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管分类及用途说明

采血管分类及说明

1. 普通血清管红色头盖,采血管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 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加速凝血过程。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化试验。

3. 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 肝素抗凝管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能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 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ICU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6. EDTA抗凝管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7. 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适用于凝血实验,国家临订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相当于

0.109mol/L或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8. 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黑色头盖,血沉试验要求的枸橼酸钠浓度是 3.2%(相当于0.10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9. 草酸钾/氟化钠灰色头盖,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一般常同草酸钾或乙碘酸钠合并使用,其比例为氟化钠1份,草酸钾3份。此混合物4mg可使1ml血液在23天内不凝固和抑制糖分解,它是血糖测定的估良保存剂,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有用于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测定,推荐用于血糖检测。

1、生化类

生化类采血管分为无添加剂管(红帽)、促凝管(桔红帽)、分离胶管(黄帽)。

高品质的无添加剂采血管内壁均匀涂布有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避免离心时细胞破碎,影响试验结果,并且管内壁及血清清澈透明,管口无挂血。

促凝管除内壁均匀涂布有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外,管内采取喷雾的方法,使促凝剂均匀附着于管壁,便于采样后快速充分混匀血样,可大大缩短凝血时间,且无纤维蛋白丝析出,避免采样时堵塞设备针孔。

分离胶管离心时,分离胶液化移到管中央,介于血清或血浆与血液有形成分之间,离心完毕后,固化形成屏障,使血清或血浆与细胞完全分离,保证了血清化学成分的稳定,冷藏下48 h 无明显改变。

惰性分离胶管内加有肝素,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样本又可较长时间保存。上述分离胶管可用于快速生化测定。分离胶肝素管适用于急症,急性重症病房(ICU) 等生化检测。与

血清管比较最大的优点是血清(血浆) 分离迅速,二是血清(血浆) 化学成分可较长时间稳定不变,便于运输。

2、抗凝类

1)肝素管(绿帽) : 肝素是一种极佳的抗凝剂,对血液成分干扰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

2)血常规管(紫帽):EDTA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螯合,从而使血液不凝,一般1.0~2.0 mg 可阻止1 ml血液凝固。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通常采取喷雾的方法,使试剂均匀附着于管壁,便于采样后快速充分混匀血样。

3)血凝管(蓝帽):采血管内加入了定量液态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缓冲液。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按1:9 的比例加入,用于凝血机制项目的检查(如PT、APTT)。抗凝原理为与钙结合,形成可溶性钙螯合物而使血液不凝。推荐的血凝测定要求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 ,相当于0.109 或0.129mol/L。对于血液凝固试验来讲,如果血液比例过低,APTT 时间会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 结果亦会有显著改变,因此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的比例是否准确,是决定该类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准。

4)血沉管(黑帽):采血管的抗凝体系与血凝管相同,只不过枸橼酸钠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按1:4 的比例加入,用于血沉检查。

5)血糖管(灰色):采血管加入了氟化物作抑制剂,由于抑制剂的加入及试管内壁的特殊处理,使得血样的原始性状保持时间较长,血细胞代谢基本停滞。广泛应用于血糖、糖耐量、红细胞电泳、抗碱血红蛋白、糖溶血等项目的检查。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血液采集中的不同采血管类型介绍

血液采集中的不同采血管类型介绍血液采集是诊断医学中常见的一项操作,通过采集血液样本,可以进行各种血液分析和检测,从而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在血液采集过程中,不同的采血管类型有不同的用途和适用范围。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采血管类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血液采集过程。 一、血液采集中的EDTA管 EDTA(乙二胺四乙酸)管是血液学常用的采血管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抗凝血,能够有效地防止血液凝结,使得采集的血液样本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液态状态。在临床实践中,EDTA管常用于血细胞计数、血型鉴定、血红蛋白测定等方面的血液检测。 二、血液采集中的血培养瓶 血培养瓶是用于细菌培养和感染检测的一种采血管。在血液采集过程中,无菌技术非常重要,血培养瓶能够提供一个无菌的环境来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使用血培养瓶进行血液采集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血液中的菌种,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并指导治疗。 三、血液采集中的凝血管 凝血管是血液采集中常用的一种采血管。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的凝固,使得血液在采集后能够迅速凝结,方便后续的血液分离和检测。凝血管常用于血凝检测、血常规检查、血沉测定等方面的血液测试。

