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可打印修改)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可打印修改)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可打印修改)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

化学品俗名:酸式亚硫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 sulfite sodium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亚硫酸氢钠≥4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

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到灭

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

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5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pH:

熔点(℃):(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48(20℃)

沸点(℃):无资料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40%。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意义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漂白剂、媒染剂、蔬菜脱水和保存剂、照相还原剂、医药电镀、造纸等助漂净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不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聚合危害:无资料

分解产物: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20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无资料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无资料

废弃处置方法:加入水中,加纯碱,再用盐酸中和,然后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若可能,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1510

UN编号:2693

包装标志:无资料

包装类别:无资料

包装方法:小开口铝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

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化学试剂·化学药品手册》第二版赵天宝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亚硫酸氢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硫酸氢钠化学品安全 技术说明书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亚硫酸氢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中文别名:酸式亚硫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 英文别名:Hydrogen sulfite sodium CAS号:7631-90-5 技术说明书编码:MSDS#2862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腐蚀性。误服会中毒。有致敏作用。资料报道有致突变作用。能散发出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含量:10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有腐蚀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建规火险分级:无资料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资料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曝晒。保持容器密封,勿与空气接触,防止氧化变质。应与碱类、酸类等分开存放。不宜久存,以免变质。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订标准 TLVTN:无资料 TLVWN:无资料 接触限值:美国TLV-TWA:5mg/m3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完整版)反渗透说明书通用

反渗透净水设备 使 用 说 明 书

一、反渗透工作原理 渗透现象在自然界是常见的,比如将一根黄瓜放入盐水中,黄瓜就会因失水而变小。黄瓜中的水分子进入盐水溶液的过程就是渗透过程。如果用一个只有水分子才能透过的薄膜将一个水池隔断成两部分,在隔膜两边分别注入纯水和盐水到同一高度。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发现纯水液面降低了,而盐水的液面升高了。我们把水分子透过这个隔膜迁移到盐水中的现象就做渗透现象。盐水液面升高不是无止境的,到了一定高度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时隔膜两端液面差所代表的压力被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与盐水的浓度直接相关。 反渗透现象和反渗透净水技术在以上装置达到平衡后,如果在盐水端液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此时,水分子就会又盐水端向纯水端迁移。液剂分子在压力作用下由浓溶液迁移的过程这一现象被称为反渗透现象。如果将盐水加入以上设施的一端,并在该端施加超过该盐水渗透压的压力,我们就可以在另一端得到纯水。这就是反渗透净水的原理。 反渗透设施生产纯水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有选择性的膜,我们称之为半透膜,二是一定的压力。简单地说,反渗透半透膜上有众多的孔,这些孔的大小与水分子的大小相当,由于细菌、病毒、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水合离子均比水分子大得多,因此不能透过反渗透半透膜而与透过反渗透膜的水相分离。 在水中众多种杂质中,溶解性盐类是最难清除的。因此,经常根据除盐率的高低来确定反渗透的净水效果。反渗透除盐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反渗透半透膜的选择性。目前,较高选择性的反渗透膜元件除盐率可以高达99.7%。

二、反渗透功能特点 本公司RO设备采用反渗透RO膜,膜脱盐率高,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简便,可以实现一人监视或无人看管,设备主体全部采用优质不锈钢型材制作而成,可以在潮湿或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RO设备具有在线水质量检测控制,实时检测水质变化,保证水质安全;系统具有高低压保护功能,当原水压力不足或压力过高或无原水时,设备自动停机,这样可以保护高压泵及设备安全;系统另配有自动液位控制器,当纯水箱水满时,RO设备自动停机,当纯水箱水位过低时,RO设备会自动开启运行。 设备采用手动、自动开机控制,手动和自动可以任意切换,设备主要部件均由国外著名专业厂商提供,整机性能完全可以达到国外部分厂家同等水平! 三、技术参数 规格型号:RO 操作压力:0.3 ~ 1.5 Mpa P H 范围: 2 ~11 最佳温度: 5 ℃~ 30 ℃ 脱盐率:≥98 % 额定电压:380V 50HZ 总功率: 5.5 Kw 四、设备操作前准备 1、设备进入厂房内,平稳安装后,在增压泵进水口上接入水 源,在纯净水出口处、废水排放处连接出水管道,然后把配电箱的主线接入电源,为安全起见,在高、增压泵底角

