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教学文稿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教学文稿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教学文稿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系统

1.系统的定义及理解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三个方面理解:

1) 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元素。

2) 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3) 系统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人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

2.系统的思想

1) 突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 等级等级层次结构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方式

3.系统的分类

1) 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框架结构、钟表机构、控制装置、开放系统、低级有机体、动物、人社会文化系统、超越系统。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高层三级是最复杂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2) 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

类活动系统)

3) 按系统的抽象程序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

4)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

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4.系统的特性

1)系统的整体性

2)系统的目的性

3)系统的稳定性

4)系统的突变性

5)系统的自由组织性

6)系统的相似性

第二节信息

1.信息的定义

1)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

值。

2) 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

2.信息的基本属性

1) 事实性

2) 扩散性

3) 传输性

4) 共享性

5) 增值性

6) 不完全性

7) 等级性

8) 滞后性

3.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

1) 人需要反馈

2) 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

3) 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

4) 人们需要的口味各异

5) 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

4.信息对管理的基础作用,可以由管理基本职能中信息的重要作用来说明

1) 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

2) 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

3) 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

4) 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

5) 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

6) 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

5.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的三个阶段

1) 情报阶段 2) 设计阶段 3) 抉择阶段

6.结构化决策的定义

结构化决策,是指建立在清楚的逻辑基础上的决策。

7.非结构化决定的定义

非结构决定是没有明确决策规则的决策。

8.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

1) 高层管理(战略管理)指有关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决策

2) 中层管理(战术管理)指为了保证战略性决策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准备而进

行的决策。

3) 基层管理(作业管理)指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效益而进行的决策。

第三节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2.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了系统、它收集数据,并向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与管理人员道在整个企业中起着反馈控制作用。具体如下

1) 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主要是识别、采集、校验

2) 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

3) 信息的存储:介质、地点、时效,目前存储设备有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

4) 信息的加工:查询、排序、归并、数学模型、人工智能

5) 信息的维护: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6) 信息的使用:系统输出结果应易读易懂,直观醒目。输出格式应尽量符合使用

者的习惯。

第四节信息化

1.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即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利用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价值上升,直

到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2.信息系统的应用

1) 数据处理系统早期的数据处理系统EDPS主要用来处理交易数据,产生各种报

表,重点在于实现手工作业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2) 管理信息系统 MIS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高度集中;二是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

方法支持管理决策。

第二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第一节信息系统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1.信息系统建设的成败的原因

1) 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a) 技术手段复杂

b) 内容复杂、目标多样

c) 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 d) 环境复杂多变

2) 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

3)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变革相结合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定义

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是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2.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

1) 系统规划 2) 系统分析 3) 系统设计 4) 系统实施 5) 系统运行与维护

第三节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信息系统早期开发方法的不足

1) 目标含糊 2) 通信误解 3) 步骤混乱 4) 缺乏管理控制

2.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

人们从结构化程序设计中受到启发,把模块化思想引入到系统设计中来,将一个系统设计层次化的程序模块结构。这些模块相对独立,功能单一。这就是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

2.结构化方法的基本原则

1)面向用户的观点

2)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应得的成果

3)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地完成研制工作

4)充分考虑变化的情况

5)工作成果文献化、标准化

第四节信息系统的组织管理

1.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分成的六个阶段

1) 初装 2) 蔓延 3) 控制 4) 集成 5) 数据管理 6) 成熟

2.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

1) 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

2) 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

3) 能组织一支拥有同层次人员的技术队伍

4) 具备必要的资源

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内容

1) 进度管理和控制 2) 经费管理 3) 质量管理 4) 文档管理 5) 人员管理

第三章系统规划

第一节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

1.系统规划的任务

1) 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2) 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

3) 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

2.系统规划的特点

1) 系统规划是面向全局、面向长远的关键问题,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结构化程

度较低。

2) 系统规划是高层次的系统分析,高层管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

3) 系统规划不宜过细。在系统规划阶段抽象程度最高,系统结构着眼于子系统的

划分,对数据的描述在于划分“数据类”。

4) 系统规划是企业规划的一部分,并随环境发展而变化

3.系统规划的原则

1) 支持企业的总目标。

2) 整体上着眼于高层管理,兼顾各管理层的要求。

3) 摆脱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的依从性。

4) 使系统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

5) 便于实施。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1.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是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之一,其内容如下

1) 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发展战略与总体结构。

2) 了解当前信息系统的状况。

3) 对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4) 近期发展的计划

第三节企业系统规划法

1.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定义和步骤

企业系统规划法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要,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它的四个基本步骤:

1) 定义管理目标 2) 定义管理功能组 3) 定义数据分类 4) 定义信息结构

2.企业系统规划工作流程

1) 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

2) 组织机构调查

3) 定义管理目标

4) 定义管理功能组

5) 定义数据类

6) 定义信息结构

7) 计算机逻辑配置方案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的定义

可行性是指在当前情况下,企业研制这个信息系统是否有必要,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可行性的含义不令包括可能性,还包括必要性、合理性。

2.可行性的内容

1) 技术可行性

a) 据现有技术条件分析能够达到系统所提出的要求

b) 否具备所需的物理资源

2) 经济可行性

a) 资金可得性

b) 济合理性

3) 社会可行性是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否在该企业实现,在当前操作环境下能否

很好地运行,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失道寡助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

第四章系统分析

第一节系统分析的任务

1.系统分析的任务

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系统说明书审核通过之后,将成为系统设计的依据和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系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系统分析要回答新系统“做什么”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2.为什么说系统分析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对问题被单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环境的不断变化?

