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发展之“浙江经验”分析

网络经济发展之“浙江经验”分析
网络经济发展之“浙江经验”分析

网络经济发展之“浙江经验”分析

11月27日,全国工商系统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浙江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回顾交流工商网监业务工作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网络监管工作任务。会议由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刘红亮司长主持,王建满副省长代表浙江省政府致辞,国家工商总局甘霖副局长作重要讲话。

王建满副省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省在做大做强实体市场的同时,大力扶持和推动以电子商务为依托的网络市场发展,推动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的联动发展。坚持培育与监管两手抓,较早出台推进网上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较早出台“以网管网”的监管模式,率先推出全国首个网络监管工具“信用宝”,组建全国首家网商协会、网站信用联盟等行业自律组织,初步构建起政府指导、行政规范、行业之利、商家之学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资质,积极探索一条符合浙江网络经济发展的监管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强调下一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总体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各省市区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做好网络市场培育监管工作:一是坚定目标。今年10月份浙江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大会,夏宝龙省长明确提出,五年内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年成交额分别达到2万亿元的目标,要坚定不移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二是坚持创新。激发各地政府和工商等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创新精神,继续探索网络市场培育和监管模式,更好地发挥网络市场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坚决支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网络市场发展难题,营造支持和鼓励网络市场发展良好环境。

国家工商总局甘霖副局长首先回顾总结了全国各地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指出了当前网络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各地工作不平衡、组织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信息化建设进度参差不齐、内外协调联动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要求各地工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工作,是推动网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市场监管效率,推动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有力举措。

甘霖副局长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商部门开展网络市场监管部门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深入践行“五个更加”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服务市场发展,强化基础建设,加强监管执法,创新工作机制上狠下工夫,切实提升网络市场监管效应,以监管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推动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出成效,塑形象、上台阶。主要要在五个方面进一步下工夫:

一是要深化政策创新,进一步夯实网络市场监管的法制机制,各地要紧密关注网络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分析网络交易的业态和突出问题,要了解掌握网络市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一方面要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在网络市场监管中的应用和研究,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研究先行先试,研究制定加强网络市场监管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立法立规,为工商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贡献力量,为网络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是强化网络执法,进一步规范网络市场秩序。行政执法是工商网络市场监管基本程序,也是维护网络交易秩序、保障网络交易安排的基本手段,各地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扎实开展网络市场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监管手段,不断提升监管水平。重点抓好对大型重点网站的监管;逐步落实对网络交易平台内网店的监管;重视舆论引导要加大对典型网络交易违法案例的曝光力度;积极探索消费者教育,更好的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是积极推进网络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要深入研究网络经营主体的信用特点,建立网络

经营主体信用指标体系以及公示机制,积极推动网络市场信用体系的健全完善,将信用监管作为网络是市场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引导企业守法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净化网络市场的关系。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网络市场的水平。快速发展壮大网络市场,对工商监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工作任务强度大难度高,各地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力度,与网络监管制度需求相适应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大保障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协同机制。

五是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网络监管的效应。一是加快建立网络经营主体的数据库,在今年12月底以前要完成总体建库的工作,并继续做好数字库的动态任务。二是重点推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和使用。争取到明年的上半年,基本建立以总局平台为中心,以各省局为支撑的全国一体的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化系统。三是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要严格遵循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对内要实现与升级管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等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对外以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根据本地执法办案的需要配备必要的电子数据取证设备,按照总局的指导意见,对取证程序方式的规定,进一步规范电子数据取证工作。针对网络交易的特性,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逐步完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市场监管方式的方法。

