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风俗礼仪

缅甸的风俗礼仪
缅甸的风俗礼仪

缅甸风俗习惯

2006-08-14 23:35 文章来源:驻缅甸使馆经商参处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饮食习惯

缅甸人常用米粉、面条或炒饭作早点,也有喝咖啡、红茶和吃点心的。午餐和晚餐为正餐,以米饭为主食。菜肴特点为油多、带酸辣、味重。常用各种幼果、鲜菜嫩叶作小菜,蘸佐料吃。进餐时将米饭盛在盘子里,用手抓着吃。随着社会发展,用刀、叉、勺进食者逐渐增多。

服饰

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统称“笼基”,男裙称“布梭”,女裙称“特敏”。男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外衣,女上衣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场合,男人多戴缅式礼帽(缅语称“岗包”,用细藤编胚、以粉红或浅黄色纱巾裹扎而成)。缅甸妇女多留长发,挽发髻,戴鲜花,喜爱用缅语称为“檀那伽”的香木浆涂在脸上,有清凉、防晒、护肤作用。缅甸人不分男女,不分场合均穿拖鞋,军人除外。

人名

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但要在名字前加一冠称,以示性别、长幼和尊卑。对长辈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吴”(叔、伯、先生之意),对平辈冠以“哥”(兄辈之意),对晚辈则称“貌”(意为弟弟)。妇女也同样,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妇女称“杜”(姑、姨、婶之意),对晚辈或平辈称“玛”(意为姑娘姐妹)。

宗教

89.3%的缅甸人信仰佛教。缅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教)与中国的佛教(大众部,俗称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缅佛教徒十分虔诚,每天早晚均要念经一次,每逢缅历初一、十五或斋戒日都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财、物品。遇有红白喜事或做生日等,也常请僧侣到家供斋或到寺庙布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上千年历史,宗教思想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缅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系。缅为避免宗教矛盾,未把佛教定为国教。缅一些少数民族信奉其他教派,其信仰者分别为:基督教5.06%、伊斯兰教3.8%、印度教0.5%和其他教0.2%等。

皈依礼

按缅甸佛教习惯,男子在成人前,一般从五、六岁起,都要举行剃度仪式,进寺庙当一次和尚,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为一个星期,这样才算成人,在社会上才会受到尊敬。

缅历新年(泼水节)

缅甸泼水节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为缅历新年,类似我国的春节。泼水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通常历时三到四天。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相互泼水,表示除旧迎新。泼水节期间,不论男女老幼,都不会因为被泼水而不高兴,因为泼水节的水象征着吉祥幸福。泰国、老挝、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和缅甸东北部的掸族也有过泼水节的传统。

禁忌

1、缅甸为佛教国家,视佛塔、寺庙为圣地,任何人上至国家元首、外国贵宾,下至平民百姓,进入佛寺一律赤脚(脱鞋、脱袜),否则将被视为对佛教不敬。

2、缅甸人忌讳抚摸小孩的头。小孩双手交叉胸前,是表示对大人的尊敬。篇二:小议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传统艺术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cn

小议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传统艺术的影响作者:刘吉仙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年第07期

摘要:由于近代英国对缅甸的入侵和统治,西方文化在缅甸遗留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

缅甸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传统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缅甸音乐、戏剧和绘画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英国殖民统治缅甸传统艺术影响

1 音乐方面

三次英缅战争后,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的音乐开始传入缅甸,并对缅甸音乐产生了一些影响。

西洋乐器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传入缅甸的。这些西洋乐器有钢琴、班单琴和曼陀林等。这些乐器并在当时的缅甸开始流行起来。

英国完全统治缅甸后,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缅甸的古典音乐逐渐衰落下去。后面逐渐出现了缅甸乐器和西方乐器混合演奏的乐队。

歌曲方面,由于缅甸乐器和西方乐器混合演奏的乐队的大量出现,使缅甸流行歌曲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大量的传播。随着缅甸电影、电视业的逐步发展,缅甸现代音乐也有所发展。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缅甸现代歌曲变得更短小精悍和通俗易懂了。随着缅甸反殖民主义革命浪潮的掀起,缅甸也出现了一些以反映爱国思想为题材的歌曲。例如20世纪30年代德钦丁创作的《我缅人歌》,后来变成了缅甸的国歌。独立以后,缅甸的音乐又有了新的发展。中西方音乐都有进入缅甸并和缅甸民歌相互结合创作了许多缅甸现代歌曲。比如,大学时老师用缅甸语教我们唱的《海鸥》这首歌是50年代由缅甸传入我国的。后面缅甸还出现了《金色的佛塔》和《我也报以微笑》等歌曲。随后西方的爵士乐和立体音乐也相继传入缅甸。 2 戏剧方面

1930年后,西方的话剧对缅甸的话剧产生了一些影响。出现了一些剧目以反映现实生活和反殖民爱国主义为题材的话剧。比如貌廷的《英雄的母亲》和《什么是最重要的》,德钦巴篇三:缅甸花梨和非洲花梨的鉴别“五大招”

缅甸花梨和非洲花梨的鉴别“五大招”

相比于黄花梨,花梨木的价值就低了不少。但是同样花梨木类也是有“三六九等”的。纵观红木标准,我们发现大部分花梨木竟然不属于红木类,只有缅甸花梨是红木。这也让缅花的身价比普通花梨更“尊贵”些。目前市场上最容易混淆的莫过于老挝花梨和缅甸花梨了。因而,有藏友归纳总结出了缅甸花梨和非洲花梨的鉴别“五大招”。

缅甸花梨,学名“大果紫檀”,隶属于国家红木标准规定的5属8类33种木材中的花梨木类。俗称缅甸花梨,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老挝,气干密度为0.80~0.86g/cm3。其木纹清晰,材质硬重,结构细而匀,生长轮颇明显;心材桔红、砖红或紫红色,常带深色条纹,有些部位有明显的虎皮纹;香气浓郁,散发着一种悠远醇厚、不张扬的檀香味,在红木中以稳定性强著称;划痕可见至明显;木屑水浸出液浅黄褐色,荧光弱或无;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在放大镜下略明显或明显;射线组织同形单列。管孔在生长轮内部者较大,在肉眼下可见;弦向直径最大269μm,平均127μm;数甚少至略少,1~15个/mm2,常含黄色沉积物。轴向薄壁组织在肉眼下明显,主为同心层式傍管带状/聚翼状及细线状(宽1~4细胞)。

一、木纹的区别。缅甸花梨的木纹清晰,结构细而匀,有些部位有明显的虎皮纹,断断续续很是美观。非洲花梨的木纹虽然近似缅甸花梨但是没有明显的虎皮纹,也不够清晰,棕孔明显,比较粗糙。

