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煤化工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阳煤化工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阳煤化工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阳煤化工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自人们进入21世纪以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美国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认为“财务报告舞弊是由于故意的或轻率的做账行为,而形成的错报或漏报,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在以后的财务报告分析中,财务舞弊被定义为财务报表或财务披露中存在蓄意的错报或从事对财务报表或财务披露有重大直接影响的非法行为。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上市公司爆出令人震惊的财务舞弊事件,严重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

2001年12月,曾经名列世界500强的安然公司提出破产申请,“安然公司破产案”大大影响了资本市场,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信誉,动摇了投资人的信心。在安然公司会计舞弊案曝出之后,接连又曝出了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的财务舞弊,这对美国股市造成了重大影响,使纽约股市急速跌了好多,同时还对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造成致命一击,使其破产倒闭,又使美国股民甚至全世界的投资人都缺乏投资的安全感。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丑闻也是接连不断。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先后出现了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银广夏、郑百文、猴王、中航油巨额亏损、四川长虹巨额应收款欠款案等财务舞弊事件,自“蓝天”、银广厦财务舞弊事件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屡有财务舞弊丑闻出现,而后又出现了绿大地、万福深科以及2013年曝出的创史上最大舞弊案的阳煤化工财务舞弊丑闻,这些财务舞弊事件引起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巨大震撼,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严重危害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

在分析阳煤化工财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中,本文以GONE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财务管理视角分析了阳煤化工财务舞弊的手法及表现,剖析了阳煤化工财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其舞弊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次,从GONE财务舞弊理论的定义、GONE财务舞弊理论的种类、GONE财务舞弊理论的分类选择四个方面分别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后,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安排,并列示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财务舞弊相关理论概述。首先,对财务舞弊定义做了简单描述。其次,详细说明了财务舞弊的经济理论和动因理论。

最后,对财务舞弊特征作了必要说明。本文采用的是2013年曝出的创史上最大的财务舞弊的阳煤化工案为例,剖析了其财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本部分为全文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阳煤化工财务舞弊的手法及表现。

该部分首先介绍了阳煤化工公司情况、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然后分析了阳煤化工财务舞弊手法;最后分析了阳煤化工财务舞弊表现方式。本文认为阳煤化工财务舞弊的手法及表现主要是:虚增收入;不恰当的会计信息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不规范;高管;审计机构频繁变更是财务舞弊的一个重要信号。第四部分是阳煤化工财务舞弊成因分析。首先,运用GONE理论分析阳煤化工财务舞弊深层次原因,得出舞弊成因之一,阳煤化工公司高管贪婪,为了追名逐利,攫取大额利益,重组上市。

其次,按照GONE理论,阳煤化工内部控制松弛,外部监管不严为其舞弊提供了机会。再次,阳煤化工降低偿债压力,缓解经济危机,迎合监管要求是其舞弊需求。最后,财务舞弊被发现的概率小,发现后被惩罚力度过轻助长了阳煤化工财务舞弊行为。第五部分是财务舞弊的治理建议。

以阳煤化工财务舞弊为例,通过分析阳煤化工财务舞弊深层次原因,针对其舞弊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治理建议。第六部分是结束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公司审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现金 (一) 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 1.虚假现金陷阱 (1) 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 (2) 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同时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全然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 (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 (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 (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有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 (1) 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关心关联方偿还贷款 1) 大股东平常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

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如此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 2) 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如此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 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 占用资金 1) 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通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 2) 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不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 通过制造现金流幸免计提资产减值预备,虚增利润总额 上市公司托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如此上市公司既达到幸免计提资产减值预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1 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

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2 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是2017年第一家因“忽悠式重组上市”而被证监会处以顶格处罚的后勤托管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是作为中介服务平台为客户寻找后勤服务供应商,根据成交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可以代表我国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普遍存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审计对策,对其他财务造假审计具有指导意义。那么,九好集团是通过何种财务手段来虚增收入的呢?又该如何去治理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呢? 1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九好集团在其2016年4月23日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财务数据中,虚增服务费收入2.65亿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5万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 1.1虚构业务以增加服务费收入 九好集团造假作案手法的隐蔽之处在于将虚增的服务费收入分散到大量的供应商和客户中去,实地走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财物,调查难度大。九好集团与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以及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改变业务性质等方式增加服务费收入2.65亿元。此外,九好集团通过与供应商签订虚假业务合同来确认业务收入,在收到这些服务费后又从个人银行账户退回到供应商法定法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尽管这些业务收入是真实的,但九好集团充当资金掮客的角色帮助19家供应商套取资金的