1) 由于系统分析员缺乏足够的对象系统的业务知识,在系统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问用户一些什么问题。

2) 用户往往缺乏计算机方面的足够知识

3) 系统说明书是这一阶段工作的结晶,它实际上是用户与研制人员之间的技术合同。作为设计基础和验收依据,系统说明书应当严谨准确,无二义性,尽可能郁怒;作为技术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工具,它应当简单明确,尽量不用技术上的专业术语。

4) 系统分析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决定了系统的成败。

5) 数据流图是结构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结构化系统分析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描述方式,通过一套分层次数据流图,辅以数据字典,小说明等工具来描述系统。

第三节数据流图

1.数据流图的定义

数据流图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的关系,也称为逻辑数据流图,一般用DFD表示。

2,数据流图的基本成分

1) 外部实体指系统以外又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它表达了该系统数据的外部

来源和去处。

2) 处理指对数据的逻辑处理功能,也就是对数据的变换功能。别名:功能、处理

过程,数据加工

3) 数据流是指处理功能的输入数据或输出数据。箭头表示数据流向。

4) 数据存储表示某种数据保存后的逻辑统称。不是指保存数据的物理地点或物理

介质。

3.画数据流图的注意事项

1) 关于层次的划分

层次的划分应遵守:

a) 展开的层次与管理层次一致,也可以划分得更细。

b) 同一张图上的所有处理过程应该处于同一个抽象层次上(抽象粒度一致)。

c) 一个处理框经过展开,一般以分解为4~10处理框为宜(最好5-9个)

d) 最下层的处理过程用几句话,或者用几张判定表,或一张简单的HIPO图能表达

清楚

2) 检查数据流图的正确性

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数据流图的正确性:

a) 数据守恒,或称为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匹配

b) 在一套数据流图中的任何一个数据存贮,必定有流入的数据流和流出的数据流。

c) 父图中某一处理框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出现在相应的子图中。

d) 任何一个数据流至少有一端是处理框

3) 提高数据流图的易理解性

a)简化处理间的联系(利用数据存储)

b) 均匀分解,应齐头并进

c) 适当的命名

4) 确定系统边界

第四节数据字典

1.为什么使用数据字典?

1) 数据流图描述了系统的分解,即描述了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联

系等等,但还没有说明系统中各个成分的含义。只有当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每一个成分都给出定义之后,才能完整、准确地描述一个系统。为此,需要其他工具对数据流图加以补充说明。

2) 系统分析中所使用的数据字典,主要用来描述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

处理过程和外部实体。(数据字典功能)

2.数据字典的各类条目

1) 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也就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2)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的描述重点,是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即说明这个数据结构

包括哪些成分

3) 数据流(可引用定义好的数据结构)

4) 数据存储(可引用定义好的数据结构)主要描写该数据存储的结构,及有关的

数据流、查询要求。

5) 处理过程处理过程需要在数据字典中描述处理框的编号、名称、功能的简要说

明,有关的输入、输出。

6) 外部实体

3.数据字典的定义及作用

数据字典是所有人员工作的依据,统一的标准。这可以确保数据在系统中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具体讲,数据字典有以下几个作用:

1) 按各种要求列表

2) 相互参照,便于系统修改

3) 由描述内容检索名称

4) 一致性检验和完整性检验

第五节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

1.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基本思想

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逐层分解成许多足够简单的基本处理(功能单元)。数据流图是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它养生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数据字典补充说明系统所涉及的数据,是数据性情的清单。数据字典中包括了对各个处理功能的一般描述,但这种描述是高度概括的。在数据字典中,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地描述各个处理功能的细节。为此,需要另一种工具——小说明(或称为基本说明)来完成。基本说明应准确地描述一个基本处理“做什么”,包括处理的激发条件、加工逻辑、优先级、执行频率、出错处理,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加工逻辑。

2.编写基本说明的三种工具

1) 结构化语言结构化语言是受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启发而扩展出来的。结构化程

序设计只允许三种基本结构。结构化语言也只允许三种基本语句:即简单的祈使语句、判断句、循环语句。

2) 判定表一些条件较多、在每个条件下聚会也较多的判定问题,可以有判定表表

示。其优点是能反各种组合情况一个不漏表示出来,有时还能帮助发现遗漏和矛盾的情况。

3) 判定树若一人动作的执行不只是依赖一个条件,而是与多个条件有关,那么这项策略的表达就比较复杂。如果有前面介绍的判断语句,步有多重嵌套。层次一多,可读性就下降。用判定树来表,可以更直观一些。

第六节事件和数据流图

第七节数据建模

第八节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第九节系统说明书

第五章系统设计

第一节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

1.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

系统分析阶段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系统“做什么”,即明确系统功能,这个阶段的成果是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设计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系统“怎么做”,即如何实现系统说明收规定的系统功能。在这一个阶段,要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即系统的物理模型。

2.系统设计的内容

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提出实施方案。该方案是这个阶段工作成果的体现,这个方案以书面文件——系统设计说明书提出,批准后将成为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依据。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 把总任务分解成许多基本、具体的任务

这些具体任务合理地组织起来构成总任务。这称为总体设计又称概要设计,其基本任务是:

a) 将系统划分成程序模块;

b) 决定每个模块的功能;

c) 决定模块的调用关系;

d) 决定模块的界面(接口),即调用时传入的信息(函数参数),以及返回的信息(返回值)。总体设计是系统开发过程中很关键一步。

2) 为各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

这便是详细设计,包换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人机对话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第二节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1.模块的定义

1) 模块(Module)一词使用很广泛。通常对应于用一个名字就可以调用的一段程序

语句(子程序或函数)

