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中医内科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中医内科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中医内科护理学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主要鉴别依据:

A.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B.渴与不渴C.流涕的清与浊

D.头痛身疼与否E.舌苔的黄与白,脉象的数与不数

2.患者身热,手足心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为:

A.益气解表B.养血解表C.滋阴解表D.助阳解表E.解表祛邪

3.发热,口渴,胸痛,咯痰黄稠不爽,舌红,苔黄,脉滑数。风温证属:

A.邪犯肺卫B.邪热壅肺C.热郁阳明D.热入心营E.正虚欲脱

4.患者咳嗽剧烈,气粗,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色黄,常伴鼻塞流黄涕,口渴,头痛,发热恶风,舌苔薄黄,脉浮数。其证属:

A.痰湿犯肺B.痰热郁肺C.风热犯肺D.风寒袭肺E.风燥伤肺

5.患者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呛咳阵阵,咯痰色黄粘稠,心烦,汗出,面赤,口渴喜饮,不恶寒,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此哮证的护治原则为:

A.温肺散寒,化痰平喘B.清热宣肺,化痰平喘C.开郁降气平喘

D.补肾纳气平喘E.补肺益气平喘6.实喘的主要病变脏腑是:

A.肾B.心C.肝D.脾E.肺

7.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其喘证证属:A.痰浊阻肺B.肺气郁痹C.表寒里热D.风寒袭肺E.痰热遏肺8.水肿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攻下逐水药最适宜?

A.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已虚B.病久体虚肿甚,日久不消

C.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D.颜面浮肿,兼有表症E.以上都不是

9.患者胸闷如窒而痛,痛引肩背,气短喘息,形体较胖,肢体困重,痰多,苔浊腻,脉滑。此胸痹证属:

A.阴寒凝滞B.心血瘀阻C.痰浊壅塞D.阳气虚衰E.气阴两虚

10.眩晕,失眠,健忘,心悸,面唇紫暗,耳鸣耳聋,舌有瘀点,脉弦涩。此眩晕证属:A.痰浊中阻B.肝阳上亢C.肾精不足D.瘀血阻络E.气血亏虚

11.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

A.元神败脱,神明散乱B.痰热腑实,风痰上扰C.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D.肝阳暴亢,风火上扰E.脾肾两亏,气血不足

12.患者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少动,当诊为:

A.痴呆B.狂证C.癫证D.郁证E.脏燥

1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狂证的特征:A.表情淡漠B.精神亢奋C.狂燥不安D.动而多怒E.骂詈毁物

14.痫证小发作时不发生:

A.动作中断B.持物落地C.头向前倾D.两目上吊E.突然仆地

15.下列不是脾胃虚寒型胃痛主症的是:A.胃痛隐隐,绵绵不休B.口干思饮,大便秘结C.空腹痛甚,得食则缓

D.神疲纳呆,四肢倦怠E.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16.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满,脉弦。证属:

A.肝郁化火B.胃阴不足C.饮食停滞D.肝气犯胃E.痰饮内停

1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饮食停滞型腹痛的主症:

A.脘腹胀满B.疼痛拒按C.嗳腐吞酸

D.泻后痛减E.舌红少苔,脉细数18.导致泄泻的关键病机是:

A.脾胃虚弱B.食滞胃肠C.脾肾阳虚D.脾虚湿盛E.感受外邪

1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寒湿痢的主症:A.腹痛拘急,里急后重B.时发时止,迁延不愈C.痢下赤白,白多赤少

D.脘腹胀满,头身困重E.舌苔白腻,脉濡缓

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黄疸急黄发黄的症状:

A.衄血便血,皮下发斑B.身目发黄,色晦暗无泽

C.舌质红降,苔黄燥D.壮热烦渴E.神昏谵语

21.鼓胀的病变脏腑是:

A.肺、脾、肾B.心、肝、肾C.肝、脾、肾

D.心、脾、肾E.心、肺、肾

22.不属于风水泛滥型水肿的症状是:A.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水肿

B.小便通利C.来势迅速

D.兼有咽喉红肿疼痛E.舌红,脉浮滑数

23.热淋的主症无:

A.小便短涩B.尿道灼热刺痛C.小腹坠胀

D.排尿突然中断E.尿色黄赤

24.小便点滴而下,或尿细如丝,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脉涩。此癃闭证属:A.膀胱湿热B.肺热壅盛C.肝郁气滞D.尿路阻塞E.中气不足

25.下列不为郁证特征的是:

A.精神抑郁B.潮热盗汗C.胁肋胀痛

D.易怒善哭E.咽中如物梗阻

26.下列不属于内伤发热特征的是:

A.起病缓慢,病程较长B.发热伴有头晕神疲C.手足心热

D.发热时作时止或发有定时E.发热伴有恶寒,得衣被不减

27.痰浊头痛的特点是:

A.头痛且胀B.头痛且晕C.头痛而空D.头痛如刺E.头痛昏蒙

2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痹证初起的主要症状:

A.痿软无力B.疼痛C.肿胀D.酸楚E.重着麻木

29.痛痹遇何邪气而加剧:

A.风B.湿C.燥D.热E.寒

30.虚劳的主要病机是:

A.大病久病、失于调理B.先天不足、后天失养C.脏腑亏损、气血不足

D.酒色过度、多成劳损E.劳倦不复、久而成劳

31.黄疸病人在饮食护理方面,下列哪项不相宜:

A.注意饮食隔离B.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C.少食肥甘厚腻之品

D.忌食辛辣及酒E.可多食海腥食物3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五更泄”的特点:A.黎明前泻B.肠鸣即泻C.脐腹作痛D.泻后痛不减E.形寒肢冷

33.下列哪项不属于水肿与鼓胀的鉴别要点:A.肿胀部位B.肿胀的先后顺序C.肿处皮肤的色泽

D.腹部青筋有无暴露E.小便通利与否

34.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点,下列哪项无意义:A.泻下稀薄或赤白粘冻B.泻下爽利与否C.里急后重之有无

D.泻下次数多少E.泻下有无脓血35.内伤头痛的诊断要点,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A.痛势较缓B.起病较缓C.痛无休止

D.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E.劳累痛甚

36.内伤发热中气郁发热的特点是:

A.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B.热势常随患者情绪的变化而波动

C.五心烦热D.骨蒸劳热E.以上均不是

3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鼓胀病的危急症状:A.腹痛泄泻B.腹大如瓮C.吐血、便血D.脉络暴露E.神昏、抽搐

38.血证出血部位与脏腑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咳血、鼻衄多与肺有关B.肌衄多与心有关C.吐血、齿衄多与胃有关

D.便血多与肠或胃有关E.尿血多与膀胱或肾有关

39.下列症状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

A.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B.泄泻夹有粘冻C.时溏时泻,水谷不化

D.泻下粪便色黄褐而臭E.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之物

40.咳嗽的辨证首先应区别:

A.实证与虚证B.外感与内伤C.阴证与阳证

D.在气与在血E.寒证与热证

4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胸痹的护治法则:A.活血化瘀B.滋阴润肺C.辛温通阳D.通阳泄浊E.益气通阳42.下列除哪项外,均可治疗癃闭:A.取嚏法B.外敷法C.探吐法D.针灸按摩E.吸氧

43.护理吐血病人时,下列哪项不相宜?A.静卧少动B.情绪安定C.忌辛辣食物D.食易消化食物E.多饮热水44.消渴病的预防调养不包括:

A.戒嗜欲B.节喜怒C.减滋味D.适当锻炼E.限制饮水

45.下列哪项风温的护理措施是错误的:A.多食新鲜蔬菜和果汁B.汗出后切忌受风C.保持大便通畅

D.高热伴恶寒者,用酒精浴或冷敷降温

E密切观察病情,防变证发生

46.哮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呼吸急促、张口抬肩B.咳嗽咳血、潮热盗汗C.气急喘促、咳吐浊唾

D.呼吸急促、喉中痰鸣E.以上均不是47.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肝胃郁热型胃痛的症状:

A.胃脘灼痛B.病势急迫C.心烦易怒D.口干口苦E.舌红少苔4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黄疸病预防与调摄的内容:

A.精神调摄B.起居有常C.饮食有节D.忌盐E.注意饮食隔离49.下列不是内伤发热的表现:

A.低热B.手足心热C.自觉发热D.潮热E.阵寒阵热

50.下列哪项为诊断黄疸病的重要依据:A.齿垢黄B.爪甲上黄C.小便黄D.目黄E.身黄

B型题

A.心悸不宁、气短胸闷、面色潮红

B.心悸胸闷、面白肢冷

C.心悸不宁、心烦多梦

D.心悸少寐、善惊易恐

E.心悸眩晕、胸闷痞满

1.心虚胆怯型心悸的特征:

2.心阳不足型心悸的特征:

A.胃脘暴痛、恶寒喜暖

B.胃脘隐痛、口燥咽干

C.胃痛隐隐、喜暖喜按

D.胃脘胀闷、攻撑作痛

E.胃脘胀满、嗳腐吞酸

3.肝气犯胃之胃痛见症为:

4.胃阴亏虚之胃痛见症为:

A.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B.关节剧痛,部位固定

C.关节肿胀,重着而痛

D.关节肿大,僵硬变形

E.关节红肿热痛,得冷则舒

5.痹证之着痹的特征为:

6.痹证之风湿热痹的特征为:

A.肝郁发热

B.表证发热

C.血虚发热

D.阴虚发热

E.气虚发热

7.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者多为:

8.午后潮热,伴有面部烘热或五心烦热者多为:

A.肺脾肾

B.心肝肾

C.心脾肾

D.肝脾肾

E.心肺肾

9.水肿的病位在:

10.鼓胀的病位在:

A.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B.清热凉血解毒

C.温化寒湿

D.养阴清肠

E.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11.虚寒痢的护治原则是:12.疫毒痢的护治原则是:

A.头痛且胀

B.头痛如裹

C.头痛且晕

D.头痛且空

E.头痛昏蒙

13.风湿头痛的特征是:

14.风热头痛的特征是:

A.腹痛绵绵,喜热喜按

B.脘腹疼痛,攻窜两胁

C.腹痛急起,得温痛减

D.腹痛拒按,烦渴引饮

E.脘腹胀满,嗳腐吞酸

15.中虚脏寒型腹痛的主症是:

16.饮食停滞型腹痛的主症是:

A.膏淋

B.血淋

C.石淋

D.气淋

E.劳淋

17.小便上有浮油如脂,形体消瘦,腰酸无力,淋证属:

18.小便涩滞不畅,少腹急满,茎中涩痛,淋证属:

A.干咳,咳声短促

B.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

C.喉痒干咳,连声作呛

D.咽痒咳嗽声重,气急

E.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

19.风燥伤肺型咳嗽的主症之一是:20.痰热郁肺型咳嗽的主症之一是: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玉屏风散

E.加减葳蕤汤

21.暑湿感冒的治疗方药是:

22.气虚感冒的治疗方药是:

A.水肿

B.中风

C.内障,雀目

D.疮疖痈疽

E.肺痨

23.消渴病日久不愈,热壅血瘀,蕴毒成脓,可并发:

24.消渴病日久不愈,热灼津液为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可并发:

A.脾气虚

B.肺气虚

C.脾阳虚

D.心血虚

E.肾阴虚

25.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畏风自汗,易于感冒,虚劳证属:26.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腹胀冷痛,肠鸣便溏,虚劳证属:

A.饮食不慎即泻

B.感寒既泻

C.情绪紧张时泄泻

D.黎明即泻

E.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27.肾阳虚衰型泄泻的特征是:

28.肝气乘胃型泄泻的特征是:

A.张仲景

B.巢元方

C.孙思邈

D.王焘

E.张景岳

29.首创黄疸实验观察法的古代医家是:30.首创葱管导尿术的古代医家是:

二、简答题

1.如何护理胃痛伴消化道出血的病人。

2.虚劳的调摄护理应注意哪些内容?

3.如何鉴别阳黄与阴黄。

4.如何鉴别阴水与阳水?

5.如何鉴别咳血与吐血?

6.喘证之实喘与虚喘的不同点是什么?

7.体虚感冒有哪些分型?治法如何?选用什么方剂治疗?8.肺痨的概念是什么?试述肺痨的预防和调养。

9.什么是胸痹?如何进行分型论治?

10.简述中风的病因、病位、病机、病性及转归。11.什么是胃痛?治疗原则是什么?

12.什么是泄泻?泄泻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13.何谓痢疾?诊断要点是什么?

14.试述胁痛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及转归。15.鼓胀的概念是什么?护治原则是什么?

16.简述淋证的概念,其病因病机有哪些?

17.癃闭概念是什么? 其病因病机有哪些?

18.如何鉴别淋证与癃闭?

19.郁证的概念是什么?如何预防与调养?

20.什么是消渴?诊断要点是什么?

21.消渴有哪些证型?治法如何?

22.虚劳有哪些证型?治法如何?选用什么方剂治疗?

23.何谓中风?其护治原则是什么?

24.什么是心悸?诊断要点是什么?

25.简述咳嗽的病因病机及诊断要点。

《中医内科护理学》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10 DCBCB EDCCD 11-20 CCAEB DEDBB 21-30 CBDDB EEAEC

31-40 EDEDC BABDB 41-50 BEEED DEDED

B型题

1-10 DBDBC EBDAD 11-20 EBBAA EADDE 21-30 CDDBB CDCDC

二、简答题

1.答:胃痛见消化道大出血时,多起病急,变化快,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让患者去枕平卧,保持安静,少动病人,吐血时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排出物,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以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排出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吐后予淡盐水漱口。临时可服三七粉1.5克,白芨粉1.5克,温开水送服,每日二次,亦可配合针刺止血,取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抢救准备。

2.答:(1)慎起居,避外邪,适寒温,尽量减少伤风感冒。

(2)调饮食,戒嗜欲,根据体质和脾胃状况,酌配食疗;阴虚、血虚者宜清补,阳虚、气虚者宜温补;少食或忌食辛辣厚味滋腻、生冷不洁之物,并应戒除烟酒。

(3)适劳逸,生活有规律,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御邪能力。

(4)畅情志,少忧烦,保持情绪乐观,稳定。节制房事,以免耗伤真精。

(5)彻底治疗各种慢性疾病,防止脏腑气血损伤而病发虚劳。

3.答:黄疸在临床上有阴黄与阳黄的不同,阳黄由湿热蕴结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伴见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多属热证、实证;阴黄由寒湿阻滞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薰,伴见脘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多属寒证,虚证。

4.答:水肿辨证当以阴阳为纲,阳水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浮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热、实证;阴水病势较缓,病程较长,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兼见不烦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寒、热证。两者

可相互转化,阳水病久,由实转虚,可成阴水;若阴水复感外邪,水肿加剧,此属本虚标实,当从阳水论治。

5.答:两者出血均由口而出。但咳血来自于肺,咳血之血色鲜红,常伴有泡沫痰涎,较大量咳血之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吐血来自于胃或食道,血色多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后大便多呈黑色。

6.答:喘证辨证首当审其虚实,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7.答:(1)气虚,益气解表,气虚用玉屏风散加减或参苏饮加减

(2)阴虚,滋阴解表,阴虚用加减葳蕤汤

8.答: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损病证,由于劳损在肺而称“肺痨”。肺痨主要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消瘦为其特征。

