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1-10-12信息来源:商务部网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沿海省市都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构想。浙江位于我国沿海中部,处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濒临东海。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

我省是较早从统计与核算角度研究海洋经济的省份之一,前几年省统计局与省海洋渔业局合作《浙江省海洋经济统计与核算研究》课题。通过对海洋经济概念的定义、行业范围的界定来测算我省海洋经济总产出和增加值,以满足省委省政府研究海洋经济的需要。最近,国家海洋局在吸收各省海洋经济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把海洋经济划分为两类三个层次,即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作为二大类,把海洋产业又分为主要海洋产业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主要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核心层,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是海洋经济的支持层,海洋相关产业是海洋经济的外围层。我们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海洋经济行业范围的重新界定,对我省2004年以来的海洋经济总产出和增加值进行了重新测算,下面就是对重新测算结果的初步分析。

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海洋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且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经测算,2007年浙江省海洋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7373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出的11.2%;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344亿元,占GDP的12.5%。按现价计算(下同),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1%,比2004年增长59.2%,年均增长16.8%。其中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和支持层的海洋产业增加值为122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5%,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的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1030亿元,占GDP的5.5%,作为海洋经济外围层的海洋相关产业占GDP的6.0%(见表1)。海洋经济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海洋经济附加值高于经济发展平均水平,2007年我省海洋经济增加值率为31.8%,比全省GDP增加值率高出3.2个百分点。初步预计2008年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677亿元,占GDP的12.5%。

2.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在我省海洋主要产业中,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所占比重较高。

2007年,全省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出3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增加值为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GDP的比重为5.5%,比2004年下降0.1个百分点。海洋主要产业这几年发展比较稳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在5.5%-5.6%之间。但海洋主要产业在整个海洋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2007年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海洋经济的比重为43.9%。在我省海洋主要产业中,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所占比重较高,2007年,这四个

行业增加值占全省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71.8%。在我省海洋主要产业中,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所占比重也相对较高,这四个行业增加值占全省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的24.8%。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电力业所占比重均较低。而作为海洋主要产业的海洋油气业我省目前还处于空白。

3.在我省海洋主要产业中,海洋电力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而海洋渔业在结构调整中向纵深发展,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尽管从总体来看,这几年我省海洋主要产业发展比较稳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在5.5%-5.6%之间,但各行业之间发展还是不平衡的。2005-2007年,我省海洋电力业发展最快,现价增加值年均增长82.4%;海洋船舶工业其次,增加值年均增长61.8%;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也较快,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5.9%和25.2%。这四个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比海洋主要产业年均增速高65.7、45.1、9.2和8.5个百分点,导致这四个行业增加值占海洋经济的比重2007年比2004年上升4个百分点。

2007年,全省海洋渔业总产出268.7亿元,增加值1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5.4%。2007年海洋渔业增加值占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0%,比上年下降个1.5百分点,比2004年下降6.4个百分点。这是我省根据渔业资源及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力度,海洋渔业呈现出由捕捞向养殖转变、由近海向深海远洋转变、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的良性发展趋势。我省海洋渔业产值中捕捞和养殖的比例,1993年为80.7:19.3,1998年为74.5:25.5,2008年进一步调整为65:35。与此同时,我省努力拓展渔业发展空间,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延长渔业产业链,依托渔港、渔乡渔村、养殖园区、人工鱼礁,大力发展休闲观赏渔业,把鱼类可吃、可玩、可赏的诸多功能挖掘出来、延伸出去,使海洋渔业在结构调整中向纵深发展。

4.作为海洋经济支持层的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发展相对较快。

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我省各类海洋服务意识增强,投入加大。如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海洋保险与社会保障业、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海洋环境保护业、海洋教育以及政府部门对海洋经济开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等等,都使我省的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07年我省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413亿元和1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5%和20.4%。其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占海洋经济的比重为8.3%,比2004年上升0.5个百分点。

5.海洋相关产业发展稳定,在整个海洋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

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海洋相关产业主要包括: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涉海建筑与安装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涉海服务业等。

经测算,我省2007年海洋相关产业总产出为3791亿元,增加值为11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和19.4%,海洋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0%,占海洋经济的比重为47.8%。2005年以来,海洋相关产业发展比较稳定,2005-2007年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4%,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在6.0-6.1%之间。在海洋相关产业中,涉海服务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发展相对较快。

