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3018200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Word)

SH3018200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Word)
SH3018200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Word)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3018-2003

代替SH 3018-1990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2004-03-10发布 2004-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基本原则 (3)

4 传感器 (3)

5 最终执行元件 (4)

6 逻辑运算器 (4)

7 通信接口 (5)

8 人机接口 (5)

9 过程接口 (6)

10 软件组态 (6)

11 工程设计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安全仪表系统规格书编制提纲 (8)

用词说明 (11)

附:条文说明 (13)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1范围

1.1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石油化工装置(或工厂)安全仪表系统的工程设计。储运系统、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1.2安全仪表系统的工程设计必须满足石油化工装置(或工厂)安全度等级的要求。

1.3相关标准如下:

IEC 61508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or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IEC 61511 Functionalsafety: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 for the process industry sector

ANSI/ISA-84.01 Application of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for the process industries

DIN V 19250 Porgrammable safety system

IEC 61131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1.4执行本标准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要求。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危险故障 dangerous failure

能够导致安全仪表系统处于危险或失去功能的故障。

2.2安全故障 safe failure

不会导致安全仪表系统处于危险的故障

2.3安全仪表系统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IS)

用仪表实现安全功能的系统。系统包括传感器,逻辑运算器,最终执行元件及相应软件等。

2.4安全度等级 safety integrity level(SIL)

用于描述安全仪表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的等级。

2.5最终执行元件 final element

安全仪表系统的一部分,执行必要的动作,使过程达到安全状态。

2.6逻辑运算器 logic solver

安全仪表系统或过程控制系统中完成一个或多个逻辑功能的部件。

2.7可编程电子系统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ystem(PES)由一个或多个可编程电子设备组成,用于控制、保护或监视的系统。2.8过程控制系统 process control system(PCS)

用于直接或间接控制过程及相关设备的控制系统。

2.9冗余 redundancy

用多个相同的模块或部件实现特定功能或数据处理。

2.10容错 fault tolerant

功能模块在出现故障或错误时,仍继续执行特定功能的能力。

2.11表决 voting

用多数原则确定结论。

2.12故障安全 fail to safe

安全仪表系统发生故障时,使被控制过程转入预定安全状态。

2.13显示故障 overt fault

能够显示自身存在的故障

2.14隐性故障 covert fault

不能显示自身存在的故障。

2.15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d(MTBF)

相邻故障间隔的平均时间(包括平均失效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2.16平均修复时间 mean time to repair(MTTR)

故障修复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包括诊断,确认及等待时间)

2.17平均失效时间 mean time to failure(MTTF)

功能单元实现规定功能失效平均时间。

2.18可用性 availability(A)

系统可以使用工作时间的概率。

2.19可靠性 reliability(R)

系统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2.20传感器 sensor

用于测量过程变量的单一或组合设备。

3基本原则

3.1安全仪表系统独立于过程控制系统,独立完成安全保护功能。

3.2当过程达到预定条件时,安全仪表系统动作,使被控制过程转入安全状态。

3.3根据以下要求确定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对过程危险性及可操作性分析;人员、过程、设备及环境的保护;安全度等级。

3.4安全仪表系统可按照安全度等级的要求分为1、2、3、4级。安全等级越高,安全仪表系统的安全功能越强。

3.5安全仪表系统应设计成故障安全型。

3.6安全仪表系统应具有硬件和软件诊断和测试功能。

3.7安全仪表系统构成应使中间环节最少。

3.8安全仪表系统的传感器、最终执行元件宜单独设置。

3.9安全仪表系统应能与过程控制系统、工厂管理系统进行通信。

3.10安全仪表系统宜提供独立于逻辑运算器的手动设施,直接操作最终执行元件。

3.11当多个单元的保护功能在一套安全仪表系统内完成时,其共用部分应符合最高安全等级要求。3.12安全仪表系统的人机接口宜与过程控制系统相同。

4传感器

4.1传感器的独立设置原则

4.1.1 1级安全仪表系统,其传感器可与过程控制系统共用。

4.2.2 2级安全仪表系统,其传感器宜与过程控制系统分开。

4.2.3 3级安全仪表系统,其传感器应与过程控制系统分开。

4.2 传感器的冗余设置原则

4.2.1 1级安全仪表系统,可采用单一的传感器。

4.2.2 2级安全仪表系统,宜采用冗余的传感器。

4.2.3 3级安全仪表系统,应采用冗余的传感器。

4.3 传感器的冗余方式选用

4.3.1 当重点考虑系统的安全性时,应采用“或”逻辑结构。

4.3.2 当重点考虑系统的可用性时,应采用“与”逻辑结构。

4.3.3 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均需要保障时,宜采用三取二逻辑结构。

4.4 安全仪表系统的传感器宜采用隔爆型。

5最终执行元件

5.1最终执行元件可以是安全仪表系统用的切断阀,与过程控制系统共用的控制阀或电动阀。气动控制阀或气动切断阀均应带接受安全仪表系统控制信号的电磁阀。

5.2阀门的独立设置原则

5.2.1 1级安全仪表系统,其阀门可与过程控制系统共用,应确保安全仪表系统优先于过程控制系统的动作。

5.2.2 2级安全仪表系统,其阀门宜与过程控制系统分开。

5.2.3 3级安全仪表系统,其阀门宜与过程控制系统分开。

5.3阀门的冗余设置原则

5.3.1 1级安全仪表系统,可采用单一阀门。

5.3.2 2级安全仪表系统,宜采用冗余的阀门,如采用单一的阀门,配套的电磁阀宜冗余配置。5.3.3 3级安全仪表系统,宜采用冗余的阀门,配套的电磁阀宜冗余配置。

