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依恋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

不安全依恋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
不安全依恋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3), 627-635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2677/ap.2019.93078

The Effect of Insecure Attach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Wei Zhou, Xu Chen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Mar. 5th, 2019; accepted: Mar. 20th, 2019; published: Mar. 28th, 2019

Abstract

Exploring the risk factors and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ts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ttach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insecure attach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This effect is first reflected in the impact of external risk factors on BPD, the early external risk factors ultimately may converge to insecure attachment, and this insecure attachment, especially preoccupied and fearful attachment, will strengthen the impact of these risk factors. Second, the insecure attachment also affects the social cognition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of BPD individuals, the various symptoms of BPD are triggered by the defect of mentalizing, and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after the attachment system is activated. Finally, based o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we discuss the multiple research possibilities of future studies in this field.

Keywords

Insecure Attachment,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Mentalizing

不安全依恋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

周威,陈旭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9年3月5日;录用日期:2019年3月20日;发布日期:2019年3月28日

摘要

探索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展风险因素和形成机制对其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依恋理论,探

周威,陈旭

讨不安全依恋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对BPD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早期的外部危险因素,最终汇聚到不安全依恋风格上,而这种不安全的依恋,尤其是焦虑型和恐怖型依恋风格,又会强化这些风险因素带来的影响。其次,不安全依恋还会对BPD个体的社会认知和情绪调节产生影响,通过依恋系统激活后的心智化缺陷和情绪失调,从而引发BPD的各种症状。最后本研究对依恋和边缘性人格障碍关系的后续研究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

不安全依恋,边缘性人格障碍,情绪调节紊乱,心智化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是一种在普通群体和临床群体中高度流行的II

轴精神障碍(Lenzenweger, 2010)。以在人际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意象和行为控制方面不稳定为典型模式。

经常还会陷入到现实的或者想象的抛弃恐惧情绪中,并伴随较高的自伤和自杀行为(Mauchnik & Schmahl, 2010)又因其治疗难度大,使其成为人格障碍研究的重点。

揭示其发展风险因素和形成机制,是实现治疗的第一步(Bradley, Zittel Conklin, & Westen, 2005)。心

理社会因素,是BPD病因学探究的一个重点。已有研究发现,儿童创伤,父母不良教养方式,以及不安

全的依恋关系,与BPD的形成紧密相关,其中依恋关系是其中的焦点。首先理论上Bowlby认为,不安

全依恋是人格病理发展的核心;其次不安全依恋还可以整合一些其他的心理社会因素,比如儿童创伤,

不良教养方式等,这些外部因素,可能使个体发展成不安全的依恋风格;最后,依恋理论还可以指导临

床干预和治疗。

而已有研究也确实一致地发现无论是与其他人格障碍群体还是健康群体相比,BPD群体报告了更多

的不安全依恋和早期创伤经历,其中焦虑型依恋和恐怖型依恋与BPD症状最为相关。而Lori N及其同事(2013)在分析这些症状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迷恋型依恋风格(焦虑性依恋)最能描述在BPD患者身上发生的一些症状,比如矛盾不稳定、拒绝敏感性、情绪过度反应等。研究者们认为依恋理论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和研究方法,从中理解和评估自我和他人的适应不良的心理表征,并假设这是BPD发展和维持的核心(Adler, 1988; Bateman & Fonagy, 2004; Gunderson, 1996; Gunderson & Lyons-Ruth, 2008; Scott, Levy, & Pincus, 2009)。

不足之处是,已有研究在探讨这些外部风险因素和BPD的关系时是零散的,很少看到这些因素之间

的联系,而不安全依恋如何导致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各种症状产生也具有争议。在此我们回顾相关文献,

深入探讨不安全依恋风格在边缘性人格障碍病因中的作用,以及不安全依恋如何导致边缘性人格障碍的

形成,并在其中思考其对治疗与干预的价值,以期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依恋在解释和治疗边缘性人

格障碍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不安全依恋风格对BPD形成的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

2.1. BPD形成的外部风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BPD形成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产前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依恋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创伤经历(曹

周威,陈旭

曦瑜& 蚁金瑶,2013)。其中创伤经历、教养方式和依恋关系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据国外精神科样本的研究显示,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被服务者人中至少有65%的人在回顾中报道了儿童创伤(Carr, Martins, Stingel, Lemgruber, & Juruena, 2013)。而专注于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的患者的研究一致发现儿童创伤率高达92% (Ball & Links, 2009; Martín-Blanco et al., 2014)。此外,儿童创伤与边缘症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相关(Martín-Blanco et al., 2014; Zanarini et al., 2002)。一般而言,儿童创伤分为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五种亚类型,而关于具体哪一种创伤经历最能预测边缘性人格特征的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Afifi et al., 2011; Cohen et al., 2014; Hengartner et al., 2013; Tyrka et al., 2009; Waxman et al., 2014)。原因可能是不同形式的虐待很少孤立地发生(Bierer et al., 2003; Briere & Elliott, 2003; Pérez-Fuentes et al., 2013)。比如,儿童性虐待不会在没有情感虐待的情况下发生(Bagley, 1991; S?rb? et al., 2013)。此外有证据表明,儿童创伤还有累积效应(Cohen et al., 2013)。因此对于儿童创伤经历的测量,可能不宜使用这种五维度测量的方法。

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特别是人格特征,会造成不同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关系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显著相关,且教养方式可显著预测边缘型人格障碍。在比较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其他人格障碍患者和不符合轴II诊断标准对照组的父母养育方式特征的研究中,Huang等人(2014)发现,相对另外两组,BPD组报告出养育方式多以缺乏情感温暖,惩罚,拒绝控制为特征,并且父亲惩罚和母亲缺乏情感关怀可显著预测BPD的诊断。而对日本某医院门诊女病患进行研究发现,BPD组和对照组在父亲和母亲关心和过度保护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最终只有父亲的过度保护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有预测作用(Machizawa-Summers, 2007)。造成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文化背景的不同。由于父母教养方式在不同文化中有所不同,所以在不同文化中,父母养育方式与BPD的发展也可能有所不同(Huang et al., 2014)。

依恋作为个体与生俱来的与重要他人的情感联结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个体与重要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个体会形成一种特有的依恋风格,这种依恋风格不仅反映了个体与重要大人的关系质量,也反映了个体特有的信息加工模式。发展临床取向的研究者,倾向于将依恋风格分为:安全/自主型、回避型、焦虑型(迷恋型)和混乱型四种类型, 而社会人格取向的研究者倾向从自我他人模型或者回避、焦虑两维度来划分依恋类型。两种取向的研究者们都对依恋风格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一致发现,焦虑型和混乱型的依恋风格与边缘性人格障碍最为相关(也就是高焦虑者和高焦虑高回避者),虽然研究者对于回避型依恋(或者依恋回避维度)与BPD结果不一致,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二者没有关联(Meyer, Pilkonis, & Beevers, 2004)。其他研究表明,只有在依恋焦虑程度较高时,高依恋回避和BPD症状学之间存在联系(Levy, 2005),这种高焦虑高回避也就是恐怖型依恋。而Tahirovic和Bajric (2016)在亲子依恋和BPD的研究发现,占主导的是回避型依恋。

这种不一致的原因,Barone等人(2011)认为可能是样本本身的不同质。BPD是一种共病率很高的人格障碍,被诊断出的BPD常常伴随着其他的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应激障碍,物质滥用症等,这些障碍可以分为内化(internalizing)和外化(externalizing)两个维度,其中内化的障碍和焦虑症、抑郁症、心境障碍有关,并与依恋焦虑相联系;而外化的障碍常常和物质滥用、反社会人格相关,并与依恋回避相联系。很多研究将符合BPD诊断标准的被试纳入研究样本,而没有控制其伴随的其他障碍,结果造成了样本的不同质。

