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游颐和园有感

初中作文-----游颐和园有感
初中作文-----游颐和园有感

颐和园真无愧于世界上的“物质与文化双遗产”美名!抚今追昔,至今仍能留在我心中的。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天时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阳光将所有的光芒,一丝不落的透过大气层,撒在金秋的古都-北京.在阳光的照射下,刚刚修复一新的颐和园佛香阁显得更加金壁辉黄,庄严肃穆!

站在昆明湖的东岸向西望去,俨然就是西湖的苏堤,六桥影影绰绰的出没在随风舞动的柳枝之中.后面是玉泉山的宝塔和香山,一片青黛之色.有的深,有的浅,有的浓,有的淡,似是一幅泼墨山水画,浓重而不失淡雅,远远望去叫人心旷神怡,几致物我两忘.妄想着超凡脱俗云顶升仙!

进入新建宫门的第一眼,就是卧在岸边的铜牛.关于铜牛,有人说从上古大禹治水之时,凡治水患成功的地方,都要立铁牛以记之.从牛背上的"金牛铭"中,也可看到乾隆帝的记述.而且古代但凡有津渡之处,必有牛为镇物.例如山西陕西交界处的蒲口渡,旧曾在河的两岸分别出土过两对唐代铁牛.但此说不通之处在于:大禹时期连青铜还上未大量开采冶炼,如何就有了铁牛了呢?可见此为杜撰了!但更可笑的是我们的乾隆帝竟也被蒙骗了,其附庸风雅的程度也可见一斑啦!但铜牛可预知水患的用途确是不假.通过昆明湖而进入城中的水大都在北京城的西北方,而北京的地形就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昆明湖的水,一旦达到铜牛的高度,北京的防汛工作就要进入警戒状态了!

一九OO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英国军队得知颐和园有头金牛,于是派人到园中来取,谁知用刺刀一砍才知道是铜做的,于是败兴而回.其实在中国,金与铜在古代都被称为金.几个英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再加上汉奸又是个二百五,所以,铜牛才能保存至今,设想如果英国兵不用刺刀砍而是直接运走,那我们今天就看不到原物了!

铜牛以北,是现金保存最大的观景亭-廓如亭也叫八方亭.它除了大以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内部上方四周有八块匾额,上面是汉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段落,现在除了用望远镜,大概是无法看清上面的东西了!这也许就是皇家园林的气魄吧!

十七孔桥是连接廓如亭和南湖岛的一条玉带.是仿照芦沟桥而建造的,但又与之不同.人都说芦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但十七孔桥的狮子却是可以数清的.我没数过,但数过的人告诉我有五百多只.(其实是544只,来之前我做过功课的)

没上南湖岛,就沿着东岸向北走去.一路上,秋风怒号之声令人惊心动魄,想起“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诗句。所以没有时间欣赏经过的文昌阁(里面贡的是文昌帝君)和知春亭,因为丝毫感觉不到春的温暖,只有风卷着浪拍打在岸边的石壁上,然后再裂开变成无数个小浪花飞溅出去,不禁使人想起苏轼的名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路被风吹的七零八落这才到达一处可以避风观景的地方“玉澜堂”。

说起“玉澜堂”我一开始以为是慈禧太后的园居之所,因为电影“火烧圆明园”里,慈禧的小名就叫玉兰呐!没想到是光绪皇帝这个倒霉蛋住的地方。院内除了正房还有的看之外,两侧的厢房里,都用砖墙砌着,到后院的墙也是清代灭亡后,为了大众参观方便,才被拆掉的。戊戌变法失败后,除了中南海的瀛台,就是这里软禁过光绪皇帝了。

“宜芸馆”是皇后居住的地方,隆裕太后和珍妃,谨妃都在此居住过。一进门,两边的墙上均有石刻,都是乾隆帝的御笔亲题。我也好书法,看过一些乾隆的字,他的笔法应该是学王羲之,赵孟艴的,端庄清秀,匀称适中,但拍卖市场的价位并不高。因为他太爱写字了,以至于传世的书做很多,一多了自然就不值什么了。他的祖父康熙帝的字虽不及他,但是少,少自然就值钱了!

穿过“宜芸馆”,往左手边一拐,就直接到达“乐寿堂”了,这里曾是慈禧太后园居的地方。院中有一块颐和园有名的“青芝岫”又叫“败家石”。据说是乾隆从半路上捡回来的,明代一位叫米万钟的大臣遗弃的石头。听说当时此石进入院中,由于个头太大,将本已建好的“水木自亲”门又拆了,这才进来。弄的乾隆的母亲-钮钴碌氏很不高兴,让乾隆给扔了。但是费了那么大劲运进来的东西再扔了,太为难乾隆了。于是他向身边的刘庸递了个眼色,刘庸会意,便说此石酷似灵芝,明代的米万钟因不配拥有此石,致使败家。如今此石已到园中,说明它确实是为太后而来。乾隆也在一旁随声附和,亲自为它起名“青芝岫”,并写了几首御制诗来为它正名,现在还留在上面。