2) 模块具有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内部数据四种属性。模块的输入、

输出是模块与外部的信息交换。

3) 模块用程序代码完成它的逻辑功能。

2.结构图的定义

结构图(Structured Chart)描述系统的模块结构及模块间的联系

3.结构图中的主要成分

1) 模块:用长方形表示

2) 调用:从一个模块指向另一模块的箭头表示前一个模块调用后一个模块。有循

环调用和条件调用

3) 数据:用带圆圈的小箭头表示从一个模块传递给另一模块的数据(有实义)

4) 控制信息:带涂黑圆圈的小箭头表示一个模块传送给另一模块的控制信息

3.模块间的联系

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把系统设计成由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组成的层次结构。为了衡量模块的相对独立性,提出了模块间的耦合与模块的内聚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模块的独立性。耦合反映模块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而内聚指一个模块内各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如果所有模块的内聚都很强,模块之间的耦合自然就低,模块的独

立性就强,反之亦然。希望模块内的联系越紧越好,模块间的联系越少越好。

4. 影响模块间耦合程度有三方面的因素:

1) 联系方式--模块间通过什么方式联系(“直接引用”和“有过程语句调用”)

2) 来往信息的作用--模块间来往信息作什么用(可能作为数据使用,也可能作

为控制信息使用)

3) 数量--模块间来往信息的多少。结构化设计要求模块间的耦合程度尽可能小。

为此应:

a)用过程语句调用其它模块

b)模块间的参数作数据用

c)模块间的参数尽可能少

5.模块的内聚类型

模块的内聚反映模块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

1) 偶然内聚(coincidental cohesion)

2) 逻辑内聚(Logical cohesion)

3) 时间内聚(temporal cohesion)

4) 步骤内聚(procedural cohesion)

5) 通信内聚(communicational cohesion)

6) 顺序内聚(Sequential cohesion)

7) 功能内聚(functional_cohesion) 按其顺序,内聚越来越高

6.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

1) 一个判断的作用范围是所有这样的模块的集合,这些模块内含有依赖于这个判

断结果的处理。或称影响范围。

2) 一个模块的控制范围是指它本身及其所有下属模块的集合。

7.模块的扇入与扇出

1) 模块的扇入是指有多少个上级模块调用它。

2) 模块的扇出是指模块的直属下层模块的个数,扇出系数不宜过大,设计得好的

系统平均扇出是3或4.

3) 设计得好的系统,上层模块有较高的扇出,下层模块有较高的扇入。

第三节从数据流图导出结构图

1.数据流图的两种典型结构

1) 变换型( Transform)结构

2) 事务型(Transaction)结构

2.变换分析的步骤

对线性结构的DFD作分析,它可以明显地分成逻辑输入、主加工和逻辑输出。步骤:

1) 划分数据流图的输入、主加工和逻辑输出

2) 套用固定格式生成第1、2层模块结构图

3) 对第2层模块进一步分解,构造完整的模块结构图

3.事物分析

这种结构中,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分离成一串平行的数据流,分别执行后面的某些加工。对这种类型的数据流图,可以通过事务分析得到相应的结构图。

事物分析也是按“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原则进行。先设计主模块,其功能就是整个系统功能。

第四节一体化设计方法

1.为什么使用一体化设计方法?

1) 结构化设计方法也有明显的不足。系统的总体设计应包括程序结构和数据结构两个方面,但传统的结构化设计只考虑程序结构方面,而进行数据结构方面的需要参考其他方法。事实上,关于数据库设计的许多信息在系统分析阶段已经得到,但没有充分利用。

2) 一体化方法对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做了改进,集功能分析、过程设计、数据库设计为一体,充分利用系统分析的结果,完成系统功能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填补两个开发阶段之间的空隙。

第五节代码设计

1.代码的定义

代码是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这应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代码也简称“码”。

2.代码的功能

1) 鉴别功能:唯一标识一个学生、一种产品…

2) 分类:0代表男、1代表女…

3) 排序:数字、字母容易排序,而汉字按照拼音排序通常不符合管理需要

4) 专用含义

5) 其他可能的好处:提高录入速度、节省存储空间(使用代码作数据库的主键PK、

外键FK)…

3.代码的种类

1) 顺序码 2) 矩阵码 3) 自检码 4) 系列码 5) 层次码

4.代码的类型

1) 数字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也便于排序,但对象特征的描述不直观

2) 字母型:便于记忆,人们有使用习惯。与同样长度的数字码相比,容量大得多。

但会出现重复和冲突

3) 数字字母混合型:兼有前两种代码的优点。但是其组成形式复杂,计算机输入

不便,人工录入效率低,错误率高(要避免出现:I和1,0和o…)

5.代码的检验方法

代码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的下厨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当人们抄写、录入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为了验证输入代码的正确性,要在代码本体的基础上,再外加校验码,使它成为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

6.代码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唯一性 2) 合理性 3) 可扩充性(千年虫问题) 4) 简单性 5) 适用性 6) 规范性 7) 系统性

