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权力监督(1)

领导干部权力监督(1)
领导干部权力监督(1)

领导干部权力监督

在社会变革和转型过程中,因为新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尚未健全,原有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方式又不能涵盖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致使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可避免地存有缺位或空隙,使一些权力运行失去了监督,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如何增强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成为党的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对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存有的问题

1、互相监督“虚化”。互相监督实际上就是同级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因为同级班子成员之间日常生活和工作在一起,相互间最为了解,对存有的问题看得最清楚,成为党内监督链条中极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虽然实行民主集中制,但在现实中,因为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往往强调集中多于民主,集体领导基本流于形式,权力仍高度集中在个别人手里,花钱“一枝笔”、用人“一句话”、决策“一拍板”的现象仍然存有。一些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不尊重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任意越权包揽;有的班子成员原则性差,看领导眼色行事;虽然有的同志原则性较强,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有的怕得罪人,随波逐流;正是以上原因,使一些错误意见也能通过合法程序,造成了同级相互监督缺位或失位,致使相互监督“虚化”。

2、制度监督“软化”。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很多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和法规,各单位内部也制订了很多相关廉洁从政的规定和制度,对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还存有很多不尽完善的地方,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应急性、临时性的规定多,注重长效治本的规定少;正面规范行为的规定多,违反规定的处置措施少;过于抽象、笼统、弹性大的规定多,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少;建章立制的多,严格执行的少。加上自由裁量权在幅度、范围上存有随意性,管理制度上存有漏洞,致使制度监督的“硬度”不够,给少?人以权谋私提供了条件,导致权力的滥用??SPANlang=EN-US>

3、组织监督“弱化”。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监督,因为上下级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往往是非连续性和非全面性的,可谓是“管得着的但看不清”。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和领导干部

的监督,因为存有“看得见但管不着”的缺陷,实际监督效果不够理想。同级监督组织的监督同样也很难。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

的专职机构,具有监督同级党委的职责,但在现实中,因为人、财、

物等均在同级行政管辖范围,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主体

受制于监督客体,主体的职能与权力不相适应,自然难以实施有效的

监督,这种状态下的制约监督难以达到完全意义上的有效的制约。

4、民主监督“空化”。参与是监督的前提,没有参与,不了解情况

就无法进行充分的监督。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纪检部门还是民主党派、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对权力决策参与的层面都不够深和不够广,甚

至在某些情况下基本没有参与,一般干部职工和普通群众的参与就更

不用说了。因为监督的主体对一些重大决策,尤其是权力的运作缺乏

了解,加上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民主意识,有意回避监督主体监督,使

监督主体的“知情权”被全部或部份“剥夺”,想监督也无法监督,

民主监督流于“空化”。

二、对当前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存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监督意识薄弱。一方面,有些领导干部特殊意识强,自觉接受监

督的意识不强。有的领导干部强调身份特殊,自以为素质高而没必要

接受监督;有的认为组织及他人的监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不愿接受

批评和约束;有的很少参加党的民主生活会、党支部活动,把自己看

作是一个特殊党员。对别人监督的多,对自己监督的少,缺少自律意识。另一方面,下属对领导干部监督的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对领导

干部进行监督,容易得罪人甚至遭到打击报复,而不敢监督;有的认

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

起的态度。

2、监督制度不够健全。一是现有的制度、法规出台落后于改革的步伐,缺乏前瞻性,使一些素质不高的领导干部有了可乘之机,从而持

续产生一些新的腐败现象,例如《礼品登记制度》等。二是一些制度、法规太原则,缺乏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例如《行政监察法》。

三是对领导干部监督制约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还没有制定出台较为系

统的党内监督条例和反腐败法,尤其缺少对权力行使程序的明确法规,以致对领导干部监督制约缺少法律权威的支持。

3、监督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当前我们尽管已有很多种监督规定

和监督制度,但各种监督形式之间不够协调,尚未形成法律监督、党

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合一”的监督体系和机制,以致

造成监督主体之间在工作上有时互相脱节、各自为战,使应受监督的

得不到及时监督和处理,人力物力运用的不尽合理,影响了监督整体

效益的发挥,减弱了监督力度。

4、对同级党委的监督难度较大。在现行体制下,纪委书记往往是同

级党委的副书记,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存有较大的制约性。同时,纪检

监察机关的财政、人权及经济待遇都在同级行政管辖范围,缺乏应有

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纪检监察机关对同级党委政府的监督作用的发

挥如何,往往与党政一把手的素质有直接关系。

三、增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的几点建议

1、从思想教育上入手,强化权力主体的监督意识。

增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最基本的就是要使权力主体树立牢固的

监督意识,如果权力主体连根本的监督意识都没有,那么监督就是纸

上谈兵。因此要增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最基础性的措施就是要

从思想教育入手,着力强化权力主体的两种意识,即:权力主体自觉

接受监督的意识和主动大胆监督他人的意识。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监

督的态度。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增强对领导干部思想

政治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教育,牢固树立准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要增强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

