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园林风格

意大利园林风格
意大利园林风格

意大利园林

一历史,气候,人的习惯

意大利属地中海气候,亚平宁山脉从贯全境而起屏障作用,冬季气候温和,可生长香蕉,椰枣,盛行夏季暖气团,在西西里,气温可生高到49度,降水集中在10—12月。因此,别墅园林多建在山坡上和林中,意大利在地中海的海上运输兴旺发达,由于经济繁荣,古代文化得以重建雄风,开始了再生意义的文艺复兴时代,产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大文豪。他们都在书中描写别墅的优美,向人们畅诉别墅生活的欢乐。同时影响了意大利人,他们开始变的热情,理想主义。也影响了意大利的园林风格,意大利庭园继承了古罗马的传统,以开朗明快为胜,但缺乏曲折多变,更没有中国园林那样抒情,清雅和耐人寻味。因此进了庭园便一览无遗。

二园林特点

意大利是一个半岛国家,地形起伏,气候温和,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园风格。由于夏季低地较潮湿闷热,因此庄园多半建立在海边的山坡上,顺着地势成台阶形,称台地圆,庄园建筑往往设在上层和中层,下层则布置绿树坛,台地平面多半采用方圆结合的集合图案,以中心线划分左右,布置对称,建筑物集中,并且与排列整齐的树丛形成从近到远的透视终点,引入天然景色,在建筑物前设置如织花地毯般花圃,草地。为了达到上面俯视的效果,庭园中植物排成某种几何图形,并加以人工剪形,将黄杨剪成矮篱,构成各种花饰,对比强烈,节奏明显。

意大利园林的另一个特点是利用自然水源作园内主要景观之一,处理水的方法颇多,一般由高处水池汇集水源,然后顺地形而下,形成瀑布,急湍,喷泉,水池等,增加庭园内的活泼气氛,再加上各种雕像,作为点缀。意大利台地圆的造园是鲜明而富有特色的:

突出功能的使用,哪怕再小的空间,都有其存在的目的,或休息或散步,花园作为府邸的室外延伸部分,是作为户外的起居室来建造的,而且庄园的设计者多是一些建筑师,善于以建筑设计的方法来布置园林,他们将庄园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建筑师用全局的眼光,使庄园的各部分组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

二充分的利用地形来建造园林,园林覆盖在地面上与地形完全吻合,就象地形的衣服一样,台地园的设计方法从一开始就是将平面于立面结合起来考虑的。

平面布局一般都是严整对称的,在规划中往往以建筑为中心,以其中轴线为园林的主轴,府邸或设在庄园的最高处,作为控制全园的主体,显得十分雄伟壮观,给人以崇高敬畏之感,或设在中间的台层上,建筑常位于中轴线上,有时也位于庭园的横轴上,向外逐渐减弱其严整性,植物则是表现这种过度的主要材料,另外水体也是这样由归正的雕塑喷泉逐渐向山林间的溪水或峭壁上的瀑布过度的。

意大利对各种形式的挡土墙,台阶,栏杆运用的十分娴熟,又非常具有艺术性,水景的设计变化丰富而精彩,水剧场,水风琴等都具有特殊的音响效果,而植物则更多的被用做了一种建筑素材来运用。

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重视水的处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水引下,层层下跌,叮咚作响。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跌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树木茂密。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意大利园林常被称为“台地园”。

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自然美重新受到重视。城市里的豪富和贵族恢复了古罗马的传统,到乡间建造园林别墅居住。佛罗伦萨附近费索勒(Fiesole)的美第奇别墅(1458~1461)是比较早的一座。它依山坡辟两层东西狭长的台地,上层植树丛,主建筑物造在它西端,下层正中是圆形水池,左右有图案式剪树植坛。两层台地之间高差很大,因而造了一条联系过渡用的很窄的台地,以绿廊覆盖。这座园林风格很简朴,虽有中轴线而不强调,主建筑物不起统率作用。16世纪上半叶在罗马品巧山造的另一所美第奇别墅,园林的风格也很简朴,以方块树丛和植坛为主。在两层台地间的挡土墙上筑很深的壁龛,安置雕像。上层台地的一端有土丘,可远眺城外的野景。主建筑物也造在台地的一侧。