四、血液采集中的血气分析管 血气分析管用于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一种测量 血液中各种气体含量的检测方法,通常用于评估呼吸系统功能、酸碱 平衡等方面的指标。血气分析管的设计和材料选择都与血气分析的需 求相适应,能够保证采集到的样本质量和稳定性。 五、血液采集中的静脉血采样管 静脉血采样管是在静脉注射和血液采集中常用的一种采血管。它具 有较大的容量和较高的采样速度,适用于需采集较多血液样本的检测,如生化检验、分子诊断等。静脉血采样管通常由塑料或玻璃制成,采 用真空技术,能够提供一定压力,使得血液可以自动被吸入试管中。 血液采集中的不同采血管类型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 采血管类型对于采集高质量的血液样本至关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医 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需要的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采血管类型, 并遵循相关操作规范和无菌技术,确保采集过程安全、准确。 通过了解不同采血管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血液采集过程中的操作和意义。同时,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了解和掌 握不同采血管类型的特点和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提高血液采集的效 率和准确性,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总结起来,血液采集中的不同采血管类型包括EDTA管、血培养瓶、凝血管、血气分析管和静脉血采样管。每种采血管类型都有自己的特 点和应用领域,医务人员在进行血液采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

采血试管分类及用途

1、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 制备标本均为血清,红头管不含分离胶。用于临床生化、钾钠氯、免疫、内分泌、放射免疫、PCR等检测实验。内壁处理,防止血细胞附壁。采血量为3-5ml。 2、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 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油,同时添加了促凝剂。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一般5分钟内可使采集的血液凝固。一般用于急诊生化。 3、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 绿管里面有肝素钠,一是用来检查血流变,包括血液粘度。变形率等等,二是用于流式细胞学检查,包括白细胞、血细胞、红细胞表面的分子的分析,也包括骨髓和组织细胞。4、紫色头盖管(含有乙二胺四乙酸) 内含EDTA-K2(K3)抗凝剂,制备标本为全血。用于血液常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实验。内壁处理。采血量为2ml,5ml。 5、蓝色头盖管(含有柠檬酸钠抗凝剂) 内含0.105或0.129摩尔(相当于3.2%或3.8%)柠檬酸钠抗凝剂0.2ml,0.3ml,制备标本为血浆。用于血凝固实验,凝血因子的检测实验。内壁处理,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 6、黑色头盖管(含有枸橼酸钠)

其抗凝剂与血液的体积比为1:4,一般用于血沉检测,抗凝剂比例过于偏高时,血液被稀释,可使血沉加快。采血时应注意采足血量(2ml),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后应 立即颠倒混匀8-10次。 7、灰色头盖管(含有草酸钾/氟化钠) 内含抗凝剂和防止血糖降解的氟化钠,制备标本为血浆。用于血糖、糖耐量实验。定量采血,采血量2-3ml,采血后立即送检。 8、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 内含惰性分离胶、促凝剂,制备标本为血清。惰性分离胶的比重大于血清而小于血凝块,离心后胶体移动至采血管中间,隔离血块和血清,便于直接上机和标本的保存,并保证了一些敏感指标的稳定性(如血糖、电解质、酶类等),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采集中常用的采血管分类

血液采集中常用的采血管分类血液采集是许多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而采血管的选择对采血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根据不同的采血需求,常用的采血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红色采血管 红色采血管是最常见的一类采血管,用于常规血液采集。这类管子主要用于血常规、血型鉴定、血液生化学分析等各种常规检查。红色采血管内壁涂有一层抗凝剂,避免血液凝固,确保采集到的血样在一定的时间内仍保持流动。 2. 紫色采血管 紫色采血管通常用于血液化学分析。这类管子的内壁除了涂有抗凝剂外,还含有一种特殊的添加剂,用于分析血液中的特定成分。这种管子适用于肝功、肾功、电解质等相关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3. 灰色采血管 灰色采血管主要用于血液含有药物或其他化学物质时的采集。这类管子通常也被称为含有抗凝剂的防污染管。灰色采血管的内壁涂有一层抗凝剂,并且管底部设有滤网,可以将一些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污染物过滤掉。这种采血管适用于检测血中药物浓度、毒物浓度等。 4. 蓝色采血管

