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特点(二)

职业教育的特点(二)
职业教育的特点(二)

职业教育的特点(二)

历史性

职业教育是历史性与超越性的矛盾统一体。历史性是职业教育的内在环节,职业教育总要受到一定历史前提的牵引与制约,职业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存在和发展。职业教育从来就是受到限制的职业教育,承认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有限性"与"非至上性",但这决非说职业教育因此失去了超越性,恰恰相反,正是职业教育历史性及其导致的有限性和非至上性,为人们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真正的自由和可能,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历史性为它的无限开放性提供了真实的可能,职业教育就是不断在有限性中超越有限性并不断敞开自我超越的空间的过程中发展的。

这种有限性与无限性、非至上性与至上性、历史性与超越性的否定性统一,正好构成了职业教育的辩证法。它表明:首先,职业教育的历史性意味着职业教育不是绝对自由意志的产物,不能脱离于现实社会。如果否认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就等于把职业教育提升到"上帝"、"救世主"的地位,结果只能是职业教育的遮蔽和抽象。

其次,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历史性,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程度。再次,职业教育的历史性、有限性并不意味人的宿命与无为,相反,承认职业教育的这一现实规定性正是人不断超越、创造新职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超越性"同样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定之一,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就是"要决定我们将会成为什么,就是着眼于明天"。最后,正是职业教育的这种历史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否定性统一,才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现实性指向现在,理想性则指向将来。现实性与理想性互为依存,互为目的,互为环节,互为递进。现实以理想为动力和发展目标,若无理想,职业教育将是一潭死水;而理想须以现实为基础和前提,理想的职业教育需要通过人立足现实的创造性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现实性"品格。

实用性

职业教育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其理性又可分为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两种。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注重教育方法、技术和经验,注重职业教育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关注学生个体的现实存在,立足和回归现实生活。职业教育的诗意理性则强调以"以人为本"、"终极关怀"等。具体来讲,就是注重人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张扬,人的主体人格是否得到自由发展等,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理念。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不是仅仅为了生存、牟利而不择手段,人类的实用理性是千百年来人类生存博弈的结果,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是职业教育发展博弈的历史选择;职业教育的诗意理性也不是纯粹的"海市蜃楼",它是一种超功利的理想价值追求,而且对实用理性有着引领和制约作用。总之,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与诗意理性相异互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社会在变革,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一些传统的工作和工作岗位逐渐消亡。另一些新技术和新工种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例如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无线通讯、多媒体、图形设计等。即使是一些貌似传统的工作岗位,也要求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分析技能。在这样的形势下,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对已有的劳动力加强继续教育,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工作性质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改革教育,以培养新一代的劳动力。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其启示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其启示 日期:2006-12-23 11:57:20作者:于淑萍点击:134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曾对战后德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被世人称为楷模。在德国,整个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为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专门职业人才。本文通过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培训考察,以亲历之所见所闻,浅论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所感、所想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元制双师型就业准入专门职业人才 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中国职业教育中、高级管理干部考察团的欧洲之行,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考察。我们飞越欧亚大陆,行程达数万公里,尽管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终究是亲历其境,耳濡目染,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一、教育概况 德累斯顿(Dresden),位于德国(Germany)东北部的易北河流域,现有人口近50万,是欧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德累斯顿历史上曾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二战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东、西德统一后正式修复重建,正不断发展变化。德累斯顿现在是德国人口最为稠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萨克森州首府。 德国国土面积35万多平方公里,尚不及我国云南省大,人口8200余万,还没有我们四川省多,但德国的工业高度发达,国民生产总值雄冠欧洲之首,仅次于美、日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人均GDP达2万欧元。德国之所以能在战后短短的几十年内,从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战败国的废墟上创造出如此令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究其根源何在?明确而肯定的一个答案就是教育!尤其是被大部分德国人所推崇的、一度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车轮的“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整个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绝大多数的人群是通过“双元制”职业培训找到工作的。自5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其中,1969年8月,联邦政府通过的《职业教育法》,对各级各类职业训练、制度、组织、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规定,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法令。《职业教育法》的出台,进一步加强和稳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德国法律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规范了就业、转岗、再就业、提岗、提职都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大凡是完成了普通义务教育而没有继续读书的十八岁以下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青年们不经过正规职业培训,不准进入职业生涯,企业不得接收未经培训的员工,未经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已成为德国国民的共识和行为规范。在德国,无论是国家制度、社会舆论、还是家庭与个人,对于职业技术教育都是推崇的,事实上,推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已成为德意志的国家精神和日耳曼的民族骄傲。 二、职教特色 从当前国际范围来看,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莫过于德国,德国的职业教育远远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发达的职业教育无疑是德国经济迅速腾飞的重要原因。那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为什么能十分精致而有效地成功运作呢?究其庐山真面目,确有以下几大具体特色: 1、德国的职教是以“双元制”模式为其典型特色的 所谓“双元制”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技术知识培养相结合,是分别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地点,由两个施教主体和两个管理机构分别进行又相互融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这是德国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特点。 “双元制”教育的学生,他们既是工厂的徒工,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每周在工厂、企业培训三天半至四天,进行实际岗位操作的训练,主要是掌握“怎么做”的问题;学生每周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天至