16世纪中期是意大利园林的全盛时期。这时期普遍以整个园林作统一的构图,突出轴线和整齐的格局,别墅渐起统率作用。基本的造园要素是石作、树木和水。石作包括台阶、栏杆、挡土墙、道路以及和水结合的池、泉、渠等,还有大量的雕像。树木以常绿树为主,经过修剪,形成绿墙、绿廊等。台地上布满一方方由黄杨或柏树构成图案的植坛。花园里常有自然形态的小树丛,与外围的树林相呼应。水以流动的为主,都与石作结合,成为建筑化的水景,如喷泉、壁泉、溢流、瀑布、叠落等。注意光影的对比,运用水的闪烁和水中倒影。也有意利用流水的声音作为造园题材。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有埃斯特别墅(建于1550年,见彩图)和朗特别墅(建于1564年)。

埃斯特别墅在罗马东郊的蒂沃利。主建筑物在高地边缘,后面的园林建在陡坡上,分成八层台地,上下相差50米,由一条装饰着台阶、雕像和喷泉的主轴线贯穿起来。中轴线的左右还有次轴。在各层台地上种满高大茂密的常绿乔木。一条“百泉路”横贯全园,林间布满小溪流和各种喷泉。后来,在巴洛克时期又增建了大型的水风琴和有各种机关变化的水法。这座园林因此得名为“水花园”,园的两侧还有一些小独立景区,从“小罗马”景区可以远眺三十公里外的罗马城。花园最低处布置水池和植坛。

朗特别墅在罗马以北96公里的巴尼亚亚,它以水从岩洞发源到流泻入海的全过程为基本题材。花园最高处的树林中,从岩洞里流出的一股泉水,顺坡而下,形成喷泉、链形叠落渠、瀑布、河流等,构成中轴线。最后在底层平地形成水池,池中央有出色的雕像群。四周有绣花图案的植坛。主体建筑位于中层台地上,为一对小别墅,分居中线两侧,保持了中轴线的完整。

巴洛克时期

16世纪末至17世纪,建筑艺术发展到巴洛克式,园林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新的变化。这时期的园林追求新奇、夸张和大量的装饰。园林中的建筑物体量一般相当大,显著居于统率地位。林荫道纵横交错,甚至应用了城市广场的三叉式林荫道。植物修剪的技巧有了发展,“绿色雕刻”的形象更复杂。绿墙如波浪起伏,剪树植坛的各式花纹曲线更多,绿色剧场(由经过修剪的高大绿篱作天幕、侧幕等的露天剧场)也很普遍。流行用绿墙、绿廊、丛林等造成空

间和阴影的突然变化。水的处理更加丰富多彩,利用水的动、静、声、光,结合雕塑,建造水风琴、水剧场(通常为半环形装饰性建筑物,利用水流经一些装置发出各种声音)和各种机关水法,是这时期的一大特点。比较著名的实例有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1598~1603)和迦兆尼别墅。

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在罗马东南郊的弗拉斯卡蒂。主建筑物在中层台地,面宽达100米,前面是伸展更宽的大台阶和三叉式林荫道,后面水从高坡处经链式叠落水渠和水台阶奔泻而下,中途压到一对石柱顶上,水从柱顶沿石柱表面的螺旋形凹槽流下,流入一座装有大量机关水法的水剧场。

迦兆尼别墅在卢卡北郊,花园平面轮廓由直线和曲线组合而成,像一面盾。高处是大片丛林,中央被水台阶劈开。丛林下缘一侧有绿色剧场。低处是两层台地,种植成复杂曲线图案的黄杨植坛围绕着一对圆形水池。这两层台地的外缘由两道绿墙形成夹道,里面的一道绿墙顶部修剪成波浪形。虽然主要建筑物在园外,但中轴线上有一连串几个大双跑台阶,轴线仍然十分突出。