二、颜色的区别。缅甸花梨的颜色偏红,木纹就是淡红色的,整体看好像肉色。非洲花梨颜色偏黄,黄中有灰色的木纹,(但是市场上的非洲花梨一般都上色,需要拿到明亮的自然光下看才能看清)。整体有一种发乌,好像有灰,脏,不干净的颜色,感觉不好。

三、味道的区别。缅甸花梨又称香花梨有一种檀香味,其香悠远醇厚,不张扬。非洲花梨有明显的臭味,尤其是密闭的柜类家具内,一打开特别难闻。这个很容易辨别。

四、重量的区别。缅甸花梨材质硬重,密度高,相对较重。非洲花梨密度低,相对较轻。

五:看荧光现象。缅甸花梨中有一层淡淡的荧光,从木材的切面借着斜射来的光线看,就能发现。而非洲花梨没有。

缅甸风俗习惯

缅甸风俗习惯 用手在缅甸、印度,有一个禁忌常会被初到者忽视,即当地人把左手看作是低下的、不洁净的。 缅甸素以“万塔之国”著称,在这里,到处可见大大小小金光灿灿风格各异的佛塔。据缅甸学者考证,古代在蒲甘地区实际有佛塔5000多座,这些佛塔,全是缅甸人捐款修建的。虔诚的佛教徒把修建佛塔看作一生最大的心愿。他们平日舍不得吃穿,临终前把一生辛苦的积蓄捐献出来修建一座佛塔,才算了却心愿。正如缅甸人自己说的:“我们缅甸人在施舍时手决不会发抖”。不过,缅甸人修建佛塔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积德,以便摆脱苦海,来世升入天堂。 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称“笼基”,女裙称“特敏”。男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外衣,女上衣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场合,男人多戴缅式礼帽。缅甸妇女多留长发,挽发髻,戴鲜花,喜爱用缅语称为“檀那伽”的香木浆涂在脸上,有清凉、防晒、护肤作用。缅甸人不分男女,不分场合均穿拖鞋,军人除外。 【宗教风俗】缅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教)与中国的佛教(大众部,俗称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85%以上的缅甸人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诚,每天早晚均要念经一次,每逢缅历初一、十五或斋戒日都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财、物品。遇有红白喜事或做生日等,也常请僧侣到家

供斋或到寺庙布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上千年历史,宗教思想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缅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系。 【姓名风俗】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但要在名字前面加一冠称,以示性别、长幼和尊卑.对长辈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吴”(叔、伯之意),对晚辈则称“貌”(意为弟弟)。一个人随其年岁的增加和地位的提高,名字前的冠称发生变化,如名叫“吞威”的男青年,比他年龄小的称其为“哥吞威”;比他年龄大的或长辈称其为“貌吞威”;成年后的一般称其为“哥吞威”;年长后或有一定社会地位后,尊称其为“吴吞威”。妇女也同样,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妇女称“杜”(姑、姨、婶之意),对晚辈或平辈称“玛”(意为姑娘、姐妹)卑称或昵称冠以“米”。如名叫“钦温”的姑娘,小时有人叫她“玛钦温”或“米钦温”,长大成人结婚后称“杜钦温”。凡是军人,名字都冠以“波”或军衔,军官转业后则冠以“吴”相称。 【注意事项】缅甸为佛教国家,视佛塔、寺庙为圣地。因此,任何人上至国家元首、外国贵宾,下至平民百姓,进入佛寺一律要赤脚(脱鞋、脱袜),否则就被视为对佛教不敬。 缅甸人忌讳抚摸小孩的头。小孩两手交叉胸前,是表示对大人的尊敬。

世界各国礼仪风俗

国外风俗与礼仪 结业论文 指导老师:刘伶俐 学生:杨胜利 学号:2012112206

摘要:西方礼仪课堂上,我们学到许多国家在不同方面的礼仪,这篇文章中我 只选择了国外的服饰礼仪进行介绍。服饰礼仪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了相互表示尊重与友好,达到交往的和谐而体现在服饰上的一种行为规范。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服饰具有极强的表现功能,在社交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服饰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涵养;通过服饰可展示个体内心对美的追求、体现自我的审美感受;通过服饰可以增进一个人的仪表、气质,所以,服饰是人类的一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但是,世界上的各国在服饰上有着不同的欣赏标准,下面我会从不同的国家中挑选几个比较典型的进行介绍。分别是亚洲的日本,非洲的南非共和国,美洲的巴西,欧洲的英国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希望从这些不同大洲,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一下国外的服饰礼仪,也是我们从《国外风俗礼仪》课堂上学习的最好展示。 关键词:服饰礼仪文化气质各国服饰介绍 世界各国礼仪风俗 要点: 1。培训的主要目的:了解客人,胸怀世界。(南外的校训) 2。饭店主要的客源国介绍(数字比例) 3。抛砖引玉,不尽之处,多多指正。 4。引入一个笑话:美国人、法国人、中国人沙漠行走的故事(配合搞笑的图片)

介绍以下几个国家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 一。国家简介 二。风俗礼仪 三。国人性格 四。饭店长住公司客人简介(照片) 穿插游戏:猜字游戏(礼仪风俗方面的名词、国家代表人物等) 介绍1本好书、1张好碟、1个网站。 最终回到主题:开阔视野,了解客人、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服务 韩国正式名称是大韩民国。全国面积9.9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4485万,首都是首尔。太极旗是韩国的国旗,国歌为爱国歌。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韩国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韩国饮食:韩国饮食风格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多数人用餐使用筷子。莱料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辅以蔬菜。喜食汤和饭(牛肉汤、排骨汤等和在饭中)、火锅、汤面、冷面、生鱼片、生牛肉、什锦饭等。也喜欢热辣口味。在宴会上,韩国人习惯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劝酒时不可拒饮;不胜酒力时杯中应留点酒;对于醉酒者,他们多持宽容的态度。受人敬菜时要礼貌地推让两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饭后被人邀歌时不可拒唱。韩国人不喜欢较油腻的炒菜,喜欢清淡的生菜,