总之我们发现,难以用单一的创伤经历预测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在考察父母的教养方式时,还需要考虑到文化的特异性,不能一概而论;而焦虑型依恋被一致的验证能够预测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形成。

2.2. 不安全依恋对BPD外部风险因素的消极影响

上文我们论述了BPD形成的一些风险因素,那么这些因素与不安全依恋有什么关系呢?依恋理论及

周威,陈旭

其研究认为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导致个体发展出不安全依恋(Wimmer, Vonk, & Bordnick, 2009),比如Thomson和Jaque (2017)采用AC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测量儿童创伤的研究发现,更多的儿童创伤经历和更严重的混乱型依恋之间的强相关。而Clements和Barnett (2002)认为依恋风格的个人差异由重要他人的行为直接决定,而不是由个体自己的因素决定。所以不安全依恋可能在这些风险因素和BPD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相关研究也确实证实了焦虑型依恋在儿童情感虐待和边缘性人格障碍中的中介作用(Frias, Palma, Farriols, Gonzalez, & Horta, 2016),类似的,基于中国样本,彭咏梅等人在研究中指出,B群人格障碍中的边缘型与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显著相关,亲子依恋不仅对边缘型人格障碍倾起直接预测作用,还在童年期虐待和B群人格障碍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彭咏梅,陈哲,蔡蓉,& 周世杰,2011)。不仅如此,个体的依恋风格还会在这些风险因素和边缘性人格障碍中起调节作用,儿童和成人的依恋安全性感与增强的心理弹性有关(Bailey, Tarabulsy, Moran, Pederson, & Bento, 2017)。即使混乱型依恋个体,获得的次级安全/自主型依恋也可能作为逆境的保护性变量(Thomson & Jaque, 2012)。而不安全依恋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会驱使他们用过度激活(焦虑型依恋)或者去激活(回避型依恋)的策略加工信息,两种策略都可能都使个体处于罹患心理疾病的高危状态。

综上所述,来自抚养者的虐待、忽视等创伤和缺乏温暖、拒绝和惩罚的教养方式,会让个体形成不安全的依恋风格,尤其是焦虑型依恋,即,外部风险因素对BPD的形成是通过不安全依恋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反过来,当BPD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恋风格时,会让个体在面对创伤事件时,过度的情绪反应,从而强化这种风险因素带来的影响,而安全依恋是一种保护性因素,能够增加个体的心理韧性,从而有效的抵御创伤带来的影响。

3. 不安全依恋对BPD形成的内部因素的消极影响

上文我们探讨了不安全依恋对BPD形成的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外部因素最终都会汇聚到个体的不安全的依恋风格上,那么不安全依恋又是如何导致BPD形成呢?

3.1. 不安全依恋对BPD个体社会认知的影响

Fonagy和同事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BPD的形成和维持,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Fischer-Kern et al., 2010; Sharp & Vanwoerden, 2015)。该模型认为心智化(mentalizing)的缺陷是BPD的潜在机制,而心智化的缺陷源于个体生命早期中断的依恋关系。他于是假设不安全依恋导致心智化缺陷从而引发BPD。心智化是一种元认知能力,思考自己和他人想法和感觉,并试图预测和理解相应的行为,它将精神状态(例如情绪,欲望,信念)归因于自我和他人,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Fonagy认为母亲的心智化能力直接影响亲子依恋关系的质量。如果母亲心智化程度高,她就能敏感的捕捉婴儿的需要,及时满足,从而使婴儿形成安全依恋,而在安全的依恋环境中,婴儿试着从母亲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他人从而习得心智化能力,如果母亲心智化程度低,不能敏感的捕捉婴儿的需要,可能导致婴儿和母亲形成不安全的依恋从而中断了心智化的发展。有趣的是关于BPD的群体的心智化研究发现,在TOM任务上(读心术实验任务),与正常被试相比,BPD个体的心智化没有缺陷(Murphy, 2006;Harari et al., 2010),或者只是一个微妙的缺陷(Preissler, 2011),甚至BPD个体还具有优势(Arntz, 2009; Fertuck et al., 2009; Franzen, 2011)。而Harari等人(2010)的研究,显示BPD患者在情感心智化(识别情感精神状态的能力)方面与正常被试相比表现优异,而在认知性心智化(识别心理状态的情况下,没有情绪信息的帮助)的表现相同。这似乎证明Fonagy的假设是错了,但事实上,当依恋系统被触发时,BPD患者的心智化缺陷更可能发生(Chiesa & Fonagy, 2014;Fonagy et al., 1996)。

所以心智化缺陷和依恋系统激活之间的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意味着BPD个体的心智化缺陷具有关

周威,陈旭

系特定性,因此,在不考虑特定背景的情况下评估BPD个体的心智化是无益的。而上述的研究,只是单纯的测量BPD的心智化,而并没有在人际关系中激活依恋系统。最近的基于中介分析的研究也确实发现了反射功能即心智化在不安全依恋和BPD中的中介作用,比如Fossati和同事(2009, 2011, 2014)进行了三个关于社区样本的横断研究,探讨了依恋回避和焦虑维度与心智化的相关概念的关系(这些相关概念有,述情障碍;正念;精神状态归因和自己的情绪状态的意识),结果表明,反射功能在不安全的青少年或成人关系风格,特别是焦虑型依恋模式或恐怖性依恋风格与边缘人格特征中起中介作用。

上述的研究,采取的测量方式都不能测量心智化的完整功能,于是;Badoud等人(2017)设计的反射功能量表(The Reflective Functioning Questionnaire; RFQ),并在女性BPD群体身上,探究反射功能,依恋表征和BPD的关系,结果表明,BPD患者主要报告不安全的依恋,其特点是自我负面的内部工作模式和反射能力下降。他们进一步发现反射能力介导了成人不安全依恋与BPD临床状态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多方面的证据表明,早期的不安全依恋,会使得个体表现心智化能力的缺陷,从而导致BPD个体的临床症状。而基于这样的假设,Fonagy提出了基于心智化的治疗方法,旨在治疗师和病人之间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提高其心智化能力,从而修复不安全依恋对人格发展的不利影响,而这种治疗方法也被证明是有效的,不仅体现在比常规治疗和结构化临床管理有优势,还体现在治疗效果具有持久性(Bateman & Fonagy, 2008)。

3.2. 不安全依恋对BPD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

Linehan提出了另外的一种BPD的发展模型,他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主要是一种情绪失调障碍,产生于生物性的敏感性(增强情绪体验)和特异性的环境影响(无效的发展环境)的交互作用。在BPD中看到的大部分功能障碍的冲动行为,包括自我伤害,药物滥用和对他人的愤怒行为已被概念化为适应不良的尝试,以用来减少或避免剧烈的负面情感(Chapman, Gratz, & Brown, 2006; Nock & Prinstein, 2004)。情绪调节紊乱既是一种诊断BPD的核心症状,也是BPD形成的重要病因。而依恋理论已成为人们理解情绪调节最有影响力的概念框架之一(Malik, Wells, & Wittkowski, 2015)。