浅谈中西方园林之比较

浅谈中西方园林之比较 摘要:本文从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人们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各自特点,通过实例比较,进而阐明了中西方园林的不同,以便我们对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体系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影响;差异 源于黄河、长江两河流域的东方文明和源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西方文明,是构成人类文明两大体系的发源地。就是我们习惯说的“东方”和“西方”,是用它代表两种文化的概念。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东方园林的典型代表,中国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追求自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西方古典园林设计起源于布置园圃,同时受到建筑思维的影响,它的整齐、规则、中轴对称、几何布局成为主要的造园手法,植物多表现为“刺绣花坛”之类的趣味图案,道路笔直,以此表现人工美。其中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堪称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代表。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各自风格 1.1依托自然条件和人为表现下形成的有特色的中国传统园林。“中国位于北半球,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西边,有喜马拉雅山;东边和南边,有太平洋;只有在北边,没有天然的疆界来抵御历史上有名的入侵。三条大河,从西到东,几乎贯穿了中国大陆:即黄河、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北部有广阔干燥的黄土高原,中部有湖泊、溪流和洪水冲积而成的农田,南部有延伸入亚热带地区的人迹罕至的山脉”[1]。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 且呈现出诸多差异, 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1.2依托自然条件和人为影响下形成的西方传统几何式园林。“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将欧洲大陆分为两个气候地区,地中海气候区和大西洋气候区。通过水路与陆路的相互渗透,恶劣的气候才得以避免,从而也鼓励了航海的发展”[1]。 西方园林,是以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造园艺术思潮为基础,于十七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形成的。这种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它一般呈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阴路、整齐的水池、华丽的喷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树木(或修剪成一定造型的绿篱)、壮丽的建筑物等,通过这些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这种古典主义的园林,曾得到当时社会的推崇,其中更多的是诗人、画家们的赞许和歌颂,也就赋有了在当时社会上风行的“诗情画意”和特有的“意境”。而只有揭示“诗情画意”和“意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意大利台地园林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其中法尔奈斯庄园、兰特庄园、加尔佐尼庄园等均为人们所熟知。意大利台地园林在继承西方古典园林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台层、形成中轴、加深进深自然过渡等方法形成了欧洲园林发展的基础布局,其利用的景观元素也是欧洲园林发展的源头,由此奠定了意大利台地园林在欧洲园林鼻祖的地位[1]。所谓的台地园林,即主要建筑物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势开辟一层层的平台,分别配置保坎、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线两旁栽植植物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过渡。意大利台地园林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2]。 1意大利台地园林的形成及发展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左右,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各地平原十分闷热,相对在山丘上,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会令人感到迥然不同,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林。除了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外,文艺复兴使西方摆脱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统治的束缚,生产力和精神上都得到了解放,人文主义者渴望罗马人的生活方式,这促使了富豪权贵们养尊处优,想方设法把别墅建在山上,以获得极好的视线效果,使宅院沐浴在高爽的和风中,同时也可躲避山谷中疟疾的侵害。他们依据地形采用连续几层台地的布局方式,也是形成独具特色的意大利台地园的渊源之一。 随着历史的发展,意大利台地园仍然保持着一贯的特色,但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演变[3]。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庄园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地址选择十分注重周围的环境,一般要求有可以远眺的前景。园地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但各个台层相对独立,没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建筑物往往位于最高层以借景园外,建筑风格尚保留有一些中世纪的痕迹,如菲埃索罗的美第奇庄园。到了16世纪后半叶,意大利庄园多选择建在郊外的山坡上,依山就势辟成若干台层,园林布局严谨,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园、联系各个台层,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台地园。中轴线上则以水池、喷泉、雕像以及造型各异的台阶、坡道等来加强远视线的效果。景物对称布置在中轴线的两侧。建筑有时也作为全园主景而置于最高处,如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兰特庄园、卡斯特罗庄园。16世纪末至17世纪,欧洲的建筑艺术进入巴洛克时期,园林艺术也出现追求新奇、表现手法夸张的倾向,在布局上也完全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式,在空间上延伸地越来越远。轴线从人工向自然过渡,其末端渐渐融合在大自然之中,如加尔佐尼别墅、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伊索拉贝拉庄园。 2意大利台地园林的要素 欧洲园林中的主要元素大都来源于古老的意大利台地园林,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进步。意大利台式园林的多个组成要素对欧洲园林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4]。其要素包括如下方面: 2.1建筑性要素 在意大利台地园林中,挡土墙、台阶、栏杆、雕像等多种建筑性要素用来形成和限定空间,同时,作为台地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及建筑向花园的延伸,它们本身也是台地园林艺术的表现载体,园内存在的高差使它们呈现出丰富而变化多端的构图。 挡土墙内会设有神龛,常与水体结合,墙上也常常布置有不同材料、图案各异、色彩对比强烈的栏杆。除此之外,栏杆也用干园中的台层边、台阶旁、池边、供眺望的广场边,常常与雕塑、瓶颈等相结合。台阶的设计在台地园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台阶的式样变化丰富,一般根据高差和场地面积的不同,以及上下台层构图上的需要而定,也有根据不同主题的要求来设置。雕塑作为重要的修饰硬景,几乎是每个台地园林中都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造型上,多以“人”为蓝本,塑造宗教、神话传说中的雕像,以点缀庭院烘托园林气氛,是古代意大利人朴实敦

