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浅谈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我国正处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过渡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林业发展的核心理论。本文将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着手,转而对林业可持续发展作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效益,人类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种效益,但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同时带来这三种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在过去往往是最受关注的,但如今生态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何使两者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林业定义的阐述

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导致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烈,严重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作为发展生态文明的主力军,是促进生态平衡的基础,所以要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结果,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是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成果,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基础。因此,加强林业管理,对促进林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保护林业的觉悟 随着社会的发展,林业管理部门逐渐淡化了林业管理意识,这就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出发,不断加强自身的林业管理意识,把林业管理放在首位,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通过观察不断摸索林业管理办法。例如:林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报纸、网络和多媒体等多种途径来宣传林业发展的优点,让人们从日常生活中逐渐发现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倡导更多人积极主动的参与林业管理。对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定期开会,讲述林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加大林业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在我国,虽然很早就实施林业管理,但是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不熟悉林业法律法规,从而导致大量不合理的滥砍、滥伐现象,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环境,更严重的还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要发挥其主要职能,利用完善的相关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加大对破坏林业行为的惩罚力度,对林业管理落实到人,让林业管理逐渐走向法律化和规范化,从而更好地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林业管理部门发现破会林业发展的行为,就要对破坏人追究到底,并给他讲述相关的林业法律制度,让他意识到法律知识是促进林业的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要求他要按法律规定做事,违反法律规定是要受到相应处罚的,他的行为破