缅甸美术.doc

墨西哥美术 墨西哥位于中美洲。这一地区,尤其是沿海和南部地区是美洲最古老的文明所在地。1521年以前,即西班牙人统治墨西哥前,称为前哥伦比亚时代,这里已有了高度发达的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有了独具特色的本土艺术。16世纪以后,这些古代文明受到殖民者的摧残,墨西哥艺术处于低潮。墨西哥独立之后,艺术又呈现出新的繁荣,并在世界艺术发展中取得较重要的地位。由此,墨西哥美术分为前哥伦比亚时代和16世纪以后两大阶段。 前哥伦比亚时代这一时代通常分为前古典时期(公元前1500~公元50)、古典时期(50~650)、后古典时期(650~1521)。但在各个地区,时代上有先后之别,呈现多种面貌。 墨西哥湾沿海地区沿海肥沃的热带地区经历了3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兴衰:瓦斯特克人的文化、维拉克鲁斯古典文化、奥尔梅克文化。 瓦斯特克人居住在帕努科河低地一带,最早的陶器文化始于公元前12世纪,经历了帕翁、蓬塞、阿吉拉、帕努科时期。前 3个阶段和帕努科第1、2期陶器是典型的前古典时期风格。帕努科第3、4期是古典期,陶器艺术显示出与特奥蒂瓦坎和埃尔塔欣文化的联系。在帕努科第5、6期,出现了瓦斯特克地方风格的繁荣时期。在南部地区发现有大量早期建筑的遗迹,主要是圆形、方形和马蹄形的各种古墓和墓地建筑。这些建筑用粗糙的石头建成,上面常敷有灰泥,采用的上楣接近中美洲常见的样式。 这些地区有一些雕刻属于古代墨西哥最重要的艺术品,如来自塔穆因的青年男子雕像和帕努科城的小型雕像,以及特阿约堡城垣周围的雕刻。瓦斯特克雕刻有多种样式,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戴着锥形帽子,妇女颈部戴着类似扇子的装饰,双手交叉放在肚子上,都是一对大耳朵。虽是圆雕,但更像浅浮雕。有的还刻有符号文字。 瓦斯特克人的壁画,现存的有一用黑、红色几何图案装饰的长条地面,其作用不明。在塔穆因有红色画在锥形灰泥祭坛上的湿壁画,长约4米多,表现了12 个节日装束的人物的行列,可能属于11世纪的作品。 主要发现于帕努科第6期的陶器是黑白装饰纹样,在造型上也很独特。 此外这一地区还有精美的贝雕垂饰和带轮的小型陶土玩具动物。

世界各国的礼仪文化

世界各国的礼仪文化 (美国握手礼) 美国若非亲朋好友,美国人一般不会主动与对方亲吻、拥抱。他们在正式场合见面,握手致意;在非正式场合见面,礼节比较随意,往往以点头、微笑为礼,或者只是向对方“嗨”上一声。 俄罗斯和初次见面的人一般行握手礼,熟悉的人大多会热情拥抱。 (日本鞠躬礼) 日本正式社交活动要鞠躬,两手放在膝上,并且频频弯腰(约30度);日常使用的鞠躬(约15度),两手垂在身旁。 马来西亚见面时,男子一般是一面举起右手放在胸前,一面深鞠躬;女子一般是先双腿稍微弯曲,然后鞠躬。 韩国韩国人见面时也行鞠躬礼,不过男人既可鞠躬,也可握手,而妇女一般只鞠躬或点头示意。

(东南亚双手合十礼) 东南亚双手合十礼盛行于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以及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人们见面时,通常把双手手掌对合于胸前,十指并拢,并微微弯腰顿首以此表示敬意。 (波兰吻手礼) 波兰在波兰,至今仍盛行吻手礼。波兰妇女喜欢别人尊重她们,希望自己的丈夫和亲朋好友把她们当作贵妇人看待,见面时吻她们的手。吻手时,要由妇女先伸出手来,手背朝上,手略下垂,男子欠身将妇女的手放在嘴边轻轻吻之。 巴西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是以拥抱或者接吻作为见面礼仪。贴面礼是巴西妇女之间特有的礼节。行礼时,双方要互贴面颊,同时口里发出表示亲热的亲吻声,但是不可以用嘴唇真正接触对方的面颊。 美国 美国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具有下述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随和友善,容易接近。 第二、热情开朗,不拘小节。 第三、城府不深,喜欢幽默。 第四、自尊心强,好胜心重。 加拿大 加拿大的基本国情是地广人稀。特殊的环境对加拿大人的待人接物有一定影响。一般而言,在交际应酬中,加拿大人最大的特点是既讲究礼貌,又无拘无束。加拿大国民的主体是由英法两国移民的后裔所构成的。一般而言,英裔加拿大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讲英语。性格上相对保守内向一些。而法裔加拿大人则大都信奉天主教,讲法语,性格上显得较为开朗奔放。与加拿大人打交道要了解对方情况,

世界各地风俗习惯

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 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 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美国新年 30万人集体“干杯”。新年前夜,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聚集了大约三万名手持香槟的狂欢者。拉斯维加斯市计划在新年钟声敲响时,3万人将一齐举杯庆祝2006年的到来。拉斯维加斯将打破它们在2005 年新年时创造的293000人的同时干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市长戈德曼说,今晚将由大型的明星演出,天鹅绒帘幕装饰的派对。2006年钟声敲响时,价值50万美元的焰火将在天空绽放。 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赞赏中 迎来新年。 英国新年 40万人集体狂欢。2005年12月31日晚,英国伦敦特拉法尔角广场将举行盛大狂欢,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到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 ,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英国人在2005年12月31日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按英国人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 发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将遭霉运。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 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澳大利亚新年 上万警民齐观焰火。2005年12月31日晚,悉尼将举行建城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年焰火活动。2005年焰火主题是国际著名焰火设计师布莱恩·汤姆逊设计的“劳动者之心”—点燃的焰火形成一个巨大心状, 令市民叹为观止。这次焰火规模“史无前例”。 新加坡新年 光交织呈现迷人景色。新加坡的滨海湾从2005年12月31日晚上开始举行大型的跨年活动。主办者滨海艺术中心特别在30日晚上进行了灯光表演彩排,只见漂浮在滨海湾水面上的这些“许愿球”在水中 亮起,照耀新加坡河面,形成一幅迷人景色。 31日午夜,当迎接2006年的钟声一响,滨海湾的上空也会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烟花,绚丽的天空将与水面上的灯球相映成趣,构成了“光”和“水”交织的奇景,为2006年掀开璀璨的序幕。 巴西新年 登山寻幸福 见面揪耳朵。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幸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 在乡村地区,新年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法国新年: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喝光家藏酒

