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临床研究

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临床研究
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临床研究

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中药组予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西药组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0.00% (24/30),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ALT水平及HCV RNA载量改善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化瘀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elf-made Yiqi Jiedu Huayu Decoction for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hepatitis C. Methods Sixty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M)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WM)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HM group was treated by self-made Yiqi Jiedu Huayu Decoction,while the WM group was treated by peg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The course for the two groups lasted for 12 months. TCM syndrome scores,level of ALT and AST,HCV RNA load were observed,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 rate of CHM group was 80.00% (24/30),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WM group (P<0.05). TCM syndrome scores,level of ALT and HCV RNA load of CHM group were improved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WM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Self-made Yiqi Jiedu Huayu Decoc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and has positive antiviral effect,which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Key words:refractory hepatitis C;Yiqi Jiedu Huayu Decoction;clinical efficacy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續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是引发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普遍采用以长效干扰素为基础(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的标准治疗方案,但该方案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较多,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不够理想,且存在停药后易复发、药物价格昂贵等问题[1]。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具有独特优势,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并与西药进行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肝病中心住院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中药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1~62岁,平均(48.27±11.51)岁;病

常用中药方解

常用中药方解 1.麻黄汤:【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辛温发汗解表的代表方,又是止咳平喘的基础方2.桂枝汤:【组成】桂枝(去皮)三钱(9克)芍药三钱(9克)生姜(9克)三钱大枣(切)十二枚(3枚)甘草二钱(炙,6克)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可建功。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治疗外感风爷,营卫不和的常用方。 3.桑菊饮:【组成】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桔梗(6克)甘草(2.5克)芦根(6克)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饮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外感风热表证。用于风温初起。 4.银翘散:【组成】连翘一两(30克)银花一两(30克)苦桔梗六钱(18克)薄荷六钱(18克)竹叶四钱(12克)

生甘草五钱(15克)荆芥穗四钱(12克)淡豆豉五钱(15克)牛蒡子六钱(18克)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本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为辛凉平剂,治疗温热表证。 5.白虎汤;【组成】 白虎汤中用石膏,知甘粳米四般熬,津伤口渴与烦热,气弱加参力更饶。清热生津。阳明经热证或肺胃气分热证。用于外感寒爷入里化热,或温爷传入气分所致的实热证。 6.强汤:【组成】 强汤是鞠通方,爷热入心营血伤,犀角丹玄连地脉,银翘竹叶服之康。强解毒透热养阴。爷热出入营分证。为治疗瘟病爷热入营的代表方。 7.黄连解毒汤:【组成】 黄连解毒柏栀芩,火胜三焦是病因,火热烦扰兼错语,吐衄发班此方钦。泻火解毒。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是泻火解毒的代表方。 8.龙胆泻肝汤:【组成】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可排。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肝胆实火上炎。

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候体征的影响

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候体征 的影响 患者编号: 患者姓名: 患者病案号 开始时间:年月日 结束时间:年月日

一.纳入标准 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2.符合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3.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愿意接受治疗和问卷调查 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老年人年龄界定以及我国的通用标准男女患者必须大于60岁。 (四)胸痹气虚血瘀证单项评分标准 (I)胸痛: ①发作次数:0分:基本上不发作。 2分:每周发作2-6次。 4分:每周发作7-14次。 6分:每周发作15次以上。 ②持续时间:0分:无。 2分:每次疼痛时间持续<5分钟。 4分;每次疼痛时间持续5分钟一10分钟。 6分:每次疼痛时间持续>10分钟。 ③疼痛程度:0分:无。 2分:发作时经休息即缓解,不影响正常活动。 4分:发作时需药物治疗,缓解后不影响基本正常生活。 6分:发作频繁,影响正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大便、

