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司制度史研究的最新力作——龚荫著《中国土司制度史》介评_1000003765192111

中国土司制度史研究的最新力作——龚荫著《中国土司制度史》介评_1000003765192111
中国土司制度史研究的最新力作——龚荫著《中国土司制度史》介评_1000003765192111

第49卷 第2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 o l

.49 N o .2 2013年4月

Journal of GuangxiN o r m al U niversity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A p ril ,2013

[收稿日期]2013201222

[作者简介]蓝武(1970-),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史、民族史研究;钱宗范(1937-),男,江苏苏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宗法制度、先秦史、清史、地方史、民族史研究。

中国土司制度史研究的最新力作

——龚荫著《中国土司制度史》介评

蓝 武,钱宗范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中图分类号]D 69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126597(2013)022*******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龚荫教授历50余年而完成的研究中国土司制度的综合性著作《中国土司制度史》一书,已于2012年7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以精装硬封三巨册的装帧形式出版了。该书共200余万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四川省重点学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资助项目。该书作为两项国家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确实达到了在土司制度综合性研究论著中的国家级水平,是我国土司制度研究中的最新力作,可以资治当世,存之后世,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一)资料详尽,图文并茂

研究历史首重资料。资料就好像建构史学大厦的砖瓦,是论述历史的基础。提供大批经过甑别的正确的资料,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础。龚先生这一力作给我们的首要印象,是资料详尽,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因此,该书可以给所有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史的人们提供借鉴,因而是能传之于后世的力作。

该书上篇前面附有照片91幅,内容有关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甘肃、东北各省明清时期土司的衙门、官寨、战碉、别墅、碑文、敕令、服饰、卫城、司署、匾额、印鉴、谱牒、敕谕、陵墓、墓志铭、牌坊、祠堂、历史人物的照片,范围包括了今西南各省、东北(到黑龙江口,明清时属于中国)、西北(到甘肃),很多照片为过去所少见。如明成祖曾派亦失哈十多次观察黑龙江流域,巩固了我国对黑龙江南北几千里土地的统治,并在黑龙江口建立了中国的军事行政机构奴儿干都司。该书刊载明代奴儿干都司所属羁縻卫、州及永宁寺碑的印鉴8枚,其中有“囊哈儿卫指挥司之印”,而囊哈儿卫指挥使治理的地区是库页岛,这是明代我国统治库页岛的铁证(库页岛今属俄罗斯)。所载“永宁寺记”、“重建永宁寺记”两碑,当时均立于特林的永宁寺中(特林即庙街,位于

黑龙江口以北),这是明代统治黑龙江南北广大地区的铁证。清代中期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土司之乱,是清代巩固国家统一中的大事,图片中保存了金川安抚司官寨、金川战碉、小金土司官寨等照片,使人对金川土司地区高山峻岭、战碉密布的险要形势有了具体印象。

本书的文字结构如下:照片之后为作者写的《前言》,概述本书的结构和写作背景。全书分上编和下编,上编约占全书字数的六分之一,下编占六分之五。上编为“土司制度总论”,论述边疆与民族,土司制度滥觞、萌芽、肇始、雏形、定型、鼎盛、衰落、残存和消失及其研究意义,即从纵向方面,论述从夏、商、周三代直到清代和民国土司制度发生、发展、兴盛、衰落的全过程及研究土司制度的意义。上编共分十章,第一章为《夏、商、周王朝的“五服”与“九州”》;第二章为《秦、汉王朝对边疆民族的施政》;第三章为《魏、蜀、吴三国对边疆民族的治理》;第四章为《晋王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第五章为《唐、宋王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第六章为《元王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第七章为《明王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第八章为《清王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第九章为《民国对边疆民族的治理》;第十章为《土司制度研究的意义》。每一章分述历代对边疆民族的施政概况,如《土司制度全盛的明代》这一章,下列13节:《明朝时期边疆民族情形》《明朝中央管理边疆民族的机构》《边疆民族聚居地区设置土司》《土司家数及分布》《土司职衔、隶属及信物》《土司的授职与承袭》《土司的升迁及办法》《土司的征罚与宽贷》《土司贡赋》《土兵的建立及作用》《土司地区文化教育》《改土归流与众建诸蛮》《结语——土司制度鼎盛》。由此可见,该书上编纵论了历代土司制度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的全过程,虽然论述较简略,但内容系统全面,涉及土司制度的方方面面,足可供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土司制