浙江省工商局郑宇民局长介绍了浙江工商在网络市场监管中的认知、实践和探索。他指出,淘宝网带动了消费模式的转变。现在的消费模式是创造消费、瞬时消费、跨区消费、本位消费。今后商圈和商场让位于线上的平台,实体的企业让位于网上的搜索,社区的零售让位于远程的配送,现金支付让位于快捷支付,最终就是商家让位于买家,实现消费的本位和自主。淘宝网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互联网支撑下生产形态变得扁平化、分散化、个性化、组合创意化。组织生产的跨地域、实时化、低成本、大成本的柔性定制成为可能。淘宝网也带动了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家庭里可以实现购物,在家庭里可以实现创业,一个简单的空间里面生产、消费、生活互相融合。流通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促使我们监管方式的改变。发展优先,这是我们监管的很重要的灵魂性理念。网络经济是转型升级的动力源(600405),是结构优势调整的一个枢纽,是浙江我们经济整体转型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网络经济在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扶持、培育、规划、引导下健康发展。浙江在网络监管上必须理顺四个关系:第一是船台和船的关系。第二个是B和C的关系。第三个是内齿轮和外齿轮的关系。第四个是实体与虚拟的关系。解决三个问题:一要建设看得见在线上的监管能力,二要解决好系统对系统作战的能力,三要解决好依靠监管对象自身来实现我们监管目标的能力。这就是浙江省工商局在这几年得出的经验。一是“以网管网,系统为先”。这个系统是三个概念,软件系统、队伍系统、网上工商的职能系统。二是依法管网,强调对应性的问题。所有针对地面上市场主体的法律,对网上的市场主体是同等适用的,依法管网是有条件有能力的。依法管网要强调对应性的问题,当有些法规不能奏效的时候,我们要对所有的网店开展信用评价,让他积累无形资产。三是柔性管网,强调监管的自律性问题。网络经济正在成长当中,是一个新兴产业,要实行柔性管网,核心是自律。四是社会管网,强调监管的公共性问题。社会管网以维权为重点。必须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进行有效的维权,消费者的自我选择是对网络监管最好的评价。

北京、山东、江苏、湖南、重庆等地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下午,全体与会代表赴阿里巴巴园区实地考察调研。企业负责人就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发展状况向与会代表做了介绍。杭州市工商局、嘉兴市工商局在现场会上介绍了各自网络市场服务与监管工作的情况。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浙江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学 浙江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供应链金融虽然在这几年才兴起,但供应链中的产品雏形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形成源于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在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推动下,国际化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开始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把生产、装配、销售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国外的中小企业。在这个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才开始逐渐形成。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象,通过对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整合,运用各种金融产品向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供应链金融之所以成为当今银行业的热门话题,其原因是:无数基层金融机构通过摸索、创新、实践之后发现,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生产外包基地后,供应链管理已经开始盛行。而作为其增值服务内涵,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来源、蓝海竞争利器,以及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难的根本路径。因此,企业开始关注供应链金融可以给他么提供资金流上的便利,供应链金融在商业银行的推动下浮出水面。 选题的意义: 浙江省是“中小企业云集之省“,在金融危机之中受到重大的冲击,现今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浙江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一定的可参考信息。现今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大多数是基于全国层面的,本课题是基于浙江省层面在经过认真的总结探究之后提出的方案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真正服务于我省的实体经济。 其次,研究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这个课题能够为进一步完善银行业

赴浙江考察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赴浙江考察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赴浙江考察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内容摘要】 一、思想有多远,发展就能走多远,东阳市坚持看准就大干、先干不争论,谋划和推动一件事情,不看上面讲了没有,也不看别人做过没有,只看实践中需不需要做, 二、大量实践表明,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劣、产业能力的强弱,放眼浙江七地,都把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撑,在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了跨越崛起,走在浙江七地,各级都把企业家作为一种特殊人力资本和宝贵财富,作为加快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打造出一支特别有激情、特别能创业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最近,根据县委办公室安排,我们赴浙江省嘉善县、奉化市、天台县、台州市椒江区、乐清市、东阳市、安吉县七地,重点学习产业结构调整、大项目建设、园区开发、企业培植以及解放思想、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所到之处,大都位于长三角核心城市群,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先后驱车2800余公里,通过现场参观、听取介绍、座