7,代码设计的步骤

1) 确定代码对象

2) 考查是否已有标准代码

3) 根据代码的使用范围、使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代码的种类与类型。

4) 考虑检错功能

5) 编写代码表

第六节输出设计

1.输出设计的内容

PPT知识点总结

PPT知识点总结 (红色字标识部分为本章重点掌握内容) 一、基本操作 1.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与保存。 2.幻灯片的选定、插入、删除、复制和移动。 3.幻灯片模板的应用,幻灯片版式的选择。 4.演示文稿四种视图方式的应用,即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及备注页视图。 5.演示文稿三种文件类型的使用,即演示文稿文件(.ppt)、模板文件(.pot)和幻灯片放映文件(.pps)。 6.演示文稿的放映、打包和打印 二、基本制作 1.文本框、图形、图像、艺术字及表格的插入及设置方法(其中图像文件的来源分为“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像)。 2.组织结构图的插入及设置方法:组织结构图工具栏中各按钮的使用(包括“插入”、“形状”、“版式”、“选择”、“自动套用格式”),图示工具栏的使用。 3.图表的插入与修改(图表数据表的修改及图表的格式化处理)。 4.音视频文件的插入及设置(文件来源分为来自“剪辑库”和“来自文件”况)。 5.母版的分类及使用(重点掌握幻灯片母版与标题母版的使用)。 6.配色方案的使用(包括标准配色方案和自定义配色方案)。 7.背景设置(背景颜色设置和背景填充效果设置)。 三、动画效果 1.动画方案设置(只应用于幻灯片中文本占位符中的文本) 2.切换方式设置 3.动作按钮的添加与设置 4.超级链接的设置、修改及删除 5.幻灯片自定义动画设置 ⑴动画效果设置:进入、强调、退出和动作路径。 ⑵动画参数设置:开始”、“方向”、“速度”。

⑶效果选项设置:触发器等 ⑷各种动画效果的综合运用:进入—退出、进入—强调—退出、进入—动作路径—退出、进入—动作路径—强调—退出等。 ⑸动画播放次序的调整 ⑹动画效果的修改与删除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库和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 一、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10题10分) 101. 信息按照()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答案:B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3.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A. 计算机系统 B. 手工管理系统 C. 人机系统 D. 计算机网络系统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4. DSS解决的是()。 A. 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B. 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 C. 非结构化问题 D. 结构化问题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2 105. 在任一组织同时存在着三个不同的计划控制层是()。 A. 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 B. 战略计划层,战术计划层,管理层 C. 战略计划层,业务计划层,操作层 D. 战术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 答案:A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6. 购物超市收银台终端系统是一个典型的()。 A. 战略支持系统 B. 决策支持系统 C. 知识工作系统 D. 事务处理系统 答案:D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2 107. 企业信息系统往往是一个具有业务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大系统,针对其建设,系统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 A. 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B.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日逻辑模型 C.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D. 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答案:A 章节号:1-2 难易系数:0.1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试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最终压题 一、选择题(15*2=30分) 1.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A )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2. 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B ) A.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处理流程图 D.层次结构图 3.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 4.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A. 用户的决策方针 B. 用户的分析方案 C. 系统设计说明书 D.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 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数据词典 C. 系统说明书 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 6.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C ). A. 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 B. 系统开发时间短 C. 对用户需求的变更能做出迅速响应 D. 适合大型复杂系统 7. 最高层数据流图又称为(C ) A.组织结构图B.功能分解图C.关联图D.系统流程图 8、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是( A ) A、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B、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C、实在的新系统 D、系统设计报告 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10. 模块聚合中,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功能的是( C )。 A. 逻辑聚合 B. 数据聚合 C. 功能聚合 D. 时间聚合 11.(D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耦合形式。 A.内容耦合 B.公共耦合 C.控制耦合 D.数据耦合 12、在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过程中,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的工作属于(C) A.系统规划 B.系统设计 C.系统分析 D.系统实施 13.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 14. 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数据词典 C. 系统说明书 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 15.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测试工作应该由以下人员来承担(B )。 A. 原程序作者 B. 专门的测试人员 C. 系统设计人员 D. 用户 16.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A )。 A. 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 B. 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 C. 反映用户需求的逻辑模型 D. 反映用户全部需求符合系统开发规范的应用软件程序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鱼夭 第一章系统思想 (6) 1系统的概念 (6) 2系统的模型,概念的抽象级别 (7) 3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 (8) 4系统思想的发展 (9) 5系统工程方法 (10) 6软系统方法论 (10) 7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 (11)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11) 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的关系 (11) 2信息处理器 (12) 3信息与决策、信息与管理的关系 (12) 4.信息管理 (13) 5.信息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14) 6.信息系统的结构 (15) 7.C/S和B/S软件结构 (17)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7) 1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 (17) 2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17)

3围绕生命周期有哪些开发过程模型?各自 特点(瀑布、原型、迭代) (19) 4信息系统为什么要建模?有哪些模型?对 软件结构进行建模有什么方法,主要思想是 什么? (23) 5有哪些开发方式?各自利弊 (24) 第四章系统规划 (24) 1系统规划的特点、任务 (24) 2规划方法 (25) 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 (25) 4什么是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三个方面? (26) 5资源的生命周期 (26) 第五章系统分析概述 (26) 1系统分析的任务 (26) 2分析阶段有哪些系统调查方法,调查什么 (27) 3两种方法: (27) 4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28)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 (29) 1数据流图描述了什么?绘制数据流图要注 意的事项,应能绘制 (29)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应该包含 哪些条目?应能书写数据流、数据存储及处 理条目 (29) 对于复杂逻辑有几种表述方式(决策树、决 策表,考题)?优缺点 (29) 第七章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30) 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有关概念. 30 2UML是什么,主要包含哪些图?(UML1.X)每种图的用途是什么? (31) 3用例图,参与者和用例的概念,用例与用 例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绘 制用例图 (31) 4用例规格说明(前置条件、后置条件、主 事件流、备选事件流) (32) 5类图中包含哪四种关系(耦合),具体什 么含义,如何表示,绘制类图 (33) 6对象关联的要素(名称、角色、多重性、 方向) (34) 7泛化和实现的使用和绘制 (35) 第八章系统设计概述 (35) 1系统设计的任务 (35) 2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的区分