6

61

度时参考。该书下编为“各家土司纂要”,主要根据明清时代土司制度存在的实况,分《四川土司》

《云南土司》

《贵州土司》

《广西土司》

《广东土司》

《湖南土司》《湖北土司》

《甘肃土司》

《青海土司》

《西藏土司》

《明代奴儿干地域的羁縻卫土司》

《内蒙古羁縻卫土司》《黑龙江羁縻卫土司》

《吉林羁縻卫土司》

《辽宁羁縻卫土司》等章节,最后附《主要引用与参考书目》

《后记》。下编内容丰富全面,从横向角度详尽介绍了明清时全国边区各省所有土司及其下属机构官职的情况,是迄今我们所见到的介绍明清时全国各省区土司官职及其下属机构最详尽、最全面的资料,是龚教授几十年穷尽资料收集、考证、整理的结晶,为学术界研究明清土司制度提供了可靠全面的依据。作者在目录前介绍说:“下编将全国边疆十四个省(区)少数民族土司的治所、族属、承袭及事迹做了稽考。全国土官土司三千一百零八家两百余人,分布在西南边疆地区、中南山岳地带、西北边陲要冲和东北边疆地域。《明史》和《清史稿》仅记载了西南边疆地区土司。过去人们只认为西南边疆地区有土司,后来知道中南山岳地带也有土司,但对西北边陲要冲特别是东北边远地域也有土司(按:亦是封建王朝中央政府直接授予当地少数民族大小首领官职——世袭其职、世长其民、世领其地),却持否定态度。如说‘不能以有定(定居)之官,治无定之民(牧民)’。本书根据各种史乘文献记载,现将西北边陲要冲和东北边远地区羁縻卫所亦整理出来,并一一作了稽考。”龚教授经过几十年整理稽考为我们提供的这一份详尽全面的土司制度资料弥补了过去研究中的缺漏。所以说本书资料详尽,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二)论从史出,重在创新

创新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是著述的生命力之所在。本书三大卷在详论明清十四省土司的渊源发展和存在情况时,在学术观点上有突破和创新,阅后使人觉得耳目一新,言而有据。

其一,把东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在中央王朝的管辖下一定形式地自治本民族的制度纳入土司制度的范围。这在本书的附图以及上编、下编有关部分均有论及。如上编第131-132页写道:“明王朝土司设置,从湖广开始,渐次向西南展开,最后在东北边远的奴儿干地域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卫所土司。”下编两大册中将甘肃土司、青海土司、西藏土司、内蒙古羁縻卫土司、黑龙江羁縻卫土司作为重要内容作了论述。众所周知,土司制度本来就是封建王朝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权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首领一定程度上实施自治的一种特殊统治形式。“因俗而治”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因俗而治”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和中央王朝的统一,又尊重了少数民族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管治方式,对历史上安定边疆、维护统一、发展边疆经济起了积极作用。虽然南方少数民族以农为生,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两者生产方式不同,管理的方式和机构名称也有不同,但都是“因

俗而治”,其首领都是少数民族首领(即土司)。所以西北、东北地区明清时的“土治”情况,应纳入土司制度的范围。龚教授在本书中的写法,是对传统观点的一大创新和突破,是土司制度研究的一大成果。

其二,是对边疆和民族的界定。上编最后一节指出,夏、商、周三代“五服”中的“要服”和“荒服”是“边陲地带”,“夏、商、周王朝对边疆诸边州的少数民族,只要不为乱,多是任其发展,来去自由,归附入贡者嘉许之。这样的关系,近现代研究者谓之‘边疆’与‘民族’”。本书对三代时我国的边疆和民族关系的说明是正确的。如西周初年黑龙江流域以北的肃慎族就向周王进贡(弓箭),表示臣服于周。所以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边疆领土。少数民族自治、因俗而治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这为后来土司制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其三,对唐初岭南土酋冯盎维护祖国统一的作用作了充当肯定。唐代初年包含今广西在内的岭南广大地区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广西出版的几本著作如1999年出版的《广西通史》(第一卷)均写之未详。本书上编第66页对土酋冯盎的作用作了正面肯定,认为“俚人大豪强冯盎(冼夫人之孙),控制着岭外‘数千里’土地。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王朝派遣李靖来岭南招抚,冯盎率俚人纳土归附”,“此后,冯盎极力报效,‘罗、窦诸洞獠叛’,唐王朝派遣大军讨伐,冯盎‘率众二万为诸军先锋’,‘斩首千余级’,朝廷‘赏予千万计,奴婢至万人’,又加封为‘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本书作者正面肯定冯盎在唐初平定叛乱、安定社会、巩固统一中的作用,正反映了封建社会因俗而治的羁縻制度的成功。历史证明,社会的安定,民生的安宁,国家的统一,是华南边疆取得进步的首要条件。冯盎是维护唐初南疆安宁的少数民族功臣。

其四,在史实的考订中纠正前人的失误。这方面本书涉及较多,如上编第76-77页的表格详细记载了唐王朝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县与设立管辖监控机构都护府的情形。该表的附注中写道:“《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羁縻府州总数856,有误。其中,剑南道261州少1州,陇右道51府少1府,还有10州未计入,经过反复稽核,羁縻府、州总数应为864。”足见以资料之详尽全面见长的本书的记载,比史书上记载的情况更为具体、可靠和正确。

其五,本书上编详论元代土官土司制度的存在情况,朝廷授予地方民族首领土官土司的诰敕、印章、虎符、驿传玺书,土官土司的承袭、升迁,土官土司对朝廷的朝贡纳赋、组织土兵等项情况后得出结论说“土司制度定型”于元代,肯定了元代在土司土官制度形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论述论从史出,令人信服,对土司土官制度的发展历史作出了符合史实的新论述。

其六,该书上编第134-137页分表列出明代全国武职土司和文职土司(含续表)的五个表格。第

761

169-171页列出了清代武职土司、文职土司、未入流土司四个表格。传统习惯是土司一般带兵,是武职,但也管治民、收税等文职事,而土官是文职。本书将明代土司分武职土司和文职土司,令人耳目一新,对研究明代各土司的职责和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其七,土司地区如何进行文化教育,过去的论著都言而未详。本书上编第157-159页详论明代土司子弟进国子监读书、土司地区设立儒学、土司地区开科取士等情形,足以补充过去研究之不足。

