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著的正性情绪调节上调效应

显著的正性情绪调节上调效应
显著的正性情绪调节上调效应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6, 6(2), 195-203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journal/ap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2677/ap.2016.62024

Significant Up-Regulated Effect of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Fenghua Li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Feb. 3rd, 2016; accepted: Feb. 19th, 2016; published: Feb. 26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Emotion regulation refers to the ability and the process that individual adjusts and controls the occurrenc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of emotion. Good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is beneficial for individuals to keep pleasant mood and improve the bad one.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studies investigating emotion regulation, they are mostly about negative emotion regulation, and few are known about the study of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use behavioral and electrophysiology measure of arousal rating and zygomatic electromyography (zEMG) to index the variation of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We collect arousal rating in each trial after participants regulate their emotion in Experiment 1 and the activity of zEMG in Experiment 2 in which the par-ticipants regulate their emotions induced by 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pictu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p-regulated effect of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is significant, but down- regulated effect is not. This suggests that people may be desirable and habitual to increase their positive emotion rather than inhibit it.

Keywords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Cognition Reappraisal, Zygomatic Electromyography,

Emotion Regulation Effect

显著的正性情绪调节上调效应

李峰华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李峰华

收稿日期:2016年2月3日;录用日期:2016年2月19日;发布日期:2016年2月26日

摘要

情绪调节指的是个体对情绪的发生、体验与表达进行调控的能力和过程。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利于个体保持愉快的心境、改善不利的心境。现有的情绪调节研究大多都局限于负性情绪调节,而正性情绪调节的研究一直很少,当前研究综合行为和电生理方法,对被试在进行正性情绪认知重评调节时的唤醒度和颧肌肌电(zygomatic electromyography,简称zEMG)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个实验中当进行正性情绪上调调节时,唤醒度和肌电指标相比维持调节时都有显著的增强,而下调与维持时肌电差异不显著。

两个实验结果一致的证明正性情绪上调效应显著,而下调效应不显著。这表明相对于抑制正性情绪,人们可能更习惯和倾向于增强自身的正性情绪。

关键词

正性情绪调节,认知重评,颧肌肌电,情绪调节效应

1. 引言

我们的日常生活被一系列复杂的情绪调节过程围绕,想象一下你对负性情绪的反应,当你感觉情绪低落的时候,你可能会看一部喜剧电影或者去公园散步,积极的去寻找一种方法立刻打起精神。有时你可能会跟朋友一起去聚会,庆祝活动能有效的使人感觉心情舒畅并延长积极情绪的维持时间(Langston, 1994)。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课题最早是在发展心理学中,对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Gaensbauer, 1982)进行研究。经过30多年的探索,情绪调节的研究不断拓展深化。现代研究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的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Gross, 1998),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情绪通过一定的调节策略与机制,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之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环境(黄敏儿,郭德俊,2000),这类研究普遍存在于成人情绪研究中(Delgado, Nearing, Ledoux, & Phelps, 2008; Gross, Halperin, & Porat, 2013; Joormann & Vanderlind, 2014)。

根据Gross提出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Gross, 1998),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产生的过程之中,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分别在情绪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作用(Gross & Thompson, 2007)。该模型强调个体可以对情绪进行调节的五种策略,按照发生阶段的时间顺序,依次是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反应修正。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认知改变和反应修正这两种策略,并发现不同的调节策略对应不同的神经机制,对记忆、情绪体验、社会适应造成不同的影响(Goldin, McRae, Ramel, & Gross, 2008; Kim & Hamann, 2007)。认知改变策略也称为认知重评策略(cognitive reappraisal),主要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认识来调节情绪反应。临床心理学常用的合理情绪疗法(Ellis, 1991),便是通过使用这种认知改变策略以调节个体对诱发性事件的情绪体验(娄熠雪,蔡阿燕,杨洁敏,袁加锦,2014)。研究者发现习惯运用认知重评的个体与高水平的正性情绪体验和低水平的负性情绪体验相关,认知重评也与人际交往功能和幸福感呈正相关,认知重评者拥有低的抑郁症状,高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Gross & John, 2003),因此认知重评策略的研究很有意义。

情绪调节按照情绪的分类可分为两种,正性情绪调节和负性情绪调节(Gross & Thompson, 2007)。而以往的研究偏向于负性情绪调节(Banks, Eddy, Angstadt, Nathan, & Phan, 2007; Delgado et al., 2008; Gross

李峰华

et al., 2013),这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和临床应用中通常比较关心负性情绪(如悲伤、苦恼等)的调节,而很少去调整或维持正性情绪体验有关(Tugade & Fredrickson, 2007)。然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研究者开始关注正性情绪的研究。Fredrickson提出的拓展和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提出正性情绪体验拓宽了人类的瞬间思考能力(Fredrickson, 2001),还有研究表明正性情绪对个体注意、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等的促进作用(Isen, 2004; Johnson & Fredrickson, 2005; Wadlinger & Isaacowitz, 2006),研究个体如何获得并提高正性情绪是应用心理学的使命之一。然而,与提高自身的正性情绪相比,降低自己的正性情绪以适应场合也有其重要的适应意义。例如我们本来兴高采烈的去拜会朋友,但当我们听说了朋友的伤心之事后,一般倾向于改变原有好心情并适当的表达同情和遗憾;刚发了年终奖金的员工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吃大餐,让高兴的心情变得更加高兴。

当前的情绪调节研究比较注重负性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研究,这些研究一致得出认知重评激活了大脑前额叶一些区域和皮层下结构如杏仁核等(Kalisch, 2009)。杏仁核负责情绪的加工和反应调整(Phelps & LeDoux, 2005),前额叶区域负责自上而下的控制,例如抑制、维持或增强情绪反应,前额叶起到掌控调节的作用,同时潜在的调节皮层下区域如杏仁核的活动(Miller & Cohen, 2001)。然而现有的正性情绪调节研究并不多(Beauregard, Levesque, & Bourgouin, 2001; Giuliani, McRae, & Gross, 2008; Kim & Hamann, 2007),并且研究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够从多方面对正性情绪调节进行阐释,虽然Beauregard和Kim发现正性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与负性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相似,但是Beauregard文章中用色情图片作为情绪诱发图片。Giuliani用生理心理法对引人发笑的娱乐进行研究,发现被试的主观情绪体验、表情行为(微笑和大笑的次数)、生理变化(心率、平均血压、皮肤电反应幅度、呼吸率)均随情绪上调而变大,下调而变小,然而这一研究针对的是娱乐视频片段,它的生态效度如何,能否推及并适应其他正性情绪还不能确定。

基于以上,研究者试图利用大样本收集一种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正性情绪变化的指标对正性情绪调节进行研究。一种广泛运用而且效度极高的客观测量情绪的指标是肌电,特定的面部肌电活动能够反映不同效价特征的情绪变化(Bradley, Codispoti, Cuthbert, & Lang, 2001)。在Lee的研究中(Lee, Heller, van Reekum, Nelson, & Davidson, 2012),首次在被试进行负性情绪调节时同步记录被试皱眉肌肌电图(corrugator electromyography,以下简称cEMG),发现cEMG随情绪调节上调而增加,随情绪调节下调降低,表现出很强的调节效应。而且功能核磁共振结果表明,杏仁核的活动强度也表现出很强的调节效应,即随情绪调节上调而增加,随情绪调节下调降低,这表明cEMG能够较好的反映人脑内杏仁核的活动变化,是负性情绪调节的特异性指标。Bradley研究中同时得出,颧肌肌电(zEMG)在反映正性情绪时特异性较强,因此本实验就选用能够客观的反映正性情绪变化的生理指标zEMG,同时配合行为实验研究对正性情绪调节进行研究。