条规教育,使领导干部都能深入了解掌握党纪政纪条规,自觉遵守党

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从而更加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提升监

督的自觉性。要增强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使每个党员干部都懂得在我们党内,无论职务大小,党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既要监督他人,又要接受他人的监督,人人监督人,人人受监督。位高权重的党员领导干部对事业的影响力大,更要自觉接受监督,更要监督好别人。权力主体要通过教育,从政治上充分认识到监督的重大意义,从维护党的事业出发,充分认识到接受监督和监督他人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履行《党章》、《党内监督条例》赋予的监督职能。履行是职责所在、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不履行则是失职,从而坚持原则,在自觉接受监督的同时增强对其他权力主体的监督。

2、从责任落实上把严,增强相互监督的实效性。

同级班子成员间的相互监督,因为相互之间知根知底,无论是参与还是知情的水准,都比其他组织和监督主体要多要强,监督的效果也是其他监督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增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相互监督的优势,增强相互监督的实效性。一要充分认识到相互监督的特点。相互监督具有内部性的特点。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是在党组织内部,强调用党的思想、组织、纪律对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约束。具有主动性的特点。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是一种主动的预防措施,它不仅是一种事后监督,更着眼于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强调发挥预防作用,减少党内不良倾向和行为的发生。因为相互之间较知根知底,监督时能目标准确,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二要建立相互监督的工作责任制,突出相互监督的自觉性以及建立在自觉性基础上的强制性。责任制是工作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建立起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的有效责任机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每个班子成员的监督责任和保障,确保班子成员只能作为,并有所作为。同时要建立相互监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一个班子,如果一个成员出了问题,其他成员没有尽到相互监督的职责,应负什么责任等用规定的形式明确下来。这样既能增强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的自觉性,又能突出它的强制性,只有强制性与自觉性二者有机统一和结合,才能实现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三要讲究监督方式方法。要牢固树立相互监督是对同志的一种关

爱,而不是得罪人、和人过不去的思想。除了在相关会议上要充分发

表意见外,在平时还应相互间多交流、多谈心,对认识不一致而又应

该坚持的监督意见,要讲清利害关系,争取采纳,把监督工作做在前面;对班子成员“出格”的行为,要认真负责地提出批评,及时加以

规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级的相关部门

反映报告。四要发挥好民主生活会的作用。民主生活会是领导干部进

行自我教育、自我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措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

党实践证明的解决党内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认真抓好民主

生活会的会前、会中、会后三个环节,通过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到班子和个人存有的问题,会后“对症

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从制定规范上把关,增强监督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增强制度建设,依靠法制搞好党风,是邓小平同志增强党风廉政建设

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小平同志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做为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具

有严格的规范作用和鲜明的行为导向性,它是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准则,是规范管理和执法执纪的准绳,是党内外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依据。因此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进行监督,是增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监

督的重要保证。一是制度建立要严明。必须掌握以下原则:要抓住关

键人、关键部门和关键问题来增强监督制度建设;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体系;要有强制性、约束力;要有量化标准,不能笼统,过于原则;要有可操作性,尽量减少弹性,便于组织

和群众的监督;要赏罚分明,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罚条款。二是要完善

权力规范。突出增强“分权”、“还权”、“裁权”制度的建设,把

握权力运行规律,加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

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以权力制衡为方向,逐步分解过于集中的权力,

做到合理赋权,使权力运行处于有效制衡状态,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产

生的腐败;通过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消减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还权于市场,如通过政府采购、招标、拍卖等市场手段代替行政审批

行为;在行政审批中减少自由裁量权,以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

制约、防止审批权力的随意使用。三是要坚持制度创新。一方面,要

加快建立现代行政制度,依法规范公务行为。与现代公务员制度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还存有很多缺陷,还没有提升到法制国家基本制度的

高度。因此,必须加快建立现代行政制度,依法规范公务行为,尽快

实现现代公务员制度廉洁高效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现代法

律制度,推进反腐败立法工作。因为我国尚未建立国家公务员法律体系,导致目前的很多腐败现象的发生是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因此亟

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制约。当前应围绕依法治权,及时将比

较完善、系统、成熟的制度规定,提升到国家法律、党内法规和行政

法规层面,加快权力监督立法进程,构筑法制体系。尽快出台《监督法》、《廉政法》,完善各种监督制度和监督程序,实现权力运行机

制法制化,从制度、法律上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执行制度要严格。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制度关键在于落实,再

好的规范和制度如果不落实、不执行,也是一纸空文。因此做为领导

干部首先要带头执行做好表率。其次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认真抓好监督制度落实责任的监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好落实,哪一级出了问题,该由谁负责要坚决追究。再次