林业技术在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林业技术在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9-07-09T16:40:03.46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4期作者:王巧云 [导读] 对现代林业发展中的林业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与分析。 摘要:创新林业技术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以现阶段林业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林业技术应用特点,明确新时代发展对现代林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深层探索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创新方向,以此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发展 我国林业产业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其中包含果树种植、药材开发等。林业产业在基因多样化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在研究新药、维系生态环境、优化旅游业等项目中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做好林业技术和粗昂新,不但可以满足林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而且有助于提升我国林业发展水平,这对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具有积极作用。下面对现代林业发展中的林业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与分析。 1现代林业发展现状 1.1创新意识过弱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我国林业发展在世界林业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受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技术所影响,我国现代林业发展拥有不竭动力。为了满足持续革新的市场环境,我国林业技术要做好创新,但现阶段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并不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实的区域,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制约,并没有明确林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势必会影响林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1.2缺少创新资金 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但大部分存在于东部经济发达区域,对中西部来说,受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影响,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不充足,只能依靠政府投资进行操作,整体创新工作过于单薄,难以有方向性的聘用专业研究人才,选择应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和设施,最终在林业创新工作中产生恶性循环,这对现代林业发展而言具有负面影响。 1.3创新能力不足 因为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较为落后,所以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构建健全的林业技术创新系统,整体产业结构不健全,很容易为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带来阻碍因素。以树种改良技术为例,我国很多优质树种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这导致自主研发与二次创新能力不强,且对国外树种培育技术了解的不完善,其不一定适应我国多样化的气候环境,导致新树种的培育技术应用效果不佳[1]。 1.4成果转化应用率过低 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应用率只达到了50%,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减少了20%,而我国林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更是低于农业,只达到了34%。除此之外,我国有关林业技术的储备情况也过于老套,优质的林业技术创新人才数量非常少,特别是不但具备创新意识和优质实践能力,而且拥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数量更是少之又少,这些因素都在影响我国现代林业发展。 2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2.1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很多林业产品依旧在引用传统种植理念,而在林业持续发展中,传统林业生产的周期过长,且存在抗病虫害能力过低等问题,这样很容易影响林业发展速度。面对这一问题,林业工作人员要及时培育出现代林业发展所需的优质品种,以此有效解决人民需求持续增加,产品过低等问题,进而提升林业事业发展步伐。新品种的研发还能提升林业生产质量,增加最终获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善林业产业结构,以此有效解决传统意义上林业发展涌现出的现实问题,为林业发展提供全新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持续引用现代化技术理念,注重完善林木生产环境,以此引导森林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关注林业产品的加工增值项,控制生产的成本支出,并合理引用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优化林业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整体发展效益[2]。 2.2引导林业持续运行 我国林业在发展阶段,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种植存活率过低、光合作用不充裕,花期受损等,而结合以往林业管理形式可知,其难以对作物的温度、日照时间等实施精细化管理,此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林业技术进行创新。从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式管理形式转变为集约型管理形式,不但突破了传统管理意识的制约,而且可以为现代林业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功能。在现代创新管理形势下,面对具有特殊培育目标的经济林木品种,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引用现代化机械设施对农作物生长所需温度、水分等进行监管,以此确保各阶段的种植物都处于可控范围内,可以结合分析检测获取的数据,对各项行为进行合理调节,这样有助于保障林木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引用创新后的林业技术,不但可以引导管理工作向着数字化方向前进,而且有助于保障林业可以持续发展。以生态系统修复为例,林业工作人员在引用现代技术理念的基础上,研发了全新的应用技术,促使经济效益的提升和自然环境的优化整合到一起,以此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社会经济而言具有积极作用。 2.3完善产业人员结构 对传统意义上的林业产业人员结构而言,很多都是依据提升劳动力数量来优化林业生产效益的。现代林业生产若是依旧引用传统劳动力密集型模式进行推广,不仅会提升成本支出,而且会降低生产效益,全面制约林业事业的发展。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持续革新的背景下,现代林业发展出现了大量全新内容,这对实践发展而言具有积极作用,由此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合理引用先进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此预防出现高强度的劳动,控制成本支出,提升实践工作效率。 3.1整改林业技术的创新观念 以现代林业发展需求为核心,林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效率在持续上升,并逐渐构建了一套高效的林业技术推广网络系统。由此可知,各部门和研究工作人员要先突破传统林业技术理念的制约,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观念,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的关注,以市场需求为方向,结合林业社会化服务,持续增加发展中的各项投资,做好林农与林企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建设工作,有效解决结构与需求不对应等问题,以此提升林业技术创新服务管理效率和质量。 3.2增加资金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林业技术的创新要以充裕的技术研发资金为核心,因此一定要增加投资的渠道,为林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保障。了解实践案例可知,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发展的新阶段,它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让我国的生态环境水平上一个等级。本文主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与其经济效益展开探讨,为林业未来的科学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大自然创造的条件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要想发展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同时大自然环境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质量,其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为人类的生存条件提供一定的保障。 2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林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也就是传统林业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林业快速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储备了大量的资源,也是森林被大量砍伐的阶段。之后进入到探索林业的发展阶段,在一些林区集中的地带开展稳定森林植被数量的稳定的活动是这阶段的核心,同时在探索阶段,确定了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制度规则,而由于对林业改革认识不到位,造成我国林业改革的工作进度远远落后于其他方面,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探索出来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之后就进入到林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我国当时的林业状态比较差,环境恶化程度不断加剧,国际上也召开了国际环保大会,受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林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比较的漫长。在第三阶段,林业的经营方式开始转向科学经营路线上来,于是兼顾经济和生态双向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模式被提出来。这也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全

新阶段。 3对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3.1林业的生态效益 通俗来讲,林业的生态效益也就是指林业的发展将会给我国的 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逐渐加大,森林的生 态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林业的生态和经济双向效益是 密不可分的,林业生态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创造生态效益,而 林业的经济效益又建立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生态效益本身就具有 比较大的经济价值,所以它们两者是共同存在、相辅相成的。 3.2林业生态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增长很快,但 是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破坏,这些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也逐 渐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在 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也加强对环境对生态的建设力度,既要保证经 济的持续增长,也要保证生环境态的平衡。 4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林业的开发和发展 必须严格遵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林业开发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计 划之上的,计划包括对什么区域的林业进行开采,什么时候什么人 进行开采等,这些都需要作出明确的规定,避免乱砍乱伐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对林业加强科学化的管理,开采的同时也要加强种植植 被的力度,以保证我国的植被覆盖率不会因林业的开采而下降,只 有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意保护国家的生态环境,经济才能 以良好的势头快速发展,而且可以长远地健康地发展,如果经济的 发展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那么迟早会造成国家经济的崩塌。

