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九种常见对仗

格律诗九种常见对仗
格律诗九种常见对仗

格律诗九种常见对仗

九种常见对仗

1、工对:同一类门词语相互对偶叫工对。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有些

虽不是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花鸟、诗酒等也算工对。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和云既是名词,有是天文类词。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和夜是名词中的

时令词对时令词。

2、邻对:邻近事类词语相对叫邻对。大约可分二十类:时令与天文;天文与地理;地理与宫室;宫室与器物;器物与衣饰;器物与文具;衣饰与饮食;文具与文学;草木花果与鸟兽鱼虫;形体与人事;

人伦与代名;疑问代词与“自”、“相”等字和副词;方位与数目;

数目与颜色;人名与地名;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

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助词。

3、宽对:不能严格区分词语类别,只按词性相同的要求构成对仗

叫宽对。半对半不对也属于宽对。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匈奴”与“魏绛”是名词相对;“犹”与“复”是副词相对;但

“未灭”与“从戎”便不对了,这联就是半对半不对,属于宽对。如:元稹《早归》“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马、雨、水和花、露和衣。名词对名词,可称宽对。

4、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思,诗人用的是甲意,但同时借用它的

乙意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如“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意,但诗人却借着“桃李”的“李”与“茅”字作对仗。有时候不是借意而是借音。如“事直皇

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为“黄”与“白”相对,这也是借对。“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借“柏”为“百”与“九”以数目词

相对。还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故借来对数目。

还有一种借音,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沧为苍与蓝相对。

5、流水对:对仗的一联一般是平行的各有其独立性的两句。但也

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每句都没有独立性,出句和对句

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这种对仗叫流水对。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

宇澄清万里埃。”就是流水对。

6、反对:意义相反的字互为对仗叫反对。比如“有”与“无”;“多”与“少”。以反对为优,正对(意义相同或相近)为劣。

7、错综对:是指相互对应的两组词的位置转换交叉的一种对仗。

如“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鸭”,“萤”与“鸭”,“火”

与“暮”是交叉的一种对仗。这种情况仅仅偶然使用。

8、扇面对:扇面对就是隔句对。如“①飘渺巫山女,②归来七八年;③殷勤湘水曲,④留在十三弦”,不是一般的①句与②句对仗、

③句与④句对仗,而是①句与③句对仗、②句与④句对仗。

9、叠字对: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响应位置也用

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

常见的九种设计风格样本

常用九种设计风格 一、简约风格 1、特点简约不等于简朴,真正简约设计不但是设计元素精简,也符合了人们减轻周边压力,崇尚环保规定,反而设计师设计功力有更高规定,即能在简朴装饰中体现出更深韵味,如文化内涵,性格特点等。 2、历史发展简约风格是1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资源严重匮乏状况下,一方面在德国提出,随着当代派建筑兴起,在各种新型材料浮现而发展起来,于1999年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迅速发展起来。 3、三要素(1)形状:以规则几何形体为元素,线条多采用直线体现当代功能;(2)颜色:多用黑、白、灰等中间色为基调色,通过色块来体现内涵,如澄色等暖色调体现家居温暖,红、黄、蓝、绿等相对跳跃艳丽色彩提高感观刺激等;(3)材质:玻璃、金属材料、钢构造等来拓宽视觉感及体现光与影和谐。 4、适合人群想从繁忙工作中解脱出来,不肯花许多心思打理房间、享有简朴生活人,沉浸于工作高档白领、教师、单身贵族等。 二、当代风格 1、名词解释以实用功能主义为主风格即为当代风格,故又称功能主义风格,又由于不久风靡世界各地,因而又称为国际风格。 2、历史发呈当代来源于19成立鲍豪斯学派,强调突老旧老式,创造新建筑,注重功能和空间组织性能,讲究材料自身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构成工艺,尊重材料性能,讲究材料自身质地和色彩配备效果,发展了非老式以功能布局为根据不对称构图办法。鲍豪斯学派注重实际工艺制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联系。

3、三要素(1)形状:由曲线和非对称线条构成,如花梗、花蕾、葡萄藤、昆虫翅膀以及自然界各种优美、波状形体图案等,体当前墙面、栏杆、窗棂和家具等装饰上。线条有柔美雅致,有遒劲而富于节奏感,整个立体形式都与有条不紊、有节奏曲线融为一体;(2)颜色:多运用白色、灰色系作为基调,再依照家居设计不同规定配上其她颜色家具,体现个性及张力;(3)材质:大量使用铁制构件,将玻璃、瓷砖等新工艺,以及铁艺制品、陶艺制品等综合运用于室内。注意室内外沟通; 4、推荐人群艺术兴趣者 三、乡村田园风格 1、名词解释在家居设计中推崇回归自然、结合自然风格,将自然、乡土风味整合成新空间形式,称为“乡村风格”、“田园风格”或“地方风格”,也称“灰色派”。 2、历史发展70年代,人们开始反对千篇一律国际风格,当代人对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环境强烈回归意识以及对乡土眷恋使人们将思乡之物、恋土之情倾泻到室内环境空间、界面解决、家具陈设以及各种装饰要素之中,在当今21世纪高科技、高节奏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谋求生理和心理平衡,大量应用木材、石材、竹器等自然材料以及自然符号,自然物、将自然情趣直接切入,室内环境“原始化”,“返朴归真”心态和氛围,体现了乡土风格自然特性。 3、三要素(1)形状: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纹理;(2)颜色:绿色植物,青砖白瓦,本色木材等;(3)材质:室内多用焚、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纹理,清新淡雅。 4、推荐人群此风格得到文人雅士推崇,如专家学者,小资情调白领人员等,特别是英式田园赢得诸多女性爱慕; 四、中式风格