不安全依恋尤其是依恋焦虑不仅与负性情绪倾向或特质、神经质、冲动性相关,而且还会使得个体在面对情绪刺激时,使用适应不良的调节策略,即过度激活策略和去激活策略,二者都不能有效调节情绪反应,反而会扩大情绪反应对个人的影响。Scott等人(2009)为考察负性的情绪倾向、冲动性,依恋风格和BPD之间的关系,他们假设了两种模型,model 1:负性情绪倾向、冲动性在不安全依恋和BPD起中介作用;model 2:不安全依赖你在负性情绪倾向、冲动性和BPD中起中介作用,结果表明M1更符合数据结果,尤其是负性情绪和冲动性,在依恋焦虑和BPD之间的中介作用,而依恋回避,只有当高焦虑依恋存在时,才符合M1的假设,进一步说明恐怖型依恋是BPD群体最典型的依恋模式。另一项研究,比较了BPD和躯体病样精神障碍(SoD)的成人依恋和情绪调节紊乱,结果表明,不安全的依恋可能在BPD 和SoD中都起作用,但起作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BPD群体主要是使用过度激活的调节策略,而在SoD 群体使用去激活策略;此外,还发现BPD和SoD共病的患者中两种策略都在使用(van Dijke & Ford, 2015)。Kim等人(2014)在青少年被试上,发现安全型依恋通过增强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作为缓解青少年BPD症状的作用,而负面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破坏安全依恋和积极调节策略的保护作用,最终导致显著的边缘性临床症状水平。这说明不安全型依恋,不仅会使得个体可能形成消极情绪特质,还会使得个体使用无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扩大消极情绪的影响,从而引发BPD个体情绪、人际和行为的诸多不稳定症状。为此通过提高BPD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可能有效的减少其不良的症状,而针对BPD的行为定向治疗,如辩证行为治疗(DBT)或情感预测和问题解决系统训练(STEPPS),往往就侧重于情绪调节及其干预(van Dijke & Ford, 2015)。Stepp等人(2014)进行了一项十二个月的追踪研究,通过控制各种干预变量发现,随

周威,陈旭

着情绪失调程度降低,边缘性人格障碍各方面的症状也相对降低。进一步说明了提高BPD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是治疗BPD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尽管BPD的潜在发展机制还不清楚,心智化发展模型和情绪调节紊乱发展模型还是得到了各方面的实验证据的支持,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心智化能力的缺陷是核心,而后者则认为是情绪调节能力的缺陷是核心,但两种缺陷都与不安全依恋有关,进一步验证了,不安全依恋是BPD形成发展的关键

4. 总结与展望

不安全依恋对边缘性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BPD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早期的外部危险因素,最终可能汇聚到不安全依恋上,而这种不安全的依恋,尤其是焦虑型和恐怖型依恋,又会强化这些风险因素带来的影响。其次,不安全依恋还会对BPD个体的社会认知和情绪调节产生影响,通过依恋系统激活后的心智化缺陷和情绪失调,引发BPD的各种症状。然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未来研究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4.1. 不安全依恋在外部风险因素和BPD形成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仍需进一步验证

在BPD心理社会风险因素的研究中,除了依恋关系,创伤经历,还有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重要的因素。根据依恋理论,不良的教养方式和创伤经历,都会影响安全依恋关系的形成。不安全依恋也确实被证明在儿童创伤和边缘性人格障碍中起中介作用,而教养方式和不安全依恋在BPD中的关系还没有直接研究,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依恋,教养方式和BPD的关系,以进一步深入理解依恋在BPD形成中的作用。

4.2. 两种发展机制是独立路径还是同一路径还需进一步核实

上文的两种发展机制虽然取得了一些证据的支持,然而研究者们却发现心智化和情绪调节紊乱并不是独立作用的,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关系,比如不安全的依恋导致心智化缺陷从而引发情绪调节紊乱,最后发展成为BPD。如Sharp等人(2015)的研究发现,在多重中介模型中,在青少年被试中,心智化缺陷和情绪失调一起介导了依恋一致性和边界特征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效应是由心智化缺陷驱动的。也就是说,情绪调节不能中介依恋一致性和边界特征之间的联系,而心智化缺陷表现出中介效应。所以未来研究应该在依恋框架下,深入探讨心智化缺陷和情绪调节紊乱的关系,从而揭示更准确的发展机制。

4.3. 探究依恋表征在BPD个体纵向维持机制扮演的角色

人格障碍并不是顽固的,BPD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减弱的趋势(Wright, Hopwood, & Zanarini, 2015),有人认为探索维持机制,不仅有益于揭示其中的发展机制,而且对于治疗有着关键的作用(Scott et al., 2012),并发现情绪调节能力的增强和某些BPD症状的减弱正相关(Stephanie D., 2014)。而依恋表征和情绪调节关系密切,而关于BPD治疗的研究发现,在治疗过程中,会伴随着依恋安全感的变化,后续研究可以采用追踪研究探究其在维持机制的作用。

4.4. 在纵向研究中,进一步检验各变量的关系

横断研究的局限性,使我们难以下因果结论。BPD的形成,是一个发展问题,横断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还需要放在纵向研究中加以检验。过去的纵向研究虽然证实了婴儿依恋,虐待,母亲的敌对和边界混乱,家庭破裂和总体的家庭压力等变量能够预测后来的边缘症状(Carlson et al., 2009)。但是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发展机制更需要纵向研究来加以考究。

周威,陈旭

参考文献

曹曦瑜, 蚁金瑶(2013). 环境与基因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4), 583-588.

彭咏梅, 陈哲, 蔡蓉, 周世杰(2011). 童年期虐待、依恋与青少年b群人格障碍倾向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1), 63-65.

Adler, G. (1988). Borderline Psychopathology and Its Treatment. New York: Aronson.

Afifi, T. O., Mather, A., Boman, J., Fleisher, W., Enns, M. W., MacMillan, H., & Sareen, J. (2011). Childhood Adversity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5, 814-82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6/j.jpsychires.2010.11.008

Arntz, A., Bernstein, D., Oorschot, M., & Schobre, P. (2009). Theory of Mind in Borderline and Cluster-C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97, 801-80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97/NMD.0b013e3181be78fb Badoud, D., Prada, P., Nicastro, R., Germond, C., Luyten, P., & Perroud, N., et al. (2017). Attachment and Reflective Func-tioning in Women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1-14.

Bagley, C. (1991). The Prevalence and Mental Health Sequels of Child Sexual Abuse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Women Aged 18 to 27.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10, 103-11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7870/cjcmh-1991-0007 Bailey, H. N., Tarabulsy, G. M., Moran, G., Pederson, D. R., & Bento, S. (2017). New Insight on Intergenerational Attach-ment from a Relationship-Based Analysi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9, 433-44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7/S0954579417000098

Ball, J. S., & Links, P. S. (2009).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Childhood Trauma: Evidence for a Causal Relation-ship.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11, 63-6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07/s11920-009-0010-4

Bateman, A. W., & Fonagy, P. (2004). Mentalization-Based Treatment of BP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18, 36-5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521/pedi.18.1.36.32772

Bateman, A., & Fonagy, P. (2008). Mentalization-Based Treatment for BPD. Social Work in Mental Health,6, 187-20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300/J200v06n01_15

Bradley, R., Zittel Conklin, C., & Westen, D. (2005). The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agnosis in Adolescent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Subtype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6, 1006-101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111/j.1469-7610.2004.00401.x

Briere, J., & Elliott, D. M. (2003). Prevalence and Psychological Sequelae of Self-Reported Childhood Physical and Sexual Abuse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 of Men and Women. Child Abuse & Neglect, 27, 1205-122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6/j.chiabu.2003.09.008

Carlson, E. A., Egeland, B., & Sroufe, L. A. (2009).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Symptom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1, 1311-133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7/S0954579409990174

Carr, C. P., Martins, C. M. S., Stingel, A. M., Lemgruber, V. B., & Juruena, M. F. (2013). The Role of Early Life Stress in adult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ccording to Childhood Trauma Subtypes.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201, 1007-102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97/NMD.0000000000000049

