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土路基石灰桩处理方法

膨胀土路基石灰桩处理方法
膨胀土路基石灰桩处理方法

第4章 膨胀土路基石灰桩处理方法

4.1 石灰桩法

在软弱地基中用机械成孔,填入固化剂的生石灰并加以压实形成桩体,利用生石灰的吸水膨胀放热作用和土与石灰的离子交换反应凝硬反应等作用,改善周围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石灰桩和周围被改良的土体一起组成复合地基,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适用:软弱粘性土地基。

根据钻孔柱状图可知,本设计需要的土层数据如下表4-1:

表 4-1 土的地质条件

层数

密度(g/cm3)

每层的厚度(m )

每层的承载力(kPa )

土的性质

第1层水位上 第1层水位下 第2层 第3层 第4层 第5层 第6层 第7层 第8层

1.923 1.926 1.937 1.925 1.689 1.895 1.927 1.887

2.035

2.70 0.50 1.32 2.58

3.40 1.50 1.80 2.50 3.80

150 150 100 140 100 150 130 110 250

亚粘土 亚粘土 亚粘土 亚粘土 淤泥粘质土 亚粘土 亚粘土 亚粘土 亚粘土 注:第九层及其以下各层的数据本设计不需要

4.2 设计基本要求

填土高6m ,顶面宽27.5m ,底面宽36.5m ,坡度为1:1.5,长度为30m ,地基处理面积为1320m2。路基下的软土地基采用石灰桩进行加固处理,形成复合地基,使之满足上部路基承载力和总体沉降的要求。设计要求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8kPa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z cz z f p p ≤+;复合地基工后总沉降量:S<10cm [16]。

4.3 极限高度的计算

土的单位体积重量即重度按下式计算:ργ?=g ,ρ为土的密度,为重力加速度,取9.8s m 。

计算每层土的自重q 为:

h r q ?= (4—1) 式中,——土层的厚度;

γ——土的重度,其中,当地下水位以上部分采用原状土的重度(第一

g h

层水位上);地下水位以下的部分采用土的浮重度(第一层水位下及其以下所有的层),浮重度为土的饱和重度减去水的重度。

由每层土的自重即可得到每层的层底自重,进而极限高度 H 的计算公式如下:

r

Q P H i i 1

--=

(4—2) 式中,——第i 层的容许承载力;

——第i?1层的层底总自重;

——路基填土重度,取r=18kN/m 3。

上述的计算数据请见表4-2。

表 4-2 极限高度的计算值

层数

每层土的重度(kPa )

每层自重应力(kPa ) 每层层底的

总自重(kPa ) 每层的容许

承载(kPa )

每层的极限高度(m ) 第1层水位上 第1层水位下 第2层 第3层 第4层 第5层 第6层 第7层 第8层

18.845 18.875 18.983 18.865 16.640 18.571 18.885 18.493 19.943

50.88 4.44 11.86 22.87 22.58 12.86 15.99 21.23 37.78

50.88 55.32 67.18 90.05 112.63 125.48 141.47 162.71 200.49

150.00 150.00 100.00 140.00 100.00 150.00 130.00 110.00 250.00

8.333 5.507 2.482 4.046 0.553 2.076 0.251 -1.749 4.850

4.4 加固前沉降量的计算

路基填土横断面为顶面宽27.5m ,底面宽36.5m ,坡度为1:1.5,高6m 的等腰梯形其形状如图4-1所示。

i p

i 1Q

r

图 4-1 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

上图中,因A 点左侧的梯形荷载引起的A 点正下方深度z 处的边角处的竖向附加应力,可以用下面的奥斯塔巴古法计算:

q I q a θb θθa b a π1σ221z ?=???

?

????-+?+?=

)(△ (4-3) 式中,——代表影响系数;

θ——代表弧度数,其中θ1与θ2的计算式如图4-1所示;

——单位面积作用的荷载,,其中γ为路基填土的重度。

根据各层的厚度可知图A 中z 的值,进而算得θ1、θ2的值,用奥斯塔巴古法即得到了每层层底的附加应力,其值见表4-3。

表 4-3 每层层底附加应力

层数

a (m)

b (m)

每层之上

土厚度(m ) 每层的厚

度(m )

θ1(rad ) θ2(rad ) 底层附加

应力(kPa )

第1层水位上 第1层水位下 第2层 第3层 第4层 9 9 9 9 9 13 13 13 13 13 2.70 3.20 4.52 7.10 10.50 2.70 0.50 1.32 2.58 3.40 0.083 0.097 0.132 0.188 0.234 1.366 1.329 1.236 1.071 0.891 53.907 53.847 53.588 52.589 50.317 第5层

9

13

12.00

1.50

0.246

0.825

49.053

I q q=H=108kPa γ?

层数 a (m)

b (m)

每层之上土厚度(m ) 每层的厚度(m )

θ1(rad ) θ2(rad ) 底层附加

应力(kPa )

第1层水位上 第1层水位下 第2层 第3层 第4层 9 9 9 9 9 13 13 13 13 13 2.70 3.20 4.52 7.10 10.50 2.70 0.50 1.32 2.58 3.40 0.083 0.097 0.132 0.188 0.234 1.366 1.329 1.236 1.071 0.891 53.907 53.847 53.588 52.589 50.317 第6层 第7层 第8层

9 9 9

13 13 13

13.80 16.30 20.10

1.80

2.50

3.80

0.255 0.260 0.256

0.756 0.673 0.574

47.403 44.984 41.282

目前在沉降计算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分层总和法,分层总和法是假定地基土为直线变形体,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只发生在有限厚度的范围内,将压缩层厚度内的地基土分层,分别求出各分层的应力,然后用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式求出各分层的变形量,加起来即为地基的沉降量首先,计算各土层中的平均自重应力P i1,平均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的和P i2,根据压缩曲线即可算出对应的孔隙比e i1、e i2。由此求得该分层的压缩变形量ΔS i 为:

i i i i i h e e e S ?+-=

?1

2

11 (4—4)