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及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及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在国际上别具一格,即在职业学校(Berufsschule)学习理论的同时在企业进行实习。德国宪法规定,凡18岁前不上其他学校的青年必须就读职业学校。大约一半的年轻人在中学毕业后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企业的实习培训期(也称“学徒期”)平均为3年。企业与国家共同分摊培训费用:企业向学徒支付报酬,国家承担职业学校经费。学徒在这三年中除了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外,还必须每周去职业学校上1至2天课。除一般课程外,学校还设置了与职业有关的专业课程,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培训条例规定,不论学习何种职业,培训结业时必须进行考试,考试制度十分严格,由工商业或手工业联合会的委员主持进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有雇主代表、雇员代表和职业学校的教师。目前有大约50万家企业以及公共机关和自由职业者向年轻人提供培训,有80%以上的培训岗位由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大型企业都自办职业学校,其毕业生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企业还能得到国家财政补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了手工业者和专业工人的高技能。[1]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还有继续接受高级别职业教育的机会,甚至有机会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职业专科学校

(Berufsfachschule)是高一级的全日制职业学校,学习期限1至3年。高级专科学校(Fachoberschule)是更高一级的全日制职业学校,招收实科中学(Realschule)的毕业生。高级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可进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深造。应用科学大学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高校扩张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德国特征的学校,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在德国,如今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就读于应用科学大学,它之所以吸引学生,是因为它的学制比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短。[2]专业课程组织紧凑缩短了平均学习时间,学生可以更快进入职场。此外,它与实际工作联系更为紧密。 原则上,德国不允许任何一个没有接受职业培训的青年正式就业。为了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德国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也是德国经济能持续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德国职业教育现状 德国联邦教育部发布的《2013年德国职业教育报告》中指出,“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使企业能够结合实际、更有目的性地培养未来员工,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年轻人的录用率,使他们的就业更有保障。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三月德国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是7.6%,为欧洲同期最低。2012年德国境内共签订了551 272份培训合同,相比起2011年减少了3.2%,而企业里培训岗位的空