Chapman, A. L., Gratz, K. L., & Brown, M. Z. (2006). Solving the Puzzle of Deliberate Self-Harm: The Experiential Avoidance Model.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44, 371-39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6/j.brat.2005.03.005 Chiesa, M., & Fonagy, P. (2014). Reflective Function as a Mediator between Childhood Adversity,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Symptom Distress.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8, 52-6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02/pmh.1245

Clements, M., & Barnett, D. (2002). Parenting and Attachment among Toddlers with Congenital Anomalies: Examining the Strange Situation and Attachment Q-Sort.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3, 625-64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02/imhj.10040 Cohen, L. J., Foster, M., Nesci, C., Tanis, T., & Galynker, I. (2013). How Do Different Type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Relate to Adult Personality Pathology?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201, 234-24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97/NMD.0b013e3182848ac4

Cohen, L. J., Tanis, T., Bhattacharjee, R., Nesci, C., Halmi, W., & Galynker, I. (2014). Are There Differen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Different Types of Adult Personality Pathology? Psychiatry Re-search, 215, 192-20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6/j.psychres.2013.10.036

Fertuck, E. A., Jekal, A., Song, I., Wyman, B., Morris, M. C., Wilson, S. T. et al. (2009). Enhanced “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s. Psychological Medicine,39, 1979-198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7/S003329170900600X

Fischer-Kern, M., Buchheim, A., Hertz, S., Schuster, P., Doering, S., Kapusta, N. D. et al. (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 Reflective Functioning, and Psychiatric Classification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27, 395-40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37/a0020862

周威,陈旭

Fossati, A., Acquarini, E., Feeney, J. A., Borroni, S., & Maffei, C. (2009). Alexithymia and Attachment Insecurities in Im-pulsive Aggression.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11, 165-18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80/14616730802625235

Fossati, A., Feeney, J., Maffei, C., & Borroni, S. (2011). Does Mindfulness Medi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ttachment Dimensions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Features? A Study of Italian Non-Clinical Adolescents.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13, 563-57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80/14616734.2011.608993

Fossati, A., Feeney, J., Maffei, C., & Borroni, S. (2014). Thinking about Feelings: Affective State Mentalization, Attachment Styles,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Features among Italian Nonclinical Adolescents.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31, 41-6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37/a0033960

Frias, A., Palma, C., Farriols, Núria, Gonzalez, L., & Horta, A. (2016). Anxious Adult Attachment May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10, 274-28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02/pmh.1348

Gunderson, J. G. (1996). The Borderline Patient’s Intolerance of Aloneness: Insecure Attachments and Therapist Availabil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3, 75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176/ajp.153.6.752

Gunderson, J. G., & Lyons-Ruth, K. (2008). BPD’s Interpersonal Hypersensitivity Phenotype: A Gene-Environment-Develop- mental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22, 22-4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521/pedi.2008.22.1.22

Harari, H., Shamaytsoory, S. G., Ravid, M., & Levkovitz, Y. (2010). Double Dissociation between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Empathy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iatry Research,175, 277-27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6/j.psychres.2009.03.002

Hengartner, M. P., Ajdacic-Gross, V., Rodgers, S., Müller, M., & R?ssler, W. (2013). Childhood Adversity in Association with Personality Disorder Dimensions: New Findings in an Old Debate. European Psychiatry, 28, 476-48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6/j.eurpsy.2013.04.004

Huang, J., Napolitano, L. A., Wu, J., Yang, Y., Xi, Y., Li, Y., et al. (2014). Childhood Experiences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Reported by Chinese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49, 38-4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02/ijop.12007

Kim, S., Sharp, C., & Carbone, C. (2014). The Protective Role of Attachment Security for Adolescent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Features via Enhanced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5, 125-13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37/per0000038

Lenzenweger, M. F. (2010). Current Status of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 Overview of Epidemio-logical, Longitudinal, Experimental Psychopathology, and Neurobehaviora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58, 741-77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177/0003065110386111

Levy, K. N. (2005). The Im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Understanding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7, 959-98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7/S0954579405050455

Machizawa-Summers, S. (2007). Childhood Trauma and Parental Bonding among Japanese Female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42, 265-27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80/00207590601109276

Malik, S., Wells, A., & Wittkowski, A. (2015). Emotion Regulation as a Mediato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and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72, 428-44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6/j.jad.2014.10.007

Martín-Blanco, A., Soler, J., Villalta, L., Feliu-Soler, A., Elices, M., Pérez, V., et al. (2014).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Temperamental Traits on the Severity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55, 311-31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6/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ppsych.2013.08.026

Mauchnik, J., & Schmahl, C. (2010). The Latest Neuroimaging Findings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12, 46-5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07/s11920-009-0089-7

Meyer, B., Pilkonis, P. A., & Beevers, C. G. (2004). What’s in a (Neutral) Face? Personality Disorders, Attachment Styles, and the Appraisal of Ambiguous Social Cu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18, 320-33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521/pedi.2004.18.4.320

Nock, M. K., & Prinstein, M. J. (2004).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Self-Mutilative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lting & Clinical Psychology,72, 885-890.

Scott, L. N., Levy, K. N., & Pincus, A. L. (2009). Adult Attachment, Personality Traits,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Features in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23, 258-28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521/pedi.2009.23.3.258

Sharp, C., & Vanwoerden, S. (2015). Hypermentalizing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 Model and Data. Journal of Infant,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therapy,14, 33-4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80/15289168.2015.1004890

Sharp, C., Venta, A., Vanwoerden, S., Schramm, A., Ha, C., Newlin, E., et al. (2015). First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Link between Attachment, Social Cognition and Borderline Features in Adolescents.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64, 4-11.

周威,陈旭S?rb?, M. F., Grimstad, H., Bj?rngaard, J. H., Schei, B., & Lukasse, M. (2013). Prevalence of Sexual, Physical and Emo-tional Abuse in the Norwegian Mother and Child Cohort Study. BMC Public Health,13, 18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186/1471-2458-13-186

Stepp, S. D., Scott, L. N., Morse, J. Q., Nolf, K. A., Hallquist, M. N., & Pilkonis, P. A. (2014). Emotion Dysregulation as a Maintenance Factor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Features.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55, 657-666. Tahirovic, S., & Bajric, A. (2016) Child-Parent Attachment Styles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Relationship, 4, 1-27.

Thomson, P., & Jaque, S. V. (2012). Dissociation and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in Artists and Performing Artists.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14, 145-16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80/14616734.2012.661602

Thomson, P., & Jaque, S. V. (2017).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 and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 in a Non-Clinical Population. Child Abuse & Neglect,70, 255-26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6/j.chiabu.2017.06.001

Tyrka, A. R., Wyche, M. C., Kelly, M. M., Price, L. H., & Carpenter, L. L. (2009).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Adult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Influence of Maltreatment Type. Psychiatry Research, 165, 281-28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16/j.psychres.2007.10.017

van Dijke, A., & Ford, J. D. (2015). Adult Attachment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and Somato-form Disorders.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2, 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186/s40479-015-0026-9

Waxman, R., Fenton, M. C., Skodol, A. E., Grant, B. F., & Hasin, D. (2014).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the USA: Specificity of Effects and the Impact of Gender.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8, 30-4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02/pmh.1239

Wimmer, J. S., Vonk, M. E., & Bordnick, P. (2009).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ttachment Therapy for Adopted Children with 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26, 351-36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07/s10560-009-0179-8

Wright, A. G. C., Hopwood, C. J., & Zanarini, M. C. (2015). Associations between Changes in Normal Personality Traits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over 16 Years.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6, 1-1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37/per0000092

Zanarini, M. C., Yong, L., Frankenburg, F. R., Hennen, J., Reich, D. B., Marino, M. F., & Vujanovic, A. A. (2002). Severity of Reported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everity of Borderline Psychopathology and Psychosocial Impairment among Borderline Inpatients.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0, 381-38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10.1097/00005053-200206000-00006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7273,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93587.html,