6.海洋经济二、三产业地位比较突出,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

2007年,我省海洋经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9亿元、985亿元和11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9:42.0:49.1。预计2008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2亿元、1123亿元和13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6:42.0:49.4。与2004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对比,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下降0.3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海洋经济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2008年达91.4%,地位日趋突出,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快(见表2)。2005-2008年,海洋经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6.1%、15.9%和18.7%,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全部海洋经济年均增速高2.6个百分点。

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全国及沿海省市比较分析

通过相关资料对全国及沿海省市比较分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海洋经济已初具规模,但所占比重在沿海省市中排位靠后。

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沿海省市2008年海洋经济增加值的初步测算数据来看,浙江海洋经济增加值绝对量排在全国第5位,即排在广东、山东、上海、福建之后;但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排在全国第8位,即排在上海、天津、海南、福建、山东、广东、辽宁之后,高于河北、江苏、广西。

2.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洋渔业产量居全国前列,特别是海洋捕捞产量居全国前茅,但海洋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

浙江海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气候温暖湿润。海域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生物生产量大。同时在本海域由于大量的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饵料资源,再加上本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大,岛屿众多,海区风浪较小,滩涂稳定,使该区域成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非常集中的地带,具有“中国鱼仓”的美誉。

丰富的渔业资源,保证了我省海洋渔业产量在全国的优势地位。2007年我省的海洋渔业产

量达337.62万吨,排在全国第4位,低于山东(598.07万吨)、福建(466.47万吨)、广东(373.12万吨),但高于辽宁、海南、江苏等省市,特别是海洋捕捞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2007年我省的海洋捕捞产量达251.49万吨,居全国第1位。但我省海洋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我省海洋养殖产量占海洋渔业的比重为25.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8个百分点,比辽宁、广东、山东、福建、江苏分别低35.9、34.3、33.6、33.3和26.7个百分点(见表3)。

3.港口湾道资源丰富,海洋运输发展较快,港口客货吞吐量居全国前列,但远洋运输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港口,是人类开发海洋的依托和基地。浙江海岸线曲折,且海域内的港湾、岛屿众多。据统计,全省海岸线长达6486公里,占全国总长度的20.3%,居全国第1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61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2/5;可建万吨级泊位的深水岸线290.4公里,10万吨级泊位岸线105.8公里。丰富的港口湾道资源,为我省港口业发展提供了基础。2007年,我省沿海地区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57439万吨,仅低于广东的80282万吨、山东的57547万吨,高于上海(49227万吨)、辽宁(41492万吨)等省市;而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1位(见表4)。在沿海港口中,我省宁波港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309.7百万吨,仅次于上海,居全国沿海港口第2位,居世界港口第4位。

2007年,我省海洋货物运输周转量为3796.08亿吨公里,与2001年比较,年均增长31.2%,其中沿海运输年均增长30.0%,远洋运输年均增长35.7%。与沿海省市比较,海洋货物运输周转量年均增速仅低于江苏、辽宁,高于其他省市,海洋运输发展较快。但我省远洋运输规模较小,在沿海各省市中远洋运输占海洋运输的比重仍较低(见表5)。2007年,我省远洋运输货物周转量占海洋运输的比重仅比福建高,而在此之前,一直是我省远洋运输所占比重最低。

4.造船工业发展较快,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近几年,我省开始实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支持船企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鼓励优势船企做强做大,提高综合实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特种液化气船、化学品船、海洋工程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新型船舶工业,加快发展高科技船用设备及配件,延长船舶工业产业链。2005-2007年,我省海洋船舶工业现价增加值年均增长61.8%,比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高45.1个百分点。在海洋主要产业中,我省的海洋船舶工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增加值绝对量在海洋主要产业中的排位由2004年的第8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5位,总产出由第8位上升到第4位。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资料,2007年,我省造船完工量为702艘,居沿海省市第二位,比2006年减少249艘。但造船综合吨数(注:造船综合吨数等于以载重吨数为计算单位的和以满载排水量吨数为计算单位的民用船舶的吨数之和)却比2006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见表6),在沿海各省市中排名第3位,且与第1

位的差距也正在缩小,这说明了我省船舶工业正在改变“小、散、低”的形象,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5.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尚无明显进展。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的产业,该产业发展将带动沿海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已证实浙江近海和外海的东海盆地拥有巨大的油气资源。作为沿海地区要超前研究及规划,并利用地域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提供有关建设海洋油气勘探、开采的配套基地,解决油气海上运输及提炼利用问题,这是我省在21世纪跨向现代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一步。但我省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产出。据国家海洋局统计资料,2007年天津海洋原油产量和海洋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485万吨和160686万立方米,广东海洋原油产量和海洋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259万吨和559902万立方米,上海、山东、辽宁等省市均有原油和天然气产量,这与我省的空白状况形成明显反差。

