了明末清初,湖湘文化中又出现了另一位杰出学者——王夫之。 王夫之生长在湖南,肄业于岳麓书院,他在山长胡道行的教育下,受岳麓学术传统的影响,对宋代湖湘学派大师胡宏、张木式的学术思想极为推崇,并在人性论、知行观及治学思想上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王夫之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华文明史上居有崇高地位。谭嗣同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当代学术大师侯外庐先生也认为王夫之的思想,“蕴含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他不止是将湖湘文化,而且将整个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湖湘文化塑造了湖湘士人外倾感应型人格,当面临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时,经世致用的学风使一批湖湘知识分子率先认识到西方物质文明的进步意义。 早在1842年,湖南邵阳人魏源,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编写了《诲国图志》一书,详细介绍英、美、俄、西等5大洲90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在他逝世10年后,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又率先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1876年,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在实地考察西方社会的基础上,率先提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开设议会,实行

湖湘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湖湘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 《湖湘文化》课程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立项建设的特色课程,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弘扬湖湘文化精神、打造地方特色课程品牌、提升学校整体品牌形象的重大举措。本课程为公共选修课,3学分,课内学时54,适用于开放教育、高职高专及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主要内容与整体目标 湖湘文化是一个兼具时间(历史)与空间(地理)双重属性的区域文化系统。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文化及湖湘文化的涵义;湖湘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及其历史发展轨迹;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或湖南人的精神;湖湘哲学;湖湘教育;湖湘文学;湖湘艺术;湖湘史学;湖湘科技;湖湘宗教;湖湘饮食文化;湖湘民俗风情;湖湘风物名胜;湖湘文化与湖南现代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湖湘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了解湖湘文化与其它地域文化的异同,掌握湖湘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各个子系统,增强对湖湘乡土的热爱,自觉以自己的行动加速湖南的现代化建设。本课程理论知识层面的教学,基本上可以分为了解、理解与掌握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学时分配

二、教学资源 根据湖湘文化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我们选择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网络文本资源三种主要教学资源。 (一)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本课程采用的文字教材为聂荣华教授主编的《湖湘文化通论》一书,约43万字,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是对主教材内容的系统讲授,共12讲。录像教材由聂荣华教授等湖湘文化名家担任主讲教师,以岳麓书院等湖湘文化胜地为场景,将全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梳理,强调重点,解答难点,同时穿插大量的素材(包括音像资料和各种照片、图片),使录像教材生动形象、内容丰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文字教材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 (三)网络文本资源 网络文本资源是本课程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网络文本资源以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录像教材和文字教材的内容编写,包括各种指导性的教学文件、系统的教学辅导、学术动态、复习指导等内容,以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确保教学质量。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文化的含义 2、理解文化的两种基本形态与结构层次 3、掌握湖湘文化的内涵 [教学内容]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的诸现象

论湖湘文化精神

论湖湘文化精神 湖湘文化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分支,其精神内核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精神。这种精神始终贯穿于湖湘文化的发展中。无论是其历史传承、哲学思考、传统的经世致用学风,还是敢于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都体现了湖湘文化既遵从于传统文化的和谐内核。又别有发展的独特风貌。这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地理环境造就独特群体个性,并培育造就了独特的湖南人精神存在决定意识,不同地域的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地带的不同气温和降水,直接影响到水文、植被和人民生产生活,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文环境,又影响人们习俗风情、饮食习惯、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并形成具有该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我们称之为湖湘文化。

基本精神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也就是钱基博先生所说的:“湖南人所以为湖南,而异军突起以适风土者,一言以蔽之曰强有力而已。”“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的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这就赋予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哲学依据。正是由于这点,湖湘文化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具体表现在:一是湖湘文化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二是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尤为突出。最早在湖湘大地奏响爱国主义乐章的是屈原。继为贾谊。三是湖湘文化中蕴藏着一种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 新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湖湘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在于它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今天湖南人应当发掘与弘扬的湖湘文化优良传

