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EXCEL软件计算梯形渠道流量

运用EXCEL软件计算梯形渠道流量
运用EXCEL软件计算梯形渠道流量

运用EXCEL软件计算梯形渠道流量

在渠道流量的计算中,主要对水深进行试算,有时一次不能成功,需要进行多次试算,过去用手工计算非常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错误。而现在运用Excel软件的对数据自动处理和计算功能,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工作。下面仅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运用EXCEL软件对梯形渠道流量的计算方法作一简介,以供参考。

一、渠道流量计算公式

在渠道横断面设计中,灌溉渠道水流以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明渠均匀流即是水流在渠道中流动,各断面的水深、断面平均流速和流速颁布都沿流向不变。

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为:

Q=ων=ωC(Ri)1/2

式中 ω——过水断面面积

R——水力半径,R=ω/χ

χ——湿周

i——渠道的底坡

C——谢才系数,C=(1/n)R1/6

n——渠道糙率

二、计算步骤

计算时采用试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先假设一个水深h值;

2、根据已知的渠底宽b、边坡系数m计算出渠道的过水断面面积ω、湿周χ、水力半径R;

3、依据糙率n及水力半径R计算出谢才系数C值;

4、用Q=ωC(Ri)1/2(i已知)计算流量Q;

5、若此流量与需要通过的流量相等,讲明假设的水深值为通过需要流量时的水深;若不相等,则应另假设一个水深,仍按

上述步骤计算,直到算出的流量值与要求通过的流量值相等

为止。

三、 在Excel中列式计算

在Excel中建立一个新的工作薄,在A3列输入所要计算的渠道名称,B3列输入渠道水深h,C3列输入渠道底宽b,D3列输入渠道边坡系数m,E3列输入渠道糙率n,F3列输入渠道底坡i等基础数据。

根据上述计算步骤,下面进行过水面积,湿周,水力半径,谢才系数及流量的计算。

选择G3单元格,输入公式ROUND(((D5+E5*C5)*C5),2)计算过水断面面积ω;

选择H3单元格,输入公式计算湿周x=ROUND((D5+2*C5*

(SQRT(1+POWER(E5,2)))),2);

选择I3单元格,输入公式ROUND((H5/I5),2)计算水力半径R;

选择J3单元格,输入公式ROUND((1/F5*(POWER(J5,0.167))),2)计算谢才系数C;

最后选K3单元格,输入公式ROUND((H5*K5*(SQRT(J5*G5))),2)计算设计流量Q。

记住在单元格内输入公式时,一定要在公式前加等于号,即:=。

这样完整的计算表就完成了,样式如下表。

四、结束语

用Excel软件计算设计流量,方法简便快捷,易于掌握。更重要的是,应用此方法计算可以简化计算,大大减少计算工作量。从而大幅度降低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计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此计算方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与推广对Excel软件实用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全面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附录C 项目设计有关公式 C1 正常流量——设计典型年内的灌水高峰时期渠道需要通过的流量。该项为渠道纵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设计的依据。 加大流量——为满足特殊情况,短时内加大输水的要求,而予以增大的渠道设计流量。通常是根据正常流量,适当选择加大百分数来确定,该项指标为设计渠顶高程的依据。 最小流量——在河流水源不足,种植面积减小,或给灌水定额较小的作物供水时,出现渠道最小流量。该项指标主要用于校核下一级渠道水位的控制条件和奎水建筑物位置以及校核渠道中的淤积。 选择灌溉制度,确定灌溉方式及由支渠同时供水的下级渠道数目。 确定支渠及农渠应送至田间的净流量: Qbfn=ωb·qn……………………… 式中:Qbnt——支渠配给田间的净流量,m3/s; ωb_支渠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

qn——灌水模数。 Qln==Qbfn/n·k·nf…………………… 式中:Qln——农渠净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nf——田间水利用系数。 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农渠毛流量:QLG=Qln+S1·L1…………… 式中:QLG——农渠毛流量,m3/s;Qln——农渠净流量,m3/s; S1——农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1——农渠平均灌水长度取1/2的农渠长度,km。斗渠的毛流量:QdG=k·QLG+Sa·La………… 式中:QdG——斗渠毛流量,m3/s;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Sa——斗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La——斗渠最大平均工作渠段长度,km 支渠的毛流量:ObG=n·QdG+Sb·Lb………… 式中:ObG——支渠的毛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Sb——支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Lb——支渠的工作长度,km。

管道流量计算方式

管道流量计算方式 DN15、DN25、DN50管径的截面积分别为: DN15:152*3.14/4=176.625平方毫米,合0.0177平方分米。 DN25:252*3.14/4=490.625平方毫米,合0.0491平方分米。 DN50:502*3.14/4=1962.5平方毫米,合0.1963平方分米。 设管道流速为V=4米/秒,即V=40分米/秒,且1升=1立方分米,则管道的流量分别为(截面积乘以流速): DN15管道:流量Q=0.0177*40=0.708升/秒, 合2.55立方米/小时。 DN25管道:流量Q=0.0491*40=1.964升/秒, 合7.07立方米/小时。 DN50管道:流量Q=0.1963*40=7.852升/秒, 合28.27立方米/小时。 注:必须给定流速才能计算流量,上述是按照4米/秒计算的。 电缆载流量 电缆载流量: 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电缆载流量口决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计算电缆载流量选择电缆 (根据电流选择电缆)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185……