业务模式并不属于九好集团的经营模式,不应该计入收入,可见九好集团虚构业务以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1.2虚增贸易收入 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康信息)通过向九好集团采购货物存在业务往来,根据九好集团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可以发现,其账务上确认了57.5万元来自融康信息的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收回。然而,通过审计小组对融康信息的实地走访获知,融康信息并未对该笔采购业务确认收货,九好集团也退回了已支付货款。从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来看,该笔业务不满足确认销售收入的实质,因此可以得出九好集团通过虚增贸易收入粉饰报表的结论。 1.3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 九好集团运用的财务造假方式在实践中非常典型,即通过银行流水体外循环的方式虚增3亿银行存款。2015年九好集团通过虚构其他应收款、虚构银行存款转入、虚构退回购房款以及虚假记载收到上海九好等单位其他应收款的方式使得其账面存在3亿元虚假资金。同时为了掩饰账面3亿的虚假资金,九好集团首先通过借款购买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然后再将取得的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为借款方关联公司质押担保,最后将承兑汇票以贴现的方式获得资金并归还借款,九好集团通过如此反复銀行流水体外循环的方式使其账面一直保持3亿银行存款。截止九好集团公开披露《审计报告》附注及《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时这3亿银行存单仍然处于质押状态,但是九好集团并

B2B平台企业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B2B平台企业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行业纷纷借助B2B商业模式提升自身贸易的效率,降低贸易成本。B2B平台企业作为提高商业效率的有效载体,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B2B平台企业逐步发展到目前的资源整合平台,其业务更加垂直化、模块化、定制化。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九好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后勤托管”的B2B平台企业。 公司成立后发展迅速,并于2015年1月和11月两次筹划借壳上市。在第二次与鞍重股份重组借壳上市的过程中,公司进行财务舞弊以达到欺骗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并最终上市的目的。2017年4月九好集团和相关中介机构受到了证监会的顶格处罚。相对于其他会计舞弊案例集中于传统商业模式,九好集团是具有明显互联网特质的B2B平台企业,其会计舞弊事件值得深入分析。 论文研究九好集团财务舞弊,分析财务舞弊的动因、手段及影响,希望论文的研究能够得到有益于其他企业、中介机构以及监管机构的启示。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部分首先对财务舞弊的概念、动因和手段进行介绍,其次对B2B商业模式的定义、发展及我国B2B平台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全面阐述。案例研究部分首先对九好集团借壳鞍重股份的财务舞弊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借壳方九好集团以及被借壳方鞍重股份的历史沿革、股权结构及经营范围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九好集团财务舞弊事件的过程以及财务舞弊事件的处罚情况。 其次运用GONE理论对九好集团财务舞弊动因进行分析,结合证监会公布的处罚结果分析了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及特点,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财务舞弊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发现:1)九好集团大股东为了巨额财富而借壳上市,在内外部机会共同作用下进行了财务舞弊来满足上市所需条件;2)B2B平台商业模式较为新颖,相比传统行业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降低了财务舞弊被发现的几率;3)B2B平台企业利用其技术特点多选择虚增收入、虚构体外资金循环等舞弊手段;4)该舞弊事件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包括影响了同类型公司在证券市场的声誉,间接阻碍了行业的发展等。最后,论文结合案例分析结论得出供相关企业、中介机构、监管者等借鉴的启示。包括监管人员应该注重新型商业模式的特点及其对应的监管方法,审计人员应该更新审计方法和相应的行业知识等。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自从会计信息作为公司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会计史上从来不缺乏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这也是促使了会计界对财务舞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动力。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到飞速发展,虽然在信息披露、会计规范体系、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证券监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公司尚会利用各种舞弊手段粉饰会计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甚至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一、财务舞弊动因的理论基础 对于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国外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财务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财务舞弊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财务舞弊GON E理论(四因素论)和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①]。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完善的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它把财务舞弊的动因分为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 个别风险因子侧重于个体的因素,在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一般风险因子则指组织控制风险因素。当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并且对舞弊者有利时,舞弊就会发生。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风险因子分析 (一)个别风险因子分析