当前研究中,研究者透过常用情绪调节实验范式,分别设计两个实验对被试的情绪调节进行研究,从行为和生理两个角度对正性情绪调节进行探究。两个实验均用图片呈现的方式诱发个体的正性情绪,并要求被试按照指令的要求对图片所诱发的情绪进行调节,实验一收集被试调节之后的唤醒度,实验二用生物反馈仪收集被试的zEMG活动变化。参照以往实验研究结果,我们预期两个实验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即上调时唤醒度和zEMG相比维持条件都将变大,下调时唤醒度和zEMG相比维持条件都将变小。

2. 实验

2.1. 实验一

2.1.1. 被试

随机选取41名在校大学生被试(男生13人),年龄从18岁到25岁(M = 20.41, SD = 1.35),均为右利

李峰华

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身体健康且无神经系统疾病,被试之前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实验完成后给予适当的金钱报酬。

2.1.2. 实验材料和程序

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IAPS) (Lang, Bradley, & Cuthbert, 1999)中选取三组经过效价匹配的正性图片(第一组:效价6.81 ± 0.69,唤醒度5.65 ± 0.53。第二组:效价6.80 ± 0.71,唤醒度5.66 ± 0.70。第三组:效价6.81 ± 0.68,唤醒度5.62 ± 0.65)和一组中性效价图片(效价:5.23 ± 0.43,唤醒度:4.42 ± 0.45)。这些图片的参数是经过本土化评定的,比较符合中国大陆的文化特征(刘潇楠,许翱翔,周仁来,2009)。正性图片每组27张(包括家庭宠物、人物风景、运动场景等),中性图片共39张(包括动植物、物体等)。实验分为3个Block,每个Block40个试次,其中正性上调、维持、下调各9次,中性维持13次。每两个Block之间休息时间为两分钟,试次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1 s的注视点,注视点结束后出现图片,图片共呈现8 s,当图片呈现4 s时,被试会听到一个声音指令,指令为“上调”、“维持”或“下调”中的任意一种。当被试听到指令后,按照事先学习的认知重评策略对图片所激发的情绪按指令要求进行重新评价,图片呈现结束后评分屏幕出现,要求被试对自身的即时情绪唤醒度进行5点按键评分,不同的分数代表唤醒程度的不同,评分屏幕持续时间3 s,然后呈现一个为时3 s的休息屏,被试看到“放松”字样后休息,直到下一试次开始。调节阶段从听到声音提示开始,直到看到屏幕显示“放松”调节结束。正性情绪调节分为“上调”、“维持”和“下调”三种调节,中性情绪作为对比条件仅作“维持”调节。在实验前主试告知被试在调节过程中按照指令要求尽最大努力进行调节。

调节所用的策略为认知重评策略,被试可以想象一个与图片中所描述的情况不一样的结果或者改变情境的自我卷入程度来进行情绪调节(Lee et al., 2012)。例如,在对一幅优美的风景进行情绪下调时,我们可以想象过一会儿突然发生了风暴,风暴过后现场一片狼藉;在对一张孩子的笑脸进行情绪上调时,我们可以想象图片中的小孩跟邻家可爱的小弟弟长得很像。在实验中,被试允许自由选择自己在生活中常用到的认知重评策略对情绪进行调节,而避免被试选择一些非认知的策略对情绪进行调节,如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等。

2.1.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实验一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三种听觉调节指令下被试的正性情绪唤醒度变化。剔除被试没有按键反应的试次,将每个被试正性上调、维持和下调条件的愉悦度评分进行平均,然后对平均后的正性上调、维持和下调分数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调节条件间差异显著(F(2,80) = 42.566, p < 0.001),结果见图2。事后检验显示正性上调愉悦度评分显著高于正性维持(T40 = 8.474, p < 0.001);正性维持的平均值虽然大于正性下调,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40 = 1.722, p = 0.093)。

2.2. 实验二

2.2.1. 被试

随机选取63名在校大学生被试(男生20人),年龄从18岁到25岁(M = 20.90, SD = 1.49),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身体健康且无神经系统疾病,被试之前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做过实验一的被试不能再做实验二),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被试在年龄和性别上都没有显著差异。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实验,实验完成后给予适当的金钱报酬。

2.2.2. 实验材料和程序

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选取三组经过效价匹配的正性图片(第一组:效价6.81 ± 0.49,唤醒度5.71 ±

0.42。第二组:效价6.83 ± 0.49,唤醒度5.79 ± 0.67。第三组:效价6.85 ± 0.50,唤醒度5.66 ± 0.54)和一

李峰华

Figure 1. Procedure of the Experiment 1

图1. 实验一试次流程

Figure 2.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effect (Arousal Rating)

图2. 正性情绪调节效应(唤醒度)

组中性效价图片(效价:5.38 ± 0.44,唤醒度:4.71 ± 0.55)。正性图片每组28张(包括家庭宠物、人物风景、运动场景等),中性图片共42张(包括动植物、物体等)。实验分为6个Block,每个Block21个试次,其中中性维持7次。第1和4个Block正性上调5次、维持5次、下调4次;第2和5个Block正性上调5次、维持4次、下调5次;第3和6个Block正性上调4次、维持5次、下调5次。每两个Block之间休息时间为两分钟,试次流程与实验一类似,详细请见图3。

参照人体系统解剖学面部肌肉解剖(柏树令,2008),实验过程中被试的颧肌经酒精清洁处理后被贴上正负两个电极片,电极片的位置在被试间进行左右平衡,一半被试贴在左侧颧肌,另一半被试贴在右侧颧肌,接地电极贴在被试的颈部后方。实验过程中主试告知被试专心完成任务,不要受所贴电极片的影响。

2.2.

3. 数据收集

用西南大学生理心理实验室配备的SPIRIT-10和BioTrace+软件对被试的zEMG数据进行实验同步采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硬件模数转换后即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试验结束后将数据导出,数据导出前软件默认对数据放大19.5倍,采样率默认为2048 Sps (Samole per Second)。我们将导出数据降采样到32 Sps,数据统计采用条件间分段处理,用研究者自行研发的MATLAB代码分别对图片呈现之后4 s和声音指令呈现之后12 s的数据进行被试间平均分析,得出被试情绪加工和情绪调节阶段的zEMG平均值(单位:μV)。

李峰华

2.2.4. 数据分析

1) 图片刺激有效性分析

对图片呈现之后4 s被试的zEMG数据进行被试间平均,然后正性与中性条件间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在加工正性图片时比加工中性图片时有显著增高的颧肌肌电(T62 = 3.113, p = 0.003),如图4所示。这说明相比中性图片刺激,正性图片能引起被试更大的肌电活动。