雨水管径计算软件

雨水管径计算软件 【篇一:雨水流量计算公式】 雨水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 根据不同地貌选择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a); 式中:p——设计重现期(a); t——降雨历时(min)。 【篇二:雨水管道挖土方的计算规则】 雨水管道挖土方的计算规则 径变0.7 米,怎么就不计算了。因为在挖井室圆形土方时你一定要放点坡的。我在上面的例式中没有增加放坡量也没有扣减收口处的土方,我折算过增加的土方和扣除的土方大体差不多,所以相互抵消了。 【篇三: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 第九章雨水管渠的设计计算 (一)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雨水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 2、了解截流制合流式排水管渠的设计; 3、掌握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的绘制。 (二)教学内容: 1、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 2、雨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 3、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4、雨水径流调节; 5、排洪沟设计与计算; 6、合流制管网设计与计算。 (三)重点: 雨水管网设计计算、合流制管网设计计算。 第一节雨量分析及暴雨强度公式 一、雨量分析 1. 降雨量

降雨量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其计量单 位为(体积/时间)/面积。由于体积除以面积等于长度,所以降雨量 的单位又可以采用长度/时间。这时降雨量又称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 深度。常用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计量单位有: 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 mm/a; 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计量单位用 mm/月; 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的各年中降雨量最大的一日的降雨量, 计量单位用mm/d。 2. 雨量的数据整理 自记雨量计所记录的数据一般是每场雨的累积降雨量(mm)和降 雨时间(min)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和以累计降雨 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量累积曲线。降雨量累积曲线上某 一点的斜率即为该时间的降雨瞬时强度。将降雨量在该时间段内的 增量除以该时间段长度,可以得到描述单位时间内的累积降雨量, 即该段降雨历时的平均降雨强度。 3.降雨历时和暴雨强度 在降雨量累积曲线上取某一时间段t,称为降雨历时。如果该降雨历时覆盖了降雨的雨峰时间,则上面计算的数值即为对应于该降雨历 时的暴 雨强度,降雨历时区间取得越宽,计算得出的暴雨强度就越小。 暴雨强度用符号i表示,常用单位为mm/min,也可为mm/h。设 单位时间t内的平均降雨深度为h,则其关系为: i?h (9-1) t 在工程上,暴雨强度亦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量q表示,单位用(l/s)/hm2。采用以上计量单位时,由于1mm/min=l (l/m2)/min=10000(l/min)/hm2,可得i和q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q?10000i?167i (9-2) 60 式中 q—降雨强度,(l/s)/hm2; i —降雨强度,mm/min。 就雨水管渠设计而言,有意义的是找出降雨量最大的那个时段内的 降雨量。因此,暴雨强度的数值与所取的连续时间段t的跨度和位置 有关。在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推求中,经常采用的降雨历时为5min、

渠道流量设计计算方法及步骤

介绍农田水利小型排灌渠道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 秦长庚 在水利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常遇到流量计算问题,农田水利小型排灌渠道、排灌涵闸流量计算,是根据水流的过水断面形状和水流流态不同进行的流量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渠道过水断面是根据各地的土质情况确定,土质坚硬的一般以梯型、矩型为主,也有采用建筑物工程的圆型过水断面,水闸流量计算是根据进水闸的水流流态形式情况进行流量计算的,本次主要是以梯型断面为例介绍流量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 小型农田排灌渠道是由渠底宽度,渠道边坡和渠道安全超高,渠道堤顶宽度组成,渠道流量计算在平原湖区是大都采用《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计算,明渠均匀流是水流在渠道中流动,各断面的水深、断面平均流速和流速分布都沿流向不变,这种水流状况称为明渠均匀流。 明渠均匀流的流量计算公式为 ? = Q? ? C i R W 计算公式中各符号表示为;

糙率 渠道纵坡水力半径谢才系数过水断面流量===========n i x w R R R n C C W W s m Q g 1/2 3 求公式中的各项数据,首先要计算出渠道断面的水力要素如下表; 渠道断面的水力要素表 例;某地计划开挖一条排灌渠道,渠道断面形状为梯形断面,设计该渠道底宽b=4m, 边坡m=1:2,渠道内正常过水深h=2.5m, 渠底纵坡i=1/1000, 渠道边坡糙率i=0.025. 计算该排灌渠道可通过最大流量为: s m Q /3 = 计算步骤;

1. 过水断面计算 2 50.225.2)5.224()2(m h h m b W =??+=??+= 2. 湿周计算 12 .202 15.2242 122 2 =+??+=++=m b x 3. 水力半径计算 12 .112 .2050.222 15.2225.250.224(2 122)(2 2 == +??+??+= +++= h h mh b R 4. 谢才系数计算 025 .112 .10225 .011225 .0=?= = g R n C 225 .012 .1=g R 225 .015.05.15.1=?==n g 5. 流量计算 S m i R C W Q /32.34001.012.144.445.223 =?? ?=?? ?= 该排灌渠道设计的过水断面可通过S m /32.343