中西方园林的特点及差异

东西方园林的特点及差异 一.东方园林 古代东方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诸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都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巨大成就。 古代西亚也有花园。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十分强盛,国王尼布甲里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座花园早已毁灭,但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博和狄奥多罗斯对它作了记载。据说,该园建有不同高度的台地,越往上的平台越小,每个台层都有石拱廊支撑,并且种植各种树木花草,顶部设有提水装置,用以浇灌植物。远处观看,它宛如空中花园,故人们称之为“架空花园”或“悬空花园”。 古代西亚园林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之一,与古希腊、中国园林相比较,西亚园林的辉煌时间较短,对后世的影响较小,今人对它的研究也不够。 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有卓越贡献,园林艺术也很有特色。公元7世纪,中国的玄奘到印度曾见过一些花园。 古代中国园林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东亚、南亚各国园林的影响很大,堪称东方园林的代表。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遗产中,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的空间原则和美学品味而具有特殊的魅力。不论是北方园林中的苍岩深壑、碧水浮天,还是南方园林的小桥流水、粉垣低蜿,都给人以不尽的艺术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野园林。这四种园林虽然相互交织和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其中还是以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的地位最为重要,艺术造诣也最为突出。皇家园林的地位显赫、规模巨大、气度非凡;私家园林的卜筑自然、诗情画意,构筑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活丹青……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 一.西方园林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

世界有名的15个景观设计案例

尽管Scot Gilbert Laing Meason在1828年第一次使用了设计一词,但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已经在周围设计景观。几世纪以来,人类、土地以及设计的相互作用使许多的社会、文化以及景观技术得以出现。? 在当今装点世界的历史景观中,选择了15个来进行讨论——一些是很出名的,而一些是不为人所知的。 1. 橘院? 橘院位于西班牙南部的Mosque of Córdoba(或叫做Mezquita de Córdoba,在西班牙很有名)内,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花园之一。它是在784年大清真寺开始建造时建立的。开始的时候植物有石榴树、柏树以及棕榈树,现在花园有许多的橘子树——准确的说是98棵——至少是在18世纪末成排种植的。由于花园环境、把灌溉转变成艺术品的需求以及自然与宗教结合的条件,设计师巧妙的设计让橘院独树一帜。 2. 坎普广场? 在意大利有700年历史的锡耶纳是欧洲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原来的时候该广场是古罗马广场,自12世纪建立厅以来,就是城市的文化中心。锡耶纳居民称它为“Il Campo”,也因为其活跃的特性和社会聚会以及互动的优势,成为居民和社会空间。着名的丹麦设计师兼Jan Gehl赞美坎普广场是人类标准的冠军作品,是“百分百完美的地方”。 3. Ryōan-ji 花园? 日本京都Ryōan-ji寺里的石头花园被认为是枯山水或者是枯山水花园最好的例子之一。世人不清楚是谁以及何时建造的Ryōan-ji花园,推测是在15世纪末以及17世纪之间建造的。花园本身是很简单的:四周墙面的土以及石块形成了15块石头,放在以白色倾斜的砾石组成的矩形上。为使用者设计成视觉形式来达到意识的冥思状态,这个花园也是东方神秘主义熟识的标志。 4. Villa d’Este? 和世界其他顶级的花园一样,意大利蒂沃利的Villa d’Este是其热情的主人自愿花费大量金额来建造的。花园建造时间是在1550年到1572年之间,由Pirro Ligorio设计,以其对水的颂扬而出名。这一想法是16世纪的水力师发明的,他们利用了重力和来设计花园里的水姿。Villa d’Este里的宫殿和花园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高峰时期文化的标志。 5. 子爵城堡? 现如今子爵城堡的设计被认作是法国巴洛克式的景观最有名的作品,也是André Le N?tre第一个伟大的作品。花园占地1000英亩,包括了法国风格巴洛克时期景观的实质。17世纪的法国花园主张人类控制与主导自然。加上随后而来的高价,他们提供了一条君主权力和体验的重要信息。 6. 斯陀园?