预防与调养要点

(1)重视养生,保正气,节起居,禁恼怒,慎寒温,戒酒色。

(2)宣传本病的基本知识,做好预防工作。

(3)做好隔离和消毒,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4)加强食疗,保证营养,忌辛辣刺激食物,坚持戒烟酒。

(5)适当体育锻炼,如太极拳等。

(6)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定期检查。

9.答: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胸闷如窒,呼吸不畅,重者则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发展为真心痛。分型为:(1)心血瘀阻型: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2)阴寒凝滞型: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3)痰浊壅塞型: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4)气阴两虚型: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用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

(5)心肾阴虚型:滋阴益肾,养心安神,用左归饮加减;

(6)阳气虚衰型:补益阳气,温通心阳,用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10.答:中风的病因多由:①内伤积损②劳欲过度③饮食不节④情志所伤⑤外感风邪所致;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脑部;病性为:肝肾阴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其转归:轻者可康复或留后遗症,重者预后较差。

11.答: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理气和胃止痛。

12.答: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便溏而势缓者称为泄,便稀而势急者称为泻。诊断要点:

(1)便质稀溏,次数增多为主要诊断依据,兼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2)起病急而暴泻者多与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有关,起病缓者可因相关疾病引起。(3)大便常规、血常规、大便培养有助于诊断。

(4)慢性泄泻,应作相关疾病检查。

13.答: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诊断要点:

(1)常发于夏秋之季,多有饮食不洁史,或有与痢疾患者接触史。

(2)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特征,伴有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暴痢以发病急骤为特点;疫毒痢以病情危重为特点;休息痢以痢疾日久且反复发作为特点;噤口痢以呕吐不食为特点。

(4)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结肠镜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14.答:胁痛的病因有:①情志不遂②饮食不节③外感湿热④劳欲久病⑤跌仆损伤;病机为肝络失和;病位以肝胆为主,涉及脾、胃、肺、肾;病性有虚实之别,实证居多;转归:黄疸、积聚、鼓胀。

15.答:鼓胀是以腹部胀大,膨胀如鼓,皮色苍黄,青筋显露为特征的病证。护治原则为:实证宜行气、活血、利水、攻逐;虚证宜温补、滋养。

16.答: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的病证。其病因为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刺激和劳欲体虚;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17.答:癃闭是指小便量多,排尿困难,点滴而出,甚则小便不通的病证。癃者小便点滴而出,排尿不畅,病势较缓;闭者小便点滴全无,闭阻不通,病势较急。癃闭的病因为饮食偏嗜、邪热伤肺、情志内伤、浊瘀内停、体虚久病;病机为膀胱气化功能失调。

18.答:淋证的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数、尿痛、尿短涩,尿量正常,病情较轻;而癃闭的主要症状为尿点滴而出,或尿闭,无尿痛,病情较重。

19.答:郁证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以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易怒欲哭,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等为主症的病证。预防与调养要点:

(1)调畅情志,避免不良刺激,心胸开阔,乐观豁达。

(2)广泛交友,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爱好广泛,移情易性。

(3)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适当。

(4)饮食有节,宜进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进餐时心情愉快,避免气食交阻。20.答: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诊断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三多一少”为临床特征;中老年发病,“三多一少”不明显,常伴有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有厥脱危象;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密切的关系,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

21.答:消渴分为肺热津伤证、胃热炽盛证、肾阴亏虚证及阴阳两虚证。肺热津伤证的治法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胃热炽盛证的治法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肾阴亏虚证治法为滋阴补肾,润燥止渴;阴阳两虚证治法为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22.答:虚劳的证型有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和阳虚证。气虚证分肺气虚证和脾气虚证,治法都是补气,肺气虚宜用补肺汤加减,脾气虚宜六君子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血虚证治法为养血,方用四物汤加减。阴虚证分为脾胃阴虚、心阴不足、肝肾阴虚,治法为滋阴,脾胃阴虚宜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心阴不足宜用补心丹加减,肝肾阴虚宜用杞菊地黄丸加减。阳虚证分脾肾阳虚和肾阳虚,治法都是补阳,脾肾阳虚宜用拯阳理劳汤加减,肾阳虚宜用右归丸加减。

23.答: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为主症的病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根据病程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期、

恢复期、后遗症期。护治原则:中经络者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的闭证宜以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为主;脱证者宜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为主。

24.答: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又有惊悸和怔忡之分,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诊断要点为:心搏异常,快速或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不能自主;伴胸闷头晕,心烦寐差,颤抖乏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等;情志刺激、劳倦过度,外感邪气或饮酒饱食等因素可诱发;脉象多为促、结、代等;结合实验室检查等。

25.答:咳嗽的病因多由六淫引起,常以风为先导,包括脏腑功能失调,情志不遂,饮食不调等。其病机为肺气上逆。诊断要点:(1)咳逆有声,咯痰;(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表证;内伤咳嗽,病程较长,咳而伴喘;(3)实验室血常规检查,肺部X线摄片检查。