其八,清中期平定叛乱、改土归流后的实况。本书第二卷(下编①)第274页论述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土司之乱后写道:清政府“将原土司属地设立八角碉屯、汉牛屯、别思满屯、河东屯和河西屯,屯置守备、千总、把总制驭,屯民平时驻扎生产,向当地政府交纳税赋,战时出征打仗,是清王朝的一支地方军”。大小金川土司在清前期不断叛乱,清政府数易其将,耗费帑银数千万两才将其平定,解决了川西北地区的社会安定和发展问题。这一论述充分表明了乾隆帝平叛和改土归流的成功。

其九,本书第三卷(下编②)记述广西土司制度的存在发展情况时,不少论述是广西学者在已出版的论著如1999年版的《广西通史》第一卷中论得较少或不足的。如第809页论及梧州府明代土司覃氏,第841页庆远府之土官知州韦氏,第853页归德州土知州黄氏等。在论到田州府土知府(后为土知州)岑氏时,论述了明代中期明政府平定土官岑猛等的乱事,及其后田州土官妇瓦氏率亻良兵赴浙抗倭事迹。这些事实本为人们熟知,但把明政府平田州岑氏乱与岑氏妇瓦氏抗倭卫国事连在一起写,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首领尽管有时为私利与中央王朝发生战争,但他们爱国爱家的精神始终是历史的传统[见本书第三卷(下编②)第867页]。

其十,本书下编②第1125页注④对“羁縻”两字作了说明。史书上认为羁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本书作者认为:这种比方说法是不对的。“其实际意义是:封建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是通过少数民族的酋领来实现,即封建王朝授予少数民族酋领一个官职称号,不过问其内部事务,仍是由少数民族的首领世袭其官,世长其职,世领其地,只要对封建王朝表示臣服就行”。这一简要说明驳正了史书中的传统看法,肯定了羁縻制和土司制在历代对安定边疆的作用。

本书共1350页,三巨册,创见甚多。以上只举数例。足见本书是我国土司制度史研究中有颇多创新的力作。

(三)古为今用,资治当世

研究社会历史的目的是借鉴过去,总结经验,古为今用,资治当世。我国自古以来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56个民族自古以来要求联合团结,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和压迫,反对外来侵略,保卫各民族共同的伟大祖国。这是几千年历史形成的传统。历代统治阶级在对少数民族的管治中形成了反对暴力镇压,采用德化怀柔、因俗而治、和亲通婚、联姻结亲、和平结盟、互学兼收、共趋先进的传统办法,适应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得到了少数民族首领和群众的拥护,对边疆地区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中国的土司制度从肇源到衰亡,历经三千年,就是这一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土司制度发展到了清代,出现了内乱不断、压迫严重、趋于分裂等种种弊病,改土归流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但这并不否定它在从商周迄元明时期在安定边疆、维护统一、维护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自治习俗基础上实现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我国少数民族三千年来存在过多种多样的自治形式。本书以详尽的资料,从纵的方面和横的方面作了论述,说明了其在当时的作用及其不足。如何总结历史经验、超越过去,制定好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龚教授的力作《中国土司制度史》,以千余页的篇幅详论了上下三千年、包含十四省区的土司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存在概况,为我们当前进一步推行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平等提供了借鉴。对此,龚教授在本书上编第十章第三节“存史”、“资政”、“古为今用”中作了很好的说明。“以史资政”而言,如明代瓦氏的抗倭战争,明清云南边境土司努力维护统一、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反抗法国侵略者的斗争,以及明清时中央用兵的某些不当之处,这些事例均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总结和思考。以“古为今用”而言,本书列举了近年来在广西召开的瓦氏夫人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召开的奢香夫人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有利于焕发民族团结、热爱祖国和乡土的感情;在云南召开的木氏土司研讨会,不仅深化了学术研究,而且推动了丽江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这些论述均很正确。

当然,作为一部长达200余万字的综合性著述,本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别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譬如,全书虽引用资料详尽全面,但大多属文献资料,对碑刻、家谱资料的引用较少。但这只是白璧微瑕。从总体上说,本书仍是一部在资料上有存史意义、在观点上有创新意义、又有“资政”

“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的中国土司制度史研究之最新力作。

[责任编辑 刘文俊]

861

中国政治制度史

填空: 1.郡县制推行始于(秦朝) 2.猛安谋克制度使用创立的是(女真人) 3.科举制建立于(隋朝)、(隋炀帝) 4.军机处设立于(雍正) 5.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6.明代(宗藩制度)是宗法制的复轨 7.明厂卫制有东厂、西厂、(锦衣卫) 8.明省级的长官叫(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9.明清的(改土归流)违背了因俗而治 10.秦朝的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11.春秋前宗教事务官吏称之为太史寮 12.秦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以吏为师)、(法家文化) 13.西汉(汉武帝)设立了(尚书台)为核心的中朝官架空了三公制 14.汉选举制有(察举、征辟) 15.科举制(进士科)士人最重视 16.元朝统治中原的制度是(投下分封制) 17.内阁制度设立于(明朝)(明仁宗朱高炽时) 18.元朝的四个等级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名词解释 宗法制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性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郡县制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县令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玩过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扔位列六部之首。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早想,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六部制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国古代史(政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国古代史(政治方面) 1.夏朝 ⑴约公元前2070年 ⑵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商朝 ⑴公元前1600年前后 3.周朝 西周(公元前1046年) 分封制(意义: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确立了周王权威) 东周(公元前770年) 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4.秦朝 ⑴公元前221年 ⑵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⑶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①在朝廷: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太夫;②在地方:废分封制,采用郡县制。 示意图 5.汉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⑴前期:①休养生息政策;②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 ⑵汉武帝:①推恩令(意义: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使王国再也没有力量和中央对抗了); ②中央:设司隶校尉(监督朝廷中官员和贵族的举止); ③地方: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各地官员的监督) 6.西晋 ⑴266年 ⑵氐族建立前期政权 7.十六国后期 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8.隋朝 ⑴581年,杨坚建立 ⑵首创三省六部制 9.唐朝 ⑴618年,李渊建立 ⑵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 ⑶沿袭和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意义:三省共同议论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示意图 1