5.3.4 冗余配置的阀门,可采用一个控制阀和一个切断阀。

5.4 电磁阀的设置原则

5.4.1 控制阀上的电磁阀应安装在阀门定位器与执行机构之间。电磁阀放空口应有防护措施。5.4.2 当重点考虑系统的安全性时,冗余电磁阀宜采用与逻辑连接。

5.4.3 当重点考虑系统的可用性时,冗余电磁阀宜采用或逻辑连接。

5.4.4 电磁阀应采用长期带电型,电磁阀电源应由安全仪表系统提供。

5.4.5 安全仪表系统的电磁阀宜采用隔爆型。

5.5 电动阀的配置原则

5.5.1安全仪表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可共用电磁阀。

5.5.2 电动阀不采用冗余配置,必要时可采用冗余的接点接入电气控制回路。

6逻辑运算器

6.1安全仪表系统的逻辑运算器可由继电器系统或可编程序电子系统构成,也可由其混合构成。

6.2逻辑运算器的技术选择原则

6.2.1继电器系统

继电器系统用于输入输出点较少、逻辑功能简单的场合。

6.2.2可编程序电子系统

a)可编程序电子系统用于下列场合:

1)输入输出点较多

2)逻辑功能复杂

3)与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通信

b)可编程序电子系统可以是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分散型控制系统(DCS)或其它专用系统。

6.3 逻辑运算器的独立原则

6.3.1 1级安全仪表系统,其逻辑运算器与过程控制系统分开。

6.2.12级安全仪表系统,其逻辑运算器应与过程控制系统分开。

6.2.13级安全仪表系统,其逻辑运算器必须与过程控制系统分开。

6.4 逻辑运算器的冗余原则

6.4.11级安全仪表系统,可采用单一的逻辑运算器。

6.4.22级安全仪表系统,宜采用冗余或容错的逻辑运算器,其中央处理单元,电源单元,通信系统等应冗余配置,输入/输出模块宜冗余配置。

6.4.33级安全仪表系统,应采用冗余或容错的逻辑运算器,其中央处理单元,电源单元,输入/输出模块及通信系统等应冗余配置。

7通信接口

7.1安全仪表系统与工程师站通信可采用RS-232,RS-485/RS-422串行通信方式。

7.2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网络可采用工业以太网通信方式。

7.3安全仪表系统与过程控制通信可采用RS232,RS-485/RS-422串行通信方式;过程控制系统为主站,安全仪表系统为从站。

7.4安全仪表系统负荷不应超过60%。

8人机接口

8.1操作站

8.1.1操作站可采用过程控制系统操作站。

8.1.2应确保操作站失效时,安全仪表系统的逻辑处理功能不会受到影响。

8.1.3操作站不能修改安全仪表系统的编程软件。

8.2辅助操作台

8.2.1用于安装紧急停车按钮、开关、信号报警器等。

8.2.2信号报警器宜采用一体化的闪光报警器。

8.2.3灯光显示应采用闪光、平光或熄灭表示报警顺序的不同状态。

8.2.4红色灯光表示越限报警或紧急状态;黄色灯光表示预报警;绿色灯光表示设备或过程变量正常。8.2.5宜选择区别第一信号记忆的闪光报警器(有顺序事件记录或历史记录的情况可不设置),信号报警顺序如表1表示。

表1 区别第一信号的闪光报警顺序

8.2.6一般信号采用DCS/PLC实现,重要报警除操作站上显示外,在辅助操作台上宜设置灯光显示。8.2.7紧急停车接钮宜采用红色,旁路开关宜采用黄色,确认按钮宜采用黑色,试验接钮宜采用白色。8.3工程师站

8.3.1工程师站完成安全仪表系统编程组态及维护。

8.3.2工程师站可采用台式PC机,也可采用便携式PC机。

9过程接口

9.1过程接口包括输入输出卡、顺序事件输入卡、配电器、安全栅、开关、继电器等关联设备。

9.2输入输出卡应带光电或电磁隔离,每个通道应互相隔离,带故障诊断。

9.3若采用三取二过程信号应分别接在三个不同的输入卡。

9.4安全仪表系统不应采用现场总线通信方式。

9.5输入输出卡相连接的传感器和最终执行元件应设计成故障安全型。

10软件组态

10.1软件组态

《Gb50770.201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设计规》-7

《Gb50770.201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设计规》 1总则为了防止和降低石油化工工厂或装置的过程风险,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工厂或装置新建、扩建及改建项目的安全仪表系统的工程设计。2术语安全仪表系统:实现一个或多个安全仪表功能的仪表系统。故障安全:安全仪表系统发生故障时,使被控制过程转入预定安全状态。