散步均可诱发),发作时需服药。 ④硝酸甘油用量:0分:无。 2分:每周服1-5片。 4分:每周服6-10片。 6分:每周服11片以上。 ⑤发作与活动关系:0分:重体力劳动不发作。 2分:重体力劳动发作。 4分:日常活动可发作。 6分:不活动即发作。 (2)胸闷:0分:无。 2分:偶有胸闷,可自行缓解。 4分:胸闷发作较频繁,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6分:胸闷持续不解,影响生活和工作。 (3)憋气:0分:无。 2分:偶感憋气,可自行缓解。 4分:憋气较重,服药后可缓解。 6分:憋气,服药后不能彻底缓解。 (4)心悸:0分:无。 2分:偶发心悸,可自行缓解。 4分:心悸发作频繁,但能坚持汇作。 6分:心悸持续不解,影响生活和工作。

补中益气汤方歌中药方剂歌诀补中益气汤方歌

【补中益气汤方歌】72中药方剂歌诀补中益气汤方歌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 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 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 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攻补兼施

中医外科学常考方剂总结

中医外科学常考方剂总结 一、疖 ①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②暑热浸淫——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 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疖:蕴(五+黄)、浸(暑)、恋(仙+增,神+参) 二、痈 ①火毒凝结——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 ②热胜肉腐——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 ③气血两虚——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 痈:毒(仙)、热(仙+五)、虚(托) 三颈痈 疏风清热、解毒化痰——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 颈痈:牛解+银 四、有头疽 ①火毒凝结——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②湿热壅滞——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 ③阴虚火炽——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 ④气虚毒滞——扶正托毒——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 有头疽:火(黄+仙)、湿(仙)、阴(竹黄)气(八+仙) 五、丹毒 ①风热毒蕴——疏风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 ②肝脾湿火——清肝泻火利湿——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③湿热毒蕴——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 ④胎火蕴毒——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丹毒:风(普)、肝(柴清)、湿(神+萆)、胎(犀+黄) 六、瘰疬 ①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 ②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 ③气血两虚——益气养血——香贝养营汤 瘰疬:痰(开)、阴(六+骨)、两(香贝) 七、褥疮 ①气滞血瘀——理气活血——血府逐瘀汤 ②蕴毒腐溃——益气养阴、理湿托毒——生脉散、透脓散合萆薢渗湿汤 ③气血两虚——气血双补、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 褥疮:瘀(府)、毒(生、透+萆)、虚(托)

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西医在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接受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31%,在统计数据方面占据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脂各项指标TG、TC、LDL-C以及HDL-C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益气活血解毒汤;气虚血瘀;冠心病心绞痛;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广大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临床实践中,关于冠心病的发病,主要与脂代谢紊乱、血黏度增加、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主要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在中医领域,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见证型为气虚血瘀。为了探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特开展本次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0例,女50例,平均年龄(68.19±7.57)岁,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高脂血症患者77例,糖尿病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方案治疗,具体为:阿司匹林(国药准字为J20080078)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益气活血解毒汤方剂具体组成为人参5 g、连翘10 g、黄芩10 g、丹皮10 g、水蛭3 g、丹参10 g,水煎服,2次/d,早晚各一次,2周视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血脂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健脾益气中药方

1)白鲜皮苦参水治足廯 组方: 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 将以上药材(除枯矾外)加清水适量泡20分钟,煎沸,取药液与1500毫升开水桶入脚盆中,放进枯矾。趁热熏蒸。等温度适宜时泡脚。每日两次,5日为一疗程。 2)马齿苋苦参水治足廯 组方: 鲜马齿苋100克,明矾、苦参、白鲜皮各20克,荆芥穗、防风、土槿皮、大枫子、地丁各15克。 将上药(除明矾外)加清水适量泡20分钟,煎沸,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桶入脚盆中,放入明矾。趁热熏蒸。等温度适宜时泡脚。 3)茯苓槿皮水治足廯 组方: 土茯苓、土槿皮各50克,川黄白30克,白鲜皮、大枫子肉各15克,百部、半边莲、地肤子、苦楝根皮、蛇床子各20克。 4)苦参花椒水治足廯 组方: 苦参20克,花椒、绿茶各15克,陈醋50克 苦参、花椒、绿茶煎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陈醋。 5)一枝黃花白醋水治足廯 组方:

一枝黃花200克,蛇床子20克,白醋100克。 一枝黃花、蛇床子煎水取汁,加入白醋,泡30分鐘。 6)魚腥草xx水治足廯 魚腥草、蛇床子各30克,徐長卿40克,地膚子20克。 7)車前草馬齒莧水治足廯 新鮮車前草200克,新鮮馬齒莧150克,生百部50克,苦參30克。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气虚: 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 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如何看气血不足 看眼睛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看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看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看青筋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

-中医外科疾病歌诀

中外 一、疖 疖病热毒五味消,暑热浸淫清暑汤。 阴虚内热增液仙,脾胃虚弱五神参。 1.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暑热浸淫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减 3.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4.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二、痈 痈病火毒凝结仙,热盛肉腐五味仙。 气血两虚托里消,颈痈风热痰毒银。 脐痈湿热四黄连,脾气虚弱四君兼。 腋痈肝郁痰火柴,委中湿热五活血。 1.痈 1).火毒凝结证: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加减 2).热盛肉腐证: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2.颈痈 风热痰毒证: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3.腋痈 肝郁痰火证:清肝解郁,消肿化毒--柴胡清肝汤加减。脓成加炙甲片、

皂角刺 4.脐痈 1).湿热火毒证:清火利湿解毒--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加减 2).脾气虚弱证:健脾益气--四君子汤加减 5.委中毒 1).气滞血瘀证:和营活血,消肿散结--活血散瘀汤加减 2).湿热蕴阻证:清利湿热,和营活血--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加减 3).气血两亏证:调补气血--八珍汤加减 三、发 锁喉痰热蕴结普,热盛肉腐仙方助。 热伤胃阴益胃汤,臀痈气血八珍汤。 湿热蕴结黄连仙,湿痰凝滞桃红仙。 1.锁喉痈 1).痰热蕴结证: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加减 2).热盛肉腐证:清热化痰,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加减 3).热伤肺胃证:清养胃阴--益胃汤加减 2.臀痈 1).湿火蕴结证:清热解毒,和营化湿--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2).湿痰凝滞证: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3).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加减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益气活血解毒汤;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疗效 心绞痛为冠心病型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血管阻塞与狭窄而形成;此类疾病在中医学上属于“胸痹”的范畴,其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痹阻等。本研究将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所以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时的方案分为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0:35,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0.37±2.13)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5.34±0.61)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3:32,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0.49±2.19)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39±1.01)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00099)95 mg/次, 1次/d;若疼痛较剧烈,则采用硝酸甘油(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569)静滴5 mg/min。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选用党参12 g、丹参12 g、红景天9 g、郁金9 g、红花9 g、赤芍9 g以及黄芪15 g,浓煎成200 mL,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无心绞痛存在;有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出现心绞痛的情况较少;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