10.宋朝 ⑴960年,赵匡胤建立 ⑵①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②增设机构以分割制衡各级官员权力(影响: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官俸和军费开支庞大,形成“积贫”局面) 11.辽王朝 ⑴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⑵在中央设南,北面官。南:长官用契丹贵族;北:长官用汉人,契丹人。效仿中原制度。 12.金朝 ⑴12世纪初,阿骨打建立金 ⑵①迁都燕京;②改革管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13.元朝 ⑴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国 ⑵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北京) ⑶①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②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14.明朝 ⑴1368年,朱元璋建立 ⑵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政管理; ③设殿阁大学士,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④设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⑤设立“廷杖”制度; 15.清朝 ⑴1664年,李自成建立 ⑵效仿明朝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内阁,置六部,设立军机处附:专题:概括 1.原始社会出现禅让制。后世袭制 2.西周建立分封制,在地方分封诸侯。 3.战国时期秦国:建立县制(商鞅变法); 4.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在中央设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6.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7.元朝:设立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8.明朝废除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加强中央集权。 9.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使中央集权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 2

藏区土司制度

藏区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作为国家推行于民族地区的民族自治制度,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而是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藏区土司制度形成一方面与中央王朝传统治边的政策有关外,另一方面与吐蕃王朝解体后,吐蕃在藏区的戎边大将,割据一方,地方政治的独立化有密切关系。各地封建领主在发展经济、军事势力的同时,均十分重视扶持佛教、利用佛教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西藏佛教各教派相继建立,而且都和某个有势力的家族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政、教结合的局面。藏区的政治力量通过不断的扩张、兼并与组合,在公元14世纪蒙古入据吐蕃前,已形成十几个较大的政教势力。为了治理这个地域广袤,各地因历史、地理发展差异等原因,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不完全一致的藏区,中央政府自元代以来在除了逐渐采取多封众建、政教合一的僧纲制度;文武相卫、土流参治的卫所制度之外,主要的一项制度就是因俗而治的土司制度。本文主要以元代以来中央政府对藏区的施政为背景,通过中央政府对藏区逐渐推行土司制度,从土司制度的内涵和外延深入剖析藏区土司及藏区土司制度的历史渊源和藏区土司制度的基本内容,认为藏区土司制度是中央政府根据藏区的实际情况推行的,其本质与内涵是传统治边政治“因俗而治”和“天下一统”思想在封建时代的终极体现,且藏区土司始终处于依附与扩张这种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

在对藏区土司制度的内涵与本质分析研究中,分析了土司制度在西南部和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于宋代,在藏区正式形成于明代,因为土司制度形成的标志就是其职官名称,而土司制的职官名称包括文职和武职,但他们并非同时形成,在宋代文职土司就已形成,明代才正式形成了武职土司。从总体考察,土司制度正式形成于明代。通过考证研究,根据土司家族(部落)粗略统计,藏区各族土司总计849家,其中藏族土司795家,其他各族土司54家。论文不但从职官制度、承袭制度、奖惩制度、朝贡制度、赋役制度、军事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深入细致的研究了藏区土司制度整体性和个体化特点,而且也分析了藏区土司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土司政治对藏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的影响,尤其是中央政府根据“土流参治”的行政建制与根据“政治神化”准则构建了藏区的集权统治网络,并且成为藏区土司政治体制构造的一种基本原则与行政模式。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藏区土司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分析了藏区土司分别与中央政府、寺院的政治关系,认为藏区土司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土司为了生存,不时依附于某个政治力量,以期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政治关系更为复杂,除了实力弱小的土司基本上能效忠于朝廷而外,势力较大或地处偏远的土司们,随着中央政府力量的消长而消长:当中央政府力量强大时,土司们基本上能“瑾守王命”,当中央政府力量弱小或无暇顾及时,便结合周边某些土司或寺院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最后,随着社会的发

外国学者言说中国土司制度-2019年精选文档

外国学者言说中国土司制度 目前,外国学界对中国帝制晚期(13-18 世纪)的研究日渐深入,其中也不乏涉及西南地方社会渐次被纳入到中央王朝统治过程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一统”观念作为一套最具强势的诠释话语主导着这方面的研究进程,我们亦可称之为“开化”、“汉化”等。究其根本,和自先秦以来所崇尚的“大一统的政治哲学不无关系。总得来看,这无非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探究思路,或者说是“从中央到地方”的视野模式。这种“自上而下”的视野必然是探究中央王朝和地方关系的一条线索,但是如果我们一味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认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互动关系裨益不多。当然,就这一点,历史人类学家就做出了相当多 John E. Herman 的《帝国势力深入西南:清初对土的贡献。其中 司制度的改革》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笔者对该文略陈管见如下,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教。 全文以雍正帝于1728 年所颁布的“改土归流”诏引出在西南土司与晚清中央政府关系转变的历史背景下,时人(士大夫)对雍正朝“改土归流”意见不一的尴尬境况,并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雍正偏离了自顺治、康熙以来力图通过对边疆土司制度的改革来深化清朝政府的政治影响及文化声望,以求在“开化夷民”的基础之上废除土司制度的“大一统”之路。但同时作者又认为,雍正的这一举措却是对清初改革西南土司制度意外结