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

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 A.已知管的内径12mm,外径14mm,公差直径13mm,求盘管的水流量。压力为城市供水的压力。 计算公式1:1/4∏×管径的平方(毫米单位换算成米单位)×经济流速(DN300以下管选1.2m/s、DN300以上管选1.5m/s) 计算公式2:一般取水的流速1--3米/秒,按1.5米/秒算时: DN=SQRT(4000q/u/3.14) 流量q,流速u,管径DN。开平方SQRT。 其实两个公式是一样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另外,水流量跟水压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现在我们至少可以计算出大体的水流量来了。 备注:1.DN为Nomial Diameter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又称平均外径(mean outside diameter)。 这是缘自金属管的管璧很薄,管外径与管内径相差无几,所以取管的外径与管的内径之平均值当作管径称呼。 因为单位有公制(mm)及英制(inch)的区分,所以有下列的称呼方法。 1. 以公制(mm)为基准,称 DN (metric unit) 2. 以英制(inch)为基准,称NB(inch unit) 3. DN (nominal diameter) NB (nominal bore) OD (outside diameter) 4. 【例】 镀锌钢管DN50,sch 20 镀锌钢管NB2”,sch 20 5. 外径与DN,NB的关系如下: ------DN(mm)--------NB(inch)-------OD(mm) 15-------------- 1/2--------------21.3 20--------------3/4 --------------26.7 25-------------- 1 ----------------33.4 32-------------- 1 1/4 -----------42.2 40-------------- 1 1/2 -----------48.3 50-------------- 2 -----------60.3 65-------------- 2 1/2 -----------73.0 80-------------- 3 -----------88.9 100-------------- 4 ------------114.3 125-------------- 5 ------------139.8 B.常用给水管材如下: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doc

附录C 项目设计有关公式 C1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正常流量——设计典型年内的灌水高峰时期渠道需要通过的流量。该项为渠道纵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设计的依据。 加大流量——为满足特殊情况(如改变灌溉作物种植比例,扩大灌溉面积,或遇到特大旱情等),短时内加大输水的要求,而予以增大的渠道设计流量。通常是根据正常流量,适当选择加大百分数来确定,该项指标为设计渠顶高程的依据。 最小流量——在河流水源不足,种植面积减小,或给灌水定额较小的作物供水时,出现渠道最小流量。该项指标主要用于校核下一级渠道水位的控制条件和奎水建筑物位置以及校核渠道中的淤积。 C1.1 选择灌溉制度,确定灌溉方式及由支渠同时供水的下级渠道(斗、农)数目。 C1.2 确定支渠及农渠应送至田间的净流量: 式中: Q bfn=ωb·q n?????????(C1)Q bnt——支渠配给田间的净流量,m3/s; 式中:ωb_支渠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q n——灌水模数(m3/s/万亩)。 Q ln==Q bfn/n·k·n f????????(C2)Q ln——农渠净流量,m3/s;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n f——田间水利用系数。 C1.3 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毛流量) 式中: 农渠毛流量:Q LG =Q ln+S1·L 1?????(C3)Q LG——农渠毛流量,m3/s; 式中:Q ln——农渠净流量,m3/s;S1——农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1——农渠平均灌水长度取1/2 的农渠长度,km。 斗渠的毛流量:Q dG=k ·Q LG +S a·L a????(C4)Q dG——斗渠毛流量,m3/s;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S a——斗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 式中:L a——斗渠最大平均工作渠段长度,km 支渠的毛流量:O bG=n·Q dG+S b·L b????(C5) O bG——支渠的毛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S b——支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L b——支渠的工作长度,km。 于渠各段设计流量的推算,在求得各支渠口的毛流量后,可从最远一条支渠的取水口依次向上推算出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 C2 灌溉渠道横断面设计 C2.1 渠道断面宽深比 α=b/h????????(C6)

过水流量的计算方法

渠道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 在水利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常遇到流量计算问题,农田水利小型排灌渠道、排灌涵闸流量计算,是根据水流的过水断面形状和水流流态不同进行的流量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渠道过水断面是根据各地的土质情况确定,土质坚硬的一般以梯型、矩型为主,也有采用建筑物工程的圆型过水断面,水闸流量计算是根据进水闸的水流流态形式情况进行流量计算的,本次主要是以梯型断面为例介绍流量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 小型农田排灌渠道是由渠底宽度,渠道边坡和渠道安全超高,渠道堤顶宽度组成,渠道流量计算在平原湖区是大都采用《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计算,明渠均匀流是水流在渠道中流动,各断面的水深、断面平均流速和流速分布都沿流向不变,这种水流状况称为明渠均匀流。 明渠均匀流的流量计算公式为 i R C W Q ???= 计算公式中各符号表示为; 糙率 渠道纵坡水力半径谢才系数过水断面流量===========n i x w R R R n C C W W s m Q g 1/23