“乐寿堂”前,两边各排列着铜制的“梅花鹿”,“仙鹤”和“玉壶春瓶”。听一旁的导游讲,这叫“六合太平”,鹿的谐音是六,鹤的谐音是合,瓶子自然是太平了。还有什么“玉堂富贵”;“探海灯杆”和电话所什么的。

出了“乐寿堂”是一间过院,正对着的是“邀月门”,进了“邀月门”就到了举世闻名的“长廊”。在来游览之前做准备的时候了解到:“长廊”有七百多米,二百余间。其上有四座亭子分布其间,它们是“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和“清遥亭”。沿着“长廊”一路走来,左边是一望无际,浩浩荡荡的昆明湖,右边是树木掩映,神秘莫测的万寿山。这时才体会到什么是“仁者乐山,智着乐水,乐山者静,乐水者动”的含义了!

四个亭子的中间,是个小广场。广场的南边有一个三间四柱的牌坊,两面都有匾额。北面是“云辉玉宇”,南面是“星拱瑶枢”。广场的北面是一座门厅,上面有“排云门”三个大字,从这里进去,就可到达“排云殿”和“佛香阁”景区了。我没有进去,而是沿“长廊”继续往前走。当我走到尽头时,一座白色的大石船,赫然出现在我眼前!

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应该叫“清晏舫”,是一个融汇中西的特色的石舫。整个船体是中式的,而顶部的装饰和船桨叶的模式是来源于西方。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到了唐代,魏征引用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里的“夫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之句,来劝谏唐太宗李世民,要以民为本。而今的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概也是由此而来吧!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向前发展。而乾隆却将其形而下的建成一座石舫,好象大清的江山坚如磐石,无覆

舟之忧,岂不愚蠢可笑。看来也是“盛名之下,难符其实”呀!到了石舫,也就意味着“长廊”的终结,如同大清的江山一般,虽曾盛极一时,但经过两百余年的专制统治,终归是要走到尽头的。

一过石舫,就要开始攀登万寿山了。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只要到达“画中游”,你就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身心也为之一振。南胡岛,十七孔桥和西堤杨柳,都仿佛在被秋日的阳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粘贴着,只有穿梭的游人,如同一个个小黑点,在上面不停的游移。再望得远些,就能看见中央电视塔,中关村的楼群和香山的“香炉峰”等地标建筑。此时不需要任何讲解,只须用心体会这美丽的风景,大概就能明白,什么才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观吧!

太阳已渐渐西垂,正在把它最灿烂的一面展现出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触发了我的灵感。其实,夕阳的美丽不也正是在此时才能令人感慨吗?李商隐只不过是太悲观了,如果他能乐观的面对人生,就像“五柳先生”一样,那一定是“山气日佳夕,飞鸟相与还”才对呀!

拾级而上,到达万寿山的最顶峰“智慧海”。智慧海语出佛教的《无量寿经》中的“如来智慧海,深府无崖底”一句。其实,最大的智慧都来自与最朴素的生活,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争”。而今,太需要一位古圣先贤出世来治理一下我们现在的浮华社会了!子曰:“五百年待有才人出”,现在多少个五百年都过去啦?唉,斯人已去,来者之可追哉?

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山路也渐渐地昏黑了。沿着山路走下来,就到了有颐和园的“园中园”之称的“谐趣园”。“一亭一迳,足谐其趣”就是这儿的来历。其实是仿照苏州无锡的“寄畅园”而建造的。里面最值得一提的是“知鱼桥”,由于建园的需要,而建造的一座小石桥,也被乾隆附庸了一把。战国时,庄子和惠施关于鱼的论战,也被搬到了这里,而且还真养了鱼!。其实,那只不过是一个哲学命题,是形而上的一种精神领域的答辩!只有像乾隆这样的人才会真的建一座桥来昭示他的功绩,这从他的儿子嘉庆为他立的“十全老人碑”就能看出!据说他一生作的诗有一万多首,是《全唐诗》所有诗人所作诗篇的总合,但是没有一首诗像《全唐诗》那样广为流传这也就不难弄清:六下江南;扩建圆明园和编纂《四库全书》了!

出“谐趣园”时天已经快要黑了,我沿着路标的指引来到了东宫门。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几个打着旗子的导游正在“仁寿殿”前铜龙凤那儿,讲着什么“龙在下,凤在上”之类的话。但是最能引我关注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摆放在院子中央的;一只大大的;青铜制成的麒麟!它是原“长春园”二宫门前一对青铜麒麟中的一只,另一只在火烧圆明园时,被英法联军掠走,不知去向,于是就将这一只移放到这里。在颐和园东宫门的庭院里,有许多是圆明园里的遗物,因园子被毁而迁到这里。所以我认为,颐和园的东宫门也相当于圆明园的翻版。毕竟,这座园林也是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大肆劫夺和破坏过的呀!