6.海洋科技人才缺乏。

“九五”以来,我省围绕发展海洋经济总体目标,全面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海洋科技现状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海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目前,我省专门的海洋学院仅一家,高等院校内设置的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也甚少,而上海、辽宁、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市海洋院校及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均比我省多。据国家海洋局统计资料,2007年我省从事海洋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仅859人,而山东有2406人,上海有2128人,广东有1732人,分别是我省的2.8、2.5和2.0倍。海洋科研机构院校以及海洋科技人才的缺乏,将影响我省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三、进一步发展我省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

虽然这几年我省海洋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份额,但从总体上来看,我省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与我省海洋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相适应,海洋主要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不高,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世纪。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围绕海洋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我国沿海省市也纷纷调整政策,把建设海洋经济大省、强省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因此,我们也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快发展我省海洋经济,关键是要发挥我省海洋资源的比较优势。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我省海洋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在“渔、港、景、油、涂”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我们要

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使我省的海洋产业协调发展,以提升我省海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具体来说:

(1)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进一步加快调整海洋渔业结构。虽然我省渔业资源比较丰富,但为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压缩近海捕捞、发展远洋捕捞、主攻海水养殖的方针,使我省捕养结构更趋合理。在此基础上,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由一般加工向海洋食品、海洋生化、海洋药物等行业延伸,提高海洋渔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2)发挥港口资源优势,积极整合港口海运业。我省海域内的港湾、岛屿众多,且水深湾大,多天然良港,为发展港口海运业提供了基础。但由于我省港口之间缺乏沟通和合作,导致港口资源没有得到最佳合理利用,尤其是远洋运输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要积极整合港口海运业,以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为核心,构建功能较为完善的沿海港口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深水大港,形成我省海洋经济的一条主动脉,同时积极发展我省海洋运输尤其是远洋运输船队,使我省在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与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3)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新兴海洋工业,力争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东海油气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我省在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及一些临港工业方面与广东等省差距较大,直接影响我省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因此,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电力、钢铁、修造船等临港型工业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等新兴工业,不仅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优势,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提升我省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

(4)充分利用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开发滨海旅游业。浙江海洋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而且综合性强,兼有自然与人文、海域与陆域、历史和现代、静态与动态多重组合。有丘陵基岩海岸形成的海蚀地貌景观,如嵊泗列岛、大陈岛、玉环大鹿岛、洞头列岛、南麂岛等;有可供旅游开发的沙滩资源,如舟山群岛的泗礁、岱山岛、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平湖的九龙山,象山的松兰山,苍南的鱼寮等;还有气势磅礴的杭州湾钱塘潮,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我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今后在发展海洋旅游业时,要搞好旅游产品组合,体现特色,防止盲目开发,避免雷同,同时挖掘海洋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海岛旅游品位,使滨海旅游在我省海洋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不断提高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兴海”是浙江“科教兴省”战略在发展海洋经济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旨在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海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需要高技术的支撑。而浙江目前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受海洋科技水平的制约。因此,不管是突破传统产业技术上的难点,还是开拓海洋经济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都需要加大海洋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海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以不断提高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3.坚持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环境资源保护相统一,海洋经济发展与陆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半个多世纪的全面海洋开发,虽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一定程度的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也出现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并将严重威胁海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将是今后人类海洋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之一。据日前发布的《2008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显示,2008年浙江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有所好转,水质状况明显改善,清洁、较清洁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较上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应该说,我省在治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面积仍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47%,这不仅有开发海洋产业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更有发展陆域经济过程中大量排放污水、废水造成的。因此,我省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为此,我们要把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加强依法治海,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快治理海洋污染,努力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海洋环境生态化,以增强我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发展我省海洋经济创造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前提条件。世界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经济社会越发展,基础设施的作用也就越大。近几年我省海洋和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看,海岛的交通、通信、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大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发展海洋经济,就必须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操作上,在强化整体规划和政府引导与扶持的基础上,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筹资,使我省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能得到适当超前发展。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以宁波富达企业为例 摘要:浙江对外贸易的增长的“奇迹”具有结构特征,它是特有的浙江模式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利用自身独特的条件,积极发展外贸,与江苏、广东、上海并称四大出口省份,在全国的总贸易额中贡献着举足轻重的力量。现从外贸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这几方面并结合富达企业的调查分析所得,全面阐述浙江外贸的演化过程,并且不断改善,期翼外贸发展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更好,激发贸易潜力。 关键字:浙江外贸;现状;民营企业;出口 1 引言 正当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潮流,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庞大的外贸团体即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虽然浙江外贸在过去几年总外贸出口中总额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外贸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其自身的缺陷已经慢慢地显露,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不良因素,不仅如此,强烈的外部条件也在不断撞击浙江的外贸结构,在这动荡又稳定的经济时代,浙江外贸能够与时俱进、凭借自身的努力奋发进取吗? 2 总况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流不断增强,尤其是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贸易总额达到了亿美元,同比增长了%,其中出口亿美元。在这一年中,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上升至2002年的%,成为全球第五大贸易国。在这样强劲的贸易环境下,浙江外贸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大省。截至2010年年末,进出口总额为25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进口730亿美元,增

