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点评的常见问题

门诊处方点评的常见问题
门诊处方点评的常见问题

门诊处方点评的常见问题

发表时间:2013-01-08T14:49:14.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刘丽敏

[导读] 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刘丽敏(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江西会昌 342600)

【摘要】目的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每月随机抽取一天门诊处方,对处方的书写、用药合理性、药物经济学进行点评、分析、评估,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处罚罚。结果随着处方点评工作的进行,处方的质量和用药的合理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处方点评分析评估常见问题

2006年11月2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对处方的开具、格式、书写、审核、调剂、点评、保管等全过程的监控,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药师在临床药学活动中对临床用药进行评价和干预,处方分析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对门诊处方的恰当分析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药师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提升药师在医疗环节中的低位机促进临床药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本文就我院处方点评分析评估这一块进行讨论。

处方点评就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基药使用情况、是否使用药品通用名、处方金额、处方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医师用药的适宜性和合理性、医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药师是否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等进行点评分析评估。

1、处方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常见问题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

(2)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3)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4)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7)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1)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的);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医师对现行的《处方管理办法》内容学习不够,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不到位。

2、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常见问题

(1)适应证不适宜的;

(2)无适宜证用药的;

(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4)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重复给药的,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0)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1)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12)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纠正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医师对药物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3、处方经济学常见问题

(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2)无特殊情况下,门急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理由的;

(3)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4)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从合理用药的经济型上来讲,应使用尽可能少的药物和尽可能低的费用来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可对常见疾病实行协定处方,限制其处方费用和选择药物使用范围,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药物,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医院药品比例,也可降低医保支出,还可减轻患者负担。开展门急诊处方药物经济学评价,有利于改变临床医师重视治疗效果而忽视治疗成本的现状,使临床医师作为卫生资源分配者的作用得到正确的发挥。

4、结语

处方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一个医疗单位医疗质量的窗口,一张合格的处方由医师和药师共同完成,。医师和药师都应加强法律观念,树立高度责任心。医师应认真严谨地开些处方,药师应仔细严格地审查处方,医药之间应密切合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医院应设立专门管理组织,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讲座,宣讲处方制度、合格处方的书写和审查及合理用药问题,是门诊处方逐

门诊处方点评实例

【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10年2月份的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有345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11.5%,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315张、处方用药不适宜49张、超常处方23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10.5%、1.63%、0.77%。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严重,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处方分析 The Comments and Analysi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bstract】Objective:To promote rational clinical drug levels by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writing. Methods: analyse, statisics and comment the 3000 daily gener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nd pharmacists prescriptions which are produced in Febrary,2010. Results :there are 345 prescription of irrational behavior, accounting for 11.5%, among of which irregulate prescription writings are 315,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s are 49 and extraordinary prescriptions are 23。They separately rank 10.5%, 1.63% 0.77% among sample prescriptions. Conclusion: prescriptions have a lot of problems. The pass rate of prescription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timicrobial drugs are abused seriously. We need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guiding principles". 【Key words】Outpatient prescription Prescription comment Analsis of typical prescription 处方是医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给患者开写的取药凭证,是药师为患者调配和发药的依据和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药品流向的原始记录,也是医疗活动中处方是具有法律效力重要的医疗文书,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1]。处方点评是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剖析,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处方管理办法》(2007)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2010年2月10日卫生部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2],对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形式、内容、标准作了详尽的规定。为贯彻落实《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我们对我院2010年2月份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和不合理处方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随机抽取2010年2月份处方3000张(不包含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和门诊疑义处方登记表。 1.2 点评方法 根据《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大通)》、《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近年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等,注重循证医药学证据,结合医院处方点评标准和细则,重点从处方书写形式审核内容、用药适宜性审核内容及超常处方三个方面逐一点评,其中任一项不规范即判定为不合格处方。填写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表》,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类汇总,根据点评结果统计处方合格率并对其中的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 2 点评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年龄:2-67a,平均32a;药品品种种数:1-5种,平均 3.2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处方1050张,抗菌药物使用率35%;注射剂:注射剂处方463张,注射剂使用率15.43%;处方金额:0.2-358元,平均87元。根据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

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鹤盛中心卫生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要求,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3、实施处方点评是我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组织管理 1、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药剂科、各临床科主任参加的处方点评领导小组 成员如下: 组长:夏财荣 成员:王建森谢中新周赛妃陈银燕