湖湘文化创新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湖湘文化创新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3 □金 乐 邓和秋 摘 要:湖南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内陆省份。但千百年积淀的湖湘文化赋予了湖南人一种经世济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使湖南人在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先行一步,从而较快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全面的分析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历史上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创新以及提出了基于湖南实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关键词:湖湘文化 湖南文化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10)02-142-05 湖湘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有着自己稳 定的文化特质,也有自己的时空范围。湖湘文化的“湖”是指洞庭湖,“湘”是指湘江,湖湘文化主要是指以湖南为主体的近代区域文化。从空间上说,它是指湖南省区域范围内的地域文化;从时间上说,它是两宋以后建构起来并延续到近现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形态;从内容上说,它主要包括湖湘哲学思想、湖湘文学艺术、湖湘史学、湖湘教育、湖湘宗教、湖湘民俗民风、湖湘饮食、湖湘广播电视、湖湘新闻出版、湖湘科学技术等等。湖湘文化产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湖湘文化为依托、以赢利为目标、以实现湖南文化强省为归宿,借助现代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从事湖湘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在外延上湖湘文化产业要比湖南文化产业内容丰富,我们所说的湖南文化产业都包含在湖湘文化产业之内[1]。就普遍意义而言,湖南文化产业等同于湖湘文化产业。 一、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与文化事业相对应,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分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 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九大门类。实际上,文化产业的范围远远不止以上门类。我国文化产业的范围最起码还应该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信息产业的成分。 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最早称湖南为“湖湘”者是五代十国时担任潭州军府事的武陵人周行逢。到宋代时,朱熹称南宋时由胡宏和张栻先后在南岳和长沙岳麓、城南书院讲学的这一派为“湖湘学派”。元、明、清以来,“湖湘学派”的称法被学者们沿用,但同时又有“湖南学派”、“湖南一派”、“湖南道学”、“湖南学统”、“潭学”“湘潭学派”、“湖南理学”、“湘学”等一些称法并列。到了近现代,学者们则多盛称“湘湖学”、“湖南学”或“湘学”。而真正称之为“湖湘文化”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早、中期,其时因为大陆出现“文化热”,海内外一些学者对于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湖南地方文化发生兴趣并展开研究,从而便创造了这个名词。 楚文化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化。楚文化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中期,它融合了周边地区的异族文化,特别是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加上楚人博采众长、因时变革的创造,从而形成了具有楚地诸民族特色的新文化,这种文化一经形成,便立即向四周辐射。据载向南辐射到两广,向东辐射到江西和安徽,向西辐射到四川,向北辐射到河南等地。楚人入湘后,湖南土著居民便普遍地学习由楚国输入的文 2 413 基金项目: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立项,项目课题(0809ZZ33) 作者简介:金 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湖南娄底,417000; 邓和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研究员,湖南娄底,417000。

文学部汉语0803班“实力+活力”班级申报材料

开心温暖的集体 “实力+活力”班级申报材料 ----文学部汉语0803班

目录 ?申报材料总概 ?1. 招生工作圆满完成 ?2. 迎新工作 ?3.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系列活动: ?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大合唱 ?“中华颂·09经典朗诵” ?4. 班内成员任职、入党情况 ?5. “青春杯”篮球赛 ?6. “大家一起行”班级活动 ?7. “防控甲流”知识宣传系列活动 ?8.第五届校“田径运动会” ?9.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 暨第二次学生社团代表大会 ?10.“感受人文精神”----参观一师范旧址 ?11. 听取讲座:谢南斗讲授----“湖湘文化” 张长青讲授----《文心雕龙》和人文精神?12. “新苗杯”英语演讲比赛