谈交流,倍受震撼、深受启发,对比反思之下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和思考,供领导同志参阅。 一、思想有多远,发展就能走多远踏入浙江七地,最先感受和感受最深的是观念的碰撞、精神的洗礼、思想的盛宴,他们正是以思想解放来“撬动”科学发展,凭着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胆识、“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境界和“做就做最好、争就争第一”的气魄,催生出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 东阳市坚持看准就大干、先干不争论,谋划和推动一件事情,不看上面讲了没有,也不看别人做过没有,只看实践中需不需要做。比如,为发展传统木雕工艺,将已开发建成的世贸城整体转型升级为“中国东阳木雕城”,打造中国最大的木制工艺品集散地和木雕红木家具集散地,并积极争创4a级旅游景区,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的充分肯定,去年销售额达到30、8亿元,今年销售额将突破60亿元。在10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现场交易额为 3、7亿元,订单量为 9、8亿元,意向订单量近20亿元。另外,东阳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在建设之初也曾遇到各种非议,但他们打破常规、敢想敢干,凭着一种争创第一、敢为人先和干就干成全国一流、干就干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行业到全面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家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于一体的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区,是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誉为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沿海省市都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构想。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渔、港、景、油、涂”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我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从总体上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本课题对海洋经济的概念及行业范围进行了科学界定;阐述了海洋经济主要总量指标的核算思路,并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及其他典型调查资料,测算了我省海洋经济总量指标;分析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我省的海洋经济效益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海洋第三产业在海洋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港口客货吞吐量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海水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远洋运输能力不强,海洋科技人才缺乏,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最后提出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浙江位于我国沿海中部,处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濒临东海。全省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5倍;海岸线长达6486公里,占全国总长度的20.3%,居全国第1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61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2/5;全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有7个连接海洋,沿海或海岛县(市、区)有37个。因此,我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渔、港、景、油、涂”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我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从总体上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本课题对海洋经济范畴进行了科学界定,阐述了海洋经济主要总量指标的核算思路,并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及其他典型调查资料,测算了我省海洋经济总量指标,分析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国家海洋局对海洋经济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是各类海洋产业及其相关活动的总和,海洋经济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海洋产业是指人类直接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海洋相关产业是指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与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产业,是海洋产业的关联层。主要包括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海洋建筑与安装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涉海服务业等。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海洋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且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测算,2007年浙江省海洋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7373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出的11.2%;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

浙江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浙江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013年10月29日16:15 来源:《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年第3期作者: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的数量、分布、结构等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统计数据,对浙江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全省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及相关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加强城镇体系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浙江,人口分布,区域经济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浙江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着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研究浙江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制定合理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口分布与变动情况 1.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约为5447万人,列全国第10位;人口密度为535人/平方公里,居第8位。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5%,增速在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之后,居第5位,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员密集、增长比较迅速的地区。从人口规模扩大的原因来看,人口自然增长较为稳定,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7年以来基本控制在5%。以内。与此同时,浙江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和较好的社会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外人口来浙务工经商或落户,外来人口已成为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1990年,浙江省还是一个人口净迁出省份,净外出省外人口为70万人;2000年已成为一个净迁入省份,省外净外来人口为91万人;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省外净外来人口已高达997万人,每5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人以上来自省外。不断增长的迁移人口充分说明浙江省经济活力在不断增强,也显示出地区经济容量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2.各市人口增长差异明显 分地区来看,全省人口比重最大的是温州、杭州和宁波,三个地区总人口将近全省一半。与2000年相比,人口总量增长最快的是宁波、杭州和嘉兴三市,累计分别增长25.1%、24.1%和23.2%,而衢州、丽水呈现负增长。根据人口迁移规律,人口的转移主要取决于劳动者预期、城乡收入差距以及该区域提供的就业空间,因此外来人口的增长情况更能说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和人口集聚能力。从表1数据可以看到,外省迁移至温州和宁波的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及其占本市总人口的比重都排在前两位,说明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活跃,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强,也为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潜力。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 温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优势与重大意义 (2) 第一节发展优势 (2) 第二节重大意义 (4)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6) 第一节指导思想 (6) 第二节发展定位 (7) 第三节发展目标 (8) 第四节空间格局 (10) 第三章重点任务 (11) 第一节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 (11) 第二节建设国家重要枢纽港 (16) 第三节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0) 第四节推进重要海岛开发与保护 (25) 第五节推进涉海基础设施完善 (28) 第六节推进海洋生态文明提升 (33) 第四章保障措施 (37)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37)

第二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37) 第三节加强要素保障支撑 (38) 第四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39) 第五节加强重大项目带动 (40) 第六节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41) 附表 1、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表 2、温州市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责任分工一览表 3、温州市重点海洋产业区块发展导向表 4、温州市海洋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库 附图 1、空间格局示意图 2、综合交通示意图 3、重点海洋产业区块示意图 4、重要海岛开发布局示意图

