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创作重点

影视文学创作重点
影视文学创作重点

蒙太奇思维:电影剧作者运用蒙太奇思维得以将一个电影剧本构筑起来。电影艺术家将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蒙太奇思维的表现是创造“第三种意义”。蒙太奇思维的实质是电影的形象化能力。

文学剧本:用文字描述,表达未来影片内容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未来影片的基础和框架。它提供了影片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明确了影片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和风格样式,是影片创作的“施工蓝图”。影视剧本的写作特点是叙事与造型的结合,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蒙太奇思维。

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他一个形式。

题材:广义上作为创作材料的社会生活的某方面。狭义是构成影视作品内容的因素。即所描写的具体事务是从客观生活中来的。

悬置:是指在冲突和危机正在迫近的一刻,突然打断动作,让观众自己想像剧作者所省略了的危机。叙事则进入另外一系列事件的讲述,然后再回过头来交待前面的危机或者干脆直接呈现它的结果。

延宕:在悬念发展的主要关头,将悬念拉长,用各种方法拖延揭秘时刻的到来。造成观众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揭秘的欲望。

戏剧性结构: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非戏剧性结构:“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

悬念:编剧和导演利用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关系地期待心理,在剧中设置的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引起观众的注意。总悬念:一部影视剧中贯穿剧情始终并蕴含和激发剧情中主要冲突和对抗悬念。分悬念:剧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出现并在这一阶段得到解决。

类型人物:1.性格相对单一、固定和平面化。 2.容易辨认,容易被观众所记忆。3.性格指向性的明确容易赢得观众的认同4.便于创作者把握和使用。

性格人物:1.性格人物有“深度”,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 2.性格的立体“深度”,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随着剧情的变化逐渐生成和变化的。

场景:①场景是一个空间概念,指同一空间范围内所发生的情节,此范围一般以人的视线再做不跨越障碍物的移动,并没有门、窗、墙等阻挡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范围来区分。②场景是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场景发生在一个具体、连续的时间段内;若空间不变,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即使连在一起,也是不同场景③自然元素:即自然氛围雨雪雾等,若影响到情节,先交代场景里的环境

西方电影改编的几种方式:移植,节选,浓缩,取意,变通取意,复合

我国电影改编的方式:1、忠实于原著基础上的创造2、忠实于原著文字语言的改编3、最不忠实于原著的改编

套层结构又称戏中戏,有两条线索构成,一是在讲述故事的人本身的发展,二是影片讲述的故事。

银幕时间:指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得以展开所经历的叙述时间。其中也故事中人物行为构成的动作时间。

素材:影视剧策划人,剧作家在生活中积累的未经加工的原始性材料。包括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形式。

戏剧性动作:戏剧性动作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活动的第一个特征是它的流动性。

第二个特征是取决于它对于剧情的“意义”和它所引起的人物情绪上的反应

独白:独白实际上就是人物将自己的心理活动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

旁白:旁白则是创作者或是剧中人物说明剧情、抒发感慨的解释性语言。

叙事线:影视剧的情节发展线索,他与人物关系的设置密切相关。分为单线结构,平行结构,网状结构。

故事梗概:按未来剧本的情节结构来直接叙述构思中的剧情。

分场提纲:不是故事梗概的进一步细化,而是将梗概中的故事情节大致分到各个具体场景中,可以了解之间大体连接方式。

将摄像机纳入剧作构思:1将摄像机纳入剧作构思最常见的是,剧作者在构思时已经考虑到景别和构图的变化2还应包括剧作者对生活中光影变化的观察和捕捉,别出心裁地将其运用到剧本中去。意义: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其好处不仅在于它可以决定凡是能进入电影剧作中的素材必须是运动性的造型素材;而且,它确立了一个电影剧作的原则:使得银幕的造型表现成为电影刷体者在用文字表现时最重要的思考形式。

影视创作开端需要怎么做?:1.开端要包括剧情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一个开了头的事件。

2.开端要为叙事做准备的说明和介绍,为叙事的发展指明方向。但要避免单纯地交待或说明,开端应当是一个有进展的动作。

3.创作开端是剧作者还必须注意开端与结局间的联系,要明确剧情的结局。

4.开端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建置起剧情的“总悬念”,因此开端应具备悬念意识。

影视文学的特性(思维三要素):①跳跃性: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结构手法,跳跃性是影视文本必然特征。②动作性:1.影视文学本质属性2.影视剧作揭示人物性格的有效手段,包括内部动作与外部动作。3.构造冲突,推进剧情的根本动力③可视性:画面影像是影视艺术基本构成要素,较语言文字更直观、形象丰富,更贴近生活,更能表达情感,更便于“声画结合”。

冲突和生活矛盾的区别:冲突必须在情节框架的局限内迅速形成发展结束,将生活矛盾集中展现。不可能像电话矛盾那样分散和正常。相对于一般生活矛盾的零散孤立来说,影视剧中的冲突更注重冲突间的因果和递进关系。起因于上次冲突并导致新冲突,更加激烈。

故事和情节的区别:故事是客观发生或存在的事;情节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在其作品中所讲述的事件。故事:①生活中的真实,未经作者加工的②只有一个,自身是不变化的③不一定有认识价值④通常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⑤总是按照事情发生的经过进展的顺序来叙述。情节:①经作者加工的故事(事实),或在生活基础上编撰出来的②据同一个故事(事实),不同作者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节③一定有认识价值④要求人物性格鲜明⑤按最有效的影响读者和观众的方式来表现,正叙、倒叙、时空交错叙述均可。

悬念机制类型:①让观众知道当事人不知道的事②对观众保密,让观众和当事人一样都不知道罪犯的阴谋诡计,引起猜疑,急切的盼望知道犯罪所策划的阴谋真相或设下的圈套和陷阱。③剧中策划者和观众都知道当事人陷入困境,后果如何不知。④当事人、策划者、观众都知道降临的危险,使观众看到战胜。

冲突类型:①人与人之间②人物与某个社会集团之间③社会集团间④人或社会集团与自然元素或起自然因素⑤人物内心⑥人与时代

情节点和情节线的作用

点:将一个故事或时间融入剧作之中,将叙事方向转变到另一个方向。线:情节除了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外,还有联系性,情节线是把叙事依照一定连贯的线路,从发展推到结局的过程。情节: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原则。广义上的情节是指作者按一定的创作意图在其作品中所讲述的事件。