[最新]词语对仗

《古今对偶句选》 写人记事 过五关,斩六将。亲贤臣,远小人。鸿门晏,桃园盟。孙行者,祖冲之。言必信,行必果。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登高极目,览水送归。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名扬四海,声震八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指鹿为马,画地为牢。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棋逢敌手,将遇良才。功盖天下,誉满山河。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与天地并寿,同日月齐光。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斯人千古少,此曲世间无。人生有乐地,流水无尽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室有惠崇山水,人怀与可风流。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描景状物 桃灼灼,柳依依。雪茫茫,雨霏霏。山抹绿,燕剪柳。清风明月,苍松怪石十里荷红,三秋桂香。天欲飞霜,云将作雨。烟迷远水,雾锁深山。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水流云在,雨到风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明月如霜,好风似水。千峰凝翠,万峦吐霞。百花含蕾,千枝泛翠。百花吐艳,万木争荣。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纷纷黄叶坠,对对塞鸿飞。清霜浸碧

常见的九大装修风格的描述

常见的九大装修风格的描述 1.华贵风格(豪华富裕) 在装修刚兴起的年代,装修大多追求的是较为豪华富裕的风格。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初,室内装修往往是炫耀自己身份的一种特殊形式。业主们会要求把各种象征豪华的设计嵌入装修之中,例如彩绘玻璃吊顶、壁炉、装饰面板、装饰木角线等等,而且基本上以类似于巴洛克风格结合国内存在的材料为主要装饰方式。 2.朴素风格(随心所欲) 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地区出现一股家装热。由于受技术和材料所限,那时还没有真正意文上的设计师来进行家装指导,因此随心所欲就是当时的最大写照。业主们开始追求一种整洁明亮的室内效果。时至今日,这种风格仍然是大多数初次置业者装修的首选。 3.精致风格(高贵庄重) 在经过近10年的摸索,随着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的增多,人们开始向往和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大约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开始在装修中使用精致的装饰材料和家具,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国内的设计师步入家装设计行列,从而带来了一

种新的装饰理念。 4.自然风格(艺术休闲) 不加修饰的自然材料,原木家具、藤器、竹帘、原色的木地板、清水混凝土的墙身或露出红砖块的低栏、碎花布做成的床单,绿色的植物……一派淳朴的乡土风情,给人犹如穿上便装一样的轻松愉悦。没有讲究排场的华贵,纯粹自然,亲切温馨。 5.轻快风格(豪爽大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家居的设计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人们开始追求各种各样的设计方式,其中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设计体系在室内设计中形成。人们在谈及装修时,这些“主义”频繁地出现在嘴边。这种风格基本上以樱桃木作为主要的木工饰面。 6.柔和风格(平稳独立)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种追求平稳中带点豪华的仿会所式的设计开始在各式房地产楼盘的样板房和写字楼中出现,继而大量出现在普通的家居装饰之中。这种风格比较强调一种较为简单但又不失内容的装饰形式,逐步形成了以黑胡桃为主要木工装饰面板的风格。其中,简约主义和极简主义开始浮出水面。

诗词曲中地各种对仗

诗词曲中的各种对仗 唐诗、宋词和元曲中常遇见的对仗类格和名词的解释,并附有例句,共有: 正名对、双拟对、连珠对(连绵对)、双声对、叠韵对、同类对、异类对、借对、掉字对、自成对、交股对、实字对、虚字句对、流水对、倒装对、逆挽对、错综对、意对、邻对、扇面对(隔句对)、衬豆对、鼎足对、连璧对、联珠对、叠句对、叠字对、鸾凤和鸣对、回文对、工对、宽对、正对、反对、合掌对计三十三种。 对仗是作诗填词的基础,是应当认真学习的。有博友曾说,对仗就简单分为正对、反对和流水对不就行了,没必要搞那么复杂。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唐诗、宋词和元曲中有各种类型的对仗,如果对对仗各的种类格或是名词含义所知甚少,不但自己练习、运用会受到局限,恐怕也难理解、欣赏唐诗、宋词、元曲中对仗的精妙之处。 关于对仗的讲究,古人总结出许多类格。《文心雕龙》说对仗有四种对,即言对、事对、正对、反对。《诗苑类格》说:“唐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茅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后来,这种对仗类格日渐增加,《文镜秘府论》综合元兢《髓脑》的六种对,皎然《诗议》的八种对及崔氏《唐朝新定诗格》的三种对,合而为二十九种对。前人所流传下来的各种对仗类格,有的是属讲究如何字面对仗的;有的是属于琢磨