教师职业特点分析

教师职业特点分析 一教师职业的发展 教师职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但作为专门培养学校教师的专业性教育却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概括起来,其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从“经验化”到“技术化”再到“专业化”,教师教育目标则经历了培养“工匠型”教师到“技术型”教师再到“反思型”教师的发展历程。 1.“经验化”与“工匠型”教师观 从上古学校产生起到工业制度形成以前,教育还没有被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也没有进行专业化训练的教师教育机构。随着工业化制度的建立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教育规模扩大,对教师的需求量激增;另一方面,人们开始认识到,若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劳动效率,还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职业训练。于是,许多国家在设置初等学校、国民学校、初级中学的同时,也开始设置培养专职的中小学教师的师范教育机构。1861年,拉萨尔在法国兰斯创立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可算是人类教师教育的滥觞。此后,奥地利、德国等纷纷出现了一些短期师资培训机构。但这些早期的师资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很短,水平很低,充其量是一种职业训练而非专业训练。它好比是师傅带徒弟,培养的关键在于有经验的指导者,指导者必须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年轻的受训者通过模仿“专家”的手艺技术,遵循他的指导和建议来学习,通过这种程序,专业技术被一代一代传递下来。这种“学徒制”的师资培养模式,把教师看作工匠一样,认为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就会掌握教学和管理技能。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缺乏系统性,虽然能使新教师获得一些感性的知识和个别的经验,却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和规律性认识,因而也就无法对以后的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技术化”与“技术型”教师观 随着教育学的发展,教育规律被大量揭示,教育不再是过去的教师随心所欲的活动,而是必须依据由教育科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行动。特别是伴随现代科学技术及技术理性的发展,技术理性主义亦成为教育领域的主导意识形态,这使得教师专业化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因而转向“技术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能力本位”的师范教育理念将“胜任型”教师的培养推向高潮。教师职业被看作是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及技术的熟练应用。这种培养模式解决了师范教育扩展数量的问题,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即在让师范生单纯操作技术的过程中,把“只要掌握各种技术,就能有效工作”的假设也传递给了师范生,从而使他们渐渐失去了批判地分析、思考复杂的教学背景和过程的愿望与能力,放弃根据自己的思考而决定自己的行动的责任感,成为按照固定模式和方法操作的“技术员” 3.“专业化”与“反思型”教师观 尽管早期的教师教育缺乏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支撑,但毕竟标志着从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历史性转变,意味着教师专业化的开始。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职业。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同时强调以确立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这种追求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化理论与20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体会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体会 陶剑华 一、培训简况 经学院和分院安排,本人与本校其他12位教师一同参加了2011年度第二期西安“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培训由教育部新世纪教学研究所和德国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主办,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由德国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托马斯?胡格教授主讲。此次培训主要是为了深入学习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法,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 二、德国职业教育情况 胡革教授以他所在的巴符州职业教育为例简单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笔者将其介绍的内容归纳整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双元制”下三个主体关系。“双元制”意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企业向就近的职业学校输送生源,学校学生已是企业雇员、是学徒,学校是企业的服务者。(2)学情。据胡革教授介绍,在德国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新生入校后的前半年主要是进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学习,而非专业课的教学。学生在一周五天的学习中,1.5天在学校学习,3.5天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3)教学特点。德国职业学校教学主要是进行项目教学,即在一个项目下,由4-5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对学生进行授课。 三、德国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法 通过胡革教授几天的讲授,我们亲身了解到了不同于传统课堂授课的新教学方法。胡革教授强调学生的学习循环,即“学生个人独立进行工作——小组(团队)意见交换——保证结果”,每一学习阶段均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独立工作阶段可以采用关键词卡片、观点站位法,小组(团队)意见交换可以采用拓展小组法、旋转木马谈话法、搭档拼图法,最后结果要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下就这次所学到的教学法进行简单归纳。 1.可视化 任何学习或工作的结果都应该通过一定形式展示出来。可视化,即是让学生把学习或工作过程、讨论结果、学习成果等在大白纸上用图示(简笔画、漫画、

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教育的特点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地方性与行业性体现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实质是发展的目的上,体现在办学的责任主体性和地方行业的差异性上。技术技能性特色,就是职业教育要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这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决定性,劳动力市场自身的不确定性上。要办出职业教育特色,首先要努力追求特色;要发扬优势,形成特色;要勇于创新,创出特色;要持之以恒,提升特色。 湖南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接近70万人,与普通高中的比例接近1∶1,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万人,占整个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办学目的不够明确。至今还有一些学校基本沿袭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思路,特别是开通升学渠道以后,竟转为以升学为目标,教学以考试为指挥棒,完全改变了办职业教育的初衷。二是与实际需要相脱离。有些学校不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就业需要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内容,而是有什么条件就开办什么专业,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程,培养的毕业生不被市场所接受,就业率极低。三是质量不高,学生学不到真正的本领,适应不了岗位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明确,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存在模糊认识,学校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有些职业学校甚至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师范教育的国家之一,教师教育制度十分完善。2000年,德国教师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德国教师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在培训期限、场地和行政管理的精干性等方面与外国相比,德国具有最高档次的教师教育制度。目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向教师教育全面转轨的关键时期。因此,探讨和解读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具有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德国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 德国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修业阶段、实习阶段和职后培训阶段。三个阶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1、修业阶段 修业阶段,即大学的理论学习阶段,重在学习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1)课程设置。德国师范生在修业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必须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和相关的学科教学论,同时必须学习包括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其中教育科学要占总课时的25%。 卡塞尔大学规定,拟从事中等教育工作的学生要学习两门学科,且两者须为相近学科。该校师范生所学的教育类课程主

