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共同体——科学的社会建制化的标志

 一、科学共同体的由来与发展

共同体(Community)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翻译成“社区”。“社区”通常指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一词是借用了社会学中“社区”的概念。最早这样运用的是英国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坡兰依(M.Polanyi)。1942年,他在一篇题为《科学的自治》的文章中,在探讨科学自主性的过程中使用这个概念。他把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以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后来,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普赖斯以及默顿等人,又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一概念,赋予它许多新的具体内容。

一个基本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或偶然的;它是客观事物具体发展、成熟后的一种理论把握和抽象。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角度来考察科学共同体,就能获得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比较深刻地体验科学社会学展开对科学共同体这一科学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意义。

众所周知,科学的早期,是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而从事的一种自发的业余爱好和兴趣活动。尽管近代科学革命以后,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以经验为基础,以实验为手段走上了自身独立发展的逻辑轨道,但是人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近代科学研究的范围和规模都比较窄小。科学往往以科学家单枪匹马、幽居独思的活动方式为主。正如科学学创始人尔纳所描绘的那样:科学还停留在教授的小实验中或发明家后的小书房里。

17世纪初,当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大西岛》一书中构想出“所罗门之宫”作为把科学家们集中起来潜心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场所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科学家之间进行科学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英国著名的格雷山姆学院就是培根“所罗门之宫”的最初实践。格雷山姆是英国麦塞斯公司的老板和英国皇家交易所的创办人,他临终时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奉献给科学家,建立了一所从事科学活动的学院,成为当时英国科学家自由聚会的活动中心。17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皇家学会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成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皇家学会是科学共同体的雏形,它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19世纪开始,科学有了长足的进展,科学以其令人心悦诚服的成果,独一无二的价值和功能,吸引了为数众多的人踏上科学之路,科学研究呈现出职业化 (Professionalization)和机构化(Institutionalization)的特征。

1826年德国大化学家李比希创建了吉森化学实验室,以及1874年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出现,不仅是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过渡的肇始,也是科学研究传统和主体转换的标志。它以科学家群体或集团合作交流的研究方式取代了近代科学的那种分散、独立、业余地从事科学研究的状况。因此,科学共同体的出现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科学活动的社会体制化的一个标志。

20世纪以后,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科学研究不论从范围、规模、深度和广度还是从参加人员、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科学研究的分化、细化、专业化,结科学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特点和内容。在科学的组织化、构化日趋庞大的背景下,又呈现出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的科学研究“圈子”和信息交流网络。他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科学共同体的社会结构显得多变而又复杂。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同体己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它超越了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例如高能物理学研究领域,就有一个国际性的交流网络,并有三个亚共同体:由美国、国际高能物理实验室的欧洲参加国和日本组成。因此科学共同体在现代科学条件下,具有十分丰富的社会表现形态。它是我们研究科学与社会互动网络上的重要纽结,为我们从科学社会学角度研究科学主体、科学的社会化过程与科学进步的内在联系,以及科学群体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概念基础和认识框架。

二、科学共同体与科学的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的模式是关于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内在机理的完整描述。一个成功的科学模式不仅能合理地解释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而且能对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作出深刻的说明。

科学发展的传统模式认为:科学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科学发展是线性的,连续的和逻辑的。就力学发展而言,在亚里士多德学说中提出并研究了速度,以后大体按照历史的肪间顺序,伽利略着重研究了加速度,牛顿对力的概念作了科学的规定,焦耳和赫尔姆霍兹则对功和能进行了精密的研究。与此相应,力学理论体系的逻辑也就从速度开始,再依次讲到加速度、力、功和能。

然而,这种按照归纳主义观点来说明科学知识增长的特征,把科学发展作为一个静态的逻辑结构来考察的传统模式,显然不能解释科学历史发展过程的许多现象:哥白尼日心说对托勒密地心说的否定和取代;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动力学的修正;燃素时代的热力学和化学为什么被视为科学?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本质又是什么?等等。著名的科学哲

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库恩成功地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的历史结构提出了内容甚为广泛、含义极为深刻的科学“范式”的概念,并用范式来说明科学的进化与革命,库恩从科学发展的生动史实中看到:科学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理论同经验一致的归纳逻辑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认识论以外的社会学问题和心理学问题。库恩把科学发展的认知过程和社会过程,通过科学共同体(科学家集团)这一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库恩在《必要的张力》一书申明确指出:“科学尽管是个人进行的,科学知识本质上却是集团的产物。如不考虑创造这种知识时集团特殊性,那就既无法理解知识的特有效能,也无法理解它的发展方式。”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存在的依据,它既是认识论上的知识体系,又是知识的社会形式,是特定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准则。库思也确认:“范式一词无论在实际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范式代表了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和共同约定。而科学共同体则由一些学有专长的科学家所组成。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是相同的,他们探索的目标,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他们培养自己接班人的方式也是共同的。因此,科学共同体内部具有趋同的科学思想和研究范式。

库恩把科学发展的模式与科学共同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的发展不仅有量的积累,而且有质的飞跃。科学革命的本质是新旧范式的交替、更迭,进而带来整个研究传统的变革。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由于“范式”与“科学共同体”这两个概念融为一体,从而把范式在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阶段的运动转换为科学共同体在这些发展阶段的运动,通过科学活动的主体的变化来揭示知识增长和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科学认识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科学理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论评价和选择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正如美国科学家N斯莱托所说,对科学社会学理论原理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制定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有助于把注意力集中于科学本身的社会结构,而不是研究借以获得科学知识的社会条件。