果的合理反应。 文章用较大的篇幅描述了清朝初期(顺治康熙时期),中央 政府为稳固统治对西南土司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作者以土司承袭 制度和土司区官学体制作为切入点,详细描述了这一时期土司职 位承袭途径的变迁以及中央利用优势汉文化渗透边疆社会的模 式的建构,并以此论证清朝统治者试图通过这一长期计划, 阻碍西南地区一体化进程的诸多政治和文化堡垒。 譬如中央政府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确定土司区父子相传的承袭制度, 只有土司的直系后裔才具有承袭权, 如此一来,就颠覆了以往较 为混乱的继承模式,使得原本有机会承袭的土舍或其他土著精英 失去了这一权利,自然而然地将边疆社会精英阶层内部分化开 来。当然了,并非只要作为土司直系后裔就能顺利继承掌管一方 社会中的影响,并将其与土司承袭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且对接 受官学的资格做出了特殊的说明。 如此一来,又在无形之中拉大 了精英们的距离。所以,作者也注意到了清初西南土司制度改革 下所引发的与统治者初衷背道而驰的客观结果——西南边疆土 司社会内部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并最终取代了中央预想的稳定安 邦的社会局面,这就是雍正帝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而这个问 题也印证着清初土司改革之后西南边疆土司社会内部原有的传 统政治关系的决定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开篇中提到 的雍正帝进一步推行“改土归流”的圣命。 消除 规定 的权利, 中央政府通过官学体制的推广强化了正统价值观在边疆

中国政治制度史

1制度,政治制度,隐性规则概念分析 制度: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政治制度:指人类组织发展到国家阶段后,从事政治活动的组织、框架,以及政治游戏的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 隐性规则:指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不以成文形式表现各种规则约束的总称,又叫非正式约束或者潜规则 2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官僚体系(选拔平衡);文官政治文化或文治

精神,重文轻武; 3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政治组织框架,政治文化变迁;政治运作规则机制变迁;社会权利结构变迁; 包括首脑与中央决策系统及其运行机制、行政管理制度、军事、法律、监察、人事管理、财政、户籍管理、民族和宗教、外国事务管理制度。 4论述中国国家起源 经济上:随着部落的发展使得氏族成员内部发生了分化,某些强武和掌握巫术的氏族或者氏族首领逐渐占据了聚落权利中心,而生产的发展,使得这些人拥有更多财产,形成贫富分

化。 政治上:随着社会制度的进化,氏族制逐渐瓦解,被宗族制取代,军事与宗教贵族开始形成,富裕和握有权力的家族开始将权力世袭化,依权势的大小形成权力金字塔的雏形。 军事上:频发的自卫和扩张战争需要拉动了动员和从事战争的机制建立。5国家起源学说有哪些,试就其中一种谈谈自己看法 契约说冲突说贸易说水利灌溉说战争说圣人造福说; 六说各有道理,历史是复杂的,国家产生原因也是复杂的导致国家起源的因素也就不同,就契约说而言,这

种说法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为了避免自然状态的混乱和生活的不便,人们自动在某种契约下结合起来,形成组织,组成国家和政府,将自身的权力让渡给国家。霍布斯是契约理论的最早阐述者,洛饿休谟克完善和丰富了这种假说,认为国家的出现是为了维护人们的私有财产权,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让渡的,也可以由人民收回。契约说的核心是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是可以沟通和合作的,由沟通和合作,通过达成契约,产生了国家。 6夏朝的行政体系具体构建如何 A服内(夏后直接控制区):分为内廷

2019版高考历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作业 一、选择题 1.下面为《周礼·考工记》中的城市形态图,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几何中心被作为布局的核心空间。这反映出当时( ) A.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君权神授影响城市布局 答案 A 解析据《周礼·考工记》可判断材料与周代礼制有关。根据材料信息“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城市布局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和秩序,说明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故A项正确。皇权至上是秦朝开始确立的,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仅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故D项错误。 2.(2018·湖南衡阳一模)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 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 B 解析材料“小儿子”“夺取”“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说明宗法制遭破坏,结果“韩赵魏三家分晋”,这从反面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故B项正确。A、C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3.(2018·河南郑州二模)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要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即王畿的方言。这些规定( )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C.实现了文字统一 D.基本消除了地方的语言隔阂 答案 B 解析西周时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管理,当时并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各封国贵族要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即王畿的方言”可知,此举有利于西周各封国间形成统一的礼仪和官方语言,从而促进了各封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礼仪和官方语言方面的推广,没有涉及文字层面的统一,故C项错误;雅言的推广仅限于各封国贵族层面,没有涵盖民众层面,各国方言仍旧存在并通行民间,并没有消除地方的语言隔阂,故D项错误。 4.(2018·太原模拟)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确定的是( ) 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答案 D 解析秦朝设郡数目是确定的,只是受到史料的影响而出现分歧,故A项错误;从表中可知,秦朝是否设立洞庭郡存在争议,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中对洞庭郡是否存在、与黔中郡的关系存在分歧,故C项错误;不论洞庭郡是否存在、与黔中郡的关系如何,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是肯定的,故D项正确。 5.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设置郡、县两级,郡、县主官都由中央任免。以后尽管地方主官的权力时有伸缩,但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据此可知( ) A.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统一的政权要求中央能有效控制地方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1 严耕望