计算机基础-01 演示文稿

知识点练习-01(操作题-35题)演示文稿 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17.pptx,并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1)在第2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形状“上箭头”;(2)为刚插入的箭头图形,设置“动作”为超到“上一幻灯片”;(3)进行幻灯片放映并观察效果。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件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参考答案: 解析: 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17.pptx。 2.在第2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形状中的“上箭头”; 3.选中“上箭头”图形,“插入”栏中的“”“动作”,设置为“上一幻灯片”;然后 进行幻灯片放映并观察动作效果。 4.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件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2、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21.pptx,并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1)在第3幻灯片中插入考生文件夹下的Flash文件star.swf;(2)将第3幻灯片设计模板,设置为“波形”。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件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参考答案: 解析: 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21.pptx。 2.在第3幻灯片中“插入、视频”来自考生文件夹下的Flash文件star.swf; 3.将第3幻灯片“设计”模板,设置为“波形”,确认“应用于选定幻灯片” 4.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件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3、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23.pptx,并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1)将打开的幻灯片,用同名进行打包成CD操作;选择“复制到文件夹”选项;打包文件同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操作;(2)完成以上操作后,将当前文件关闭退出。 参考答案: 解析: 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exam23.pptx。 2.在“文件”栏选择“保存并发送”选项下的将演示文稿“打包成CD”按钮,在对话 窗中选择“复制到文件夹”,在浏览窗中确认选择指定的考生文件夹和文件名。 3.完成以上操作后,将当前文件关闭退出。 4、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演示文稿1.pptx”,并完成如下操作:用“样本模板”方式新建幻灯片文件,要求选择样本模板中的“PowerPoint2010简介”样式。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件以“test5.pptx”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参考答案: 解析: 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新建,选择“样本模板”命令; 在样本模板窗口中出现多种容向导; 在其中选择“PowerPoint2010简介”选项,直接双击即可默认完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六章

精品资料 第六早、结构化系统分析 6.1、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什么?它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能 力? 答:职责:与各类人员打交道,是用户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桥梁和 “翻译”,并为管理者提供控制开发的手段。还必须考虑系统的硬 件设备。数据输入、系统安全等各个方面。 知识和能力:坚实的信息系统知识,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且还 必须具备管理科学的知识。有较强的系统观点和较好的逻辑分析能 力,具备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共 事。 6.2、用作业流程图表示到图书馆借书的过程(从查目录、填索书条 开始)。 不 给 办 理

精品资料 不合格的卡,现金 6.4、结合本校学籍管理的实际情况,画出“奖惩管理”的数据流图 答:异动管理: 招生办 录取信息P1. 1 入学 D2临时学籍表级名单 答: 储户仁现金 P 审 核 ------------------- i ! 现金库“异动管理”, 现金 账目

精品资料 奖惩管理: 数据结构条目

精品资料 名称:学生登记卡姓名曾用名入学时期 性别民族政治面貌是否华侨籍贯本人简历 开始时间 结束年月 在何地 家庭主要成员 姓名 关系 年龄 职务 工作单位 6.6、对所在学校的图书馆出纳台业务进行系统分析: (1 )画出数据流图; 答:总编号 编号 有关的数据流、数据存储

第0层: 图书借阅信息表第一层:

P1.3 拒绝借 阅图书 图书借阅信 读者归还要求 P2.1 未归还图书 P2.2 丢失记录单 检杳图书 是否归还 L 图书未归还管 理 1 丿 --------------------- ? 图书借阅信息表P2.3 检查图 书损坏I 情 况 J 厂 P2.1未归还图书 破坏情况 赔偿信息 图书 P2.2.2 图书库 限定所丢 图书的价 读者赔 偿图书 并登记 ^息 ----------- 丿图书丢失记录单 D1 图书借阅信息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A.有机整体 B.部件 C.构件 D.结构 正确答案:A 2、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是指系统的硬件、软件、()等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A.服务器 B.数据 C.文档 D.程序 正确答案:B 3、信息系统物理结构可以分为()和分布式系统两大类。 A.路由式 B.分散式 C.镜像式 D.集中式 正确答案:D 4、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集成的人-机系统,面向(中层)管理人员,主要用来解决()决策问题,同时产生各种管理报告,主要采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微观 正确答案:A 5、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正确答案:A 6、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 A.系统设计的依据 B.系统规划的依据 C.系统评价的依据 D.系统实施的依据 正确答案:A 7、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用户的分析方案 B.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C.用户的决策方针 D.系统设计报告 正确答案:D 8、不同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基于生命周期出现了很多变种,下面给出的四种开发模型中,()不属于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模型。 A.结构化开发模型 B.螺旋开发模型

C.原型开发模型 D.瀑布开发模型 正确答案:A 解析:结构化开发模型属于开发技术模型 9、不同的开发技术和软件结构形成了不同的软件开发方法。下面几种方法中,()不属于基于开发技术的系统开发方法。 A.原型开发方法 B.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C.结构化开发方法 D.面向服务开发方法 正确答案:A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A.系统规划 B.信息系统 C.管理功能 D.数据类 正确答案:B 11、关键成功因素的选择力求精简,通常控制在()个因素以内。 A.3~4 B.7~8 C.9~10 D.5~6 正确答案:D 12、下列方法中不属于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的是()。 A.价值链分析法