亚硫酸氢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硫酸氢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中文别名:酸式亚硫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 英文别名:Hydrogen sulfite sodium CAS号:7631-90-5 技术说明书编码:MSDS#2862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腐蚀性。误服会中毒。有致敏作用。资料报道有致突变作用。能散发出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含量:10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有腐蚀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建规火险分级:无资料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资料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曝晒。保持容器密封,勿与空气接触,防止氧化变质。应与碱类、酸类等分开存放。不宜久存,以免变质。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订标准 TLVTN:无资料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 标识中文名 亚硫酸氢钠;酸式 亚硫酸钠 英文名 sodium bisulfite 分子式NaHSO3分子量104.06 危规号81510 UN编号2693 RTECS号CAS号7631-90-5 理化性质 主要组成 含量:工业级 ≥99.5% 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有二氧化硫的气 味。 熔点℃分解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 于醇、乙醚 沸点℃无资料 相对水密度 (水=1) 1.48(20℃) 饱和蒸气压 KPa 无资料相对蒸气密 度(空气=1) 无资料 临界温 度℃ 无意义 燃烧热 (kJ/mol) 无意义 临界压力 MPa 无意义 最小引燃能量 mJ 无资料 燃烧燃烧性本品不燃。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氧化钠。闪点℃无意义聚合危险无资料

爆炸危险性爆炸极 限% 无意 义 稳定性无资料 自燃温 度℃ 无意义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 强碱。 危险特性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 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毒性LD50:20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对人 体伤害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亚硫酸钠脱硫

W-L(韦尔曼—洛德法)法再生脱硫 W-L法是一种再生脱硫工艺,它通过亚硫酸钠溶液的吸收和再生循环过程将烟气中SO2 回收并予以充分利用,因而也称为亚钠循环法。W-L 法源于硫及硫酸制造厂从尾气中回收硫的工艺。W-L脱硫工艺主要由SO2的吸收,热解再生和SO2富气再处理等几个单元组成。SO2富气再处理的方式取决于电厂的技术、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通常随各电厂的具体情况而定。 热解再生操作单元既要再生富集SO2气体,也要再生吸收剂Na2SO3。SO2的吸收操作过程主要在逆流塔中进行,高浓度的Na2SO3溶液与烟气充分接触,吸收烟气中的SO2形成NaHSO3。这一步对整个系统的脱硫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是工艺中的关键部分。 一般来讲气液接触时间越长,交换度就越大,液相中Na2SO3浓度越大,SO2的吸收率越高。气液接触时间主要由洗涤塔接触区的高度和烟气流速、或烟气量来决定;交换面积决定于洗涤量和液滴粒径。 在实际应用中,须根据电厂的具体情况,如目标脱硫率、入口烟气 SO2浓度和烟温等来确定上述技术参数。其主要工艺方法如下:烟气经过文丘里洗涤器进行预处理,除去70%~80%的飞灰和90%~95%的氯化物,预处理的烟气通入三段式填料塔,逆向与亚硫酸钠和补充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除去90%以上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钠,溶液逐段回流得以增浓。净化后的烟气经过加热后从烟囱排空。 洗涤生成的亚硫酸氢钠进入再生系统--强制循环蒸发器,被加热生成亚硫酸钠,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电解氯化钠所生成的氢氧化钠与再生的亚硫酸钠一起送入三段式填料塔重新吸收二氧化硫。 而回收的二氧化硫可以用98%的浓硫酸干燥,经V2O5触煤氧化生成SO3,用浓硫酸吸收并稀释至93%的工业硫酸。其剩余的二氧化硫返回吸收塔。根据市场需求还可以将一部分二氧化硫与天然气或丙烷反应生成H2S气体,再与另一部分二氧化硫送入CLAUS 装置生产单质硫,也可将单质硫焚烧生产液态二氧化硫和纯净浓硫酸。 值得注意的是三段式填料塔在二氧化硫吸收过程中,由于烟气中氧的存在使部分亚硫酸氢钠中有硫酸钠生成,经蒸发器结晶分离出的产品可供造纸业使用,另外由氯化钠电解得到的副产品氯气可供化工企业使用。该工艺方法中氯化钠溶液的电解工艺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同时该方法能够得到多种副产品。 亚硫酸钠法烟气脱硫又称韦尔曼-洛德工艺,是采用亚硫酸钠水溶液吸收SO2的烟气脱硫工艺。由美国韦尔曼公司开发,且在世界各国发展较快。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都有工业装置。Na2SO3吸收SO2生成NaHSO3。将含有Na2SO3- NaHSO3的吸收液进行加热再生得到增浓的SO2,再生的吸收剂返回吸收器回路中,再生工序得到的SO2中含水蒸气较多,可用冷凝法去除,必要时可经浓硫酸干燥塔干燥,回收的SO2可以生产液态SO2、液态SO3、硫酸或元素硫,视市场和成本而定。该脱硫工艺包括烟气预处理、SO2吸收、吸收剂再生、SO2回收和产品纯化等工序。烟气预处理去除飞灰和氯化物,SO2吸收在分馏塔式吸收器内进行,脱硫率达90%以上。在吸收塔中部分Na2SO3氧化为硫酸钠,需定时补充钠(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形式),以10水合物存在的硫酸钠(芒硝)可通过真空结晶作用不断地从再生的吸收液中除去。该工艺脱硫率高,操作管理方便,回收的SO2浓度高,用途较广。适合处理大气量的烟气。 - 1 -

