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和各种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实现某个系统目标、由信息资源处理模型支持的,由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和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用户、规章制度等所组成的信息处理统一体。

2.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首先是指一个集成的、覆盖整个国家的信息设施的总和。该设施连接全国各地区的政府机构、企业、学校和家庭,是全部公用的及专用的、政府的及企业的、高速交互式的、窄带的及宽带的网络的集合。

3.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工程是与构造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有关的过程、方法和技术。信息系统的实质是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有的信息系统最终都是以某种硬件和软件的形式出现的。

4.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软件工程采用工程的思想、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它是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直至退役的系统方法。

5.瀑布模型:又称为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它将软件开发分为三个时期,即软件计划时期、软件开发时期和软件运行时期。每个时期又分为若干个阶段。6.原型:原型是所开发软件系统的一个可执行模型或引导性版本,它可为客户和软件开发各阶段的系统人员提供系统的原始蓝本,以帮助得到实现系统目标的明确而严格的需求,促进客户和系统人员、各阶段系统人员之间的相互有效的信息交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7.总体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所产生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建立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由系统各模块的功能、模块间的层次关系及接口控制所组成。

8.模块结构图:总体结构设计的描述工具,用来描述软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相互关系,由模块、调用、数据、调用符号和参数表、辅助符号构成。9.耦合度:模块间联系的量度——耦合度:是从模块外部考察模块的独立性程度,用来衡量多个模块间的相互联系。

耦合分类:独立耦合、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划分模块规则: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耦合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10.内聚度:块内联系的量度——内聚度:是模块内部各成分(语句或语句段)之间的联系。

内聚分类(由弱到强):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划分模块规则:设计模块时,应做到高内聚度,低耦合度。

11.过程设计:过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总体结构设计中产生的功能模块进行过程描述,即模块设计,为每个模块设计详细算法、内部数据结构和程序逻辑结构。过程设计不是编码(编程),是为编码提供说明,如程序框图、数据流图等。

12.人机界面:使用者用来操纵和使用系统的界面。

13.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法体现了抽象、模块化、信息隐藏、信息局部化、一致性、完整性和确定性等原则。从过程上看,结构化方法包括了结构化分

析、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三个阶段。

14.结构化设计: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意思是将系统设计成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群组成的结构。

15.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一种针对传统的非结构化程序设计而言的程序设计理论和方法。

16.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通过逐层细分描述系统内部数据流动及加工过程的图表。

17.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流图内所包含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流、数据项)的定义及说明的集合。

18.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以数据流图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数据流图转化为功能模块图,从而导出软件结构的方法。

19.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相关其他因素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20.M RP系统: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就是从产品的结构即物料清单出发,实现物料信息的集成。通俗的讲,MRP 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用于解决制造业中缺件与超储之间的矛盾。

21.M RPⅡ系统: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子系统总合为集成化系统,并称之为制造资源计划系统。

22.E 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Enterprises Resources Planning),超越MRPⅡ范围的功能集成、支持能动性的监控能力、模拟分析和决策支持、支持开放的客户/服务器计算环境。

2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是企业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是企业活动全过程中各功能的结合。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和现代化管理技术,高度集成了产品设计、制造、控制(CAD/ CAM等)、管理、决策等众多系统。它是从技术角度加强制造技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手段。

24.产品数据管理:(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是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以企业产品为核心,对与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和资源进行集成管理的技术。

25.决策支持系统:它是综合利用大量数据,借助有关数学模型与数据处理模型,通过人机交互,辅助实现科学决策的家算计信息系统。

26.数据仓库:它是管理决策过程中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与实践相关的数据集合。

27.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集合中提取知识的过程。

28.专家系统:它是研究怎样使计算机模仿人脑所从事的推理、学习、思考、规划等思维活动,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

29.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基础,由办公人员和技术设备共同构成的服务于日常办公事务的人及信息处理系统。