边缘人格障碍概述 - 李孟潮

边缘人格障碍概述- 李孟潮 2.1.1临床表现和诊断 边缘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 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实体开始进入精神科诊断,是1948年的DSM-I,当时的名称叫做“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Emotionally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在1968年的DSM-II中取消,因为它与当时的另外一个诊断,循环型人格障碍有很大重叠。1980年DSM-III出台,一直到现在的DSM-IV-TR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一直保留,取代了循环型人格障碍。 边缘人格障碍的这个疾患从发现到确定为临床诊断名 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1年的Pinel的观察,他发现有些精神病患者仍然保持着理性。1837年,Prichard 提出其实人们认为的很多“无理由的疯癫”的人其实是有精神疾患,只不过这种精神疾患主要以情绪、习惯、气质的不同体现出来。他们观察到的很多患者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边缘人格障碍者。1890年,美国人Rosse第一次使用“边缘”这

个词来形容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组患者。1907年,Kraepelin描述了边缘状态,并认为这种情况和体质性的病 态人格性低劣有关。1909-1919年,Pelman和Clark也分 别讨论了边缘心理状态,边缘性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关系。1921年,Kraepelin提出,边缘类型是一个广阔的但无一定标志的领域,这一状态介于疯癫和正常人的各种离奇表现之间。1928年,Reich 强调,性格障碍,尤其是有冲动性格 的人,都是边缘患者。1930年,Partridge 研究了“体质性病态人格低劣”中的社会病态人格(sociopathic personality )并提出排除这个诊断。同年,美国人Oberndorf注意到美国很多精神病学家在使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治疗边缘精神病 的患者,而这种倾向其实是和当时的国际主流不一样的。1938-1957年,精神分析家Stern研究治疗了很多“边缘”患者,并且开始初步描述、总结了边缘人格的症状。1942年,精神分析师Deutsch 描述了“好像”人格(as-if personality ),其实便是今日所言的边缘人格。1949年,Hoch and Polatin 用“假性神经症性精神分裂症”来描述一组患者,后Schmideberg 把他们命名为“边缘”者。 1954年,Knight结合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 的理论来描述、分析、治疗边缘患者。1955年,Glover也 提出,性格障碍是一种边缘状态。这个时期,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已经走在全世界研究边缘患者的前沿,而且他们主要是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陈学娟(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号:1032010809023)摘要:本文分别从父母、家庭氛围、儿童自身气质和社会文化环境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对于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关键词:儿童 安全型依恋影响因素培养策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Ainsworth将婴儿依恋风格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情绪型三种类型。在面对威胁时,只有安全型依恋者才会适当地激活依恋行为系统寻求支持。依恋风格是在个体婴幼儿时期逐渐建立起来的。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婴幼儿时期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对于婴幼儿来说, 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及其共同组成的家庭,形成何种依恋风格 必然与家庭密切相关,当然依恋风格的形成与儿童的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分不开的。1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1.1父母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认为,依恋关系的建立仅仅是母—婴依恋的 建立,父亲对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不具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母

亲主要担当着日常照顾和抚养的责任,母子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强化这种亲密的依恋关系;而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时间远远不如母亲,只要儿童能得到适当的悉心照顾就可以忽视父亲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并不是仅仅针对母亲,而是对双亲都会形成依恋。儿童对父母情感上的需要是天生的,父母是儿童形成安全感的源泉,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所以父母对子女积极接纳的态度都会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1.1.1母亲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母婴情感联系是一种生物—社会现象,婴儿所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母婴情感纽带无以取代。[1]在婴儿建立和形成依恋风格的过程中,母亲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1.1.1.1母亲对儿童照料的敏感度 敏感的照护是指在孩子看来,母亲对自己的各种需要能够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一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爱是最重要的方面。 Clarck-Stewart等【2】的研究表明:如果当有依恋之情的婴儿需要安慰与爱抚时,母亲能够给予立刻的满足。同时,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表情较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与孩子进行密切接触,婴儿的依恋之情就会逐渐加深,并形成对自身的安全感,进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婴儿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负责任、敏感、充满爱心的母亲常常能够与婴儿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反之,则易形成

边缘性人格障碍:害怕被抛弃,所以要控制

我害怕被抛弃,所以我要努力的人”会变成一种控制性人格,脾气爆燥,所有的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达不到就不行,打着爱的旗号,关心别人、理解别人的旗号来控制别人,极度的没有安全感,这种人的 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比较混乱。 为什么是“被忽视的心理疾病”呢?因为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在咨询中,我们的来访者并不缘性人格障碍这个问题的主线来找心理医生的, 他们会以情绪问题、亲密关系问题、职业发展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来 进行心理咨询。但最终发现,会有一定比例的人是伴随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而且,存在这一方面问题的当事人,已经占全部来访者的百分之二十。 有一些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有可能会从诊断到咨询都被忽视掉, 这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 一是由于没有诊断准确,所以咨询就会从情绪或是关系上面去进行,使 咨询没有针对性,这样就会影响到咨询效果。 第二个是,如果咨询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没有一个清晰的理念,这个问 题还会不经意间伤害到咨询师。因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本身对关系不 确定,没有一个稳定的关系模式和认知。他要是极度的崇拜你,就会盲 目地幻想,把你幻想成一个很完美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移 情很严重的人,边缘性人格障碍发生移情的机会很高。但是他有可能从 一个移情状态到另一个移情状态,就是他有可能把你贬得一文不值,他 会说你不好,你不是一个好人,从而攻击你,但攻击的同时他又离不开你,他可能天天说你不好,但是天天又在找你。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不 只是对心理咨询师,在生活中他们也是这样的人,他们最主要的表现是 在关系上,有以下几个表现特征: 1、我恨你,但我又离不开你。 这个特征最主要的表现是在亲密关系上。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他可 能会将某个人看得很完美,成为他心中的偶像。当有人胆敢评价他的偶像,而评价的标准和他不一致的时候,他不会考虑这个评价是否客观, 是否正确,他会立刻进行反击,会做出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来保卫他 的偶像,以表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例如,爱慕刘德华的杨雪娟就是 典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她认为自己把你当神一样的看待,全都是为了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对于人格障碍疾病的出现大家都应该重视起来,边缘型人格障碍疾病的发生是人格障碍的一种,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可怕,为此我们大家对于这个疾病的出现是一定要重视起来,那么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的方法是什么呢?就让广州协佳的专家张可斌来为您介绍一下吧。 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经常处于危机状态,经常有情绪的波动,经常一下子好辩激动,转眼间又忧郁哭泣,一会儿可能觉得感受不到自己的感觉。 因为这群人既依赖又充满敌意,他们相当依赖周遭亲近的人,但当其依赖无法满足时,则表现强烈的愤怒,因此难以维持深度而亲密的关系,意即他们对人的观感陷入全好或全坏两极端中,旁人可给予他关心注意,使之有安全感之时刻,便将旁人理想化;但当旁人的付出不能符合其需求时,便对之充满愤怒嫌恶与批评;反之,他们极怕被依赖的对象所背叛,往往激起对象的生气愤怒,或率先背叛对方,以测试对象的容忍程度,当对象果真离开他后,他则陷入极大的情绪混乱中,并强化世界无人可信赖,自己是空虚孤独的存在信念;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自我认同,故无法忍受独处的孤寂,有长期的空虚感,为了避免空虚孤寂,他们可能随意与人发生关系,或以自伤,如割腕等,排解内心的空虚无望。其生活模式混乱,社会职业功能遭受极大影响,他们的成就通常低于能力。 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的方法 药物治疗:首先要明确,药物不能改变人格结构,但对人格障碍的某些表现可能有一定效果。目前精神药理学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maoi、锂盐、卡马西平、bz类药物、抗癫痫药、β受体阻滞剂、5-ht类药物等对人格障碍有疗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分裂型人格障碍及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对分裂型人格障碍有效,主要对病人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焦虑、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个性的缺陷,进而使其明白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重建自己健全的行为模式。如遇到困境可进行危机干预。 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的方法是什么呢,通过上文内容的介绍,现在大家是否对于这个问题都已经了解了呢,边缘型人格障碍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危害了患者朋友们的健康身体,为此我们大家面对这个疾病的发生是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