将计算范围内各分层的压缩变形量ΔS i 叠加起来,即得地基的最终沉降时S 为:

∑∑

-?+-=?=n

n

i i i i i i h e e e S S 1

1

1

2

11 (4—5)

式中,n ——计算沉降范围内的分层总数; ——每层的厚度。

表中0e 、50e 、100e 、200e 分别为压力为 0kPa 、50Pa 、100kPa 、200kPa 时所对应的土的孔隙比。假设在压力从 0kPa 到 50kPa 之间时压缩曲线近于直线,由应力即可得到对应的孔隙比。压力在 50kPa 至 100kPa 之间或 100kPa 至 200kPa 之间计算方法相同计算所得的最终结果见表4-4

i h

表 4-4 沉降的计算

层数平均自

(kpa)自重+附

加自重

(kpa)

e0e50e100e200e i1e i2层沉

降量

(m)

总沉

降量

(m)

第1层水位上第1层水位下第2层第3层25.45

53.10

61.25

78.61

80.878

81.472

89.581

106.711

0.824

0.833

0.861

0.951

0.783

0.803

0.828

0.893

0.759

0.785

0.805

0.852

0.724

0.746

0.768

0.801

0.803

0.802

0.823

0.870

0.757

0.782

0.799

0.836

0.069

0.005

0.017

0.047

0.262

0.192

0.187

0.170

第4层第5层第6层第7层第8层101.34

119.05

133.48

152.09

181.60

128.669

145.13

158.721

176.357

204.386

1.558

0.911

0.847

0.897

0.664

1.487

0.849

0.798

0.855

0.641

1.433

0.813

0.772

0.826

0.622

1.373

0.766

0.726

0.791

0.601

1.432

0.804

0.757

0.808

0.605

1.401

0.781

0.734

0.792

0.598

0.043

0.019

0.023

0.022

0.016

0.124

0.080

0.061

0.038

0.016

4.5 石灰桩参数的确定

石灰桩的设计参数主要有:桩径、桩长、置换率、填料的选用、桩距、布桩原则、桩土应力比、承载力及地基沉降计算。通过上述参数,可以确定桩数及平面范围。采用石灰桩加固地基主要是形成复合地基,确定这些参数的原则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同时,满足地基变形、沉降和稳定性的要求,这些参数之间相互关联。

石灰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桩孔直径的选用;

2.填料的选用;

3.桩长的设计;

4.桩距及桩的布置;

5.置换率的计算;

6.桩土应力比的确定;

7.承载力验算;

8.沉降计算。

下面分别介绍。

4.5.1 桩孔直径的选用

从前述石灰桩的加固机理看,采用“细而密”的布桩方式较好,但还得顾及施工技术装备条件,并保证桩身质量。因此,国内一般选用直径为Φ300mm—Φ

地基处理方法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地基处理方法常见 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一、换填地基法 常用方法: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 常见质量问题1:接槎位置不正确,接槎处不密实。 预防措施: 接槎位置应按规范规定位置留设;分段分层施工应作成台阶形,上下两层接缝应错开0.5米以上,每层虚铺应从接槎处往前延伸0.5米,夯实时夯达0.3米以上,接槎时再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常见质量问题2:不按规定进行压实系数及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1.换填垫层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原则上每300平方米一个检验点,每个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宜少于3点。 2.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 3.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仍应按第1条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 4.对于厚度小于1250mm,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 5.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处。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

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 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 二、夯实地基 常用方法:重锤夯实地基、强夯地基 常见质量问题1:夯实过程中无法达到试夯时确定的最少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击不密实。 预防措施: 在饱和淤泥、淤泥质土及含水量过大的土层上强夯,宜铺0.5~2.0米厚的砂石,才进行强夯;或适当降低夯击能量,再或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强夯。 常见质量问题2:强夯后,实际加固深度局部或大部分未达到要求的影响深度,加固后的地基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预防措施: 1.强夯前,应探明地质情况,对存在砂卵石夹层的可适当提高夯击能量,遇障碍物应清除掉;锤重、落距、夯击遍数、锤击数、间距等强夯参数,在强夯前应通过试夯、测试确定;两遍强夯间,应间隔一定时间,对粘土或冲积土,一般为3周,地质条件良好无地下水的土层,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 2.实际施工中当强夯影响深度不足时,可采取增加夯击遍数,或调节锤击功的大小,一般增大锤击功(如提高落距),可使土的密实度有显著增加。 常见质量问题3:不按规定进行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1.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承载力原位测试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的方法,载荷试验检验