2) 内部控制不健全我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其行为多为政府主导,企业都是被动接受,没有形成内化的需要,导致内控措施执行不力,多流于形式。纵观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其内部控制无一例外地失效了。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和执行不到位就为财务舞弊的发生留下的缺口和机会。 3) 会计政策选择空间的存在 任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面面俱到,它只是对会计实务进行原则性的规范和指导,具体处理还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这样就预留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自然为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 2、被发现的可能 舞弊行为被发现或者暴露的可能性大小会影响财务舞弊行为人是否实施舞弊行为。由于技术和人力方面的制约,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以及应该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财务舞弊行为人就会存在侥幸的心理,企图逃避被发现的可能。 3、受惩罚的性质和程度 我国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惩罚存在处罚不严厉的弊端,证监会往往只是对违规企业和负责人公开谴责或行政处分或罚款,罚款的力度也很小,极少数被追究刑事责任,财务舞弊行为人很少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

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 莫纳斯把他无穷的精力从球场上转移到他的董事长办公室里。他首先设法获得了位于(美)俄亥俄州阳土敦市的一家药店,在随后的 十年中他又收购了另外299家药店,从而组建了全国连锁的法尔莫 公司。不幸的是,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资产造假——未检查出来 的存货高估和虚假利润的基础上的,这些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莫纳 斯及其公司的破产。同时也使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五大”事务所 损失了数百万美元。下面是这起案件的经过: 自获得第一家药店开始,莫纳斯就梦想着把他的小店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药品帝国。其所实施的策略就是他所谓的“强力购买”,即 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首先做的就是把实际上并 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用自己的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 的存货和利润。然后凭着自己空谈的天份及一套夸大了的报表,在 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的投资用以收购了8家药店,奠定了他的小型 药品帝国的基础。这个帝国后来发展到了拥有300家连锁店的规模。一时间,莫纳斯成为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他的公司则在阳土敦市 赢得了令人崇拜的地位。 注册会计师们一直未能发现这起舞弊,他们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 那位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可见,德隆的发展历程非常神速,然而在2004年4月14日,对于风光的德隆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第一次集体“跌停”。这不仅反映了市场 对德隆的信心丧失,也增加了市场流传的德隆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性。德隆王朝的瓦解在2004年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 主要从事珠宝、玉器的加工和销售。1996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 挂牌上市,并于1998年、2001年两次配股,在股市募集资金共计

从“九好集团”事件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经济与贸易论文】

王丽 [提要] 财务舞弊,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一直被视为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毒瘤”。本文通过剖析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好集团”)的财务舞弊案及引发的思考,对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提出相关的看法。 关键词:九好集团;财务舞弊;防范;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年3月13日一、引言 当前,经济日新月异,证券市场蓬勃发展,而同时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案却屡禁不止,使得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年爆出的以浙江九好集团为首,西南证券、利安达会计事务所、天元律师事务所等多家中介机构为辅的财务舞弊案,因其造假涉及领域新、隐蔽性高、性质恶劣再次刷爆了人们的眼球,引发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担忧。二、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舞弊案探析 (一)案情回放。九好集团是一个以“办公托管”模式为创新的,集结跨行业、跨品牌的众多供应商,为全国客户提供包括餐饮、物业、总务、办公一体化等全方位后勤托管服务的后勤托管服务平台,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后勤物联网”平台。从年开始,九好集团开始谋求上市。 然而,年3月10日证监会张晓军表示,九好集团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以期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九好集团及其鞍重股份的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3月10日晚间,证监会称组织专门执法力量查办了一起涉嫌以虚增收入、虚构银行资产为手段,企图将有毒资产装进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案。 3月11日,鞍重股份、九好集团及相关当事人收到的监管层《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年,九好集团通过各种手段虚增服务费收入2.64亿元,虚增年貿易收入57万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借款以银行存款质押。 (二)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1、虚增收入。九好集团的主要业务是把供应商和客户拉到自己建立的中介平台撮合双方交易,从中收取卖方的“服务费”,也有少数销售办公用品的业务。从年起,九好集团就先后与一百多家卖方签订虚假合同,然后再把卖方支付的服务费收入通过公司控制的个人账户回转给卖方的方式虚增“服务费”收入。另外,还使用和买方签订销售合同但不发货,最终退款但财务上不记录销售退货的方式来达到虚增收入的目的。 2、虚增资产。九好集团因虚增收入,而出现大量的资金缺口,于是开始虚增资产,并且其作假的资产并非常规的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等项目,而是大胆的虚构了银行存款。年九好集团通过关联企业借入资金3亿元,然后用借入的资金购买理财,再用理财为借款方的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近年来,会计舞弊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下面就选取蓝田股份及东方电子等会计舞弊事件做具体的描述。 一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分析 (一) 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概述 1 蓝田股份简介 蓝田股份股票(600709)1996年发行上市,后改名为生态农业,以销售农副水产品和饮料为主营业务。一直以来以“老牌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证劵市场。公司总资产规模五年间增长了近十倍,上市后资产收益率始终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也曾以股本扩张了360%的骄人成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然而,在2002年1月12日,该公司管理人员却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拘传。 2 蓝田股份优秀业绩引发疑问 (1)应收账款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在其公司2000年及2001年中期的应收账款均不足其上亿元销售的0.5%,这使人怀疑其巨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因为无论是其水产品还是饮料的销售都不可能是直接与每一个消费者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 (2)产品毛利率与同行相比高得异常。2001年年报以及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水产品的毛利率约为32%,饮料的毛利率达46%左右,与同一行业相比毛利率高出很多。而一般情况下,这种产品结构的企业,除非是基于产品市场被绝对垄断,产品价格由公司完全控制或产品具有超常低成本优势的情况才会有如此高的毛利率。 (3)融资行为与现金流量表现不符。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增大了对