中國政治制度史綱嚴耕望 目录 第二章殷商政治制度1 P15第三章西周政治制度——宗法社會的封建國家周室統治廣土眾民之兩大政策:封建與宗法2 P19 宗法就是利用血緣關係造成一種政治統制的系統。3 第四章春秋列國政治制度3 第五章戰國政治制度3 第二编第一章皇帝4 第三編魏晉南北朝時代6 第四編隋唐五代7 第五編宋代9 P192 宰相:北宋初——極弱南宋——極強(變化大)9 p224 (元代)樞密院之樞密使與中書令同為皇太子之兼任官10 緒論一、釋名 組織必賴有一定的規則,俾群眾能遵行,以維護這些組織! 廣義的政治制度:國家體制、政府組織、人才任用,以及法律、教育、經濟、財政、軍政、社會……制度均可包括在內。 狹義的政治制度:只限於國家體制、政府組織與人才任用。中國歷史上,國家制度變化較少,故可講者也較少,目前一般注重在政府組織與人才任用。 官制演變的規則:(1)小臣由親近君主而掌權(由宮官到府官)→地位增高為大臣→大臣位高而疏遠,因此漸漸失權。(2)官與職的合一與分離。(3)组织名号,愈後愈複雜。後代複雜,其故有二:其一:事由簡越繁。其二:舊官不廢,新官滋生。 第二章殷商政治制度 一.殷商時代的氏族部落 P9 殷商仍非一個統一國家,大抵仍為氏族聯盟制,但氏族聯盟的盟長由殷族子姓一氏的子弟所承襲,稱為王,王對於本盟中的氏族可命令指揮。 二、盟主(王)繼承制——子族兄終弟及制 P10 殷氏族重視橫的世代層,同一世代層的兄弟身份相同。 P11 王氏殷周制度論曰:“商之繼統法,以弟為主,而以子繼輔之。無弟然後傳子……其以子繼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為弟之子。” P12 殷代後期已漸形成父子繼承制,傳弟已成例外。 三、官司組織 師保。本為長老制度,對嗣王盡監護之職。後演成太保、太師、太傳三師官。 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 殷代已有百官之稱,組織已相當繁複。 P15第三章西周政治制度——宗法社會的封建國家周室統治廣土眾民之兩大政策:封建與宗法 一、封建制度 (1)封建情形A分封對象——以封親戚為主,承認土著為輔。 B.封建方法——錫之土地、人民及其地位,加以誥訓,指導其統治之政策。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1、三公九卿 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西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首)、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察),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察),东汉为司法、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实则丧失原有职权。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前后变化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到隋唐三公九卿职能被三省六部取代。 2、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制度。隋唐改革国家组织,开始建立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到唐代完善这种制度。隋代三省为内史(掌拟诏制令权)、门下(掌封驳权)、尚书省(掌行政权),唐代为中书(内史省改名)、门下、尚书省。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辖的六个具体职能机构,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长官为尚书。六部成为当时及后世中国主流的国家行政职能机构。 3、南书房 清朝的内廷机构。原为康熙帝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始选翰林等官员入值,称南书房行走,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有时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故南书房一度被视为机要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 4、军机处 清代中后期处理机要政务的中枢机构。雍正八年(1730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人员主要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军机处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军机大臣下另有军机章京,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俗称“小军机”。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恭撰上谕,参赞军国机务,参议重要政务及刑狱;用兵时则核查山川道里、兵马钱粮的树木,以备顾问;文武官员的简放、换防、引见、记名、赐与,以及拟定对外藩朝觐者的颁赐等。军机处虽能参与军国大政,决定权仍在皇帝的手中,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职权力,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5、酎金令 汉削弱诸侯国措施之一。酌金即汉时诸侯与宗庙祭祀时随同酌(指重酿之酒)所献的黄金。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长安祭高祖庙献酌饮酒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目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武帝时,曾借酌金不足为名,削弱、打击诸侯王和列侯的势力。 6、乡遂制度 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共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比、闾、族、党、州、乡)。边远农村地区衽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邻、里、赞、鄙、县、遂)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乡遂制度是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十二)·中国古代的重大战事