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欧洲教育史、课程开发论、教学论、执教学科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等,还包括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如社会学、哲学等。 (2)教育见习。教育见习一般安排在第三个学期,为期5-8周。教育见习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看老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管理学生等,了解学校教育运行的全过程,不上讲台讲课(德国有关法律规定,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后才能上课)。 师范生达到相应条件后,可申请参加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主要由毕业论文、120分钟的书面考试、80分钟的口试(试讲)、短期见习等四方面构成。第一次考试合格者,才能转入第二阶段学习,同时取得国家见习公务员资格。 2、实习阶段 教育实习阶段,重在培养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第一次考试合格取得实习教师资格者,方能进入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学习,这类机构统称为研修班。 1990年以前,教育实习时间各州不尽相同。最短16个月,最长2.5年,一般为1.5年。从1990年开始,联邦政府根据州文化教育部长会议决定规定各州教师实习阶段期限统一 为2年。第一年为引导和试教阶段。从实习开始4周以后,才在老师的指导下试教。通常上午见习或试教,下午在研修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读后感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有系统地给学生以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事情”。 ——斯宾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市场、竞争、生活空间以及学习和教育形式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在教育领域中一切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方式方法都值得学习。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的主流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比较先进,值得我们的学习和借鉴。 一、认同的观点 1、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职业教育不应把学生仅仅视为未来的劳动者,而应视为技术设计的潜在参与者。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不是让从业者被动地适应外界的变动,而是主动地塑造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条件下,培养学生卓越的职业能力,是非常必要而有意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可以增加从业者(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的筹码,而且还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职业学校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重视学生技能培训的同时,还

要强化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的培养和发展。 2、学习领域课程的研究和开发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利用职业学习情境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书中还通过典型的例子分析如何利用学习情境开发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强调在课程方案的设计中应坚持“科学性”和“人本性”的原则。学习领域设计给予教师的“自由空间”要求教师根据地区和企业的情况自己开发学习情境,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同时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3、行动导向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行动导向学习组织形式之一的项目教学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自行负责地、全身心地投入实施较大的、完整的设计方案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于完成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成果,学生要把不同专业专业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了学习的跨学科性,所运用的知识、解决方案以及学习的结果都会涉及多个专业知识领域,同时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二、联系工作实际 斯宾塞曾说过:好的教育是让学生有系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事情,然后想办法去解决事情。《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中的观点、思想和理念

浅谈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浅谈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李露 摘要: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适应市场的需要,满足国家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从而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在各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中,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认可,它也被认为是促进德国经济迅速腾飞的重要原因,更被称为二战后德国经济繁荣的“秘密武器”。它的形成于发展具有自身的特色,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发展;启示 目前世界职业教育模式总类众多,其中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并且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行业协会领导下的学徒制。这时的学徒制是只有行业的师傅才有资格教育、培训学徒。之后,在16世纪后半期,就有个别邦国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有300多个封建邦国使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开始颁布这种强迫教育法令。而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期,比英国、法国要早一个世纪。1708年席姆勒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此后,在德国的各个城市许多人开始创办这类的实科中学。它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同时也具有职业教育性质。这类学校的教学科目、教学内容摆脱了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逐渐开始适应德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它的毕业生不容许进入高等教育,所以其社会地位比较低,学生并不是很多,因此很快德国在科学应用方面输给了没有门第观念的美国。18世纪,德国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它的教育上突出的表现在泛爱主义和洪堡改革。 19 世纪初,为了传授给学徒们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德国创办了以职业为导向的新兴学校。与传统对小规模工艺生产的职业训练相比,针对产业的系统化职业培训始于20 世纪20 年代。20世纪60 年代后,当舒尔茨“人力资本论”风靡世界,给带来了人们教育观念上的剧变时,这种“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是生产性事业”的理论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此期间,德国联邦政府于1968 年召开了11 个州的州长会议,就改革德国高等教育的问题进行做出全面细致的研讨,最终各州长之间达成《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的协定》。该协定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创办高等专科学校。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现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逐渐完善是在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培训法》之后,它制定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培训规章条例,企业的培训员出现,并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二)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形成