句式对仗的,为便于理解,将它们分为“用字对仗法”与“琢句对仗法”,现将其中18种类格整理、删减如下: 一、用字对仗法 1、正名对,又名的名对、名正对 正名对的特点在于“正”。凡作对联,正正相对。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像这样的对仗称为正名对。初学对联,宜用正名对。如: 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 上联中的“东”与“西”。“园”与“圃”、“青”与“绿”、“梅”与“草”、“开”与“发”都是正名对。 2、双拟对 所谓双拟对是在上下两联中,以一物比拟另一物,即“比、兴”的“比”。如: 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 上联中有两个月字,中间隔以“眉欺”二字;下联提到两个花字,中间嵌入“颊胜”二字。字虽重复出现,但却是两个复合词中的主要成分。有独立的意义。而上下两联,用了两个比喻,所以叫“双拟”。 3、连珠对,或联绵对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像这样一文再读,二字双来,语意联绵,则称叠字对、连珠对或联绵对4、双声对

格律诗创作基本要求

近体诗(格律诗)创作基本要求 一、概述: 近体诗是在初唐定型的一种在字数、句数、声调、对仗、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的传统诗体。又 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二、近体诗的分类 (一)绝句:①每首四句,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为二十字;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为二十八字。②限押平声韵,五绝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例,首句入韵为变例;七绝以首句入韵为常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③每句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并且要求粘对。 (二)律诗:①每首八句,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为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为五十六字。②限押平声韵,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在同一首七律中不能重用同一韵字。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例,首句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常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③每句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并且要求粘对。④中间两联(即3、4句和5、6句)必须对仗。 三、近体诗的押韵 (一)什么叫“韵”?所谓韵,就是指音韵相同的读音。用汉字来表达,就是韵母相同的字。一个汉字,用拼音来表示,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合成。凡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如方、昌、皇、郎的韵腹(a)、韵尾(ng)相同,即为同韵。没有韵尾的字,韵腹相同亦为同韵。介音不论,如“方”和“乡”是同韵。“韵”可分为平声韵(旧四声中的平声字,新四声中的阴平、阳平字)和仄声韵(旧四声中的上、去、入声字,新四声中的上、去声字)。

(二)什么叫押韵?押韵就是诗词的某句句末,用同一韵部的字来收尾。因其位置在句末,而叫“韵脚”。首句入韵的绝句,其同韵字在1、2、4句的末位;首句不入韵的律诗,其同韵字在2、4、6、8句的末位。押韵是传统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不押韵不为诗。押韵是为了声音的协调、和谐,使诗词具有韵味,富于音乐美。 (三)韵的分类和选择。韵分为旧韵和新韵两种: 1.旧韵。比较流行的为“平水韵”。平水韵系南宋人刘渊1252年根据前人韵书修订而成,共107韵。 2.新韵,又叫今韵。即按今天推行的普通话读音为标准,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依据,按照“同身(韵腹、韵尾)同韵”的原则划分韵部来押韵。今天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作平声押韵,上声、去声作仄声押韵。旧声韵中的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分别派人今四声中。因此,对入声字应按《新华字典》对其声调的标号,判明其阴、阳、上、去,予以使用。《中华诗词》2004年第6期发布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分为一麻、二波、三皆、四开、五微、六豪、七尤、八寒、九文、十唐、十一庚、十二齐、十三支、十四姑韵(见附录)。用新声新韵写诗的作者,应以此为依据。 声韵改革,势在必行。应积极贯彻“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方针,大力倡导新声新韵,同时力求懂得、掌握旧声旧韵。用何种声韵创作,要尊重作者的自由,但新声韵和旧声韵在一首诗中不得混用。 (四)押韵的要求: 1.位置固定。首句入韵的绝句,1、2、4句末字押韵;首句不入韵的绝句,2、4句末字押韵;首句入韵的律诗,1、2、4、6、8句末字押韵;首句不入韵的律诗,2、4、6、8句末字押韵。

小区景观设计——九种常见的小区景观设计风格

小区景观设计——九种常见的小区景观设计风格 对于地产商来讲,独特的景观可以成为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标志,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品牌的形象。下面为您分享关注小区景观设计的九种风格,打造精致的小区景观设计品牌。 中式风格 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金壁辉煌,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中式花园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新中式风格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 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在形式上,出现了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形,色彩基本是白色、黑色为中心的工业化的中性色。我们可以把它的风格特点简单总结如下:1.功能主义特征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 英式风格 提到英式风格,人们总是会想起皇室的富丽堂皇,它奢华却不失精致,华丽而又简洁尽显高贵。而英式乡村风格则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乡野风格。它以天然石材为主,形成自然美感的园林。东南亚风格东南亚园林最大的特点是还原最自然的风情,充分运用当地材料,

