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报告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报告

(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摘要

根据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宏观经济调控包括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在需求管理应对我国经济问题边际效应日益递减、实施成本与风险已高于预期成效的当下,引入供给管理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高库存并存、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两板挤压等问题大都根源于供给侧,因此要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力以及制度安排等方面入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我国农产品更有效率效益、更可持续的供给。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管理供给管理

在2015年1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自此迅速引起了理论界的积极反响和广泛共鸣。事实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劳动、土地、资本等资源全力以赴摆脱贫困陷阱,这实际上就是供给侧管理。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都不约而同地祭出了以货币扩张和财政刺激为主的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但8年过去了,世界整体经济依然萎靡不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尚保持在较高水平,但随着资源优势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结构性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需求管理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匹配性开始暴露。

具体对农业而言,我国农业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也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巨大

的产品、要素、市场以及外汇贡献。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主要农产品供需从过去的紧张状态转向紧平衡状态,加上国内规模迅速扩大的中产阶级对优质、安全农产品需求带来的消费结构转变,我国农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性化,各种类型的供给约束不断积聚。如果依然奉行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等需求管理的反周期政策来解决农业结构性问题,市场扭曲程度将会进一步加深,部分农产品产能过剩、供需结构错位以及农用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破坏和污染加重等弊端将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在农业发展的新时间窗口,其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适时、适度转变。

一、农业供给侧及其改革的内涵

西方经济理论认为,需求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而供给是指特定时间和特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市场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学界通常把投资、消费和出口称作三大需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也就是所谓的需求侧(DemandSide)。而供给侧(SupplySide)是相对需求侧而言的,强调的是劳动力、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为代表的创新力量以及制度安排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合理配臵及其综合利用。由此,现代宏观经济学就产生了关于经济增长命题的两个重要结论:长期经济增长依赖于要素供给上升和技术状态提高;围绕长期上升趋势的短期经济波动则决定于总需求。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应的宏观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