求公式中的各项数据,首先要计算出渠道断面的水力要素如下表; 渠道断面的水力要素表 例;某地计划开挖一条排灌渠道,渠道断面形状为梯形断面,设计该渠道底宽b=4m, 边坡m=1:2,渠道内正常过水深h=2.5m, 渠底纵坡i=1/1000, 渠道边坡糙率i=0.025. 计算该排灌渠道可通过最大流量为: s m Q /3= 计算步骤; 1. 过水断面计算 250.225.2)5.224()2(m h h m b W =??+=??+= 2. 湿周计算 12.20215.22421222=+??+=++=m b x 3. 水力半径计算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二)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二) 教学内容 梯形面积计算的应用。课本165页例1,练习三十九的第5-10题。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熟练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2.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解题正确率。 教具准备 卡片、沟渠的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为什么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相似,也得÷2? 2.面积常用的计量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填写练习三十九的第6题。 3.口答:(以卡片出示) (1)求梯形的面积: ①a=3b=6 h=4 ②a=12b=18 h=6 ③a=9b=10 h=0.4 (2)求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a=4.2h=10 ②a=5h=12 ③a=98h=20 4.认识沟渠的实物模型,横截面的意义以及各部有关名称与梯形有关部分名称的对立。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梯形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 -1-

二、新授。 1.例题教学。 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深1.2米,它的横截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中各已知条件的实际意义,然后让学生试算在本子上,师巡视,针对性指导。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板演:a=2.8米b=1.4米h=1.2米 (2.8+1.4)×1.2÷2 =4.2×1.2÷2 =2.52(平方米) 答:它的横截面面积是2.52平方米。 师生共同质疑: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是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求积的?(路基和拦河坝) 2.练一练:课本练习三十九的第3题。 三、练习。 1.课本练习三十九第7题。 2.课本练习三十九第8~10题。 3.铁路路基的横截面是梯形,它的上底是3.8米,下底比上底多1.8米,高1.5米,求它的横截面面积。 -2-

雨水流量计算软件

雨水流量计算软件 【篇一:雨泰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水力分析软件】 第一章屋面虹吸雨水排放 1.系统特点 1.1 工法在使用功能上的特点 由于雨泰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水力分析软件依据虹吸原理,在雨 水排放过程中极易达到管内满水状态,且流速快,流量大,在使用 中明显的体现出了屋面排水能力强的特点。 虹吸雨水管道的理论流量,在设计阶段参考了该地区的年均降水量 和数十年来的最大降雨量,尤其是当雨季来临时,雨水量的突然增 大更有利于虹吸现象的形成。换言之,就是当屋面的雨水累积量越大,其排放的速度就越快,这一难能可贵的特点在普通的重力排放 系统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1.2 工法和传统施工方法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雨泰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水力分析软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这 种管材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且不会因弯曲而破裂、折断,还具有 耐腐蚀性,其抗极端温度范围也大,一般在-30℃~100℃,同时管 材的自身重量轻,施工方便,可使安装工效大大提高。因此,在和 传统的屋面重力流排水系统相比较,虹吸排水具有十大优点: 1.2.1 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建筑物(平屋顶建筑同样适用); 1.2.2 排水管道无需坡度排设; 1.2.3 由于虹吸排水在产生虹吸作用时,管道内呈满水状态,且系统 的水流流速很高,故其泄流量较之重力排水系统大大提高; 1.2.4 系统所需的地下埋管较少; 1.2.5 现场的施工量减少; 1.2.6 管道及配件的使用量减少; 1.2.7 降低了排水管道的管径;

1.2.8 由于重力排水系统悬吊水平管道需要有坡度,这样其他管道、设备安装标高随之降低,安装空间减小,而虹吸排水的管道本身就少,加之其无需敷设坡度,进而节约了安装空间; 1.2.9 当虹吸排水系统产生虹吸作用时,水流流速很高,管道具有较好的自洁能力; 雨泰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 水力分析软件 1.2.10 从设计到施工简单快捷。 在以上这十大优点中,最为可贵的是建筑物屋面即使是平屋顶也能使用,以及现场施工量大大减少这两点。 2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公用建筑、民用建筑及各类工业厂房等建筑物的屋面雨水排放系统以及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等的排放,对屋面及管道的坡度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 雨泰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水力分析软件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在现代建筑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的使用,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雨泰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水力分析软件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空间,特别是在厂房、机场、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中其适用性将日益体现。 3 工艺原理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 施工工艺流程图: 钢筋混凝土板 不锈钢底盘模板 图4.1.1雨水斗固定示意图

运用EXCEL软件计算梯形渠道流量

运用EXCEL软件计算梯形渠道流量 在渠道流量的计算中,主要对水深进行试算,有时一次不能成功,需要进行多次试算,过去用手工计算非常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错误。而现在运用Excel软件的对数据自动处理和计算功能,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工作。下面仅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运用EXCEL软件对梯形渠道流量的计算方法作一简介,以供参考。 一、渠道流量计算公式 在渠道横断面设计中,灌溉渠道水流以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明渠均匀流即是水流在渠道中流动,各断面的水深、断面平均流速和流速颁布都沿流向不变。 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为: Q=ων=ωC(Ri)1/2 式中 ω——过水断面面积 R——水力半径,R=ω/χ χ——湿周 i——渠道的底坡 C——谢才系数,C=(1/n)R1/6 n——渠道糙率 二、计算步骤 计算时采用试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先假设一个水深h值;