强调简谱、舒适的度假风情。 东南亚风情的代表巴厘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水景资源和宜人的庭院景观交相辉映,再加上自然丛林景观的打造。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成就了巴厘岛的浪漫休闲。 欧式风格 欧式风格总给人豪华,大气,奢侈的感觉,目前较为流行运用得比较广泛的欧式风格主要分为三种:巴洛克风格、地中海风格和美式风格。 巴洛克风格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造型上多采用圆,椭圆,弧来表现作品的张力以突出景观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地中海风格的基础是明亮、大胆、色彩丰富、简单、民族性、有明显特色。重现地中海风格需要保持简单的意念,捕捉光线、取材大自然,大胆而自由的运用色彩。 美式风格更多的借鉴了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元素和特点,具有古典情怀。强调简洁、明晰的线条,注重实用性、品质感和细节。色彩丰富,包容性强,融合多种风情于一体。 法式风格 法式风格一直以其细腻华丽的品位而著称。布局上突出轴线的对称,恢宏的气势,突出豪华舒适的居住空间。细节处理上运用了法式廊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精细考究。点缀在自然中,崇尚冲突之美。 德式风格

常用的对仗词

常用的对仗词: 副词对:还对再、就对将、偶尔对时常、方才对恰巧、必定对应当。连词对:及对与、而对或、除非对倘若、虽然对即使、因为对如果。介词对:同对往、被对朝、由于对沿着、自从对为了、除了对依照。助词对:的对地、啦对吧、罢了对是吗、哎哟对完了、似的对等着。叹词对:嘿对喂、哦对啊、嘿喽对哇啦、哎呀对嗨哟、哼哼对哈哈。象声词对:轰对嗡、当对哗、叮咚对乒乓、咣当对扑哧、唏哩对哗啦。联绵对:阡对陌、貅对貔、璀璨对旖旎、氤氲对滟潋、翡翠对琉璃。白雪?: 《常用的虚字对》 常用虚字对 但觉——何曾?只为——岂因?已是——况值 只知——谁道?何似——未忍?有愿——无缘 漫道——岂缘?似闻——恐是?莫道——只缘 几度——也曾?尚想——徒怜?岂闻——始信 忽逢——顿觉?但见——焉知?自是——何须 誓欲——休将?犹自——何曾?慢嗟——且喜 未必——难为?但得——何须?几处——谁家 几日——一番?幸有——不须?任是——也应 尚有——应怜?莫向——何妨?那知——从此 时有——更无?何处——此间?权借——欲凭 常用虚实对

A:先虚后实 一自——终教?一去——独留?一从——几度任是——不随?徒令——终见?但得——即是可知——足资?既定——笃信?谁将——铺就似听——几度?幸有——但无?不因——那得谁知——又到?莫道——自有?但期——愧然安得——招来?但见——不知?肯于——不堪昔曾——自可?纵是——从知?每羡——定看莫为——合将?若非——会向?似闻——恐是自顾——空知?试问——别意?安能——愿借欲试——惊看?但恨——喜看?但留——换得纵然——依旧?料得——莫是?谁将——知侬B:先实后虚 暗随——一任?周览——犹存?我亦——曾效借问——总为?亿昔——谁复?寄语——莫因自谓——安知?还似——何如?不惧——何辞他年——莫望?刚被——却教

格律诗的变体

五种特殊平仄变体 格律诗在四种基本平仄谱式和三种基本拗救方式以外,还有五种定型的平仄变体,即特殊律诗体式。 (一)丁卯体 此体为唐代诗人许浑所创,因他晚年定居丁卯桥,故得此句。它固定用在七律中的首句仄起入韵式的颔联,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句的第五字平仄互换,变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我认为,这本是一种对句相救的拗救方式,如果故意把它搞成固定体式,拟有点舍本求末,自缚手脚,实无必要。 (二)折腰体 这种体式首见于绝句,如王维的《渭城曲》。上下联中的出句与对句,均能平仄相对;但下联的出句与上联的对句,却平仄失粘。这使上下两联如同中腰折断了一般,故名折腰体。 折腰体的七绝扩充为七律,仍存在颔联与首联失粘的问题,则称之为八句折腰体。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三)顺风体 这种体式,全诗各联重复使用相同的平仄对立句型,比如每联均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像顺风吹过一样,故名顺风格,又叫顺风调,如岑参的《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若全诗前三联平仄重复,联间失粘,而尾联与前联能用平仄粘对形式,这是一种半对半不对的顺风体,是介于古风与律体之间的一种体式。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四)古律诗 这是押韵、对仗同律诗,而平仄似古风,不尽合律的诗体。如崔颢的《黄鹤楼》。 (五)吴体 出句与对句平仄大体相对,唯平仄不依定式,粘连不守规矩。此体原是仿效民间歌谣,文人一般不屑为之。但杜甫曾写此体,如《》愁注明“强戏为吴体”。皮日体、陆龟蒙诗集中亦偶见,其他诗人集中则罕见,唐以后少有人提及。 以上五种变体,非律诗之常体、正体,知道即可,不必仿效。 七、对仗位置的六种变格 律诗通常在中间两联即含联和颈联上用对仗,这是对仗的正格。除此之外,对仗可以用在任何一联、两联、三联直至全诗四联上,或者全诗四联都不用对仗,这就是对仗的变格。 古人给出名称的对仗变格有六种。 (一)蜂腰体 颔联不用对仗,只在颈联上用对仗,古人称为蜂腰体或蜂腰格。 (二)偷春体 把本该用在颔联的对仗,挪用到首联上,就构成偷春体,又叫换柱对。 (三)贫对仗