对话的作用:1.动作性,避免单纯说明和支持。2.体现人物个性,符合人物身份,表现地域特征。3.对话体现特定情境,场合。4形散而神不散5.上口入耳,对话要生活化和口语化6.对话要配合画面7.对话要超出话语本身而更有内涵,即潜台词

人物的功能:1.有叙事功能的:主要人物:事件核心矛盾焦点,观众的主要看点。次要人物:叙事要件,主要人物的行为条件。2.没有叙事功能的:次要人物:帮助接近主要人物,多面展示性格、心理、丰满形象。更了解主题。增添某种光彩式趣味

情节主题和主题思想:情节主题为主题思想服务。主题思想通过动作、人物等情节体现。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剧作主题。情节主题就是菲尔德所说的“动作和人物。”主题思想是剧作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主题在创作中的作用及表现:①主题体现题材价值②主题影响审美取向③决定人物格调④决定作品社会意义

写作必需场面有三个步骤:①明确人物在这一关键点上完成的进展②弄清这个过程中人物与其他人间相互作用③为完成这一进展寻找符合人物性格的具体动作

如何写作故事梗概:1.故事梗概应该直接叙述构思中的剧情,而且用未来剧本的情节结构来叙述。2.要注意整体剧情结构的安排3.及时建置开端4.发展部分冲突和对抗展开的实际要恰当5.情节点和高潮要在应该部分6.估算戏的长度。

影视剧作结构的分类

美学特征:戏剧式结构、散文式、小说式。

叙事时空的不同处理:时空顺序式、时空交错式。

情节线索:单线结构、网状结构、平行结构。

人物关系设置方式:一人一事结构、传记式结构、群像式结构

连续性和联系性:

连续性主要体现在时空关系上,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总是连续性体现的,而我们每个人对社会人事的总体认知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一些片段组合实现的。蒙太奇原理便是如此。编剧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尽可能精确的场面和叙事单元,明确艺术的完成对影片内容的整体认知。联系性指场面和叙事单元之间要有内在的符合生活逻辑的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种练习可以是客观的,物理的,也可以是主观的,心理的,无论如何,必须便于观众理解结合,要有情理上的关联。

影视文学创作重点

蒙太奇思维:电影剧作者运用蒙太奇思维得以将一个电影剧本构筑起来。电影艺术家将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蒙太奇思维的表现是创造“第三种意义”。蒙太奇思维的实质是电影的形象化能力。 文学剧本:用文字描述,表达未来影片内容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未来影片的基础和框架。它提供了影片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明确了影片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和风格样式,是影片创作的“施工蓝图”。影视剧本的写作特点是叙事与造型的结合,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蒙太奇思维。 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他一个形式。 题材:广义上作为创作材料的社会生活的某方面。狭义是构成影视作品内容的因素。即所描写的具体事务是从客观生活中来的。 悬置:是指在冲突和危机正在迫近的一刻,突然打断动作,让观众自己想像剧作者所省略了的危机。叙事则进入另外一系列事件的讲述,然后再回过头来交待前面的危机或者干脆直接呈现它的结果。 延宕:在悬念发展的主要关头,将悬念拉长,用各种方法拖延揭秘时刻的到来。造成观众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揭秘的欲望。 戏剧性结构: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非戏剧性结构:“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 悬念:编剧和导演利用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关系地期待心理,在剧中设置的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引起观众的注意。总悬念:一部影视剧中贯穿剧情始终并蕴含和激发剧情中主要冲突和对抗悬念。分悬念:剧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出现并在这一阶段得到解决。 类型人物:1.性格相对单一、固定和平面化。 2.容易辨认,容易被观众所记忆。3.性格指向性的明确容易赢得观众的认同4.便于创作者把握和使用。 性格人物:1.性格人物有“深度”,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 2.性格的立体“深度”,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随着剧情的变化逐渐生成和变化的。 场景:①场景是一个空间概念,指同一空间范围内所发生的情节,此范围一般以人的视线再做不跨越障碍物的移动,并没有门、窗、墙等阻挡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范围来区分。②场景是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场景发生在一个具体、连续的时间段内;若空间不变,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即使连在一起,也是不同场景③自然元素:即自然氛围雨雪雾等,若影响到情节,先交代场景里的环境 西方电影改编的几种方式:移植,节选,浓缩,取意,变通取意,复合 我国电影改编的方式:1、忠实于原著基础上的创造2、忠实于原著文字语言的改编3、最不忠实于原著的改编 套层结构又称戏中戏,有两条线索构成,一是在讲述故事的人本身的发展,二是影片讲述的故事。 银幕时间:指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得以展开所经历的叙述时间。其中也故事中人物行为构成的动作时间。 素材:影视剧策划人,剧作家在生活中积累的未经加工的原始性材料。包括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形式。 戏剧性动作:戏剧性动作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活动的第一个特征是它的流动性。 第二个特征是取决于它对于剧情的“意义”和它所引起的人物情绪上的反应 独白:独白实际上就是人物将自己的心理活动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 旁白:旁白则是创作者或是剧中人物说明剧情、抒发感慨的解释性语言。 叙事线:影视剧的情节发展线索,他与人物关系的设置密切相关。分为单线结构,平行结构,网状结构。 故事梗概:按未来剧本的情节结构来直接叙述构思中的剧情。 分场提纲:不是故事梗概的进一步细化,而是将梗概中的故事情节大致分到各个具体场景中,可以了解之间大体连接方式。 将摄像机纳入剧作构思:1将摄像机纳入剧作构思最常见的是,剧作者在构思时已经考虑到景别和构图的变化2还应包括剧作者对生活中光影变化的观察和捕捉,别出心裁地将其运用到剧本中去。意义: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其好处不仅在于它可以决定凡是能进入电影剧作中的素材必须是运动性的造型素材;而且,它确立了一个电影剧作的原则:使得银幕的造型表现成为电影刷体者在用文字表现时最重要的思考形式。 影视创作开端需要怎么做?:1.开端要包括剧情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一个开了头的事件。 2.开端要为叙事做准备的说明和介绍,为叙事的发展指明方向。但要避免单纯地交待或说明,开端应当是一个有进