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意义

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在省林业厅和平凉市等相关部 门的领导下,全市各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克服了因气候 特点造成的低温霜冻、冰雪冻害、干旱少雨等诸多灾害,实行了大规 模的荒山造林、城镇绿化、退耕还林等举措。全市统一规划,合理调控,标本兼治,按照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了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涌现出一批“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全国生态工程建设先进县”和“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等典型。同时,全市又大力发展林果经济、林下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但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有 效地提升了农民的人均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更 有效的保护了全县林业资源及生态环境,促动了全县林业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因各方面原因造成了各地盲目开发、 过度开采、放牧,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场等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导致了林木资源枯竭、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并引发了一系列自然 灾害的频频发生,如干旱、洪涝、泥石流、山体花滑坡、雾霾、沙尘、地震等等。同时,因林地资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又直接影响了大 自然的生物链,使很多珍惜动物、植物物种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因人类过度 砍伐、开垦,使很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可供的食物逐渐 减少,出现野生动物进村、进屯觅食伤人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各地、尤其是山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林业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始终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林木植被不但 能够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还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更能为 人类提供种类繁多的林副产品,既满足了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的 需要,还丰富了林副产品的种类,确保林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同时, 科学加以保护林木植被的种类,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生物链,维护大自

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重要作用 (2)

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重要作用 森林资源的存在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水土保持、节能减排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现意义,森林同时也是林业文化建设的根本、野生動物生存之家、生活产生中的可利用资源,所以说森林资源的作用非常广泛,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林业发展,实现生态保护,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文章针对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生产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最现阶段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标签:林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产;作用;问题;对策 生态环境逐渐恶劣,森林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速度加快,空气质量下降,PM2.5值逐渐提升,雾霾天气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所以,如何加强森林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是新时期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提高林业发展,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下面从林业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物质保障、社会基础以及有着决定性作用等方面展开重要作用分析,并提出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可行对策。 1 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作用 1.1 提供物质基础保障 森林资源作为林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管理对象,其规模庞大,是一项具有循环性的经济载体,随着近年来我国对林业管理的重视越来越高,对林业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也有了新的要求,不断进入科学技术的融合,实现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主要管理形式为机械化模式,不仅能够获得了良好的劳动生产效率,还对林木资源有了更好的运用以及产出计划,从而森林资源走向科学经营、合理开发的发展渠道,并且在林业快速发展下,生态系统的可循环高效率作用愈加明显。使得林业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要求。 1.2 满足生态环境社会基础要求 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并主动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阵列中,而这种保护理念与支持意识并不是从嘴上宣传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经过实际的林业文化建设,利用有权威性的宣传条件进行保护意识传播。林业发展能够有效的提高森林资源价值,促进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并将森林资源功能以循环式的形式发挥出来,让人们真确的意识到森林资源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不由自主的传播生态理念,相互感染、相互影响,进而形成“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美好家园”的意识。 1.3 对生态保护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想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很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判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有关方面也提出了八大标准和66项指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

林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调研思考

林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调研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创立的科学理论,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林业部门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使林业充分发挥“三大”效益。下面我就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谈一点体会,着重是林业发展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对林业“三大”效益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林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生态效益重点保障国土安全所发挥的效益。社会效益重点是林业为广大国民和社会提供优良的工作,居住、生活条件和环境,提供优良休闲、旅游条件和环境,为国民提供一系列的林业产品等等,所体现的效益。我们现在所说的林业经济效益是林业提供直接产品的价值效益。其实不然,林业的经济效益应该是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林业提供的直接经济效益,林业直接经济效益应该包涵森林、林木、林地所提供的一切产品的效益。包括林产品、林副产品,森林衍生产品(森林药材、森林食用菜等等),木材加工利润,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劳务报酬等。但是,我们现行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对林业经济效益即林业产值统计很不全面,很不完整。我们现在统计的林业产值是反映了林业直接经济效益的一部分。对林业的木材一次、二次加工利润,对森林、林地所产出的部分产品,如森林药材、森林食用菜、茶叶、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劳务报酬没有或者很少统计。所以,统计的林业产值低,林