长%;出口1805亿美元,增长% ,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上年的%提高到%。 表2010年浙江省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绝对数(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3 浙江省外贸出口现状 以民营企业为主力军 浙江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外贸发展之路:积极推进主体、商品结构、市场和贸易方式的“四个多元化”。浙江抓住了入世机遇,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做大了外贸出口,仅用了8年浙江外贸出口从百亿跃上千亿,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使外贸出口跃上千亿美元平台,标志着浙江外贸发展从数量型快速扩张进入了集约型增长的新阶段。同时,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家逐步开放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出口经营权,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突飞猛进。2003年,号称“蚂蚁雄兵”的民营企业出口规模首度超过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浙江外贸最主要的力量。入世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连续数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省民营企业出口突破300亿美元,2006年达到亿美元,全省民营企业出口比重达%,比入世前的2001年提高了21%。 以宁波富达电器公司为例,这是一家宁波地区典型的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亿元,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吸尘器专业厂家之一。本公司年产吸尘器300万台,高速电机500万台,其他各类小家电200万台。产品畅销欧洲、美洲、澳洲、非洲、中东及东南亚、香港等地区,外销比例高达95%以上。主要产品均通过了CCC、欧共体GS、CE、EMC、美国UL等安全认证,是国家外经贸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企业,浙江省重点出口创汇企业,也是宁波市优秀的“外向型发展企业”之一。像这样的主导了浙江对外贸易的民营企业,可谓数不胜数。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沿海省市都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构想。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渔、港、景、油、涂”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我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从总体上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本课题对海洋经济的概念及行业范围进行了科学界定;阐述了海洋经济主要总量指标的核算思路,并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及其他典型调查资料,测算了我省海洋经济总量指标;分析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我省的海洋经济效益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海洋第三产业在海洋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港口客货吞吐量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海水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远洋运输能力不强,海洋科技人才缺乏,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最后提出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浙江位于我国沿海中部,处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濒临东海。全省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5倍;海岸线长达6486公里,占全国总长度的20.3%,居全国第1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61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2/5;全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有7个连接海洋,沿海或海岛县(市、区)有37个。因此,我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渔、港、景、油、涂”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我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从总体上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本课题对海洋经济范畴进行了科学界定,阐述了海洋经济主要总量指标的核算思路,并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及其他典型调查资料,测算了我省海洋经济总量指标,分析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国家海洋局对海洋经济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是各类海洋产业及其相关活动的总和,海洋经济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海洋产业是指人类直接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海洋相关产业是指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与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产业,是海洋产业的关联层。主要包括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海洋建筑与安装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涉海服务业等。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海洋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且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测算,2007年浙江省海洋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7373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出的11.2%;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

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一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 进入21世纪,美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使经济发展有所起色,但还是难掩其潜在的经济问题。2017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实行减税与就业政策法案,美国经济改善,工资持续增长,失业率创50年新低。但是,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贸易自由化产生阻碍。总体而言,美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竞争以及监管机制也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2.社会环境 美国是一直主张“海权论”的国家。“海权论”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美国全球海洋发展战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海洋资源文化 马汉海权论的最终目的是为美国谋取和扩张国家利益。为此,美国建立了以战列舰为核心的主力舰队,保护和拓展美国的海外殖民领土,强力推动美国海军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洋进攻型转变。 美国在海外领土扩张的同时,也重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美国重视海洋开发与海洋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出台了一系列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政策,形成了完善的海洋产业体系,使美国逐渐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海洋经济强国。 (2)美国航运文化 美国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建有众多的港口,发展了海上运输业。美国也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技术,造船产业规模较大。马汉提出,美国应当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建设强大的商业船队,为美国发展海上力量奠定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美国应当建立海外基地,构筑美国进军东方的桥梁和美国西海岸防线。因此,美国建设了一支超大规模的远洋舰队,致力于美国海外贸易和海外基地的拓展。 (3)海洋环境和教育文化 美国注重海洋环境执法,增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防治。联邦环境保护总署是美国重要的海洋环境执法机构,承担着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行动、保护民众环境健康的职责。近年来,美国积极实施“海援计划”