2) 正性情绪调节效应显著性分析

对声音指令呈现之后8 s上调、维持、减弱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调节条件间差异显著(F(2,124) = 24.038, p < 0.001),结果见图5。事后检验显示正性上调阶段肌电显著高于正性维持阶段(T62 = 4.778, p <

0.001);正性维持的平均值虽然大于正性下调,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62 = 1.234, p = 0.222)。

Figure 3. Procedure of the experiment

图3. 试次流程

Figure 4. The zEMG difference between positive and neutral

emotional picture processing

图4. 正性与中性情绪图片加工的颧肌肌电差异

Figure 5.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effect (zEMG)

图5. 正性情绪调节效应(颧肌肌电)

李峰华3. 讨论

本文对正性情绪调节进行研究,用行为学方法和生物反馈技术综合考察正性情绪调节变化。两个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上调时唤醒度和zEMG相比维持条件显著增大,这一结果与假设一直,但是下调时两个实验都没有发现与维持条件的显著差异,我们发现了新的与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的结果。

实验一用行为学的方法对情绪调节过后被试的情绪唤醒度进行评分,结果发现显著的正性情绪调节上调效应(上调后的唤醒度显著大于维持),但是下调效应(下调后的唤醒度与维持相比)不显著。实验二发现在前4 s图片呈现阶段,当被试看到正性效价的情绪图片时,比看到中性情绪图片时有更强的zEMG,这个结果表明不同效价的图片造成zEMG的不同,正性情绪图片比中性图片能激起被试更大的肌电反应,两者的差异也说明了被试的正性情绪确实是由正性情绪图片诱发的。情绪调节效应分析显示,正性情绪上调效应显著,下调效应不显著,这一结果与实验一的结果一致。

两个实验均发现了显著的正性情绪调节上调效应,但却没有发现显著的下调效应,研究者认为这种结果可能跟以下原因有关:首先,在Kim和Hamann的研究中显示(Kim & Hamann, 2007):无论正性情绪调节还是负性情绪调节,下调调节要比上调调节难,这可能是造成下调效应不明显的原因之一;其次,根据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Etkin et al., 2015),被试可能不愿意降低自身好的情绪水平,而且下调调节在生活中也不常被用到,因此可能是被试下调自身正性情绪的低意愿性和熟练性造成这一结果。

由于没有考虑性别差异,因此本研究也存在缺陷。性别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在以往的负性情绪调节研究中,有专门进行性别差异的研究(Domes et al., 2010; Garnefski, Teerds, Kraaij, Legerstee, & van den Kommer, 2004; Koch et al., 2007; Nolen-Hoeksema, 2012),但是由于考虑到本篇研究仅仅是从普遍的角度去研究正性情绪调节,因此实验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性别因素。

未来可以在以下三个方向做深入研究:首先可以研究性别差异,探究性别因素是否作为一种潜在的变量影响个体的正性情绪调节能力,如果性别影响正性情绪调节,那么其内在的神经机制是什么;其次考虑到情绪调节对社会适应的重要作用,可以探究情绪调节的训练效应(Jackson et al., 2000),通过一些可操作的训练手段提高或修正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这无论对正常人还是情绪失调者都有重大意义,同时可以用功能核磁共振等脑成像方法考察情绪网络在训练过程中的变化。第三,相关研究指出,在选择情绪激发刺激时,动态的视频材料要比静态的图片更能诱发被试的情绪(Gross & Levenson, 1995),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选择视频材料作为情绪刺激材料,从而更有效的激发被试的情绪。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综合应用行为和电生理手段对正性情绪调节进行探究,发现被试在进行正性情绪上调调节时,唤醒度和颧肌肌电指标比维持调节时有显著的增强,而下调与维持时差异不大,这表明正性情绪调节有显著的上调效应,而下调效应不显著。本文用新的方法拓展了现有的情绪调节研究领域,拓宽了对正性情绪调节的认识,对未来正性情绪调节的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柏树令(2008). 系统解剖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黄敏儿, 郭德俊(2000). 情绪调节的实质. 心理科学, 23(1), 109-110.

刘潇楠, 许翱翔, 周仁来(2009).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的本土化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评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7(6), 687-689.

娄熠雪, 蔡阿燕, 杨洁敏, 袁加锦(2014). 内-外倾人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及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2, 1855-1866. Banks, S. J., Eddy, K. T., Angstadt, M., Nathan, P. J., & Phan, K. L. (2007). Amygdala-Frontal Connectivity during Emotion

李峰华

Regulation.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4), 303-312.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93/scan/nsm029

Beauregard, M., Levesque, J., & Bourgouin, P. (2001).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 Self-Regulation of Emotion.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1, RC165.

Bradley, M. M., Codispoti, M., Cuthbert, B. N., & Lang, P. J. (2001). Emotion and Motivation I: Defensive and Appetitive Reactions in Picture Processing. Emotion, 1(3), 276-298.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37/1528-3542.1.3.276

Delgado, M. R., Nearing, K. I., Ledoux, J. E., & Phelps, E. A. (2008). Neural Circuitry Underlying the Regulation of Condi-tioned Fear and Its Relation to Extinction. Neuron, 59(5), 829-838.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16/j.neuron.2008.06.029

Domes, G., Schulze, L., Bottger, M., Grossmann, A., Hauenstein, K., Wirtz, P. H., & Herpertz, S. C. (2010).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Sex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motion Regulation. Human Brain Mapping, 31(5), 758-769.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02/hbm.20903

Ellis, A. (1991). Rational-Emotive Treatment of Simple Phobias.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28(3), 452-456.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37/0033-3204.28.3.452

Etkin, A., Büchel, C., & Gross, J. J. (2015). The Neural Bas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6, 693-700.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38/nrn4044

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8-226.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37/0003-066X.56.3.218

Gaensbauer, T. J. (1982). Regula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Infants from Two Contrasting Caretaking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Psychiatry, 21, 163-170.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16/S0002-7138(09)60915-8 Garnefski, N., Teerds, J., Kraaij, V., Legerstee, J., & van den Kommer, T. (2004).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6, 267-276.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16/S0191-8869(03)00083-7

Giuliani, N. R., McRae, K., & Gross, J. J. (2008). The Up- and Down-Regulation of Amusement: Experiential, Behavioral, and Autonomic Consequences. Emotion, 8, 714-719.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37/a0013236

Goldin, P. R., McRae, K., Ramel, W., & Gross, J. J. (2008). The Neural Bas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Reappraisal and Sup-pression of Negative Emotion. Biological Psychiatry, 63, 577-586.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16/j.biopsych.2007.05.031

Gross, J. J. (1998).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 271-299.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37/1089-2680.2.3.271

Gross, J. J., & John, O. P.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 348-362.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37/0022-3514.85.2.348

Gross, J. J., & Levenson, R. W. (1995). Emotion Elicitation Using Films. Cognition and Emotion, 9, 87-108.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80/02699939508408966

Gross, J. J., & Thompson, R. A. (2007). Emotion Regulation: Conceptual Foundations. In J. J. Gross (Ed.), 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 (pp. 3-24).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Gross, J. J., Halperin, E., & Porat, R. (2013). Emotion Regulation in Intractable Conflict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 423-429.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177/0963721413495871

Isen, A. (2004). Some 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Feelings and Emotions: Positive Affect Facilitates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A. S. R. Manstead, N. Frijda, & A. Fischer (Eds.), Feelings and Emotions: The Amsterdam Symposium (pp.

