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震可以预防吗

海洋地震可以预防吗

海洋地震可以预防吗

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海洋资源也不例外,大家都知道海洋里面海冰可以制造淡水,对维护海洋环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坏的一面就是海洋地震对出海的船只造成了很多麻烦以及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那么大家知道海洋地震可以预防吗?以及预防措施有哪些呢?今天就由的如果收到了海啸将登陆的预警,我们疏散人群的速度能有多快?救护和救援力量能不能及时赶到?医疗、卫生、交通和能源等等,整个城市的综合应急防灾体系是否健全?提前的预警的提前多少时间?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提高沿海重要建筑的抗海啸标准。如提高海塘、防潮堤抗海啸能力。总之,目前,人类对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只能通过科学预测、自动化仪器观察(如卫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

3、加强预警。在全球范围建立海洋灾害监视监测网,实现对海洋灾害发生、发展、运行和消失的监视监测。

4、建立完备、科学的防御体系。从机构设置到运行机制,从

科学观测到防范救灾都要体现有一个快速高效的防御体系。

5、提高防灾工程的工程质量和防灾标准。

6、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宣传,提高沿海地区人们的防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海洋知识,比如海洋灾害小知识和海洋地震的形成与其次生灾害,多了解一些可以更好了解我们的地球。

校园防震常识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普及材料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 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 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 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 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 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 度. 3 度,少数人有感. 4—5 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 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 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 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 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 1976 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 6 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 4、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

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

地震预防措施

地震预防措施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1、在室内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并紧紧抓牢桌子腿。没有桌子等藏身处,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如果在做饭,要立即关火,关掉正在打开的电视等。 2、不要慌张地向楼下冲或跳楼楼梯拥挤危险,碎玻璃、砖瓦、广告牌、水泥预制板墙等砸下来,也很危险。可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3、在户外要保护好头部,避开玻璃窗、门柱、墙壁、售货亭等危险之处,要蹲在空旷处。在高楼群区,应根据情况进入低矮建筑物中躲避。 4、在学校、商场、剧场时应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不发生混乱。 5、正在搭乘电梯时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万一被关在电梯中,马上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求助。 6、汽车靠路边停车停车避开十字路口。为了不妨碍疏散人群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注意收听汽车里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7、离开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离开。 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婴幼儿要抱着背着。 9、不听信流言飞语不轻举妄动,从广播、电视和携带的电脑等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地震前兆——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 宏观异常:人们可以听到、感觉到的,如小震前震、气象异常、动物异常、地下水异常、地声、地光等。 小震前震: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大气异常: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反常气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降温或酷热蒸腾等。 动物反常:比较确切的骚动约有20多种,常见的有: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昆虫如蜜蜂、蜻蜓等。 地下水异常:震区地下水受到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位的升降和各种变化,使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 地光:我国近年至少有二三十次地震伴有地光,地光的颜色有红、黄、蓝、白、紫等,出现时往往一闪而过,不易观测。

海洋地震仪OBS简介及技术参数中英文

海洋地震仪OBS简介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 主要用途 海底地震仪OBS(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 )是一种放置于海底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可用于记录天然地震事件和人工地震勘探,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地球深部结构探测等领域。由于仪器位于海底,可以同时接收P波和S波信号,且环境噪音低,实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海底地震数据采集。 Application : OBS(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 )is a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hich placed in the seabed, able to record the natural earthquake and human seismic exploration, it is widely used for Oil & gas exploration, deep exploration of earth structure and other fields. Since the device is in the seabed, it could receive the signal of P wave and S wave at the same time, with a low noise environment, the data acquisition is realized the high signal to noise ratio, 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accuracy. 主要特点 1. 可采集4 分量的地震信号,分辨率高,一致性好; 2. 采用宽频带地震计,可适应海底较大的倾斜角,自动调整水平; 3. 低功耗运行,连续长期海下工作; 4. 万米级工作水深; 5. 高精度GPS授时,水面自定位; 6. 人机友好交互,方便查看仪器状态; Main Features: 1. Get 4 channels seismic signal, high resolution and Good consistency 2. Adopt broad band seismic sensor, can adapt to the larger angle of the sea,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level; 3. Low-power operation, continuously work underwater in long-terms; 4. work depth could reach 10000m; 5. High precision GPS timing, self-positioning; 6. Man-machine friendly interaction, easy to view the instrument state; 技术参数 1. 宽频带长周期四通道海底地震仪:甚宽频带( 120s-50Hz );标准宽频带( 60s-50Hz ;30s- 100Hz );部分120s 和60s OBS 为双球体或四球体等,以满足检波器固置空间和海底能源供应的需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作者: ————————————————————————————————日期:

本科生课外研学任务书及成绩评定表 题目__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学生姓名____ 黄邦毅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 严家斌____________ 学院____ 地信院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地科0901_______________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一、引言 国内外的勘探实践表明,没有物探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更多圈闭的发现,就没有钻探成功率的提高,也就更不会有油田和储产量的快速增长。宏观看,物探的作用在勘探阶段是客观的目标评价,在开发阶段是精细的油藏描述。因此,油气勘探开发离不开地震技术和地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如果说勘探技术是石油工业的第一生产力,那么物探技术就是获得油气储量的第一直接生产力。 纵观近些年的勘探技术的具体运用,最常见的莫过于地震勘探,所谓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形,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蕴藏着很多宝贵的资源,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进步,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目前都在积极寻求开发海洋资源,在海洋的勘探开发中离不开物探,而且运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是地震勘探。 二、海洋地震勘探 在茫茫大海里寻找石油最有效的技术方法是地球物理方法,其中主要是地震勘探方法。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海洋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和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进,数据处理技术和解释方法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油气勘探中,利用地震资料不仅能确定地下的构造形态、断裂分布,而且能了解地层岩性、储层厚度、储层参数甚至能直接指示地下油气的存在。在油气开发中,地震资料同测井、岩芯资料以及其它地下地质资料相结合能对油藏进行描述和监测。地震技术远远超出了石油勘探领域,已向石油开发和生产领域渗透。 用于寻找海上石油的地震反射法,和陆地的地震反射法相比,在方法基本原理、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等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其中, 测量原理 在这类方法中,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从震源O激发出的弹性波投射到反射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其条件是:入射角α等于反射角β。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地震预防小知识

地震预防小知识 ▲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就近躲避,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 ▲在学校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乱跑或者跳楼。 ▲身处楼房内的人员首先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千万不可在慌乱中选择跳楼;其次,可以就近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厕所里暂避一时。 ▲正在街上行走时要用皮包、衣服等柔软物品遮在头上,或用双手保护好头部,以防周围建筑物上的玻璃碎片、水泥碎块、广告牌、霓虹灯架等空中坠落物砸伤头部,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到较为开阔的地方躲避。 ▲正在行驶的车辆要做到:司机尽快减速,逐步刹车;乘客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位等坚固物,以防摔倒;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用胳膊护住头部和面部,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自我保护。 ▲震后自救。地震时如果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不要惊慌,树立生存的信念,相信会有人来救助,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避免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所处环境,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到很大的作用;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要用湿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易掉落物;稳定和扩大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险通道,尽量保持体力,用石块等物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急躁,不要哭喊,不要盲目行动,那样会无益地消耗大量体力;维持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新的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的作用。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地震的预报 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它来临之前是有前兆的,特别是强烈地震,在孕育过程中总会引起地下和地上各种物理及化学变化,给人们提供信息,只要人们认真观测并掌握地震前兆的规律,地震预报总有一天会实现。 在震前的一段时间内,震区附近总会出现一些异常变化。如地下水的变化,突然升、降或变味、发浑、发响、冒泡。气象的变化,如天气骤冷、骤热,出现大旱、大涝,电磁场的变化、临震前动物、植物的异常反应等等。根据这些反应进行综合研究,再加上专业部门从地震机制,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生物变化、天体影响及气象异常等方面利用仪器观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对发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报。如海城1975年的7.3级地震的成功预报,就是一例。但是,由于地震成因的复杂性和发震的突然性,以及人们现时的科学水平有限,直到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世界上尚无一个可靠途径和手段能准确的预报所有破坏性地震。