影视文学

影视剧剧本:是摄制电影或电视剧的基础和蓝图。在进入电影或电视剧的拍摄阶段之前,人们需要根据影视思维特点对故事情节、场景和人物等进行文字描述的蓝本,一般分为影视文学剧本和影视分镜头剧本。 情节:指人物在促使他行动的环境变化过程,是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历史,也是一系列事件的发展和结局的历史。情节由一系列人物、人物关系及矛盾发展的相互联系的事件构成,它的核心要素是矛盾冲突。情节是影视文学最基础的内容。情节包含三个要点,概括地说即时代情境性格,时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时代背景,或称大环境;情境就是可以感知的现实生活环境,或称小环境;性格就是人物性格。 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1.如何评价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理论思想? 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理论,对电影艺术视觉方面的强调,为电影艺术手段的发展成熟乃至电影艺术语言的形成,无疑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当时大多数电影照搬戏剧演出模式、图解文学作品的倾向给予十分有利的批评,在今天也有着同样重要的理论价值。 法先派理论与实践活动处于欧洲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兴盛的年代,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有着直接的关联,关注艺术自身的特征研究以及个体精神世界的表达问题,而将社会生活、道德、政治、教育等诸多内容剥离其外;他们处于电影的默片时代,法国先锋理论家们在指出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的同时,可以大胆地从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态入手强调它的视觉特征,从音乐舞蹈入手强调它的节奏和动态特点,也从诗歌调度指出它超越现实物象和直抵心灵、精神的诗意特性;法国先锋电影理论家很少关注电影的生存条件问题,即电影的大众接受问题。 2. 请以实例说明镜头匹配现象。①电影中的镜头匹配现象,常常出现在场景转换之间,电影编导可以利用这一场景阻截的特性来推进故事向前发展,也可以借此传递故事新的信息。镜头匹配现象包括画面匹配和声音匹配两种。 ②画面匹配,指两个镜头画面在内容相似的基础上进行匹配剪辑,例如画面中图形、形状、动作、大小或色彩等相似则可匹配剪辑。画面匹配既可以推进剧情,也可以在两个画面基础上形成新的思想。 例:《现代启示录》中“丛林上空飞翔的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叠印出一架四个叶子的电风扇悬在天花板上不停地转动”,这是一个通过形状相似进行匹配的例子,在这里,我们注意到直升机的螺旋桨叶和悬挂在天花板上的风扇的桨叶之前形成了一种匹配关系,巧妙地把战场时空转换到了旅馆中的时空中来。 ③声音匹配,是指两个相似或具有某种联系的声音相继出现时形成的一种新的含义。例:《公民凯恩》中不端在年轻的凯恩监护人与年老的凯恩监护人所说出的圣诞快乐,通过画面与声音的匹配剪辑,在叙事方面巧妙地完成了时空的转换,可以省略许多铺垫,节省时间,加速了情节发展的节奏。更为重要的是,匹配剪辑能够精妙地表现创作者艺术构思以及角色思想意识。

影视文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影视文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影视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影视文学教学方法革新探究 目前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堂上,学生大多都在执行一种创作模式,那就是将主人公置于一种极端的情境当中,从而使得人物动作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人物之间产生激烈的外在冲突,人物关系在情节发展中发生重大改变……戏剧性被强调为教学重点本无异议,但是戏剧性的内涵若仅仅局限于对戏剧性人格特征的呈现、外部的浮于表象的矛盾冲突与动作的组织、对情境危机的刻意营造等层面,会导致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关注作品的外在戏剧性,从而忽视中外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的抒情性,以及其中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关注,审美视野和创作范畴也会变得越来越狭小。戏剧的世界纷繁而多彩,仅仅强调外部矛盾冲突的戏剧性作品,只是戏剧世界之一隅,而非全部。在现实主义的作品队伍中,有着更多的更符合当下时代特征与心理特点的作品存在。这些作品以及其背后的创作方法,更应该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被重视起来。 一、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深度探索的原因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现实主义创作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深度探索与革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时代与观众审美的诉求。当下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平稳,那些重大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极端的情境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时代与生活的变化带来了观众审美诉求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逐渐被人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所取代,今天,走进剧场的观众更加渴望看到那些能够准确、深入地表达出现实日常生活中人们精神世界的优秀作品。 二是小剧场发展的要求。小剧场作为一种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剧场形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我国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小剧场戏剧已经拥有为数众多的观众群体,成为目前我国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小剧场戏剧无论其剧场特点、场内交流的多向度特征还是对演员的表演要求,都更适合于表现人们的当下生活与精神本质,要求剧作者从关注外部矛盾转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反映。三是学生观察生活的需要。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今天人们的内心世界变化要远远大于外部生活。硬要学生学习那些外部矛盾冲突强烈的作品,只会导致他们脱离生活,生搬硬造,闭门造车。时代的发展以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都要求编剧能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当代人深层精神本质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对目前戏剧影视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现实主义创作教学方法改革,主要体现和实施于理论界定、观察生活和创作实践这三个层面。 首先,从理论上对“戏剧性”内涵予以厘定和辨析。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的解释,“戏剧性”从根本上讲就是“戏剧的特性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把人物的内心活动(思