特殊土地基处理方法

四、地基处理方法 (一)、对暗浜、暗塘。墓穴、古河道的处理 1、当范围不大时,一般采用基础加深或换垫处理。 2、当宽度不大时,一般采用基础梁跨越处理 3、当范围较大时,一般采用短桩处理 (二)、对表层或浅层不均匀地基及软土的处理 1、对不均与地基长采用机械碾压法或夯实法。 2、对软层长采用垫层法。 (三)、对厚层软土处理 1、采用堆载预压法或真空预压法,或在地基土层中埋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与预压相结合的方法。 2、采用复合地基,包括砂桩、碎石桩、灰土桩、旋喷桩和小断面的预制桩等。 3、采用桩基,穿透软土层以达到增大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的目的。 膨胀土 换土、砂石垫层、土性改良等方法。也可采用桩基或墩基。 红粘土 三、工程地质性质 与一般粘土相比,天然含水量高1倍,孔隙比高30-50%,液限也高出1~2倍,但承载能力却并不低,一般为150~250Kpa,可以作为八层以下民用建筑和单层工业厂房的天然地基。而300Kpa以上的也不少见,个别可达到380Kpa 。 1、红粘土的裂隙性 裂隙为竖向构造,较少形成横向贯通裂缝。大多数裂隙有所谓“一裂到底”的特{正,即裂隙从顶面一直裂至基岩面 2、红粘土的胀缩性 红粘土遇水后膨胀量小,而失水后的收缩量大,这是红粘土与其它膨胀土不尽相同而又有别于一般性粘土所特有的性质,特别是在失水而剧烈收缩后,再遇水浸湿,则可产生较大的膨胀,并且甚至产生湿化和裂解等现象。如反复循环试验,有的土样膨胀量可超过原状土的大小。 红粘土的这种特性对施工不利,如在气温高的夏季,基槽在开挖后,若不及时建筑基础,则地基表层干缩加剧而迅速龟裂,再加上红粘土具有竖向裂隙,水分能从深层蒸发出来,使裂隙宽度加大,再遇到雨水或地表水侵入,地基反复湿胀、湿化,最后使土的结构遭到破坏,红粘土会丧失作天然地基的可能性. 3、红粘土层上硬下软的特性 一般来说,上层硬塑土层厚度约占整层红粘土的7O%,厚度在3— 5 m范围内。可塑状态土层厚度约占l5%,接近基岩的软塑和流塑状土,约占lO~15%。由于红粘土有这种上硬下软的特性,故在施工中,应尽量利用上层硬塑层作天然地基。 在基础施工中,开挖基槽,一般在见红粘土后挖去表层20cm 即可作天然地基。由于硬塑红粘土一般厚3- 5 m,故建筑物的附加应力扩散传递通过可塑层再达到软塑和流塑层时,已经非常微小,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四、红粘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1、对于六层和六层以下的建筑物,用红粘土作天然地基,可采用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 2、对不均匀地基,宜作地基处理。对外露的石芽可用褥垫;对土层厚度、状态不均匀的地段可置换。

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石灰桩专项根据专家意见修改).doc

南京总医院4307主体工程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处理 施 工 方 案 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17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介 (1) 1.2自然地理概况 (1) 1.3围护结构 (2) 1.4降水管井的分布 (2) 1.5目前开挖情况 (2) 1.6原因分析 (2) 1.7地基处理方案 (3) 1.8、编制依据 (3) 二、石灰桩施工方案 (3) 2.1石灰桩施工准备 (3) 2.2施工工艺 (3) 2.3、质量控制 (4) 2.4施工注意质量问题 (4) 2.5成品保护 (4) 三、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4) 3.1安全生产措施 (4) 3.2文明施工措施 (5) 四、附图 (5) 4.1原设计降水管井布置图 (5) 4.2现状降水管井布置图 (5) 4.3石灰桩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 (5) 4.4石灰桩加固区域平面图 (5)

南京总医院4307主体工程 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地基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主楼地上21 层,地下3 层,建筑高度94.4m,建筑最高点102.6m。总建筑面积4979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5334m2,地下建筑面积14462m2。地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全逆作法施工),地上结构为钢框架结构。本工程地下室外墙为地下连续墙已由桩基施工单位完成、一桩一柱的钢结构柱已由桩基础施工单位完成到±0以上已预留1.8m 长度。 1.2自然地理概况 1.2.1场地岩土工程性质` ①-1层杂填土(厚3.2米):色杂,表面20cm~30cm为砼地坪,其下主要以回填碎石为主,填龄约1年。 ①-2层素填土(厚1.2米):灰褐~灰色,以软塑状态为主,局部可塑、流塑状态,填龄约10年。 ②-1层粉质粘土(厚1.2米):灰黄色,可~软塑状态,中高压缩性干强度中等。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厚17米):灰色,流塑状态,高压缩性,,该层厚度大,场区普遍分布。 ②-3层粉质粘土:灰色,软塑状态,场区普遍分布。 ②-4层粉细砂:灰色,场区部分地段分布且厚度不大。 ③层卵砾石层:灰黄色,中密状态为主,局部密实或稍密,本层以卵砾石为主,混杂中粗砂,场区普遍分布。 1.2.2水文条件 与本工程密切相关的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①层填土和②-1~②-3层土中。②-1、②-3层粉质粘土透水性弱,赋水量小;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饱水状态,但渗透性弱,赋水量一般。上述土层中①层填土、②-2

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

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 膨胀土地基的处理应根据地基土的胀缩等级和性能特点,膨胀土的埋深、厚度,气候条件,场地的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上部荷载等诸多因素,尽量消除或减缓膨胀土的不良特性,保持膨胀土工程特性的相对稳定性,改良膨胀土的本身性质以克服其湿敏感性,通过改变基础形式、埋置深度等几种有效途径。结合施工经验、现场条件及当地资源分布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因地制宜确定安全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综合处理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如下。 桩基础 采用桩基础可使地基的持力层穿透膨胀土层坐落在稳定土层上;小