POWERPOINT知识点

PowerPoint知识点 基本操作:文件的打开、保存、另存为、输入内容、插入删除幻灯片、光标定位、复制、粘贴(会使用智能标记) 一、“文件”菜单 (一)新建 1、空演示文稿 2、根据内容提示向导:选择要求的模板建立新文稿(在创立过程中根据要求做相应设置) (二)另存为 1、按要求的文件名保存 2、修改保存类型(演示文稿*.PPT或演示文稿设计模板*.POT) (三)另存为网页 1、发布:修改发布内容(幻灯片编号、文件名) Web选项:根据要求复选外观选项 (四)页面设置:设定幻灯片大小(A4)、修改幻灯片高度和宽度、选择方向 (五)属性:修改标题和作者 二、“编辑”菜单 (一)选择性粘贴:Microsoft Excel图表对象(粘贴链接) 三、“视图”菜单 (一)幻灯片浏览:选择和删除幻灯片 (二)母版:幻灯片母板、标题母板 1、设置日期区、页脚区、编号区字体、字形、字号及颜色(包括其他自定义RGB颜色) 2、移动或删除日期区等区域 3、修改母板字体 4、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浏览到源文件所在位置、将要求的幻灯片页插入(复选“保留源格式”) 5、修改标题区格式(右击选择“设置占位符格式”) “尺寸”选项卡:设置图片高度与宽度(取消“锁定纵横比”) “位置”选项卡:输入幻灯片水平或垂直位置 (三)任务窗格:选择相关操作 (四)工具栏:调出相应的工具栏(绘图、大纲、艺术字等) (五)页眉和页脚 1、“幻灯片”选项卡:设置幻灯片包含的内容(根据要求复选或输入内容) 2、“备注与讲义”选项卡: 四、“插入”菜单 (一)新幻灯片 (二)批注:输入批注内容 (三)幻灯片(从文件) (四)图片 1、剪贴画: 管理剪辑:通过搜索找到相关剪贴画,进行操作 2、来自文件:选择指定目录下的指定文件、设置图片格式(右击图片选择) “颜色与线条”选项卡:设置填充效果(渐变) “尺寸”选项卡:设置图片高度与宽度(取消“锁定纵横比”) “图片”选项卡:重新着色(更改相关颜色) 3、自选图形:见“绘图”工具栏的相关操作 4、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设置字形(加粗、倾斜)、设置艺术字格式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1. 信息按照(C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B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D ) 的支持。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C )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B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 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D )。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 B. 帮助理论的证明 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 D. 优化组织过程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A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 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C )。 A. 功能内的BPR B. 组织间的BPR C. 功能间的BPR D. 功能内的BPR 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 A. 逻辑方式 B. 物理方式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D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 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 C )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A. 第一范式 B. 第二范式 C. 第三范式 D. BC范式 12.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C ) A. 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 C. 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 B. 生命周期结构(Lifecycle Architecture)里程碑 D. 产品发布(Product Release)里程碑 13.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指( D )。 A. 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规模与效益不断增长的过程 B. 社会上进行交换的信息量不断增长的过程 C. 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D. 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以致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PowerPoint】

【PowerPoint知识点】 1. 演示文稿的文件扩展名是.ppt。PowerPoint2000模板文件的扩展名是.pot。打包(将演示文稿所用的文件存储成两个文件,一个解包文件,一个内容文件)后的演示文稿,文件类型为.ppz。视图类型:“普通”、“大纲”、“幻灯片浏览”。 2.插入与保存:插入新幻灯片的方法:单击工具栏的“新幻灯片”按钮、单击“插入”菜单并选择“新幻灯片”项、使用快捷键Ctrl+M。保存演示文稿文稿的方法:在“文件”菜单中选择“保存”命令、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使用快捷键Ctrl +s。停止播放使用Esc键。放映方法: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观看放映”命令、使用快捷键F5、单击“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放映”命令。(区别:前两种方法从头开始,第三种从当前幻灯片开始) 3.“文件”菜单中的“退出”或者点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即可退出该程序。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可以改变幻灯片的大小和方向。修改演示文稿后,接着进行“关闭”操作则弹出对话框,并询问是否保存对文稿的修改。“文件”菜单中的”打包”命令,可以将演示文稿转移到其它未安装PowerPoint的机器上放映。 4.“格式”菜单中”幻灯片配色方案”命令,更改超链接中文字颜色。”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背景”命令,可以设置幻灯片背景。”格式”菜单可以设置幻灯片背景。“应用设计模版”命

令在”格式”菜单中。 5.“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可以设置幻灯片切换时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命令,可以设置切换方式和切换速度。“自定义动画”命令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使用幻灯片都可以设置切换效果,方法是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给文字或图片添加动画效果时,可以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的”自定义动画”命令。 6.“插入”菜单中,选择“影片和声音”选项中,可以插入多媒体影片。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可以选择”插入”菜单。在PowerPoint2000中要设置文本链接,可以单击“插入”菜单中的”超级链接”命令。 7.常用工具栏(打开、新建、复制、粘贴等)中的”打印”命令可以打印幻灯片。进行了错误操作,可以通过常用工具栏的”撤消”命令恢复。状态栏中的“幻灯片2/15”表示共有15张幻灯片,目前显示的是第2张。PowerPoint2000中显示文件名的是标题栏。 8.幻灯片母版:幻灯片母版、讲义母版、标题母版和备注母版。使用母版的目的:风格一致、控制演示文稿中的字体格式、图片、背景等、标题母版用来控制标题幻灯片的格式和位置。若需要同时修改每张幻灯片的外观,不必对幻灯片逐张修改,只需在幻灯片母板上做1次修改即可 9. 选择多个连续幻灯片,可用Shift键。选择多个不连续幻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总结