缅甸风俗文化 缅甸基本风俗与礼仪

缅甸风俗文化缅甸基本风俗与礼仪 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缅甸风俗文化,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缅甸风俗文化缅甸基本风俗与礼仪 称呼 缅甸人不论男女,都有名无姓的。他们通常在本身的名字前冠上一个称谓,以暗示性别、长幼、社会地位和官阶的区别。男人一般自称”貌”暗示谦虚;对晚辈也称”貌”(意思是弟弟);对尊长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意思是叔叔或伯伯),以暗示尊敬;对平辈或青年人称”郭”(意思是哥哥)。例如一位叫”盛温”的男人,人们可以按照他的年龄或地位叫他”貌盛温”、”郭盛温”或”吴盛温”。假如他是军官,则称他为”塞雅(教师或大夫)盛温”。但本人则自称,”貌盛温”或”盛温”。还有在本身名字前头冠以”德钦”的称谓,意思是”主人翁”。在缅甸人民争取独立的年代里,许多爱国者都在本身名字的前头冠?quot;德钦”称谓,是暗示不愿做奴隶,要当国家主人的雄心壮志。 缅甸女人通常称呼”玛”(意思是姐妹),年龄大或受人尊敬的妇女,不论已婚或未婚,都称”杜”(姑、姨、婶的意思)。例如一位叫”丹意”的女儿,人们可以称她”玛丹意”或”杜丹意”,但她本人一般则称”玛丹意”,女子成婚仍用本身的名字。 社交习俗 缅甸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佛教之国缅甸人,崇拜乌鸦奉为神;榕树极为受宠爱,喻为佛塔民族魂; 宗教习俗“右为上”,“左贱”“女卑”根很深;“过午不食”为教规,恪守教义方为纯; 国民待人讲友善,礼貌盛情心忠恳。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缅甸人历来非常尊敬僧侣,黄色的袈裟是人们心目中庄严、崇高、圣洁、不可侵犯的象征。乘船坐车,人们见到和尚要起立让座;宴会、集会等场合,和尚都坐最好的位置;任何人,包括国王,谒见和尚教要跣足膜拜;大法师有事见缅王时,缅王要主动让开宝座,以示尊敬。 缅甸的“泼水节”是人民传统的新年佳节,于每年公历4月13日前后,一般要庆祝4天。在“泼水节”期间,佛教徒清晨要先赶赴附近的寺院,参加浴佛仪式,念育吉祥经。向菩萨洒香水,祈求保佑。家家户户在门前缸桶里盛装贮满清水,泼洒来客和过往行人,以表示衷心祝愿。人们都以被泼得多而兴奋。因为他们把新年之水视作幸福与吉祥的象征,认为可以驱暑祛热、消灾纳福、洗刷愁苦、带来好运。缅甸佛家人可以食肉,这是与有的佛教国不同的。但佛家人是不可杀生的。 缅甸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个“男右女左”的习俗。据说这表示“右为大,左为小”、“右为贵,左为贱”的意思。信奉佛教的缅甸人,自古以来就十分崇拜榕树。在他们心目中,榕树是非常神圣的,榕树就是佛塔,他们在崇拜乌鸦之俗。并视其为“神鸟”,对其倍中爱护。在街头,乌鸦昂首阔步,车辆、行人从不触犯她,都自觉地为之让路。他们一般便后都不愿意使用手纸,他们的习惯是用水罐装水,用左手来冲洗。 缅甸中部勃叨族妇女的审美观很奇特。她们都以颈长为美的标志。为了让脖子变长,他们从小便在颈部套上一圈圈类似脖套的黄铜环,铜环高达30厘米以上便被视为美貌。在她们的手臂和脚、腿上也都爱戴这种饰物。缅甸的缅族人以纹身为美。男子纹身较为普遍,一般从十几岁就在背、腹、腿外纹以花草鸟兽;有些女子也喜欢在身上刺花作装饰。缅甸人偏爱东亚兰花,人们视其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并喻其为国花。他们喜爱孔雀。人们视其为美好和幸福的象征。他们在生活上,习惯使用红、黄和鲜艳的色彩。常以其装饰自己或美化环境。 缅甸人名字的传统性特点是有名无姓,并往往在名字之前加上一定的称谓词,以标明其性别、年龄、官位、尊卑及特定的感情色彩。成年、幼年或少年男子的名字前,往往加“貌”,意

中国文化与缅甸

缅甸文化与中国 自古以来,中国和缅甸就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间有漫长的边境线(泰国1800公里,印度1100公里)。边境线两边居住着同源跨境民族,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往来频繁。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缅两国就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开展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众多史料记载说明,中缅历史上关系非常密切。比如《后汉书》记载,当时掸国国王三次派使节与中国通好,公元120年还派来了杂技团。而唐代时的骠国与我国的关系更为密切。骠国曾是南诏王朝的属国,公元801年由南诏王引荐,骠国国王雍羌派王子舒难陀率领使团和乐工35人,经瑞丽-南诏-成都到长安,历时一年的长途跋涉,终于在802年到达长安,为唐朝朝廷献乐。当他们演奏乐曲时,是用海螺壳和镌刻精美的铜鼓来伴奏的,这种铜鼓与唐朝“南蛮”富室豪酋拥有的铜鼓非常相似。唐德宗授其国王以太常卿、舒难陀以太仆卿之号,中国诗人白居易等为此作了《骠国乐》。 缅甸的史籍虽然不多,但著名的《缅甸大史》和《琉璃宫史》等也都记载缅甸与我国交往的史实。还有完成于1670年的《华人莅缅各地记》记载了从上古时期一直到逃亡缅甸的明朝永历帝被送回国这段历史,这本书在1955年由缅甸著名爱国诗人德钦哥得迈校订。缅中友好协会印成小册子。 中缅交往密切,同族同源,为什么影响力不如印度文化:1.自蒲甘王朝上座部佛教在缅甸取得统治性地位后,凡不符合该教义的思想、主张都受到排斥和制约,因此中国文化在缅甸的传播受到限制。2.从1885年缅甸贡榜王朝被英国人所灭到1948年脱离英联邦独立,其间占领缅甸时间比较长,出于他们统治目的,有意淡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甚至故意破坏一些中缅往来的历史文化古迹,并对一些事实进行曲解性分析。3.由于经济实力关系,缅甸的考古事业不够发达,对文物的发掘和研究不够。4.缅甸地处炎热潮湿的环境,对文物的长期保存非常不利。 历史上中缅关系友好是主流,但也有战争小插曲。1287年元代征战缅甸成一度进入蒲甘,逼近卑谬。明朝:1441年王骥征战孟养,进军阿瓦。1594年刘挺入缅,攻抵阿瓦。清朝:1762年-1769年,清朝战败,缅方因害怕暹罗(泰国人)复国抗缅,同意与清朝议和。 战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战争也客观上使得更多的中国人到达缅甸,和商旅往来一起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 缅甸著名华裔考古学家杜生诰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研究缅甸佛教时,迄今为止我们只习惯于向印度寻找源泉和影响,但在缅甸宗教的发展中,中国可能给予的影响因素却被忽略了。”经他论证提出:1.公元11世纪蒲甘王阿奴律陀征服直通之前,伊洛瓦底江上游流域有大乘佛教学派。2.公元初年几个世纪,中国僧侣在太公、卑谬和蒲甘用中文传播佛教,同时印度僧侣也用梵文传播宗教。而且中国传教更加成功,因为中国当时政治影响大。3.位于印度和中国中间的缅甸接受了各方的佛教影响,但中国是缅甸更近的邻居,所以中国的影响是主要的。 中国传入缅甸的商品有: 1.丝绸 2.茶叶 3.瓷器 4.纸张