园林案例分析埃斯特庄园.doc

意大利埃斯特庄园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 )作为意大利台地园的典范,与兰特庄园(Villa Lant )、法尔耐斯庄园(Villa Farnese)并列文艺复兴三大名园,上图为百泉路。变化多姿、长愈百米、清流跌宕的三层百孔雕塑喷泉,经过五个世纪悠长时间的手,涤尽冷涩的石感,青苔、蕨草 遍布,绿意葱茏,生趣盎然,至今 依然是世界园林的经典美景之一。 埃斯特庄园建造在罗马以东40 公里处的帝沃里小镇上,由红衣主 教埃斯特委托利戈里奥将他的府第 改建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意 大利政府没收。著名的音乐家李斯 特曾住在里面直到1886年去世。 园林环境 埃斯特庄园坐落在朝向西北的陡峭山坡上,全园面积4.5公顷,园地近似方形。全园分为6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米。入口设在底层,被园路分割为八个 部分。两边的四块是阔叶树林从,中央四块布置为绿丛植坛,中央设有圆型喷泉。底层花园中还有著名的水风琴。第二层中心为椭圆形的龙泉池,第三层为著名的 百泉谷,并依山就势建造了水剧场。庄园的最高层在府第前约12米宽的台,可 俯瞰全园景观。

埃斯特庄园以其突出的中轴线,加强了全园的统一感。庄园因其丰富的水景和水声著称于世。园内没有鲜艳的色彩,全园笼罩在绿色植物中,也给各种水景和精美的雕塑创造了良好背景,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埃斯特庄园在中轴及其垂直平行路网的规整、均衡的控制下,将埃斯特家族的故事化为跌宕起伏的喷泉叙说传奇。园内反复出现的鹰雕是埃斯特家族族徽,而下图中的罗马喷泉则通过母狼、女神雕塑、方尖碑,在自然台地喷泉的烘托下,把家族的背景与荣耀表述的那么直白、生动而充满迷人的韵律。 这个庭院尽管有规则的几何图形,因地形的繁复却不能一眼望穿,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端点,都有令人惊叹的美景,而且常常需要走到眼前才能发现。埃斯特庭院不再类似过去欧洲庭院的实用性庭院(如果园、厨园、药草园)或迷园、结纹园、花坛园等绿色雕塑庭院,文艺复兴带来的开放的精神、丰富的物质基础与摩肩接踵而至的人才,将它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自此,欧洲庭院有了自己新的骄傲——意大利台地园,罗马郊外的Tivoli小镇也因之名扬四海。 第一台层:水风琴喷泉 以建筑为背景,占地面积大,气势雄伟,由下往上,宛如一座大自然的管风琴。这一构思新颖,技艺精湛,引人入胜。泉水涌下时,犹如琴声悦耳动听。

中西方园林特点

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对比 西方园林艺术以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为例,论述了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特征,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 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西方造园艺术主要以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为代表。它们的造园艺术在不同时期都十分显著地体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且有些艺术风格在几个世纪中都占统治地位,有些艺术手法一直延用至今。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虽然它们同属西方园林艺术体系,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但总体而言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局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追求形似与写实。被恩格斯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的达·芬奇认为,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正如古典主义建筑权威大勃隆台所说:“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这就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中国园林因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园林在形式上体现的是自然美,它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明显的规则可循,而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但树木任自然之原貌,结实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索主要遵循的是寻求自然界和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园林虽然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