走出园门时,看着门前的一对青铜狮子,威严中带有几分无奈。再看看正门上的“颐和园”三字匾额,又回想了一下今天的游园过程,记起了溥杰的一首诗:

一园竹树绕泉石,四季冬春夏复秋。防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画中游”。

岚光迭翠微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合壁大圆横玉带,斜阳无语卧“铜牛”。

“颐和园”三个字,是不是光绪的手笔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已经成为历史上一段抹不去的记忆。今天的游览,只不过是颐和园的一小部分,而“她”还有更多的故事想对我们诉说!“她”无愧于“世界的遗产”;“人类的遗产”。

游颐和园有感

游颐和园有感 在十月下旬的一个周六里,跟随着同乡的学姐学长们,来到了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景区。颐和园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颐和园的前身为清漪园,清漪园本为乾隆皇帝位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将北京西郊一带的四座大型皇家园林改建而成的,但在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在光绪十四年重建,才改称为颐和园。颐和园先后曾被破坏多次,经过多次重修才形成了当今的个规模样貌。与我们同行的学姐中有一个曾经做过颐和园的讲解员,在我们这次游玩中她作为我们的小导游带着我们参观。 来到颐和园景区门前,看着门前牌匾上颐和园三个大字内心说不出的激动,曾经多少次在课本上看过颐和园的名字及照片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身感受颐和园的风采。在学姐得到带领下我们进入园内,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位于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仁寿殿作为颐和园的政治区,是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它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远远的看着仁寿殿内的陈设,想象着当初光绪皇帝坐在大殿内处理政务的样子,内心万分感。听着学姐对其的讲解真切的体会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妙。离开仁寿殿,我们前往昆明湖,在去昆明湖的途中一群身穿校服的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讲解下认真的观看着园内的建筑物,他们那认真的样子充满求知欲的迫切的小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看着他们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内心倍感欣喜。 来到昆明湖,看着广阔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样子,内心平静万分,但是看着那样的湖面,有种想要站在那里就那样一直静静的看着那湖面的冲动。在湖边有一个亭子,记不清那座亭子叫什么名字,只记得我们一行人在亭子旁边拍了照,身后便是那平静广阔的昆明湖望向湖面,可以看到远处的十七孔桥,在阳光的沐浴下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还可以看到远处的万寿山页同样静立在那里,看着这样一番景象针对别有一番风味。 沿着湖边,大家一边欣赏着周遭的美景一边说说笑笑向昆明湖那岸的十七孔桥进发,途中我们陆续路过了几座牌坊,学姐向我们讲解了有关这些牌坊的一些知识,印象最深的是学姐介绍的那座春天牌坊,通过学姐的讲述内心更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国古建筑的精妙,愈加佩服古人。经过那些牌坊我们来到了十七孔桥,站在桥上看着广阔的湖面,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离开十七孔桥我们又陆续参观了好几处景点,最后我们来到了长廊,长廊作为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全长728米,共273间,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沿着长廊一路向前走,一路抬头欣赏着梁上的彩绘,再此被古人精湛的技艺所折服,抬头看彩绘的过程中每当看到自己熟知的人物或情景都莫名开心。 游玩长廊我们的颐和园之行也接近尾声,临走前回首看了看远处的昆明湖,看着夕阳下的昆明湖水,波光粼粼,分外美丽。 颐和园之行对我的内心带来了不小的触动,惊叹于园内的一切,由衷的佩服古人的建造技术,赞叹于古人的智慧。此次颐和园之行真的收获颇丰,收获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心灵上的享受。

颐和园读后感

颐和园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颐和园这一课,我仿佛也走进了颐和园,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大公园吧! 走进了颐和园的大门,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一眼望不到头,有七百多米长,分为273间。每一间的横栏上都画着画,有人物,风景,花草等,共几千幅,没有那两幅画是相同的。微风从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是万寿山。万寿山上面是排云殿。从万寿山下来是昆明湖,湖中心有个小岛,游人走过石桥可以到小岛上玩。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每个桥洞栏杆上都有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形态不一,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都有一种想冲过去看看的感觉,真的好美呀!你想去吗?我们一起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吧!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叫做《颐和园》,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

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这一课主要为我们讲解了颐和园的美丽风景,同时也为我们讲了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等著名风景。 昨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学了语文书18课,让我认识到了颐和园的美。 作者使用了浏览顺序来观赏颐和园,从前门走到大殿,

颐和园的毁灭读后感

颐和园的毁灭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颐和园的毁灭读后感(一) 圆明园是一座昔日最大的皇家园林,但为什么现在人人都说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了呢?这个问题原来我弄不明白,现在我读了这篇课文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课文主要讲了圆明园的位置;圆明园的建筑特色;圆明园的奇珍异宝和圆明园的毁灭。最令我惊讶的是圆明园中不但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更有热闹的“买卖街”和美丽的山乡村野;还有仿造各地名胜和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观;甚至还有西洋景观;真是置身于地球村呀! 但是这么秀丽的景观却被两个大强盗——法兰西和英吉利残忍的毁灭了。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多么可恶的强盗,他们无缘无故的大肆抢劫,还放火烧了圆明园。把这一园林的艺术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搞得面目全非,使祖国的后代无法看见这个“万园之园”。 英法联军的侵略是罪恶的! 颐和园的毁灭读后感(二) 最近,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惋惜。圆明园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园林艺术的瑰宝,是建筑艺术的