蓝色采血管主要用于凝血功能检查。这种管子的内壁含有一种特殊 的添加剂,用于促使血液在一定时间内凝结。采集后的血液需要在规 定的时间内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凝血底物,用于评估凝血功能。蓝色 采血管常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检查。 5. 绿色采血管 绿色采血管通常用于血气分析。这种管子的内壁含有一种抗生素, 用于防止血液中细菌的产生。绿色采血管的设计使其能够稳定血液pH 值,并保持血气样品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血气分析可用于评 估肺功能及酸碱平衡状态等。 除了上述常见的采血管分类外,还有其他特殊用途的采血管,如黄 色采血管(用于血培养)、黑色采血管(用于尿液分析)等。根据不 同的检测目的和要求,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确 保采集到的血样质量良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在进行血液采集时,除了选择合适的采血管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采血管的保质期和存储条件:采血管是有保质期的,过期的采血 管不宜使用,因为其内壁的抗凝剂可能会失效,导致采集到的血液凝结。另外,采血管应存放在避光、干燥、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2. 采血点的选择:常用的采血点有前臂静脉、手背静脉等,选择合 适的采血点对于血液采集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同时,要确保采血点 周围的皮肤清洁,以避免细菌感染。

采血管分类及用途说明

精心整理 采血管分类及说明 1.普通血清管红色头盖,采血管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加速凝血过程。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化试验。 3.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 4. 5. 48 6.EDTA 适用 7.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适用于凝血实验,国家临订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相当于0.109mol/L或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8.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黑色头盖,血沉试验要求的枸橼酸钠浓度是3.2%(相当于0.10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9.草酸钾/氟化钠灰色头盖,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一般常同草酸钾或乙碘酸钠合并使用,其比例为氟化钠1份,草酸钾3份。此混合物4mg可使1ml血液在23天内不凝固和抑制糖分解,它是血糖测定的估良保存剂,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有用于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测定,推荐用于血糖检测。 1、生化类 生化类采血管分为无添加剂管(红帽)、促凝管(桔红帽)、分离胶管(黄帽)。 高品质的无添加剂采血管内壁均匀涂布有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避免离心时细胞破碎,影响试验结果,并且 便于采 测定。)分离迅 2 1) 2) 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通常采取喷雾的方法,使试剂均匀附着于管壁,便于采样后快速充分混匀血样。 3)血凝管(蓝帽):采血管内加入了定量液态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缓冲液。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按1:9的比例加入,用于凝血机制项目的检查(如PT、APTT)。抗凝原理为与钙结合,形成可溶性钙螯合物而使血液不凝。推荐的血凝测定要求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相当于0.109或0.129mol/L。对于血液凝固试验来讲,如果血液比例

采血管分类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用途

采血管分类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用途血液采样是医学领域中常见的临床操作之一,对于研究人体健康状态、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药物研发都至关重要。而采血管作为与人体相 互作用的关键工具,其分类和选择对于采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 要意义。本文将探讨采血管的分类以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用途。 一、采血管的分类 1.根据采血部位不同分类 根据采血部位的不同,可以将采血管分为静脉血采血管和动脉血采 血管两大类。静脉血采血管常用于常规血液检测,如血常规、生化指 标检测等。而动脉血采血管一般用于特殊检测,如血气分析、动脉血 压测量等。 2.根据采血管材料不同分类 根据采血管的材料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玻璃采血管和塑料采血管。 玻璃采血管相对较少使用,多用于某些独特的实验和研究中,如特殊 药物研发等。而塑料采血管则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采血工具,因其价格 低廉、使用方便而受到广泛应用。 3.根据采血管规格不同分类 根据采血管规格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1ml、3ml、5ml、10ml等。不同规格的采血管适用于不同的采血量需求,选择合适规格的采血管可提高采血的精准度和效率。