“实力+活力班级”申报材料总概: 平安班级·安全稳定和谐 1.班级安全稳定,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2.班级学生严格遵守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无带早餐进教室、穿拖鞋、穿背心进教室、不佩戴校徽等情况 3.班级成员无夜归、夜不归和租住民房等违反大学生 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 4.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良好 文明窗口·班风学风优良 1.学生到课情况:平均到课率:95% 2.班级考试成绩平均合格率情况:93% 全班学生考试优良率:60% 及格率:90% 3.班级学生获得奖、助金情况: 奖学金: 钱程:校一等奖学金李俊:校二等奖学金王诗薇:校三等奖学金黄珍妮:校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李俊助学金: 黄铭:国家一等助学金 谭晓冬:国家一等助学金 谢新伟:国家一等助学金 李俊:国家一等助学金 (均按要求完成,无投诉现象) 4.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参考情况: 参考率(不低于尚未通过学生总数的50%)5. 英语、计算机过级情况:(通过率不低于本期参考总数的80%)

湖湘文化精神

从“新时期”湖南小说看湖湘文化的担当精神 摘要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系文化,其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湖湘文化名人对湖湘文化的塑造及定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新时期”湖南小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长期受湖湘文化影响和浸润的作者创作的作品多多少少保留了一些湖湘文化精神的“影子”,“新时期”湖南小说从小说中的人物这个侧面反映出了湖湘文化的强烈的担当精神。 关键词“新时期”湖南小说湖湘文化心忧天下秉笔直书 文学的地域性,一方面表现为同一区域的作家在题材、主题选择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特定的地域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随着源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文化湘军”的兴起,带有典型“湖湘文学”烙印的“新时期”湖南小说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些土生土长或者长期生活在湖湘大地上的湖南作家创作的小说或多或少融入了以湖南人、湖湘地域及湖湘文化为创作背景的素材。这些小说题材、内容虽有不同之处,但源于湖湘文化的担当精神却一脉相承。 一、“新时期”湖南小说 从时间方面界定,“新时期文学”是指76年4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尤其是78年12月十一届山中全会“拨乱反正”之后开始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还很短,作为一个独立时段的文学成就还有待历史的验证,但毫无疑问这个时期的文学是与这个时期的经济一样繁荣。这个时期社会现实急剧变化,受到冲击的文化观念不断变化,不同时空的价值共同交汇,大众文化的兴盛、精英文化的转型、主流文化的分化使一些貌似对立的命题和谐地共生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之中。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文化湘军”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成为文化界的一朵奇葩。这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深刻的变化,反映社会思潮的文学作品雨后春笋般的呈现出来。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真实生活的一种反映。本文拟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古华的《芙蓉镇》以及阎真的《沧浪之水》为例,探讨一下湖湘文化的担当精神。 二、湖湘文化的影响因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湘文化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一支地域性文化,自有其特点。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一种特定的“生态文化”,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关于这一点,钱基博先生曾就湖南的地理环境对湖湘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发表过独到的评述: 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叠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古,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

湖湘文化和湖湘精神的体现:《湖南九章》

湖南九章 由湖南大学文学院倡议发起并在红网大力支持下进行的《湖南九章》征集评选活动,历时两个月,经由广泛热烈的网络评选和权威审慎的专家评选最后选定。这九篇经典之作是:屈原《湘君》、贾谊《鵩鸟赋》、陶渊明《桃花源记》、范仲淹《岳阳楼记》、周敦颐《爱莲说》、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序》、王夫之《船山记》、杨度《湖南少年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其中米芾的《潇湘八景图诗序》,是网友推选并经专家议定入选的作品。 《湖南九章》评选活动的倡议开展首先缘于对湖湘文化的传承。湖湘文化是湖南人的血脉和精神支柱。培育并饱受湖湘文化滋养的湖南的山、湖南的水和湖南的人,自古以来,深受世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泼墨如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堪称经典的文学篇章。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对这些描写湖南的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心萃取和集中展示,深入发掘与解读其中所体现的湖湘精神内涵,推进广泛阅读和广泛传播,促进三湘子弟湖湘文化自信的提升,为建设美好新湖南提供新的精神支撑。