几种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几种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职业技术教育是把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维持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纽带,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催化剂: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而且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我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而造就千百万技术素质优秀的劳动者,已成为政府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共识。新中国50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绩斐然、令人瞩目。但是,在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变型及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显得相对滞后,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由政府、教育界和经济界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研究探索改革之路。 本文简要介绍几种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并归纳一下给我们的启示。 一、几种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各国都有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和经验。以下简要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几种职业技禾教育模式以飨读者。 (一)MES 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 Skill的缩写,直译为“就业技能模块组合”,意译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或“模块培训法”等。MES是国际劳工组织(ILO)70年代初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它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而推出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大都脱离不了普教模式的窠日,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重理论知识轻操作,技能,重课堂教学轻现场训练,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员的主体作用。而MES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从根本上解决了“三重三轻”的问题。它不但展现了一种新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同时也使我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MES的主要特点: 1、培训大纲是通过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分析,通过对工种、任务和技能分析而开发出来的,与社会的需求及企业的生产紧密相连。

国内外关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研究综述 摘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带有方向性的改革措施,也是解决职业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其实质就是校企合作。因此领域内专家和学者对其研究非常广泛,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寻求切入点,深刻探究了德国双元制的各个维度。梳理国内外对德国双元制研究的主要脉络,归纳其主要特点,是进行德国双元制模式创新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国内;国外;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概述 德国的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涉及到职业教育政策、法制、社会环境、企业参与双元制培训的成本与收益、考核要求、培训与教学理念等方方面面。 通过在中国知网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上,以“德国双元制”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 1979 年至 2011 年共检索到期刊文章231篇、硕士学位论文7篇、博士学位论文0篇。发现国内职业教育界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予以较多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此后,上海职业教育研究所及试点单位的一些领导和理论工作者,开始较多地发表文章,对“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的模式、特点、作用及借鉴等进行研究探讨,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德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不断交流与合作,我国教育界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与此同时,一些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著作相继出版,形成了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小高潮。 其中,公开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著作,例如,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的雷正光编著的《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该书系统分析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结构、教学与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借鉴其合理成分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它让我们了解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结构以及教学与培训的特色,为我们合理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提供了启示。 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是国家教委职教中心研究所余祖光写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成果与展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第12期)一文,文章回顾自1982年以来中德职教合作14年取得的成果及展望。 由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著的《历史与现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背景、管理与教育机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师资培训及考核等进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 比较 要:德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有“单元制”和“双元制”两种体制,前者如同我国的师傅带徒弟,是不经过职业学校学习而直接工作的体制,由于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缺乏、失去深造机会等,几乎被淘汰。因此,德国现在基本上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最为广泛的

是“双元制”。以机械专业为例,理论教学与实习培训是两个部门分开管理的。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课程,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主管部门是教育部。而实习操作是由培训机构掌管,主管部门是工商会,考试也是由工商会统一组织,因此两个部门没有太多的关联,只是管理上的“双元”。 学生一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三天在培训机构学习技术技能,两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理论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中学习技能。因为学习技

能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而小组里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学校。因此,一个班的学生有可能被分到10个培训机构中实习培训。并且其中三天技能学习和两天理论学习是穿插进行的,不同的人学习理论和培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并非统一学习理论后再统一培训。这是学习上的“双元”。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教学制度,但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整体比较落后呢?让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我国的职业教育最早是技校教