要严格执纪执法,对有章不循的,该批评教育的要及时提出批评,限

期整改,对应给予法纪处理的应坚决处理,不能搞下不为例。

4、从实践操作中把向,增强组织监督的合力。

组织监督关键是要解决上级组织监督能为、少知情,同级组织监督知情、不敢为,下级组织监督既不知情、也不能为的问题。重点要强化

三种组织的监督力度,从三个方向强化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一要

强化上级组织自上而下的监督力度。这是一种以权力制约权力,最易

接受,最见效果的监督。主要是要采取措施缩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在如何知情上下功夫。因此上级组织要增强对下级组织尤其是一把手

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在检查监督中,切忌走马观花,凭汇报、凭

印象“打分”,这样往往就起不到监督作用。上级可通过廉政述职、

廉政汇报、廉政谈话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听取下级“一把手”关于廉

政建设和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及时了解掌握“一把手”的思想和廉政

状况。要经常深入下级组织,通过个别谈话等形式,了解一把手和班

子成员的党风廉政情况,也可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了解相关

情况。要增强审计监督,完全有必要每年对下级进行一次专门审计,

从中掌握下级的廉政情况。必要时还可通过派员巡视、明察暗访、民

意测评等办法,能比较客观真实地掌握和了解一些实际的深层次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及时教育挽救干部。二要强化同级职能部门的监

督力度。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同级党委、政府的

监督机构,在监督中往往力不从心,处于监督弱势。要提升纪检监察

机关的行政规格。监督规律告诉我们,有效的监督其主体、客体地位

必须平等,所以有必要赋予纪检机关与同级党委、政府相同的级别规格,避免出现站在别人“屋檐下”监督别人的“以小督大”的弱势局面。要强化纪检机关的垂直领导关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责,

不受其他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要改革下级纪检机关人

员的任免方式,下级纪检机关工作人员应由上级纪检机关在征求下级

纪检机关所在党委、政府意见的基础上任免。同时要充分发挥组织、

审计、检察、监察等专门监督机关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强管理和协

调配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

工作,形成对“一把手”监督的合力。三要强化下级组织自下而上的

监督力度。下级组织虽受上级组织的领导,但对上级组织仍有充分的

监督权。上级要在让下级拥有充分知情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

检举、揭发、申诉、控告、上访等制度,畅通反映问题的渠道,切实

保障每一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行使

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民主权利。对于下级组织在执行上级的决策、命令、决定等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应本着从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的高度,

客观、公正、及时、毫无保留地向上级反映报告,避免一些错误决策

造成更大损失,达到监督上级、纠正上级错误的效果。

5、从畅通渠道上着力,持续增强监督的民主性。

一是要提升人民群众的权力监督意识。要纠正那些一提群众监督、群

众参与监督就是搞群众运动,一提舆论监督就是违反“主旋律”的片

面思想认识。要教育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准确

行使民主权利。二是要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各级人大常委会可

考虑设立一个专门的廉政监督委员会,增强对其任命和选举的官员进

行监督,特别是对那些掌握人、财、物的权力机关的监督,通过定期

或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执法检查、述职评议、直接调查听证等形

式检查政府部门是否依法行政,权力是否按程序运行,是否集体决策、合理分权、公开用权。要引导人民代表准确行使对国家重大决策的参

与权,对各级国家领导干部选举权、罢免权、弹劾权,以及通过合法

途径发表严肃负责的政治见解等。三是要畅通信访、申诉等群众监督

渠道。一方面要实现群众监督法治化、规范化,可考虑通过立法程序

出台《公民监督细则》,明确公民监督的性质、任务、职权、义务及

程序等。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群众举报网络和群众举报的保护机制,对打击报复举报人、上访人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是要积

极探索建立基于人民群众的监督机制。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人民监督权

利的实施,也就是任何权力的行使,都要经过人民群众的把关检验,

以民主的形式决定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将监督的权利真正地、放

手地还给社会还给人民,从而把干部命运的决定权名副其实地交到广

大群众的手中。五是要强化新闻监督的职能。要制定《新闻法》,在

确立新闻自由的原则下,对新闻工作者的地位、职责及其新闻报道加

以规范,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使之真正成为宣传国家法

律的喉舌,使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处于新闻媒体的监督之下。同时要

改革新闻体制,象司法独立一样,实行新闻独立,并形成新闻竞争。

新闻记者只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真实性负责,曝滥施职权、

权钱交易丑行于光天化日之下。新晨范文网

参考资料:

《行政监察学》(郭家福编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概论》(曾繁茂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

《行政法学》(姜明安皮纯协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8年2月颁布)