二、采血管在药物研发中的用途 1.药物代谢与相容性研究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对药物的代谢情况和相容性进行研究。通 过采血管采集被试体内的血液样本,可以分离血浆或血清,进而进行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药物相容性实验。这些研究可以帮助科研人员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路径、药物的半衰期以及药物与其他药物或化 合物的相互作用情况。 2.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研究 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ADME)过程对于确定药 物的剂量、给药途径以及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血管采集 不同时刻的血液样本,可以分析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进而研究药 物的吸收速度、分布范围、代谢速率和排泄途径等。这些数据对于制 定合理的药物给药方案和评估药物效果至关重要。 3.药物安全性评估 药物的安全性评估是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采血管 采集被试的血液样本,可以进行药物的毒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估。这 包括确定药物的最大耐受剂量、评估药物对器官和组织的不良反应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并在早期发现潜在的 不良反应和毒性。 结论

真空采血管各颜色及应用

真空采血管各颜色及应用 真空采血管是一种用于采集血液样本的医疗器械,它们通常由塑料制成,内部含有抗凝剂或凝血剂,可以用于收集全血、血清或血浆等不同类型的血液样本。真空采血管的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抗凝剂或凝血剂,以及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检测和分析。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真空采血管各颜色及其应用。 1. 红色采血管 红色采血管内部含有凝血剂(通常是凝固酶),它用于采集血液样本后能够促使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血凝块。红色采血管主要用于采集血清样本,适用于临床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微生物学检验等各种类型的检测。 2. 紫色采血管 紫色采血管内部含有乙二酰葡萄糖(EDTA)抗凝剂,它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液凝固,保持血液的天然状态。紫色采血管主要用于采集全血样本,适用于血常规、血型鉴定、遗传学检验等各种血液学检测。 3. 蓝色采血管 蓝色采血管内部含有柠檬酸钠或柠檬酸盐抗凝剂,它可以延缓血液凝固的时间。蓝色采血管主要用于采集血浆样本,适用于凝血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各种类型的检测。 4. 绿色采血管

绿色采血管内部含有肝素抗凝剂,它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液凝固。绿色采血管主要用于采集血浆样本,适用于凝血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各种类型的检测。 5. 黄色采血管 黄色采血管内部含有鸟氨酸葡萄糖抗凝剂,它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液凝固。黄色采血管主要用于采集血液样本,适用于糖化血红蛋白、血氨、酚类化合物等各种类型的检测。 6. 灰色采血管 灰色采血管内部含有草酸盐抗凝剂,它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液凝固。灰色采血管主要用于采集血浆或血清样本,适用于钙、磷、铅等各种类型的检测。 总的来说,真空采血管的每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抗凝剂或凝血剂,以及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检测和分析。医务人员在使用真空采血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测项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血管,确保采集血液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使用真空采血管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正确采血、正确标记、正确保存,以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样本符合实验室检测要求。 总的来说,真空采血管各颜色及应用各有不同,正确选择和使用真空采血管,对于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上述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采血管类型和用途总结-简洁明了

采血管的类型、原理和检查项目总结 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采血管类型,并对其原理、添加剂、使用说明、主要用途等进行了说明。另外,对一些检查项目的内容进行描述。 一、采血管类型 .

抗凝剂有氟化钠,EDTA,肝素,枸橼酸钠,柠檬酸钠,华法林等。 肝素可体内或体外抗凝;华法林只体内抗凝,其针对VK起作用。 生化全项,是医院检验科的常见的血液检验化验项目,就字面来讲应该包罗万象,但并非如此,主要指的是肝功、肾功和血液电解质,血糖和血脂等。包括: 乳酸脱氢酶 LDH IU/L 109-245 谷草转氨酶AST IU/L 0-65 谷丙转氨酶ALT IU/L 3-60 r-谷氨酰转肽酶GGT IU/L 7-50 肌酸激酶CK IU/L 20-200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U/L 0.0-10.0 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 U/L 72-185 淀粉酶AMY U/L 0-220 .