1.一个计算机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描述是否正确 2.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 3.系统的特性(选择):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层次性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4.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软件技术, 各种理论和方法于一体,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5.信息系统功能(5个)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提供 6.信息系统与软件区别: 信息系统一定是面向企业的,即使是同类型的企业,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也有很大的差别;软件则可能面向一类企业或者一类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信息系统工程与软件工程的差异。 7.评价信息系统标准(5个):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效率 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信息系统是否易于改动 8.常见的CASE工具:ERwin、PlayCASE、Rose2000、Visio2003、Power Designer 9.诺兰模型 1)初装:企业购买计算机用于管理部门。特点:数量少、未联网、无系统2)蔓延:管理部门大量使用计算机。特点:数量多、小范围联网、无系统3)控制:管理部门有意识规划全单位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并引入专项信息管理系统 4)集成:企业整体有规划的建设全方位的整体信息系统,来辅助全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5)数据管理:针对数据进行协调一致和深入使用,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6)成熟:满足组织各个管理层次的需要,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管理 10.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由IBM公司在20世纪 70年代提出,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它将信息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行规划。 11.BSP方法的特点:采用了企业过程的概念,将任何一种企业从逻辑上定义出 一组过程。 过程只与产品和服务有关,与企业机构和组织结构无关。从而使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强有力的适应性。 12.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了解企业目标识别企业过程分析企业过程并建立 数据类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确定各子系统的优先级制定开发进度 13.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划分为四 个阶段: (1)产生阶段对资源的请求、计划等活动。 (2)获得阶段指资源的开发活动,即获得资源的活动。如产品的生产、 学生的入学、人员的聘用等。 (3)服务阶段指资源的存储和服务的延续活动,如库存控制。 (4)归宿阶段指终止资源或服务的活动或决策,如产品的销售。 14.原型法:是在系统开发初期,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系统主 要功能的要求,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构造出系统的初始原型,然后与用户一起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满足用户需求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八章

第八章面向对象设计 8.1 面向对象设计和结构化方法有什么不同?它具有哪些优势? 答:不同点:出发的角度不一样:结构化方法从系统角度出发,而面向对象从对象出发。 优点: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条理,可重用性好。 8.2解释继承、封装、消息和多态性的概念。他们分别带来什么好处? 答: 继承:是指特殊类的对象拥有其一般类的全部属性和服务。好处:(1)可以简化系统的描述和实现(2)直接实现了软件重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封装:是软件模块化思想的体现,也是面向对象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好处:(1)实现了信息隐藏(2)简化了接口,降低了系统耦合度 消息: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好处:(1)更接近人们日常所采用的术语,对象间课可通过消息实现交互,体现了对象的自治性和独立性,更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2)其涵义更具有一般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多态性:指相同的操作(函数或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并获得不同的结果。好处:(1)当给不同子类的

对象发送相同的消息时,消息的发送者可以不用关心具体的对象类型,而由对象自身做出不同的响应处理(2)需要扩充一种新类型时,只需要从父类中在派生一个子类,覆盖父类的某些业务,而不需要改的其他外部程序。 8.3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关系有哪些关系?试举例说明。 答: 类关系: 继承:例如银行值班经理完全可以充当收银员这一角色。 实现:对接口的实现 对象关系: 关联:如学生和课程的选修关系 依赖:一个对象A在执行事务过程中向另一个对象B发送消息,请求某种服务,那么就说A依赖于B 8.4什么是UML?它定义了哪几种视图?每个视图描述了什么? 答: UML:是由单一模型支持的一组图示法。 视图:

2015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A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 沈阳师范大学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 命题单位:软件学院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A)卷课程代码:16200140 适用范围: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化)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哪个不是UML中的静态视图() A、状态图 B、用例图 C、对象图 D、类图 2、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则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 用例“核查用户账号”之间的关系是( ) A 、包含B、实现C、扩展D、泛化 3、模块内部聚合程度最高的形式是:() A、机械聚合 B、逻辑聚合 C、功能聚合 D、过程聚合 4、实际上,系统分析的结果就是要给出系统的() A、物理设计 B、总体设计 C、逻辑设计 D、系统设计 5、U/C矩阵的作用是() A、确定子系统 B、确定系统边界 C、确定功能类 D、确定数据类 6、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弱点和基础知识,以最适当的教案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的专家系统是:() A、解释专家系统 B、调试专家系统 C、监视专家系统 D、教学专家系统 7、数据字典是用于定义和说明数据流程图上的各种( ) A、处理 B、数据流 C、实体 D、成分 8、BPR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A、组织结构 B、组织人员 C、信息技术 D、业务流程 9、评价模块质量的标准是( ) A、耦合小,内聚大 B、耦合小,内聚小 C、耦合大,内聚大 D、耦合大,内聚小 10、组件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建模,这种视图主要支持系统部件的配置管理,通常可以分为四种方式来完成,下面哪种不是其中之一() A、对源代码建模 B、对事物建模 C、对物理数据库建模 D、对可适应的系统建模

ppt知识点

学习主要内容: 一、掌握创建演示文稿、编辑幻灯片的方法 二、学会插入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 三、学会使用和设计幻灯片模板 四、学会设计对象的动画(自定义动画) 五、学会编排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六、学会建立超级链接。 七、学会占位符的设置。 八、幻灯片背景设置。 九、设置放映方式 例:设置放映方式为"观众自行浏览",循环放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什么是PowerPoint? PowerPoint是一种用来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这种演示文稿是以幻灯片的形式通过计算机播放的。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又叫幻灯片,简写为PPT,后缀名为PPT。 2.打开演示文稿有哪些方法? 方法1.双击桌面上演示文稿的图标打开; 方法2.“开始”菜单——程序——(office2003)——MicrosoftPowerPoint 3.演示文稿的视图方式有哪几种? 视图是查看和使用PowerPoint的方式。PowerPoint2003有三种主要视图: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和幻灯片放映视图。 4.普通视图包括哪些窗格?大纲/幻灯片缩略图窗格、幻灯片窗格和备注窗格。