领导干部权力监督

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霍市编办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按照《霍林郭勒市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分解意见》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转变,强化依法行政,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为着力点,以公开行政权力运行为手段,以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职能部门,不断增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公信力、操作力和执行力,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依法规范行政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本部门行政权力运行。 2、方便高效原则。行政权力行使必须有序运行,为群众、企业、基层办事提供方便,提高依法行政效率。 3、公开透明原则。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等依法受到保护的以外,每项行政权力的行使都要实行全程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监督问责原则。对权力的行使实施动态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到位。 三、目标任务 通过建立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以完善的监控制度体系为支撑、以廉政风险点排查分析为基础、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实时监控为核心、以制度执行问责为手段的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拒腐防变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制度漏洞,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发生。 1、做到政务工作公开透明。要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都要如实公开。 2、做到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合法性论证、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凡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制度,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凡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必须进行社会公示或者听证。要建立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具体办法,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奖惩、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以下简称“三重一大”)事项,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3、做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行政许可项目和非

浅谈我国公务员监督机制

浅谈我国公务员监督机制 摘要:公务员代表国家依法组织和管理国家的行政事务,因此对公务员的有效监督是对行政权力有效监督的最好途径。本文先分析我国公务员监督制度的意义,再阐述我国公务员监督机制的目标及构成,然后分析了公务员监督体系的现状,特别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从行政监察机制、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公务员监督机制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公务员,监督机制,问题,对策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公务员制度。近些年来,权力腐败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在思索、探讨权力腐败在我国产生的总体根源,寻求有效遏制权力腐败的根本途径时充分认识到: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因此完善公务员监督机制成为当前社会的又一热点。所谓公务员监督机制,是指在公务员活动中对公务员管理机构和公务员所属的单位及公务员个人的行为、活动实施的各种方式、方法、手段及各种监督制度的总称。 一、我国公务员监督制度的意义 公务员监督是指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促进勤政廉政。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为了防止公务员滥用权力,对公务员的义务、纪律有特别规定。但是近年来权力腐败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公务员监督刻不容缓。 (一)监督制度的确立,有利于保障我国公务员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施行。它的确立不仅明确了对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种种规范,而且还明确了不执行或违犯这些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强化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为相关条例的正确贯彻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监督制度的确立,可以以法律的强制力保障国家行政机关及有关负责人对公务员依法管理,有效地防止某些领导人有法不依,滥用权力,甚至对国家公务员打击报复的行为,确保国家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监督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证公民的合法权力。当公务员发生权力腐败事件时,公民可以行使自己的监督和质询权来维护自己甚至是社会大众的利益。 二、我国公务员监督机制的目标及构成 (一)我国公务员监督机制的目标:我国公务员监督机制的主要目标是:政治思想监督、工作监督和违规监督。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对政府工作人员监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政治思想监督。思想是人之灵魂和行动指南,公务员的错误意识倾向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果,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的体现。必须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教育和监督。工作监督则是监督计划、任务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在权限内的全部活动;纠正和监督政府的工作程序;监督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违规监督顾名思义则是开展对贪污举报的侦查,减少公务员贪污腐败现象。 (二)我国公务员监督机制的构成: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根本,外部监督是内部监督的推进、补充和发展。 (1)内部监督是行政系统内部的一种自我监督活动,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和行政机关相互之间的监督。其方式有三种:①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包括工作检查、专案检查和行政复议;②行政监察。它是指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

权力运行制度

一、建立行政权力公开领导机制。 坚持把落实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之中。专门成立以局长赵振兴为组长,班子副职为副组长,政法、发规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全方位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建立行政权力公开监督机制。 坚持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置于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有效监督之下。对内,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廉政行为和依法行政行为;对外,通过重点加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增进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有效监督。局机关投资3000元建立四块24平米的高级不锈钢公开栏,绘制了10个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流程图,公开行政权力目录及重点政务;投资7000元购置电子触摸屏,并投入使用,极大方便了群众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基层乡镇计生行政权力公开工作,组织8个乡镇计生办主任先后到唐山、邯郸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目前全县8个乡镇全部实行了“一站式”办公,有力推动了全县计划系统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落实。 三、规范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一是清理审核。按照行政许可、行政处置权等分类进行登记造册,局班子连续两次进行清理审查,决定公开形式。二是编制职权目录。根据县批复职权项目,编制职权目录,标明职权名称、来源、依据,行使责任人及公开的要求。三是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载明行政权力的条件、承办岗位、运行程序及相关接口、办理时限、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等方式。