263-281).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17/CBO9780511806582.016

Jackson, D. C.et al. (2000). Suppression and Enhancement of Emotional Responses to Unpleasant Pictures. Psychophysiol-ogy, 37, 515-522.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111/1469-8986.3740515

Johnson, K. J., & Fredrickson, B. L. (2005). “We All Look the Same to Me”: Positive Emotions Eliminate the Own-Race Bias in Face Recogni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875-881.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111/j.1467-9280.2005.01631.x

Joormann, J., & Vanderlind, W. M. (2014). Emotion Regulation in Depression: The Role of Biased Cognition and Reduced Cognitive Control.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 402-421.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177/2167702614536163

Kalisch, R. (2009). The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Reappraisal: Time Matter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33, 1215-1226.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16/j.neubiorev.2009.06.003

Kim, S., & Hamann, S. (2007). Neural Correlat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 Regulation.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9, 776-798.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162/jocn.2007.19.5.776

Koch, K., Pauly, K., Kellermann, T., Seiferth, N. Y., Reske, M., Backes, V., St?cker, T., Shah, N. J., Amunts, K., Kircher, T., Schneider, F., & Habel, U. (2007).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Control of Emotion: An fMRI Study. Neuropsy-chologia, 45, 2744-2754.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07.04.012

Lang, P. J., Bradley, M. M., & Cuthbert, B. N. (1999). 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IAPS): Technical Manual and

李峰华

Affective Ratings. Gainesville, FL: The Center for Research in Psychophysiology, University of Florida.

Langston, C. A. (1994). Capitalizing on and Coping with Daily-Life Events: Expressive Responses to Positive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1112-1125.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37/0022-3514.67.6.1112

Lee, H., Heller, A. S., van Reekum, C. M., Nelson, B., & Davidson, R. J. (2012). Amygdala-Prefrontal Coupling Underli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Neuroimage, 62, 1575-1581.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16/j.neuroimage.2012.05.044

Miller, E. K., & Cohen, J. D. (2001).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Prefrontal Cortex Functio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24, 167-202.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146/annurev.neuro.24.1.167

Nolen-Hoeksema, S. (2012).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The Role of Gender.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8, 161-187.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146/annurev-clinpsy-032511-143109

Phelps, E. A., & LeDoux, J. E. (2005). Contributions of the Amygdala to Emotion Processing: From Animal Models to Hu-man Behavior. Neuron, 48, 175-187.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16/j.neuron.2005.09.025

Seligman, M. E.,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Vol. 55).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ugade, M. M., & Fredrickson, B. L. (2007). Regulation of Positive Emotions: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That Promote Resilience.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8, 311-333.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07/s10902-006-9015-4

Wadlinger, H. A., & Isaacowitz, D. M. (2006). Positive Mood Broadens Visual Attention to Positive Stimuli.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0, 87-99.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239890.html,/10.1007/s11031-006-9021-1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教学文案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 (P A N A S)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 测验说明: 请仔细阅读每一道题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作答:每一道题包含5个选项即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极其多,请从其中选择一个更适合你的答案。在作答过程中不得漏题,在同一题上不要斟酌太多时间,要根据看完题后的第一反应进行回答。 试题题目: 1.感兴趣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2.心烦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3.精神活力高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4.心神不宁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5.劲头足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6.内疚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7.恐惧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8.敌意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9.热情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10.自豪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11.易怒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12.警觉性高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13.害羞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14.备受鼓舞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15.紧张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16.意志坚定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17.注意力集中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18.坐立不安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19.有活力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20.害怕的 A.几乎没有 B.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比较多 E. 极其多

功能性分析法

在美国的企业人资管理中,经常用到功能性工作分析法。这是由美国劳工部制订的,以需要员工发挥的功能与应尽职责为核心,列出了相应的搜集与分析信息,规定了工作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工作的特点和担任该工作员工的特点进行分 工作种类及材料/产品/知识等,则需要根据员工的具体工作来进行分类,这里就不罗列了。

——熟悉标准申请格式上项目的含义与内容; ——熟悉食品安全法令政策; ——熟悉其他与上述法规有关的政令。 必备技巧: ——无需。 必备能力: ——阅览并理解(如政令措施等)复杂指示; ——阅览并了解各种手续及口头或书面指示,同时将其转换成适宜的行动;——将申请要件明白地告知他人。 体能要求: ——习惯久坐。 环境条件: ——无。 额外工作: ——除下达或接受指示外,善于和同事相处。 兴趣范围: ——传递资料; ——和他人业务联系。 任务2:为客户解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并将适合客户需要或便于获得作业常识的社会团体推荐给客户。 必备知识: ——无需。

必备能力: ——从口头交谈中明白客户需要; ——下达简单口头或书面指示给他人的能力。 体能状况: ——能够久坐。 任务3:应申请人所求解释政令规定,以确定其案件的合格性。 必备知识: ——熟悉上级颁布的合格标准要点、规定与政策。 必备技巧: ——无需。 必备能力: ——对各项有关政令措施能解释、应用及简单口头表达; ——能口头表达简单基本运算。 4优缺点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有优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分别如下: 优点就是适合于所有企业,由于搜集的信息较多、仔细,对所有工作也是适合的。缺点就是信息量大,访谈和处理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技巧,需要对搜集整理者进行专业的培训,比较耗时。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主要是想让大家知道还有这样一种工作分析方法,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大家可以留言交流。

第4讲 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第四讲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含“第二编”) 1.经典条件反应学习理论起源于谁的研究。 经典条件反应学习理论起源于巴甫洛夫的研究。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他研究消化系统,成就卓著,于1904年获得诺贝尔奖。巴甫洛夫在研究中注意到一种现象,即实验用的狗每到进食时,只要听见饲养员的脚步声就会分泌大量唾液。巴甫洛夫猜想这是脚步声与食物在狗的头脑里形成了某种联系的缘故,遂以细致缜密的实验来检验这个猜想,最后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学说。 条件反射学说主要属于生理学,但是心理学家却看出它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可以成为一种学习理论,遂把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而把形成的“条件反射”改称为“条件反应”。由于心理学家后来也发现了另一种条件作用,因此就按科学中的通例,对源于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冠以“经典”一词以示区别。 2.US、UR、CS、CR的意思 在经典条件作用程序里,US 表示“无条件刺激”;UR 表示“无条件反应”。CS 表示“条件刺激”;CR 表示“条件反应”。 3.形成经典条件反应的关键步骤 形成经典条件反应的关键是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 为了保持一项条件反应,需要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为了消退一项条件反应,只需不再伴随以无条件刺激。 例如,图中标的A点表示经典条件反射充分形成 4.两种信号系统 巴甫洛夫把一切非语言的条件刺激称为第一信号。指出人和其他动物都有处理第一信号的系统。 巴甫洛夫把语言命名为第二信号。只有人拥有第二信号系统。 5.系统脱敏法的主要用途 系统脱敏法和暴露法,都是用来矫治学生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如焦虑和恐惧)的专门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技术。系统脱敏这个术语里的“系统(的)”一词指一种逐步渐进的学习

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

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12级心理学1班 学号: 姓名:

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坏情绪,比如焦虑、沮丧、痛苦、愤怒、悲伤、忧虑、郁闷、恐惧等等,心理学上将这些坏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然而,适度的负性情绪,有时候对人是有利的。适度的压力可以转变为动力,面对失落与挫折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的体会和感悟,使人心态变得平和宽容。负性情绪,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有点负性情绪不见得是坏事,也许它正在提醒你,你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心态甚至人生观做一些调试和改变,你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休息和放松。 但是如果负性情绪长期存在,不能及时地宣泄和处理,则会使人失眠焦虑、心力交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乃至让人悲观消沉、精神抑郁,还可能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较大的伤害;这时候,应该学会合理的,适当的调节和宣泄负性情绪。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压力,主动调节情绪。压力与情绪紧密相关,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因此,正确认识压力,有助于缓解压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有压力,学生怕成绩不好,毕业生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工作以后还有职场上的竞争......而我们要学会的是,当压力来临时,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树立信心,把压力化为目标,积极的化解压力。

在将压力化为目标的同时,应该调整自己的人生的阶段性目标,或者总的人生目标,调整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世界观,改变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等,使之适应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好高骛远。这是从认知水平上掐断产生负性情绪的源头,是宣泄负性情绪的最根本的方法。 第二个调节负性情绪的方法是适当宣泄。情绪需要出口,通过适当的宣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缓解情绪。 宣泄的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倾诉与交流。罗杰斯曾经提出他的人际关系哲学,他认为,人不仅可以交流内心的思想,而且可以交流内心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内心的冲动,模糊的感受,甚至难以启齿的秘密,都可以交流和沟通。生活中,为什么朋友多的人相对比较健康,就在于他们有更多的宣泄渠道。在宣泄的同时,朋友的理解和关注也成为一种情感上的支持。当不良情绪产生时,朋友们聚一聚,一壶清茶,一杯咖啡,一番倾诉,负性情绪烟消云散。“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可以减轻痛苦。” 二是哭泣流泪。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施。人在情感激动时流出的眼泪会产生高浓度的蛋白质,它可以减轻乃至消除人的压抑情绪。适当地哭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的措施。哭可以为你解除情绪的紧张、内心的抑郁与烦恼,还可以促进生理上的新陈代谢。美国生物学博士贾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是有害人体健康的。人在流泪时可以把体内因紧张而产生的化学物质排出体外,可以缓解人的忧愁和悲伤。

第八章常用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八章 常用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8.1 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和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的分析方法有何异同?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处理项的自由度和平方和如何分解?怎样计算和测验因素效应和互作的显著性,正确地进行水平选优和组合选优? 8.2 裂区试验和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有何异同?在裂区试验中误差E a 和E b 是如何计算的,各具什么意义?如何估计裂区试验中的缺区?裂区试验的线性模型是什么? 8.3 有一大豆试验,A 因素为品种,有A 1、A 2、A 3、A 4 4个水平,B 因素为播期,有B 1、B 2、B 3 3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计产面积25平方米,其田间排列和产量(kg )如下图,试作分析。 区组Ⅰ 区组Ⅱ 区组Ⅲ [答案: e MS 0.31,F 测验:品种、播期极显著,品种×播期不显著] 8.4 有一小麦裂区试验,主区因素A ,分A1(深耕)、A2(浅)两水平,副区因素B ,分B1(多肥)、B2(少肥)两水平,重复3次,小区计产面积15平方米,其田间排列和产量(假设数字)如下图,试作分析。 区组Ⅰ 区组Ⅱ 区组Ⅲ [答案: a E MS =0.58, b E MS =2.50,F 测验:A 和B 皆显著,A ×B 不显著] 8.5 设若上题小麦耕深与施肥量试验为条区设计,田间排列和产量将相应如下图,试作分

析,并与裂区设计结果相比较)。 B 1 B 1B 2 B 2 B 2B 1 [答案: A E MS =0.58, B E MS =1.75, c E MS =3.25,F 测验A 、B 均显著,A ×B 不显著] 8.6 江苏省淮南地区夏大豆区域试验部分资料摘录如下: 试点 年份 区组 CK 19—15 31—15 4—1 21—16 试点1 1977年 Ⅰ 134 160 168 226 196 Ⅱ 146 180 156 170 190 Ⅲ 148 206 188 216 200 1978年 Ⅰ 220 264 280 212 168 Ⅱ 228 260 276 208 156 Ⅲ 208 220 300 260 148 试点2 1977年 Ⅰ 137 236 197 196 155 Ⅱ 173 207 178 192 179 Ⅲ 110 171 223 208 125 1978年 Ⅰ 179 201 150 195 186 Ⅱ 182 224 189 203 191 Ⅲ 207 262 187 210 183 各年各点均为随机区组设计,试分析此试验结果。 [答案: 2 =3.67,e MS =406.06,Fv=12.89,Fvs=1.88,Fvy=5.18,Fvsy=10.35] 8.7 在药物处理大豆种子试验中,使用了大中小三种类型种子,分别用五种浓度、两种处理时间进行试验处理,播种后45天对每种各取两个样本,每个样本取10株测定其干物重,求其平均数,结果如下表。试进行方差分析。 处理时间A 种子类型C 浓度B B 1(0×10-6) B 2(10×10-6) B 3(20×10-6) B 4(30×10-6) B 5(40×10-6) A 1(12小时) C 1(小粒) 7.0 12.8 22.0 21.3 24.4 6.5 11.4 21.8 20.3 23.2 C 2(中粒) 13.5 13.2 20.4 19.0 24.6 13.8 14.2 21.4 19.6 23.8 C 3(大粒) 10.7 12.4 22.6 21.3 24.5 10.3 13.2 21.8 22.4 24.2 A 2(24小时) C 1(小粒) 3.6 10.7 4.7 12.4 13.6 1.5 8.8 3.4 10.5 13.7

情绪心理学复习题

情绪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 1.情绪的传统的研究方法 损伤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 2.自我报告法(了解) 自我报告只是搜集简单的数据,不需要解释。在这个方法中,研究者只是要求人们描述他们当前的、过去的或典型的情绪。 1.自我报告不可能是精确的,因为每个人的标准是不同的。 2.研究者的自我报告的有效性有时也值得怀疑。 3.研究婴儿、脑损伤病人、动物和其他不能说话者的情绪,对于说不同语言的人,语言翻译有时候是不确定的,尤其是对于细微的差异。 如果研究者对情绪随时间的变化,或者对不同情绪的相关体验感兴趣,那么自我报告就可能是有效的。 3.伊扎德编制了两个的量表:一个是测量各情绪维量的等级量表,另一个是测量各情绪成分的分化情绪等级量表。 第二章 1.詹姆斯-兰格的外周理论 对于刺激的事物的知觉立即引起身体上的变化,而正当这些变化发生时候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 坎农-巴德的丘脑学说 坎农的丘脑学说比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论前进了一步,强调了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活动中的作用。他认为丘脑是情绪活动的中枢。对某种刺激习得的情绪反应是通过皮质实现的,刺激先传到大脑皮质,根据记忆被认识,然后解除了对丘脑的情绪机制的抑制,使之发动情绪反应。 沙赫特—辛格理论 与詹姆斯—兰格理论不同,沙赫特—辛格理论主要论及了如何把人的一种情绪同另一种情绪区分开来。他认为,作为任何情绪一部分的唤起和其他行为对于决定该情绪的强烈程度是很关键的,但是,它们不会识别情绪。一种情绪和另一种情绪之间的差异在于认知评估方面,不在感受方面。 2.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其程度。 次评价是初评价的继续,经常发生在面对威胁或挑战时,用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反应行为,在作出反应之前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做出合适的反应。 次评价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和判断。 再评价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 测验说明: 请仔细阅读每一道题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作答:每一道题包含5个选项即A.几乎没有 b.比较少C?中等 程度D.比较多E.极其多,请从其中选择一个更适合你的答案。在作答过程中不得漏题,在同一题上不要斟酌太多时间,要根据看完题后的第一反应进行回答。 试题题目: 1.感兴趣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2.心烦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3.精神活力高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4.心神不宁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5.劲头足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6.内疚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7.恐惧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8.敌意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9.热情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10. 自豪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11. 易怒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12.警觉性高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13.害羞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14 .备受鼓舞的 A. 几乎没有 B. 比较少 C.中等程度 D. 比较多 E. 极其多