【精品】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对外贸易竞争力国际上的理论研究,对对外贸易竞争力做了理论阐述,然后从各个方面对浙江省外贸状况进行观察,得出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而后利用数据和模型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

ZHEJIANGFOREIGNTRADEAND COMPETITIVENESS ABSTRACT 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theoreticalresearchon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 fforeigntrade,thetheoryof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andthenobservedfromvariousaspectsofZhe jiangforeigntradesituation,thepresentsituationofforeigntradeinZhejiangProvinc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 agesofthedataandmodelanalysisof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ofZhejiangProvince, andbasedonthis,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furtherenhancetheforeigntradeco mpetitivenessofZhejiangprovince。 KEYWORDS:Zhejiang;foreigntrade;Competitive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 温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优势与重大意义 (2) 第一节发展优势 (2) 第二节重大意义 (4)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6) 第一节指导思想 (6) 第二节发展定位 (7) 第三节发展目标 (8) 第四节空间格局 (10) 第三章重点任务 (11) 第一节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 (11) 第二节建设国家重要枢纽港 (16) 第三节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0) 第四节推进重要海岛开发与保护 (25) 第五节推进涉海基础设施完善 (28) 第六节推进海洋生态文明提升 (33) 第四章保障措施 (37)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37)

第二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37) 第三节加强要素保障支撑 (38) 第四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39) 第五节加强重大项目带动 (40) 第六节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41) 附表 1、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表 2、温州市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责任分工一览表 3、温州市重点海洋产业区块发展导向表 4、温州市海洋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库 附图 1、空间格局示意图 2、综合交通示意图 3、重点海洋产业区块示意图 4、重要海岛开发布局示意图