必背助理中医外科学详解

外科内治法总结 疖—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疖—暑热浸淫—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减 疖—体虚毒恋,阴虚内热—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疖—体虚毒恋,脾胃虚弱—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痈—火毒凝结—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加减 痈—热胜肉腐—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痈—气血两虚—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颈痈—疏风清热、解毒化痰—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臀痈—湿火蕴结证—清热解毒,和营化湿—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臀痈—湿痰凝滞证—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臀痈—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八珍汤加减。 丹毒—风热毒蕴证—疏风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加减。 丹毒—肝脾湿火证—清肝泻火利湿—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丹毒—湿热毒蕴证—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丹毒—胎火蕴毒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乳痈—气滞热壅证—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蒡汤加减。 乳痈—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加味。 乳痈—正虚毒恋证—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加减。 乳癖—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加减。 乳癖—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乳核—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散加减。 乳核—血瘀痰凝证—疏肝活血,化痰散结—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山慈菇、海藻。 乳岩—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加减。 乳岩—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 乳岩—正虚毒炽证—调补气血,清热解毒—八珍汤加减。 乳岩—气血两亏证—补益气血,宁心安神—人参养荣汤加味。 乳岩—脾虚胃弱证—健脾和胃—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加减。 气瘿—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化痰软坚—四海舒郁丸加减 肉瘿—气滞痰凝证—理气解郁,化痰软坚—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肉瘿—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软坚散结—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脂瘤—痰气凝结—理气化痰散结—二陈汤合四七汤加减。 脂瘤—痰湿化热—清热化湿,和营解毒—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血瘤—心肾火毒证—清心泻火,凉血解毒—芩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加减。 血瘤—肝经火旺证—清肝泻火,祛瘀解毒—丹栀逍遥散合清肝芦荟丸加减。 血瘤—脾统失司证—健脾益气,化湿解毒—顺气归脾丸加减。 失荣—气郁痰结证—理气解郁,化痰散结—化痰开郁方(经验方)。 失荣—阴毒结聚证—温阳散寒,化痰散结—阳和汤加减。 失荣—瘀毒化热证—清热解毒,化痰散瘀—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加减。 失荣—气血两亏证—补益气血,解毒化瘀—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蛇串疮—肝经郁热证治以清泄肝火,解毒止痛,方选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索等。蛇串疮—脾虚湿蕴证治以健脾利湿,解毒消肿,方选除湿胃苓汤加减。

中医常用汤头歌

正文中医常用汤头歌诀 解表剂 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阴暑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饮证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桂麻黄芍药同。6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主治:风邪犯肺证 止嗽散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白前甘草共为末,汤调服止嗽频。 7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8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温病初起,但咳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9麻杏甘汤: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 伤寒麻杏甘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10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气虚外感证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1参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主治:虚人外感风寒,有痰饮 参饮用皮,枳壳前半夏齐,干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泻下剂 12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去硝曰小承气,便鞭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13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14温脾汤:攻下寒积,温补脾阳主治:寒积腹痛 温脾参附与干,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补中益气汤方歌】72中药方剂歌诀补中益气汤方歌

【补中益气汤方歌】72中药方剂歌诀补中益气汤方歌 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 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

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 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 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攻补兼施

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_0

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均30例。对常规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单纯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糖、降脂效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汤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荐采纳。 标签: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汤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i huoxue jied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Will pick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3 - January 2015,6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group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the hospital,which is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and the team in the two groups,each group 30 cases.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team were given pure combin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compa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hypoglycemic and lipid-lowering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说明两组患者的可比性良好。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100 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每日服用1次;给予20 mg的辛伐他汀口服用于调脂治疗,每日服用1次;给予500 U的低分子肝素钙于患者皮下注射,同时将患者运动后的心室率调整至70~80次/min。 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汤治疗。选用方剂包括党参20 g、五味子10 g、麦冬15 g、黄精20 g、黄芪30 g、熟地黄15 g、红花10 g、桃仁15 g、川芎15 g、丹参30 g、赤芍10 g、当归15 g、生地黄15 g、枳壳10 g、柴胡6 g、炙甘草6 g。若患者胸痛可加用陈皮、延胡索行气止痛;若患者下肢水肿可加用薏苡仁、茯苓渗湿利水等[5],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 评价指标 分析常规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糖与降脂效果等。 1.4 统计方法 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相关资料均严格记录至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

中药方剂歌诀补中益气汤方歌

中药方剂歌诀补中益气汤方歌 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 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 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