中医护理学试卷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生理方面是以() A、五脏中心 B、六腑为中心 C、经络为中心 D、精气血津液为中心 2、“热极生寒”“寒极生热”属阴阳的() A、相互对立 B、相互消长 C、相互转化 D、相互累及 3、临床症见呼吸少,吸气困难,动则气喘属() A、肺气虚 B、心气虚 C、宗气虚 D、肾不纳气 4、能转化成血液又是血液组成部分的是() A、原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5、内风的产生是由于() A、肝脏功能失调 B、心脏功能失调 C、情志失调 D、邪气偏盛 6、膀胱贮藏排泄尿液的功能是依靠() A、膀胱的气化 B、肾的气化 C、肾与膀胀的气化 D、三焦的气化 7、麻疹的隔离时间一般为() A、疹退 B、透疹后 C、透疹后6天 D、透疹后2周 8、风热证感冒汗多湿衣时防止受凉复感护理应() A、随时擦汗衣 B、汗止后更衣 C、擦汗后盖上被子 D、温水擦浴 9、暴盲肝阳上亢证饮食禁忌() A、酒及辛辣之品 B、生冷瓜果 C、多饮水 D、荤腥 10、水痘隔离时间从发病开始到() A、水痘透布 B、水痘完全干燥结痂后二周 C、水痘完全干燥结痂后一周 D、水痘完全干燥结痂 11、芒刺舌主() A、热盛 B、阴虚 C、食滞 D、气滞 12、语音低微或断续不相接的多属() A、虚证 B、实证 C、寒证 D、热证 13、便有腥味为() A、消化不良 B、胃热证 C、虚证 D、实热证 14、疼痛喜按多属() A、虚证 B、实证 C、气滞证 D、瘀血证 15、迟脉主() 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热证

(完整word版)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 “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 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 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 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 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 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 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 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简答题 1、煎药加水方法 1)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 2)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出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 2、中草药中毒 1)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 2)尽快清除毒物 3)解毒:催吐:口服有毒药物2-3h;洗胃;导泻中毒超过6h 4)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人教版物理课程标准

(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内容标准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观察周围的物质,根据形状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 (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这些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释为什么液体温度计中的液体会有不同。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了解高压锅的原理。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物质的属性 1.内容标准 (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1.内容标准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 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是( ) 来源: A.心血盛衰 B.脾气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 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2020年护理学基础知识全套复习题库及答案(全册完整版)复件

2020年护理学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全 一) 一、护理程序 1.在护理程序中,指导护理活动的思想核心是 A.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中心 B.以医院管理的重点任务为中心 C.以医院的利益为中心 D.以执行医嘱为中心 E.以护理的服务对象为中心 2.护士收集健康资料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了解患者的隐私,为确立护理诊断提供依掬 B.为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C.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 D.为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选择护理实施力 法提供依据 E.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3.护士在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过程中,丕查 确的做法是 A.所有资料均来自护士与患者的正式与非Ⅱ式交谈 B.正式交谈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有目的州引导患者交谈 C.正式交谈的内容应贴近患者的病情 D.非正式交谈常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蠢程中进行

E.非正式交谈有助于护士和患者感情的增避及对病情的了解4.以下客观资料,记录正确的是 A.每天排尿l~2次,量少 B.咳嗽剧烈,有大量黏痰 C.每天饮水5次,每次约200ml D.每餐主食2碗,一日3餐 E.持续低热1个月,午后明显 5.护士获取客观健康资料的主要途径是 A.阅读病历及健康记录 B.患者家属的陈述 c.观察及体检获取 D.患者的主管医生提供 E.患者朋友提供 6.面对老隼患者进行健康史采集时,应注意 A.交谈一般从既往史开始 B.以封闭性问题为主 C.-定要耐心倾听,不要催促 D.始终保持亲密距离 E.当老年入主诉远离主题时,不要打断 7.患者,女性,37岁,甲状腺囊肿,择期手 术住院。护士为其提供整体护理,该护理模式 的特点是

A.以治疗为中心 B.以家庭为中心 C.以疾病为中心 D.以患者为中心 E.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8.患者,女性,68岁,因病情危重入住ICU。 第2天病情平稳后,对护士说:“我想见孩子,老伴,心里憋得慌。”该患者存在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安全需要 E.生理需要 9.患者,男性,41岁,颅脑外伤。主诉:剧烈头痛、头昏、视物不清。查体:呼吸10次/分,心搏有力、50次/分,血压160/120mmHg。护士收集资料后为其制订护理计划。计划中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A.皮肤完整性受损 B.潜在并发症:脑疝 C.潜在并发症:呼吸性碱中毒 D.有感染的危险 E.睡眠形态改变 10.患者,女性,27岁,车祸外伤急诊入院。