业产出率低,严重影响了林业的作用和地位。其实,林业的经济效益大头应该包涵在林业的生态、社会效益之中。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是空洞的,不是虚拟的。林业的生态、社会效益应该有一个量化的体现,一片森林一片林木,应该有一个为生态、社会的经济效益。只是我们现在没有对林业生态,社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做评估。还没有制定法律依据。对林业生态、社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建立评估办法和机制。既然林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在林业发挥生态、社会效益之中,这就是要思考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林业发展目标。林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落脚点和目标在哪?这涉及到林业发展的根本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的调整和统一。 二、关于对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思考 大家知道,我国制定森林法规定:森林实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实行不尽合理,制约林业发展。采伐限额制度没有区别地区、地类、森林和林木类别,一味管死。森林、林地、林木应该根据用途划分两大类。一类划为生态公益林,把大江、大河两侧和源头、大、中水库的周边坡度陡峭、生态脆弱的地类划分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自然保护区等发挥生态公益性的公益林。对生态公益林要大幅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或者逐步实行国有化,加强管理,管严、管死,使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效益。另一类对低山、丘陵、湖滩、河滩地划分为商品用材林,大力发展用材、经济林,薪炭能源林、工业原料林。对这一类取消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放开、搞活。现在实行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造成有权栽树、无权伐树,使谁栽谁有成了空话。一个企业、一个个人、一

林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调研思考

林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调研思考 林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调研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创立的科学理论,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林业部门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使林业充分发挥“三大”效益。下面我就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谈一点体会,着重是林业发展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对林业“三大”效益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林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生态效益重点保障国土安全所发挥的效益。社会效益重点是林业为广大国民和社会提供优良的工作,居住、生活条件和环境,提供优良休闲、旅游条件和环境,为国民提供一系列的林业产品等等,所体现的效益。我们现在所说的林业经济效益是林业提供直接产品的价值效益。其实不然,林业的经济效益应该是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林业提供的直接经济效益,林业直接经济效益应该包涵森林、林木、林地所提供的一切产品的效益。包括林产品、林副产品,森林衍生产品(森林药材、森林食用菜等等),木材加工利润,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劳务报酬等。但是,我们现行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对林业经济效益即林业产值统计很不全面,很不完整。我们现在统计的林业产值是反映了林业直接经济效益的一部分。对林业的木材一次、二次加工利润,对森林、林地所产出的部分产品,如森林药材、森林食用菜、茶叶、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劳务报酬没有或者很少统计。所以,统计的林业产值低,林业产出率低,严重影响了林业的作用和地位。其实,林业的经济效益大头应该包涵在林业的生态、社会效益之中。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是空洞的,不是虚拟的。林业的生态、社会效益应该有一个量化的

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摘要】:首先党中央对林业的发展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定位,分别赋予林业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东北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建设中基础、主要、重要、首要的定位。可见其对我国的经济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林业 ;生态发展 ;建议 abstract: first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been made clear positio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respectively assigned to fore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western development, northeast industr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major, important, the primary location. it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forestry; ecological development; recommendations 中图分类号 : f30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林业的重要性 1.生态建设中林业的不可替代性 一个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的改善有着很大的作用,例如:有害气体的净化、二氧化碳的吸收、混浊物的降低、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控制风速和温度的调节。例如:大兴安岭的森林与其山脉共