近体诗的概念

近体诗 一、概念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二、类别 观点一: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观点二: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三、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四、基本格体 一、五绝 类型一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诗: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类型二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类型三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南行别第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五律 类型一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类型二 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十种常见室内设计风格

十种常见室内设计风格 从建筑风格衍生出多种室内设计风格,根据设计师和业主审美和爱好的不同,又有各种不同的幻化体。这里,向大家介绍目前较为常见的10种室内设计风格。 古典风格(豪华富裕) 在装修刚兴起的年代,装修大多追求的是较为豪华富裕的风格。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室内装修往往是炫耀自己身份的一种特殊形式。业主们会要求把各种象征豪华的设计嵌入装修之中,例如彩绘玻璃吊顶、壁炉、装饰面板、装饰木角线等等,而且基本上以类似于巴洛克风格结合国内存在的材料为主要装饰方式。 朴素风格(随心所欲) 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地区出现一股家装热。由于受技术和材料所限,那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来进行家装指导,因此随心所欲就是当时的最大写照。业主们开始追求一种整洁明亮的室内效果。时至今日,这种风格仍然是大多数初次置业者装修的首选。 精致风格(高贵庄重) 在经过近10年的摸索,随着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的增多,人们开始向往和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大约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逐渐在装修中使用精致的装饰材料和家具,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国内的设计师步入家装设计行列,从而带来了一种新的装饰理念。 自然风格(艺术化)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装饰热潮,带给人们众多的装饰观念。市面上大量出现的台湾、香港的装饰杂志让人们大开眼界,以前大家所不敢想像的诸如小花园、文化石装饰墙和雨花石等装饰手法纷纷出现在现实的设计之中。尤其是大家看惯了红榉大量使用所造成的“全国装修一片黄”的装饰现象之后,亲近自然也就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轻快风格(豪爽大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家居的设计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人们开始追求各种各样的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家庭装修有几种风格 九种主要风格和特点

家庭装修有几种风格九种主要风格和特点 所有的家居装修都有其特征,但这个特征又有明显的规律性和时代性,把一个时代的家庭装修特点以及规律性的精华提炼出来,根据文脉结合时代的气息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和气氛,在室内的各面造型及家具造型的表现形式,称之为室内装修风格。现在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目前主流的家庭装修有几种风格,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一、现代简约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最大的特点是线条简练、清爽利落。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在家具选配上,多采用布艺沙发配搭颜色鲜艳的靠包,用以营造温馨的居家生活。在色彩上,常运用米色、驼色,或者是黑白灰的组合,偶尔使用明快的糖果色,来表现居室温馨、时尚、欢跃的生活气息。在材质上,一般采用玻璃、金属、塑胶、强化纤维等高科技材质,来表现现代时尚的家居氛围。 在造型设计方面,点与面,直与斜应该有机搭配,吊顶、空间和各种材料需要紧密的结合,使人倍感空间的清澈、晶莹剔透。在家具配置方面,简洁明快、实用大方,讲求功能至上,形式服从功能。现代简约风格饰品是所有家装风格中最不拘一格的一个。一些线条简单,设计独特甚至是极富创意和个性的饰品都可以成为现代简约风格家装中的一员。 灯具方面,在产品造型上,打破传统的惯性思维,充分运用几何线条,有圆形、方形、多边形等,无论是方正细长还是圆润光滑,都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