意大利传统园林特点

意大利传统园林特点 意大利园林式在古罗马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可以相应分为简洁、丰富、装饰过分(巴洛克)三个阶段。 1、修坡筑台 意大利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多低山和丘陵,意大利人却巧妙的将山坡改造成一级级台地的形式为造园提供了空间。所谓台地,就是以人工的方式将坡地改造成平坦的地块,他的宽窄取决于坡地的陡峭程度,而长短则取决于地形的需要。台地的前面面一般有挡土墙,墙面上还常建有洞府、壁龛、喷泉等,而墙顶部则建有栏杆。有时为了追求变化,也将平地用土堆成阶梯形状。台地的数量也依地形和需要而定。台地除用于建造别墅之外,主要用于修筑喷泉和花坛、栽种绿丛植坛、陈列雕塑作品等,此外它还是欣赏院内外景色的观景台。 2、规划设计 从总体上说,意大利园林有规则式和非规则式两类。规则市园林一般规模较小,位于庄园的主要位置,是庭院的主要部分。形式整齐划一,布局均衡,讲究对称和谐,层次清晰。这种设计起源于古罗马园林,设计时常以一定的轴线为主,通常以纵横相交的轴线为中心,辅以方格式的布局规划。在规模较大的花园中,除了主轴线,常常还有若干条副轴线。非规则式的园林则有两种形式,一是作为规则式小花园的背景与陪衬,多以自然林地为主;二是作为规模较大庄园的林苑,立面保罗有葡萄园、菜园、林地及小花园。局部以规则式规划,但总体是非规则式。 3、理水万千 水是意大利园林中的重要要素。由于意大利夏季炎热,故在花园中需要降温增湿以增加其舒适性。常采用搭建凉亭、凉棚、凉架等方式,但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各种理水形式来进行。有四种理水方式:喷泉、水池、瀑布、水剧场。其他的理水方式还有水风琴等形式。 4、植物使用 在植物的运用上,数目多采用对植、行植、带植、丛植及片植的方式。在植物的造景方式上,常将单株、或带植、或从植的树木按照设计者的意图修剪成各种造型。常见的造型有各种几何体,如球形、方形、圆锥形等;有各种动物造型和人物造型;还有将他修剪为建筑造型,如拱门、壁龛等。 5、雕塑陈列 雕塑的运用丰富了意大利园林艺术的内涵,也提高了其艺术水准。在古罗马时代就有将雕塑陈列在花园的习惯,用以装饰自己的花园。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学者和艺术家们所

世界有名地15个景观设计案例

尽管 Scot Gilbert Laing Meason 在1828 人类已经在周围设计景观。几世纪以来,年第一次使用了景观设计一词,但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土地以及设计的相互作用使许多的社会、 文 化以及景观技术得以出现。 在当今装点世界的历史景观中,选 择了是不为人所知的。 15 个来进行讨论——一些是很出名的,而一些 1.橘院 橘院位于西班牙南部的 Mosque of C órdoba (或叫做 Mezquita de C órdoba,在西班牙很有名)内,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花园之一。它是在 784 年大清真寺开始建造时建立的。 开始的时候植物有石榴树、柏树以及棕榈树,现在花园有许多的橘子树——准确的说是 98 棵——至少是在 18 世纪末成排种植的。由于花园环境、把灌溉转变成艺术品的需求以及自然与宗教结合的条件,设计师巧妙的设计让橘院独树一帜。

2.坎普广场 在意大利有 700 年历史的锡耶纳是欧洲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原来的时候该广场是古 罗马广场,自 12 世纪建立市政厅以来,就是城市的文化中心。锡耶纳居民称它为 “Il Campo ”, 也因为其活跃的特性和社会聚会以及互动的优势,成为居民和社会空间。著名的丹麦设计 师兼城市规划师Jan Gehl 赞美坎普广场是人类标准的冠军作品,是“百分百完美的地方”。 3. Ry ōan-ji 花园 日本京都 Ryōan-ji 寺里的石头花园被认为是枯山水或者是枯山水花园最好的例子之一。 世人不清楚是谁以及何时建造的 Ryōan-ji 花园,推测是在 15 世纪末以及 17 世纪之间建 造的。花园本身是很简单的:四周墙面的土以及石块形成了 15 块石头,放在以白色倾斜的 砾石组成的矩形上。为使用者设计成视觉形式来达到意识的冥思状态,这个花园也是东方 神秘

中西方园林差异

中西方园林差异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中 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而西方则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中、西方园林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不管是形式还是风格差别十分鲜明。 历史渊源:中国的园林,在发源之初就是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围,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这就是作为中国古代园林始祖的囿一朴素的天然景象和野生的动植物,无需再尽人为之能事。可见,中国园林一开始就洋溢着纯粹供自己观赏娱乐的草莽自然气息。西方园林之所以作规则式布置,追根穷源其最初大都出于农事耕作的需要。如法国的花园就起源于果园菜地一一块长方形的平地,被灌溉水渠划成方格,果树、蔬菜、花卉等整整齐齐种在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在此基础上,种上灌木或绿篱,形成朴素简单的花园,即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胚胎。 美学思想:人工美与自然美。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布局多采用规则形式以与建筑协调,以恢宏的气势,开阔的的视线,严谨均衡的构图,丰富的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体现一种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并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中国园林则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畴,是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涵蕴讲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以“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吸引着大家的眼球,既不求轴线对称,已没有什么规则可循,只如同一幅水墨画,山环水抱,曲折蜿蜒。 庭廊:中国园林中,亭和廊都是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中有独特风格和气韵的小品,它们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又作为点缀,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有顶的通