通过规范化建设初步形成了“阳光政务、便民服务、群众满意、社会监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局面。 1、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对依法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科学设定项目审办流程,坚决取消不必要的前置审批条件,减少环节,提高效率。 2、认真开展行政权力廉政风险评估管理。一是重审权力事项,优化工作流程。要根据工作实际,对照省、市、县关于精减审批项目和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文件,认真开展“回头看”,对职权项目和流程图进行重审重修。重新修订后的职权项目要做到有据可查,流程图要简洁、明快,表述准确,对审核或审批环节要注明办理时限,为廉政风险点的查找打好基础。二是准确查找廉政风险点。要把行使的全部行政权力纳入风险点查找范围,结合工作实际和经验教训,通过“找、亮、问、审、核”五步工作法进行查找。风险点应主要集中在审核、审批、审签等易产生个人说了算,可能接受贿赂、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其他易滋生腐败现象的环节上。三是合理划分风险等级,制定风险等级目录。要依据廉政风险点的多少和权力行使的重要性,以及权力行使的频率对清理出的行政权力进行廉政风险评估,按照风险大小,由高到低,分为A,B,C三个等级。应把征地拆迁费的补偿、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及资金使用等作为A级风险的权力;把二胎准生证的初审、林业采伐审核等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权力和一般物品的采购 作为B级风险的权力;信访、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登记证》、计划生育社会扶养费征收等其他发生腐败风险较小的权力 应作为C级风险的权力。四是科学制定预警防范措施。针对不同的廉政风险点,逐个提出化解风险的具体办法,原则上要求有一个廉政风险点就应该至少有一项预警防范措施与 之相对应。要采取保廉承诺,警示教育、风险提示、廉政谈话、岗位廉政教育等形式,对廉政风险进行预警。对防范措施而言,廉政风险点在决策环节的,用健全的民主决策制度进行防范;廉政风险点在执行环节的,要着眼权力公开、权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 业观 在喜迎和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大喜日子里,作为*******公司一名中青年后备干部,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2011年行业春季第1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培训。通过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奔赴红色摇篮井冈山进行党性教育、聚焦当代世界与能力训练和行业重大现实问题专题研讨,进一步加强了理论武装,拓宽了知识眼界,总结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能力素质。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牢固树立和着力践行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水平,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不负组织的殷殷期许和职工群众深情重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一、中青年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是人的理想、信念、追求和价值取向在思想意识层面的综合反映。世界观是一个人关于客观世界的总体的根本的看法,决定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具有总开关、总闸门的作用;权力观是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权力,包括对权力来源和基础、权力性质和归宿的根本认识和态度;事业观是一个人关于事业方向和事业道路的看法。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三者间彼此联系、融为一

体。其中,世界观标举人生指南,权力观揭示权力本质,事业观蕴含工作取向,三者共同决定人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指导着人的行为选择,关系着人的价值判断。强调各级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新形势新任务下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是在新起点新征程中加强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的新导向和新嘱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先进和优秀的重要体现。先进和优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更是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和应有追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不断建设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坚持共产党人的时代追求,必须始终保持先进和优秀,自觉地、身体力行地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神圣使命,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要保持自身的先进和优秀,必须加强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锻造,通过创新实践、推动发展、服务群众、贡献社会,解决和处理好理想信念问题、政治方向问题、执政能力问题和廉洁自律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带头表率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紧跟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步伐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全面形成,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人们的社会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

中国官员级别及权利制度

中国干部等级制度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 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 省署高校院系处室领导, 重点中学正职。 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正县级企业的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 市属中学正职。 乡科级正职:

2008封桢:论行政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行政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封桢 摘要:预防和消除腐败必须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文章分析了我国原有防腐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监督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对权力监督的主要途径,阐述了加强对权力监督必须坚持的主要原则。 关键词:权力;腐败;监督;制约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3-031-02 作者: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8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它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从而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预防腐败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当前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预防和消除腐败现象的发生,而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又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督原则。 一、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的必要性 腐败现象在事实上的存在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反腐败工作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对执政党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腐败现象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有的还很严重,如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职务高的明显增多,违法违纪的金额越来越大,涉及的人员越来越多。尤其值得深思的是有些案件横向带出一片,纵向牵出一串,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真是/查处一案,带出一窝一串,百姓一看,喜忧参半0,可见,有些腐败现象已经涉及到了一个集体腐败的问题。腐败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个别党政干部在主观上已经丧失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求发展、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另一方面,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完善也是造成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制度建设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更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意义。面对事实上存在的腐败现象,从制度上加强对权力的进一步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反腐败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因此,对于党政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腐败问题执政党以及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决不能心慈手软,必须标本兼治,因为姑息必将养奸,惩恶才能扬善。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6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苦,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0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完全有决心有能力惩治党内的极少数腐败分子,也完全有决心有能力预防和消除腐败现象。/我们党是代表人民执掌政权,党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保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不注意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注意克服脱离群众的现象,听任腐败现象蔓延,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也会蜕变,丧失人心。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了,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0新的历史时期与新的工作环境要求我们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我们既要增强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尤其是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这是预防和消除腐败的第一道屏障机制。 二、目前行政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应该受到各级国家职能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因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0。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在党和政府的各级机关内建立了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体系,希望通过对权力的内部监督和自我监督以保证各级/公仆0的清廉;当然,这种监督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期的实践过程来看,这一监督体系也不是万能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就内部监督的情况来看,由于形成了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特别是权力过分集中于党政/一把手0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党政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级党政部门,权力的监督者往往是党政/一把手0的副职或下属,于是形成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非对称关系,监督者只能听命于被监督者的权力安排,否则,监督者的监督行为就是/违纪0的,甚至是/违法0的。在此种情况下,监督往往是乏力的,甚至是形式主义的;而部门内的其他成员,由于不具有对上司的监督名分,往往形成了对党政/一把手0的人身依附关系,更不用说监督了。于是,在机关内人人都搞好人主义,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四平八稳,实际上完全丧失了内部监督的组织防线,形成了产生腐败的温床。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对于个别党性原则较差的党政领导干部来说却是非常危险的。/权利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0。 就自我监督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党政干部能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但往往也有个别党政干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掌声和鲜花模糊了方向,被金钱和美色丧失了理智;甚至个别同志本来就是带着一种名利思想加入到党内,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而到处投机钻营,以至于拉帮结派,相互吹捧,相互包庇,相互利用,相互得利,这些人表面上看来是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实际上完全丧失了自我监督的个人防线,也是产生腐败的温床。 除了上述内部监督与自我监督之外,外部监督也已经成为 31 宏观管理/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政治素质是国企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最根本的素质。 作为一个国企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明白我们的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淡泊名利、有无私奉献精神;为人正直,不以权谋私。因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一个国企领导干部工作的根本宗旨;要顾全大局,有集体意识。干任何事情,不能仅仅考虑本企业的利益,要兼顾国家和社会利益,要有全局观念。 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不仅事关个人品行,而且关系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也重视和倡导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个领导干部只有经常自省修德,注重品德修养,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受得住环境磨练,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才能做到不因权重而失重,不因权轻而自轻,不迷失人生方向。 在对外活动的场合,应当稳重自恃,尊重对方,不亢不卑,落落大方,表现出领导者应有的气质和风度;应带头严格遵守法纪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从严要求自己,自觉维护纪律制度的严肃性。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应带头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养成在组织和群众监督下开展工作的习惯;做到“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面对权力、金钱、美色各种诱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严格自律,警钟长鸣,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 除了有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一个现代领导者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化专业素质。领导者在通晓与自己负责的部门或单位的性质有关的专业知识基础上,不仅应该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比较广博的知识面,而且应该通晓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要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学会计划、组织、决策、指挥、协调这一整套本领。 要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提高决策的正确性;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有科学的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把单位的目标同干部职工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统筹兼顾;,要善于团结各种人,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公司干部职工的热情,塑造强大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善于社会交往,使各种社会因素都能为本单位的工作开展服务,为本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还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相关知识,注意参加各种培训,讲座,多和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土接触交流,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中深刻领会其内涵。 天赋是领导者素质培养的生理基础,学习是提高领导者素质的根本途径,实践是领导者素质培养的有效方法。 智力素质大部分是靠后天培养和锻炼的,作为领导者,除了要有敏锐的事物观察力、丰富的创新想象力、精细的思考分析力、超人的未来预见力,我们应该加强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培养来提升智力素质。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素质的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的积极作用,使智力素质在行为中得以充分发挥。一方面,一个先天素质较好的领导者,如果自身不努力学习,勇于实践,积极进取,自强不息,那么长久下去,也会变坏。反之亦然。另一方面领导者后天所形成的素质,也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良好的能力素质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领导者能力素质水平是影响领导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领导者能否发挥其指导、指挥、

行政权力监督制度系列5

中共自贡市卫生局党组 关于对直属医疗卫生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 (自卫组发[2000]06号,2000年7月31日) 各直属医疗卫生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直属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力度,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全面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中共自贡市委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试行意见〉的通知》规定,参照《中共自贡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自贡市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通知》及干部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卫生系统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领导干部,是指市卫生局直接管理的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行政主要领导和分管财务的领导干部。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所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入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第三条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手续前,应当接受卫生局组织的任期

经济责任审计。 第四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市卫生局监察审计科牵头,会同财务、人事部门在系统内统一抽调力量组成审计组开展审计。各有关单位应积极配合,服从调配。必要时可以委托市审计局进行审查。 第五条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并遵守审计回避制度的规定。 第六条在实施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应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应主动为审计提供条件和方便。 第七条市卫生局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同时抄送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本人。 第八条审计通知书送达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卫生局的审计要求,及时如实提供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主要业绩、经济责任等方面的述职报告及有关材料,并于审计组进驻被审计人所在单位后3日内送交审计组。 第九条审计组在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应认真分析领导干部本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经济责任。 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是: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策;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财政收支、财

党员干部如何正确手中的权利

党员干部如何正确手中的权利 开 拓 队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九日

党员干部如何正确手中的权利 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地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利,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直接影响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企业的成败。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在各自岗位上做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切实做到“权为民所有,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做人民的公仆。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权利的所有者。党的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都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是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权利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一贯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利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江泽民同志曾语重心长的说:“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利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这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应该树立的正确权力观。 二、加强党性锻炼,提高主观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权利的实质。 作为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利,说到底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是我们党员干部履行职务必需的条件。“为谁掌权,为谁服务”只要摆正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就能从思想和行动上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利,要牢固树立我们手中的意志和愿望。所有的党员干部只能掌权为民,绝不能以权谋私,这就要求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做决策、办事情。首先要想到职工群众,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心中始终想着职工。要像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那样,时刻为职工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职工谋利益,在生产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敢当职工的服务员,邓小平同志提出“领导就是服务”党员干部为职工排忧解难,处理在生产工作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教案正式版