海洋地震仪GOBS简介及技术参数

海洋地震仪GOBS简介 Group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 主要用途 组合式海底地震仪GOBS(Group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是一种小型化的地震数据采集站,主要利用人工震源探查海底沉积层和深部地质构造。由于各个节点能够独立进行采集作业,可适应海底起伏剧烈的复杂地形,针对海洋油气资源和滨海区地质调查,实现高密度的节点式布放和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勘探。 Application: GOBS(Group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is a miniaturization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tation, mainly use the artificial seismic source to investigate the Seabed sediments and deep geological structures. Since each node can acquire the data independently, adapting to the complex seabed ups and downs, investigating for ocean oil & gas resources and coastal area geological survey, achieving high density node layout and high resolution 3D seismic are available. 主要特点 1、各采集节点可独立采集4分量的地震信号,适应多种海底地形; 2、各采集节点由软性线缆进行连接,便于施工布设; 3、耐压水深最大1500m,可以勘探需要定制,如100m 500m 700m 1000m等; 4、留海工作时长大于30天; 5、工作频带范围达到10s-300HZ; 6、可实现多台采集节点同时数据传输和快速充电; Main features: 1.Each acquisition node can independently acquire 4 channels seismic signal, adapt to a variety of submarine terrain; 2.The acquisition node is connected by the soft cable, convenient for the layout 3.The max. operating depth is 1500m, and it can be customized such as 100m 500m 700m 1000m; 4.Continuously working for more than 30 days in the sea; 5.Working frequency range is 10s-300HZ; 6.Multiple acquisition nodes data transmission and fast charging at the same time are available. 技术参数: 各采集节点由软性线缆进行连接,高密度布放,适用于二维、三维复杂海底地震勘探; 仪器尺寸:φ300mm×150mm; 耐压水深:1500 m(可定制,如G100、G700、G1000、G2000等); 通道数:四通道(3分量速度检波器、1通道水听器); 连续工作时长:30天; 检波器频带:1 ~ 300Hz;

关于预防地震的演讲稿

关于预防地震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2019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给我们的同胞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今天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的预防地震灾害的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前人力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因为地球持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相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 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 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 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 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 能够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 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 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 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 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 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绝大部分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 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所以,当遇到地震时切忌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1.地震知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应急要点★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应急要点★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

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尽快关闭电源、火源。★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不要跳楼★要相互关爱★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学生要听从指挥地震中逃生的大法则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2.摇晃时立即关

地震数据采集器

地震数据采集器(8G)暂时不可扩展 型号:BXY1-EDAS-24GN 库号:M355423 主要特点: 50次/秒的高速数据输出速度,适用地震预警 多个通道采集,可同时测量15路数据信号 可实现电压、频率多种采样率数据同时输出 内置线性相位和最小相位特性的FIR数字滤波器 采用24位高精度AD转换 动态范围大于135dB 采用等精度测量频率,保证测量精度一致性 基于TCP/IP协议网络化功能 大容量存储器记录连续数据和事件数据 IRIG-B码授时系统,同步系统时钟精度<0.1毫秒 具有环路自检功能 简介: EDAS-24GN是一台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输出低延迟实时数据流、能适合地震预警研制的通用地震数据采集记录设备。能将多道模拟电压量和频率量的输入转换成数字量输出,具有网络、串口数据传输功能,支持大容量数据存储,具有数据采集、记录、和网络数据服务的功能,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低的特点。 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 内容 数据采集通道数 ①3/6个测震/强震/前兆数据采集通道

②3/6个前兆数据采集通道 ③3个频率数据采集通道 ① 测震 强震 前兆 数 据 采 集 通 道 输入信号满度值 ±2.5V, ±5V,±10V或±20V,双端平衡差分输入 输入阻抗 500KΩ(单边) A/D转换 24位 动态范围 >135dB @ 采样率为50Hz 系统噪声 小于1LSB(有效值) 非线性失真度 <-110dB @ 采样率为50Hz 路际串扰 <-110dB

通带波动 <0.1dB 通带外衰减 >135dB 数字滤波器 FIR数字滤波器,可设置线性相移和最小相移 输出采样率 1、10、20、50、100、200、500Hz 多种采样率输出 每个通道支持多种采样率数据同时输出 实时数据最小输出间隔 10个采样点/包(提供低延迟实时数据为地震预警服务) 高通滤波 可设DC、10、30、100、300、1000、3000S 标定信号发生器 16位DAC,程控波形输出,±10mA 环路自检 模拟通道输入可程控连接至标定输出或者信号地 标定信号类型 方波、正弦波,伪随机二进制码信号频率、幅度、周期数可设置 本地记录格式 EVT, 可选压缩格式,支持Mini SEED格式 记录功能 支持连续数据和触发事件数据同时记录 ② 前兆 采集 通道

地震预防应急小知识 地震预防与自救知识

地震预防应急小知识 一、时刻树立危机管理的意识 (1)地震是正常的自然地理现象,不要害怕,也不要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做到不被谣言蛊惑。 (2)多注意家庭建筑物的摆放,如果有衣柜和桌子下面能够躲避是最好的。注意排查家庭安全隐患。 (3)出门行路要避免山崖石集聚地,在快速通往视野开阔的平原地带。 (4)自驾车要注意行车路线,汽车内要储备应急物资。不要去地震灾害易发的地方,尽量少去。 (5)家庭要储备一些食品、电筒,水源等应急物质,经常更换。 (6)加强学习一些防震知识和逃生技能,在心理上要有不害怕的准备。 (7)平时多留意,大自然的异常现象,但也不要过于疑虑。 特别是农村地区,更容易开出端倪。 二、如果发生地震要沉着应对 (1)掌握不同的逃生方法。 如果形成途中,平地,就是开去开阔地带停留,靠边停车;桥梁隧道,就要快速离开;离开车辆时候,注意周围物