银行的资金的依赖程度,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了1.93亿元,这与其良好的现金流表现不太符合。 (4)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亿多元,而其中仅有3590万元是通过销售网点销售,而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使其存在虚增股份公司利润的嫌疑。 (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如此廉价的收入水平,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是不合理的。 (二) 蓝田股份产生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蓝田实现会计舞弊的手段 蓝田股份主要是通过会计处理上的一些不合规手法,在收入和成本两方面一增一减,大幅增高利润,特别是通过固定资产来调节利润。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其固定资产是不断增加的,只有详细分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配比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而这不是一般投资者所能做到。蓝田股份1998.1999.2000年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一直很好,其造假手法就是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投资性现金流出。蓝田股份1998-2000三年间累计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77734万元,但同期投资性净流出187981万元。蓝田股份虚构收入的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然后通过虚增投资名义将虚增的现金流消化掉,使其账面现金流十分好看。 (四)蓝田股份会计舞弊的后果 由于蓝田股份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该公司董事长等10人被警方拘传。

财务舞弊经典案例剖析与识别技巧

财务舞弊经典案例剖析与识别技巧 主讲老师志耕 课前准备 一、熟悉各类会计准则(制度)、审计准则,通晓各行各业的会计原理及会计账理; 二、具备常见行业一定的生产、经营及控基础知识; 三、具备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企业自身及与同行或同类企业相关财务数据、指标、比率的知识和能力; 四、具备综合分析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及发现和挖掘企业异常情况、现象及信息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五、对检查财务舞弊具备必要的职业敏感、职业悟性、职业经验和职业判断。 第一节财务舞弊的概念、现状、特征及危害 一、财务舞弊的概念 美国“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 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或漏列,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77年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 公司或企业故意错报和遗漏重大事项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同时AICPA在其《审计准则公告第82号》(SAS No.82)中再次提及财务报告舞弊,并将它界定为财务报告中的故意错报或遗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对财务报告舞弊作了恰当的描述,将舞弊的客体定义为财务报表,区分了错误和舞弊的概念,提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为此,我们可以将财务舞弊定义为: 企业管理层在编制其财务报告的过程中,违背会计准则或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故意采用各种欺骗方式和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人为操纵,有意地错报或漏报重要事项,歪曲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不实述的行为。 二、财务舞弊的现状 1.成本低、案值大、收益高、监管弱、暴露难、处罚轻; 2.涉及面越来越广,隐蔽性越来越强,技术性越来越高,影响性越来越深,危害性越来越大; 3.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 4.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防和打击的“天敌”。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2016-11-24审计通 一、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傲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二、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一)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后,用