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 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攻补兼施 19.黄龙汤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功用:攻下热结,益气养血。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方歌: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逐水 20.十枣汤方歌: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三章和解剂 和解少阳 21.小柴胡汤方歌: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22.蒿芩清胆汤方歌: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碧玉入,热重寒轻痰湿重,胸痞呕恶总能除。

益气解毒汤的做法

益气解毒汤的做法 在如今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空气也被得到了污染,在空气当中有很多微小的灰尘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经过呼吸会进入到人体当中,从而导致人体当中有毒素等,或者会出现人体抵抗力低下,经常生病等,益气解毒汤可以舒缓体内的毒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益气解毒汤。 方名 益气解毒汤,药物组成黄芪20克,炒白术20克,黄精30克,首乌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15克,虎杖15克,板蓝根15克,丹参15克。 制作用法: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60天为1疗程。 功用主治:补益脾肾,清热利湿,解毒活血。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 益气解毒汤 湿热未清加酒胆草6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肝胃不和加白蔻10克,代赭石10克,旋复花10克;肝郁脾虚加醋柴胡15克,郁金12克,炒苡仁20克;脾虚湿困加云苓20克,炒苡仁20克,川朴15克;脾肾两虚加仙灵脾6克,桑寄生30克,女贞子15克;肝肾阴虚加杞果15克,女贞子15克,桑椹子10克,菟丝子15克;气血两虚加阿胶15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气滞血瘀加鳖甲15克,生牡蛎20克,当归15克,内金10克。熬制而成。

益气补肾解毒汤 【药物组成】生芪30克,土苓20克,蛇舌草20克,丹参15克,虎杖15克,枸杞15克,白术10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仙灵脾10克。 【制作用法】上药每天1剂,早晚各煎服1次,每次200毫升,每月为1疗程。 【功用主治】益气扶正,疏肝解郁,解毒祛邪。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 【随症加减】有黄疸者加茵陈、山栀子;肝区痛甚者重用白芍加元胡;苔腻,泛恶,腹胀甚者加厚朴、藿香;血瘀症状明显者加赤芍、三七、姜黄;口苦,苔少,五心烦热者加知母、地骨皮;食欲不振者加内金、谷芽、麦芽;恶心,厌油,苔腻者加法夏。 综上所描述的就是益气解毒汤的制作方法以及功效,常喝益气解毒汤可以排出身体垃圾毒素,促进新陈代谢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益气解毒汤适宜中老年朋友饮用,有肾亏或者是阴虚的患者也可以饮用,可以调理身体补气溢血,对身体血液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二)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二) 第四章伤筋、骨病 一、颞颌关节功能紊乱1.三七酊 二、颈椎病1.何氏颈椎病方2.力减葛根桂枝汤3.鹿丹汤4.益气活血散风汤 三、肩关节周围炎1.葛薏术附汤2.肩凝汤3.秦艽天麻汤4.加味逍遥散 四、肱骨外上髁炎1.石氏消散膏2.长秦愈痛膏3.五藤汤 五、腱鞘囊肿1.徐长卿方2.复方栀红膏 六、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1.蝉柴合剂2.小儿舒筋汤 七、筋膜间隔区综合征1.攻瘀导滞汤2.复归 八、膝关节滑膜炎1.枳马丹2.二术苓皮汤3.双苓利水方 九、痛风1.痛风方2.当归拈痛汤 十、足跟痛1.滋阴活血汤2.消瘀止痛散3.骨刺浸剂4.三生散 十一、非化脓性肋软骨炎1.胡归山甲汤2.消肿止痛汤3.新活血化瘀汤 十二、急性腰扭伤1.复方泽兰汤2.复方骨碎补煎3.大将逐瘀汤4.插骨散 十三、慢性腰痛1.五圣止痛汤2.身痛逐瘀汤3.腰痛合剂4.复方补骨脂方 十四、腰椎间盘突出症(含从骨神经痛)1.核归丸2.复方马钱子散3.