育,采取的是前苏联模式,后来经过调整,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即中技(中职)学制三年,在学校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进行实习培训,既有自己的理论教学教室,又有自己的实习培训场所,一般是半学期实习,半学期学习理论。到三年级的最后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到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一制度与德国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生能整体而系统地上好理论课。在我国理论课是统一教学,不像德国,学生三天在培训机构实习培训,两天在学校上课,感觉比较凌

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一 严格说,“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现阶段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我国其他历史埋藏和各发达国家的叫法都不一样。如我国古化的学徒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和近代引进的实业教育(Industrial Education),又如现代英国的多科技术学校(Polytechnics)教育、美国的确良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教育、法国的短期技术教育和德国的“双元制”与高等专科学校(Fachhochschule)教育等等。在我们看来,它们都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因为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旨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建议使用“技术与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的概念;我国前几年也有“南派”和“北派”关于“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正名之争”。1985年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使用的是“职业技术教育”,而199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则采用了“职业教育”的概念。至于“职业教育”一词在我国则是1904年山西农业学堂总办姚之栋在关于增添教习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当时未被采用。到了1917年,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黄炎培等48人在上海发起创办中化职教社后,才将“实业教育”改为“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实际上,职业技术教育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教育现象本身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人们对它认识和理解的侧重点、深度和广度也不一样。因此,要给它下一个绝对准确、统一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也不一定必要。但寻它的本质或核心进行概括确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来说,“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就业者所进行的一种不同水平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教育。即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某种专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达到就业的目的或就业后易于提高的一种教育。”(参考门振华的《职业技术教育概论》第3页)但在实践中,由于普通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和各种层次的交织,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变得复杂,形式变得多样,理论界对其内涵的理解也出现了分歧。但不管怎样,从各种职业技术教育现象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可以说已为大家所公认: 第一,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初、中、高级应用型技术或管理人才。就我国现阶段而言,一般较强调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和管理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学校模式,主张企业、行业、社会和个人的广泛参与。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强调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性教学,提倡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以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这里的能力系指一种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它包括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 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和教学工作等主要方面的特点可以看出: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应该体现在:宏观上,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微观上,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理论上,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专门技术理论和经验知识;实践上,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专门技能、技巧和其他实践能力。

浅谈中德职业教育模式比较与借鉴

浅谈中德职业教育模式比较与借鉴 摘要:职业教育对战后主要经济体的腾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以德国 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我国学习交流的主要对象。随着我国产业经 济的不断转型与升级,迫切需要依托职业教育来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以 解 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本文简要对比分析了中德职业教育 模式,对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借鉴要点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中德对比;职业教育;教育模式;借鉴 由于经济发展原因,德国的职业教育水平较高,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形 成了较为完善、系统、卓越的职业教育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较低,在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应用教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人才培养与我国产 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供给侧的矛盾。基于此,需要进一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 经验,引进成功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提高职业院校学生 的整体能力与综合素养,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教育保障。一、中德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分析 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中,主要存在三种教育模式,分别是企业制教育形式, 这一形式主要存在日本地区,由企业直接负责学生的职业教;“双元制”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主要存在德国地区,就是指具有一定教育资质的企业对学生进行专 业的理论知识教学与文化知识教育,再由企业进行技能教育;职校制教育模式, 这一教育模式是我国主要的职业教育模式,由职业院校负责学生的全部职业教育,包括: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与岗位职业教育[1]。 从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入手,可以发现,在德国,职业教育主 要分为“双元制”教学与全日制职业教育,其中全日制职业教育又可以细化分为:“职业专科”与“全日制职业学校”。虽然全日制职业教育与“双元制”职业教育能够 为学生提供同样的岗位教育,但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企业承 担的岗位津贴,因此,“双元制”职业院校是德国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首要选择; 在德国,约65%的学生会选择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 职校制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主要职业教育模式,在国内,职业教育由各个地区 的职业院校承担,包括: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大企业开办的职业学校(如一起 集团的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优势是学生能够系统的学 习理论知识,保证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但缺陷是往往会脱离专业相对应 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就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资源 无法得到合理的配置,出现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较低的情况[2]。 二、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借鉴要点 (一)结合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现状,完善职业标准体系 一味地照搬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样无法满足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对应用型人 才的需求,因此,要想有效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就要结合我国产业经 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现状,从我国当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入手,明确各个专业的 职业标准,建立完善、健全的职业标准体系,从而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我国现阶 段的职业标准来源于计划经济时期产生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由国家人事部门掌控,企业的用人标准则是由企业自己制定;职业院校可以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与不 同专业的企业用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将其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参照[3]。