精华呀!就这样被侵略者给烧毁了,我怎能不愤恨呢!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代着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始建于1707 年(康熙46 年),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的,但是在1860 年就被侵略者用大火给烧毁了。 圆明园可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呀!就这样被侵略者给烧毁了!这些侵略者烧毁的不仅是圆明园,还是我们祖国的耻辱,中国人民的尊严。 这篇课文还让我想起了在香港拍卖会上分别以700 万、1400 万和740 万分别拍回来的圆明园牛首、马首和猴首,中国以数千万元的高价才拍回了这三件国宝。这十二生肖首像是我们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东西呀!而现在却要我们以昂贵的价格买回来,这都是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和那些侵略者的罪恶呀! 这片课文告诉我们要不忘国耻,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只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强大。只有人民强大起来,国家才能不会怕那些侵略者。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却这样被侵略者给烧毁了,在此,我感到无比的痛恨与惋惜。 颐和园的毁灭读后感(三)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

北京颐和园考察报告

北京颐和园考察报告 颐和园全景图: 忠告古代皇家圆林的典范--颐和园 传统做预案艺术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圆林。万寿山 、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平方公里,水 面约占四分之三,院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 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大戏 台等都是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处处蕴含着 造园造景之精华。 昆 明 湖 颐和园的昆明湖,是北京近郊最吸引人的水域。颐和园中昆明湖的谁面占公园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根据水域的分割状况,可分为三个部分,及大湖、西湖和后湖。其中西湖又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昆明湖扰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称为后湖。后湖也可分为后湖和谐趣园湖两部分,但主要水面集中在大湖。西望玉峰宝塔,立于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高阁,处于翠柏之间。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西连南湖岛,东接廓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桥身长一百五十米,宽八米。由士气个卷洞组成,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之。比起北京石狮子最多的卢沟桥,还多上59只。 长廊 在颐和园循万寿山南沿昆明湖 北岸构筑。长廊东起邀月门, 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 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濂、 秋水、清遥四座重瞻八角攒尖 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 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 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 富的彩图而负盛名,是我国古 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 万寿山前景区 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 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德辉 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 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 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 “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 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昆明湖景色。 佛香阁

颐和园心得体会

《颐和园》听课心得体会 本周有幸观摩了王昭老师执讲的《颐和园》,听后感受颇深。《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文中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王老师将这节课分为生字大考场、重点生词我会读、难词解释、学生搜集资料发表见解、指导朗读等几个部分。王老师有很大的智慧,课程设计层次分明,逻辑层次性很强,环节之间紧紧相扣,整体给人自然大方的感觉,有很强的全局观念。本课文移步换景。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景色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和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选取本课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学习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探究和学习 一、紧扣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教学。 王老师能够很好的抓住了课文特点和目标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字词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打好字词基础对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王老师在字词的处理上,做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如“葱”字,上面的一横要写的稍长点,下面的“心字底”要把上面的部分拖住。通过老师的详细指导能够要学生更好的记忆这些难字。 二、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与学生讲解融入课堂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良好的预习课文是讲好一节课的基础,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充分的准备,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能够加深对颐和园的印象,使教学达到一个好的效果。本节课有一大亮点,就是王怡雅自己独立做的课件,台上的讲解充分展示了作者游园的先后顺序,也让台下的同学们更好的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最新游玩颐和园的观后感作文400字7篇

最新游玩颐和园的观后感作文400字7篇 游玩颐和园的观后感作文400字1 今天就让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来好好欣赏颐和园吧!你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漂亮啊!你再往前看,一眼望不到头,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长吗?告诉你们吧,有700多米长,一共有273间。你们抬头看看,这是横槛,上面有着许多五彩的画,这幅画着人物,这幅画着花草,那幅画着风景……大家请往两旁看,这是一片花海,这一种花叫牡丹花,这一种是桂花,那一种是梅花……这里花的种类很多,一种花还没谢,另一种花又开放了,一阵风拂过,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大家请跟我走,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你们知道这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叫什么吗?它叫佛香阁,当清晨的第一缕温和的阳光照在黄色的琉璃瓦上时,它就闪闪发光,可美了,看看下面有着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这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登上了万寿山,正站在佛香阁前,大家请向下看,这里的景色尽收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五彩琉璃瓦屋,还有朱红的宫墙。看正前面的昆明湖十分宁静,静得就像一面大镜子;也十分绿,像是一块碧玉。前方的游船、画舫在湖中慢慢地滑过,这里面的人一定是在享受这里的美景!不用羡慕,等一下大家也可以去坐坐。 我们来到了昆明湖,这里有着长长的堤岸,还有几座样子不同的