前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温州作为长三角南翼、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和我省三大沿海都市圈之一,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温州将围绕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发挥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区位条件优势,主动承接国家海洋开发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全力推进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依据《省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沿海市县编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发改地区“2010”1259号),特制订《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推进“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实施方案》区域范围包括温州市所辖海域和温州市市区及乐清、永嘉、瑞安、平阳、苍南、洞头6个沿海县(市)的陆域。海域、陆域面积分别为1.1万和0.87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陆域总面积约170平方公里。期限为2011—2020年,重点为“十二五”时期。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县市都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区域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与非沿海、沿海内部区域差异都构成了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影响区域差异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均对浙江沿海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得出实际使用外资、产业结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浙江沿海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区域差异 agdp 发展不平衡面板数据 根据对有关资料分析,浙江经济在原有区域经济水平静态不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动态不平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广泛的新增长极,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经历了先有所扩大又逐步收敛的过程。总体上是一种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增长11.8%。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浙江省20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dp列各省之首。但浙江是地域小省、人口小省、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1997

年消灭了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2009年杭州市的人均gdp达到74924元,而温州市的泰顺县只有9554元,前者竟是后者的7.6倍之多。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将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采用了极值差率和标准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然后对影响nich的因素(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1 浙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描述分析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划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这两种指标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同等重要,二者所包含的意义不一样,不可能相互替代。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同时重视绝对与相对差异的研究。为了能全

浙江省金融研究院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浙江省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 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推进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和开放的元年,也是总结提升我省“十二五”金融发展、前瞻性谋划“十三五”金融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金融研究院将在理事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于我国区域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升“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中国第一流金融研究平台和政策智库”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在集中力量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和咨询、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强化对理事单位的专业化特色服务,以及夯实研究院发展的保障条件等方面再创佳绩,力争有新的突破。 一、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和金融热点追踪,紧密对接政府金融政策咨询需求 2014年,金融研究院要继续围绕国家和地方金融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需求,积极开展和承接具有战略意义、示范意义和政策影响的区域金融重大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金融和产业发展的能力,扩大研究成果的政策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

1、力争承担与金融改革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2014年,研究院将积极做好承担“浙江省‘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研究”的准备组织工作,包含“十二五”金融业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和“十三五”金融业发展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院要以院学术委员会为依托,设立专门的经费支持,设置前瞻性的研究项目,组织研究团队开展相关预研工作。同时,在研究院理事会的直接指导下,加强调研工作的力度,通过定期与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沟通,积极走访在金融创新方面走在我省前列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赴温州、丽水、义乌、台州等重点区域展开深度调研,对我省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进展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谋划浙江金融未来几年直至2020年的发展战略。此外,研究院在积极推进已承担重大项目研究任务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研究院高层次专家的学术影响力,以高层次专家为核心,进一步凝练高水平的研究团队,针对国内外金融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我省金融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推进与国家层面的“一行三会”合作开展重点项目攻关研究,力争在各级政府出台具体金改政策的过程中当好参谋,具备一定的影响力。研究院将继续努力,积极与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沟通,争取承担更多的重大战略性项目。 2、全力做好与地方金融发展相关工作的课题研究。2014年,研究院将在“2013年度AFR区域金融发展重点课题”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2014年度AFR区域金融发展重点课题”招标及后续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和我省金融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

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e8003343.html, 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作者:赵珍 来源:《北方经济》2013年第02期 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海洋捕捞、海洋运输和沿海造船业等优势海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不断加大海洋开发的力度,不仅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快速增长,也改变了传统海洋产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海洋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一、浙江海洋产业发展态势 (一)海洋产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三产结构日趋合理 经过长期努力,浙江省在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特别是21世纪以来,海洋经济增速显著。1997年,浙江海洋产业总值为313.58亿元,而到2010年,浙江海洋产业总产值已达到3883.5亿元,海洋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 2010年海洋产业产值占浙江省GDP的14%。据1997-2010年资料分析,1997年浙江海洋产业第一产业比重为83.27%,第一产业比重占绝对优势。但是随着浙江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2010年第一产业比重仅为7.38%。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第二产业呈现了先快速上升后有所下降的趋势,2003年第二产业比重已达到54.1%,到2010年比重为45.4%。第三产业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47.2%,成为目前三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可见浙江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二)海洋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三大主体产业发生变化 浙江省海岸线全长2660.71公里,海洋资源类型丰富,为各类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目前浙江省海洋产业已形成以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海洋主要产业为基础的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而在各种海洋产业中,海洋渔业(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逐渐减少其在浙江海洋产业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6.6%降至2010年的8.5%,逐渐失去四大支柱产业的地位。海洋旅游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呈现快速发展,2010 年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产值约为870亿元,与海洋船舶业、滨海旅游业分列前三,其总产值分别约为841.3亿元和720亿元,而前三大海洋产业总产值约占全部浙江海洋产业总产值的 62.6%。因此,传统三大主体海洋产业即海洋捕捞、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旅游业逐渐被新的三大主体产业即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业和海洋旅游业所取代。 (三)传统海洋产业内部发展速度呈现差异化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系列课程(试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系列课程 总分:100分 1根据本课程,以下不属于在着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战略中,需要培育壮大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的是()。单选题(3分) A. 海洋药物 B. 水下运载 C. 特种工程装备 D. 海洋能开发业 2 2004年出台了(),成为海洋生态环保建设重要法律依据。单选题(3分) A. 《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 B. 《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 C. 《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D. 《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 3根据本课程,以下不属于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战略的是()。单选题(3分)

