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学计划

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学计划
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学计划

南通市启秀中学

教学计划(2012 —2013 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目____化学___________

年级______高三_________

备课组长____王宗伟____________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单元练习(word版有答案)

南通市启秀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练习 初三语文 一、基础及运用(25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8分) 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与hán yǎng,是良好素质的表现。一位学者,在谈及学习和修养时说:“人要有几点书卷气。” B ,。,,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当我们走进书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A(美不胜收/金碧辉煌),这是骤雨初霁晴日丽天的一束彩虹,这是沉沉黑夜里划破cāng qióng的一道闪电, C 。 1.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汉字。(2分) 2.从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入A处:(1分) 3.在文段画线的B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②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 ③书卷气来自书籍④人通过读书 A.③②④①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4.在画线的C处仿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2分) 【答案&解析】 1.涵养苍穹 2.美不胜收 3.A 【解析】这道题根据上下文理解来进行选择,下文中“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偏激可以变为平和”明显是说读书的好处,因此前一句应为①句或④句,排除B项;通过上文“人要有几点书卷气”可以推测下一句应接着说明与书卷气有关的内容,应为③句,排除C项; ③句下一句可根据句式推测,“书卷气来自书籍”与“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都是讲书卷气的来源,因此②句应紧跟在③句后面,排除D项。答案为③②④①,故选A项。 4.示例:这是乌云散去妆点西天的一抹晚霞 5.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鸡声茅店月,。 ②秋草独寻人去后,。 ③,月是故乡明。 ④,今夕是何年。 ⑤,在乎山水之间也。 ⑥唯长堤一横,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⑦李白的《行路难》中借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渴望被重新起用的两句诗是: ,。 ⑧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所有离别之人美好祝福的诗句是: ,。 【答案】①人迹板桥霜②寒林空见日斜时③露从今夜白④不知天上宫阙⑤醉翁之意不在酒⑥与余舟一芥⑦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6-7题。(7分)

民族团结进步教学计划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 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习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 1、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习、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2、培育民族情。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四、课时安排 课题课时 中华民族的组成 1课时维护各民族团结 1课时认识各民族的服饰 1课时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1课时促进各民族之间共同发展1课时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1课时民族之间是平等互助 1课时

初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二、教学基本情况: 由于小学校际之间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参差不齐,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因此进入中学后,就要从最基本的电脑知识讲起,从电脑的基本操作、硬软件系统、操作系统、文字输入等仔细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学习电脑知识,并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了解,学生对学习电脑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中,有一部分学生积极性,是停留在利用电脑打游戏的兴趣上,也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性,把学生引导到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学生手中与计算机相关的书籍几乎没有,课外自行学习有关计算机知识几乎不可能,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 教学中针对客观存在的起点不齐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我们将采用这样一些应对方法。 (1)在学习内容上,一方面,针对个性差异设计多种类型的任务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针对起点不齐设计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设计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拓展任务,基础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在进阶任务中提供不同学生兴趣的任务主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需求,而拓展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可以做到“让后进生吃饱,让优秀生吃好”。 (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适应不同认知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如对于基础性的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采用集体讲授的形式;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特殊问题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优势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实现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整合。