5.播放演示文稿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A:“幻灯片放映”菜单选择“观看放映”(快捷键F5); 方法B:单击“视图”菜单下的“幻灯片放映”(快捷键F5) 方法C:单击屏幕右下方视图选择按钮中的“幻灯片放映”(快捷键Shift+F5); 6.结束幻灯片播放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A:按键盘上的ESC键结束放映。 方法B: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结束放映”, 7.如何创建一个新的演示文稿? 方法A:使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 方法B:使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8.什么是版式?PPT中有哪些版式类型? 版式是指设计好的幻灯片版面布局样板。 选择“空演示文稿”后,进入新幻灯片版式对话框,选择版式。 这些版式中提供了:标题、文字、剪贴画、媒体剪辑、表格、图表、组织结构图等多种布局组合。 9.如何添加幻灯片? 方法1.“插入”菜单——新幻灯片(快捷键Ctrl+M) 方法2.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新幻灯片”按钮 方法3.在大纲窗格中,把光标移到幻灯片后面再按回车键。 10.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插入”菜单——图片——剪贴画或者来自文件的图片 11.如何编辑剪贴画? 选择图片——单击右键——组合——取消组合(可拆分、组合图形) 还可以对图片进行复制、粘贴、删除、移动、重新设置颜色、填充效果和线框加粗、伸缩大小、旋转变形等操作。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相关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答案:C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答案:B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答案:A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答案:D 14.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答案:A 16. 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 A. 纠错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答案:C 1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答案:A 20.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 用户的决策方针 B. 用户的分析方案 C. 系统设计说明书 D.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答案:C 21. 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中用户必须参与的原则是用户必须参与()。 A. 系统建设中各阶段工作 B. 系统分析工作 C. 系统设计工作 D. 系统实施工作答案:A 22.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A. 系统开发周期长 B. 缺乏标准、规范 C. 用户参与程度低 D. 主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答案:A 23. MIS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A.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 B. 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资源分配 C. MIS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系统目标 D.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要分析,资源分配答案:A 28.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 A. 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 B. 系统开发时间短 C. 对用户需求的变更不能做出迅速响应 D. 适合大型复杂系统答案:C 29.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测试工作应该由以下人员来承担()。 A. 原程序作者 B. 专门的测试人员 C. 系统设计人员 D. 用户答案:B 30. 系统维护中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 A. 系统分析阶段 B. 系统设计阶段 C. 系统实施阶段 D. 三者都包括答案:D 31.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A. 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 B. 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

Power point2010知识点

Power point2010知识点 功能:PowerPoint2010是目前制作演示文稿最常用的工具软件,也叫电子幻灯片或演示文稿,能够制作出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学术报告、产品展示、教育讲座等各种信息传播活动中。 PowerPoint2010默认扩展名是pptx、可保存为幻灯片放映(.ppsx)、potx 模板(.potx)。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选项卡 一、“文件”选项卡 “保存”:原名保存文档 “另存为”:当文档被修改后须保留原文档,将修改后的文档以另外的文件名保存或,以原名保存在其他文件夹中。 “打开”:打开现有的文档 “关闭”:关闭当前文档,但没有退也Power point。 “信息”:一是显示当前文档的相关信息(大小、页数、标题、创建时间等信息);二是权限(对文档加密)。 “最近所用文件”:显示近使用过文档的记录。 “新建”:启和新建文档的几种方式,1、空白演示文稿(默认);2、模板(设计好了基本内容及配色方案的文档,包括多张幻灯片);3、主题(只提供配色方案的方档) “打印”:设置幻灯片的打打印,包括保存并发送打印份数、打印机、打幻灯片的张数等,还可以编辑页眉和页脚。 “帮助”:提供帮助的地方,显示该软件的版本信息。 “选项”:对本软件的功能进行个性化设置 “退出”:关闭文档并退应用程序。 二、“开始”选项卡 对幻灯片中的对象的格式进行设置,包括“剪贴板”、“幻灯片”(新建或设置幻灯片版式)、“字体”、“段落”、“绘图”、“编辑”六个类别,在各个类别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其操作方法与word相同。 三、“插入”选项卡 在幻灯片中插入各种对象,包括表格、图像、插图、链接、文本(文本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 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

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4.3 详细调查 详细了解以下情况并绘制组织结构图和业务流程图: (1)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和人员分工; (2)各项管理业务的主要处理过程、模型和算法; (3)各项管理信息的分类、分层和定义; (4)管理信息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以及输出的形式;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1章 一、填空题 1. 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相关性 2. 整体性 二、选择题 1. A 2. C 三、问答题 1. 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 统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以及相关性。举例略。 3. 略。 第2章 一、填空题 1. 信源信宿载体 2.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3. 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 二、选择题 1. C 2. A 3. B 三、问答题 1. 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 2. 信息系统的开发经历了以处理为中心、数据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和以模型为中心的四个阶段。 以处理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是一体的,没有独立的数据库,主要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数据各自孤立,无法共享。这个阶段出现了结构化设计方法和模块化技术。 以数据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分离,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应用程序通过访问数据库,获取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各种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这一阶段主要解决数据的可重要问题。 以对象为中心的阶段,它把信息系统中所有要素看作对象,对象由数据(属性)和处理(方法)构成,持久性对象的数据存贮在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影射(Mapping)转换为软件对象。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本阶段强调软件的可重用。以模型为中心的阶段,基于信息模型开发软件产品。UML作为一种标准的建模语言,用于建立软件及信息系统的信息模型,并利用软件工具实现软件开发的正向工程(Forward Engineering)和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乃至知识库的管理。这一阶段强调模型和解决方案(模式)的可重用。 3.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研究系统的类型、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系统科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容: (1)系统概念,即关于系统的一般思想和理论。 (2)一般系统理论,即用数学的形式描述和确定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纯数学理论。 (3)系统理论分论,指为了解决各种特点的系统结构和行为的一些专门学科,如图论、博弈论、排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4)系统方法,即为了对系统对象进行分析、计划、设计和运用所采用的具体应用理论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