碱性磷酸酶ALP IU/L 40-150 总胆红素TBIL IU/L 1.7-21.0 直接胆红素DBIL umol/L 0-6.8 间接胆红素IBIL umol/L 1.7-16.0 总胆汁酸TBA umol/L 0.0-10.0 总蛋白TP g/L 60-83 白蛋白ALB g/L 35-55 球蛋白GLB g/L 15-35 白球比例A/G 2-4/1 尿素氮BUN mmol/L 2.5-7.8 肌酐CREA umol/L 44-120 尿素氮/肌酐B/C 0.05 尿酸URIC umol/L 150-430 血清总胆固醇 3.5--6.1 mmol/L[1] 甘油三脂TG mmol/L 0.56-2.30 高密度脂蛋白HDL-C mmol/L 1.16-1.42 低密度脂蛋白LDL-C mmol/L 2.07-3.10 钠 Na mmol/L 135-148 钾K mmol/L 3.50-5.50 氯Cl mmol/L 96-108 .

理解采血管的分类及其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

理解采血管的分类及其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应 用 一、引言 在临床检验中,采血管(Blood Collection Tube)是进行血液样本采 集的重要工具。采血管的分类和合理使用对于获得准确的实验室检测 结果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采血管的分类以及其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 二、采血管的分类 根据采血管内壁内衬的不同物质,采血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SST管(Serum Separation Tube) SST管内壁涂有一层凝胶物质,用于促进血液和凝血,从而实现血 清的分离。这种采血管适用于实验室检测中需要血清样本的项目。 2. EDTA管(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Tube) EDTA管内壁涂有EDTA(乙二胺四乙酸),能与钙离子结合形成 螯合物,抑制凝血过程。这种采血管适用于血液细胞学、血凝项目等。 3. Heparin管 Heparin管内壁涂有肝素,肝素能抑制凝血酶活性,防止血液凝固。这种采血管适用于实验室检测中需要全血或血浆样本的项目。 4. PT管(Plain Tube)

PT管是普通的无添加剂的采血管,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如血型鉴定。 三、采血管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 采血管的分类根据实验室检测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的采血管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 血常规检测 血常规检测通常需要使用EDTA管进行血液采集,因为EDTA能抑制血液凝固,保持血液中细胞的完整性,并防止血小板聚集。常规的血常规检测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2. 生化指标检测 生化指标检测通常需要使用SST管进行血液采集,因为SST管内的凝胶物质可以使血液稳定,并在离心后将血清与细胞分离。常见的生化指标检测项目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 3. 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功能检测需要使用抗凝剂采血管,如常用的Heparin管或者钠柠檬酸管。这些采血管内的抗凝剂可以抑制血液凝固,保持血液的流动性。凝血功能检测项目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4. 免疫学检测

真空负压采血管类型及适用检测范围,选择题

真空负压采血管类型及适用检测范围,选择题 摘要: 一、真空负压采血管概述 二、真空负压采血管类型及特点 1.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 2.可重复使用真空采血管 三、适用检测范围 1.血液学检测 2.生物化学检测 3.免疫学检测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真空负压采血管 1.依据检测项目选择 2.考虑采血管材质 3.注意采血管规格和容量 五、总结与建议 正文: 一、真空负压采血管概述 真空负压采血管是实验室常见的用于采集和储存血液样本的医疗器械。在过去几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真空负压采血管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采血管在临床检验、疾病筛查和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真空负压采血管类型及特点

1.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具有以下特点: - 操作简便,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 采样速度快,减轻患者疼痛; - 密闭式设计,有效防止血液污染; - 广泛应用于临床生化、血液学、免疫学等检测项目。 2.可重复使用真空采血管 可重复使用真空采血管具有以下特点: - 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 口径较大,适合大规模采集; - 材质优良,耐高温、耐酸碱; - 注意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 三、适用检测范围 真空负压采血管适用于以下检测范围: 1.血液学检测: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等; 2.生物化学检测: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 3.免疫学检测: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抗体检测。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真空负压采血管 1.依据检测项目选择: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相应类型的真空采血管。例如,乙肝病毒检测应选用有抗凝剂的采血管,以免血液凝固影响检测结果。 2.考虑采血管材质:选择质量优良、无毒、耐高温、耐酸碱的采血管。一