2、根据已知的渠底宽b、边坡系数m计算出渠道的过水断面面积ω、湿周χ、水力半径R; 3、依据糙率n及水力半径R计算出谢才系数C值; 4、用Q=ωC(Ri)1/2(i已知)计算流量Q; 5、若此流量与需要通过的流量相等,讲明假设的水深值为通过需要流量时的水深;若不相等,则应另假设一个水深,仍按 上述步骤计算,直到算出的流量值与要求通过的流量值相等 为止。 三、 在Excel中列式计算 在Excel中建立一个新的工作薄,在A3列输入所要计算的渠道名称,B3列输入渠道水深h,C3列输入渠道底宽b,D3列输入渠道边坡系数m,E3列输入渠道糙率n,F3列输入渠道底坡i等基础数据。 根据上述计算步骤,下面进行过水面积,湿周,水力半径,谢才系数及流量的计算。 选择G3单元格,输入公式ROUND(((D5+E5*C5)*C5),2)计算过水断面面积ω; 选择H3单元格,输入公式计算湿周x=ROUND((D5+2*C5* (SQRT(1+POWER(E5,2)))),2); 选择I3单元格,输入公式ROUND((H5/I5),2)计算水力半径R; 选择J3单元格,输入公式ROUND((1/F5*(POWER(J5,0.167))),2)计算谢才系数C;

2管道流量、流速、管径计算-零编程工程计算软件开发案例

管道流量、流速、管径计算 零编程工程计算软件开发案例 1、案例说明 本案例利用易算云ECCodeX开发系统作为工具,以管道的相关计算作为案 例,包括管道流量计算、管道内径计算、管道流速计算,讲解如何零编程实现管道流速计算软件的开发。 ECCodeX帮助具备专业工程领域技术、经验的行业工程师,能够脱离软件开 发工程师的协助,实现尽可能少的编程,甚至零编程来完成工程计算软件的研发, 服务和管理。 实现零编程 ECCodeX包含强大的函数库、界面开发控件、自动编译系统,全方位支撑 零编程软件开发; 完美识别Excel ECCodeX针对各行业工程师开发,围绕行业工程师的特点,(1)熟悉和掌握Excel计算表,存在很多以Excel编程的工程计算内容;(2)没有独立的编程能 力,无法独立将计算过程开发成软件。 ECCodeX完美识别Excel,可以以Excel计算表作为计算逻辑,开发出工程所 需要的计算软件。 ECCodeX也预留灵活的接口,支持C、C++、Jave等编译语言,辅助实现软 件的开发。

3、管道计算原理 (1) 管道流量计算 已知管径、要求的流速,计算流量 Q=S×V=πd v4 (2) 管径计算 已知流量、管道流速,计算管径 d= 4Sπ= 4Qπv (3) 管道流速计算 已知流量、管径,计算管道流速。 V=Q S=4Qπd 式中: V——流速,m/s; Q——体积流量,m3/h; S——管道面积,m2; d——管道内径,mm。 4、创建计算工程 操作流程 (1)点击菜单栏“新建”,新建一个工程; (2)填写工程选项 点击工程选项,填写工程基础信息。(首先填写“首选项”页面,包含工程名称、作者、出版单位、适用范围、简介)

管道流量设计计算

给排水计算 给水设计流量 1住宅,公寓,集体宿舍,旅馆,医院,疗养院,休养所,诊疗所,幼儿园,托儿所,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按下式计算: qg=0·2a√Ng+KNg(2·4─1) 式中:qg─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 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按表2·4─1确定; a,K─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按表2·4─2采用。 1)按上式计算结果,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支管计算时,卫生器具的支管一般不需计算,可按表中所给支管管径选用。 2)如计算值大于该管段上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的累加值时,应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值采用。 2公共浴室,洗衣房,公共食堂,实验室,影剧院,游泳场,体育场(馆) 等建筑物的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g=∑q0n0b(2·4─2) 式中qg─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q0─同类型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L/s); n0─同类型的卫生器具数; b─卫生器具的同时给水百分数,见表2·4─3。 短管计算 当管道的供水压力已经确定时,如清水池的进水管,溢流管,上区水箱向下区减压供水的供水专用管等的管径和供水流量计算,建议按短管出流方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πD2─── Q=μ───√2gH(2·4─11) 4 式中Q─管段的通过流量(m3/s); μ─管段的流量系数; D─管道直径(m); g─重力加速度为9·81(m/s2); π─常数为3·14; H─管段两端的水头差(m)。 当管段末端为自由出流时 1 μ=──────────(2·4─12) ───────── √1+∑δ+λL/D 当管道末端为淹没出流且自由表面相对D很大时 1

管道流量计算.