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 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 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 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 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犹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另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帮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很多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不包庇造假者,进而对造假者实施严刑峻法,中国的股市才有希望,才不会彻底沦落为让老百姓痛恨的“圈钱市”。 以下是常见的造假方式和审查重点: 1、虚增中介费用。 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2、虚增收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002118,股吧),绿大地等。在A股诸多财务陷阱之中,虚增利润是最常见的手法。通过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精心打造了一个骗局。比如绿大地的具体操作手法为:一、将公司的名称加入生物科技的字样,以迎合市场和投资人的喜好;二、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的公司,利用其掌控的银行账户,操纵资金运作;三、伪造合同、发票和工商登记资料,虚构交易量。

九好集团并购重组财务造假的案例探析

九好集团并购重组财务造假的案例探析 20世纪30年代,美国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证实了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程度是确保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证券市场的表现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虽然证监会每年对申请上市的公司及已经上市成功的公司财务进行严查,但仍然出现许多违规行为,并购重组财务造假会危及到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和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拟上市公司根据公司自身的特点进行财务造假以达到成功上市的目的,最终使资本市场受到影响,损害投资的利益。证券市场的监管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科学的监管措施可以有效克制证券市场的不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保障证券市场平稳和透明。 本文旨在通过九好集团并购重组财务造假案的分析,研究如何应对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造假,减少监管失败,从根源降低并购重组股财务造假对股市的危害,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对九好集团并购重组财务造假事件进行了研究。全文共有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框架;第二章对公司并购重组造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并购重组财务造假的特点、动因及常用手段;第三章是对九好集团并购重组财务造假事件的分析,从对九好集团造假的识别开始,分析了公司造假的手段及最终接受的处罚;第四章通过九好集团的造假事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机会;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对该公司、中介机构以及监管机构提出改进的建议,从造假的源头出发改善目前存在的不足来遏制拟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在改善公司并购重组造假这一问题上,从公司自身、外部审计以及监管方面提出建议,降低公司造假的动机;加强对拟并购重组以达到上市目的的公司审计,从外部对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督;证监会在审核公司真实。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以云南绿大地为例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及其启示 摘要 财务舞弊现象从财务信息作为公司的经济信号以来就频繁发生,各种程度的舞弊案件层出不穷,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财务舞弊的不断蔓延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损害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破坏了证券市场的运营秩序,使相关的财务报告失去了风险预警作用,同时也给国家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本文以世界通信和云南绿大地两个公司的财务舞弊为研究案例,揭示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发生的原因、财务舞弊的基本手法。在总结两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实施有效治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舞弊;世界通信;云南绿大地;政策建议

1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的快速发展,多家上市公司逐渐涌现,但在证券市场信息的披露状况不容乐观。上市公司运用各种技巧进行财务舞弊,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粉饰财务数据,降低了财务信息质量,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市场形象,而且对资本市场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一方面扭曲了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一方面,虚假的财务信息严重误导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投资决策和有效监督。 1.1.2 研究意义 随着资本市场的运作,会计信息在一个良好的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市场各经济主体是根据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来做出相应的决策,所以会计信息同时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决策。如果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不真实时,各经济主体按照虚假的会计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就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和监管无效。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财务舞弊者把正确的会计信息扭曲,给使用者的分析和做决策带来了阻碍。会计报表使用者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判别能力,才能降低投资决策的失误。如果研究出一种可以有效分析并正确判别财务会计信息是否正确的对策,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用国内外的案例进行分析,了解舞弊人员的动机,分析舞弊行为对本单位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以及研究探讨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等相关内容,用他们的前车之鉴来警醒后人,合理合法的进行经济运转,保护我们的家园持续发展。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

湖南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愈演愈烈,从主板、中小板再到创业板,皆有发生,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也损害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被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在上市不到一年即爆出造假丑闻,对投资者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由于万福生科的为目前最新的例子,公司仍在停牌处理中,其在创业板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对该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试做解剖,以期能对防控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万福生科财务舞弊内部控制 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继绿大地之后,资本市场出现的又一家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被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在上市不到一年即爆出造假丑闻,对投资者的打击巨大,作为创业板民企的代表,同时也是上市公司造假频发的农业股,现通过对该公司进行解剖来说明财务舞弊的相关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略陈管见。 一、万福生科背景情况 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湖南省桃源县湘鲁万福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5月8日在桃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成立时注册资本300万元,分别由龚永福和杨荣华以实物资产各出资15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杨荣华。公司注册地址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下街。2005年股东杨荣华、龚永福按原出资比例共同增加出资。此次增资后,桃源湘鲁万福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2,000万元,其中股东杨荣华、龚永福各出资人民币1,000万元。2006年公司更名为湖南湘鲁万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深圳市盛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及刘丽等七个自然人与该公司全体股东签订增资扩股协议,以人民币4,905.60万元现金增加该公司注册资本488.181万元,增加该公司资本公积4,417.419万元。增资完成后湘鲁万福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000万元增至人民币2,488.181万元,资本公积增至人民币6,617.419万元,并采用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00万元,股份总数5,000万股。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龚永福。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桂花路1号。2011年9月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17,000,000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上市后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67,000,000.00元。公司属于食品制造行业。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