东南亚风俗

亚洲是中国公民前往旅游频率最高的地区。亚洲不但面积广阔,而且民族也比较复杂,风俗禁忌大多与当地宗教有关。佛教、回教、印度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对亚洲各国的政治、文化或多或少都有影响。印度有‘牛的王国’之称,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在路上驾车时,千万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制品进入庙宇,同时最好也尽量避免以牛为摄影对象。印度还有一项特别不同的习惯,回答对方问题时若将头歪一边或摇头,那是肯定的表示,可千万别会错了意,造成不应有的麻烦。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实行种姓制度,打听当地人的种姓、阶级也是一件极不礼貌的事。印度的邻国斯里兰卡,宗教信仰虽以佛教为主,但也有少数印度教、回教的教徒。也许是民族性使然,斯里兰卡人最讨厌被误认为印度人,前往该国旅行时一定要注意。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尼泊尔也是一个重视牛的国家,在尼泊尔人面前应避免谈及有关吃牛肉的话题。此外在尼泊尔,如果用餐时没摆出刀叉,那就表示用手抓食,但是左手代表不洁,要用右手进食。缅甸人笃信佛教,参拜寺院宝塔必须脱鞋赤脚进入,表示对佛祖的尊敬。缅甸人视摸头为一件不礼貌的事,因此不要随便摸小孩子的头。越南是一个重视独立与自主的国家,正致力于发展经济。虽然目前仍然物质较为匮乏,但人与人之间还是以同志般的平等地位对待,即便是饭店的服务生,也要以礼相待,切不可摆出鄙视的态度,引起当地人的不满。泰国是个佛教盛行的国家,法律中有许多保障宗教的条文,故而不要对佛像不敬。由于僧侣必须严格遵守小乘佛教教义,绝对禁止接触女性或被女性触摸,所以女性游客在公共场合应避免碰触僧侣。回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在傍晚的回教徒祈祷时间内不要打扰他们。另外,用食指指人在马来西亚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最好以拇指代替;触摸小孩子的头也是不礼貌的行为。印尼人大部分为回教徒,而峇里岛人则多数信奉印度教,因此在印度教新年当天,全岛各项活动都停止,甚至取消部分国内班机。此外,印尼的少数民族认为照像或闪光灯是摄人灵魂的器具,拍照前最好能先询问当地人。 越南传统节日与民俗越南民族传统节日与中国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其中春节为最盛大的节日。越南民风淳朴,人民文明礼貌。见面时习惯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或按法式礼节相互拥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称。越南受汉文化影响颇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越南,十世纪后,佛教被尊为国教。目前全国佛教徒约2000万人。此外,天主教传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约300多万,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财神。一般百姓家里都设有供桌、香案,逢年过节在家中进行祭拜。服饰穿着简单,正式场合男士着西装,女士着民族式“长衫”(类似旗袍)和长裤。饮食习惯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饭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讳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认为不吉利。不愿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人。越南风味小吃河内的螺蛳粉:清晨,在河内的街头,常可遇到卖螺蛳粉的摊档。这种圆粉条略细于桂林米粉和云南米线,使用优质大米,粉质细腻柔韧,白净透明,吃起来很爽口。螺蛳是现挑现吃,用竹针挑出放在粉中,然后加上螺蛳汤、辣椒和其他调味品,味道鲜美。河内的鸡粉:鸡粉用料讲究,除鸡丝外,还配有肉丝、蛋丝、木耳丝、葱丝、香菜丝。蛋丝制作独特,摊成薄薄的片,切成细细的丝,不粘不连,撒在粉上与红的肉丝、白的鸡丝相辉映,格外撩人食欲。牛肉粉:越南的牛肉粉一定要用黄牛肉,将一大块精黄牛肉加上各种佐料后下锅煮熟,然后切成薄薄的小块,将米粉在开水锅中烫后,加入牛肉、牛肉汤和各种调料,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虾饼:也是越南一道有名的小吃,是将加了调味料的面糊裹上新鲜的大虾,放人油锅中炸,出锅后香味扑鼻,吃起来,香酥可口。在河内西湖边上有一家餐厅,其制作的虾饼有较高的声誉。肉棕:

世界各国礼仪范文

世界各国礼仪范文 世界各国礼仪 美国 美国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具有下述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随和友善,容易接近。 第二、热情开朗,不拘小节。 第三、城府不深,喜欢幽默。 第四、自尊心强,好胜心重。 __ __的基本国情是地广人稀。特殊的环境对 __人的待人接物有一定影响。一般而言,在交际应酬中, __人最大的特点是既讲究礼貌,又无拘无束。 __国民的主体是由英法两国移民的后裔所构成的。一般而言,英裔 __人大多信奉 __,讲英语。性格上相对保守内向一些。

而法裔 __人则大都信奉天主教,讲法语,性格上显得较为开朗奔放。与 __人打交道要了解对方情况,然后再有所区别的加以对待。 法国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

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德国 德国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纪律严明,法制观念极强。 第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 第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 第四,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 波兰