同抗衡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蒙古的旱风的侵略。是一道天然的大屏障。 2.林业在服务水利方面的重要作用 林业有助于河流的稳定流径。一项调查显示,降水过后经过茂密树林的洗礼后,雨水会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才会流入河中。很多事实也证明了,林业可以有效的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同时在遭遇洪水等灾害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弱水的冲击力,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及减少其危害性。林业区还可以保持水量的保存,在干旱季节,有效的防止水量的流失,河流、湖渤等不至于干涸等。 3.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的重要性。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要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一个健康的林业生态系统,完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说生态系统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系统的伟大目标。同时林业的大规模的生态化,又必将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利用,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有了强有力的后盾与保障。 4. 林业是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低碳经济是以全球变暖为背景的,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部分,森林可以通过碳汇的功能,在地球深处储存大量的碳,陆地上最大的碳库储存所。 二、林业的影响 1.林业面积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关于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4-03-24T10:05:54.60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刘晓利[导读]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没有形成法制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集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刘晓利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八英庄林场 068450 摘要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本文分析了林业生态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关键词林业生态问题 1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没有形成法制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集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是补偿基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来源只有中央财政一途,对地方财政和以消耗生态产品为主的企业(如高排放的钢铁、水泥企业)缴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没有约束性要求,致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措难,现有资金杯水车薪;二是补偿范围过窄,目前国家只对列入国家重点防护林范围的森林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这一部分森林只占全国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不足三分之一,且补助标准过低,其他大部分生态公益林没有任何补偿。 1.2 种植技术差林业种植建设虽然是种粗放型的工作,但是对其技术与责任要求也是比较高,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这种技术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目前林业种植建设方面表现出的问题:一是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地难,由于土地都承包到户,影响了正常施工和农防林规划设计。二是造林质量差,一些地区在具体造林中,造林人员素质差,采取粗植滥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开沟、精品地块不浇水、造林成活率低等等问题现象。 1.3 林业建设滞后,林业工业基础差林业企业生产方式和设备陈旧落后,木材加工企业多以优质木材为原料,且企业规模偏小,重复建设突出,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低,价值消耗现象严重。 2 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 2.1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一项根本措施。特别是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尤为迫切。各级政府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有关规定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水电、旅游、矿山、水利等生态效益的直接受益单位,应当从其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以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的补偿。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赔偿制度,提高生态补偿能力。 2.2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 2.3 引入社区林业理念社区林业,是指在农村社区中,以林业为对象,以农民为主体,能够有效引导当地社区群众参与林业的多种形式,群众承担一定的责任,并通过努力得到直接的利益。要以农村社区为单元,打破传统林业中“就林论林”的狭隘性,重视人与森林的协调关系和农户的积极参与,并把林业纳入当地整个社会发展计划,从而寻求一种人类与森林的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社区林业的本质特征是由当地群众真正自主和直接参与造林和管理、经营森林资源,以实现林业发展目标。与自上而下的传统林业相区别,自主与参与是社区林业发展机制的核心和基本原则,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自我意识、自主决定和自主管理。参与是社区林业活动的基础,贯穿于社区林业活动的始终,包括社区林业计划的实地调查、规划设计、树种选择、造林方式、管护、采伐、销售、分配方案等事项的决策和对项目的评估,并享受利益的分配。社区林业发展机制特别强调林区或山区社区群众的自主与参与,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常常被贫困所困扰,而他们又与林业密不可分,只有让他们在林业建设自主参与过程中获利,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的整体战略目标,维护或恢复生态平衡。 总之,我国林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努力。目前林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克服所有的问题,坚定不移的把我们的林业建设和发展做下去。 参考文献 [1]姜东涛.浅论林业改革的重要课题——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J].林业资源管理,1993(4) [2]李永宁,孟宪宇,黄选瑞,等.森林经营管理系统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1)