高层及高层建筑由于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较大,采用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整体筏形基础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一般情况下小高层及高层建筑在非膨胀土地基上也大多采用桩基础。 换填法 换填法通常用于多层建筑,换填厚度通过变形计算确定,一般应大于大气影响层深度,用非膨胀性换填材料换填膨胀土,如粘性土、砂土、灰土和砂砾石等,消除或减小地基胀缩变形,从根本上消除基土胀缩的不良特性。施工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采用人工或机械将基础下部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膨胀土挖掉,然后分层摊铺、碾压非膨胀性换填材料,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干密度、摊铺厚度、碾压机械的质量、碾压遍数,可以满足多层建筑的地基承载力,同时采取一些辅助排水措施,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膨胀土的危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法。 垫层法 垫层法通常用于1~3层的低层建筑,上部结构荷载相对小。与换填法施工工序基本相同,铺设每边宽出基础250?mm以上,300~600?mm厚砂垫层、砂石垫层可以减小地基胀缩变形和调节膨胀土地基沉降量,具有一定的补偿功能,抑制膨胀土胀缩变形产生的危害,砂垫层同时还可防止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上升,避免地基遭受湿胀作用的影响。 土质改良法 常规做法是在膨胀土中掺入一定比例(具体掺量由试验确定,通常5%左右)的石灰、水泥和粉煤灰等固化材料或其他化学固化剂,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改变膨胀土中矿物成分的组成结构,降低或消

特殊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特殊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宏大的工业及民用建筑、水利工程、环境工程、港口工程、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在兴建,不可避免地在不良地基上建造,工程建设的范围扩大到更多地质复杂的区域。这些区域复杂的土地特征给工程建设提出了难题,引起了工程建设者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几种特殊地基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的特点,并针对不同的地基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特殊地基;液化土;盐渍土;软化地基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city, large-scale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port engineering, high-speed railway, highway, airport runway, in the construction, inevitably built on poor ground, construction scope extended tomore complex geological area.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land complex is a challenge to the construction, highly valued by builde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under several specialconditi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 according to differentfoundation conditions. Keywords: Special Foundation; soil liquefaction; saline soil; subgrade softening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人们为了拓展自己的活动范围,需要在各种复杂的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而特殊的土壤状况是工程建设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因此,工程师们越来越重视对特殊土壤地区工程建设特征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特殊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1.湿陷性黄土 1.1.湿陷性黄土的特性

石灰桩现场施工方法

精心整理 1、工程概况大连普金仓储设施有限公司汽车产业区仓储中心项目工程,在A-3中转物流库6轴-15轴地段地面出现含有红粘土有橡皮土现象,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在红粘土地段进行石灰桩改良,改良面积约4000m 2。 本工程位于大连保税区汽车产业区A-11-2地块。 2 (1 水: 1物建造后使地基沉降大大减小。 (2)增加粘聚力 在生石灰桩刚施工完后,地基土由于被扰动,地基强度暂时降低,其降低程度与地基土的灵敏度成正比。然后随着生石灰桩效果的发挥,土的扰动影响被抵消,地基强度逐渐上升,约二周就呈大体稳定之势,地基强度的提高,主要是地基土被加速

固结后,粘聚力有了较大提高。 3、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 (5 (6 (7 (8 (9 4 (1 (21:1。(3 (4 (5 (6 固效果。根据现场试桩情况,对桩径、桩间距、生石灰粉与石子的配比等参数再进行相应的调整。 (7)因现场各地段红粘土含水率情况不同,生石灰与水化学反应后的膨胀系数有差异,处理后局部地段可能出现地面隆起的情况,建议将隆起部分挖除,然后进行碾压处理。 (8)当地基土含水量很高时,桩宜由外向内或沿地下水流方向施打,并宜采用间隔

跳打施工。 5、施工工艺 (1)现场采用XY-240钻机进行成孔,桩位中心点的偏差不应超过桩距设计值的8%,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2)成孔后,向孔内填料锤击成桩,每层回填料厚度不宜大于500mm,用杆状重锤 6 (1) (2 (3 (4 (5 (6 7 工期 8 石灰桩施工检测宜在施工7d~10d后进行,竣工验收检测宜在施工28d后进行。 施工检测可采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 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试验数量宜为地基处理面积每200m2左右布置一个点,且每个单体不应少于3点。

膨胀土路基处理

路基设计原理论文 题目:膨胀土路基病害及其处理防治方法姓名:朱英珍 学号:2012121269

膨胀土路基病害及其处理和防治方法 【摘要】通过对膨胀土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膨胀的土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进行了分类解析,提出了膨胀土地区公路遭受的主要病害及产生病害的原因。提出了几种常用的病害处理方法,并从设计施工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膨胀土;分类;工程特性;路基病害;处理技术;防治措施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tailed discussion of bulgy soil classification, the bulgy soil is analyzed in two respects: mechanical and engineering. Firstly, proposed the major subgrade disease and discussion is made on the roads suffered from the bulgy soil performance. Secondly, It suggested so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Key words:bulgy soil; category; property;subgrade diseases;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为适应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的修建及其技术标准的相应提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高速公路尤其在我国西部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要穿越膨胀土地质的情况。膨胀土是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多裂缝并具有显著膨胀特性的土体,它的成分主要有强亲水性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组成。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并有反复变形的性质以及土体中杂乱分布的裂缝,对工程结构物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对高等级公路路基工程和大型结构物所产生的变形破坏作用,往往具有长期、潜在的危险,由于对膨胀土膨胀能力估计不足而造成公路病害的损失是相当惊人的。几十年来有近二十个国家遇到膨胀土的危害问题,其中美国、印度、南非、以色列、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尤为突出。据报道,在美国山于膨胀土问题造成的损失,比洪水和地震所造成损失的两倍还多[]1。因此,研究膨胀土的分类及性质对正确采取工程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以及预防膨胀土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1 膨胀土的分类 在膨胀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必须正确识别膨胀土,并准确判断膨胀土膨胀的强弱和工程的性质、特点,然后才能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做到有的放矢,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往的工程建设经验已经证明:有一部分工程病害是因为对膨胀土的判断失误,使得对膨胀土没有正确的处理,而导致工程病害的发生[]2。因此要对膨胀土进行处置,首先必须对膨胀土进行正确的分类。 迄今为止,国内外提出的用于膨胀土胀缩等级评判的指标和相应的评判标准