30.工作流:通过组织成员间的协调工作,实现基于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的部分称为工作流。

二、问答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库和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 一、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10题10分) 101. 信息按照()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答案:B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3.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A. 计算机系统 B. 手工管理系统 C. 人机系统 D. 计算机网络系统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4. DSS解决的是()。 A. 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B. 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 C. 非结构化问题 D. 结构化问题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2 105. 在任一组织同时存在着三个不同的计划控制层是()。 A. 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 B. 战略计划层,战术计划层,管理层 C. 战略计划层,业务计划层,操作层 D. 战术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 答案:A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6. 购物超市收银台终端系统是一个典型的()。 A. 战略支持系统 B. 决策支持系统 C. 知识工作系统 D. 事务处理系统 答案:D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2 107. 企业信息系统往往是一个具有业务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大系统,针对其建设,系统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 A. 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B.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日逻辑模型 C.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D. 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答案:A 章节号:1-2 难易系数:0.1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试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最终压题 一、选择题(15*2=30分) 1.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A )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2. 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B ) A.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处理流程图 D.层次结构图 3.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 4.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A. 用户的决策方针 B. 用户的分析方案 C. 系统设计说明书 D.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 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数据词典 C. 系统说明书 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 6.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C ). A. 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 B. 系统开发时间短 C. 对用户需求的变更能做出迅速响应 D. 适合大型复杂系统 7. 最高层数据流图又称为(C ) A.组织结构图B.功能分解图C.关联图D.系统流程图 8、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是( A ) A、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B、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C、实在的新系统 D、系统设计报告 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10. 模块聚合中,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功能的是( C )。 A. 逻辑聚合 B. 数据聚合 C. 功能聚合 D. 时间聚合 11.(D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耦合形式。 A.内容耦合 B.公共耦合 C.控制耦合 D.数据耦合 12、在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过程中,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的工作属于(C) A.系统规划 B.系统设计 C.系统分析 D.系统实施 13.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 14. 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数据词典 C. 系统说明书 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 15.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测试工作应该由以下人员来承担(B )。 A. 原程序作者 B. 专门的测试人员 C. 系统设计人员 D. 用户 16.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A )。 A. 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 B. 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 C. 反映用户需求的逻辑模型 D. 反映用户全部需求符合系统开发规范的应用软件程序

医学科研设计

《医学科研设计》考试卷(A卷)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医学科研设计: 2、金标准: 3、临床试验: 4、操作定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提出研究假设的四种方法。 2、简述建立科研结论的条件。 3、简述医学科研设计的四大原则。 4、简述误差控制的6种基本方法。 三、实践题(40分) 结合你所从事的专业和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要求,拟定一份简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医学科研设计》考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学科研设计:医学科研设计是运用科学的、专业的和艺术的思维方法对医学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决策、规划的过程。 2、金标准:即同行公认的专业标准,如疾病诊断的病原学、病理学、影像学、解剖学标准。 3、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与对照所显示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4、操作定义: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它可使被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或特征具体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提出研究假设的四种方法。 提出假设有以下4种基本方法: (1)差异法。一种疾病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发病明显不同,那么,在一种情况下出现的因素在另一种情况下没有出现,则这种因素的存在或缺少应可能是该疾病的病因(如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癌发病的差异)。 (2)一致法。如果一种因素的存在与否都与一系列不同场合中某病的出现与否有联系,那么这种因素的存在与否就与该病的发生有关(如甲肝的发生与接触病人、拥挤、卫生条件差有关,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肝炎病毒的传播)。 (3)伴随变异法或剂量反应效应。如饮食中含碘减少,则地方性甲状腺病增加;放射线暴露增加,则白血病发病率增加;不洁性行为越多,爱滋病的感染机会越大。这些都是伴随变异的具体例子。 (4)相似法。一种疾病或某种结果的分布和频率可能与另一种疾病十分相似,就说明其发病原因相似,如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 2、简述建立科研结论的条件。 在医学研究中,经过统计学检验成立的假设还不能成为科学理论,而只能形成一种有待进一步验证的假说。假说要转化为理论需要具备如下3个基本条件: (1)假说与客观事实相符。即科学假说运用于实践时,有越来越多的事实与这个假说的内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鱼夭 第一章系统思想 (6) 1系统的概念 (6) 2系统的模型,概念的抽象级别 (7) 3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 (8) 4系统思想的发展 (9) 5系统工程方法 (10) 6软系统方法论 (10) 7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 (11)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11) 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的关系 (11) 2信息处理器 (12) 3信息与决策、信息与管理的关系 (12) 4.信息管理 (13) 5.信息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14) 6.信息系统的结构 (15) 7.C/S和B/S软件结构 (17)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7) 1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 (17) 2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17)