亚硫酸氢钠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体亚硫酸氢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id sodium bisulfite 企业名称:山东国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菏泽市西城康复路北侧(玉林小区1号楼) 邮编:274000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00 产品推荐用途:照相显影,食品防腐,有机物漂白,染料、制药、造纸、制革,化学合成和镀铜的电镀液,还原剂,杀虫剂。酿造饮料行业中用作杀菌剂,还可用于生产糖精,香料和盐酸羟胺等。 产品限制用途:避免接触酸碱类,做食品添加剂时对用量有严格规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大量口服会引起消化道的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及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 1、急性毒性—经口,危险类别4; 2、皮肤腐蚀/刺激,危险类别1C; 3、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危险类别1; 4、呼吸或皮肤过敏,危险类别1; 5、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水生毒性,危险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标识符):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吞咽有害;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引起严重眼睛损伤;吸入可能引起过敏或哮喘症状或呼吸困难,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1)预防措施: ①本品吞咽有害,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②本品有腐蚀性,可引起皮肤灼伤,操作人员应穿戴橡胶耐酸碱防护服、 橡胶耐酸碱手套。 ③本品可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④本品吸入会引起过敏反应,操作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⑤本品对水生生物有害,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2)事故响应: ①泄露: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穿戴橡胶耐酸碱防 护服、橡胶耐酸碱手套,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进行处置。避免流入排水沟或下水道。 ②消防:本品不燃,若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含有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套防护装备。 ③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④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⑤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⑥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3)安全储存: ①不锈钢罐储存,罐顶用氮气密封。罐区应设围堤,并有明显标志。 ②远离火种、热源,严禁与氧化剂、酸(碱)类物质接触。 ③专用槽车运输,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 ④不宜久存,以免变质。 (4)废弃处置:本品酸碱中和后,用大量清水冲入水体。所用容器清洗干净后,作深埋处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 化学品俗名:酸式亚硫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 sulfite sodium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亚硫酸氢钠≥4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到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生产项目可研