中国古代的重大战事 在中国古代史上,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和发展,战争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常见政治现象。在中国古代史的复习中,应注意对中国古代重要战事的掌握 一、中国古代重大战事概况 重要战争战争概况 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与商军战于牧野,商军倒戈,商纣自杀,商朝灭亡 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城濮之战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国经过城濮之战打败了楚国 桂陵之战战国时期齐魏之间的一次著名战役,也称为“围魏救赵”,齐军击败魏军 马陵之战战国时期齐魏交战的关键性战役,魏国战败,从此,魏国力量大为衰落 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公元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交战,秦军大获全胜。这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 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 秦国的统一战争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东方六国,此后,秦又统一了越族地区; 又击败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 西汉对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27年,匈奴南进,汉派卫青出击匈奴,汉收复河南地公元前121年,汉派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公元前119年,汉以。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汉大破匈奴,匈奴北徙漠北 东汉对匈奴的战争东汉前期,大将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大败北匈奴 北宋统一中原的战争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基本上削平了南方的割据势力;979年,宋太宗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辽战争北宋建立后,为夺取幽云十六州,发动了对辽的战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逼近东京,这时在澶州的宋军击毙辽军统帅,大挫辽军锐气,为宋辽和谈 创造了条件 蒙古及元统一战争蒙古汗国建立以后,发动了大规模战争:蒙古先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后来又招降吐蕃,征服大理。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靖难之役明建文帝上台后实行削藩措施,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1402年, 朱棣攻破京师,靖难之役结束 明朝抗倭战争明朝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在福建、广东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 的倭寇基本肃清 雅克萨之战明清之际,东北边境空虚,俄国侵略者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并继续增兵,扩大侵略。为了捍卫边疆,康熙皇帝下令组织自卫反击战。1685年和1986年,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俄军伤亡惨重。俄国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清朝的平定地方叛乱 的战争在清朝统治前期,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先后平定了漠西蒙古准葛尔部叛乱、三藩之乱 等 二、中国古代战争的分类 (1)反对民族压迫掠夺的战争:两汉北击匈奴、完颜阿骨打抗辽、两宋抗金战争等,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2)反对分裂、平定叛乱的战争:唐朝北击突厥的战争、清朝平叛战争,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3)民族争霸、征服战争: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淝水之战、唐末藩镇割据混战、五代十国间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辽宋夏金间的战争、蒙古政权西征等。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精选多篇) 对土司制度的几点看法 土司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王朝对境内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带有一定程度自治性质的管理制度。它标示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权的存在。在我国的民族史和地方史的研究中,土司制度的研究始终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土司制度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对土司制度的研究开始很早,有学者从我国土司制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将20世纪的研究分为两个时期,即20世纪前40多年为初创时期,后50余年为发展时期。①学者们的研究总体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总论性研究。这其中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问题:土司制度形成的时间和含义研究;关于土司制度的评价。 首先,关于土司制度形成时间和含义的研究。尤中提出:“土司制度最早产生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的同时,仍封夜郎王、滇王为王,句町、漏卧的部落酋长为侯,这些土著的王、侯就是土司。”②王钟翰认为“土司制度是一种封建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在边疆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地带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治制度”,其“渊源甚早,起于秦汉,中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的不断变化,至元代正式形成为土司制度,明代则臻于完善,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始日趋衰微。”③p734白耀天认为土司制度是封 建王朝中央继羁縻制之后在僻远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它确立于元代并盛于元代,在明朝开始走上末路。④⑤张永国则认为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同志南方少数民族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封建王朝制定的一套管理土司的制度,它形成于明代而非宋元。⑥于玲将土司制度界定为“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央王朝对境内的一些特殊区域,主要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带有一定程度自治性质的 ⑦管理制度。” 在对土司制度的含义的研究中,学者们也广泛的探讨了与土司制度相关的概念。土司与土官。有的学者认为,土司和土官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出现时间、内涵两个方面的差异。⑧张永国认为土官泛指针对封建王朝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分封当地“土酋”的世袭之官;土司主要是指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分封的宣慰司、宣抚司、长官司等各司的土官⑨。此外,白耀天、史继忠、曹相等学者也分别著文论述过二者之间的关系。土司制度与羁縻州制。王钟翰认为,土司的设置,在于羁縻。即源于中央王朝最早实行的羁縻政策。秦在统一全国后,在南方民族地区设立“道”的特殊行政机构。汉沿秦制,继续推行郡县统治之法,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章至第三章作业讲评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性质。B A、科学 B、假说 C、阶级 D、客观 2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 A、部落 B、部落联盟 C、酋邦 D、氏族 1、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A A、陕西和甘肃 B、河南山东 C、云南广东 D、四川一带 2、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B A、陕西和甘肃 B、河南山东 C、云南广东 D、四川一带 3、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B A、蚩尤、九黎 B、黄帝、炎帝 C、太昊、少昊 D、尧、舜 4、东夷集团的代表人物()C A、蚩尤、九黎 B、黄帝、炎帝 C、太昊、少昊 D、尧、舜

1、夏以后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是 B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为,后 A、王 B、后 C、皇帝 D、天子 3、最高权力的称谓,商代称,王 A、王 B、后 C、皇帝 D、天子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BC A、国家体制; B、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比如政党制度、工会制度、商会制度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等; C、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 D、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2、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ABCD A、出现了一个中央政治权力中心以及保证这一权力中心存在的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税收制度;B、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阶级分化; C、形成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 D、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 3、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 )BD A、酋邦 B、群队 C、部落联盟 D、部落 二、多项选择题 1、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哪三大集团()ABC

恩施地区土司史话

恩施地区土司史话 中国土司制度发端于两宋之交,形成于元朝,鼎盛于明朝,衰落于清朝。 元朝以前,中原朝廷对今恩施地区的统治主要为羁縻制度(即封赠少数民族地区首领官爵以统治本族人民)。 据光绪十八年(1895)《湖北舆地记》卷17记载:五代时置 羁縻感化州。宋代在今恩施南部设立了一些羁縻州县。如定州(鹤峰县南部并跨入湖南境内)、富州(后为柔远州。今 来凤一带)、顺州(今宣恩沙道沟一带)、保顺州(宣恩县李家河一带)、高州(原称珍州,后改为高州,复改西高州。 今宣恩县高罗一带)、懿州(今咸丰县境)、龙渠县(今利川市忠路一带)。 元代统治中国后,鉴于宋代的羁縻制度是一种松散的统治,每到王朝衰微时,不听其控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乃改宋代的羁縻制度为土司制度。其时在今恩施境内共设14个土司,包括宣慰司3个即施南道宣慰司、