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基本功能为遮阳、防雨和供人小憩。廊是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外形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殿堂檐下的廊,作为室外的过渡空间,是构成建筑物造型上虚实变化和韵律感的重要手段。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格局、体量的美化起重要作用,并能造成庄重、活泼、开敞、深沉、闭塞、连通等不同效果。园林中的游廊则主要起着划分景区、造成多种多样的空间变化、增加景深、引导最佳观赏路线等作用。而西方的廊则更注重于比例尺寸、数理关系等。 因素:在中国佛教对园林的影响最大,特别是通过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广泛渗入到园林的各个方面,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寺庙园林例如,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一敦煌石窟,其它还有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是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中的重要人文景观。特别是基督教在欧洲的社会生活中更为重要和普遍,对园林的影响也很大。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只有教会和僧侣掌握着经济命脉和知识宝库,孕育着文化,寺院十分发达,园林便在寺院里得到发展,形成了总体布置好似一个规整小城镇的寺院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

西方传统园林特点 意大利园林 意大利园林,通常以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即以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园林为代表。意大利的台地园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对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阿尔卑斯山脉西自利古里亚海沿岸,东至亚得里亚海,呈弧形绵延于北部边境。亚平宁山脉则由西北向南一直延伸到西西里岛,纵贯整个亚平宁半岛。北部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岛和岛屿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雨量较少。夏季在谷地和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即使只有几十米的海拔高度,就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也有来自山林的冷气流。这一地理、地形和气候特点,是意大利台地园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重视水的处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水引下,层层下跌,叮咚作响。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跌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树木茂密。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 法国园林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国土以平原为主,间有少量盆地、丘陵与高原。除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外,境内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因而农业十分发达,森林茂盛,约占国土面积的25%。森林分布亦得天独厚,北部以栎、山毛榉林为主,中部以松、桦和杨树林为多,而南部则为地中海植被,如无花果、油橄榄和柑橘等。开阔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和大片绿油油的森林构成法国秀丽的国土景色,也为其独特的园林风格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全面学习意大利台园造园艺术,并在借鉴中世纪园林某些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地形、植被等条件,促进了本国园林的发展。这一时期,法国园林主要有城堡花园、城堡庄园和府邸花园三种类型,分别以谢农索城堡花园、维兰德里庄园、卢森堡花园为代表。 在法国文艺复兴初期,法国园林中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堡园林的高墙和壕沟,或大或小的封闭院落组成的园林在构图上与建筑之间毫无联系,各台层之间也缺乏联系。花园大都位于府邸一侧,园林的地形变化平缓,台地高差不大。意大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园要素和手法上,园内出现了石质的亭、廊、栏杆、棚架等,花坛出现了绣花纹样的简单图案,偶尔用雕像点缀。岩洞和壁龛也传入法国,内设雕像,洞口饰以拱券或柱式。 16世纪中叶后,法国园林风格焕然一新。府邸不再是平面不规则的封闭堡垒,而是将主楼、两厢和门楼围着方形内院布置,主次分明,中轴对称。花园观赏性增加了,通常布置在邸宅的后面,从主楼脚下开始伸展,中轴线与府邸中轴线重合,采用对称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有以下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改造、调整、加工、剪裁这些造景元素,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没的融合。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式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园林的建筑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而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誉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一面。 3、诗画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的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4、意境的含蕴。 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静物。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