念。在材质上,一般采用铝材、钢材、亚克力、玻璃灯等富于现代特征的材质,表面有的平滑,有的配以各种曲线设计,有的是磨沙设计,给人不同的享受。在颜色上不会有太多色彩的花哨,产品的色彩比较单一,白色、灰色、黑色、绿色、蓝色等为主色调,这些产品通过色彩上就能带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而又不失现代感 图案色彩方面,图案简洁,线条流畅抑或不规则。色彩上黑、白组合,红、橙、黄代表的热烈色调,青、蓝、绿具有的寒冷、沉静的感觉都在现代风格设计中得以大胆运用。 二、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风格,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去营造传统韵味。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在探寻中国设计界的本土意识之初,逐渐成熟的新一代设计队伍和消费市场孕育出含蓄秀美的新中式风格。在中国文化风靡全球的现今时代,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兼柔,明清家具、窗棂、布艺床品相互辉映,再现了移步变景的精妙小品。继承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提炼并加以丰富,同时改变原有空间布局中等级、尊卑等封建思想,给传统家居文化注入了新的气息。中国风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复古明清,而是通过中式风格的特征,表达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 新中式风格大多数采用对称式的布局,用以营造清幽雅致的生活氛围,在装饰细节上崇尚自然情趣。在家具选配上,一般采用传统的圈椅,条案等中式家具去进行西式陈设,强调舒适性与实用性。在色彩上,通常以黑、白、灰色为基调,

九种常见对仗

九种常见对仗 1、工对:同一类门词语相互对偶叫工对。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有些虽不是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花鸟、诗酒等也算工对。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和云既是名词,有是天文类词。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和夜是名词中的时令词对时令词。 2、邻对:邻近事类词语相对叫邻对。大约可分二十类:时令与天文;天文与地理;地理与宫室;宫室与器物;器物与衣饰;器物与文具;衣饰与饮食;文具与文学;草木花果与鸟兽鱼虫;形体与人事;人伦与代名;疑问代词与“自”、“相”等字和副词;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人名与地名;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助词。 3、宽对:不能严格区分词语类别,只按词性相同的要求构成对仗叫宽对。半对半不对也属于宽对。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匈奴”与“魏绛”是名词相对;“犹”与“复”是副词相对;但“未灭”与“从戎”便不对了,这联就是半对半不对,属于宽对。如:元稹《早归》“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马、雨、水和花、露和衣。名词对名词,可称宽对。 4、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思,诗人用的是甲意,但同时借用它的乙意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如“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意,但诗人却借着“桃李”的“李”与“茅”字作对仗。有时候不是借意而是借音。如“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为“黄”与“白”相对,这也是借对。“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借“柏”为“百”与“九”以数目词相对。还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故借来对数目。还有一种借音,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沧为苍与蓝相对。 5、流水对:对仗的一联一般是平行的各有其独立性的两句。但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每句都没有独立性,出句和对句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这种对仗叫流水对。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就是流水对。 6、反对:意义相反的字互为对仗叫反对。比如“有”与“无”;“多”与“少”。以反对为优,正对(意义相同或相近)为劣。 7、错综对:是指相互对应的两组词的位置转换交叉的一种对仗。如“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鸭”,“萤”与“鸭”,“火”与“暮”是交叉的一种对仗。这种情况只是偶然使用。 8、扇面对:扇面对就是隔句对。如“①飘渺巫山女,②归来七八年;③殷勤湘水曲,④留在十三弦”,不是一般的①句与②句对仗、③句与④句对仗,而是①句与③句对仗、②句与④句对仗。 9、叠字对: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响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

关于对仗题

关于对仗题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 用平声。(律诗要平仄相对) 3.要词性相同,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 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典型题: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语序与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给出的上联作适当调整。(3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已被打乱的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应调整为: 练习: 1、下列诗句与“幽溪鹿过苔还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深树云来鸟不知 B、曲径新篁野草香 C、僻寺藓深人少到 D、雁过秋空夜未央 2、下列诗句与“一寸在土已有节”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A.万丈凌云无止心 B.万丈凌云犹心虚 C.万尺凌云仍虚心 D.万尺凌云志永存 3、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4、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甲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甲。 A.聚天地精华B.读中外奇书C.凝笔墨之香D.落笔撼五岳 5、下列诗句与“细水浮花归别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碧天如水倚红楼 B.断云含雨入孤村 C.冷红泣露娇啼色 D.雁迷寒雨下空壕 6、下面四句本为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中的一副对联,请依照文意与对联的一般原则,选出最适当的排列方式是() 甲、江阔天高乙、鸢飞鱼跃丙、识此心之分量丁、见斯道之流行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7、下列诗句与“物象归余清”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亭亭碧流暗 B.日入孤霞继 C.林峦分夕丽 D.湖云尚明霁 8、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格律诗基本知识入门培训讲稿