把科学共同体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科学主体,是科学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一大成就。传统的科学主体是科学家个人,尽管科学家的新发现、新理论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但要获得接受相确认,必须由科学家群体作出判断和裁决。科学共同体作为新的科学主体正是充当评价、选择理论的角色。尤其在现代科学中,科学共

同体更是有其至高无上的权威,并成为一种科学评价和理论选择的客观准则的象征。当然,科学共同体依据什么标准对科学理论作出评价和选择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事实上,传统的五大科学价值:理论的精确性、自洽性、广泛性、简单性、有效性构成了科学共同体理论选择的共同基础,同时也不排除科学家个人的信仰、个性阅历,以及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可否认科学共同体是由科学家个体所构成的。但是,科学共同体的“集团效应”却能够把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有准则和个人准则有效地统一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家个体无法取代的科学功能。

三、科学共同体是社会的亚文化群

从不同的角度考察科学共同体,就会对科学共同体作出不同的展开和讨论。当我们从知识的增长特征和科学发展为模式看科学共同体,往往会偏重于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知识的生产力功能;当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科学共同体,就不难发现科学共同体作为社会亚文化群所具有的独特为行为规范和价值构成。

亚文化群(Subculture)指的是在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内具有其独特性的一群人。科学共同体之所以称之为社会的亚文化群是因为它不具有与一般社会群体或组织不同的、独特的精神气质,信奉、受束于某些特定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而且具有自身有的活动方式和动力机制。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独特的行为则和价值规范不断超越种族、地域、文化、语言的障碍,在世范围内趋同。同时,它又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子系统与不同的化形态和传统交互影响和冲突,并显示了独特的文化功能。此,科学共同体不仅是我们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和进步的纽结,也是我们探讨科学与社会互动的重要环节。

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早在40年代,就在一篇题为《科的规范结构》的论文中通过科学社会规范的讨论,来定义科学共同体这类特殊的人类“社区”(Community)并提出了著名的关于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四条原则。[17]

(一)普遍主义。这是一种科学的信念。科学共同体成员深信科学真理是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哈伯过程*”(哈伯过程指由德国化学家弗里茨? 哈伯所发明的合成氨过程)并不因红伦堡审判而失效,而恐英症也不能剥夺万有引力定律。沙文主义者可以将外国科学家的名字从历史教科书中一笔勾销,但他们的公式仍为科学和技术所不可或缺。普遍主义这种强制性规范深深地植根于科学的非个人性的特征。普追主义所强调的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科学家必须以客观存在为基础,凭科学事、实立论,用实验手段检验真

理,而不是以社会属性、宗教信仰、政治面貌,或个人意志作为科学真理的评价标准。

(二)公有主义。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的公有性,即科学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任何科学发现都是社会合作的产物,是属于整个科学共同体的。因为科学家的发现只有通过科学共同体评价和选择,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如果科学家一旦有所发现,又不马上公布于世,与科学共同体其他成员进行交际接受论证,那么,科学发现将会失去意义和价值,这项科学发现的优先权有可能为其它科学家所获得。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就有许多这类例子。因此,科学的公开性原则正好与技术的保密性、功利性原则相对立。

(三)无私利性。说明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首先是追求科学真理,而不是谋取物质利益,这样才能保持科学的真正价值,使科学的纯洁性不被功利主义思想所污染科学家应当具有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利他主义思想。

(四)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科学家对于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信奉和接受,而应用理性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来评价一切。科学共同体在评价和选择科学理论时,应当采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手段,严格的实验验证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怀疑—切。这就称之为有条理的怀疑精神或有组织的批判精神。

默顿把4条规范原则作为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以揭示这一社会亚文化群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与此同时,默顿等人还对科学共同体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研究。他们深入地探讨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组织形态、社会结构、分层现象、交流网络、社会心理等问题、充分揭示了科学共同体这个抽象程度较高的概念及其丰富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默顿的科学社会规范原则和库恩的科学范式的讨论,构成了我们研究科学共同体的基本的理论框架。

四、科学共同体运行的动力机制

近代科学的辉煌成就,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使得科学家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到了19世纪,科学的荣誉系统和奖励体系开始形成,并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步健全和完善。从此,那种出于好奇、自发的科学活动开始消失,科学家寻求社会承认,争夺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归属权已成为科学发展新的特点。事实上,科学的奖励制度与科学家寻求社会承认构成了科学共同体运行的动力机制。科学的荣誉系统和奖励体系是对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科学能力社会承认的外在表现形式。科学的荣誉系统包括科学学衔、学位、职称,如学士、硕士、博士、教授、研究员等等。科学的奖励体系则往往纵横交错,有国际的、国内的、省内的,有成

果奖、发明奖、进步奖,有奖金、奖章、奖状等等。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科学荣誉系统和奖励体系成为现代科学活动中一个引入注目的社会现象。它对科学家的研究行为构成一定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一个科学家要想获得社会对其研究能力和科学水平的承认,就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独创性的科学成果,这也是科学家工作动力之所在。不承认这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无法理解科学共同体运行的动力机制。

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等人在对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后,深入探讨了科学共同体内使这些规范发生作用的动力机制。他们发现科学家争夺优先权、归属权以及科学的奖励制度是研究科学共同体社会运行的逻辑起点。它的展开,能为我们揭示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家个人以及科学家之间互动的特点,反映科学家个人的社会行为特点和社会心理结构,为正确解释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社会分层现象,以及科学中的马太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奖励和荣誉的产生,是对科学家研究成果进行科学评价的结果,而科学评价的主体是科学共同体。因此,发现->评价->奖励就构成了科学共同体运行的特有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