请教:已知管道直径D,管道内压力P,能否求管道中流体的流速和流量?怎么求 已知管道直径D,管道内压力P,还不能求管道中流体的流速和流量。你设想管道末端有一阀门,并关闭的管内有压力P,可管内流量为零。管内流量不是由管内压力决定,而是由管内沿途压力下降坡度决定的。所以一定要说明管道的长度和管道两端的压力差是多少才能求管道的流速和流量。 对于有压管流,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管道的比阻S,如果是旧铸铁管或旧钢管,可用舍维列夫公式计算管道比阻s=0.001736/d^5.3 或用s=10.3n2/d^5.33计算,或查有关表格; 2、确定管道两端的作用水头差H=P/(ρg),),H 以m为单位;P为管道两端的压强差(不是某一断面的压强),P以Pa为单位; 3、计算流量Q:Q = (H/sL)^(1/2) 4、流速V=4Q/(3.1416d^2) 式中:Q―― 流量,以m^3/s为单位;H――管道起端与末端的水头差,以m^为单位;L――管道起端至末端的长度,以m为单位。 管道中流量与压力的关系 管道中流速、流量与压力的关系 流速:V=C√(RJ)=C√[PR/(ρgL)] 流量:Q=CA√(RJ)=√[P/(ρgSL)] 式中:C――管道的谢才系数;L――管道长度;P――管道两端的压力差;R――管道的水力半径;ρ――液体密度;g――重力加速度;S――管道的摩阻。 管道的内径和压力流量的关系 似呼题目表达的意思是:压力损失与管道内径、流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这个问题,则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压力损失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与内径5.33方成反比,即流量越大压力损失越大,管径越大压力损失越小,其定量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压力损失(水头损失)公式(阻力平方区) h=10.3*n^2 * L* Q^2/d^5.33 上式严格说是水头损失公式,水头损失乘以流体重度后才是压力损失。式中n――管内壁粗糙度;L――管长;Q――流量;d――管内径 在已知水管:管道压力0.3Mp、管道长度330、管道口径200、怎么算出流速与每小时流量? 管道压力0.3Mp、如把阀门关了,水流速与流量均为零。(应提允许压力降) 管道长度330、管道口径200、缺小单位,管道长度330米?管道内径200为毫米?其中有无阀门与弯头,包括其形状与形式。 水管道是钢是铸铁等其他材料,其内壁光滑程度不一样。 所以无法计算。 如果是工程上大概数,则工程中水平均流速大约在0.5--1米/秒左右,则每小时的流量为:0.2×0.2×0.785×1(米/秒,设定值)×3600=113(立方/小时) 管道每米的压力降可按下式计算:

灌排渠道工程计算方法

1. 灌排渠道工程 对项目区的灌溉渠道进行衬砌,并新建一部分梯形渠道。其中干支渠采用梯形渠道,上宽分别为4.5m 和2.0m ;斗渠和农渠分别采用U80和U60现浇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6cm ,具体的梯形断面渠道典型设计和防渗U 型断面渠道典型设计如下。 (2) 防渗U 型渠道典型设计 ① 设计灌溉保证率的确定 根据项目区水系状况、水资源和水文气象的实际情况,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次溧阳市高标农田建设工程规划采用的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 ② 设计灌溉模数的确定 项目区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蔬菜、特种经济作物为主,由于水稻的需水量比其它的农作物大的多,而且水稻灌溉用水时,其它作物的需水量较小,因此项目区的设计灌溉模数可以按水稻的需水量计算。在水稻的泡田期和全生育区中,泡田区的为用水高峰,因此设计灌水模数按泡田定额计算。溧阳市别桥镇的泡田定额取100 m 3/亩,水稻田种植比α为88%,水稻栽插期T=6d ,提水灌区机泵每天运行时间为20-22h,取t=20h ,则设计灌水模数为: 1000.881001003636620 m q Tt α?=?=???= 2.037 m 3/(s·万亩) ③ 渠系布置

项目区规划在斗渠口修建提水泵站,灌溉渠道分斗、农二级固定渠道,田面灌水采用畦灌,斗、农渠均实行续灌。项目区的各个提水泵站斗控制的灌溉面积大致相等,选择项目规划区北侧,红星河、兴隆河三排河之间的灌溉面积作为典型设计区。典型设计区斗渠控制面积1100亩,农渠灌溉控制面积120亩。 ④ 渠道设计流量的确定 参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渠道设计流量依据种植面积、灌水模数和渠系水利用系数确定。渠道设计流量推算如下: 斗渠的设计流量: 渠系水利用系数取斗η=0.85 斗斗斗η=?=?=/ 2.0370.11/0.850.2636Q q A m 3 /s 农渠设计流量: 农渠水利用系数.90=农η,田间水利用系数95.0=田η 农农农田ηη=?=??=Q q A /() 2.0370.012/(0.90.95)0.0286 m 3/s ⑤ U 渠道断面计算 由斗、农渠的设计流量,设计斗、农渠U 砼渠道断面: 已知条件,渠道的设计流量农斗、Q Q ,渠道糙率系数013.0n =, 斗、农渠纵坡比降为:000/31=斗i 、1000/1=农i 。 式中:αN ——直线段外倾角为α时的系数,0=α时取3.00=N ; α——直线段的倾斜角; Q ——渠道的设计流量,m 3/s;