格律诗基本知识入门培训讲稿 受子洲县诗词学会委托,我就格律诗的一些基本知识,与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探讨。由于水平所限,很难满足大家的期望,就我个人而言,能给大家一个启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就满足了。所讲的格律诗的基本知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点到为止。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一、学习古典诗词的必要性 为了说明学习古典诗词的必要性,我想引用毛泽东同志关于旧体诗词的几段谈话来说明。因为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个伟人,而且是当代少有的诗词大家,他的话最有说服力。 1957年在中南海,毛泽东会见词学专家冒广生在谈到旧体诗说:形式的定型不意味着内容受到束缚、诗人丧失个性。同样的形式,千多年来真是名诗代出,佳作如林。固定的形式没有妨碍诗歌艺术的发展。毛泽东还说:不论平仄,不讲叶韵,还算什么格律诗词?掌握了格律,就觉得有自由了。 1965年夏,毛泽东与梅白的谈话中指出: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 我个人理解,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产物,旧体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宠物。只要有汉字,旧体诗这种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的文学形式,就一定会存在! 二、什么是诗?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末什么是诗呢?诗是抒发感情的语言文学,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一位名家说过:由于心臓的搏动而咏唱出来的真理,是诗。 根据我自己的体验,诗就是情感之舟。诗的灵魂是情,诗的风韵是美。 第一、诗是诗人激情的喷发,是情感堤坝闸门打开的渲泄。无病呻吟不行!凝结在笔尖的必须是诗人内心独有的东西!《中华诗词》2011年第七期刊登我的拙作《渔歌子·华山寄语》:西岳横空出世奇,云浮绝壁岭西移。临绝顶,展襟期,人生历险几多回。这首词就是我攀登华山的切身体验。 第二、情是诗的本质,美是诗的内在需要。诗源于情,美于言!光有情,没有形式美,也不能算诗!比如:啊!黄河,我爱你!就不成其为诗。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李白以浪漫的想象,夸张的比喻,优美的语言,

对仗词语简略

对仗词语简略 天文总太乙==长庚 五纬==三台 鹰风==鹤露 杏雨==槐烟 芦风==橘露 顿雨==疑云 怪雨==玩云 干雨==湿烟 膏雨==油云 电女==星娥 飓母==云师 风脚==雨拳 霞脚==电腰 风爪==云鳞 烟魄==月魂 雨练==云罗 月珥==烟鬟 雪带==云衣 雷斧==星弧 雨翦==风梭 风驷==雷鞭 月浪==星波 河鼓==天船 雨力==风威 日嫩==风娇 月瘦==风尖 风脆==雨香 列缺==丰隆 云帐==霓裳 云岭==风巢 谷雨==梅风 瑞霭==香霞 月娣==风姨 月眼==星眉 日线==云绵 霜练==雾绡 云盖==风轮 烟瘦==月肥

桂月==榆星 花洞雨==石楼霞 蟏蛸月==蛱蝶风 歌扇月==酒旗风 桐叶雨==稻花风 迎梅雨==劈柳风 催诗雨==醒酒风 赵衰日==傅说霖 三竿日==一线天 三径雪==一程云 廉织雨==料峭风 天开子==月建寅 云布甲==月逢庚 云作使==雪为媒 泼火雨==养花天 封姨翦==织女机 惠风畅==化日舒 芭蕉雨==杜若天 红杏雨==绿柳烟 童女电==美人虹 千条露==九点烟 三尺雨==一声雷 巫云洛月==蛋雨蛮风 露松霜瘠==雨瘦风皱 星连月合==雨别云离 从星配日==子雨友风云包露裹==霆扫风移翦云裁月==祝露谈风 黒云翻墨==白雨跳珠 腾六降雪==撰二起风曰雨而雨==若烟非烟天

亲善==益谦 鳌极==蚁盘 寥廓==鸿蒙 大冶==洪钧 盖高==不息 补石==戴盆 刚健==高明 骨连==弓张 灵造==神功 壶中客==瓮里虫 披云观==坐井天 黄金阙==白玉京 共工触==盘古分 分清气==仰至仁 张衡论==邹衍谈 屈原问==秦穆观 名参四大==德冠三才 行以流矢==道犹张弓 无声无臭==至神至虚 无心成化==不见为元 观文以察时变==垂象而见吉凶 或似卵而含黄==或若匮而仰水 日月 素魄==朱羲 素女==黄人 久照==贞明 盈昃==升沉 玉兔==金乌 合璧==重环 炎炎红镜==穆穆金波 临下土==丽中天 生少海==浴咸池 昼夜代==往来推 光有瞿==照无私 冬可爱==秋最明 月几望==日初升 日 复旦==再中五色==重轮驹过==鸟飞寸晷==分阴镜开==轮涌测影==惜阴