2、处方点评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审定处方点评结果,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向医务科提出建议限制或停止处方权的医师名单和理由,药剂科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按处方点评要求的内容,对经药剂科抽查出的明显的“问题处方”(包括住院医嘱)进行点评,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医嘱),提出合理化建议;汇总药剂科的处方点评结果,向医务科写出书面报告。 3、处方点评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三、处方点评的实施 1、根据我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由处方点评工作组确定每个月抽查一天门诊处方,根据本办法的评价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处方评价,有问题的处方进行处方分析和评价, 2、处方点评小组应当按照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处方,并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附件 1)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 3、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专项处方点评。 4、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

第一季度处方点评情况及分析

2016年1-3月 对处方点评、住院医嘱点评情况及分析 一、点评目的: 为了充分掌握我院医师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加强建立不合理用药监测、制约、干预机制,纠正不合理用药,提升我院药物治疗水平,节约卫生资源,药剂科每月开展处方点评,希望有利于改善药物治疗效果及医患关系。 二、点评方法 1.处方点评:每月随机抽取3日门急诊处方为点评处方(不含中药饮片处方),在3日处方中在抽取≥100张处方主要点评并登记列表。 2.医嘱点评:每月随机抽取30份住院医嘱为点评对象。 三、点评依据: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考核细则》结合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检查内容,对门诊处方、住院医嘱进行点评。 四、点评结果 1.门急诊处方:平均每张处方药品数为 2.97种,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比21.37%,注射剂处方数占比26.13%,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42.03元,处方合理百分率99%。

妇产科24% 35% 100% 五官科28% 20% 100% 口腔科48% 30% 99% 皮肤科11% 15% 99% 中医科0 0 99% 针伤科0 0 100% 平均21.37% 22.25% 99% 2.住院医嘱: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要求:≤60%):56.23%;使用强度(要求:控制在40DDD以下):61.79 (2)在抽查的5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要求:≤30%)为80%;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要求≤24h):<24h的占25%,24-48h 的占20%,>48h的占35%。 五、不合理处方存在问题 1.适应症不适宜 例1 患者男 53岁外科临床诊断:荨麻疹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注射用泮托拉唑40mg 静滴 st 【分析】荨麻疹的常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组胺药物,而泮托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属于抗溃疡药物。这与临床诊断不符,建议细化诊断或添加第二诊断,以体现用药目的。 例2 患者男 61岁内科临床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

处方点评常见问题

1、给药频次不合理 多数β-内酰胺类等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MIC的4-5倍时,杀菌速率达到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并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MIC时间的长短有关,血液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MIC值时,细菌迅速重新生长繁殖。因此合理、科学的应用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关键在于优化细菌暴露于药物的时间,用药后24h内有50%~60%的时间体内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MIC时才能保证良好疗效,临床上常需每日多次给药才能达到目的(半衰期较长的头孢曲松除外)。若把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一天的剂量集中一次给予患者,影响了药物作用的发挥,使药物浓度长期维持于亚致死量,这样既不能杀死细菌,反而会诱导耐药菌的产生,同时,如此大剂量用药,很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分次静脉给药有困难,可第1次用全日量的1/3~1/2静滴后,余下剂量分2~3次(间隔6~8h)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亦可静滴数日后改为口服给药。 2、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外用 (1)甲硝唑片阴道给药:甲硝唑片属口服制剂,适宜在胃液环境(PH值1.3~1.8)崩解、释放后被吸收。阴道PH值4.5~5.5,甲硝唑不适宜阴道PH值环境给药。口服制剂和阴道用制剂的质量标准也不同,阴道给药制剂对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限制标准比口服制剂高,甲硝唑片是不适宜阴道给药的。 3、第三代头孢菌素在门诊广泛应用 门诊患者感染大部分较轻,使用非限制性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