A. 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B. 加强金融与信息服务支撑 C. 完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 D. 推进建立全省港口联盟 4以下不属于2008年浙江省省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前三位的是()。单选题(3分) A. 丽水 B. 舟山 C. 衢州 D. 杭州 5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示范到2020年的主要目标中,科技贡献率达()左右,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左右。单选题(3分) A. 35% 80% B. 50% 25% C. 25% 50%

D. 80% 35% 6以下不属于本课程指出的海岛及邻近海域的资源优势的是()。单选题(3分) A. 港址 B. 渔业 C. 旅游 D. 海洋不可再生能源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正式生效,它的诞生,标志着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新时代的到来。单选题(3分) A. 1992年11月16日 B. 1992年12月17日 C. 1970年12月17日 D. 1994年11月16日 8本课程指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征不包括()。单选题(3分) A. 持续性

浙江区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浙江区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对浙江区域经济的特点在于块状经济、专业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本文通过对浙江区域经济特点的总结,结合目前发展趋势,分析浙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区域经济;块状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发展,从而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确立了未来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1 浙江区域经济特点 (1)富有生机的专业市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温台地区和浙中地区就出现了“前店后厂”或就地集中办市场的产销方式,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商品和专业市场,经过20世纪90年代和这些年的发展提高,目前已形成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2007年,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96个,市场成交总额9325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574个,其中超十亿元市场133个,超百亿元市场15个,市场成交总额、单个市场成交额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市场建设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成为许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因,形成“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镇”发展景象。 (2)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各地从培育“一村一品、一地一业”的特色产业起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块状经济。全省的区域性块状经济已经涉及制造、加工、建筑、运输、养殖、纺织、工贸、服务等十几个领域,100多个工业行业和3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业。据统计,浙江省区域特色经济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全部工业产值的49%。与世界上一些成熟的产业集群相比,浙江的块状经济存在着价值链低端化、内部产业链畸形化、集群内企业离散化等一系列问题。全省范围内确定了41个特色明显、提升力度大、带动力强的块状经济作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单位,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集聚优势、配套协作紧密的产业链优势、持续创新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优势、资源共享的市场网络优势、节能减排的生态优势”等六大国际竞争优势。 (3)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浙江一直以来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多次出台政策,扩大部分经济发达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不断完善省对县市财政转移

浙江省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研究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