谈森林土壤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谈森林土壤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森林土壤的作用 森林土壤是发展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林木生物积累所需的水分、养分、光、热和空气除部分来自大气外,水分、养分和一部分氧气都要依赖森林土壤的补给,并依靠它的基础支撑,使林木挺立于大地进行多种生命活动。肥力是决定森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中养分、水分、空气和温度,即水、肥、气、热四者的协调状况。因此,森林土壤肥力水平既受到成土条件的制约,也可以通过人为管理措施加以调控。森林土壤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不但是现有森林植物及其他物种的繁衍基地,而且还使之有再生的功能。林木及森林中的多种资源,在采集利用后,及时采取更新恢复措施,并保持良好的地力,就能够继续保证森林植物的后续生长,实现森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二、森林土壤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 在造林中的应用。在绿化造林和速生丰产林培育中,从树种和造林地选择(适地适树)、造林前整地方式、幼林抚育乃至成林后的施肥灌水,都需根据土壤的特性采取相应措施。立地类型是造林设计中落实技术措施的基本单元,无论山区或是平原都根据土壤某些属性如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等择其要者作为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因子。在造林中树种选择是关键环节,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生态特性与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树种,以获取最大效益。江南地区杉木是主要造林树种,但它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上才会有达到高产。北方平原造林树种有杨树、刺槐,但它们生态特性各异,各地要因地制宜。黄泛平原宜林地多沙质潮土,肥力贫瘠,同时造林苗木较大,非常适于大穴或撩壕整地(深宽约1m),这样可扩大幼树营养范围,增强水分保蓄能力。各地营造速生产林养分耗用多,林地又多贫瘠,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树木生长需求,适时施用化肥。 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对有林地中幼林的抚育间伐,成过熟林的采伐利用及天然次生林的改造,都需根据土壤立地条件,采取相应措施。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更新普遍良好,幼树密度多达10万株/hm2以上,相互挤压,生长受到抑制,需疏伐抚育,但限于当前人力物力,不可能全面实施,只能选择土壤立地条件好的地段进行抚育疏伐。我国各林区分布有大面积天然次生林,它们所在的土壤条件不同,生长各异,应根据土壤肥瘠分别采用隔带补植目的树种、去劣留优或封山育林的改造措施。成过熟林的采伐可导致采伐地土壤及小气候的剧变,影响日后森林恢复,因此不同林分采伐方式选择是很重要的。通常土壤肥力好的林分采用皆伐,伐后人工造林;肥力差的采用渐伐方式,伐后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更新;综合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

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思考

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思考 摘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县林业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经营层次低、科技支撑不够、发展思路不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强化政策扶持与营造发展环境、创新机制及提高林产品含量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林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重点;对策;四川达县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林产品和生态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地方和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富民强县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1-2]。当前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林业产业也经历着由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粗放型经营向培育资源、多元化集约化经营的根本性转变。传统的以消耗资源为主的林业产业已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木竹加工业、特色林果、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生物能源,不断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林产品、营养保健、休闲娱乐、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需求[3-4]。 1达县林业产业现状 近年来,达县林业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推进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跨越的思路,切实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初步建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且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林业产业体系。一是工业原料林建设稳步推进。1998年以来,达县发展了以工业原料为主的速生工业原料林逾2.67万hm2,基本满足了达县工农业建设需要;二是经果林及林木种苗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类较多,门类齐全,主要有枣、银杏、花椒、板栗等干果类;柑、柚、梨、桃、李等水果类;油桐、油橄榄等油料类;栀子、佛手、金银花等医药类;茶、桑等经济作物类;种苗花卉类等六大门类。截至2008年年底,全县累计建设各类经果林 1.06万hm2,其中果树类6633.33hm2,木本药材1666.67hm2,油料、饮料600hm2,其他经济林1533.33hm2,林木花卉133.33hm2。

浅谈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一)

浅谈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一) 论文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我国正处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过渡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林业发展的核心理论。针对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等各个层次,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1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实现各种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事业。林业部门包括营林和森林工业两大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有计划地绿化现有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科学地经营管理好现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并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增加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的生产,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通过林业建设,可充分发挥森林的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环境保护等多种效能,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而服务;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及抚育间伐和城市森林的建立和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林业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年),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二是1978~1992年,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在集体林区和其他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三是始于1992年至今,受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状况影响,我国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原林业部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实现对策 3.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以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为中心,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向社会提供可持续的服务,而不仅仅是某种物质产品。这种功能的维护不仅是获取森林使用价值的基础,而且是由使用价值所表现出的经济获益持续的保障,更是人类持续生存所依赖于生命支持系统的根本,是森林价值的本质所在。 林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和资本可替代性等;二是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等;三是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承载力、资源环境等。 3.2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诸多方面发展 3.2.1依靠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因而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