小学民族团结教学计划

民族团结小学教育计划 2008-09-09 13:10:40| 分类:08下半年学校计划|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工作计划 一、教育主题:抓养成,促文明,塑形象,树校风。 二、教育内容: 进一步推动“双文明”工程的落实,本学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将以“抓养成,促文明,塑形象,树校风。”主题教育为主线,抓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形成,塑造阳光男孩和阳光女孩的良好形象,通过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知美、爱美、会美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懂得“美”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愉快的心情,“美”可以反映人们的行为品质,“美”传递着同学之间的友谊,“美”装点着愉快而和 谐的校园生活。 (一)主题教育内容: 1、抓养成:每周洗澡、洗头不能忘,每天洗脸、洗脚、刷牙要坚持。 穿衣干净又整齐,保持风度天天美。 上课听讲坐端正,看书写字“三个一”。 课间活动要适度,轻声漫步要记牢,。 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出教室不猛跑。 重要活动要着装,遵守纪律情绪好。 2、促文明:培养7个文明习惯 (1)主动与他人打招呼的习惯。 (2)主动向他人致谢的习惯。 (3)主动承认错误的习惯。 (4)主动给客人及长辈让路的习惯。 (5)要有学长意识,爱户谦让小同学。 (6)男生树立女生优先的思想。 (7)女生讲话要轻柔,举止端庄,待人和气。 3、塑形象:面带微笑,衣着得体,文明礼貌,严于律己,团结友爱、宽以待人。 4、树校风:守德、自强、乐学、友爱。 (二)落实主题教育的6条途径: 1、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由班主任向学生详细解读主题教育内容并制定班级落实细则。

2、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通过宣传教育和检查评比,使学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文明行为,礼貌待人;自我约束,自我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学习中体验愉快,让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用孝敬之心对待长辈和老师,用宽容之心对待小伙伴,和气处事,发扬民族团结精神。 3、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班主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学生的教育要充满爱心、尊重个性、追 求自由、体现平等、倡导宽容、讲究妥协、强调自律、激发创造 4、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结合主题教育,注重学校和班级宣传环境的布置。让校园以及教室的 每个角落都能与学生对话,都能让学生在享受环境美的过程中自律行为。 5、以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通过主题班队会让学生在自我展示和互相学习中坚定自信——“我能行”, 在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能力,激发自己的创造欲。 6、以身边的典范激励学生:1本学期学校分别评选班级和校级学生榜样。 2每班在月评价中评选学生榜样。(榜样名称自定。) (三)落实主题教育的五日教育内容 星期一:个人风采日。检查个人卫生,校服整齐。 星期二:课间活动日。检查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课间活动及进出教室情况。 星期三:主动让路日。检查在校内主动给客人、老师及同学让路。 星期四:文明礼貌日。检查主动向客人、老师及同学问好、再见等。 星期五:淑女日。检查女同学的个人形象、言谈举止等。 (四)建立“双文明”日记制度 1、每班准备一个“双文明”检查记录本,有班主任组织小干部记录学生在学校的一日生活情况。 2、记录项目由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自定,该记录将为每月的评价提供依据。 3、本学期学校将对“双文明”检查记录本进行期中检查和期末平定。 4、记录本个班规定格式,内容真实具体,形式新颖活拨。 5、在这项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五)落实主题教育的评价方法 2008 年月主题教育评价表 评价说明:1、每月最后一个校会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学生互相评价。 2、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小伙伴,学习他人的优点。 3、引导学生要有决心改正不足,争取下次评价时进步。 4、个班自定评价标志。 5、问题严重的及时上报学校并通报家长,共同制定帮教措施。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探讨,改进课堂教学风格,才能适应新形势,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那么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带来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加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优化作业设计、深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激活教研活动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二、基本思路 1、加强学科教学调研,落实《课程指导纲要》要求,规)加强管理注重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认真落实《莱阳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突出严(严格要求)、细(关注细节)、实(扎实有效)、活(善于创新),抓好常规贯彻情况的检查与视导。 1、加强日常公开课研究 本学期,加大教学研究力度,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帮助教师建立起实在、有效的课堂教学观。倡

导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激励和唤醒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2、强化复习课的教学 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合在信息技术复习教学过程之中,紧紧把握住复习的步学习有关“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及“差异教学”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反馈、探讨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探索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规律,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 2、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专项研究,把握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螺旋式上升问题。 3、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内容,规步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探索课堂评价新方式 1、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诊断作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评价量规(改变以往只关注得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鼓励教师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成长档案袋”,为每个学生建立分教学内容模块、动态的成长电子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长历程。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定性评价,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 3、抓好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做到严考严