注浆地基处理实施方案

XXXX工程1#厂房地基处理方案 江苏省XXXXX有限公司 2015.10.09

§1 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XXXX工程1#厂房地基处理 工程地点:苏州市 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 (1)建筑物概况:1#厂房±0.000(室内地坪标高)为4.000m(黄海高程),建筑物建设年份约为2012年。 (2)拟处理场地现状:场地内地坪沉降特别严重,总体呈漏斗状,中心区沉降最大值达200mm,其下沉地面部位(详见附图)。根据与地质勘探报告对比,沉降部位与原自然地貌中河道分布区较为吻合。 根据勘探报告显示,建筑施工前期对原河道进行了回填,回填厚度约为2.4m,局部深达6m。回填材料以粘性土为主,夹杂砖石等建筑垃圾,较为松散,且回填时间不足10年,属于欠固结土,且下部分布有软塑的粘性土或流塑的淤泥质土,为高压缩性土层,各土层分布情况详见“§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设计依据 ?由业主提供的本场地勘察报告; ?本工程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等文件;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其他有关规范及规程。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据勘探揭示,场地地表以下,浅层土主要为素(杂)填土及软塑的粘性土: ①层素填土:灰色,松散状~软塑状,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植物根系,为人工近年来堆填而成,全场分布。 ②层粉质粘土:黄灰~灰色,可塑,偶见虫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全场分布。 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局部夹粉土薄层,含腐植质和少量贝壳碎片,干强度、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全场分布。

关于特殊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

关于特殊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的讨论 赵启光 (郑州大学佛罗里达国际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 地基与建筑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地基问题的处理恰当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造价,而且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即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因此其重要性已愈来愈多地被人们所认识。文章简要讨论了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特殊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加固排水 Summary:Foundations have up close and personal relations with buildings.The appropriate or foundations of the problem of processing,It is not only direct impact the cost of buildings,but also direct impact the safety of buildings,it is that it can affect the quality 、the investment and the rate of progress,so it is attached importance by more and more people.This article discuss in brief of the password treatment about soft clay ground、collapsible loess and expansive soil. Keyword:soft clay ground,reinforce,drainage 0 引言 地基与建筑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地基虽不是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但它在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地基问题的处理恰当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造价,而且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即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因此其重要性已愈来愈多地被人们所认识。特殊地基的处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点,若地基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建筑沉降,出现墙体裂缝和结构裂缝,影响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下面笔者将简要介绍几种特殊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 一、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易产生较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必须慎重对待。在设计上,除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外,还需采取以下一些处理措施: 1)应充分利用软土地基表层的密实土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 2)减少建筑物对地基土地的附加压力,减少架空地面,减少回填土,设地下室等。 3)砂垫层设置于路堤填土与软土地基之间的透水性垫层,可起排水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填土荷载作用下地基中孔隙水的顺利排出,既加快了地基的固结,还可以保护路堤免受孔隙水浸泡。设置砂垫层要注意防止被细粒污染而造成排水孔隙堵塞,在砂垫层的上下应设反滤层。砂垫层适于施工期限不紧、路堤高度为极限高度的二倍以内,砂源丰富、软土地基表面无隔水层的情况。当软土层较薄,或软土垫层底层又有透水层时,效果更好。采用换土垫层与桩基,也可在沙垫层内埋设土工织物,提高地基承载力。 4)采用砂井预压,使土层排水固结。 5) 可采用高压喷射、深层搅拌。粉体喷射方法,将土粒胶结,从而改善土的工程性质。 以上是处理软土地基常用的几种方法,不能盲目地相信哪一种方法,而是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及条件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来处理软土地基,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软土地基常见五种处理方法: 鉴于淤泥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下面介绍淤泥软土地基五种处理方法。 1、桩基法 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而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早期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木桩,目前很少使用,一是水泥土搅拌桩水灰比、

特殊土种地基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研究

特殊土种地基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研究 要:本文介绍了特殊土种的开发必要性及类型、特点,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特殊土种地基工程;特性;地基处理;有效措施 1 概述 特殊土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或人为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它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殊土种包括以下几种:①杂填土:房渣土(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等杂物堆积而成的土。 ②盐渍土:地表下1m深的土层内易溶盐平均含量大于0.3%的土。③膨胀土:吸水后显著膨胀,失水后显著收缩的高液限粘质土。④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陷的黄土。其他未列入本规范的土类,应遵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特殊土种地基的工程特性引起工程师的重视,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及工程注意事项也至关重要。这就需要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预防工程灾害发生。一般来讲,土的工程性能决定性体现在其物质成分、结构特征及形成过程。笔者分析认为,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土质学进行土性分析的根本。 2 常见的特殊土种及其工程特性 2.1 湿陷性黄土及其工程特性 黄土在一定压力下遇水浸湿后,一般来说它体的结构性能就会被迅速破坏,其强度也会随着迅速的降低,我们把具有这样条件的土性特性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经过笔者的分析总结认为,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

湿是黄土湿陷现象产生所必须的外界条件很多。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如果压力不断增加,黄土的湿陷性就会增加,但是当压力超过某一数值后,再增加压力,湿陷性就会大大降低。 2.2 液化土及其工程特性 地震的震害现象包括振动液化、滑坡、地裂和震陷等方面,液化土的治理是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无粘性土而言,这种由固体状态变为液体状态的转化是孔隙水压力增大和有效应力减少的结果。在连续的震动作用下,砂土层内的孔隙水压力累积增高到某一时刻,就会等于初始上覆有效压力。液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强度问题,它发生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中。 2.3 盐渍土及其工程特性 所谓的盐渍土一般是指易溶盐的土。实际应用中如果当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固相中的结晶易溶盐将会被溶解为液体,这个时候盐渍土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它可由三相体变为二相体,盐渍土相态的变化对上部结构具有严重影响。盐渍土由于富含易溶盐,使土中微颗粒胶结成小集粒,当水浸入后土中盐分就会溶解,土颗粒的分散度也将会增加。 3 特殊土种地基的有效处理措施 3.1 置换垫层法地基处理措施 目前,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当遇到软弱或不良地基条件时,我们就需要对天然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实际要求。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软弱土形成垫层,减少沉降的地基处理方法称为置换垫层法。该方法适用于浅层软弱不良地基的