浅析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浅析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和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它 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 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 和安居乐业。 针对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 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等各个层次,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 政策法规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都没有给予足够 的重视,而且在现代化工业的影响下,各种资源逐渐的减少甚至枯竭了,水土流 失的现象也是极为严重的,土地沙漠化也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之一。在钢筋混 凝土的包围下,绿地也越来越少,林业资源也日益的遭到了破坏,这些因素都严 重的威胁到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和发展等都对 林业资源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态环境的有效发展对于气候的调节,或者 是保持水土等方面都发挥着防风固沙的作用。因此,加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合理利用现有的一些资源等,对于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诸多方面发展。 1 营林的管理办法要先进,做到以科学治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林业资源的统一管理是促使营林工作顺利开展的 一个重要环节,对林业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制度有利于提高相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完成营林计划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说,可以加强林业专门机构——林 业站的管理力度。林业站也应该对此设置相关专业的营林专业小组,为林业资源 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一批批业务能力强的营林专业人员,然后再各自明确分工, 这样也能够预防即便出现紧急情况也能保障在人手的调配以及控制方面做到游刃 有余。也需要定期对这些员工进行专业化的营林知识的相关培训工作,用专业的 营林知识指导他们,不断地推动区域林业资源的健康、有效发展,防止破坏区域 林业资源现象的出现,要想方设法地提高林业的科技发展水平,缩小和国外林业 资源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要更好地做好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工作。为更好的实现营 林规划打好坚实的基础。 2 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助推力主要是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把这句话应用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中也是非常适合的,且是最有利的 佐证。所以,应该结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深入实施科技兴林的战略,要不 断的支持扶持基层林业工作人员进行林业科技的创新与更新,还要和上级的科研 机构进行必要的合作,要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体系,切实的把科学技术运用到林业的“地气”当中,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 的基础。如果想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先进的科技作为支撑。因为有 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储备,我国的林业发展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由于在科技 上过于薄弱,特别是在选择良种的时候、或者是经济栽培技术上等都面临着比较 严峻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林业的主管部门积极的引入适合产业管理和发展的企 业机制,加强对林业技术人员和林业承包人员的相关技术培训,及时的引进一些

互联网+时代下林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互联网+时代下林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互联网+”已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由于林业生态价值的隐蔽性,其产业的发展始终居于其他产业之后,这种现象在XX区尤为明显。在“互联网+”这个大格局下,XX区林业发展的步子虽然已迈开,但还只有一只脚迈进来。如何推动“互联网+林业”更好更快发展,还需要政府、林业部门、企业自身更为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一、“互联网+林业”的内涵 “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其实就是“+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运用信息通讯技能以及互联网途径,让互联网与传统职业进行深度交融,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林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形成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业发展新模式,其核心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种智慧发展的长效机制。“十三五”期间

林业建设的重点是推动林业现代化,林业改革发展、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林业信息化要融入林业工作全局,“互联网+”要紧贴林业重点工作,“+”林业最需要的内容,“+”惠林、富民、益农的项目,“+”当前我们能做到的事情,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二、“互联网+林业”的探索成果 在2011年前,有少数林业部门和林业产业公司把林业信息化运用到出产、运营、管理当中。2011年,国家林业局总结和借鉴了前期经验,结合民间互联网发展道路,开始从政府顶层设计入手,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到目前,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模式进入林业领域,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信息化与林业深度融合,开启了“智慧林业”大门。 一是形成了顶层设计。2011年~2013年,国家林业局先后开展了“中国林业信息化体制机制研究”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2012年~2013年,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物联网发展框架设计》,这在国家部委中是第一份,国家层面的林业物联网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二是建立了示范工程。国家林业局是首批六个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