镇边忠峒宣慰司、镇边毛岭峒宣慰司(注:一说宣慰司3个即施南宣慰司、镇边毛岭峒宣慰司、怀德军民宣慰司);宣抚司6个即散毛军民宣抚司、誓崖宣抚司、安定宣抚司、怀德宣抚司、高罗宣抚司、师壁宣抚司);安抚司4个即忠孝军民安抚司、木册安抚司、盘顺安抚司、龙潭安抚司;宣抚司7个即散毛军民宣抚司、容美峒宣抚司、高罗宣抚司、隆奉宣抚司、龙潭宣抚司、隆中路宣抚司、龙渠峒宣抚司;安抚司6个即忠孝军民安抚司、盘顺军民安抚司、忠义军民安抚司、金峒安抚司、大旺安抚司、木栅安抚司。此外,还有忠建军民都元帅府、容美总管府、唐崖千户所。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柔远州曰散毛峒。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升为散毛府。至正年间改散毛府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又于施州东南蛮地置沿边溪峒招讨司。 至正二年(1342年)改沿边溪峒招讨司为施南道宣慰使司;又于施州东南蛮地置叉把安抚司、隆奉宣抚司。又于宋西高州地置大奴管勾等峒长官司、石溪峒长官司。至正十一年(1351年)改大奴管勾等峒长官司为忠孝军民府;至正十五年(1355年)忠孝军民府改为忠孝军民安抚司、石溪峒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 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 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 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 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 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 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对) 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对) 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以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1、政治:(1)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2)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3)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4)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1)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3)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1)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2)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3)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1、政治:(1)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3)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经济上:(1)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2)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2)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3)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1、政治:(1)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西晋的短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2)政权更替频繁;(3)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4)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2、经济:(1)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2)江南经济开发,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3)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思想文化:(1)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发展;(3)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四)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 1、政治:(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3)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繁荣;(2)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3)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2)教育

贵州土司制度的演变过程

贵州土司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和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贵州来源 贵州一词,与夜郎竹王关系密切,元代,贵州版图逐渐形成,明永乐年间正式建省,贵州全省“皆土司”,在全国很有代表性。前人研究贵州之名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伊始唐朝建立的矩州,因水流如矩得名,又因少数民族语转成贵州,元因之得置贵州,二是由贵竹音转成贵州,三是因山得名,“贵山,府北二里,入蜀之道,一名贵人峰,贵州之名以此”。贵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地理位置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 1.8%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贵州历史文化背景 贵州省因其境内有贵山而得名。夏之前称"赤水"。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地和夜郎、且兰等地。秦属黔中郡、象郡、巴郡、

蜀郡和夜郎国。汉属荆州,益州。唐分属黔中、剑南、岭南等道,其中黔中道为今贵州省大部分区域,故而贵州有"黔"的简称。宋属夔州路,"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元代分属四川、湘广、云南三行中书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贵州都指挥使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始建贵州行省。清代沿用明制。全省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大公园"。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 土司制度的建立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治理少数民族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研究相关少数民族史和地方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它是羁縻制度(羁縻政策的实际意义是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是通过少数民族酋领来实现,封建王朝授封少数民族的酋领一个官职称号以后,只要他们对朝廷表示臣服就行了,王朝不过问其内部事务。)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政治制度史(张鸣)

中国政治制度史开篇语 绪论 一、何为制度 二、何为政治制度 三、何为政治制度史 四、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 第一节前封建时代 一、国家起源的假说 1.契约说 2.冲突说 3.贸易说 4.水利灌溉说 5.战争说 6.圣人造福说 二、中国的国家起源 1.从“国”字谈起 2.中国国家起源的脉络 第二节封建时代的过渡——夏

一、国家形态 二、王权 三、服内与服外 四、阶级与阶层 五、宗教与意识形态 第三节封建时代的确立——商 一、王族宗法制的确立 二、分封 三、官制 四、兵制 五、礼仪与宗教 第四节封建制的盛世——西周 一、严整的宗法制度 1.合乎礼法的贵族配偶制度的确立 2.继承制度:以贵以长原则 3.宗法体系 4.宗庙祭祀 二、分封 三、朝觐盟会制度 四、官制 五、意识形态、礼仪与教育 第二章“官僚”帝国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

第一节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 一、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的崩溃 二、在宗法政治框架内秩序重整的努力 三、士阶层的崛起与新型官制的出现 四、战国时代的政治改革 五、战争形势的改变与军制的变化 六、政治文化: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尊 第二节法家帝国——秦 一、皇帝制度的确立 二、铲平贵族政治,实行社会等级流动化 三、郡县制与官僚金字塔 四、“以吏为师”的政治文化 第三节王霸之道——两汉 一、郡县制的最终确立 二、皇帝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1.名号 2.后宫制度 3.东宫制度 4.宦官制度 三、官僚体系 1.外朝官 ①丞相、三公体系

②九卿和列卿体系 2.中朝官 ①皇帝的亲卫武将 ②尚书台 ③皇帝的侍从 3.地方官 4.王国官 四、礼仪制度 五、司法制度 1.司法过程 2.法律的演变 六、汉代的乡里结构 1.类政权的管理机构 2.社会管理 七、汉代的选举制度 八、汉代的意识形态与学校制度 九、汉代的监察制度 十、官员的任用规则与考核制度 1.官员任用的习惯规则 2.官员的考核 十一、汉朝的兵制 1.符节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