4 渠道流量计算

§4 渠道流量计算 一、渠道设计流量概论 1.定义: 设计年份灌水期间渠道需要通过的最大流量。一般用Q表示。单位为m3/s。 或正常条件下渠道需要通过的最大流量,因此设计流量也叫正常流量。 2.作用: (1)是确定渠道设计断面主要依据。 (2)是确定建筑物规模尺寸的主要依据。 3.计算: 一般已知渠道的净流量,求设计流量(毛流量)。 净流量一般是已知的,因此计算设计流量的关键是计算Q损。 二、渠道输水损失的估算 输水损失水面蒸发可以忽略不计 漏水损失加强管理可避免 渗水损失主要的不可避免的输水损失 因此下面所讨论的渠道输水损失均指渗水损失。 影响渠道输水损失的因素有:土壤性质、地下水位状况和渠道施工质量等。 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地下水会对渠道渗水产生顶托作用,从而影响渠道渗水,下面先分析在渠道渗水不受到地下水位的顶托时的渗水损失计算方法。 1.自由渗流情况下的渗水损失 不受地下水位顶托的渠道渗流(地下水位未达到渠底)。 发生条件:地下水埋深较深(渗水未到达地下水) 或地下水出流较好(渗水到达地下水,但地下水位没有上升到渠底) 估算方法: 按经验公式 式中::每公里长渠道渗水损失占净流量的百分数。

A、m:土壤渗水系数和渗水指数。表4-1。 直接计算Q损: 查表计算Q损: 令s为每公里渗水损失,则 2.顶托渗流情况下的渗水损失 地下水位到达渠底,影响渗流。 发生条件: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出流条件较差。 顶托渗漏情况下的渗水损失小于自由渗流条件下的渗水损失。估算方法: :校正系数(小于1)。查表4-2。 3.采取防渗措施后的渗水损失 例:某渠道长10km,净流量为4.429m3/s, 沿渠土质为中粘壤土,试计算该渠道的设计流量。

给水管道流量计算公式

给水管道流量计算公式 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在一昼夜内是不均匀的,一般用自动流量记录仪来测定建筑物每小时用水量,绘制出一昼夜的逐时用水量曲线变化图,从而得到小时变化系数K h K h = Q h / Q c 式中Q h —昼夜中最大小时用水量; Q c —昼夜中平均小时用水量; 这个小时变化系数,经过人们大量测定后,定出一个标准值而列于设计资料中,作为已知资料来使用。当知道建筑物服务人数N、每日每人的最高用水量标准q及小时变化系数,便可得到最大小时流量: Q h = K h Q c = K h Nq / 24 (m3/h)(公式1) 若以L/s单位计算则 Q s=Q h*1000/3600 (L/s) 这样求得的平均秒流量,仅用作城市或大型住宅小区室外给水管网的设计流量。因为这种情况下,人数众多,生活、工作条件不一,住宅、商业等不同性质建筑混杂,用水变化趋于缓和,认为在一小时内用水量时均匀的,故取最大小时平均秒流量作为设计依据,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人们的生活用水是通过各种卫生器具来消耗的,龙头一开就是0.1—0.2L/s,如果把每人每日的用水量标准除以龙头的出水量,就会发现每日的生活用水量是集中在一天中很短时间内消耗的。对于一幢或少数几栋建筑物来说,人数少、建筑性质单纯,人们生活、工作性质相同,用水不均匀性就显著增加,就不能认为在最大小时内用水量是均匀的,要考虑一小时内用水变化,找出小时内的最大秒(例如5分钟的平均秒流量)的用水量,以反映室内用水高峰的特点。 室内给水管网的设计中,管道通过的设计流量是确定给水管径和管道水头损失的依据,故流量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水压、水量的保证、基建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室内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与建筑物的性质、人数、人们活动的情况、水的使用方法、合适的卫生器具设置数、卫生器具给水流率、气候等因素有关。世界各国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制定出室内给水管道流量的计算方法。 室内给水管道流量计算方法主要有概率理论法、平方根法和经验法。 1、美国亨脱的概率理论法(略、、、、、、) 2、我国室内生活给水管道的流量计算公式 根据我国《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室内生活给水管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规定如下: (1)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等 qαN+KN (公式2) 2.0 式中q —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N—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α、K—根据建筑用途而定的系数,按表2采用。

梯形的计算

梯形面积的计算 旧店乡北营小学赵振乾 教学目标 (一)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拼摆、探究真正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前准备 教具:各种图形的投影图片;用塑板纸剪好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或一般梯形;渠道横截面的实物教具。 学具:每人制做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或一般梯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多媒体出示下列图形 2.提问: (1)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四边形,都有四个角。) (2)如图剪去四边形的一角,就会得到什么图形?(学生分组试验。) 得出:可能是三角形,也可能是梯形和五边形(五边形暂不研究。)

