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模式

先行组织者模式

语文教学的先行组织者模式

一、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著名的美国学习理论专家奥苏伯尔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是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是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奥苏伯尔将‘先行组织者’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即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知识基础)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设计一个概括和包容水平高于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让学生先学习这一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陈述性组织者。比如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常识中的使动用法之前没有形成词类活用的概念,那么在教授使动用法之间教给学生词类活用的概念,以帮助学生把使动用法纳入词类活用的概念体系中,词类活用的概念就是使动用法概念的先行组织者。设计陈述性组织者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用此组织者同化新知识,使新知识顺利、快速地进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提供“认知路线图”。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概念,但原有的概念不清楚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间关系辨别不清,则可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

二、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程序 

根据先行组织者的静态内容构成,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由三个阶段组成。

1、呈现先行组织者模式实施的第一步是呈现先行组织者。教师在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概念呈现先行组织者。教师首先要解释先行组织者,因为先行组织者本身也是一个概念。必要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先行组织者的主要特征,加以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组织者。教师所呈现的先行组织者应该是简明扼要的。在这一阶段的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之与教师设置的先行组织者及学习的新材料发生联系,以便学生能更好的同化新材料。这一阶段中最重要的是要唤起学生先前与先行组织者有联系的知识和经验以形成综合性的认知结构。

2、呈现学习任务这一阶段,教师要遵循逐步分化的原则将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即将较大范围的概念分化成较小范围的概念,使大概念成为不同层次的小概念,方便学生独立地学习不同层次的知识,了解不同层次知

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和材料。最重要的是必须让学生有整体的方向感,能看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3、先行组织者模式的第三阶段是增强学生的认知结构。简单的说,就是要加强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中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综合贯通是这一阶段要遵循的重要原则,目的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习的材料,让学生把新学习的材料保持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可以通过四种途径来完成:①要求学生回忆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②要求学生概括新学习的材料的主要特征;③要求学生复述精确的定义;④要求学生说出材料各方面的差异。以此来促进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语文教学过程实际由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和教师授课的外部事件共同构成,外部事件对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和行为技能起改变与支持作用。先行组织者的运用,就在于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尚未具备能够同化新课学习的认知框架时,从外部影响学生,帮助其重新建立与新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认知框架,从而有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是奥苏伯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尽管已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是成熟、可行的教学模式。但在应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某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先行组织者要注重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知觉经验的整体性。教师可以通过先行组织者引发学生的整体感知,任凭学生发挥自己想像力,猜测、琢磨、感悟文章的主旨,甚而有可能产生顿悟,刹那间抓住文章的别致内蕴。而作家创作一个作品,不仅仅限于我们所看到的文字符号部分(即“本文”),而且是、“本文”与“非本文”的统一。何谓“非本文”?所谓“非本文”,是指“本文所由产生的现实背景、文学观念、文学传统”等等,这些对理解“本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先行组织者不等同于新课的导入。先行组织者与新课的导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它们都置于新知识的教授之前,都有利于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注意,都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然而,我们更需要注意是它们之间巨大的差异所在。新课的导入目的只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则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稳定、系统的知识体系。两者的差异显而易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