4.2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明确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2、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政府权力; 3、明确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作用,相信我们的政府是法治政府。 (二)能力目标 1、归纳分析监督政府权力的内涵、途径和意义 2、辨证的观点看待政府权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体会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政府的行政活动,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对政府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主要从政府如何行使权力方面学习了政府的有关知识。但是,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一旦超越法律,滥用职权,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因此,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受到监督。 (二)进行新课 一、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材P46“探究问题”提示:(1)《焦点访谈》坚持“用事实说话”,专门报道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代表了群众的呼声,保障了群众的利益。其报道的80%以上的问

题都得到了解决,所以备受众人关注。 (2)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新闻舆论监督外,还有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司法机关、行政系统内部等多种监督渠道。 教师点评:《焦点访谈》代表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是群众的喉舌。我国对政府的监督方式多种多样,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又能够督促政府工作,保证依法行政。 1、必要性 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能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47页,思考:应该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关键 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民主的制约和监督:就是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法制的约束和监督:就是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使掌权者办事有统一的规范可遵循,确保权力依法行使,合理运行。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监督形式的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外部监督: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这是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等。 ②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可以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主动向政府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 ③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参考第二课民主监督的方式。 ④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通过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

“一岗双责”清单系列:党委领导班子主体责任清单

“一岗双责”清单系列:党委领导班子主体责任清单 责任名称 项目任务 具体分解内容 工作措施和目标要求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研究部署党风廉政 建设工作 年初召开局党委会,研究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目标 任务和具体措施。 定期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召开局党委会研究部署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年不少于2次。 制定完善清单 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完善局党委领导班子、局党委书记、局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责任清单,并督 促各责任主体严格对照责任清单履责。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主体责任报告制度 对全年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自查。每年1月底前,由局党委领导班子及局党委书记以书面形式向区委和区纪 委报告履行主体责任情况。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向下传导机制 与经信系统基层党组织 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 责任书,层层传递压力。 加强对主体责任传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年底根据需要听取下一级党组织履行主 体责任情况汇报。 (三)选好用好干部干部选拔任用 严格执行《关于规范镇(区、街道)、市级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营造公道正派、公平公正的 用人环境。 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

责任名称 项目任务 具体分解内容 工作措施和目标要求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查处选人用人不正 之风 落实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查制度,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健全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 制度,坚决整治和严厉查处跑官要官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四)抓好作风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组织纪律 年内对严守政治规矩、增强组织观念进行1次专题研究部署,组织不少于1次专题学习。对党员领导干部执行 纪律规矩情况组织1次监督检查。 严格执行作风建设 各项规定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定期接访下访、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 年底开展自查。 健全改进作风长效 机制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监督检查的暂行办法》,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状况的动态分析, 围绕反对“四风”,与时俱进推进制度创新,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制度规定。全年组织专题学习和活动不少于1 次。 (五)领导和支持办案支持执纪执法机关履 职 加强对纪律审查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障执纪执法机关查办案件,协调解决出现的重大问题,始终以“零容忍”态度 惩治腐败,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坚持抓早抓小 全年组织研判党员干部苗头性问题不少于2次,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及时组织开展约谈、函询,做到早发现、早提 醒、早纠正。

领导干部要培养正确的权力观(答案)

领导干部要培养正确的权力观 一、是非题(1 分×20 = 20 分) 1. 面对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树立正确权力观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对) 2. 并不是党、政、企业、教育机构、科技部门等单位的领导干部都拥有权力。(错) 3. 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力量如失去制约和监督,可能会使权力在运行中产生隐患。(对) 4. 面对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政策诉求,各级领导干部面临巨大的挑战,受到极大的诱惑。(对) 5. 我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有新的特点和工作任务,我们的任何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对) 6. 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对) 7. 在公私利益上,各级领导干部要理顺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二者之间的关系,谨防腐败事件的发生。(对) 8.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性质和地位仍然没有改变。(错) 9. 近年来,一大批有能力、有抱负、有强烈事业感的年青领导干部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对) 10. 只有树立和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子气氛。(对) 11. 权力属于各级领导干部。(错) 12. 由于缺乏挫折、磨练和考验,部分年青干部没有形成对责任、使命、权力的正确看法。(对) 13. 树立和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对党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但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培养并无大用。(错) 14. 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可能会把权力看作是获利的工具,但并不会导致自身的堕落腐化。(错) 15. 中国在封建社会时用“家天下”的方式管理公共事物。这是“公私分明”的体现。(错) 16. 领导干部如没有正确的权力观,可能会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对) 17. 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要防止权力公有观念的产生。(错) 18. 权力是获得社会评价、获得人们尊重、获得人们畏惧、获得人们拥护的一种特殊社会资源。(错) 19. 各级领导干部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组织程序、法律程序,切勿独裁专断、不遵纪守法。(对) 20. 近年来,我党某些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例如形式主义、作风浮躁、不实事求是等问题,引发群众的强烈不满。(对) 二、单选题(1 分×40 = 40 分) 1. 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 政治文明是(政治权力)的动态运行状态及其产生效果。 3. 领导干部在掌权、用权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权力观不正确) 4.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学风)建设。 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其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治国先治党,治党必从严” 。 6. 政治体制承载着(政治文明)的诉求。 7.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领导干部(遵纪守法) 8.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