安全完整性等级为SIL1-SIL4共四级。石油化工工厂或装置的安全完整性等级最高为SIL3级。SIL等级越高,安全仪表功能失效的概率越低。 SIL1级:很少发生事故,如发生事故,对装置和产品有轻微的影响,不会立即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不大。 SIL2级:偶尔发生事故,如发生事故,对装置和产品有较大的影响,并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较大。 SIL3级:经常发生事故,如发生事故,对装置和产品将造成重大的影响,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设计基本原则 5.1安全仪表系统应由测量仪表、逻辑控制器和最终元件等组成。5.2石油化工工厂或装置的安全完整性等级不应高于SIL3级。 5.3安全仪表系统可实现一个或多个安全仪表功能,多个安全仪表功能可使用同一个安全仪表系统。当多个安全仪表功能在同一个安全仪表系统内实现时,系统内的共用部分应符合功能中最高安全完整性等

级要求。 5.4安全仪表系统不应介入或取代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的工作。 5.5安全仪表系统应设计成故障安全型。当安全仪表系统内部产生故障时,安全仪表系统应能按设计预定方式,将过程转入安全状态。 5.6安全仪表系统的中间环节应少。 5.7逻辑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通信单元及电源单元等,应采用冗余技术。 5.8安全仪表系统的交流供电宜采用双路不间断电源的供电方式。5.9安全仪表系统的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连接方式。 5.10当安全仪表系统输入、输出信号线路中有可能存在来自外部的危险干扰信号时,应采取隔离器、继电器等隔离措施。 6测量仪表 6.1测量仪表包括模拟量和开关量测量仪表,安全仪表系统宜采用模拟量测量仪表。 6.2测量仪表宜采用4-20ma叠加HART传输信号的智能变送器。6.3在爆炸危险场所,测量仪表应采用隔爆型或本安型。当采用本安系统时,应采用隔离式安全栅。 6.4现场安装的测量仪表,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 6.5测量仪表不应采用现场总线或其他通信方式作为安全仪表系统的输入信号。 6.6测量仪表及取源点宜独立设置。 6.7测量仪表的性能和设置应满足安全完整性等级要求。

系统运维工程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

**公司系统运维工程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 时间一晃而过,弹指之间,2010年悄然而至,自从2010年3月份刚进入公司,我是第一次接触公司、接触通信行业、接触公司网络管理及维护。虽然跟我的专业和技能都一致,但所有的实际经验都是第一次,让我没有任何准备,同样也打消了任何顾虑,人生就是这样,所有的一切都是要从第一次开始,没有接触过、十过并不可怕,领导给了我机会,让我有了一次尝试、一次展现自己的平台,那么我一定会更加倍的努力做好工作才是最大的回报。并且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及陌生环境的磨合,专心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踏实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使自己渐渐的融入和适应到新的工作环境中。过去的大半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支持帮助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公司电脑日常维护工作 刚一开始接手工作的时候,发现公司大部分工作电脑都没有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和升级系统补丁;员工随意安装系统及应用软件,致使公司局域网内病蠹隐患严重、工作不稳定和系统崩溃,工作秩序被打乱,员工不严格要求自己,上班时间聊QQ 玩农场、看娱乐网站等;为此公司和个人工作经常受到影响,工作效率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先对公司员工进行一次基本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到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法,病蠹防范,重要文件的备份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员工对电脑使用的熟练程度。 2、先恢复良好的秩序。电脑使用时如发现故障和需更改设置,必须先报告公司运维人员,由专门人员来进行专业及针对化的操作,个人不能私自进行改动,进行这样做的目的避免由于人为的盲目操作使某一台电脑的故障影响整个局域网内的其它工 作,使故障扩大化,并延长了解决问题的周期。 3、使员工使用统一的、经过安全测试的系统及应用软件,安装、设置统一的杀蠹软件、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软件,且经过努力实践,并在每台机器上设定了自动系统补丁升级及定期查杀规则。 4、对于个人的关键性数据资料、邮件进行路径转移备份,使这些数据远离危险故障

(完整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标准.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2 《管理信息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必修课。其先修课程主要有《计算机文化基础》《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等, 均是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依托于这些课程的知识基础,培养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MIS 开发与管理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后续课程是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储备,能够使这些后续环节顺利开展。本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衔接得当,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要求学生了解 MIS 的最新发展,掌握其组织、管理与应用开发的方法、技术、过程与步骤,培养从事 MIS 开发、实施和维护工作的初步能力,重点培养利用 MIS 相关软件服务日常行政工作的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课程主要任务 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 MIS 的发展和技术前沿, 掌握 MIS 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结构和功能, 全面掌握 MIS 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编码测试、验收运行和维护评价的整个生命周期,具备从事 MIS 开发、实施和维护工作的初步能力,能够熟练应用 MIS 相关软件如 Office 系列、 Visio 、 Zmaker 等完成日常行政工作;引导学生从管理、组织和技术等多个角度来认识信息系统,学会在不同环境下使信息系