优秀影视文学作品推介

优秀影视、文学作品推介 影视: 1、电影《婚纱》是从高云身患绝症之后开始讲述她与女儿之间来之不易的小幸福和小甜蜜的。在短暂的制造快乐、燃烧幸福之余,作为母亲的她深感愧对自己的女儿少拉,于是,身为婚纱设计师的母亲为年纪尚小的女儿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婚纱,想让女儿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婚纱走上女人一生一世最为幸福的顶峰。 故事的结尾,小女孩少拉一个人走出学校的大门,一个人行走在瓢泼大雨之中,一个人擦掉眼角的泪水,继续的走她自己才展开的人生之路。母亲追随父亲去了,留下她一个在世上孤苦伶仃的行走和成长。这种延续和担当是很沉重很艰辛的,故事中的人为之痛心落泪,故事之外的我也会为之扼腕动容,很不幸,很残忍,很痛恨。 故事的凄惨兼温馨和人物的纯真兼友爱之外,该部电影感人至深、令人动容的是“婚纱”意象的选取和对“情之为何”的深度阐释。婚纱是女孩子的梦想和期待,是女人最美丽身影最灿烂笑容的见证,是世上最绚烂最靓丽的风景。以“婚纱”为电影的核心意象,既是主人公职业和事业的需要,更是亲情和关爱的体现,还为电影平添了些人气,赚足了泪水。 落地的婚纱,不落的亲情。那么温馨,那么残忍,那么延宕,那么多镜头共同诉说了一段非常岁月母女之间的亲情。此生此世,有一个家,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足以。 2、《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编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本片的主题是“希望”,在牢狱题材电影中突破了类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类作品罕见的人情味和温馨感觉。时至今日,本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网站的电影排行中始终稳坐第一。 忙着去活或是忙着去死?(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肖申克的救赎》把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简单的生 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东西。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虽然最后找到了通向天堂的那条路,但是这条追寻的过程中却是充满坎坷。

谈影视与文学的关系

谈影视与文学的关系 选修了一学期的“影视文学与欣赏”,我对电影的认识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前,我总认为电影仅仅是表演。然而,通过对各种优秀影片的观看以及赏析,我了解了影片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演,它与文学、艺术、科技等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学期观看的影片《活着》和《罗生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两部影片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那么,我就根据这两部优秀的影片来谈谈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电影产生开始就一直存在着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尤其是对文学名著的改编。电影与小说虽然处理的是同一个故事,都是属于艺术性叙事,但是两者在讲故事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同的叙事方式为观众也营造了不同的悲剧效果。 影片《活着》是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根据青年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与小说从叙事视角、情节、场景和节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叙事的差异。 在叙事视角方面的差异:小说是以“我”来展开故事的情节,电影中导演张艺谋把“我”这个主体去掉了直接把福贵推到银幕之前用全知叙述的方式让观众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福贵一家的离合悲欢。 在情节方面的差异:小说《活着》是由“我”——一个民歌采集者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的。“我”因职业需要,经常下乡采集民歌,偶然碰到一名叫福贵的老人,他给我讲述了他一生的经历。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就埋下了伏笔,这是因小说的本质造成的,只有提前埋下伏笔才不会让情节显得突兀。影片为了突出主题,增删了许多情节。为了影片的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古老的民族艺术皮影戏被导演增加了分量。整部影片也以皮影贯穿始终,显得含蓄蕴藉,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 在场景方面的差异:小说中死亡的气氛一直笼罩在读者的心头,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在电影中虽然仍是沉闷和阴郁的气氛,但在这灰色的气氛中还是有一些欢乐明亮的色彩。 影片《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一部代表作,这部片子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该影片与小说在叙事结构、意向的运用、表现的主题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叙事结构上:小说是樵夫、僧人、捕快、强盗、老妪、女人、和武士亡魂七个人面对按察使时对于案情的陈述的记录。三个主角相互矛盾的供词提供故事的轮廓,其他四个人的供词则起着补充情节、交代人物身份、故事背景的作用。电影沿用了小说的多重叙事角度,但电影将时间切分为三个维度,就像影片的场景有三个一样。我们可以将罗生门下、按察使审判处成为第一、第二叙述场景,将密林中成为被叙述场景。 在意向的运用上:小说绝大多数在于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挖掘人性,所以更多关注于细节。但电影作为一个视听觉媒体,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故事,更多的关注镜头的有效性,于是电影的意象有了更多的象征意味。比如阳光,在我看来就象征着人类的道德;密不透缝的大雨,就像那个阴沉、破败的场景一样裹挟、压抑着人性。 在表现的主题上:小说以几个人对同一案件的不同证词或告白,在扑朔迷离中凸现出人性。它描写了人性的丑恶,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和不可知,作者对人

浅谈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元素

浅谈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元素

浅谈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元素 文化传播系10新闻二 王晓艳2010523234 如果把一部影视文学作品比作一个处于自然生态的人,那么主题与人物形象就应该是其“灵魂”与“核心”。情节与结构则应是其“骨骼”,它们搭起了影视作品的基本框架。当然,冲突与悬念对与一部有生命力的影视艺术作品来说,就像人的“血脉”一样重要。而细节与场面则是一个人展示出来的面貌与“肌肤”,是观众最先也最容易感受到的直观因素之一。下面我从主题与人物、情节与结构、冲突与悬念、场面与细节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 元素。 一、主题与人物 主题,又被称之为“主旨”,“主题思想”、“创作意念”、“思想情感意蕴”等等,它是影视艺术作品要表现的意图与焦点所在,是将整个剧作中所有基本元素如人物、情节与结构以及各种艺术手段组合起来的统帅。影视文学创作的主题可

以理解为一种思想观念,一种通过影视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这种思想观念或情感意蕴,不一定能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却应该是观 众可以心领神会的。 正如人不缺少精神观念的指导一样,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不应该缺少主题,因此主题也就成为各种艺术之间互相沟通的坚实基础。有了主题才使得人类通过包括影视艺术作品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物质媒介上升到一种精神层次。主题应该同具体的人物与事物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一部文艺作品的主题实际上是完全不能脱离作品而单独存在的,而必须像盐溶于水那样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结合得天衣无缝。影视文学创作者在创作影视文学时,要注意以下 几点: 第一、创作者要根据自己对现实、历史、生活的观察、思考,然后提出渗透着自己个性的主题来。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个哲学或政治概念来套用为作品的主题,如果没有素材的有力支撑和作者的个性思考,这种概念性主题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创作者的创作态度要真诚,必须把握好现实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