(3)怎样计算以上图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的? (4)梯形的面积应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新课 1.思考:能不能把梯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2.学生分组动手操作。(用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摆。) 3.组代表将拼出的图形依次在投影仪上演示,教师用塑板纸贴在黑板上。 重点体会:旋转和平移。 4.小组讨论: (1)拼出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分别相当于原梯形的哪部分? (3)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 5.讨论后得出: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是由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所以梯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正方形的边长)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边长)与梯形的高相等。所以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与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2。 根据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板书: 一个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两个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灌溉流量计算方法

(modulus of irrigation water)又称灌水率。单位灌溉面积上所需要的灌溉净流量。灌水模数的单位为m3/(s·100hm2),用于计算渠道的设计流量。不计入渠道输水、配水和田间损失的灌水模数称为净灌水模数。可根据各种作物的每次灌定额逐一计算。

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一种作物一次灌水的净灌水模数的计算式为: q=am/(86.4T) 式中, q为某种作物某次灌水的净灌水模数,m3/(s·100hm2); m 为该作物该次灌水的净灌水定额,m3/hm2; T为该作物该次灌水的延续时间,d; a为某种作物种植面积与总灌溉面积之比;86.4为单位换算系数。 编辑本段应用 灌水延续时间的长短,对于灌水模数的计算值有很大影响,应审慎选定。灌水延续时间越长,灌水模数越小,渠道设计流量也小,相应的工程费用也较低。但作物的生长可能由千灌水不及时而受到影响。将灌区内同时灌水的各种作物的灌水模数叠加,即得某时段的灌区净灌水模数。以时段为横坐标、以灌区净灌水模数为纵坐标所点绘成的柱状图称为灌水模数图。 为了使渠道供水均匀,减少水量损失和便于管理,往往要对初步绘制的变化幅度很大的灌水模数图进行调整。调整各种作物的灌水模数(主要是调整灌水延续时间)和在允许范围内前后移动灌水日期,这可部分消除净灌水模数的高峰、低谷及间断现象。最小灌水模数一般不应低于设计灌水模数的30%,渠道供水间断时间不宜少干2~3d。选取出现时间较长(一般为20d以上)的最大净灌水模数作为计算渠道设计流量的设计灌水模数,中国北方旱作物灌区的设计灌水模数一般约为0.45 m3/(s·100hm2),南方水稻灌区的设计灌水模数约为0.67~0.9m3/(s·100hm2)。 对于大型灌区,由于各分区的作物种植比例及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应分区计算净灌水模数,推算各分区所属渠道的设计流量。 (1) hm2这是指公顷, 一般用于土地面积的计算。1公顷=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 (2) 1 公顷=10000 平方米=100 公亩=15 市亩 1 公亩=100 平方米 1平方米=0.0015亩 1亩=666.67平方米

渠道计算

5.8渠道工程 5.8.1工程布置 XX水库干渠灌区,位于XX河右岸,总灌溉面积6229亩。根据灌区的实际情况,灌溉渠系分干、斗、农三级布置,干渠属盘山渠道,基本沿等高线布置,渠道底坡为i=1/1000。斗渠从干渠中取水配给农渠,一般沿山脊布置,其走向基本垂直或平行于等高线。灌区属山区河谷地带,天然山箐小河较为发育,田间的多余水量可由田间直接向两侧山箐中排泄或通过下级农渠向两侧山箐小河中排泄,因此可利用灌溉农渠作为排水农沟,利用山箐作为排水斗沟,再从山箐中排至小河中,从小河中把多余水量排出灌区以外。 灌溉干渠布设为右干渠,接于输水隧洞出口,右干渠沿XX河接南丙河右岸旁山布置,至小芒弄村边箐结束,总长11.72km。渠首设计流量0.59 m3/s,渠首底板高程为1191.7m底坡i=1/1000,渠末底板高程为1179.98m。 5.8.2渠道设计 干渠断面形式均为矩形,衬砌形式为M7.5浆砌石。渠道矩形断面边墙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边墙顶宽均为0.40m,外边墙边坡均为1:0.3,底板厚度为0.4 m。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对渠道的影响,渠道上每隔15~20 m设置一道变形缝,采用114沥青砂浆止水。渠道外侧留1.5m平台。 干渠渠道沿线不利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渠道稳定性较好。经勘查在渠道沿线有小规模的塌滑体,属基本稳定塌滑体,在经过塌滑体段渠道用盖板涵形式;在经过小箐沟时,在渠道上设背水桥;经过较大箐沟时,在渠道下设过水涵洞;渠道过公路时,采用矩形加盖断面。渠道纵坡为1/1000,断面尺寸为1.3×1.2 m~1.0×1.0m。 5.8.3渠道水力计算 渠道断面浆砌石矩形断面,浆砌石渠道每50m设一伸缩缝,浆砌石衬砌伸缩缝处采用沥青砂浆止水。渠道永久开挖边坡为1:0.75。渠道糙率系数为n=0.025,底坡i=1/1000。按明渠均匀流公式Q=AC Ri 进行渠道断面设计,式中Q——渠道设计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m2); n——糙率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