3围绕生命周期有哪些开发过程模型?各自 特点(瀑布、原型、迭代) (19) 4信息系统为什么要建模?有哪些模型?对 软件结构进行建模有什么方法,主要思想是 什么? (23) 5有哪些开发方式?各自利弊 (24) 第四章系统规划 (24) 1系统规划的特点、任务 (24) 2规划方法 (25) 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 (25) 4什么是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三个方面? (26) 5资源的生命周期 (26) 第五章系统分析概述 (26) 1系统分析的任务 (26) 2分析阶段有哪些系统调查方法,调查什么 (27) 3两种方法: (27) 4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28)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 (29) 1数据流图描述了什么?绘制数据流图要注 意的事项,应能绘制 (29)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应该包含 哪些条目?应能书写数据流、数据存储及处 理条目 (29) 对于复杂逻辑有几种表述方式(决策树、决 策表,考题)?优缺点 (29) 第七章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30) 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有关概念. 30 2UML是什么,主要包含哪些图?(UML1.X)每种图的用途是什么? (31) 3用例图,参与者和用例的概念,用例与用 例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绘 制用例图 (31) 4用例规格说明(前置条件、后置条件、主 事件流、备选事件流) (32) 5类图中包含哪四种关系(耦合),具体什 么含义,如何表示,绘制类图 (33) 6对象关联的要素(名称、角色、多重性、 方向) (34) 7泛化和实现的使用和绘制 (35) 第八章系统设计概述 (35) 1系统设计的任务 (35) 2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的区分

医学科研设计试题

科研论文 一.最佳选择题 1、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科研工作的关键是:---(A) A.课题选题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开题报告 2、科研选题的意义在于:---(E) A.科研选题关系到整个科研工作的成败 B.科研选题关系到科研人员的个人成才 C.科研选题关系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D.科研选题关系到科研管理活动的效能 E.以上都正确 3、科研选题范围要有利于:---(E) A.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重大疾病的防治 B.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使某些研究形成“拳头”课题 C.有利于利用现有的人力、设备、集中投资,解决有可能突破的问题 D.有利于贯彻“以应用研究为主,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开发研究 E.以上都正确 4、不属于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的是:---(D) A.群体预防研究 B.检测诊断方法及检测试剂研究 C.预防疫苗的研究 D.个体预防研究 E.治疗AIDS的药物研究 5、科研设计的作用为:----(E) A.可以减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B.可以取得较为可靠的资料 C.可对实验数据的误差大小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 D.提高实验效率 E.以上都是 6、在整个调查设计中占主要地位的是(C) A.整理资料的计划 B.分析资料的计划 C.搜集资料的计划 D.研究计划 E.选择调查方法 7、医学科研设计中对照的意义:----(E)