120 《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月(中旬刊)总第626期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浙江省是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是我省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是我省拓展空间,实现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国际上的海洋经济理论己经趋于成熟,代表性的海洋经济理论主要有: 1.经济增长新空间理论 人类目前的陆地资源已经形成资源危机,而海洋资源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下个世纪人类所需的绝大部分能源、资源都将来自海洋。而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海洋经济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海洋将成为人类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2.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而有关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则是在同时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的: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海洋资源与环境污染是海洋经济的物质基础,是沿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加强海洋资源和环境管理对于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国内外海洋经济带发展现状 国外一些对全球经济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沿海经济带,包括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经济带、美国西南部太平洋东岸沿海经济带、欧洲西北部沿海经济带、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等。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带来了便利和低成本运输;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市居于沿海经济带的支配地位,在经济带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 对海洋经济学多角度、多层次的展开和综合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沿海区域脱颖而出,成为该地区经济带发展的强大引擎。辽宁省提出以“五点一线”为开发战略,打造辽宁省沿海经济带。 无容争辩的事实,海洋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战略前沿,海洋是大陆开放的前沿接触带,海洋通道是我国全面融入国际产业链的关键运输通道。辽阔的蓝色国土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陆上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强化海洋经济带的动 力引擎,将有利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的构想 ——海洋资源丰富。浙江拥有“港、渔、矿、景、涂、岛、能等海洋资源,资源禀赋丰富,深水岸线506公里,约占全国1/5,海岛2878个,约占全国40%,近海渔场22.27万平方公里,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滩涂资源面积近400万亩,是沿海经济建设的重要新空间,海洋旅游资源占全国13.7%,海洋能蕴藏丰富,可开发潮汐能装机容量占全国40.8%、潮流能占全国1/2以上。 ——战略区位优势。浙江沿海和海岛地区位于我国“T”字形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的重要组成,长三角地区与海峡两岸的联结纽带,对中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海洋经济发达。2009年浙江沿海和海岛地区实现总生产值1.56万亿元,人均GDP5.5万元;海洋生产总值2809亿元,形成较完备的海洋产为体系,完成货物吞吐量7.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118万标箱,宁波-舟山港跻全球第二大综合港、第八大集装箱港。石化工业产值约4500亿元,居全国第4位。船舶工业产值约600亿元,居全国第3位。 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海洋经济质量效率不高;海洋经济重点领域不突出;海洋经济空间结构不合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的基本原则:——联动发展。以海带陆、以陆促海,统筹陆海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保护。 ——高端发展。推进海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 ——集约发展。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持续发展。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开放发展。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浙江沿海海洋经济产业带建设成为浙江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战略大平台。 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三极、九区、多点”的发展带总体布局。 一核——即依托宁波—舟山港及其腹地。规划建设我国重要的港口航运、战略物资储运、海洋科技、临港重化、海洋旅游等基地和东海油气开发后方基地,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和生态环保 浙江省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研究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 ■ 孙建红 宁波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2009Z32),宁波市软科学项目 (课题编号:2009A10035),宁波大学学科项目 (课题编号:xkw09015)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带的研究,结合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对浙江省“一港、两带、三极、九区”海洋产业的空间布局和沿海经济带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提出推进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产业 海洋经济带 浙江省

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服务为主体、其他相关金融服务为补充、相对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我国金融服务业现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质量

前言 金融服务业是先进服务业中相对独特和独立的一块,是一个重要部门。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金融服务是由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方面的服务。现代厂商服务中的金融服务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和历史上的钱庄和银行的简单业务不能够相提并论,金融活动日益被看成一种商品的生产而非服务,因为它的效用更多的依赖销售和再销售,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其中金融服务不仅是某种实现国家政策目标和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手段,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的核心,受到了国家和消费者的重视。 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现状 1、有关概念 (1)金融业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 (2)金融服务 狭义的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为其服务对象(公司法人、事业法人和自然人)提供传统的存贷款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服务;广义的金融服务指除传统的金融服务外,还为客户提供资本市场领域的创新服务,包括项目融资、财务顾问、并购重组等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非实体性,金融服务其核心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抽象和无形的;不可分割性,即金融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完成的;顾客参与性,顾客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服务,他可以像生产资料一样参与到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 2、我国金融服务业现状 (1)我国金融服务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①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政策 1995年,我国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从此确立了银行,证劵,保险的分业经营体制。而后不久,花旗银行并购了旅行者集团,选起了世界范围的金融业混业经营浪潮,一时间全能银行成为一种潮流。2003年12月27日我国修订的《商业银行法》,修改为:

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总体经济情况分析

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经济分析 2015年浙江省各市GDP总量及增长速度 从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GDP总量及增长速度排序情况可以看出,杭州、宁波、温州优势明显,其中以杭州、宁波为甚。杭州、宁波、温州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城市,存量优势明显,区位优越,开放程度高,融资能力强,创新水平突出,产业分布广,结构竞争力强。而绍兴由于毗邻宁波与杭州,文化竞争力强,产业特色明显,开放程度较高,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发展较快,城市竞争力提升迅速。排位居中的台州、嘉兴、湖州,由于有较好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有一定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大。但在基础设施、创新能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开放程度上均有待加强。舟山、金华、衢州、丽水因受地域限制,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结构竞争能力较弱,人才质量不具优势,科技水平不高,开放程度不够,缺乏规模优势,总体相对落后。省城调队的专家认为,目前我省城市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同时在实现国际化、现代化目标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需要有关方面大力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构建经济、社会协调运作体系,依靠中心城市来培育区域经济带和经济区,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使城市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辐射点。 杭州: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杭州经济总量各项指标均列全省之首,但其在利用外资、经济结构调整及人均综合经济效益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在与全国经济强市的比较中,杭州的经济实力并不突出,与发达国家同等城市相比,差距更大。面对国内外竞争压力,杭州要把握发展机会,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潜力,以更开放的姿态,大力推进城市化,争取实现经济增长新的跨越。 宁波:外向经济最活跃及人均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宁波经济发展协调有序,产业基础雄厚,综合效益好,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增势强劲。但其经济腹地狭小,城市的经济规模与杭州还有一定的差距,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居全省第二。 温州:开拓意识最强的城市。温州有着很强的创新和开拓精神,创造了享誉海内外