统与业务战略、组织控制以及业务流程有效结合在一起,获得竞争优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企事业单位 MIS 各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通过教师到企业实地调研和顶岗锻炼,了解 MRP 、 DSS 、 CRM 、 ERP 等的使用、维护流程,掌握企业对 MIS 相关岗位的素质和技能需求,共同探讨课程教学 及实训新途径,将专业培养目标及相 1 指:按照评估要求划分的 A 类、 B 类 |、 C 类课程。 2阐述课程的类型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能力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拓展课、教学实践;必修课、选修课 ,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与相关课程、专业的关系。 3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等 关岗位要求融入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将项目开发与管理的内涵和要求贯穿到各个项目中,设置和序化教学内容,通过引入实例、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演练,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改革作业模式,采取提交论文报告、设计软件作品、撰写软文文案等形式强化学生的 MIS 实际应用能力。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师从讲授者转换为指导者,为学生活动提供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研究获得知识与技能。最后, 要通过顶岗实习环节,使学生接触实际场景, 紧跟 MIS 技术前沿, 达到职业引导、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培养要求,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 MIS 的发展,掌握 MIS 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结构和功能,掌握 MIS 的组织、管理与应用开发的方法、技术、过程与步骤。 (二能力目标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 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 2、4M 因素指 人 、 物 、 管理 、 环境 。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事件 符号、 逻辑门 符号和 转移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 危险性 ,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危险性越大 ,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安全性 ,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 安全性越高 。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特殊控制(S 分支) 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4分) 答: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数学方法,识别、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优化安全状态。 2、事故(4分) 单位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序号______ ……………………………………密……………………………封………………………………线…………………………..

答: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3、安全检查表(4分) 答:安全检查表是用于查明某一特定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安全状况,以表格的形式预先拟定好的问题清单,做为实施时的蓝本。 4、鱼刺图分析法(4分) 答:系统中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 5、预先危险性分析(4分) 答:所谓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概略的分析。 三、选择题(4*5=20分) 1、A 2、B 3、A 4、A 5、D 四、简答题(5*8=40分) 1、我国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那几种(8分) 答:有事件树、事故树、故障类型影响、安全检查表、因果分析法、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事故控制图、主次图等

系统维护工作计划

系统维护工作计划 篇一:网络维护计划 网络管理维护计划 网络管理:维护网络运行环境的主要核心任务是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为确保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作正常,应该能够利用操作系统管理软件,时实监控系统的运转情况,优化系统性能,及时发现故障征兆并进行处理。日常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常见,主要的电脑故障有: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等,很多机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系统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另外有一些属网络故障,线路问题等。其他软件问题主要包括杀毒软件的安装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 网络维护计划:周一、周二:对商场和酒店日常使用的各种机器设备进行故障处理,并而进行维修或更新。主要包括网络故障检测、网络设备的维修保养、软件系统的更新升级、网络信息的安全保障和一卡通联网情况。 周三:对超市服务器及VPN进行检测、维护。处理由于使用不当或是病毒所造成的系统瘫痪等操作系统的各种常见问题, 对于电脑内比较重要的资料以及基本系统数据进行安全备份。周四:对客房的电脑进行维护,处理由于使

用不当或是病毒造成的系统瘫痪等问题,每月对客房内电脑进行更新、系统还原。周五:做好机房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UPS、物理防火墙等关键设备的检查。为了维护好机器,保证网络畅通,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做到网络中的每个细节都做到心中有数,有效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于电脑内比较重要的资料以及基本系统数据进行安全备份,即使电脑出现故障,也能将电脑内的各种数据完好的恢复。并进行系统的各种优化,确保系统可以正常使用。 每周对微信平台的活动内容通过审核后,更新、替换。活动内容参照商场、超市、酒店的具体活动,并且发送信息时,附带一些正能量的内容信息。对于微信平台的动态,进行实时更新,并计划开启微信平台的所有功能,增加微信平台的功能,使得不在单一发送消息,从而利用好微信平台的优势。 篇二:系统建设维护工作总结与计划范文 最新系统建设维护工作岗位 工作总结与计划 ==适合系统建设维护工作述职、职称评审、工作总结报告== 个人原创系统建设维护工作岗位总结与计划 有效防止雷同!简单修改即可使用!

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制度 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步伐,规范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提升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主要对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过程提出安全管理规范。保证安全运行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安全技术,同时更要有全面动态的安全策略和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本规范包括五个部分: 1)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明确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2)项目规划安全管理:对信息化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规划提出安全管理要求,确定各个环节的安全需求、目标和建设方案; 3)方案论证和审批安全管理: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行内外专家对项目建设安全方案进行论证,确保安全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标明参加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及责任,并按规定安全内容和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4)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过程安全管理:包括确定项目实施的阶段的安全管理目标和实施办法,并完成项目安全专用产品的确定、非安全产品安全性的确定等; 5)项目投产与验收安全管理:制定项目安全测评与验收方法、项目投产的安全管理规范,以及相关依据。 第三条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鼓励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271.8-2001信息技术词汇第8部分安全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引用GB/T 5271.8-2001中的术语和定义,还采用了以下术语和定义:

安全系统工程题库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 一、填空题 1、安全系统工程得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评价与。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92),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37个小类。这6大类分别就是:危险、危害因素,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与危险、危害因素。 3、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相关性、与。 4、能量逸散构成伤害与损失得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如电压得高低,高空作业得高度等;接触能量得时间与频率,如人在噪声、粉尘环境下作业得时间与次数;,如有毒气体、粉尘与酸液得浓度等;,如人得头部、胸部结构等要害部位。 5、系统由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得结合成得具有得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就是它所从属得一个更大系统得组成部分。 6、所谓事故,就就是人们在进行有目得活动过程中发生得,违背人们意愿得,可能造成人们有目得得活动暂时或永远终止,同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得。 7、安全系统安全工程就是以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与控制为重点,开发、研究出来得安全理论与方法体系。 8、为了系统地识别工厂、车间、工段或装置、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与组织中得,事先将要检查得项目,以提问方式编制成,以便进行系统检查与避免遗漏,这种表叫做安全检查表。 9、安全系统工程得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与________。其核心内容就是________。 10、4M因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事故树得定性分析就就是对任何事件都不需要分配数值(即基本事件得发生概率或故障率),只对事件分配“”或“”得二值制得分析方法。 12、共同原因分析亦称共同原因故障分析、或共同模式分析,就是分析与分析得补充方法。 13、根据生产事故所造成得后果得不同,有设备事故、、等三种。 14、{X1} {X2,X3} {X1,X2,X4} {X2,X3,X4} 上面为某事件得最小割集,在基本事件中选出结构重要性最大得一个为。 15、根据我国对伤害事故程度得划分标准,死亡就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日及以上。 16、危险性预先分析中将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为级。 17、事故树中菱形符号有两种意义:一种就是表示,即没有必耍详细分析或原因不明确酌事件。另一种就是表示,如由原始灾害引起得二次灾害,即来自系统之外得原因事件。 18、原因后果分析就是分析与分析结合在一起得分析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安全系统工程得研究开发式从()开始得。 A、20世纪80年代末 B、20世界7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末 D、20世纪50年代末 2、在危险因素等级中,Ⅳ级表示得含义就是() A、危险得,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B、灾难得,会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或财产巨大损失; C、安全得,暂时不能发生事故,可以忽略; D、临界得,偶导致事故得可能,事故处于临界状态,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3、关于最小径集与最小割集说法正确得就是() A、多事件得最小割集较少事件得最小割集容易发生;

《安全管理》之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与应用

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与应用 一、安监新要求 20xx年11月19日,国家安监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防止和减少危化品事故发生。《指导意见》要求,20xx年1月1日起,大型和外商独资合资等具备条件的化工企业新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和危化品储存设施,要按要求设计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仪表系统。20xx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和危化品储存设施要设计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其他新建化工装置、危化品储存设施安全仪表系统,从2020年1月1日起,应执行功能安全相关标准要求,设计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 “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在安全管理和设备设施等方面,是否符合国家安监总局《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监控重点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要求。 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玉明介绍,化工安全仪表系统(SIS)包括安全联锁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及火灾检测保护系统等。安全仪表系统独立于过程控制系统,生产正常时处于休眠或静止状态,一旦生产装置或设施出现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情况时,能够瞬间准确动作,使生产过程安全停止运行或自动导入预定的安全状态。如果安全仪表系统失效,将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近年来发达国家发生的重大化工(危化品)事故大都与安全仪表失效或设置不当有关。 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三司司长王浩水指出,我国安全仪表系统及其相关安全保护措施在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管理等生命周期各阶段,还存在危险与风险分析

信息管理系统维护计划

TCL电子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系统日常维护计划 编制部门:信息中心 编制人: 标准化: 审核: 会签: 批准: 编制日期:2018-09-03

1 目的 为维持信核心信息设备及业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提前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特制定本计划。 2 适用范围 TCL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TCL璨宇光电有限公司 3 规范性引用文件(选择使用,如无此项,应标注“无”) 无 4 职责 4.1 网络管理员:负责核心网络设备日常巡检和记录; 4.2 服务器管理员:负责服务器的日常检查和记录; 4.3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日常检查和记录; 4.4 机房管理员:负责机房日常巡检和记录; 4.5 应用系统管理员:负责应用系统日常检查和记录; 4.6 信息管理室负责人:负责审批日常维护计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5 维护计划 5.1 网络维护计划 网络管理员每个工作日对核心网络设备的LED灯状态、CPU及内存负载、日志、流量情况等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核心网络设备检查表中(见附表1)。 网络管理员每周对接入层交换机的LED灯状态、CPU及内存负载、日志等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接入层网络设备检查表中(见附表2)。 网络管理员每周备份所有网络设备的配置。 5.2 服务器维护计划 服务器管理员每个工作日对服务器的LED灯状态,CPU、内存、交换空间、磁盘空间使用率、系统日志等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服务器检查表中(见附表3)。 服务器管理员每月制定服务器性能报告,内容包括CPU、内存、SWAP、IO等。

5.3 数据库维护计划 数据库管理员每工作日对Oracle数据库的后台进程、告警日志、表空间使用率等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在Oracle数据库检查表中(见附表4)。 5.4 机房维护计划 机房管理员每个工作日对机房的精密空调运行状态、温湿度、UPS运行状态、环境监控系统运行状态等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机房日常检核表中(见附表5)。 机房管理员每月对UPS电池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对精密空调的室外主机运行情况及滤网,压缩机,加湿底盘等进行检查、对消防系统进行检查并分别记录在UPS、精密空调、配电消防等子系统检查表中(请分见附表6、附表7和附表8)。 5.5 应用系统维护计划 应用系统管理员每天对应用系统的应用平台、中间件、后台任务、系统进程、日志、系统核心参数等内容进行检查并记录在应用系统检查表中(见附表9)。 6 附表 6.1 附表1: IT中心机房日常检核表 6.2 附表2:UPS检查表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规范_初稿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规范