用SPSS20进行二因素设计的简单效应分析

用SPSS20进行二因素设计的简单效应分析 两因素试验要检验互作效应,如果互作显著则应进一步做简单效应分析。SPSS20图形 界面无法简单效应分析,其实SPSS大多数功能均无法利用图形界面实现。所以SPSS的优点 并不是其易用性,而重点在于输出结果丰富、编排合理。比较SAS、和R软件均能利用图形 界面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但其输出结果简单,无法直接发布。 我们用一个两因素裂区试验的产量数据进行简单的说明。这个试验是一个品种密度试验, 品种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三次重复,籽粒产量为每公顷公斤产量。 其分析语法为: UNIANOVA 单产BY a b r Array /RANDOM=r /METHOD=SSTYPE(3) /INTERCEPT=INCLUDE /CRITERIA=ALPHA(0.05) /POSTHOC=a b(DUNCAN LSD) /DESIGN=a b r r(a) a*b /EMMEANS = TABLES(a*b) COMPARE (b) ADJ(LSD) /EMMEANS = TABLES(a*b) COMPARE (a) ADJ(LSD). 注意最后两句,采用EMMEANS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其选项ADJ表示均值检验方法,有3种方法可供选择, 常用的是LSD。 运行该语句(Ctrl+r)的下列结果。注意,该语句前 面还有数据集设置(DATASET ACTIVATE 数据集1.),不能 写错数据集的名称。

表1显示互作显著,因此有必要进行简单效应分析。表2、3为主效应间的多重比较。 表4为三个品种在不同密度下产量均值及差异显著性,表5为三种密度下不同品种的差异。表4、5就是我们要进行的简单效应分析。 表4 成对比较 因变量: 单产 品种(I) 密度(J) 密度均值差值 (I-J) 标准误差Sig.b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b 下限上限 9398 10万 15万-42.224 96.990 .671 -253.547 169.099 20万-920.046*96.990 .000 -1131.369 -708.723 15万 10万42.224 96.990 .671 -169.099 253.547 20万-877.822*96.990 .000 -1089.145 -666.499 20万 10万920.046*96.990 .000 708.723 1131.369 15万877.822*96.990 .000 666.499 1089.145 ts28 10万 15万50.002 96.990 .616 -161.320 261.325 20万-355.573*96.990 .003 -566.896 -144.250 15万 10万-50.002 96.990 .616 -261.325 161.320 20万-405.576*96.990 .001 -616.899 -194.253 20万 10万355.573*96.990 .003 144.250 566.896 15万405.576*96.990 .001 194.253 616.899 xm26 10万 15万-713.925*96.990 .000 -925.247 -502.602 20万-811.152*96.990 .000 -1022.475 -599.829 15万 10万713.925*96.990 .000 502.602 925.247 20万-97.227 96.990 .336 -308.550 114.096 20万10万811.152*96.990 .000 599.829 1022.475

功能性食品管理问题分析

功能性食品管理问题分析 1功能食品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纵观当前功能食品的市场发展状况和管理体制,功能食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既有诚信缺失等道德层面的问题、法规滞后、不完善等法律层面的问题也有多部门管理问题和单一审批等监管层面的问题。 1.1诚信缺失是当前功能食品管理面临和急需解决的最大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功能食品市场创造了商机,推动了保健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就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始对自己产品功能进行盲目承诺和虚假宣传,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值有多高,企业就承诺多高,由此滋生出了一些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的企业,夸大和虚假广告宣传成了功能食品企业主要的营销手段,市场上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各类广告遍地开花,消费者真假难辨,过度而夸大的广告宣传不仅大大增加了保健食品的成本,而且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顾客无法建立对功能食品品牌的信任,甚至对整个功能食品行业产生了抵触情绪。北京联合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认为保健食品能达到预期宣传全部效果的只占3%,认为部分有效的有60%,认为没有任何效果的占26%,认为有副作用的为2%,虚假广告的负效应可见一斑。造成功能食品产业诚信整体缺失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与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功能食品市场发育不成熟,经营行为不规范,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不强,投机取巧思想泛滥。其次是信息不对称,企业诚信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功能食品生产经营中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生产经营者是产品充分信息的拥有者,而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和服务的认识非常有限,同时致政府及行业协会在降低信息不对称及规范企业行为中的作用有限,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后果即是当产品的质量及功效自动暴露出来之后,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迅速下降。第三是制度的不健全使诚信缺失行为缺乏矫正力量。人们理性地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进行的,这些约束条件很大一部分就是人们“发明”或“创造”的一系列规范、规则等即被称之为制度。由于我国功能食品的相关立法及管理法规、技术标准空白点太多,企业经营行为缺乏有效地监督与制约,失信行为难以有效遏制。 1.2多头管理,监管部门职责缺乏协调统一是目前功能食品监管面临的主要

最新心理学听课笔记第十章情绪

心理学听课笔记第十章情绪 第十章情绪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情绪纬度和情绪纬度理论 1、情绪的纬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 2、情绪纬度的理论: (1)【三维理论】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 (2)【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绪与脑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密切关系。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5.情绪理论 1、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

负性情绪研究

负性情绪研究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负性情绪研究综述摘要情绪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正性情绪还是负性情绪都赋予人以重要的意义,负性情绪对自身身体机能与人格和应激性都有影响,而当前的人们明显对负性情绪的认识还很片面。本文从一个积极的视角来探讨一下负性情绪。从负性情绪的价值和判断、负性情绪的经典范式和生理机制三方面来阐述负性情绪,希望对于我们正确的认负性情绪,从而对控制自我的情绪、理解自我情绪和应用自我情绪有所帮助。 关键词负性情绪负性注意偏向资源限制理论 一、认识负性情绪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任何情绪的产生都是有积极价值的, 负性情绪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产物,如恐惧、愤怒、痛苦等基本情绪和一些与道德相关的负性情感, 不仅对个体发挥保护、生存、信号和动力等基本功能,而且还有其重要的审美和生态价值。 (一)负性情绪 着名情绪心理学家埃克曼(Ekman)和弗里森(Friesen)研究显示, 人类有六种基本情绪: 愤怒, 快乐, 恐惧, 惊奇, 厌恶和悲伤, 这些基本情绪在不同的文化中都能识别, 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1]。可见我们的情绪中有多数的负性情绪,那么负性情绪是什么呢? 负性情绪(negative affect,NA),也称消极情绪,是具有负性效价(效价,valence ,是指与特定生理或心理状态相联系的正性或负性负荷)的情绪。它是反映个体主观紧张体验与不愉快投入的一般性情绪维度,包含了一系列令人厌恶的情绪体