.....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3万吨焦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 1 总论 (1) 1.1 概述 (1)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 2 市场预测 (3) 2.1 市场预测 (3) 2.2 产品价格分析 (3) 3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3) 3.1 生产规模 (3) 3.2 产品方案 (3) 4 工艺技术方案 (5) 4.1 工序设置方案 (6) 4.2 自控技术方案 (8) 4.3 主要生产设备 (8) 4.4 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 (9) 4.5 车间设置 (10) 5 原料、辅助材料的供应 (10) 6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11) 6.1 总图、运输 (10) 6.2 给排水 (12) 6.3 供热 (14) 6.4 贮运设施 (14) 6.5 外管及管架 (14) 6.6 暖通 (15) 6.7 维修 (15) 7 节能减排 (15) 7.1 节能 (15) 7.2 减排 (16) 8 环境保护 (17) 8.1 主要的污染物及处理措施 (17) 8.2 环保投资 (18) 9 劳动安全卫生 (19) 9.1 采用的主要标准 (19) 9.2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9) 9.3 设计中采取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33) 9.4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31) 9.5 投资费用 (31) 10 消防 (31) 10.1 设计依据 (31) 10.2 工程概述 (31) 11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33) 11.1 工厂组织 (33) 11.2 生产班制和定员 (34)

氯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氯酸钠 标识中文名:氯酸钠英文名:Sodium chlorate 分子式:NaClO3分子量:106.45 CAS号:7775—09—9RTECS号:FO0525000 UN编号:1495危险货物编号:51030IMDG规则页码:5178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 主要用途:用作氧化剂,及制氯酸盐、除草剂、医药品等,也用于冶金矿石处理。熔点(℃):248~261沸点: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49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临界温度(℃):分解温度(℃):300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助燃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无意义爆炸上限(V%):无意义 危险特性: 具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 危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气、氯化物、氧化钠。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醇类、强酸、硫、磷、铝。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1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燃、 可燃物,还原剂、硫、铵化合物、金属粉末、硫酸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5mg/m3; 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12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 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戴口罩。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小心扫起,加入 水中(3%),用硫酸调节pH值至2,再逐渐加入过量的亚硫酸氢钠,待反应完后废弃。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其他: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危化品MSDS-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 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重亚硫酸钠 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 主要用途:用作漂白剂、媒染剂、蔬菜脱水和保存剂、照相还原剂、医药电镀、造纸等助漂净剂。 2. 危险性概述 2.1 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2.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3.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 亚硫酸氢钠7631-90-5;7681-57-4 58.5 4. 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4.4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 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5.2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5.3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丨Word版52种358页074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目录 序号化学品名序号化学品名 1 1,1,1-三氯乙烷27 碘酸钾 2 丙醇28 丁醇 3 戊醇29 对氨基苯磺酰胺 4 2-戊醇30 1,2-二甲苯 5 2,4-二硝基苯肼31 1,3-二甲苯 6 2,4,6-三硝基苯酚32 1,4-二甲苯 7 2-丙醇33 二甲基亚砜 8 4-氨基安替比林34 二氯甲烷 9 N,N-二甲基甲酰胺35 二氯乙酸 10 N-甲基吗啉36 二溴化汞 11 氨溶液37 二乙胺 12 苯38 氟化钙 13 苯胺39 氟化钠 14 苯酚40 1,1-二氟乙烷 15 苯甲醛41 二氯二氟甲烷 16 苯甲酰氯42 三氯氟甲烷 17 苯乙醚43 高碘酸钠 18 吡啶44 高氯酸 19 吡咯45 高锰酸钾 20 丙胺46 铬酸二钾 21 丙二酸47 过硫酸铵 22 丙三醇48 过氧化氢 23 丙酮49 过氧乙酸 24 次氯酸钠溶液50 环己胺 25 醋酸锌51 环己烷 26 碘52 环氧乙烷