缅甸风俗习惯

缅甸风俗习惯 2006-08-14 23:35 文章来源:驻缅甸使馆经商参处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饮食习惯 缅甸人常用米粉、面条或炒饭作早点,也有喝咖啡、红茶和吃点心的。午餐和晚餐为正餐,以米饭为主食。菜肴特点为油多、带酸辣、味重。常用各种幼果、鲜菜嫩叶作小菜,蘸佐料吃。进餐时将米饭盛在盘子里,用手抓着吃。随着社会发展,用刀、叉、勺进食者逐渐增多。 服饰 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统称“笼基”,男裙称“布梭”,女裙称“特敏”。男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外衣,女上衣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场合,男人多戴缅式礼帽(缅语称“岗包”,用细藤编胚、以粉红或浅黄色纱巾裹扎而成)。缅甸妇女多留长发,挽发髻,戴鲜花,喜爱用缅语称为“檀那伽”的香木浆涂在脸上,有清凉、防晒、护肤作用。缅甸人不分男女,不分场合均穿拖鞋,军人除外。 人名 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但要在名字前加一冠称,以示性别、长幼和尊卑。对长辈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吴”(叔、伯、先生之意),对平辈冠以“哥”(兄辈之意),对晚辈则称“貌”(意为弟弟)。妇女也同样,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妇女称“杜”(姑、姨、婶之意),对晚辈或平辈称“玛”(意为姑娘姐妹)。 宗教 89.3%的缅甸人信仰佛教。缅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教)与中国的佛教(大众部,俗称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缅佛教徒十分虔诚,每天早晚均要念经一次,每逢缅历初一、十五或斋戒日都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财、物品。遇有红白喜事或做生日等,也常请僧侣到家供斋或到寺庙布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上千年历史,宗教思想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缅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系。缅为避免宗教矛盾,未把佛教定为国教。缅一些少数民族信奉其他教派,其信仰者分别为:基督教5.06%、伊斯兰教3.8%、印度教0.5%和其他教0.2%等。 皈依礼 按缅甸佛教习惯,男子在成人前,一般从五、六岁起,都要举行剃度仪式,进寺庙当一次和尚,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为一个星期,这样才算成人,在社会上才会受到尊敬。 缅历新年(泼水节) 缅甸泼水节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为缅历新年,类似我国的春节。泼水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通常历时三到四天。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相互泼水,表示除旧迎新。泼水节期间,不论男女老幼,都不会因为被泼水而不高兴,因为泼水节的水象征着吉祥幸福。泰国、老挝、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和缅甸东北部的掸族也有过泼水节的传统。 禁忌

缅甸茶文化

缅甸茶文化 发表时间:2017-07-04T16:47:12.930Z 来源:《成长读本》2017年3月总第15期作者:金晶[导读] 茶文化以及茶叶至中国和印度传入,生根发芽,与当地文化以宗教习俗冲撞、融合,形成缅甸独特的茶文化以及饮茶、食茶习俗。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缅甸自古以来都有喝茶、食茶的习惯,无论是大街小巷、男女老少,还是平民僧侣至今沿袭着这种传统。谈及缅甸茶文化,首先要了解缅甸茶文化的起源,从而分析佛教、中国茶文化、印度茶文化和英国殖民对缅甸茶文化的影响,最后进一步的观察在缅甸社会中较为突出的饮茶习俗。 关键词:缅甸,茶文化,习俗一、缅甸茶文化的起源缅甸本无茶叶,更没有茶文化,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茶文化以及茶叶至中国和印度传入,生根发芽,与当地文化以宗教习俗冲撞、融合,形成缅甸独特的茶文化以及饮茶、食茶习俗。茶叶在宋代开始普遍在缅甸流传,同时喝茶习俗和泡茶方法也是普遍传开。缅甸茶叶专家们认为,茶叶从中国和印度两国通过贸易传入。缅甸茶叶专家们认为中国红茶的种子是从唐代末年传入缅甸,并在缅甸开始种植。缅甸古籍上记载,缅甸的喝茶习俗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时云南思茅地区成了普洱地区与西双版纳之间的茶叶中转站,此次清政府的官方行动成了,缅甸与中国茶商的交流的高峰期。“ 雍正七年后,皆通事不绝”,“ 每岁冬春间,粤东本港商人以茶叶、瓷器、色纸诸物。往其国(新加坡)互市”。[1]茶叶通过普洱、思茅以及西双版纳等地区直接进入到缅甸掸邦,从掸邦运到缅甸京城(瓦城),中国茶叶的传播,这时期得到空前发展。 [2] 清朝,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1876),滇南商道已成为一条“茶叶商道”,销往印度、缅甸、暹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诸多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和思茅、普洱之间。缅甸的茶叶贸易,不断的繁荣,促进了缅甸茶文化的发展。印度的茶叶(特别是红茶)传入缅甸的时间不祥,缅甸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拉茶文化的传入而传入进来。多数学者认为,印度拉茶文化可能是在英缅第一次战争的时候(1824年),英国人带入印度人而传播到缅甸。这说法不是很可靠,况且印度和缅甸的茶叶贸易非常少,印度的茶叶几乎没有带入缅甸,但拉茶文化的确是印度传入的。随着缅甸人嗜好茶叶的习俗,缅甸的茶叶贸易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的情况。但是,目前缅甸境内的茶叶远远满足不了缅甸人吃茶、喝茶和运用加工茶叶的多样化(食茶与饮茶),茶叶还是在中国境内进口,中缅的茶叶贸易也是由此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影响缅甸茶文化的因素 1、中国茶文化缅甸的茶叶文化丰富,喝茶、食茶的方式也多样化。这也与缅甸人嗜茶的习惯有所关系。缅甸与世界茶叶大国――中国的山水相连的地理有关,也不能排除受到中国人嗜茶的影响。缅甸的食茶、饮茶方式特别受到了中国西南边界少数民族饮茶、食茶的影响。我们从历史、古籍和文献上不难看出,缅甸的茶叶最早是通过茶马古道传入缅甸,更确切的说从中国云南省景洪和西双版纳地区传入缅甸。茶叶在缅甸称为“la-phet”。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有类似的叫法,那就是中国西南边境的傣族和景颇族都把茶称为“la”,基诺族着更为相识称茶叶“拉拨”。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缅甸的茶叶的叫法是中国少数名族语言的影响。(la+phet,既la(傣语)phet (缅语,意为叶子),是la叶的意思)由此可见,确实最早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通过贸易和与马交换而到缅甸,大部分茶文化也随即而入,至今还保留不少。其中食茶文化是保留最完整的茶文化。[3] 居住在云南德宏州地区(与缅甸木姐市一桥之隔)的景颇族、德昂族至今保留着以茶作菜的古老食茶法,吃腌茶就是其中之一。缅甸的食茶方式是传承和交融于以上中国两个少数民族食茶方式和当地点心文化之间的一种特色制作茶叶的方法。 2、印度茶文化对缅甸最大影响力的印度茶习俗主要是喝拉茶习俗。印度拉茶是印度的特殊制茶技术。传到缅甸的时间不祥。有人认为英国人侵入缅甸时,英人雇佣大量印度奴隶,因而带入缅甸,后来融入到缅甸社会中。有些人认为比此更早时,在印缅边界的印度商人带入缅甸。拉茶在如今的缅甸社会中成为所以茶俗中的最重要和最高的喝茶境界,也是说它对充当社会职能有着极大的能量。在缅甸的大大小小社会习俗、传统活动、宗教习俗、婚丧活动等等都定会有拉茶与红茶的存在。 3、英国茶文化曾经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免得茶文化或多或少都受之影响。其实就算在英国,下午茶业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很少有地方可以喝到正宗的下午茶,留下来的仅仅是一个名字。然而在缅甸可以看到英国早已沉寂的下午茶。缅甸人保留了作为英国殖民地时期的下午茶。 三、饮茶文化1.茶馆与早茶、下午茶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早茶其实是以茶为早点,可以在家里喝,还可以在茶座或茶餐厅解决。缅甸茶座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高档雅致的茶楼,很多都是一些露天小茶馆,再通俗一点说是茶摊。下午三点,缅甸人不管多忙,总抽出时间去喝茶.缅甸下午茶主要是奶茶,一般选择红茶,红茶有中国红茶.还有斯里兰卡红碎茶,将红茶冲泡或者煮好之后加入牛奶或者炼乳。缅甸饮用奶茶通常采用小茶杯,有玻璃杯和陶瓷杯,放在托盘上面。缅甸下午茶提供缅式茶点。2.缅甸拉茶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乡镇里,凡是茶馆存在都会有拉茶与红茶的存在。一手持空罐,一手持盛有茶汤的罐子,将茶汤以约一米的距离,倒入空罐,由于茶汤在倒入过程中,两手持罐距离由近到远,近似于拉的动作,故名“拉茶”,又有牛奶浓香的又香、又滑的拉茶了。拉茶一般都是甜味、半甜半苦味、苦味、浓茶味、浓糖味、底糖味等等几种味道。可是随着时代的改变,供佛祭神或僧人斋后的点心,表示对此仪式的重视。日常生活中,缅甸人每天供佛祭神,都会冲泡茶叶祭祀供养.[4] 3.缅甸茶室