二年级国防教育教学计划

二年级国防教育教学计 划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西石门小学 二年级国防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简单的认知,而且都有强烈的爱国心。学生在学习国防教育课文内容中,提高了爱国思想认识,增强了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学生的国防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国防知识;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国防现状;还重点讲授一些国防知识,当前世界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当今国际军事形势、军事科技知识、军事地理知识、三防知识、新兵器知识等等。总之,通过系列国防教育,使同学们更加爱国、好学、敬业,成为国家有用之材。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我们实施国防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者,是通过国防教育,促使学生养成团结奋进,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自觉养成自尊、自爱、自主、自信、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品格。 四、具体措施 开展国防教育“五个一”活动,即:每周唱一次国歌,每周升一次国旗,每月观看一场爱国题材影视片,每一周上一堂国防教育课,每学期开展一次国防知识竞赛或国防知识演讲比赛。国防形象可以给人以直观的感觉,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印象深。为此,我们在学校里,组织学生开展读好书活动,引导学生读一些革命战争体裁,歌颂人民战争的书籍,使他们形象地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培养少年儿童对人民军队的浓厚感情。 五、教学进度及周课时进度安排表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计划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习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反华势力和西藏恐怖的分子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 1、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邓小平语)通过专题教育、参观

学习、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 2、培育民族情。每年春节,老师们把孩子带回家过年;每逢元旦、藏历年或星期天、节假日来临,藏汉师生们载歌载舞、演奏器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情谊之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写出“不及恩师对我情” 这样的诗句。每年,学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登狼山、看大海、观长江、去南京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科技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及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参观,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四、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习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五、教学措施 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国歌,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2、举办感知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 3、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

初二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泰山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级部8个班的信息教学。本人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规划。 一、思想认识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学科特点,采取微项目、微视频方式,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新信息技术教材,包括3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让PPT更有说服力。分为五个微项目:1、用文字和图片说话。2、围绕重点的视觉表达。3、跳转从超链接开始。4、动画不仅让PPT变得生动。5、不容忽视的辅助技巧。第二单元:用多媒体打造视听盛宴。分三个微项目:1、片面设计有章可循。 2、让音乐唤起听众共鸣。 3、用视频再现真实场景。第三单元:挖掘数据中的价值。1、探索数据表格构建。2、体验表格美化效果。3、计算生成新的数据。 4、统计分析发现数据价值。 5、创建图表探究数据关系。 四、学期教学计划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主要让学生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掌握因特网这种搜索工具,探究图像的表现艺术。

一至五年级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一至五年级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一年级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本学年我校的国防教育指导思想:围绕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国防教育纲要》,紧密结合各科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按照学生不同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因地制宜,把国防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对少年儿童进行国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它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国家必定有国防,国防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国防力量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对小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关系到我国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一、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初步的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初步基础。 二、教育原则 (一)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与学校德育及其它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并注意发挥国防教育的特点; (二)利用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主渠道,结合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三)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按照各级各类学校经常性的教育 活动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安排教育活动。 三、教育内容和要求 一、国防知识 1 .建立家乡、祖国、首都的概念,认识国旗、国徽、党旗、军旗,了解其图案的意义;

2 .了解“七?一”、“八?一”、“十?一”等纪念日的来历,知道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3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会讲一些战斗英雄故事。 二、军事技能 1 .结合体育课学习跑、跳、走等技能,锻炼好身体,准备保卫祖国; 2 .认识一般的枪、炮、飞机、军舰等兵器; 3 .会做简单的军事游戏。 三、国防观念 1 .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尊敬国旗、国徽、党旗、军旗; 2 .热爱、尊敬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历史上的少年英雄学习,热爱集体、艰苦朴素、关心他人。 四、教育措施 1、举行国防知识竞赛。依次定期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解放军等国防知识教育,拟定第12周举行国防教育知识竞赛。 2、利用春秋游参观者国防教育的基地,清明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革命烈士纪念碑扫墓活动。 3、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军校学员参观学习。利用少年军校这一课堂,对小学生进行系统地国防知识、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军事技能和常规教育、并进行严格的准军事训练。 二年级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 《国防教育法》,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国防教育,增 强国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