影视文学

影视文学模拟: 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电影语汇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 A.场景B.画面C.镜头D.声音A |B |√C |D | 2.著名导演凌子风曾先后将一系列现代文学经典名著搬上了银幕,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名著改编系列,其中电影《春桃》是根据哪位现代作家的小说改编而成的()。 A.李劼人B.老舍C.沈从文D.许地山A |B |C |√D | 3.近年来,意识形态批评越来越成为影视批评中的“显学”,在中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意识形态批评属于以下哪种批评模式()。 A.社会批评B.心理批评C.视听本体批评D.文化与“文本”批评√A |B |C |D | 4.在电影创作上提出了“作者电影”观念,试图确立导演在电影中的核心位置,是下面哪个电影流派的主张()。 A.苏联蒙太奇学派B.意大利新现实主义C.法国左岸派D.法国新浪潮A |B |C |√D | 5.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属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的是()。 A.《红色沙漠》B.《广岛之恋》C.《罗马,不设防城市》D.《四百下》A |B |√C |D |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10分) 1.著名导演凌子风先后改编了一系列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名著改编系列。下面属于凌子风改编的影视作品是()。√A |√B |√C |√D |E | A老舍《骆驼祥子》B沈从文《边城》C许地山《春桃》D李劼人《死水微澜》E曹禺《原野》 2.由于空间特性,电视剧思维除了与文学思维共同遵循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外,还存在不同于文学思维哪些特殊性()。√A |B |C |√D |√E | A.时空的综合性B.时空的跳跃性C.时空的自由性D.视听的交融性E.蒙太奇的聚象性 3.弗朗索瓦·特吕弗是“新浪潮”电影的主将,由于他的大力提倡,“作者电影”成为电影史上评价影片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下面哪些电影属于特吕弗的作品()。√A |B |√C |√D |√E | A、《四百下》 B、《精疲力竭》 C、《枪击钢琴师》 D、《密西西比美人鱼》 E、《最后一班地铁》 4.下面关于法国“左岸派”的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有()。 A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现代主义电影流派,因其成员大都居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而得名B十分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活动,“记忆与遗忘”是其最经典的叙事主题 C提出了“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两个响亮的口号 D主要编导大都来自文学界,或深受文学影响,在创作时力图在电影影像与文字叙述之间寻求一种平衡E.代表作有《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城市》和《广岛之恋》等√A |√B |C |√D |E |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叙事蒙太奇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的一种蒙太奇类型,它包括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连续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等多种形式。√错 2日本是电视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电视艺术相当发达,其中青春偶像剧是最具日本特色的电视剧类型/对3.电视艺术包含范围很广,其中电视艺术最核心也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是电视记录片。√错 4.对于影视作品的分析与评价,社会批评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整个社会批评中最为成熟也最具生命力的批评模式是意识形态批评模式。√错 5.第四代电影人主动追求电影的纪实性风格,力图通过银幕反映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真实世界,《沙鸥》和《邻居》是其突出的代表作。√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六、论述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影视文学剧本委托创作合同(含改编权及摄制权)(标准专业版)

【标准专业版】 本合同或协议依据特定条件情况设立,仅供学习参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此合同或协议 具体条款、权利义务等内容,可根据需要适当修改。本文档为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复制修改】 影视文学剧本委托创作合同 (含改编权及摄制权) 委托人(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托人(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创作__________电影/电视剧剧本事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达成以下协议,双方共同恪守执行。 第一章剧本 第一条甲方委托乙方创作如下剧本: 1、剧本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剧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剧本的每集:___________长度及集数(电视剧剧本)/长度(电影剧本) 4、剧本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创意阐述、简单大纲)

5、剧本依据《___________》(原作品)进行改编,原作品作者授权书由甲方提供。 第二章剧本著作权 第二条剧本著作权归属原则: 依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七条等相关条款,双方约定,在履行本合同第四章相关付酬条款基础上,在本合同约定的条件范围内,该剧本著作权可以约定由甲方(委托方)享有,亦可约定由乙方(受托方)享有。享有方自剧本交付之日起,在_____(5/10/20……50)年之内对该剧本拥有相应著作权利。 (如下第三条、第四条是选择条款) 经双方协商约定选择第____条。 第三条剧本著作权归属甲方【乙方(创作者)仅是劳务付出,非权利人】 1、甲方拥有本合同约定创作剧本的著作权 发表权,即决定该剧本是否公之于众、以何种形式公之于众; 修改权,在创作过程中,因乙方的创作不能达到本合同第十四条约定标准和要求时,甲方在支付相关阶段稿酬后,有权按自己的需要_自行/重新安排他人_对该剧本修改(或续写、改编); 摄制权,将该剧本拍摄成电影/电视剧的权利; 复制发行权,该剧本在全球范围内、以各种语言文种、各种出版物形式(含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等形式)出版并发行的权利; 表演权,对该剧本进行公开表演的权利; 广播权,对该剧本通过各类电台、电视台广播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将该剧本以任何形式在互联网上传播,使公众可以

影视文学剧本委托创作合同范本

委托人(甲方): 公司名称: 法定代表人: 公司地址: 联系电话: 受托人(乙方): 编剧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常住地址: 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创作电影/电视剧剧本事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达成以下协议,双方共同恪守执行。 第一章剧本 第一条甲方委托乙方创作如下剧本: 1、剧本名称: 2、剧本类型: 3、剧本的每集长度及集数(电视剧剧本)/长度(电影剧本) 4、剧本设计:(基本创意阐述、简单大纲,见附件)

5、[可选项,如果是改编剧本] 剧本依据《》(原作品)进行改编,原作品作者授权书由甲方提供(见附件)。 第二章剧本著作权 第二条剧本著作权归属原则: 依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七条等相关条款,双方约定,在履行本合同第四章相关付酬条款基础上,在本合同约定的条件范围内,该剧本著作权可以约定由甲方 (委托方)享有,亦可约定由乙方(受托方)享有。享有方自剧本交付之日起,在 5/10/20……50年之内对该剧本拥有相应著作权利。 (如下第三条、第四条是选择条款) 第三条剧本著作权归属甲方【乙方(创作者)仅是劳务付出,非权利人】1、甲方拥有本合同约定创作剧本的著作权 发表权,即决定该剧本是否公之于众、以何种形式公之于众; 修改权,在创作过程中,因乙方的创作不能达到本合同第十四条约定标准和要求时,甲方在支付相关阶段稿酬后,有权按自己的需要自行/重新安排他人对该剧本修改(或续写、改编); 摄制权,将该剧本拍摄成电影/电视剧的权利; 复制发行权,该剧本在全球范围内、以各种语言文种、各种出版物形式(含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等形式)出版并发行的权利; 表演权,对该剧本进行公开表演的权利; 广播权,对该剧本通过各类电台、电视台广播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将该剧本以任何形式在互联网上传播,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小说创作和电影剧本创作的区别