世界各国礼仪

世界各国礼仪 美国 美国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具有下述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随和友善,容易接近。 第二、热情开朗,不拘小节。 第三、城府不深,喜欢幽默。 第四、自尊心强,好胜心重。 加拿大 加拿大的基本国情是地广人稀。特殊的环境对加拿大人的待人接物有一定影响。一般而言,在交际应酬中,加拿大人最大的特点是既讲究礼貌,又无拘无束。加拿大国民的主体是由英法两国移民的后裔所构成的。一般而言,英裔加拿大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讲英语。性格上相对保守内向一些。而法裔加拿大人则大都信奉天主教,讲法语,性格上显得较为开朗奔放。与加拿大人打交道要了解对方情况,然后再有所区别的加以对待。 法国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德国 德国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纪律严明,法制观念极强。 第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

挪威的习俗礼仪

各个国家的商务习俗(整理版)8月9号更新 亚洲国家: 阿富汗的习俗礼仪 z;f#y$y `+]6q 精 英]/r 4x-j nlwb `;j m(k-e-m2u)m$f 不丹的商务礼仪 巴基斯坦的商务礼仪 朝鲜的商务礼仪 菲律宾的商务礼仪 gy/w wi#n rr8]0o~,a&f s1p l$6@3b*b p:}%we`*r c:|6x)j6o,tm.h 韩国的商务礼仪 哈萨克的商务礼仪 a`#b7q 3? s!h y$x4v m,b$h 柬埔寨的商务礼仪 https://www.360docs.net/doc/9f8333213.html,8bw$?z l&@f 老挝的商务礼仪 n;a6_1m r6q -y-^,qd*w.c3v.] 马来西亚的商务利益 孟加拉国的商务礼仪 6?g-b f*i5t#^n c{n)g4s 蒙古的商务礼仪 精英外贸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9f8333213.html,m-`]9u5z\&\3h }4t #t ?0y$o [ t5oe0u;https://www.360docs.net/doc/9f8333213.html, 日本的商务礼仪 i-{p&m !])^4^-af6e斯里兰卡的商务礼仪 泰国的商务习俗

土耳其的商务习俗 https://www.360docs.net/doc/9f8333213.html, ^&py-v 精英外贸论坛gg文莱的商务习俗 /r{-uj*^,z)r (j4k9lp-o-|5x 精英外贸论坛1~_*uu d4tp0v 印度的商务礼仪 u9r&k h6精英外贸论坛 s.l4s m!a u$o:bx)[n;| https://www.360docs.net/doc/9f8333213.html,-s越南的商务礼仪 g h/x-wy4pr v@p3u|p7|~精英外贸论坛[1do_1v5_ 欧洲国家: 瑞士的商务习俗 荷兰的习俗礼仪 .d 6kq4n+v \ v7t0m4t0x a8z(h x m3z/p 德国的商务习俗 7o za m6\ e(f3v)j p qk o$qe6@*u 精英外贸论坛d/zt.xw#n 瑞典的习俗礼仪 英国的商务习俗 法国的商务习俗 捷克斯洛伐克的习俗礼 5?9g |\(i(\9?,q/a.l/g:vg$} :d&j.p.g-e1k -_,k0] 精英外贸论坛6by*c|*f2~,gm 精英外贸论坛(yy!a0lt:v-em*` 精英外贸论坛,m3jlq8^;t 罗马尼亚的习俗礼仪 x5_(]0h 挪威王国的习俗礼仪 9h5r{;f0h(g m rn-b g6z6w)r `#g https://www.360docs.net/doc/9f8333213.html,,gi5m)f`/@ 奥地利的习俗礼仪

缅甸宗教资料

1. 缅甸全国大约87%的人信奉小乘佛教,也有许多人信奉nat(守护神),很多 山地居民信奉基督教。同时全国各地还分布有一些印度教和穆斯林。 2. 去寺庙里面朝拜的女子,只能跪在塔下朝拜,而不能登攀塔座,如果女子要 向佛塔、菩萨身上贴金,必须由男子代劳。 3. 尽管在缅甸佛教占有主导地位,但是仍然代替不了佛教之前的神灵崇拜,在 缅甸崇拜神灵的教徒有很多。 缅甸佛教属于南传佛教。缅甸在公元11世纪前的文献记录几乎没有,只能从外部的资料去理解。上座部佛教几时传入缅甸则不可考。在公元11世纪,上座部佛教已经传入缅甸,只是一直不被重视。阿奴律陀王(蒲甘王朝)改革以及统一当时的缅甸信仰以及佛教各派(堕落非法行为),并且得到阿罗汉长老的帮助,从一个叫做直通的地方得到了三藏经典。从此缅甸蒲甘王朝的上座部佛教被淘汰了,变成直通传来的上座部佛教。后来阿奴律陀王还派遣僧团到斯里兰卡校对三藏经典,确定彼此无误。从此上座部佛教就是缅甸发扬光大。 佛教律藏中有说明,男子可以7次出家,但女子只能一次出家。南传佛教因为在历史的传播中女性出家的传承断了,所以缅甸并没有女性出家。最多是十戒尼。 缅甸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国度,绝大多数人笃信佛教。佛塔和佛寺比比皆是,到处可见。缅甸人一有闲暇,便去拜佛听经,朝拜佛塔,祈求平安。但无论是进佛寺,见法师,或是进入塔院,有一条严格的禁忌,那就是必须脱鞋,连袜子也不能穿。因为缅甸人认为鞋是最肮脏最龌龊的物品。他们经常把那些最卑鄙最下贱之人比作是“挨鞋打之物”。在缅甸,如果有人被鞋打了,则认为是最不能令人忍受的耻辱。在缅