英国L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294505.html, 英国L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作者:王昆 来源:《财讯》2018年第06期 上市公司对外展示业绩最常用的办法是展示财务报表,可以展示自己的经营业绩。良好的经营业绩预示着公司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也就自然成为广大投资者投资追捧的对象。对于经营良好,发展前途光明的公司来说,良好的经营业绩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为公司的发展和增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是经营业绩差的企业就得不到投资者青睐。因此,为了能够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和资金,财务造假就成了上市公司常用的手段。 财务舞弊 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控制 操纵财务造假在当今市场上一直受到大众的关注。无论是在过去的二十年还是现在,也无论是全球经济市场还是中国的的证券市场,各类财务报表做假和财务舞弊的丑闻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财务报表造假一直存在于资本市场,不断涌现的重大财务造假或者财务舞弊案件,促使各方对此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以遏止财务造假。财务报表舞弊使得各方市场参与者都付出了代价,包括投资者,债权人,证券市场和卜市公司。 本文的案例公司英国L公司正是由于巨大的利益诱惑,使得自己出现了自创立以来最大的危机,甚至险些退出历史舞台。本文通过英国L公司的案例,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以了解财务报表舞弊和造假的基本概念以及深层次的原因,探讨如何识别财务报表造假,舞弊和欺诈的行为,以及如何最终确认财务造假的问题。通过对公司的背景,事件回顾,深入分析其财务造假的特点和手法,通过相关财务分析和行业对比研究,揭示其在上市前后对利润的操纵的事实。 L是英国领先的零售商,也是全球三大零售企业之一。L公司在全世界拥有门店总数超过4300家,员工总数多达470000人。除英国外,L公司还在其他多个国家开展业务。L公司始创于1919年,最初的形式是Jack Cohen先生在市场里设立的一个小货摊。“L公司”作为一个 店铺的品牌与1929年首次在伦敦艾奇维尔大街亮相。自此,L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抓住各种 有利商机,在诸多领域引领创新潮流。 2014年,关于L集团今年上半年的盈利预期数据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地时间2014年8月29日,L公司表示在截止到当地时间8月23日的六个月时间里,L公司在英国市场的贸 易盈利达到11亿英镑。但是没过几天,L公司方面更正称,预计盈利只有8.5亿英镑。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无报表但案例很多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现金 (一)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 1.虚假现金陷阱 (1)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 (2)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并且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根本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 (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 (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 (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实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 (1)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帮助关联方偿还贷款 1)大股东平时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 2)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这样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占用资金 1)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经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 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 2)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别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通过制造现金流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总额 上市公司委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这样上市公司既达到避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 将募股资金转移至账外买卖股票,为隐瞒事情真相,伪造或变造银行对账单。 (二)具体案例 案例一: 金花股份(600080)2005年10月14日公告,近期,公司在应上交所要求进行自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控股股东金花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占用公司资金问题,合计60,200万元。 公告称,公司自2004年11月起,将28,500万元以存单质押的方式为金花投资及其关联公司提供全额银行承兑保证。该项业务已于2005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调研报告自从会计信息作为公司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会计史上从来不缺乏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这也是促使了会计界对财务舞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动力。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到飞速发展,虽然在信息披露、会计规范体系、 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证券监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公司尚会利用各种舞弊手段粉饰会计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甚至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一、案例: 黄山旅游2005年4月20日发布公告称:2002年,本公司为避免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委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银行贷款3,700万元并汇入黄山市万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黄山市远卓投资管理公司账户,由两公司购买本公司拥有的黄山市体育馆及股份大道广告经营权,本公司又将收到的转让款归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而构成不当资产交易;2002年本公司投入4,400万元用于证券投资,截至2004年3月全部股票处置后,实际亏损18,522,716.76元。本公司2002年、2003年未如实核算和反映该证券投资及损益情况。 黄山旅游2004年报显示,2002年净利润调整前是5,649万元,调整后是2,793万元;2003年净利润调整前是-6,121万元,调整后是-4,147万元。很明显,该公司2002年有故意隐瞒亏损之嫌,包括故意少计广告权损失3,700万元和少计股票投资损失2,073万元,这个差错

