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

许多统计对象,特别是社会经济现象是已经发生的事件,并且无法进行重复实验的,这是因为社会经济现象本质上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客观的存在于实现生活中,要研究这种关系就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或推理的方法,而必须到社会中去做调查研究,即用大量观察的方法就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在诸多因素错综交织作用下形成的,个别现象往往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各单位的特征和数量表现有很大差别,所以不能任意抽取个别或少数单位进行观察。必须在对所研究对象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调查对象和总体范围,并对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或足够多的单位的变量进行登记和计算,然后把观察得来的个别数量加以整理汇总,计算相应的综合指标,来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这就是现象规律性的表现形式。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调查,重点调查等则是大量观察的组织形式。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统 计推断法,统计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2.简述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有不同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 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定,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表格形式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统计报告制度。)专门调查是统计工作中重要的调查组织形式。按其特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 3.统计整理的主要程序包括那些。1)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包括确定统计分组的方法,用 哪些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和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统计整理方案是确保统计整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开展的首要前提。2)审核原始资料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性,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要从逻辑和计算两方面进行审核。3)统计分组和汇总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确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那些需要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和合适的组限4)绘制统计图表绘制统计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上表现出了。 4.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表头,横行标题,纵 栏标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5.如何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 计算全距(R)2)确定组距和组限。3)计算各组频数,频率。 6.简述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同期计 划数*100% 2)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3)比较相对指标(%)=某一国家地区(单位)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国家地区(单位)同一现象的指标数值*100% 4)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同一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5)强度相对指标=某一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与此有联系现象的指标数值6)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100% 7.简述平均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1)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加权算术平 均数)(2)调和平均数(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位置平均数 8.误差主要有哪些种类?简述各种误差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9.简述抽样推断的作用。1)抽样推断可以对某些必须了解其情况,但实际又不可能或没 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做研究。2)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时效,降低统计成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应用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全面调查的数字资料进行质量检验和修正。4)抽样推断可以用于对工业生产中成批生产或大量连续生产产品的工艺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还可以利用抽样推断对总体进行假设检验,判断真伪,决定取舍。 10.简述抽样推断的基本要求。1)无偏性。当样本指标的数学期望值等于估计值或推断值 的总体指标,则这个估计的总体指标称为无偏估计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估计没有随机性误差,而是指每次估计中没有系统偏差。2)一致性。它是指随着样本容量增大时,估计的总体指标越来越接近总体指标的实际值。3)有效性。它是指无偏性估计的总体指标中方差较小的估计量,即希望那个估计量的离差尽可能小。 11.简述抽样的组织形式。1)纯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就是从不加任何分类,排队的 全及总体中,完全排除人们的主观意图,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2)类型抽样,也称分层抽样,他是统计分组与抽样推断原理的结合运用,即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主要标志进行分组,然后从各组中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这种方法适用于全及总体单位数较多,内部结构较复杂,且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情况。3)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这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统计研究方法的指导方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统计学提供了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统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为各种唯心意识和阶级偏见所左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关于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启示,对于促进本专业的学习、提高统计研究的科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存在决定意识,质与量辩证统一、对立统一、看待事物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等,对统计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重点谈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矛盾分析方法为基本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科学地界定了矛盾的概念: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我们把它称之为矛盾。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相互区别;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性质包括: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研究中,我们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是正确对待问题的前提,是我们进行一切研究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其内在矛盾也是多方面的,且具有不同的性质。有的具有阶级性,有的则不具阶级性,有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有的则属于敌我矛盾,而且它们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既承认矛盾分析法,并正确地运用它,才能使我们从社会经济复杂多样的现象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来,才能保证统计学的真正科学性。 统计研究的任务就是从调查得到的大量的、表面的、现象的事实材料中,逐步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但是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常常是不一致而又有其内在关系的,如果现象材料把握得不准确,就必然影响事物本质的揭示。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精编WORD版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统 计推断法,统计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2.简述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有不同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 调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定,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表格形式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统计报告制度。)专门调查是统计工作中重要的调查组织形式。按其特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 3.统计整理的主要程序包括那些。1)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包括确定统计分组的方法, 用哪些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和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统计整理方案是确保统计整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开展的首要前提。 2)审核原始资料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性,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要从逻辑和计算两方面进行审核。 3)统计分组和汇总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确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那些需要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和合适的组限 4)绘制统计图表绘制统计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上表现出了。 4.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表头,横行标题,纵 栏标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5.如何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 列,计算全距(R) 2)确定组距和组限。 3)计算各组频数,频率。 6.简述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同期计 划数*100% 2)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3)比较相对指标(%)=某一国家地区(单位)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国家地区(单