恩施市职校2011年春季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恩施市职校2011年秋季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追求科学、高效和精细、时效管理方式;把职高升学、中专专业技能过关工作作为长期的工作重心,加大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监测及考核奖惩力度,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的,建立健全教师业绩考核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课堂教学、实训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高度重视各专业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职高各教研组、中专各专业组的作用,努力使学校教学工作的各项目标上台阶。 二、重点工作 1、切实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方案》落实工作,对教育教学做到有章可循,既严格规范管理,又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恩施市职校关于开展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强化过程管理,实行随堂听课制度,加强教学环节过程管理,尽心尽力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加强对全体在岗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职高部进行试点,逐步探索实行以电子教案为核心的集体备课工作,通过交流把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年轻教师的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抓好高三年级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本科上线人数力争超过10人,开好四次复习备考会(高三两次,高一、高二各一次)。 4、精心组织好各年级的常规质量检测工作,大力推行《恩施市职校职高、中专教师业绩考核试行方案》。 5、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践教学为中心,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合理制定专业技能训练及检测标准,建立和完善实训考核制度,做好中专专业课程的技能达标检测和技能考证工作,办好校内校外各种竞赛活动,认真落实中专各专业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活动工作计划,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6、根据中专各专业特色,进一步发挥专业组的作用,发挥专业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品牌专业建设及发展工作。 7、进一步完善中专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使各课程有统一的教学进度,清晰的教学内容,明确的学习目标,可行的技能达标方案。 8、密切配合各部门的工作,共同组织好各种校内外活动。 三、实施办法 1、提高思想认识,规范教学行为。 (1)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意识。 增强教师责任意识,强化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维护课表、作息时间表的

中医护理学基础100题

五禽戏的创立者华佗 被称为刚脏的是肝 下列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足阙阴与足少阳经 五化中,属于火的是长 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 恢复其相对平衡 失眠兼见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阳胜则阴病”,用下列那种理论解释为宜阴阳消长平衡 下列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痰饮 脾的生理功能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 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补肾法 七情致病的特点有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 机/情志变化与病势相关 经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 目睛斜视多为肝风内动 与血液正常运行有关的因素有脉管的完整性/气的推动/气 的固摄/心肝脾等脏的功能/ 血液自身清浊 诊寸口脉,右寸候肺 与血液生成无关的是自然界清气 期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 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脾 在液为唾的脏是肾 属于六腑的有胆/胃/三焦/膀胱 数脉的主病是热证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

滞,主用/其性收引 湿证患者面色多表现为黄色 格阴的本质是真热假寒 过度安逸易导致的病理变化是气血运行不畅 均属于肝系统的是胆/筋/目/爪 脾在体合肉 下列哪项症状属于假神面赤如妆 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称为谵语 行气利水并用治水肿的依据是气能行津 与肺相表里的六腑是大肠 被称为百病之长的六淫邪气是风邪 呕吐清水痰涎,多属痰饮 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血 具有主决断的脏腑是胆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主病是痰饮证 五行制化关系中,异常的是相乘/相侮 宗气的盛衰可诊察虚里穴 潮热多见于阳明实证/湿温病/阴虚 证 卫气的生理功能是防御、温煦、调控 人体组织结构中,属于阳的是六腑 大实有羸状是指真实假虚 望络脉通用的年龄是3岁内 灰黑苔主病是热极或寒极 瘀血疼痛的性质多是刺痛 肝主流泄的功能体現在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 行/调解情志/促进肠胃 运化 性质精纯, 灌注于脉中之气是营气 水火既济概括的是哪两个脏腑的关系心与肾

中医护理学基础 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 试卷名称:2014年1月中医护理学基础正考满分:100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 (分值:1分) A.直接伤及内脏 B.影响脏腑气机 C.容易损伤脾胃 D.影响病情 2.“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分值:1分) A.虚寒证用寒药 B.实寒证用寒药 C.假热证用寒药 D.假寒证用寒药 3.哪项不是寒凉药所具有的作用 (分值:1分) A.清热 B.泻火 C.助阳 D.凉血 4.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分值:1分) A.血液生成与运行方面 B.调节全身气机方面

C.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方面 D.调畅情志活动方面 5.施灸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分值:1分) A.先灸头面部后灸四肢部 B.先灸胸腹部后灸腰背部 C.壮数先多后少 D.艾柱先大后小 6.下面哪一种手法不属于推拿手法(分值:1分) A.摆动类手法 B.振动类手法 C.挤压类手法 D.端提接骨 7.具有清热、泄火、燥湿作用的是 (分值:1分) A.辛味食物 B.甘味食物 C.酸味食物 D.苦味食物 8.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属于 (分值:1分) A.佐助药 B.佐制药 C.反佐药 D.使药

9.中脘穴位于 (分值:1分) A.脐中直上1寸 B.脐中直上2寸 C.脐中直上3寸 D.脐中直上4寸 10.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 (分值:1分) A.心的功能 B.脾的功能 C.肝的功能 D.肺的功能 11.下列各项,属于相克关系的是 (分值:1分) A.木和土 B.木和火 C.火和土 D.土和金 12.肝开窍于 (分值:1分) A.目 B.耳 C.舌 D.爪 13.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酸腐臭秽者,多属 (分值:1分) A.大肠湿热