前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温州作为长三角南翼、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和我省三大沿海都市圈之一,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温州将围绕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发挥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区位条件优势,主动承接国家海洋开发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全力推进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依据《省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沿海市县编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发改地区“2010”1259号),特制订《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推进“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实施方案》区域范围包括温州市所辖海域和温州市市区及乐清、永嘉、瑞安、平阳、苍南、洞头6个沿海县(市)的陆域。海域、陆域面积分别为1.1万和0.87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陆域总面积约170平方公里。期限为2011—2020年,重点为“十二五”时期。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海洋强国”的概念。我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是发展之要、民生之需,也是中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拓展的题中之意。 所谓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以“和平发展、和谐共赢、强而不霸”为指导,打破“国强必霸”模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形成以“海洋强国”为轴心,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为轴的发展战略。 首先,认知海洋。 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运动规律,才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认识海洋,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如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研究的拨款,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领域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项课题小组,研究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发、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海洋产业节能减排、海洋环境保护等。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成立海洋特色学校,提高师资水平,加大财政补助,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拍摄与海洋有关的纪录片,普及海洋知识;举办海洋文化节,宣传海洋;继续举办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鼓励学生了解海洋。 另外还需要政策扶持,加强海洋经济宏观指导,主要包括强化海洋经济规划指导,加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健全海洋经济统计制度,推进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海洋经济核算工作,完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其次,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 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海洋,一是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三是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 现如今我国共有三个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学。其中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基础雄厚,海洋科研教育优势突出,是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海洋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也是我国保护开发南海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基地。 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特色,坚持陆海统筹,以陆带海,以海带陆,海路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以首都圈为核心,以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两翼,提升和拓展环渤海经济圈;以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速形成东海经济圈;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经济圈;同时大力发展三个内地极化核心经济带,即:以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湖南农业科学2009,(8):154~157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储永萍,蒙少东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借鉴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全球海洋经济开发的总体趋势出发,分析了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6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总结了6国海洋经济发展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启示。 关键字: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09)08-0154-04 Inspiration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HU Yong-ping,MENG Shao-dong (College of Economics&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PRC)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s Marine economy being taken a great deal atten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are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First of all,the general trend of global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n,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Japan, Norway,England,Australia,America and Canada)were analyzed.In the end,the inspirations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marine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inspiration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海洋经济的开发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了2005年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到了4%。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日本海洋经济已占该国GDP 的14%。笔者对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全球海洋经济开发总体趋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使世界各国的国际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各国都在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海洋管理制度。21世纪海洋管理的范围由近海扩展到大洋,由一国管理扩展到全球合作;管理内容由各种开发利用活动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管理方式在强调利用法律手段的同时,更多地使用培训和宣传教育手段。同时海洋管理科学和技术也逐渐成熟。发达国家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海洋科技观等。开发方式正由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开发海域从领海、毗邻区向专属经济区、公海推进;开发内容由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人类对海洋的观念从过去的一味索取转变为为生存和发展而协调行动,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认识到应把海洋作为生命保障系统加以保护。 在海洋产业的发展动态方面,传统的海洋渔业和海盐业保存稳定增长,海洋的多样性开采方兴未艾,其中海洋运输业、海洋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开发、滨海旅游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制药的开发研究等占据了主导地位[1]。 2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2.1日本 日本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海洋科技开发,加大海洋科技经费投入,同时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开展发展海洋经济的国际 收稿日期:2009-06-02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8BJB002);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B-8207-07-0005-6);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管理重点学科基金项目(J50703) 作者简介:储永萍(1986-),女,湖南常德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产业集群。 通讯作者:蒙少东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 导读: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早在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提出“向海洋进军”。1967年法国政府成立海洋部,统管全国的海洋事务。1980年代美国就预言:“ 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这个预言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尤其在人类社会面临地球表面“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增加”三大威胁的今天,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堪称是地球上一座巨大的“蓝色资源宝库”。据科学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目前世界近海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5%;天然气地质储量4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3。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海洋油气勘探向深水(>300米)陆坡区推进,不断有新的大油气田发现。新旧世纪之交,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已从1998年的1万亿美元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4%。 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随着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发展,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的规模日益扩大。美国海洋经济产值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仅约300亿美元,80年代投资了1000亿美元开发海洋经济,到90年代初海洋经济产值已达3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经济产值近三分之一;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并成为沿海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这片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海岸带、滩涂面积两亿余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3%,目前已开发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浅海养殖潜力巨大。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天然良港,宜于建设中等以上的泊位和港址有160多处。生物种类多,已记录的物种数达2万种,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油气、矿床、再生能源、海上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发展水平 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资源包括“航行、捕鱼、制盐”,现在一般认为的海洋资源则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按照普遍的划分方式,海洋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工业、海盐业、滨海砂矿业;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娱乐业。从整个国际发展态势看,海洋经济在从传统的第一产业

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24893610.html, 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作者:赵珍 来源:《北方经济》2013年第02期 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海洋捕捞、海洋运输和沿海造船业等优势海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不断加大海洋开发的力度,不仅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快速增长,也改变了传统海洋产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海洋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一、浙江海洋产业发展态势 (一)海洋产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三产结构日趋合理 经过长期努力,浙江省在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特别是21世纪以来,海洋经济增速显著。1997年,浙江海洋产业总值为313.58亿元,而到2010年,浙江海洋产业总产值已达到3883.5亿元,海洋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 2010年海洋产业产值占浙江省GDP的14%。据1997-2010年资料分析,1997年浙江海洋产业第一产业比重为83.27%,第一产业比重占绝对优势。但是随着浙江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2010年第一产业比重仅为7.38%。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第二产业呈现了先快速上升后有所下降的趋势,2003年第二产业比重已达到54.1%,到2010年比重为45.4%。第三产业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47.2%,成为目前三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可见浙江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二)海洋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三大主体产业发生变化 浙江省海岸线全长2660.71公里,海洋资源类型丰富,为各类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目前浙江省海洋产业已形成以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海洋主要产业为基础的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而在各种海洋产业中,海洋渔业(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逐渐减少其在浙江海洋产业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6.6%降至2010年的8.5%,逐渐失去四大支柱产业的地位。海洋旅游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呈现快速发展,2010 年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产值约为870亿元,与海洋船舶业、滨海旅游业分列前三,其总产值分别约为841.3亿元和720亿元,而前三大海洋产业总产值约占全部浙江海洋产业总产值的 62.6%。因此,传统三大主体海洋产业即海洋捕捞、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旅游业逐渐被新的三大主体产业即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业和海洋旅游业所取代。 (三)传统海洋产业内部发展速度呈现差异化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是随之而来的贸易纠纷、贸易壁垒却始终困扰着我们。同时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出现了许多困难。因此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是否还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制造能否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的前进成为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较多的浙江省为例,研究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 本文主要从三个主要方面来研究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前景: 1.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阐述当前形势下浙江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分析在贸易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和收到的成效。 2.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应对措施。通过对影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外贸现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particularly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TO in 2001, it opened a new chapter. but subsequently trade disputes comes, trade barriers has always troubled us.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makes a lot of troubles to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foreign trade. Therefore, it has became a great issue whether the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re still competitive in futur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whether made in china can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China's economy.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the future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research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from the two main aspects 1.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alysis the major problems in foreign trade, the effect to the enterprises, corporate responses and the results. 2.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reign trade. 3.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faced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foreign trade .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fluence factors counter measures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系列课程(试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系列课程 总分:100分 1根据本课程,以下不属于在着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战略中,需要培育壮大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的是()。单选题(3分) A. 海洋药物 B. 水下运载 C. 特种工程装备 D. 海洋能开发业 2 2004年出台了(),成为海洋生态环保建设重要法律依据。单选题(3分) A. 《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 B. 《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 C. 《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D. 《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 3根据本课程,以下不属于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战略的是()。单选题(3分)