研究生统计与科研方法复习补

研究生统计与科研方法复习补

一、 选择题 略 二、 简答题 1. 医学参考值范围与区间估计的区别与作用分别是什么? 2. 以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为例说明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区别与联系。 3. 线性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4. t 检验与方差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5. 某医生在一个有1000名员工的企业,随机调查了200名员工,其中50人患 有职业病,其中男40人、女10人,得相对数是80%与20%,由此得结论男性更易患职业病。此结论是否正确?请陈述理由。 6.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区别? 7. 计算相对数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8.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为什么要做统计检验? 9.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如何控制? 10. 将18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年龄相近的原则配为6个区组,每个区组中的3名患者随机分配到A 、B 、C 三个治疗组中,治疗后测定血小板变化量。经初步计算,180SS =总,120SS =治疗组,10SS =误差。试列出该实验数据的方差分析表。 11. 以 t 检验和秩和检验为例,说明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 12. 某研究者调查了40名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其中20例单发,20例多发,记录了与脑梗塞是否多发的可能有关的危险因素情况,其中吸烟量定义如下;不吸烟=0,<10支/天=1,>=10支=3。数据见下表 40名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调查数据 性别 1x 吸烟量 2x 患糖尿病 3x 胆固醇 4x 甘油三脂 5x 低密脂蛋白 6x 高密 脂蛋白 7x 单发多发 y 0 1 1 5.65 2.34 3.61 1.98 0 1 3 0 6.23 3.89 2.11 .99 0 ┇ ┇ ┇ ┇ ┇ ┇ ┇ ┇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统 计推断法,统计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2. 简述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有不同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 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定,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表格形式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统计报告制度。)专门调查是统计工作中重要的调查组织形式。按其特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 种。 3. 统计整理的主要程序包括那些。1)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包括确定统计分组的方法,用 哪些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和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统计整理方案是确保统计整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开展的首要前提。2)审核原始资料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性,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要从逻辑和计算两方面进行审核。 3 )统计分组和汇总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确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那些需要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和合适的组限 4 )绘制统计图表绘制统计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上表现出了。 4. 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表头,横行标题,纵 栏标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5. 如何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 计算全距(R)2)确定组距和组限。3 )计算各组频数,频率。 6. 简述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 1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同期计 划数*100% 2 )结构相对指标(% =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3 )比 较相对指标(% =某一国家地区(单位)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国家地区(单位)同一现象的指标数值*100% 4 )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同一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5)强度相对指标=某一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与此有联系现象的指标数值 6 )动态相对指标(%)=报

事件研究法的计算步骤

事件研究法的计算步骤 1.定义事件期 考察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影响的首要工作是确立一个事件期。事件期包括:事前估计期与事后观察期。 事前估计期,又称清洁期,其作用在于估计正常收益率,本文所选用的清洁期为[-30,-10],即公告前的前30 到前10 个交易日,共20 个交易日;事后观察期,又称时间窗,用于研究事件发生后股价的异常变化,探讨并购重组绩效的变化,确定事件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并购重组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全部影响.事件窗的长短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定,就短期绩效研究般为[-10, 10]。本文事件研究选择的事件窗是[-1 5. 15]. 即从事件宣布日起的前15后15 个交易日,共31 个交易日 . 2.计算事件期[-30,-10]内的样本公司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沪、深指数)日收益 率r m,t 和r i,t (百分比收益率). r m,t = (P m,t – P m,t-1 )/P m,t-1 r i,t = (P i,t – P i,t-1 )/P i,t-1 在本文计算中将百分比收益率转换股票连续复利收益率和市场指数连续复利收益率. R m,t = In (r m,t +1) R i,t = In (r i,t +1) 3.计算预期正常收益率 建立在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成立的情况下,根据证券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模型来计算正常收益率.选择并购事件公告宣布H 前段期间为事前估计期,以该期数据为样本,以市场指数收益率为解释变量,以个股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 R i,t =α i + β i R m,i + ε i,t 其中R i,t R m,i 分别为个股和市场指数的日收益率,且是股票的收益率对市场指 数收益率的回归系数,ε i,t 代表回归残差.回归后得到的α i, β i ,如果α i, β i ,在估计期内保持稳定,则可算出预期正常收益率为: R i,t =α i + β i R m,i 4.计算每只股票在[-15,15]内每日超常收益率(AR)。股票i在第t日的超长收 益率为:AR i,t = R i,t – R m,t 5.计算所有股票在[-15,15]内每日的超常平均收益率(Average Agnominal Return). 就是计算所有股票超常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所有股票在第t 日的平均收益率为:

语言研究方法和统计语言学 必背

语言研究方法 一、选题步骤 文献调研科学分析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评议和确定课题 1、课题调研调研与考察是对有关课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要掌握前人对有关课题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已经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新的起点上选择课题。 2、课题选择根据调研和实际考察的结果,初选出诸个科学问题,认真分析其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制约科研能否顺利进行的其他因素等。 3、课题论证论证是指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评审,看其是否符合选题的基本原则,并分别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性、根据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以确定选题的正确性。课题论证一般采取同行专家研究评议与管理决策部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课题确定经过课题论证之后,该课题若通过,即课题确定。若没通过,该课题则被淘汰,需再按照选题的程序和原则,另行选定其他课题。 二、文献检索方法 1. 常用法:是利用文摘或题录等各种文献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按时间顺序查找,可顺查、倒查和抽查。(1) 顺查法。这是一种以课题起始年代为起点从远到近按时间顺序的查法。查找前要摸清该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大致时间,从问题发生的年代查起,这样一卷卷或一年年地查找,直到认为文献够用为止。这种逐年顺查的方法是有利于查全,不遗漏;缺点是比较费时间,检索效率低。 (2) 倒查法。与顺查法相反,就是由近而远地按时间逆序查找。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新的课题或有新内容的老课题。查找时效率高,省时省力,但容易遗漏有用的文献。 (3) 抽查法。这是一种针对学科发展特点,抓着该学科发展迅速、文献发表较多的年代,抽出一段时间,逐年检索。 2. 引文法:也叫追溯法或扩展法。这是一种传统的获取文献的方法。即利用已知的有关文献后所附的“引用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 综合法:也称“循环法”或“分段法”,就是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即先通过选定的检索工具查找出一批文献,然后再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来追溯查找,如此交替地往前推移。这种方法兼有常用法和引文法的优点,可以查得全而准,检索效率高。 三、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和流派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派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现代西方流行的哲学流派虽形形色色,但大致分属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哲学思潮渊源于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强调归纳、实证、逻辑、实用,关注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第一代是孔德的实证主义;第二代的马赫主义,第三代的逻辑实证主义,第四代的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及后来的历史主义或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 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则渊源于欧洲大陆的唯理主义,强调演绎、普遍、绝对、直觉、关注人的存在意义。第一代是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第二代是狄尔泰、柏格森等人的生命哲学;另一个哲学流派是胡塞尔的现象学;第三代是海德格尔、萨特尔的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今西方流行的人本主义的哲学流派中,比较特殊的是新托马斯主义和人格主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方还出现了一种反人本主义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与上述两大思潮密切相联系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各种哲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 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 3.简述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统计调查有不同组织形式,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定,自上而下布置,统一规定表格形式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统计报告制度。)专门调查是统计工作中重要的调查组织形式。按其特点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种。 4.统计整理的主要程序包括那些。1)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包括确定统计分组的方法,用哪些 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和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统计整理方案是确保统计整理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开展的首要前提。2)审核原始资料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和系统性,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要从逻辑和计算两方面进行审核。3)统计分组和汇总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确定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那些需要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和合适的组限4)绘制统计图表绘制统计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统计表或统计图上表现出了。 5.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表头,横行标题,纵栏标 题和数字资料等要素构成。 6.如何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计算 全距(R)2)确定组距和组限。3)计算各组频数,频率。 7.简述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同期计划数 *100% 2)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3)比较相对指标(%)=某一国家地区(单位)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国家地区(单位)同一现象的指标数值*100% 4)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同一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5)强度相对指标=某一现象的指标数值/另一与此有联系现象的指标数值6)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100% 8.简述平均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公式。(1)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 (2)调和平均数(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位置平均数 9.误差主要有哪些种类?简述各种误差的概念。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10.简述抽样推断的作用。1)抽样推断可以对某些必须了解其情况,但实际又不可能或没必要 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做研究。2)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时效,降低统计成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应用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全面调查的数字资料进行质量检验和修正。4)抽样推断可以用于对工业生产中成批生产或大量连续生产产品的工艺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还可以利用抽样推断对总体进行假设检验,判断真伪,决定取舍。 11.简述抽样推断的基本要求。1)无偏性。当样本指标的数学期望值等于估计值或推断值的总 体指标,则这个估计的总体指标称为无偏估计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次估计没有随机性误差,而是指每次估计中没有系统偏差。2)一致性。它是指随着样本容量增大时,估计的总体指标越来越接近总体指标的实际值。3)有效性。它是指无偏性估计的总体指标中方差较小的估计量,即希望那个估计量的离差尽可能小。 12.简述抽样的组织形式。1)纯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就是从不加任何分类,排队的全及 总体中,完全排除人们的主观意图,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2)类型抽样,也称分层抽样,他是统计分组与抽样推断原理的结合运用,即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主要标志进行分组,然后从各组中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这种方法适用于全及总体单位数较多,内部结构较复杂,且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情况。3)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这是对所要调查的全及总体单位数,按某一标致顺序编号排队,然后按照固定顺序和相等的间隔从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推断组织方式。4)整群抽样是将全及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群或租,然后按随机抽样方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是由一套处理统计数据的方法所组成,这些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就是去了用武之地,统计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统计数据不用统计方法去分析也仅仅是一对数据而已,不能得出任何有有益的结论。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在资料收集时,对于无法从科学实验取得资料的现象,特别如社会经济现象,应用大量观察法。对于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取得资料,则应建立在合理的实验设计基础上。在数据的整理汇总时,运用统计描述法,而统计分析与检验主要运用统计推断法等等。 1、实验设计 统计是要分析数据的,但首先需要考察的是,数据的来源是否合适,实验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由于安排不科学、使实验数据不能反映现象的真实情况,或不能用以估计总体的数量特征,那么接着一系列分析工作也就白费功夫了。例如,要比较某农作物A品种和B品种的收获了高低,分别在两地段播种A品种和B品种,结果获得A品种单位面积产量高于B品种的数据。如果根据这个数据判断A品种优于B品种,这个结论就太不靠谱了。原因是影响收货率高低的因素不但有种子品种的差异,还有土地区位、肥沃程度等差异,所以我们需要事先作出安排,使得实验结果数据的差异中排除可控因素的差异,而显示不可控因素的差异。所谓实验的统计设计就是指设计实验的合理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析方法的