如何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

如何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 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它是保障国家的行政活动依法进行的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活动是否合法、合理和有效,实施的监察、督促、检查和纠正的行为,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基本准则。 行政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行政监督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福利。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2003年3月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工作规则》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把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新一届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之一。 我国的行政监督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外部监督体系和内部监督体系两部分。外部监督是指来自行政机关以外的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监督(包括社会团体、社会舆论和公民)的监督。与外部监督体系并列,内部监督体系是我国行政组织内部建立的系统的自我监督体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专职监督机关的监督,如监察和审计机关的监督;二是非专职监督机关的监督,主要有上下监督、主管监督、职能监督三种形式。上下监督即各行政机关因隶属关系所形成的监督,主管监督即行政机关对被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职能监督即政府对政府职能部门就其主管工作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对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 目前,我国虽然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监督体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监督主体多,监督力量缺乏整合,未形成合力;二是,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序低,监督标准不明确;三是,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必要的独立性;四是,行政监督主要靠事后的追惩,对事前预防监督和事中的过程监督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五是,国家权力的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执政为民,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好的监督制度,摸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当务之急是要切实使这些监督机制真正有效地运作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根据《纲要》的规定,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规定: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

我国国有企业就是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国有企业里最主要的资产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并由代表全民利益的人民政府来集中行使所有权,类似于西方的政府企业。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表现形式。 国有企业与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其生产经营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以保证实现国家特定的政治目标;另一方面为确保国有企业社会功能的实现,国家又赋予国有企业以法律上的特权,并享有国家的优惠待遇。虽然目前国有企业不足全国经济总量的50%,但它始终控制着能源、交通、电讯等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并在国家经济晴雨表上占据着支配地位。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约占30%。159家中央企业和1031家地方国企资产总额20001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1062.3亿元,实现利润9644.1亿元,我国进入全球企业500强的企业中,绝大部分为国有企业。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谓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是指国有企业中领导

机构设置、人事隶属关系、管理权利划分、干部培养选用、绩效评价、激励约束等具体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一、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国有企业中实行严格的党管干部和政府直接管理企业,有它积极的一面,有利于用强有力行政手段保证实现经济目标,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深化,原有的国企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干部管理极不协调,已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体制问题重症区之一,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1、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 搞活国有企业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国有企业已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准备,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下决心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首先解决好人的关系问题,尤其是要解决企业领导者的选择和管理问题。必须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改变对国有企业实行政府直接管理的做法,采取市场化聘任制,实行彻底的委托代理

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论文 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目录 一、权利与权利观的基本概念 (2) (一)权利的基本概念 (2) (二)权利观的内涵 (3) 二、树立正确权利观的意义及所遇问题 (3) (一)树立正确权利观的意义 (3) (二)目前在权力观上存在的问题 (5)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利观 (5) (一)坚定理想和信念 (5) (二)加强理论学习和教育 (5)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 (四)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 (6) 参考文献 (7)

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摘要:权力观的问题历来是政治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它伴随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变。古今中外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此都极为关注,并且留下许多深刻的思索。任何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在理论和实践上所进行的探索和斗争都离不开权力,而且把权力问题作为核心问题。实践证明,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权力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党风政风建设。因此,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党的领导者在任何时期必须坚持不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拟相关资料谈谈领导者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重要性。 关键词:权利权利观领导者 权力观,是指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用好权力这把双刃剑,既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正确理解权力与权力观的基本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为民所执”。 一、权力与权力观的基本概念 (一)权利的基本概念 权力现象是一种非常普遍而又普通的现象,权力这一个词出现率和使用率也是非常高。但一说起权力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印象:它似乎无处不在却有无法捉摸,可以感觉到它的威力却又很难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然而,正是这“神秘”的权力,在相当程度上主宰着人类社会。一旦离开了权力的协调和指挥,整个社会就是一盘散沙、一片混乱。因此,尽管人们对权力是非毁誉、莫衷一是,对权力的讨论、理解和期盼毕竟构成了政治文明的重要部分。那么权力的起源和本质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