A.排除或控制自然变化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B.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C.可找出综合因素中的主要有效因素 D.通过对照可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 E.以上都是 8、搜集资料时要遵循的3个原则为(B) A.对照、随机、重复 B.准确、完整、及时 C.细心、耐心、及时 D.随机、准确、及时 E.检查、核对、仔细 9、以下检验方法除下列哪一种外,其余均属于非参数统计方法(D) A.Friedman,sM检验 B.H检验 C.配对设计符合秩和检验 D.t检验 E.查r s界值表法 10、总体分布类型不清小样本资料的均数比较可采用: (A) A. t 检验 B. 秩和检验 C. χ2检验 D. u 检验 E. 查r界值表法 11、在假设检验中,当t0.05 B.P<0.05 C.P>0.01 D.P<0.01 E. 0.01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六章

精品资料 第六早、结构化系统分析 6.1、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什么?它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能 力? 答:职责:与各类人员打交道,是用户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桥梁和 “翻译”,并为管理者提供控制开发的手段。还必须考虑系统的硬 件设备。数据输入、系统安全等各个方面。 知识和能力:坚实的信息系统知识,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且还 必须具备管理科学的知识。有较强的系统观点和较好的逻辑分析能 力,具备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共 事。 6.2、用作业流程图表示到图书馆借书的过程(从查目录、填索书条 开始)。 不 给 办 理

精品资料 不合格的卡,现金 6.4、结合本校学籍管理的实际情况,画出“奖惩管理”的数据流图 答:异动管理: 招生办 录取信息P1. 1 入学 D2临时学籍表级名单 答: 储户仁现金 P 审 核 ------------------- i ! 现金库“异动管理”, 现金 账目

精品资料 奖惩管理: 数据结构条目

精品资料 名称:学生登记卡姓名曾用名入学时期 性别民族政治面貌是否华侨籍贯本人简历 开始时间 结束年月 在何地 家庭主要成员 姓名 关系 年龄 职务 工作单位 6.6、对所在学校的图书馆出纳台业务进行系统分析: (1 )画出数据流图; 答:总编号 编号 有关的数据流、数据存储

第0层: 图书借阅信息表第一层:

P1.3 拒绝借 阅图书 图书借阅信 读者归还要求 P2.1 未归还图书 P2.2 丢失记录单 检杳图书 是否归还 L 图书未归还管 理 1 丿 --------------------- ? 图书借阅信息表P2.3 检查图 书损坏I 情 况 J 厂 P2.1未归还图书 破坏情况 赔偿信息 图书 P2.2.2 图书库 限定所丢 图书的价 读者赔 偿图书 并登记 ^息 ----------- 丿图书丢失记录单 D1 图书借阅信息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A.有机整体 B.部件 C.构件 D.结构 正确答案:A 2、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是指系统的硬件、软件、()等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A.服务器 B.数据 C.文档 D.程序 正确答案:B 3、信息系统物理结构可以分为()和分布式系统两大类。 A.路由式 B.分散式 C.镜像式 D.集中式 正确答案:D 4、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集成的人-机系统,面向(中层)管理人员,主要用来解决()决策问题,同时产生各种管理报告,主要采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微观 正确答案:A 5、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正确答案:A 6、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 A.系统设计的依据 B.系统规划的依据 C.系统评价的依据 D.系统实施的依据 正确答案:A 7、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用户的分析方案 B.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C.用户的决策方针 D.系统设计报告 正确答案:D 8、不同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基于生命周期出现了很多变种,下面给出的四种开发模型中,()不属于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模型。 A.结构化开发模型 B.螺旋开发模型