某高速石灰处治土施工方案

某高速石灰处治土施工方案 1 施工方案 1、施工组织 本标段路基石灰处治土共336560 M3,主要为原地面以上40cm 石灰土、清表后翻挖25cm石灰土、清淤回填及基坑回填石灰土、桥头锥坡、路基中部填筑、80cm路床填筑、软土沉降补偿、施工加宽等内容。按灰剂量分:5%石灰处治土240081m3,6%石灰处治土38135 m 3,7%石灰土58344m3。施工计划分三大块,由路基工区三个作业队负责施工: 土方一队:负责施工互通立交主线路基石灰处治土; 土方二队:负责施工互通立交A、B匝道石灰处治土; 土方三队:负责施工互通立交C、F匝道石灰处治土。 2、施工要求 (1)路基边坡填土高度H<1.8m 时,清除耕植土后,根据路基设计高度确定下挖深度≥1.96m,确保压实度的过渡,原地面碾压后其压实度要大于85%。当原地面潮湿时,将原地面翻松25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其密实度≥87%。当基底处于上路堤范围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上路堤的压实度标准。其上填筑两层各20cm5%石灰处治土,其压实度分别为90%、93%。路床部分80cm采用40cm6%石灰处治土+40cm7%石灰处治土。 (2)路基填土高度1.8≤H<2m时,清除15cm耕植土后,进行原地面碾压,其压实度≥85%,当原地面潮湿时,翻压20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其密实度≥87%,经过处治,碾压后的地面以上的路

床以下全部采用5%石灰处治土填筑以阻断毛细水上升并便于路基施工。当H>2m时,原地面以上40cm顶即路基中部填料采用就近取土,若采用非膨胀土作细料,以其中部总体积的50%掺5%石灰控制;若采用弱膨胀土作细料,则路基中部全部掺5%石灰处理。 (3)土质路堑段为保证路高的使用效果,路床部分(0~80cm)采用掺灰处理,其压实度≥95%,同时为了保证路床部分路基的压实度,在其下设置40cm的过渡取(两层各20cm压实度分别为90%、93%)。 3、工期安排 路基石灰处治土施工时间为年3月15日至年11月30日,工期8.5个月,其中与XX交叉拼接段施工时间为年3月15日至年6月30日。 4、机械配置 挖掘机6台,推土机6台,平地机3台,洒水车6辆,宝马路拌灰土拌和机6台,压路机12台。 5、试验路段石灰土正式施工前,在路基上选择长度不小于100M路段,按批准的试验方案铺筑试验路段,通过试验段的施工,从而可以确定施工设备类型、数量、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序和施工工艺、检验标准、方法,以总结出的施工工艺来指导石灰土施工。 2 施工方法(掺拌+路拌法施工) 1、混合料组成设计 (1)根据本合同规范要求和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稳定的土,确定必需的石灰剂量与土的比例以及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报监

膨胀土地基的处理方法_徐永福

*柯尊敬.膨胀土筑坝情况的调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的情报资料,1994,161~170 收稿日期:1996-10-28 作者简介:徐永福 男 博士 岩土工程专业 主要从事非饱和土(膨胀土)、软土力学与工程性质的研究 已发表5非 饱和膨胀土的结构性强度的研究6等40余篇论文 膨胀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徐永福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 210098) 摘 要 研究了膨胀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把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分为膨胀土性质改良法、保湿法及换土法三类.其中膨胀土性质改良法是改变膨胀土的亲水性、热敏性和胀缩性的方法,包括机械改良法(又称夯实法)、物理改良法及化学改良法.保湿法是保持膨胀土地基土中水分不改变,克服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性质的方法.同时分析比较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和加固机理. 关键词 膨胀土;地基;加固方法 中图号 T U 443 膨胀土是颗粒高度分散、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对环境的湿热变化敏感的高塑性粘土.土体吸水增湿时,体积膨胀并产生膨胀力,其值介于50~300kPa;土体干燥失水时,体积收缩,形成收缩裂缝,升降幅度达30~80m m [1].膨胀土分布十分广泛,它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都有分 布.图1 膨胀土的击实特性 我国先后发现有20多个省、区分布有膨胀土.根据 不完全统计,我国由于膨胀土地基致害的建筑面积达 1000万m 2 以上,铁路、公路受其危害的程度就更严重 了,穿越膨胀土的铁路路堤竟有/逢堑必崩,无堤不塌0 之说.下面介绍膨胀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并加以评述.1 土性改良方法 膨胀土性质改良有三类方法:(a)夯实法;(b)物理 改良法;(c)化学改良法. 111 夯实法 夯实法又称压实法或击实法,其实质是一样的,即 将膨胀土压实到所需要的性状. 柯尊敬*研究了膨胀土的击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击数增加,膨胀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分别呈直线增大和减小;当击数超过50次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趋于定值(图1).对于膨胀土地基而言,膨胀土的干密度增大同时含水量减小,导致其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大,地基承载第26卷第6期 1998年11月河海大学学报JO U RNAL OF HOHAI U N IV ER SI T Y Vol 126No.6Nov.1998