我国在线职业教育特点及趋势探析

第24卷第5期Vol.24No.5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16年10月Oct.2016 收稿日期:2016- 07-29我国在线职业教育特点及趋势探析 吴懿伦,刘华坤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102600) 摘要:在线教育以学习知识、 文化、信息为前提,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圈。细分领域中的在线职业教育市场主要面对应试和就业,用户目的明确,需求刚性,但用户需求差异很大。移动化、社区化、大数据和智能装备的使用将会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完善在线职业教育。 关键词:在线职业教育;模式;盈利模式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8626(2016)05-0017-05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Trend of Online Vocational Education WU Yilun ,LIU Huakun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Beijing 102600,China ) Abstract :Learning knowledge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is the premise of online education.U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unites the Internet and education to form a new ecosystem.The online vocational education market in the field of subdivision faces the examination and employment ,which has clear user purpose and rigid demand ,but huge differences on user's demand.Mobile ,community-based ,big data 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will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improve online career education. Key words :online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profit model 2014年,“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之后,各行业 掀起了积极探索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应用的热潮,不断促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促进了自身行业的转型升级。教育行业对“互联网+”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和加强。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要借力“互联网+”打造中国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实现教育公平;教育部提出加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支持 中国特色“慕课”建设,2017年前认定千门精品课。据统计, 2015年在线教育机构每天新增3家左右,每月的融资额度高达十个亿 [1] ,在线教育已成为 互联网巨头寸地必争的新疆域。 在线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它打破传统的教育价值观,运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呈现方式 和交互式手段,实现系统教学和互动学习的新型教育方式。在线教育以学习知识、文化、信息为前提,由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教师、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学习者等基本要素构成。在线教育把互联网和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圈。这种教育形式将现实和虚拟融合,同时添加了生动有趣的互动学习方式,在偏远小镇也能学习世界各国通过网络传播的知识。 笔者通过观察,从用户角度将目前在线教育划 分为以下几类:职业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企业E-learing 、学前教育、语言教育和其他教育。其 中,在线职业教育是一种无时间限制、无空间限制的为学习者提供专业知识的教育服务。本文主要探讨在线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在线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庞大的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在线用户规模、可观的市场份额和资本的青睐,使在线职业教育成为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长最稳定、市场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 (一)在线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1.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巨大。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目标,2020年,中职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比2014年增长30%,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比2012年增长154%,每年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是2012年的40.7倍。据此,到2020年,职业教育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24万亿元,其中,职业非学历教育市场规模将达9800亿元,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前景诱人。 DOI:10.19461/https://www.360docs.net/doc/9f2294945.html,ki.1004-8626.2016.05.005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特点