验,如愤怒、耻辱、厌恶、内疚与恐惧等,低的负性情绪水平表示一种平静的情绪状态[2]。 (二)负性情绪观念的变化 以往对负性情绪的作用更多强调其破坏性, 人们不愿意接受负性情绪, 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也倾向于控制减少等消极的应对策略,如本世纪50 年代埃利斯()在美国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这一理论又称为ABC 理论。A(Activating events)是指诱发性事件;B(Beliefs)是指对事件的信念、观念;C(Consequences)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3]。直到达尔文(Darwin)的《进化心理学》的问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负性情绪的新视角[4]。达尔文(Darwin)的进化论思想认为: 有机体的任何机能之所以能得以保存, 都有其适应环境的作用; 若无此效能, 便会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退化。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中, 情绪不仅没有退化反而越来越丰富, 仅就这一点来讲,人类的情绪就不可能是一种副现象, 更不可能只是一种干扰或破坏性的东西, 而是必有其帮助人类适应环境的功能性效用。基于情绪的进化理论, 负性情绪必然有其重要的功能。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对负性情绪的了解仍然不多。 (三)负性情绪的价值 消极情绪, 像愤怒、恐惧和厌恶等, 被认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适应意义的产物, 是我们的祖先面对威胁时的适应行为: 愤怒产生攻击行为, 恐惧促使个体逃跑, 厌恶产生驱逐行为等等。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个体的思维会变得越来越狭窄, 思维往往聚焦于引起消极情绪的事件或情境, 心态变得警惕而紧张, 肢体血流加速, 以备随时的“争斗或逃离”。可以说, 这些功能都有利于我们在生命受到威胁的环境中获得生存。负性情绪还有助于促进顿悟问题的解决。在分析型任务中,负性情绪的被试比正性

显著性和互作效应分析报告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也称作一维方差分析。它检验由单一因素影响的一个(或几个相互独立的)因变量由因素各水平分组的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还可以对该因素的若干水平分组中哪一组与其他各组均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分析,即进行均值的多重比较。One-Way ANOVA过程要求因变量属于正态分布总体。如果因变量的分布明显的是非正态,不能使用该过程,而应该使用非参数分析过程。如果几个因变量之间彼此不独立,应该用Repeated Measure过程。 [例子] 调查不同水稻品种百丛中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数量,数据如表5-1所示。 表5-1 不同水稻品种百丛中稻纵卷叶螟幼虫数 从复 水稻品种 1 2 3 4 5 1 41 33 38 37 31 2 39 37 35 39 34 3 40 35 35 38 3 4 数据保存在“DATA5-1.SAV”文件中,变量格式如图5-1。 图5-1 分析水稻品种对稻纵卷叶螟幼虫抗虫性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1)准备分析数据 在数据编辑窗口中输入数据。建立因变量“幼虫”和因素水平变量“品种”,然后输入对应的数值,如图5-1所示。或者打开已存在的数据文件“DATA5-1.SAV”。 2)启动分析过程 点击主菜单“Analyze”项,在下拉菜单中点击“Compare Means”项,在右拉式菜单中点击“0ne-Way ANOVA”项,系统 打开单因素方差分析设置窗口如图5-2。 图5-2 单因素方差分析窗口 3)设置分析变量 因变量:选择一个或多个因子变量进入“Dependent List”框中。本例选择“幼虫”。 因素变量:选择一个因素变量进入“Factor”框中。本例选择“品种”。 4)设置多项式比较

预先危险性分析范文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 nary Hazard Amalysis,PHA ),又称初步危险分析,主要用于危 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工艺区域等进行分析。其功能主要有: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估计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采取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分析记录表见表 预危害性分析(PHA)记录表 区域/工艺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预先危险性分析示例 1)对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操作条件和周边环境进行充分 的了解和调查; 2)收集以往的经验积累和同类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情况,判断所要分析的对象中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出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 3)根据经验积累用技术诊断等方法确定危险源; 4)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成事故的触发条件; 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危险程度,找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制定安全技术防措施。 按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步骤及要求,对涉及到的评价围,进行系统的预先危险性分析,分析 评价见预先危险性分析表5-2 (1~9)。 预先危险性分析1)

预先危险性分析(2)

氧含量,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有人监护并有抢救后备措施; 5 ?要有应急预案,抢救时勿忘正确使用防毒过滤器、氧气呼吸器及其它劳动防护用品; 6 ?组织管理措施 ①加强检查、检测有毒有害物质有否跑、冒、滴、漏; ②教育、培训职工掌握有关毒物的毒性,预防中毒、窒息的方法及其急救法,建立毒物周知卡; ③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④设立危险、有毒、窒息性标志; ⑤设立急救点,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材; ⑥培训医务人员对中毒、窒息、灼烫等的急救处理能力。 预先危险性分析(3) 预先危险性分析(4)

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也称负面情绪、消极情绪,它是指痛苦、悲伤、失望、自卑、愤怒、忌恨、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短时间内可以做为人生的调味品,但如果长期压在心中,不能及时得到排解,它将对人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昨晚有个初中四年级女孩儿向我哭诉,现在自己压力很大,每到将近考试时,就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复习,考试成绩不理想。当我问她为何焦虑时,她说:“总想着如果不能达到一高分数线,家里就要拿好多钱,就会给妈妈造成很大负担。姥爷经常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以后你妈妈还值望你照顾呢!想到这些,就逼着自己学习,越这样越学不进去。”由此想到,孩子的负性情绪很多是来源于家长。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严,有意给孩子施加压力,给他安排太多的任务,而不想让她们把时间放在游戏和玩耍上。父母们意识到了将来社会的压力,自己有紧迫感,就把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过大的压力不仅没有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反而成了心理压力。正如一个弹簧,在一定限度内,压力越大,强性越强,但超过限度,弹簧就会被压扁,再也弹不起来。我们仔细推敲,会发现父母对孩子错误的爱是导致孩子负性情绪的罪魁祸手: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总是对孩子不满;父母溺爱孩子;父母对孩子限制、打骂;父母遏止孩子的情绪发泄。针对这些情况,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孩子调控情绪:1、父母要深入了解孩子负性情绪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2、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以势压孩子,以暴制孩子,要学会缓冲、忍耐。3、鼓励孩子用体育活动释放情绪,跑步和俯卧撑等都是转移情绪的好方法。4、让孩子学会倾诉。当孩子有了情绪,要让他说出来,或者写出来,或者面对旷野喊出来,就像开闸泄洪一样将情绪释放出来。