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它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统计数据搜集。 实验的统计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重复性原则。 即允许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实验。如果只将一次实验所得的数据作为总体的估计量,精度就很差,这时实验的误差等于观察的误差,观察误差可能是实验误差的结果,很难用观察的数据来代表总体情况。多次重复实验的好处是显然的,其一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有效估计量;其二,可以获得实验误差的估计量。这些都是提高估计量精度或缩小误差范围所需要的。 (2)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是指在实验设计中,对实验对象的分配和实验次序都是随机安排的。这种安排可以使可控的影响因素作用均匀化,突出不可控影响因素的作用。例如在种子品种的实验中如果不是将A品种固定在甲地段、B品种固定在乙地段,而是两地段随机的选择不同品种多次重复实验。可以断定这种安排在不同品种收货率的差异中,由于土地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少了,而品种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所以随机化原则是实验设计的重要原则。 (3)区组化原则 即利用类型分组技术,对实验对象按有关标志顺序排队,然后依次将各单位随机的分配到各处理组,使各处理组组内标志值的差异相对扩大,而处理组组间的差异相对缩小,这种实验设计安排称为随机区组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心理统计学-绪论)【圣才出品】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 第三部分心理统计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 一、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统计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理统计学。它主要是以概率论为基础,对统计数据数量关系的模式加以解释,对统计原理和方法给予数学的证明。它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另一类是应用统计学。它是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如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工业领域,称为工业统计学;应用到医学领域,称为医学统计学;应用到心理学领域,称为心理统计学,等等。应用统计学是与研究对象密切结合的各科专门统计学。 二、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的内容 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研究内容,从不同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分,可以分成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三部分。 (一)描述统计 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二)推断统计 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