蝎蛇散4.坐骨神经止痛汤5.通经止痛汤6.缓急阳和汤7.芪归地龙汤十五、扭挫伤1.舒活汤2.活血散3.新伤方4.黄榆散5.伤一灵 十六、骨质增生症1.补肾养血化瘀汤2.骨刺丸3.抗骨质增生丸4.活络通痹汤5.骨质增生汤 十七、类风湿性关节炎1.桂芍知母汤2.青风藤方3.寻骨风汤4.蛇龙散5.乌蛇祛风通络汤6.穿山龙方7.青藤汤8.松梅乐方9.补骨祛寒治?汤10.万节通痹方11.乌头通痹汤12.玄驹丸13.二乌白附汤14.泽补汤15.骨痹汤16.洋金花方17.清明油18.双藤饮19.防己地黄汤十八、骨与关节结核1.乌白散2.补益祛邪方3.骨痨丸4.壁虎粉胶丸5.骨痨散6.骨结核丸7.蟹墨膏8.骨痨方9.赵氏补肾方10.补肾真精方11.金蟾膏12.熟地蜂房散 十九、骨髓炎1.鸡红汤2.三黄灌注液3.复骨汤4.复方骨髓炎糖浆5.复方蜈蚣散6.黄连液7.朱血丸8.拔毒膏9.五虎丹10.骨康膏 二十、骨关节炎1.伸筋丹2.乌龙散3.骨关节炎方附篇 全国伤骨科名老中医秘方验方 选一、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 1.三色敷药 2.损伤风湿膏 3.阳和痰核膏 4.红玉膏 5.三黄膏 6.碧玉膏 7.黑虎丹 8.桂麝丹 9.接骨丹10.铁扇散11.金?膏12.筋骨酸痛药水13.朱砂膏14.红粉散15.麒麟散16.化瘀续断丸17.健筋壮骨丹18.活血舒筋丸19.理气止痛丸20.和营理气丸21.安脑宁神丸22.健腰定痛丸23.固腰补肾丸24.新伤续断汤25.牛蒡子汤26.柴胡细辛汤27.