南通市启秀中学2016-2017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及其答案

南通市启秀中学2016-2017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英语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 ---It is one-kilometer-long river. river is just in front of my house. A. an; A B. the; The C. a; The D. a; A 22. ---Can your little brother English? ---Yes. He often goodbye to me in English. A. say; speaks B. tell; says C. speak; says D. talk; speaks 23. I think Important to take more exercise. A. it; for Jim and me B. it s; for me and Jim C. that; for Jim and I D. that's; to Jim and me 24. Mum, at 6: 30 tomorrow morning. A. waking me up B wake up me C. wake me up D wakes me up 25. Sunshine Supermarket at 9 a. m .and it for 10 hours every weekend. A. opens; opens B. opens; is open C is open; opens D. open; is open 26 --- does your brother go to the park every month ? ---He seldom goes there because he has too much homework. A. How long B. How often C. How much D. How many times 27 It's good for your eyes to the green hills for minutes after working for a long time. A. look out of B look out at C look out from D look for at 28 --- you interested in stamps ? ---Of course A Do; collecting B Are: collect C. Do: collect D. Are: collecting 29. There are days this year. A. three hundreds and sixty-five B. three hundred and sixty-five C. three hundreds, sixty and five D.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five 30. My parents are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 like them. A. both. all B. all. Both C. all. all D. both. both 31. We often had a great time ball games before. But now we have no time A playing, playing B. to play; playing C. to play; to play D. playing, to play 32. ----Excuse me, I'd like a pair of shoes. ----What about this ? You can try on. A. one, it B. pair, it C one, them D pair, them 33. The coat my black trousers very well, and it me well. A. match, fits B fits, matches C matches, fits D. match’s, fits 34. ---- How about the comic books? It's $35.

民族团结教学计划

“民族团结”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个中国的思想,认真贯彻国家的有关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以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义务教育课程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建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是我校创设的一门学校课程,在中高年级开展,以教师轮流走班的形式教学,每个年级每个班本学期授课2节。由于面对的是不同年级不同班,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每个年级每学期设计2节课,一学期共8节。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13.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

风俗习惯,懂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四、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2.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3.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4.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并懂得尊重各种差异,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4.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5.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2021版)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教学计 划(2021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2021版)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 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 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加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优化作业设计、深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激活教研活动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二、基本思路 1、加强学科教学调研,落实《课程指导纲要》要求,规范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2、创设各种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健全优化学科教研网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教研工作和谐发展。 三、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管理注重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认真落实《莱阳市初中教学工作常规》,突出严(严格要求)、细(关注细节)、实(扎实有效)、活(善于创新),抓好常规贯彻情况的检查与视导。 1、加强日常公开课研究 本学期,加大教学研究力度,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帮助教师建立起实在、有效的课堂教学观。倡导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激励和唤醒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2、强化复习课的教学 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合在信息技术复习教学过程之中,紧紧把握住复习的范围、深度和重难点,根据《考试纲要》的要求,加强薄弱环节、难点、易出错知识点的教学工作。

三年级国防教育教学计划-红军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西苑小学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三年级4班李红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各项知识,这个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黄金时刻。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国防教育的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国防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山东的地里、山川风貌和历史概况。 了解我国的武装力量装甲车辆、舰队,奖章和勋章。 了解我国的董存瑞的献身精神、我国的爱国诗人王昌龄。 热爱祖国,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优秀品质。

了解军队的常用装备,以及这些装备在捍卫祖国,维持和平中的作用。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年级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计划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要使全体师生“汉族离不开民族、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离不开”的观念,牢固团结祖国、反对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特制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关于民族教育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义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爱党、爱袓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 二、目标任务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继续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和墙报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2、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