序号化学品名序号化学品名 53 己烷79 氯甲酸异丁酯 54 甲苯80 氯酸钾 55 甲醇81 氯乙酸 56 甲醛82 钼酸铵 57 甲酸83 脲 58 甲酸甲酯84 硼氢化钠 59 甲酸乙酯85 硼酸 60 间苯三酚86 偏磷酸 61 焦磷酸四钠87 汽油 62 咔唑88 氢氟酸 63 呋喃甲醛89 氢氧化钙 64 连二亚硫酸钠90 氢氧化钾 65 磷酸91 氢氧化钠 66 磷酸二氢钠92 三氯化铁 67 磷酸钠93 三氯甲烷 68 硫化钠94 铁氰化钾 69 硫酸95 戊醇 70 硫酸钠96 2-戊醇 71 氯化铵97 硝酸 72 氯化钡98 硝酸汞 73 氯化汞99 硝酸钾 74 氯化钴100 硝酸镁 75 四氯化铅101 硝酸钠 76 氯化锌102 硝酸银 77 氯化亚砜103 溴酸钾 78 氯化亚锡104 亚硫酸氢钠

MSDS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化学式:NaHSO3),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可溶于水,也微溶于醇。其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硫酸盐。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bisulfite 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 英文名称2: hydrogen sulfite sodium 技术说明书编码: 2909 CAS No.: 7631-90-5 分子式: NaHSO3 分子量: 104.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亚硫酸氢钠≥99.5% 7631-90-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 5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MSDS-亚硫酸氢钠(中英文对照版本)

5.3.5 Sodium Bisulfite 1) 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MSDS Name: Sodium Sulfite, Anhydrous Catalog Numbers: S80195, 1MSS44-20, 1MSS4420, BP355 500, BP355-500, BP355500, S430 10, S430 3, S430 500, S430-10, S430-3, S430-500, S43010, S4303, S430500, S447 3, S447 500, S447-3, S447-500, S4473, S447500 Synonyms: Sulfurous acid, disodium salt Risk Phrases: 22 36/37/38 3) Hazards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OVERVIEW Appearance: white. Air sensitive. Moisture sensitive. Warning! Causes eye and skin irritation. May cause digestive tract irritation. Causes respiratory tract irritation. May be harmful if swallowed. Target Organ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Eye: Causes eye irritation. May cause chemical conjunctivitis. Skin: Causes skin irritation. Ingestion: May cause gastrointestinal irritation with nausea, vomiting and diarrhea. May be harmful if swallowed. Inhalation: Causes respiratory tract irritation. Can produce delayed pulmonary edema. Chronic: Effects may be delayed. 4) First Aid Measures Eyes: Flush eyes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occasionally lif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eyelids. Get medical aid. Skin: Get medical aid. Flush skin with plenty of soap and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while removing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shoes. Wash clothing before reuse. Ingestion: If victim is conscious and alert, give 2-4 cupfuls of milk or water. Never give anything by mouth to an unconscious person. Get medical aid immediately. Inhalation: Remove from exposure to fresh air immediately. If not breathing, giv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give oxygen. Get medical aid. Notes to Physician: Treat symptomatically and supportively. 5) Fire Fighting Measures General Information: As in any fire, wear a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in pressure-demand, MSHA/NIOSH (approved or equivalent), and full protective gear. During a fire, irritating and highly toxic gases may be generat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r combustion. Wear appropriate protective clothing to prevent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Wear a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SCBA) to prevent contact with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ducts.

亚硫酸氢钠的基础知识

一、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化学式:NaHSO3),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可溶于水,也微溶于醇。其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硫酸盐。 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 中文名称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hydrogen sulfite sodium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 。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99.5%。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pH:熔点(℃):150 沸点(℃):

亚硫酸氢钠msds

亚硫酸氢钠安全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 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 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 技术说明书编码:2909 CAS No.:7631-90-5 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亚硫酸氢钠≥99.5% 7631-90-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 ;hydrogen sulfite sodium 分子式:NaHSO3 相对分子量:104.06 (2)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纯品 CAS No:7631-90-5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