C.原型开发模型 D.瀑布开发模型 正确答案:A 解析:结构化开发模型属于开发技术模型 9、不同的开发技术和软件结构形成了不同的软件开发方法。下面几种方法中,()不属于基于开发技术的系统开发方法。 A.原型开发方法 B.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C.结构化开发方法 D.面向服务开发方法 正确答案:A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A.系统规划 B.信息系统 C.管理功能 D.数据类 正确答案:B 11、关键成功因素的选择力求精简,通常控制在()个因素以内。 A.3~4 B.7~8 C.9~10 D.5~6 正确答案:D 12、下列方法中不属于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的是()。 A.价值链分析法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1. 信息按照(C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B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D ) 的支持。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C )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B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 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D )。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 B. 帮助理论的证明 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 D. 优化组织过程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A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 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C )。 A. 功能内的BPR B. 组织间的BPR C. 功能间的BPR D. 功能内的BPR 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 A. 逻辑方式 B. 物理方式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D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 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 C )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A. 第一范式 B. 第二范式 C. 第三范式 D. BC范式 12.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C ) A. 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 C. 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 B. 生命周期结构(Lifecycle Architecture)里程碑 D. 产品发布(Product Release)里程碑 13.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指( D )。 A. 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规模与效益不断增长的过程 B. 社会上进行交换的信息量不断增长的过程 C. 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D. 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以致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总结

1.一个计算机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描述是否正确 2.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 3.系统的特性(选择):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层次性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4.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软件技术, 各种理论和方法于一体,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5.信息系统功能(5个)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提供 6.信息系统与软件区别: 信息系统一定是面向企业的,即使是同类型的企业,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也有很大的差别;软件则可能面向一类企业或者一类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信息系统工程与软件工程的差异。 7.评价信息系统标准(5个):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效率 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信息系统是否易于改动 8.常见的CASE工具:ERwin、PlayCASE、Rose2000、Visio2003、Power Designer 9.诺兰模型 1)初装:企业购买计算机用于管理部门。特点:数量少、未联网、无系统2)蔓延:管理部门大量使用计算机。特点:数量多、小范围联网、无系统3)控制:管理部门有意识规划全单位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并引入专项信息管理系统 4)集成:企业整体有规划的建设全方位的整体信息系统,来辅助全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5)数据管理:针对数据进行协调一致和深入使用,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6)成熟:满足组织各个管理层次的需要,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管理 10.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由IBM公司在20世纪 70年代提出,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它将信息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行规划。 11.BSP方法的特点:采用了企业过程的概念,将任何一种企业从逻辑上定义出 一组过程。 过程只与产品和服务有关,与企业机构和组织结构无关。从而使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强有力的适应性。 12.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了解企业目标识别企业过程分析企业过程并建立 数据类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确定各子系统的优先级制定开发进度 13.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划分为四 个阶段: (1)产生阶段对资源的请求、计划等活动。 (2)获得阶段指资源的开发活动,即获得资源的活动。如产品的生产、 学生的入学、人员的聘用等。 (3)服务阶段指资源的存储和服务的延续活动,如库存控制。 (4)归宿阶段指终止资源或服务的活动或决策,如产品的销售。 14.原型法:是在系统开发初期,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系统主 要功能的要求,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构造出系统的初始原型,然后与用户一起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满足用户需求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八章

第八章面向对象设计 8.1 面向对象设计和结构化方法有什么不同?它具有哪些优势? 答:不同点:出发的角度不一样:结构化方法从系统角度出发,而面向对象从对象出发。 优点: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条理,可重用性好。 8.2解释继承、封装、消息和多态性的概念。他们分别带来什么好处? 答: 继承:是指特殊类的对象拥有其一般类的全部属性和服务。好处:(1)可以简化系统的描述和实现(2)直接实现了软件重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封装:是软件模块化思想的体现,也是面向对象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好处:(1)实现了信息隐藏(2)简化了接口,降低了系统耦合度 消息: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好处:(1)更接近人们日常所采用的术语,对象间课可通过消息实现交互,体现了对象的自治性和独立性,更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2)其涵义更具有一般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多态性:指相同的操作(函数或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并获得不同的结果。好处:(1)当给不同子类的