几种特殊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

几种特殊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土木工程向各种复杂地基条件的区域发展,特殊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引起工程师的重视。总结了湿陷性黄土、液化土、盐渍土等几种特殊土的重要工程性质,提出了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及工程注意事项;最后针对山西采煤大省的特点,对老采空区上建(构)筑物基础的稳定性评价、勘察技术及处治技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地基处理 我国地域辽阔,从沿海到内陆,从山区到平原,分布着多种多样的土类。由于生成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成因不同以及次生变化等原因,使一些土类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和工程性质。通常把这些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类称为特殊土。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的需求日益上涨,人们不得不在各种复杂和软弱地基上开展工程建设。因此,正确认识各种特殊土的工程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膨胀土 膨胀土是指土中黏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和黏性土。膨胀土地基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国际膨胀土工程问题,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过去本来能够承受较大变形的轻载框架式建筑物,逐渐被承受变性较差的砖石结构所取代,随之在膨胀土地区便出现了房屋开裂问题。 (1)膨胀土的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分析 膨胀土按粘土矿物分类,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以蒙脱石为主,另一类以伊利土和高岭土为主。蒙脱石粘土在含水量增加时出现膨胀,而伊利土和高岭土则发生有限的膨胀,引起膨胀土发生变化的条件,分析概述如下: 1.1 含水量 膨胀土具有很高的膨胀潜势,这与它含水量的大小及变化有关。如果其含水量保持不变,则不会有体积变化。在工程施工中,建造在含水量保持不变的粘土上的构造物不会遭受由膨胀而引起的破坏。当粘土的含水量发生变化,立即就会产生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体积膨胀。含水量的轻微变化,仅1%~2%的量值,就足以引起有害的膨胀。 1.2 干容量 粘土的干容重与其天然含水量是息息相关的,干容重是膨胀土的另一重要指标。Y=18.0KN/M3的粘土,通常显示很高的膨胀潜势。

地基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报告编写:审核:总工程师: 河北XXXXXX)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 该工程座落在邯郸市西北部,建设大街西侧。砖窑路北侧。属于太行东麓冲积平原区域,拟处理建筑物位于整个场地东侧,主楼18 层,附楼为四层,土地为民用耕地,土体以耕土、粉质黏土、黏土为主。场地平整便于后期各方面施工。 二、工程施工项目描述:

据甲方及施工方描述,西侧主楼原有CFG桩,附楼因四层框架, 相对承载力要求,通过勘察提供数据来看,承载力符合其使用要求,所以设计采用了天然地基,基础形式采用条形基础,而未做其他基础处理方式。 现该建筑物出现了西高东低的偏倾沉降趋势,位差高达100 多mm处理已刻不容 缓。 原因及处理办法: 因基础处理方式差异,造成主附楼沉降速率不一样,地基浸水后边,已形成西硬东软的趋势。 大气自然影响原因,今年邯郸市极端天气频发,降水量处于几十年最高,而且拟处理建筑物所处位置(相对周围地形)为低地平地,极易汇水。推测积水渗水导致地基土浸湿变软承载力降低。甲方描述,今年七月份前期楼房沉降均匀,为正常自然固结沉 降。但 从7 月19日到28 日,突发暴雨后积水浸泡后,楼房整体陡降70-80mm, 并发生附楼整体东斜北倾扭转的情况。扭转位差达20mm后期沉降持 续发展,直至现在。但沉降逐渐趋缓,现建筑物沉降相对稳定。 顺和岩土公司提供的土层分析报告显示,土层饱和度最大为90%,几近饱和土,而且各土层饱和度均在70%以上,土质较软。初步判断 为今年极端天气大气补水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所致。 为满足生活要求,从安全角度出发,建议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相结 合: 1、采用旋喷桩柱脚托换加压力固结注浆,达到后期阻沉抗偏倾滑移的效果。

【小议公路膨胀土路基试验及控制措施】 膨胀土路基处理方法

【小议公路膨胀土路基试验及控制措施】膨胀土路基处理方法 【摘要】公路建设中,路基的土质条件是影响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不良地质路基对公路的结构性影响是相当巨大的,本文就公路膨胀土路基的来源,影响因素等试验性因素进行总结,同时,归纳处理膨胀土路基的一般方法。【关键词】膨胀土;地基处理;控制措施 1 公路常见的膨胀土路基危害 1.1 膨胀土对既有公路的危害。在既有公路中,如果在公路的区间范围内,路基土质的含水量发生不均匀的变化,这会咋成土质的不均匀膨胀。尤其是在路基填充料中如果含有大量的膨胀土,危害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土质中的含水量会突然增加,导致膨胀土土质会在路基其他填充土质表面流动,在雨季时,就表现为翻浆冒泥,同时在周围区域如果有较大的荷载,填充的土中的泥浆会沿着路基面的裂缝或者施工断缝中冒出来。除此之外,由于土质的通缩特性(一旦吸水后会膨胀,失水后会收缩),往返几个干湿季节后,会加速路面的风化程度,甚至会路面开裂,形成缝隙。这样又增加了路面的水分进入路基的渠道,会引发裂缝下部的路基和没有裂缝处的路基,在雨季产生不均匀沉降,一旦有重型车辆通过时,土中的膨胀力无法抵消外荷载时,会造成局部路基的塌陷、隆起危险。 1.2 膨胀土在施工建设时的危害。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堑坡面的松散土层暴露在自然中,在降雨时或者有地表水流经时,会沿着路堑的坡面冲刷,继而会造成对路堑坡面的破坏。在泥流的作用下,路堑坡面的完整性会被破坏,严重的话会造成沟边或者涵洞堵塞,甚至冲毁路基、掩埋路面。对整个公路施工影响极大。 2 公路膨胀土路基试验性分析。 2.1 膨胀土的特性研究。 2.1.1 膨胀土的广泛分布。我国膨胀土的分布较广,有大概二十多个省份和自治区均发现有膨胀土的分布,其中主要集中在四川、陕西、湖北、云南等几个省份。 2.1.2 膨胀土的高塑性。除膨胀土分布的地域特点之外,膨胀土还有其他的特性,膨胀土中的粘土矿物成分中,亲水性粘土矿物含量较大,这部分含量决定了膨胀土路基在夏季雨量充沛时会显著的膨胀并软化,而到了旱季缺水季节,路基又会