各种颜色真空采血管的用途

各种颜色真空采血管的用途 1.普通血清管(病毒学): 红色头盖,采血管内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快速血清管: 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3.惰性分离胶促凝管: 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 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 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肝素抗凝管 (血生化) : 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血浆分离管: 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 ICU 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1 / 2

6.EDTA 抗凝管(血常规): 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从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7.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 浅蓝色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适用于凝血实验,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1:9。 8.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 黑色头盖,血沉试验要求的枸橼酸钠浓度是3.2%(相当于0.10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探究采血管的分类及其在血液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探究采血管的分类及其在血液制品生产中的 应用 血液采集是许多医疗操作和检验过程中关键的一步,而采血管的分 类及其在血液制品生产中的应用,则是相关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究采血管的分类以及其在血液制品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一、采血管的分类 采血管的分类主要依据材料和用途两个方面。 1. 材料分类 采血管的材料可以分为玻璃、塑料和硅胶等几种。在实际应用中,塑料采血管使用最为广泛,原因是塑料采血管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易 于生产的特点。而玻璃采血管则在特定的血液检验和某些实验室研究 中还有一定的应用。 2. 用途分类 根据不同的用途,采血管可以分为一次性采血管和多次使用采血 管两大类。 一次性采血管是指使用一次后即需丢弃的采血管。这种采血管广 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以确保采血的洁净和安全。一次性采血管的主 要优点是方便、卫生,可以避免传染疾病的交叉感染。 多次使用采血管则是指可以经过必要的消毒后重复使用的采血管。这种采血管一般用于研究实验室中,主要针对特定需求或者特殊实验

所设计。多次使用采血管的优点是节约资源和成本,但需要严格的消 毒措施来确保无菌状态。 二、采血管在血液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采血管在血液制品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广泛应用于以下几 个方面: 1. 血浆采集 采血管可以用于血浆的采集。血浆是提炼血液制品中的重要原料 之一,广泛应用于医疗和研究领域。通过特定的采血管,可以高效、 安全地采集到所需的血浆样本,为血液制品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2. 血小板采集 采血管也适用于血小板的采集。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成分,具有重要的血液凝固功能。用特定的采血管可以精确采集到所需数量 和质量的血小板,为血液制品生产中的血小板浓缩和分离等操作提供 保障。 3. 其他血液组分的采集 除了血浆和血小板,采血管还可以用于采集其他血液组分,如红 细胞、白细胞等。这些血液组分在血液制品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特定的采血管分类和材料选择,可以确保采集到质量稳定的 血液组分样本。 总结:

BD采血管的使用与分类图文

BD采血管的使用与分类 BD公司是全球医疗设备的领先生产商之一,其生产的采血管质量卓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常用于采集血液样本、设定静脉通路和输液等,而不同的采血管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以下是对BD采血管的使用和分类进行详细说明。 BD采血管的使用 BD采血管是医院和诊所中广泛应用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采集静脉血样本以进行化验和检测,或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输液。在使用BD采血管之前,需要准备好采血器和检验所需的样本管,如K2EDTA管、肝素钠管、血凝管、糖化血红蛋白管等,同时要确认采血位置、术采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使用BD采血管的步骤如下: 步骤1:准备工作 按照采血部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采血针头和检验所需的样本管,并将采血管的颜色与采血管的规格进行匹配,确保采血管的标识清晰可辨,避免混淆。 步骤2:消毒 用90%的酒精或碘伏消毒采血点号2-3次,待干燥。 步骤3:穿刺 将采血针头插入患者的静脉后,在吸血时保持针头和血管的角度不变。 步骤4:取血 在静脉血流状态下,缓慢提升采血管活塞,进入采血管内抽取血液样本。 步骤5:清洗 血样对于不同的检验和分析需求不同,清洗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采血管的管口摇晃清洗,确保采血管内的血能够充分混合。 步骤6:标注 在采血管上标注样本的名称、患者的姓名、日期和采血者的姓名,确保信息的清晰和正确。