对象发送相同的消息时,消息的发送者可以不用关心具体的对象类型,而由对象自身做出不同的响应处理(2)需要扩充一种新类型时,只需要从父类中在派生一个子类,覆盖父类的某些业务,而不需要改的其他外部程序。 8.3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关系有哪些关系?试举例说明。 答: 类关系: 继承:例如银行值班经理完全可以充当收银员这一角色。 实现:对接口的实现 对象关系: 关联:如学生和课程的选修关系 依赖:一个对象A在执行事务过程中向另一个对象B发送消息,请求某种服务,那么就说A依赖于B 8.4什么是UML?它定义了哪几种视图?每个视图描述了什么? 答: UML:是由单一模型支持的一组图示法。 视图:

2015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A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 沈阳师范大学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 命题单位:软件学院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A)卷课程代码:16200140 适用范围: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化)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哪个不是UML中的静态视图() A、状态图 B、用例图 C、对象图 D、类图 2、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则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 用例“核查用户账号”之间的关系是( ) A 、包含B、实现C、扩展D、泛化 3、模块内部聚合程度最高的形式是:() A、机械聚合 B、逻辑聚合 C、功能聚合 D、过程聚合 4、实际上,系统分析的结果就是要给出系统的() A、物理设计 B、总体设计 C、逻辑设计 D、系统设计 5、U/C矩阵的作用是() A、确定子系统 B、确定系统边界 C、确定功能类 D、确定数据类 6、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弱点和基础知识,以最适当的教案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的专家系统是:() A、解释专家系统 B、调试专家系统 C、监视专家系统 D、教学专家系统 7、数据字典是用于定义和说明数据流程图上的各种( ) A、处理 B、数据流 C、实体 D、成分 8、BPR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A、组织结构 B、组织人员 C、信息技术 D、业务流程 9、评价模块质量的标准是( ) A、耦合小,内聚大 B、耦合小,内聚小 C、耦合大,内聚大 D、耦合大,内聚小 10、组件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建模,这种视图主要支持系统部件的配置管理,通常可以分为四种方式来完成,下面哪种不是其中之一() A、对源代码建模 B、对事物建模 C、对物理数据库建模 D、对可适应的系统建模