毕朝忠应用益气解毒汤治疗皮肤病经验

t老中医经验t 毕朝忠应用益气解毒汤治疗皮肤病经验 夏殷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重庆400030) [中图分类号]R24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07)03-178-02 益气解毒汤由黄芪、黄柏、黄连、银花、藿香、厚朴、苍术、土茯苓、寄生组成,是已故贵州名医石玉书先生为治妇科湿热带下而创立的经验方。毕朝忠主任医师认为皮肤病虽多因风、湿、热、毒等邪侵袭人体肌肤而发病,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0,故治疗时不可单行祛风、清热、解毒、利湿,当结合补益之法,固护人体正气。益气解毒汤以益气利湿解毒,扶正驱邪,毕师用其治疗多种皮肤病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1痤疮 黄某,女,31岁,于2003年2月26日来诊。颜面部皮肤反复黑、白头粉刺及红色丘疹10余年。1周前因食辛辣食物后,颜面发红色丘疹10余个,伴皮损处疼痛、微痒,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查颜面皮肤油腻,散在毛囊性丘疹,周围色红。辨证为肠胃湿热,蕴阻肌肤。治以清热化湿,解毒通便。药用黄芪30g,黄柏15g,黄连10g,银花20g,藿香12g,寄生15g,苍术15g,厚朴15g,土茯苓30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白蒺藜15g,黄芩15g,槟榔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服3剂后颜面的脓疱已消,丘疹减小,周围不发红,大便日一行,解便顺畅。再依原方服3剂,粉刺完全消除。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痤疮多发于青春发育期的男女,成年后亦可发病,往往病程缠绵,可迁延数年。毕师认为此病多因平素喜食辛辣厚味,湿热内结于肠中,不能下达,反而上逆,蕴阻于肌肤,发于肌表而成。加之病程缠绵不愈,又多有正虚,故湿、热、虚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治疗宜在清热化湿、解毒通便的同时,适当补益正气。益气解毒汤益气利湿解毒,加黄芩、槟榔泻热通便,白鲜皮、地肤、白蒺藜清热利湿止痒。诸药合用,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2慢性荨麻疹 赵某,女,33岁,于2004年11月19日来诊。患慢性荨麻疹6月余,曾使用抗过敏药物及中药治疗,疗效甚微。现每晚全身皮肤瘙痒,有红色风团,次日风团不消退,仅瘙痒减轻,伴见鼻塞、神疲乏力、睡眠差,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数。查全身皮肤肤色偏红,腹部及手臂可见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水肿性风团,无压痛。有过敏性鼻炎病史5年。辨证为气血不足,郁热内结。治以益气养血,清热疏风。药用黄芪30g,黄柏20g,黄连8g,银花20g,藿香15g,寄生15g,厚朴15g,苍术15g,白土茯苓40g,生地20g,丹皮20g,苍耳子15g,辛夷花15g,蝉蜕15g,刺蒺藜20g,女贞子30g,旱莲草3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服5剂后每日发作时间缩短,风团数量减少,睡眠好转,但瘙痒减轻不明显,查肤色正常,未见风团,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数。原方加蛇蜕15g,服5剂后未再出现风团、瘙痒,为巩固疗效再服5剂,随访3个月未复发。 按: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禀赋不足,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凝聚肌肤,或饮食不当,过食腥膻辛辣之品,助湿生热,酿成热毒,内不得透,外不得发,导致气血壅滞,形成风疹块。毕师认为本病是因虚而病,多为血虚、或气(阳)虚、或气血两虚,即使初病不虚者,病久也必耗伤气血而致虚。久病缠绵,反复发作,日久必致郁热内结。治用益气解毒汤以益气固表、清热解毒,二至丸以养阴血、清热凉血,生地、丹皮以凉血活血,蝉蜕、刺蒺藜祛风止痒,苍耳子、辛夷花以祛风、通鼻窍。诸药合用使正气固,郁热解而顽疾除。 3疖病(暑疖) 方某,男,2岁,于2004年8月2日来诊。6天前头前额出现数个红色丘疹,次日成黄豆大小的红色结节,蔓延至头部及腹部,伴疼痛,用阿莫西林口服3日未效。现头顶胸背及四肢均有红色结节,伴哭啼不能安睡,食欲差,身热,多汗,小便黄少,大便干结,奇臭,舌红苔黄厚腻,指纹沉赤过气关。患儿平素食欲差,入夏以来更甚。查体温38.7e,全身皮肤可见多个散在黄豆大小的红色结节,触之疼痛,其周围有成片痱疹,局部皮肤潮红。辨证为暑热浸淫,湿毒蕴结。治以清热解毒,祛暑利湿。药用黄芪15g,黄柏9g,黄连5g,银花15g,藿香9g,寄生5g,厚朴6g,苍术9g,土茯苓25g,苦参15g,大黄3g(后下),甘草3g。水煎服,日1剂。服药1剂后解稀溏大便3次,量多。服2剂后全身疖肿、痱疹明显减轻,但纳差神倦,多汗。原方去大黄,加鸡内金6g,神曲10g,山药15g,甘草3g,再服5剂。1周后随访全身疖肿、痱疹消失,食量大增。 按:暑疖为夏季暑湿之邪侵袭肌表,湿热蕴郁于肌肤,不得外泄,熏蒸皮肤而发病。毕师认为暑邪易伤正气,湿热之邪常抑制正气的充达,而婴幼儿为纯阳之体,脏腑之气未充,易出现虚实夹杂为患,故治疗时要注意固护小儿的正气。益气解毒汤清热解毒,祛暑利湿,补益中气,标本兼顾,故疗效较好。 4色素性紫癜性苔癣样皮炎 苏某,女,69岁,于2004年6月23日来诊。于5年前不明原因双小腿皮肤出现铁锈色丘疹,伴有紫红色淤点,局部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年3月第23卷3期(总第170期) J OURNAL O F PRACT I CAL TRAD I T I ONAL CH I NESE M ED I C I NE2007Vo.l23No.3 [收稿日期]2006-12-13