体;如果外面危险物体较多,可能在屋内比较安全。 如果在屋里,如果是高楼,10楼以上,想跑下来,估计至少要30秒以上,也许不动可能还比较安全。是就地躲藏,还是跑出去,要看具体情况,要事先想一下。 学校医院工厂的疏散,关键看各部门平日的应急预案,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老年人在家的情况,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也要看具体情况。 (2)掌握一定现场急救知识。 先救命,后救伤。这是一个原则。 搬运人的时候,不要伤着对方。 学会一些简单的包扎知识很有必要。 (3)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珍惜生命,有爱心。 (4)特殊情况要注意救援等待方面主动作为。 三、地震以后的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和防疫 (2)饮食方面,不要喝冷水,吃生食。 (3)非地震区要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娱乐活动。 (4)衣食住行方面要做好保障供给。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培训资料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 在闽南地区,“自然灾害”通常有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等。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闽南地区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措施: 1、雷电灾害防范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2、地震灾害防范 (1)、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2)、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 (3)平时进行防震演练。 (4)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该做到的是: ①尽量把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附近的尘土,露出头部保持呼吸通畅。 ②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③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④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⑤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⑥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⑦利用一切可用的东西,如敲击物体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要盲目乱喊,保持体力。 ⑧要尽量向空气通畅(有光亮)和有食物的地方移动,以备长时间坚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现代海洋地震勘探震源——气枪系统介绍

现代海洋地震勘探震源——气枪系统介绍 【摘要】随着上个世纪三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越发重视。传统的石油勘探也由陆地为主逐渐的发展到了海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有一批大型的海上油田被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的需求压力。海洋地震勘探是目前海洋石油勘探应用最广的一种,由震源激发和数据记录组成,再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得到海洋地层信息。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洋地震勘探中震源——气枪系统的类型、工作原理。 【关键词】气枪电磁阀检波器 1 气枪类型及工作原理 气枪制造目前在全球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BOLT公司、SERCEL公司和ION 公司。虽然各种气枪的结构不完全一样,但它们的原理基本相同,可概括如下:利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到一定的压力下(一般为2000PSI,现在为了在小容量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声源,也有将压力提高到2500PSI,甚至于3000PSI的)通过瞬间释放喷入海水中,从而产生声波信号。压缩空气突然释放到水中,可产生短促、高能的地震脉冲。 气枪均由电磁阀、检波器和枪体三个组成部分。电磁阀负责气枪的激发,检波器负责监视气枪的工作状态。检波器将接收到的电信号传到气枪控制器,通过控制器的处理分析控制气枪的激发时间,使所有的气枪尽可能的控制在同一时刻(瞄准点)触发。多个气枪瞬间的同时激发产生巨大的能量足以穿透底层,采集系统的电缆接收地层的反馈信息完成地震数据采集。 1.1 BOLT气枪(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BOLT气枪工作原理 (1)从储气瓶出来的额定压力的高压气体经过控制面板分流到各个阵列的气枪。高压气体首先经高压气管进入气枪返回腔,高压气压推动梭阀下移,封住主气室排气口,通过梭阀的中间孔给主气室充入高压气体。 (2)在返回腔和主气室充满高压气体时,返回腔内的梭阀受力面积远远大于主气室内梭阀受力面积,因此高压气体推动梭阀封住主气室排气口,梭阀处于动平衡状态。 (3)当电磁阀通电,吸合电磁阀内的阀芯打开返回腔内高压气体与枪体内部气体通路,给启爆室充高压气体,即返回腔内梭阀内侧充高压气体。使返回腔枪体梭阀内外侧受力相等,整个梭阀在主气室高压气体的推动下失去动平衡,向返回腔方向滑动,同时打开主气室排气口,主气室内的高压气体和返回腔内的高压气体同时迅速释放到水中,产生主脉冲,完成一次点火启爆。