医学科研设计的分类及其特点

医学科研设计的分类及其特点[关键词] 科研设计分类特点健康网讯: 熊国强(湖南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长沙410078)贺石林(湖南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长沙410078)医学科研设计的类型取决于医学专业的各自特点、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等条件。医学研究的分类及其设计类型现代医学研究的分类可以沿自然科学的分类,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正常人、病人、动物(实验动物)和生物体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包括①调查研究:研究者为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分布、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的水平和消长),研究环境因素的致病或保护作用,必须结合专业进行周密的调查设计。调查设计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先导和依据,也是调查结果准确可靠的保证。调查设计的特点即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如职业、地域、民族等;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故重点是调查表、分析表与抽样方法设计。 ②临床试验:临床医学研究的内容很广泛,包括了病因学、诊断学、疗效和预后诸领域的研究。限于篇幅现仅就其中疗效观察予以阐述。疗效研究内容即有药物、手术、理化因素的效应,也有营养、护理等辅助措施与预防措施的作用,也可以是对完整的一组治疗方案或一种特定形式的治疗措施的研究。疗效研究的指标,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是:生存或死亡,痊愈或未愈,有效或无效,症状或体征的存在或消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副作用等等。如何评价临床疗效的优劣,应注意试验设计的类型,被试因素(药物、手术、理化因素等)的科学性,受试对象的代表性及其诊断的正确性,疗效指标的统一性和可靠性。③实验研究:将若干随机抽取的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两个或多个处理组,观察比较不同处理因素的效应,这种研究称为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的特点是: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研究对象接受处理因素的种类或水平是由随机分配决定的。因此,实验研究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误差,使多种实验因素包括在较少次数的实验之中。广义的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医学科研设计的内容(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科研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科研(实验、观察)结果符合以下四个性质:①有用性(适用性、目的性,也包括可行性);②独创性(先进性);③在减少或排除系统误差前提下的可重复性;④经济性(样本的代表性)。科研设计可分为两个方面:①专业设计,是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技术来进行设计,主要功能是为了解决实验观察结果的有用性和独创性。从专业理论角度来选定具体的科研课题,提出假说,围绕检验假设制订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专业设计的正确与否是科研成败的决定因素。②统计学设计,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来进行设计。减少抽样误差和排除系统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样本间的可比性,确保实验观察内容的合理安排,以便使实验结果进行高效率的统计分析,以最少的实验观察次数(例数)得出相对最优的结果和可靠的结论。因此,统计学设计是科研结果可靠性和经济性的保证。总之,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都是科研设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于实验设计涉及医学科研领域广泛,内容也较复杂,方法也较繁多,本文重点介绍科研设计的要素与实验设计的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相关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答案:C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答案:B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答案:A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答案:D 14.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答案:A 16. 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 A. 纠错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答案:C 1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答案:A 20.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 用户的决策方针 B. 用户的分析方案 C. 系统设计说明书 D.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答案:C 21. 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中用户必须参与的原则是用户必须参与()。 A. 系统建设中各阶段工作 B. 系统分析工作 C. 系统设计工作 D. 系统实施工作答案:A 22.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A. 系统开发周期长 B. 缺乏标准、规范 C. 用户参与程度低 D. 主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答案:A 23. MIS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A.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 B. 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资源分配 C. MIS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系统目标 D.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要分析,资源分配答案:A 28.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 A. 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 B. 系统开发时间短 C. 对用户需求的变更不能做出迅速响应 D. 适合大型复杂系统答案:C 29.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测试工作应该由以下人员来承担()。 A. 原程序作者 B. 专门的测试人员 C. 系统设计人员 D. 用户答案:B 30. 系统维护中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 A. 系统分析阶段 B. 系统设计阶段 C. 系统实施阶段 D. 三者都包括答案:D 31.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A. 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 B. 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 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

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4.3 详细调查 详细了解以下情况并绘制组织结构图和业务流程图: (1)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和人员分工; (2)各项管理业务的主要处理过程、模型和算法; (3)各项管理信息的分类、分层和定义; (4)管理信息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以及输出的形式;

复习题(医学科研设计)