桩基事故常见处理方法

桩基事故常见出来方法 常用方法有补桩、接桩、复打、补强、纠偏、扩大承台、复合地基等􀀂Ι 种。下面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 分别介绍各种方法的应用情况。 一、成孔事故处理方法 发生成孔事故应尽力挽救, 避免轻易报废, 常用处理方法有: 1、掉钻、埋钻事故处理 钻孔灌注桩成孔时, 遇到淤泥质粉土、细砂、粉砂等不稳定土层时, 常易发生塌孔埋钻事故;在钻进砾石层时, 常发生掉钻事故。这类事故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处理。 1)钢丝绳套法打捞钻头。当出现掉钻事故后,可用端部套有钢丝绳圈的钻杆下入孔内, 待导管套住钻头法兰后, 窜动导管和钢丝绳, 使绳套下落到钻头上, 再用升降机拉紧钢丝绳套栓牢钻头, 提升出孔口。 2)卡瓦打捞钻杆。利用钻杆顶部的法兰盘, 制作钟罩式卡瓦打捞器, 罩内设置三个卡瓦, 并用制动弹簧使卡瓦保持水平位置, 卡瓦围绕转轴活动, 当钻杆法兰进入打捞器后, 可推开卡瓦, 提升打捞器时,卡瓦卡住法兰而将钻杆提起。 3)塌孔埋钻事故处理方法。先用普遍刮刀钻头扫孔到事故钻具顶部, 然后用特制的套孔钻具将钻具周围坍塌物清除干净, 最后用打捞钩在孔内上下移动, 钩住钻杆法兰盘后提升出孔。 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塌孔、缩颈、漏浆、孔斜事故处理 1)成孔时出现缩颈、塌孔时, 应立即投入粘土块, 使钻头慢速空转不进尺, 并降低泥浆输入速度和数量进行固壁, 然后用慢速钻进通过事故段。 2)漏浆处理。当泥浆突然漏失时, 也应立即回填粘土, 待泥浆面不再下降, 表明孔壁漏浆处已堵塞和形成新孔壁, 即可开始正常钻进。 3)孔斜、孔径不规则的处理。可往复提钻, 从上到下进行扫孔。若发现钻头卡孔提钻困难时, 不得硬拉猛提, 应继续慢速低回程往复扫孔。若无效, 应使用打捞套、打捞钩等辅助工具助提, 以防钻杆拔断, 钻头掉落。当孔斜或孔径不规则较严重时, 应及时提钻并往孔内填粘土至合格处0 5m 以上, 再将钻头放下, 提落数次, 用钻具挤压粘土, 然后慢速钻进。 二、导管事故处理方法 灌注桩成桩过程中常采用导管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方法, 施工不当时, 易发生卡管、导管吊断和导管底端外露事故, 这些统称为导管事故。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1、卡管事故处理方法 1)疏通法。当混凝土和易性差、流动度小, 或石子粒径过大、混凝土供应不及时, 以及止水栓球;堵塞等原因造成的卡管事故, 除了首罐混凝土堵管 必须返工处理外, 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疏通。(1)长钢钎或∮25 以上钢筋冲凿管内混凝土(2)用铁锤敲震导管法兰(3)抖动起吊绳(4)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动器。 2)提升法。当导管下端距孔底间隙较小、甚至插入土中造成的卡管事故, 可采用缓慢提升导管印80~100cm, 待混凝土开始下落时, 再将导管下降40~50cm。 3)重插法。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 只有提升导管出孔外, 清理后重插。若已无法插入已浇混凝土中, 该桩只好报废。 2、导管拔断处理方法 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或机械设备故障没有及时拔升导管, 以及导管法兰被钢筋钩挂牢等原因常可造成提升导管困难, 出现拔断导管事故, 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1-1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原理、作用、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1 分类处理方法原理及作用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 换 土 垫 层 法 机械 碾压法挖除浅层软弱图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 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和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简易可行,但仅限于浅层处理,一般不大于3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大于5m; 如遇地下水,对于重要工程,需有附加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 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 重锤 夯实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分层填土地基 平板 振动法适用于处理非饱和无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少和透水性好的杂填土地基强夯 挤淤法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 它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应通过现场实验才能确定其适用性 爆破法由于振动而使土体产生液化和变形,从而达到较大密实度,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饱和净砂,非饱和但经常灌水饱和的砂、粉土和湿陷性黄土 深层密实法 强夯法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强夯置换是指将厚度小于8m的软弱土层,边夯边填碎石,形成深度为3~6m,直径为2m左右的碎石柱体,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基础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 强夯置换适用于软弱土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处理后土性质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场地施工时对周围有很大振动和噪音,不宜在闹市区施工需要有一套强夯设备(重锤、起重机)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学生姓名:曹甲 指导教师:哈拉哈提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系部:石油工程系 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 6月 8日 摘要 【摘要】 在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中,经常需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本文分析了软弱地基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软弱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软弱地基处理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合理的软弱地基处理、上部结构设计,有利于减轻软弱地基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高工程的质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传统的处理方法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些方法。b5E2RGbCAP 【关键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bstra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often need to deal with soft 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softground,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oft ground, put forward some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method, the merits of the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to the whole project. Reasonable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