自然灾害知识点-地震灾害

2 地震灾害 2.1、地震概述 一、地震的基本参数 1.地震的定义(掌握) 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岩层突然塌陷、火山突然喷发等引发的震动,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波动;或地下岩层破裂造成地面形变、错动、开裂,这种地面运动称为地震。 2、地震的几个基本参数(掌握) 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主震、余震: 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3、震级与烈度的关系(表示地震大小通常有哪两种方法)(掌握) (1)震级和烈度都是表示地震大小的量,但是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2)震级是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的, 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3)烈度表示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4、什么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能量的关系是什么?(熟悉) (1)地震的震级(magnitude)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就多。(2)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E与震级M有下列关系(能量E以尔格计): log+ =震级每大一级,地震的能量就大≈ 11 8. M E5.1 5、地震的矩震级和里氏震级有何不同?(了解) (1)矩震级是根据地震矩公式计算出来的;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幅度进行测定的。(2)对于大多数中等地震,两种震级基本相同;对于特别大的地震,矩震级比里氏震级描述较好。 6、影响烈度的因素(掌握)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地震参数;场地条件;建筑物质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等等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破坏越大,宏观震中烈度就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烈度越高;震源深度越浅,破坏越大,烈度越高,反之亦然。 另外,工程场地条件是软弱场地还是坚硬场地;建筑物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否经过抗震施工:是否属于抗震设防城市,人口密度大小、公民的防灾意识强弱都会影响地震烈度大小。 7、地震波的定义,地震波的分类及各自特点。(掌握) (1)地震波是指地震时从震源发出的,在地球内部和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 (2)地震波一般可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种。体波是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弹性波;面波是沿地球表面附近传播的一种弹性波。 (3)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沿界面传播;体波比面波传播速度快,振动幅度较小,振动周期较短 8、体波一般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性?(掌握) (1)体波一般分为P波(Primary waves)和S波(Secondary waves)。 (2)P波能穿过固态和液态的地球介质,S波只能穿过固态的地球介质;

地震灾害与预防

地 震 灾 害 与 预 防 结 课 论 文 姓名:王有康 学号:31110800162123 专业班级:自动化11-01

摘要: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地震灾害是对人的生命和财产产生最大威胁的自然灾害,号称群灾之首。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在现在的社会中,学会地震灾害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字:地震;防治;地质灾害。

引言:提到地震,人们总是心有余悸,尤其是亲身经历过的人。08年以来的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等地震灾害给我们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这只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一小部分地震灾害,地震灾害给全世界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地震可怕,那么究竟什么地震?地震即是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在全球范围内,地震的发生是极其频繁的,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一次地震如何称为大地震?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烈度则是在波及范围内地面震动的激烈程度。 地震有原生、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之分。原生灾害即是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诱发灾害是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次生灾害是在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在这种程度上,诱发灾害也包括在次生灾害里面。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并且频度较高,即使如

《预防地震,减少灾害》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地震,减少灾害》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地震,减少灾害》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掌握地震来临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预防地震,关爱生命,减少灾害。 活动准备: 1、学习防震救灾应用小知识。 2、防震救灾知识竞赛试题。 3、防震救灾宣传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揭题:2008年5月12日,一声撕心裂肺的巨响,一场催肝断肠的灾难,降临在泱泱巴蜀,2013年4月雅安的地震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顿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爱的潮水一浪胜过一浪地涌向巴蜀大地,温暖着灾区人民的的心。两年后的今天,为了牢记这一惨痛经历,为了缅怀远离我们的亲人,为了我校师生生命安全,我们五(三)中队特召开此次“关注建筑安全,远离地震灾害”的主题班会,旨在能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 二、根据以往的了解,你都知道地震的哪些知识呢?用一句话总结一下。a、地震象一个可怕的恶魔,摧毁了无数

家园。b、地震导致了无数个家庭的离散,相信这些家庭要永远背负着生活的阴影。c、人民子弟兵真是好样的,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d、大爱无言,大爱无疆。e、如果人们能事先知道这里要地震就好了,就可以先离开危险的地带。f、如果地震中人们都能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伤亡一定不会这么大。 1、了解关于地震的知识。师:是呀,古往今来,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灾难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地震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关于地震,你都了解哪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呢?a、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b、地震时先有纵波,再有横波,其中横波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c、地震的三要素是发震时刻(发生地震时间)、震级、震中。 d、我知道按照震级的大小可以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弱震,震级小于三级第二: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三级,小于或等于级。第三:中强震震级大于级小于6级。第四: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2、了解地震的前兆。是,地震的短临预报还是不过关的科学,成功率也不高。这需要我们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更希望在你们这一代中,能把这个难关攻克。但是,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它来临之前是有征兆的,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36.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吗? 答: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防震减灾工作,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12月27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我国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部法律,它是我国几十年来防震减灾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各种有效的规章制度的法律化。它的制定、修订、公布、施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进行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 37.什么是地震预报? 答: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地震预报三要素地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38.地震能预报吗? 答: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大约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进行研究。我国地震预报的全面研究起步于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经不同程度地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但是实践表明,目前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 ——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39.你知道地震预报应当由谁发布吗? 答:面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