A. 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B. 加强金融与信息服务支撑 C. 完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 D. 推进建立全省港口联盟 4以下不属于2008年浙江省省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前三位的是()。单选题(3分) A. 丽水 B. 舟山 C. 衢州 D. 杭州 5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示范到2020年的主要目标中,科技贡献率达()左右,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左右。单选题(3分) A. 35% 80% B. 50% 25% C. 25% 50%

D. 80% 35% 6以下不属于本课程指出的海岛及邻近海域的资源优势的是()。单选题(3分) A. 港址 B. 渔业 C. 旅游 D. 海洋不可再生能源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正式生效,它的诞生,标志着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新时代的到来。单选题(3分) A. 1992年11月16日 B. 1992年12月17日 C. 1970年12月17日 D. 1994年11月16日 8本课程指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征不包括()。单选题(3分) A. 持续性

浙江省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研究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

120 《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月(中旬刊)总第626期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浙江省是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是我省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是我省拓展空间,实现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国际上的海洋经济理论己经趋于成熟,代表性的海洋经济理论主要有: 1.经济增长新空间理论 人类目前的陆地资源已经形成资源危机,而海洋资源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下个世纪人类所需的绝大部分能源、资源都将来自海洋。而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海洋经济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海洋将成为人类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2.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而有关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则是在同时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的: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海洋资源与环境污染是海洋经济的物质基础,是沿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加强海洋资源和环境管理对于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国内外海洋经济带发展现状 国外一些对全球经济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沿海经济带,包括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经济带、美国西南部太平洋东岸沿海经济带、欧洲西北部沿海经济带、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等。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带来了便利和低成本运输;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市居于沿海经济带的支配地位,在经济带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 对海洋经济学多角度、多层次的展开和综合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沿海区域脱颖而出,成为该地区经济带发展的强大引擎。辽宁省提出以“五点一线”为开发战略,打造辽宁省沿海经济带。 无容争辩的事实,海洋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战略前沿,海洋是大陆开放的前沿接触带,海洋通道是我国全面融入国际产业链的关键运输通道。辽阔的蓝色国土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陆上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强化海洋经济带的动 力引擎,将有利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的构想 ——海洋资源丰富。浙江拥有“港、渔、矿、景、涂、岛、能等海洋资源,资源禀赋丰富,深水岸线506公里,约占全国1/5,海岛2878个,约占全国40%,近海渔场22.27万平方公里,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滩涂资源面积近400万亩,是沿海经济建设的重要新空间,海洋旅游资源占全国13.7%,海洋能蕴藏丰富,可开发潮汐能装机容量占全国40.8%、潮流能占全国1/2以上。 ——战略区位优势。浙江沿海和海岛地区位于我国“T”字形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的重要组成,长三角地区与海峡两岸的联结纽带,对中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海洋经济发达。2009年浙江沿海和海岛地区实现总生产值1.56万亿元,人均GDP5.5万元;海洋生产总值2809亿元,形成较完备的海洋产为体系,完成货物吞吐量7.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118万标箱,宁波-舟山港跻全球第二大综合港、第八大集装箱港。石化工业产值约4500亿元,居全国第4位。船舶工业产值约600亿元,居全国第3位。 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海洋经济质量效率不高;海洋经济重点领域不突出;海洋经济空间结构不合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的基本原则:——联动发展。以海带陆、以陆促海,统筹陆海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保护。 ——高端发展。推进海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 ——集约发展。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持续发展。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开放发展。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浙江沿海海洋经济产业带建设成为浙江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战略大平台。 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三极、九区、多点”的发展带总体布局。 一核——即依托宁波—舟山港及其腹地。规划建设我国重要的港口航运、战略物资储运、海洋科技、临港重化、海洋旅游等基地和东海油气开发后方基地,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和生态环保 浙江省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研究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 ■ 孙建红 宁波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2009Z32),宁波市软科学项目 (课题编号:2009A10035),宁波大学学科项目 (课题编号:xkw09015)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带的研究,结合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对浙江省“一港、两带、三极、九区”海洋产业的空间布局和沿海经济带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提出推进海洋产业的空间优化及海洋经济发展带构建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产业 海洋经济带 浙江省