石桥,还栽满了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还有一座小岛,你看,那里一片葱绿,还能看见宫殿的一角呢!我们走过脚下的石桥,就可以到那里玩了,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上还有数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让我来考考你的眼力,你能看出这儿有哪两只狮子相同吗?告诉你吧,没有的,这么多的狮子没有两只是相同的! 下面就请大家尽情游玩,好好享受这美景吧。 游玩颐和园的观后感作文400字2 颐和园是一个建在大自然里的美丽大园林。这个暑假,我们一家来到这里游玩。 走进颐和园东宫门,沿着昆明湖缓缓前行,随处可见又细又长的柳条,湖中的游船、画舫给这里增添了不少乐趣。不知不觉,便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走廊,它长达723米,分为273间,深绿色的大柱,横槛上面画着几千幅画,却没有一幅画是一模一样的。身旁吹过和煦的微风,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走过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仰望,便看到半山腰有一座宝塔型的三层建筑。在阳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它下面的一排雄武的宫殿就是著名的排云殿。我们饶有兴致地登上山,从山顶俯瞰,湖的四周被茂密的绿植簇拥,粉嫩的莲花摇曳着身姿,游船、画舫像是一只只快乐的小鱼穿梭于一座白色大理石的桥。因为它有十七个桥洞,人们就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作十七孔桥。 我们悠闲地漫步在这个自然园林中,心情无比舒畅。它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流连忘返!

北京旅游心得体会

北京旅游心得体会 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这话一点也不错,平常不大爱出游的我算是亲身体会到了。 北京旅游心得体会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公司为了体恤员工并提高员工的生活,组织了两年一度的旅游,我也有幸参加了此次的北京之旅。 伴着喜悦的心情,乘上飞往北京的航班。数小时后,降落在北京南苑机场,打开舱门,步入旋梯的那一刻,我深深的吸了口气,提前感受了下北京的气氛,北京,我来了。 坐上开往市区的汽车,这个繁华的城市便映入了我的眼帘。这就是北京,此时,心中默默的念道。 匆匆的安排好住宿,便开始了行程的第一站——地坛公园,是古代皇帝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地方,是中国的一项旷古绝今的巨作。站在这座不可思议的宏伟建筑下,我感叹人类的智慧是多么的无穷无尽。 天安门,庄严,肃穆,这就是它留给我的印象。站在此处,仿佛看见了当年国庆大阅兵时的景象,向着毛主席的头像敬个礼,有着对伟人的崇敬之情。我们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他的遗容。新中国的成立是主席带领着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广大的人民奋起反抗,追求社会主义的伟大真理的

结果,为此,我们更应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努力学习并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故宫,帝王权利的象征。看那威严,雕龙画凤而又富丽堂皇的建筑以及珍贵的文物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不禁惊叹古人精湛的工艺,超人的技术及专注的精神。 颐和园,中国皇家最出众的园林,踏身此处,感觉自己就像个王妃,闭上眼睛,转个圈,仿佛就再没有烦恼了。 长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古代中华儿女智慧与血泪的结晶,而北京的长城则在八达岭。有一句熟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可见长城之美,之壮观。 鸟巢,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结构把可以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的鸟巢,仿佛把全世界的人民以及热爱体育崇尚体育精神的人民汇集在一个“家”中,和平,和谐,和睦,符合了奥林匹克的精神,也从中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在此,也无需对每个地方一一做介绍,北京之旅我一行十二人团结一致,相互帮助,在玩的开心的同时带给我们的感想也是颇深的。北京城,一个庄严,肃穆而又富有现代化的城市,这一切,都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们为此更因努力的工作和珍惜生活,为社会建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

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一) 到北京的第四天,我们去了颐和园。我们乘车到码头,坐船去颐和园,河的两岸如诗如画,那种“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丽景色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时,我看见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上有一座十七孔桥,从中间一孔向两边数去,每边都是九孔,既对称,又表示是皇家之桥。桥上的狮子雕刻得栩栩如生,有的狮子把小狮子踩在脚底,有的小狮子在大狮子头上嬉戏,有的大狮子把小狮子放在肚皮下玩耍,还有的把头顶在一起,像一对母子相依相偎,真有趣。 下船后,我们去了长廊,长廊有728米。据说一位皇帝到一个地方去玩,看到了许多美景,这时他要回京了,可他还想看美景,他就把景色画在长廊上,长廊上还画着四大名著的插图,美极了! 然后,我们去了光绪皇帝的家,屋顶上有龙、凤,屋外有一个大缸,是用来装水果的,屋内都是金的、陶瓷的、金丝楠木的,连洗手也用金盆。导游说,光绪皇帝因为不听老妈的话,被软禁在这儿,原来皇帝也不听话呀! 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真是名不虚传啊。