不管是从金额或性质看都是非常严重的 实际上,黄山旅游可能还存在其他资产安全问题。2002年末,该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6,135万元,其中定期存款21,089万元;2003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8,906万元,其中定期存款2,283万元;200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是30,104万元,其中定期存款是13,333万元;2005年半年报期末货币资金余额是32,940万兀,其中定期存款是11,293万元,历年来定期存款都没有作质押之用;而与此同时,2005年半年报 还挂着“其它应付款” 10,673万元,这些欠款多为欠关联方,为何关联方不向黄山旅游索取欠款,还是黄山旅游有意隐瞒利润?黄山旅游为何2002、2003年都多计生活服务费540万元,是不是为了冲抵大股东3,700万元的损失,还是基于其他原因?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分析 1、道德品质 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仅是经济现象,其背后是深层的道德伦理的扭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幵始膨胀,财务舞弊行为人在贪婪的驱使下为了自身利益而失去诚信。财务舞弊行为人道德品质的沦丧是财务舞弊发生的助燃器。如2006年在科龙案庭审时顾 雏军鼓吹熊市造假无罪,说什么即便存在虚假出资,这种虚假出资也没有对其他人造成损害,即便财会报告虚假,但科龙股价在公布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只下跌了三天就恢复到了公告前的水平,并没有给股民造成太大损失。科龙股价从2002年起就持续下跌,而同期中国股市也在持续下跌,

最新经典案例精选 财务报表舞弊案例

最新经典案例精选财务报表舞弊案例 篇一:财务报表舞弊案例(694字) 1986年乌鲁木齐市新产品技术开发部和天山商贸公司先后成立,从事彩相冲扩、服装批发、食品加工、计算机销售等业务,这也是德隆的前身。1992年新疆德隆实业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800万元;并成立新疆德隆房地产公司,开始进入娱乐、餐饮和房地产投资领域。1994年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在新疆进行农牧业开发。1995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设立北美联络处,拓展国外业务。1996年受让新疆屯河法人股,组建新疆屯河集团。1997年受让沈阳合金法人股,进入家用户外维护设备、电动工具制造领域;受让湘火炬法人股,进入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1998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改制为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成立中国民族旅行有限公司,进入旅游业。1999年成立了北京喜洋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武体育交流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文体产业。2000年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德隆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控股新疆德隆集团和新疆屯河集团;同年8月,更名为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同年10月,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人民币。2001年成立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党委。2002年德隆大厦落成并投入使用。 可见,德隆的发展历程非常神速,然而在2004年4月14日,对于风光的德隆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湘火炬、

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第一次集体“跌停”。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德隆的信心丧失,也增加了市场流传的德隆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性。德隆王朝的瓦解在2004年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篇二:财务报表舞弊案例(836字) 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主要从事珠宝、玉器的加工和销售。1996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并于1998年、2001年两次配股,在股市募集资金共计7.17亿元。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一直是达尔曼第一大股东,翠宝集团名为集体企业,实际上完全由许宗林一手控制。 从公司报表数据看:1997—2003年间,达尔曼销售收入合计18亿元,净利润合计4.12亿元,资产总额比上市时增长5倍,达到22亿元,净资产增长4倍,达到12亿元。在2003年之前,公司各项财务数据呈现均衡增长。然而,2003年公司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3.16亿元下降到2.14亿元,亏损达1.4亿元,每股收益为-0.49元;同时,公司的重大违规担保事项浮出水面,涉及人民币3.45亿元、美元133.5万元;还有重大质押事项,涉及人民币5.18亿元。 2004年5月10日,达尔曼被上交所实行特别处理,变更为“ST 达尔曼”,同时证监会对公司涉嫌虚假陈述行为立案调查。2004年9月,公司公告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锐减为13亿元,净资产-3.46亿元,仅半年时间亏损高达14亿元,不仅抵销了上市以来大部分业绩,而且濒临退市破产。此后,达尔曼股价一路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