一、概述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各部门对软件需求的激增、提高效率的工作要求,IT 部门承接的软件开发项目越来越多,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软件开发流程不明确,软件项目的随意性较大、可追溯性较差、可统计性模糊、可预测性不足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直接的问题。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IT 部软件开发项目特制订本流程。 二、流程 由上图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一、需求部门: I、需求部门首先需要填写《软件需求申请表》,说明需要开发的软件具体用途径、目前工作模式、工作不方便之处、基本功能等信息; II、待 IT 部门评审通过后,通知需求部门,填写《软件开发申请表》,具体列明需要实现的功能、目前工作流程、使用系统后需

要达到的状态,可节省的人力、物力,调高的效率等信息; III、软件开发测试完成之后,接受 IT 部门的软件使用培训,并填写《参与培训确认单》; IV、软件试用结束后,填写《软件验收表》,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 V、在开发测试过程中,遇到开发风险增加、需求变更等,都需要配合 IT 软件开发人员 填写相关的《项目风险管理表》和《项目 变更管理表》。二、IT 部门: I、积极对需求部门提出的《软件需求申请表》进行评审、审批,限 3 个工作日完成, 及时反馈结果给需求部门;

II、指导需求部门填写各类表格; III、积极评审需求部门填写的表格、积极沟通,有效获得相对准确的需求,并填写完善, 让需求部门签字确认; IV、进入开发流程后,积极填写《项目成员组成表》、《项目策划任务书》、《WBS 表》、 《项目进度计划表》等(具体见附件); V、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和软件试用工作,编写完善的《XXX 软件试用说明书》,并要求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并存档处理。 三、附件附件一、编码规范1、 命名空间 1. 公共类库(公司功能业务): (1)全局公共类库: 例:生成 dll 文件,添加至最小应用库可全程序引用 (2)局部公共类库(主要区分公司),命名方式为专有业务场景+专有业务名+具体类名:例:(总部)/In(国内市场)/Rb(生产)注:(公共类库)信息登记、评审、信息共享,命名空间最多三层2. 项目程序文件:项目文件名,以核心功能的英文名称为准,格式:ECO_英文名词首字母大写 2、命名规则 文件夹及相关文件命名规则 a) 文件夹:功能文件夹,采用驼峰形式,首字母大写全称 b) 窗体文件:采用驼峰形式,首字母大写全称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2.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的危险或危害是已知的,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的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称为维修度。 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5.严重度:指故障模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序。一般分为四个等级:I低的、II 主要的、III关键的、IV灾难性的。 6.系统故障事件:指其发生原因无法从单个部件的故障引起,而可能是一个以上的部件或分系统的某种故障状态。 7.最小割集:如果在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了,这样的割集就称为最小割集。 8.重要度:一个基本事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上事件发生的贡献称为重要度。9.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 二、填空 1、系统元素;元素间的关系;边界条件;输入及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 2、预测、评价、控制危险 3、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预防事故发生、控制事故损失扩大 5、直接火灾、间接火灾、自动反应 6、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与手册;国内外事故情报;本单位的经验 7、(1)预评价;(2)中间评价;(3)现状评价 三、判断 1、√, 2、×, 3、√, 4、×, 5、√。 四、简答 1.系统的特点: (1)目的性。任何系统必须具有明确的功能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就不能成为系统。 (2)整体性。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元素(单元)按一定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 (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 (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内容

1.总则 1.1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石油化工装置(或工厂)安全仪表系统的工程设计。石油化工厂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1.2 安全仪表系统的工程设计必须满足石油化工装置(或工厂)安全等级的要求。 1.3 相关标准如下: IEC 61508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IEC 61511 “Functional safety: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 for the process industry sector.” ANSI/ISA-84.01 Application of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for the process industries. DIN V 19250 Programmable safety system. IEC 61131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1.4 执行本标准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名词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规范: 2.1 危险故障 Dangerous Failure 指能够导致安全仪表系统处于危险或失去功能的故障。 2.2 安全仪表系统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SIS) 指能实现一个或多个安全仪表功能的系统。系统包括传感器,逻辑运算器和最终执行元件。 2.3 安全度等级 Safety Integrity Level(SIL) 指用于描述安全仪表系统安全的等级,共4级, 4为最高级, 1为最低级。 2.4 最终执行元件 Final Element 指安全仪表系统的一部分,执行必要的动作,使系统达到安全状态。 2.5 逻辑功能 Logic Function 指将一个或多个输入信息转换为一个或多个输出信息的功能。 2.6 逻辑运算器 Logic Solver 指安全仪表系统或过程控制系统中完成一个或多个逻辑功能的部件。 2.7 过程危险 Process Risk 指由过程引起的危险或由过程和过程控制系统相互干扰引起的危险。 2.8 可编程电子系统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ystem (PES) 指由一个或多个可编程电子设备组成,用于控制、保护或监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源,中央处理单元,输入设备,数据高速通道和其它通信部件,输出设备等。 2.9 安全故障 Safe Failure 指不会导致安全仪表系统处于危险或故障状态。 2.10 过程控制系统 Process Control System(PCS) 指用于直接或间接控制过程及相关设备的控制系统,系统包括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可编程控制系统(PLC)等。 2.11 冗余 Redundancy 指为实现同一功能,使用多个相同功能的模块或部件。 2.12 容错 Fault Tolerant 指功能模块在出现故障时,仍能继续正确执行特定功能的能力。 2.13 表决 Voting 指系统中将每路数据进行比较和修正,用多数原则确定结论。