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和问题

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与问题调研报告 调研人员及工作安排 二、调研时间及对象 2012年5月25日我们以外出考察的形式对浙江外贸公司进行了考察,也分析了一下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和问题。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懂得了很多。 三、调研目的及意义 这次调研为我们国际贸易与实务专业的同学今后的就业求职提供方便,也让我们明确了就业的方向,能够从中看出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后工作的环境和发展前景,让我们知道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对自己的专业更加了解,更有信心,也能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避免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 四、调研发现及分析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也知道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浙江对外贸易方式结构的特点 总的来说,从一般贸易来看,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最快。从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过程来看,浙江省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一直占主导地位,其比重均在70%以上。2007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达到993.8亿美元,占浙江出口比重的77.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跃居全国第一。浙江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较低,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大。相对而言,加

工贸易一直以来是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弱项,占全省的对外贸易的比重一度低于20%近几年,由于浙江省积极鼓励发展加工贸易,增速加快,占比也有所提咼。 (二)当前外贸发展的新特点 1、进出贸易中,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对称 浙江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出现 严重不对称,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严重偏低。1997年-------- 2001年间,浙 江服务贸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直到2001年其整体的进出口 额为91253万美元,而同期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则达到了328亿美元, 服务贸易的贸易额仅相当于货物贸易的2.8%。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实力昭示着其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从国内 来讲,浙江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也只有0.5% 一2%之间,与其货物贸易出口额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是无法比拟的,与其他省份的服务贸易出口也是无法比拟的。根据对浙江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的测算,大多数年份Tc指数为负值。 2、一般贸易成为浙江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出口额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 3、出口经营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民营企业出口跃居对外贸易主力。 4、传统出口市场进一步巩固,新兴市场逐步开拓。 5、出口增长实现了以轻纺产品为主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 (三)浙江对外贸易中的主要问题 1、出口产品的结构有待提高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2005—200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和中国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经济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对外贸易的领域也在不断开拓,2005—2010(1-9)时期,全国对外贸易达到101403892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53.61%,以超过一半。在面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开始稳步地恢复。如下图所示,浙江省是一个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地做出贡献。 在进口贸易额方面,浙江省加大进口,到2010年9月已是5342087万美元,占了5.27%,在出口贸易额方面,也不断鼓励出口,有13297550万美元,所占 本论文将从对外贸易额,进出口贸易额及差额,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依存度等方面来了解、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情况。 一.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指以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全部价值。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货物贸易额由货物出口额和货物进口额两个部分相加组成。 浙江省在2005—2008年对外贸易额在不断增长,从10739123万美元增长至21110927万美元,增长了96.6%,这说明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下,进出口贸易不断地扩大。2008—2009年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外贸易额减少2337439玩美元,进出口额都有所减少。 随着浙江省贯彻政府的措施,相信不久后,情况会有所好转。 二.进出口贸易额及进出口差额 年份出口进口顺差/逆 差 贸易增长额 2005 7680353 3058770 4621583 2006 10089427 3825259 6264168 0.2957 0.313667 0.250587 2007 12827293 4858341 7968952 0.271005 0.27136 0.270069 2008 15426700 5684227 9742473 0.193677 0.202647 0.169993 2009 13301032 5472456 7828576 -0.11072 -0.13779 -0.03726 1)进出口差额的现状 图表表明,在2005—2008年浙江省的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都在持续增长,且出口额一直大于进口额,处于贸易顺差状态(2005年是顺差,为4621583万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