目录 1.潇湘晨报2012年7月12日文章:《重温经典九章,品味湖湘文化精髓》……………………………………………………………3-8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9) 3.杨度《湖南少年歌》…………………………………… 10-14 4.陶渊明《桃花源记》…………………………………… 15-16 5.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17-22 6.周敦颐《爱莲说》 (23) 7.屈原《湘君》…………………………………………… 24-25 8.范仲淹《岳阳楼记》…………………………………… 26-27 9.贾谊《鵩鸟赋》………………………………………… 28-29 10.王夫之《船山记》 (30)

湖湘文化课堂心得体会【1】

课堂心得体会 当初怀着一份敬仰的态度报选的“湖湘文化”公共课,自身的兴趣使我十分想了解湖南这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想深入的了解这里的文化底蕴。 在前两周的课堂上,吴老师首先向我们概述了湖湘文化的体现方面,其中包括有各民族的信仰、图腾、婚庆习俗、丧葬习俗和农耕文化、服饰文化等等。 课上我了解了湖湘文化的渊源,用官方的话来说: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 南下的中原文化,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学者称为"潇湘洙泗"、"荆蛮邹鲁";唐宋以前的本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这两个渊源分别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在思想学术层面,中原的儒学是湖湘文化的来源,岳麓书院讲堂所悬的“道南正脉”匾额,显示着湖湘文化所代表的儒学正统。从社会心理层面,如湖湘的民风民俗,心理特征等,则主要源于本土文化传统。这两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得以重新组合,导致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成。所以,探讨研究湘学者,能发现湖湘文化中的儒学正统特色,无论是周敦颐、张南轩,还是王船山、曾国藩,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追求,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目标;而考察湘人者,则更会感觉到荆楚山民刚烈、倔劲的个性。当然这两种文化组合是相互渗透的:湘人的性格特质,又受到儒家道德精神的修炼,故而能表现出一种人

格的魅力和精神的升华。如曾国藩在自我人格修炼时追求的“血诚”、“明强”,常使我们体味到这种二重文化组合的妙处,"诚"、"明"的理念均来自于儒家典籍和儒生对人格完善的追求;而"血"、"强"的观念又分明涌动着荆楚蛮民的一腔血性!包括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其成员主要是湖湘之地的山民,曾国藩既看中了他们的质直、刚劲的湘人性格,又要求他们学习儒家道德和文化修养,体现了他对这种二重文化组合的自觉运用。 课上,老师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讲解了湖南湘江两岸文化,运用实例向我们具体的解说了文化的起源,更进与发展。使我充分的认识到湖湘文化的源远流长,进而以此类推,我可以解释我们陕西地方文化的特色形成原因。比如说,湖南苗族人会在木窗上雕刻蝙蝠或者石榴,是取蝙蝠中“福”的谐音和石榴多籽“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我还从这几堂课上认识到,文化因为地域而产生差异,但是也有共通之处。比如说很多地方都会有一两位公众信奉的神,以寄托人们心灵上的愿望,或者祈祷年岁平安,除此之外,很多人对蟾蜍多有“招财进宝”的认识。文化受地域影响,往往有着差异化的发展,但是因为同是人类这一个物种的生活习俗,必定是大有共通之处的。 因此湖湘文化这一门课程应当抱着以局部概观全体的态度去深入学习。说不定,还能总结出一点我陕西文化特点来。