的。根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第3代头孢菌素规定为限制性使用药品。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应用的日趋广泛,由难辨性羧状芽孢杆菌过度生长所致的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呈递增趋势。近年多有长时间应用本类药物使体内正常菌群发生改变,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导致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应严格掌握第3代头孢菌素的适应症,合理选择药物及用药的剂量和方法,防止滥用、过量应用。浪费药物资源,增加医疗费用负担。使医疗机构和医生信誉受损。 4、慢性糜烂性胃炎给予抗菌药物 临床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给予阿奇霉素软胶囊和阿莫西林胶囊口服。分析:(1).诊断没有明确HP是否阳性。虽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但在开始根除HP的治疗前,是否应该先做HP检测?本院已开展C13尿素呼气试验,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95%以上,非侵入、无创伤,可安全应用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建议选用。(2).根除HP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近年研究表明,PPI+克拉霉素+甲硝唑组合略优于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组合)。 6、口腔感染 口腔感染主要为口腔正常菌群(最常见的菌群是甲型链球菌和厌氧链球菌)和某些致病菌(如厌氧菌、草绿色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牙周脓肿80%以上是由厌氧菌引起,以局部治疗为主,重度牙周脓肿可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 7、上感、支气管炎使用抗菌药物 上感无抗菌药物使用指针;急性支气管炎以病毒感染多见,多数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处方的书写和用药现状,促进其规范书写和合理用药。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3月,每月分层随机抽取门诊处方600张左右,以药品说明书、《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3621张,合格处方3453张,不合格处方168张,处方合格率为95.36%;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结论临床医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标签:处方点评;合理用药;用药分析;中成药;门诊处方;不合理处方 处方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开具的最常见的一种文书,在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发生药源性疾病事件的研究中发现,那些可以防止的差错事件中的49% 是发生于处方书写阶段[1]。 现对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的门诊处方进行调查统计,并对处方用药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门诊处方3621张。 1.2基本信息抽取处方中患者年龄分布从2 个月~93 岁。处方分别来源于心血管科、脑科、肛肠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 1.3填写和统计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取法抽取处方。分层随机抽取的每月各600张左右门诊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所附的“处方评价表”进行分类统计。将每张处方的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注射剂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处方金额等基本指标逐一登记,再对其有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的依据为《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7年版)[2]、《新编药物学》(第16 版)[3]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上述文献未收载的参考药品说明书及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医药学专业书籍等。 2 结果 2.1随机抽取法与分层随机抽取法抽取处方情况对比在调查研究初期,为选取更好的统计方法,我们选择了2016年1月、2月、3月三个月的处方分别使用随机抽取法、分層随机抽取法两种统计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比较,具体使用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此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使用随机抽取法,抽取的处方1月与3月的结果相差太大,不利于我们客观的分析出实际存在情况,而分层随机抽取法则较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处方点评、医嘱审核及案例讨论

处方点评、医嘱审核及案例讨论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处方审核的内容不包括() A.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B.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C.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经济性 D.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2-下列哪类药品每次使用不得超过十日剂量() A.抗消化性溃疡药 B.抗菌药物 C.第二类精神药品 D.降压药物 3-处方点评的作用是()

A.保证合理用药 B.促进合理用药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4-按处方点评的实施要求,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总处方量的(),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 A.1‰;100张 B.1%;30张 C.1‰;30张 D.1%;100张 5-诊断“盆腔炎”开具“叶酸片”的属于() A.诊断不全

B.药品剂型/给药途径不适宜 C.适应证不适宜 D.用法用量不适宜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1-药学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审查处方,主要是审查() A.处方填写的完整性 B.用药剂量是否合理 C.用药方法是否恰当 D.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E.有无缺货及可代用的药品 2-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形式有() A.有适应证但未得到治疗

B.选用的药物不对症 C.剂量过小或疗程不足 D.未使用昂贵的药品 E.没有实行联合用药 3-医疗机构对要求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应提供() A.处方不超过7日用量的常释剂型 B.处方不超过7日用量的控缓释制剂 C.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的注射剂 D.只能在医疗机构使用的一次量注射剂 E.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盐酸二氢埃托啡、盐酸哌替啶 4-下列属于超常处方的是()

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工作小结 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2016年9、10、11、12月处方各随机抽取100张进行点评。旨在规范处方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高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一、点评方式: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不合格处方、抗生素使用处方和注射剂使用处方。其中不合格处方具体点评,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二、点评结果: 1、2016年9、10、11、12月合格处方率、抗生素使用处方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如下图: 月份合格处方率抗生素使用处方率注射剂使用率9月85% 78% 56% 10月83% 75% 50% 11月84% 73% 47% 12月87% 65% 43% 2、2016年9、10、11、12月不合格处方总数,其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如下图:

月份不合格处方总数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9月15 10 2 3 10月17 10 2 5 11月16 11 1 4 12月13 8 1 4 三、点评结果分析: 1、不合格处方分析:出现不规范处主要问题是药房电脑系统录入药品名不规范,另外是医生开具处方不规范和药房人员审阅处方后未及时签名;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对患者有诊断,但未针对用药或不用药,另外出现个别重复用药情况;超常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未对患者有诊断而进行用药。 2、抗生素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抗生素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卫生院药品品种少和辅助治疗方法缺乏,医生针对用药的治疗选择较少,另外医生对预防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患者对抗生素认识缺乏而主动选择使用抗生素等情况。 3、注射剂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注射剂使用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注射剂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注射剂认识缺乏,认为打点滴是治愈疾病比较好的选择而主动选择使用注射剂的情况,另外存在在缺乏有效实验室检查的情况,医生使用抗生素注射剂更能有效控制感染而使用注射剂。

门诊处方点评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门诊处方点评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首先我们医院的处方尺寸和格式不合格,微机应该用合格尺寸的处方打印纸,处方格式书写正确;另外,医师们处方中存在以下普遍问题:(1)不规范处方: 1-1.有些处方内容缺项,最常见的是不写性别; 1-8.用法、用量没有按照实际用法认真填写,告知病人的用法和处方上书写的用法不一致,使得药剂师在对病人交待用法用量时无所适从;1-10.不写临床诊断,或者多种诊断只写一种诊断,使得临床诊断与所选药品不适宜; 1-12.处方量的问题,开具的处方超过急诊3日、门诊7日的常用处方量,*后面的数字代表服药天数;可以省略,许多科室医师没有理解到位,写*1; 1-13.有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电子处方没有单独开具; 1-14.有些医师没有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处方;(2)用药不适宜处方: 2-1.适应证不适宜的,此种情况多半与临床诊断开具不全有关; 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此种情况多半与临床诊断开具不全有关;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此方面问题较多,如注射药、吸入药、甚至外用药膏用法却写成口服等; 2-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 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如将药物包装写成一次用量:复方甘草合剂

100ml/瓶,用法写成100ml,tid; 2-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如急性胃肠炎,同时开具胃复安和山莨菪碱;如抗菌治疗同时开具红霉素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腹泻同时开具蒙脱石与抗菌药物,此类药物应该注明分开使用; (3)超常处方: 3-1.无适应证用药,多半与诊断不全有关; 3-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外伤预防性用药直接用头孢三代或三代氟喹诺酮类,幼儿直接用头孢二、三代头孢菌素; 温馨提示:1处方点评中发现有多位患者用一张就医卡的现象,建议专人卡专人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不合理处方。 2处方正文内容正确格式: 第一行,R药品名称+剂型、剂量、规格、数量; 第二行,sig.+ 用法用量; 口服药,每种药后面直接跟用法用量,注射剂,每种溶剂和溶媒可以一起开用法用量。 ?处方点评---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情况汇报 2011年10月份急诊科处方点评结果情况汇报

不合理处方点评

不合理处方点评 处方1: 男年龄:23 单位:汽车运输公司 病情及诊断:上感、咳嗽、痰多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375*6] 0.375/Bid ?复方氨酚烷胺20片2粒/tid ?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150ml 10ml/tid 存在6个问题: 1.上感多为病毒性感染,又无合并细菌感染,不应选择抗菌药物。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属青霉素类,用前皮试或详细询问对药物、食物、家族过敏史情况。 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属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疗效与高于4~5倍MIC的维持时间有关,应至少一日三次给药(q8h)。 4.复方氨酚烷胺含对乙酰氨基酚/金刚烷胺/氯苯那敏/咖啡因/人工牛黄。患者为司机,白天不宜服用含有氯苯那敏成分的药物。一日3次不宜,可以晚上下班后服用。 5.咳嗽痰多,不宜服用含磷酸可待因的药物,因含有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呼吸和咳嗽反射,不利于排痰。 6.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含麻黄素,该患者没有喘,不需使用麻黄素,因麻黄素有中枢兴奋作用,不利于患者夜晚休息。