小说创作和电影剧本创作的区别? 电影剧本的概念应是什么? 电影剧本包括着三种不同的剧本,即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分镜头剧本和电影完成台本。今天,几乎任何一部发行放映了的国产影片都同时拥有这三种剧本。就一部影片所拥有的这三种剧本的内容而言,是大致一样的,但它们是由影片不同职务的创作人员完成的,而且在影片制作的不同阶段上出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活动,是一部影片总体创作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它是由电影编剧来完成的。在影片的全部创作人员中,编剧是第一个接触生活素材的人,是他最先从生活中获得启示、灵感、冲动和思想,对素材进行分析、选择、加工、提炼,使之成为一部影片特定的题材,构思出人物和情节,并组织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格局,设计出与内容相应的艺术形式的。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的基础,它对未来影片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以及风格、样式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导演在把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实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对上述内容通常是无法作根本改动的。例如他不可能把在文学剧本中本来是顺序讲下来的故事改成插叙或回叙式的结构;他也不可能把一个喜剧剧本导演成一部悲剧。除非在拍摄之前他重新改写电影文学剧本,而这样的作法反而更加说明文学剧本乃"一剧之本"了。 电影文学剧本是一部影片成功的保障。一个导演只是在拥有一个好剧本之后才有可能组织创作班子,展开他的工作;一个电影厂的领导部门只有在审定了电影文学剧本并对它的思想艺术质量做出充分估价之后,才有可能下达生产命令,投放摄制经费。 二电影分镜头剧本 又常被称为导演台本或导演剧本。 电影是由一个个场景和一个个镜头组成的。导演在拿到满意的文学剧本之后,就要作一些更为具体细致的拍摄计划,比如这一段戏用多少镜头拍,这些镜头是从什么角度、什么距离、什么方式(推、拉、摇、移……等)去拍。在这个剧本中,哪些戏可以在同一个景里拍摄?哪些戏可以在同一个季节里拍摄?等等。所有这一切,在文学剧本中通常规定的并不是十分明确,有些问题甚至根本不去规定它(例如不规定拍摄的镜位、景别),所以导演要以电影文学剧本为依据,在电影分镜头剧本中把它们制定出来。只有这样,摄制组全体人员才能根据分镜头剧本的十分具体的指示,着手自己的工作。 分镜头剧本的写作方式因导演的习惯而不同。有的导演喜欢自己单独来干,有的导演则喜欢同它的主要创作人员(摄影师、美工师、录音师、化妆师、道具师……)一齐讨论研究,最终把它制定下来。 三完成台本 又常被称作镜头记录本。这是在整部影片拍完之后,由场记完成的工作。导演在拍片过程中并不总是按照分镜头剧本进行。他经常灵机一动地改变自己在分镜头剧本中订下的方案,作一些增删改动。完成台本的任务就是把拍成并定了稿的影片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并详细写明每个镜头的呎数。每卖出一个影片拷贝,都附上一册完成台本。这样,电影理论工作者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研究资料,比如通过它与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的对比,看看其间作了哪些改动,琢磨一下改动的原由。电影放映部门可以根据它对拷贝作检查,看看它的损坏程度,并据此进行修复。最后,我想说明一点:在口语中,我们又常常习惯地把电影文学剧本简称为电影剧本。在这本书中,我们也认同这种习惯式的说法,把电影文学剧本称为电影剧本 02 电影剧本的文字形式 可以肯定地说,电影剧本不象写信或打电报那样有个固定的文字形式。它的文字形式甚至比

戏剧影视文学命题故事创作之 (1)

戏剧影视文学命题故事创作之:关于故事故事和故事要素 每个人可能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人们对故事的兴趣从来没有消泯。那什么是故事呢?简单来讲,故事就是发生在过去的一件事。它要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纽带,以情感为依托进行展开。故事要在有趣的基础上,做到思想精神和人文内涵的延伸。好故事要给人留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具有品不尽的回味无穷的兴涵,犹如撞钟余音袅袅。戏剧故事最重要的是要制造矛盾冲突,就是要设置戏。这种冲突的设置就要求你敢于想象,就要求你要有设置悬念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戏剧故事最大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物,这个人物要有鲜明的性格,要有人不能忘怀的点。要塑造好一个人物,首先注意的一点就是你设置的这个人物,他的性格要决定他的动作。就是要有其他人物自己登场活动,自己说,自己想,自己动作,作者不能过分参与,妄加断论。其次还要求文中的人物性格要分裂,要有立体感,要抓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戏剧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不要太多,感情纠葛太繁复就会很难驾取。因此,故事的要素主要有:人物、戏剧冲突、情节。 人物,是构成一个故事最重要的因素。故事是人的情感故事,只有抓住人物,才能抓住故事中的情感要求;也只有通过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理需要与主观需要,才能找到一个比较新颖的故事角度。所以从人物出发,是讲好一个故事的最基础的出发点。 故事得有人物,听起来是件简单的事,可每年在考“讲故事”的时候,能把一个人物塑造好的考生凤毛麟角。为什么呢?就因为考生经常只考虑编织情节,而不从人物的主观愿望出发去组织情节;同时,在编织情节的过程中,不考虑让情节从人物性格出发,不去体会自己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感受。有时候故事情节是组织起来了,可其中没有人物的感受;没有人物,情节就会生硬,故事自然也就站不住了。 对“戏剧冲突”的理解,在中国戏剧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念,其一是赞同把戏剧冲突的内容看做是意志冲突,即人的意志与神秘力量和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其二是赞同把戏剧冲突的内容看做是性格冲突,认为只有由鲜明个性构成的矛盾关系才是冲突的实质。这两种不同的观念,曾经反复论争,未能统一。 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或称外部冲突。其次,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或称内部冲突。第三,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它加以戏剧化。有些剧本在表现主人公同社会环境的冲突时,往往把环境“人化”,即把它戏剧化为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如《哈姆雷特》中主人公面对的社会环境是一座“牢狱”,而克罗迪斯及其周围的朝臣恰恰是社会环境的人化。在另外一些剧作中,社会环境往往成为对人物发生影响的背景,给主人公造成一种外在的压迫感,像《琼斯皇帝》中准备造成的土人群众。在荒诞派戏剧中,有时又把社会环境“物化”,即化为具有象征性的道具,造成“场面直喻”的效果,像《椅子》中堆满舞台的椅子,《阿麦迪式脱身术》中那具无限膨胀的尸体等等。