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二) 今天,我和妈妈,还有妈妈的同学和小弟弟一起来到颐和园。 我们先走了进去,那儿树木茂盛,枝叶繁茂,生机勃勃。接着我们上了一座山叫万寿山。那儿花儿盛开,小草高高,一片美景。过了一会儿我们继续上路,他们呀,从楼梯上上去,登山我是能手,直接从山石上爬了上去,一下子就到了山顶。接着,我们休息了一下,又下山了。 然后我们走进长廊,上面都是画,每幅画都不一样。走着走着,我们走出长廊,来到昆明湖。一只只游船在湖面上飘荡。我和小弟弟见了,恳求妈妈和阿姨让我们去玩。她俩异口同声地答应了。我们跑了过去,租了船,踩着船上的脚踏板,船飞快地前进了。坐在船上,我看见了长长的十七孔桥,白而美丽,桥上人来人往,多么热闹啊!我还看见了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和佛香阁。 今天,我玩得开心的不得了!大家也来颐和园玩玩吧!听说冬天的湖面结了冰可以滑冰,我期待爸妈冬天带我来这里玩。 参观颐和园观后感300字作文五篇(三) 今天,我们游览颐和园。 首先,我们一起进入颐和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颐和园的长廊。看!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它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了273间,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大家可以仔细找找看,这些画中没有哪一幅是相同的。 再往前走,就是万寿山,万寿山上有许多树。抬头冲山上看,一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 东宫门区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 乐寿堂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

排云殿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铜牛与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

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苏州街 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后山后湖景区 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谐趣园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伙儿好! 今天,我们的第一站是北京那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真是一眼望不到头。告诉大伙儿一个小知识;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大伙儿能够看看,这么多的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另外,这条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花又开了。站在那个地点,有时能够感受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那种感受会使人神清气爽。 好了,走完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足下。大伙儿抬头看一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大伙儿猜一猜那是什么对了!就是佛香阁。再看看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我们现在站在万寿山上了,请大伙儿向下望,颐和园的景前是不是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象一面镜子,绿的象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的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告诉大伙儿,向东远眺,隐隐约约还能够看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呢! 大伙儿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桥!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载着数不清的垂柳。看!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能够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游客们!今天玩的快乐么欢迎下次再来,因为下次我要带您去兵马俑世界。再见! 【导游词二】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伙儿好!欢迎来到颐和园,我是导游崔嘉懿,非常快乐认识大伙儿。今天我将带领大伙儿游览颐和园,希望大伙儿能玩的快乐。在游览之前,我先强调一下游览中注意事项:第一,请大伙儿跟紧队伍,不要掉队;第二,请大伙儿爱护颐和园,自觉保持它的整洁。 现在我们在长廊。瞧。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了273间,廊上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上面的人物、花草、风景各不相同。 现在我们来到了万寿山下,大伙儿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

颐和园游后感

颐和园游后感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地处北京西北郊外,距京城约15公里,旧称“清漪园”。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首先从东宫门景区开始,东宫门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往北走进入乐寿堂,这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接下来,来到昆明湖北面的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通过长廊来到了排云殿前,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之后上到佛香阁上,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它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雄踞于万寿山上,巍峨壮观。在万寿山顶最高处有一座宗教建筑叫智慧海。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万寿山南面是宽广的昆明湖,它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

颐和园的心得体会

颐和园的心得体会 篇一:颐和园听课心得体会 合阳讲师团 ——《颐和园》听课心得体会本周有幸观摩了袁灿英老师执教的《颐和园》,听后感受颇深。《颐和园》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景文章,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让我钦佩的是:袁老师有很强的全局观念,她发现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的结构很相似,都是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按一定的观察顺序写一处景物,于是她就将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整合起来。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授学生阅读游记的方法,再将这种阅读方法整合到第五单元的课文中加以巩固和运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探究和学习。 一、紧扣单元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教学。 袁老师对教材进行了较好的解读,抓住了课文特点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四年级字词教学仍然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打好字词基础对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字词的处理上,在读音、字义、词意几个方面,袁老师既有主次,又有先后,有的直接理解,有的放在课文里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例如:课文第4段“慢慢地滑过”中的“滑”字用的很好。袁老师将“滑”和“划”

两个字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能否互换。一名学生联系上下文说道“昆明湖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第一个“滑”,滑过之后不留一点痕迹,用第二个“划”,就会将“镜子”、“碧玉”划破。听了学生的回答我在心里暗暗叫好,心想袁老师这一环节的设计 真是高明,既解决了难理解的词句,也在潜移默化中教授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二、充分体现了读想结合,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本节课袁老师设计了两处读想结合点,既注重了学生的语言训练,也注重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第一处是第二自然段“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袁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画,老师为它取名为‘春暖花开’,你们看到了什么呢?”老师的引导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毫无疑问学生的回答妙语连珠。第二处读想结合设在课文的第5自然段。“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老师引导“我仿佛看到一只小狮子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狮子呢?”学生想象的天窗再次被打开,通过学生的叙述,那些不同姿态的小狮子仿佛就摆在眼前。袁老师接着追问“看到那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你有什么感叹?”学生的思维又一次得到训练。 三、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时,袁老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

参观颐和园作文

参观颐和园作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净如洗,我在北京参观了向往已久的颐和园。一来到颐和园大门,只见华丽的屋檐下有一块牌匾,上面写三个刚劲的古文字“颐和园”。进入园内阁首先看到的是“仁寿殿”。听说这是乾隆时名为“勤政殿”,光绪时改为“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朝会大臣的场所。这里极为高雅别致。“仁寿殿”前有一条龙和一只凤。听导游说,这条龙代表当时的皇帝,那只凤代表当时慈禧太后。这两个雕像都是乾隆死后,皇后立位后慈禧太后叫宫中大臣雕刻成的。皇帝死后埋葬埋葬在土里的,所以这条龙穿着破衣服,像个乞丐。皇帝死后,慈禧地位最高,衣服的料也是最好的,所以那只凤穿高雅装。这真是个离奇的事啊!离开“仁寿殿”,我们不久便