性别:男年龄:85岁 病情及诊断:急性胃炎、心律失常 ?左氧氟沙星片[0.1*12] 0.4 qd ?磷酸铝凝胶[20g*4] 20g tid ?阿托品片[0.3mg*20] 0.3mg tid ?普罗帕酮片[50mg*100] 100mg tid 存在4个问题: 1.氧氟沙星片服用方法为一次0.2g 一日2次对于老年人一日一次0.4g,可增强肾脏的负担。 2.氟喹诺酮类不应与含多价金属离子的药物同服,必要时胃黏膜保护剂与氟喹诺酮类分开服用,至少间隔2小时。 3.老年男性50%以上均并发前列腺肥大,使用阿托品解痉,加重前列腺的症状。4.同时患有心律失常,阿托品每日三次服用恐加快心律,可以改为痛时半片到1 片。

2020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处方点评、医嘱审核及案例讨论 试题及答案

处方点评、医嘱审核及案例讨论 ——在线答题得分:100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处方审核的内容不包括() A.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B.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C.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经济性 D.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2-下列哪类药品每次使用不得超过十日剂量() A.抗消化性溃疡药 B.抗菌药物 C.第二类精神药品 D.降压药物 3-处方点评的作用是() A.保证合理用药 B.促进合理用药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4-按处方点评的实施要求,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总处方量的(),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 () A.1‰;100张 B.1%;30张 C.1‰;30张

D.1%;100张 5-诊断“盆腔炎”开具“叶酸片”的属于() A.诊断不全 B.药品剂型/给药途径不适宜 C.适应证不适宜 D.用法用量不适宜 多选题(每道题有多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得分) 1-药学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审查处方,主要是审查() A.处方填写的完整性 B.用药剂量是否合理 C.用药方法是否恰当 D.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E.有无缺货及可代用的药品 2-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形式有() A.有适应证但未得到治疗 B.选用的药物不对症 C.剂量过小或疗程不足 D.未使用昂贵的药品 E.没有实行联合用药 3-医疗机构对要求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应提供() A.处方不超过7日用量的常释剂型 B.处方不超过7日用量的控缓释制剂 C.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的注射剂

D.只能在医疗机构使用的一次量注射剂 E.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盐酸二氢埃托啡、盐酸哌替啶 4-下列属于超常处方的是() A.无适应证用药 B.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 C.用法用量不适宜 D.有不良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下列属于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是() A.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 B.联用后加重药物不良反应的 C.联用后减弱药物治疗作用的 D.有不良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处方点评会议记录

处方点评会议记录 根据我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制度》,我院于2017年5月16日召开了处方点评会议。 地点:医院会议室 参加人员:院长、医教科科长、各临床科室主任、药房主任、院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董均先院长 内容: 一、由药房提供2017年1月-2017年5月处方共13份,各参会人员每人复印件一份,分别对每一份处方作出点评。 二、总结13份处方出现的问题分别如下: 1、书写字迹不清晰,难以辨认; 2、临床诊断与处方药物不相符合; 3、开具处方格式欠规范; 4、某些药物使用商品名; 5、对药物未书写剂量,用法不合理; 6、有代签名处方存在; 7、一次性耗材和药物混合开具。 三、整改措施 要求各临床科室在科室会议上认真学习《处方管