文学写作基础 第九章 影视文学剧本的改编

第九章影视文学剧本的改编 影视作品除了原创,就是改编。文学作品改编成成功的影视作品不乏其例,比如《乱世佳人》(《飘》),《围城》、四大名著,《现代启示录》、《聊斋志异》、《白鹿原》、《红高粱》、《暖》等。有统计显示,影视界比较成功的电影电视剧,有大部分是改编的作品。中国有丰富的文学财富,因此我们有大量的影视改编的资源,本节,我们学习影视剧本的改编,包括其条件,方法等。 第一节影视剧本的改编及其原则 所谓的改编,指的是改编者寻找合适的文学文本作为底本,按照剧本的基本要求将文学文本改编成适合演拍的影视文学剧本。 一、改编的前提 认真选好改编的对象,包括,1.原作要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较深的思想性或情感性。比如由《万家诉讼》改编的电影《秋菊打官司》。2.文学文本要具有吸引大众的亮点。比如《蜗居》。 二、改编的原则 (一)充分确认原作本身的价值 1.作品本身要有改编的思想价值(认识和审美) 2.作品要有适合影视艺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元素(适合影视语言表达) 3.改编对象的内容与改编者的生活积淀应具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性 例子:《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也是她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张爱玲以其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世俗社会里的饮食男女的情爱斗法和凡俗婚姻。流苏意在求生,柳原意在求欢,注定他们之间的情感不会是爱情。作品的名字与读者的阅读期待产生落差,是对“倾城之恋”惊天地、泣鬼神非同凡响的传统爱情传奇命题的消解,体现了张氏的讽刺与深刻,展示了张爱玲思维与行文反传奇的特性。 而号称“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将两万多字的小说《倾城之恋》改编成了34集的同名电视剧,讲述了张氏作品弃掷的爱情传奇。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身的佳作”。 邹静之说,他的改编原则就是,“该忠实的忠实,该放大的放大,该演绎的演绎。《倾城之恋》虽然篇幅短,但是张爱玲的妙笔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却丰富无比,这也是张爱玲小说的魅力所在。包括女主角白流苏大家族的故事、男主角范柳原私生子的背景、香港那场战争的场面等等,小说可以一句话带过,但是电视剧则必须形成合理的故事,改编成34集电视剧后故事会非常丰富多彩。” 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她本人对色彩、音乐都非常敏感,并能将独特的感受,通过文字传达出来,有丰富的联想、想象,善于运用比喻、通感、象征等手法,作品中的形象细腻、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改编潜质。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视剧创作方向招生考试真题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视剧创作方向招生考试真题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4年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视剧创作方向)招生考试真题一、成语填空,并在横线处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1.插()打诨。2.安之若()。3.()之不恭。4.负()顽抗。5.首当其()。6.补()拾遗。7.一()而就。8.不()思索。9.()肌分理。 10.繁()缛节。 二、翻译古诗词中的画线处字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 1.黄:2.苍:3.倾:4.霜:5.节: 《塞下曲》其一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1.萧关:2.幽并:3.游侠儿:4.矜:5.紫骝: 三、文言文断句及翻译 颜斶说齐王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今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则再拜而辞去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选自《战国策》四、文艺常识 1.诗歌《在地铁车站》的作者是美国意象派运动主要发起人。 2.喜剧优秀作品《女店主》的作者是意大利启蒙时期着名作家。 3.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的《安提戈湼》的作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 4.中国3幕话剧《名优之死》的作者是。 5.浪漫主义诗集《草叶集》的作者是。 6.三伏天中中伏的时长是天。

影视文学的情节

影视文学的情节 (一)情节的含义 关于情节,我们最经常听到的“经典”定义便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观点:“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原则,也可以说是悲剧的灵魂。”还有另外一个人们广为引用的定义:“……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高尔基语) 亚里士多德的话似乎只是对情节的重要性的描述而不是其定义。而第二种说法看起来则更像是对叙事作品结构的某种描绘。那么,什么是情节呢? 广义上的情节是指作者按一定的创作意图在其作品中所讲述的事件。比如我们说《三十九级台阶》的情节是加拿大人汉奈在英国无意间卷入了一起间谍案件,历经艰险,终于使案情真相大白。《秋菊打官司》的情节是农妇秋菊因丈夫被村长打伤,为了“要个说法”而几次告状。 这样的定义当然是正确的,但它只涉及了作品的整体剧情而忽略了组成作品的一系列事件。(二)情节与故事 毫无疑问,所有的情节都是故事(或者说都包含有故事的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成为情节。对这一问题,爱·摩·福斯特作过十分精彩的表述: (故事)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又例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这也是情节,不过带点神秘色彩而已。这种形式还可以再加以发展。这句话不仅没涉及时间顺序,而且尽量不同故事连在一起。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 正如福斯特所说,情节之有别于故事正是因为它对因果关系的强调。故事中的叙事仅仅因为时间的变化便足以推进。而情节间的因果关系则必然会产生除时间以外的其他推动力。这一点对剧作者尤为重要。比如,在一个居民小区里,某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从塔楼上跳下来自杀身亡。几个月之后,又有一个中年男子从同一幢楼上跳了下来。两个事件之间除了时间变化和地点上的偶合外并无其他关联,但这并不妨碍这两起自杀事件成为小区的一个故事,它们的发生让居民们议论了不少时日,居民们甚至买来鞭炮在楼下燃放“避邪”。可是如果这样的事件要放在剧本里,剧作者就必须使它们成为情节,必须使前一事件与后一事件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这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足以推动叙事。 对情节来说,光有因果关系是不够的,它们还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情节间的相互作用使叙事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结局——推进。这便构成了情节线。当我们试图用两三句话来概括一个影视剧的剧情时,我们实际上便是勾勒出它的情节线。在这条线上,最关键的是确立叙事推进的终点,而所有的情节都是指向它的。《三十九级台阶》的结局是间谍案真相大白,汉奈摆脱险境。这便是其情节的目标,汉奈卷入漩涡、逃亡途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这些互为因果的情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必须指向它。 (三)情节设计的基本规律 情节是指人物在促使他行动的环境中的变化过程,是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历史,也是一系列事件的展开和结束的历史。情节由一系列表现人物、人物关系及矛盾发展的相互联系的事件构成。情节使影视作品可能提供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是影视视听形象的基础。可以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主题、环境都必须通过情节得以展现。 情节的核心要素是矛盾冲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物心理或