民间验方

民间验方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收集整理汇总 民间中医药验方来源于实践,产生于民间,流传于基层,简便、经济、适用、有效,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防病治病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在某一地区或人群中长期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独特疗效的单方、验方,虽未形成系统的传统医药学理论,但有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经过实践行之有效的、得以继承发展的以文献形式保留在中医典藉之中,还有一部分则以经验的形式保留在老中医的脑中、手中,散落在民间。它在历史上对于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自古至今,我科十分重视对民间验方的搜集整理工作,现汇总如下。 一、民间验方杜记独角膏治疗糖尿病足 1、杜记独角膏(批号:20051221) 配方:白附子、全蝎、蜈蚣、黄连、当归、大黄、三棱、莪术、香附、生川乌、生草乌、白芷、桃仁、穿山甲、蝉蜕、黄柏、羌活、独活、防风等。 2、使用方法:将杜记独角膏于约40摄氏度水中软化,摊于生白布上,厚约2~3mm,依疮面大小,将药膏摊薄厚均匀后,与疮面严密贴敷,疮面有窦道者,用“杜记独角膏”填塞,隔日用一次;疮面生脓多者,连续用“杜记独角膏”外敷;疮面生脓少者,用抗菌素纱条间隔换药一次;创面有坏死组织及坏死肌腱者,配合蚕蚀清创。 换药期间,有糖尿病者,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肢端炎症明显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配合静点“活血、扩管、抗凝、祛聚”药,以改善循环。 3、临床资料:观察门诊及住院病人68例。门诊病人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住院病人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3—82岁,平均64岁,病程最长7个月,最短12天,平均49天,按照Wagner分级法:局部病变程度Ⅱ级者16例,Ⅲ级者24例,Ⅳ级者28例,干性坏疽20例,湿性坏疽48例。 4、疗效分析:杜记独角膏药物组成:白附子、全蝎、蜈蚣、黄莲、当归、大黄、三棱、生川乌、白芷、桃仁、穿山甲、蛇蜕、生草乌等。诸药共凑“除湿消肿,活血止痛、化腐生肌、解毒敛疮”之功效。临床观察,用药后,疮面腐肉脱落,肉芽、皮生长,疮周红肿消退,病人无刺激感及过敏现象,使用方便。局部应用该药换药,配合蚕食清疮,兼顾患者全身综合治疗,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获得满意效果,适用于临床。

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临床研究

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中药组予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西药组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0.00% (24/30),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ALT水平及HCV RNA载量改善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化瘀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elf-made Yiqi Jiedu Huayu Decoction for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hepatitis C. Methods Sixty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M)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WM)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HM group was treated by self-made Yiqi Jiedu Huayu Decoction,while the WM group was treated by peg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The course for the two groups lasted for 12 months. TCM syndrome scores,level of ALT and AST,HCV RNA load were observed,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 rate of CHM group was 80.00% (24/30),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WM group (P<0.05). TCM syndrome scores,level of ALT and HCV RNA load of CHM group were improved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WM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Self-made Yiqi Jiedu Huayu Decoc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and has positive antiviral effect,which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Key words:refractory hepatitis C;Yiqi Jiedu Huayu Decoction;clinical efficacy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續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是引发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普遍采用以长效干扰素为基础(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的标准治疗方案,但该方案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较多,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不够理想,且存在停药后易复发、药物价格昂贵等问题[1]。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具有独特优势,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益气解毒化瘀汤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并与西药进行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肝病中心住院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中药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1~62岁,平均(48.27±11.51)岁;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