理办法》、《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的临床运用与指导原则》,传达此次会议内容,对常见开具处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如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由药房收集上缴给医药科,给予相应的处罚。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门诊处方常见问题的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常见问题的处方点评 发表时间:2018-01-26T10:21:49.6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期作者:许丽琼 [导读] 医生需要掌握好药物的禁忌与适应证,避免重复用药,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影响,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让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福建省漳州市朝阳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3954张处方,归纳出门诊处方常见的问题,从而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和药品说明书作为依据,对我院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适应症不适宜和遴选药物不适宜,其中遴选药物不适宜占1.92%(76)。结论:医生在开药方的时候没有结合诊断结果,经常出现不适宜处方的情况,也没有注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门诊开具处方时应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医疗机构要加大对医生用药的培训力度,向他们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关键词】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处方点评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353-02 处方是医生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开给患者的取药凭条,也是药师配药的参考依据,更是患者治疗的原始依据,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1]。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进行评价后需要填入表中记录下来,从而对处方进行动态监测,对开出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进行通报和处罚,如果能够通过干预挽救的要及时予以干预,以防引起医疗纠纷[2]。为了提高处方质量,医院必须对处方加强管理,督促医生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3954张处方,其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处方28张,遴选药品不适宜处方76张。 1.2 方法 参照《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和药品说明书对处方进行点评,并采用分类方法进行统计。 2.结果 2.1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处方 门诊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比较普遍,如表1中有28例处方存在联合用药不适宜情况,例如,胃舒平片+西咪替丁片会增加不良反应,医生没必要同时使用。抗胆碱药消旋山莨菪碱+多潘立酮同时使用会导致药效减弱,见表1。 表1 联合用药情况 2.讨论 医院开具的药方中有很多不合理的情况,具体如下:(1)重复用药增加了用药风险,其中抗菌类药物和补益类药物滥用的比例较大,而且这类药物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因为药物本身成分复杂,生产工艺不太稳定,如果没有合理使用就会增加用药风险[3]。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遵循分型辩证用药原则,按照患者情况合理用药。PPI的适应证被广泛应用,所以这些药物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关于骨质疏松、自身免疫病、过敏、泌尿、消化和内分泌等均有文献报道。处方中还出现了重复使用同类药物的情况,这样既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医院要加强宣传,指导医生合理用药,并采取细化管理手段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

医嘱处方点评方法概述

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实施处方点评的目的: ● 发现处方或用药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干预措施,达到改进与提高的目的。 ? 规范医师处方和药师调剂医疗行为,提高处方质量。 ? 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 ? 要逐步解决从“事后点评”提升到“事前认真审核处方” ● 为此,应规范处方点评,规定点评的(组织、程序与方法),提高点评质量。 差错处方登记数据库。(处方信息;争议内容;处理结果) 时间;科别;患者姓名;处方医生;药品名称;具体错误;分析依据;正确建议;干预结果。 处方点评由药学部门具体负责,应成立“处方点评小组” ● 处方点评小组主要成员应是调剂药师 ● 处方点评主要是调剂药师的职责 ● 处方点评中发现的用药问题,说明药师调剂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 从事后处方点评,逐步提升到事前处方审核、及时发现不适宜处方,干预及纠正 点评小组药师资质: 1. 技术水平:系统药学专业知识;较丰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 2. 具有获得信息能力:具有获得新药物和临床正确、适宜使用药物知识能力 3. 熟悉、并掌握相关的药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4. 有一定的交流沟通技能 5. 实践经验:有较丰富审核处方和临床用药经验 6. 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级以上医院主管药师以上;其他医疗机构药师以上医师也参加处方点评小组 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 坚持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2.处方点评要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并要坚持客观、准确的原则 3.每次处方点评后应有小结,并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总结 4.对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规范调剂,应有医疗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及其所在科室 5.药学部门要十分关注自身存在的不足、特别是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容易发生问题的高风险药品: 1.使用频率高、用量大的药物 2.严重ADR发生率高的药物 3.治疗窗口窄的药物 4.抗菌药物(预防、治疗) 5.中药静脉用注射剂 6.某些疗效不确切的药物 7.某些复方制剂 应关注容易发生问题的特殊人群 1.老年患者 2.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幼儿 3.孕妇、浦乳期 4.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5.高危患者的用药 6.器官移植患者 7.抗凝治疗的患者 8.高过敏患者 标准化点评方法的需求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药监测、评价和超常预警制度,对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监测、 分析、评估,实施处方和用药医嘱点评与干预。 ●本次培训目的是为医疗机构的药学人员在处方点评工作中,提供标准化的方法,引导点评流程及判断标准的 一致性,以形成可共享的处方评价信息。 点评方法:一、处方用药不规范。二、处方药物不适宜。 (一)判断为不规范处方的情况: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 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定明日、月龄的; 5)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6)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7)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不合理处方点评