《电影文学剧本写作》

电影文学剧本写作-蒙太奇 一、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是指电影剧本,主要是为拍摄电影而提供的脚本。它必须符合电影视觉画面的要求,具有电影艺术所固有的特性。 二、电影的分类: 大体上分三大片种:新闻记录片、科学教育片、故事片。(故事片又分传记片、惊险片、喜剧片、艺术片、儿童片、体育片等等。 三、电影文学写作的基本特征 1、文学首先得服从电影艺术的需要,遵循电影艺术的规律,用电影的思维,文学的方法将这种思维及结果表现出来。除了在一定的篇幅内叙述一个故事外,还要求用具有视觉造型的画面语言来叙述故事的。所以,写电影剧本,需要首先考虑电影的视觉造型性。造型性指的是电影作者所写的形象,是能够在银幕上表现的。 范例: “在不平凡的道路上走着一个不平凡的人。” “他到处都遭到冷淡和歧视” 这些句子是很难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究竟是怎样的“不平凡”、怎样的“冷淡”“歧视”是不可捉摸的。 而夏衍<的祝福》“四太太继续念着佛,将祥林嫂上下打量着,祥林嫂显然已经在阮大嫂家收拾了一下,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四老爷抬起头来,冷冷地看了一眼,忽然看到她头上扎着白头绳,皱了皱眉,显然是讨厌她是个寡妇。”《祝福》 , 中国电影出版社 1 1978 年版 , 第 9 一 10 页 )这一段描写;视觉形象是很清楚的,这些描写都可以在银幕上显示出来。 另外,电影是活动的视觉艺术,因此,电影剧本的视觉造型不是景泰的,而是不断活动的画面。初学写电影剧本的同学,应重点考虑自己笔下字里行间写没写出实在的视觉造型形象,所写的东西,能否在银幕上通过生动的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2、时空综合性 电影是各种艺术的综合,主要是指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 时间艺术主要指文学、音乐等。它们是线性发展的艺术。 空间艺术一般指绘画、雕塑等艺术。它们是一种“面式表现法”既在瞬间,把整个场面同时托出,但不能表现出形象形象在时间中的运动和发展。 电影综合了这两种艺术,成为一种时空复合体。 在银幕上,不但可以一览无余地表现出任何场面,而且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换场次。戏剧也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但戏剧由于主要是语言的艺术,时空的运又受到舞台的很大局限,因此,不能象电影那样享有充分的自由。电影继承了文学从发展中描写生活的形式和从时间上组织情节的手法,又继承了绘画一瞬间的构图形式和从空间上安排细节的方式, 这就使得电影中的视觉形象,不仅具有文学艺术的特征,而且有造型艺术上的特征。 在时间方面,可以延长、缩短、停顿、闪回等等。人物从中年到老年,一个镜头代表了几十年,这是时间的“缩短”,放映时间都不足两小时,可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在时间上“延长”。《天云山传奇》中,宋薇对往事的回忆,既是“闪回”,又包含着时间的“停顿”和“延长”,回忆往事的画面是漫长的,而思索就发生在瞬息之间。 在空间方面,可以把画面距离拉长或缩短,也可以创造出在实际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空间。科幻片自不待言,就是反映生活的故事片,也是经常运用假定性空间,将人物、环境从不同角度给予绘画、雕塑般的处理,从而使电影获得高于生活真实,高于其他艺术的强大的

影视文学知识点

1. 影视艺术的特性 视听兼备的艺术 影像:镜头104、景别95、角度85、照明171、色彩172、构图82、170 声音:语言87、音乐91、音响88 剪辑:叠画、分屏、蒙太奇 动态逼真的艺术: 运动总述:被摄对象运动、摄像机运动106、后期剪辑、综合运动(长镜头) 纪实美学与戏剧美学(声音:同期声95、记录385)(运动长镜头109、蒙太奇) 蒙太奇的艺术: 1、命名由来118 2、理论发展: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菲斯·库里肖夫、爱森斯坦·伊文思 3、类型: A、韵律蒙太奇(节奏蒙太奇227) 解析蒙太奇123(相继、平行和局部、交叉) 联想蒙太奇(隐喻蒙太奇128)(比较蒙太奇126和冲突蒙太奇126) 综合的艺术37 以科技为中介的艺术(表达内容的科学性已经表达方式的科技性39) 大众消费的艺术40 2.景别 分类标准:以被拍摄主体为依据(成年人身体部分出现多少) ①远景如果有人物,人物所占空间比例非常小 作用: 【显见】表现场景情势与创造美学意境 【隐含】通过环境体现时间和空间,完成叙事;暗示影片开始和结束。 ②全景人的全身(但要留全天和地) 作用:【显见】人的全方位但概括性的展现 【隐含】画面情景功能的齐全 【辅助】与特写的交替组接产生视觉及心理的冲击 ③中景膝盖以上人或交谈时一臂左右距离 作用: 【显见】表现人之间距离关系(空间和心理)、运动(见面、交谈、争斗、配合等)【隐含】空间的纵深效果 ④近景胸部以上人 作用: 【显见】人物的神情仪态(面部) 【隐含】“肖像映现(主要人物的初次登场) ⑤特写 分类:人物、物件、混合特写 效果: 1、揭示内心情景、表现不易被人察觉的动 作和情绪; 2、此时无声胜有声(悬念、强调、冲击等) 3.拍摄的角度 垂直角度: 分类:平拍、仰拍、俯拍 一般效果:仰拍肯定、运动感;俯拍不满、稳定性 反用效果:仰拍表现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俯拍表现雄视一切 视运动效果:表现电影中人物的视点视线 水平角度117: 分类:正面、侧面、背面 一般效果:背面(目送、决裂、悲剧、感怀等) 视运动效果:用镜头对观众视像产生绝对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