新课标三级(下)册

新课标三级(下)册期末考试 听力部分(30分) 一、听录音,选单词(10分) ()1、A、energy B、enough C、exercise ()2、A、skin B、suddenly C、secret ()3、A、dumplings B、date C、decide ()4、A、nearby B、nose C、nobody ()5、A、shout B、shake C、shine ()6、A、praise B、plate C、pity ()7、A、mile B、meeting C、make ()8、A、lift B、lake C、less ()9、A、both B、business C、burn ()10、A、chop B、cheap C、choose 二、选择与所听句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10分) ()1、A、Jenny cleaned her room. B、Jenny washed her clothes. C、Jenny didn’t clean the window. ()2、A、Only English is spoken ub Australia. B、Only Chinese is spoken ub Australia. C、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spoken in Hong Kong. ()3、A、Students must be careful. B、Students must finish their homework. C、Students needn’t do their homework. ()4、A、Because he did’t like cake. B、Because he was full. C、Because he was busy. ()5、A、You want to see Bill’s father. B、Bill wants to see you. C、Bill’s father wants to see you. 三、听录音,根据根据问题选答语。(10分) ()1、A、They are mine. B、They are made in Shanghai C、They are blue ()2、A、His wallet was stolen. B、It is cold today. C、I am sad. ()3、A、From the south. B、10 minutes. C、About 320. ()4、A、I am a teacher. B、She is a writer. C、He is a worker.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汇总(1)

胃阴虚证 (1)辨证分型: 胃阴虚证 (2)证候分析: 本证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伴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胃喜润恶燥,胃阴不足,胃失漏润,胃气不和,受纳不健,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故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3)施护要点: 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寒温适宜,避免外邪侵袭。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是否有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等症状,观察患者大便是否干结。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饥饱失常。发作时应进食易消化饮食,半流饮食。 用药护理:服用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枇杷叶、柿蒂等药物。汤剂宜热服。心理护理:应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精神刺激 症状护理: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食谱,改变既往不良习惯。 2、多喝水 3、少食多餐。 4、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卧。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食滞胃脘证 (1)辨证分型:食滞胃脘证 (2)证候分析:本证以胃脘胀闷疼痛,暖腐吞酸为辨证要点。胃气以降为顺,食停胃脘,胃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脘部胀闷疼痛;胃失和降而上逆,故见暧气吞酸或呕吐酸腐宿食;吐后实邪得消,胃气通畅,故胀痛得减;食独下移,积于肠道,可致矢气频频,臭如败卵,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为食独内积之征。 (3)施护要点: 1、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是否有胃脘胀闷疼痛,若病人呕吐应查看呕吐物的性状,观察患者大便性状。 3、饮食护理: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有节,高纤维,避免油腻、辛辣。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 4、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也可服用丸剂。 5、心理护理 6、症状护理:消失导滞,和胃止痛。 7、健康教育:1、饮食有常,不过饱过饥。2、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3、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等操作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2.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 3.1参考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3.2课程学分 课程修完,考试合格给予课程学分分。 4.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功能上互相协调、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管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又有通调水道和朝百脉之功能等。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官和组织和生理上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因此,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病人除口舌糜烂外,还可有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等证候表现。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宜食清淡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使口舌糜烂痊愈。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和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万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等相应的变化。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在昼夜黄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虽在幅度上不象四季气候变化那样

中医护理学 阴阳学说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A1型题 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 A.日月 B.动静 C.天地 D.昼夜 E.寒热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3.《内经》认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体现阴阳下列的哪一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4.“阴阳互藏”关系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确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6.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7.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8.属于阳中之阳的 A.下午 B.后半夜 C.前半夜 D.上午 E.以上都不是 9.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10.“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一关系的具体应用()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11.“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什么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1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此语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交感 E.相互转化 13.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阴阳互根的关系()A.阳在外,阴之使也 B.独阴不胜,孤阳不长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14.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相转化 D.消长平衡 E.阴阳自和 15.“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阴阳交感 1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消长平衡 1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18.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 E.阴中之阴 1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2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1.《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巢元方 B孙思邈 C王叔和 D吴甫谧 E陈无择 2.首倡病因学“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张仲景B秦越人C巢元方D陈无择 E王清任3.属“金元四大家”中的“攻下派”医家是()。 A张仲景B张景岳 C张从正 D张锡纯 E张完素 4.属“金元四大家”中的“寒凉派”医家是()。 A朱震亨 B张从正 C 李杲 D刘完素 E 李中梓 5.“金元四大家”中,被称“脾胃学派”的医家是()。 A 李杲 B 李中梓 C 张从正 D 刘完素 E 朱震亨 6. “金元四大家”中,被称“养阴学派”的医家是()。 A 朱震亨 B 李杲 C 刘完素 D 张从正 E 张景岳 7.认为“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A 刘完素 B 朱丹溪 C 张子和 C 张子和 E李东恒 8.认为“邪去正安”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张景岳 C张锡纯 D张从正 E刘完素 9.《瘟疫论》的作者是()。 A吴又可 B吴鞠通 C李中梓 D李杲 E叶天士 10.《医林改错》的著者是()。 A王清任 B吴又可 C吴鞠通 D张从正 E张景岳 11.区别事物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日与月 B天与地 C水与火 D升与降 E左与右12.不宜区分其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A 脏与腑 B气与血 C上与下 D左与右 E标与本 13.在下列相反事物中,不宜划分阴阳属性的是()。 A反与正 B上与下 C动与静 D明与晦 E左与右 14.下列各项不宜区分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A寒与热 B邪与正 C上与下 D左与右 E动与静 15.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16动极镇之以静”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相互对立 E阴阳相互为用 17.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A水 B火 C木 D金 E土 18分别清浊是何脏的功能?()。 A胃 B胆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9.鼻为何脏之窍()。 A心 B脾 C肺 D肝 E肾 20.五脏不包括()。 A心 B脾 C胃 D肝 E肾 21.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着滋润作用的称() A水液 B津 C液 D汗 E泪 22.血之余为()。 A齿 B筋 C发 D毛 E爪 23.能生化营气、卫气的是()。 A元气 B宗气 C中气 D清气 E胃气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成)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的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的一门学科,在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为主干课程,在康复治疗专业属于能力拓展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医药膳的基本理论,常用药材、食材的性能应用,以及常用药膳配方的制作与应用。 (二)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 中医药膳学是集合中医药理论、食品营养学、烹饪学等相关理论,逐渐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科学,是中医药学在饮食过程的实践应用,也是养生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紧扣普专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为后续临床工作服务”为指导思想,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做,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并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针对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的对象是面向基层的高级康复治疗人员,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综合调理能力,药膳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知识。药膳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日常养生方法,适宜所有人群,有非常广泛的实用空间。所以本课程要求以应用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为了提高工作、生活水平。学习地点不局限于学校,还要包括家庭、社会,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教师起启发、引导、督促、检验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其中,达到教、学、做、品—体化。本课程总课时数为36,其中理论30学时、实训6学时。考核方式有理论考试(占50%)、实践技能(占30%)、单元检查(占20%)三方面。 三、课程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中医药理论,熟悉常用食材、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药膳应用和使用注意。掌握各种烹饪方法的特点。熟悉影响病人恢复的诸多因素,设计适宜的药膳治疗方案。 能力目标能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膳。能掌握常用药食的特点及应用。能采用科学的烹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87814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是( ) 来源: A.心血盛衰 B.脾气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 表現.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 A.肺气虚 B.肺阴虚 C.风热犯肺 D.风燥犯肺20.急性阑