《医学科研设计》复习题 ?医学科学研究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答:一个周密而完善的研究设计,能合理地安排各种研究因素,严格地控制误差,从而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得丰富而可靠的资料,减少误差,达到高效、快速和经济的目的。 ?从统计学角度来讲,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1.建立研究假说,明确研究目标, 2.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单位和总体(population)、样本(sample), 3.对研究对象是否施加干预和如何施加干预, 4.确定研究设计类型, 5.确定研究指标及获得指标值的方法, 6.制订数据的管理及统计分析计划, 7.预计会得到什么结果,资料的可靠性及质量控制, 8.需要多少经费与时间等。 ?随机分组的目的是什么? 答:按照严格正规的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在分组之前均不能预知分组情况,以便实验组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保证两组具备充分的可比性。这是设置理想的均衡对照的方法,理论上可使已知和未知的影响疗效的因素在两组间均衡分布,减少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的影响。 ?均衡与分层的关系? 答: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抽样了解总体的情况,但是样本常常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例如研究药物对高血压的疗效,因为高血压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如果任意把一些高血压病人分组治疗,即使完全随机也不合理。因为有的组重度多,有的组轻度多。故应该先把轻、中、重度的高血压分层(stratification),再随机分组才能做到均衡(balance),称为分层随机。在分层的基础上,在层内随机抽样进行样本分配。这样可使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衡,从而增大可比性。 ?采用临床盲法实验的意义 答:临床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一项治疗措施的疗效,用以指导临床实践。而在试验中,若研究对象知道自己的治疗情况,研究者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则会由于主观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信息偏倚,采用盲法(blinding 或masking)可有效地避免这种偏倚。这项原则的具体方法是研究对象、观察检查者和试验设计者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都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受治疗措施的情况。 ?完全随机设计的两种分组方式? 答:1.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中; 2.分别从不同总体中进行随机抽样,获取代表各不同总体的随机样本 ?配对设计 答:配对设计(paired design)是将受试对象按既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1章 一、填空题 1. 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相关性 2. 整体性 二、选择题 1. A 2. C 三、问答题 1. 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 统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以及相关性。举例略。 3. 略。 第2章 一、填空题 1. 信源信宿载体 2.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3. 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 二、选择题 1. C 2. A 3. B 三、问答题 1. 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 2. 信息系统的开发经历了以处理为中心、数据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和以模型为中心的四个阶段。 以处理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是一体的,没有独立的数据库,主要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数据各自孤立,无法共享。这个阶段出现了结构化设计方法和模块化技术。 以数据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分离,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应用程序通过访问数据库,获取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各种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这一阶段主要解决数据的可重要问题。 以对象为中心的阶段,它把信息系统中所有要素看作对象,对象由数据(属性)和处理(方法)构成,持久性对象的数据存贮在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影射(Mapping)转换为软件对象。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本阶段强调软件的可重用。以模型为中心的阶段,基于信息模型开发软件产品。UML作为一种标准的建模语言,用于建立软件及信息系统的信息模型,并利用软件工具实现软件开发的正向工程(Forward Engineering)和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乃至知识库的管理。这一阶段强调模型和解决方案(模式)的可重用。 3.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研究系统的类型、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系统科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容: (1)系统概念,即关于系统的一般思想和理论。 (2)一般系统理论,即用数学的形式描述和确定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纯数学理论。 (3)系统理论分论,指为了解决各种特点的系统结构和行为的一些专门学科,如图论、博弈论、排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4)系统方法,即为了对系统对象进行分析、计划、设计和运用所采用的具体应用理论及

2019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2019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 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 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六个条件 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条件:人力、物力和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重要的实验因素和观测指标没 有遗漏,并做了合理安排;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包括对能产生的各种偏性)都得 到了很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在内,并有 相应的对策和严格的质量控抓对操作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均有 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三要素和四原则",无疑是其设计方案科学严谨的象征。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实验设计三要素应着重考虑: 一、受试对象的种类问题。这里面包含以下几种情形:1.一般医学科研-常用动物、离体标本或人体内取得的某些样品作为受试对象;2.新药的临床前 试验-一般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3.新药的临床试验阶段-一般用人作为受试对象。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在1期临床试验阶段,通常用健康志愿者作为 受试对象;而在其他各期临床试验阶段,常用患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 选择什么样的患者,应有严格的规定。 二、实验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若在整个实验 过程中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很多,就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对众多的因素做全面分 析,必要时做一些预实验,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实验因素,哪些是重要的非实验因 素,以便选用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妥善安排这些因素。实验因素有数量因素与质 量因素之分。所谓数量因素,就是因素水平的取值是定量的,如药物的剂量、药 物作用的时间等,在实验中取哪些水平需要认真考虑,水平选取得过于密集,实 验次数就会增多,许多相邻的水平对结果的影响十分接近,不仅不利于研究目的 的实现,而且将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反之,该因素的不同水平时结果的影 响规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易于得出错误的结论。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应进 行必要的预实验或借助他人的经验,选取较为合适的若干个水平。所谓质量因素,就是因素水平的取值是定性的,如药物的种类、处理方法的种类等。应结合实际 情况和具体条件,选取质量因素的水平,千万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而盲目选取。 三、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 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 观(如读取病理切片或X光片上所获得的结果)或主观指标(如给某些定性实验 结果人为打分或赋值),一定要按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必要时还应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 实验设计的"四原则" 实验设计四原则的实施主要包括: 一、随机原则的实施:即运用"随机数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随机排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实现随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