湖湘文化与湖湘精神——朱汉民

朱汉民:朱汉民,1954年7月生,湖南省邵阳市人。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获得湖南省第七届“徐特立教育奖”,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与教学,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遴选为校级、部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被湖南省委、省政授予“首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被评为湖南大学首届“师德标兵” 、“科研标兵”,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担任的学术兼职有:国际儒联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客座研究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学会理事、湖南省人民政府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孔子学会学术委员、中国实学会副会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船山学社副社长等。 湖湘文化与湖南人精神 朱汉民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我跟大家在这里一起讨论一个话题,我想在座的可能大多数都是湖南人,也有很多是从外省到湖南来学习的,可能都对我们湖南文化感兴趣。今天我想跟大家谈的这个题目就是“湖湘文化与湖南人精神”,也想试图把我们湖南人的一些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里体现最突出的湖南精神做一些介绍。回头我会留一点时间给大家再作交流。 我分几个方面来讲,首先讲一个提要,就是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大家知道中国文化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地球上唯一连续的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四大古文明中其它的古文明基本上都中断过,唯一能连续到现在的只有我们的中华文明。我们要有这个概念,像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他们是历史上的文明,因为比如古代的埃及和现代的埃及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印度和后来的古印度也不是一个概念,但是只有后来的中华文化和古中华文明是一个概念。我们追述最早的古文明和我们今天的文明是连续的,包括我们的文字都是连续的。我们今天用的文字实际上往前追溯就是我们最早的青铜器上的文字,还有甲骨文。 中华文明是这样的一个文明,到了21世纪中华文明正在崛起,以不可阻挡地趋势在崛起。中华文明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和空间的实体。说时间我们通常讲五千年文化,讲空间是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一个文明,它是由许多具体的区域性的文化所组成的,是由非常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所组成的。今天我们讲的湖湘文化就属于这些区域文化之一。同学们来自于中国的各个地方,而各个地方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区域文化。那么我们的湖南区域文化叫湖湘文化,它应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是一个非常由区域特色的文化,其原因就是出了一大批的人才。我来自于岳麓书院,书院大门上有一副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句话大家很关注,当然这句话也受到许多人的非议,因为这幅对联说得的口气有点大。他们对“惟”字不了解,其实这个“惟”在古代是个发语词。当然历史上湖南人是有点自我,比如毛泽东写的诗很有大气,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像这样一种精神气质,确确实实体现了湖南人的一种特色文化。 所以我今天就讲两个东西,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区域文化,讲一下它的来龙去脉,第二个就是区域文化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称之为湖南人的精神。第一个我们来讲湖南文化的内涵与源流。为什么叫“湖湘文化”而不叫“湖南文化”,不叫“楚文化”(因为惟楚有材),以及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叫法?为什么大家认同“湖湘文化”,在大家讨论湖南文化命名的时候,也是有争议的。因为大家都在讲湖湘文化,我们就来定义一下湖湘文化。首先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东西就是文化与自然。在人没有产生之前的茫茫宇宙,我们称之为自然,由于产生了人之后,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了很多东西,比如房子、工具、技术等等,我们不是自然采集,而是种植、养殖,植物、动物来供我们的日常之需,这就是我们称之的文化。所以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所以我们讲“湖湘文化”,通常是广义的。大家到湖南农业大学来,知不知道湖南农业的源头?以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最多也不过8000年前的,而在湖南道县发现的稻谷,是在12000年前。但是那些考古学者发现这个稻谷的时候,他们几乎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个人论文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指导老师:江燕 作者:左超 班级:传媒113班 学号:1109010340 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引言】2011年作者在参观岳麓书院时看到这样两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和“吾道南来,原 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湘楚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到了近代更是人才辈出。