步骤7:处理 处理血液样本之前,患者的采血点需要用消毒棉签和棉球进行处理以确保无细菌污染。之后将血液样本装入采血管中,按照医院或诊所的要求进行处理。 BD采血管的分类 BD采血管根据不同的功能,可以分类为以下几种: 血凝管 BD血凝管是用于采集患者的凝血和血型鉴定的血液样品的专用管。血凝管内置草酸钠,可以促进凝血,采血全过程无需凝血剂的添加,获得的样本更为准确。 红帽管 BD红帽管是用于血清或血浆样品的采集和储存的管子。红色标示帽子为止血剂,可以帮助减少出血,防止红细胞污染样本。 紫帽管 BD紫帽管采用无抗凝剂的血液采集管,用于全血或骨髓样品的采集和储存,其内壁有乙酸盐,可以有效防止血液样本在采集过程中凝集。 灰帽管 BD灰帽管采用胶原纤维短管,专为血清和免疫学试验设计,配备了可阻止血小板聚集的细胞破碎缓冲剂和活化物质,可以获取高质量的血清样本。 绿帽管 BD绿帽管内含明胶,用于全血或去除凝血剂管内抗凝剂残留的血浆。绿帽管广泛用于检测药物水平、代谢产物和某些重金属的浓度。 蓝帽管 BD蓝帽管内含钠柠檬酸,用于稳定血清,可防止血浆中的酵素释放。 黄帽管 BD黄帽管内壁涂覆一层胶质,可以很好地保护核酸,防止被外界污染。 以上是BD采血管的主要分类和使用方法,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采血管是确保检测准确性和患者安全的关键之一。

血液采集中的不同采血管选择及应用

血液采集中的不同采血管选择及应用血液采集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操作,用于获取血液样本以进行各种 检查和诊断。在血液采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采血管对于获取准确的 血液样本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血液采集中常用的不同采血管选择及 其应用。 一、针头及采血管的选择 在进行血液采集时,常用的针头有不同的规格及用途,如以下几种: 1. 灯芯细针:适用于婴儿或静脉较细的患者。其细针头可以降低疼 痛感,减少伤害。 2. 起动针:用于快速、有效地穿刺血管。起动针有较大的针头直径,可快速获得血液样本。 3. 有护翼的针头:具有保护翼,可以防止针尖刺伤,提高护理人员 的安全。 采血管的选择也很重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采血量,一般有以下几 种常用的采血管: 1. EDTA抗凝管:适用于常规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血型等。 EDTA可以稳定血液细胞,并避免血液凝固。 2. 血培养瓶:适用于血液培养,可检测细菌或真菌感染。血培养瓶 中含有适宜的培养基,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3. 血凝管/凝胶管:适用于血液生化分析,如血糖、血脂等。凝胶管中的凝胶可分离血液成分,便于后续的分析。 二、不同采血管的应用场景 根据不同的采血目的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采血管可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采血管的应用场景: 1. EDTA抗凝管:常用于血常规检查,可以稳定血液细胞,避免血液凝固,确保血液成分的准确性。适用于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以及其他细胞参数的检测。 2. 血培养瓶:适用于嫌疑菌血症或血液感染的患者。采取血液样本后,将其转移到血培养瓶中,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培养。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并明确病原体。 3. 血凝管/凝胶管:常用于血液生化检查,如血糖、血脂等。凝胶管中的凝胶可以迅速分离血液成分,便于后续的血清分离和检测。 除了上述的几种常见采血管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采血管,如: 1. 硅化采血管:适用于检测体内微量元素、重金属等。硅化采血管中含有稳定剂,可以保护样本中的微量元素,避免其被氧化或挥发。 2. 乙酸乙二酯管:适用于检测血尿酸、尿素氮等。乙酸乙二酯管中含有乙二酸乙酯,可以防止血液中的尿素和酸分解。 三、血液采集注意事项 在进行血液采集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真空采血管颜色及用途的国际分类