系统维护工作计划(新订版)

系统维护工作计划(新订版) System maintenance plan ( 工作计划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系统维护工作计划(新订版) 【第1篇】 根据贵院对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的要求,结合贵院现有计算机系统运行情况,我公司现拟定如下维保方案: 一、建立项目组及人员设置。 我公司将针对贵院的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设立维护项目组,由经验丰富的维护工程师负责全局工作,并在每月对维护工作情况作出总结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另设后援维护工作师,根据现场工作情况安排到场服务时间。 二、设备及维护工作档案管理。 在项目组建立后,即派遣现场工作师进入贵院,对维护范围内的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的设备备档工作,对贵院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系统设备进行全面统计,并备案存档。档案登记要求精确到每一项

子设备的型号,如:显卡为FX5200等。同时根据设备统计情况对现有计算机系统提出优化建议。 此外,将根据维护工作要求建立设备维保档案,记录设备的巡检及维护工作记录。定期对维护工作记录进行汇总并分析出设备的老化及故障情况。 三、系统重新优化及备份。 在进行设备登记后,由我公司工程师同贵院相关人员共同制定软件安装列表。根据软件安装列表的要求,对所有计算机设备进行统一的调整。将不必要的软件进行卸载,同时统一杀病毒软件版本,并保证杀病毒软件可进行正常升级。对于操作系统存在较多问题的计算机统一进行重新安装。在进行统一的系统优化及安装工作同时,对系统运行稳定的计算机利用工具软件进行本机的一键备份。 四、人员使用培训。 在维护工程师进入工作现场后,将根据人员情况为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到启动步骤、邮件处理、打印、安全、病毒防护、备份等计算机操作。以有效降低因操作原因造成的

(完整版)《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 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 2、4M 因素指 人 、 物 、 管理 、 环境 。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事件 符号、 逻辑门 符号和 转移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 危险性 ,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危险性越大 ,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安全性 ,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 安全性越高 。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特殊控制(S 分支) 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4分) 答: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数学方法,识别、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优化安全状态。 2、事故(4分) 答: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单位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序号______ ……………………………………密……………………………封………………………………线…………………………..

3、安全检查表(4分) 答:安全检查表是用于查明某一特定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安全状况,以表格的形式预先拟定好的问题清单,做为实施时的蓝本。 4、鱼刺图分析法(4分) 答:系统中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 5、预先危险性分析(4分) 答:所谓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概略的分析。 三、选择题(4*5=20分) 1、A 2、B 3、A 4、A 5、D 四、简答题(5*8=40分) 1、我国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那几种?(8分) 答:有事件树、事故树、故障类型影响、安全检查表、因果分析法、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事故控制图、主次图等 2、说明事故法则的概念,它对安全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分析其在安 全工作中的应用。(8分) 答:事故法则,常称为300:29:1法则,它是一种事故统计规律, 表明了1 次死亡和29次轻伤是包含在330次事件中,揭示了严重

SIS安全仪表系统设计原则

SIS安全仪表系统设计原则 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工艺生产过程发生危险故障时将其自动或手动带回到预先设计的安全状态,以确保工艺装置的生产的安全,避免重大人身伤害及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在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IEC 61508,IEC 61511提供了极好的国际通用技术规范和参考资料,在安全仪表系统回路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遵循下列几点原则。 1、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为了保证工艺装置的生产安全,安全仪表系统必须具备与工艺过程相适应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Safety Integrity Level)的可靠度。对此,IEC 61508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规定。对于安全仪表系统,可靠性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安全仪表系统本身的工作可靠性;另一个是安全仪表系统对工艺过程认知和联锁保护的可靠性,还应有对工艺过程测量,判断和联锁执行的高可靠性。 评估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的主要参数就是PFDavg(probability of failure on demand 平均危险故障率),按其从高到低依次分为1~4级。在石化行业中一般涉及到的只有1,2,3级,因为SIL4级投资大,系统复杂,一般只用于核电行业。 2、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设计的可用性原则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应具有硬件和软件自诊断和测试功能。安全仪表系统应为每个输入工艺联锁信号设置维护旁路开关,方便进行在线测试和维护同时减少因安全仪表系统系统维护造成的停车。需要注意的是用于三选二表决方案的冗余检测元件不需要旁路,手动停车输入也不需要旁路。同时严禁对安全仪表系统输出信号设立旁路开关,以防止误操作而导致事故发生。如果SIL计算表明测试周期小于工艺停车周期,而对执行机构进行在线测试时无法确保不影响工艺而导致误停车,则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应当根据需要进行修改,通过提高冗余配置以延长测试周期或采用部分行程测试法,对事故状态关闭的阀门增加手动旁通阀,对事故状态开启的阀门增加手动截止阀等措施,以允许在线测试安全仪表系统阀门。这些手段对于提供安全仪表系统的可用性都是很有帮助的。 3、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设计的独立性原则 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应独立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如DCS,FCS,CCS,PLC等),独立完成安全保护功能。安全仪表系统的检测元件,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应单独设置。如果工艺要求同时进行联锁和控制的情况下,安全仪表系统和BPCS应各自设置独立的检测元件和取源点(个别特殊情况除外,如配置三取二检测元件,进DCS信号三取中,进安全仪表系统三取二,经过信号分配器公用检测元件)。如需要,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系统应能通过数据通信连接以只读方式与DCS通信,但禁止DCS通过该通信连接向安全仪表系统写信息。安全仪表系统应配置独立的通信网络,包括独立的网络交换机,服务器,工程师站等。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应采用冗余电源,由独立的双路配电回路供电。应避免安全仪表系统和BPCS的信号接线出现同一接线箱,中间接线柜和控制柜内。 4、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设计的标准认证原则