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推断统计的内容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部分。 (三)实验设计 实验者为了揭示试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在实验之前所制定的实验计划,称为实验设计。其中包括选择怎样的抽样方式;如何计算样本容量;确定怎样的实验对照形式;如何实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等组化;如何安排实验因素和如何控制无关因素;用什么统计方法处理及分析实验结果,等等。以上三部分内容,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随机变量 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的现象,称为随机变量。第一,一次试验有多种可能结果,其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第二,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第三,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试验。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叫做一个随机事件。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统计处理的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二、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总体中的每个单位成为个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当总体所包含的个数有限时,这一总体称为有限总体。而总体所包含的个数无限时,则称为无限总体。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的容量,一般用n来表示。一般来说,样本中个体数目大于30称为大样本,等于或小于30称为小样本。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大样本和小样本所用的统计方法不一定相同。

外语教学科研方法与统计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English Learning Anxiety of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affective factors of personality. Anxiety is quite of the affective factor that most dominantly obstructs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1960s, a lot of researches were attempt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gh anxiety and the learners’ achievement. Spielberg’s research, from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supported that, among those who fled school because of failure in learning, more than 20% are highly anxious and 6% with low anxiety. The research in the 1970s (Silber, O’Neil& Tobias) showed that whichever method is adopted, anxiety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learn er’s school achievement. Spielberg (1972) proposed that anxiety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state anxiety and trait one. In the 1980s, most researchers reached a common view that anxie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Kristen (1986:23) argued that the higher language learners’ anxiety level is, the worse their spoken language proficiency is. Gardner Clement and Glassman (1976) found small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is scale and four measures of achievement (aural comprehension, speaking, final grade, and composite of three sub-scales of the Canadian Achievement Test in French). Krashen(1985a,1985b)maintains that anxiety inhibits the learner’s ability to process incoming language and handicap the process of acquisition. Research made by Young (1990, 1991, and 1992) has also consistently revealed that anxieties can obstacle foreign language production and achievement. Language anxiety is experienced by learners of both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and therefore exits potential problems “because it can interfere with the acquisition, retention and production of the new language” (Maclntyre&Gardner, 1991).Furthermore, Crookall and Oxford(1991) reported that serious language anxiety might cause other related problems with self-esteem, self-confidence, risk-taking ability, and ultimately hampers proficiency in the second language.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not take place in a high anxiety context (Oxford1999).Macintyre (2002) held that anxiety can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 and failure in language learning. If inappropriate measures are taken to reduce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it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cognitive skills. On the contrary, Some scholars (M.Csikszentmihalyi, 1988 &I.M.Csikzentmihalyi,1990&Goleman,1995)investigated anxiety’s effect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s and found that language anxiety was helpful for language learning. All in all, recent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s it come to be known ,focuses more specifically on the situational nature of state anxiety.(Horwitz et al.1986,p. 125-132 Macintyre and Gardner1989,1991,p. 296-304).Inspired by