幼儿园儿童非安全型亲子依恋的干预策略研究

幼儿园儿童非安全型亲子依恋的干预策略研究 所谓“依恋”,就是孩子(尤其是1~3岁的婴幼儿)和一个照顾者(主要是母亲)之间形成强烈的情感关系的过程。虽然现在的父母对孩子都倾注了大量的爱,但是好的依恋关系不仅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而且和孩子本身性格、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都有很大关系。 由于“依恋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模式和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影响孩子未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因此对于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如果不及时处理,孩子长大后往往就会产生各种人际问题,进而影响生活质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善非安全型亲子依恋的关系呢? 一是要优化抚养方式。大多数父母和抚养者认为,满足孩子需要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需要的发现和满足,而这些心理上的需要多是通过隐蔽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较少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父母如果能对这些心理信号敏锐地觉察出来并及时给予满足,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对于婴儿来说,父母应多和他们接触,模仿他们的动作、声音和表情,多和他们说话,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让孩子获得一种愉快的感受。在安全型依恋关系建立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让孩子正确面对分离。如果我们可以让孩子了解我们的去向,孩子会认为父母是可获得的,而离开是暂时的,不是抛弃。这样,婴儿就会有安全的依恋,能够忍受挫折、学会自我安慰、具有较高的自尊及自我认同。 二是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前儿童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极大的特点,既易接受外界积极刺激的影响也易受到不良的消极刺激的影响,而且他们自身的辨别能力还较弱。因此,家庭成员为孩子营造一种温暖的、和谐的、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助于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获得较好的依恋经验,从而有助于孩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相反,冷漠的、疏远的、拒绝的家庭氛围则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的依恋经验,这些早期的依恋经验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是要尊重孩子的先天“性情”。不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化或者父母的行为如何改变,有些孩子就是天生随和,而有些孩子就是喜欢发脾气;有些孩子永远精力充沛,而有些孩子就是动作缓慢。这就是“性情”,是每个孩子先天具有的稳定的情绪反应及调节方式。由于孩子的人格气质是影响依恋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性情及时调整自己的养育风格。 四是要重视依恋转移。有些孩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带着安抚物(如:布娃娃),因此这个安抚物会越来越脏,越来越破,可孩子通常会不让父母清洗它,也不愿换新的。其实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也是依恋缺失的一种表现,如果父母试图打破这种依恋,对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父母应一开始就要坚持不等安抚物变脏就把它洗净晾干,而不是等安抚物变脏有异味才洗,因为安抚物的气味对许多孩子很重要。

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三、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 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安全型依恋是一种高质量的依恋,最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影响儿童的探索欲和能力的发展 安全依恋的儿童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会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积极而愉快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高智力和能力水平。一项以孤儿院的19个月的发展落后孤儿为实验对象的实验研究表明,改变他们的抚养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对温柔的充当代理母亲的阿姨形成依恋,4年后实验组平均智商提高32分,而在孤儿院中的对比组落后21分。20年后追踪调查发现,实验组中有三分之一进了大学,而对比组的大多数儿童则不超过三年级水平,可见依恋关系的确立可以提高智力水平。另一项研究也发现,父亲对自己的婴儿越是关心、照顾,婴儿以后就可能越聪明、机灵、好奇、愉快,其智商往往也高。 另外,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如能在这一阶段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和条件,不仅能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儿童口语表达的质量。在这一阶段,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语言发展至关重要。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就意味着父母与婴儿交往的时间多,与孩子说话,逗他玩的时间多,这有利于刺激婴儿调动各种感官感知父母的语言,积极地模仿父母的语言,父母自然就成为婴儿学习语言的重要基地,在敏感而热情的父母的关注和有意的教导下,儿童的语言技能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研究也表明:母亲亲切的拥抱,热情的对待早期婴儿的程度预示了2岁时这批婴儿在认知、语言能力上的发展程度。而在孤儿院成长的婴儿因缺少父母充满关爱的精心照顾,婴儿多有语言发展迟滞或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问题。由此可见,婴儿需要成人的精心护理和教导。 (二)影响儿童性格的发展。 儿童在2岁左右显露出性格的萌芽,对父母的爱有依恋感。4岁左右具有想独占父母并讨父母欢喜的感情,6岁左右,孩子初步形成性格的特征。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难改变。因此,儿童早期形成的性格往往可能成为他一生性格的雏形。早期亲子之间的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首先,安全依恋的建立,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而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能够毫无惧怕地离开母亲,自如地到处探索,他相信可供他依赖的人不会丢弃他,并在他需要的时候和他在一起并为他提供必要的保护。这样,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并由此推及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信任,儿童就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影响他以后对待周围的人的方式。其次,安全依恋的建立,会促进儿童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从而会帮助其逐渐建立起自信心。研究者发现,对父母或幼儿园阿姨依恋较强的儿童,其自我认同感也较好。如果儿童缺乏依恋感,他往往很少与大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他的一些想法和行动也就难以得到大人的理解和支持,最后连他自己也会对这些想法和行为产生怀疑。缺少自我认同感的孩子,很难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有的甚至会产生一种焦虑和恐惧心理。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行为退缩,产生自卑的性格特征。 (三)影响儿童情绪的发展。 婴儿是以情绪的方式同世界发生联系的,婴儿不是“知觉的人,认知的人,而是一个体验焦

八种人格障碍

A类型(第一类群):行为怪癖、奇异,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1、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2、对侮辱(无礼)和伤害不依不饶或持久的怨恨;3、多疑,且带有弥散性,甚至把中性和友好的态度歪曲为敌意或蔑视;4、好争斗,为个人权利进行不屈的斗争,明显地过分且处境不和谐;5、病态性的嫉妒;6、自视过高,过分重视自身的作用,持久的自我缓引态度;7、认为周围有人搞阴谋的先入为主的观念。 类分裂样人格障碍:1、不能享乐;2、情感冷淡,对人无温情、无体贴,也不发怒;3、对赞扬或批评均无反应;4、对异性不感兴趣;5、沉湎于幻想,孤独地活动;6、无知心朋友,没有亲密或信任的人际交往;7、不遵守社会传统习俗,行为怪异。 B类型(第二类群):情感强烈而不稳定,包括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1、对人冷酷无情,缺乏同情心;2、没有责任心,不顾道德准则、社会义务和社会规章;3、不能与人维持长久的关系;4、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受挫后易产生攻击甚至暴力行为;5、无内疚感,不能汲取教训,处罚无效;6、与社会或他人相冲突时总是为自己辩解而责怪别人;7、持续存在的易激怒。 冲动型人格障碍:1、常有突如其来,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2、事先无计划,也看不到的可能的未来事件或境遇; 3、心情不可预测,变化不定; 4、容易暴怒或产生与此相反的激情 5、不能控制行为的暴发; 6、与社会或他人相冲突时总是为自己辩解而责怪别人; 7、不能坚持没有报酬或奖励的行动。 戏剧型人格障碍:1、自我戏剧化,情绪表达过分;2、易受暗示,易受他人的影响;3、情感肤浅;4、自我中心,自我放纵,不考虑别人。 C类型(第三类群):紧张、退缩,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1、优柔寡断,过分谨慎,表现出深层的不安全感;完美主义,反复核对检查,过分注意细节;3、过分认真,顾虑多端,只考虑工作或学习的成效而不惜牺牲愉快和人际关系;4、拘泥迂腐,因循守旧,不善于对人表达温情;5、刻板、固执,总要求别人适应其办事方式。 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1、持续且弥散性的紧张不安感;2、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体验,或不安全感,或自卑感;3、不断地渴望被别人所接受,所欢迎;4、对批评和反对意见过分敏感。 依赖型人格障碍:1、怂恿和允许别人在人生重大事件上代负责任;2、个人需要服从于所依赖的人的需要;3、对所依赖的人不提任何即使是合理的需求;4、自认无能,并缺乏精力。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一、幼儿依恋的意义 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为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依恋感,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依恋的类型及行为特点 Ainsworth与同事(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③不安全依恋,矛盾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回避型依恋与矛盾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传统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及教师的引导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一)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是必要前提