电脑维护工作计划(标准版)

电脑维护工作计划(标准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电脑维护工作计划(标准版) 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 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计算机及其网络维护管理方面的工作 工作内容:此项工作主要包括公司计算机硬件的维护、采购、管理,并长期有力的保障公司计算机及相关网络产品的正常工作。公司计算机上软件的安装及维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防治机器及整个网络被病毒攻击,以及公司计算机相关产品,例如打印机,复印机的日常故障维护及共享设置等都要做的及时准确,具体需完成情况 (一)、计算机硬件的更换,购置和维护 公司电脑硬件明年整个年度总体来讲,出现问题频率应该较少,每台机器除了日常的简单故障维护之外,硬件方面都争取做到物尽其用,对一些配置不够本职用的机器要进行适当的升级处理。因为公司机器大部分还属于较新的,因此公司其他电脑配件

采购方面基本上都会是一些小的电脑配件,大部分属于扩容和小部件损坏等情况。 (二)、计算机系统及软件维护 公司目前一共近20台电脑,由于机器较多,日常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常见,主要的电脑故障有: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等,还很多机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会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另外还会有一些属网络故障,线路问题等。其他软件问题主要包括良方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因此,此项工作做到定期、不定期检查,保障公司办公流畅进行。 (三)、公司计算机病毒的维护与防范情况 目前网络计算机病毒较多,传播途径也较为广泛,可以通过浏览网页、下载程序、邮件传播,为了做好防范措施,公司每台机器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定期的要求升级,对发现病毒的机器及时的进行处理,明年计算机安全一样任重而道远,所以对杀毒软件要及时升级,对网络上流行的病毒木马要及时使出手段对其

(完整版)安全系统工程试卷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9-2010年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科目:10矿井通风与安全安全系统工程试卷(A) 1.现代高效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结合, 这就是系统工程的整分合原理。 2.任何一个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都是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 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这说明系统工程具有封闭原理。 3.一个稳定而有效的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分别具有不同能级的不同层次有规 律地组合而成的,这就是系统工程的能级原理。 4.安全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是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环境子 系统。 5. 归纳法就是从个别情况出发,总结出一般结论。而演绎法 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6. 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领导、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 7. 风险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其程度可用发生概率和损失大小的乘积来表示。 8. 直接损失是指直接烧坏或造成的财产损失。停工损失是指每停工1h 损失1000美元。 9.在集合表达式中所采用的事件并和交,表示事件之间的运算关系,他们相当于布尔代数算子或和与,也相当于代数算式的 + 和 - 。10.布尔代数:①A+B=B+A ②A+0=A ③A+A=A ④A+AB=A其运算规则分别为交换律同一律等幂律吸收率。 11.N个独立事件的概率积的计算公式是:P(ABC…N)= P(A)P(B)P(C)…P (N)。 12.作出与事故树对偶的成功树,就是将原来事故树里的或门换成与门,各类事件发生换成不发生,即将全部事件符号加上 ' 。 13.在事故树中的与门多,或门少时,最小割集的数目较少。 14. 在事故树中的或门多,与门少时,则最小径集数目较少。 15.一个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产生的影响大小称为该基本事件的重要度。16.结构重要度系数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17. 概率重要度系数是反映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对顶上事件的发生概 率影响的敏感度。 18.临界重要度系数则是从敏感度和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的大小双重角度反映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大小的影响。 19.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20.一般事故是指造成重伤、急性工业中毒,但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21.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分类,按伤害程度划分,可分为轻伤、重伤、死亡 3类。 22.事故的构成要素包括人(man)、物(machine)、环境(medium)、管理(management),也称为 4M 问题。 23.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根据55万件事故统计表明: 死亡与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 1:29:300 。 24.在生产区域内发生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称为工伤事故。 25.若事故发生的过程中,物质遭到了破坏,使其需要进行修理或永久性报废,则该事故称为物质事故。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运行中,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子系统都是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说明了系统具有 D 的特征。 A 整体性 B 相关性 C 环境适应性 D动态性 2. C 就是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A 反馈原理 B 系统原理 C 激励原理 D 动力原理 3.对危险性等级进行划分时。其中,有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且处于临界状态,暂时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控制,此危险程度属于B 。 A 安全的 B 临界的 C 危险的 D 灾难性的 4.下列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的是C 。 A 安全检查表法 B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C 事故树分析法 D 鱼刺图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