不合理处方干预 一、医院处方点评小组会同药剂科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抽取处方,使用《处方评价表》对处方进行点评。 住院部用药医嘱的点评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 二、处方点评工作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由综合办公室完整准确地记录点评结果,并通报相关临床科室和当事人。如果有异议,由药事委员会组织专家复议。 三、处方点评分为合格处方、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处方标准”的处方称为不合格处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判定为不合格处方: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记录不完整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对处方未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包括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中无审核调配药师以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儿科处方新生儿、婴幼儿年龄未写日、月龄的; 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剂量、单位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的; 11.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2.普通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用药天数未加说明的; 13.特殊管理药品未执行有关规定的; 14.医师越权开具抗菌药物处方,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级管理规定的; 15.其他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为用药适宜性不当处方: 1.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5.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6.重复给药的; 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药物代谢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患者不良后果的情况); 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为超常处方:

处方点评

2009年 1月处方点评 各相关临床科室、药剂科: 为提高处方、医嘱用药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药剂科会同医务科、质控办按照卫 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要求,抽查本月门急诊处方、 住院病历医嘱用药,发现存在部分不合理处方与医嘱用药予以通报,各科主任务必反馈给当事人,并 责成与督促当事人及时纠正或改进存在的问题。 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处方点评结果将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师定期考核指标体系。对于开具超常处 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 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医师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 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医院应当采取 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 要求临床各科主任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存在问题组织科内业务学习,进一步加强 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认真落实持续质 量改进措施。 要求药剂科应规范调剂的工作模式,对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 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应当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存在问题组织科内业务学习。 为落实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应优化药品结构与把好购进关,完善药品筛查与淘汰制度,防止购入 即不是医、农保更不是国家基本药物的非临床必需的品规,以减少不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增强竞争力。 XXX医院医务科、质控办、药剂科 2009年1月30日 2009年1月处方、医嘱用药点评结果通报 药剂科会同医务科、质控科抽查本月门急诊处方、住院病历医嘱用药,协同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要求,对处方进行点评,抽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不合理处方医嘱用药通报 ㈠儿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上感不规范。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 上感、鹅口疮给予头孢克肟颗粒。 鹅口疮属于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宜选药物制霉菌素局部应用给予头孢菌素可能加重病情;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应该注意明确诊断,如诊断为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急性细菌性中耳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可给予抗菌治疗。 患者男性、2岁,支气管炎给予美洛西林舒巴坦钠针。入院就使用高起点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普通药品: 支气管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给予半衰期长地塞米松针雾化药品剂型不适宜且不良反应大,应选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

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后,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目前医药更新快,药品说明书的更新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药师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随着新规范、新指南、新共识等更新点评方法,不可仅凭借说明书草率判定处方合理性。二、不合理处方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三、制定指南的法规依据 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及其附件1:处方标准 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 3.《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 4.《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 四、判断为不规范处方情况 【点评标准】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处方点评医嘱点评实列.docx

年月医嘱点评 年月日-日,医院组织查房。检查小组以“药品说明书”为根本,以《处方管理办法》等为参考,从医院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病例医嘱进行点评。 药品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使用指征把握不严。 2、使用药品存在配伍不当。 3、溶媒选择不当,剂量不当。 案例1、病历号:XX男岁科室:医师: 诊断:脑梗死、高血压3级(极高危)、后循环缺血、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主要用药: 5月14日: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7 20mg 口服每日一次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 吡拉西坦注射液8g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 天麻素注射液0.6g /续滴每日一次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 口服每日一次 点评: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同服会使精子质量降低 案例2、病历号:XX男岁科室:医师: 诊断:脑梗死 主要用药: 4月30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80mg /静滴每日二次 0.9%R化钠注射液250ml 注射用血塞通400mg 5月5日和9日:乳果糖口服溶液100ml 20ml 口服每日一次 5月14日: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7 20mg 口服每日一次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1盒75mg 口服每日一次 点评:1、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成人一次40?80mg ,一天1?2次,溶于500ml 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溶液中。医嘱选用100ml氯化钠注射液。 药师建议:除非患者本身疾病需要出入量控制,尽量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配液。 2、根据患者年龄及其它用药,建议适当减少奥扎格雷钠的用量。 3、5月5日的乳果糖口服溶液当日没有病程记录,5月6日才有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的记录。 4、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的联合使用临床较为常见,临床医师需注意,氯吡格雷的活性代谢物的血清浓度会降低,有可能导致功效下降。 案例3、病历号:XX女岁科室:医师: 诊断:1、2型糖尿病2.糖尿病肾病川级3.腔隙性脑梗死4.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主要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