价值工程 0引言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频频出现,我国的制造业正在寻求在严酷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的大发展,其对策是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进军,淘汰依靠密集型劳动、廉价劳动力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为此制造业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优秀的技术工人,而传统的职业学校所培养出的学生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对职业教育而言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使其为我国的制造业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工人,是目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教育体制,它为德国的企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德国的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希望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体制、方法及特点的介绍,能够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及方法 1.1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从中世纪的学徒制发展到目前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学 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培养的主体是工厂、 企业,他们在企业的工作和学习的时间约占70~80%,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仅占20~30%。 在企业中的学习以实际操作为主,在职业学校的学习则以公共课程,如:文学、外语、公共关系学等及专业基础课为主。这种双元制的共同培养模式具有其突出的特点,国内学者已作过一些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1.2德国职业教育的方法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均打破了传统的以课程为体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国内有译为行为导向、任务导向等),即学生通过项目的计划、实施、检验等,学习与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这种项目工作法有些学校分为七步,有些为六步,其核心意义为面向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工作进行练习,通过完成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关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本刊的2010年第11期已有详细介绍) 这种面向职业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式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扮演教练员和导演的角色,教学的主体为学生自己,学生成为运动员和演员,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工作,教师起辅导、指导、帮助的作用,仅在学生完成项目中遇到困难时进行辅导和帮助,在总结时进行指导。该方法在德国已运行超过30年之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2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2.1方向明确、及早分流德国学生早在小学毕业时通过和家长、老师的讨论,协商便决定自己将来是进入科技界当科学家、白领阶层还是当技术工人、售货员、厨师、护士等。进入中学时已基本决 定其发展前途,如选择普通中学或实业中学,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 选择完全中学,接着读高中后上大学进入白领阶层。由于观念的转 变,人们并不认为当技术工人、 护士、售货员、厨师低人一等,只是由于家庭条件、历史根源等进行了职业选择,如他父亲是厨师,小孩子从小就喜欢厨师,则选择了这种职业,基本上不存在职业的歧视,因此学生不存在思想上的压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2.2无学费, 职校学生有生活费、家庭压力较轻,学生就业有保证德国的职业学校由州政府提供经费,学生无须缴纳学费。在进行职业教育之前学生必须先竞聘工厂企业的学徒岗位,一旦被聘任方能接受职业教育,学习期限为三年。这三年的生活费由招聘的企业提供。费用的高低视地区和工种的差异,为每月500~700欧元。这样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没有生活和学费的压力。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后,必须通过德国政府授权的德国工商会(IHK )的统一考试取得技工资格证书,绝大部分学生即可在原来招聘的企业从事技工工作,学 生无就业的压力。 对工厂企业而言,由于学生70%~80%时间在工厂学习和工作,会给工厂创造一定的财富,工厂企业的负担会得到减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招聘的技工对企业有感情,大多愿意 终身为企业献身,因此它是一个家长、 学生、企业和社会多方面受益的良性循环结构,从而可以长期、健康持续地发展。 2.3职业学校的毕业学生可以直接上岗, 无过渡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由于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和实际工作,因此毕业时已比较熟悉和了解工厂的生产环境,工作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并已实际工作相当长的时间,能够适应这种工作要求,因此学生毕业即可零过渡直接上岗。有别于我国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由于不熟悉工厂的生产情况,需要经过一段再培训的过渡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负担。 2.4严格的考试制度,保证技术工人的质量水平德国的技术工人资格证书只能由受政府委托授权的德国工商会(IHK )颁发。其前提是职业学校通过三年学习的毕业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这种考试类似于我国的全国统一高考,即每各行业的工种,须在全国统一命题,同一时间进行考试,其监考和评分则由德国工商会组织专家进行,通过这种考试才能获得全德国认可的技工资格证书。这样便有效的控制了专业技术工人的质量,保证通过考试的技术工人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 2.5优秀的教学团队, 良好的教学设施德职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企业中从事培训徒工的培训中心的教师也多是由有相当长工作经验的技师来承担。在教学团队的层面上,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师配备具有一段差距。虽然目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在强调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 的建设,但与德国相比,还须不断努力改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 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在职业学校教学的手段和设施上,德国的职业学校除拥有供学生学习操作的普通设备外,还在不断增添少量先进的实验和生产设——————————————————————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科学研究项目(11JK0318)资助。 作者简介:孔庆华(1978-),女,安徽萧县人,学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国际交流合作;杨承涛(1939-),男,陕西西安人,教授,研究方向为 计算机集成制造,德国的教育体制,比较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及特点 On the Mode and Feature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孔庆华Kong Qinghua ;杨承涛Yang Chengtao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89) (Xi ′an Aeronaut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 ′an 710089,China )摘要:德国是举世闻名的职业教育富有成效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为此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方法及 特点的介绍,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Abstract:Germany is famous 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worl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ode and feather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gives as a lot of enlightenments for ou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特点Key words:Germany ;vocational education ;feather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38-02 ·2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