浙江省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浙江省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金融活动和理论根植于贸易活动和理论之中,两者之间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从各国的历史实践看,不仅金融发展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自由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国际贸易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本文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做了系统的梳理,从国内外各个学者的研究观点以及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文献做了详尽的排序和处理,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国外相关研究 金融和贸易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与贸易在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融合与互动关系日益突出。国外学者对金融与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此,本文主要从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阐述。 ·1.1 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下主要是从金融制度、汇率波动、市场的完善程度和风险分散功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1.1 金融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麦金农(1973)第一次提到了金融的深化改革可以作为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之一,是在制度角度来说明金融发展,指出放松管制、金融深化的过程就是金融发展的过程,并和肖一起提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发展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工具和资产规模的膨胀。Shaw (1973)在研究开放经济中的金融深化时,专门阐述过贸易政策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金融压制和贸易扭曲相互影响和制约,共同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连锁限制。在金融压制情况下,存贷款利率和汇率的扭曲会造成贸易结构、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之间资源配置的扭曲;同样,扭曲的贸易政策又会阻碍金融深化,形成反馈作用。 Bardhan和Kletzer(1987),建立一个传统的2× 2×2一般均衡模型(两个国家、两种部门、两种要素),他们在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2× 2×2模型基

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精神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对于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浙江科学发展,再创浙江发展新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浙江现象”值得认真研究 “浙江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国家资金投入、特殊优惠政策的条件下,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勇于创业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转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浙江现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富、省强。 ——民富,主要表现为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增长快、差距小,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2%,由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7年和23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3、0.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5.6%和59.1%,下降到2007年的34.7%和36.4%。1985年前后全省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9年全省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2007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接近90%。 ——省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经济综合实力看,1978年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第15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收入由第14位上升到第5位。 从区域创新能力看,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知识获取能力居第3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4位,专利申请量居第3位,专利授权量居第2位;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居全国第1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均列全国第2位。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布局和意义.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升为国家战略该去看“海”啦 2011-03-02 08:03:00来源: 浙江在线(杭州)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 海洋,是一个听着就觉得浪漫、辽阔的词。而看海,则是许多浪漫电影中男女主角的美好愿望。 但是,从今往后,在浙江人眼里,“看海”可能会有更多的意义和解释。 记者昨天从省政府获悉,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批复认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 作为一个浙江人,是时候去看一看“海”了。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升为国家战略 海岸线长度居全国首位(6696公里)、面积500平方米以上海岛数量(2878个)占全国首位、近海渔场(22.27万平方公里)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可开发潮汐能装机容量占全国40%、潮流能占全国一半以上……细细数来,浙江拥有如此丰富的港口、渔业、旅游、汽油、滩涂、海岛、海洋能等资源,组合优势明显,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批复要求,《规划》实施要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建设综合实力较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空间配置合理、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国务院还要求浙江省人民政府按照《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建立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并创新区域合作方式,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关省市的对接合作。同时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支持和指导,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促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要求发改委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指导与督促检查工作。 “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布局 根据《规划》,浙江将充分挖掘浙江丰富的“海洋生产力”,并把海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浙江将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宁波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问题研究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点击数:更新时间:2011-8-26 录入:何冰]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县域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水平位列全国前茅,已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浙江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位次名列全国前茅 (一)县域经济长足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浙江县域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只有98.94亿元、18.31亿元、37.49亿元和5.43亿元;粮食、水果、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为1435.29万吨、13.93万吨、42.27万吨(全省数)和85.93万吨;全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65元;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更少,全年出口总额仅0.52亿美元(全省数)。经过25年的发展,到2003年,浙江县域创造生产总值62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达2462.60亿元、1833.82亿元和3505.42亿元;粮食、水果、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为671.43万吨、419.57万吨、124.97万吨和361.07万吨,除粮食外,分别比19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