意大利,法国 ,英国园林各自的特点

总结分析不同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 一,什么是台地园 别墅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 别墅园林多半建立在山坡地段上,就坡势而作成若干的台地,即所谓的台地园。 二,台地园形成的原因 意大利台地园的形成和意大利的国家地理相当吻合,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闷且热,而 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 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因此自 古以来,意大利的贵族、富豪多背靠山坡、面向大海建造宅院别墅。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使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达 到极盛时期。特别是古希腊的建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入侵者,大批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复兴,并得到高度发展。 三,意大利台地园的主要特色 A,台地园的通常布局为主要建筑物通常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的台地,分别配置保坎、平台、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线两旁栽植高耸的丝杉、黄杨、石松等树丛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过度。这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 B,台地园的另外一个特色是理水的手法远较过去丰富。每与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然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水瀑,平淌或流水梯,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此外,常有欣赏流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最低一层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常有为欣赏流水声音而设的装置,甚至有意识地利用激水之声构成音乐的旋律. C,装饰点缀的“园林小品”也极其多样,那些雕镂精致的石栏杆、石坛罐、保坎、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它们本身的光亮晶莹衬托着暗绿色的树丛,与碧水蓝天相掩映,产生一种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四,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 A,欧洲文艺发源于意大利,公元14,15世纪是早期,16纪极盛,18世纪末走向衰没。 B,艺复兴的思想是人文主义。 C,人文主义是与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思想相对立,它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和享受者,要求发挥人的才智,对现实生活取积极态度。这一知道思想反映在文学,科学,音乐,艺术,建筑,园林等各个方面。

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在农耕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古典园林,是具有一定的抒情气质的,而产生于渔猎文明时代的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则显得活泼、整齐、开朗、奢华、热烈。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罗马的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其建筑艺术加工的重点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装饰艺术上。 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

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意大利台地园造园手法 • 台地园平面一般严整对称,建筑物设在中轴线上或者庭院的横轴上,轴线有时为一条,有时分为主次轴,有时几条轴线相交,成放射状。 • 早期台地园各层有自己的轴线,而没有联系各层之间的轴线;中期已有贯穿全园的主轴线,并使主轴线富于变化。 • 在总体布局上往往由下而上,逐步引人入胜,展开一个个景点,最后登高远眺,借景园外,给人以贴近大自然的感觉。 法国古典园林特点: l 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对称式的布局 l 雄伟、端庄的大尺度几何式平面。 l 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控制全园。 l 花坛成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常用的有刺绣花坛,组合花坛,英国式花坛,分区花坛,柑桔花坛和水花坛。 l 喷泉往往与雕塑相结合,布置于节点上。 l 园林中的水景多为静态水,水镜面。

浅析东西方园林的特点

浅析东西方园林的特点 200803038 马程林景观08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我国的传统建筑是一种木结构体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式木构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的楼阁与塔等建筑,墙壁是起围护、分割作用的非承重构件。由于受到木材及结构本身的限制,形状及内部空间较简单。布局上,总是把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分解为若干幢单体建筑,每幢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一定的“身份”,以及与这个“身份”相适应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 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气候温暖多雨,四季分明,森林茂密,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甚至连姓名也大多与自然有关,这种审美观奠定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础,从而使得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都能反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观。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的思索和领悟。 日本园林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大者不过一亩余,小者仅几平方米,日本园林就是用这种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日本园林虽早期受中国园林的影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

风景园林赏析的知识点

1.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的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 2. 台、囿、圃的本身已经包含着园林的物质因素,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源头。 3. 秦汉时期园林的特点 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的,持续了近1200年。虽然持续的时间长,但进展缓慢,始终处于初级状态。 (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主流是皇家园林; (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密性。 4.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林特点 与生成期的园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园林规模由大到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向自然气氛转化,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这一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致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同时,山水与其他的造园要素紧密结合,园林规划设计趋于精致,造园活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5. 隋唐园林臻于全盛体现的六个方面: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部处理,以诗入画、因画成景的做法,唐代已见端倪。 (3)宗教的普遍兴盛促进了寺观园林的发展,宗教建设和风景建设在更高的层次上相结合,促进了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开发。 (4)公共园林的兴起,改变了园林私有的性质,反映了统治阶级“与民同乐”的意识,同时公共园林也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绿化效果。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一代有所提高,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6)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这三门艺术有了相互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6.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 (1)简远:简约而意境深远,一方面景象的简约,另一方面是景题的诗化,其创造的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 (2)疏朗:园内景观数量不求其多,因而园林的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 (3)雅致:象征意义强,为激发人们的联想而创造意境,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脱俗和孤芳自赏的情趣。 (4)天然:力求园林本身与园外自然环境的契合,而园林内部的成景多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7. 两宋时期造园活动的主要特点 (1)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文人园林的兴盛是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2)皇家园林较多的受文人园林的影响,更接近于私家园林。

园林建筑特点

园林的建筑特点 资源与环境学院07级地理信息系统飞翔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圆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中国、印度、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建筑体系视为东方建筑。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西方园林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虽然它们同属西方园林艺术体系,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但总体而言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局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