真空采血管颜色及用途的国际分类 1.红色采血管(无添加剂): 红色采血管不含任何添加剂,主要用于临床化验时需要采集血清的项目,如肝功能检测、生化分析等。采血后,将血管倒置数次,使血液与管 壁充分接触,静置片刻后,待血液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进行后续的实验 室检测。 2.紫色采血管(EDTA管): 紫色采血管中含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主要用于血液常规 分析和血细胞学检测。EDTA可以与钙离子结合,抑制凝血过程的发生, 保持血细胞的完整性。采集后轻轻倒置几次,使抗凝剂充分与血液混合, 避免血液凝结。 3.绿色采血管(肝素管): 绿色采血管中含有肝素抗凝剂,用于凝血功能检测,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肝素能够与抗凝剂活化胶结合,抑制凝血因子 的活化和血小板的聚集,保持血液不凝固。采集后轻轻倒置几次,使抗凝 剂充分与血液混合,避免血液凝结。 4.蓝色采血管(柠檬酸盐管): 蓝色采血管中含有柠檬酸盐抗凝剂,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检测。柠檬酸 盐能够与钙离子结合,达到抗凝目的。采集后轻轻倒置几次,使抗凝剂充 分与血液混合,避免血液凝结。 5.黄色采血管(ACD管):

黄色采血管中含有抗凝剂酸式柠檬酸二钠(ACD),可用于血液和组织类型的检测。ACD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并且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保持血液不凝固。采集后轻轻倒置几次,使抗凝剂充分与血液混合,避免血液凝结。 6.灰色采血管(草酰胺管): 灰色采血管中含有草酰胺抗凝剂,用于血气分析和酶学检测等。草酰胺能够与血液中的钙结合,从而抑制凝血酶的活化,保持血液不凝固。采集后轻轻倒置几次,使抗凝剂充分与血液混合,避免血液凝结。 值得注意的是,每种类型的采血管在使用前都需要轻轻倒置几次,确保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不同项目的采血顺序,以避免交叉感染和样品污染。 总的来说,根据国际分类标准,真空采血管的颜色和用途为:红色管(无添加剂,用于采集血清)、紫色管(EDTA,用于血液常规和血细胞学检测)、绿色管(肝素,用于凝血功能检测)、蓝色管(柠檬酸盐,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检测)、黄色管(ACD,用于血液和组织类型检测)和灰色管(草酰胺,用于血气分析和酶学检测)。

采血管分类及用途说明

采血管分类及说明 命题人:欧阳物 1. 普通血清管红色头盖,采血管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尖检验。 2 •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加速凝血过程。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化试验。 3. 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 肝素抗凝管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能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 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ICU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6. EDTA抗凝管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浚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硫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7. 枸橡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头盖,枸據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适用于凝血实验,国家临订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抗凝剂浓度是 3.2%或 3.8%湘当于0.109mol/L或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8. 枸槻酸钠血沉试验管黑色头盖,血沉试验要求的枸槻酸钠浓度是3.2%(相当于0.10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9. 草酸钾/氟化钠灰色头盖,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一般常同草酸钾或乙碘酸钠合并使用,其比例为氟化钠1 份,草酸钾3份。此混合物4mg可使lml血液在23天内不凝固和抑制糖分解,它是血糖测定的估良保存剂,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有用于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测定,推荐用于血糖

采血管分类及用途说明(实用干货)

采血管分类及说明 1. 普通血清管红色头盖,采血管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 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加速凝血过程。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化试验。 3. 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 肝素抗凝管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能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 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ICU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6. EDTA抗凝管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

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7. 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适用于凝血实验,国家临订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抗凝剂浓度是 3.2%或 3.8%(相当于0.109mol/L或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8. 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黑色头盖,血沉试验要求的枸橼酸钠浓度是3.2%(相当于0.10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9. 草酸钾/氟化钠灰色头盖,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一般常同草酸钾或乙碘酸钠合并使用,其比例为氟化钠1份,草酸钾3份。此混合物4mg可使1ml血液在23天内不凝固和抑制糖分解,它是血糖测定的估良保存剂,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有用于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测定,推荐用于血糖检测。 1、生化类 生化类采血管分为无添加剂管(红帽)、促凝管(桔红帽)、分离胶管(黄帽)。 高品质的无添加剂采血管内壁均匀涂布有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避免离心时细胞破碎,影响试验结果,并且管内壁及血清清澈透明,管口无挂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