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活跃在中国近现代史舞台上的湖湘名人出奇得多,而且他们大多对近现代的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现代湖南人才群集现象的出现仅仅是因为偶然吗?这种特殊历史现象与独特的湖湘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摘要】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湖湘人才群集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并由此现象总结出湖湘文化中影 响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六大特征,进而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分为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天国时期、维新变法时期、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分别讨论这五个时期涌现出的杰出湖南人士对近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最后,总结性的论述近现代湖湘文化于今日中国的意义。 【关键词】人才群集近现代史湖湘文化影响 【正文】 一、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 近代以前,湖南人物罕见史传。【1】一部《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收录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名人3005人,其中湖南籍的仅23人,占同期全国名人总数的0.77%。而近代以来,情况就大不同了。据统计,从1840年到1919年,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的各类知名人物1238人中,湖南籍的就有116人,占总数的9.4%,而在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籍的竟有83人,占总数的10.9%。 另据《中共党史人物简介》列举的515位党史人物中,湖南籍的有89人,占总数的17.3%;其中党的杰出领导人和创建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有13人,占总数的48%;在1955年授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45位中将以上的将帅中,湖南籍的有73人,占总数的28.7%。这种现象常令世人惊叹不已。一篇刊登在纽约《北美日报》上的"社论"这样称道:"湘籍历史名人、学者、政治家人数之多,近百年一直居各省之冠。" 为了更直观、明了地分析并讨论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我们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一百年的时间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1)鸦片战争前后 (2)太平天国时期 (3)维新变法时期 (4)辛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 (5)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各阶段涌现出来的湖湘杰出名人,如下表【4】: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因素的总和。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历史源头是楚文化。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楚人聚居、人口稠密、手工业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反映宗教与神话的文献有屈原楚辞中的《九歌》、《楚辞》、《九章》、《天问》和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以及各种墓葬习俗的考古资料。此外,由楚人与湖南土著居民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湖湘文化隶属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在宋代,湖南道州出现了理学开山祖—周敦颐,他创建的理学,就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了老庄道学、释家佛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三教合流”的先河。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是后来出现的“湖湘学派”的思想渊源。 “湖湘学派”的奠基人胡安国,曾在衡山山麓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湘潭阴山。 明清之际,湖南衡州出现了理学集大成者王船山,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大本营,而这一时期在湖湘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周子,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王夫之,以及“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认识: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尽管炎帝与远古湖湘文明的渊源难以考证,在近代中国文化史上湖南却一直是最可信的神农故地,具有最浓厚的炎帝文化氛围。早在公元976年宋太祖就“立庙陵前”,1371年明洪武帝又“考君陵墓在此”,到清乾隆年间祭道旁刻下“邑有圣陵”的石刻,而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又亲笔题写了“炎帝陵”,至此,湖南炎陵县鹿原陂作为始祖长眠之地(“茶乡之尾”)的历史地位就更趋稳定。从史记等资料记载可以看出,舜帝传说很可能源自湖湘一带,史记记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山海经》记载了“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屈原在流放楚国,留下不少千古绝唱,《离骚》,《九歌》,《湘夫人》,这些很可能源自湖湘地域的民间传说,尤其是《湘夫人》,可以肯定是源自当时“二妃寻夫”的传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洞庭湖望祭,到718年唐玄宗委派张九龄遣祭,再到2004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在九嶷山拜祭,2006年公祭舜帝大典