到了长廊。这里珍藏着许多精美的图画,据说有一万四千多幅,又名“画廊”。我站在长廊旁边,放眼望去,看见了十七孔桥横跨在南湖岛与龙王庙之间。它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桥长150米,像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又像是一条蛟龙浮游在湖面上。这令我赞叹不已。导游介绍,昆明湖面积约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可大了。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在蓝天和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姿。接着我们又被带到了玉带桥。它真的好美啊!瞧它玲珑多姿,造型优美,平稳地架在西堤上。远看犹如白练镶嵌在长堤绿水之中。站在桥中央往下矗?一条条红艳艳的鲤鱼在清澈的水里游过,使游人们流连忘返。我们还参观了颐和园的听鹂馆、排云殿、败家石、乐寿堂等等古建筑物。观看了颐和园,使我大开眼界,也增长了不少知识。我带着很大的收获离开了富丽堂皇的颐和园。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

读《颐和园长廊故事集》有感

读《颐和园长廊故事集》有感 风景秀丽的颐和园,吸引着每一位到北京的游客.颐和园中,有一条彩色画廊.这就是名传天下的“长廊”.长廊,临昆明湖,傍万寿山,蜿蜒曲折.它东起乐寿堂之邀明月,穿过排云门直到万寿山西端的石丈亭,全长七百多米,共二百七十三间.长廊之上,雕梁画栋,一幅幅斑斓的彩画,更使它绚丽的无比风采迷人.这些画有园中牡丹,有池上荷花,有林中飞鸟,有水下游鱼,也有亭台楼榭、湖光山色.但最为引人驻足玩味的却是那一幅幅构图生动、形态逼真的人物故事画.画上说的是什么故事?画中人是谁?这些故事典出何处?这一切不仅天真幼稚的儿童想知道,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要了解,便是颇有阔历的成年人也感兴趣,至于那些远涉大洋前来访问的外国朋友就更想明了其内容了.遗憾的是,极少有人能原原本本地把这些故事都讲出来,更没有一部可供翻检的汇集成册的文字材料.长廊人物画故事,其时间跨越度极大,从远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到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上下绵延五千年,其取材范围颇广.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古典小说、戏曲、神话、童话、诗词、典故等.其内容有的反映我国勤奋好学淑贤礼让的传统美德、有的记录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既有人民群众抗击侵略,反抗奴役的英雄业绩,又有各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千古佳话.可以说,这本小册,是一部历史书,一卷风情画,又是一个了解五千年文明文化史的小窗口.人们在长廊中漫步,是游览是休息,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当您离开颐和园的时候.美丽的长廊,动人的故事.还会留在您的印象中,当紧张的一天结束,您闲暇下来翻翻手头这本书,又会给您带来美好的回忆,无尽的乐趣当然这本图文并茂的小册子,还会成为您游览颐和园的一份珍贵的纪念品.

游颐和园观后感400字作文

游颐和园观后感400字作文 颐和园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下面是由精心挑选的,欢迎大家来查阅。 游颐和园观后感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华天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愿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我们来到了被列入吉尼斯记录的世界最长的游廊——长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画着各种花草,人物,风景,每幅画各不相同。 各位游客,走完长廊,我们就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看,那座闪闪闪发光的八角宝塔形建筑,那就是有名的佛香阁。相传万寿山下是座古墓,是明朝一位王妃的。很多皇帝想在那里建皇家园林。但是都不敢,乾隆皇帝说:“没什么好怕的。”他亲自到现场去看的时候,看见石门已经打开,上面刻着“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他看了,十分害怕,于是在万寿山上建了一座庙宇镇邪,这就是佛香阁了。 各位游客,万寿山下的这个湖,就是昆明湖。湖上的石桥,就是有名的十七孔桥了,大家数一数,从左往中间数,到最大的孔,再从右往中间数,到最大的孔,是不是都是九?因为九是一个极阳数,代

表吉祥。所以有十七个孔。相传是鲁班师傅相助建筑的。 各位游客,颐和园还有很多景点,大家自己去看看,1个小时后在东门集合。 游颐和园观后感2 我去过很多地方:山东、沈阳、北京、包头……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北京,其中,北京的颐和园最让我难忘。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边。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只见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石桥,两岸有许多垂柳。这座石桥上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石柱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形态不一,千奇百怪,可爱极了。颐和园景色真美啊,希望大家都去游玩。 游颐和园观后感3 是清代皇家和行宫。今天我们就来到了颐和园。导游介绍:颐和园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其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园林。 首先,我们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的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