边缘型人格

边缘型人格 许多人经常感觉人际关系紧张,总幻想自己被亲人抛弃,被朋友背叛,于是选择逃避。这种心理上的孤独感会在事实上造成自己的孤立。其实,这些人是患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有大约1%~2%的人患有这种心理障碍。 王婷离职前是一名医生,换过好几家医院,平均在每家工作的时间都不到半年。“每次我都想有个好的开始,我努力融入新环境,但最后总是失望。”她无奈地说。无论什么时候,她与周围的人都是一副很亲密的样子,可一听到否定意见就立即情绪失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屡次被迫离职?答案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zhlzw.com中华勵志网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已经无声无息地潜入大众生活。有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有1%~2%的人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北京阿尼玛心理分析研究与咨询室心理专家赵晨滨表示,通常,统计学数据显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女性居多。但由于男性暴力破坏性较强,BPD男性患者多被误诊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zhlzw.com中华勵志网比如焦虑时寻衅更壮硕的男子、打架斗殴导致被拘留这种逃避抛弃和自毁行为,常常不被认为是BPD的表现。 天堂与地狱一墙之隔 “我被抛弃了,到底该怎么办?”停职让一直纠缠王婷的“被抛弃”成了“事实”。zhlzw.com中华勵志网无人交流的痛苦使难以忍耐的空虚感不断涌上心头,她只能不停地给以前的同事打电话,即使是在凌晨时分。这种异常行为更使同事们对王婷敬而远之。 DSM-IV-TR(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显示,BPD患者的人际关系紧张,因为他们对别人的期望总是很高,而后又极度失望。他们的世界中充斥着“全好”和“全坏”,当假想的依赖对象无法满足要求时,便产生厌恶感和抵触情绪。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通常选择逃避现实的解决方式。 34岁的王婷开始工作时,觉得每个同事都是善良单纯的。当发现没有人接受她午夜的电话倾诉、手拉手地上卫生间的亲密后,立刻觉得办公室变成了“把天使堕落成魔鬼的地狱”,嫌恶和批评每天都搅得她心神不宁,情绪会忽然亢奋,忽然又抑郁。

(推荐)人格障碍分类

第五部分:常见的人格障碍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1、敏感多疑; 2、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 3、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 4、易于记恨、委屈; 5、自负、自我评价过高; 6、固执、不宽容、不妥协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表现为: 1、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 2、对人冷漠、缺乏感情体验; 3、不修边幅、行为怪异; 4、言语结构松散、不恰当,但并非智能障碍或文化程度所限; 5、爱幻想或有奇异信念; 6、可有奇异感知体验。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此类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如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偷窃、斗殴、赌博等。表现为: 1、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 2、缺少道德观念,无善恶是非判断,不能吸取教训; 3、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 反社会性人格与违法犯罪有较密切关系。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 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表现为: 1、情绪不稳,易和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但事后后悔; 2、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3、情感爆发时对他人有暴力攻击行为,亦可有自杀、自伤行为; 4、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五)表演性人格障碍: 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暗示性、依赖性强,以过分的感情用事和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表现为: 1、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 2、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 3、任性、心胸狭窄; 4、自我中心,需要不能满足时表现强烈不满; 5、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 6、富于幻想,常自欺欺人,凭猜测和预感做出判断,言语不可靠; 7、喜欢寻求刺激,过分参加社交活动,给人以轻浮感觉。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

米氏边缘型人格障碍测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人群中的修订

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在中国大学生人群中的修订 王雨吟1,梁耀坚2,钟杰1 (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2.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中国香港) 【摘要】目的:将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McLeanScreeningInstrumentfor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MSI- BPD)引进中国,检验其在中国非临床样本中的理论因素结构及其信效度。方法:1295名大学生填写了本量表,其中 有效问卷1206份,男749人,女457人,平均年龄20.02±1.77岁。132名大学生在三个月后进行了重测,回收有效问卷98份。结果:MSI-BPD的信度检验达到心理测量学的有关要求,与中国人人格障碍问卷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分量表(CPDI-BPD)和症状检测量表(SCL-90)的关联效度检验表明量表的效度理想。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数据与四因素理论模型拟合良好,说明该模型可以被中国大学生样本接受。四因素为:情感扰乱、 认知系统紊乱、冲动性行为失调和人际关系不稳定。结论:本研究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初步修订了MSI-BPD,需要进一步在临床样本中试用。【关键词】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信度;效度;大学生样本中图分类号:G4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08)03-0258-03 TheAdaptationofMcLeanScreeningInstrumentforBorderlinePersonality DisorderAmongChineseCollegeStudents WANGYu-yin,FreedomLeung,ZHONGJie DepartmentofPsychology,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revisetheMcLeanScreeningInstrumentfor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MSI-BPD)in Chinaandexplorethefour-factorsolutioninChinesenon-clinicalsample.Methods:Atotalof1206collegestudents(749malesand457females)fromPekinguniversityatthemeanageof20.02± 1.77completedthemeasuressuccessfully.Results:TheMSI-BPDshowedgoodinternalconsistencyandconcurrentvalidity.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confirmedthefour-factorsolution(emotionaldisregulation,impulsivity,cognitivedisturbance,unstabl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inoursampleofChinesecollegestudents.Conclusion:MSI-BPDisavalidmeasureinChinesecollegestudents.Futurere-searchshouldbedoneforitsuseinChineseclinicalsamples. 【Keywords】MSI-BPD;Factoranalysis;Reliability;Validity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30570608)和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基金资助;通讯作者:钟杰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是一种复杂而又严重的精神疾病。它以情 绪失调、人际关系和自我意像的不稳定、以及冲动行为为临床特征,常造成患者社会功能损害、治疗上的困难及高于普通人群50倍的自杀死亡率[1],其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2]。 在DSM-IV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共有九条,符合其中任何五条即可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因此,BPD有151种不同的诊断标准组合[3]。这些不同的诊断标准组合造成了BPD诊断上的异质性。但有研究表明BPD的九条临床诊断条目可归结为四大类核心症状:情感扰乱、紊乱的认知系统、冲动性行为失调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4]。 自从边缘性人格障碍进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系统后,其在国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3,5],国内对于BPD的认识和研究仍处于起步状态,由于国内也同样存在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6,7]。因此, 有必要在国内展开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相关研究[8,9]。 自评量表是一种使用效率较高,能应用于大范围筛查的测量工具。在本研究之前,已有学者修订了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diagnosisquestionnaire,PDQ),其中即包括测查BPD的分量表[10]。 但是,研究证明,PDQ对于BPD的诊断虽然有较高的敏感性(0.98)但特异性偏低(0.41),即虚报率高,这将为 BPD的筛查及诊断带来很多困难与发生错误的危 险[11]。因此,本研究将修订在国外研究中被证明信效度良好的专门针对BPD的测查问卷—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McLeanScreeningInstrumentfor 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MSI-BPD),首先考 察其在中国非临床样本中理论因素结构的适用性,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材料 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McLeanScreening ?258?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16No.32008