从黄兴精神看湖湘文化的特质

从黄兴精神看湖湘文化的特质 □ 丁仕原 作者系湖南商学院中文系教授 (湖南长沙 邮编410205) 有人说,近代革命是广东人革命,浙江人出钱,湖南人流血。纵观一部近代革命史,在某种意义上无不证明了这一事实。正是湖南人的鲜血,孕育了现代中国。被章太炎誉为“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的黄兴[1],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黄兴勇于任事,不争名利的高贵品质则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特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 黄兴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湖南人的骄傲。他仅仅生活了42年,就因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了人世。就是在这短短的42年间,黄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事迹,尤其是其精神为时人景仰。 什么是黄兴的精神呢? 11聪慧勤奋,学以致用。黄兴从小聪明勤奋,读书刻 苦。他读书认真,经常得奖。他自己曾说:“兄弟在两湖书院 时考试12次,6次列于第一。”[2] 无论在长沙城南书院,还是 在武昌两湖书院或日本求学,他本着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神,尽可能学习有用的知识。在赴日本考察教育时,除考察学务,调查日本各学校情况外,还练习了枪法,重点进行各种姿势的打靶。在日本弘文学院,学的是8个月的速成师范科,同时担任《游学译编》教育栏译员,翻译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对《湖北学生界》杂志创办也出力甚多。当年同在弘文学院求学的鲁迅有关文章中说:“黄克强在东京作师范学生时,就始终没有断发,也未尝大叫革命,所略显其楚人的反抗的蛮性者,惟因日本学监诫学生不可赤膊,他却偏光着上身,手挟洋磁脸盆,从浴室经过大院子,摇摇摆摆的走入自习室去 而已。” [3]21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这是黄兴的本色。据传早在 黄兴少年时,乡中有曾姓恶霸,因垂涎邻家一位美貌妇女,竟然将其丈夫陷害坐牢,再把她抢到手中。黄兴对此愤愤不平,一次乘与其同坐酒席时故意弄翻碗里的汤,把曾的衣服弄湿。曾大发牌气,骂道:“哪一家的猪崽子,竟这么没礼貌!”黄兴大声辩道:“我弄脏了你的衣服,你不能原谅;你奸污了人家的妻子,人家怎么能忍气吞声呢?”曾想打黄兴的耳 光,黄眼明手快,揪住曾的辫子拖出席外,拳打脚踢,把曾打得眼红脸肿,在众人的劝解下才放了手。从此之后,曾恶霸再也不敢欺压乡人了[4]。以后的反清反袁,都与此一脉相承,关系极大。 31勇于任事,不怕牺牲。黄兴以“无我”作为立身准则, 大公无私,勇往直前。同盟会的战争,几乎每役都由他指挥,虽九死一生,仍屡败屡战。虽然落下了“常败将军”的雅号,但他为了革命,置自己生命于度外。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在三路人马有两路不能参加的情况下,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带上自己年仅18岁儿子黄一欧参加战斗。这种大公无私,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何等可贵! 41大公无私,“无争”第一。黄兴少时在家读书之外,喜 欢“听乡间老辈谈洪杨革命事迹,特别是太平天国攻长沙的故事,稍长,喜读太平天国杂史”。黄兴后来对人说:“我革命的动机,是少时阅读太平天国杂史而起。……但是又看到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之后,起初他们的兄弟,颇知共济,故能席卷湖广,开基金陵。不幸得很,后来因为他们弟兄有了私心,互争权势,自相残杀,以致功败垂成。我读史至此,不觉气愤填胸,为之顿足三叹。因此,我决心革命的当时,就留意于此。我当时所联络的弟兄,以两湖等处的会党为多,这些的弟兄,大半是承太平天国余绪的后人。我联络他们,首先引这事为鉴戒,告诉他们说:我们当革命党,一要服从首领,二要弟兄们同生死,共患难,有福不享,有祸同当,不能有丝毫私意、私见、私利、私图。我取名轸氏,就是前车既覆,来轸方的意思,也就是我们革命党弟兄,不要再蹈太平天国兄弟 覆辙的革命要件。”[5] 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80人中有70人 是黄兴的旧友,但黄兴仍推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自己甘于担当副手。辛亥革命成功后,他不就大元帅之职,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二次革命失败后,在建党问题上与孙中山意见不一致时,他远走海外,维护党内团结。“功不必自我成”,是黄兴的名言,也是他宝贵的品质。 51追求平等,品格独特。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上 了临时大总统,黄兴襄助一切。据胡汉民回忆:“先生(孙中山)以余为总统府秘书长。各部部长之职,则采纳克强意 见。”[6] 另一同盟会元老张继在回忆中也说:“总理在临时总 统期内,诸事由克强作主。群众开会时,总理偶参加,仅坐会场前列,并未特置台上座位。而诸同志呼为‘先生’,甚少呼 8 2湖湘文化与湖湘人物研究 《湖湘论坛》H UXI ANGLUNT AN 2004年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