律诗与对仗部分讲义

律诗及其对仗 各位好,前些时候讲过了格律诗的律以及拗救。今天给大家讲律诗的结构及其对仗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按句子的字数看,又分为五言和七言。今天主要讲的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对仗。 在习惯上,五言格律诗首句不入韵多于七言格律诗首句不入韵。首句不入韵,可以方便在第一联做对仗。因此,五言格律诗(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第一联也对仗的比较常见。七言格律诗(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第一联很少有对仗的。 律诗,无论是五言的还是七言的,都是四联(每联两句),共八句。中间两联(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都要求必须对仗,这是律诗的特点。 对仗,是我国诗歌独有的最有魅力的格律元素。它会聚了结构形式美和声韵音乐美,使表现的内容鲜明精美,富有张力。一首律诗的优劣成败往往取决于律诗的闪光部分,而对仗恰恰是闪光点之一。 律诗的对仗有三项要求: (一)平仄声相对。即:上下句同一位置,平声字对仄声字;仄声字对平声字。 (二)词性词义相对。即:上下句同一位置上的词一般是同类词相对。比如:名词对名词; 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 有的词类,主要是名词还分若干小项,往往需要按照这些小项对仗。如:天文对; 时令对;地理对;地名对;宫室对;植物对;动物对;形体对;人事对;人名对; 方位对;数目对;颜色对;虚字对。这些对仗,我都列举例子。如果要看整首诗,请大家自己去百度。(这些当然都是律诗了,我以五律为例子,七律与之类似) (a) 天文对“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月=云《闻笛》张巡 (b) 时令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c) 地理对“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关=海《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d) 地名对“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太华=中条诗名和作者同(c) (e) 宫室对“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阁=窗《晚晴》李商隐 (f) 植物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莲《山居秋暝》王维 (g) 动物对“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鹰=马《观猎》王维 (h) 形体对“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眼=蹄《观猎》王维 (i) 人事对“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姓=名《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j) 人名对“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庾开府=鲍参军《春日忆李白》杜甫 (k) 方位对“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北=东《春日忆李白》杜甫 (l) 数目对“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十《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m) 颜色对“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青=绿《次北固山下》王湾 (n) 虚字对“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同=共《新年作》刘长卿 此外,还有器物对、衣饰对、饮食对、文事对、史事对、人伦对、代名对、干支对、叠字对、连绵字对,等等。这些就不一一举例了。 词类同小项的词相对叫工对,不同小项的词相对叫宽对。但有的词虽不同小项或者类别,用作对仗,习惯上也认为是工对。如“天=地”、“兵=马”、“诗=酒”、“无=不”等。

常见的几种庭院设计风格简介

常见的几种庭院设计风格简介 庭院,是纷繁都市中的世外桃源。庭院设计最终还是为居住环境的舒适服务的,首先要处理好与住房的关系。庭院一般设在房前,使房内的人能获得美好的视野。庭院使居住环境得到延伸,因此面对庭院的门和窗一般都设计得较大,使室内室外连成一个整体。 住房应是庭院中的一部分,并应占据中心位置,庭院是一个以住房为主的整体,因此庭院中花木的种植,小径的分布、山水的布置等都应照应住宅,才会显得井然有序。 庭院的设计风格也应与住房的风格相协调,雕梁画栋的中国式建筑与小桥流水式的传统庭院才相搭配;另外住房外墙的色彩、形状也要与庭院的主体结构和色调协调一致。 庭院的外墙起隔断外部空间的作用。其实庭院与外界不必完全隔离,“庭院深深

深几许”的传统太过庄严;高墙大院太显封闭,铁栏杆或木栅栏围住的庭院,使庭院成为一个过渡带,远远地就能透过栅栏看见自己的家,归家的心不免又会急迫了些。 ·中国式庭院 中国传统的建筑格局,是四合院形式。内有中庭,前后有院,院中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以致庭院中有建筑,建筑中有庭院,往往是不能划分清楚界线的。庭院中大量利用植物,假山假石制造一处处景观,又用建筑的拱门,花窗取景窗,作为观景与景点的媒介物,这使得景物获得双重视角,不致一眼看穿,一览无余。而门与花窗也同时具有观赏点和被观赏物的两重角色,景与景之间常用游廊、小桥、曲径相连接,让人产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奇。充分体现了国人重视含蓄、变化的美学思想。 ·日本式庭院 日本的庭院设计是由中国传入的,它深受禅宗的影响,庭院不再是游乐享受的场

所,而成为冥想观察的所在,以内心的感悟来观照客观世界。因此,日本式庭院不是效法大自然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所注重的是一种抽象的意义,再赋予更深一层的解释,来表现其民族性。 在配置构图上,表现了日本人不苟的细腻和精准。树木的形状,石材的排列,地坪与植物的选择,处处都含着人工美。扇形的小窗,低折的小伞,灯塔形的路灯、竹篱矮围墙。绿色植物一般较少种在地上,多以盆栽的形式,点缀在廊沿与山石之间,处处显示精致、整齐干净。 以日式风格来设计庭院会给人整洁、有序的感觉,显示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方式。 ·意大利庭院 意大利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意大利庭院出现了阶状式的平台,在台阶上赋予庭院的装饰在全国贯联,因意大利北部山区地形多,因此意大利成为了一个花园式的国家。 意大利的风格影响了法国,形成了一种法意风格,特点是整齐,视野开阔,讲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