孩子安全的依恋 ——参考《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依恋发的展

孩子安全的依恋 ——参考《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依恋发的展 张峻nono (一)依恋是什么 依恋(attachment)是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与这个人交往带来的愉快体验,面临压力时会从这个人处得到安慰。 说到依恋,不得不说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主角是一只小猴子,实验室里有两个金属做的代理猴妈妈,一只是用柔软的绒布包起来的,一只就是金属的,但挂了一个奶瓶。实验结果大家可以猜一猜,这只小猴子喜欢常常依附在绒布妈妈的身上,而不是我们认为的“有奶便是娘”。用专业术语说是——依恋并不依赖于饥饿的满足。 (二)依恋有四个发展阶段: ●从出生到6周前依恋阶段 刚出生婴儿会通过一些自己的信号,比如:抓握、微笑、哭泣,开始与成人亲密接触,如果成人的反应让他舒服,婴儿就会鼓励成人留在附近。这一年龄的婴儿可以识别自己母亲的气味和声音。但是,还没有形成依恋,他们也不介意与不熟悉的成人留在一起。 ●“形成中的依恋”阶段(从6周至6-8个月) 在这一阶段,婴儿对母亲和陌生人反应不同。开始对熟悉的照顾者发展信任感。但是,即使他们可以识别母亲,当与妈妈分开时,婴儿仍然不会抗议。 ●“清晰的依恋”阶段(从6-8个月至18个月-2岁) 这个阶段,孩子对熟悉照料者的依恋很明显。当他们开始依赖的成人离开时会变得难过,我们称之为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这种焦虑,有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她开始相信物质不灭(客体永久性),也就是说当妈妈不在视野范围内时是仍然存在,这也为以后的母婴分离做好准备。大家可以试一试跟这个阶段的宝宝做躲猫猫游戏,我们用手或窗帘挡住我们的脸,宝宝就会拉开遮挡的东西去找。 除了抗议父母的离开,大一些的婴儿和学步儿还会想办法让父母一直

依恋理论

一、依恋理论 (一)依恋的定义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二)依恋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的依恋分为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和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三类。 1、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2、B型(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3、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

时又难以被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如果把B型称为安全型依恋的话(约占70%左右),A型(占10%左右)和C型(占20%左右)则称为不安全型依恋。三类依恋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强度的强弱,而在于质量的好坏。显然,B型的质量高,而A型和C型质量低。 可见,婴儿的依恋行为中,存在着一种依恋安全模式和两种依恋不安全模式,前者属于良好、积极的依恋,后者属于消极、不良的依恋。 当然,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其依恋的模式因为受到所属环境的影响,而会有较大的不同。 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体现在稳定的照看者、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儿童的特点、家庭的因素等四个方面 1、稳定的照看者 稳定的照看者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必要条件。通常,这个人是母亲。母亲在婴儿依恋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照看者不稳定,将对儿童依恋的形成起到破坏性作用。安娜·弗洛伊徳(A.Freud)曾研究过二战期间欧洲一些孤儿的依恋发展,发现由于战时看护孤儿的护士不稳定,导致这批儿童无法形成对照看者

儿童心理:安全型依恋有利孩子身心健康

儿童心理:安全型依恋有利孩子身心健康儿童心理:安全型依恋有利孩子身心健康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爱和安全感。也就是说,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这种精神上的需求就是依恋感。 一般来说,孩子与妈妈的依恋主要有三种:安全型依恋、淡漠型依恋和缠人反抗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的小朋友分享玩具,友好地在一起玩耍,很少有反常的行为问题。淡漠型依恋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比如,经常抢夺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欺负别的小朋友等。缠人反抗型依恋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内隐行为问题,比如情绪抑郁、胆小、退缩、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等。 安全的依恋感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那么,怎样做才是重视孩子的依恋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安全地度过依恋期呢? 1、妈妈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依恋人”

由于工作忙、压力大,现在的许多父母生完孩子后,就把带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或保姆,这样做等于把自己的责任给推出去了。虽然,这种教养方式短时间内看不到对孩子的伤害,但是,孩子也不会白白地做出让步,这种“只生不养”的教养方式必将是影响孩子日后成长质量的一个隐患,同时也会给整个家庭带来许多麻烦。 有一对父母,年轻而且家境又好,他们不想把时间都耗在家里,就想着到国外去看看,认为孩子大了就没有时间出去了。于是,他们把孩子委托给一位亲戚,亲戚也没有过多的时间教育孩子。等孩子三岁时,这对夫妇回来时,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无比惊讶,自己的亲生孩子把他们当陌生人看待,而且拒绝和他们一起生活,孩子经常对父母的问话不理不睬,更不服从父母的管教。这对父母这下尝到了苦果,后悔不已。 所以,每一位妈妈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依恋人,不要轻易把孩子送回老家让别人照看,要尽量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能天天见到孩子。如果有实际困难,应该由家长自己去克服,而不是让一个小小的孩子去承担。 “依恋人”是指孩子在饥饿和困乏时最想见到的人。依恋人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只有建立起对抚养人的依恋,才能在心理上形成与依恋人的依赖关

Diagnosi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边缘性人格障碍英文范例

Case Study 1: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Toni Abbott Part 1 Toni Abbott is an 18 year old woman who lives at home with her mother and step-father. Toni recently surprised everyone by completing her Year 12 schooling - just. She is now enrolled in her first semester at the Canber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IT), where she is studying a Certificate III in Childcare. Toni’s parents split up when she was 3yrs old, and she hasn't seen her father since. Her mother remarried, and she has two younger step sisters aged 13yrs and 11yrs. Toni has been healthy all her life, with no long term medical problems. She broke her arm during a scrag fight when she was in Yr 10, but that has been her only trip to hospital. She is tall and thin, with a body mass index of about 20. Her mother and sisters have no health problems, but her step-father has a dodgy back after a motorbike accident six years ago. Casey is Toni's partner, and is also aged 18 yrs. The pair met in Year 9 at Lake Serenity High School. They have had an on-again off again relationship ever since. Other than Casey, Toni doesn't really have any friends. Casey lives close by, and spends much time at Toni's place. Finances are quite tight in the Abbott household. Toni's mother is the manager of the nearby Diamonds Jewellery Store, and her step-father is a casual afternoon truck driver with ‘Post it Australia’. They have a mortgage on their home, but despite the tight finances they manage to pay for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 Toni is not eligible to receive a government benefit as her parents earn over the maximum income for her to receive a NewStart Allowance. This is irritating to Toni, who subsequently expects her family to financially support her until she gets a job. Toni earns $75 per week from her mother, in lieu of caring for her sisters each school afternoon. For some years now, Toni has been self harming by cutting her wrists with a razor. She cannot quite recall when this started, but probably it was some time after she refused to go to Toowoomba for the school holidays when she was in Yr 8. Toni had spent many school holidays in Queensland with her maternal grandparents, and it was something that she had previously enjoyed. However, her younger sisters still go there for school holidays. The cutting was fairly minor and well hidden, until about twelve months or so ago, when Toni became the victim of cyber-bullying. Like most teenagers, Toni has a facebook account that she accesses on a daily basis via her iPhone Facebook app. A very small number of previous school peers were always writing horrid things about Toni, and sometimes Casey as well. Toni describes this information as “nasty and bitchy”, and she also admits that she finds negative facebook comments incredibly difficult to manage. To overcome this, Toni has started connecting with a few of her CIT peers on social media. 边缘性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