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一、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统计学的出生是研究国家状况的,譬如统计全国人口状况、农业收成、经济情况等数据,对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统计性调查与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被专家学家们系统化专业化,形成了不同流派不同类别的统计学。而现在的人文社会统计分类便是对社会生活中统计学应用的专业化成果。前面提到过的人口普查、经济情况调查等都是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早在17世纪,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就被提出了。在约翰·格朗特1662年出版了《对死亡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考察》一书中,格朗特通过观察客观现象的数量关系,揭示出一系列统计规律,如男婴出生高于女生,男性死亡高于女性等,同时他还用最新颖的方法编制出了死亡率表。18世纪中末叶到19世纪中末叶期间概率论与统计学成功结合,使得统计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被加以重视。在当代社会,统计学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人口学中的统计学应用(进行优生优育)、社会发展与评价、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政府统计数据收集与质量保证等都依赖于各类科学的统计方法。 二、二、统计学在企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统计学在企业生产、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很广,其中包括了保险精算、金融业数据库建设与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等一系列经济研究应用问题。在金融业的统计学应用方面,运用统计方法研究金融风险,建立风险监测系统,不仅能够为管理层宏观调控金融市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对投资个人和机构实施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企业经济管理对统计学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统计方法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九五”期间,“ISO9000”认证成为国际贸易中所要求的供方质量保证能力和水平的标志。ISO9000族标准中有许多要素涉及到统计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例如紧密结合某企业或某产品的生产过程,运用统计方法,实施产品设计、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同时还可将统计学中的“6”质量标准应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中。统计学知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当然不只限于企业质量管理。利用统计学知识还可以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顾客行为分析商品市场的变化趋势及经济环境的研究等。在进行企业的财务分析时,可使用统计数量方法,提供精确地采取比率与衡量指标,从而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作出评价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在顾客行为分析方面,利用市场调查、资料采矿技术及资料库行销功能,強化行销及客服能力,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及服务。目前,统计学研究还渗透到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也依赖统计学者研究解决。此外,“十五”期间,统计学在旅游经济、假日经济和休闲时间方面的研究应用也被凸显出来。此领域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问题的研究包括旅游客流量、宾馆入住率、景点门票收入、餐饮业收入、航空、铁路等运输客流量的预测研究等,根据对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及其休闲时间的规律研究,制定有关政策,进而开发经济市场。统计学对于我国居民消费模式的量化研究方面也有重要意义。研究我国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考虑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利用统计数据,建立消费模型,量测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探讨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三、三、统计学在生命科学及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统计知识在生命科学、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以至于包括分子生物学中的统计方法、生物制药技术中的统计方法、流行病规律研究与探索的统计方法、人类染色体工程研究中的统计方法在内的各统计应用领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例如,在医药学中,关于吸烟与肺癌发病率联系的分析、关于某种新药效果的研究,都普遍使用统计方法;19世纪中叶基因学说的创立,也是依赖于统计推断技术。 四、四、统计学的其他应用利用统计学预防犯罪,应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关回归分析法。利用统计学侦破案件(“语言DNA”),应用的研究方法是聚类分析。民调在选举中的预测功能:通过选择民调模式与应用时机,进行民调,对民调结果进行推估预测

统计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统计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关系。正是因为统计学的这一研究的特殊矛盾,使它成为了一门万能的科学。不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经济领域,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都是统计学所要分析和研究的。 二、统计研究的特点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数量性。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领域中现象的数量方面,这一特点是统计学(定量分析学科)与其他定性分析学科的分界线。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资料是统计的原料。一切客观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事物的质与量总是密切联系、共同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没有无量的质,也没有无质的量。一定的质规定着一定的量,一定的量也表现为一定的质。但在认识的角度上,质和量是可以区分的,可以在一定的质的情况下,单独地研究数量方面,通过认识事物的量进而认识事物的质。因此,事物的数量是我们认识客观现实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研究统计数据资料,研究和掌握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我们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 2、总体性。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领域中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总体普遍存在着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资料规律性。自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和数量对比关系等一般是在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在这些因素当中,有起着决定和普遍作用的主要因素,也有起着偶然和局部作用的次要因素。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的个体中,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实际发生的作用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就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质,而对于有足够多数个体的总体来说又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趋势,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对工资的统计分析,我们并不是要分析和研究个别人的工资,而是要反映、分析和研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总体的工资情况和显示出来的规律性。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是从个体的实际表现的研究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的研究的。 3、具体性。统计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领域中具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即它不是纯数量的研究,是具有明确的现实涵义的,这一特点是统计学与数学的分水岭。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抽象空间和抽象数量的科学,而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实在的数量表现。统计研究对象的这一特点,也正是统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正因为统计的数量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实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