北京社会实践有感

北京社会实践有感 9月22日,一个十分让我期待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学校领我们去北京。 来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们先观了卢沟桥,进了宛平城,亲临了当年七七事变的现场。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 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 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重修建,桥长266.5 米,桥上两侧共有 1.4 米高的望柱281 根,两柱之间由刻着花纹的栏板相连,每个望柱顶端都有一个大狮,大狮身上雕着许多姿态各异的小狮,众所周知,卢沟桥是我们的伟大历史的精华,“卢沟晓月”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由于雕刻艺术高超,卢沟桥上的狮子形态各异,几乎没有相同的一只,桥东端有碑亭,石碑正面为乾隆书“卢沟晓月”四字,背面为乾隆书卢沟桥诗,“卢沟晓月”四个大字雄浑有力,雕刻精美。可以说,卢沟桥是我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见证,是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见证,更是我国繁盛的见证。1937 年7 月7 日晚,日寇以一名日军失踪为借口,要过桥进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了廿九军守桥部队的拒绝,廿九军与日寇因此展开了激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团结对敌,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从此,中国各族人民同入侵者展开了殊死抗争。历史过去了, 卢沟桥仍然是见证,它见证了廿九军的鲜血、生命和捍卫祖国领土和民族尊严的决心,它见证了我国屈辱和落后就要被挨打的历史,它更加见证了我国人民在我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现在我们再次重温这段历史,桥头已经了修建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面陈列了大部分抗日的史料,无论是一张张血泪的照片,还是一个个锈迹斑斑的武器,即便是一双双的草鞋,都是我们的珍贵的见证,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饱受屈辱得出的血的教训,更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莫大讽刺和最为有力的证据! 接着我们来到了景德镇,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珐琅彩底釉多为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组成。颐和园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嬉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再次修复。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1992年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98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能来到颐和园,感到很荣幸。 我们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经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边。一见到昆明湖我就想起苏轼的诗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边的昆明湖晶莹剔透,湖水微微泛起涟漪,湖中借杭州西湖长堤,仿东海神山仙岛。那边的万寿山满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秀丽的楼阁。啊!人间仙境!这里让我流连忘返。 看完昆明湖,我闪来到了玉澜堂,是慈嬉太后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乐寿堂――慈嬉太后住的地方。出了乐寿堂,来到了著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山下是排云殿,半山腰有佛香阁,山顶还有智慧海。这些建筑的顶都有是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最后,我们从北如意门出了颐和园,结束了游览。 第三天,也就是9月24日,我们一起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到了广场,天还是蒙蒙亮,这时的广场已是人山人海,只见每隔两米就有一位身穿绿色迷彩服的军人,等到6:03时,我突然听见有人喊:“来了!来了!升旗手来了!……” 我定睛一看,就在天安门城楼正前方,两列英姿飒爽的升旗手身着整齐的军服,戴着洁白的手套,正向我们走来,他们昂首挺胸,手势整齐,步伐划一,“唰,唰,唰……”真像一个人在做动作。几分钟之后,升旗手已走上了升旗台。庄严的时刻到了,随着国歌的响起,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人们的心中越也起了思绪的波涛。我禁不住轻声唱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许多年前,中国为了独立解放,为了战胜日本,中国有多少人血洒战场,他们用鲜血,用生命染红了国旗,为我

游园有感

游园有感 中国园林历史 中国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中国园林如诗如画,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它隐去了西方园林那种无论建筑还是花坛树木造型都留下的明显的人工印迹,也摒弃了日本园林那种一味淡然的“枯山水”,而体现出一种模仿自然,艺术手段又不外露的完美境界。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肇始于商周时代的囿。囿是商周君王用于种植、放养禽兽以供狩猎游乐的场所,兼有生产、渔猎、农作、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水园林。发展至春秋时期,这种天然山水园逐渐开始向人工造园转变,此时不但园事兴盛,而且园林本身也从“原始”状态中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使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秦汉时期,园林已开始调动一切人工因素来再造第二自然,规模大、数量多、景象华美,并且在园林整体及内部景观的思想寓意和主题上也颇有展拓。此时富商大贾也开始投资园林,标志着私家园林的产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无望,促发了人们对超然物外的自然山林与田园村野的热爱与追求,从而导致了自然风景园林的新发展。园林景观

也不再仅仅是客观的欣赏对象,而成为园主的精神体现和情感的物化形式。东晋时期,园林中的写意趋向更加显露。园林对意境的追求也已与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样重要,景致的优劣已不在其本身的繁简浓淡或神似形似,而贵在意足。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寺观园林。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由文人开创的写意园林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也达于大成。此时不但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写意园林,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园林艺术家,并产生了相应的园林理论和著述。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已臻于化境,造园思想越来越丰富,造园手法也越来越巧妙,并且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界。 中国园林的分类 一、按其从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陵寝园 林。 二、按其地理位置和造园方式划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三、中国园林还可以按其活动对象分为带有公共游览性质的风景名 胜园林、寺庙园林和纯属私有性质的帝王宫苑、私家园林。按其地域划分为北派、江南派和岭南派。 中国最出名的园林有苏州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颐和园 今年暑假有机会去了颐和园一次。下面我谈谈这次游颐和园的感受。首先颐和园是现存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