中医护理学知识要点

《中医护理学》选择、填空、判断 1.阳:活动的、上升的、明亮的、溫熱的、功能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阴:静止的、下降的、阴暗的、寒冷的、物质的、抑制的、机能减退的 阳是阴的功能表现,阴是阳的物质基础 2.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3.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就机体而言,升降是机体内部的气机运动形式,而出入是机体与外环境的气机运动形式,升降出入,相互协调运动,才能够保持机体的内部有序稳定和维持着机体和外界的统一。 4.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5.脏的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6.藏象学说研究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其一:以研究探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中心; 其二,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的关系。 7.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血液是神的物质基础,全身血脉都归属于心;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汗为精液化生,精液是血的重要组成部分。 8.肺朝百脉,辅助心气推动和调节血脉的运行;主治节,是其主要生理功能的概括。 9.脾能统血,是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能摄血。 10.肾阴: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滋养、濡润作用,人体阴液根本 肾阳: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推动、温煦作用,人体阳气根本 11.肾主水主要是靠肾中精气对水液的蒸腾气化作用 12.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使呼吸均匀和调,反之则呼多吸少,动则甚喘13.胆:主决断、助消化(因胆无传化水谷的功能,故又属奇恒之腑) 14.胃:受纳与腐熟水谷、主降浊 15.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16.大肠:转化糟粕 17.膀胱:储存和排泄尿液 18..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源于肾,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三焦通行元气的功能,关系到全身的气化作用 19.三焦的概念有二,其一为六腑之一;其二为单纯的部位概念。 20.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 21.精 广义: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人体内肾所藏的精气、脏腑之精、水谷精微、气、血、津液,以及自然界的精微物质 狭义:是指人体肾所藏的精气中的一部分具有生殖能力的物质,称为“生殖之精”先天之精的基础 注: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生育繁殖及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内的精主要封藏于肾,肾精是生命之根,生身之本22.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水谷之精气、呼吸之气);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脏腑之气 前者为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功能表现 23.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肾气,下焦);水谷之精气(脾气,中焦);自然之精气(肺气,下焦)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是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基础,而且只有在脏腑、经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包含课程设计)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遵循《兰州科技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性意见》,制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 一、课程标识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制)护理专业。该专业的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狐狸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在古代中医是医护不分的,随着中医现代化合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中医护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建立。中医护理除了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之外,还要介绍针灸、推拿、情志护理、饮食疗法、常见病的中成药应用、预防与护理等。

职业岗位定位:各大医院、农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体诊所及厂矿等的护理岗位。 中医历史悠久,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巨大的贡献,至今仍以卓越的疗效,发挥着它的作用。各种中成药、针灸、刮痧、火罐、推拿等以其毒副作用少、自然疗法而被广泛的应用,并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药店里75%的非处方药是中成药。尽管我们的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但调查表明,在各级的综合医院,西医大夫开中成药占了绝大比例,尤其是有很多学生直接分配到中医院或是中医门诊实习和工作。所以我们的学生必须明确中医的相关知识及中医药技术治疗常见病,以更能有效地适应医疗岗位的需求。所以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中医护理学》无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临床课。 本专业属“三段式”培养模式。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本课程属第三学期开课,前面已学习了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后续课程是《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尽管中医与现代医学是两套不同的理论,理论知识衔接困难,但中医各种治疗技术疗效肯定。各种诊疗方法、中医理论的掌握,为后续各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临床治疗上达到与中西医有机结合的目的。为实现培养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四、简答题 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第三章整体护理 一、名词解释 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