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3、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品德课、校本课程、周会课、综合实践课和其他课程,以及利用黑板报、橱窗、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手抄报等展示民族知识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向学生进行团结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发动学生都参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中来。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4、普及教育。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民族团结资料,比如:图片、民族团结故事、民族音乐、影视作品、民族团结书籍、民族用品文化习俗等。 5、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通过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2)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形成团结、友谊、进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3)通过5月民族团结宣传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广大教师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 举办民族团结为内容的手抄报,绘画比赛。各年级先由班级组织手抄报编辑,内容要求必须是民族团结方面的。其中以诗歌、小故事、趣味知识、民族风情、民族团结为题材料等。 (5)民族团结教育不仅要求在活动中体现,而且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因此在每学期,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备课,上好民族团结课。

最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最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最新2006版本: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上,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用好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其中"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制作多媒体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安装与卸载软件,获取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重难点: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五年级国防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国防教育教学计划 一、总体目标 在小学进行国防教育,目的是使学生逐步了解国防知识,培养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中国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包括:我的祖国、我的家乡、立志爱国、钢铁长城、话说国防、士兵课堂。本册教材采取课堂教学和夏令营等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国防知识。 三、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各项知识,这个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黄金时刻。 四、教学措施 1 .通过语文、品德与社会、科技、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教学,渗透我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斗争历史的教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史教育,对学生进行国防历史教育。 2 . 通过有关课程教学,渗透国家领土、领海、领空知识教育,了解我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从而增强热爱祖国山河、保卫祖国不受侵犯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国防地理教育。

3 . 通过体育课教学,开展军事体育活动,强化队列训练,培养学生令行禁止的作风,对学生进行国防体育教育。 4 . 进行国防精神教育。通过语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精神的教育。 5. 利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组织学生开展国旗下演讲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时事教育。 6.利用节日庆典活动,通过演讲会、报告会,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强化建设强大祖国的思想。 7. 定期放映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开展爱国主义影片展播活动。提高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同学们对国防的感性认识。 8.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条件请革命军人和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讲座、报告会。 五、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神圣的界碑………………………3课时 第二单元蔚蓝色的版图………………………2课时 第三单元唇亡齿寒保家卫国………………………3课时 第四单元自卫还击捍卫主权………………………2课时 第五单元喜迎港澳回归………………………2课时 第六单元两岸同胞盼统一………………………2课时 第七单元英雄楷模铸军魂?················2课时 第八单元向无名英雄致敬?·················

南通启秀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王大明老师

启秀中学语文老师 2007-11-27 21:47 葛云程 男,1965 年11 月生,江苏省通州市人。1987 年7 月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1987 年8 月至1995 年7 月在通州市兴仁中学工作,1995 年8 月至今在南通市启秀中学工作。任教17 年,9 次送高三,特别是在启秀中学9 年,送了五届高三,且每届都超省均分,教学效果深受好评。1995 年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2003 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2 年担任语文学科组长。先后有十多篇文章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或获全国省市级奖励。多次对外省市校的老师开课。2000 年 4 月被记三等功。2003 年先后被评为校骨干教师。南通市局直学校学科带头人,2004 年被评为南通市骨干教师。 计晶晶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完成苏州大学研究生课程,2001 年记三等功,2003 年被评为市局直属学校骨干教师。 凌永成 男,汉族,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3年10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5年8月被分配到南通市第五中学任教, 1988年8月调至南通市第十二中学(1989年改名为南通市启秀中学)任教一直到现在。 王大明 男,1966 年11 月出生,江苏南通市人。1989 年8 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 年9 月至1998 年8 月,工作于江苏省南通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及旅游管理教学工作。1997 年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1998 年9 月至今,在启秀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2003 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1 年被评为校先进个人。 唐倩怡 女,1979 年生,江苏南通市人,1997 年至2001 年在杨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进行本科段学习,获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2001 年8 月进入启秀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职位。现已工作满三年,在高中循环教学中完成校内及校外公开课各一次。 易睿 女,1979 年10 月生,江苏南通人,2001 年7 月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并于同年到启秀中学任语文老师至今。 陆永淳 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 张晨霞 毕业于南通师范学院中文系在校期间获综合奖学金,院系优秀学生干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