两因素方差分析检验

,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11级应用生物教育A班 实验课程名称:生物统计学实验 教师:孟丽华(教授) 开课学期:2012至2013学年下学期 填报时间:2013年5月15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序号及名称:实验九:为了选出某物质较为适宜的条件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检验 实验时间2013-05-10 实验室睿智楼3幢326 (一)、实验目的: 1、能够熟练的使用SPSS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 2、通过本次试验理解二因素方差分析的概念和思想,理解多个因素存在交互效应的统计学含义和实际含义; 3、了解方差分析分解的理论基础和计算原理,能够熟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测量数据研究各个因素对总体的影响效果,判定因素在总变异中的重要程度; 4、进一步熟悉SPSS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微机、SPSS for Windows V18.0统计软件包及相应的要统计的数据 (三)、实验原理: 1、两因素方差分析主要用来检测两个自变量之间的是否有显著的影响,检测不同

/INTERCEPT=INCLUDE /POSTHOC=原料温度(SNK) /PLOT=PROFILE(原料*温度) /EMMEANS=TABLES(OVERALL) /EMMEANS=TABLES(原料) COMPARE ADJ(LSD) /EMMEANS=TABLES(温度) COMPARE ADJ(LSD) /EMMEANS=TABLES(原料*温度) /PRINT=OPOWER ETASQ HOMOGENEITY DESCRIPTIVE PARAMETER /PLOT=SPREADLEVEL /CRITERIA=ALPHA(.05) /DESIGN=原料温度原料*温度. 方差的单变量分析 表1 主体间因子 值标签N 原料 1 A1 12 2 A2 12 3 A3 12 温度 1 B1(30℃)12 2 B2(35℃)12 3 B3(40℃)12 表2 误差方差等同性的 Levene 检验a 因变量:适宜的条件 F df1 df2 Sig. 1.367 8 27 .255 检验零假设,即在所有组中因变量的误差方差均相 等。 a. 设计 : 截距 + 原料 + 温度 + 原料 * 温度 表3 描述性统计量 因变量:适宜的条件 原料温度均值标准偏差N A1 B1(30℃)34.50 12.583 4 B2(35℃)18.25 7.274 4 B3(40℃)18.00 8.641 4 总计23.58 11.958 12 A2 B1(30℃)49.00 7.874 4

功能需求分析

B2C电子商务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1 网站后台管理基本需求 1.1 商品管理功能: 后台实现商品管理,前台商品展示。商品种类及商品属性可以自由定义,能满足产品行业特点。 1.1.1 商品列表:对添加的产品进行编辑、修改、删除、排序等操作。 1.1.2 添加新商品: 1.1.3 商品分类:采用多级分类,适用于食品等行业,可以把不同产品线的产品分类属性添加到系统中 1.1.4 用户评论:用以管理用户对每个单品的评论,可以进行删除、是否显示操作 1.1.5 商品品牌:对商品品牌进行设置 1.1.6 商品类型:商品的类型和商品信息的展示是整个商品浏览过程中最重要的模块。采用动态商品分类和特色分类相结合的方式,如下:所有分类将在后台设计独立的商品分类设置,后台分类编辑修改后,前台分类下的商品将实现自动更新。分类可以自定义多种特有属性,例如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存储设备、mp3/mp4等,该类商品会自动显示该属性,新建产品时可以复制已有产品基本内容(除无法复制产品编号),产品描述,产品特性。 1.1.7 商品回收站:商品删除后直接进入回收站,用户误删除的产品信息可由此恢复。 1.1.8 标签管理:利于搜索引擎收录和网站导航; 1.1.9 产品功能:可以设定热卖产品,促销产品,最新产品,缺货产品(缺货通知,)同时可以实现产品的关键字设定 1.2. 促销管理: 团购活动、优惠活动:数量折扣,捆绑销售,赠品等;拍卖活动; 1.3 订单管理功能: 顾客在前台提交了订单之后,可以在其会员口内查询订单的处理进程,网上商城系统的后台订单处理包括订单审核、财务处理、物流处理等内容。 1.3.1 订单列表:在此可以对订单进行操作,如查询、撤销、修改等

尔雅认识情绪考试答案

认识情绪(上) 1 下面哪种情况下听一个笑话更不觉得好笑?() A、刚刚运动完 B、正在微笑 C、刚刚受惊吓 D、刚刚睡醒 正确答案:D 2 对个人内部情感状态的体验属于情绪的哪个成分?()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正确答案:B 3 呼吸、心跳、血压及大脑皮层激活的变化属于情绪的哪个成分?()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正确答案:C 4 吊桥实验说明了生理唤起是决定人们产生何种情绪的关键。() 正确答案:× 5 某种情绪体验可能是由人们的错误认知归因导致的。() 正确答案:√ 认识情绪(下) 1 人们有时会说没有feel,这里的feel与下列情绪成分关系最小的是()。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正确答案:A 2 喝茶对情绪的最基础作用是增强()。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正确答案:C 3 述情障碍的人在经历情绪时,特征是()。 A、没有感受 B、不能表达情绪 C、不能生理唤起 D、没有情绪的外部行为 正确答案:B 4 情绪的不同成分通常是融合在一起的,并不能分离。() 正确答案:× 5 情侣一起看恐怖片可能由于对生理唤起的错误归因而增加浪漫。() 正确答案:√ 情绪的功能(上) 1 到便所餐厅就餐一看到粪便状的食物马上逃离属于情绪反应的哪个系统?() A、快速反应系统 B、慢速反应系统 C、意识反应系统 D、控制反应系统 正确答案:A 郭倩倩的答案:C 2 下列情绪属于复合情绪的是()。 A、愤怒 B、恐惧 C、厌恶 D、嫉妒 正确答案:D 郭倩倩的答案:C 3 到便所餐厅就餐大快朵颐地咀嚼粪便状的食物属于情绪反应的哪个系统?() A、快速反应系统 B、潜意识反应系统 C、固定反应系统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及评分方法

附录2.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请根据你此刻的心情在相应的答案上打钩或画圈)性别:______ 专业:_______ 年龄:______ 年级:______ 几乎没有比较少中等程度比较多极其多 1.感兴趣的 1........................2.....................3.......................4.. (5) 2.心烦的 1........................2.....................3.......................4.. (5) 3.精神活力高的 1........................2.....................3.......................4.. (5) 4.心神不宁的 1........................2.....................3.......................4.. (5) 5.劲头足的 1........................2.....................3.......................4.. (5) 6.内疚的 1........................2.....................3.......................4.. (5) 7.恐惧的 1........................2.....................3.......................4.. (5) 8.敌意的 1........................2.....................3.......................4.. (5) 9.热情的 1........................2.....................3.......................4.. (5) 10.自豪的 1........................2.....................3.......................4.. (5) 11.易怒的 1........................2.....................3.......................4.. (5) 12.警觉性高的 1........................2.....................3.......................4.. (5) 13.害羞的 1........................2.....................3.......................4.. (5) 14.备受鼓舞的 1........................2.....................3.......................4.. (5) 15.紧张的 1........................2.....................3.......................4.. (5) 16.意志坚定的 1........................2.....................3.......................4.. (5) 17.注意力集中的 1........................2.....................3.......................4.. (5) 18.坐立不安的 1........................2.....................3.......................4.. (5) 19.有活力的 1........................2.....................3.......................4.. (5) 20.害怕的 1........................2.....................3.......................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