甸人的心目中,佛塔和佛寺是最神圣的地方,僧侣则是佛祖的代表, 绝不能穿最肮脏的鞋去拜佛、拜塔和见僧。否则,会极大地伤害缅甸 人的感情。 缅甸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牛是广大农民 进行农业耕作的主要依靠。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牛总是和农民 们一起在土地上耕耘。自古以来,缅甸农民与牛相依为命,把牛视为 “忠诚的朋友”、“最大的恩人”。正因为如此,很多缅甸人,尤其 是缅甸农民忌吃牛肉,认为吃牛肉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背叛行为”。 所以,当你宴请缅甸朋友时,千万要问明客人是否忌吃牛肉,否则会 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 缅甸是个节假日众多的国家,每年的假日约有110多天。除政治节日外,传统节有关。 最隆重的要数泼水节,类似中国的春节、西方圣诞节一样。一般在每年四月中旬天。节日期间,人们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被泼得越多,人们越高兴,因为福。 缅甸每年的重要节日如下: 1月4日,缅甸联盟独立日(国庆节),有很多官方和民间的庆祝活动。许多佛塔也各种宗教仪式,寺院里会看到堆积如山的供品,晚上还有戏剧歌舞演出。 2月份的丰收节会令游客胃口大开,正是品尝缅甸传统甜点——一种用江米,加如果仁、芝麻、花生仁和姜片做的点心;2月12日是缅甸的联邦纪念日,各地的少数民族盛装游行。 3月会有一系列“预热”的节日,全国开始沉浸在欢乐中。所有的佛塔敞开大门,

世界各国礼仪

世界各国礼仪 世界各国礼仪美国 美国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具有下述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随和友善,容易接近。 第二、热情开朗,不拘小节。 第三、城府不深,喜欢幽默。 第四、自尊心强,好胜心重。加拿大 加拿大的基本国情是地广人稀。特殊的环境对加拿大人的待人接物有一定影响。一般而言,在交际应酬中,加拿大人最大的特点是既讲究礼貌,又无拘无束。加拿大国民的主体是由英法两国移民的后裔所构成的。一般而言,英裔加拿大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讲英语。性格上相对保守内向一些。而法裔加拿大人则大都信奉天主教,讲法语,性格上显得较为开朗奔放。与加拿大人打交道要了解对方情况,然后再有所区别的加以对待。法国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 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法国人不仅 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他们虽然讲究 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 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德国

缅甸文化

论缅甸文化之缅甸经典景观与礼忌 作者:法学院2010级法学2班 110563010231 凌一方 摘要:缅甸是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缅甸拥有多姿多彩的已有和待开发的自然景观和众多人文景观。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喜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僧伽在整个缅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 一、国情概述。 缅甸,全称缅甸联邦,位于中南半岛西部。面积约676581平方公里,是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度尼西亚位居第二。 缅甸的陆路边界长约5858公里,其中中缅边界长约2185公里。海岸线全长3200公里。 缅甸的北部和东北部和我国的西藏藏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相邻。缅甸的东部和东南部与老挝和泰国交界,这里是令世界关注的“金三角”。缅甸是东南亚唯一的陆路边界和海岸线都直接面对南亚和印度洋的国家。 缅甸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多呈平行的南北走向。缅甸的河流顺地势自北向南流入印度洋。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重要的河流,全长2150公里,而在此河流的冲积下形成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平原是缅甸最富饶的地区,面积有3万多平方公里。 缅甸是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温和湿润,热季干燥凉爽。 缅甸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钨、锡、铅、银、锑、金、铁、铬。 宝石等矿产。其中最富盛名的缅甸宝石的主要品种有红宝石、蓝宝石、水晶石、钻石、玉石、翡翠等等,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和东北部的克钦邦以及抹谷、南渡一带。 二、经典景观。 缅甸拥有多姿多彩的已有和待开发的自然景观和众多人文景观。 仰光,缅甸首都,位于伊洛瓦底江下游的三角洲上。仰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仰光的交通发达,仰光港是兼海港河港于一地的东南亚著名港口,有13个延伸港;敏加拉洞国际机场是亚洲比较现代化的国际空港。仰光的风景名胜很多,昂山将军纪念碑、仰光大学、国家博物馆、仰光大金塔、燕子湖、茵雅湖等等都在这里仰光大金塔,即瑞德宫塔,位于首都仰光市区,该塔建于公元前6世纪。塔顶上有一个镶嵌着646颗红宝石、1551颗翡翠、443颗转世的罩檐。往下是一个金属塔伞,塔伞重1.26吨,上面镶有5000多颗钻石。大金塔上悬挂着1500个金或银制的风铃。 大金塔的塔身贴满了金箔,所贴金箔已达7吨。大金塔是佛门圣地,也是缅甸国家的象征。瑞喜宫塔,位于缅甸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万塔之城”蒲甘。塔中珍藏着锡兰国王送来的佛牙、前额、锁骨等地舍利子,该塔也是为此而建。瑞喜宫塔塔高34米,塔的四周是各式浮雕,其建筑风格代表了蒲甘王朝时期的风格。 曼德勒,缅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55万。曼德勒位于伊洛瓦底江东岸,城东北倚曼德勒山,因此而得名。曼德勒荟萃了缅甸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中心和佛教中心,是东南亚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下有8座佛寺。 一、礼忌: 1、社交礼忌。 缅甸人性格开朗,热情好客,待人有礼。 缅甸人视头顶为高贵之处,所以不能用手触摸他人头部,即使是十分可爱的孩童也不能抚摸其头 2、餐饮礼忌。 饮食上,缅族人一般每天两餐,上午9时和下午5时进餐。主食以米饭为主,喜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